自体血回输技术规范

自体血回输技术规范
自体血回输技术规范

自体血回输技术规范

1.自身输血

自身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自身输血有三种方法:贮血式自身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及回收式自身输血。

1.1 贮存式自身输血

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1.1.1 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或红细胞压积>0.33,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

1.1.2 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最晚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

1.1.3 每次采血不超过400ml(或自身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7天。

1.1.4 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1.1.5 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身血。

1.1.6 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1.2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

ANH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身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身血回输给患者。

1.2.1 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ANH。

1.2.2 手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

1.2.3 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0.2。

1.2.4 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患者静脉压。

1.2.5 下列患者不宜进行血液稀释:血红蛋白<100g/L,低蛋白血症,凝血机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的。

1.3 回收式自身输血

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体外循环后的机器余血应尽可能回输给患者。

回收血禁忌证:

1.3.1 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小时。

1.3.2 怀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粪便、羊水或毒液污染。

1.3.3 怀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细胞。

1.3.4 流出的血液严重溶血。

注:1)自身贮血的采血量应根据患者耐受性及手术需要综合考虑。有些行自身贮血的患者术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术中应予以重视。2)适当的血液稀释后动脉氧含量降低,但充分的氧供不会受到影响,主要代偿机制是输出量和组织氧摄取率增加。ANH还可降低血液粘稠度使组织灌注改善。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浓度与红细胞压积平行性降低,只要红细胞压积>0.20,凝血不会受到影响。与自身贮血相比,ANH方法简单、耗费低;有些不适合自身贮血的患者,在麻醉医师严密监护下,可以安全地进行ANH,方法简单、耗费低;疑有菌血症的患者不能进行自身贮血,而ANH不会造成细菌在血内繁殖;肿瘤手术不宜进行血液回收,但可以应用ANH。3)回收的血液虽然是自身血,但血管内的血及自身贮存的血仍有着差别。血液回收有多种技术方法,其质量高低取决于对回收血的处理好坏,处理不当的回收血输入体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先进的血液回收装置已达到全自动化程度,按程度自动过滤、分离、洗涤红细胞。如出血过快来不及洗涤,也可直接回输未洗涤的抗凝血液。4)术前自身贮血、术中ANH及血液回收可以联合应用。

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注意事项

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注意事项

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 一、操作方法原理: 运用德国原装进口医用三氧高精密医疗治疗仪器,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非玻璃放电技术产生三氧,抽取患者50-100ml血液,以1:1的比例加入患者血液内三氧,自体的血液经过与三氧结合迅速发生反应,诱导血液中的各种细胞成分产生细胞因子和活性代谢产物,然后把经过氧化的自体血液回输到患者自身,从而触发人体系列免疫应答反应,发挥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作用。 二、作用机理: 简述: (一)免疫杀伤作用: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杀灭肝炎病毒的各种免疫细胞; 三氧及其活性代谢产物诱导人体产生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机能来攻击和消灭肝炎病毒,避免了传统的抗病毒药物停药后反弹的弊病。 (二)免疫诱导作用:诱导机体产生多种抗病毒细胞因子(如各种内源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粒细胞刺激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最终杀灭病毒。 三氧及其活性代谢产物能够进入免疫活性细胞间隙和细胞内,并激活核因子NFKB,从而进一步激活细胞核mRNA.诱导机体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各种内源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粒细胞刺激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随血液循环转移到体内的各个淋巴器官,传递信息并激活其活性

细胞,产生进步的级联免疫反应,进行杀灭清除病毒。 (三)激活机体中性粒细胞,增强粒细胞的吞噬功能,穿透肝炎病毒的蛋白质膜,裂解肝炎病毒DNA分子链,破坏DNA病毒复制的模板,抑制病毒的复制。 激活机体中性粒细胞,增强中性粒细胞产生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氢氧自由基的能力,穿透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膜,破坏其膜保护,使细菌和病毒的脂质膜和蛋白融合,导致细胞膜变硬变脆,打开细菌和病毒的细胞核,使DNA暴露,裂解肝炎病毒DNA分子链,破坏DNA 病毒复制的模板,抑制病毒的复制。 (四)促进病毒受感染细胞的抗原性表示,快速识别并锁定已经变异的病毒进行围剿清除。 促进病毒受感染细胞的抗原性表示,使免疫应答有序进行,识别并锁定已经变异的病毒进行围剿清除。从而使一些隐匿性肝炎、耐药性肝炎和肝炎病毒携带状态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五)诱导机体释放肿瘤坏死因子,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产生,杀灭导致肿瘤的病毒。 三氧进入人体后和体液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能够诱导机体释放肿瘤坏死因子,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产生,杀灭导致肿瘤的病毒。 (六)保肝护肝作用:经过促进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改进肝脏供氧,增强肝脏的血液循环,同时激活肝脏的自由基清除系统,清除肝

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流程.介绍

输血标本采集规范 1、查看输血申请单,询问病史,查对输血申请单上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项目与病人是否吻合。 2、请患者准备,对孩子应多哄劝,避免剧烈躁动、哭闹。对于紧张或有晕血史的病人要进行安慰。 3、采血器材准备,选择相应的真空采血管并记录采集时间。 4、选择穿刺血管:扎好压脉带,观察血管走向,选择穿刺点,正在输液的病人绝对不可同侧采血,更不可以利用原有的输液针头采血。 5、消毒:以穿刺点为圆心,用蘸有碘伏的棉签由内到外螺旋型涂抹,消毒范围为直径大约5厘米,注意消毒过的地方不能重复涂抹,在涂抹的过程中棉签必须也要同时旋转。 6、采样及混匀:等待碘伏干了以后,再次扎好压脉带,将针头平面朝上与手臂成15°刺,最好一针见血。拔出采血管后立即进行颠倒8次混匀。在抽学时要询问病人感受(如有无心慌,头晕等情况),当出现异常时如:病人出汗、面色苍白、晕倒时立即拔出针并急救;操作失败,取得病人谅解,再次进行操作。采样尽量在1分钟内完成。 7、止血:采血结束后,解开压脉带,退针后请病人“手指压住棉球,手伸直抬高于心脏,保持两分钟”(如果是有出血倾向患者如紫癜,ITP,血液病等要压迫5~10分钟直到无血渗出)。 8、送检:抽血后立即在试管写上病人的姓名、科别、床号,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逐项核对。

输血查对制度 一、采集血样查对 1、接医嘱后,认真核对姓名、床号、输血申请单。 2、采集血样前,2人再次核对姓名、床号、年龄、性别、病案号、血型,在试管上写上病人的姓名、科别、床号。 3、采集血样时,必须一人一次,如同时输2人或2个以上人的血,应分别执行。 4、将血样及输血申请单同时送至输血科并与对方逐项核对。 二、去输血科取血与发血者共同核对,内容为: 1、交叉配血试验单:受血者姓名、科别、血型、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病案号。 2、检查血袋标签:血袋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储血号。 3、检查血袋有无破裂或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或凝块,是否有细菌污染迹象。核对无误后双方在交叉配血试验单上签字。 三、血液领到病房后2人共同逐项核对 1、受血者姓名,床号,血型,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病案号,血袋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储血号。 2、再次检查,血袋有无破裂渗漏,血液有无凝集或溶血、是否有细菌污染迹象。 3、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皮条,输2袋血之间应用生理盐水冲洗。 注意事项: 1、禁止同时采集2个人的血标本,输2个人或2个以上病人的血液,应分别执行。 2、血液切勿振荡,加温,血液领会后应在30分钟内输用。 3、输血过程应严密执行无菌操作,不可随意加入任何药物,防止血液凝集或溶解。 4、输血病人应做到三查八对。 5、输血病人24小时三班交班。 6、按临床输血管理制度执行。

自体血回输技术规范

自体血回输技术规范 1.自身输血 自身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自身输血有三种方法:贮血式自身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及回收式自身输血。 1.1 贮存式自身输血 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1.1.1 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或红细胞压积>0.33,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 1.1.2 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最晚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 1.1.3 每次采血不超过400ml(或自身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7天。 1.1.4 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1.1.5 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身血。 1.1.6 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1.2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 ANH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身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身血回输给患者。 1.2.1 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ANH。 1.2.2 手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 1.2.3 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0.2。 1.2.4 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患者静脉压。 1.2.5 下列患者不宜进行血液稀释:血红蛋白<100g/L,低蛋白血症,凝血机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的。

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

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系指对患者自身200ml血液体外生物氧化处理,仅用2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而此时距生物氧衰变还有15 分钟左右,生物氧有足够的时间随循环血液反复多次地到达机体的各个组织部位,生物氧流经哪里,那里炎症组织或感染灶中的细菌、真菌或病毒就会被迅速歼灭;有害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细菌病毒分泌的毒物,各种致痛物,都难以逃脱被生物氧灭活或氧化分解的命运。这是生物氧为什么能治疗多种疾病的根本原因所在。(河南省收费标准 350元/ 次——不分医院级别,基层可酌情收费)收费编码:31800011 ) 一、抗炎抗感染功能生物氧接触体液(包括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尿液)即可产生单个的氧原子(O)和过氧化氢(H2O2),这是两种强氧化剂,一旦进入体内或接触体表的感染灶,就会直接杀灭细菌、厌氧菌、病毒和寄生虫,并将其清除。生物氧的浓度若达到一定的阈值,其消毒灭菌可以瞬间完成。德国科学家HorstKief认为生物氧对于致病微生物的作用可以与甲醛溶液相媲美,生物氧是无耐药性的广谱抗生素。 二、氧化胆固醇功能2003年7月第302期美国《科学》杂志1053页刊登了一篇题为《在人类粥样硬化性动脉中形成生物氧的证据》的文章。该文报道了英国科学家在14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切除物中,发现了一种只有胆固醇被生物氧氧化分解才有的独特标记物:4b-2.4-二硝基苯腙,简称腙4b,化学结构分析也证实生物氧可

使胆固醇的△5.6双键断裂。 三、止疼镇痛功能生物氧能提高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增强脂质过氧化酶反应;生物氧能刺激脑啡肽等物质的释放,有类似化学针灸的作用;生物氧还能氧化灭活或氧化分解体内各种致痛物质,并能迅速缓解各种组织的缺氧状况。 因此,生物氧治疗对头疼、偏头疼、痛风、风湿类风湿痛、炎症感染性疼痛,各种原因不明性疼痛及晚期癌症疼痛等都有较为理想且快速的治疗效果,而且没有任何毒性和成瘾性。 四、提高机体免疫力功能生物氧可以和免疫细胞表面的不饱和脂肪酸反应生成脂质过氧化氢链,脂质过氧化氢链进入细胞内,可以激活核因子NFKB,从而激活细胞的mR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因子释放;生物氧能激活免疫活性细胞,使干扰素、白介素等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生物氧通过与机体作用的瞬间可增加自由基数量,诱导并激活机体抗氧化酶系统,使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还原酶等自由基清除剂大量产生,清除机体过多的自由基,从而调节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生物氧能促进三羧循环,促进机体对糖的利用,增强能量的释放,刺激基础代谢,限制蛋白质和脂肪燃烧,激活人体正常代谢;生物氧能氧化分解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及毒性物质,并能氧化分解有害菌和病毒产生的有毒物质,在提高机体代谢水平的基础上,促进有害物质的排出。 五、向缺氧组织供氧功能生物氧能活化红细胞,提高三磷酸

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注意事项

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 一、操作方法原理: 运用德国原装进口医用三氧高精密医疗治疗仪器,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非玻璃放电技术产生三氧,抽取患者50-100ml血液,以1:1的比例加入患者血液内三氧,自体的血液通过与三氧结合迅速发生反应,诱导血液中的各种细胞成分产生细胞因子和活性代谢产物,然后把经过氧化的自体血液回输到患者自身,从而触发人体系列免疫应答反应,发挥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作用。 二、作用机理: 简述: (一)免疫杀伤作用: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杀灭肝炎病毒的各种免疫细胞; 三氧及其活性代谢产物诱导人体产生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机能来攻击和消灭肝炎病毒,避免了传统的抗病毒药物停药后反弹的弊病。 (二)免疫诱导作用:诱导机体产生多种抗病毒细胞因子(如各种内源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粒细胞刺激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最终杀灭病毒。 三氧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可以进入免疫活性细胞间隙和细胞内,并激活核因子NFKB,从而进一步激活细胞核mRNA.诱导机体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各种内源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粒细胞刺激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随血液循环转移到体内的各个淋巴器官,传递信息并激活其活性细胞,产生进步的级联免疫反应,进行杀灭清除病毒。 (三)激活机体中性粒细胞,增强粒细胞的吞噬功能,穿透肝炎病毒的蛋白质膜,裂解肝炎病毒DNA分子链,破坏DNA病毒复制的模板,抑制病毒的复制。 激活机体中性粒细胞,增强中性粒细胞产生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氢氧自由基的能力,穿透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膜,破坏其膜保护,使细菌和病毒的脂质膜和蛋白融合,导致细胞膜变硬变脆,打开细菌和病毒的细胞核,使DNA暴露,裂解肝炎病毒DNA分子链,破坏DNA病毒复制的模板,抑制病毒的复制。 (四)促进病毒受感染细胞的抗原性表达,快速识别并锁定已经变异的病毒进行围剿清除。 促进病毒受感染细胞的抗原性表达,使免疫应答有序进行,识别并锁定已经变异的病毒进行围剿清除。从而使一些隐匿性肝炎、耐药性肝炎和肝炎病毒携带状态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医用臭氧治疗室规则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标准操作流程

医用臭氧治疗室规则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 标准操作流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一、医用臭氧治疗室规则 1、室内应清洁安静,保持良好通风,严禁吸烟或使用明火;严禁在治疗室使用乙醚、环氧乙烷等易燃易爆气体;不能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该室内空气。 2、非指定操作人员严禁动用臭氧治疗仪设备;发现故障应由负责人及时与厂商联系维修,严禁自行打开仪器面板。 3、保持治疗仪清洁,注意臭氧治疗仪臭氧取气口的清洁保护;用臭氧操作后及时关闭臭氧取气口或者无菌纱布覆盖,严禁用碘酒、碘伏等液体清洗臭氧取气口,可用较干燥的酒精棉球(不要滴出酒精)擦拭取气口。 4、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尤其是取臭氧操作。 5、臭氧治疗专用消耗用品属于一次性应用品,严禁多人混用,用后弃置于污染性医疗垃圾袋中。 6、及时关闭臭氧发生按钮,剩余臭氧要及时通过仪器回收转化,防止大量臭氧泄漏空气中。 7、大量臭氧泄漏时,要关闭臭氧治疗仪,及时疏散室内人员,治疗室加强通风,直到臭氧浓度降到安全范围。 8、严禁臭氧直接血管注入;严禁高浓度臭氧通过呼吸道吸入。 9、治疗结束打扫卫生后,责任护士应确保及时关闭治疗室门窗。 二、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标准操作流程 1、治疗前准备 (1)检查电源、氧气瓶及接口连接正确。

(2)开启氧气瓶开关,检查并确保无漏气。 (3)确认臭氧发生仪电源开关打开。 (4)检查用品:专用血袋、专用输血器、专用50ml注射器、 250ml生理盐水一瓶、治疗车(止血带、消毒棉签和消毒液等输液用品)。 2、准备血袋 (1)拧开血袋保护帽。 (2)抽取25ml枸橼酸钠抗凝剂。 (3)将血袋和输血器连接。 (4)250ml生理盐水一瓶按输液准备吊于输液架上。 3、患者准备 (1)选取穿刺静脉,绑止血带,皮肤消毒,用专门配备的穿刺针静脉穿刺,固定。 (2)打开抽血通道,轻晃动血袋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合,缓慢采集100ml血液。 (3)松开止血带,停止采血,转换为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4、取臭氧操作

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护理操作注意事项

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 护理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医用三氧是三氧和医用纯氧的混合气体,其治疗浓度过高会对机体造成伤害,浓度过低则变成“安慰剂”,因此必须精确三氧的浓度和用量,用量应由低浓度起始。 2.严格无菌操作及三查七对制度,避免发生输错血等差错事故。 3.操作中严禁将医用三氧混合气体直接注射到血管中。 4.用三氧治疗时须暂停使用所有的含有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抗氧化补充剂,血液中若存在这些化合物的浓度高,会干扰三氧作为氧化剂的效果。因此,维生素或抗氧化剂须在三氧治疗之前或治疗后使用,但不应该在治疗中过程中使用。 5.注气时动作缓慢,轻柔;注射完医用三氧和氧气混合气体至反应袋中,注射完毕后关闭三氧灌注夹子。可见众多气泡形成,轻晃血液,使血液与三氧充分混合反应。 6.取气操作应严格按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保持治疗仪清洁,严禁戴污染手套操作仪器,尤其是注意取气喷嘴的清洁保护,操作结束及时关闭取气喷嘴盖子,严禁用液体清洗取气口。 7.室内应清洁安静,保持良好的通风,严禁吸烟或使用明火,严禁在治疗室使用乙醚,环氧乙烷等易燃易爆气体;不能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室内空气。 8.在操作中除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外,又根据三氧疗法操作的特点,规定了五必查: (1).操作前所用药品,回输器,血袋的质量,标签,有效期,批号必查; (2).病人有无心脏病及心功能状况,过敏史必查。 (3).患者治疗单,患者姓名必须反复差。

(4).治疗用器械消毒日期,回输器与血袋连接程度必查。(以防漏气引起空气栓塞而危及生命) (5).回输时血液的质量,有无凝血块,溶血必查。 9.认真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做好思想工作。常表现在三氧治疗时常常担心传染某种传染病或其他的病,都带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治疗,作为医护人员要耐心的解释并说明三氧治疗对人体有益无害,无痛苦,较安全,使患者所关心和担心的问题有所了解,使患者从心理上达到对该治疗方法的信任,使其能接受该治疗。 10.必须保护三氧治疗患者的血管。三氧治疗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就是静脉穿刺,为保证患者治疗方案的实施,减少患者痛苦有利健康的恢复,使其有较好的血管接受治疗,治疗中操作者首要责任是保护患者的血管。因此,要有效的防止和减少对血管的损伤,保证治疗正常的进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这是保证穿刺一次成功的关键。 (2).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的恐惧,取得病人的合作,操作过程中病人紧张的情绪,或烦躁不安均可导致血管的痉挛,穿刺失败。在操作时与患者主动合作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3).合理选择血管,有效的穿刺。勿用脆弱,弹性差,有粘连不易固定的血管,尽量使一次穿刺成功,不搞实验性穿刺。 (4).要正确的固定针头,防止针头脱出移位或穿出血管造成外渗。 (5).针头拔出后,正确按压针眼15分钟,以防止血肿,淤血或血管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 (6).指导患者于血管部位经常做轻轻按摩或局部热敷,并经常让患者做上肢的伸展运动。增加血液循环和血管弹性,减低脆性,减少粘连与结节瘢痕的形成。 11.细心观察

医用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知情同意书

医用三氧(臭氧O3 )自体血回输治疗知情同意书 O3治疗在国外尤其在欧洲临床应用已有近50年历史,现主要应用于脑中风、风湿免疫性疾病、关节软组织疾病、创伤、溃疡的愈合及抗自由基防衰老治疗。北京301医院、宣武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西安西京医院、广州南方医院等各大医院已普遍开展。实践证明,O3自体血回输疗法是一项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先进的治疗方法。 1.脑中风的病人由于脑组织缺氧和代谢的降低,细胞膜上ATP依赖性钠钾通道关闭,导致大面积水肿发生,通过O3自体血回输治疗后,患者血中ATP含量明显升高。ATP 通过血液循环到缺血、缺氧脑组织,钠钾通道迅速恢复活性,正常运转,进而使细胞内外离子失衡得到纠正,迅速消除由于脑组织局部供氧不足而引起的水肿,从而避免斑痕的产生,而脑组织水肿和斑痕的形成是产生偏瘫的主要原因。 2. O3与血液混合后可生成氧气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作为一个重要信使能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从而引发一系列化学反应,诱导出多种生物活性因子,重建人体自身被破坏的免疫系统。 3. 患者血液经过O3处理后,在红细胞膜上发生了轻微的过氧化反应,使细胞膜的可塑性和通透性增强,从而使膜的流动性增加。此外,随着膜表面的负电荷增加,细胞的沉降率也随之降低,同时,血浆黏稠度随之大大降低。 O3 自体血回输治疗中风的机理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该治疗能大大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血液循环,激活红细胞代谢,提高人体的组织活性,使组织的供氧状况得到改善。同时恢复细胞功能,使以前缺氧的氧代谢变得更有效。O3能改善血液的结构以及在动脉和静脉中的流动方式,增加红细胞的弹性,从而提高了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的能力,并增加身体组织的氧气供应。O3还能改变血液中血小板的聚合方式,在有血栓的地方生成过氧化氢,改变血栓的发展,使血栓解体。O3能氧化并去除黏附在血管壁上的色斑等脂肪物质,增加血管弹性。这些作用都有利于脑中风的治疗与康复。 O3自体血回输疗法(MAH):用静脉穿刺针自您外周静脉中采取50-150ML全血,流入特制密闭的一次性采血袋中(袋中加有抗凝剂),用一次性注射器从O3发生器上抽取浓度为35-55mg/L的O3和医用纯氧混合气体,通过滤膜注入采血袋中与全血充分混合后,将自体全血回输入您体内。整个过程约需20分钟。除静脉穿刺疼痛及偶有晕针外,一般无明显不适反应。该治疗隔天一次,七次为一疗程。 禁忌证:G-6-PD缺陷(俗称蚕豆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本人已认真阅读了以上内容,已了解O3自体血回输治疗的目的、过程以及本同意书全部内容的含义。经过慎重考虑,本人自愿接受O3自体血回输治疗,并与本医院共同承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风险。 患者或患者代理人签名:代理人与患者的关系:年月日时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 (一)输血安全制度 1.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 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接到血库通知可以取血后,先测量患者体温,体温正常者通知血库送血;高热 者通知医生。 4.运送中心送血到病房后,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三查后签收。 5.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①血 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②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 ③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④输血 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 6.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核对,同时 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7.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 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不得自行储血。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 8.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 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 9.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 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 (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 10.输血的时间限制:血液一旦离开正确的储存条件就有发生细菌繁殖或丧失功能的危险。

血液输注护理管理程序

血液输注护理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保证正确、安全和有效地输入血液,对患者实施输血全程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注血液的全过程护理及对患者的监护。 3.职责 3.1护士 3.1.1严格执行输血核对制度、《成分输血护理标准操作规程》和无菌操作。 3.1.2在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争取早期发现、报告并及时处理各种输血不良反应。 3.1.3负责输血记录及输血相关医疗废物处理。 3.2临床医师 3.2.1负责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3.3输血科(血库) 3.3.1严格执行血液发放核对。 3.3.2配合临床做好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处理工作。 4.管理程序 4.1输血核对管理输血核对须两名医护人员共同参与,输血核对包括血标本送检前核对、取血时核对,血液输注前、中、后核对。输血前核对应包括患者腕带信息、血液信息、《临床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核对、及血液外观等。 核对正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4.2 输血过程管理 4.2.1 输血器选择:输注血液一律使用一次性过滤装置的输血器。 4.2.2 输血速度 (1)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4.2.3 输血时限 (1)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注,不得自行贮存。 (2)一袋血须在4h内输完。 4.2.4药物禁忌: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4.2.5血液加温:冷藏血不可随意加温,若确需对血液进行加温,只能使用专用加温装置,具体执行《医用输血输液加温器(QW-518Ⅱ型)标准操作规程》 4.2.6加压输血:如果不具备建立更多通道或以建立的通道输血、输血速度不能满足抢救需要时,可以进行加压输血,但应采用专门设计的加压输血器或血泵,具体执行《加压血液输送器(MEDI-QUIC型)标准操作规程》。 4.2.7静脉通道观察:保持血液输注通畅,防止输血管道扭曲、受压;当针头脱落、移位或阻塞时应及时处理。 4.2.8患者的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临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3输血严重危害监控管理包括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过程记录、调查分析、处理流程、回报及统计等相关内容。执行《输血不良反应及经血传播疾病管理程序》。 4.4输血后管理完成《输血安全护理单》等输血记录。输血相关医疗废物管理,执行《医疗废物管理规程》。

临床紧急用血操作规范流程

临床紧急用血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保障紧急抢救患者情况下临床血液能快速安全输注于临床,制定紧急用血工作操作规程。 2 依据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2 《艾滋病防治条例》 2.3 《临床输血技术规》 3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临床紧急用血进行管理,确保输血安全。 4 组织及职责 4.1 为做好临床紧急输血工作,确保紧急用血的顺利实施,成立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 组长:医务部主任 副组长:输血科主任 成员:各临床科室主任 4.2 职责 4.2.1 医务部主任负责紧急输血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决策和现场指挥。 4.2.2 医务部负责各科室协调与信息上报,并监督执行操作规程。 4.2.3 输血科负责操作规程的具体实施。 4.2.4 其他各科主任具体负责各部门的应急工作。 5 紧急用血管理操作 5.1经治医师首先为患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最好静脉插管,

通过该插管采集供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传染病筛查试验用的血标本,并同时通知输血科做好紧急用血准备。 5.2输血科在确认库存血液不足时,立即与采供血机构联系,说明哪种血液不能满足紧急输血的需要。 5.3如果有多名医护人员处理多名伤员,此时应指定1名医师负责血液申请并与输血科联络。每个患者的血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应清楚地标明患者和唯一性病案号。若无法识别患者(如患者昏迷),可在病案号的基础上加紧急入院号(紧急绿色通道患者号),避免在确认受血者身份和粘贴血标本标签时出错。 5.4如果在短时间发出另外一份针对同一名患者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应使用与第一份《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上相同的标识编号,以便输血科技术人员确认处理的是同一名患者。 5.5急性失血患者如经液体复后收缩压能维持在 10.66kPa(80mmHg)左右可暂不输血,因为患者维持在许可的低血压状态可减缓出血,防止在伤口处形成的一个不结实的止血血栓被血流冲走。 5.6对于低血压急需手术的患者应尽快送手术室。 5.7特别紧急情况下,需要紧急同型输血时,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标明血液需求的紧急程度,并统一特定用语表达的含义:“火急”:10~15min以;“紧急”:30min以。申请单连同血标本快速送达输血科。血液输用后,经治科室应尽快到医务处审批补办相关手续。 5.8输血科在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后,如病情“火急”且不知患者血型情况下,应在10~15min发出第一袋未经交叉配血的O型悬浮红细胞(O型红细胞必须正反定型相符),并在血袋上标明发血时尚未完成交叉配血试验。此后,应尽快鉴定供、受者血型并根据临床输血需要,发出经交叉配血主侧相合的同型悬浮红

三氧回输技术

可控定量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技术 三氧也叫臭氧,在《江苏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手册》中的编码为:7-b,全称为:可控定量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简称臭氧治疗。分子式为O3。医用三氧广泛应用于: 1、烧伤后免疫功能低下、再灌注损伤、多脏器功能损害等。 2、恶性肿瘤联合治疗。 3、皮肤溃疡(创伤、糖尿病皮肤溃疡);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 4、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性肝损害。 5、Ⅱ型糖尿病;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及糖尿病足等。 6、风湿、类风湿免疫性疾病。 7、急、慢性关节疼痛性疾病。 8、高端保健和老年性疾病如脑中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作用机理是通过氧化、诱导、激活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组织器官的代谢和功能,来治疗各种疾病、改善机体功能状态。特别对放疗、化疗、手术前预激活作用,放、化疗中的增敏、保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耐受力,增强患者的体质有效帮助患者顺利接受放、化疗及手术治疗,增加放化疗的疗效,减轻其副作用。研究证实,三氧可以诱导机体释放肿瘤坏死,肿瘤坏死因子是机体免疫系统监视和杀灭肿瘤的重要因素,正是基于这个理论,自体血回输、静脉注射和直肠吹入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 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Bocci教授通过体内试验在理论上研究了三氧疗法对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较低的三氧浓度和剂量可以激活免疫活性细胞,释放出免疫因子。与常压三氧疗法相比,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疗法不仅具有常压三氧疗法的优点,而且还有显著提高血氧分压、改善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以及改善氧在组织中的分配等作用,所以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疗效特别突出,有冠心病症状的患者一般情况下治疗当天就能够见到疗效。德国的HorstKief医生对长期接受化疗和放疗无效的皮肤癌、淋巴癌、肉瘤和肾脏瘤患者实施了四个月的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治疗。结果发现:患者的γ-干扰素水平增加了7~9倍。患者自觉症状有改善。另外,国外还有运用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疗法对晚期头部和颈部肿瘤患者产生了积极效果,以及改善缺氧肿瘤的氧合作用的报道。 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疗法作为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延长或维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治疗方法引进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作为可供癌症患者选择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对我国医务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可能是有积极的意义。 独家引进“DPO低频脉冲+三氧自体血回输技术”全面解决脂肪肝治疗难题为了解决肝病疑难,黑龙江省军区医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不断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由中国国际生命科学肝病研究院联合德国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医药技术中心研究所、莱蒙国际顶级医疗合作机构、瑞士吉尼列尔医疗机构、克里夫兰医院五所国际顶尖医疗机构权威专家,根据生物细胞学、分子免疫学原理,经过近7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科技攻关研发而成的“DPO低频脉冲+三氧自体血回输技术”,是一种结合现代高科技生物技术治疗肝病的全新技术。2012年2月,该技术通有关专家组评审,一致确认能全面解决脂肪肝治疗难题! 【国家检测】先进设备、精准检查 黑龙江省军区医院结合国内外肝病防治现状,严格依据《肝病防治指南标准》,规范肝病筛查、统计和诊疗工作。引进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检查设备,且所有检测设备均由卫生部临检考试优秀检验人员操作,能够为脂肪肝治疗需求提供最精确、权威的科学检测和诊疗

2020年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流程(最新课件)

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 作流程 (SOP -培训版) 一、受血者血样采集 操 作流 程 要点说明 ......感谢聆听 采集血样 采血后核对 采血标签、患者、床边卡、腕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治疗室核对 医嘱、《输血治疗同意书》、采血 询问患者输血史,既往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严格执行双人查对 着装规范 洗手 严格执行双人查对, 必须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对病人身份进行确认 告知 采血的目的、配合事项 双签名,送血库 在试管指定位置进行双签名, 将血样、《江苏省公民临床用 血申请单》(首次输血者)、收费通知单一起送到血库; 废物处理 洗手, 严禁从静脉输液通路中采集血标本 采血时核对 采血标签、患者、床边卡、腕

二、接收血液......感谢聆听 三、输血 接收核对 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 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 用血量、编号、交配试验结果、 核对采血日期、有效期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检查血液质量 色、质、量 凡血液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拒绝接收: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的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9、血液不是由本院血库验收并出具血库检 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输血前用 药 严格按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建立静脉通路;将输血医嘱转抄到输液单上并核对 输血前核对 核对方式: 一人持病历、输血单另一人持血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核对内容同输血前核对 洗手,至病人床边 严格执行双人,同时携带病历、输血单、输血用具和血制品;必须推治疗车 输血时核对 患者、床边卡、腕带、输血单、病历、血袋、输液单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接血袋 确认通畅、消毒 确认病人静脉通路完好 用安尔碘棉杄2次消毒血袋的出口周围,将其覆盖段的塑料管旋下,将输血前输液袋上的输血器针头拔出,插入血袋入口,血袋挂于输液器架上 调节滴数,<20滴/min , 输血后核对 输血单、输液单、患者、腕带、床边卡 签名 输血单、输液单、临时医嘱 输血单上必须双签名

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护理操作注意事项

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 护理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得几个问题 1、医用三氧就是三氧与医用纯氧得混合气体,其治疗浓度过高会对机体造成伤害,浓度过低则变成“安慰剂”,因此必须精确三氧得浓度与用量,用量应由低浓度起始。 2、严格无菌操作及三查七对制度,避免发生输错血等差错事故。 3、操作中严禁将医用三氧混合气体直接注射到血管中。 4、用三氧治疗时须暂停使用所有得含有维生素C与维生素E得抗氧化补充剂,血液中若存在这些化合物得浓度高,会干扰三氧作为氧化剂得效果。因此,维生素或抗氧化剂须在三氧治疗之前或治疗后使用,但不应该在治疗中过程中使用。 5、注气时动作缓慢,轻柔;注射完医用三氧与氧气混合气体至反应袋中,注射完毕后关闭三氧灌注夹子。可见众多气泡形成,轻晃血液,使血液与三氧充分混合反应。 6、取气操作应严格按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保持治疗仪清洁,严禁戴污染手套操作仪器,尤其就是注意取气喷嘴得清洁保护,操作结束及时关闭取气喷嘴盖子,严禁用液体清洗取气口。 7、室内应清洁安静,保持良好得通风,严禁吸烟或使用明火,严禁在治疗室使用乙醚,环氧乙烷等易燃易爆气体;不能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室内空气。 8、在操作中除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外,又根据三氧疗法操作得特点,规定了五必查: (1)、操作前所用药品,回输器,血袋得质量,标签,有效期,批号必查; (2)、病人有无心脏病及心功能状况,过敏史必查。 (3)、患者治疗单,患者姓名必须反复差。

(4)、治疗用器械消毒日期,回输器与血袋连接程度必查。(以防漏气引起空气栓塞而危及生命) (5)、回输时血液得质量,有无凝血块,溶血必查。 9、认真观察患者得心理状态并做好思想工作。常表现在三氧治疗时常常担心传染某种传染病或其她得病,都带着试试瞧得态度来治疗,作为医护人员要耐心得解释并说明三氧治疗对人体有益无害,无痛苦,较安全,使患者所关心与担心得问题有所了解,使患者从心理上达到对该治疗方法得信任,使其能接受该治疗。 10、必须保护三氧治疗患者得血管。三氧治疗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就就是静脉穿刺,为保证患者治疗方案得实施,减少患者痛苦有利健康得恢复,使其有较好得血管接受治疗,治疗中操作者首要责任就是保护患者得血管。因此,要有效得防止与减少对血管得损伤,保证治疗正常得进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熟练得静脉穿刺技术,这就是保证穿刺一次成功得关键。 (2)、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病人得恐惧,取得病人得合作,操作过程中病人紧张得情绪,或烦躁不安均可导致血管得痉挛,穿刺失败。在操作时与患者主动合作可提高穿刺得成功率。 (3)、合理选择血管,有效得穿刺。勿用脆弱,弹性差,有粘连不易固定得血管,尽量使一次穿刺成功,不搞实验性穿刺。 (4)、要正确得固定针头,防止针头脱出移位或穿出血管造成外渗。 (5)、针头拔出后,正确按压针眼15分钟,以防止血肿,淤血或血管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 (6)、指导患者于血管部位经常做轻轻按摩或局部热敷,并经常让患者做上肢得伸展运动。增加血液循环与血管弹性,减低脆性,减少粘连与结节瘢痕得形成。

输注血液血制品规范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制定本规章与流程的目的是规范护士采集与送检血样、领取与输注血液/血制品时应遵循的原则,以保证患者的用血安全。 2 规章 护士须遵医嘱为患者输血,输血前查看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附件1)。 应由两名医护人员为患者输血,做到“三查十三对一注意”:“三查”是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十三对”包括查对门急诊/病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血型、血液品种、血量、有效期、血液或血制品外观、交叉配血结果及血袋编码;“一注意”是注意输血后反应。 3 名词释义 血袋编码:为献血唯一识别码,一般为13位条形码,如编码为00101 10 123456,一区码00101为采血机构识别,001为北京,01为红十字血液中心;二区码10代表年代(2010年);三区码6位数字代表献血者编码。 4 规程 血样的采集与送检 确定输血后,两名医护人员持执行单(附件2)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附件3)和贴好标签的真空采血管核对患者姓名、门急诊/病室、床号、性别、病案号、血型。采集血样前,请患者说出床号、姓名,护士复述患者床号、姓名,核对腕带信息(床号、姓名);如果患者无法正常沟通,需要双人核对腕带信息(床号、姓名)。配送人员/医护人员将装有患者血样的真空采血管及临床输血申请单(附件3)送至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逐项核对后双方在输血科登记本(附件4)上签字。注意事项

不能同时采集多名患者的血标本。 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血液/血制品的领取 接到输血科通知后,由医护人员持取血单(附件5)取血。 取血者与发血者持输血记录单(附件6)、取血单(附件5)和取血登记本(附件7)对血液/血制品进行“十三对”(包括查对门急诊/病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血型、血液品种、血量、有效期、血液或血制品外观、交叉配血结果及血袋编码)。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不得领取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血袋有破损、漏血。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核对无误后,取血者与发血者双方在取血登记本(附件7)及输血记录单(附件6)上签字,将血液/血制品和输血记录单(附件6)放于密封容器中取回。不同患者的血液/血制品分开放置。 输注血液/血制品前的确认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病历、输血记录单(附件6)对血液/血制品进行“十三对” (包括查对门急诊/病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血型、血液品种、血量、有效期、血液或血制品外观、交叉配血结果及血袋编码)。

自体血回输操作技术

自体血回输的历史: 1、1818年始于英国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得以广泛应用。 3、20世纪40和50年代BST几乎不用(异体分型库血的发展) 4、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血液回收仪器。 5、1970年,美国生产第一台ATS100自体输血机-血液回收新纪元。 6、1974年,由美国Hsemonetics公司研发的Cell Ssver血液回收机问世。 7、1976年,noon等研制出更为先进的自体血回收机。 8、从此以后,自体血回收的使用不断增加 自体血回输方法 预存式自体输血(术前储血) 稀释性自身输血(麻醉后开刀前储血) 回收式自身输血(手术中自体血回输) 预存式自体输血——方法 手术前一次或若干次,将患者的血采集出来,储存于4~6℃冰箱,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0日,以备手术中或术后输血。采血次数一般每周不得超过1次,最好采至术前1周,一般允许采4~5 单位血。自体输血量较大时(或手术延期),可采取“蛙跳法”采血,即回输患者保存最久的血然后再采血。首次采血200--400ml,一周后将第1次所采血回输并加量采血,如回输400ml,同时采出600ml,再回输时,采血约800ml,并根据情况适量补充晶体液或加强营养,以确保患者安全及保持采集血液新鲜。每次采血前均须测定血红蛋白。 ——适合人群 (1)身体状况好,准备择期手术,而预期术中出血多,需要输血者; (2)孕妇和计划怀孕者(避免生孩子或剖腹产时输异体血); (3)有过严重输血反应病史者; (4)稀有血型或曾经配血发生困难者等。 ——不适合人群 (1)可能患有脓毒血症或菌血症或正在使用抗生素的病人; (2)肝肾功能不良者; (3)有严重心脏疾患者; (4)贫血、出血及血压偏低者; (5)有献血史并发生过迟发性昏厥者; (6)采血可能诱发疾病发作或加重的病人; (7)凝血因子缺乏者等。 回收式自体输血的优点 1、能及时提供完全相容的常温的同型血液,缓解血液紧张,几乎杜绝因异体输血感染HBV、HCV、HIV等病毒的危险。 2、大大降低了异体输血常见的发热、过敏溶血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3、异体输血能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引起术后肿瘤复发及感染率上升;自体输血所引起的免疫抑制要小得多。因此,对于具有多种异体抗体的病人,可使用自体输血。

临床输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的规范

临床输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的规范 输血医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随着输血技术的革新进步, 从单一的全血输注发展到成分输血, 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和血浆等血液制品, 这对护理技术操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满足临床规范输血、保障病人安全的需求。优化临床输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科学合理实施输血, 是提高输血疗效, 保障输血安全, 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病人输血中或输血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关键环节。标本收集与处理及各种血液成分输注的护理, 依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分析总结从采集血样到血液输注完毕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规范, 综述如下。 1 规范临床输血护理操作 1.1 配血标本采集要求 1.1.1 血标本要求 1.1.1. 1 受血者血液标本无污染、无溶血, 为非输液管道留取的标本。从输液管道留取的受血者配血标本, 液体中的大分子物质改变了血标本中红细胞、血浆及各种分子的浓度和比例, 造成实验结果假阳性, 干扰了配血试验, 需要重新采集配血标本。 1.1.1. 2 配血标本要求新鲜(48 h内标本) 。大多数护理人员不清楚为什么长期输血的病人, 当血库还保存着病人以前配血的标本时, 当次输血还要采集新的配血标本的原因, 希望病人能少扎一针。曾有1例病人连续4 d输血都用同一标本配血, 导致迟发性(发生在24 h以后) 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 对于多次或长期输血的病人, 每次申请输血时必须重新采集标本配血, 以保证本次配血结果是反映病人当前的真实血液状况, 避免病人因前次输血后产生IgG免疫抗体而未在配血中发现, 造成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多次输血、产生免疫抗体的病人均在每次输血前留取新的标本配血, 避免了同种输血反应的发生。 1.1.2 标本容器的要求 根据配血方式选择相应的容器。随着配血试验从手工试管法进入到全自动凝胶法, 必须有配血标本的配套应用才能与新技术接轨。这是实验技术的要求。当用全自动配血仪配血时, 要求用抗凝标本, 否则将导致吸样针堵塞停机。乙二胺四乙酸对细胞膜的影响较小, 是首选的配血抗凝管。如采用手工方法配血, 对标本无严格要求。 1.1.3 采集标本身份确认与送检 1.1.3. 1 进行床边身份确认, 绝对禁止只通过床头卡来核实相关信息。采集标本后, 立即在病人床边将病人的姓名、科室、ID号填写在标本上, 并由另一人查对, 避免先写试管后抽血导致血样注入错误的危险。 1.1.3. 2 按输血前检查项目和配血1人次需要的血清量计算, 申请1次备血量≤6 U (1 U=100 ml) , 血标本量2 ml;申请1次备血量7~20 U, 血标本量3~4 ml。由医护或专门人员将病人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 ,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并交接登记时间及签名。 1.2 血液领取及领取后的保存要求 1.2.1 血液领取 临床医护人员持处方(领血单) 并携带病人血型报告单及输血同意书到输血科(血库) 取血。每次只可取1袋血, 同一病人身上有2个以上输液通道或抢救需要除外。取血时, 取发血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