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一年、月、日《年、月、日》 (2)

二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9)

《三吨的认识》 (14)

四解决问题《连乘连除乘除混合问题》 (18)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面积和面积单位》 (25)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1)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5)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实践活动围绿地》 (43)

六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 (49)

六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发》 (54)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 (57)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63)

八认识方向《认识东南西北八个方向》 (73)

《九整理数据》 (79)

十数学百花园《比较》 (88)

十数学百花园《合理安排时间》 (92)

十一总复习《年、月、日》 (97)

十一总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02)

十一总复习《认识方向》 (110)

一年、月、日《年、月、日》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的记住每个月及

平年、闰年的天数。

(2)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

(3)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

想方法

2学情分析

“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

日的制定有一些了解,但对闰年平年的有关知识比较陌生。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

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

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

成中共同推进课堂,教师起了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主地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

3重点难点

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

(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

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猜谜语:有个宝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有脱一件,年底只剩一张皮。(年历)

2、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①这时刻里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

②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分、秒)

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年、月、日。

(板书:年、月、日)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初步认识年月日。

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时刻。

(课件出示)

①介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个伟大的日子,请大家读一读这时间。

②展示申奥成功的图片。

这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同学们知道是哪年的7月13日么?(200 1年)

③还有很多有意义的日子,来看看。出示植树节图片。

(3月12日)六一节(6月1日)

2、学生介绍有意义的日子。

一年中还有哪些有意义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一起在年历上标

出来。

(人手一张年历,各种不同的年份)学生汇报。

3、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年历上有这么多有意义的日子呀,其实年历上还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请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下,看看哪组获得的信息多。

4、学生汇报探索到的有关年历的知识。

①一年有12个月。

②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

③每月有30天的十:四、六、九、十一月。(小月)

④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

⑤一年有365天,366天。(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算一算,用什么方法算好呢?)

5、学习大月小月的记忆法。

能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么?用什么方法记忆的?(让学生说说,学生知道让学生来介绍。)

①拳头记忆法。

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

一边指一边读:一月大,二月少,三月大,四月小……(二月不是小月,我们为了方便记住它比别的月份都少几天,我们读二月少)

,

七月大,八月大……(七月完是八月,这2个连着的月份都是大月)……

②用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

(腊是十二月,这是帮助记忆大月的歌诀。)

这么多记忆的方法,现在考考大家,老师说一个月,看看你们能

不能很快说出这个月的天数?

(最后问到二月,有人说28有人说29)

6、学生质疑,引导解决。

现在同学们对什么问题还有疑问?引导学生提出(1、到底什么时候是28天,什么时候是29天呢?

2、为什么要有时28天有时29天呢?)

①一起来研究下这特殊的二月。(每位学生来说下自己手中的年历2月份的天数,课件展示表格)

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2004

二月的天数 29 28 28 28 29 28 28 28 29

②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四年一闰)

介绍平年和闰年。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③为什么有时28天,有时29天呢?观看录像。

④那奥运会200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1994年呢?

⑤你们是哪一年出生的?你们出生的那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7、有关闰年的小练习。

你们过了几个生日了?小明的生日是1996年2月29日,请问他到现在为止过了几个生日了?

三、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汇报)

2、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马上就要下课了啊,时间过得真快。那我们这节课不仅学到了那么多知识还学到了要珍惜时间!

老师摘录了一些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和大家共勉。

四、扩展练习。

前面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

1949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回去思考一下。

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

一年有365天

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

每月有30天的十:四、六、九、十一月。(小月)

二月份:28天平年29天闰年

二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1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经历利用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理解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感悟运算的价值。通过本节课在整个乘法运算知识体系中的了解,感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悟“基础”的地位作用。通过一估、二算、三验的运算程序的建立,提高学生一次计算的正确率,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2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乘法口诀、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关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做了课前调研:1.测试目的:了解学生对乘法意义和之前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2. 测试题目:24

×12表示什么?怎么列竖式计算?说说计算的过程。24×2=48、24×10=240、288分别表示什么? 3.学生答题情况及分析:学生能够准确算出结果,也能说出运算过程,而且对各个部分能够做出解释,说明学生理解了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学生掌握较好。3重点难点

1、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感悟联系、掌握程序。

2、引导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口算,感悟联系与基础

1.抢答下面各题(依次出示),感悟联系

6 × 4 = 0 × 89 = 24 ÷ 6 = 60×40 = 24× 4 = 50×30 = 60× 4 =

28×100 = 追问:怎么算的?

28× 3 = 84 ÷ 4 = 4×6000= 40×80 =

追问:怎么算的?

13× 7= 25 + 37= 600× 4 = 95 - 26=

2.分类建构,感悟联系

(1)本单元学习的是两位数乘法,为什么还要练习一年级学习的100以内的口算?

25 + 37= 95 - 26=

从本单元的练习脱式计算(25 + 37)×85中认识100以内口算的重要性

(2)将上述口算题中的一些题目整理如下,边带领学生回忆边建构

6×4= 二上口诀求积

60×4= 三上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

600×4=

6000×4=

60×40= 三下两个整十数相乘

追问: 都用了哪句乘法口诀?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口诀、基础)

(3)为什么现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还要练习上学期的两位数

乘一位数的口算?24× 4 = 24× 3 = 使学生直观地从一个竖式中看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实际上是由两个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组成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

2.解决问题,感悟联系

情境:学生解决60位教师交每人50元的早餐费问题

追问:多少钱?怎么算出来的?50×60=3000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活动2【讲授】笔算迁移解决问题,感悟联系

学习例题4

求32人的午餐费一共需要多少钱。

抢答结果,不能,感悟:口算已经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怎么办?笔算

怎样计算?

(1)98×32=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本子上用竖式计算

(3)全班交流——板演的学生讲解运算步骤,其余学生补充回答

教师在板演处强调进位数的书写

(4)与不进位乘法建构——例题4是新内容,老师没教,怎么就会了呢?学生畅所欲言后,与例题3不进位的两位数乘法比较

板贴在例题4竖式的左边,比较:今天学习的例题4与例题3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发现,本节课学习的依然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出示本节课课题。只是【进位】的问题。启发学生感悟联系。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

板书:旧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

建立知识体系,感悟联系

本单元:大家看看,本单元共有三部分,口算、笔算、估算。

口算:例题1: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例题2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例题3: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例题4: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例题5:中间或末尾带零的笔算

估算:例题6: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本节课的知识在单元中的地位作用

大体系:阶梯图——表内乘法竖式一位数乘法竖式——两位数乘法竖式——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小数乘法竖式

学习笔算程序,提高正确率

回到例题4,计算寻求正确的结果是目标,那么怎样提高正确率呢? 启发学生介绍经验。然后 Ppt 边小结边演示。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程序的。

计算之前,先估计一下结果的范围,并书写估计值

启发学生说说,怎样估计,建议学生把估计的结果写在正确结果的上面,以备对照之用

竖式计算:启发学生介绍经验。

每步求的是什么,每步一查

与估计值对照

用交换因数的位置的方法验算

小结程序:一估、二算、三验(强化验在何时、何处)

这样下来,尽管速度慢了些,但能够大大提高一次性正确率。

试一试

男生做:64×82 女生做:58×76

活动3【测试】评价

小结学习情况:利用已有经验知识学习了新知

五分钟当堂检测:试一试的2

活动4【作业】作业拓展

第14页第2题的前两列

第14页第5题从条件入手分析、从问题入手分析。进一步体会两位数乘法是两步计算的基础

活动5【导入】小结

1.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乘法

2.方法:从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乘起,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时候,乘得的积的的末尾要和乘数十位上的数对齐

3.建构:例4对比,告诉学生,本节课又是后面新知识的基础(三位数乘两位数298×32-------2.98×0.32)。

《三吨的认识》

1教学目标

1. 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 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2学情分析

吨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克,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体会1吨的含义。吨是个比较抽象的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不多,往往不能直接感受,因此,教学中组织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1吨。多提供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推理方法去感知1吨有多重,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教学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位的换算,让学生根据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推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难点: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千克、克的知识。

①上学期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谁还记得?

(克、千克)

②关于他们的知识,你记得什么?

(1千克=1000克克计量较轻的物体质量千克计量一般的物体质量)

③那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看看大家对于这两个质量单位所掌握的情况。我们来看这样几道题。{对测验结果要进行反馈}

1千克=( )克8000克=( )千

克3千克600克=( )克

2. 估计教师的体重。

大家看看金老师,你们估计一下老师有多重?为什么不用克来形容老

师体重呢?{42千克与42000克对比,显然用千克更合适更简单。} (50千克、45千克、42千克……)(因为克太轻了,千克形容体重更合适)

3. 情景引入“吨”:

①既然刚才你们把老师的体重猜对了,那我能出一个更难的问题吗?

你们知道动物界,谁是最重的吗?那我们来看看到底谁是最重的?答案:蓝鲸。你们来猜猜它有多重吧。答案:200000千克200吨

(大象、牛、老虎、狮子……..)

②引出新的质量单位:较克和千克大的重量单位——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吨的认识”(板书课题:吨的认识吨用字母“t”表示)

活动2【讲授】二、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揭示进率。1吨=1000千克

①既然蓝鲸的重量既能用千克也能用吨来表示,那吨与千克之间什么关系呢?

出示演示课件。

②在生活中一吨水要装多大的容器里呢,我们来围一围。

③在生活中吨除了表示水的重量,还可以表示什么物体的质量。(出示生活中用吨做单位的物体图片)

活动3【活动】三、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的重量。

1. 体验一袋25千克的大米重量,想象一吨的重量。

刚才我们了解了吨的一些知识,那你们想感受一下一吨到底有多重吗?那我们来体验一下吧。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袋重25千克的大米,每组派2名同学上来搬搬它,并和同组同学进行交流谈感受。

{课件演示40袋大米到底有多少}

2. 说说生活中大约1吨重的物体。

活动4【练习】四、习题

1. 做相关练习题。

①既然我们知道了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小组之间互相说说。

②同桌交流完成书上P22页试一试

2. 讲解书上P23例题并做试一试习题。

①4吨=?千克

(1吨是1000千克4吨是4个1000千克所以4吨是4000千克)

②一吨200千克=?千克

四解决问题《连乘连除乘除混合问题》

1教学目标

知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会用画图的方式表示数量关系,并能用自

己的语言表述图意。

初步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知道这类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迅速找到中间问

题(即先求什么)。

学会解答先求每份数的两步计算问题,初步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

2学情分析

《标准》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定为四大总体目标之一,足以体现了它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从基本图形中,能够提取数学信息,读懂题意,学生思维活跃,能够尝

试画实物图、画线段图等方法解决问题,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反思的能力与习惯。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解决“归一”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即先求每份数)。

教学难点:

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4.1.2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复习旧知、巩固数量关系

复习旧知、巩固数量关系

1. 出示这3个条件,引导学生哪两个条件能提出一个问题

[直接出示3个条件,让学生选择2个有关联的,提出数学问题。] 每个练习本5元

买了4个练习本一共花了20元

2.学生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

预设:孩子选择了买4个练习本,后边选择的条件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就不同,

如果选择了单价,可以求总价,如果选择了总价可以求单价。

小结:理清数量关系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同一个已知条件,与不同的已知条件搭配,所解答的问题就不同,关键要分析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理解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活动2【讲授】学习新知

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

例3:给西服上衣钉扣子,3件一共用了24粒,给15件这样的上衣钉扣子,一共要用多少粒?

[设计意图:读懂题意,理解题意]

2.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题,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学生找到的数学信息:

3件 24粒

15件 ?粒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读题,发现数学信息(条件与问题),找出数量关系]

3.请你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数量关系?(教师巡视,发现有价值的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示图)

预设:学生会出现的情况

预设1画图实物图, 预设2 画线段图预设3倍比法

学生根据理解的数量关系,画出图解

预设1:我用画图的方法

预设2:

预设3: 3件5个这样的3件为15件,3件用24粒,5个24多少粒就是15件用的粒数

24粒 24

粒 24粒 24粒 24粒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4.反馈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的数量关系 (预设学生会怎样画图?)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试卷 班级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 一、直接写出得数(4分) 36×20=480÷6=280÷0=52÷9= 0÷8= 200÷5= 630÷7= 20×70= 25+40= 30×17= 11×15= 4.7+3.6= 6.0-2.4= 5.3+3.5= 62 77 -= 13 88 += 二、填空(15分) 1. 八月份在一年中的第()个季度,这个月有()个星期零()天。 2. 生活中()的运动是平移,()的运动是旋转。 3. 618÷7商是()位数,50×40积的末尾有()个零。 4.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4000米=()千米。 2300平方分米=()平方米6吨=()千克 7角=()元9分米=()米 5. 学校艺术节5月25日开幕,6月4日结束,艺术节一共举办了()天。 6. 把24块巧克力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块巧克力,3个小朋友共分到这些巧克力的()。 7. 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6(),一头鲸重72(),教室长8(),宽6(),面积是()。 8. 矿泉水每瓶8角5分,用小数表示为()角。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年()月()日成立的,到今年的()月()日是()周年。 10. 写出三个分母是5,分子不同的分数,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1. 我国于()世纪的2008年举办第29届奥运会,这一年的2月份有()天。 12. 把1千克水果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这些糖的()。 13. 小明的妈妈每四年才过一次生日,小明妈妈的生日是()月()日。

14. 一块长方形的草地面积是320平方米,已知它的长是20米,宽是( )米。 15. 58里有( )18。( )个1 8是1。 三、在括号里填上“﹥”“﹤”或“=”。(6分) 0.6( )0.8 3.7cm ( )3.9厘米 18( )19 67( )4 7 4元5角( )4.5元 2366 ( )4 6 四、判断(10分) 1.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一定是1平方米。( ) 2. 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每段是这根木头的 。( ) 3.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4. 两位数乘两位数结果一定是四位数。( ) 5.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 五、选择(10分) 1. 计算小数加减时,要( )对齐。 A 、首位 B 、末位 C 、小数点 2. 果园的占地面积是4( )。 A 、平方千米 B 、平方米 C 、公顷 3. 与1相等的分数有( )个。 A 、1 B 、2 C 、无数 4. 一份试卷满分是100分,学生的得分不可能是( )。 A 、80分 B 、110分 C 、59分 5. 如果△是〇的32倍,下面算式对的是( )。 A 、△ +32=〇 B 、〇+32=△ C 、〇×32=△ 六、计算(18分) 1. 竖式计算(12分) 8.2-4.9= 78×22= 1 4

北京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一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2) 一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 (8) 二分数除法《分数除以整数》 (15) 二分数除法《分数除以分数》 (19) 二分数除法《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23) 三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27) 三百分数《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 (34) 三百分数《生活中的百分数》 (41) 四解决问题《实践活动设计存款方案》 (47) 四解决问题《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51) 四解决问题《工程问题》 (56) 四解决问题《银行存款》 (62) 四解决问题《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67) 五圆《实践活动跑道中的数学问题》 (80) 五圆《圆的认识》 (85) 五圆《圆的周长》 (90) 五圆《圆的面积》 (95) 五圆《扇形》 (99) 《六扇形统计图》 (104) 八总复习《圆》 (109)

一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1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实际入手使学生掌握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知道计算时能约分的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2、过程目标:通过探索、交流、比较。培养学生的类推、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义。 3、情感性目标: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意识。 2重点难点 重点: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计算法则。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新课 1、直接写得数 ⑴ 2个8相加 2×8=16 5个12相加 5×12=60 10个0.9 10×0.9=9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一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一 一、动脑思考,填一填。 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只铅笔长16( ) 旗杆高10( ) 一个小朋友体重约30( ) 一头牛重500 ( ) 跑50米大约用8( ) 数学书本长约2( ) 2.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 要使“□□6×9的积是三位数,百位上只能填( ),十位上只能填( )。 3. 500厘米=( )米 3千克=( )克 6000千克=( )吨 3分=( )秒 180分=( )小时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5.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每份是它的( )。 6.在□里填上>、 □ □ 48÷8□54÷9 □ □ □ 150分□3时 1千米□999米 450厘米□45分米 7.张老师上午7:05从家里出发去学校,走了25分钟,吴老师( : )到校。 8. 1里面有( )个,5个( )是 1。 9.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能够装( )台电扇。 二、认真审题,作判断。(对的在后面的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1. 46÷7=6……5 ( ) 2. 把一个长方形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 )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米,那么它的边长是4米。 ( ) 5.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商小。 ( ) 6.100千克的沙子比100千克的棉花重。 (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看一场电影用( )。 A、20分钟 B、200秒 C、2小时

2.在□÷8=9……□中,余数是( )。 A、>8 B、 3.量一个人的体重,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 A、吨 B、千克 C、克 4.秒针在钟面上从“1”走到“6”,用了( )秒。 A、10秒 B、20秒 C、25秒 5.两个正方形的周长( )相等。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40×3= 500×2= 400×5= 75÷8= 200-178= 210×4= 789×0= 389+470= 302×3= 25×4= 16×2= 27÷9= 65-7= 760+0= 103×5≈ 299×4≈ 6×7+8= 39 +29 = 27 +57 = 1- 23 = 2.用竖式计算。(最后一题要验算。) 168×4 76÷8 102×9 350×6 645+387 864-328 五、你能画出几种周长是24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每格边长1厘米) 六、解决问题 1.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一头熊的体重是375千克,大象的体重是熊体重的8倍。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 1、米和厘米的认识 2、实践活动(1) 3、表内乘法和除法(1) 4、观察物体 5、平移与旋转 6、表内乘法和除法(2) 7、统计和可能8、实践活动(2) 9、总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生喜欢且自己能够看懂的连环画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和划定长的线段。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在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通过观察、联想、推理在探索与交流中编出6-9的乘法口诀。结合生活实际引出乘、除法计算的两步式题,学生正确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两步式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会读、会写乘、除法算式,知道乘、除法算式的个部分名称,体会乘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正确的口算,并在计算中,体会编制口诀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初步的空间概念说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意识。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评议平移、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初步渗透“运动”、“联系”的辩证观点。通过创生情境,学生明确统计的必要性,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初步学会有意识的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筋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有调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能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运用有关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口诀,会利用口诀求积,求商,能较迅速的用表内乘、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组织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恰当的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线段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在学习中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数学考试卷(B卷).doc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数学考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 1 . (____)厘米=10分米6吨=(____)千克 2 . (____)÷6=3……420×300=(____) 3 . 4个一百是(____);316×6的积是(____)位数。 4 . 一本书长20厘米,宽15厘米,周长是(____)厘米。 5 . 正方形4条边(_______),4个角是(_________)。 6 . 冬冬、丽丽、芳芳和贝贝进行乒乓球单打比赛,他们每两人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____)场。 7 . 亮亮做一道乘法题时,把因数6看成了9,结果比正确得数多150,正确得数是(____)。 8 .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头大象重约3000(____)。两个城市之间相距700(____)。 9 . 一部电影从13时30分开始放映,到15时10分结束,共放映(____)小时(____)分。 10 . 每周五22:05爸爸都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某节目,该节目播放70分钟,该节目的结束时间是(____)。如果用普通记时法表示,该节目的开始时间是(____)。 11 . 角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角比直角大,(____)角比直角小。 12 . 要配成一套衣服,有(____)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13 . 跳棋比赛。四个人跳棋比赛,每两个人都要比赛一场。一共需要比赛多少场? 14 . 在乘法算式里,积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乘数都大。(____) 15 . 用1、2、3可以组成6个无重复数字的两位数。(____) 16 . 如果1袋洗衣粉重500克,那么4袋这样的洗衣粉重2000千克。(____) 17 . 4:00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为钝角。(____) 18 . 325×7的积是( )。 A. 两位数 B. 四位数 C. 一位数 D. 三位数 19 . 在“○÷△=30……7”中,△最小是( )。 A. 8 B. 9 C. 7 D. 6 20 . 用两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评卷人得分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练习题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练习题 位置与方向 一、填一填 1、小东早晨上学,他面向太阳,他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2、三个小朋友分别从家出发去学校。(如图) (1)小刚出门向()走()米就到学校了。 (2)小红出门向()走()米,再向()走()米,最后向()走()米就到学校了。 (3)小明出门后向()走()米,再向()走()米就到学校了。 3、帮小动物找家 小鸡的家

小狗的家小鸭的家小猪的家 小猫的家 (1)小鸡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小猪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 (2)小猫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小猪的家在小鸡的家的()面。 二、选择题 1、早上太阳从()方升起,傍晚在()方落下。 A.东B、西C、南D、北 2、小红向东走,迎面走来小明,小明向()面走。 A.东B、西C、南D、北 3、大树的影子在东边,那么太阳在大树的()面。 A.东B、西C、南D、北 4、冬冬座位的西北方向是李伟的座位,那么冬冬的座位在李伟的座位的()方向。 A.西北B、东南C、东北D、西南 5、西南与()相对。w W w . X k b 1.c A.东北B、东南C、西北 三、一起去逛街 下面是公交车线路图 我从新华路乘公交车向()方向坐()站地到公园,再向()方向坐()

站地到书店,最后向()方向坐()站地就到火车站了。 口算除法练习题 1、口算下面各题. 200÷5 = 120÷6 = 2400÷6= 100÷5= 3×200= 350÷7= 500÷5= 100×6 = 2000÷2= 1200÷4= 700÷7= 2000÷5= 160÷4= 120÷3= 1500÷3= 800÷8= 630÷9= 400÷4= 4900÷7= 540÷6= 2、填一填,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0x( )=240 8x( )=32 6x( )=4200 90x( )=490 6x( )=3600 2x( )=1400 30x( )=2700 8x( )=6400 7x( )=5600 3、估算 82÷9≈241÷4≈235÷4≈162÷2≈ 330÷8≈121÷6≈159÷8≈260÷4≈ 194÷6≈297÷5≈425÷7≈138÷7≈267÷9≈440÷9≈410÷7≈360÷5≈ 178÷6≈181÷3≈460÷9≈435÷7≈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一年、月、日《年、月、日》 (2) 二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9) 《三吨的认识》 (14) 四解决问题《连乘连除乘除混合问题》 (18)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面积和面积单位》 (25)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1)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5)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实践活动围绿地》 (43) 六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 (49) 六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发》 (54)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 (57)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63) 八认识方向《认识东南西北八个方向》 (73) 《九整理数据》 (79) 十数学百花园《比较》 (88) 十数学百花园《合理安排时间》 (92) 十一总复习《年、月、日》 (97) 十一总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02) 十一总复习《认识方向》 (110)

一年、月、日《年、月、日》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的记住每个月及 平年、闰年的天数。 (2)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 (3)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 想方法 2学情分析 “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 日的制定有一些了解,但对闰年平年的有关知识比较陌生。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 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 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 成中共同推进课堂,教师起了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主地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

新课标北京版小学数学第一册全册教案

数学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 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 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 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 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 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1、能在老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 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 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第一单元:数学就在我身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学习的内容,感受自己的生活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熟悉学校的环境,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10 图片

北京课改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强化练习题-第一单元

北京课改版3数上-爬坡题 第一单元 乘法 【例1】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12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多少个。 解析: 因为要写的算式是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12哦, 只要运用表内乘法,找出积是12的两个数,然后 把两个因数中的一个写成整十数就可以了。积是 12的口诀有两句,在其中一个因数的末尾加上0, 每句口诀都有两种写法,共能写出4道算式。 解答: 20×6=120 60×2=120 30×4=120 40×3=120 【例2】竖式计算。 47×2= 503×3= 340×5= 解析: 依次去乘两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 向前一位进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数时,要 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有进位的不要忘记 加上进位数,如果加上进位数后又需要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要在本位上写0占位,如果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一可以按照学过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计算,方法二一位数和多位数0前面的第一个数字对齐,与哪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下面。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解答: 【例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03+604+605+606+607=605×□ 解析: 607减去2加到603上,凑成两个605;606减去 1加到604上,凑成两个605;再加上中间的那个 605,总共5个605,列式为605×5,结果是3025解答: 5 3025 【例4】开心玩具店新进了一批玩具,其中玩具机器人有17个,每个玩具机器人的售价是8元,这些玩具机器人能卖多少钱?

新版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2018新教材)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试卷 班级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 一、口算是我的强项,我能在10分钟内完成,并且全对!(6分) 22×40= 9+14= 120÷6= 300+400= 56÷7= 46+24= 15+15= 60×30= 78+12= 50÷2= 270-30= 15×20= 1600-900= 11×7= 50+780= 25+1= 27÷3= 32×3= 72+72= 10×110= 200×30= 81÷9= 60×50= 0÷9= 36÷9= 20-5= 900×20= 83-9= 25×2= 120+300= 82+8 5 = 83+9= 8+68= 40÷5= 21×4= 37-37= 39+6= 90÷9= 0+17= 100-80= 7×4= 32+3 1 = 12×300= 32-22= 12×3= 62-13= 26÷2= 73+7 4 = 24÷2= 128-12 5 = 63+11= 28+12= 49-12= 5200-700= 109-105= 54-5 4 = 56÷8+3= 5+12= 0×4÷2= 26-5×4= 二、填空:(18分) 1. 早晨,当你面对太阳的时候,你的左面是( ),右面是( )。 2. 450里面有( )个百和( )个十。

3. 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7平方千米=( )公顷 2年=( )个月 3吨=( )千克 1公顷=( )平方米 5千克=( )克 4. 0除以( )都得0。 5. 平年全年有( )天,闰年的二月有( )天。 6.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 )、( )、( ),面积单位有( )、( )、( )、( )和( )。 7. 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光的身高是135 一间卧室的面积是14 一头大象重约6 一个果园的面积是3 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 小明跑100米用15 8. 一场球赛从8:45开始到9:35结束,经过了( )分钟。 9. 看下图,先写小数,再比较大小。 ( ) ○ ( ) ( ) ○ ( ) 10.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分米,它的面积是( )。 11. 把8.02、2.08、2.80、8.20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 )<( )<( )<( ) 三、(每小题1分,共5分) 1. 247÷8的商是3,余数是7。 ( ) 2. 张平已经5岁了,他才过了一次生日。他肯定是2月29日出生的。( ) 3. 用16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图,无论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它的面积都是16平方分米。 ( )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13

_数学教案(第六册)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六册 小学数学第六册全册备课 体现新课标思想: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增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为他们能够学数学,爱数学,创造条件,引导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3、在解决生活实际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积极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改力度。在理解教材、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上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研究。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共有十二个单元:(1)乘法;(2)实际问题;(3)实践活动1;(4)年、月、日;(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6)实践活动2;(7)平移、旋转和对称;(8)分数的初步认识;(9)小数的初步认识;(10)方向与路线;(11)统计初步知识;(12)总复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10和两个整十数相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 2、使学生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会用两步计算解答连乘、先除后乘(或再除)与先乘后除等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调查租车价钱的活动,使学生知道租车的价钱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考虑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去想。 5、运用所学的乘法计算租车要用的钱数和购买饮料要用的钱数。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每月各有多少天,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7、鼓励学生借助网络、书籍等方式,搜集有关平年、闰年、大月、小月、季度、世纪等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8、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9、使学生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0、通过学习长、正方形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以及笔算算法。 2.能力目标: 掌握不同的算法并掌握算法的关键。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不同的算法并掌握算法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情导入 小明和3位同学去游乐园玩,每张门票12元,请问:他们共需要多少元? 二、教师提出要求 仔细读题,你能用你学过的方法解决吗? 1.学生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 方法一:小明的12元+ 三位同学每人的12元; 方法二:四位同学每人12元连加; 方法三:用乘法解决:12×4; 2.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第三种方法解决运算问题。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教师总结两种方法:从高位乘起,最后把两次的乘得的积加起来。从个位乘起,用因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出示练习 23×3= 2×41= 32×3= 43×2=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教学反思】 利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引出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以及笔算算法,使学生利用乘法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在解决的过程中找到口算的方法,从而引出笔算,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的方法。

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实际长度。 2.能力目标: 能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 认识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米和厘米 1米=()厘米2米=()厘米(共11道小题) 二、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比厘米长,比米还长的一个长度单位:千米 1.认识千米的长度单位。 讨论:1千米有多长?(准备一根米尺) 用1000根这样的米尺连起来就是1千米 学生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从北京到天津120千米图标 3.推算千米和米的进率。 1千米=1000米字母1KM=1000M 4.学生举例。 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从学校出发到什么地方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

北京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与实验等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得含义;指导学生探究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得计算方法,探究长方体、正方体提及得计算公式;掌握有关长方体、正方体得表面积、体积与容积得计算方法;掌握体积、容积得计量单位,会进行体积或容积单位间得换算。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比较复杂得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得特点与作用。 使学生了解整除、因数与倍数得含义,知道整除与除尽得联系与区别;掌握2、5、3得倍数得特征,能正确、迅速得判断一个数就是不就是2、5、3得倍数;认识奇数与偶数。 2、使学生掌握质数、合数、治印数与分解质因数得概念,能正确地把较小得合数分解质因数。使学生理解互质得意义,会判断两个数就是不就是互质;掌握求两个数得最大公约数与求两、三个数得最小公倍数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分数得意义及分子、分母得含义,掌握分数与除法得关系,会比较分数得大小,人数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4、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分数得基本性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与通分。在理解分数与小数关系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得互化。 5、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得计算方法,以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得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得计算分数加减法,会口算简单得分数加减法并会用运算定律、性质进行分数加减法得简便运算。 过程方法目标: 1、联系学生得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操作学具,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得特征。 2、指导学生经历简单数据统计过程,掌握比较复杂得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得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得结果做出判断与预测。 3、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与交流等,激发学生得兴趣与求知欲,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得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 4、通过学生主动地观察、操作、推理与交流,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得能力。【该文件来源[一起学习网] 、17xxw、】 5、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分数加减法得算理与算法得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得计算能力,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归纳与应用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得空间观念, 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得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得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得兴趣与意识,体会数学得应用价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验算得学习习惯与认真负责得学习态度,体会数学在解决日常 生产、生活中得问题得作用。 3、组织学生参与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得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得能力,进一步认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得地位与作用,增强统计意识。 4、通过“因数与倍数”得教学,使学生知道事物就是互相依存得,受到“对立统一”观点 得启蒙教育。 5、结合计算与解题,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检查得学习习惯。通过异分母分数 加减法得教学,初步树立矛盾转化得思想。 教学重点: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得特征,建立体积(容积)概念,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得形成。 2、求两个数得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北京课改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 对新课标的理解: 新课标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新课标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与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体现关系的转变,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 新课标中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教学内容: 1.数学就在我身边 2.分类比较 3.认识10以内的数 4.位置与顺序 5.加法和减法(一) 6.实践活动(一) 7.认识图形 8.认识11至20各数 9.学看钟表 10.加法和减法(二) 11.实践活动(二) 12.总复习 教学目标: 经历分类与比较的过程,体验分类与比较的方法,并培养初步的观察和判断能力。结合生活实际,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物体的各数,会读写,掌握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序数的概念,从而渗透数学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在实际情境中能准确的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和上下的位置,并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的加减计算问题,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在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的口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初步学会观察现实情景图,口述题意并列式解答。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有顺序地整理学习用品,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能比较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领悟实际生活中的物体与几何形体的联系。初步会看钟表上的时间,认识时针和分针的作用,渗透合理利用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观念。通过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够计算。培养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能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13

三年级 数学教案 第五册教案 全册备课 体现新课标思想: 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数学,发现问题通过交流、探讨,获得不同的数学知识, 从而发现数学无处不在,它常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领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本学期目标: 全班学生的上学期期末成绩平均分为81.5分,达标率100%,优秀率41.67%。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在本学期争取学生的平均成绩达到85分以上,学生达标率保持在100%,优秀率争取达到60%以上。 教学内容: 1、乘法 2、除法 3、吨的认识 4、实际问题 5、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6、空间与图形 7、实践活动(一) 8、24时计时法 9、统计和可能性 10、实践活动(二) 11、总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够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知道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一位数乘法笔算的方法,养成先审题的良好习惯。 4、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一位数除法,回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3,初步学会一位数除法的估算,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利用倍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整除”的一些基本概念。 5、能用一位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简单现象,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出一些与一位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6、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用拖式的方法计算两步式题。 7、会用两步计算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会正确使用小括号。(在解决问题时,既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8、直观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9、初步认识角、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子划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10、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会应用平行和垂直对一些现象做出解释。 11、能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培养观察能力与分析综合能力。 12、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知道1千米、1分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能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13、知道千米和米、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会运用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14、认识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好习惯。 15、通过收集、整理数据等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16、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将收集、整理的数据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出来,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提出问题。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17、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18、通过调查统计活动,了解本班同学课外阅读情况,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通过活动中小组同学们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意识。 20、知道一日是24时,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珍惜时间。 2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掌握本学期的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2、学习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3、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方法,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记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小数乘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加法与乘法的关系揭示小数,观察小数乘法的算式,通过交流比较得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利用知识的迁移解决整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较熟练的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难点: 实现由小数转化成整数完成计算,再将积转化为小数。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2×10= 70×100= 0.5×100= 0.01×1000= 20×10= 7× 100= 5×100= 0.001×1000= 观察算式 1、选择一组说一说表示什么? 2、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十倍,积也跟着扩大十倍。反之一个因数缩小十倍,积也跟着缩小十倍。) 3、仿照上面的例子你能说几个有这种规律的算式吗? 二、新授: (一)、情境导入,出示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方法。 1、出示图片: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教师适时点拨由整数乘法引入小数乘法(买三听橘汁用多少元钱?) 2、学生试着提出问题。 6个水杯多少元? 5千克苹果多少元? 3、列式展示。 第一种加法计算:2.8+2.8+2.8+2.8+2.8+2.8 第二种乘法计算:2.8×6 为什么可以用这个乘法算式计算?(因为6个2.8连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等) 说一说:4.5 ×5各表示什么?给同桌出一个算式说一说。 4、探讨计算方法。 想一想:2.8×6=?是怎样计算的? 生汇报1:将2.8扩大十倍转化成28。即28×6=168,2.8扩大十倍积也扩大了十倍,所以28×6=168,2.8×6=16.8

生汇报2:从数的组成及乘法意义去考虑 5、动手列竖式: 2 . 8 扩大十倍 2 8 × 6 × 6 1 6. 8 缩小十倍 1 6 8 看着算式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把小数扩大倍数变成整数计算,再把积缩小相同的倍数。 6、用你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好吗? 4.5×5 = 4.5×0.5 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7、总结方法 三、练习; 2、根据28×21=588,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2.8×21= 0.28×21= 280×21= 0.028×21= 2800×21= 28×210= 3、先说说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在计算。 0.82 × 64= 7.8 × 36= 1.28 × 15= 四、作业:6页4题自选5道 五、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安排内容较多,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少,忽视了学生年龄的特点,导致练习量较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上节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懂得要把积化成最简小数,提高计算速度,加强笔算训练,通过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积的小数末尾的0要划掉,把小数化简。 教学难点:熟练应用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体验成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说小数乘法的意义。

北京版小学数学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一:北京课改版一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 对新课标的理解: 新课标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 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新课标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与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体 现关系的转变,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新课标中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 学习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 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教学内容: 1.数学就在我身边 2.分类比较 3.认识10以内的 数 4.位置与顺序 5.加法和减法(一) 6.实践活动(一) 7.认 识图形 8.认识11至20各数 9.学看钟表 10.加法和减法(二) 11.实践活动(二) 12.总复习教学目标:经历分类与比较的过程,体验分类与比较的方法,并培养初步的观 察和判断能力。结合生活实际,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物体的各数, 会读写,掌握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序数的概念,从而渗透数学与 生活实际密不可分。在实际情境中能准确的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和 上下的位置,并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的加减 计算问题,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在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能 正确的口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初步学会观察现 实情景图,口述 题意并列式解答。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有顺序地整理学习用品,能 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能比较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领悟实际生活中的物体与几何形体的联系。初步会看钟表 上的时间,认识时针和分针的作用,渗透合理利用时间和珍惜时间 的观念。通过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和退位减法,能够计算。培养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能与他人合作,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I)卷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共20分) (共10题;共20分) 1. (4分)计量路程,通常用________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________作单位。 2. (6分)两位数乘一位数,积最大是________位数. 3. (2分)写一个字用1________。 4. (1分)长方形相邻两条边的和是50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5. (1分)夜里的12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____时,也是第二天的________时。 6. (2分)海星彩电比佳佳彩电贵________ ,佳佳彩电比海星彩电便宜________ . 7. (1分)被减数是600,减数是483,差是________,如果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119,差是________。 8. (1分)已知某人的身份证号码是320821************,那么他出生的月份是________月。 9. (1分)三(5)班有42名同学,会下象棋的有21名同学,会下围棋的有17名同学,两种棋都不会的有10名同学。两种棋都会下的有________名同学。 10. (1分)一条彩带,第一次用去一半,第二次又用去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2米,这条彩带原来有________米。 二、选一选(共12分) (共6题;共12分) 11. (2分)436与287的和比513多()。

A . 200 B . 210 C . 230 12. (2分)一个因数是19,另一个因数是3,积的近似数是() A . 30 B . 60 C . 45 13. (2分)与2厘米5毫米相等的是() A . 25厘米 B . 5毫米 C . 25毫米 14. (2分)下列图形的周长和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A . B . C .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