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队员选拔和组队问题

数学建模队员选拔和组队问题
数学建模队员选拔和组队问题

数学建模队员选拔和组队问题

摘要

组队问题是历来数学建模的一大难题。本次建模中要解决的就是参赛队员

的选拔与组队的问题,在本次建立的模型中主要用到的是层次分析法,以及求权重的方法从而确定主成分因素。并且用Excel分析数据,Matlab编程,得到所需数据。

在问题一中,对于队员选拔的问题,就模型一而言,按照队员各项能力在综合评价中地位等同,按择优录取原则在Excel中用记权型法得到25名队员的综合排名,自然淘汰最后7名这两位队员。在模型二中,它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将18个要选出参赛的队员作为目标层O,7个条件作为准则层C,20个队员作为方案层P. 再由成对比矩阵用Matlab计算确定各条件C1,C2,…,C6对上层因

素的权重,最后求出组合权向量.

在问题二上,在队员组队时,要使获奖机率最大,就模型一而言,按照队员的各能力素质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的重要性排序。在考虑重要性排序的情况下,给出问题1中18名队员的组队方案。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权重记权型法Excel分析数据MATLAB计算数据.

一、问题重述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是由教育部发起的18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之一,目前已为广大大学生所熟悉。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我校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参加此项赛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年一度的竞赛活动中,任何一个参赛院校都会遇到如何选拔最优秀的队员和科学合理地组队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实际而且是首先需要解决的数学模型问题。

表1里给出了某年的已经选拔出来的学生相关信息,包括:校数学建模公选课成绩、数学建模校内赛名次、编程、创新、写作、专业能力的等级等。根据所给的信息,进行组队,每队三人,组队原则如下:

1)尽可能地三人中的善长项不要重复。

2)每个队伍中,如果善长项重复,至少一个人能胜任编程、创新、写作中

的一项。

根据如上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1、按择优录取原则,在25名学生中,如何选择18名优秀队员参加竞赛;

2、给出问题1中18名队员,为了使获奖最大化,如何组队。

二、模型假设

1、假设问题1中环节(3)中各项能力在综合评价中地位等同;问题2中环节(3)中各能力素质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的重要性重要性不同。

2、假设一等奖为9.0分,二等奖为8.0分,三等奖为7.0分,成功参赛奖为6.0分,A为9.0分,B为8.0分,C为7.0分,D为6.0分。

3、假设问题给出的数据均为可供分析的可靠数据,不存在错误数据。

4、假设每个队员在参赛以前接受相同的培训,相同的外部环境,在参赛过程中不考虑随机因素。

5、假设相各个队在参赛中之间相互独立,不互影响。

6、假设每个队员都能正常发挥如表中的水平。

三、符号说明

四、模型建立及求解

通过上述分析假设基础上,解决问题我们建立了三个模型。

1、模型一:假设一等奖为9.0分,二等奖为8.0分,三等奖为7.0分,成功参

赛奖为6.0分,A为9.0分,B为8.0分,C为7.0分,D为6.0分。

用Excel处理相关数据,得出下表:

平均分

8.7

8.516667

8.216667

8.216667

8.166667

8.15

8.15

8.083333

8.066667

8.05

由上表不难看出,在25名队员中综合水平最弱的是24、22、20、10、19、17、15这七位队员,因此这七名队员就被淘汰了。

2、模型二:用层次分析法,将18个要选出参赛的队员作为目标层,6个条件作为准则层,18个队员作为方案层。如下图:

根据题意及假设可知,6个条件指标是依次递减的,不妨假设它们相差1.,所以得到如下的正互反矩阵:(见附录程序一)

目标层O

准则层

方案层P :

???????

??????????????????????

?=1213

1415

16

12121314151321213141432121

315432121654321A

用Matlab 编程计算特征向量:

]

0434.0,0655.0,1024.0,1604.0,2488.0,3794.0[0

特征值1232.6=λ

一致性指标CI (1)=(λ-n)/(n-1)=0.0246

随机一致性指标RI (1)=1.2400.

一致性检验CR (1)=CI/RI= 0.0198<0.1.通过一致性检验.

下面在考虑方案层对准则层的特征向量,设其矩阵为B=(b ij ) i=1,2....18,j=1,2 (6)

特征矩阵W=(W ij ) i=1,2....18,j=1,2 (6)

该矩阵归一化处理,必定为一致阵.所以λ = 18.所以其CI, RI, CR,都为0.

()

6...3,2,1.18....3,2,118

1

===

∑=j i b b W i ij

ij

ij

用Matlab 编程得到下表:(见附录程序二)

P-C 层特征向量

P-C C1 C2 C3 C4 C5 C6 P01 0.062 0.05 0.0621 0.0552 0.0571 0.05

3、模型三:要使获奖机率最大,显然要考虑到队员之间的互补性,使该队组在指标上的权重最大. 以及使用逐次优选的思想将剩下的队员组队分成六组。

设立这样一个函数:

0T ( ) , 1,2,6i f i ωω=?=

ω 表示个人对准则层的权重作为个人的水平.

P02 0.0607 0.0571 0.0552 0.0552 0.0571 0.0571 P03 0.0607 0.0571 0.0552 0.0483 0.0643 0.05 P04 0.06 0.0643 0.0621 0.0552 0.0643 0.0571 P05 0.0594 0.0571 0.0621 0.0621 0.0571 0.0571 P06 0.0587 0.0643 0.0552 0.0621 0.05 0.05 P07 0.0587 0.0571 0.0621 0.0483 0.0571 0.05 P08 0.0581 0.05 0.0552 0.0552 0.0571 0.0643 P09 0.0574 0.0571 0.0483 0.0552 0.05 0.0571 P11 0.0548 0.0571 0.0621 0.0621 0.0429 0.0571 P12 0.0541 0.05 0.0483 0.0552 0.0643 0.05 P13 0.0541 0.05 0.0552 0.0621 0.0643 0.0571 P14 0.0522 0.0643 0.0552 0.0483 0.05 0.0643 P16 0.0515 0.0643 0.0621 0.0483 0.05 0.0643 P18 0.0509 0.05 0.0552 0.0552 0.05 0.05 P21 0.0502 0.05 0.0552 0.0621 0.05 0.05 P23 0.0489 0.05 0.0483 0.0483 0.0571 0.0571 P25 0.0476 0.05 0.0414 0.0621 0.0571 0.0571

五、模型评价

优点:本文问题一中的模型一中采用的是用Excel处理数据,此模型比较直观,并且计算也非常简单。

对于模型二,用的是层次分析法,在计算过程中还用到了权重,这样增加了组队的公平性,还建立竞技函数,这样明显的表示除了队员的优劣情况,而且结果也比较合理可信。

缺点:对问题二,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和解决思想,在解答上计算不够精确,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六、参考文献

[1] 李尚志,数学建模竞赛教程,出版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2] 资源标题数学建模竞赛参赛的队员选拔与组队问题,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7459985.html,/download/explain.php?fileid=23927742,访问时间(2013年7月15日)。

七、附录

程序一:(层次分析法程序)

clear all

close all

clc

a=[1 2 3 4 5 6

1/2 1 2 3 4 5

1/3 1/2 1 2 3 4

1/4 1/3 1/2 1 2 3

1/5 1/4 1/3 1/2 1 2

1/6 1/5 1/4 1/3 1/2 1 ];n=6;

(第一步:每一列向量标准化)

for i=1:n

for j=1:n

x=0;

for k=1:n

x=x+(a(k,j));

end

b(i,j)=a(i,j)/x;

end

end

b;

(第二步:按行相加)

for i=1:n

y=0;

for j=1:n

y=y+b(i,j);

end

c(i,1)=y;

end

c;

(第三步:得到特征向量)

for i=1:n

w(i,1)=c(i)/sum(c);

end

w

(第四步:求AW)

AW=a*w;

(第五步:计算最大特征值)

r=0;

for i=1:n

r=r+1/n*AW(i)/w(i);

end

r

(计算一致性指标CI)

CI=(r-n)/(n-1)

(计算随机性指标RI)

if (n==6)

RI=1.24;

end

RI

(计算一致性检验CR)

CR=CI/RI

程序二:

clear all

close all

clc

A=load ('D:\data.txt');

for i=1:18

for j=1:6

B(i,j)=A(i,j)/sum(A(:,j));

end

end

B

数学建模队员的选拔模型

数学建模队员的选拔模型 班级:12数学(1)班学号:1207021028 姓名:许菁菁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专项素质进行比较之后选拔出优秀的同学再进行组队来建立模型。 对于问题(1)属于优化问题,对这20名同学的综合素质,我们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出18名同学,并用Excel表格进行整理。 对于问题(2)根据问题一选出的18名同学,通过多他们的专项进行分析得出竞赛水平最高的一组(3人)。 对于问题(3)根据问题一,对这18名同学按照其专项能力求最优组合,利用0-1规划建立模型,并且利用lingo软件求解。最终分组得出总成绩。 关键词:层次分析 0-1规划 Excel Lingo 1 问题重述 在一年一度的美国MCM和中国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任何一个参赛院校都会遇到如何选拔最优秀的队员和合理的组队问题。这是一个最实际的、而且是首先需要解决的数学模型问题。 现假设有20名队员准备参加竞赛,根据队员的能力和水平要选出18名优秀队员分别组成6个队,每个队3名队员去参加比赛。选择队员主要考虑的条件依次为有关学科成绩(平均成绩)、智力水平(反应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动手能力(计算机的使用和其他方面实际操作能力)、写作能力、外语水平、协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其他特长。每个队员的基本条件量化后如下表。 假设所有队员接受了同样的培训,外部环境相同,竞赛中不考虑其他的随机因素的影响,竞赛水平的发挥只取决于表1中所给的各项条件,并且,参赛队员都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现在的问题是:(1)在20 名队员中选择18 名优秀队员参加竞赛;(2)确定一个最佳的组队使竞赛技术水平最高;(3)给出由18名队员组成6个对的组队方案,使整体竞赛技术水平最高;并给出每个队的竞赛技术水平。 表1 队员的基本条件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队方案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中选择一项填写): B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XXX(机电XXX) 2. XXX国贸XXX) 3. XXX(电商XXX)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日期: 2014 年 06 月 06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目录 一、问题的重述 (1) 1.1 背景资料与条件 (1) 1.2 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二、问题的分析 (2) 2.1 问题的重要性分析 (2) 2.2问题的思路分析 (3) 三、模型的假设 (4) 四、符号及变量说明 (4)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 5.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4) 5.2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5) 5.3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的实用算法 (6) 5.4一致性检验 (7) 5.5层次分析模型的求解与分析 (8) 5.5.1 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8) 5.5.2计算25优秀大学生的综合得 (9) 六、模型的应用与推广 (11) 七、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12) 7.1模型的优点分析 (12) 7.2模型的缺点分析 (12) 7.3模型的进一步改进 (12) 八、参考文献 (13) 附件一 (14) 附件二 (16)

数学建模竞赛参赛队员选拔与组队问题

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数学建模报告 题目组队模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数学建模——组队模型 摘要 组队问题是历来数学建模的一大难题。 本次建模中要解决的就是参赛 队员的选拔与组队的问题,在本次建立的模型中主要用到的是层次分析法,以及求权重的方法从而确定主成分因素。并且用Excel 分析数据,Matlab 编程,得到所需数据。 问题一中,要求组队的队员实力相当。这对学生要求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必要的数学建模知识、良好的编程能力和熟练使用数学软件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要求思维敏捷,对建立数学模型有较好的悟性。 在问题二上,在队员组队时,要使获奖机率最大,就模型一而言,按照队员的4个条件的相应的权重在Excel 中用记权型法得到30名队员的综合排名 要确定一组最佳组队,要使这组的竞技水平最大,我们设计0T ( ) , 1,2,6i f i ωω=?= ,问题就转化为求f 的最大值.最后,找出权重较大排在前三位的作为最佳组(L ,G ,S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权重,记权型法,Excel 分析数据,MATLAB 计算数据, 逐次优选.

一、问题重述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是由教育部发起的18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之一,目前已为广大大学生所熟悉。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参加此项赛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此,数理部每年暑期将会对学生进行培训,最后选拔出参赛的队员。选拔条件为:思维活跃、编程能力强、熟练的写作技巧、良好团队合作意识。 附件里给出了某年的已经选拔出来的学生相关信息,包括:编程、想法、写作、数学能力等。根据所给的信息,进行组队,每队三人,组队原则如下: 1)尽可能地不同学院、不同性别 2)如果同一学院,尽可能地不同专业 3)每个队伍中,至少一个人能胜任编程、想法、写作中的一项。 根据如下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1.如何组队,使得每队的实力相当; 2.如果考虑到获奖最大化,如何组队; 3.数据中没有给出团队合作意识的量化数据,问,如果考虑团队合作意识 这一因素,如何建立模型。 二、模型假设 1、假设问题给出的数据均为可供分析的可靠数据,不存在错误数据。 2、假设每个队员在参赛以前接受相同的培训,相同的外部环境,在参赛过程中不考虑随机因素。 3、假设题中的4个条件指标的影响程度是逐渐降低的。 4、假设各个队在参赛中之间相互独立,不互相影响。 5、假设每个队员都能正常发挥如表中的水平。

数学建模试题数学建模队员的选拔.doc

数学建模竞赛队员的选拔和组队问题 摘要 该模型解决了选拔参赛队员及确定最佳组队的问题。该问题涉及面很广,是我们身边经常会遇到的。本文主要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个人的指标以及整队的技术水平,最终从15名队员中选出9名优秀队员组成三队,并建立了最佳组队的方案。 问题二:在选拔队员时,我们全面考察了队员的七项指标,并按照相应的权重 得到15名队员的综合排名,最后淘汰掉排名靠后的6 名队员,依次为:9S , 13S ,15S , 12S ,5S ,3S 。为了组成3个队,使得这三个队整体技术水平最高,我们首先引入了刻画每个队竞赛技术水平的函数: (),,v x y z M =1ω本问题就可以转化为寻找该函数的最大值。根据题目要求, 为使三名队员的技术水平可以互补,参赛学生最好来自不同专业,我们算得此种情况下有 11S 和13S 。比较分析前面的综合排名,11S 的综合能力排第七,而13S 的综合能力排第十一。可见这种选拔方式,有可能影响队伍的总体水平,所以不可取。 问题四:根据有违规记录的学生X 所在的位置来确定其对组队后整体技术水平的影响。经分析可得:如果X 被选入组队,对组队后三队整体水平有影响,三队整体水平降低。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技术水平指标;最佳组队

一、问题重述 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所有高校的重要赛事,如何选拔最优秀的队员和科学合理组队问题是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数学模型问题。 由于竞赛场地、后勤服务、经费设施等原因,需要选拔出优秀的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减少参赛成员因放弃、不遵守规则、合作不默契等造成的数学建模成绩的影响和学院资源的浪费。 以数学建模选修课的笔试成绩,数学竞赛获奖记录,数学建模培训课签到记录,成绩的班级排名,上机操作与软件编程能力,思维敏捷程度以及知识面宽广为依据从15名学生中选拔出9名学生,分为3小组,每个学生的基本条件如表(见附录) 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1.根据所了解的数学建模知识,明确选拔数学建模队员主要考察的相应素质以及考察方法。 2.根据基本条件表的信息,建立建模队员选拔的数学模型,从中选出9位同学,并组成3个队,使得这三个队具有良好的知识机构。 3.判断直接录用一个计算机编程高手,而不再考察其它情况这种选拔方式是否可取。 4.建立有一个学生有违规记录(如晚提交论文或引用他人文献没有给出出处等)的危害模型。 二、问题分析 2.1问题一分析 根据我们所了解的数学建模知识,在选拔数学建模队员时应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必要的数学建模的知识、良好的编程能力以及熟练地使用数学软件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写作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要求队员思维敏捷、不怕苦不怕累、对数学模型有较好的悟性。 数学和计算机能力是建模的关键,组队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有这方面才能的人。数学以及数学建模的知识可以通过学生的数学建模笔试成绩和数学竞赛获奖情况来考察,而计算机能力主要通过上机测试成绩来考察。 2.2问题二分析 问题二就是在15名学生中剔除6名实力最弱的。由题意可知,该问题是半定量半定性、多因素的综合选优排序问题,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我们主要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算出各指标对选择队员的权重,以及各队员对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综合考察每个队员的权重进行排名,最后剔除排名落后的六名学生。 2.3问题三分析 问题三我们在前一问的基础上进行假设,假设计算机是队员选拔的关键因素,选拔出几名队员,与问题二的综合排名进行对比。通过结果确定直接录取而不考虑其他方面的做法是否可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准备方法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准备方法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于每年9月上旬(今年是9月7日)举行。但是在此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让各个参赛队员在竞赛中做到有备无患呢?在总结过去多年培训指导各种数学建模竞赛的基础上,仅就个人观点,介绍一些关于如何准备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和体会,仅供参考。在这里主要向大家介绍竞赛的基本情况,包括如何组队、如何选题以及在竞赛中如何合理分配时间。通过本次学习,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数学建模竞赛的基本情况,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及其他各类数学建模竞赛做好准备。 一、如何组建优秀数学建模队伍 进入大学阶段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可以体会到一种和中学竞赛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来自团队合作。以前的各项赛事都是以个人为单位参加竞赛,它们都是考查个人的能力。但是在大学中,由于难度和任务量的加重以及对团队合作精神的关注,因此大部分的赛事都是以团队为单位参加的。竞赛在考查个人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团队成员的合作精神。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团队合作精神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一队三个人要分工合作、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历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竞赛成绩优秀的队员往往并不是每个人在各个方面都特别擅长的队伍,而是团队相处得最融洽的队伍。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竞赛的过程中,切勿自己只管自己的那一部分,一定要记住这是一个集体的竞赛。很多时候,往往一个人的思考是不全面的,只有大家一起讨论才有可能把问题搞清楚。因此无论做任何事情,三个人一定要齐心才行,只靠一个人

的力量,要在3天之内写出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几乎是不可能的。让三人一组参赛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合作精神,其实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这项工作确实需要多人合作,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知识掌握也往往是不全面的。一个人做题,经常会走向极端,得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案。而三个人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可以弥补一个人所带来的不足。 在队伍组建的时候,需要强调“队长”这个名词概念。虽然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并没有设立队长,作为队长在获得的证书上也没有特别标注。但是在队内设立“队长”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比赛中可能会碰到各种突发状况,队长是很重要的,他的作用就相当于计算机中的CPU,是全队的核心。如果一个队的队长不得力,往往影响一个队的正常发挥。竞赛是非常残酷的,在3天3夜(72h)的比赛中,大家睡眠时间都得不到保障,怎样合理安排团队时间就是队长需要做的事情。在比赛过程中,由于睡眠不足,大家脾气都会很急躁。在这种情况,往往会为了一些小事而发生争吵,如果没有适当的处理,有些队伍将会放弃比赛,而队长就应该在这个时候担起责任。 在明确“队长”这个概念后,接下去谈谈怎样科学选择队友。在数学建模竞赛中,题目要求完成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因此这项任务是必须分工完成的,各有侧重、相互帮助,这样才能获得好成绩。而科学地选择队友则显得非常重要,也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般情况下选择队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着手: 1. 在组队的时候需要考虑队伍成员的多元化,尽量和不同专业、不同特长的同学组队。因为同系同专业甚至同班的话大家的专业知识一样,如果碰上专业知识以外的背景那会比较麻烦的。所以如果是不同专业组队则有利的多。因为数学建模题有可能出现在各个领域,这也是数学建模适合各个专业学生参加的原因所在,也是数学建模竞赛赛事的魅力所在。

数学建模的作用意义

数学建模的背景: 人们在观察、分析和研究一个现实对象时经常使用模型,如展览馆里的飞机模型、水坝模型,实际上,照片、玩具、地图、电路图等都是模型,它们能概括地、集中地反映现实对象的某些特征,从而帮助人们迅速、有效地了解并掌握那个对象。数学模型不过是更抽象些的模型。 当需要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一个实际问题时,人们就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对象信息、作出简化假设、分析内在规律等工作的基础上,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把它表述为数学式子(称为数学模型),然后用通过计算得到的模型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验。这个全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应用不仅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且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向经济、金融、生物、医学、环境、地质、人口、交通等新的领域渗透,所谓数学技术已经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论是用数学方法在科技和生产领域解决哪类实际问题,还是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形成交叉学科,首要的和关键的一步是建立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并计算求解。人们常常把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比喻为如虎添翼。 数学建模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已成为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为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对理工、经济、金融、管理科学等各专业的大学生都提出“数学建模技能和素质方面的要求”。 数学建模在现代社会的一些作用 (1)在一般工程技术领域,数学建模仍然大有用武之地。在以声、光、热、力、电这些物理学科为基础的诸如机械、电机、土木、水利等工程技术领域中,数学建模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这里的基本模型是已有的,但是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提出了许多需要用数学方法解决的新问题;高速、大型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使得过去即便有了数学模型也无法求解的课题(如大型水坝的应力计算,中长期天气预报等)迎刃而解;建立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基础上的CAD技术,以其快速、经济、方便等优势,大量地替代了传统工程设计中的现场实验、物理模拟等手段。 (2)在高新技术领域,数学建模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无论是发展通讯、航天、微电子、自动化等高新技术本身,还是将高新技术用于传统工业去创造新工艺、开发新产品,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建模和模拟都是经常使用的有效手段。数学建模、数值计算和计算机图形学等相结合形成的计算机软件,已经被固化于产品中,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起着核心作用,被认为是高新技术的特征之一。在这个意义上,数学不再仅仅作为一门科学,它是许多技术的基础,而且直接走向了技术的前台。国际上一位学者提出了“高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的观点。 (3)数学迅速进入一些新领域,为数学建模开拓了许多新的处女地。随着数学向诸如经济、人口、生态、地质等所谓非物理领域的渗透,一些交叉学科如计量经济学、人口控制论、数学生态学、数学地质学等应运而生。一般地说,不存在作为支配关系的物理定律,当用数学方法研究这些领域中的定量关系时,数学建模就成为首要的、关键的步骤和这些学科发展与应用的基础。在这些领域里建立不同类型、不同方法、不同深浅程度模型的余地相当大,为数学建模提供了广阔的新天地。马克思说过,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

数学建模竞赛参赛的队员选拔与组队问题

数学建模竞赛参赛的队员选拔与组队问题 【摘要】 本文根据竞赛队员的选拔和组队问题的基本要求,制定合理假设并求解。依据各种能力的权重,建立能力加权值图表,由能力加权值排名进行参赛队员的选拔。在确定最佳组队的问题上,首先以综合加权能力为依据选择,再根据相对优势制定调整方案。为参赛队员组队的方案参照了最佳组队的方法并进行了推广,使所有队伍之间能力相差降低。最后,建立与最大值及差值相关的目标函数,将队员组队,并将模型进行推广和改进。 关键词:加权相对优势差值 一、问题描述 问题描述:在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各院校都会遇到如何选拔最优秀的队员和科学合理的组队问题。今假设有20名队员准备参赛,根据队员的能力和水平要选出18名优秀队员分别组成6个队,选拔和评价队员主要考虑的条件依次为有关的学科成绩(平均成绩)、智力水平(反映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动手能力(计算机的使用及其他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写作能力、外语水平、协作能力(组织、协调)和其它特长,每个队员的基本条件量化后如下表(略): (1)在20名队员中选择18名优秀的队员参加竞赛; (2)确定一个最佳的组队使得竞赛技术水平最高; (3)给出由18名队员组成6个队的组队方案,使整体竞赛技术水平最高;并给出每个队的竞技水平。 二、问题分析: 队员选择上,关于队员的选取,要从20名队员中淘汰两人。可采取排名然后去除后两名的方法。根据原表格的数据,队员的评估指标分为了7项。这7项指标的平均值、波动程度都不同。因此,每种能力的权重不一致,因此采用表示差距的方差和原始指标的积来表示该队员在这项能力上的加权指标。 组队原则上:为了组成一个最强的组队方案,首先从综合加权能力的排名入手,再让每位队员的劣势得以补充。 综合所有的18名队员进行分组,可以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分组强弱队员结合,综合实力较差的队员要有加权能力较强的队员给予补充;强弱能力结合,某一项能力较差的队员要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组队和分工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组队与分工 数学建模竞赛就是三个人得活动,参加竞赛首要就是要组队,而怎么样组队就是有讲究得。此外还需要分工等等,一般得组队情况就是与同学组队,很多情况就是三个人都就是同一系,同一专业以及一个班得,这样得组队就是不合理得。让三人一组参赛一就是为了培养合作精神,其实更为重要得原因就是这项工作需要多人合作,因为人不就是万能得,掌握知识不就是全面得,当然不排除有这样得牛人存在,事实上也就是存在得,什么都会,竞赛可以一个人独立搞定。但既然允许三个人组队,有人帮忙总就是好得,至少不会太累。而三个人同系同专业甚至同班得话大家得专业知识一样,如果碰上专业知识以外得背景那会比较麻烦得。所以如果就是不同专业组队则有利得多。 众所周知,数学建模特别需要数学与计算机得能力,所以在组队得时候需要优先考虑队中有这方面才能得人,根据现在得大学专业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专业得较为有利,尤其就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可以说就是数学与计算机专业得结合,两方面都有兼顾,虽然说这个专业得出路不就是很好,数学与计算机都涉及点但就是都没有真正得学通这两门专业得,但对于弄数学建模来说就是再合适不过了。应用数学则偏重于数学,但就是一般来讲玩计算机得时间不会太少,尤其就是在科学计算与程序设计都会设计到比较多,又有深厚得数学功底,也就是很不错得选择。 有不少得人会认为第一人选就是数学方面得那第二人选就应该

考虑计算机了,因为学计算机得会程序,其实这个概念可以说就是对也可以说就是不对得。之所以需要计算机方面得人就是为了弥补数学方面得人在算法实践方面得不足,但就是不就是所有得计算机方面专业人都擅长算法实践得,如果要选得话就选擅长算法分析实践得,因为学计算机得不一定会程序,并且会程序得不一定会算法。拿出一个算法,让学计算机得编写程序实践不一定能行,不就是小瞧计算机得,但就是这种情况还就是比较多得,不然可以瞧到参加ACM得数学系得居多,比学计算机得搞得好。因此一定要弄清这个概念,不就是计算机得就适合得。所以在组队中有两种人就是必需得,一个就是对建模很熟悉得,对各类算法理论熟悉,在了解背景后对此背景下得各类问题能建立模型,设计求解算法。一个就是能将算法编制程序予以实现,求得解。当然有可能就是一个人就将这两种都具备了,这样得话再找个任意具备上述两种能力得人就可以了,以减轻工作量,不然非累死不可。第三个就就是专门需要写作得啦,从专业角度瞧就是需要别得专业,比较适合得有生物、土木、机电、电信或机械等专业。在数学建模中各种背景得问题都会出现,所以有其她专业同学得话可以弥补专业知识方面得不足。 综上所述,组队要根据分工而来得,三个人要具备一个数学功底深厚,理论扎实,一个擅长算法实践,另一个就是写作(弥补专业知识不足),如果一个组能有这样得人员配置就是比较合理得。但就是往往事事不能如意,所以不能满足这种人员配置得时候就尽量往这样人员配置靠。

数学建模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摘要:高校的经济学教学中经常会融入一些数学模型的思想,实际上数学模型的建立与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有着很大的内在联系,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关系,文本笔者将会从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出发,具体的介绍数学经济模型及其重要性,并对构建数学经济模型以及一些实例进行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数学模型;经济学;高校教学;应用 现如今的高校教学当中可以说数学建模与经济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项经济学的研究和计算都离不开数学模型的建立,采用数学模型来辅助经济学的发展可以更加直观的让人们从中看出经济的发展形势。例如在经济学的宏观控制和价格控制中,都有数学建模的融入,利用数学建模可以有助于经济学实验的宏观经济分析,在一些实验和价格控制当中,都经常会涉及到数学问题在微观经济中数理统计的实验设计,这时候就体现出了数学建模对于经济学的促进性作用。下面笔者将会针对数学建模对于经济学的重要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 1.数学经济模型对于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单独的依靠数学模型是不够解决所有的经济学问题,很多经济领域中的问题是需要从微观角度进行细致的分析才能够总结出其中的规律。要想利用数学知识来

解决经济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就一定要建立适当的经济学模型。运用数学建模来解决经济学中的问题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很多时候从经济学的角度仅仅能够知道问题的方向和目的,至于其中的过程并不能有着详细的分析,而利用数学模型就可以彻底的解决这一问题。数学建模可以通过自身在数字、图像以及框图等形式来更加真实地反映出现有经济的实际状况。 2.构建经济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要想利用数学模型来更好的解决现有的经济学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先要分清楚问题发生的背景并且熟悉问题,然后要通过假设的形式来完善现有的经济学问题,通过抽象以及形象化的方式来构建一些合理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来描述问题中变量参数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得出一些有关经济类的数据,进而将建模中得到的数据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最终得出结果。 3.应用实例: 商品提价问题的数学模型: 3.1问题: 现如今经济学在很多的商场中都有所运用,例如同样的商品要想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既要考虑到规定的售价,又要考虑到销售的数量,如果定价过低,则销售数量较多,如果定价较高,利润是大了,但是却影响了销售数量。怎样

数学建模比赛的选拔问题

数学建模比赛的选拔问题 卢艳阳 王伟 朱亮亮 (黄河科技学院通信系,) 摘要 本文是关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选拔的问题,依据数学建模组队的要求,每队应具备较好的数学基础和必要的数学建模知识、良好的编程能力和熟练使用数学软件等的综合实力,在此前提下合理的分配队员,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合理分配队员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 ,LONGO 工具求出最优解。、 问题一:依据建模组队的要求,合理分配每个队员是关键,主要由团队精神、建模能力、编程能力、论文写作能力、思维敏捷以及数学知识等等,经过讨论分析,确定良好的数学基础、建模能力,编程能力为主要参考因素。 问题二:根据表中所给15人的可参考信息,我们对每个队员的每一项素质进行加权,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出综合素质好的前9名同学,然后利用0-1规划的相关知识对这9人进行合理分组,利用MATLAB 、LINGO 得到其中一个如下的分 组:'1s 、10s 、4s ;2s 、11s 、14s ;6s 、13s 、8s 问题三:我们将所选出的这9名同学和这个计算机编程高手的素质进行量化加权,然后根据层次分析法,利用MATLAB 工具进行求解,得出了最佳解。由于我们选取队员参考的是这个人的综合素质,而不是这个人的某项素质,并由解出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个计算机编程高手不能被直接录用。所以说只考虑某项素质,而不考虑其他的素质的同学是不能被直接录用的。 问题四:根据前面三问中的分组的思路,我们通过层次分析法先从所有人中依据一种量化标准选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的同学,然后利用0-1变量进行规划,在根据实际问题的约束,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可以得出高效率的分组。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组队和分工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组队和分工(转发) 舵手发表于2007-5-18 21:52:00 数学建模竞赛是三个人的活动,参加竞赛首要是要组队,而怎么样组队是有讲究的。此外还需要分工等等一般的组队情况是和同学组队,很多情况是三个人都是同一系,同一专业以及一个班的,这样的组队是不合理的。让三人一组参赛一是为了培养合作精神,其实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这项工作需要多人合作,因为人不是万能的,掌握知识不是全面的,当然不排除有这样的牛人存在,事实上也是存在的,什么都会,竞赛可以一个人独立搞定。但既然允许三个人组队,有人帮忙总是好的,至少不会太累。而三个人同系同专业甚至同班的话大家的专业知识一样,如果碰上专业知识以外的背景那会比较麻烦的。所以如果是不同专业组队则有利的多。 众所周知,数学建模特别需要数学和计算机的能力,所以在组队的时候需要优先考虑队中有这方面才能的人,根据现在的大学专业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专业的较为有利,尤其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可以说是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的结合,两方面都有兼顾,虽然说这个专业的出路不是很好,数学和计算机都涉及点但是都没有真正的学通这两门专业的,但对于弄数学建模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应用数学则偏重于数,但是一般来讲玩计算机的时间不会太少,尤其是在科学计算和程序设计都会设计到比较多,又有深厚的数学功底,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有不少的人会认为第一人选是数学方面的那第二人选就应该考虑计算机了,因为学计算机的会程序,其实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对也可以说是不对的。之所以需要计算机方面的人是为了弥补数学方面的人在算法实践方面的不足,但是不是所有的计算机方面专业人都擅长算法实践的,如果要选的话就选擅长算法分析实践的,因为学计算机的不一定会程序,并且会程序的不一定会算法。拿出一个算法,让学计算机的编写程序实践不一定能行,不是小看计算机的,但是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的,不然可以看到参加ACM的数学系的居多,比学计算机的搞的好。因此一定要弄清这个概念,不是计算机的就适合的。所以在组队中有两种人是必需的,一个是对建模很熟悉的,对各类算法理论熟悉,在了解背景后对此背景下的各类问题能建立模型,设计求解算法。一个是能将算法编制程序予以实现,求得解。当然有可能是一个人就将这两种都具备了,这样的话再找个任意具备上述两种能力的人就可以了,以减轻工作量,不然非累死不可。第三个就是专门需要写作的拉,从专业角度看是需要别的专业,比较适合的有生物、土木、机电、电信或机械等专业。在数学建模中各种背景的问题都会出现,所以有其他专业同学的话可以弥补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 综上所述,组队要根据分工而来的,三个人要具备一个数学功底深厚,理论扎实,一个擅长算法实践,另一个是写作(弥补专业知识不足),如果一个组能有这样的人员配置是比较合理的。但是

数学建模选拔队员

最佳数模队员的选拔 摘要 数学建模竞赛是考察参赛队员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赛事,如何选拔参加数学建模的队员使得各参赛队能发挥出最佳水品也就变得极为重要。 针对问题1,我们认为数学建模中有必要考查以下能力,数学基础,编程能力,写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为了对每项能力进行量化评估我们又确立了相应的指标。经过分析,最终确定了四层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是一个四层的结构体系,其中最高层为目标层,客观反映学生的数模竞争力水平;第二层为“准则层一”,即数学建模比赛中需要的几种能力;第三层为“准则层二”,它是影响各项能力的具体指标;第四层为方案层,其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学生个体。最后再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培训、是否上过数模课、语言、毅力和领导能力这5项指标为数学建模的关键素质。 针对问题2,根据问题1中求得的数学建模中的5项关键素质,采用十分制对附表中的7项能力赋予相应的重要程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每一项能力的权重,我们将其转化为如何从33名队员中选出24名队员并且将其分为8个小组,使得其综合竞争力最大,建立了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最佳组队模型。将整个队伍的最大竞争力作为目标函数,假设在每个队伍中均选取能力最强的队员的能力作为度量的指标,以及每个队员只能参加一个队等约束条件得出约束方程组。利用LINGO软件求出最佳组队方案,最后我们采用计算机编程模拟,利用计算机随机模拟出100种组队方案,并和通过最佳组队模型得出的组队方案相比较,发现最优组队模型算出的为竞争力最大的一种方案。 针对问题3,为了更好的选拔数学建模队员,我们加入了问题一中运用到的6个指标:是否参加过培训、是否上过数模课、语言表达能力、毅力、领导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而团队合作能力是综合3个队员的平均合作能力得到的。添加以上6个指标后更改约束方程组和目标函数得到非线性多目标规划模型。 针对问题4,通过求解以上三个问题得出的具体度量指标以及组队最优化模型得出数模参赛队员的选拔及分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要点。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非线性规划计算机编程模拟非线性多目标规划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队和比赛流程

数学模型的组队非常重要,三个人的团队一定要有分工明确而且互有合作,三个人都有其各自的特长,这样在某方面的问题的处理上才会保持高效率。 三个人的分工可以分为这几个方面: 数学员:学习过很多数模相关的方法、知识,无论是对实际问题还是数学理论都有着比较敏感的思维能力,知道一个问题该怎样一步步经过化简而变为数学问题,而在数学上又有哪些相关的方法能够求解,他可以不能熟练地编程,但是要精通算法,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程序员想算法,总之,数学员要做到的是能够把一个问题清晰地用数学关系定义,然后给出求解的方向; 程序员:负责实现数学员的想法,因为作为数学员,要完成大部分的模型建立工作,因此调试程序这类工作就必须交给程序员来分担了,一些程序细节程序员必须非常明白,需要出图,出数据的地方必须能够非常迅速地给出;ACM的参赛选手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们的程序调试能力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提高在有限时间内工作的工作效率; 写手:在全文的写作中,数学员负责搭建模型的框架结构,程序员负责计算结果并与数学员讨论,进而形成模型部分的全部内容,而写手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将所有的图表,文字以一定的结构形式予以表达,注意写手时刻要从评委,也就是论文阅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全文中形成一个完整地逻辑框架。同时要做好排版的工作,最终能够把数学员建立的模型和程序员算出的结果以最清晰的方式体现在论文中。一个好的写手能够清晰地分辨出模型中重要和次要的部分,这样对成文是有非常大的意义的。因为论文是评委能够唯一看到的成果,所以写手的水平直接决定了获奖的高低,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了。 三个人至少都能够擅长一方面的工作,同时相互之间也有交叉,这样,不至于在任何一个环节卡壳而没有人能够解决。因为每一项工作的工作量都比较庞大,因此,在准备的过程中就应该按照这个分工去准备而不要想着通吃。这样才真正达到了团队协作的效果。 比赛流程:对于比赛流程,在三天的国赛里,我们应该用这样一种安排方式:第一天:定题+资

数学建模背景

数学建模背景: 数学技术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应用不仅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向经济、管理、金融、生物、医学、环境、地质、人口、交通等新的领域渗透,所谓数学技术已经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是一种模拟,是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程序、图形等对实际课题本质属性的抽象而又简洁的刻划,它或能解释某些客观现象,或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或能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策略或较好策略。数学模型一般并非现实问题的直接翻版,它的建立常常既需要人们对现实问题深入细微的观察和分析,又需要人们灵活巧妙地利用各种数学知识。这种应用知识从实际课题中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ing)。[1] 不论是用数学方法在科技和生产领域解决哪类实际问题,还是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形成交叉学科,首要的和关键的一步是建立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并加以计算求解(通常借助计算机)。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可谓是如虎添翼。 建模应用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和各种各样的应用问题紧密相关的。数学的特点不仅在于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结论的明确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它应用的广泛性,自从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人们对各种问题的要求越来越精确,使得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数学科学的地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它正在从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后备走到了前沿。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数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扩充使得数学已经成为当代高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库,数学已经成为一种能够普遍实施的技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2建模过程 模型准备 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以数学思想来包容问题的精髓,数学思路贯穿问题的全过程,进而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要求符合数学理论,符合数学习惯,清晰准确。 模型假设 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并用精确的语言提出一些恰当的假设。 模型建立 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划各变量常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尽量用简单的数学工具)。 模型求解 利用获取的数据资料,对模型的所有参数做出计算(或近似计算)。 模型分析 对所要建立模型的思路进行阐述,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数学上的分析。 模型检验 将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形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如果模型与实际较吻合,则要对计算结果给出其实际含义,并进行解释。如果模型与实际吻合较差,则应该修改假设,再次重复建模过程。

数学建模竞赛队员的选拔和组队问题

2011级信计《数学模型》课程论文 题目:出版社的资源配置问题 姓名:学号: 摘要 数学建模竞赛队员的选拔和组队问题 该模型解决了选拔数学建模参赛队员及确定最佳组队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并用计算机编程计算,在综合考虑15名队员个人的各项指标后,从中选出了9名优秀队员,又考虑到整队的技术水平,最终将挑出的9名队员分成三队,并建立了最佳组队的方案。具体在针对问题二选拔队员时,要全面考察了队员的六项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权重得到15名队员的综合排名,最后淘汰掉排名靠后的6 名队员。为了组成3个队,使得这三个队整体技术水平最高,我加入了权重,并依次选出了数学成绩较好、计算机成绩较好及综合成绩较好的三名同学,而且在考虑组队的过程中,尽量让问题简化,按成绩优劣均分队员,使三组的总体技术水平相当。针对问题二,只要考虑计算机能力而不再考察其它情况,设置添加了一名队员S16。比较分析综合排名,S13的综合能力排第九,而S16的综合能力排在S13之后。如果直接选拔S16,队伍的总体水平下降。可见这种选拔方式,有可能影响队伍的总体水平,所以不可取。针对问题三,提出了建模队员选拔机制建议,帮助教练组提高建模队员选拔的效率和质量。 一、问题重述 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赛事。由于竞赛场地、经费等原因,不是所有想参加竞赛的人都能被录用。为了能够选拔出真正优秀的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竞赛,数学建模教练组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但是每年在参赛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不如意之处:有的学生言过其实,有的队员之间合作不默契,影响了数学建模的成绩。参加数学建模需要的学生应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必要的数学建模知识、良好的编程能力和熟练使用数学软件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要求思维敏捷,对建立数学模型有较好的悟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选拔队员主要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校内竞赛获奖情况,数学建模暑假培训班考勤记录,培训课程的考试成绩,学生个人简介,面试,老师和学生的推荐等,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队员。然后按照3人一组分为若干小组,为了使得小组具有较好的知识结构,一般总是将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使得每个小组至少包含一位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计算机编程能力强的同学。各组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数学建模的价值

第23卷第1期大 学 数 学Vol.23,№.1 2007年2月COLL EGE MA T H EMA TICS Feb.2007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数学建模的价值 韩 明 (福建工程学院数理系,福州350014) [摘 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概述;第二部分,数学建模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情 况;最后一部分,展望经济科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诺贝尔奖;数学建模;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24;O21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21454(2007)0120181206 1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概述 1968年瑞典银行为庆祝建行300周年,决定从1969年起同样以诺贝尔的名义,颁发经济学奖.这一奖项的全称是:“瑞典银行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经济科学奖(The Central Bank of Sweden Prize of Nobel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除了奖金来源不同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整个程序与其他诺贝尔奖完全相同. 获得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几乎是每个经济学家的梦想.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69年第一次颁奖到2004年,已经有55人获此殊荣(同时获奖的人数最多不超过3人).1969年首届授予计量经济学的奠基人Regnar Frisch(挪威,1895-1979)和J an Tinbergen(荷兰, 1903-1994).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后来的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长Erik L undberg在首届颁奖仪式上的讲话所说:“过去四十年中,经济科学在经济行为的数学规范化和统计定量化的方向上已经越来越发展.沿着这样的路线的科学分析,通常用来解释诸如经济增长、商情周期波动以及为各种目的来对经济资源重新配置那样的复杂经济现象…….然而,经济学家对有关战略性的经济关系构造数学模型的企图,以至借助于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来定量地阐明它们,事实上已经被证实是成功的.经济研究的这条路线,也就是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已经在最近几十年里刻画了这一宗旨的发展.……”“近二十年来,Frisch教授和Tinbergen教授正在沿着本质上是同样的路线在进行研究.他们的目的是对经济理论赋予数学上的严谨性,并使它具有允许经验定量和统计假设检验的形式.其本质目标之一是要使经济学摆脱模糊的、较为‘文学’的类型.例如在Frischt和Tinbergen的著作中,商情周期波动的原因的任意‘命名’已经被抛弃,代之以陈述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系统.”从Erik L undberg的这段讲话,我们能看出经济科学在1969年前四十年的发展概况. 我们从经济科学的发展概况中,似乎能感觉到数学所起的作用.那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工作中数学建模起什么作用呢?它对开展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和我国大学数学教育又有什么启发呢? 2 数学建模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情况 本文简要地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要工作,从中我们能看到数学建模的应用情况和数学建  [收稿日期]2005208210  [基金项目]福建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基金项目(G B-06-20)

数学建模最佳组队方案

数学建模论文 加权向量组合安排最佳组队案 摘要: 在一年一度的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都会有很多院校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比赛规则就是3个人组成一个队,但是每个学校都会有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在挑选出来的参赛团队中如安排组队才能使队伍实力最强,以及整个团队实力最强,即追求一种整体实力最大化,这是参赛之前每个院校必须做好的工作,组队原则是队员各面能力能互补。 根据某院校20名参赛预选队员,学校决定从20名队员中选出18名队员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根据对20名队员各项(7项)衡量指标判定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通过定义7项指标的权重得到一个正互反阵,

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并且检验是否通过一致性检验,即 0.1ci cr ri = < 则通过一致性检验,那么就可以知道每一个学生的综合成绩,通过筛选把最差的两个学生排除,就得到安排人数及,经检验在问题一中各项指标分层分析都通过一致性检验,运用MATLAB 进行计算输出结果。 在问题二中采用一随机三个人进行组合,进行随机组队,然后采用对每一个队组成的37? 的一个矩阵这样的矩阵通过MATLAB 计算有816个,那么就有816种组合式,在矩阵中每一行表示学生的姓名,列表示学生的各项指标,为了让三个对员能够形成互补,我们采用调用函数max() 法进行搜索每一列最大值,构成一个新的数组,代表该队的各项能力水平,这样依次取出就得到816个队的各项指标的成绩,再与问题一里面的权重向量w 相乘,就得到一个8161? 的一个总体综合实力的矩阵,再通过排序筛选出最大的一个值,找到与之对应的组合队员,那么就可以确定该队实力最强。 问题三采用随机排序然后每隔3个数归为一个整体代表每一个,一共有六个,通过增加其随机次数来确定它的稳定值。 关键词: 层次分析,随机数循环,加权向量,MATLAB ,一致性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