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师专大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纪实

和田师专大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纪实
和田师专大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纪实

讲政治尊教育因地制宜抓管理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纪实1

陈金凤胡涛黄传江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新疆和田市 848000)

建于1938年的和田师范学校历经不惑之旅,于1978年成长为和田师范专科学校——隶属自治区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师范院校,主要承担着为和田地区乃至南疆培养合格中小学师资的任务。学校座落在美丽的塔克拉玛干沙海南缘绿洲、千年玉都——和田。伊斯兰教在这一地区的传播历史长、影响深。全地区目前有少数民族人口195万余人,占全地区总人口的96.5%,其中90%以上的少数民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宗教氛围十分浓厚,历来是抵御境内外“三股势力”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和思想渗透活动的前沿阵地。学校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严峻挑战。多年来,学校党委领导班子与教职员工同心同德,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主题,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把研究解决关涉学生健康成长和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区情与校情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新路。现将主要做法与成功经验梳理于后。

一、夯实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筑牢思想政治防线

在新疆办教育,人们常说:“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此语道明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和忧患意识。从政治的角度讲,培养跟党走,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人才,是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坚定不移的政治任务。为此,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始终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作为学校工作的灵魂;把筑牢反分裂、反渗透阵地,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学校的稳定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把筑牢抵御“三股势力”及其渗透侵蚀的思想防线摆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稳固思想政治认识基础

一是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清理、净化、提高师生员工思想认识。按照党中央、自治区党委以及和田地委的有关部署,深入开展了清理整顿、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集中整治、保持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创先争优”、“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师生员工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了有效清理,对马克思主义“五观”、党的教育方针以及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水平达到了新高度,抵御“三股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增强,筑牢了思想政治认识的基础,坚定了理想信念。二是全面深入学习掌握中央、自治区有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件精神。以完善和落实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为抓手,扩大学习层面,学校领导和系(处)

1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科学研究计划基金资助重点项目《基础教育新课改背景下的和田师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076509051)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陈金凤,1967年出生,男,汉族,四川富顺人,和田师专校长助理,副教授,博士,主研方向是高等教育管理。胡涛,1970年出生,男,汉族,甘肃古浪人,和田师专党委委员、组织部长,主研方向是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黄传江,1979年出生,男,汉族,四川内江人,和田师专党政办副主任,主研方向是高等教育管理。

级中层干部共同学习,同受教育。通过组织开展学校中心组理论学习、以支部和班级为单位的政治学习、以师生为主体的专题研讨学习等多形式的学习活动,师生全面深入地掌握了文件精神实质,明确了使命。

(二)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筑牢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阵地

第一,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要求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统一安排、分步落实。学校党委根据上级部门的安排要求,因地制宜,创新教育活动形式,每年提前印发《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安排意见》;各党支部制定分计划,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各种政治社会活动。第二,坚持不懈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以课堂教学、政治学习、广播、发表论文、座谈会、墙报、宣传栏等为载体,举办了以“加强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广场文艺活动、以“三爱”、“畅谈辉煌成就,携手团结奋进”、“感恩伟大祖国、建设和谐新疆”等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双语”演讲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宣传并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三个离不开”思想、“四个认同”教育,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新疆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和各族人民同甘共苦、开发建设保卫边疆的历史业绩,不断增强各族师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全面推进和谐新疆建设、和谐校园建设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第三,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根据自治区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做好秋季开学后大中专院校师生员工思想教育的意见》通知精神,学校制定实施方案,严密安排部署,加大督察力度,在开学前后分别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了集中学习教育,师生都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明确了态度,坚定了立场,旗帜鲜明的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所高校的教育质量与人才质量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少应当统筹兼顾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和社会人才需求。目前,学校来自南疆农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约占85%,他们在中学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汉语水平都较差。学校党委遵照自治区“推进‘双语’教育”的政策要求,针对社会对“双语”师资之急需,结合校情,提出并实施了“强汉语,厚基础,重技能”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突出汉语和核心课程教学

其一,突出和强化汉语教学,由过去每周10课时提高到20余课时,对一年级新生实行汉语教学预科化。其二,每个专业均突出5-6门核心课程(即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结合基础教育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校对师范生素质能力的实际需要,削枝强干,削减枝节课程课时,加大核心课程课时。

(二)措施得力,学生汉语水平明显提升

1.评优选先与汉语水平挂钩。在学生的评优选先、各种奖学金及补助的评定条件中,汉语达标情况是必备要件。

2.坚持“双语”早读制度。多年来,民汉学生每天早晨互相领读,加强语言学习。

3.教学环节汉语化。学校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汉语授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对汉语授课教师的选拔、备课、授课、作业和考试等方面严格审查;学生作业、实验报告和学习教材等都为汉语;开展学生校内实习,用汉语授课、说课,用汉语开展主题班会,用汉语写小论文等。

4.营造良好的“双语”学习氛围。从2005年开始,学校逐年加大内地汉族学生的招生力度,汉族学生比例从原来不足1%上升到目前的15%左右,极大地改善了学习语言的环境。

5.推行双证书、升留级与汉语水平挂钩。2004年以前,全校绝大多数学生毕业时汉语仅达到HSK3级水平。自2005年实行汉语水平与升留级、毕业证挂钩以来,对于汉语水平达不到相应规定的,在

升留级问题上实行一票否决制。2008年,学生毕业证已和HSK5、6级挂钩。2010年的895名少数民族毕业生中,非汉语专业达到HSK7级以上的有335人,汉语专业达到HSK8级的有11人。

(三)探索“‘双语’·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实效对于民语言类的学生而言:一是推行汉语分级教学模式。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学年,由汉教部统一管理。按照学生入学时的汉语实际水平实行分级教学,分段达标。新生在第一学年的汉语成绩合格、参加国家举办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达到学校要求后方可进入第二年专业学习。二是实践“‘双语’·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汉语学习三年不断线。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以强化汉语学习、打牢汉语基础为核心任务;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第一学期以学习专业知识、打牢专业基础为核心任务,同时重点强化专业汉语与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第三学年第二学期以重点培养从师技能、专业技能为核心任务,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参照类似模式,对于汉语言类学生,则强化维吾尔语学习,提升维吾尔语口语表达能力。自2010级始,民语言类免费师范生将恢复预科制,在三年学制基础上增加一年预科学习,这对于学生提升汉语水平与兼顾专业学习将大有益处,亦正好契合了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高等专门人才的时代要求。

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学校近年来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突破性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不断攀升,优质生源逐年增加。2008年,在学校提档线高出自治区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近50分的情况下,第一志愿仍有500多名上线考生未被录取。2009年,招生录取分数线高出自治区投档最低控制线近100分,并且都在第一志愿录取,新生报到率达97%。毕业生就业形势好,2008届毕业生总人数882人,年底就业827人,就业率为93.81%,2009届毕业生总人数859人,年底就业749人,就业率为87.2%(2009年底数据),就业主渠道是和田地区以及南疆各中小学教师和基层公务员。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担任各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

三、因地制宜,构建全方位网络化学生管理工作体系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的快速成长期,思想可塑可控,但具有不稳定性,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情绪的煽动与干扰,一些“小事”往往成为学生思想问题的诱因。因此,学校坚持把抓好学生的平时教育管理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基础抓起,从早从小抓起,始终做到“教育抓前、管理抓细、苗头抓早、问题抓小”,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保证了学校的和谐与安定。近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违法案件;没有发生师生信教作乃玛孜的现象;没有发现一件非法宣传品;学生违纪案件2009年与2005年相比,下降近70%;在乌鲁木齐“7·5”事件中,学校无一名学生参与,全校师生对“7·5”事件的认识统一,立场鲜明,校园呈现安定和谐的大好局面。

(一)教育抓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多年来,学校始终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坚持抓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不松懈。学校每年制定系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计划,并安排系列专题讲座,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2.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一项日常工作长抓不懈。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设立专项资金推行“小先生”制度,民汉学生互领早读,一方面互相帮助提高“双语”听说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了交流,增进了友谊与民族感情。

3.充分发挥“两课”作用,加强学生法制与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和道德修养。

4.坚持以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规范、校纪校规等为学习主题,抓好每周班会,正确引导,确保学生正确的思想走向与行为表现。

5.坚持抓好辅导员和班主任岗前培训。目前,全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已全部经过岗前培训,旨在让新任人员明确岗位工作的规范与要求。

6.坚持抓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学生党的知识启蒙,严格把关,加大发展力度;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教育巩固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让学生跟党走,不信教;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党员头脑,在团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对后进学生的引领作用,确保了正确的办学方向。2009年底,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占全校学生的70%以上,每年发展学生党员占全校学生的10%以上。

7.坚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每学年初,学校相关部门制定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一揽子计划,统筹安排学校人力、资金和场地等各项资源,落实具体责任人,保证每项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用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管理抓细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管理抓细的原则,做到学生管理工作从细节入手。

1.采取“半封闭管理”模式,隔阻不良风气渗透和社会闲杂人员进入。针对和田特殊的区情和学校实际,配套实行了学生佩挂校牌制度、禁止学生校外租赁房屋制度、按时间段进出校园、校园出入登记和保卫人员夜间巡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2.实行学生宿舍“三级联管”制。每幢宿舍楼设一个楼长,每楼层设一个楼层长,每间宿舍设一个宿舍长,实行逐层负责制,及时了解掌握所辖范围内学生的思想动态,督查宿舍和楼层的安全、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能自行处理的及时予以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向上级汇报。宿舍长、楼层长和楼长都由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并从学校勤工俭学经费中予以一定补助。此举可谓一举三得,既解决了学生宿舍情况信息不畅的问题,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缓解了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

3.实行政治辅导员“错时”工作制。政治辅导员在下午和晚上上班,填补下午课外活动和夜间学生管理的“真空”时段,使学生管理全时段覆盖。

(三)苗头抓早

学生中发生的大事往往都是由一些小事引发的,及时妥善处理苗头性问题,就能防止事态蔓延,避免酿成大事。

1.加强对重点学生的教育、引导与关心。实行班主任是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第一责任人制度。一是学校特别要求班主任盯住少数几个存在不良思想与行为习惯的重点学生,早发现、早处理,加强教育与引导,避免严重违纪事件的发生;二是要求班主任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第一道防线,早发现、早疏导,加强对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避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滋生严重的心理疾患,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与此同时,要求政工干部和学生干部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

2.建立健全学生信息员队伍。挑选部分品学兼优、责任心强的学生组建学生信息员队伍,拓展了及时发现学生中苗头性问题的信息渠道。

3.要求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干部不分身份职责,只要是在事发第一现场就是第一责任人,有权利和义务对事情进行合理处置。同时,要求第一责任人严格执行“带离第一现场”的处理原则,在第一时间把当事人带离事发第一现场,防止学生围聚,控制事态蔓延。

(四)问题抓小

学生管理无小事,学校始终坚持从小事、细节入手,强化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1.加强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在日常管理中,注重抓小问题、小细节,强化对学生的德育,突出尊师重教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狠抓乱扔纸屑果皮、踩踏墙壁、浪费水电、打饭插队、在校园中围聚打闹嬉笑等不良行为。

2.在学生中禁烟禁酒。据分析,以往学生事件90%以上是由于酗酒、赌博等诱发。为此,学校坚决杜绝喝酒、赌博、抽烟、信教等严重不符合大学生身份的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学校定期不定期在校园内查违禁品。对非法宣传品、管制物品等进行清查,及时排除隐患。

综上所述,和田师专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取得了喜人成绩。但瞻望未来,面对复杂的区域政治人文环境,为培养“政治上可靠、专业上过硬”的“双语”人才,积极服务于和田乃至南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在巩固以往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务本求实,进一步开创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促进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这将是摆在和田师专全校教职工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以为,我国30余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以铁的事实证明,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只有确立正确的办学定位观与质量观,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毫不动摇,一抓改革,二抓发展,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才有望期待学校的明天更和谐,更美好!

普通高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普通高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普通高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普通高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快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区普通高中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创办了市五中、市三中两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为我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快我区普高教育发展步伐,全面提升两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使我区的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与中心城区功能相匹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普通高中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办好人民满意的普通高中教育,推动树品牌、创名校目标的实现,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区。 二、工作思路坚持外树形象、内强动力、挖潜固基、质量优先十六字工作方针,按照整体推进、各有侧重、分别定位、各显特色的工作思路,把市五中、市三中作为教育改革试点学校,创新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现代教育管理制度,打破铁交椅、铁岗位、铁饭碗,积极倡导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精神,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使教师成为学校进步的主体,校长成为学校进步的灵魂,力争通过3 5年的努力,使市五中、市三中各具特色,优势凸显。

三、工作任务及步骤 (一)推行校长职级制。(责任单位: 组织部、教育局、人事局、编办)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对校长实行职级管理。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从区内外选聘校长,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原任校长。对新聘校级领导和落聘校级领导的职级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发布招聘公告。在新闻媒体发布市五中、市三中招聘校长的公告,由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应聘校长名单。 2.组织考试考察。对应聘校长进行演讲答辩,根据考评成绩分别取前三名进行组织考察。考察确认后,报区委、区政府研究。 3.正式聘任。拟聘校长确定后,由区教育局聘任,聘期三年。新聘校长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签定任期目标责任书,主管部门对聘任校长的工作进行年度考评,每年根据评定等级享受3 5万元的奖励津贴(校长除由人事部门核定的岗位绩效工资外,滤布厂其他津贴和奖金一律不从学校领取),如未完成目标任务的,给予相应经济处罚。 (二)推行聘任制。(责任单位: 教育局、编办、人事局、市五中、市三中)在核定编制范围内,坚持科学设岗、按需定岗,分层聘任、择优聘任的原则,由校长负责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配合。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核编定岗。由编制部门按照有关文件精神核定市五中、市三中的编制总数,学校在核定的编制内按照因事设岗、保证一线、控制二线和确保课改、兼顾一般的原则,设置工作岗位。 2.考核测评。学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校级班子成员、教职工代表为成员的考核测评小组,考评小组对全体教职工近三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量化打分,测

和田师专大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纪实

讲政治尊教育因地制宜抓管理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纪实1 陈金凤胡涛黄传江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新疆和田市 848000) 建于1938年的和田师范学校历经不惑之旅,于1978年成长为和田师范专科学校——隶属自治区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师范院校,主要承担着为和田地区乃至南疆培养合格中小学师资的任务。学校座落在美丽的塔克拉玛干沙海南缘绿洲、千年玉都——和田。伊斯兰教在这一地区的传播历史长、影响深。全地区目前有少数民族人口195万余人,占全地区总人口的96.5%,其中90%以上的少数民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宗教氛围十分浓厚,历来是抵御境内外“三股势力”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和思想渗透活动的前沿阵地。学校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严峻挑战。多年来,学校党委领导班子与教职员工同心同德,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主题,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把研究解决关涉学生健康成长和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区情与校情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新路。现将主要做法与成功经验梳理于后。 一、夯实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筑牢思想政治防线 在新疆办教育,人们常说:“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此语道明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和忧患意识。从政治的角度讲,培养跟党走,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人才,是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坚定不移的政治任务。为此,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始终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作为学校工作的灵魂;把筑牢反分裂、反渗透阵地,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学校的稳定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把筑牢抵御“三股势力”及其渗透侵蚀的思想防线摆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稳固思想政治认识基础 一是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清理、净化、提高师生员工思想认识。按照党中央、自治区党委以及和田地委的有关部署,深入开展了清理整顿、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集中整治、保持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创先争优”、“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师生员工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了有效清理,对马克思主义“五观”、党的教育方针以及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水平达到了新高度,抵御“三股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增强,筑牢了思想政治认识的基础,坚定了理想信念。二是全面深入学习掌握中央、自治区有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件精神。以完善和落实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为抓手,扩大学习层面,学校领导和系(处) 1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科学研究计划基金资助重点项目《基础教育新课改背景下的和田师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076509051)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陈金凤,1967年出生,男,汉族,四川富顺人,和田师专校长助理,副教授,博士,主研方向是高等教育管理。胡涛,1970年出生,男,汉族,甘肃古浪人,和田师专党委委员、组织部长,主研方向是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黄传江,1979年出生,男,汉族,四川内江人,和田师专党政办副主任,主研方向是高等教育管理。

师范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204238100.html,)/实习报告 师范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因为现在我是一个师范专业的学生,所以在平时我就比较注意教师素质的培养。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充实的假期,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我通过朋友的介绍找到了一份在暑期到中学帮学生补习英语的工作。得到此工作时,我的内心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之感,因为自己得到了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通过面试,我顺利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于是,我的暑假生活又增添了一道绚丽的风景。 教学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是预备阶段。本文来自学生大资源中心_免费的文秘网、范文网、论文网.sxbaogao. 先熟悉实习班级的情况,认识班上的每个学生以及他们学习情况。然后,认真听指导老师上课。现在的听课的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听课是为了学习知识;现在听课是学习教学方法。目的不一样,上课的注意点就不一样,现在注意的是指导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的思想。接着,根据在大学所学的教育知识和在中学实习听课所学到的,自己在已有的基础上备课,。做足了上讲台的准备。在经过了前两天听课后,第三天我正式走上讲台,

第一次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派上用场。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一个天职就是教书,无私地把知识传播给学生。这也是我们实习的重要内容——授课。我初次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上一节课,要经过“备课(写教案)——上课——批改作业——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评讲、巩固练习”这样一个流水线。看起来简单,可其中每个环节又有很多小细节,最主要的是“上课”。这个环节,也就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课堂教学”。 这些都是初三的学生,面临着中考的严峻形势。为了孩子的学习问题,学校和家长都废尽了心力.因此,每当站在讲台上,被一双双纯净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时,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是多么的大,我在心里暗下决心,用全力帮助孩子学习,并向家长和学校保证,会重视这份工作,尽自己的全力把工作做好。 一个老师告诉我: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校办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校办产 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文 件 号】京教办[2008]4号 【颁布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颁布时间】20080319 【实施时间】20080319 【时 效 性】有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校办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京教办〔2008〕4号) 各区县教委,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市教委直管直属单位: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市校办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切实解决制约校办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使之更好地为首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服务,现就深化本市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校办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发展校办产业 (一)北京校办产业主要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以下简称学校)投资举办的、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主要任务的科技型企业,具有文化教育特色和智力资源优势的企业(含现代服务业企业),为学校提供教育教学和后勤保障服务的企业构成。

(二)校办产业是我市教育事业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服务平台,也是学校融入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支持保障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校办产业在补充学校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劳动实习实践基地,提供后勤服务保障、维护校园稳定,支持和推进学校各项改革以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新技术改造和调整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税收、促进社会就业、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首都教育事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到2015年本市校办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照“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规范发展校办企业。根据社会与教育发展需求,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以科技产业为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好各级各类学校后勤服务产业。 二、坚持为首都教育、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 (四)高校校办产业是国家“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最能反映高校最新科研水平的生力军,是科教兴国的重要方面军,是首都建设创新型城市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是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促进力量。 高校校办企业要与学科优势紧密结合,立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市场化体系,建立科学的孵化机制与投入撤出机制,充分利用高校人才与品牌优势。要继续积极支持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已具备现代企业条件的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中心可以登记注册为企业法人,促进大学科技园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快速发展,使大学科技园成为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师范生实习报告3000字精选

师范生实习报告3000字精选 前言:实习是一个师范生成长为一位合格教师的必经之路,也是检验每一位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前奏;实习是师范生教学生涯的开始,是师范生展示成果的舞台!面对实习我既有几分兴奋又有几分担忧,兴奋的是我即将走上梦寐以求的 教学舞台在那儿展开我教学生涯中的堂课,面对我的波学 生,即便只是为期一个月实习学生;担忧的是怕自己不能很好的完成学校安排的实习任务,不能搞好实习学校交给我的 教学任务,不能顺利的完美的解答学生的质疑,怕自己不能 很好把握学校“立德树人”的校训! 实习目的: 实习,是师范生重要的一课,付出了便有收获。我很荣 幸运地在学校和指导老师的安排下参加了这次教育实习,通 过近两个月的实习,让我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迈进了一步, 同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一个团队的力量。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我相信,这对我未来走上工作岗位 的帮助是巨大的。 时光荏苒,在郑州市二七区淮河东路小学近两个月的实 习已经结束,在这近两个月的实习中我感受颇多,实习期间 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让我体验到太阳底下最光荣事业的 崇高和艰辛。在实习学校有关领导和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

我时刻牢记校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在大学课堂上所 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实习工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在 整个实习阶段,我从一个只会“纸上谈教”的大学生到一个 能在课堂上“讲课自如”的准老师;从一个没有经验的大学 生到一个对平行班有一定处理能力的班主任,这一切无不见 证着我所付出的每一分耕耘所得到的收获。 实习计划: 在进两个月的实习生活里,我一直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 自己,处处注意言行和仪表,热心爱护实习学校和班级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力做好实习工作;同时,作为实习生一员,一直紧记实习守则,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 重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学习他们的经验,主动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的任务,塑造了良好的形象,给实习 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都留下了好的印象,得到学校领导 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对此,本人甚感欣慰。 实习内容: 下面就我在实习期间的感受浅谈一下。 一教学方面: 首先,在我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在大学课堂 里所没有经历过,没有学过的东西,以前总认为自己的有很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1、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是什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4、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的培养方案。 (3)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 (4)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关键。培养学生获得“多证书”。 (5)产学研结合,院企结合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 (6)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的办学方向。 5、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 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院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6、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更加讲求实效,减少相关课程内容重叠,注重改造重组,侧重实用,适当减少理论教学。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专业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计算机应用、英语和人文等综合素质教育为支柱。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专业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院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 7、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及其分析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及其分析 发布日期: 2004-05-29 谢维和 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内容。由于教育本身的地位和特点,管理体制的革往往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教育中其他领域的改革;而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都直接间接地与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分析我国近年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从这一角认识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的任务,是很有必要的。 一 纵观10余年来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它基本上是沿着三个走向展开的。 第一、从高重心向低重心的转移。即通过权限下放,改变过去整个国家的教育活动的管理权都高度集中于中央府和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状况,给予地方政府和学校自身更多的管理权和自主权。其重要手段之一在于,它映了管理权限在原有体制内从上到下的变化,只是把管理的重心由中央下移到地方各级政府和学校,而并未超出有体制范围。 这一走向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地方各级政府对本地方教育活动的管理权限的扩大。过去,无论是学校建设、专业的设置和学科的调整,还是课程、教材、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审定,包括各种教育经费的拨付与使等等,基本上是由中央政府和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十有限,更多地只是扮演一个执行者的角色。这一管理模式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吻合的,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于较好地利用教育资源,维护教育活动的有序性,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模式不利于发挥地方办学的积极性以适应随着社会发展和分化而出现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由于信息收集和掌握上的困难,也常常影响管理的效。为此,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中央政府明确规定了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政府所有。除了大政方针和宏观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的权力和责任,都交给地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则更进一步提出“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机决定本地区的学制、年度招生规模、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和审定省编教材”等等,同时也给予了其对所属各级政府教育管理权限的决定权。其二,扩大学校,主要是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招生、专业与系科的调整、机构的设置、干部的任免、经费的筹措使用、职称评定、工资分配及国际交流等各方面,高等院校正一步步地朝着在政府宏观管理下,面向社会自主办的法人实体发展。 第二、从原有体制内向体制外的转移。即改变过去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共同办学的体制。 首先是学校的举办主体由过去体制内的一元化向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举办主体多元的改革。过去,学校的办被完全看成是政府的职能和权力。教育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活动,也完全纳入了中央的计划调控之中,由形成了政府作为唯一的举办主体的现象。对于有效地贯彻势行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无疑给予了体制的充分保障。但面对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政府在财政上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同时也限制了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和发展教育。近年来,各种不同的社会力量办学的兴起,私立学校的涌现,以及与国际上有关组织机构的合作办

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探究

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探究 摘要:高校的发展,关键在二级学院;二级学院的发展,关键在二级学院的领导班子。加强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成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加强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的建议和举措。 关键词: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81―03 校院二级管理后,学院一级在党的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担负了更为重大的责任,相应地对学院党政班子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力度等各个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学校提出了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宏伟目标。为了顺利实现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各二级学院也围绕学校战略目标制定了相应的建设目标,作为学院各项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院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是顺利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也在不断深化,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也面临诸多新形势和新挑战,建设的任务异常繁重。 (一)国际形势带来的新考验。随着我国在教育文化领域对外交流合作的铺开,各种西方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全国各高校日趋渗透,各种不良思潮不断冲击着广大高校师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多元化、就业方式多样化、贫富差距扩大化,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目标迷惘等状况明显增加。 (三)高等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新态势。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下,高校在办学思想、教育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对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新挑战。 二、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较高,能引领学院科学发展,但也有少部分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现状令人堪忧,比如: (一)党性修养不够高 有些班子领导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不高、考虑问题比较片面化和情绪化,缺乏政治头脑和大局观念,给广大师生和

师范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因为现在我是一个师范专业的学生,所以在平时我就比较注意教师素质的培养。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充实的假期,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我通过朋友的介绍找到了一份在暑期到中学帮学生补习英语的工作。得到此工作时,我的内心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之感,因为自己得到了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通过面试,我顺利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于是,我的暑假生活又增添了一道绚丽的风景。教学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是预备阶段。先熟悉实习班级的情况,认识班上的每个学生以及他们学习情况。然后,认真听指导老师上课。现在的听课的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听课是为了学习知识;现在听课是学习教学方法。目的不一样,上课的注意点就不一样,现在注意的是指导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的思想。接着,根据在大学所学的教育知识和在中学实习听课所学到的,自己在已有的基础上备课,。做足了上讲台的准备。在经过了前两天听课后,第三天我正式走上讲台,第一次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派上用场。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一个天职就是教书,无私地把知识传播给学生。这也是我们实习的重要内容授课。我初次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上一节课,要经过备课(写教案)上课批改作业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评讲、巩固练习这样一个流水线。看起来简单,可其中每个环节又有很多小细节,最主要的是上课。这个环节,也就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课堂教学。这些都是初三的学生,面临着中考的严峻形势。为了孩子的学习问题,学校和家长都废尽了心力.因此, 每当站在讲台上,被一双双纯净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时,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是多么的大,我在心里暗下决心,用全力帮助孩子学习,并向家长和学校保证,会重视这份工作,尽自己的全力把工作做好。一个老师告诉我: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而我教的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学校和家长都提出要着重补一下英语作文方面,所以我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准备。正式上课的第一天,我让学生拿出了以前做过的卷子,在很多人的卷子上字迹很潦草,由字知人,我想他们在学习上一定很随意,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很多错误都没有标出来我跟他们讲了卷面整齐的重要性,并帮他们纠正了错误。通过分析他们的语文卷子,我发现他们在回答问题上很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答题的态度不端正,有点应付的感觉。但是他们的思路很清晰,对考试存在着态度不正确的问题。但是可以看出他们是有独特想法的孩子,如果他们认真审题,仔细做答的话,我相信他们会有很不错的成绩。我把我的想法和思路都告诉他们,他们频频点头表示赞同。我也开始意识到: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讲课,而是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此后,我也经常给他们上类似的课程,不时地与他们交谈学习体会。他们的听课状态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也为之而感到欣喜万分。关于作文的辅导,我虽然水平有限,但对于初中生的英语作文的应试我还是了解一些的,因为我也曾是一个初中生。我自己平时也写一些东西,我把我的文章给他们看,告诉他们我的思路的想法,以及下笔的线索,有时也针对一些例文进行讲解,告诉他们在拿到一个题目时要有怎么样的切入点,要树立怎样的观念。对于作文开头结尾等方面,我都在每次的课程中结合实例讲给了他们,并贯穿了一些我在大学中学到的知识,有时我也会即兴出个小题目问他们要怎样去写,他们也往往能很好的告诉我他们的想法,有时让我都感到很吃惊,我也很高兴看到他们打开了思路,活跃了思维。每天只有两个小时课程,中间有一段休息时间,在这段时间,他们会和我聊一些课外的话题,包括年轻人追捧的非主流,流行歌曲,以及他们写的一些东西。对于他们说的话题,我都认真去听,从这些我可以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心理。我和他们一起分析这些流行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章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本章学习目标:了解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认识各项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和改革的进程。从整体上把握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涵、改革的现状及改革的方向。 学习重点: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内涵以及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问题;我国当前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及所处的历史阶段,教育督导体制改革的新趋势;对校本管理内涵的理解,校本管理实施的基本原则;从总体上理解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和改革的方向。 学习难点:教育行政、教育财政极校本管理的内涵,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校本管理的基本原则,政府职能转变的多种理论依据,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 学习方法:联系学习和工作中的相关经历,学习理论知识,参考文中的链接,全面理解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涵,了解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现状。 教育管理体制简称“教育体制”,是指国家组织和管理教育的形式、方法和制度的总称。教育管理体制受一国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制约,随一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教育、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体制的变革、变化而调整和改革。时至今日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主题,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对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 第一节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行政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国家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隶属关系、权力结构和工作制度等,是教育机构的体系化,其核心内容是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 一、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及利弊分析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各国的教育行政体制也存在差别。根据国家教育行政权力在教育行政机关的分配和组织形式,可以把教育行政体制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分权制 这种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中央和地方的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关系。所谓中央集权制是指中央政府对全国的教育事业有完全的决策、指挥和监控权力,地方政府必须依据中央所颁布的教育政策、法令和指示办事。教育行政中的中央集权是指这样一种教育行政权力结构体制,即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之间表现为一种命令与服从的隶属关系,教育行政事务的决策权或最终决定权集中在上级机关,下级机关只能根据上级机关的决定、命令和指示行使管理职能,并向上级机关负责。在中央集权体制下,教育事业是国家的事业,由国家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从_挨拶_看日本社会

2007年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Jul.2007第27卷第二期 总第46期 241 从“挨拶”看日本社会 刘红艳 (宿迁学院五系日语办公室 江苏宿迁 223800) [摘 要]日本人喜欢“挨拶”。“挨拶”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挨 拶”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行为,但它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却因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以及社会心理不同而不同。日语“挨拶言葉”首先有内外之分,其次有人际关系的上下之分,此外与“内外”、“上下”关系交织在一起使用的“挨拶言葉”,还有利益的有无和亲疏之分。由此可见,日语中的“挨拶言葉”反映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 [关键词]挨拶;社会生活;语言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 Reading Japanese society from the aspect of greetings Abstract: Japanese people like “greetings”, because it is the “lucrative” of the social life. “greetings” is the universal conduct of all human societies, but it is concrete contents and manners, language habits and social physcology of differ peoples. “greetings” in Japanese language, firstly, is classified into “inner” and “outer” groups according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urthermore, all these interpersonal relation. Furthermore, all these intertwined “greetings” also discriminate among themselves according to interest and different degrees of intimacy. So, we may learn that “greetings” in Japanese language reveals the social intercourse and social relation at all levels. Key words: greetings; social life; language habi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social relations 众所周知,日本人喜欢“挨拶”。彼此见面时都要寒暄几句,也就是要做一番“挨拶”。 托人办一件事情,或承蒙别人的照顾,要“挨拶”;到国外长驻或出差,临行前或回来后,也要到有关人那里去“挨拶”一下。举办宴会,酒会或开别的什么会,总要来一番讲话,即“挨拶”。日本人讲礼貌,懂礼节。“挨拶”就是一种表现。 1.“挨拶”的含义 同日语中其它词汇一样,“挨拶”一词的含义较广,据日语辞典解释为:人们在见面或分别时互致的动作或语言;在集会、仪式上进行的讲话;按社会习惯所做的通知、答礼等。日本语言学家渡边友左在《国语研究事典》中所下的定义是:“人们为与他人建立亲和的社会关系,或为维持、加强已经建立起来的亲和社会关系而进行的社交、礼仪性行为之一”。 由此可见,“挨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行为方式,以语言行为为主,其中也包括某些动作。所谓动作,即见面或分别时的点头、握手、鞠躬、拥抱和接吻等。“挨拶”还是一种手段,它以建立、维持和加强人们之间的亲和关系为目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挨拶”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 2.“挨拶”的不同表现 “挨拶”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行为,但它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却因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以及社会心理不同而不同。比如说中国人喜欢握手,日本人喜欢鞠躬,西方人则更习惯于拥抱。诸如此类都有很深的社会渊源。另外,在语言表达方面,更是互不相同。例如,在旧中国,见面常说“幸会,幸会”、“久违、久违”,现在常说“你好”。而日本人则说“早安”、“晚安”,也经常会以“今天好冷啊”、“又下雨啦”之类有关天气的情况来打招呼。诸如此类,都与各民族的历史,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 3.“挨拶言葉”的特点 “挨拶言葉”的特点之一是定型化,即在同一种情况下均有相对固定的“挨拶言葉”。如在开始吃饭时要说“いただきます”,吃完饭放下筷子时要说“ご馳走様でした”,无论何人何地均用这类“挨拶言葉”。 “挨拶言葉”的另一特点是因对象不同而存在多种说法,以早上见面时为例,因对象不同就可以说“おはよう”、“お元気ですか”、“いかがですか”、“どちらへ”、“どうも”等等。这些不同的说法,在同一种情况下起同一种作用。这种现象的存在,往往令人难于选择该用哪一个更合适些。 4.“挨拶言葉”的社会性特征 4.1“内”与“外”。日语“挨拶言葉”首先有内外之分,即对 内对外存在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在日本社会,所谓“内”,狭义上指家庭成员、亲属、朋友;广义上包括自己工作的公司、参加的组织、学习的学校及班级等的成员。在日本人的传统观念中,属于同一家族、同一社会群体的人为“内”,反之为“外”。社会上人际关系的内外有别,反映到语言中,就出现了“挨拶言葉”的内外之分。如若对同一群体,又朝夕相见的人使用对外的“挨拶言葉”打招呼,定要引起对方的不解,因为它意味着群体的脱离,变成了他人关系。反之,如若对群体外的人使用对内的“挨拶言葉”则会使人觉得你是在别有用心地造作,自然也不会产生好感。例如日语中最为常见的“おはよう”(早安)、“こんにちは”(午安)、“こんばんは”(晚安),最后两个即午安和晚安只能对“外”使用。对“内”需要采用其他方式,如“ただいま”(我回来了)、“どちらへ”(到哪里去)、“きょうは寒いね”(今天好冷啊)等这些说法表示相互或共同关心的事情。以共同关心的事情为话题进行“挨拶”,可以加强群体意识和连带感。同样,作为同一群体的成员来说,分别亦是一件令人眷恋的事,“さようなら”(再见)没有形象色彩,所以日本人对“内”不喜欢使用它,有时常用“ではまた”或“行ってきます”等表达,给人以再相见的形象感受。因此,如果妻子在出门时对丈夫说“さようなら”,便意味着夫妻的离异,妻子离去将不再回来了。 4.2“上”与“下”。日语“挨拶言葉”还有人际关系的上下之分,即对上和对下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所谓上下,包括年龄的长幼,地位的优劣,职务的高低等多种因素,这来自于日本社会长期形成的等级观念。例如对对方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表示感谢的“挨拶言葉”,有两种同义的说法,即“ご苦労さま”和“お疲れさま”。二者都是辛苦了的意思,但是对年龄,地位和职务等优于自己的人,只能说“お疲れさま”,或者换一个角度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谢谢)。“さようなら”亦如此,对“上”使用很不礼貌,需说“失礼します”(告辞了)。 “挨拶言葉”的上下之分与日语的敬语一样,都来自于日本的社会关系和由此产生的价值观念,二者密切相关。敬语意识的存在,使日语“挨拶言葉”更加复杂多样化,致使其大多都存在着敬体、简体两种形式。例如“おはよう”和“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ありがとう”和“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行ってきます”和“行ってまいります”等。后者为敬语形式,对“上”对“外”使用。如此因人的年龄、地位、职务不同而有区别的“挨拶言葉”,在现在社会的其他语言中是很少见的。 4.3利益和亲疏。与“内外”、“上下”关系交织在一起使用的“挨拶言葉”,还有利益的有无和亲疏之分。一般来说,利益的有无和亲疏关系,表现在“内外”关系上时,对于己无利者,或亲者使用对“内”的表达方式;对于己有利者,或关系较远者使用对“上”的表达方式。但这仅仅是一般规律,人们的社会关系常常因时、因地而发生变化,进而促使语言表达发生变化。例如商店的售货员和顾客之间,从“内外”来说,他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群体,理应相敬如宾,但顾客通常不对店员使用对“外”的说法。这是因为,顾客的光顾给商店带来利益,故顾客不必使用客气的说法对待售货员。再如,一个部长和职员之间是“上下”关系,在工作交往中职员绝对要使用对“上”的说法“挨拶”,可是下班后在饭店酒馆吃饭喝酒时,彼此之间却可以完全以平等的方式交谈。不同的“挨拶言葉”可以使人际关系密切,亦可以使人际关系疏远,这一切都因地、因时、因人而异,不了解这一点或把握不好,便会事与愿违。 结束语 由此可见,日语中的“挨拶言葉”反映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社会关系越密切,“挨拶”越简单,越随和化,反之越复杂,庄重。而人们在一些大型活动上进行的“挨拶”,选择得体而有感染力的措辞很重要。人们重视的不是内容,而是“挨拶”的说法和使用的语言。 参考文献: [1]甲斐睦朗.日本语学[A].东京,1941. [2]日本语教育学会.日本语教育事典[A].大阪,大修馆书店,1983. [3]刘德有.现代日语趣谈[A].北京,辽宁人民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刘红艳,女,宿迁学院助教,文学学士,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收稿日期:2006-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