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理论与技术复习参考

3S理论与技术复习参考
3S理论与技术复习参考

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rmatics或Geomatics):

又译为地理信息科学,是测绘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图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

学、卫星定位技术、专家系统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等的有机集成,即

多种学科的综合。是用各种现代化方法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

理、显示、传播、和应用与地理和空间分布有关数据的一门综合的计

算机信息科学、技术和产业实体。Geomatics作为解决空间问题的工

具,是一门应用科学。

地球——空间系统本身是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的,因此要用动态

的、系统的方法来研究。“3S”技术是Geomatics的核心内容,

Geomatics是3S技术的广义定义。

特点:动态性、系统化、实时性、空间特征、信息科学

狭义的3S技术:

RS(Remote Sensing):

获取地面信息,并更新。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的基础平台。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实现准确的定位。(实时、动态)

一、RS,GPS,GIS的概念和功能

概念: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操作、模拟、显示和综合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RS: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各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来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综合技术。

RS(抽象):安装在平台上的传感器,借助于某种信息传播媒介来感测遥远事物的过程。

RS技术(具体):从不同高度的平台(如飞机、人造卫星等)使用传感器收集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再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地面并加以处理,从而达到对地物的识别与监测的全过程。

GPS:

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一种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卫星无线导航系统,可向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位置、速度、时间信息

功能:

GIS:

(1)空间数据输入模块:

对多种形式、多种来源的信息,通过有关的量化工具按照地理

坐标转化为计算机能够接受的形式,同时进行编辑、检查并存储。

即包含输入、编辑、编码和存储等过程。

输入:手扶跟踪数字化——数字化仪

扫描数字化——扫描仪

键盘录入——非图形数据

格式转换——其他格式的数字化信息转换

编辑:增加、删除、修改等

编码:属性、图形数据编码

(2)空间数据库管理:

对数据进行合理组织,包含位置数据、拓扑数据、属性数据和

其他数据

(3)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数据的基本操作,基本运算,查询检索和空间分析

操作:如拼接、裁剪、漫游、放大、缩小等

运算:算术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函数运算等等

查询检索:多条件双向查询

空间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几何量算、缓冲区分析等

(4)应用模型分析:

统计、预测、评价等专业分析模型

(5)空间数据输出:

将检索、查询、分析和处理的结果展示给用户,包括图形、图象、

数字、文字、报表等等,输出途径可以是显示器、绘图仪、打印

机等

RS: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下面简要介绍其在农业、林业等方面的应用。

1.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在农业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识别各类农作物,计算其种植面积,并根据作物生长情况估计产量。例如,美国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世界小麦产量进行估算,精度达90%。

这种大面积的估产对于国际贸易、储运、加工等都有重要意义。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分析其长势,及时进行灌溉、施肥和收割等。当农作物受灾时,可以实时监测。

2.在林业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清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火灾是林业的大敌。利用航空红外遥感技术,不仅能发现已燃烧起来的烈火,而且可以探测到面积小于0.1~0.3平方米小火情,还能及时预报由于自燃尚未起火的隐伏火情。利用卫星遥感,一次就可探测到上千平方千米范围内所发生的林火现象。遥感技术在我国扑灭大兴安岭特大林火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和土壤调查中也获得普遍应用。

GPS:

1、导航

2、测量

3、授时

二、GPS定位原理(绝对/相对)

利用三个以上卫星的已知空间位置,用空间距离交会法,求得地面待定点(接收机)的位置,这就是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但考虑到各种误差的影响,为了达到定位精度要求,至少需要同步观测4颗以上的卫星。

卫星是高速运行的动态已知点,卫星的实时位置是由导航电文解算的,只要实时测量出测站(接受机天线中心)至卫星间的距离,就可以进行测站点的定位。公式如下:

式中(x J,y J,z J)为三个卫星某时刻的位置(j=1,2,3);

(x P,y P,z P) 为测站点P点坐标;

(ρ1,ρ2,ρ3) 为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距离。

依据测距原理,其定位方法可分为:伪距法定位、载波相位定位和差分定位等。根据待定点运动状态可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

绝对定位

绝对定位又称为单点定位,这是一种采用一台接收机进行定位的模式,它所确定的是接收机天线的绝对坐标。这种定位模式的特点是作业方式简单,可以单机作业。绝对定位一般用于导航和精度要求不高的应用中。

相对定位

相对定位又称为差分定位,这种定位模式采用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同时对一组相同的卫星进行观测,以确定接收机天线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三、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数据分析

GIS的数据源:

从总体上数据源可分为图形图像数据、文字数据以及音频等媒体数据。

空间实体:

在GIS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称为空间实体,是构成空间数据的基本元素。

空间实体的类型

点:如地名、高程点、钻孔、节点等等。

线:如河流、行政边界、等高线、街道等等。

面:如行政区域、湖泊、岛屿等等。

体:立体状实体,如断面、剖面等

空间特征:

数据的空间特征包括几何特征和拓扑关系,通过一定的坐标系统实现。

几何特征——空间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距离等

拓扑关系——空间物体的相连、相邻、包含等空间关系。

数据结构:

空间数据在系统内的组织和编码形式,是适合于计算机系统存储、管理和处理地理图形的逻辑结构,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不同类型的数据,只有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进行组织,并将它映射到计算机存储器中去,才能进行存取、检索、处理和分析。GIS常用的数据结构主要有栅格结构和矢量结构。(具体的内容参考PPT,仔细看看)

(1)栅格结构:

用规则的网格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或现象分布的数据组织方式将地理空间划分为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每个网格作为一个象元,

地理实体的位置由其所在的网格的行和列来定义

地理实体的属性由网格的代码确定

(2)矢量结构:

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面等地理实体的数据组织方式其坐标空间假定为连续空间,不必象栅格数据结构那样进行量化处理。因此矢量数据能更精确地定义位置、长度和大小。

常见的空间分析有哪些:

查询检索、几何量算、等值线分析、复合分析、网络分析、邻域分析、空间数据的插值

复合分析(数字,视觉,叠加):

空间复合分析主要是将同一空间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含义的地理

要素的重合点之间进行分析处理。主要方法有:

数学方法:

逻辑关系分析:用逻辑表达式分析重合点的非几何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对空间数据提取、删除等操作。如子集A是在植被覆盖图上的针叶林区,子集B为坡度等级图上坡度<15°的子区,则A∧B是针叶林且坡度小于15°的区域。

算术关系分析:通过对重合点的非几何特性间算术运算,求得新的复合数据层。如提取两期土地覆盖的变化,可以通过减法来实现。

统计关系分析:用统计分析方法获取重合点的非几何特性间算术运算,求得新的复合数据层,以表示不同属性之间关系或按统计值划分区域。如求最大、最小以及各种统计模型等等

视觉信息复合:

将同一区域的同一比例尺的不同专题图进行视觉上的叠加,从而获得更多的空间信息,以判断实体间的空间关系。复合后各图层不改变数据结构,也不形成新的数据。如将专题图和数字高程图复合生成立体专题图。

叠加分析:

与视觉信息复合不同的是参加复合的数据层要进行数据运算,并生成新的数据层,属性数据中包含了多个数据层的数据项。

空间数据插值就是寻找一种函数关系,使其接近或等于已知空间点的分布特征,并用该函数求得其它任意点或区域的数据值。

点插值:一般针对连续空间,可以通过整体拟合和局

部拟合技术实现。

区域插值:从一组已知的分区数据中推断出另一组分区的

数据。

泰森多边形分析:由离散点的数据建立泰森多边形,从而

获得多边形的属性值。如将观测的离散点高程,通过建立

泰森多边形得到等值线,从而得到地形图。

三、遥感

彩色合成原理(互补色): 三基色:

红、绿、蓝。其中任何一色都不能由三种基色中另外两种基色合成。 加色法:以三基色中两种以上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产生其它色彩。 红(R )+ 绿(G )= 黄(Y ) 红(R )+ 蓝(B )= 品红(M ) 蓝(B )+ 绿(G )= 青(C )

红(R )+ 绿(G )+ 蓝(B )= 白(W ) 减色法:从白光中减去其中一种或两种基色光而产生色彩。 黄=白-蓝,品红=白-绿,青=白-红,…… 互补色:

当两种色光相叠加成为消色(白色或黑色)时,这两种色光为互补色。

投影和分带,经度(几带)

中和大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小比例尺用兰伯特等角圆锥投影(横轴等角割圆锥投影)

1:1

6

3

Landsat5(MSS 一台(四通道:MSS1—MSS4),(80?80m );TM 一台(七通道,TM1—7),(30?30m ,TM6为120?120m ));

专题制图仪(TM ):第二代多光谱光学—机械扫描仪,在MSS 基础上改进和发展的。Landsat-5为双向扫描共七个通道。TM1-5和TM7为30m ?30m 的地面分辨力,TM6为120m ?120m 。Landsat-7 ETM+有八个通道,增加的全色波段分辨率为15m ,TM6提高到60m ?60m 。

SPOT:SPOT卫星研制起步较晚,但由于采用了具有特色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其很快在民用对地观测

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其特点是有斜向扫描,能立体成像。

SPOT5:两台HRG,HRS,加载一个植被探测仪(Vegetation),

高分辨力可见光扫描仪HRV的光谱段:(4个通道)

多谱段(相对于TM2,TM3,TM4):

XS1——0.50~0.59μm(绿)

XS2——0.61~0.68μm(红)

XS3——0.79~0.89μm(近红外)

全色波段:P——0.51~0.73μm(绿~深红),不含青、蓝、紫。多谱段:20′20(m′m),全色波段:10′10(m′m),SPOT5达到2.5~5m

IRS:1994年发射的IRS-P2有一波谱的空间分辨率达到5.8m

加拿大Radarsat系列卫星:其传感器为合成孔径雷达(SAR),它工作在C

波段(5.3GHz),发射和接收极化均为水平(HH)。分辨率可选10-100m.

JERS-1::VNR(可见光近红外辐射计)光学传感器,

地面分辨率为18m×24m

SWIR(短波红外辐射计)

SAR(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分辨率为18m×18m

ADEOS(先进的地球观测卫星)系列:AVNIR(16m×16m,8m×8m)、OCTS(700m×700m)FY-1:1.1km×1.1km

依科诺斯(IKONOS):可采集1m分辨率的黑白影像和4m分辨率的多波段(红、绿、蓝、近红外)影像

快鸟(QuickBird):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0.61米

四、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优缺点的表格**PPT

五、遥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系统

大气窗口:电磁波在大气中传输时,通过大气层未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那些

透射率高的波段范围,称为大气窗口。

电磁波谱定义:

按照波长的长短顺序将各种电磁波排列制成的一张图表叫做电磁波谱。在电磁波谱中,从左到右,波长逐渐增大。从左到右依次是宇宙射线、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以及其它无线电波等。

遥感中常用的电磁波段:

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是RS中常用的三大波段

波段:两个波长之间的全体波长的集合。

发射率:地物单位面积上发射(辐射)能量M与同一温度下同面积黑体发射能量M黑之比值。即:ε=M/M黑

反射率:地物的反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之比,其数值用百分数表示。

透射率:地物的透射度与其表面的辐照度之比。

吸收率:地物的吸收度与其表面的辐照度之比。

地物的反射光谱曲线:

地物的反射率随入射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绘成的曲线图称为地物反射光谱曲线。

植物:(必考)

在蓝光波段(0.38~0.50μm)反射率低,绿光波段(0.50~0.60μm)

的中点0.55μm左右,形成一个反射率小峰,这就是植物叶子呈绿光

的原因。在红光波段(0.60~0.76μm),起先反射率甚低,在0.65μm

附近达到一个低谷,随后又上升,在0.70~0.80 μm反射率陡峭上

升,到0.80μm附近达到最高峰。

影响植物反射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叶色、细胞结构和含水量等

地物的发射光谱特性:

任何地物当温度高于绝对温度0K时,就存在着分子运动,不断地向外发射电磁波。实际上,世界上任何物体的温度都高于0K(0K=?273.15℃)。所以,任何物体都有热辐射。

六、问答:GPS,GIS,RS有什么功能和特点(网上找的太多了。。。简答的话答要点就好)

功能见一、特点如下:

3S技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RS用于提供大量实时、动态、快速、廉价的地理信息; GPS用于空间数据快速定位,为遥感数据提供空间坐标,并对遥感数据进行校正和检验; GIS用于对空间数据进行存贮、管理、查询、分析和可视化,将大量抽象的统计数据变成直观的专题图和统计报表等。

RS的特性:

空间特性:

感测距离远,视域范围大。某些波段的遥感对冰雪、云雾、水体和陆

地等有一定的穿透力。因此RS具有宏观性和直观性。如Landsat TM每幅图象所表示的地面区域为185×185km2。

时相特性:

平台运行快,周期短,能够周期成象。且能获得多时相、准同步的影

象和数字资料。通过不同时间成象资料的对比,可以研究地面物体的动

态变化,为环境监测、病虫害等地物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光谱特性:

探测波段从可见光向两侧延伸。现在,已用于遥感的电磁波段有γ射

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以及波长更长的无线电波

等。各波段间性质差异很大,用途也各不相同。可以用于地物分类、制

图、遥感定量分析和应用等等。

这三大特性构成了遥感信息地学评价的三个基本标准(空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

GIS的特点:

(1)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坐标系统):

所有的地理要素按特定的坐标系统进行严格的空间定位,才能对空间要素进行复合和分解,将隐含的信息变为显式表达,形成空间上连续分布的综合信息基础,支持空间问题的处理与决

策。

(2)标准化和数字化(分类、分级、规格化、标准化):

多信息源空间数据、统计数据经过分类、分级、规格化、标准化使其适合于计算机输入与输出的要求。

(3)多维结构(多专题分析,并按时间序列延续):

实现多专题的分析,并按时间序列延续,从而具有信息存储、更新和转换能力。

GPS的特点: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

1、定位精度高

应用实践已经证明,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10-6,100-500KM可达10-7,1000KM可达10-9。在300-1500M工程精密定位中,1小时以上观测的解其平面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mm,与ME-5000电磁波测距仪测定得边长比较,其边长较差最大为0.5mm,校差中误差为0.3mm。

2、观测时间短

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不断更新,目前,20KM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分钟;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KM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分钟,然后可随时定位,每站观测只需几秒钟。

3、测站间无须通视

GPS测量不要求测站之间互相通视,只需测站上空开阔即可,因此可节省大量的造标费用。由于无需点间通视,点位位置可根据需要,可稀可密,使选点工作甚为灵活,也可省去经典大地网中的传算点、过渡点的测量工作。

4、可提供三维坐标

经典大地测量将平面与高程采用不同方法分别施测。GPS可同时精确测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目前GPS水准可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5、操作简便

随着GPS接收机不断改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有的已达“傻瓜化”的程度;接收机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极大地减轻测量工作者的工作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使野外工作变得轻松愉快。

6、全天候作业

目前GPS观测可在一天24小时内的任何时间进行,不受阴天黑夜、起雾刮风、下雨下雪等气候的影响。

7、功能多、应用广

GPS系统不仅可用于测量、导航,还可用于测速、测时。测速的精度可达0.1M/S,测时的精度可达几十毫微秒。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GPS系统的应用前景当初,设计GPS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导航,收集情报等军事目的。但是,后来的应用开发表明,GPS系统不仅能够达到上述目的,而且用GPS卫星发来的导航定位信号能够进行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精度的静态相对定位,米级至亚米级精度的动态定位,亚米级至厘米级精度的速度测量和

七、综合题**空间分析(可根据老师的提示自行思考)

GIS“选址”:医院,救护中心,卫星城,迁都?大学如何布局?规划?最佳方案是?

3S应用:内插,遥感提取信息(生物多样性分析,森林病虫害监测)---->GIS进行各种信息分析-->GPS 手持(精度!!)定位(准确度?)---->提高精度的原理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1. 组织层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 A.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B.关系模型,网络模型,层次模型 C.1:1的联系,1:n的联系,n:m的联系 D.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2在关系模型中,任何关系必须满足约束条件包括实体完整性、[ ]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A.动态完整性 B.数据完整性 C.参照完整性 D.结构完整性 3 SQL Server 中的角色是[ ]。 A. 一个服务器登录 B. 一个数据库用户 C. 一组权限的集合 D. 一个服务器用户 4.当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应用程序无需改变,这样的特性称为数据的[ ]。 A.逻辑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程序无关性 D.物理无关性 5.下列哪个不是以处理大量数据为中心的应用程序的特点[ ]。 A.涉及的数据量大 B.数据需长期联机保存 C.数据的计算复杂 D.数据可被多个应用所共享 6.E-R图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 A.概念模型 B.结构模型 C.逻辑模型 D.物理模型 7.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型属于[ ]。 A.需求分析 B.物理结构设计 C.逻辑结构设计 D.概念结构设计 8.[ ]记录了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的每一次更新操作。 A.后援副本 B.日志文件 C.数据库 D.缓冲区 9. [ ]是用户定义的一组数据库操作序列,是一个基本的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 A.程序 B.进程 C.事务 D.文件 10.信息世界中,实体是指[ ]。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 客观存在的属性 C. 客观存在的特性 D. 某一具体事件 11. 数据库系统中, DBA表示[ ] 。 A.应用程序设计者 B. 数据库使用者

微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附答案)

《微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 1. 8086和8088的引脚信号中, D 为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引脚。 A.CLK B.INTR C.NMI D.ALE 2. 下面的哪项是有效标识符: B A . 4LOOP: B. DELAYIS: C. MAIN A/B: D. GAMA$1: 3. 如图所示的三态输出电路,当 A 时,V B≈V DD。 A. E(ENABLE)=1, A=1 B. E(ENABLE)=1, A=0 C. E(ENABLE)=0, A=1 D. E(ENABLE)=0, A=0 4. 设(SS)=2000H,(SP)=0100H,(AX)=2107H,则执行指令PUSH AX 后,存放数据21H的物理地址是 D 。 A. 20102H B. 20101H C. 200FEH D. 200FFH 5. 汇编语言中,为了便于对变量的访问, 它常常以变量名的形式出现在程序中, 可以认为它是存放数据存储单元的 A 。 A.符号地址B.物理地址C.偏移地址D.逻辑地址 6. 下列四个寄存器中,不能用来作为间接寻址方式的寄存器是 A 。 A. CX B. BX C. BP D. DI (C)7. 执行下列程序段: MOV AX,0 MOV BX,1 MOV CX,100 AA:ADD AX,BX INC BX LOOP AA HLT 执行后的结果:(AX)= ,(BX)= 。 A. 5050,99 B. 2500,100 C. 5050,101 D. 2550,102 8. 假设V1和V2是用DW定义的变量,下列指令中正确的是 A 。 A.MOV V1, 20H B.MOV V1, V2 C.MOV AL, V1 D.MOV 2000H, V2 9. – 49D的二进制补码为 A 。

高三地理专题——3S技术专题复习资料

高三 年级 地理 科辅导讲义(第 讲) “3S”技术专题复习 一、核心要点突破 1、遥感技术(RS ) (1)、工作原理和特点 遥感平台(传感器)地物 地面接收站信息分析处理 信息电磁波 特点距地面越远,探测范围 越大、获得资料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地物分辨率越低 工作原理不同地物 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2)、核心知识: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不同地物(即目标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这一原理对地物进行分辨得到相应的影像图片。如:耕地与林地、海洋与陆地、被污染的水体与未被污染的水体、健康的农作物与遭受病虫害的农作物等等。 (3)、应用: (1)、工作原理与功能

G PS 功能定位导航接受装置接受信号,根据卫星参数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计算出自身相对位置卫星反射自身 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的无线电波 根据某物体与四颗以上卫星的相对位置,确定位置(经纬度)、高程、速度 工作原理1、定位;2、行进方式 和线路选择;3、宿营点; 4、报警; 5、选择最佳 摄影地点和时间1、空域划分和管理;2、交通流量管理;3、飞行路线管理。旅游探险大地测量、野外勘探、紧急救援、农业监控、生态研究等其他领域 交通 1、自主导航;向用户提供位置、 航速、航向和时间信息,海图航 迹显示;2、港口、码头的船舶调度;3、提供出行路线规划;4、车辆跟踪等 空中 导航 公路 水路 作 用 (2)、核心知识:由于全球定位系统能确定目标物的经纬度、高程(或深度)和速度,所以其最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3)、提示:确定静止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3颗GPS 卫星,确定运动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4颗GPS 卫星。由于卫星信号传播和接受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GPS 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 3、地理信息系统(GIS ) (1)、应用和特点 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 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利用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结合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提供的地理信息 建立能反映区域内 部联系,揭示区域结构、特征的模型对区域内的各种条件进行精确的分析、评价 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 (2)、核心知识: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依靠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获取外界地理信息,其本身主要表现在对地理信息的处理上。主要包括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首要工作是建立地理数据库,对于图形数据的输入,常用的方法是扫描纸质地图后进行数字化处理。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将不同的“图层”要素进行重叠,就形成不同主题的地图。一个GIS 系统中,可能包含多个图层。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涉及部分图层,而不是所有的图层。 二、“3S”技术的应用与区别 (一)、GPS (全球定位系统) 1、把握关键词: ——定位、导航、三维坐标、地理位置、高程、深度、时间、速度、精确、精准等。 2、注意应用对象: ——点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

《微机原理及应用》作业试题【精品范文】

《微机原理及应用》作业试题 《微机原理及应用》作业试题 一、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8086/8088CPU的复位后开始执行的第一条指令的地址为FFFFH。() A.错误 B.正确 2.采用直接寻址输入/输出指令的最大端口地址为0FFH。 () A.错误 B.正确 3.若各中断源的优先级是一样的,则可用自动循环优先级来实现。() A.错误

B.正确 4.DMA控制器8237A现行字节数寄存器的值减到0时,终止计数。() A.错误 B.正确 5.ROM必须定时刷新,否则所存信息就会丢失。() A.错误 B.正确 二、多选题 (共 3 道试题,共 12 分) 1.常用的输入设备有( ) A.键盘

B.鼠标 C.触摸屏 D.显示器 2.可以实现在数据段中保留10H个字节单元的指令有?( )。 A.DW 08H?DUP(?) B.DB 10H?DUP(?) C.DB 8 DUP(2 DUP(?)) D.DD 4 DUP(?) 3.8086/8088?CPU响应硬中断NMI和INTR时,相同的条件是?( )。 A.允许中断 B.当前指令执行结束

C.CPU工作在最大组态下 D.不处于DMA操作期间 三、单选题 (共 17 道试题,共 68 分) 1.地址译码器的输入端应接到( )上。 A.控制总线 B.数据总线 C.地址总线 D.外部总线 2.串行异步通信传输的主要特点是( ) A.通信双方不必同步 B.每个字符的发送是独立的

C.字符之间的传送时间长度应相同 D.字符发送速率由波特率决定 3.8086系统中内存储器地址空间为1M,而在进行I/O读写是,有效的地址线是() A.高16位 B.低16位 C.高8位 D.低8位 4.8086CPU在执行MOVAL,[BX]指令的总线周期内,若BX 存放的内容为1011H,则BHE和A0的状态是()。 A.0,0 B.0,1

3S技术重点复习资料

3S期末复习资料 题型:填空20%(0.5分/空)、名词解释20%(2分/题)、简答题30%(5—6题)、论述题20%(10分/题)、计算或证明10% 第一章绪论 1、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rmatics或Geomatics):又译为地理信息科学,是测绘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 地图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卫星定位技术、专家系统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等的有机集成,即多种学科的综合。是用各种现代化方法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与地理和空间分布有关数据的一门综合的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和产业实体。 2、地球信息科学的特点:动态性、系统化、实时性、空间特征、信息科学。 6、遥感的分类: 1)按遥感平台分:航天遥感(平台处于海拔高度大于80km的空中,如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空遥感(平台处于海拔高度小于80km的空中,如飞机、气球等)。地面遥感(平台处于地面。如三脚架、遥感车、塔、船等)。 2)按传感器工作方式分: 被动遥感:传感器本身不发射任何人工探测信号,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对象的信息。如不用闪光灯的摄影。 主动遥感:传感器本身带有电磁波的辐射源,工作时向目标发射信号,接收目标物反射这种辐射波的强度。如使用闪光灯的摄影和侧视雷达。 7、遥感的特性:空间特性、时间特性、光谱特性。这三大特性构成了遥感信息地学评价的三个基本标准(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 11、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以一定的 格式输入、存贮、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现实世界的各类空间数据及属性特征的技术系统。 12.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授时、定位、测距导航系统实现精确的定位。 第二章空间信息技术基础 2、黄道面:地球绕地轴(地球旋转轴)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平面即称为黄道面。 3、我国常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有:BJ54(1954年北京坐标系)、GDZ80(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WGS-84(全球公用的地球坐标系)。 4、地图投影:将椭球面上各点的大地坐标,按着一定的数学法则,变换为平面上相应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地图投影变换:由于球面的不可展示性,为了用平面坐标来表示球面上目标的空间位置,必须进行球面坐标到平面坐标的转换,这就是地图的投影变换。 5、我国的地图投影主要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在大比例尺时(大于100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在中小比例尺时(1:100万),采用兰勃特投影(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 6、高斯投影的特征: 1)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后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 2)投影具有等角的性质(投影后经纬线相垂直); 3)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 7、高斯--克吕格投影的优点: 1)等角性适合系列比例尺地图的使用与编制; 2)经纬网和直角坐标的偏差小,便于阅读使用; 3)计算工作量小,直角坐标和子午收敛角值只需计算一个带。 8、我国高斯投影的分带方法:在1:2.5万至1:50万的地形图,采用6 °带,全球共分为60个投影带(我国位于东经72 °到136 °间,共含11个投影带);1:1万及更大比例尺图采用3 °带,全球共120个带。9、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计算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20 D C C B C A D B C A C A D D B C B C A B 1. 组织层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 A.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B.关系模型,网络模型,层次模型 C.1:1的联系,1:n的联系,n:m的联系 D.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2在关系模型中,任何关系必须满足约束条件包括实体完整性、[ ]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A.动态完整性 B.数据完整性 C.参照完整性 D.结构完整性 3 SQL Server 中的角色是[ ]。 A. 一个服务器登录 B. 一个数据库用户 C. 一组权限的集合 D. 一个服务器用户 4.当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应用程序无需改变,这样的特性称为数据的[ ]。 A.逻辑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程序无关性 D.物理无关性 5.下列哪个不是以处理大量数据为中心的应用程序的特点[ ]。 A.涉及的数据量大 B.数据需长期联机保存 C.数据的计算复杂 D.数据可被多个应用所共享 6.E-R图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 A.概念模型 B.结构模型 C.逻辑模型 D.物理模型 7.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型属于[ ]。 A.需求分析 B.物理结构设计 C.逻辑结构设计 D.概念结构设计 8.[ ]记录了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的每一次更新操作。 A.后援副本 B.日志文件 C.数据库 D.缓冲区 9. [ ]是用户定义的一组数据库操作序列,是一个基本的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 A.程序 B.进程 C.事务 D.文件 10.信息世界中,实体是指[ ]。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 客观存在的属性 C. 客观存在的特性 D. 某一具体事件 11. 数据库系统中, DBA表示[ ] 。 A.应用程序设计者 B. 数据库使用者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20分,每题1分) 1.DB、DBMS和DB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DB包括DBMS和DBS B. DBS包括DB和DBMS C. DBMS包括DB和DBS C. DBS与DB和DBMS无关 2.在数据库系统中,读脏数据是指一个事务读了另一个事务() A. 未更新的数据 B. 未撤销的数据 C. 未提交的数据 D. 未刷新的数据 3.加锁协议中规定“先申请先服务”的原则,可以避免数据库系统出现() A. 活锁 B. 死锁 C. 读-写冲突 D. 写-写冲突 4.语句DELETE FROM SC表明() A. 删除SC中的全部记录 B. 删除基本表SC C. 删除基本表SC中的列数据 D. 删除基本表SC中的部分行 5.数据库设计阶段分为() A. 物理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编程和调试阶段 B. 模型设计阶段、程序设计阶段和运行阶段 C. 方案设计阶段、总体设计阶段、个别设计阶段和编程阶段 D. 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实施和调试阶段 6.关系笛卡尔积运算记号R×S表示() A. R为关系名,S为属性名 B. R和S均为属性名 C. R为属性名,S为关系名 D. R和S均为关系名 7.在DB应用中,一般一条SQL语句可产生或处理一组记录,而DB主语言语句 一般一次只能处理一条记录,其协调可通过哪种技术实现() A. 指针 B. 游标 C. 数组 D. 栈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B.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BCNF C. 任何一个包含三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D. 任何一个关系模式都一定有码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3S技术及其应用练习

江苏2012高考二轮复习“3S”技术及其应用专题练习 命题角度一:“3S”技术的内涵及特点 1、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信息技术通常被称为3S技术,即RS、GRS、GIS B.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 C.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不可以模拟特定区域的全过程,只能预测、预报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变化 D.地理信息技术只能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和监测等 2、下列关于3S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GPS中,如果地面接收机接收到4颗以上卫星的信息,就可计算并显示出处在运动状态中的接收机 的运动速度和预测运动方向 B.遥感技术可以全面系统地提供资源状况,但不能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替 C.2005年5月,我国对珠峰高度进行了新的测量,科考人员随身携带了GPS,主要是为了避免在复杂的 地形中迷失攀登方向 D.利用RS可以预测气象灾害,利用GPS可以模拟气象灾害 3、(2008·山东文综,25)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目前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4、地理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据此完成(1)~(2)题。 (1)利用遥感卫星,可以: A.发现水稻虫害的类型 B.了解农作物长势 C.计算台风灾害的损失 D.评价土壤的质量 (2)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道路规划时,比较适宜的基准图件是 ①城市等高线地图;②城市气温分布图;③城市行政区划图;④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07山东文综)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这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6、“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 (1)摄取月面图像信号的技术手段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2)对月球精确“画像”主要利用下列哪项地理信息技术 A.GPS技术 B.RS技术 C.GIS技术 D.SOS技术 命题角度二:“3S”技术的应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模拟试卷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模拟试卷答案 1.填空题(每格1分,总分20分) (1)数据库的保护功能主要包括确保数据的安全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方面的内容。 数据的完整性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2)事务的性质:原子性、__________、__________、持久性。一致性隔离性(3)在SQL中,CREATE VIEW 语句用于建立视图,如果要求今后对视图用UPDATE语句更新数据时必须满足于查询中的表达式,则应当在CREATE VIEW 语句中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语。WITH CHECK OPTION (4)视图是一个虚表,它是从____________中导出的表,在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____________,不存放视图的____________。 基本表或视图定义数据 (5)数据库设计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_____特性的设计,二是_____________特性的设计。结构行为 (6)关系数据操作语言(DML)的特点是:操作对象与结果均为关系、操作的非过程性强、语言一体化、并且是建立在数学理论基础之上。DML包括数据查询和________两种数据操作语句。数据更新 (7)使用游标的步骤为:定义游标、打开游标、__取出记录____________、关闭游标(释放游标)。 (8)信息的三种世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数据世界,其中数据世界又称为计算机世界。信息的现实世界信息世界 (9)从关系规范化理论的角度讲,一个只满足1NF的关系可能存在的四方面问题是:数据冗余度大、__________________异常、__________________异常和 __________________异常。插入修改删除 (10)在SQL中,通配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下划线_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任何长度的字符串一个任意字符 2.单选题(每题2分,总分20分) (1)以下____B___采用了自底向上的设计分析方法 A)需求分析B)概念结构设计 C)逻辑结构设计D)物理结构设计 (2)在视图上不能完成的操作是( D )。 A、在视图上定义新的视图 B、查询操作

(微机原理及应用)编程题试题集

重庆科技学院试卷库系统试卷库导出试卷 微机原理及应用-编程题(43题) 题序:0017题型:06难度:01分值:10.0章号:03节号:02 知识点: 。8086/8088指令系统 题干: 变量DATAX和DATAY定义如下: DATAX DW 0148H DW 2316H DA TAY DW 0237H DW 4052H 试编写一个程序段,实现将DATAX和DA TAY两个字数据相乘(用MUL)。答案: 解:(1) MOV AX, DATAX MUL DATAY MOV DATAY,AX MOV DATAY+2,DX 题序:0018题型:06难度:02分值:10.0章号:03节号:02 知识点: 。8086/8088指令系统 题干: 变量DATAX和DATAY定义如下: DATAX DW 0148H DW 2316H DA TAY DW 0237H DW 4052H 试编写一个程序段,实现将DATAX除以23(用DIV)。 答案: 解:(1) MOV AX, DATAX MOV BL, 23 DIV BL MOV BL,AH

MOV AH, 0 MOV DATAY, AX 。存放商 MOV AL,BL MOV DATAY+2, DX 。存放余数 题序:0002题型:06难度:03分值:10.0章号:03节号:02 知识点: 。8086/8088指令系统 题干: 试编写一个程序段,实现将BX中的数除以10,结果仍放在BX中。 答案: 解: MOV CL,0AH MOV AX,BX DIV CL MOV BX,AX 题序:0016题型:06难度:03分值:10.0章号:03节号:02 知识点: 。8086/8088指令系统 题干: 变量DATAX和DATAY定义如下: DATAX DW 0148H DW 2316H DA TAY DW 0237H DW 4052H 试编写一个程序段,实现将DATAX和DA TAY中的两个双字数据相加, 和存放在DA TAY和答案: 解:(1) MOV AX, DATAX ADD AX, DATAY MOV BX, DATAX+2 ADD BX, DATAY+2 MOV DATAY, AX MOV DATAY+2, BX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库 (附答案)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 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答案:A 2 。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答案:B 3 。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答案:A .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 4 组织、存储和应用的 ① 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 , 的软件系统叫 ② DBMS ,由计算机、操作系统、 、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叫做 ③ 。 ① A.文件的集合 B.数据的集合 C.命令的集合 D.程序的集合 ② A.命令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系统 D.操作系统 ③ A.文件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软件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 答案:①B ②B ③B 5.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答案:B 6.数据库具有①、最小的②和较高的③。 ① A.程序结构化 B.数据结构化 C.程序标准化 D.数据模块化 ② A.冗余度 B.存储量 C.完整性 D.有效性 ③ A.程序与数据可靠性 B.程序与数据完整性 C.程序与数据独立性 D.程序与数据一致性 答案:①B ②A ③C 7.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B.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致性 C.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D.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答案:A 8.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3S技术高中地理专题复习(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地理导学案——“3S”技术专题 重难点 1.GIS 的概念、应用,尤其是与城市管理 2.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 常考点 纵观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的考题,可以看出对“3S技术”专题考点的考查难度不算大,多注重对基础原理和基本应用的考查。从考查内容看侧重“3S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考查形式看多以源环境和城市等热点问题为背景。近几年年高考命题形式除遵循近几年的命题规律外,还可能资源开发自然灾害监测等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 1、遥感技术(RS) (1)、工作原理和特点 (2)、核心知识:遥感技术主要利 用不同地物(即目标物)反射或辐射 的电磁波不同这一原理对地物进行分 辨得到相应的影像图片。如:耕地与 林地、海洋与陆地、被污染的水体与 未被污染的水体、健康的农作物与遭 受病虫害的农作物等等。 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应用原理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 应用遥感图像可以划分蕴藏矿产的大致 区域 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通过遥感图像,运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 相关资源的分布、类型、健康状况等 环境监测荒漠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 及其影响、植被变化等 通过同一地点不同时段遥感图像的对比 分析,可以动态监测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 的发生,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火灾等监测 2、全球定位系统(GPS)(1)、工作原理与功能(2)、核心知识:由于全球定位系统能确定目标物的经纬度、高程(或深度)和速度,所以其最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3)、提示:确定静止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3 颗GPS 卫星,确定运动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 4 颗GPS 卫星。由于卫星信号传播和接受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GPS 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 3、地理信息系统(GIS)(1)、应用和特点 不同地物 反 磁 波 遥特 距 越 越探范围 工作 辨 电磁信 地物 卫星反射自身 参 接根四颗 磁相 、 1 和 定; 2 、行进 原 理 ;G 1 2 、 、飞 空 分和 线 摄 作 旅 功 定 位 导 航 交 领 大地测量野外勘探 紧 1 自主导航;向用户提 航 港 调提 地面接信

2019年大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叙述正确的是(C) A. 算法的执行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 B.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程序中指令(或语句)的条数 C. 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D. 以上三种描述都不对 (2) 以下数据结构中不属于线性数据结构的是(C) A. 队列 B. 线性表 C. 二叉树 D. 栈 (3) 在一棵二叉树上第5层的结点数最多是(B) 注:由公式2k-1得 A. 8 B. 16 C. 32 D. 15 (4) 下面描述中,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的是(A) A. 使用顺序、选择和重复(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表示程序的控制逻辑 B. 模块只有一个入口,可以有多个出口 C. 注重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D. 不使用goto语句 (5) 下面概念中,不属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是(D) 注:P55-58 A. 对象 B. 继承 C. 类 D. 过程调用 (6) 在结构化方法中,用数据流程图(DFD)作为描述工具的软件开发阶段是(B)

A. 可行性分析 B. 需求分析 C. 详细设计 D. 程序编码 (7) 在软件开发中,下面任务不属于设计阶段的是(D) A. 数据结构设计 B. 给出系统模块结构 C. 定义模块算法 D. 定义需求并建立系统模型 (8)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B) A. 数据模型 B. 数据库管理系统 C. 软件工具 D. 数据库 (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A.数据库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不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 B.数据库设计是指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共享的问题 D.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物理结构必须与逻辑结构一致 (10) 下列模式中,能够给出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的是(A) 注:P108 A. 内模式 B. 外模式 C. 概念模式 D. 逻辑模式 (11)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C) A. 执行算法程序所需要的时间 B. 算法程序的长度 C. 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 D. 算法程序中的指令条数 (12)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D)

微机原理及应用-171821吉大清考试题答案

微机原理及应用 一、单选题 1. (2分)微机控制总线上传送的是()。 ?A.?存储器和I/O设备向CPU传送的状态信号 ?B.?存储器和I/O接口的地址 ?C.?CPU向存储器和I/O设备发出的命令信号 ?D.?A和C 2. (2分)波特率是()。 ?A.?每秒钟传送的位数 ?B.?每秒钟传送的字节数 ?C.?每秒钟传送的字数 ?D.?每秒钟传送的ASCII码字符数 3. (2分)在微型机中,主存是由()组成。 ?A.?RAM和硬盘 ?B.?ROM和硬盘 ?C.?RAM、软盘及硬盘 ?D.?RAM和ROM 4. (2分)指令TEST AL,40H的含义是()。

?A.?测试AL的内容是否等于40 ?B.?测试AL的D6位的逻辑值。 ?C.?测试AL的D2位的逻辑值。 ?D.?比较AL的内容与80H号存储单元内容是否一致 5. (2分)8253软启动前,GATE必需为()态。 ?A.?低电平 ?B.?任意 ?C.?高电平 ?D.?上升沿 6. (2分)8253可编程定时/计数器工作在方式2时,控制信号GATE变为低电平后对计数器的影响是()。 ?A.?等待下一次计数开始 ?B.?暂时停止现行计数工作 ?C.?计数器的计数不受该信号的影响 ?D.?立即开始新的计数 7. (2分)8086执行OUT DX,AL指令时,输出到地址总线上的信息是()。 ?A.?AL ?B.?AX ?C.?DL

?D.?DX 8. (2分)算术移位指令SAL可用于()。 ?A.?带符号数乘2 ?B.?带符号数除2 ?C.?无符号数乘2 ?D.?无符号数除2 9. (2分)典型的计算机硬件结构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是()。 ?A.?CPU、存储器、I/O设备 ?B.?CPU、运算器、控制器 ?C.?存储器、I/O设备、系统总线 ?D.?CPU、控制器、I/O设备 10. (2分)8255工作方式0,A口输入,C口高4位输入,B口输出,C口低4位输出,其控制字为()。 ?A.?B ?B.?B ?C.?00011000B ?D.?B 11. (2分)十进制数-75用二进制数表示,其表示方式是()。

3s技术与集成复习资料(公式版)

3s技术与集成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3s技术集成:就是将RS、GPS、GIS技术和用这些技术得到的多时相、多尺度、多类型等多资源地学信息统一在同一坐标系中进行信息的动态管理、综合分析和技术应用。 2、POS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将GPS技术与空三摄影测量技术及INS惯性导航技术相结合,实现无控制点的空间数据的实时采集。 3、发射光谱曲线:以横坐标表示波长的变化,纵坐标表示发射率,即构成反映发射光谱特性的曲线,称为发射光谱曲线。 4、虚拟现实:又称灵镜技术,是指通过三维立体显示器、数据手套、三维鼠标、数据衣、立体声耳机等使人能完全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特殊三维图形环境中的技术,人可以操作控制三维图形环境,实现特殊的目的。 5、惯性导航系统:是利用惯性敏感元件测量航行体相对惯性空间的线运动和角运动参数,在给定的运动初始条件下由计算机推算出航行体的姿态、方位、速度和位置等参数,从而引导航行体完成预定的航行任务。 6、LIDAR:是一种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三种新技术于一身的系统,用于获得高精度、高密度的三维坐标数据,并构建目标物的三维立体模型。 7、遥感图像融合:遥感图像融合是一个对多遥感器的图像数据和其他信息的处理过程,它着重于把那些在空间或时间上冗余或互补的多源数据,按一定的规则(或算法)进行运算处理,获得比任何单一数据更精确、更丰富的信息,生成一幅具有新的空间、波谱、时间特征的合成图像。 8、波谱相应曲线:根据遥感器对波谱的相对响应(用百分数表示)与波长的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绘出曲线。 9、光谱响应特征曲线:光谱波长与其他量变间的关系曲线、根据遥感器对波谱的相对响应与波长的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绘出曲线。 10、惯性导航系统:是利用惯性敏感元件测量航行体相对惯性空间的线运动和角运动参数,在给定的运动初始条件下,由计算机推算出航行体的姿态、方位、速度和位置等参数,从而引导航行体完成预定的航行任务。 二、简答题 1、GIS数据采集方式有哪些?GPS采集GIS数据有哪些优势? 答:采集方式包括地图数字化、遥感、航空摄影测量及基于GPS的GIS野外数据采集; GPS采集GIS数据优势:①GPS提供高精度的空间信息;②GPS与计算机结合,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同时获取; ③GPS用于GIS的数据采集,速度更快,成本更低;④GPS采集GIS数据缩短更新周期。 2、3s技术的应用定义及应用范围,并举例 答:3S技术集成的应用:测绘制图;环境监测;救灾抢险;交通管理;精确农业;资源清查;国土整治;城市规划及空间决策 定义:3S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 举例:3S技术在车辆导航与车辆监控系统中的应用;3S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中的应用;3S技术在精细农业发展中的应用;3S技术在土地研究中的应用;3S技术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3、遥感图像的分辨率的概念及应用 A、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利用搞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可以用于研究如作物估产,土地识别,林火检测等项目 B、波谱分辨率:指传感器探测器件接收电磁波辐射所能区分的最小波长范围。利用多时段的遥感卫星,可以将地物波谱微弱的差异区分并记录,提高图像的可检测能力 C、时间分辨率:指在同一区域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用于评价遥感系统动态监测能力和“多日摄影”系列遥感资料在多时相分析中应用能力。 4、4D产品含义及应用 含义:4D产品是以栅格数据为基本形式,兼容矢量数据,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线化地图(DL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总结含试题及其答案

数据库原理综合习题答案 1.1名词解释 (1) DB:即数据库(Database),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2) DBMS: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3) DBS:即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4)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5)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6)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 (7) 数据模型: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在数据库技术中,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它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6) 概念数据模型:是独门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 (9) 结构数据模型: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这类模型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以称为“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应包含: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它主要有:层次、网状、关系三种模型。 (10) 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1) 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2) 关系模型: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库模型。其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鍵表示实体间联系。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 (13)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概念模式不仅要描述概念记录类型,还要描述记录间的联系、操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 (14)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15)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成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16) 模式/内模式映象:这个映象存在于概念级和内部级之间,用于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间的对应性,即概念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一般在内模式中描述。 (17) 外模式/模式映象:这人映象存在于外部级和概念级之间,用于定义外模式和概念模式间的对应性,即外部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都是在外模式中描述。 (18) 数据独立性:在数据库技术中,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数据独立性分成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两级。 (19) 物理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内模式要进行修改,即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方法有所变化,那么模式/内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概念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概念模式。

3S技术复习题

3S技术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包括哪四部分?分别对应人体信息器官的哪些功能? 2、什么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有何作用? 3、我国现阶段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你如何看待农业信息技术现阶段的发展? 4、农田生物信息包含哪些类型?有何特点?如何采集和提取农田生物信息? 5、什么是“3S”技术?各自的定义。 6、按照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划分,遥感分为哪些类型? 7、遥感技术系统包含哪几个部分?哪些类型?与常规技术手段相比有哪些特点? 8、目前遥感应用的各波段及特性? 9、遥感的原理? 10、农作物遥感估产的原理 11、什么是地物反射波谱特性?地物反射波谱特性有何变化规律? 12、农业遥感领域主要包括哪些?主要应用于那些方面? 13、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14、GIS可分为哪些类型?有哪些用途?通常有哪几部分构成? 15、国内外常用的代表GIS软件有哪些?3.GIS的主要功能? 16、GIS基本空间操作有哪些?空间插值的意义是什么? 17、GPS如何实现定位?普通GPS状态参数有哪些? 18、GPS由哪些部分组成? 19、除GPS系统外,世界上还有哪些卫星定位系统? 20、举例主要讲述一个3S技术在农村区域发展(或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包括该技术的技术原理、如何实施、实施情况、经济效益、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必需有图片展示、介绍该技术实施流程、运行等。 精确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智能栽培学主要研究什么 农业信息技术的作用 21地理(空间)数据的两种主要数据结构为。 2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之一,采用作为数据库数据组织、存贮和管理的基本单元。 23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源的类型有哪些?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有哪些主要的数据输入方法? 24对比分析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复习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事务的ACID性质中,关于原子性(atomicity)的描述正确的是() A.指数据库的内容不出现矛盾的状态。 B.若事力正常结束,即使发生故障,列新结果也不会从数据库中消失。 C.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 D.若多个事务同时进行,与顺序实现的处理结果是一致的。 2.以下关于E-R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E-R图建立在关系数据库的假设上 B.E-R图使用过程和数据的关系清晰,实体间的关系可导出应用过程的表示。 C.E-R图可将现实世界(应用)中的信息抽象地表示为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 D.E-R图能表示数据生命周期。3.在DBS中,DBMS和OS的关系是() 3.在SQL的SELECT语句中,实现投影操作的是哪个句? A.SELECT B FROM C WHERE D ORDER BY 4.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 A.U,ˉ,×,∏和σ B.U,ˉ,,∏和σ C.U,∩,×,∏和σ D.U,∩,,∏和σ 5.当关系R和S自然联接时,能够把R利S原该舍弃的元组放到结果关系中的操作是() A.左外联接 B.右外联接 C.外部并 D.外联接 6.下列聚合函数中不忽略空值(NULL)的是() A.SUM(列名) B.MAX(列名) C.COUNT(*) D.AVG(列名) 7.关系模式R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8.某学校规定,每一个班级至多有50名学生,至少有1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必须属于一个班级。在班级与学生实体的联系中,学生实体的基数是() A.(0, 1) B.(1, 1) C.(1, 10) D.(10, 50) 9.关系R(A,B)和S(B,C)中分别有10个和15个元组,属性B是R的主码,则R S中元组数目的范围是() A.(0,15) B.(10,15) C.(10,25) D.(0,150) 10.有一个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其中一台计算机A存有DBMS软件、所有用户数据和应用程序,其余各节点作为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向A发出数据库应用请求,这种方式属于() A.集中式数据库体系结构 B.主从式数据库体系结构 C.客户机/服务器数据库体系结构 D.分布式数据库体系结构 11.如果事务T获得了数据项Q 上的排它锁,则T对Q() A.只能读不能写 B.只能写不能读 C.既可读又可写 D.不能读不能写 12.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件的子系统是() A.安全性管理子系统 B.完整性管理子系统 C.并发控制子系统 D.恢复管理子系统 13.SQL的全局约束是指基于元组的检查子句和() A.非空值约束 B.域约束子句 C.断言 D.外键子句 14.为了防止一个用户的工作不适当地影响另一个用户,应该采取() A.完整性控制 B.安全性控制 C.并发控制 D.访问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