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C管理知识大全

PMC管理知识大全
PMC管理知识大全

PMC管理大全

PMC:“Product Material Control”的英文缩写形式,意思是:生产及物料控制。通常它分为两个部分:

一、PC:生产控制或生产管制,台湾和日资公司俗称为“生管”。主要职能是生产的计划与生产的进度控制和管理。

二、MC:物料控制,俗称物控,主要职能是物料计划、请购、物料调度、物料的控制,其中还包括坏料控制和正常进出用料控制等。

● PMC管理做得差,容易造成什么现象?

PMC的计划能力、控制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做得差,容易造成以下现象:

1、经常性的停工待料:因为生产无计划或物料无计划,造成物料进度经常跟不上,以致经常性的

停工待料

2、生产上的顿饱来一顿饥:因为经常停工待料,等到一来物料,交期自然变短,生产时间不足,

只有加班加点赶货,结果有时饿死,有时撑死。

3、物料计划的不准或物料控制的不良,半成品或原材料不能衔接上,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一大

堆,造成货仓大量堆积材料和半成品,生产自然不顺畅。

4、生产计划表仅起形式上的作用,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脱节,计划是一套,生产又是一套,生产

计划根本不起作用,徒具形式。

5、对销售预测不准或对产能分析不准,不能针对产能进行合理安排,没有空留余地,生产计划的

机动性不强,生产计划变更频繁,紧急订单一多,生产计划的执行就成了泡影。

6、计划、生产及物料进度协调不强,影响交货期,降低公司声誉。

7、生产经常紊乱,品质跟着失控,造成经常性的返工,经常返工又影响生产计划的执行,造成恶性循环. 那么,这种混乱局面所产生的主要责任在于公司的PMC负责人,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该从哪方面着手,来开展工作呢?” 根据经验,建议先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向公司领导说明什么是PMC,然后请求领导对PMC的工作进行明确的具体分工。

二、PMC横跨生产和物控两大系统以及计划、排产、采购、仓储、供应、生产、质检等若干子系统,因此,您要明确提出自己的管辖范围和工作职责。如果您确有能力全面负责PMC工作,就勇挑重担;如果您确实感到力不从心,那就应该主动请求减轻职责压力,管你应该管、能管好的工作。决对不当说不清责任的PMC主管。

三、一定要知道:担任什么职务就承担什么责任。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按照PMC的管辖范围,应由副总经理或副厂长来负责。

四、一定要知道:有什么职务就需要有什么权力。试想:有职无权如何开展工作?

五、一定要知道:做事情要量力而为。

PMC应适时跟踪和监控计划执行情况,主要有四个方面,

1、订单执行、

2、物料到位执行、

3、生产指令执行、

4、在线物料/半成品品质跟踪

四个方面,PMC工作关键是沟通、协调. 针对四个方面应该如何去开展,每一方面需要哪一方的资源/技术支持,如何去调动,行进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监控,让各相关方都能在需要的时候得到需要的能完成任务的简单指引.

ERP系统中的PMC模块并不复杂,关键是如何让相关方明白其中的关系和重要性后,认真地去执行;并不是只要PMC部门明白就行.

建立一个PMC体系需要相当的一段时间,同时在公司高层不能足够意识到PMC的重要性时,作为一个PMC 主管所承受的压力是相当大的,首先需要与同级部门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不能指责同级部门做的不好,你只需要告诉他们如果不按照你的统筹计划去做会有什么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他们错了几次就会发现PMC 是在帮他们,而不是在指挥和指责他们,只有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和赢得了同级部门的信任,你才能融入都这个组织,这是你才能顺顺当当的开展工作和在任何时候都发言权,同时要记住PMC主管的官不大,但行政级别是很高的,一般在公司组织架构里面是直接由总经理或有相当权威的副总领导,有人在撑腰在不怕摔破后脑勺

1、明确PMC部门的工作范围与职责

2、现在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了解及现行工作流程的了解

3、提出PMC部的组织架构,及各员工的工职责

4、向上司提出你的工作方案

5、公司组织架构及业务流程的重组(上司)

6、试运行(期间出责异常,原单位负责60%)

7、整理计划所需基础资料(库存、工艺、BOM、采购、质量等状况)

8、制定MPS

9、试运行(计划达率?)

10、分析产值是否提高(成绩和生产共享)

等等吧

产品规划的概要说明

产品周期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1 概念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提出一些产品概念,市场需求,对于产品而言,仅仅是一些描述而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但是这个阶段是周期的基础,只有积累一定量的需求,才能为产品经理的具体工作提供依据。在这个阶段中,产品经理主要是负责提出概念和进行概念表述,描绘一个产品的轮廓,让相关部门和高层接受这个概念,得到支持和资源分配。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市场数据获取和需求分析。出现的成果主要为:《市场需求反馈记录》和《需求分析报告》

2 产品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概念进行图纸化和量化,设定产品指标,形成可设计的功能和产品原型,并且通过公司认可,纳入公司产品开发计划中。在这个阶段中,产品经理主要是负责对产品进行量化的工作,量化的内容应该包括产品功能,产品模型,开发进度,所需资源。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市场沟通,产品设计和计划确认。出现的成果主要为:《产品设计文档》,《产品开发计划》和《产品立项单》

3 技术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把图纸化的产品原型进行物理化,依据产品设计文档开发出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实物(这里的实物是指可以实现具体功能的物理载体)。在这个阶段中,主要依靠研发生产部门进行,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协调各种资源,全力保障技术化阶段能够按照产品开发计划进行。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产品开发和产品验收。出现的成果主要为:可交付的产品和《技术白皮书》

4 商品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把交付的产品形成具有销售价值的商品,就是对该产品进行商业化包装,这个包括两个部分:内涵商业化和外延商业化。内涵商业化是指对产品本身进行的商业化过程,比如产品说明书,销售手册,包装元素等;外延商业化是指促进商品销售的元素确定过程,比如媒体准备,软文准备,渠道准备等。在这个阶段中,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内涵商业化的整体过程,协助销售部门完成外延商业化的过程,完成产品发布。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商业化和产品发布出现的主要成果为:可销售的产品和产品发布,以及大量的商品化元素。

5 市场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就是跟踪产品发布后的销售进度(我习惯于跟踪3个月),积极推动销售部门完成销售任务,并随时了解销售反馈,进行记录,调整产品在一个产品年度的策略,并对产品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在这个阶段中,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就是和销售部门进行沟通,协助解决销售过程中遇到的产品问题。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产品跟踪和产品总结。出现的主要成果为:预定的销售渠道完成和销售反馈记录一般的产品规划周期就是由这五个阶段组成的,在进入到市场化阶段后,其实就可以进入到第一个阶段中了,产品规划的周期本身就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从概念开始,逐渐完成一个完成产品的周期,其中包含了多个这样的产品规划周期,而产品经理作为产品的全程参与者,其责任将大大超出横向部门的职责范围,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些产品经理体系建立比较完善和重视的企业,其产品的市场感知度相当强烈,产品的市场替代能力也非常强,从而也推动了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开发能力。

经过近半个月的工作开展,对公司的物料控制机制与生产订单运行机制进行了综合的了解,根据目前这两大块的实际情况,列举一份本人对现状的理解并拟定一份PMC部的工作开展思路:

一、PMC部的重要性

1.PMC下设MC和PC是作为物料控制系统与生产订单运作系统的一个平衡杠杆,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利润=收入金额—公司支出。虽然收入金额与生产部完成订单数量成正比,但在公司的总支出中,物料费用的支出却占了85%以上.所以这就需求公司内部有一个部门去平衡这两大块,以求达到最合理的状态才能得到更高的利润.)

2.PMC作为公司订单运作与物料运作的最高指挥系统.(可以想象,一场战争如果某一方的指挥系统突然不存在,那这场战争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3.目前制造业(100人以上的)基本上都成立了PMC部,或者都有其相似的部门去履行其职责,这已是制造行业公认为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

4.PMC部倡导的是:所有的工作制定计划,一切按照计划执行,然后作适当的调节.(计划是管理者提高效益的重要方法;计划是管理者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标准)

二、公司目前PMC部职能的状况

1.公司目前没有设PMC部或是履行其职责的部门,没有相关的运作流程.而还是停留在原始的“作坊式”管理模式之中.(接收订单生产出货) 这以一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而现代管理是追求精细化的管理。

2.公司目前虽然有物控与生管的建制与相关人员配置,但却没有一个正确、合理的运作流程,以及欠缺与相关部门的相互衔接、配合。部门具体的工作职责与分工、及其与兄弟部门的合作并不清晰,缺少制度化、文件化的流程规范.

3.物料管理与生产管理是并不矛盾的、是应该可以协调的,而我司却以浪费物料为代价去无条件的满足生产。形成一种很不协调的现象。

4.目前物料控制方面:

a.仓库的进、出物料缺少规范化运作,导致仓库的数据混乱。仓库作为数据与实物的连接处就已经混乱了,可想而知整个公司的数据流有多乱。物控的数据起源于仓库,那物料进度信息的准确率就可想而知了,物料信息不够准确,谈何稳定生产。管理谈何有正确的决策呢?(决策是要

其实,快速建立一个具有可执行性的PMC分四个环节做就可以了。

第一个环节:确定公司的产品方向和产品策略

这个环节是一个PMC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一个公司的市场基础,盈利基础,一个公司必然有一个非常明确产品方向和产品策略,这个方向和策略只是一个框架性的东西,只是画了一个圈子,告诉公司的员工我们要做什么东西,那些是重点产品的,那些二线产品,如何做这些产品,比如说一个软件公司,其产品方向

就是个人用户,一共有四条产品线,分别是娱乐,办公,网络应用和系统安全,娱乐和办公是一线产品,其产品策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是以自研为主,市场零售为主渠道,还是以合作为主,OEM为主渠道,是做领头羊还是做追随者,这就是一个原则性的东西,公司任何人都得了解,如果是面向个人用户的系统安全软件,以OEM为主,那么这个公司即使有实力开发企业级的系统安全软件,那么他也不会去做的,因为不能违反公司的产品方向,违反了方向,就会造成公司资源的紧张,尤其对于产品管理中心来说,这更是大忌,一个PMC如果连自己公司的产品方向都不清楚,你能想象他可能会和公司呼吸保持一致吗?联盟中有兄弟就说的好:PMC一定要把握公司的想法,公司想要什么,你就做什么,而不是你做了什么,就希望公司接受什么。因此,在你建立PMC的时候,首先要把这个明确了,形成一个文档,每当一个PMC 入职的时候,把这个文档交给他看,这个公司不是人力资源部来做的,而是你来做的,只有你是最了解公司产品方向的人,其实这个文档非常简单,我建议用一个矩形图来描述就可以了,上面说明公司的产品线有那些,所有产品的技术核心是什么,在技术核心上已经存在有那些产品应用,每个产品应用都处于那个阶段(上升还是下降,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产品生命周期线)等可以让新人一幕了然的信息,这样,新人进来后就不会每天追着你问:我们应该做什么产品;做这个产品合适吗?等这些基础的问题,如果是一个比较有经验的PM,他在看到这份文档之后,可以立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工作方向,无需再多费口舌。

总结一下:这个环节就是明确PMC能做什么。

第二个环节:确定公司的内外资源

如果说第一个环节确定了PMC能做什么,那么这个环节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能做到什么程度,也就是你做出来的产品能做成什么样子。公司的内外资源主要包括技术资源,市场资源,物质资源(包括设备和可投入资金),外部资源则包括合作伙伴,公共关系(含政府),口碑,影响力等。其实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内部资源,先说一下技术资源。技术资源简单的说就是研发和生产部门能把你设计出来的产品做到那种程度,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同样是一部汽车,都是四个轮子一个发动机,国产和进口车的质量却是千差万别,难道是我们的产品设计人员笨,设计不出好的汽车来,不是的,是因为我们的生产部门的制造工艺比不上国外的企业,这点在国内好多产品中都可以看到,东西是能做出来,但是品质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了。市场资源就是要明确我们目标用户有那些,市场范围有多大,每个市场中我们的份额有多少,一般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进入市场等等,明确了这个资源,在你前期做一些市场调研的时候就会有针对性,而不会出现把羽绒服考虑卖到广东的笑话,在后期的时候就会有助于PM制定合适的市场销售策略,更好的协助销售部门完成产品的上市。物质资源就是要明确公司现有那些设备是可用的,公司愿意为那些产品多投入,那些产品少投入或者不投入,这就决定了PM在工作的时候必须有侧重,不要为一个公司不重视的产品而渴望获得公司大部份的资源,除非你有回天之力,否则还是慎重为好,避免出现自己把自己折到里面的窘境。对于外部资源,就不一一说了,因为外部资源可变因素太多,不是PMC一个人可以把握好的,就只说一下外部资源中的合作伙伴吧。曾经在设计一款软件的时候,有一个功能出了一些问题,其实这个功能很简单,开发人员不是不能做,而是一旦自己去开发的话,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发布周期,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借助外力来实现了,因此我们找到了一个做共享软件的个人,正好他已经有一个成型的东西了,为什么要找个人呢,因为个人比公司来说,更容易谈成,并且价格也不会很高,记得当时只花了2000块钱就把这个功能搞定了。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明PMC手里一定要有一些外部的资源,尤其是合作伙伴的资源,行业不限,积累足够多的外部资源,可以使你在工作中更得心应手,不过应该注意一点的是:产品的核心一定要在自己手里,并且合作要考虑成本,还要采用合适的合作方式。一旦有足够的合作伙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把自己产品的外延大大地延伸了,这对于自己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总结一下:这个环节就是明确PMC能把产品做成什么

第三个环节:确定上下游部门的工作联系

这个环节是PMC中得必要手段,因为只要是体系,就必然和各种各样的人和部门打交道,尤其对于PMC 而言,更是重要,因为PMC工作的本质实际就是运用公司内外的各种资源为产品服务,缺乏了关系的产品部门是根本不可能做出任何产品来的,但是因为PMC要涉及的部门基本都是同级的或者是还要高一级的,因此确定上下游部门的工作联系一定要明确成文,经过公司高层的认可,并且和其它部门形成共识,主要

的作用是要让其它部门能够意识到PMC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作用,能为其它部门提供什么,同时又需要其它部门为PMC提供什么,这个过程是比较繁琐的,可以通过培训,私聊等各种方式灌输PMC的思想,实在不行,就必须靠高层的强制力来推动了,但是前提一定是高层铁了心要建立自己的PMC,否则一旦涉及到部门利益之争,高层肯定会牺牲新建部门的利益。其实这个环节的核心就是确定PMC的入口和出口分别是什么部门,相应的接口规范是什么,一旦出现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部门之间肯定是存在利益之争的,公司为了保证各部门能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协同工作,就必须制定一个顾大兼小的契约,这就是部门规范和接口规范,这对于PMC来说,就更显的重要,因为PMC是公司内唯一会和公司所有部门打交道的部门,包括市场,销售,研发,生产,甚至财务等,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上下游部门的工作规范,PMC 是很难开展工作的。

总结一下:这个环节就是明确PMC的工作得依靠那些部门来做

第四个环节:确定部门内部的规范和流程(保证)

这个环节是PMC中的保证,也是整个PMC中的核心建设方向,也是唯一的可以完全由PMC自己控制的环节。

PMC的主要规范包括:

1)部门规范:这个规范就是要说明PMC的工作职责,工作特点,内外联系,组织结构,工作方式等内容,其实就是对PMC的一个定性。

2)人员规范:这个规范就是要说明PMC的人员设置,人员要求,个人工作职责,个人工作范围等内容,是对PMC人员的一个定性。

3)产品规范:这个规范要说明的就是公司的产品特点,技术特点,产品级别,产品方向等内容,是明确PMC要做那些产品,现有产品都处于什么阶段(这在第一个环节中就应该明确)。

4)文档规范:就目前情况来说,公司内外沟通的纽带还主要以文档为主,尤其对于PMC这样的部门来说,文档就显的更为重要,主要包括文档模板,文档编号规范,文档存取规范,文档撰写规范,文档级别规范等,其实文档不在多,而在适用和使用,坚决反对从网上下载模板直接使用,文档别看简单,其实真正好的文档全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5)流程规范:这个规范主要就是说明PMC在工作中的工作流是什么样子的,从一个产品概念提出到完全上市,这个过程中需要那些环节,需要那些部门,PMC在每个环节都扮演什么角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品规划流程(根据产品实现特点应该有自研,外包,合作,如果按产品应用方向应该有个人应用产品,企业应用产品),其它可能涉及到的流程还应该有个人考核流程,对外合作流程等。

6)考评规范:这个规范就是要说明PMC在公司内是如何被考核的,个人在部门内是如何被考核的,考核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考核,如何晋升和降级等内容。

PMC的主要流程包括:

1)产品规划流程:这个流程应该准确描述出产品从概念化阶段一直到市场化阶段所要经过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负责人,应该出现的里程碑,应该出现的文档等。如果公司产品线比较广泛,涉及个人,企业,自研和合作等各种形式,那么就得考虑是否需要制定不同的产品规划流程。有时候一个主流程不能很好的说明产品规划的各个阶段,这就需要把流程分解,分阶段细化,一般按照产品的5个阶段细化就可以了(产品的5个阶段请参看“产品规划的概要说明”一文)。

2)考核流程:这个流程主要说明一个PMC是否称职需要经过那些步骤才可以得出,而不是凭个人的主观判断来得出,这个流程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因为一个合理的考核流程才能客观和综合的对一个PMC进行评价,我建议,这个流程多和人力资源的同事沟通,千万不要闭门造车。对于流程来说,基本的原则就是详细、准确、清晰。总结一下:这个环节就是要明确怎么做才能实现PMC的目标这四个环节涵盖了产品管理体系的基本范畴,也仅仅是进行一个概述性的说明,具体的操作还需要自己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

● 产能分析主要针对哪几个方面?

产能的分析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1、做何种机型以及此机型的制造流程。

2、制程中使用的机器设备(设备负荷能力)。

3、产品的总标准时间,每个制程的标准时间(人力负荷能力)。

4、材料的准备前置时间。

5、生产线及仓库所需要的场所大小(场地负荷能力)。

● 生产排期应注意什么原则?

生产计划排程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原则:

1、交货期先后原则:交期越短,交货时间越紧急,越应安排在最早时间生产。

2、客户分类原则:客户有重点客户,一般客户之分,越重点的客户,其排程应越受到重视。如有的公司根据销售额按ABC法对客户进行分类,A类客户应受到最优先的待遇,B类次之。C类更次。

3、产能平衡原则:各生产线生产应顺畅,半成品生产线与成品生产线的生产速度应相同,机器负荷应考虑,不能产生生产瓶颈,出现停线待料事件。

4、工艺流程原则:工序越多的产品,制造时间愈长,应重点予以关注。

PMC的流程从大的来看就是公司的运作流程:从销售得到订单开始,PMC就该接手并参与到后面所有的工作中,新产品的关务的合同备案(如无外销则无需海关备案),然后是根据需求得到MRP(物料需求计划),指导采购下单并根据料况及时调整生产,因为料况的变化是比较大的,所以工作的重点肯定是根据料况来调整生产。成品OK后还得关注是否及时入库,然后出货扣账,再就是关务出货是否会有问题...直到物品到达客户手中你还得考虑到中途是否产生损坏(RMA),当然了,做到后面就是细节问题了.

目前很多企业都不知道什么是PMC,但是又知道必须有PMC,而且优秀的企业都运用了这一组织,所以自己也成立了PMC部门,但是用来干什么,怎么运用这一指挥部门。似乎每个企业都不同。不过既然有心成立这一部门,证明企业是在想用和怎么用的矛盾中。因此,你急于需要做的,是把烦躁的心情稳定下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PMC部门目前存在的问题罗列出来。

2、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和上司必须解决的问题分开。

3、制定专题改善报告,让领导和生产部门、采购部门领导、最重要的的,要叫总经理参与这个会议。

这个专题报告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你自己的前途和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解决。所以报告要简洁、直观,有理论有自己看到的问题案例。要足以说服你的领导及你的同事。要客观,不要去抨击别人的工作好坏。要事实求事,本着改善工作的态度去做。要诚恳。因为刚到一个公司,通常代表着一种新的血液。容易被人排斥,也容易被领导赏识。所以报告要中肯,切不可锋芒毕露。因为PMC是一个协调指挥中心,需要各部门的协助,如果出来乍到得罪他人,工作就比较难以开展。再好的方案,也很难落实。

4、通常来说PMC很难做,大部分原因,不是来自于采购。而是来自生产部门,可能生产部门没有生产能力表,不准确的标准时间,和比匹配的生产方式。这些都要好好跟生产部门沟通。没有生产部门基础的数据和改善的结合,PMC是很难做好的。计划的准确来自于对自己的能力的准确把握,才能在每个环节里计算得很精准,否则计划就变得粗大空。

PMC工作的管理,在国内公司的定义与分工均有不同的见解;有的侧重于生产管理的,有的侧重于物料上的管理,都因公司性质来定。但无论从哪方面着手,都可以归类于PMC管理之中。PMC工作注重的是沟通与协调,不管是在哪个公司,PMC都作为一个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系,上至公司业务销售,下至生产出货,中间还有采购与工程技术及品管部门,无一不是需要PMC去跟踪协调。没物料不能生产,没生产不能出货,不能出货就没有销售,没销售就没客户,相对来说公司就没有收入;在就是有物料却不能投入生产,有生产却没有计划安排,卖的产品却有品质问题,这样周而复始的问题,最终会影响一个公司或一个体系的发展,甚至倒台。追根究底,是没有一个部门去协调,去解决这些问题的,在这时,就体现出PMC部门的重要性。

在好多公司,会听到老总这样说,总是因物料不能及时到位,生产进度跟不上,品质出现问题,出货期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我们看看下面这段由资深人士总结出来的问题:

1。经常性的生产追料:因为生产无计划及物料无计划,造成物料进度经常跟不上,生产上的一顿饱来一顿饥,或停工待料,等到一来物料,交期自然变短,生产时间不足,只有加班加点赶货,结果有时饿死,有时撑死。

3。物料计划的不准或物料控制的不良,半成品或原材料不能衔接上,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一大堆,造成货仓大量堆积材料和半成品,生产自然不顺畅。

4。生产计划表仅起形式上的作用,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脱节,计划是一套,生产又是一套,生产计划根本不起作用,徒具形式。

5。计划、生产及物料进度协调不强,影响交货期,降低公司声誉。

6。生产经常紊乱,品质跟着失控,造成经常性的返工,经常返工又影响生产计划的执行,造成恶性循环。7.执行力度不够:对于公司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人指出,无人跟进及执行。长久后便形成一种懒散的工作气氛。

8.品质意识较差:公司员工质量意识淡薄,对产品的品质漠不关心。造成时常因产品不良需返工或退货,而浪费大量的物力,人力。

9.工作环境杂乱:工作场所乱七八糟,要用的和不用的全堆放在车间,物品的摆放杂乱,形成工作环境狭小,产品堆积摆放,间接造成品质问题的产生及物料的浪费。

看看以上这些问题,有哪些是属于PMC工作的失责而引起的呢?如果你呢做好这向个方面,我想,你对物控的工作就了解80%了

产品规划的概要说明

产品周期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1 概念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提出一些产品概念,市场需求,对于产品而言,仅仅是一些描述而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但是这个阶段是周期的基础,只有积累一定量的需求,才能为产品经理的具体工作提供依据。在这个阶段中,产品经理主要是负责提出概念和进行概念表述,描绘一个产品的轮廓,让相关部门和高层接受这个概念,得到支持和资源分配。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市场数据获取和需求分析。出现的成果主要为:《市场需求反馈记录》和《需求分析报告》

2 产品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概念进行图纸化和量化,设定产品指标,形成可设计的功能和产品原型,并且通过公司认可,纳入公司产品开发计划中。在这个阶段中,产品经理主要是负责对产品进行量化的工作,量化的内容应该包括产品功能,产品模型,开发进度,所需资源。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市场沟通,产品设计和计划确认。出现的成果主要为:《产品设计文档》,《产品开发计划》和《产品立项单》

3 技术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把图纸化的产品原型进行物理化,依据产品设计文档开发出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实物(这里的实物是指可以实现具体功能的物理载体)。在这个阶段中,主要依靠研发生产部门进行,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协调各种资源,全力保障技术化阶段能够按照产品开发计划进行。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产品开发和产品验收。出现的成果主要为:可交付的产品和《技术白皮书》

4 商品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把交付的产品形成具有销售价值的商品,就是对该产品进行商业化包装,这个包括两个部分:内涵商业化和外延商业化。内涵商业化是指对产品本身进行的商业化过程,比如产品说明书,销售手册,包装元素等;外延商业化是指促进商品销售的元素确定过程,比如媒体准备,软文准备,渠道准备等。在这个阶段中,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内涵商业化的整体过程,协助销售部门完成外延商业化的过程,完成产品发布。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商业化和产品发布出现的主要成果为:可销售的产品和

产品发布,以及大量的商品化元素。

5 市场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就是跟踪产品发布后的销售进度(我习惯于跟踪3个月),积极推动销售部门完成销售任务,并随时了解销售反馈,进行记录,调整产品在一个产品年度的策略,并对产品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在这个阶段中,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就是和销售部门进行沟通,协助解决销售过程中遇到的产品问题。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产品跟踪和产品总结。出现的主要成果为:预定的销售渠道完成和销售反馈记录一般的产品规划周期就是由这五个阶段组成的,在进入到市场化阶段后,其实就可以进入到第一个阶段中了,产品规划的周期本身就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从概念开始,逐渐完成一个完成产品的周期,其中包含了多个这样的产品规划周期,而产品经理作为产品的全程参与者,其责任将大大超出横向部门的职责范围,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些产品经理体系建立比较完善和重视的企业,其产品的市场感知度相当强烈,产品的市场替代能力也非常强,从而也推动了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开发能力。

经过近半个月的工作开展,对公司的物料控制机制与生产订单运行机制进行了综合的了解,根据目前这两大块的实际情况,列举一份本人对现状的理解并拟定一份PMC部的工作开展思路:

一、PMC部的重要性

1.PMC下设MC和PC是作为物料控制系统与生产订单运作系统的一个平衡杠杆,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利润=收入金额—公司支出。虽然收入金额与生产部完成订单数量成正比,但在公司的总支出中,物料费用的支出却占了85%以上.所以这就需求公司内部有一个部门去平衡这两大块,以求达到最合理的状态才能得到更高的利润.)

2.PMC作为公司订单运作与物料运作的最高指挥系统.(可以想象,一场战争如果某一方的指挥系统突然不存在,那这场战争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3.目前制造业(100人以上的)基本上都成立了PMC部,或者都有其相似的部门去履行其职责,这已是制造行业公认为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

4.PMC部倡导的是:所有的工作制定计划,一切按照计划执行,然后作适当的调节.(计划是管理者提高效益的重要方法;计划是管理者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标准)

二、公司目前PMC部职能的状况

1.公司目前没有设PMC部或是履行其职责的部门,没有相关的运作流程.而还是停留在原始的“作坊式”管理模式之中.(接收订单生产出货) 这以一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而现代管理是追求精细化的管理。

2.公司目前虽然有物控与生管的建制与相关人员配置,但却没有一个正确、合理的运作流程,以及欠缺与相关部门的相互衔接、配合。部门具体的工作职责与分工、及其与兄弟部门的合作并不清晰,缺少制度化、文件化的流程规范.

3.物料管理与生产管理是并不矛盾的、是应该可以协调的,而我司却以浪费物料为代价去无条件的满足生产。形成一种很不协调的现象。

4.目前物料控制方面:

a.仓库的进、出物料缺少规范化运作,导致仓库的数据混乱。仓库作为数据与实物的连接处就已经混乱了,可想而知整个公司的数据流有多乱。物控的数据起源于仓库,那物料进度信息的准确率就可想而知了,物料信息不够准确,谈何稳定生产。管理谈何有正确的决策呢?(决策是要

PMC部的角色和功能我们先来看看制造型企业的物控是如何定义的.狭义的物控就是指对生产物料的管理和控制,在满足销售订单的前提下使库存保持最低,典型的如丰田JIT的零库存的理念;广义的物控是指对整个营运系统的生产及物流的控制,这个过程包括从制订生产计划开始,物料需求和采购,库存管理等各环节,典型的如现在所说的PMC(生产及物料控制)管理,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是广义的制造型企业的物控概念.从这

个概念分析,物控包含两个主要内容,一个中心,两个主要内容是:生产调度和物流管理,一个中心是:以控制活动为中心. “PMC是所有生产部门在生产进度和物料控制两个层面上的上司”-------时代光华特约讲师、香港理工大学MBA雷卫旭先生基于物控的两个主要内容一个中心是这样对PMC部进行定位的.

一、PMC部的第一个角色:生产调度,是生产系统的指挥者,也是充当着营运系统的参谋的角色.

PMC部作为销售和生产系统的承上启下的枢纽部门,对上是为客户负责,对下是为公司的营运负责.定单一旦评审接受,表示生产制造系统开始启动,生产制造系统一旦开始运转,计划工作就必须与组织工作和控制活动结合起来。营运总经理必须既要拟出生产制造体系的计划,又要拟出利用生产制造体系的计划。而这个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就是PMC部.生产制造系统的计划工作就是拟定为获得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必须的各种设施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实质是规划制造体系的计划。利用生产制造过程的计划工作就是拟定在现有生产设施的条件下把资源实际地转化为产品和服务而采取的行动,实质是利用现有资源及生产能力生产产品的计划。这也是对计划的内容和必要性的说明.

制订生产计划的主要依据是生产能力.从广义来说,生产能力不仅要了解,而且也要事先作出规划(如上所述), 生产能力计划工作所要反映的是公司能够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数量。PMC部门可能会作出判断,认为未来的需求要求增添生产能力,或者撤除某些生产能力,或者维持现有的生产能力状况。一般来说,生产能力计划是产量计划中需要阐明的首要问题之一,因为它涉及未来生产设施的配备和利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PMC 部的产销协调的职能。

生产能力评估及计划完成之后,生产制造开始运转时,则要制订具体的生产进度计划,一般现行的制造型企业是以接定单生产的模式为主, 在加工定货式的生产情况下,作业任务基本上是按定单加工,生产经营是周期性的. 加工定货式生产的产品品种多,它的经营特点比之于生产标准产品的计划工作时限要短,客人的要求也比较苛刻,市场变化快速,并且面临着需求量很不稳定的情况。加工定货式生产的进度计划必须做两项工作:决定各道工序作出的加工次序;决定哪些机器或哪个工序应当加工哪些作业。加工定货式的生产计划工作常常包括制定一种安排进度计划的具体规则,例如,可以规定周期最短的工件最先安排生产.

二、PMC部的第二个角色:生产控制,是生产系统的监督员,是充当营运系统的督察角色.

生产计划是有效地控制生产的前提条件。生产计划工作和控制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可把它们称为预备阶段和行动阶段。在预备阶段,PMC部把预测转变为点进度计划,做好计划的增补工作,把任务指派给生产部门,然后再安排任务的先后次序,并编出进度计划。要检查工作量的大小,以保证不超过生产能力能负担的程度。在行动阶段,通过派工把任务安排给车间主管。在此之前的生产计划工作是PMC部门的职能。在此之后,PMC部门继续对生产计划进行指导、监督和调整, 车间必须把车间按计划的执行情况的信息资料回馈给PMC部。由于这个反馈允许在必要情况下可采取新的行动计划,所以反馈是生产控制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PMC部通过得到的这些反馈的信息,检查生产部门的计划完成效果,对未完成的原因作出分析,也就是对生产部门的生产效率作出监督,是相关部门的运作降低生产部门的效率,还是生产部门本身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效率降低,对综合效率作出分析后,有权责令造成效率降低的责任部门进行改善.

PMC部为生产控制过程拟定生产计划的工作就是这样地反复进行着.最终目的就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确保产品的如期保质保量的出货.这个过程类似于PDCA的循环.

三、PMC部的第三个角色:物料控制,是生产系统的管家,充当着既是后勤部,又是总管的角色.

首先,控制活动是一个过程,通过它来变更生产制造系统某些方面的情况,以取得对这个系统所要求的成效。控制过程的目标是要使这个制造系统的运转符合于它的目标。控制本身并不是终极目的,而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即改善系统的经营。

其次,生产是围绕产品在运转,产品是由物料组成,物料是构成产品最主要的成本要素.

再次,有生产就有不良发生.

工厂营运的目的是盈利,盈利的方式除价格提高之外,只有降低成本一途,成本中最大的一块就是材料,根据以上三点分析:如何控制及减少库存,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如何控制制程中的损耗,这里对静态及动态两个方面的控制就是PMC部要履行的重点工作之一.

基于现代生产基本是加工定单式的生产方式,PMC部从接到定单开始,就要对物料进行分析:1.对产品进行物

料构成分析,一般由研发及技术部提供产品的物料清单;2.对生产工艺及物料分阶段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3.对库存可用量进行查询;4.对制程各阶段的损耗分析;5.对相关物料的采购周期及最低采购量的了解.PMC部依据这些信息作出合理的物料需求计划,以满足销售订单的要求,包括数量及交期、品质的要求.这是第一阶段的控制:确保既要满足出货需求,又要做到在满足合理损耗的基础上达到零库存的目标.

"成本"是采购"永远的主题",采购过程中,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力求寻求合理的采购数量及最低的价格成本.寻求供应链也需要相当的技巧:首先对市场结构、经济环境等进行分析,再从品质、交期、价格、产能、付款方式等各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鉴,确保采购的直接及间接成本降至最低(总括为采购成本). PMC部负责所做的物料规划和需求预测,在供应链管理中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在供应链剧烈波动的环境中,既要让物料能充分满足生产的需求,又不能造成库存积压,这种平衡是需要较高技能才能达到。当然贯穿采购过程的不仅是供应商的评鉴、价格管理及财务成本分析等方面,还包括交期管理等,它也是制约成本及库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现代企业中,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着生产不能完全按指定的生产进度进行生产、物料不能及时到位、采购成本过高等种种状况,最终导致出货部不能及时出货,客户频频投诉、订单逐渐减少等不良循环反映,怎样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使企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呢?那么这就需要有一个部门来专门控制这些问题的发生,这就是PMC部。

一、PMC的定义:PMC即Product material control 的缩写形式。是指对生产的计划与生产进度,以及物料的计划、跟踪、收发、存储、使用等各方面的监督与管理和废料的预防处理工作。从PMC的定义我们可以了解到。PMC部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内容。即PC(生产计划、生产进度的管理)与MC(物料的计划、跟踪、收发、存储、使用等各方面的监督与管理,以及呆废料的预防与处理工作).

二、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计划要依据适当的信息来制定。这些信息包括:公司的销售方案、行动计划、同行业动态、顾客的订单、资金材料的到位情况、资源设备的状况、生产能力、质量水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期生命周期等。这些信息必须由各职能部门事先向生产计划部门(即PC)提供或传递。

(一)、生产计划的要素。

1、生产周期:生产周期包括两部分:生产准备期和生产实施期。

(1)、生产准备期:生产准备期包括制造产品所需的各种材物的准备过程和材料、机器、设备、夹具、工具、工艺等。

(2)、生产实施期:生产实施期包括从开始生产到完成全部产量的整个时期。

2、产能:产能就是产出能力,是指生产过程在一定的时间内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产能通常以标准工时来计算(即8小时/天)。产能分为最大产能和正常产能。

(1)、正常产能是指历年来生产过程的平均产出能量。最大产能则是指过程在某一段时期的极限产出量。(2)产能的计算公式如下:

小时产量:每小时生产出来的产品数。

设备的产能:日产能=日开机小时*小时产量/(1+时间宽松率)

人的产能:日产能=日有效工作小时*每小时的产出量/(1+时间宽松率)

月产能=月工作天数*日产能

时间宽松率=1-工作时间目标百分比

3、生产排期的原则。

(1)、交货先后的原则。(2)、客户分类的原则。(3)、产能平衡的原则。(4)工艺流程的原则。(二)生产计划制定的方法:

指定适宜的担当人识别订单/销售计识别工厂的产能状态按重要程度排列它们斟酌具体的单位产能细化这些排期确定适宜的生产场所

把它们结合起来形成生产计划初稿检讨、确认形成正式文件

三、生产进度控制

(一)、进度控制的步骤:

1、销售部门根据计划部门提供的产能资料,作为接受订单的依据,超出负荷需与计划部门商量。

2、销售部门接受订单后,计划部门与销售部门直辖市一个合理的销售计划。

3、根据销售计划,计划部门安排出月、周生产计划。

4、物料控制人员根据生产计划,BOM及库存状况分析物料需求。并提出请购计划。

5、采购部门根据请购计划和请购单进行订货,并制定采购进货进度表。

6、物控人员和采购人员根据采购进度计划及时进行跟催。

7、检验人员按规程检验物料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8、货仓在生产前及时务好物料,遇有异常及时反馈给物控人员。

9、制造部门按计划控制产能,并将进度不断反馈给计划部门人员。

(二)、生产进度落后就采取什么措施?

1、增加人力或设备

2、延长工作时间,延长工作时间,进行双班制或三班制。

3、改进制造流程,生产技术人员设计一些夹,治具,改善制程,提高效率。

4、外发加工将一些订单进行外发加工

5、协调出货计划:由销售部门与客户协调适当延迟交货期。

6、减少紧急加单:在进度落后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紧急加单

四、短其生产能力如何调整?当出现临时加单时,生产数量有较大变动,人力负荷与机器负荷较为繁重时,调整的方法有:

1、加班,两班或三班制,机器增加开机的台数,开机时间。

2、培训员工的训练操作程度,增加临时性的工人。

3、一些利润低的或制程简单的可以发外包。(待续.........)

库存控制的目的是对企业的整体运作有益的监控和管理。为了保证最大的客户服务水平必须提高库存投资,而为了降低库存投资就可能会造成客户服务水平的下降。

在当今社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保证客户服务是一种必然趋势,而每个公司的资金有限,不可能保持较大的库存水平为客户服务。因此,要想以较小的库存投资保持较高的客户服务水平,需要在企业管理中采取科学方法进行决策。EIDS采用国际上多年应用于企业管理并获得极大成功的库存控制方法,对企业管理的决策起到极大的科学参考作用。

1. 库存报警:

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是为了满足用户和生产的需求,使生产和经营不间断,并达到一定的用户服务水平而保留的库存最低量。

安全库存量的确定:采用判断法和统计分析法。

平均预测误差=各周期的绝对误差之和/预测周期数,各预测周期的绝对误差=预测需求-实际需求根据用户服务水平与安全因子的对应关系,系统自动计算。

计算安全库存量=平均预测误差*安全因子

安全库存报警:根据存货的安全库存量,当现有的库存低于安全库存,系统列出所有低于安全库存的商品及库存量,并自动生成库存补充单。

滞销存货:

滞销品报警是为了让公司随时了解哪些产品属于滞销品,从而对滞销品进行处理并调整经营策略。

系统自动计算每种商品的并按大到小排列,形成排行榜。

保质期报警:

过保质期报警是为了使公司保持存货质量,维护信誉和满足国家政策对商品要求而设定,它能使公司在

维护信誉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过保质期设定:

根据工艺和技术测试结果设置保质期;

根据公司对该存货规定的处理提前期设置最小保质期限;

过保质期报警:根据存货的保质期和最小保质期限,当存货超过保质时间或最小保质期限还没有出货,系统自动列出所有已过期和接近过期的存货,提示用户对该批商品进行处理。

2. ABC分类:

ABC分类法是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之一。并广泛应用于库存控制、生产控制、质量控制及其它许多管理问题。它是管理控制基本原理中最有用、最有效的方法。

ABC分类法的基本概念:

A类物品(高值):价值占库存总值70-80%的相对少数物品。通常为物品的15-20%。

B类物品(中值):总值占库存总值的15---20%。物品数居中,通常占物品的30-40%。

C类物品(低值):库存总值几乎可以不计,只占5---10%。是物品的大多数,通常占60---70%。

ABC分类法的应用法则

控制的程度:

对A类物品,尽可能地严加控制,包括最最完备、准确的记录,最高层监督的经常评审,从供应商按订单频繁交货,对车间紧密跟踪去压缩提前期,等等。

对B类物品,作正常控制,包括良好的记录与常规的关注。

C类物品,尽可能使用最简便的控制,诸如定期目视检查库存实物、简化的记录或只有最简的标志法表明补充存货已经订货了,采用大库存量与订货量以避免缺货还有安排车间日程计划时給以低优先级就可以。

库存记录:

A类物品要求最准确、完整与明细的记录,要频繁地甚至实时的更新记录。对事务文件、报废、收货与发货的严密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B类物品只需正常的记录处理,成批更新,等等。

C类物品,不用记录(或只用最简单的),成批更新,简化的以大量计数等等。

优先级:

在一切活动中给予A类物品以最高级以压缩其提前期与库存。

B类只要求正常的处理,仅在关键时给以最高级。

给C类以最低的优先级。

订货过程:

对A类物品提供仔细、准确的订货量、订货点与MRP数据。对计算机数据需用人工核对,再加上频繁地评审以压缩库存。

对B类物品,每季度或当发生主要变化时评审一次EOQ与订货点,MRP的输出按例行公事处理。

对C类物品不作EOQ或订货点处理。订货往往不用MRP作计划。手头订货还相当多时就订上一年的供应量。使用目测评审,堆放,等等。

3. 订货点法:

根据APICS对库存控制系统的研究,得出一条原理是:物品何时需要订货的问题要比确定要订多少货重要的多。因为库存往往涉及到巨额的库存投资,万一缺货要付出极高代价或造成较长的补货时间。为了恰当地控制这些库存,APICS提出了订货点方法来高效率地找到订货点时间。

订货点法是建立在客户需求不确定,从而导致预测不准但又要保证客户服务水准这一要求下的较好订货时间确定方法。它主要使用泊桑分布、高斯分布的理论而建立。

订货点法指现有库存量降到预定的水平即订货点就开始订货的方法。系统根据现有库存量与订货点比较,找出那些现有库存量小于订货点的物品,并从物品的订货批量方式中取出批量方式和批量作为本次订货的数量,自动生成建议采购单。订货点法适用于具有相对连续性、稳定性需求的存货。批量推荐使用经

济批量或固定批量。

4. 经济批量:

经济批量是指在保证物品的订货成本与库存持有成本(包括资金占用)之和最低时的订货量。它的目的是通过订货量的控制降低成本。

经济批量适用于下列情况:

该物品通过间歇制造或分批采购得到补充,不是连续生产出来的;

该物品销售或使用的速率相对均匀,而且比该物品的正常生产速率低,从而容易产生库存积压。

5. 库存分析

库存占用资金:反映各种存货在整个仓库占用资金中的比例;

库存存货分布:主要根据存放地点来反映各种存货的数量和金额;

传统的库存控制方法包括:订货点采购法、统计分析法、定期采购法和经济批量采购法。目前应用最多的库存控制方法是经济订购批量法。该方法的控制优化目标是对库存成本的控制,而库存成本是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这种方法简称EOQ模型,通过平衡采购进货成本和保管仓储成本,确定一个最佳的订货数量来实现最低总库存成本。

60年代以后生产了MRPⅡ生产模式,对库存控制也提出相关要求:物料需求计划MRP是根据市场需求猜测和顾客订单制定产品生产计划,结合产品的物料清单和库存数据,通过计算机计算出所需物料的需求量和时间,从而确定物料加工进度的订货日程技术。

MRP与生产进度安排和库存控制两者密切相关。它既是一种精确的排产系统,又是一种有效的库存物料控制系统,并且当情况发生变化而需要修改计划时,它又是重新排产的手段。它能保证满足供给所需物料的同时,使库存保持在最低水平。

MRP的特点与原理

MRP主要特点是:需求有时间阶段性,要推算不同层次物品的需求量,按计划发出订单和重新安排产能。需求的时间阶段性就是必须完成各项作业以满足在总生产计划中规定的最终物品的交货日期。MRP是以最终产品开始,编制出所有较低层次需求品的必要进度计划。准确制定计划订货发出量和订货时间。当作业不能按期完成时,MRP可以重排计划订货量,以便按实际情况安排优先次序。

MRP与库存控制

MRP最初是由生产库存物料控制发展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最终扩展到营销、财务和人事治理方面,形成制造资源计划MRPH。MRPll是以生产控制和库存控制为重点,反映扩展生产资源计划的范围。营销和财务是与制造计划相互影响的两个最引人注目的区域。MRPⅡ系统克服了MRP系统的不足之处,在系统中增加了生产能力计划、生产活动控制、采购和物料治理计划三方面的功能。生产能力计划功能是以物料需求计划的输出作为其输入,根据计划的零部件需求量和生产基本信息中的工序、工作中心等信息计算出设备与人力的需求量、各种设备的负荷量,以便判定是否有足够得生产能力,如发现能力不足,就进行设备负荷调节和人力补充;假如能力实在无法平衡,则可以调整产品的生产计划。

JIT运作模式下的“零库存”控制运作理念。“零库存”是一种生产运作,通过降低库存—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再降低库存——再暴露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良性性循环。

90年代出现的供给链治理的概念,库存控制也同样有了相应的特点——供给商治理库存。VMI治理系统的原则:

合作性原则。在实施该策略中,相互信任与信息透明是很重要的,供给商和用户都要有较好的合作精神,才能够相互保持较好的合作。

互惠原则。VMI不是关于成本如何分配或谁来支付的问题,而是关于减少成本的问题。通过该策略使双方的成本都获得减少。

目标一致性原则。双方都明白各自的责任,观念上达成一致的目标。如库存放在哪里,什么时候支付,是否要治理费,要化费多少等问题都要回答,并且体现在框架协议中。

连续改进原则。使供需双方能共享利益和消除浪费。

综上所述,以上几种采购和库存治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订货点法是至今能够应用于独立需求物资库存治理的惟一方法。订货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订货点法的一个变化形式是“双箱法”。但订货点法的缺点是它使库存太高,库存费用太大,因此适用于低值物资的库存治理。

MRP法适用于相关需求物资的采购,优点是对于复杂产品的物资相关性需求通过计算机的精确计划和计算,可以使所需采购的物资按时按量到达。但由于MRP方法属于是一种推动式的采购和库存治理方法,因此库存也相对较高。同时由于MRP系统要求的输入信息多、操作规范、数据库更新及时,因此加大了MRP 库存治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

JIT和VMI是供给链治理下有效的库存治理方法。它们的优点是采用订单驱动的方式,订单驱动使供给与需求双方都围绕订单运作,信息高度共享,也就实现了准时化、同步化运作,因此在降低库存、优化供给链运作成本上效果显著。JIT和VMI库存治理策略是以供给链企业间的协作性战略伙伴关系为基础的,体现了供给链治理的协调性、同步性和集成性。两者的区别在于JIT是由客户自己治理库存,而VIM/是由供给商按照协议决定什么时候给客户补充库存、补充多少。两种库存治理方式都能有效地降低库存,具体选择何种方式要根据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DRP是配送需求计划(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的简称。它是流通领域中的一种物流技术,是MRP 在流通领域应用的直接结果。它主要解决分销物资的供应计划和高度问题,达到保证有效地满足市场需要又使得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

DRP的原理

DRP在两类企业中可以得到应用。一类是流通企业,如储运公司、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流通中心等。这些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不一定搞销售,但一定有储存和运输的业务,它们的目标是在满足用户需要的原则下,追求有效利用资源(如车辆等),达到总费用既搞生产又搞流通,产品全部或一部分自己销售。企业中有流通部门承担分销业务,具体组织储、运、销活动。

这两类企业的共同之处:

(1)以满足社会需求为自己的宗旨;

(2)依靠一定的物流能力(储、运、包装、搬运能力等)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3)从制造企业或物资资源市场组织物资资源;DRP的原理如下图所示,输入三个文件,输出两个计划。

现分别说明如下:

输入文件是:

(1)社会需求文件,包括所有用户的订货单、提货单和供货合同,以及下属子公司、企业的订货单,此外还要进行市场预测,确定一部分需求量。所有需求按品种和需求时间进行统计,整理成社会需求文件;

(2)库存文件,对自有库存物资进行统计表。以便针对社会需求量确定必要的进货量;

(3)生产厂资源文件,包括可供应的物资品种和生产厂的地理位置等,地理位置和订货提前期有关。

输出文件:

(1)送货计划,对用户的送货计划,为了保证按时送达,要考虑作业时间和路程远近,提前一定时间开始作业,对于大批量需求可实行直送,而对于数量众多的小批量需求可以进行配送;

(2)订货进货计划,是指从生产厂订货的计划,对于需求物资,如果仓库内无货或者库存不足,则需要向生产厂订货。当然,也要考虑一定的订货提前期。以上两个文件是DRP的输出结果,是组织物流的指导文件。

分销资源计划管理系统(DRP)

以生意流程优化为基础, 以销售与库存综合控制管理为核心的采购、库存、销售、促销管理、财务以及企业决策分析功能于一体的高度智能化的企业分销业务解决方案; 是针对生产企业供应链后端强化管理的高效工具。管理系统是管理感念的实现和固化,管理感念的提升意味着企业管理效益的回报,对分销管理系统来讲,一个全面的系统可以为企业实现很多管理效益,如库存管理中可以实现库存资金占用的合理减少,库存残损的降低,库存的合理调拨等。销售管理可以实现的是客户服务水平的提升,合理预测销售

的趋势,不同产品在不同地区的科学销售组合等。

服务客户类型

服务于具有多地分布式分销网络的各类制造型企业, 其分公司与经销商为系统操作的主要执行者; 具有大规模的跨区域管理需求的消费品企业将是该系统的最大收益者。分销管理系统所能够支持的生产企业销售系统类型。分销管理系统支持的生产企业的各级分公司、经销商、普通批发商以及直供零售商和直营店的采购、库存管理、销售与促销等管理,并允许其对不同形式的销售环节和销售形式组合进行管理。

DRP概念

drp(distribution resource planning)分销资源计划是管理企业的分销网络的系统,目的是使企业具有对订单和供货具有快速反应和持续补充库存的能力。

通过互联网将供应商与经销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drp为企业的业务经营及与贸易伙伴的合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可以实时地提交订单、查询产品供应和库存状况、并获得市场、销售信息及客户支持,实现了供应商与经销商之间端到端的供应链管理,有效地缩短了供销链。

新的模式借助互联网的延申性及便利性,使商务过程不再受时间、地点和人员的限制,企业的工作效率和业务范围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企业也可以在兼容互联网时代现有业务模式和现有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迅速构建b2b电子商务的平台,扩展现有业务和销售能力,实现零风险库存,大大降低分销成本,提高周转效率,确保获得领先一步的竞争优势。

一、市场背景

分销是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批发型商贸企业以及产供销一体化的制造类企业所采取的销售管理模式。国内市场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的销售渠道管理模式在新一轮的竞争中风雨飘摇。销售渠道的管理方向、操作模式与控制方法再次成为消费品生产企业关注的焦点。随着企业销售规模的扩大,对异地物流和资金流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大部分企业试图采用人海战术来解决此类问题,从总部派驻大量人员到各地。但实际上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手工统计销售数据速度慢,容易出错误,帐物经常不符,造成汇总数据不及时,不准确;销售过程缺乏有效监督,造成大量死帐呆帐,却无法及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有些甚至根本就无法找出责任人。问题的结果造成企业在商品流通领域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的生产、市场决策缺乏准确的量化依据,造成企业资源的大量浪费。目前,许多企业的分销成本已经超过生产成本和产品开发成本,成为企业总体运行成本的第一大构成要素;解决分销成本的控制问题,是目前这些企业的当务之急。

● 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

● 如何作出准确高效的决策?

● 如何迅速建立或扩充销售体系?

● 如何避免高速发展带来的管理滞后?

● 如何有效管理分公司?

● 如何有效管理分销商?

● 如何确保供货的及时性?

● 如何降低库存?

● 如何避免业务员跳槽带来的业务波动?

●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误?

上述问题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分销管理系统(DRP)便是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而研发的企业业务管理系统。

DRP是管理企业的分销网络的系统,目的是使企业具有对订单和供货具有快速反应和持续补充库存的能力。通过互联网将供应商与经销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DRP为企业的业务经营及与贸易伙伴的合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可以实现实时地提交订单、查询产品供应和库存状况、并获得市场、销售信息及客户支持,实现了供应商与经销商之间端到端的供应链管理,有效地缩短了供销链。新的模式借助互联网的延伸性及便利性,使商务过程不再受时间、地点和人员的限制,企业的工作效率和业务范围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总公司能够对分公司的财务及费用数据实行全面监控,合理控制,有效降低财

务风险和管理费用。企业也可以在兼容互联网时代现有业务模式和现有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迅速构建B2B 电子商务的平台,扩展现有业务和销售能力,实现零风险库存,大大降低分销成本,提高周转效率,确保获得领先一步的竞争优势。

二、什么是分销资源计划管理系统(DRP)

以生意流程优化为基础, 以销售与库存综合控制管理为核心的采购、库存、销售、促销管理、财务以及企业决策分析功能于一体的高度智能化的企业分销业务解决方案; 是针对生产企业供应链后端强化管理的高效工具。管理系统是管理感念的实现和固化,管理感念的提升意味着企业管理效益的回报,对分销管理系统来讲,一个全面的系统可以为企业实现很多管理效益,如库存管理中可以实现库存资金占用的合理减少,库存残损的降低,库存的合理调拨等。销售管理可以实现的是客户服务水平的提升,合理预测销售的趋势,不同产品在不同地区的科学销售组合等。

以生意流程优化为基础, 以销售与库存综合控制管理为核心的采购、库存、销售、促销管理、财务以及企业决策分析功能于一体的高度智能化的企业分销业务解决方案; 是针对生产企业供应链后端强化管理的高效工具。管理系统是管理感念的实现和固化,管理感念的提升意味着企业管理效益的回报,对分销管理系统来讲,一个全面的系统可以为企业实现很多管理效益,如库存管理中可以实现库存资金占用的合理减少,库存残损的降低,库存的合理调拨等。销售管理可以实现的是客户服务水平的提升,合理预测销售的趋势,不同产品在不同地区的科学销售组合等。

三、分销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价值体现

1、流程优化与管理规范化

分销系统的实施过程中涵盖了供应与分销环节的生意流程优化和操作管理规范化。分销管理系统实施的前提是专家小组参与下的"分销业务流程重组"(DPR)过程。在适应企业运营特点的同时,结合先进的分销运作管理模式,在改善整体运作效率的同时也规范了总公司、分公司及其他分销组织的运作,并从而帮助企业提高实地运作的效率。销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的远远不仅是一套软件系统-更重要的是现代的和本土化的分销渠道管理概念和优化的操作方法。

2、加强了对异地分支机构的监管力度

由于客户和业务数据都由系统所管理,分支机构的业务数据与总公司所掌握的情况完全一致,极大地加强了企业领导分支机构的监管力度。避免公司业务被少数业务人员所把持的情况,避免分支机构管理不规范,避免客户流失。管理人员也能随时了解下属的工作情况,便于监督和管理。

3、降低经营成本

分销管理系统中高度智能化的自动补货管理功能及库存的动态管理功能,避免了因库存不足而导致的终端脱销,也同时减少库存积压的发生,降低了整体库存成本。系统中系列的智能化信用管理设置能够帮助分公司及经销商减少终端客户方面的资金占压,并相应减少坏帐损失。通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和降低资金占用的方法,分销系统保证了分销组织以同样的资金实现更高的销售业绩。

4、优化资源分配

通过有效地管理生产企业的分销网络,可以合理地利用分销网络的资源,减少企业在分销网络上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占用,从而优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服务流的运作。尤其是企业对不同区域分公司之间的货物调拨功能更加强化了这一优势。

5、及时信息交流

许多生产商的产品通过分销组织进行销售,而不是直接面对终端客户。企业与市场的沟通需要通过分销机构的中转,企业对于市场的变化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往往会丧失许多市场竞争机会。

具有多地域分布式分销网络的供应商,由于其分销网络分布广泛,对其分销渠道进行管理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大量的实践。即使这样,供应商还是很难把握那些杂乱无章的信息,各级信息的误差被一级级放大,数据的真实性令人置疑。而通过智能分销管理系统,企业对渠道销售信息进行集中式管理,保证了产品、市场及促销信息能够快速准确的传达到市场,从而确保整个销售渠道信息沟通的及时和通畅,这尤其在新产品推出市场和促销执行、跟踪与衡量期间,会为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巨额收益。

6、销售网络的忠诚度

分销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实现"销售公司-经销商-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换。强化了分销组织与其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从根本上改进了公司在商品运作过程中与下游的代理商、经销商之间的沟通方式、产品销售方式及服务方式。在对分销流程进行业务优化的过程同时,也加强了分销机构对上游供应商的依赖,从而强化了分销网络的忠诚度。

7、高水平客户服务

分销系统加强了"供应商对分销机构"以及"分销机构对终端客户"的订单及销售管理,从不同层面上提高了对下一级客户的客户服务水平,从而在无大幅度费用增加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确保了供应商在渠道中的领先地位。

四、实现DRP的关键成功因素

具体到DRP的实现,我们应该关注如下七个方面。这对DRP的成功实现是大有好处的。

1、高层领导的支持

这个高层领导一般是销售副总、营销副总或总经理,他是项目的支持者,主要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为DRP设定明确的目标。其次,他是一个推动者,向DRP项目提供为达到设定目标所需的时间、财力和其它资源。最后,他确保企业上下认识到这样一个工程对企业的重要性。在项目过程中出现重大分歧和阻力时,方向性的决策能力是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往往实际情况是这样,新系统上马,短时间内,各级人员都很难适应,轻者,会有很多抱怨摆在项目组面前,重者,新系统不仅短时间内没有起到提升管理水平的作用,反而由于不适应、不熟悉等原因降低了管理效率,并引发生意指标下降。这时,如果没有高层领导高瞻远瞩,从大局和长久发展出发,没有充分的决心和魄力,系统将会面临搁浅的命运。他激励员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打退堂鼓。

2、要专注于流程

成功的项目小组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流程上,而不是过分关注于技术。他认识到,技术只是促进因素,本身不是解决方案。因此,好的项目小组开展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花费时间去研究现有的营销、销售和服务策略,并找出改进方法。

3、技术的灵活运用

在那些成功的DRP项目中,他们的技术的选择总是与要改善的特定问题紧密相关。如果销售管理部门想减少新销售员熟悉业务所需的时间,这个企业应该选择营销百科全书功能。选择的标准应该是,根据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来选择合适的技术,而不是调整流程来适应技术要求。

4、组织良好的团队

DRP的实施队伍应该在四个方面有较强的能力。首先是业务流程重组的能力。其次是对系统进行客户化和集成化的能力,特别对那些打算支持移动用户的企业更是如此。第三个方面是对IT部门的要求,如网络大小的合理设计、对用户桌面工具的提供和支持、数据同步化策略等。最后,实施小组具有改变管理方式的技能,并提供桌面帮助。这两点对于帮助用户适应和接受新的业务流程是很重要的。

5、极大地重视人的因素

很多情况下,企业并不是没有认识到人的重要性,而是对如何做不甚明了。我们可以尝试如下几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方法之一是,请企业的未来的DRP用户参观实实在在的分销管理系统,了解这个系统到底能为DRP用户带来什么。方法之二是,在DRP项目的各个阶段(需求调查、解决方案的选择、目标流程的设计等等),都争取最终用户的参与,使得这个项目成为用户负责的项目。其三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千方百计的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为用户创造方便。

6、分步实现

欲速则不达,这句话很有道理。通过流程分析,可以识别业务流程重组的一些可以着手的领域,但要确定实施优先级,每次只解决几个最重要的问题,而不是毕其功于一役。

7、系统的整合

系统各个部分的集成对DRP的成功很重要。DRP的效率和有效性的获得有一个过程,它们依次是:终端用

户效率的提高、终端用户有效性的提高、团队有效性的提高、企业有效性的提高、企业间有效性的提高

1,按生产工业特点划分的生产类型更具生产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工业特点,可以吧企业分为连续性生产和离散性生产。在连续性生产过程中,无聊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业顺序运动,如化工(塑料、药品、肥皂、肥料等)、炼油、冶金、冲洗胶片等,都是连续性生产的典型例子。由于无聊按一定流程连续不断地通过各个工序的生产。另一类产品,如汽车、柴油机、电视机、洗衣机等,产品是由离散型的零部件装配而成的,零部件以各自的工艺程通过各个生产环节,物料运动呈离散状态,因此将其称作离散性生产,因为这类制成品都是先加工出零件,再将零件装配成产品,所以又将其称为加工——装配式生产。

2,按产品定位策略划分的生产类型

根据用户对产品的需求特性,按照产品定位策略可把生产类型分为备货型生产(Make-to-Stock,简称MTS)和订货生产(Make-to-Order,简称MTO)。

备货型生产是企业在市场需求(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研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产品开发和生产,生产出的产品不断补充成品库存,通过库存随时满足用户的需求。载重汽车、轴承、标准件、电冰箱、电视机等产品是典型的备货型生产。备货型生产具有以下特点:是由生产者进行产品的功能开发与设计;一般为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且品种有限;产品价格由生产者根据市场情况事先确定;产品生产批量很大。

3,按产量策略的生产类型

根据产品生产的重复程度和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可以把生产过程分为大量生产、单件生产和成批生产类型。

零件的生产纲领N则由下式计算:

N =Q·n·(1+a)·(1+b)

式中:

Q --产品的年产量

n --单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

a --备品率,以百分数计

b --废品率,以百分数计

按年生产纲领,划分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单件生产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批生产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年重型零件≤5 >5~100 >100~300 >300~1000 >1000

产中型零件≤20 >20~200 >200~500 >500~5000 >5000

量小型零件≤100 >100~500 >500~5000 >5000~50000 >50000

制造业生产类型总体分为两大类:离散型(Discrete)和连续型(Process)。细分为六类,分别如下:

1、按定单设计(Engineer To Order,简称ETO)或按项目设计(Engineer To Project)

在这种生产类型下,一种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某一特定客户的要求来设计的,所以说支持客户化的设计是该生产流程的重要功能和组成部分。因为绝大多数产品都是为特定客户度身定制,所以这些产品可能只生产一次,以后再也不会重复生产了。在这种生产类型中,产品的生产批量很小,但是设计工作和最终产品往往非常复杂。在生产过程中,每一项工作都要特殊处理,因为每项工作都是不一样的,可能有不一样的操作,不一样的费用,需要不同的人员来完成。当然,一些经常用到,而且批量较大的部分,如原材料,可以除外。为了使一个大型产品或项目的各个子部分能够在最后阶段精确地匹配在一起,以最终使用由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生产的不同的子部分组合成为一个复杂产品或项目,需要有非常先进的配置系统(Configuration Systems)来完成总体协调和管理控制工作。另外,精确地计算各个子部分的费用也是一件很难完成的要求,因为在整个制造流程中,不同的子部分可能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分包商,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来完成的。属于此种生产类型的行业有:飞机制造业、国防产品制造业、出版业、机械设备和

发电设备制造业。按定单(项目)生产类型是六种生产类型中最复杂的一种,它包括从接到客户产品要求进行设计到将最终产品交付客户使用的各个环节,因而对于ERP软件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对用于该行业的ERP应用软件在主要模块和能力上有如下要求:必须有高度复杂的产品配置功能,能够支持有效的并行生产,支持分包制造,有车间控制与成本管理功能,高级的工艺管理与跟踪功能,多工厂的排程功能,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功能(CAD/CAM),集成功能以及有限排程功能。

2、按定单装配(Assemble To Order,简称A TO)或按定单制造(Make To Order)

在这种生产类型中,客户对零部件或产品的某些配置给出要求,生产商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为客户定制的产品。所以,生产商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零部件的库存,以便当客户定单到来时,可以迅速按定单装配出产品并发送给客户。为此,需要运用某些类型的配置系统,以便迅速获取并处理定单数据信息,然后按照客户需求组织产品的生产装配来满足客户需要。生产企业必须备有不同部件并准备好多个柔性的组装车间,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组装出种类众多的产品。属于此种生产类型生产的产品有: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电话机,发动机,房屋门窗,办公家具,汽车,某些类型的机械产品,以及越来越多的消费品。满足这种生产类型的ERP软件必须具有以下关键模块:产品配置(Production Configuration),分包生产,车间管理和成本控制,高级的工艺管理与跟踪功能,分销与库存管理,多工厂的排程,设计界面,以及集成模块。

3、按库存生产(Make To Stock,简称MTS)

在按库存生产类型中,客户基本上对最终产品规格的确定没有什么建议或要求,他们的投入很少。生产商生产的产品并不是为任何特定客户定制的。但是,按库存生产时的产品批量又不像典型的重复生产那么大。通常,这类生产系统的物料清单只有一层,而且生产批量是标准化的,因而一个标准化的成本可以计算出来的。实际的成本可以和标准成本相比较,比较结果可以用于生产管理。典型的属于按库存生产类型的产品有:家具,文件柜,小批量的消费品,某些工业设备。按库存生产类型是大多数MRPII系统最初设计时处理的典型生产类型,因此,基本上不需要特殊的模块来处理它。

4、重复生产(Repetitive)

重复生产又被称作大批量生产,是那种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类型。生产商可能需要负责整个产品系列的原料,并且在生产线上跟踪和记录原料的使用情况。此外,生产商还要在长时期内关注质量问题,以避免某一类型产品的质量逐步退化。虽然在连续的生产过程中,各种费用,如原料费用、机器费用,会发生重叠而很难明确分清,但为了管理需要,仍然要求划分清楚。重复生产类型往往用倒冲法(Backflush)来计算原材料的使用。所谓倒冲法是根据已生产的装配件产量,通过展开物料清单,将用于该装配件或子装配件的零部件或原材料数量从库存中冲减掉。它基于通过计算得出的平均值,而不是实际值。重复生产类型需要计划生产的批次,留出适当的间隔,以便对某些设备进行修理。属于重复生产类型的产品有:笔,用于固定物品的装置(如拉链),轮胎,纸制品,绝大数消费品。适用于重复生产类型需要的ERP系统需要具备如下关键模块或功能:重复生产,倒冲法管理原料,高级库存管理,跟踪管理和电子数据交换(EDI)。此外,那些生产健康和安全用品的企业,则有更高的要求,可能需要对原料来源、原料使用、产品的购买者等信息进行全面的跟踪和管理。

5、批量生产(Batch)

在批量生产类型中,处于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的产品可能会有很大变化。在纯粹离散型生产中产品是根据物料清单装配处理的,而在批量生产类型中,产品却是根据一组配方或是原料清单来制造的。产品的配方可能由于设备、原材料、初始条件等发生改变。此外,原材料的构成和化学特性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得有制造一个产品的一组不同的配方。而且,后续产品的制造方法往往依赖于以前的产品是如何造出来的。在经过多次批量生产之后,可能会转入重复生产类型。批量生产的典型产品有:医药,食品饮料,油漆。适合于此类生产类型的ERP系统必须具有实验室管理功能,并具备允许产品的制造流程和所用原材料发生变化的能力。关键模块有:并发产品(co-products)和副产品(by-products),连续生产,配方管理,维护,营销规划,多度量单位,质量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6、连续生产(Continuous)

在连续生产类型中,单一产品的生产永不停止,机器设备一直运转。连续生产的产品一般是企业内部其

他工厂的原材料。产品基本没有客户化。此类产品主要有:石化产品,钢铁,初始纸制品。适合于连续型生产的ERP系统的关键模块有:并发产品(co-products)和副产品(by-products),连续生产,配方管理,维护,多度量单位。

生产类型的分类,ETO,ATO,MTO,MTS,Batch, Repetitive, Continuous

1.Gartner Group 1997年在ERP供应商指南中提出将制造业按生产类型分为六类,即按(1)定单设计(Engineer To Order,简称ETO)或按项目设计(Engineer To Project),(2)按定单装配(Assemble To Order,简称A TO)或按定单制造(Make To Order),(3)按库存生产(Make To Stock,简称MTS),(4)批量生产(Batch),(5)重复生产(Repetitive),(6)连续生产(Continuous)。文章描述了六种生产类型的特点,生产的典型产品和对ERP的要求。目的是希望ERP的用户按此分类来选择ERP产品,希望ERP供应商以此来指导软件开发。这篇文章在中文网站上被几千次地引用,可谓影响深远。作者认为这样的分类方法是概念含混的,因此是不科学的。

2.按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批量划分生产类型。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生产控制学会(APICS)就提出了制造业生产类型划分的标准。提出按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批量划分生产类型,以便区别管理需求的不同和对MRPII管理软件适应不同生产类型的解决方案。图1 是APICS当年对生产类型的划分。

图1 生产类型的划分

这些制造类型的特征:

离散制造(Discrete Manufacturing )——不同的物料经过非连续的移动,通过不同路径,生产出不同的物料和产品。如汽车、飞机、计算机等。

流程工业(Process Manufacturing)——物料经过混合、分离、成型或者化学反应,物料大多连续地通过相同路径,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它又分为连续生产、批量生产和混合制造几种类型。在管理上要求配方管理、副产品、联产品、多种计量单位,同一物品多个质量等级、批号跟踪、保质期等特点,一般用专业流程工业软件。

单件生产(Project Manufacturing )——产品按订单设计、按客户需求生产,产品很复杂。产品生产周期一般都很长。有时一个合同按部件多次交货。如三大动力厂(大电机、汽轮机、锅炉)重型机械、造船等。生产组织按工艺划分,设备是通用的。生产管理中除应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整套方法外,需增加网络计划(项目管理),关键资源排序,配置控制,产品报价,作业排序。CRM就显得不十分重要。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Job shop Manufacturing)——产品是标准的或选配的。需求可以是预测,或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生产组织按工艺特征分车间、工段、班组,如铸、锻、铆、焊、车、铣、刨、磨、装配等。生产计划的特征是典型的MRPII加配置控制。他们还需要CRM,SCM等。

大批量生产(Repetitive Manufacturing)——产品是标准或少数选配。需求主要靠预测,也考虑订单。生产设备是以物料(零件、部件)为对象组成一条条流水生产线。生产计划的特征是将传统MRPII与JIT混合制造,中长期计划和批量生产的零件采用物料需求计划MRP,执行计划采用JIT、看板(电子看板)、反冲库存、条码物料跟踪等计划。CRM,SCM,电子商务就很重要。

这种分类方法它以生产过程组织和生产批量为特征,比较好的区分管理需求的不同,为客户选择ERP 软件产品,为软件供应商针对不同客户开发和配置软件提供科学的分类方法。

按客户订单的切入点进行管理分类

我第一次看到按客户订单的切入点进行管理分类,是在1992年国际信息处理学会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上由荷兰J.C Wortmann博士发表的论文:“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one-of-a-kind products”中看到的。文中引用了1992年出版的一本书“S.Hoekstra and J.Romme,Integral LogisticStructure-DevelopingCustomer-Oriented Goods Flow”。书中首次提出按客户订单的切入点分类方法[CODPs](Typology of customer order decoupling points)。按客户订单的切入点不同将管理分为五类,如图2所示:

按分销生产(physical distribution on stock)---生产的需求来自分销商。产品是标准化的。生产商并不

企业培训管理制度(精华)

1. 目的 理顺和规范公司培训管理工作,提升员工素质,提高岗位达标率和人力资本 准备度,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需要。 11.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员工的培训管理与控制工作。 职责 3.1培训主管负责组织培训需求评审,培训计划(方案)制定,培训组织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培训资料整 理、归档,培训费用控制。公司总经理负责审批各单位年度培训计划; 3.2各单位主管负责配合培训主管进行本单位人员培训工作。 12.作业细则 4.1培训原则 4.1.1有效性原则:员工培训后能达到培训的目的:学到某方面的知识、提升某方面的技能或养成某 方面的习惯; 4.1.2实用性原则:员工通过培训掌握的知识或提升的技能能用于实际工作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4.1.3针对性原则:根据性质不同对岗位分层分类,实行侧重点不同、内容不同、方式不同的针对性 强的培训。 4.2 培训形式及内容 4.2.1新员工入职培训 (1)目的 (a)让新员工了解公司历史、企业文化、制度,使新员工对公司有整体的了解; (b)让新员工感受到公司的欢迎与重视,体会到归属感; (c)减缓新员工初进公司时的紧张情绪,使其更快适应公司; (d)使新员工明白自己工作的职责、熟悉工作流程,加强同事之间的关系; (e)提升新员工的工作技能; (2)职责 (a)培训主管负责新员工培训的组织、协调工作,对新员工进行跟踪与培训考核,组织新员工月度交流会;其它部门按流程要求各负其责。 (b)用人部门负责新员工的岗位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指定专门负责人对新员工的工作与生活进行指导。 (c)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培训部的工作,通力合作,全力支持。 (3)新员工培训流程 (a)招聘信息收集:招聘主管收集各部门的招聘需求,并及时反馈给培训主管; (b)培训计划制定:用人部门在新员工入职前向培训主管提交新员工培训计划,经培训主管审核并共同讨论修改,确定最后的培训计划; (4)培训计划实施: (a)培训主管组织对新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公司制度等通用课程的培训,并进行考核、存档;

项目管理的PMC模式

项目管理的PMC模式 随着国外知名建筑企业登陆中国,一些国际流行的建设管理模式也被陆续引进,“项目管理模式(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简称PMC)”便是其中之一。该模式是指项目业主聘请一家公司(一般为具备相当实力的工程公司或咨询公司)代表业主进行整个项目过程的管理,这家公司在项目中被称作“项目管理承包商(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也简称为PMC)”。选用该种模式管理项目时,业主方面仅需保留很小部分的基建管理力量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决策,而绝大部分的项目管理工作都由项目管理承包商来承担。 PMC的工作内容根据PMC的工作范围,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代表业主管理项目,同时还承担一些界外及公用设施的设计/采购/施工(以下简称总承包模式/EPC)工作,这种工作方式对PMC来说,风险高,相应的利润、回报也较高。二是作为业主管理队伍的延伸,管理EPC承包商而不承担任何EPC工作。这种PMC模式相应的风险和回报都较上一类低。三是作为业主的顾问,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未完工作及时向业主汇报。这种PMC模式风险最低,接近于零,但回报也低。 根据国际上普遍流行的项目阶段划分方式可把项目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阶段(又称定义阶段、FEL或FEED)和实施阶段(又称EPC阶段,即设计/采购/施工阶段)。前期阶段指详细设计开始之前的阶段,前期阶段包含了详细设计开始前所有的工程活动,该阶段工作量虽仅占全部工程设计工作量的20%-25%,但该阶段对整个项目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0%-90%,因此该阶段对整个项目十分重要。在项目前期阶段,PMC的任务是代表业主对项目进行管理。主要负责以下工作:项目建设方案的优化;对项目风险进行优化管理,分散或减少项目风险;提供融资方案,并协助业主完成融资工作;审查专利商提供的工艺包设计文件,提出项目统一遵循的标准、规范,负责组织或完成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和总体设计;协助业主完成政府部门对项目各个环节的相关审批工作;提出设备、材料供货厂商的名单、提出进口设备、材料清单;提出项目实施方案,完成项目投资估算;编制EPC (或EP)招标文件,对EPC(或EP)投标商进行资格预审,完成招标、评标。

工程项目管理手册模板

工程项目管理手册 模板 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2 2020年4月19日 项项目目管管理理手手册册

目录 〔雨景花园〕项目部质量目标 (1) 〔雨景花园〕项目部岗位职责 (3) 〔雨景花园〕项目部人员行为规范 (30) 〔雨景花园〕项目部招投标执行小组成员 (33) 〔雨景花园〕项目管理流程 (34) 〔雨景花园〕技术管理工作流程 (36) 〔雨景花园〕设备安装工程控制流程 (37) 〔雨景花园〕计划管理流程 (38) 〔雨景花园〕投资控制流程 (39) 〔雨景花园〕投资程序说明 (40) 〔雨景花园〕材料控制流程 (47) 〔雨景花园〕套餐装修管理流程 (48) 〔雨景花园〕地盘归档资料目录 (49) 〔雨景花园〕地盘文件管理说明 (52) 〔雨景花园〕技术工作平台 (62) 3 2020年4月19日

设计及标准做法篇 (65) 注意事项篇 (78) 施工技术篇 (80) 〔雨景花园〕一期验收及入伙问题总结 (85) 附:新到学员培训大纲 工程配合指引 监理配合要求 4 2020年4月19日

〔雨景花园〕项目部质量目标 ?月度工作计划完成率100%; ?对项目进行有效监控,对施工现场巡视至少每 周一次,问题处理率90%、及时率80%; ◆统计公式:一周内处理完毕的问题数/一 周内发现的总问题数×100% ?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控,一般性偏差问题处 理率90%,系统性偏差处理率100%; ◆统计公式:出现系统性偏差并处理的次数 /出现系统性偏差的次数×100% ◆出现一般性偏差并处理的次数/出现一般 性偏差的次数×100% ?入伙前,房间验收率100%,发现问题处理率 100%; ◆统计公式:入伙前验收的房间总套数/入 1 2020年4月19日

《项目管理手册》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项目管理手册》培训试题 试卷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I.《项H管理手册》冃的是贯彻中建经营管理理念及___________ ,理顺 项H管理基本职能,优化项H管理过程,健全项H管理体系。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中标后,企业以工程管理部门牵头开展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Fl的的策划,按照《项H策划任务表》编制策划计划书,落实项H策划。 3?在项H实施过程屮,企业要对项H部进行绩效考核。通常考核五个阶段:1)准备工作完成阶段;2) 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场施工收尾阶段;4)项H 最终考核;5)特殊考核。 4.施工方案包括专项技术施工方案和专项____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冃部在施工过程屮按工程施工的需要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底、施工方案交底、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6?项H各现场管理的工程师负责向分包单位的施工人员进行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具体工作内容、 ___________ 、施工工艺、 ________ 、安全注意事项。 7?采购招标屮,对于批量小、品种单一、价格低廉的物资,可以采用 ______ __ 形式米购。 &材料进场后,由____________ 填写《物资取样送检通知单》及时通知项H 部试验工程师。 9.合格分包商的考核内容:分包队伍的综合索质、工程施工质量、工期完成、 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建立工会、劳务工人劳务合同签订和持证上岗、劳务工人 __________ 、与本企业工程管理人员工作配合、遵纪守法情况等。 10.施工过程小,各工区或作业而每天将进度实施情况及管理情况填写 《_______ 》,并整理成《每口情况报告》报项FI部工程管理部门。

常见项目管理模式(IPMT、PMT、PMC、EPC)简介(doc 12)

常见项目管理模式(IPMT、PMT、PMC、EPC)简介 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是一种有意识地按照其建设的特殊性和规律,对项目进行组织管理和实践的活动。根据项目的客观规律,通常一个建设项目划分为四个阶段:①项目概念阶段,即项目的投资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核准阶段。②项目定义阶段,即从项目实施策划、初步设计至签订承包合同的阶段。 ③项目执行阶段,即执行承包合同到项目建成交付使用的阶段。④收尾阶段,即项目的完善和终结阶段。各个项目阶段的工作内容和重点不同,但对于投资方来说,建设项目是短期、暂时的,并非其核心业务。因此,出于工程项目建设的特殊性,投资方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始终有着如下需求:①建设全过程的投资及成本控制需求;②专业的建设合同及风险控制需求;③体系化的工程质量安全控制需求;④及时准确获取项目决策数据的需求。要满足这些需求,投资方出于业务专业化的原则,需要采用合作、委托、招标等方式获得外部资源的支持。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它合理的项目寿命周期,有客观需要的项目阶段及项目专业。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竣工验收是一个整体,这就产生了对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进行系统化、正规化和整体化管理的要求。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工程内容、功能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系统性越来越强,技术要求越来越专,对工程建设的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管理的要求愈加迫切。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实施方式即项目管理模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同时投资方为全力保障其核心业务的运行及发展,追求非核心业务外包服务。因此专营工程建设及项目管理、具有丰富经验、专业配置齐全、技术实力强,具有先进软件、程序及体系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己成为项目管理的主要力量。 根据介入项目阶段的不同和各个项目业主自身能力的差异,项目管理公司参与建设项目管理的程度和服务内容、身份也不相同。以下,本篇简单介绍IPMT,PMT,PMC和EPC四种常用项目管理模式。

2020年(企业管理手册)项目管理手册

(企业管理手册)项目管理 手册

目录 1、总则(1-2 ) 2、项目管理程序(3-7 ) 3、总部服务控制与专业施工保障(8-10 ) 4、项目经理部职能及组织机构( 10 -28 ) 5、项目方针目标管理(29-32) 6、项目合约管理(33-35) 7、项目施工管理(36-42) 8、项目技术管理(43-51) 9、项目试验管理(52-55) 10、项目质量管理(55-60) 11、项目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61-67) 12、项目物资管理(67-71) 13、项目成本管理(72-77) 14、项目资金管理(78-81) 15、项目竣工验收与用户服务(81-84) 16、项目经理部解体(84 ) 序 为了完善与加强项目经理部的职能,真正按项目管理的要求组织施工,急需一本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化的手册。 编制本《手册》的主导思想:

一、阐明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推行项目管理的目的,以及推行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二、《手册》明确指出公司对项目经理部的服务控制与专业施工保障,以及项目经理部的责、权、利,以便于项目经理部对项目进行全面、科学、高效的管理; 三、强调合约管理: 1、认真履行业主的合同,在熟悉合同的基础上找出索赔的依据; 2、对社会上的分承包方及公司内部各专业公司要签订分承包合同,以明确双方的职责,便于项目经理部的统一协调与指挥。《手册》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对分承包方的履约监督。 四、明确工程项目制造成本实施计划由项目经理部负责编制,实施与控制; 五、在结合公司当前实际条件的情况下,引进了海外公司一些好的管理办法。 随着项目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创造出更好更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随着公司内部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将会促使项目施工管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所以公司将会对本手册的内容不断加以修改、补充、完善,使之逐步达到国际项目施工管理同等的水平。 本《手册》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公司各主管领导、各部门及项目经理部领导的大力协助与支持,在此谨表感谢。 《工程项目管理手册》编委会

培训项目管理手册

江汉油田职工培训中心培训项目管理手册 (试用) 2011年9月5日

概述 按照江汉油田对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的基本要求,为建立运转高效、组织严谨、管理规范的培训项目管理体系,推进培训项目开发与运行管理的一体化、标准化、精细化,切实保证和持续提升培训项目质量,参照国家标准《质量管理:培训指南》GB/T19025-2001 ( idtISO10015:1999 ),结合江汉石油职工培训中心管理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江汉油田职工培训中心培训项目管理手册》。 本手册中的培训项目是指在江汉石油管理局职工培训中心举办的各类重点培训项目, 包括集团公司A类、B类、C类培训项目,油田重点管理干部培训项目、油田重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项目和油田举办的各类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其它各类培训项目开发与组织实施参照此手册执行。 本手册共分六个部分,主要规范培训计划下达后,培训项目主管部门、培训项目主办部门、职工培训中心和培训项目实施部门在制定和发布培训项目实施计划、培训项目启动、培训需求调研与分析、培训方案设计与审核、培训项目组织与实施、培训项目评估与总结等环节的管理。 培训项目管理总流程:

备注: 1.集团公司A类、B类培训项目的培训主管部门、主办部门是指集团公司人事部和相关部门;其它类 培训项目的培训主管部门、主办部门是指江汉油田组织部、劳资处及相关业务部门。 2.培训部门是指职工培训中心的党校工作部、岗位培训部、安全培训部、职业技能培训部、职业技 术开发部、汽校。 3.教研部门是指职工培训中心的教研一部、高级技校教学工作部、汽校教务科。 4.教辅部门是指职工培训中心的总务科、信息中心、图书馆、学员服务中心、印刷厂、小车队等。 1. 制定和发布培训项目实施计划 职工培训中心在接到公司下达的培训计划后,及时制定和发布培训实施计划。

工程项目管理手册-封面

【编号:建(管)2007-05-3(A)】 工 程 项 目 管 理 手 册 黑龙江华采·艺邻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华采·艺邻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质量内部控制标准 批准: 审核: 编制: 黑龙江华采·艺邻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第一部分质量内部控制标准 第二部分工程管理实施细则 第三部分工程管理处罚细则(含土建、给排水、电气)第四部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实施细则

目次 1、总则 (1) 2、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划分 (1) 3、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2) 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 (3) 5、建筑工程内控质量标准 (4) 5.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4) 5.1.l抹灰工程 (4) 5.1.2门窗工程 (7) 5.1.3吊顶安装工程 (16) 5.1.4轻质隔墙工程 (19) 5.l.5饰面板(砖)工程 (22) 5.1.6幕墙工程 (24) 5.1.7涂饰工程 (37) 5.1.8裱糊与软包工程 (39) 5.2、混凝土工程 (41) 5.2.l模板安装工程 (41) 5.2.2模板拆除工程 (42) 5.2.3钢筋加工工程 (43) 5.2.4钢筋安装工程 (44) 5.2.5混凝土工程 (47) 5.3、砌体工程 (48) 5.3.l砖砌体工程 (48)

5.3.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 (50) 5.3.3粘贴苯板节能复合墙体工程 (52) 5.4、建筑地面工程 (53) 5.4.l水泥混凝土面层工程 (53) 5.4.2水泥砂浆面层 (54) 5.4.3水磨土石面层 (55) 5.4.4砖面层工程 (57) 5.4.5大理石面层和花岗石面层 (59) 5.4.6实木地板面层 (60) 5.4.7实木复合地板 (62) 5.4.8复合地板面层 (63) 5.4.9竹地板面层 (65) 5.5、屋面工程 (65) 5.5.l屋面隔汽层工程 (65) 5.5.2卷材防水屋面工程 (66) 5.5.3涂膜防水屋面 (70) 5.5.4刚性防水屋面工程 (71) 5.5.5瓦屋面工程 (73) 5.5.6架空屋面工程 (77) 5.5.7玻璃屋顶工程 (77) 5.5.8水落管(斗)工程 (80) 5.5.9细部构造工程 (80)

培训管理制度与流程

3.公司的培训制度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相结合,促进公司与个人的共同发展。 4.培训方针是自我培训与传授培训相结合,岗位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 培训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公司培训管理制度 1.1、培训目的和适用范围 1.1.1、培训目的:是为员工融入公司企业文化、熟悉公司业务发展,树立统一企业价值观、行为模式,了解公司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职业素养,为提高员工专业知识、技能,满足企业未来业务发展需求。 1.1.2、适用范围:本培训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 1.2、培训管理制度 1.2.1、行政人事部负责公司内外部培训工作管理,协调组织开展内外部培训工作。 1.2.2、各部门负责人和员工不得拒绝参加公司举办的培训课程,如有特殊事须 提前通知部门负责人批准。否则按当日旷工处理。 1.2.3、行政人事部组织培训须提前3天向各部门负责人和员工发送培训通知, 以电子邮件和电话同时通知。行政人事部须做好培训记录,及培训效果评估,并存档备案。(注:入职岗前培训只需提前1天通知。) 1.2.4、根据公司发展状况及公司人力资源利用做出合适的培训组织安排,主要 培训方式为新员工入职培训、岗位培训,在职培训,协议培训。 1.2.5、凡由公司外派参加专业培训,须与公司签订相关培训协议。员工在协议 内,须为公司服务,否则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培训协议的规定补偿公司已支付的培训费用,一并收回所获培训资格证书。 1.2.6、每次培训内容,培训教材,培训费用,参加培训人员,培训讲师指定,部门 负责人协助推荐,行政人事部统一审核,报送总经理批复方可实施。 1.2.7、培训计划的制定,根据部门的具体需求情况及公司业务发展情况,由公

项目管理PMC的优点

项目管理PMC模式的优点 PMC是现在国际上最流行的项目管理模式,该模式是指业主聘请一家公司代表业主进行整个项目过程的管理。选用该种模式管理项目时,业主方面仅需保留很小部分的基建管理力量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决策,而绝大部分的项目管理工作都由项目管理承包商来承担。这就可以看出PMC具有别的管理模式所不可替代的优势。 第一,有助于提高建设期整个项目管理的水平,确保项目成功建成。业主所选用承担PMC的公司大都是国内外知名的工程公司,他们有着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多年从事PMC的背景,因其专业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其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均强于附属于业主的基础机关。 第二,有利于帮助业主节约项目投资。业主在和PMC签定的合同中大都有节约投资给予相应比例奖励的规定,PMC一般会在确保项目质量工期等目标的完成下,尽量为业主节约投资。PMC一般从设计开始到工程竣工为止全面介入进行项目管理,从基础设计开始,他们就可以本着节约的方针进行控制,从而降低项目采购、施工等以后阶段的投资,以达到费用节约的目的。 第三,有利于精简业主建设期管理机构。对于超大型项目,业主如选用建设指挥部进行管理,势必需要组建一个人数众多,组织机构复杂的指挥部。而且工程竣工后如何对这些人员进行安置也是令业主较为头疼的问题。而PMC和业主之间是一种合同雇佣关系,在工程建设期间,PMC会针对项目特点组成适合项目的组织机构协助业主进行工作,业主仅需保留很少的人数管理项目,从而使业主精简机构。

第四,有利于业主取得融资。除了日常的项目管理工作外,PMC 还会在项目融资、出口信贷等方面对业主提供全面的支持。由于从事PMC的公司对国际融资机构及出口信贷机构较为熟悉,往往在协助业主融资和出口信贷机构的选择上发挥重要作用,而融资机构为确保其投资成功,愿意由这些从事PMC的工程公司来对项目建设进行管理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建成,为其投资收益的实现提供保障。 这些作用是国内别的公司在项目建设中所起不到的。

PMC-工程项目管理承包

PMC工程项目管理承包 PMC(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作为一种新的项目建设方式,更完整的说法应该是PMC(FEL/FEED+EPC)。就是具有相应的资质。人才和经验的项目管理承包商,受业主委托,作为业主的代表或业主延伸,帮助业主在项目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项目定义、计划、融资方案,以及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整个实施过程中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费用,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 所谓FEL,就是Front-end Loading即项目前期工作。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项目管理方式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条件和存在理由,PMC也不例外。 PMC通常用于国际性的大型项目中: 第一,项目融资超过10亿美元,并且有大量复杂的技术含量; 第二,业主方面包括许多公司,甚至有政府部门介入; 第三,需要得到商业银行或出口信贷机构的国际信贷; 第四,“业主”不以原有资产进行担保; 第五,业主意图完成项目,但是由于内部资源短缺,而难于实现。 在中国国内,在没有政府担保的情况下,国际银行的贷款从未超过10亿美元,因此采用PMC项目管理方式有利于增强项目融资能力,增强向国际信贷金融机构融资的项目可信性。 PMC作为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方式,并没有取代原有的项目前期工作(FEL)和项目实施工作(EPC),只是工程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受业主委托,代表业主对原有的项目前期工作(FEI)和项目实施工作(EPC)进行一种管理、监督、指导,是工程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利用其管理经验、人才优势对项目管理领域的拓展,因此就其使用的管理理念、管理原则、管理程序、管理方法与以往的项目管理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PMC管理方式在报酬系统设计、项目VIP(VALUE IMPROVING PROCES S)、项目融资、项目风险分散等方面有许多好的做法,适应了目前大型国际工程多项目、高融资、低风险要求。换句话说,PMC项目管理方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报酬系统设计、项目融资、项目风险分散等方面。 l、关于PMC管理方式的报酬系统设计。 我们2001年在《PMC项目管理方式在石化建设领域的应用》一文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其特征是采用“成本加奖酬”的形式,把业主和管理承包商融为一体,共同承担项目建设风险,真正把管理承包商的收益建立在业主的成功之上。能不能在项目工期、项目成本、项目质量、项目安全上取得超出业主目标的成功,成为项目管理承包商有没有收益的关键。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不会有收益,甚至成本也难以收回,体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例如项目实施阶段的EPC合同总价问题,这是国内项目承包管理的最大阻力。在PMC方式下,首先是EPC合同总价控制在PMC定义阶段的所做的10%估算之内,这个估算是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础;二是这个估算建立在基础工程设计之上,具有相当深度和精确程度,经过业主评估并取得业主批准。三是这个』总价仅仅是投标基数,最后取决于公

培训管理制度范本

培训管理制度范本 为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加强员工培训的管理,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学习啦小编今天为你整理了员工培训管理制度范本,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范本篇一 一、培训领导机构 各单位上报培训计划,由人力资源部审定后实施,人力资源部是员工培训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并全面负责对各单位的考核工作。 二、考核标准 (一)安环知识标准 1、掌握安全生产、环保方针、政策和公司安环的规章制度及有关安全技术规定。 2、懂得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3、基本掌握本岗位的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概况。 4、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消防器材、工器具及本岗位的仪表设施、防护装置、安全装置等。 5、能准确掌握本岗位的安全规程。 6、掌握一般职工的安环职责。

(二)生产技术和工艺知识标准 1、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规程。 2、掌握本单位和本岗位工艺流程知识。 3、懂得设备性能、原理、维护保养及操作。 4、熟悉本岗位安全生产、防尘、防毒知识。 5、做到“四懂”,即懂知识、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即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三、考核办法 本考核办法只从安环知识和生产技术知识方面考核,涉及其他方面由公司相关部门根据实际加以考核。 1、各单位根据培训时间要求组织培训,结束后由公司安环部和生产技术部联合出题考试,并负责考试管理和试卷评阅工作,全过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2、考试成绩汇总各方面评定出优(95分以上)、良(80—95分)、中(60—80分)、差(60分以下)等,并按单位(可按车间统计)算出优秀率和及格率,评阅完毕后公布结果,并整理上报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特殊情况下考试成绩评定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

工程项目管理手册

项目管理手册颁布日期:年月日

前言 工程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把项目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公司在总结先进企业项 目管理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本着先进、可行的原则 编制了保信四公司《项目管理手册》。 本手册是保信四公司项目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手册的核心就是要充分 体现项目经理部作为成本控制中心,在企业法人授权下实施项目管理;企 业作为经济利益的主体对项目实施全面控制的原则。 本手册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企业提出的“精品工程战略”和“低成本战略”,项目管理工作中,一切要围绕着建精品工程,创名牌企业和降 低制造成本,这两条主线。 项目管理手册的贯彻须通过一定策划过程,要充分体现企业和项目整 体管理水平。公司管理层要对项目的实施及其目标进行精心的策划,将预 控指标下达给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根据公司下达的预控指标,精心组 织,精心管理,精心施工,圆满地完成各项预控指标。 本手册编制中考虑了目前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水平,所以本手 册并未完全体现项目管理工作的最高要求。另外,由于时间匆促,手册中 还存在有待完善之处,希望各项目经理部在执行过程中,能及时总结经验, 并向公司提出改进意见,以趋完善。 本手册由公司各相关业务处室负责解释。

企业宗旨、文化、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企业宗旨 力争为社会提供最好的服务,创造最好的社会效益和最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文化 无时不在的危机意识和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 企业道德规范 ⑴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把科学组织施工,交用户满意产品,完善的服务保修视为自己的天职。 ⑵遵纪守法,积极为国家做贡献,保证按规定上交利润和税收。 ⑶认真核算,处处节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⑷在保安全、保质量、保凝聚力、保发展的前提下,求效益。 企业行为准则 ⑴在对自己的要求上:以做有思想、有道德、有抱负、识大体、顾大局、成大器的高尚人为荣;以意志消沉、目光短浅、只顾个人、只顾眼前利益为耻。 ⑵在对待集体的态度上:以热爱企业,全心奉献为荣;以当和尚撞钟,挣钱混事的雇佣观念为耻。 ⑶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以当主人翁,积极认真工作为荣;以敷衍应付,不负责任为耻。 ⑷在对待领导的态度上:以尊重领导,坚决执行上级指示为荣;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为耻。 ⑸在对待社会的责任上:以提供用户满意、社会满意的最好服务为荣;以只重利,不重义,用户怨声载道为耻。 ⑹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以合理劳动所得为荣;以不顾社会、不顾集体、不顾群众,只顾个人私利为耻。 ⑺在对待纪律的态度上:以自觉遵守纪律为荣;以自由散漫,稀稀拉拉为耻。 ⑻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以求知若渴,不断更新知识为荣;以荒废时光,虚度年华为耻。 ⑼在与同仁的关系上:以团结友爱,热情互助为荣;以漠不关心,小事斤斤计较为耻。 ⑽在行为举止上:以举止端庄,衣着整洁,谈吐文雅为荣;以口出不逊,举止粗俗为耻。

项目管理手册v

[某某科技集团预算项目] 项目管理手册 当前版本: 提交日期:<2011年5月05日> 项目经理: 文档状态: <讨论稿>

文档信息(Docuement Information)

参考文件(Reference Document) 文档审核/审批(Document Review/Approval) 此文档需如下审核。签署过的审批表将作为附件归入PCB的质量控制章节,并正式备案。

目录(Table of Content)

前言(Introduction) 目的(Purpose) 本项目管理手册的目的在于描述并明确项目目标、项目范围、项目基准、项目计划、组织架构及管理控制等项目管理的主要领域。本手册作为项目组和客户在项目准备阶段的重要交付件之一, 是项目整个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和参考文件。同时也为项目进行期间后续加入项目的人员提供指导,并且向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共享更新的项目最新状态。 文档范围(Content) 问题

项目概述(Project Overview) 某某药业公司已经使用**********5.4财务及供应链系统。随着企业的组织变革及管理要求的提高,某某药业提出对已有模块进行系统升级并增加实施全面预算相关模块的需求。本项目是帮助某某药业在*****7.0系统上实现基于全面预算的业务控制系统。 项目目标(Project Objective) 在目前的管理信息化基础上,以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落地为目标,构建一个与当前业务运营系统紧密相关的,具备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手段的战略执行信息平台,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强有 项目实施的系统模块包括: ? 出纳系统 ? 费用报销系统 ? 预算系统 ? 管理门户系统 ? 2.? 实现业务功能范围

重点项目PMC管理经验

某重点项目PMC管理经验介绍 ##工程项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一、项目的概况和执行效果 2008年12月27日,集团公司党组会议决定在大连和钦州各建设200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项目,中石油大连某重点项目是其中的一部分。建设的目的是扩大原油储备,缓解国家能源压力。该项目的建设具有战略意义。集团公司要求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建设此项目。 中石油大连某重点项目包括: 1)大连保税油库二期工程、设计总库容为125万m3,2009年1月13日启动,计划2009年9月30日建成。 2)中石油大连国际储备库北区工程、设计总库容420万m3,开工,计划建成4、5、6、7罐组240万m3,建成1、2、3罐组180万m3 项目的业主:大连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 EPC总承包商: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PMC单位(含监理):##工程项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项目管理模式:业主+PMC+EPC 经过项目相关方的共同努力,大连保税油库二期工程项目现场工作于2009年2月10日启动,经历了动迁、场地平整、地基处理,工程建设等工作,仅用了近8个月的时间,9月30日建成,达到投油条件的进度目标。10月22日试投产一次成功。 中石油大连国际储备库北区工程开工,先后于建成4、5、6、7罐组,建成1、2、3罐组。按计划建成,达到投油条件。

在实现进度目标的基础上,项目的质量、安全和费用等目标均得以实现。 某重点部位质量情况: 1)储罐基础强夯处理检测合格率100%,一次合格率98%,通过全部储罐的充水沉降观测,储罐基础最大不均匀沉降量为28mm,远远低于规范允差240 mm,地基强夯处理质量完全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储罐主体焊接一次合格率达到97.2%,通过储罐的充水实验,对储罐的强度及严密性进行检验,储罐底板焊缝、储罐壁板焊缝、角焊缝没有发现一处泄露,在充水实验完成后的储罐底板焊缝真空检测、角焊缝的磁粉检测中,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3)储罐主体安装组对工序评定合格率100%,在施工过程中,经施工单位自检,EPC\PMC联合检查及石油天然气管道质量监督站对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罐体的垂直度、椭圆度等重要几何指标都全部符合标准规定,通过罐体充水试验检验,浮船升降平稳,导向机构无卡涩现象,扶梯转动灵活,浮顶及其附件与罐体上其他附件无干扰,也验证罐体的整体质量是符合设计及标准、规范要求。 4)其他单位工程合格率100%。 项目的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实现了施工现场无事故,累计安全工时达到8074042小时。 项目的费用控制在批准的概算范围内,并略有结余。 二、PMC的主要工作和实践 为完成PMC的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公司先做两件事。 首先,组建PMC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管理公司从公司内部和各项目组抽调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工程师加入大连某重点项目部。中国##工程公司本

项目管理手册(完整版)

1. 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项目经理部的各项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局各项规章制度,增强项目的执行力,提高项目的创效水平,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环保、成本等达到预期目标,特制定本手册。 2.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局各项目经理部各项管理工作。 3.术语和定义(专用名词) 3.1 工程材料:指用于工程中的钢筋、预应力钢材和锚具、水泥、砂、石、石灰、粉煤灰、沥青、矿粉、外加剂等材料。 3.2 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计划: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3.3 单位工程: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可以单独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工程。 3.4 分部工程:在单位工程中,应按结构部位、路段长度及施工特点或施工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分部工程。 3.5 分项工程:在分部工程中,应按不同的施工方法、材料、工序及路段长度等划分为若干个分项工程。 3.6 关键过程:对工程质量和工期有重大影响,施工难度大、工艺新、质量易波动并起关键作用的过程,如软基处理、台背回填、基础工程、路基排水、路面工程、模板支架、砼拌制、砼浇筑养生、支座安装、控制测量、施工放样等。 3.7 特殊过程:指该过程的施工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或试验而得到充分验证的过程。常见的有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后张法)、钢筋焊接、钻孔灌注桩等。 3.8 重点工程:指局内年度确定为监管重点的工程。 3.9 安全重点工程:指局内年度确定为安全监管重点的工程。 3.10 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是指根据招投标文件要求,结合施工单位的实际编制

的文件。是施工单位对投标工程重点采用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和为完成工程所配备的设备、人员、资金、组织机构以及进度计划的策划。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应简明扼要、清晰、施工方案重点突出、可行、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施工安全。工期、安全、质量、环保应符合业主的要求,满足工程实施的需要。 3.11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中标进场后,在施工单位对编制的初步性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的基础上,为按期、保质、安全、经济、有效地完成工程任务,根据工程特点,编制的详细的施工计划、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程序;根据实际情况,配备需要的人员及组织形式、机械设备及资金等。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全面的施工策划,直接指导施工,具有具体、详细、实际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编制施工预算的依据,其中施工计划是核心内容。 3.12 施工方案:以分项工程为编制对象,用以指导分项工程施工活动每步骤的安全、技术的综合性文件,包括技术、质量、安全、环保、消防、材料、技术资料、文明施工、冬雨期施工等技术措施。 3.13 安全技术措施:指施工方案或分项工程施工方法中对事故预测预控所采取的措施,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单位指导安全施工的技术性规范文件。 3.14 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管理工作,使参与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与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工艺、安全措施、环保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明确交底人与接受交底人之间的责任,以便更好的施工。 3.15 设计交底:由设计人员向施工单位就设计意图、图纸要求、技术性能、施工注意事项及关键部位的特殊要求等进行技术交底。 3.16 工程变更:简单地讲,工程竣工图与签订合同时业主提供的施工图不同的内容就是工程变更。一般有工程技术标准变更、工程量变更、工程项目变更、地质水文条件引起的变更以及其他施工自然条件引起的变更。 3.17 “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工程项目管理手册

手册说明 1、手册内容 本手册系依据《翰林公司规章制度》和翰林公司已完成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编制而成。包括:公司项目管理者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细节、工作方法、注意事项、工程项目专业材料表、工程项目检查表、项目检查评分标准、项目管理制度、项目进度计划表、现场签证单、项目管理周报工程管理体系的范围和所有特殊工种操作规程文件。 1.2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吉林省翰林净化工程安装有限公司所有净化项目管理。 1.3手册管理 手册管理的所有相关事宜均由公司工程部统一负责,任何人不得将公司手册提供给公司以外的人员。本手册持有者调离公司时,应将手册交还公司工程部办理核收登记。手册持有者应妥善保管手册,不得损坏、丢失、随意涂抹,严禁私自复印或转借给其他公司。在手册使用期间,如有修改建议,各部门负责人应汇总意见,及时反馈到工程部。工程部应定期对制度的适宜性、充实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必要时应对手册加以修改。 2.工程项目管理方针、管理目标 2.1工程项目管理方针 2.1.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1.2科学管理、质量第一、精心施工、持续改进、向业主提供满意的产品。 2.2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2.2.1工程中杜绝火灾的发生; 2.2.2工程中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 2.2.3工程优良率达95%以上,合格率100%; 目录1 第一条:工作内容 (1)

第二条:工作范围 (3) 第三条:现场施工人员的约定 (4) 第四条:现场管理责任的约定 (6) 第五条:工期约定 (6) 一、开工日期 (6) 二、工期顺延 (7) 第六条:工程质量及安全的约定 (7) 第七条:竣工验收的约定 (8) 第八条:工程范围细节要求 (8) 一、二次梁的吊装。 (8) 二、风管的制作安装 (8) 三、彩钢板安装 (9) 四、照明、动力电安装 (10) 五、工艺管路 (11) 六、保温 (11) 七、地面: (11) 第九条、安全教育内容 (11) 第十条:奖罚款条款和内容 (1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手册

第十三章工程计量支付治理 第一节总则 为进工步规范集团建设项目计量支付、签报工作,加强高速公路施工治理及投资费用操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OO9年)》、《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变更实施细则》等制定本方法。 第二节计量前预备工作 一、计量单位划分 开工前, 监理工程师应会同建设办合同部,将各合同段实体工程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计量单元进行细化。计量单元是操纵计量的最小组成部分,指能够独立施工的工点,如某路段一定标高范围内的挖方、填方,某处防护工程等,或工序独立的工程部位,如某座桥的承台、基础钢筋等。 二、工程量清单复核 承包人对比施工图进行工程量清单复核,编制工程量复核报表。工程量清单复核报表应在承包人进场后60天内完成。依照工程量复核结果办理0号工程变更报监理人、建设办审核,集团公司审批,审批后工程量清单作为中期计量支付依据,工程交工前工程量清单不再调整。 三、依照批复清单建立支付台账。 第三节工程的计量支付的规定 一、计量的范围 集团公司和承包人签订的施工合同,具体为:

1.工程量清单及调整后的工程量清单; 2.工程变更令。 二、工程计量的依据 1.合同文件、技术规范、工程量清单; 2. 施工图纸及变更设计图; 3. 中间交工证书、质量检验凭证; 4. 有关计量补充方法; 5. 经审批同意的其他内容。 三、工程计量的原则 1. 工程计量必须做到真实、准确、及时; 2. 按照合同文件规定的方法、范围、内容、单位计量: 3. 不符合合同文件要求、手续不全的、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工程,不得计量; 4. 超清单的不得计量; 5. 变更工程依照变更令计量。 (1) 变更申报中涉及新增单价的,由施工单位申报新增单价,经监理单位、建设办审核,报集团公司批复,建设办依照批复单价,签发变更令后计量; (2) 变更工程量超过建设办权限的,按照集团公司建设工程变更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执行。 四、计量的流程和时刻安排 施工计量原则上以月为时刻段落,每期计量支付月报截止时刻为每月⒛日。具体流程图如下:

金蝶项目管理手册

项目管理手册

文档信息(Docuement Information) 修订记录(Revision History)

参考文件(Reference Document) 文档审核/审批(Document Review/Approval) 此文档需如下审核。签署过的审批表将作为附件归入PCB的质量控制章节,并正式备案。 文档分发(Document Distribution) 此文档应分发至所有项目成员。如下联络人员负责向相关组织的分发:

目录(Table of Content) 1.前言(INTRODUCTION) (1) 1.1 目的(P URPOSE) (1) 1.2 文档范围(C ONTENT) (1) 1.3 项目管理计划修定(P ROJECT M ANAGEMENT P LAN M AINTAINANCE) (1) 2.项目概述(PROJECT OVERVIEW) (2) 2.1 项目目标(P ROJECT O BJECTIVE) (2) 2.2 项目范围(P ROJECT S COPE) (2) 2.3 项目关键前提及外部依赖(P ROJECT A SSUMPTION &D EPENDENCY) (3) 3.项目基准(PROJECT BASELINE) (4) 3.1 合同双方的主要职责分工(C ONTRACTUAL O BLIGATION) (4) 3.2 项目阶段和工作说明(P ROJECT P HASES AND W ORK S TATEMENT) (4) 3.3 项目交付件(P ROJECT D ELIVERABLES) (7) 3.4 项目验收程序及标准(A CCEPTANCE P ROCEDURE &C RITERIA) (7) 4.项目计划(PROJECT SCHEDULE) (8) 4.1 项目实施方法及途径(P ROJECT I MPLEMENTATION M ETHODOLOGY AND A PPROACH) (8) 4.2 计划概要(P ROJECT S UMMARY S CHEDULE) (9) 4.3 工作任务分解(W ORK B REAKDOWN S TRUCTURE) (9) 4.4 项目培训计划(P ROJECT T RAINING P LAN) (9) 5.项目组织架构(PROJEC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12) 5.1 项目组织结构(P ROJECT O RGANIZATION C HART) (12) 5.2 项目组织职责说明(P ROJECT O RGANIZATIONAL R ESPONSIBILITIES) (13) 6.项目管理规范(PROJECT MANAGEMENT GOVERNANCE) (15) 6.1 沟通管理(C OMMUNICATION M ANAGEMENT) (15) 6.2 问题管理(I SSUE M ANAGEMENT) (16) 6.3 风险管理(R ISK C ONTAINMENT) (16) 6.4 变更管理(C HANGE M ANAGEMENT) (16) 6.5 交付件及文档管理(D ELIVERABLE &D OCUMENT M ANAGEMENT) (19) 6.6 质量管理(Q UALITY M ANAGEMENT) (20) 6.6.1交付件质量管理(Deliverable Quality Management) (20) 6.6.2测试管理(Test Management) (20) 6.7 活动管理(A CTION M ANAGEMENT) (20) 6.8 争议协调升级程序(D ISPUTE E SCALATION P ROCEDURE) (21) 6.9 信息安全管理(D ATA S ECURITY &P RIV ACY(DS&P)M ANAGEMENT)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