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长期打呼噜 6成以上患高血压

专家:长期打呼噜 6成以上患高血压
专家:长期打呼噜 6成以上患高血压

专家:长期打呼噜6成以上患高血压喝了点酒或者劳累了,晚上回家睡觉打起了呼噜,这种情况的打呼噜不是病态,属于良性的鼾症。但是在一个星期七天当中五天都打呼噜,那这个鼾症就属于异常了,医学上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而60%以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有高血压,而且难以通过药物有效控制。

据睡眠呼吸专家介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他曾经给一个经常打呼噜,做了一个治疗鼾症手术,期间内科医生没有用过降压药物,患者的血压慢慢正常了。事实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不仅会引起高血压,同时还会在机体代谢障碍的基础上并发和加重多种疾病,与多脏器、多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夜间猝死。

呼吸系统疾病: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呼吸衰竭、夜间哮喘。

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痴呆症、精神和行为异常、认知障碍、视力障碍、癫痫。

内分泌系统:糖尿病、代谢综合症等。

目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比例各占50%。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同时经过检查分析,患者是由于上气道阻塞因素导致并可以去除时,就应该选择外科治疗。术前明确气道阻塞部位及阻塞因素尤为重要,阻塞部位的确定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据悉,现在最常用的就是腭咽成形术,手术通过切除部分悬雍垂及扁桃体,增大咽部的间隙,从而治疗打鼾。除了腭咽成形术外,根据患者气道阻塞的平面,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如有鼻阻塞的病人可进行鼻部的手术,使鼻道通畅。外小颌的病人容易舌后坠,可做正颌等手术;对于存在多部位狭窄者可分期手术,以充分考虑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来源于:https://www.360docs.net/doc/2112932207.html,/news/201211/386.html 深圳市同创源科技转载请标注本文来源或网址,谢谢配合。

生活细节改变高血压患者的现状

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它的产生常常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在饮食习惯上。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改变饮食以及其他生活习惯方面的细节,来避免高血压的产生。

经常测血压。每天坚持自测血压,能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医生也能根据测得的血压值来对症下药。这是高血压患者最应该注意的生活细节。

避免熬夜。熬夜影响健康,也会影响上班的情绪与工作效率。

饮食宜清淡,维持三分饥。外食餐点的选择,应尽量清淡,也不要吃得太饱,以

免影响肠胃健康;营养均衡也不可忽略。

避免摄食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有不良影响。

反式脂肪酸大多存在于大豆油(植物油)氢化食品、搭飞机常见的牛油中。选择好油替代一般的油脂,好油包括月见草油、鱼油、海豹油、蓖麻子油、葡萄子油、橄榄油、天然植物油、非氢化油脂等。

纾解压力。压力过大容易失眠,上班族纾解压力非常重要,保持精神愉快,勿生闷气;可以邀三五好友唱唱歌,或是培养兴趣嗜好。

另外,还要多运动。多到户外爬山、散步,走路也是良好运动,没时间的上班族,利用办公室爬爬楼也好;安排得出时间的上班族,可以尝试打太极拳、练气功或练瑜珈。

高血压预防和治疗需要我们从生活的饮食、作息等等方面都要同时入手,现在都市生活紧张、繁忙,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健康。相信经过本文的了解,大家的健康意识应该更为了解了。

本文来源于:https://www.360docs.net/doc/2112932207.html,/news/201210/378.html 深圳同创源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来源或网址,谢谢配合。

压力大睡眠少中年人高血压免不了据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年人患高血压病的增长率明显高于老年人。这部分中年人不少是白领、领导干部。心率加快伴舒张压明显升高与他们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大、睡眠少有关。

不良心理因素可导致高血压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不少人由于工作压力过大,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过度,表现为工作时火气大,心理容易产生不平衡;休息或睡眠时心率明显减缓。长期心跳过快,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会随心率增加而直线上升。一项对3400例患者长达25年“心率与寿命”的随访发现,平均心率75次/分比87次/分者死亡率降低27%;平均60次/分比87次/分者死亡率降低49%。

心率加快同时常伴有血压上升,这是交感神经兴奋性高的表现。

少睡会诱发高血压

美国一项研究将4810名正常血压人群分成两大组观察:35~59岁和60~86岁组,每组再按每天睡眠5小时、6小时、7~8小时、大于9小时分成小组,比较各小组人发生高血压及无高血压的情况。

结果发现,在35~59岁中年组,既无高血压又无睡眠障碍者,每晚睡眠时间小于5小时者,8~10年后60%血压升高,23%诊断为高血压病。而大于60岁的老年人则不明显。同时还发现,中年人每天睡眠<小于5小时,随访5年,冠状动脉钙化的病变多达27%,而每天睡7小时者仅6%。因此,中年人少睡不但易发生高血压,也易发生冠心病。

为什么熬夜的中年人易发生高血压呢?长期少睡(﹤5小时/夜),生物钟被打乱,身体的神经及内分泌调节功能会紊乱。加之熬夜后,夜间常吃夜宵或应酬多,均会造成多油、多盐摄入,体重上升。这种高血压常忽高忽低,尤其夜间血压得不到应有的下降,清晨骤升,加重了心血管结构改变,日久出现全身代谢紊乱,各种疾病易找上门,甚至发生“过劳死”。

中年白领高血压一定要及早预防和治疗

压力大、睡眠少的中年人或许还是处于高血压病萌芽阶段,自己每天的血压波动情况也不是很稳定。此阶段应时刻监测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无末端循环障碍的中年人适合用腕式电子血压计来测量血压。此种血压计体积小,方便携带;测量血压快捷且准确,适合工作繁忙、无多少空闲时间的白领和领导干部群体。血压需要每天定时定点测量,并且记录下来,这给医生的治疗提供了很有利的材料。

对于已经处于高血压“膏肓”的中年人来说,除了服降压药治疗之外,关键还要努力进行心理减压。比较有用的就有自我音乐疗法、躯体推拿按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总之,中年白领高血压、单纯舒张压高一定要及早治疗。一定要把血压降到理想水平(<120/80毫米汞柱)。

本文来源于:https://www.360docs.net/doc/2112932207.html,/news/201209/363.html 西铁城血压计官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或网址,谢谢配合。

老年人营养状况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老年人营养状况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营养状况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分两组,治疗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了积极的健康教育方法,调查两组健康教育后的血压情况与营养情况。结果:经过半年的医院高血压及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后,治疗组在高血压知识方面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营养知识方面,治疗组的“盐的每日摄入量”及“牛奶利于降血压”两问题回答正确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前老年人营养状况促进了高血压的发病,为此要合理进行营养支持,需通过改善膳食行为习惯、膳食习惯等多途径进行防治。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人;营养状况 高血压是一种疾病,同时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由于疾病模式的转变及人均期望寿命的延长,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1]。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个体营养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并且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的营养会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已经成为了共识[2]。有高血压预防试验在对研究对象实施包括减少热能摄入、减少钠摄入、增加钾的干预措施6个月后,发现研究对象钠摄入减少18%,钾摄入增加9%,体重下降6%,说明开展的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功的试验表明高血压的医院营养干预不仅必要而且是可行的[3]。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老年人营养状况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符合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推荐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99人,女性81人。年龄最小60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64.5±2.5岁;文化程度:小学文化及以下100例,初高中文化为62例,大专以上文化为18例。把上述患者平分两组,治疗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两组上述资料对比类似(P>0.05) 。1.2 调查内容本文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血压情况与营养情况两个方面。首先向被调查者解释本次调查的内容、目的和意义,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后,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然后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调查问卷,回收时及时查缺补漏。本次调查的回收率与有效率为100.0%。 1.3统计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2结果 经过半年的医院高血压及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后,治疗组在高血压知识方面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营养知识方面,治疗组的“盐的每日摄入量”及“牛奶利于降血压”两问题回答正确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健康教育后高血压及营养知识回答正确率(%)3 讨论 据全国人群调查资料显示,2011我国有高血压患者9000万,每年新增300万以上,若不及时采取对策,高血压与其并发的心脑血管病的危害将日趋严重[4]。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我

高血压患者的膳食营养

高血压患者的膳食营养摘要: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高血压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并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以及向低年龄化发展的趋势。现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增长趋势明显、危害性增高,但是治疗率低,人们一旦患病,需要长期服药。如何通过对人们的日常膳食结构的调整,达到预防、控制高血压已经成为当下预防、控制高血压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字:高血压、营养、膳食预防以调理 一、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病一般起病缓慢,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前期表现为心悸气短、、心功能不全、因为入睡困难导致失眠、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等症状;中期表现为: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功能受损,形成。后期因为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紊乱,极容易发生脑出血和、肾脏病变、猝死、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二、诱发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一)、不可改变的因素 遗传因素: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率高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二)、可改变的因素是

1、体重超重:有关资料显示,超重或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一般采用BMI指标即体质指数法也就是体重(kg)/身高(m 2)衡量人体是否超重、肥胖。WHO对成人的划分:BMI值在~为正常范围,BMI 大于25为超重,肥胖前状态BMI值为25~,一级肥胖BMI值~.二级肥胖BMI值为35~,三级肥胖BMI值大于 2、膳食结构不合理如高盐、低钾、低钙、脂肪油脂摄入超标等。 高盐:钠潴留会增加循环血量,导致血管平滑肌肿胀,管壁变细、血管阻力增加,同时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从而引起排钠障碍,使血压升。国际医学界曾做过一个大规模的调查,研究食盐关系和人群血压,结果显示:每天吃盐克至28克的日本北部、韩国、中国、、等国、发病率很高,日本北部以28克排在,其发病率38%;每天吃盐12克至14克的德国、、日本南部和,发病率远比上述国家低以日本南部14克排在,其发病率为21%;而每天只吃3克至克盐的,基本上不发生。 超过30年的观察,摄入约6克以上食盐与血压升高有关。有资料显示,如果一天的盐量限制在6克一下,2天就能出现降压效果 低钾:高血压发病率与钾摄入量相关。测定饮食或尿中的钠/钾比值是预测人群高血压风险的简便方法。血钾与血压的临床研究证实,钠/ 钾比值是舒张期血压水平的最强预测指标,如果其比值小于,则意味患高血压的风险不高。因此高钾、低钠饮食应成有效防治高血压的可行策略之一。 低钙:钙能降低和调节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调节人体的酸碱值、参与血液的凝固,对细胞内的钠离子、钾离子浓度起调节作用,有效防止血压上升。

高血压及糖尿病防治知识讲稿

高血压及糖尿病防治知识讲稿 主讲:张恒 高血压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切入点。 高血压的定义: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一、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 (一)老年人:老年(>65岁),降压药务必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耐受性逐步降压,应测量用药前后坐立位血压;尤其对体质较弱者更应谨慎。老年人有较多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情况也较多,常需多药合用。 (二)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时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长效钙拮抗剂及长效ACE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ACEI;心肌梗死后病人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 (三)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症状少者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症状多的可将ACEI 或ARB、β受体阻滞剂、ARB和醛固酮拮抗剂,或与袢利尿剂合用。左心衰竭者的血压目标<120/80mmHg。 (四)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伴糖尿病常需要严格控制血压。要求将血压目标降至130/80 mmHg以下,因此常以ACEI、ARB联合用钙拮抗剂、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要重视糖尿病的降糖和降压治疗,降压治疗减少血管疾病的净效益更好。 (五)慢性肾脏疾病: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尿白蛋白>1g/d时血压应控制在125/75 mmHg以下,首选ACEI、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重度患者须合用袢利尿剂。 (六)脑血管病后:急性脑卒中降压治疗有争议。如血压≥220/120m mHg的,可考虑适度降压治疗,但应缓慢降压和密切观察病人反应。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非急性期)者,进行适度的降压治疗均能减少卒中的再发。降压后头晕加重者,应注意有无颈动脉狭窄问题。如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则谨慎或缓慢降压。 二、降压药物服用注意事项 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降压速度不宜多快。由于患者常为多种疾病并存,多同时存在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因此选择治疗药物也要慎之又慎,用药后要密切观察疗

关注儿童高血压的管理(完整版)

关注儿童高血压的管理(完整版) 在1977年,NHBPEP(National High Blood Pressure Education Program )制定了世界第一个儿童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近些年来,随着多项大规模的儿童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均制定和更新了儿童高血压的诊疗指南。近期201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发布,其中对儿童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等均有更新。虽然很多国家关于儿童高血压诊断和管理的指南已有近40年的历史,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临床医生对这一问题的了解和认知仍然很差,很多国家层面关注度低。 1、儿童高血压的流行病学 2018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把儿童高血压的年龄范围定义为1-18岁,其中涵盖了青少年高血压部分。儿童时期发生的高血压以原发性高血压为主,多数表现为血压水平的轻度升高(1级高血压),通常没有不适感,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常因为不易被发现而漏诊。严重的儿童高血压需要严格筛查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根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报告,我国中小学生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4.5%。另外一项对于中国儿童高血压患病率的Meta分析显示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为6.47%。美国对于儿童高血压发病率也进行了多项研究,自

1999-2012年间对美国2000余名8-17岁儿童血压监测,发现其高血压发病率1.6-3.1%左右。2016 ESH儿童高血压指南显示欧洲不同国家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在2.2%-22%不等。 2、儿童高血压的危害 近年随着多项临床研究结果公布,发现约30%-40%的儿童在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时候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早期改变,以左心室构型改变为主。有研究发现儿童高血压可持续至成年,并且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约40% 的高血压儿童发展成为成年高血压病人,高血压儿童在成年后发生心血管疾病及肾脏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3、儿童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肥胖和盐摄入过多是关联性最高的危险因素。儿童高血压的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父母高血压史、低出生体重、早产、睡眠不足、体力活动缺乏、精神压力、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 4、儿童高血压的评估 2018年我国高血压指南对于3-17岁儿童将血压值在P90-P95或≥120/80 mmHg定义为“正常高值血压”;( P95 -P99 ) + 5 mmHg为1级高血压;≥P99 + 5 mmHg为2级高血压。欧洲和加拿大指南与我国相同。

盐与高血压的关系

盐与高血压的关系 据卫生部调查,目前我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并以每年300万人的速度增长,每5个成人中就有一人患高血压。成都市约有高血压患者170万人。若不加强防治,高血压将危害每一个人的健康。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与其相关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体重、饮食、精神心理及社会职务等,其中膳食盐量过多是重要因素之一。 1 盐与高血压的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呢? 全球人群的盐摄入量减少1/2,每年可挽救近250万人死于卒中或心肌梗死。 我国人群的盐摄入量减少1/2,每年可挽救约50万人死于卒中、心脏病及慢性肾脏疾病。 一般规律是摄盐量越小,高血压患病率越低。鉴于高盐摄入量与高血压有如此密切的关系,中国营养学会2007年底推出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规定,居民每天摄入的盐不能超过6克,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6年提出了每人每天5克盐的建议。 2 这样高的盐摄入量是如何发生的? 主要途径有四条:①每日三餐烹制时所需的盐、②食品中自身含的盐、③包装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盐、④餐用过咸的菜品、食品。 上述情况提示我们,科学饮食,要从“盐”要求。而“隐盐食品”的含盐情况目前远没有被人们所了解和重视,这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3 如何能做到清淡饮食防治高血压 ①选购钠含量不超过85%的“低钠盐”、“保健盐”,可起到限盐保钾的双重作用; ②准备一个标准的限盐小勺,以控制家庭饮食中盐的摄入量; ③每道菜应充分利用醋、糖、苦、辣等口感,以减少对盐的依赖。 ④做菜前,用盐腌菜时,一定要少放盐,可适当延长时间。 ⑤炒菜时,先不放盐,待炒好出锅时再放盐; ⑥做饭时尽量控制使用酱油、辣椒酱、蕃茄酱等调味品; ⑦尽量不吃咸菜、酱菜、咸鸭蛋、香肠、酱牛肉、冰冻食品、罐头食品、方便食品等食品; ⑧外出就餐时,提前告诉厨师少放盐,如菜淡,可自己从盐瓶中加盐。 ⑨分阶段限盐,可先将盐量降到人均每天10克以下,习惯以后再进一步将盐量减半。 ⑩建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多食紫菜、菠菜、红薯、鱼类、西红柿、木耳、牛奶、豆制品等食品。 限盐从儿童抓起,从小养成少盐饮食的习惯。营养学界有句话:“钙壮骨,盐生力”,希望朋友们控制好手中的盐勺,别让“盐生力””,变成“盐生病”。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饮食与高血压

饮食与高血压的关系 摘要:高血压是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主要致病因素。事实上,通常认为它是中风的最重要的病因。在美国有超过6000万人患有高血压,其中在65到74岁的老人中,有超过一半的人(54.3%)患高血压,而在同一年龄组中,非洲裔美国人中则有近3/4(71.8%)患高血压。所以预防高血压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饮食方面。 关键词:高血压、饮食、食盐、脂肪、钙 正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身体反而越来越差了。我们应该警惕,在平时的饮食方面多多注意。因为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而且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比如说遗传: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钠调节系统,环境因素:缺乏运动、压力过大、酗酒、肥胖、盐分等。 当出现头疼、眩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肢体麻木等症状,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没有这些症状,我在这里先恭喜你了哈。看下我下面的文章,对你预防高血压有很大的帮助哦。 预防高血压,必须先了解引起高血压的原因: 1、肥胖:体重指数增加是高血压病最危险的因素。肥胖人脂肪多,这不仅引起动脉硬化,而且还因脂肪组织内微血管的增多,造成血流决量增加,结果易产生血压。 2、饮食:食入过多的食盐,可招致高血压。此外,钾和钙食量过低,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不足,也被认为是可使血压升高的因素之一。 3、年龄:年龄与高血压关系也很大。就总人群来说,年龄每增加10岁,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9.3%---42.5%。 4、精神紧张:长期精神紧张、愤怒、烦恼、环境的恶性刺激(如噪音),都可以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5、职业:工作紧张,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又少体力活动的职业,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6、饮酒:酒能引起高血压,且加重高血压,损害心脑血管。 7、吸烟: 吸一支普通的香烟,可使收缩压升高 1.3~3.3kPa(10~30mmHg),长期大量地吸烟,也就是说,每日抽30~40支香烟,可引起小动脉的持续性收缩,天长日久,小动脉壁的平滑肌变性,血管内膜渐渐增厚,形成小动脉硬化。 8、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概率高达46%。【1】 饮食结构中与血压关系密切的营养成分有钠、钾、脂肪、钙和膳食纤维。【2】

高血压与体质指数的关系

高血压与体质指数的关系 摘要目的:通过对奎屯市城乡居民的体重指数(BMI)与高血压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确定高血压危险因素与开展相应合理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指导。方法:运用多阶段整群采样方法,对新疆奎屯市抽出年龄范围在18~60岁的3678名居民(男性居民1800人,女性居民1878人)进行系统编号与体检。在详细问卷调查并进行身高、体重与血压的测量后,应用SPASS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此确定BMI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人群平均血压值以及高血压的患病率随BMI 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通过将BMI值按<24,24~27.9以及≥28标准划分分析,高血压居民总患病率依次21.7%、74.8%与94.9%,农村为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高血压与BMI水平密切相关,因此,保持BMI值在正常规定范围内是有效的预防高血压症状的重要举措。现汇报如下。 关键词:体重指数;高血压;患病率 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血压一直被称为是威胁人类生活与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且通过对内地人群的一些相关研究证实,该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随着BMI的增加,人的血压也在增加。但由于这些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在解释BMI 和高血压间的因果关系上略写狭隘与片面。本文通过5年间对奎屯市城乡居民的随访研究,对因BMI值的不同导致人群平均血压值与高血压患病率水平进行定量分析,为奎屯市综合防治高血压疾病提供依据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按照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将奎屯市中心和附近农村地区年龄在18-60岁的3678名居民进行系统编号并做体质检查。其中城镇居民1800人,农村居民1878人,城镇人口居住时间均为3年以上。男女比例均衡(男1680:女1648),无孕妇和产妇成员,身体功能、病史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 研究方法 由经过系统培训的技术人员入户对居民做问卷调查并对其身高、体重与血压进行身体测量,血压须按照《2013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测量。 1.3诊断标准 首先依据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标准-体重指数(BMI)对居民身体状况进行划分。(1)营养不良:BMI<18.5;(2)正常:BMI18.5-23.9;(3)超重:BMI24.0—27.9;(4)肥胖:BMI ≥28. 其次,按照WHO规定的标准,无其他病史的成人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即判定为高血压。 1.4 对比分析 通过对入户得到的基础和检测信息等资料输入电脑,运用SPSS19.0软件对将居民的体重的分布情况以及体重分布与高血压患病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以及分析t检验与χ2检验,p<0.05作为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多阶段整群采样方法测得的居民BMI的分布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年龄在18-60岁的奎屯市城乡居民,其中城镇居民1800人,农村居民1878人。根据国际通用衡量肥胖程度的系数BMI城镇人口分析最终诊断为,营养不良占15.2%,正常体重人群占53.4%,超重者占27.3%,肥胖患者占4.1%。

高血压的营养与防治论文

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 高级营养师论文 (国家职业技能一级)文章题目:高血压患者的营养与防治 姓名:王建兰 身份证号:142332************ 所在省市:山西省吕梁市 工作单位:中阳县计划生育指导站

高血压患者的营养与防治 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计划生育指导站王建兰 【摘要】: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常有诸多并发症,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迅速,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逾亿人,而且每年约有350万新患者加入这个行列,高血压及其心脑血管合并症乃是当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最重要疾病。由于我国高血压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形成巨大反差,因此要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大量的医学研究资料表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饮食有密切关系,也与遗传、肥胖、吸烟、饮酒、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发达国家针对这些因素,开展大规模的防治活动,已收到了良好效果,值得借鉴。高血压患病率高、增长趋势明显、危害性增高,然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让广大人群、高血压患者及其家人对高血压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并结合自身病情和需要,从经济、家庭、健康的角度出发,唯有科学预防、合理调节营养膳食才是万全之策,高明之举。【关键词】:高血压营养膳食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前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约占所有高血压的95%,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后者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病因进行早期预防、及时治疗、膳食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高血压的引发因素以及营养膳食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使人们能更好的控制危险因素,实施合理的膳食,有效的防治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一、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儿童高血压饮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儿童高血压饮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呈年轻化的趋势,尤其是目前,小孩子患这种疾病的几率也非常高,主要是由于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身体的肥胖而引起的比如说喜欢吃零食的孩子,很容易患上,儿童高血压的饮食有哪些注意的问题呢? 第一、 奶制品和零食选择有讲究。儿童喜欢吃奶制品以及零食,殊不知这也是导致儿童高血压的病因,因此,对于患有高血压的儿童来讲,奶制品和零食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专家指出,凡是受孩子欢迎的零食,往往都含有大量添加剂,偶尔吃一点对身体健康危害不大,但长期、大量食用就会对威胁身体健康,尤其是对患有高血压疾病的儿童来讲,继续吃大量零食,很容易加重病情。例如生活中常见零食:方便面、果冻、乳饮料、蜜饯、火腿肠、薯片等,这些零食不是营养单一就是毫无营养,对于正处成长发育阶段的孩子而言,很容易导致肥胖,而肥胖又会加重高血压。 第二、 水果应该控制。很多儿童都喜欢吃水果,这本是无所谓,但关键是患有高血压儿童,再吃水果的时候,就应该格外注意了专家指出,儿童高血压患者,少吃吃些水果是可以的但切忌过量,因为水果虽然含有大量维生素,但吃多了会导致糖分摄入过多,从而引发高血压病情加重,尤其是香蕉、西瓜、葡萄、荔枝等都是高糖水果,儿童高血压患者应该少吃。 儿童高血压的饮食应该严重注意。由于儿童的特殊性,以至于他很难自我管制,这就要求儿童高血压患者的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好在高血压的饮食,家长朋友们生活中,切记不可因为溺爱孩子,而任由孩子随意吃喝,须知很多事物容易加重高血压病情,对儿童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伤害是非常大的。 如何解决儿童高血压呢 为了在保护孩子身体的情况下治疗高血压,儿童高血压患者应该选择没有副作用、没有后遗症的自然疗法。以自然疗法疗法为例,负氧离子是存在于空气中的对人体有广谱高效的疗养保健作用的空气微粒,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副作用,且能够穿透血脑屏障,直接被机体利用。高浓度的生态级负氧离子能够影响血液胶体和各种细胞的电代谢,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强血管壁的弹力,加强血管的舒缩功能,从而改善脑组织的血液循环,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昏迷等症状。 血液中的正常红细胞、胶体质点等带负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由于电子被争夺,带正电荷,由于正负相吸、则将红细胞凝聚成团。负离子能有效修复老化的细胞膜电位,促使其变成正常带负电的细胞,负负相斥从而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沉减慢。同时负离子能加强血液中胶体质点本身负极性趋势,使血浆蛋白的胶体稳定性增加,保持血液的正常

膳食营养与高血压

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8年第16卷第6期第378-379页﹒综述﹒ 膳食营养与高血压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周北凡 在70年代末,继对高血压进行群体控制观点之后又提出了对高血压进行一级预防的概念。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中许多与膳食有关,因此膳食营养与血压关系的研究日趋活跃,研究领域从高盐、高热量、酒精等迅速扩展到钾、钙、脂肪酸、动物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等。 一、膳食钠与高血压 60~70年代一些作者曾发表过不同国家人群平均每日摄钠量和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关系,看出随摄钠量增加,人群血压水平也增高,并作出直线回归方程;其缺点是以分散的研究资料为基础,所用血压测量方法及钠摄入量测量方法均不够统一,因此只能是个粗略的汇总分析。近年来采用统一方法在我国不同人群间进行比较研究已有数篇报告[1~4],得出一致结果,即我国北方摄钠高(平均每日摄钠量超过5.5g)的人群如北京、石家庄、山西,血压水平显著高于南方摄钠低(平均每日3~4g)的人群如广东、广西、福建。在我国这些报告之前,比利时与南朝鲜人群对比研究、日本山区农村与沿海渔村对比研究曾得出相似结果。Harlan[5]1984年利用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资料未能证明美国人群内,个体摄钠量与血压有正关联。1982年McCarron[6]分析30个人群平均动脉压和钠摄入量关系,认为平均每日摄钠在125~175 mmol(相当于NaCl 7.3~10.2g)之间时,血压水平与摄钠量无明显关系。而中国12组人群3000余例研究报告[7]和对首钢工人的研究报告[8]均证明了个体血压与夜尿钠排出量呈正相关。近年来许多国家进行了限钠试验,大规模的如日本在1971~1981年间人均日摄盐量从14.5降至12.5 g,脑卒中死亡率显著下降。再如比利时从1968~1981年,平均每人日摄盐量从15g降至9g,脑卒中死亡率也下降。1983年Hofman[9]对新生儿的限钠对照试验证明:母乳喂养的婴儿第13周加固体食物至第25周时,食物含钠低的一组收缩压比对照组低0.268kPa(2.1 mmHg),由此预测,如果自婴儿时期开始限钠,可望人群血压分布曲线左移。 二、膳食钾与高血压 Kesteloot[10]曾观察到南朝鲜人群摄钾量及钾排出量低于比利时人群,平均血压水平高于比利时。又观察到人群内血压与尿钾呈显著负相关,而每毫克当量钾的降压作用为每毫克当量钠的升压作用的近三倍。近年来一些研究报告证明,膳食钾对血压有独立于钠的作用,如1984年Khaw等[11]观察685名美国人血压与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关系,在控制了年龄及其他营养素的影响之后,显示出膳食总钾及蔬菜水果钾对收缩压及舒张压呈显著负相关。最近黄大显等报告北京及福州男性成人,Bulpitt[I2]报告,在公职人员控制了年龄、体重及心率后,尿钾与血压呈显著负相关。从1981年以来有几组双盲试验证明,在限钠同时补钾可使血压正常或升高者的血压显著下降,同时观察到体重下降,他们认为钾的降压作用是由于它促进排钠,从而减少细胞外液容量。 三、膳食钙和高血压 近5~6年来,国际上较多的研究报告认为膳食缺钙可促使血压升高,但目前还存在争议。1984年Mc- Carron[13]分析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资料,发现钙摄入量是对血压最好的预测指标,平均每日摄钙450~500mg者得高血压的危险是日摄钙1400~1500mg者的二倍。而Kesteloot等在比利时和南朝鲜人群研究中证明血钙及24小时尿钙均与血压呈正相关,而认为成人尿钙排出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钙摄入量。但近期一些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往往尿钙增高,与摄入量并不平行,因此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方法有关。最近荷兰Kok[l4]分析2291名成人资料,看到在控制了年龄、体重指数、总热量、血清胆固醇、吸烟、饮酒、血色素和心率等协变量后,膳食钙摄入量与血压呈显著负相关。1985年以来荷兰、美国有数篇报告,证明补钙(每天1~1.4g)可使正常及轻型高血压者血压降低,在血清总钙偏低或甲状旁腺激素偏高者作用更为显著。Harvey等[15]根据大量人群资料分析,认为膳食低钙可使膳食Na/K比值对血压相关更显著,因此提出钙对血压有阈值效应。我国约有三分之二的省、市人均日摄钙量低于供给量标准(600mg),人群对比研究表明膳食低钙、高钠地区,如山西农村高血压患病率及人群血压水平均高。 四、膳食蛋白质、氨基酸和高血压脑卒中 这方面的关系首先由日本学者提出,现已引起美国学者重视。1975年美国NIH引进一批在日本选育的易发脑卒中的SHR大鼠,饲养几年后发现脑卒中发生

高血压糖尿病预防保健知识

高血压、糖尿病预防保健知识 我国目前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 高血压在我国,高血压病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2004 年 10 月 12 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18.8% ,估计全国现患病人数为 1.6 亿,比 1991 年增加 7000 多万,而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 30.2% 、 24.7% 和 6.1% 。这些数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更令人担忧的是,通过服药治疗,血压不能有效控制的患者有 2976万,不接受治疗的患者竟有12048万。共有 1.5亿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失控。 如果不能将血压长期平稳的控制在正常值内,就会引发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等,严重危害生命和健康。 我国每年有 150万人死于因高血压病引起的中风。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糖尿病我国目前约有糖尿病患者4000万人,而由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眼科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致盲率很高的眼病。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10年发布的14省市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调查显示,在部分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水平已达到10%。糖尿病如果不能得到良好控制,高血糖带来的微血管和大

血管并发症,将导致患者继发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失明、卒中,肾功能衰竭和截肢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 高血压预防保健知识 哪些人容易患高血压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目前认为下列因素与血压升高有关,如遗传因素、体重因素、营养因素、精神和心理因素等。 遗传因素 许多临床调查资料表明,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在同一家庭高血压病患者集中出现,不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方式,主要是因有遗传因素存在。遗传性高血压患者有两种类型的基因遗传: 1、具有高血压病主基因,随年龄增长必定发生高血压。 2、具有高血压副基因,这些人如无其他诱发高血压病的因素参与则不发病,但目前如何从形态、生化或功能方面检测出这些遗传素质还是很困难的。 体重因素 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前瞻性研究也证明,在一个时期内体重增长快的个体,其血压增长也快。我国的人群研究结果无论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均证明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营养因素 近年来有关膳食结构与血压调节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而比较多的研究认为,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

小儿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

小儿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 第一节高血压 一、诊断标准 正常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在该年龄、性别、身高的90%百分位以下。 临界高血压:收缩压或舒张压在该年龄、性别、身高的90%和95%百分位之间。 高血压:收缩压或舒张压持续增加在该年龄、性别、身高的95%百分位以上。 国内标准学龄前儿童>120/80mmHg。 学龄儿童>130/90mmHg。 二、发病率 我国1993年全国高血压人群普查结果:患病率11.88%(成人)。小儿文献报道不一,0.6~13%。北京地区报道9.36%。 三、病因 原发性: 继发性:占80%。包括肾性(60%)、内分泌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不同发病年龄常见的引起高血压的病因: 新生儿:肾动脉或静脉血栓、肾动脉狭窄、先天性肾异常、主动脉缩窄等。 第一年:主动脉缩窄、肾血管疾病、肾实质疾病、肿瘤等。 婴儿~6岁:肾实质疾病、肾血管疾病、主动脉缩窄、内分泌疾病、原发性。 6~10岁:肾实质疾病、肾血管疾病、原发性、主动脉缩窄、内分泌疾病。 12~18岁:原发性、肾实质疾病、内分泌疾病、主动脉缩窄。 四、血压调节 1、神经系统:中枢:延脑血管运动中枢、脑内加压区减压区、脑内肾素血管紧张系统肽类物质等与血压调节密切相关。交感神经系统亢进,使心率加快、心室收缩功能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肾上腺分泌儿茶酚胺,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此外,肾血流减少,肾素分泌增加,进一步血压升高。 内分泌腺也受神经系统支配。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体内调节血压和水电解质平衡的主要系统,该系统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最后通过血管紧张素II发挥作用: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促进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使水钠滞留,亦使血压升高。 3、肾脏:体内叨%的肾素来自肾脏;对水钠的调节。 4、儿茶酚胺:如嗜铬细胞瘤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使血压升高。 5、钠摄入过多、钾摄入减少,使血压升高。 6、激肽释放酶一激肽系统和前列腺素PGE2、PGI2:扩血管,使肾血流增加,肾素分泌下降,减少水(钠)重吸收,使血压下降。

营养与高血压的关系

营养与高血压的关系 学院: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班级:安全技术管理(1)班姓名:陈克明学号:11310111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要求也越来越高,相继出现高能量、高脂肪、高 蛋白、低膳食纤维等不合理饮食习惯。大量研究表明,人体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和膳食选择行为存在密切联系,合理的膳食结构对于预防疾病乃至促进某些疾病的康复都起着重要作用。其中,高血压是较为流行的一种病症。高血压发病有很多因素,除遗传因素外,还与环境因素,尤其是营养因素有关。 一、高血压简介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到一定水平而导致的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或引发疾病的一种状态。高血压的病因尚末完全明了,但血压=血流量×血管阻力×系数,因此任何造成血流量和血管阻力的因素都可导致血压的升高,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调查发现,约有半数以上的高血压病人有家族史; 2.年龄:高血压的发生和年龄相关,年龄越大,发病越高; 3.职业与环境:凡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对视听觉有高度刺激的工作环境,均可使血压升高; 4.饮食因素:食盐摄入过多、能量摄取过剩、肥胖及过度饮酒均可使高血压的发生率增高。 已积累的大量证据表明营养因素与遗传因素相结合对人类高血压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二、营养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 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约有64 万人血压高于正常范围。高血压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并有随年龄而增高的趋势。一些研究还提示高血压与食盐摄入较高、肥胖、某些营养成分、遗传、职业、环境等因素有关,许多营养因素,如热能的摄入、食盐的摄入,以及膳食中钾、钙、镉、锌、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的含量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 1.食盐与高血压 食盐摄入过多,导致体内钠潴留,而钠主要存在于细胞外,使胞外渗透压增高,水分向胞外移动,细胞外液包括血液总量增多。血溶量的增多造成心输出量增大,血压增高。 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均提示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饮食可降低血压。经调查发现,不少第一期高血压患音,只需中度限制钠盐摄入即可使血压下降至正常范围。钠盐摄入量高时,血浆容积增加,流经心脏和组织的血流量增多,周围小动脉血管壁出现钠及水分潴留,合并小动脉的收缩和痉挛,血流阻力增强,从而导致高血压发生

高血压人群膳食营养调查报告

高血压人群膳食营养调查报告 一,高血压简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 二,高血压人群组成分析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主要是因素构成的,一般就是我们常说的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组成。高血压是两种结合并相互发作的结果,他们一般情况分按4:6分割而成。 1、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概率高达46%,约个60%高血压患者可询问到有高血压家族史。 2、环境因素:(1)饮食、不同地区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与钠盐平均摄入量显著有关,摄盐越多,血压水平和患病率越高,但是同一地区人群中个体间血压水平与摄盐量并不相关,摄盐过多导致血压升高主要见于对盐敏感的人群中。 (2)精神应激、城市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超过体力劳动者,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听力敏感性减退者患高血压也较多。 3、其它因素(1)体重、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体重常是衡量肥胖程度的指标,一般采用体重指数(BMI),即体重(kg)/身高(m)*身高(m)(以20~24为正常范围)。高血压患者约1/3有不同程度肥胖。 (2)避孕药、服避孕药妇女血压升高发生率及程度与服用时间长短有关。35岁以上妇女容易出现血压升高。 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OSAS是指睡眠期间反复发作性呼吸暂停。 (摘自https://www.360docs.net/doc/2112932207.html,/gaoxueya/gxyyy/70417.shtml)三,高血压人群膳食现状分析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治疗,应以减少钠盐、减少膳食脂肪并补充适量优质蛋白,注意补充钙和钾,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科学饮水为原则。 1、饮食清淡 提倡素食为主,素食方式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因此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宜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2、降低食盐 吃钠盐过多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而控制钠盐摄入量有利于降低和稳定血压。 3、戒烟限酒烟 烟、酒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嗜烟、酒有增加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可能,酒还能降低病人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反应性。 4、饮食有节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 5、科学饮水

各年龄段血压的正常值

各年龄段血压的正常值与视力表 各年龄段血压的正常值,方便现代人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及时发现高血 压,及时治疗。高血压疾病已经成为危害现代人的疾病之一,作为一种“无形的杀手”,它困扰现代人的生活,为现代人制造了一系列的麻烦。所以现代人应该具有积极治疗和预防的意识。如果属于高血压患者,针对高血压的症状,患者要遵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如果不是高血压患者,也应该养成预防的意识,通过科学的数据、经常性血压值的测量,达到及早发现高血压、及早治疗,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正常值的目的。 各年龄段血压的正常值 年龄收缩压mmHg(kPa)舒张压mmHg(kPa) 成人 90~140(12.0~18.7)60~90(8.0~12.0) 新生儿 76(10.1)34(4.5) 1~6月70~100(9.3~13.3) 30~45(4.0~6.0) 6~12月 90~105(12~14) 35~45(4.7~6.0) 1~2岁85~105(11.3~14.0)40~50(5.0~6.7) 2~7岁85~105(11.3~14.0)55~65(7.3~8.7) 7~12岁90~110(12.0~14.7) 60~75(8.0~10.0) 及时了解各年龄段血压的正常值有助于患者及早发现高血压疾病,及早治疗。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治不好的,原发性高血压就可以通过治疗恢复稳定。 什么是血压?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当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 什么是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也就是说,心脏泵出血液的时候形成的血压就是收缩压,也叫高压。在血液流回心脏的过程中产生舒张压,也叫做低压。 血压在一天内的波动血压的高低不仅与心脏功能、血管阻力和血容量密切相关,而且还受到神经、体液等因素的影响,年龄、季节、气候和职业的不同,血压值也会有所不同,运动、吃饭、情绪变化、大便等均会导致血压的升高,而休息、睡眠则会使血压下降。 一般正常人每日血压波动在2.7—4.0千帕(20—30毫米汞柱)范围内,在无降压药的影响下睡眠能导致血压下降20%左右(女性更明显),血压最高点一般在上午9—10

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与精神心理与饮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人 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防病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寿命、身高、体重也都与营养饮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将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就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营养就就是生命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所需物质以维待生命活动的过程。对人来说,营养就就是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些维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的物质,叫做“营养素”。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就是细胞,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人体系统。构成细胞的物质来源于我们所摄取的食物中的营养素,它们被身体利用,滋养我们体内的细胞。细胞健康无疑决定了人的健康。目前已知的人体所需的四十余种营养素,我们可将其细分为七大类:一就是碳水化合物,其功能就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于五谷类;二就是脂类,其 功能就是维持细胞结构与功能,主要来源于油脂类(食用油、脂肪、坚果类);三就是蛋白质,其功能就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与于鱼、肉、豆、蛋、奶等;四就是维生素,其功能就是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五就是矿物质,其功能就是建造与修补身体组织、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六就是水,其功能就是调节生理功能,主要来源就是饮料、汤;七就是膳食纤维,其功能就是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与维护胃肠道健康,来源于各种植物性食物。 合理营养要求三大营养素供热占总热能的百分比为蛋白质10%~15%、脂肪20%~30%,糖类(碳水化合物)60%~70%。蛋白质就是构成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也就是构成各种酶、抗体及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可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性,并供给热能,缺乏时可致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容易疲劳、循环血容量减少、贫血、对传染病抵抗力降低、创伤与骨折不易愈合、病后恢复迟缓,严重缺乏时可致营养不良性水肿。脂肪可供给热能,构成组织脂肪及储存脂肪,供给必需脂肪酸(亚油酸),脂肪还可促进脂溶性维 生素的吸收。但脂肪摄入过多可致肥胖与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性脂肪中含饱与脂肪酸较多(鱼类除外),植物油含多不饱与脂肪酸较多(棕榈油、椰子油除外),饱与脂肪酸可使血清胆固醇量增高,多不饱与脂肪酸可降低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减少血小板的粘附性。所以膳食中饱与脂肪酸与多不饱与脂肪酸的比例(S/P)以1∶1为宜,这样既照顾到必需脂肪酸的供应,又可预防一些与脂肪营养有关的疾病(如冠心病、肥胖症等)的发生。碳水化合物就是热能的食物来源,有节省蛋白质的作用,可保证正常量的血糖、肝糖原与肌糖原,以维持大脑活动、肝脏解毒与

盐与高血压

盐与高血压 盐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调味品,与人类餐桌不可缺少的调味品。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食盐成分为氯化钠。大量的研究发现,盐摄入量和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高钠则血压升高,低钠则血压降低。利尿剂也主要是通过减少体内钠而产生降压效果。一般成人每天只需要1-2克钠,过多就造成体内钠潴留,导致血管平滑肌肿胀,管腔变细血管阻力增加,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肾负担及并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又进一步引起排钠障碍,从而便血压升高。 食盐量高的人群,平均血压升高,高血压发病率也高;而食盐较低的未开化人群(如爱斯基摩人)则几乎没有血压升高的病人。有人发现食盐高地区脑卒中的死亡率是食盐低的地区的2倍。因此食盐与高血压有明显的相关性。 限盐、控盐不仅有利于血压下降,还有利于降压药物的疗效及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从而降低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因此从预防与治疗高血压方面,限盐、控盐都是有益的。 一、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称之为无声的杀手,没有症状,但是会造成很严重的并发症。高血压对机体的损害是潜行性的隐匿的持续损伤,也就是不知不觉之中造成对血管内皮组织的损害,最后造成功能损害。比如损害了脑血管,最严重的就是脑缺血甚至脑梗塞或者脑出血,心脏方面可以造成冠心病、心肌梗死,最后是心力衰竭。肾脏方面是慢性肾脏病,最后慢性肾衰。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出现临床症状及器官功能损害的程度也不同。食盐摄入过多还可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肾脏疾病和糖

尿病病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食盐量越高,人群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越高。与每日食盐摄入量<6g者相比,每日食盐摄入量≥12g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14%,每日食盐摄入量≥18g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27%。 二、知晓自己的血压 年龄大于18岁以上的人,建议每2年测一次血压;35岁以上的成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对易患高血压的人群(血压130-139/85-89mmHg、肥胖、长期过量饮酒、吸烟、有高血压家族史等),建议每6个月测量一次血压。对于已患高血压的病人无论年龄大小至少每月测量一次血压。如果首次测量血压数值为小于120/80mmHg者,认为是正常血压。 如首次测量血压数值120-139/80--89mmHg,认为是正常高值血压,建议复查,隔几个月复查一次;如首次测量血压≥140/90mmHg,但小于180/110mmHg,认为可能是高血压,建议每隔1-2周测一次血压,如非同日三次血压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如血压未达到140/90mmHg,则继续监测血压;如首次测量血压≥180/110mmHg,认为很可能是高血压,建议立即降压治疗,到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密切监测血压,直到血压降至安全范围。 三、降压从减盐开始 减盐降压法,适用于所有治疗或预防高血压的人群。长期的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患病率高,目前我国居民盐的摄入量平均12克,北方平均12—18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是5克。人对盐的摄入量每天3克就够满足机体的需要,不过盐的摄入不可能一下子降得太低,所以前几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是6克,这两年变成5克/人/天。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