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

浅谈古诗词的教学

唐云玉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里璀璨的明珠,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更是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作品中的精品,这些作品以优美的词句,合辙爽朗的音韵为小学生展示了一幅幅故事作品的优美画卷,这里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也有赞颂仁人志士的。在小学阶段学生通过对这些古诗的学习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还陶冶了情操。不但让学生拓展了视野还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为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古诗的教学的一些心得。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

就古诗而言,语言凝练,意存高远,有时学生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文内涵,创设情境,充分显示形象,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促使学生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做到“以境引情”。

“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还有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如果学生不知背景,不知诗人坎坷的经历,也就不能正确领会诗人的情感。再说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妨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古诗产生的特定环境以及诗人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可以为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创设一个想像的情境,从而启发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如《赠汪伦》这首诗,在教学时,我以故事的形式在课前讲述

了李白当时写这首诗时的背景:有一人名叫汪伦,很有才学,但他不愿意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窑在地下。有一回,听说李白到了安徽,他很想邀请李白前来做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修书一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先生好游吗?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吗?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听说汪伦对人十分豪爽,便欣然答应。可见面后,汪伦却大笑:“‘桃花’是此潭的名字,并无桃花十里;‘万家’是此店姓万,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才知上当,但却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亦人生一大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热情款待,两人情趣相投,成为好朋友。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日李白要乘舟远去了,面对桃花潭边前来送行的汪伦,他即兴写下此诗。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吟诵起来。在这咿呀吟咏的同时,“朋友间的深情”相信学生不难体会。

二、想像悟情

古诗教学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此时,教师要借助音乐、画面等媒体,帮助学生架起想像、联想的桥梁,顺利地将学生带入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诗人与故友的离愁别绪完全予以在了水天一色之间。教学时我选用与这首古诗诗意相协调的古典乐曲《送别》,让学生边看图片边凝神细听,让凄婉、动听的旋律唤起学生丰

富的想像,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似乎看到了滚滚的长江水奔向天际,友人的孤船渐渐远去,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而李白却久久伫立在江边,不愿离去……这样,学生目视其文,耳悦其声,也一定会深切感悟其“朋友情深”。

三、慢吟细描

激情是创作的源泉。诗歌作为文学体裁之一,或婉约、或慷慨、或苍桑、或温柔,且咏且叹,一波三折,无不包含深情,吐尽作者心事。理解古诗,每个层次都应伴随着朗读、诵读直至背诵的训练。教有千法,读为上策。《示儿》沉郁悲凉,《咏柳》欣喜明快,《游园不值》惊喜无限,……古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要靠声情并茂的朗读来体现。古诗的深厚内涵、深沉感情,不读无以领会。教师可运用范读、齐读、轮读等方法,再配上适当的音乐,使学生学会读诗,乐于读诗。

人说王维“诗中有画”。确实,有些古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如果把绘画引入古诗教学,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兴趣,事半功倍。记得学习《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我边吟边让一会画画的学生在黑板上依次画出稀疏的竹篱、悠远的小路、如伞的绿树、翩翩的蝴蝶、金黄的菜花,其他的学生则无形中将自己构想成了画中的主角——奔跑着的、活泼天真的儿童。诗成、画毕,学生目不斜视,向往不已,仿佛进入了诗中恬静安逸的田园境界。而学习《寻隐者不遇》时,我以绿粉笔于黑板中央勾勒出一株苍劲松树,然后叫学生在“树下”分别扮演诗人贾岛和诗中“童子”,一问一答,兴趣盎然,极易深入

总之,古诗教学要靠教师加强自身文学修养,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迈入古诗的神圣殿堂,使学生领悟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赞美祖国的古诗_1

赞美祖国的古诗 导读: 1.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2.黄河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桂林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语) 4.杭州 描写杭州的.诗词多是围绕西湖的: 如“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描写西湖的平湖秋月: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三生溪 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鸿飞。烟水 弥弥。回首处,只君知。念吴江鹭忆,孤山鹤怨,依旧东西。高峰梦醒云起,是 瘦吟、窗底忆君时。何日还寻后约,为余先寄梅枝。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是写白堤的江南忆?忆江南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最经典的爱国古诗词_关于热爱祖国的古诗词

最经典的爱国古诗词_关于热爱祖国的古诗词 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那么关于写爱国的古诗词有哪些呢?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关于爱国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关于爱国的古诗词 1、军城早秋 作者: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2、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作者: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3、题郑所南兰 作者:倪瓒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4、春愁 作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 5、小寒食舟中作

作者: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6、榆河晓发 作者:谢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7、病起书怀 作者: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8、南安军 作者: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9、金陵晚望 作者: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10、望阙台 作者: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11、国殇 作者: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12、州桥 作者:范成大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

浅谈古诗词的教学 唐云玉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里璀璨的明珠,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更是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作品中的精品,这些作品以优美的词句,合辙爽朗的音韵为小学生展示了一幅幅故事作品的优美画卷,这里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也有赞颂仁人志士的。在小学阶段学生通过对这些古诗的学习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还陶冶了情操。不但让学生拓展了视野还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为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古诗的教学的一些心得。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 就古诗而言,语言凝练,意存高远,有时学生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文内涵,创设情境,充分显示形象,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促使学生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做到“以境引情”。 “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还有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如果学生不知背景,不知诗人坎坷的经历,也就不能正确领会诗人的情感。再说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妨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古诗产生的特定环境以及诗人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可以为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创设一个想像的情境,从而启发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如《赠汪伦》这首诗,在教学时,我以故事的形式在课前讲述

了李白当时写这首诗时的背景:有一人名叫汪伦,很有才学,但他不愿意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窑在地下。有一回,听说李白到了安徽,他很想邀请李白前来做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修书一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先生好游吗?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吗?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听说汪伦对人十分豪爽,便欣然答应。可见面后,汪伦却大笑:“‘桃花’是此潭的名字,并无桃花十里;‘万家’是此店姓万,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才知上当,但却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亦人生一大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热情款待,两人情趣相投,成为好朋友。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日李白要乘舟远去了,面对桃花潭边前来送行的汪伦,他即兴写下此诗。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吟诵起来。在这咿呀吟咏的同时,“朋友间的深情”相信学生不难体会。 二、想像悟情 古诗教学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此时,教师要借助音乐、画面等媒体,帮助学生架起想像、联想的桥梁,顺利地将学生带入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诗人与故友的离愁别绪完全予以在了水天一色之间。教学时我选用与这首古诗诗意相协调的古典乐曲《送别》,让学生边看图片边凝神细听,让凄婉、动听的旋律唤起学生丰

小学三年级关于热爱祖国的古诗摘抄

小学三年级关于热爱祖国的古诗摘抄 【篇一】 1、《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题西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篇二】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篇三】 1、《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赞美祖国的诗歌篇赞美诗歌全面版

赞美祖国的诗歌篇赞美 诗歌全面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赞美祖国的诗歌》 赞美祖国的诗歌(1): 《从我心底深爱我的祖国!》作者:王时光一 清晨,站在高高的石碑下 平静的松柏,有着刚强的性格 我,一个无名的诗人 迎着清风写下这组诗歌 这是一组深情的诗歌 写给烈士,写给鲜艳的五星红旗 写给我的祖国 来到将军墓前 也就站在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我看到在嘹亮的冲锋号声中 英勇的战士迎着炮火倒下 我看到鲜红的血液在流淌 我感到一种力量驰骋于我的身体内外 坐下来,我眼含泪水 坐在战争中的这个土坡上 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 我的灵魂在一朵云里 听到一种经久不息的激情

那是一首雄浑和深厚的歌 在风中扬起,一首歌 就这样打开了我的情结 我时常在那里行走 看着松柏肃立成凝重的诗行 红色的泥土,生长着绿色的植物 同样,也生长最真的缅怀 在那首激扬奋进的歌声中 我的梦,还在战场中驰骋 还难以忘记:为了新中国,前进! 二 春天的风仍然有些冷 但谁又会错过张扬生命的季节 从城市到乡村,每一个新的物种和生命都以一种原始的真实持续一种微笑 我看到一些惊天动地的事物 从岩石的裂缝中走出来 我看到一株株小草体内的血液在上升 这天,回首过去 我站在历史的山峰上 看到咆哮的江河,愤怒的民族 我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燃烧着不屈的火种

是的,我们从不向命运妥协 我们从风尘中走来,又从硝烟中穿越历史早已把我们写成殷红的血书 祖国,我就这样地从清晨醒来 不为动情与一滴眼泪抑或 倾洒一腔的热血 只为用我滴血的心守护您的尊严 使您的灵与肉到达完整和统一 只为在一片荒芜的山坡上 写一首诗与种一棵树 这一刻,我抬起高昂的头颅 在祖国面前,我感觉 我的柔弱已然变得刚强 我、花朵和任意一只飞鸟 都能够流连于生命的河川 抑或葬身于民族危亡的前沿 的确,我们已然没有彷徨的余地 三 纯情的五月和热烈的六月没有界线我端起一杯殷红色的液体 迎接灿灿的月光和喧响的太阳 音乐响起庆典的歌声飞舞

古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题型解答方法

古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题型解答方法 一、从词性切入 一般来说,诗歌中最要紧的地方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例、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分析】唐人五言诗工在一字,谓之“诗眼”,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咽’与‘冷’见用字之妙。”

【答案】这两句中的诗眼当是“咽”“冷”二字,“咽”字是动词,“冷”字是形容词,“咽”着重从动态的方面来写,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鸣咽之声;“冷”从静态方面来写,写的是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诗句中的“咽”“冷”二字一静一动,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 二、从描写对象切入 古人写诗,“看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这里所指的山和海都是特定的写作对象,也就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特定意象,我们在分析诗人炼字的时候,不要舍近求远,有时答案就在写作对象诗句当中,而很多考生往往忽视了这个最简单的现象。 例、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的艺术效果。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上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林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分析】“穿”“数”描写所涉及的对象都是诗人自己,“穿”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数”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综合全诗分析,“穿”“数”两个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无聊的心境。 三、从表现手法切入 诗歌的表现手法极为丰富,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起兴、映衬、抑扬、双关渲染、用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分析诗歌的炼字时,最好从表现手法切入,先点明作者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例、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

关于反映爱国情怀、热爱祖国的经典古诗词合集

关于反映爱国情怀、热爱祖国的经典古诗词 合集 1、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2、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4、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5、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6、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汉家旌帜满阴山》 7、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李白《登高丘而望远》 8、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9、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江淹《铜爵妓》 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1、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2、国破山河落照红。——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13、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14、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诗》 15、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16、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17、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18、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19、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20、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21、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22、天时地利与人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23、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24、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25、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其三》 26、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秋逢甲《春愁》 27、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守仁《元夕二首》 28、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29、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汪遵《咏昭君》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一)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一) 两个老先生和两个禅师 很多年前,华东师大的施蛰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时出了一道题目:“什么是唐诗?”这是一个有意味的问题。唐诗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汉语中有很多美好的词语。比如长江、黄河,黄山、长城等。唐诗也是汉语中最美好的词语之一。我们提起唐诗,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唐诗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文学遗产么?只是语言艺术么?当然是的,可是我们又总觉得不够。我们仅从风花雪月去看唐诗,或许表明,我们的人生可能太功利了。我们仅从语言艺术和文学遗产去看唐诗,我们又可能把唐诗看得太专业了。唐诗还可不可以指向一些更远更大的东西? 我知道,唐代有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丝绸之路,以长安为中心,西至罗马,东至东京。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有世界主义的文化精神(国力极强盛,版图辽阔,经济发达。文化既大胆拿来,又送去主义,元气淋漓、色彩瑰丽),有继承创新的文化精神(秦汉帝国的文化格局、南北朝职官、府兵、刑律等),但是教科书上,似乎只有这些才是唐诗的文化精神。不是说这些不重要,然而谈到唐诗的文化精神,就只能是“遥想汉唐多少宏放”,我觉得这似乎是一个成见。今天我们都不从这些大地方讲起,诗歌毕竟是关于心灵的事情,我们从唐诗的心灵世界讲起。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心灵性才更是唐诗幽深处的文化精神。我常讲诗歌,也常常想起了杭州的西湖边上,花港观鱼的旁边,曾经

住着近代的老先生、仙风道骨的诗人马一浮先生。马先生说,诗是什么呢?马先生有四句话说得好: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后来叶嘉莹教授说,这是关于诗的最精彩的一句定义了。诗就是人心的苏醒,是离我们心灵本身最近的事情。是从平庸、浮华与困顿中,醒过来见到自己的真身。我们为什么说仅仅从风花雪月、语言艺术、文学遗产、汉唐气象等来读唐诗,总觉得不够呢,那就是隔了一层,没有醒过来跟自己的真身相见。这似乎有点玄了。有没有真身,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论证的事情。但是我这里姑且将它作一个比喻:人生有很多幻身、化身,是这当中那个比较有力量、自己也比较爱之惜之的那个自我,而且是直觉的美好。我又想起古代有两个禅师有一天讨论问题,第一个禅师说了一大套关于天地宇宙是什么的道理,轮到第二个禅师时,他忽然看到池子里边有一株荷花开了,就说了一句:“时人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我读唐诗,似懂非懂、似问似答之间,正是“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因为读诗是与新鲜的感性的经验的接触,多读诗,就是多与新鲜的感性的经验相接触、相释放,就像看花。也因为读诗读到会心,又恍然好像古人是我们的梦中人,我们是古人的前世今身。 我只举一个小例子,我十五岁离开家去当工人的时候,心里只是想家呀,沛然莫之能御。有一天读一首小小的唐诗: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我忽然就觉得,那个大风大雪中,快要回到家中的夜归人,就是我自

赞美祖国的诗句

篇一:赞美祖国的句子 1. 神州大地繁花似锦,祖国长空乐曲如潮。在这美好日子里,我们最真诚地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2. 祖国是我们心中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步伐;祖国是我们自信的源头,赋予我们无穷的力量。 3. 我在祖国怀里成长,祖国在我心中扎根。 4. 祖国强,我强;祖国富,我富,我和祖国血肉相连! 5. 祖国是东方的明珠,是亚洲腾飞的巨龙,是地平线上初升的太阳;祖国在你心中,在我心中,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6. 我以我心爱祖国,我以我行报祖国。 7. 中华崛起炎黄儿女生百福,民族团结歌舞升平纳千祥! 8. 祖国,您让我们挺起腰杆,我们为您添砖加瓦。 9. 新中国60年,我的话语多得可组成一片星河,但最想说、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 腾飞吧,可爱的中国! 10. 六十年,承载了中华儿女无数的光荣与梦想;向着明天,让我们用双手创造更多的辉煌。奔腾的长江翻卷起晶莹的浪花,千里草原回荡着深情的马头琴声。华夏儿女向祖国母亲致意! 12.我们就是中国,中国就是我们。我们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使命,祝祖国更加美好! 13.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 14.中华儿女心连心,遇到困难共打拼,和谐社会同携手,祖国母亲少烦忧! 15.为了您的尊严,祖辈浴血奋战;为了您的繁荣,父辈挑起重担;为了您的和谐,我们无私奉献;为了您的辉煌,后辈勇往直前! 16.生吾炎黄,育我华夏。待之有为,必报中华。 17.大海用涛声歌颂,大山用巍峨见证,大地用缄默宣誓:中国,我为你骄傲。 18.六十春秋过,江山万里红。共和国成长,雄姿勃发新。未来责任重,由我勇担承。祖国前程美,灿烂又光明。 19.共和国六十显青春,大中华万年驻辉煌。 20.月是华夏明,家居祖国亲! 21.青春和祖国一起闪光,光荣与梦想共同创造。祝共和国生日快乐! 22.风雨苦难我们一起走过,辉煌成就我们一起创造。 23.祖国啊,希望您拥有儿童的纯洁美好,拥有青年的结实强壮,拥有老人的淡泊睿智,愿您永远焕发光彩! 24.我最大的骄傲是身为一名中国人,最大的自豪是外国人叫我“chinese”,最大的幸福是生活在中国,最不想放弃的称谓是中国公民。 25.春有希望和辉煌,夏有火红和热情,秋有金黄和成熟,冬有雪白和宁静,祖国四季皆似锦。 26.祝福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 27.用六十年的沉淀,铸就今天的辉煌。愿祖国母亲明天更好! 28.只有人人爱国才能让我们生活在和谐统一的大家庭里,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兴旺,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29.像雨后的彩虹那样多娇,中国好风光;像春天的桃花那样俊俏,中国好地方。 30.民生丰裕达三江国运昌盛,安邦有道通四海国威大振! 31.自信、自强、自立,乃立身之本;忠诚、廉洁、勤奋,为爱国之道! 32.新中国走过60年沧桑岁月,饮水思源,让我们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爱祖国,爱人民,爱我们的家园。

学习古诗经典,丰富文化底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11854656.html, 学习古诗经典,丰富文化底蕴 作者:朱媛媛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2019年第11期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审美情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对经典文化的了解程度,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旨在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文化底蕴 一、联系创作背景 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距离现代遥远,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语言与古诗词的语言表达方式相距甚远,也就导致小学生在古诗词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政治性与历史性较强的古诗词学习中难以获得深刻的感悟。因此,小学教师应注重古诗词创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在了解诗词创造背景的情况下进行理解与感悟,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教师在诗词教学前应渗透创作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的诗,主要讲述了安史之乱期间田承嗣投降于河南,随后李怀山投降于河北,并相继被官兵收复。当时杜甫流离于梓州,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怀着“喜欲狂”的心情写下了生平第一快诗,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改往日的抑郁、含蓄写作风格,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通过创作背景介绍的方式,让学生对于古诗词中所讲述的内容与情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进行古诗词的学习时,更加容易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为小学生的古诗词深层次理解奠定了基础。 二、合理联想 古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具有语言精炼、短小精悍的特点,同时又具备意境深远、内涵丰富、情感丰富、反映生活本质的特征,若是单凭字面意思理解学生难以真正的领悟古诗词的意境,因此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合理联想、大胆想象中入情入境。 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望庐山瀑布》为例,李白以夸张的写作手法表达出了庐山瀑布的气势磅礴,勾画出一幅雄伟壮丽的风景图,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但是,对于生活经验匮乏的小学生而言,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成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资料,让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庐山瀑布的“三千尺”与“落九天”情境,给学生以视觉与听觉的刺激。在此基础上进行古诗词的阅读,学生在阅读每一句诗词的时候,脑海中都会联想到相关的动画,让学生在阅读与联想中领会故事意境,丰富小

表达热爱祖国的诗句

表达热爱祖国的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2、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3、古之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旧唐书?陈子昂传》 4、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查慎行《三闾祠》 5、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6、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7、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勃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宝贵。——林肯 8、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立春日感怀》 9、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0、匈奴不灭,无以家为!——《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11、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鲍防《元日早朝行》 12、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13、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黄中辅《念

奴娇?炎精中否》 14、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1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史记》 16、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17、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18、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19、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20、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21、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唐·李白《塞下曲》 22、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23、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2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 25、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 2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27、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28、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29、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何香凝 30、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中国古诗文化高二作文最新5篇汇总

中国古诗文化高二作文最新5篇汇总 品读古诗词要学会理解诗人真心抒发的情感以及诗句的画面,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悲还是喜。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以古诗文化为话题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古诗文化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 上个周日的傍晚在家里打扫卫生时,在书柜里找到一本书,轻轻拂去表面的灰尘,封面上的“唐诗宋词”四个烫金字在太阳光下闪烁。 感到满心欢喜,我坐到窗户边,打开了这本书,泛黄的书页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一位沧桑的老人,向我慢慢述说诗词里的世界。 随手一翻,目光落在了李白《上李邕》的第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早就在学校听老师说李白的诗十分壮美,却始终没有机会好好品一下。今天看到“大鹏”,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庄子的《逍遥游》里的鲲鹏。大鹏同风而起,直冲云霄,巨翼蔽日,簸干沧溟。沉醉在这一句诗中,恍惚间,仿佛看到李白在慢慢向我走来,手握金樽,小酌清酒,背后一只大鹏展翅飞起。 晚风吹拂着书页,停留在了杜甫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朗读之,不由自主地将声音转化得抑扬顿挫。朗读上阙时,感觉自己仿佛在战场上厮杀,跨在马背上,手握长矛,远处号角声阵阵,我方渐渐歼灭敌军。而悟到下阙时,一种壮志难酬,想要为国捐躯却不得的失落感涌上心头。当你想实现你的价值,想为国家浴血奋战时,热情被现实无情地浇灭,仿佛从山顶坠落到悬崖里的落差感从词中溢了出来。 想品一品千古第一才女的词,便根据目录翻到了李清照的《一剪梅》。一字

一句果真和男性诗人不一样,字里行间透露着优雅和细致。都说李清照的词围绕着“愁”,的确,在赵明诚离家外出后,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便寄托在月、花、西楼中了。 我不由得惊叹,中国诗词文化可真奇妙,寥寥几句诗便能让我身临其境,让我仿佛在和睿智的诗人进行心灵上的交谈。 我不由得赞叹,中国的诗词文化真奇妙,寥寥数语便能工整对仗,爱国之情也通过这短短的几句话表现得淋漓尽致慷慨激昂,让人敬佩与辛弃疾的浓烈爱国之情。 我中意于中国的诗词文化,短小精魂却富有内涵。天色渐暗了,看了看手表,我已经沉浸在诗词的海洋中快一个小时了。诗词果然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让人沉沦,让人迷醉。 以古诗文化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2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中,16岁的武亦姝取得冠军,她精通古诗词文化,冠军实属名归,而对诗词,不少家长认为高考默写只占5分,不值得学生学习和背诵,但我认为是值得的,追求诗和远方,与诗词相伴而行,岂不是件惬意而愉悦的事呢? 不少家长存在疑问,是因为他们被新时代的功利性风气所笼罩。节奏越来越快的信息时代,微信、电视剧、电影等成为人们闲暇之余消遣的方式。而以往人们或许会在闲适时掏出一本诗集。人们把酒吟对的局面不再,自然而然地不注重诗词的运用。同时,家长们用急功近利的心态去看待高考,没有深入了解教育不只是应试教育。由此看来,不好的社会风气限制着人们对诗词文化的了解。 纵观历史,诗词文化成传承千年,影响千年,与人相伴千年。唐诗宋词元曲

赞美祖国的诗句

精心整理篇一:赞美祖国的句子 1.神州大地繁花似锦,祖国长空乐曲如潮。在这美好日子里,我们最真诚地祝福:祖国繁 荣昌盛! 2.祖国是我们心中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步伐;祖国是我们自信的源头,赋予我们无穷 的力量。 3.我在祖国怀里成长,祖国在我心中扎根。 4.祖国强,我强;祖国富,我富,我和祖国血肉相连! 5.祖国是东方的明珠,是亚洲腾飞的巨龙,是地平线上初升的太阳;祖国在你心中,在我 心中,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6.我以我心爱祖国,我以我行报祖国。 7.中华崛起炎黄儿女生百福, 8.祖国,您让我们挺起腰杆,我们为您添砖加瓦。 9.新中国60年,我的话语多得可组成一片星河, 腾飞吧,可爱的中国! 10.六十年,承载了中华儿女无数的光荣与梦想; 奔腾的长江翻卷起晶莹的浪花, 12.我们就是中国,中国就是我们。 13.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 14.中华儿女心连心, 15.为了您的尊严,祖辈浴血奋战为了您的辉煌,后辈勇往直前! 16.生吾炎黄,育我华夏。 17.:中国,我为你骄傲。 18.,雄姿勃发新。未来责任重,由我勇担承。祖国前程美,灿烂又光明。 19.。 20. 21.。祝共和国生日快乐! 22.风雨苦难我们一起走过,辉煌成就我们一起创造。 23.祖国啊,希望您拥有儿童的纯洁美好,拥有青年的结实强壮,拥有老人的淡泊睿智,愿您永远焕发光彩! 24.我最大的骄傲是身为一名中国人,最大的自豪是外国人叫我“chinese”,最大的幸福是生活在中国,最不想放弃的称谓是中国公民。 25.春有希望和辉煌,夏有火红和热情,秋有金黄和成熟,冬有雪白和宁静,祖国四季皆似锦。 26.祝福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 27.用六十年的沉淀,铸就今天的辉煌。愿祖国母亲明天更好! 28.只有人人爱国才能让我们生活在和谐统一的大家庭里,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兴旺,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29.像雨后的彩虹那样多娇,中国好风光;像春天的桃花那样俊俏,中国好地方。 30.民生丰裕达三江国运昌盛,安邦有道通四海国威大振!

分析古诗词的意境教学策略

分析古诗词的意境教学策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是其中一颗闪耀的明珠。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新教材的编撰,古诗词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古诗词是新课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选编的古诗词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然而,就初中生的阅读现状来看,他们比较喜欢一些通俗读物,如卡通漫画、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对古诗词普遍阅读兴趣不高。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法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声韵美、意境美,进而体验、感悟诗人的心灵美,不仅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丰富词汇,还能使学生觉得学语文是一种美的欣赏,从而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以今引古,激发学生兴趣 选入语文课本的古诗词无一不是流传千秋的名家名作。教师在教授这些古诗词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古诗词距今的年代较远,今人与古人之间横亘着一条天然的鸿沟,要透彻地理解这些作品,对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是一大难事。时空的阻隔,冗长的文字,深奥的语言等使学生对一些文言文根本提不起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把培养兴趣放在第一位。 二、优化组合教学内容,系统指导鉴赏 初中古诗词教学要对古诗词的内容有系统规划,教学目标要总体优化。要继承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并进行整合。学生对诗歌阅读与欣赏并不陌生,小学就背过诗句,进行过语言、情感、思维的积累,这为初中古诗词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另外,传统语文学习中的许多阅读方法,如吟唱法、评点法、批注法等,都很有价值,应该特别珍惜,好好使用。古诗词学习目标中的人文内涵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渗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领悟诗句中字词的精妙,更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三、比较异同,拓宽视野,总结规律 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许多古诗词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总是孤立地教某一篇,要尽量进行迁移比较。通过比较,寻找相似点、共通性,体会差异性、多样化,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素养。比如,在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时,引入《沁园春·长沙》进行比较阅读。通过讨论,学生了解了这两首词的一些共同点:一是写法基本相同,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写景的时候,都有一个领起的关键字:一个是“望”,一个是“看”。二是思想内容接近,都体现了毛泽东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三是风格上相似,两首词都是豪放词。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对该词的认识并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个体,而是可以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四、注意情景交融,体味言外之意和意境之美 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注意其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特点,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首先,抓关键词句,主要指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这些词句最能引发读者情思,余味无穷,在全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复品读关键词句,学生心中就会产生与诗人、诗作相关的深切感受,感情诵读就水到渠成。其次,抓思维方式。在古诗词的形象世界里,语言环境是一个由形象体系互相渗透情感的立体式多维空间。教师应点拨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伸展思维触角,让学生顺利地把握诗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吃透那些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远的普通词句,感受诗人的心境,从整体上肯定、强化诗的意境。 五、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表达技巧和语言魅力

描写音乐的古代文化常识与古诗词

有关音乐的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和古诗词 教学目标:依据高考要求搜集整理有关音乐的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和古诗词给学生讲解,促使他们识记。 教学过程: 在阅读古代书籍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和音乐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以及描写音乐的古诗词及相应的一些鉴赏。为大家提供这些知识目的是让那些有意愿扩展更多的同学有更大的收获。有更扎实的基础,有更广阔的视野,这些东西,都不是仅仅靠课堂上的老师的讲解,或者课下做一些考试的练习能够完成的。必须要日积月累,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乐记》第一段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哗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历;其散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礼记乐记》 参考译文: 一切音乐的产生,都源于人的内心。人们内心的活动,是受到外物影响的结果。人心受到外物的影响而激动起来,因而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各种声音相互应和,由此产生变化,由变化产生条理次序,叫做音。讲音组合起来进行演奏和歌唱,配上道具干戚、羽旄的舞蹈,叫做乐。乐是由声音生成的,它产生的本源在于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动。所以心中产生悲哀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低沉;心中产生快乐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舒展而和缓;心中产生喜悦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振奋而奔放;心中产生愤怒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粗旷而激越;心中的产生崇敬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庄重而正直;心中产生爱恋的情体,则产生的声音和顺而温柔。这六种情感并非出自人的天性,而是受到外物的激发而产生的。 简要分析: 《乐记》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汉族音乐理论著作,它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乐记》认为,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现情的,情来自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乐本》)这打破了以往认为乐是上天赐予或神圣创造的说法,《乐记》认为,外界事物的变化使人的感情产生各种变化,音乐则是这种感情变化的表露。这种感于外物而发的声音,并不就是"乐"。"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本》)这就是说,发出来的声音,要能按照宫、商、角、徵、羽排列变化,形成高低抑扬、有节奏的音调,才能称之为乐。按照一定的音调歌唱、演奏,并举着干(盾牌)、戚(长柄斧)、羽(鸟羽毛)、旄(牛尾)跳舞,这就是乐。"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乐化》)乐的最大特点是"和"。《尚书·尧典》早已有"律和声"、"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的思想。郑国的史伯(公元前806一前711年)提出过"和六律以聪耳"的思想,认为诸多声音相异相和才能构成动听的乐曲。(见《国语·郑语》)。孔子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强调情感和理智的平衡和谐。

关于热爱祖国的现代诗歌欣赏

关于热爱祖国的现代诗歌欣赏【篇一】 我爱我的祖国 爱她那奔腾的黄河、长江 以及丰盈的“北大仓”和“鱼米之乡” 哺育我们成长 我爱我的祖国 爱她那峻美的山河, 为我们好奇的眼球 捕捉快乐 我爱我的祖国 爱她那富饶的“天府之国”

和位于东南角的“宝岛” 使这片土地更加丰沃 我爱我的祖国 爱她东方明珠的夜色 和乡村淡淡的稻香 交织着祖国多元化发展的成果 我爱我的祖国 爱她世界屋脊的轮廓 和珠穆朗玛峰的巍峨 汇聚成中华儿女的骄傲与快乐! 我爱我的祖国 爱她那凝结了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

——万里长城 屹立在中华民族的领土上像一个活跃的精灵 我爱我的祖国 爱劳动人民丰收的喜悦 和他们脸上深深的皱纹 他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我爱我的祖国 爱人民子弟兵不畏艰险 面临灾难勇往直前 他们不愧为龙的传人!

【篇二】 嘹亮的歌声传遍了世界 充满激情的雄鸡展现于二十一世纪浩荡的长江奔腾的黄河 那声音是您的倾诉 无尽的恋念是华人的心 无尽的赞美是我们的心 太阳可以作为证明 证明我对您的忠诚 月亮可以作为证明 证明我永远追随您 谁都不会忘记曾经辉煌的历史

您的荣耀就是我的荣耀 谁都不会忘记过去悲惨的历史 您的屈辱就是我的屈辱 莫说我无爱莫叹我无情 您是否知道 这十几年来我时时刻刻都在亲吻着您我至爱的母亲 母亲啊我为您骄傲 母亲啊我为您自豪 骄傲于您有纯洁而娇艳的身体 自豪于您有恬静而美丽的心灵 如今您的身体并不完美

是因为南方有隔海相望的土地作为您的孩子 我会永远支持您拥护您 弘扬我至诚而永恒的中国心【篇三】 我的祖国山川壮丽幅员辽阔滚滚长江滔滔黄河 昆仑莽莽五岳巍峨 五湖胜景四海碧波 天山飞雪妖娆南国 青藏云曲长白山歌 苍天厚土养育你我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答案

1 占据唐代文学三分之一的是 ? ? ? ? 我的答案:A 2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是在 ? ? ? ? 我的答案:C 3 现存唐诗的数量,今天知名的有多少人? ? ? ? ? 我的答案:B 4 在唐时代的东亚,人们共同的书面语言是 ? ? ?

? 我的答案:D 5 诗发展到唐诗为现代诗歌之最盛 我的答案:√ 错 6 中国古典诗歌从《诗经》开始生根发芽 我的答案:√ 唐诗的繁盛与唐代文化关系(二)已完成1 执政指的是 ? ? ? ? 我的答案:B 2 宋代人特别讲究()之辩。 ? ? ? ? 我的答案:D

3 唐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哪个政策不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 ? ? ? ? 我的答案:A 4 唐代的文化是比较开放的 我的答案:√ 5 唐代是627年开国 我的答案:× 唐诗的繁盛与唐代文化关系(三)已完成1 唐代人的诗歌里面涉及到的女人的身材是以()为美的。 ? ? ? ? 我的答案:C 2

什么时候,佛教开始全面走向中国化 ? ? ? ? 我的答案:A 3 在唐朝,诗歌从宫廷和贵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转移到哪里 ? ? ? ? 我的答案:D 4 在唐代,国家开科考试共设立了几科 ? ? ? ? 我的答案:B 5 佛教是从汉朝末年来到中国 我的答案:√ 6 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文化

我的答案:√ 错 唐诗的繁盛与唐代文化关系(四)已完成 1 古典诗歌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发展期 ? ? ? ? 我的答案:C 2 明代高棅将唐诗划分为几个时期 ? ? ? ? 我的答案:A 3 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唐诗的繁荣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怎样的结果 ? ? ? ? 我的答案:C 4

赞美祖国家乡的古诗 赞美祖国的古诗

赞美祖国家乡的古诗赞美祖国的古诗 导读:赞美祖国家乡的古诗 1、《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州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8、《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1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2、《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3、《题金陵渡》

中国古诗词文化

古诗词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母体,炎黄子孙的根。古诗文,民族文化的精华,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诵读古诗文,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让古诗文从我们口中琅琅诵起,让传统文化在子孙后代生命中传承。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中华传统文化,炎黄子孙的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我们的祖先以其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犹如历史长河的滔滔洪水裹挟的金砂,沉淀,聚集,今天,我们把它称作文化。它世代相传,绵延不绝,成为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传统文化经历数千年的积淀,犹如人间仙境,气象万千,风光无限。它包括在思想、学术、哲学、教育、典章、道德、文字、文学、艺术、地理、医药、科技、建筑以及衣食住行、民间习俗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色,无不显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和宏博,堪称一座包罗万象的宝库。 自然,从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中走出来的民族传统文化存在其糟粕,但更有精华。因其有精华,故能沿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因其糟粕,唤起一代又一代革新者不断梳理,清除垃圾,这就要求我们去大胆地扬弃,批判地接受。全盘否定民族文化无疑是在倒掉洗澡水的同时连同澡盆里的婴儿一同倒掉。我们所要继承的,正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和优秀品质。如古籍中所阐发的自强不息、刚健奋进、威武不屈、好学不倦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思想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的精髓。 民族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得以形成、繁衍、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内在灵魂,而且是现代中国文化之源,是实现文化再度复兴、繁荣的根基。如果没有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就不可能有现代文化茁壮成长之苗,更不可能培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继承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只有认识了昨天,才能真正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