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及日照图的判读专题练习

地球运动及日照图的判读专题练习
地球运动及日照图的判读专题练习

地球、地图及日照图目标测试

2011年10月21日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关于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体是人的肉眼可以看见的各种星体

B.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

C.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不属于天体

D.地球是个普通天体,它与太阳系中的其它行星没什么不同

读右侧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并已知a

2. 有关P、Q两地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①. P为山坡上的洼地②. Q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 P为山坡上的小丘④. Q为山坡上的小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 若a的海拔高度为200米,b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 200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右下图为某日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读图

判断第4-6小题:

4. 国庆节,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A. ①位置

B. ②位置

C. ③位置

D. ④位置5. 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 ①位置

B.②位置

C. ③位置

D. ④位置

6. ①--④四点位置中,九江市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 ①位置

B. ②位置

C. ③位置

D. ④位置

7. 下图是两幅大河河口示意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淤积而扩展,按一般规律,最终将与河流的哪一岸相连

A. 甲、乙岸

B. 乙、丙岸

C. 甲、丙岸

D. 乙、丁岸

8. 站在南极点上,看到太阳徘徊在地平线上且日后高度角趋向增大的时候

A. 北半球昼长夜短

B. 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

C. 太阳直射点正由北向南移

D. 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慢

9. 右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此时

A.日期大约为11月底至12月初

B.

地球公转速度比较快

C.北京正值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D.巴西高原正值寒冷的冬季

10. 读右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的地方时为

A. 8时

B. 9时

C. 15时

D. 16时

11. 若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而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7

日时,则甲地的地方时为

A. 15时

B. 9时

C. 3时

D. 12时

1

12. 某地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当地有阳光直射现象,以北无阳光直射现象,该点应位于

A. 23°26’S,160°E

B. 23°26’N,160°E

C. 23°26’S,20°W

D. 23°26’N,20°W

13. 有关昼夜交替的自然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存在昼夜交替现象

B.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会有昼半球与夜半球之分

C.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

D.昼夜交替对地球上生命的生存与发展没有什么关系

14. 在我国最北的县城漠河,一中学生日记中有以下四句话,你认为哪一句是可信的

A.晴朗的夜晚远望北方天空,几乎都可以看到“极光”现象

B.除夕下午4点左右爆竹声声辞旧岁,此时天空已进入黑夜状态

C.漠河镇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城镇,在此无法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夏天是漠河最好的季节,因为气温凉爽,白天长为12小时

15. 某校(120°E、40°N )安置一个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下图中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最不合理的是

A B C D

16. 用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千米的世界地图上,北纬60°纬线圈的长度是

A. 20厘米

B. 10厘米

C. 50厘米

D. 40厘米

17. 现有1:600000的中国地图,若改用1:200000来绘制,则图幅的面积将变为原来的

A. 1倍

B. 2倍

C. 3倍

D. 9倍

读某一经纬网地图(右图),完成第18-

20小题:

18. 图中①点位于③点的

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19. 最接近②、③两点的实际直线距离的是

A. 10000千米

B. 5550千米

C. 2220千米

D. 6660千米

20. 对图中①、②、③三点的自转速度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三点的角速度一致,

B. ①点的线速度比②点快

C. ②点的线速度比③慢

D. ①②③三点的速度均不相等

二、读图分析综合题:(共50分)

21. 下图为经纬网和晨昏线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甲乙丙

(1). 甲、乙、丙三幅图中,表示春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关系的是_________;表示夏至日晨昏线与经线关系的是__________;表示冬至日晨昏线与经线关系的是_________。

(2). 根据图分析,北京时间应为_______________点。

(3). 甲、乙、丙三幅图中,20°N比20°S白昼长的是_________;20°N比20°S白昼短的是____________。

22. 读经纬网图(如右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 写出图中①、②两点的经纬度位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点在③点的__________方向,②点在③点

的____________方向。

(3). ①、②、③三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

70 E

30 N

2

3

23. 读右下图,其中甲图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 据甲图信息,在乙图中画出提供相同信息的示意图。 (2). 图中信息所示北京时间是( ) A.12月22日8时 B.6月22日10时

C.6月23日8时

D.9月23日14时

(3). 此日,下列地点的昼长从长到短正确的排序为( ) A.纽约、香港、新加坡、开普敦 B.香港、新加坡、.纽约、开普敦 C.新加坡、开普敦、.纽约、香港 D.开普敦 、纽约、香港、新加坡

(4). 此时,正午日影朝南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图中所示日期,我国长江流域可能出现_____________天气,它是由______________造成的。

(6). 试述A 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24. 右下图为某日昼夜长短状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 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填纬线度数)上。

(2). 此日,海口、哈尔滨、北京、广州四个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昼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过后几日内,地球公转的速度由___________变___________。

(4).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江正值枯水期

B. 我国所有地区昼长夜短

C. 九江地区经常出现寒潮天气

D. 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照耀

(5). 在图中画出再过三个月的全球昼长状况线。

25. 读右图,图中北半球属于东半球,南半球属于西半球,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 写出A 、B 两点的经度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 根据图中阴影(黑夜)位置,判断这一天的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

(3). 在北半球上,画出恰当的阴影(黑夜)部分。

(4). 在甲地是21日16时时,乙地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

时;C 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小时。

(5).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该日北京(39°54ˊN ,116°E)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

(6). 此时,地球距太阳的远近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2分) (1). 图中有五条虚线,可能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和_______,其中流速较快的是______。

(2). 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__________向__________。

(3). 图中有一处陡崖,其相对高度在__________米—__________米之

间(填整数)。

(4). 图中河流干流的甲、乙两河段,哪一处航运条件较好?为什么? (5). 在下列坐标图中画出上图沿AB 线的剖面。

66 34'S

66 34'N 12

24昼长(小时)

70

8090100110120130海拔(米)

4

一、单项选择题:

二、读图综合题: 21、(1). 甲

(2). 18

(3). 丙

(每空1分,共7分)

22、(1). ①点:70°E ,30°N ②点:90°E ,30°S (每空2分,共4分)

(2). 正西

正南

(3). ①②

①②③ (每空1分,共4分)

23、(1)如丙图。(2分) (2)C (2分) (3)A (2分)

(4)23°26′N ~66°34′S (2分) (5)梅雨(连阴雨)(1分) 准静止锋

(1分)

(6)6月22日达最大值,以后逐渐变小至12月22日 达最小值,后逐渐变大至次年6月22日达最大值。(2分)

24、(1). 23°26’N

(1分)

(2). 广州 、海口、北京、哈尔滨

哈尔滨、北京、广州、海口

(每空2分,共4分)

(3). 快 慢 (4). B (5). 略 (每空1分,共4分)

25、(1). A :160°E B :110°W (2). 6 22 (每空1分,共4分)

(3). 略

(1分)

(4). 6

22 6

12

(每空1分,共4分) (5). 23°26’N 73°32’

(每空1分,共2分) (6). 离太阳较远,逐渐靠近远日点。

(2分)

26、(1). ② ④ ④ (每空1分,共3分) (2). 西南 东北 (每空1分,共2分) (3). 40

20

(每空1分,共2分) (4). 乙 地势平坦,流速较缓,水量丰富等。

(1分与1分,共2分)

(5).

(基本正确,尤其是关健点正确就给2分)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教案:地球和地球运动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教案 地球和地球运动 一、高考展望 1、通过地球光照图及其变式,考查学生计算时间、判断昼夜长短等能力。 2、由单纯考查地球知识转向考查这些知识的应用,由单一视角切入向多视角综合考查转变。 二、知识总结 (一)地球知识 1.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低纬、中纬和高纬。南北半球划分。 (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用20°W 和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二)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 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中学生常见的经纬网图(图1)有以下三种形式: 侧视图俯视图圆柱投影图 图1 ①确定纬线与纬度 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上,纬线为直线。纬度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 ②确定经线与经度 在侧视图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在俯视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一组线段;在圆柱投影图上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不论在哪种经纬网上,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随地球自转方向减少。 (三)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纬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赤道上经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因此只要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 全球各地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 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

地球运动及日照图的判读专题练习

地球、地图及日照图目标测试 2011年10月21日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关于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体是人的肉眼可以看见的各种星体 B.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 C.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不属于天体 D.地球是个普通天体,它与太阳系中的其它行星没什么不同 读右侧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并已知a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运动

第一部分专题训练 专题一地球与地图、地球的运动 强化练 时间:45分钟分数:90分 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山东寿光一中月考]读四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 1.四区域发育的四条河段中,最适宜发展水上漂流运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可以看到“白练垂空”意境的河段是() A.①B.②C.③D.④

[2019·湖南衡阳八中质监]超级满月迎新年!2019年1月有两次满月,分别是1月2日和1月31日。同时,1月31日的这次满月期间,我们还能欣赏到精彩的月全食天象。只要天气晴好,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欣赏到全过程。右图为“地月系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甲、乙、丙、丁为月球绕地公转的位置。据此完成第3题。 3.月全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019·北京卷]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读图回答第4题。 4.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19·四川成都七中模拟]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5~6题。 5.位于甲地附近的某学校组织学生沿图示虚线进行郊游活动,行进过程中() A.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B.在丙地欣赏峡谷风光 C.在丁地远眺学校美景D.方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6.该地拟建一水库,最佳的坝址为() A.乙处B.丙处C.丁处D.戊处 [2019·江西南昌二模]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应的

2010.11.10地球自转公转和日照图专题

地球自转公转和日照图专题 二、考点梳理 (一)自转运动: 1、方向、周期、速度: (1)方向:三种方向(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 (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 扩展思维:用圆盘演示另三种情况时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关系。 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 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 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24小时) 结论: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3)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ω=3600/24小时即150/小时或4分钟/10,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 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V= 2πcosΦ R(周长)/ 24小时(时间) 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 (2)产生地方时差 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 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规律:

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E、算时区:经度数/150 (四舍五入) 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 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 日界线:原则上规定180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日界线是曲折的 ★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是1800 和零时经线 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 (730E——1350E) (3)产生偏向 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图略) *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 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 影响大洋环流(举例:太平洋);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 (4)影响地球形状:三轴椭球体 (二)地球公转 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1)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2)公转轨道与速度 特点: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照射南半球。 每年7月初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慢,太阳照射北半球。 影响: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 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1)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倾斜角度为66034′。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3)黄赤交角和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关系为互余 ..。 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以一年为周期) 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略) 3、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高考总复习】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地球的运动专项练习 5分钟训练 1.长江口泥沙不断堆积,若干年后,崇明岛将和____________________岸相连。 2.下列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 ①地方时②对地球形状的影响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④黄赤交角⑤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左右偏转⑥昼夜现象⑦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②⑤⑦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⑦ D.①②④⑤⑥ 3.二分二至日指什么时间?二至日与近日点、远日点是不是相同的日期? 10 分钟强化类训练 图1-3-1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1—2题。 4.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图1-3-1 5.若AB弧表示2010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B点为零时,则100°E 的区时为() A.2月28日13时40分 B.2月29日1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 读图1-3-2,完成6—7题。 6.图中c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此季节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B.此季节新加坡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C.此季节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D.此季节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图1-3–2 7.图中b代表的季节出现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最长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海口 D.济南 8.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B.地球成为略扁的球体 C.四季的形成 D.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9.太阳直射的地方()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最长,夜最短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10.读“地球公转轨道图”(图1-3-3),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字母S标出太阳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图1-3-3 (3)在A、B、C、D、E、F六点中,近日点为_________点,每年_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远日点为_______点,每年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夏至日为________点,冬至日为_________点,春分日为________点,秋分日为__________点。 (4)A、B、C、D、E五点公转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__________。 11.读图1-3-4和图1-3-5,完成下列问题。

专题复习一 地球的运动专题

专题复习一宇宙中的地球 一、考题回顾 [2013?浙江水平能力测试]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年6月2日13时43分03秒,台湾岛发生强烈地震。下图为此次地震信息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地震发生时,东八区的区时是 (A)13时46分39秒 (B)13时43分03秒 (C)13时39分27秒 (D)13时27分03秒 19.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岩石圈(B)软流层(C)上地幔(D)下地幔[2015?浙江水平能力测试]7.“生物钟”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四季更替 D.天气变化 [2013?浙江水平能力测试]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39、40题。 39.下列节气,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最大 的是 (A)春分(B)夏至 (C)秋分(D)冬至 40.当太阳光线为②时,该日浙江 (A)正处梅雨季节(B)全省冰雪覆盖 (C)盛行东南信风(D)各地昼夜等长 [2015?浙江水平能力测试]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平板集热管将吸收的太阳辐射转化成热能。箭头①、②代表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读我国某地住宅小区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示意图,完成39、40题 39.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太阳能属于 A.矿产资源 B.生物资源

C.气候资源 D.土地资源 40.当太阳光线为①时,该日 A.北极圈出现极夜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4~5题。 4.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5.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015·浙江10月选考]【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9为非洲某区域略图。 图9 材料二图10为图9中①地(海拔380米)和②地(海拔457米)气候资料统计图。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地球的运动(解析版)

中考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地球的运动 一、选择题 1.读3月21日(春分)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长示意图,回答小题。 (1)根据春分日的正午影长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 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B. 离直射点越远,影子越长 C. 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越小,气温越低 D. 此时北极点附近全天都是白天 (2)这一节气全球白天与黑夜长短情况是() A. 昼夜等长 B. 昼短夜长 C. 昼长夜短 D. 不能定,纬度不同,昼夜长短不同 【答案】(1)D (2)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太阳高度角)越小,气温越低;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离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故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2)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点都是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故A正确。 故答案为:(1)D;(2)A。 【点评】本题考查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及影子长短、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理解解答即可。 2.(2019?临沂)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能加深对地球运用规律的理解。结合图3,图4完成以下问题。(1)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小明同学拿着地球仪围绕电灯转一周演示地球的公转(图3,箭头代表公转的方向)。正确的演示图是()

A. A B. B C. C D. D (2)图4中,四个地点的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无关的是() A. ①地产生极昼或极夜现象 B. ②地四季变化明显 C. ③地昼夜更替的周期为24小时 D. ④地季节与②地相反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由于地球在公转时,黄赤交角不变,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春、秋分日;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据图可知:正确的演示图是B,故本题选B。(2)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故本题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3.(2019?郴州)2019年5月26日至29日,斯里兰卡普降大雨,引发洪涝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读斯里兰卡位置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小题。 (1)下列关于斯里兰卡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南半球 B. 位于高纬度地区 C. 位于北半球 D. 位于中纬度地区 (2)此次斯里兰卡洪涝灾害期间,地球正处于公转示意图中的() A. 甲乙段 B. 乙丙段 C. 丙丁段 D. 丁甲段

日照分析图

今天给大家罗列下日照分析图,主要有单点日照分析图、区域日照分析图、沿线日照分析图、等时线日照分析图、立面区域日照分析图、窗户日照多点、端点、满窗分析图、窗日照对比分析图、三维场地日照分析图、三维沿线分析图、日照圆锥面分析图、平面阴影分析图、空间阴影分析图等等!请看下面。 1、日照平面区域分析图(多点分析) 区域分析:分析一个或多个平面区域内的各点的日照,分析的平面区域可以是矩形区域、任意绘制多边形区域和已有闭合区域,并将计算结果数值直观的显示在各点上。 日照区域多点分析(红色的轮廓线是建筑、密密麻麻标注的是多点的日照时 数) 2、单点日照分析图 自动计算单体建筑或群体建筑区域任意一点的日照时间,并在图上标注出单点位置及编号,还可生成单点分析结果统计报表。当鼠标移到分析点上时,自动显示该点的日照情况。

3、沿线日照分析图 根据日照标准的规定对建筑轮廓线上的采样点进行日照时间计算,并标注各采样点的日照时间。分析线可以选择已有建筑轮廓线,也可以绘制分析线,绘制分析线时可以通过参照点或参照线进行精确定位。如果分析线在建筑物内部,日照分析时在建筑物内部的那部分分析线,软件不进行日照分析。分析完成后,各个分析点的日照时间自动在图中标注出来。 建筑轮廓线上的采样点进行日照时间计算

4、平面等时线日照分析图 在建筑群区域范围内平面上绘制出日照时间相等的连线。 5、建筑物表面日照分析(建筑墙立面日照分析 图)

建筑物表面、墙面区域日照分析图 建筑物墙立面区域日照分析 6、建筑窗户多点日照分析图

7、方案调整-日照圆锥面分析图 日照圆锥面分析功能:太阳光线对指定分析点全天运行的圆锥轨迹,能集中反映出该点的日照情况,快速判定遮挡源,便于日照方案调整;在日照圆锥面上,品红色线区域为遮挡区域,黄色线区域为阳光通道区域,可直观的观察日照和遮挡的时刻和时间段;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专题练习题

1 地球的运动专题——选择题(一) 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90°W ,89°S B.80°E ,40°N C.10°E ,1°S D.180°,71°N 2、下图中,不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3、每年“五一”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南移动 B.北半球,向北移动 C.南半球,向南移动 D.南半球,向北移动 4、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①昼与夜 ②昼夜更替 ③长江入海的河道逐渐向南迁移 ④极昼和极夜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关于太阳高度的正确叙述是 A.昼半球各地太阳高度都大于0度 B.晨昏线上,太阳高度小于0度 C.某一地点,一天中太阳高度不会发生变化 D.纬度高的地方太阳高度总是较大 6、在酒泉向正东方向发射的火箭,由于地球的自转,火箭实际飞行的方向会 A.向北偏 B.向南偏 C.向东偏 D.向西偏 7、如果黄赤交角变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B.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 C.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变大 D.温带范围变大 8、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日期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据此回答下列9~10题: 9、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A.66°34′ B.23°26′ C.45° D.90° 10、该地纬度可能是 ①23°26′N ②21°34′N ③25°26′N ④68°26′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下左图是一幅经纬网图,在ABCD 四点中,最早沐浴到新世纪阳光的是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12、下中图为昼长时间变化曲线图,4条曲线所代表的地区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列是 A.abcd B.cadb C.dcba D.bcad 13、下右图是一年中不同节气晨昏线图,在北半球按季节更替次序排列顺序与图幅相符的是 A.a 冬至b 秋分c 夏至d 春分 B.a 夏至b 秋分c 冬至d 春分 C.a 冬至b 春分c 夏至d 秋分 D.a 夏至b 春分c 冬至d 秋分

地球的运动专题复习

高考复习专题:地球运动 【考纲要求】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知识详解】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与天体系统 (1)天体类型:自然天体(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和人造天体(如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 【注意】判断人造天体的关键:该物体是否脱离了地面。 (2)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各种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而形成各种天体系统。 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太阳系模式图【思考】①八大行星运行的特点有哪些? ②从哪些角度可以看出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存在生命的行星──特殊性 存在生命体的条件: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合生命体呼吸的大气(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液态的水。 外部条件──安全(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和稳定的宇宙环境。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辐射 ①形式:电磁波;②主要成分:H、He;③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 ④作用:a.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是地球上生物生长和发育 的源泉。 b.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c.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如煤、石油、太阳能等;(2)我国年太阳能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 ①我国年太阳能地区分布(见下图)

★②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 (提示: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加以理解) 一般来讲,主要从太阳高度角、海拔高度、大气透明度等角度分析。 A.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B.太阳能贫乏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原因: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类型(如图所示)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 ②对电离层的影响:扰动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对磁场的影响:磁针不能正确指向,即“磁暴”现象。 ④对大气的影响:作用于两极大气,产生极光。 ⑤对自然现象的影响:产生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 【总结】(用歌诀记忆太阳活动及其影响)太阳不稳定,时常有活动;光球有黑子,色球耀斑强;活动剧烈时,地球受影响;先是气候变,还能扰磁场;干扰电离层,短波受影响;太阳风一吹,极区现极光。 【思考】黑子活动周期____年;黑子多少是太阳活动____的标志;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____的显示。 三、地球的运动 1.公转与自转的比较(填下表) 2.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 (思考:自转与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分别有哪些?)自转与公转的几幅基本图形。

(完整版)地球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地球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9)龙吉忠 一、判读技巧 1、判断南、北半球 ①S、N分别为南极点和北极点;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来判断,即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北半球,呈顺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南北半球。 2、判断地方时 (1)点:①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②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③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2)线:①昼半球平分经线为12时;②夜半球平分经线为0时。 3、判断节气 (1)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二分(春分或秋分):①太阳直射赤道;②全球昼夜平分;③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夏至: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②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3)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冬至: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②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4、判断方向 (1)侧视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3)有指向标的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4)极视图: ①东西:找出两点之间的劣弧,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画箭头,位于箭头前方的点则更东,位于箭头后方的点则更西。 ②南北:离北极点更近的点则更北;离南极点更近的点则更南。 5、判断晨线、昏线 (1)晨线: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 (2)昏线: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 6、求昼长、夜长 (1)昼长=昼弧∕15° 昼长=(12-日出地方时)×2 (1)夜长=夜弧∕15° 夜长=24-昼长 7、求日出、日落时刻 (1)日出时刻=12-昼长∕2 (2)日落时刻=12+昼长∕2 8、求正午太阳高度 H=90°-︱纬度差︱(说明:纬度差指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差) 二、例题解析 地球光照图主要分为光照侧视图、光照极视图和矩形投影图三种类型,下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地理复习专题卷--地球的运动

地理复习专题卷--地球的运动 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节日中,北京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 D.元旦 2.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3.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 4.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 5.当120°E是正午的时候下列处于午夜时分的是() A.0°经线 B.60°W经线 C.60°E经线D.180°经线

6.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 C. 地球是个球体 D. 地球的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7.地球上有阳光直射现象的范围是() A.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B.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8.下列节日中,永修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元旦 9.下列地点,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是()A.23.5°N B.30°S C.23.5°S D.赤道 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0.初中地理结业考试的今天(6月15日),地球公

转最接近图中的 A.甲位置 B.乙位置 C.丙位置D.丁位置 11.在每天正午时刻,学校操场上的旗杆影子有时长有时短,你学校旗杆影子最短的一天时,地球公转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12.我国首都北京位于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13.重庆冬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赤道14.每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是下列哪一天前后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 15.赤道是以下哪一组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A、北温带和热带 B、南温带和热带 C、北半球和南半球 D、北寒带和南寒带 16.下列节日中,学校所在地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 A.三月八日妇女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九月十日教师节19.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 )

地球的运动专题训练题

地球运动的特点 知识点一地球的自转运动 1. 下图中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如果下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 1. C[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丁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与经度的变化矛盾。 2.B[由图中的箭头可以判断,该图是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根据图中的位置,可判断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 知识点二地球的公转运动 读“太阳日与恒星日比较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A、B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B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C.A的时间是24时3分56秒 D.B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 4.下列关于A、B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地球公转方向不变,自转方向相反,则B的时间比A长 B.若地球公转方向相反,自转方向不变,则B的时间比A长 C.A和B的时间不同是由于A时间内,地球多自转了59′ D.北斗七星绕北极星360°的视运动周期为一个A 3.D 4.D[B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A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北斗七星绕北极星360°的视运动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即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B。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分析 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仅从地形因素分析,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方法技巧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有两点:一是纬度。纬度越低,速度越大,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二是海拔。海拔越高,速度越大。 (1)A(2)A[第(1)题,从图中的指向标看,该区域自南向北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断减小,这说明南为较低纬度,北为较高纬度,符合北半球的情况。据数值大小可确定在中纬度。第(2)题,a处线速度介于870千米/小时和900千米/小时之间,b处线速度介于840千米/小时和870千米/小时之间,a处线速度大于b处,且a、b位于同一纬度,因此说明a处的地势高于b处。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1~2题。 1.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太阳视运动的变化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2.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A.地球大气中的流星现象 B.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D.地球表面降水分布不均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3~4题。 3.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 4.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始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 1.B[由“南至”、“春分”、“北至”、“秋分”以及“急”、“损”、“迟”、“舒”、“中”可知,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2.C[由于地球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所以北半球夏半

六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练习题1鲁教版五四制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自测题 一、选择题 1、一年里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地形的变迁B.地球的公转C.人口的迁移D.昼夜的变化 2、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C.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 D.地球自西向东绕着星星转 3、下列关于地球五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 B.寒带有极昼或者极夜现象 C.温带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 D.温带地区无阳光直射现象, 但有极昼极夜现象 4、下列地理现象不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 A. 五带的划分 B. 时差 C. 二分二至日的产生 D. 四季交替 5、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 ( ) A. 23.5° S B.赤道 C.66.5°N 或66.5° S D. 23.50°N 6、你认为下列哪一事实能说明地球的自转() A.寒来暑往 B.阴晴变化 C日出日落D.登得高看得远 7、下列四幅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一幅正午日照图(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某一天测得),他忘了哪一幅是暑假期间绘制的,请你帮他找出() A BCD 8、南温带建房子,要想采光好,门窗应该朝向() A. 东面 B. 南面 C. 西面 D. 北面 9、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B.自转周期是一天 C.产生了一年四季的变化 D.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10、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A.季节变化 B.昼夜交替 C.太阳东升西落 D.昼夜现象 二、综合题 11、读“地球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______位置时,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日。 (2)9月23日前后,地球公转到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在纬线上。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位置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由季过渡到季。 (4)在 E 上标明地球的公转方向。 (5)当我们在愉快的过寒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季。 12、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 (1)图示时间为月日前后,北半球节气为。 (2)此时A点昼长为小时,B点昼长为小时。 (3)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D B B C A D C A 11、 (1)___C___,夏至日。(2) D ,赤道。 (3)春,夏。 (4)自西向东。 (5) 夏。 12、

中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地球的运动模拟训练(无答案)

专题二地球的运动 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2.14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的更替 B.四季的更替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温度带的形成 2.P点此时正处在() A.日出时刻 B.中午时刻 C.日落时刻 D.午夜时刻 下列各图钟表所示的是同一时刻北京、东京、堪培拉、莫斯科四个城市的时间。读图,完成3~5题。 3.如果C图表示北京时间,那么表示莫斯科时间的是() A.A B.B C.C D.D 4.根据上题判断结果,若此时恰为莫斯科日出时间,则澳大利亚() A.东部降水多 B.沿海港口封冻 C.正值牲畜出栏期 D.昼长夜短 5.根据北京时间与其他三个城市时间的差别,可得出() A.莫斯科位于西半球 B.堪培拉位于东半球 C.东京位于北京的西边 D.北京与莫斯科相差三小时 图2.15是“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地球上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6~7题。 6.当地球公转到图示位置时,我国传统节日中 与之比较接近的是() A.清明节 B.端午节 C.春节 D.中秋节图 7.此时,M地的状况是() A.处于夏季 B.有太阳直射 C.昼长夜短 D.处于黄昏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16),完成8~9题。 8.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甲处时,这一天为北 半球的()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9.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 是() A.地球的形状 B.昼夜更替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四季的变化 烟台的小明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图2.17)。据图完成10~11题。 10.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11.图示的光照现象() ①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②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③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15年2月13日,马刺队与火箭队的常规赛于当地时间20时在纽约(西五区)开始。CCTV-5的现场直播时间及太阳直射点在图2.18中所处的位置分别是() A.2月13日9时① B.2月12日9时② C.2月14日9时③ D.2月14日9时④

地球运动专题训练

地球运动专题训练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回答1-3题。 1. 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A.东半球赤道上 B. 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C. 西半球赤道上 D. 西半球北回归线上 2. 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3. 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 A.1万千米 B. 2万千米 C. 3万千米 D. 4万千米 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4-5题。 洋 度 印 丁 丙 乙 甲 洋 平 太 明州(宁波) 广州 海 中 地 图例 城市 河流 航线 07001400㎞ 第1、2题图 沙地教育 SHA DI JIAO YU 4.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①缩短路程②增加运量③减少货物破损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B.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6.右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 乙 甲 地面 第11题图沙地教育 SHA DI JIAO YU A.47° B.43° C.23.5° D.21.5° 1996年我国与M 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 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图2示意M 国的位置。据此完成7~9题。 7. 中资企业在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A. 满足我国需求 B. 拓展国际市场 C. 提高技术水平 D. 增加当地就业 8. 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 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 A. 美国 B. 日本 C. 澳大利亚 D. 法国 9. 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 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A. 8:00~9:00 B. 11:00~12:00 C. 14:00~15:00 D. 17:00~18:00

日照图与地球运动专题

地球运动和日照图专题 二、考点梳理 (一)自转运动: 1、方向、周期、速度: (1)方向:三种方向(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 (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 扩展思维:用圆盘演示另三种情况时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关系。 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 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 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24小时) 结论: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3)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ω=3600/24小时即150/小时或4分钟/10,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 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V= 2πcosΦ R(周长)/ 24小时(时间) 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 (2)产生地方时差 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 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规律:

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E、算时区:经度数/150 (四舍五入) 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 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 日界线:原则上规定180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日界线是曲折的 ★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是1800 和零时经线 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 (730E——1350E) (3)产生偏向 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图略) *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 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 影响大洋环流(举例:太平洋);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 (4)影响地球形状:三轴椭球体 (二)地球公转 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1)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2)公转轨道与速度 特点: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照射南半球。 每年7月初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慢,太阳照射北半球。 影响: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 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1)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倾斜角度为66034′。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3)黄赤交角和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关系为互余 ..。 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以一年为周期) 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略) 3、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