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照图的判读方法与技巧总结

地球日照图的判读方法与技巧总结
地球日照图的判读方法与技巧总结

地球日照图的判读方法与技巧总结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编写:丁新海高一地理组2012/10/17 编号:016—017 段长签字:

一、日照图涉及到的问题

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日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日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不能回避和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在日照图上通常涉及下列问题:

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

(1)东西半球:明确20°W和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2)南北半球: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互垂直。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就要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1)纬度位置:一般有三种情况,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上,判断的依据是观察极圈内的昼夜状况。(2)经度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地方时12点所在的经线上。

4.日期、节气(季节):

由日照图确定日期和节气(季节),日期主要有四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日期为9月23日或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依次是夏至、秋分或春分、冬至;季节是夏季、秋季或春季、冬季,此处应注意节气和季节的区别。判断推理的过程是:由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再到日期节气(季节)。

5.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一是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是季节分布规律: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首先要明确两个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所求地的纬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和该地间的纬度差(或纬度和),可用线段法分析计算)。

6.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同时还要分清回答昼夜状况还是昼夜变化趋势,这就要注意以下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7.判断晨线(黎明)或昏线(黄昏)

首先明确图中给出的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太阳光线的方向,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向着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如果地球自转方向背向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8.日出、日落

(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

(2)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先计算出该地昼长的时间,然后以正午12时为起点,减去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出时间,加上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落时间。

9.判断相对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向着北极是北方,向着南极就是南方;纬线指示东西,即左西右东。

10.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

(1)自转:自转的角速度各地相同,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2)公转:夏至日速度较慢且还在变慢,冬至日速度较快且还在加快,因为地球公转,7月初经过远日点时速度最慢,1月初经过近日点时速度最快。

11.计算区时、地方时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再结合图中给出的经度信息,可计算区时。

12.计算昼夜长短

计算某地的昼夜长短,首先应明确过该点的纬线圈在昼夜半球上各跨了多少经度,按每隔15°为1小时可计算出昼夜长短。

二、日照图的种类

由于观察的角度和位置不同,日照图种类众多,大致可分为公转位置图、侧视图、俯视图、平面图、坐标图、直观图和变式图。但我们一年级常常遇到的只有以下三类:

1.公转位置图: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同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公转位置图有多种变化。读这类图型的关键是看三点:一是自转和公转要一致,二是逆时针转为北极上空的俯视图,顺时针转为南极上空的俯视图,三是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

2. 侧视图:

首先从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判断南、北极,如果是逆时针方向转,那么,图的上端为北极,如果是顺时针方向转,则图的上端为南极,有些图需要根据经度来判别地球自转方向,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其次,观察南北极地区的极昼和极夜情况,整个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反之,整个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日期为12月22日。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如果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昼(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夜),则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3. 俯视图:

首先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南北极点,俯视图圆心为北极点或南极点,最外的大圆为赤道,如果自转方向是逆时针的,则圆心为北极点,如果自转方向是是顺时针,则圆心是南极点,也可根据经度判断地球自转方向,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其次,观察南北极地区的极昼和极夜情况,整个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反之,整个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日期为12月22日。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如果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昼(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夜),则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如果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夜(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昼),则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三、判读技巧

1、判断南、北半球

①S、N分别为南极点和北极点;

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来判断,即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北半球,呈顺逆时针

方向旋转为南北半球。

2、判断地方时

(1)点:①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②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③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2)线:①昼半球平分经线为12时;

②夜半球平分经线为0时。

3、判断节气

(1)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二分(春分或秋分):

①太阳直射赤道;②全球昼夜平分;③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夏至:

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②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3)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冬至:

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②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4、判断方向

(1)侧视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3)有指向标的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4)极视图:

①东西:找出两点之间的劣弧,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画箭头,位于箭头前方的点则更东,

位于箭头后方的点则更西。

②南北:离北极点更近的点则更北;离南极点更近的点则更南。

5、判断晨线、昏线

(1)晨线: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

(2)昏线: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

6、求昼长、夜长

(1)昼长=昼弧∕15°

昼长=(12-日出地方时)×2

(1)夜长=夜弧∕15°

夜长=24-昼长

7、求日出、日落时刻

(1)日出时刻=12-昼长∕2

(2)日落时刻=12+昼长∕2

8、求正午太阳高度

H=90°-︱纬度差︱(说明:纬度差指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差)

四、例题解析

地球光照图主要分为光照侧视图、光照极视图和矩形投影图三种类型,下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例1】读“地球光照侧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节气)日(北半球)前后,太阳直射

点的纬度是。

(2)A地位于五带中的带,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

是季。

(3)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这一天中B地的

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 。

(4)A、B两地所在线段正处于(晨、昏)线上。A地昼长为小时,A地日出时间是时。

(5)B地在A地的方向。

【例2】读6月22日地球光照极视图,完成

下列填空。

(1)此图所示的是半球,图中所示地区

是季。

(2)图中AEC表示晨昏线,其中AE线是线

(晨线或昏线),其与赤道交点的时间为点。

(3)写出该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

标:、。

(4)这一天,A地昼长小时,E地夜长小时。

(5)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时,北京时间是时。该图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6)A点位于E点的方向

【例3】下图为地球某日光照矩形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_______。

(2)此时,90oE的区时是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时。

(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的经度分别为()

A.45oE、135oW B.135oE、45oW

C.60oE、120oW D.0o、180o

(4)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A.90oW向东至180oB.0o向东至180o

C.90oW向东至90oE D.0o向东至90oE

(5)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

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

D.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

参考答案

注意:请同学们先把前面的例题认真独立完成之后,在参考以下答案。

【例1】

【解析】根据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节气为冬至,此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A地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此时的季节为夏季。A点位于晨昏线上,此时太阳高度为0°,B地位于南回归线上,这一天有太阳直射现象,其正午太阳高度是90°。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A、B两地所在线段是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正处于昏线上。A地昼弧占两格,每格30°,昼长为4小时。据公式:日出时刻=12-昼长∕2 ,求出A地日出时间是10时。

【答案】(1)冬至23°26′S

(2)北温夏

(3)0° 90°

(4)昏 4 10

(5)东南

【例2】

【解析】根据地球呈逆时针旋转,判定此图为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是夏至。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AE线是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正处于晨线上,与赤道交点的时间为6时。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图中太阳直射的经线为90°E。A点在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昼长12小时。E地在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夜长0小时。B点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上(90°E),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120°E)是14时。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求出位于赤道的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66°34′。找出A、E两点间的劣弧AD弧,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A在前,所以A更东;A比E离北极点更远,所以A更南。综合起来,A点位于E点的东南方向。

【答案】(1)北夏

(2)晨6

(3)23°26′N 90°E

(4)12 0

(5)12 14 66°34′

(6)东南

【例3】

【解析】由图中北极圈以内为极夜、南极圈以内为极昼,可判断该日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图中90oE将白昼平分,可见此时太阳直射在90oE经线上,所以90oE的区时是12月22日12时,北京时间(120oE的地方时)比其早2小时,为14时;图中左侧晨昏线为晨线,右侧晨昏线为昏线,它们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分别是6时和18时,根据90oE经线地方时是12时,可推算出0o经线此时时刻是6时、180o经线此时时刻是18时;全球日期变化线有两条:一条是180o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是0时(或24时)经线。从以上分析已知90oE为12时,故90oW为0时,因此90oW向东至180o的区域为同一日期,而上海(北京时间)正好处于这个区域之内。因为该日是冬至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所以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短。上海在北京的东方,且上海白昼比北京长,所以上海日出时间比北京早。H此季节,北印度洋盛行东北风,其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答案】(1)23o26′S(或南回归线)66o34′N~90oN(或北极圈及以北地区)(2)12 12 14

(3)D (4)A (5)D

2010.11.10地球自转公转和日照图专题

地球自转公转和日照图专题 二、考点梳理 (一)自转运动: 1、方向、周期、速度: (1)方向:三种方向(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 (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 扩展思维:用圆盘演示另三种情况时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关系。 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 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 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24小时) 结论: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3)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ω=3600/24小时即150/小时或4分钟/10,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 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V= 2πcosΦ R(周长)/ 24小时(时间) 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 (2)产生地方时差 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 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规律:

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E、算时区:经度数/150 (四舍五入) 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 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 日界线:原则上规定180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日界线是曲折的 ★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是1800 和零时经线 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 (730E——1350E) (3)产生偏向 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图略) *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 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 影响大洋环流(举例:太平洋);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 (4)影响地球形状:三轴椭球体 (二)地球公转 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1)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2)公转轨道与速度 特点: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照射南半球。 每年7月初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慢,太阳照射北半球。 影响: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 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1)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倾斜角度为66034′。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3)黄赤交角和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关系为互余 ..。 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以一年为周期) 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略) 3、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教案:地球和地球运动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教案 地球和地球运动 一、高考展望 1、通过地球光照图及其变式,考查学生计算时间、判断昼夜长短等能力。 2、由单纯考查地球知识转向考查这些知识的应用,由单一视角切入向多视角综合考查转变。 二、知识总结 (一)地球知识 1.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低纬、中纬和高纬。南北半球划分。 (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用20°W 和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二)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 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中学生常见的经纬网图(图1)有以下三种形式: 侧视图俯视图圆柱投影图 图1 ①确定纬线与纬度 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上,纬线为直线。纬度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 ②确定经线与经度 在侧视图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在俯视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一组线段;在圆柱投影图上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不论在哪种经纬网上,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随地球自转方向减少。 (三)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纬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赤道上经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因此只要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 全球各地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 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

地球运动及日照图的判读专题练习

地球、地图及日照图目标测试 2011年10月21日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关于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体是人的肉眼可以看见的各种星体 B.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 C.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不属于天体 D.地球是个普通天体,它与太阳系中的其它行星没什么不同 读右侧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并已知a

日照图的判读及地方时区时

第三课时日照图的判读及地方时区时 由于观察的角度和位置不同,日照图种类众多,大致可分为侧视图、俯视图、平面图、和各种变式图。 一、日照图的解题步骤: 定类型――定自转――定晨昏线――定点(赤道与晨昏线的交点及直射点)――定经度――定考查内容 二、在日照图上通常涉及下列问题: 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 (1)东西半球:明确20°W 和160°E 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2)南北半球: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2.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经线的关系: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互垂直,地球的球心和直射点的连线即为直射的太阳光。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即为太阳直射的纬度。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1)直射纬线的确定:A.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B.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纬线。 C.利用极昼出现的纬度来推断。 (2)太阳直射经线的确定:太阳直射点位于地方时12点所在的经线上。 A.地方时12时的经线。 B.平分昼半球的经线。 C.根据已知某经线的时间来计算。 D.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经线。 4.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 (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5.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同时还要分清回答昼夜状况还是昼夜变化趋势,这就要注意以下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6.计算区时、地方时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再结合图中给出的经度信息,可计算区时。 7.计算昼长、日出、日落时间 计算某地的昼夜长短,首先应明确过该点的纬线圈在昼夜半球上各跨了多少经度,按每隔15°为1小时可计算出昼夜长短。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与解题技巧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与解题技巧 1、定南北级 (1)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2)俯视图:看自转“北逆南顺”,如图1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 (3)看经度大小的排列:自转方向与东经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与西经度从大到小的排列相同) 2、定晨昏线 判定晨线与昏线时应注意太阳光线的来向,并利用好地球的自转方向。 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为晨线。如图1中AO为昏线,BO为晨线。图2中AB为晨线。 3、定地方时 ①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 ②自西向东经度每增加1度地方时增加4分钟。 根据上述两点,并结合以下几条特殊的经线的地方时来进行推算: (1)赤道上的点总是昼夜平分,日出6时,日落18时。故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如图1中B点所在的经线为6时,A点所在的经线为18时。图2中D点所在经线为6时。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和正午经线相对的另一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图1中O点所在的经线为0时。 (3)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的经线为0时或12时,如图2中A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4、定直射点 (1)直射点的纬度:从极昼、极夜的范围来判断 ①二分日,直射点的纬度为0° ②夏至日,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 ③冬至日,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 ④若北纬φ度以北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北纬(90°-φ);若北纬φ度以北出现极夜,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纬(90°-φ)。南半球类推。如图3,太阳直射在10°S。(2)直射点的经度:通过当时的太阳光照图来判断 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所在的经线就是光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在侧视图上,一般是昼半球最外侧的那条经线;在俯视图上,是昼半球与太阳光线平行或重合的那条经线。5、定昼夜长短 一般要在光照图中作过该点的纬线进行判断。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与夜弧,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所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根据1个昼夜长为24小时及所占的比例来推算。如图: 6、定日出、日落时间:根据昼长来推算。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 + 昼长÷2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晨昏线解读日照图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晨昏线解读日照图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在地理的图表知识中,日照图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日照图集地理基础知识于一图,集地理学科思维特色于一图,集地理学科基本技能训练于一图。因此,指导学生阅读日照图就显得格外重要。常见的日照图有两种,一种是球面日照图,它最常见的是侧视图和极点俯视图两种,当然还有其它过渡类型。另一种是平面日照图,这种图缺乏立体感,不易阅读。 根据教学经验,笔者发现无论何种日照图,晨昏线都是解答的钥匙,能否正确利用它直接影响着解题思路与速度。 一、晨昏线的由来 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一半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夜。太阳光线与地面的相切线就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它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所以晨昏线上各地太阳光线与地平面是平行的,对于晨昏线上的观察者来讲,太阳正位于地平线上,太阳高度等于零度。 二、晨昏线的判断 关于晨昏线的判断有两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其中之一是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第二种方法是根据晨昏线与昼半球的相对位置来判断:分布于昼半球西侧的晨昏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侧的晨昏线为昏线。即西晨东昏。 三、与晨昏线有关的判读与计算 1.晨昏线与节气 若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或与所有纬线圈垂直,则节气为春秋分;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也就是与地轴交角最大,分两种情况:一是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夏至;二是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冬至。 2.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 根据判断出的节气,我们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二分时直射赤道;夏至日时,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时直射南回归线。 根据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可判断其经线的位置。因为一天中早晨到正午和正午到黄昏的时间长度相同,所以太阳直射经线就是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与这条经线相对的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0时。 3.晨昏线与地方时及日期分界线 在光照图中,由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可知,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所以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另外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12时,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时。这样找出赤道上的四个特定点的地方时,然后依据每隔15个经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每1个经

高中地理日照图

(1)、赤道上昼夜等长日出时间为早上6点,日落时间为晚上6点晨线与赤道相交处得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相交处得地方时为18点。 (2)、正午12点为一天中白昼得中点,即从日出到12点得时间间隔等于从日落到12点得时间间隔,换句话说,就就是上半天时间与下半天时间相等,等于半昼长。 (3)、地方时为12点得那条经线为太阳直射点所在得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得经线,其地方时为12点。 (4)、0点为一天中黑夜得中点,其所在经线为自然日界线,与12点所在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5)、站在晨线上得人,同时瞧到日出;站在昏线上得人,同时瞧到日落。 (6)、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但日出日落时间不一定相同;同一纬线上各地,日出日落时间相同,即昼夜长短相同。 (7)、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得那一天就是二至日;晨昏线经过极点与经线重合得那一天为二分日。 ☆关于日照图得类型 ⒈地球侧视图。这就是最常见得一种日照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地轴或垂直或倾斜;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二至日,晨昏线起止于南北极得两端。(见图一、图二、图三) ⒉极地俯视图。中心为极地,外园为赤道,分北极图与南极图。二分日时,晨昏线为直线,且与太阳光线垂直,且通过南北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为弧线且与南北极圈相切。(见图四、图五、图六) 二、日照图上晨昏线得判读 晨昏线就就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得昼、夜半球得分界线。它就是由晨线、昏线组成,故又称晨昏圈。如果把地球瞧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得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得昼半

球与夜半球得面积应相等,也就就是说,晨昏圈应为一个大园(切面应通过地心),并始终与太阳光线相垂直。 在日照图上,晨线与昏线得判断方法,一就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得分界线就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得分界线就是晨线;二就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得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得分界线为昏线。由此可以判断出图一、图二中AB为晨线,其背面对应得就是昏线;图三中AB为昏线,其背面对应得就是晨线;图四中BC为晨线,AC为昏线;图五、图六中AC为晨线,BC为昏线。 三、关于日照图得解题技巧与步骤 ⒈确定南北极。①侧视图,通常就是上北下南。②从自转方向上瞧,逆时针自转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为南极。③从经度数排列上瞧,自转方向与东经度数由小到大得排列方向相同。 ⒉确定太阳直射点得位置。 由于黄赤交角得存在,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在南北回归线间来回移动。由于地球得自转,在一天之中,太阳依次直射南北回归线间得某条纬线上得所有点。但在某个时刻,则只直射其中一点, 太阳直射点得经度在日照图上就是平分昼半球得经线所在得经度。在侧视图上,昼半球最外侧得那条经线即就是太阳直射得经线,其所在经度即为太阳直射点经度。在图一、图二、图三中,太阳直射点得经度均为1500E,因而其位置分别为(00,1500E)、(23026′N,1500E)、(23026′S,1500E)。 在俯视图上,经线呈放射状直线,纬线为同心园。在昼半球与太阳光线平行或重合得那条经线所在得经度,即为太阳直射点得经度。在图四中,太阳直射点得位置为(00,900E)、图五中,太阳直射点得位置为(23026′N,1350W),图六中,太阳直射点得位置为(23026′S,450W)。 ⒊确定某地地方时 根据以下几个原则判断: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得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得地方时为18时; 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得地方时为12时;与正午线相对得另一经线地方时为0时; ③从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每增加10,地方时增加4分钟; ④同一经线上得各点地方时相同。 如在图四中AC为昏线,1800得地方时为18点;BC为晨线,00得地方时为6点;900E得地方时为12点,900W得地方时为0点。

日照图判读教案

课题日照图的判读技巧及应用 课型复习课第( 1 )课时授课时间2006年11月13日周一 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采用讲授、讨论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使同学们掌握昼夜分布示意图的类型、判读及相关应用的技巧。培养同学们读图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从而激发同学们热爱地球、了解地球的热情。 教学重点:1、掌握日照图的判读技巧 2、判读技巧的应用 教学难点:掌握关于日照图判读技巧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用具: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此时全球都是白昼吗?此时全球都是昼短夜长吗?它们 是如何分布的?如何在光照图上获得信息,解决问题呢? 【点题并板书】 专题复习:日照图的判读技巧及应用 【电脑展示】 日照图按投影面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侧视图、俯视图和变式图。 【板书】日照图的判读技巧 【讲授】以图一为例总结判读技巧 【引导同学完成判读技巧的总结同时电脑展示结论】 ①判断南北半球 ②判断晨昏线 ③根据两极地区的日照情况判断日期或直射点的纬度: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夜,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出现极昼,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3月21日或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 ④确定地方时首先从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入手。晨线与赤道相 交的点及这个点所在经线为地方时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的点及这个点所在经线为18时。分析图中 信息归纳 总结技巧 总结技巧 掌握理解 此知识点 巩固已有 的知识,培 养读图能 力。

(完整版)地球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地球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9)龙吉忠 一、判读技巧 1、判断南、北半球 ①S、N分别为南极点和北极点;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来判断,即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北半球,呈顺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南北半球。 2、判断地方时 (1)点:①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②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③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2)线:①昼半球平分经线为12时;②夜半球平分经线为0时。 3、判断节气 (1)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二分(春分或秋分):①太阳直射赤道;②全球昼夜平分;③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夏至: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②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3)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冬至: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②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4、判断方向 (1)侧视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3)有指向标的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4)极视图: ①东西:找出两点之间的劣弧,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画箭头,位于箭头前方的点则更东,位于箭头后方的点则更西。 ②南北:离北极点更近的点则更北;离南极点更近的点则更南。 5、判断晨线、昏线 (1)晨线: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 (2)昏线: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 6、求昼长、夜长 (1)昼长=昼弧∕15° 昼长=(12-日出地方时)×2 (1)夜长=夜弧∕15° 夜长=24-昼长 7、求日出、日落时刻 (1)日出时刻=12-昼长∕2 (2)日落时刻=12+昼长∕2 8、求正午太阳高度 H=90°-︱纬度差︱(说明:纬度差指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差) 二、例题解析 地球光照图主要分为光照侧视图、光照极视图和矩形投影图三种类型,下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高中地理 日照图上的时间计算

高中地理日照图上的时间计算 时间计算是高考的重点内容,要系统掌握该内容,必须通过难点关──日照图上的时间计算,如何在日照图上进行时间计算? 一、熟悉相关概念 1.地方时各地因经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时刻即地方时(地方时随经度变化)。 2.时区为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将7.5°W至7.5°E划分为零时区,又叫中时区。在零时区以东,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在零时区以西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东十二区、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二十四个时区。(时区的确定:时区数=经度/15°,四舍五入) 3.区时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中央经线上的度数=时区数×150) 4.北京时北京(116°E)所在时区(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 5.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空间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近似180°经线),其西侧东十二区总比东侧西十二区的日期早一天;另一条是时间界线,即0点(24点)所在经线。 二、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 1.地方时的计算:A地方时=B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或A地方时=B地方时±(经度差/150)×1小时注意:当A地位在B地东侧时取“+”,当A地位在B地西侧时取“-”即东加西减;若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还需调整日期──“东减西加一天”。 2.区时的计算:A地区时=B地区时±时区差×1小时(注意事项同上) 三、训练和培养识图技能 1.因观察者的角度不同,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日照图──侧视图、正视图、俯视图,还有平面展开图等等。要求熟练识别并能绘制二分、二至时各种类型的日照图。 2.培养对各类日照图的转换技能。 ①侧视图、正视图、俯视图、平面展开图之间的转换。 ②整体图和局部图之间的转换。 ③立体图和平面图之间的转换。 四、明确日照图上潜在的已知条件,找准和用好日照图上的关键点和关键线 1.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 2.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18点)。 3.某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或12点。(该经线若大部分经过夜半球,则地方时为0点;该经线若大部分经过昼半球,则地方时为12点) 4.分属两个日期的界线一般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24)点所在经线。 5.日出、日落时刻,就是某点所在纬线与晨线、昏线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日落(日出)时刻=12点±昼长/2,昼长=(昼弧/360°)×24时,或昼长=2×(12时-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时)。只有具备了以上知识和技能,才能为日照图上的时间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日照图与地球运动专题

地球运动和日照图专题 二、考点梳理 (一)自转运动: 1、方向、周期、速度: (1)方向:三种方向(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 (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 扩展思维:用圆盘演示另三种情况时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关系。 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 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 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24小时) 结论: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3)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ω=3600/24小时即150/小时或4分钟/10,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 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V= 2πcosΦ R(周长)/ 24小时(时间) 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 (2)产生地方时差 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 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规律:

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E、算时区:经度数/150 (四舍五入) 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 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 日界线:原则上规定180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日界线是曲折的 ★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是1800 和零时经线 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 (730E——1350E) (3)产生偏向 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图略) *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 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 影响大洋环流(举例:太平洋);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 (4)影响地球形状:三轴椭球体 (二)地球公转 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1)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2)公转轨道与速度 特点: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照射南半球。 每年7月初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慢,太阳照射北半球。 影响: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 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1)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倾斜角度为66034′。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3)黄赤交角和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关系为互余 ..。 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以一年为周期) 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略) 3、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高中地理_《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复习有关地球运动知识的基础上,来掌握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虽然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分析地图的方法,但是对图文结合,加工、转换地理信息的掌握还不够,部分学生对“地球的运动”知识已经淡忘,这给学生复习本节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光照图的基本类型有明确的了解,知道了晨昏线的概念,掌握晨昏线的特点和判读方法,学会获取相关地球运动规律的信息 通过对判读方法的分析,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求真务实的精神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学会从光照图中获取信息。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光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光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评测练习

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图中阴影与非阴影区日期不同,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2,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图幅左半为东半球,阴影部分为黑夜,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⑴、读图判断下列两条经线的经度为:OA :______,OC______。 ⑵、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 ⑶、E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F 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 ⑷、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__。: 2.当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运动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 为晨昏线的一部分,则AB 为_______ (晨、昏)线,画出晨昏线的另一部分,并将其转画在图2上,在两幅图上分别用阴影表示夜。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_______,北京时间是 _______ 时。 (3)图中C 点位于B 点的_______方向, B 点与D 点之间最短距离约为 _______(千米)。 【参考答案】 1、⑴115°E 155°W ⑵纬度0°,65°W ⑶66°34′ 0° ⑷0:20 昼夜平分 2、(1)晨 (2)23.5°S,15°W 21(1分)(3)东南 2万 · 图1 图2 A B · 15°W 30°E · C · D · 图1 图2 A B · 15°W 30°E · C · D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6讲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与绘制

第6讲日照图的综合判读与绘制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2·福建文综,10~12)下图中N为北极点,A、 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 距离为2 553千米。读图,回答1~3题。 1.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2.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A.66°N,110°E B.67°N,110°E C.66°N,130°E D.67°N,130°E 3.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下图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读懂图,并且能够把局部图恢复成完整图,再就是根据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可计算得出,NM两点之间的纬度距离为23°(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完整图如下所示: 第1题,若AM为昏线,则MN之内为极夜,北半球为冬半年,据此可以判断D选项正确。第2题,M地日影最短时刻是正午时刻,而此时北京时间(120°E)是12时40分,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京以西并且相差10°,即位于东经110°,再由M地与北极点相距23°可知,M地的纬度为北纬67°。第3题,在M地垂直立竿,夏至日0时,太阳位于正北方,日影应位于正南方;5月1日日出东北,日影应位于西南;10月1日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日影应位于正北方; 秋分日正午12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日影位于正北方。 答案 1.D 2.B 3.D 下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4~5题。 4.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 C.丙甲丁乙D.丁丙乙甲

日照图判读的技巧分析

日照图判读的技巧分析 安徽马鞍山卢大亮 日照图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一是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某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等;二是线:经纬线、晨昏线、太阳光线、零点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三是面:夜半球和昼半球。日照图有两种主要状态:一是静态图:反映地球某一特定时间世界各地的时间状况;二是动态图:包括由于地球自转而导致的地方时和日期的更替以及由于地球公转而导致的季节更替。 一、日照图上的信息 1. 日照图上的时间信息:①地方时和区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24时(或0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②日期:包括根据国际日期变更线(定线)、0点线或24点线(动线)判断“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以及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等特殊日期的判定。③季节:可以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情况、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等判断该半球的季节。 2. 日照图上的空间信息:某些地理现象既有明显的时间性,又有明显的空间性,所以地理现象是地理时空问题的结合点。地理时间计算与地理现象的联系,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因此也成为高考时空题中经常涉及的问题。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应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握各种地理现象,才能熟练地进行“时空转换”,真正提高复习效率。如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等。 例1. 下图所示范围为昼半球,其中A点(78°N,12°E)位于我国新建的北极科考站黄河站附近,B 点与A点处于同一经线圈上,此时正值北极科考的好季节,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A. 7时12分 B. 7时 C. 19时12分 D. 19时 (2)下列关于此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 B. 为长江流域早稻播种季节 C.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D. 直布罗陀表层海水向西流 解析:(1)本题的情境很简单,是通过日照图来考查具体的地理知识的,但本题没有空间立体图,给出的是平面图,所以我们首先要将立体的图分析出来(如下图)。读该立体图可知,我们看到的是昼半球,题目中给出的A点(78°N,12°E)也很清晰了,极点的位置也能够马上确定下来了,弧线CAD为晨昏线,与78°N相切,马上可以得出A点时间为0时(位于晨昏线的中间位置,由对称可知),北京时间为120°E的时间,就容易得出。

日照图的画法和判读

专题四日照图的画法和判读 2012-04-08 06:23:36| (特别说明:由于博客上帖图相当麻烦,所以此专题仅做为你的复习提纲) 一、日照图的类型(老师带学生画图,画图可以悟出很多道理) 1、侧视图 ⑴夏至日光照图(换角度画,至少画四种,见课堂教学) ⑵冬至日光照图(换角度画,至少画四种,见课堂教学) ⑶春、球分日光照图(换角度画,至少画两种,见课堂教学) 2、极地俯视图 ⑴北极上空俯视图(二分二至日各画一幅,共3种) ⑵南极上空俯视图(二分二至日各画一幅,共3种) ▲总结要领后找学生画 3、平面图(本质上也是变式图) ⑴夏至日光照图(换直射点位置画,至少画两种,见课堂教学) ⑵冬至日光照图(换直射点位置画,至少画两种,见课堂教学) ⑶春、球分日光照图(换直射点位置画,至少画两种,见课堂教学) ▲总结要领后部分图找学生画 4、立体图 5、局部图(见课堂教学) 例1、1/2图 例2、1/4图 例3、南极洲地区光照图 例4、一条经线加一条纬线光照图(具体图见课堂教学) 例5、160 ?—170 ?之间光照图(具体图见课堂教学)

例6、就一条晨线(具体图见课堂教学) 6、变式图 例1、(图见课堂教学) 例2、(图见课堂教学) 7、光照图与日期分布图不能混淆 举例说明(见课堂教学) 二、光照图的判读 1、确定南北极(略) 2、确定晨线和昏线(略) 3、确定日期和节气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夏至日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冬至日 ⑶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或者说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二分日(具体为春分还是秋分需视其它条件而定) 4、确定直射点的经纬度 ⑴直射点的纬度=90?-极昼或极夜最大范围的纬度 ⑵直射点的经度:12:00所在的经线 5、确定地方时 ⑴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00, ⑵晨昏线与南北极地区某两条纬线的切点为0:00或12:00,或者说晨昏线的最北点和最南点为0:00或12:00。具体是0:00还是12:00,需“看图说话”。如果过切点(或者说经过最南或最北点)的经线是昼弧正中间的经线,则为12:00,如果过切点(或者说经过最南或最北点)的经线是夜弧正中间的经线,则为0:00 6、确定任意一点日出、日落时刻 ⑴经过所求点的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即日出时刻,经过所求点的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即日落时刻(▲同一纬线上的点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⑵昼长或夜长推算 例:白天为11个小时,则日出时刻为6:30,日落时刻为5:30(▲上、下午昼等长)

巧用晨昏线 妙解日照图(地理教学)

巧用晨昏线妙解日照图(地理教学) 晨昏线本是一条普通而简单的分界线,其两侧昼夜状况不同罢了。如何根据晨昏线判断昼夜状况、如何根据昼夜状况判断是晨线还是昏线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学生们最感头痛的地理问题之一。死记硬背不能真正理解此类问题,发挥空间想象,此类问题即可化难为易迎刃而解。一、晨昏线(圈)的产生 晨昏线的产生和存在是地球的形状和不透明的特征决定的。地球本身不发光又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只有一半是白昼而另一半是夜晚,昼与夜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圈)。此线又可以细分为两等份,一半是晨线,另一半是昏线。 二、晨昏线(圈)的移动 晨昏线是移动的界线,而不是固定不动的。它的移动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的。 它最明显的移动是地球自转带来的东西移动,这种移动和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不是自西向东而是自东向西,这种移动形成昼夜更替。还有一种移动是地球公转造成的,它的移动是晨昏圈平面围绕平均位置的摆动,平均位置是地轴平面。摆动幅度是0——23 °26′。这种摆动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反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季节的更替。 三、晨昏线(圈)的判读

因为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地方时的东早西晚,更东的地方总是先看到日出,因此晨线的东侧是昼,西侧是夜,而昏线情况则相反,即昏线西侧是昼,东侧是夜。这些现象本来是自然现象,每天都在发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并不留心,记忆起来经常感到困难,弄不好就造成混淆,结果就大相径庭。其实,只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些现象很容易理解和记忆。对于晨线,我们不妨做这样的设想: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时,作为观测者的我们所处的地方正经历由夜到昼的变化,其间的分界线应该是晨线(相对于观察的我们而言),它更东的地方早已日出,是白昼,它更西的地方还没有日出,是夜晚。因此自西向东(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由夜到昼穿过的分界线是晨线。对于昏线,我们也设身处地想象:傍晚黄昏,太阳刚刚落山,我们(观测者)所处的地方正经历着由昼到夜的变化,其间的分界线应当是昏线,它的东边已日落是夜晚,它的西边未日落是白昼。这样,如果自西向东由白昼到夜晚穿过的分界线自然是昏线。 可以简化为六个字:“东昼晨,西昼昏”。即线的东边是白昼该线就是晨线,线的西边是白昼,该线就是昏线。四、晨昏线的特点 1.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 由于晨昏线是太阳光线与地球的切线,所以晨昏圈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同一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都是相同

地方时、区时、地球运动意义、日照、日影专项训练

地方时、区时、地球运动意义、日照、日影专项训练 如图6—1中心点为北极,若阴影部分为黑夜,判断1~2题。(2000年苏、浙、吉文科综合) 1.甲地时间为(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2.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气候干热 若图6—1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3~4题。 3.甲地的时间为( )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4.北京为( )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在开辟“极地航路”前,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北京时间7月8日下午3时从上海直飞洛杉矶(西八区),到达时当地时间是7月8日上午10时,该飞机的飞行时间是 A.19小时 B.11小时 C.8小时 D.15小时 如图6—3中,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回答。 (1)OP 的经度为______,ON 的经度为______。 (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___日____时。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 1.在图6—8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图6—8 2.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六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 A.8日14时 B.9日2时 C.9日20时 D.8日8时 3.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 ) A.长江流域寒梅绽放 B.巴黎盆地小麦黄熟 C.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 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21.下列四幅图中与太平洋标准时间6月8日15时的情况相吻合的是 图6— 3 C D 虚线为晨昏线 B 阴影表示黑夜 A

高一地理必修一日照图判读的技巧分析教案

日照图判读的技巧分析 日照图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一是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某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等;二是线:经纬线、晨昏线、太阳光线、零点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三是面:夜半球和昼半球。日照图有两种主要状态:一是静态图:反映地球某一特定时间世界各地的时间状况;二是动态图:包括由于地球自转而导致的地方时和日期的更替以及由于地球公转而导致的季节更替。 一、日照图上的信息 1. 日照图上的时间信息:①地方时和区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24时(或0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②日期:包括根据国际日期变更线(定线)、0点线或24点线(动线)判断“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以及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等特殊日期的判定。③季节:可以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情况、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等判断该半球的季节。 2. 日照图上的空间信息:某些地理现象既有明显的时间性,又有明显的空间性,所以地理现象是地理时空问题的结合点。地理时间计算与地理现象的联系,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因此也成为高考时空题中经常涉及的问题。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应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握各种地理现象,才能熟练地进行“时空转换”,真正提高复习效率。如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等。 例1. 下图所示范围为昼半球,其中A点(78°N,12°E)位于我国新建的北极科考站黄河站附近,B点与A点处于同一经线圈上,此时正值北极科考的好季节,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A. 7时12分 B. 7时 C. 19时12分 D. 19时 (2)下列关于此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 B. 为长江流域早稻播种季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