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大帝简介

真武大帝简介
真武大帝简介

真武大帝简介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全称真武荡魔大帝,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武当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明朝以后,在全国影响极大,近代民间信仰尤为普遍。真武大帝也称玄武、玄龙,盘古之子,于玉帝退位后任第三任天帝,生有炎黄二帝。曾降世为伏羲,为龙身,中华之祖龙。

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降诞于王宫。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玄武一词,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总称。玄武七宿之形如龟蛇,故注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北宋开宝年间,玄武神降于终南山。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封为翌盛将军。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加封为翌圣保德真君,后为避圣祖赵玄朗之讳,改玄武为真武。元代大德七年(1303年)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崇奉真武,御用的监、局、司、厂、库等衙门中,都建有真武庙,供奉真武大帝像。

永乐十年(1412年)又命隆平侯张信率军夫二十余万人大建武当山宫观群,使武当山真武大帝的香火达到了鼎盛。七宿之中有斗宿。道教重视斗星崇拜,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是人从投胎之日起,就从南斗过渡到北斗。人之生命寿夭均由北斗主其事。因此,人祈求延生长寿,都要奉祀真武大帝。

明代是真武大帝声势显赫、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时期。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了王位。传说在燕王的整个行动中,真武大帝都曾显灵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后,即下诏特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大规模地修建武当山的宫观庙堂,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的庞大道教建筑群,使武当山成为举世闻名的道教圣地,并在天柱峰顶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达到了鼎盛阶段,宫廷内和民间普遍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庙。

道教经书中描绘真武的形象是披发黑衣,金甲玉带,仗剑怒目,足踏龟蛇,顶罩圆光,形象十分威猛。现在庙内供奉真武大帝,一般为披发跣足,端坐于殿堂之上,旁边塑有龟、蛇二将,或金童、玉女。据说前者是护卫大神,后者专替真武记录三界中的善恶功过。真武的诞辰日为农历的三月初三日。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章一 1.为什么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4 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和最早的农耕用具。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创立日市,发明医药等。黄帝发明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例如文字、衣冠和社会制度等。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了文明教化的意义,在物质、精神、制度文明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上古各族的迁徙流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导致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发展。在炎黄部落迁徙的沿途,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与当地的氏族部落发生了文化交流。炎黄部落把当时先进的农业带给了东方,黄河下游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向西传播到中游地区。古史有记载说周人即是黄帝的子孙,与炎帝也有血缘关系。虽然在当时不同部落的军事冲突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继续耕耘,创造古老的中华文明,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时代是中国5000年文明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炎帝时代就有了萌芽。炎帝发明弄个认识自然的综合成就,对天文气候等的粗浅认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发端于炎黄时代。在较早的文献中,认得历史就是炎黄的历史,他们的成功得力于人的积极进取,这种相信人的力量依靠人的努力,问题、为社会为人民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 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谷物种类北粟南稻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粟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稻是野生稻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2)家畜品种中国史前农业附属生产部门的家畜饲养业,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有很大发展,有猪狗鸡牛羊。 3)农耕工具主要农具铲、耒和锄,刀和镰,磨盘磨棒。 4)聚落形态农业的发展促使大规模聚落的形成 2、试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明过程P44.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神农氏结绳为治,刻画符号是文字的直接来源之一,是文字的先驱,刻画在史前的骨器、玉器、陶器上,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刻画符号都是单个出现,尚未连缀成书面语言,很难或不可能释读,基本用于记事。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刻画符号更接近事物形象。龙山文化发明了文字诞生可靠证据,笔画比较流畅,个个独立成字,显然脱离了刻画符号和文字画的阶段。文字中除有象形字还有会意字。黄帝之史官仓颉“初造书契”。商周时的巫师们也会以已出现的文字作为垄断神权的手段。 3、关于龙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有哪些说法。P41 红山文化玉龙和相关玉器做的研究认为:猪是龙形象的来源之一,表明龙的起源与原始农业发展有密切关系。身如蟒蛇是先民对蛇的恐惧而崇拜,以它作为龙形象的一部分,表达了期望避免危害和获得农业丰收的愿望。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图案做的研究认为所有迹象都可用天文学观点加以解释。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 章二 1、试简述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天人关系的中心问题是把天看做有意志的至上神还是把天看做无意志的、无目的的大自然。一、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P49 二、天道自然的观点三、天人相分的观点四、天人交相胜 2、试简述中国古代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真武大帝简介

真武大帝简介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全称真武荡魔大帝,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武当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明朝以后,在全国影响极大,近代民间信仰尤为普遍。真武大帝也称玄武、玄龙,盘古之子,于玉帝退位后任第三任天帝,生有炎黄二帝。曾降世为伏羲,为龙身,中华之祖龙。 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降诞于王宫。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玄武一词,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总称。玄武七宿之形如龟蛇,故注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北宋开宝年间,玄武神降于终南山。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封为翌盛将军。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加封为翌圣保德真君,后为避圣祖赵玄朗之讳,改玄武为真武。元代大德七年(1303年)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崇奉真武,御用的监、局、司、厂、库等衙门中,都建有真武庙,供奉真武大帝像。

永乐十年(1412年)又命隆平侯张信率军夫二十余万人大建武当山宫观群,使武当山真武大帝的香火达到了鼎盛。七宿之中有斗宿。道教重视斗星崇拜,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是人从投胎之日起,就从南斗过渡到北斗。人之生命寿夭均由北斗主其事。因此,人祈求延生长寿,都要奉祀真武大帝。 明代是真武大帝声势显赫、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时期。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了王位。传说在燕王的整个行动中,真武大帝都曾显灵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后,即下诏特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大规模地修建武当山的宫观庙堂,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的庞大道教建筑群,使武当山成为举世闻名的道教圣地,并在天柱峰顶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达到了鼎盛阶段,宫廷内和民间普遍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庙。 道教经书中描绘真武的形象是披发黑衣,金甲玉带,仗剑怒目,足踏龟蛇,顶罩圆光,形象十分威猛。现在庙内供奉真武大帝,一般为披发跣足,端坐于殿堂之上,旁边塑有龟、蛇二将,或金童、玉女。据说前者是护卫大神,后者专替真武记录三界中的善恶功过。真武的诞辰日为农历的三月初三日。

玄天上帝

玄天上帝 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天人感应的思想,他们相信天上星宿的运转和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而在众星运围的世界中,唯有北极星永恒不动,先民就把北极星神格化,奉为北斗星君,是星辰神祗里,最尊贵的星君。 玄天上帝威风凛凛,八面生风,其形象为披发黑衣、手持宝剑、足踏龟蛇,卫将执黑旗,两旁为金童玉女,水火二将。但玄天上帝的原形却是两只爬虫──龟与蛇的合体,龟蛇合体之形,则起源于远古的星宿崇拜。 「玄天上帝」全称为「佑圣真武玄天上帝终劫济苦天尊」,又称北极玄天上帝、玄武帝、北极大帝、真武大帝、真武大将军、玄天大帝、元天上帝、开天大帝、开天炎帝、真武帝、开天真帝、水长上帝、真如大帝、元武神、北极佑圣真君、元帝、北极圣神君、小上帝等诸尊号,清代文献志书对其尊称繁多,简称上帝公、上帝爷、帝爷公。 自古以来,民间相信天上星宿的运转和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而在众星运转的世界中,唯有北极星永恒不动,因此古人就把北极星神格化,敬奉为「北斗星君」,是星辰神祗里,最尊贵的星君,。道家则认为,北方是幽暗寒冷的地方,也是人死后阴魂的归宿,因此把黑星叫作玄,而统治北方黑色阴暗世界的神,就称「玄天上帝」,广受众信所信,历代帝祀亦极为普遍。 古时统称北方的七星:斗、牛、女、虚、危、宝、壁七宿为玄武,也就是指北斗星,据《礼记》所载:「前朱鸟,而后玄武」。朱鸟是指南方的七星。中国古代把天上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又把二十八宿分为东西南北四组,每组七个星宿,想象成一种动物形象。根据五方配五色的说法,即成为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龟蛇)所谓「四象」。 龟为「四灵」(龙、凤、麟、龟)之一,蛇也被认为是有神性的灵物,这两种爬虫颇受古人青睐。北方玄武七宿遂被想象为龟蛇相继之形。最初,玄武与青龙、朱雀、白虎,同为道教的护法神,是普通的小神。以后玄武异军突起,逐渐成为道教大神,被说成是奉玉帝之命镇守北方的统帅。历代帝王封其为真君、帝君、上帝,步步高升。因为宋代皇帝避其祖赵玄朗名讳,改玄武为「真武」。宋神宗时立为玄天上帝,这就是星神的人格化。 按道教的说法,「玄」乃龟蛇,位于北方,色黑所以称玄。玄武以龟蛇合体以应北宿之象,俗信天界帝王位于北极,乃天一之帝,应兆虚危,司经纬于北,为北方壬癸至灵神,金阙真尊应化身。「玄天上帝」乃北极玄武星君的化身,道教尊上帝为「三元都统帅」,为万法教主称号,统管三十六元帅,其神威赫濯,灵验无比,是道教灵威最盛,信仰最广的神明之一,尊「玄天上帝」为道教灵威鼎盛高级神明,奉祀于「北极殿」或「真武殿」。 早在汉朝,人们即盖庙奉祀「玄武真君」。到了宋朝,开国皇帝名字之「胤」与「玄」字意义相关,为了「避讳」,改称「玄武」为「真武」。可是到了宋真宗时,亦为了「避讳」,又把「真武」改回「玄武」。千年间,「玄武真君」都只称「君」、「师」,未曾称「帝」。 相传元朝未年间,某次朱元璋战败,逃入武当山真武庙,避过追兵,逃过大难。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即位后感念真武救命之恩,下令改建真武庙,重塑金身,又谢赐御题「北极神殿」匾额,加封号为「玄天上帝」。

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基本信仰

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基本信仰 道教发展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创立于东汉时期,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 道教发源于历史悠久的华夏大地,在洪荒时代,由于人力有限,经常受到自然灾害,所以人就对自然产生敬畏,希望得到自然的庇护,自此开始出现道教各种神的雏形,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对自然敬信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这些都为后来道教的发展及繁荣打下基础。东汉时期为道教的发展初期,其中,汉明帝身体力行,修心养性,并且在洛阳皇宫中积存了大量的秘书、列仙图和道术秘方。桓帝时曾派中常侍左官到苦县(今鹿邑县,是老子李耳的老家)祭祀老子,并下令将天下所有祠庙中的其他神主、偶像毁掉,改祀黄帝、老子。 隋唐时,道教发展达鼎盛时期。隋炀帝于大业元年(605年)建都洛阳,虽然对道佛均崇,但诏令道先佛后。洛阳御苑就是按道教传说中的三座神山仙境修建的。唐时,唐高祖曾下诏宣布道教为首,儒学为次,佛教第三,并自称老子后裔,大崇道教。直到北宋时期,道教仍在繁荣发展。北宋建都汴京,以洛阳为西京。宋太祖、太宗祖籍洛阳,因崇信道教。金元时期流传的道教为“正一道”、“太一道”和“真大道”,后陕西王重阳所创全真道在河洛兴起,上述三教均不再传。王重阳对道教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弟子又创了好几派,使得道观遍布。 明代嘉靖皇帝崇信道教,也大力推崇道教。但是,由于明初朱元璋对道教采取抑制政策,因而基本没有大的发展。清代统治者偏重佛教,曾宣布佛教为国教,所以禁止道教传播。虽在民间活动较盛,但道观及活动规模都很小。 民国时期,曾宣布废除道教,但民间仍有道教信仰活动。冯玉祥驻洛,倡导打神办学,很多道观多被用来办学,庙产亦被充公。到建国前夕,道教在洛阳几乎泯灭。1958年,人民政府实行宗教制度改革,原道教重点活动场所的职业人员和宗教活动相对集中,以便于管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与其他各教一样,道教活动全部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事务部门恢复工作,对历次政治运动中的不适做法进行纠正,平反了冤案,退还庙宇财产,安置道教职业人员,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道教活动逐渐走向正常。 道教基本信仰 其一,道教基信仰是「道」,故称道教。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因此道教有了庞杂的神明系统,信奉的神仙有很多,如三官、四御、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真武大帝等。 其二,道教的另一个信仰是相信人可以长生不死,道教认为道具有永恒的生命,获得它、保持它便可长生,这也叫作「德」。道教重生,追求长生,相信人通过求神或修炼可以得道,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而且可以返本还元,与道同体,肉体永生,白日飞天,长存仙界。

漫谈清丰金堤老爷庙里的诸神

[转载]漫谈清丰金堤老爷庙里的诸神 漫谈清丰金堤老爷庙里的诸神 拙文《我所知道的清丰金堤老爷庙》在《清丰》杂志发表以后,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并对老爷庙里诸神的情况产生了进一步探讨的兴趣,恰好,这也是我言犹未尽之处。 我对清丰金堤老爷庙这处古迹关注已久,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老爷庙的名称,为什么叫“老爷庙”?有人说老爷庙是为了纪念殷商时期的名臣比干所立,由于当时没有其他的资料可以参照,所以,我也一度采信了这种说法。 去年的一天,我与同好在清丰乡下采风,偶然路过清丰县韩村乡坡里村,在村东头看到一处近年来村民自发修复的一座小庙。要说小,其实比其他农村小庙要大得多,面积大约有三分左右,是一处独立的小院,有朝南山门和大殿两座建筑。最使我感兴趣的是,这座庙山门上赫然有三字——“老爷庙”。庙中有一七十岁左右老者,坡里村人。对于庙宇的始建时间及由来,他说不清楚。但是,他肯定的说,这个庙里所供奉的神仙和清丰金堤老爷庙供奉的是一个神仙,所以也叫“老爷庙”。来到庙里边,大殿正中供奉的是一尊泥塑神像,牌位上写着这个神仙的名字——“真武大帝”。 在乡贤赵贵善先生所记忆的老爷庙前大殿和后大殿神像中,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是神像的头发整齐的向后梳;二是都是赤脚。这和坡里村小庙的神像基本特征是一致的。所以,那位老者说与县城老爷庙所供奉神仙是同一神仙的说法,基本是可信的。清丰金堤老爷庙的主神也应该是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原来称作玄武大帝,宋代为避讳赵匡胤的父亲赵玄朗的名字,改“玄武大帝”为“真武大帝”,俗称“真武老爷”,简称“老爷”。 真武大帝,史无其人,应该是古代先民星宿崇拜的产物。中国的星宿崇拜是远古农耕文明发展的需要,以星宿的变化来掌握对应的季节气候变化规律,用以指导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尤其是我们这一带,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据传,春夏秋冬四季的划分,就是颛顼帝在我们这一带“载时以象天”(《史记》)的结果。所以,相对于我们的南边和北边,我们这里四季变更的物候特征都较明显。尤其是,距今6000多年的濮阳西水坡古墓中的蚌壳图案,具有明显的星宿崇拜的特征。在这些星宿中,我们北方星空的统治之神就是“玄武”。张道陵创立道教后,这个来自星星的他就成了民间的神灵。历史上对真武大帝的推崇,主要有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以后,为了证明自己皇权的正统,言称自己得到了玄武神的帮助。明代位于北方的燕王朱棣以武力夺取政权,也声称是受玄武神之命出师南征,并修建了以玄武大帝为主神的武当山,昭示其以神武之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一、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三、判断 四、简答 中国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1、疆域辽阔,腹里纵深,为民族的生存、发展与创造提供了回旋和施展的舞台; 2、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元特点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3、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为中国文化的独立发展提供了一种隔绝机制。隔绝机制正是一个独立的古文化系统得以延续的先决条件;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连续性 中国文化以五千年的传统从未中断为世界所罕见。 2、多样性 3、使中国人长期形成“世界中心”的意识 ①自认占据世界主体,并处于地理上的中心地位; ②并非单指地理位置上的,还尤其指文化上的中心地位; ③“安居乐业”、“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 ④节日礼俗;

⑤农业经济是一种平和自守的经济,由此派生出的国防观念亦是防守性的。 宗法: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的祖先,维系亲情。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 宗法制度的内容: (1)、嫡长子继承制。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2)、封建(封邦建国)制。帝王以爵位、土地分封给子弟叔侄及异姓之功德卓著者,为诸侯,使之在其分封的疆域内建立邦国,世袭统治。 (3)、宗庙祭祀制度。宗庙祭祀制度是体现“尊祖敬宗”的最好形式。二、宗族:同一父系的人群聚而居,有着共同的土地财产、祖庙、祭祀同一祖先,甚至有共同的墓地等这样一个血缘群体。 产生宗法制度的原因: ①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使血缘家族的社会组织形式长期保留下来。 ②中国的氏族社会解体不充分。 丧服制: 人死后宗(家)族人为其服丧的制度衣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丧期: 斩衰三年; 齐衰有三年、一年执杖(杖期)、一年不执杖(不杖期)、三月之别。后来只分为

道教神仙诞辰、降现日大全完整版

道教神仙诞辰、降现日大全完整版 本表根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冊·朝修吉辰》、《玉匣记》以及网上资料、以及地方神仙信仰而制作,有很多地方仍有不足,希望高道大德予以指正,以期进一步完善。 正月 初一:天腊之辰(五帝校定生人神气时限长短,五帝会于东方九炁青天)、太上老君降现、昊天上帝统天神地祇朝三清、东方七宿星君下降、徐来勒真人於会稽上虞山传经于葛玄真人。 初二:天曹下降、车公圣诞。 初三:孙真人(孙登)圣诞、全真华山派开宗祖师广宁真人郝祖圣诞、太白北斗星下降、拜车公。 初五:赵公元帅巡查接财神,全真清静派开宗祖师清静元君孙祖圣诞,邓白玉、王仲甫二真人同飞升 初七:三官大帝检校日举迁赏会、真武下降、四斗帝君下降、甘真人飞升、商丘宣明王火正火神阏伯圣诞。 初八:南斗下降、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五殿阎罗王圣诞、普天星斗下降 初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圣诞、太素三元君朝真 初十:长生保命天尊下降 十一:消灾解厄天尊下降 十三:虫王爷刘猛将军圣诞、关圣帝君飞升日 十四:三官下降 十五:上元天官赐福紫微大帝圣诞、祖天师张道陵圣诞、佑圣司命真君圣诞、正一静应真君圣诞、迎厕神紫姑、临水夫人陈靖姑圣诞、混元上德皇帝降现、西斗帝君下降、翊圣保德真君降、金精山张灵源真人飞升 十六:开台圣王郑成功圣诞、伏羲圣诞

十八:医圣张仲景圣诞、真大道教开派祖师刘仁德真人圣诞。 十九:全真龙门派开宗祖师邱处机圣诞、北阴圣母下降、五瘟神行病。 二十:招财童子圣诞、人皇圣诞、南斗星君下降。 廿一:天猷副元帅下降。 廿二:嗣天师张真人飞升、三尸神奏罪福。 廿四:雷都光耀大帝圣诞。 廿五:天蓬下降、北斗出游。 廿六:北斗出游、翊圣下降。 廿七:北极北斗下降。 廿八:忠孝神仙许旌阳天师圣诞。 廿九:北阴下降。 二月 初一:东方玉宝皇上天尊一殿秦广王圣诞、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圣诞、长春派开宗祖师刘渊然真人圣诞、翊圣保德真君下降、冲应太虚王真君、诚应妙远郭真君同飞升 初二:地公正神张福德圣诞、姜太公圣诞、孟夫子圣诞、蒙恬祖师圣诞、天曹下降、陆修静天师升仙、青龙节(龙抬头)、道济禅师圣诞。 初三:文昌帝君圣诞、北极北斗下降 初四:南斗星君下降、六司下降 初五:北极天蓬都元帅下降 初六:东华帝君圣诞 初七:西斗翊圣真君下降、北斗出游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真题解析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真题解析 2018年真题: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穿斗式”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的建造() 答案:× 解析:“穿斗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能抗震,但较难建成大形殿阁楼台,所以我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 2018年真题:宁夏风景优美,被称为“塞上江南”() 答案:√ 2018年真题:吉林省名源于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松花江沿岸”() 答案:√ 2018年真题:河南是地上文物数量最大的一个省() 答案:× 解析:河南省是文物资源大省,地下文物总量居全国第1位,地上文物总量居全国第2位。 2018年真题:丹霞地貌是在巨厚的红色沙砾岩层上,由内外营力作用形成的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特的地貌形态,我国著名的丹霞地貌有丹霞山和九华山。() 答案:× 解析:九华山是花岗岩地貌。 2018年真题:喜欢素白服的民族是() A.朝鲜族 B.回族 C.满族 D.纳西族 答案:A 2018年真题:哪个城市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A.郑州 B.武汉 C.长沙 D.南昌 答案:B 解析: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具有承东启西、接南纳北、通江达海、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省会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 2018年真题: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是哪部作品()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水经注》 D.《梦溪笔谈》

答案:D 解析:《梦溪笔谈》 由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写,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它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2018年真题:天津天后宫建于()朝代 A.清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C 解析:建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的天后宫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 2018年真题:()是我国最大的皇帝陵墓 A.秦始皇陵 B.明十三陵 C.中山陵 D.龟山陵 答案:A 解析: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赢政的陵墓,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 2018年真题:口袋房、万子坑是()民族的建筑特色 A.朝鲜族 B.俄罗斯族 C.傣族 D.满族 答案:D 解析:满族住房,一般东南开门,其结构形似口袋,三面设炕,西炕供奉祖先神位,俗称“口袋房,曼(万)子炕”。 2018年真题:海南最早的民族是() A.黎族 B.汉族 C.傣族 D.苗族 答案:A 解析: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是海南省世居民族,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 2018年真题:《茶经》作者是() A.陆游 B.陆羽 C.李时珍 D.陆寻 答案:B 解析: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科学专著。 2018年真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大概是()平方公里 A.180 B.160 C.140 D.120 答案:B 解析:新疆是中国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新疆面积为166万平方千米。

太岁信仰研究,质疑太岁神传略

《太歲信仰研究》質疑《太歲神傳略》內容的評論 維基百科記載內容錯誤百出,單指太歲星君名諱,甲子太歲金辯大將軍,鼠相,持桃。一開頭就寫錯,是否該喝一瓶蠻牛,才不會打瞌睡呢?正確答案是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才對。 尤其對陳峻誌《太歲信仰研究》中質疑的內容問題為何,不可單寫一句話“神祕編輯下的傳記,已經在陳峻誌的《太歲信仰研究》中被質疑。”了事,不懂的人會真的認為太歲神傳略中太歲星君都是假的一樣,導致信仰破產。卻做了一件最缺德的事,也犯了毀謗三寶重罪,百科網站文章不可不慎。 就最現實的問題而言,光抄資料,不探討人、事、時、地、物。就算問遍世界所有專家、學者、法師、宮廟,保證無法解答。 就最簡單的人、事、時、地、物,問題探討: 一、為何稱號三字太歲星君名諱,會改成稱號二字太歲星君名諱? 二、古時窮苦人家沒錢讀書,教育不普及,不像現在有電腦典籍參考查閱。 三、農民曆是取自『通書』菁華的精簡版,古時黃曆不准印,秘書都藏於宮廷中,不傳於民,重點是清朝到民國初年都用毛筆寫字,萬一墨汁未乾,或字不會寫,或口傳錯誤。 四、中國大陸用簡體,台灣用繁體。法師書符寫字不用正體,喜簡體草寫。 五、簡繁軟體翻譯有誤,到漢典網站一試便知,字用法走樣,如臺灣字“旅遊”,大陸字用法變成“旅游”,“三煞”一定變成“三殺”。 六、地方方言二百五十多種,口音相差甚鉅,有的是有聽沒懂。 七、只講求以實體實相為證,空性作用認為虛擬虛構。 八、太歲神勅筆前北京白雲觀太歲星君名諱版本,與太歲神敕筆後北京白雲觀太歲星君名諱版本為何不同,就像是幾十年來廟宇制解十二神煞。天狗、五鬼、白虎,都依據黃曆所印之十二神煞制解,並且都逆行,到現在才發現原來全是錯誤,應該順行一樣。更不用談,太歲符,太歲燈,太歲名諱抄到錯誤百出。 維基百科的記載內容錯誤百出,又指出十二太歲,為通書、農民曆常使用的神煞。是根據唐李淳風的四利三元,「一太歲、二太陽、三喪門、四太陰、五官符、六死符、七歲破、八龍德、九白虎、十福德、十一弔客、十二病符,太陽、太陰、龍德、福德為吉,餘方為凶。」這句話說的有很大問題,唐李淳風的四利三元,「一太歲、二太陽、三喪門、四太陰、五官符、六死符、七歲破、八龍德、九白虎、十福德、十一弔客、十二病符。早已收編 於協紀辨方書中,今又把它挖出來爭論,從康熙到乾隆,好不容易

避讳怪象_父子不嫌同名_新解

收稿日期:2009-10-20 作者简介:汪 婕(1986-),女,安徽庐江人,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隋唐史。 避讳怪象———“父子不嫌同名”新解 汪 婕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 摘 要:纵观古代历史,自周代起,避讳之风贯穿了我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避讳的制 度更严于前朝,然而此时却出现了“父子不嫌同名”的矛盾现象。陈寅恪和万绳楠先生皆认为此现象的产生为信道所致。本文通过先假设、再论证的方式,说明信道与“父子不嫌同名”没有必然关联,进而指出其现象存在的可能原因,并以此说明在历史研究中注意避讳学知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避讳;魏晋南北朝;父子不嫌同名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21(2010)01-0103-04 一、魏晋南北朝避讳现状 避讳为我国古代特有之风俗,其历史可追溯至两 千年前。《左传·桓公六年》记载“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1] 《礼记·曲礼上》曰:“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2]。说明在周代避讳已成为当时风俗。“至周始讳”[3],到近代辛亥革命前,避讳之风贯穿于整个中国封建时代。历朝历代,凡遇当代帝王或尊者之名时,都必须回避。然而,我们稍加留意则不难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很多不避名讳的现象。如东晋时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其五子分别叫做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孙称桢之、静之,祖孙三代皆有“之”字为名,显然不符合基本的避讳准则。针对这一现象,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第五卷中专门提出了“南北朝父子不嫌同名例”,指出“此南北朝之风也”。但是翻检史册,我们可以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避讳之风与古代相比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风操第六》中说道“今人避讳,更急于古”;“今世避讳,触途急切”。他列举了很多事例,如“梁氏谢举,甚有声誉,闻讳必哭。”[4]“刘縚、缓、绥,兄弟并为名器,其父名昭,一生不为照字,惟依《尔雅》火旁作召耳。”[4]83《世说新语·赏誉》记载了南北朝时期的“请讳”风俗(即官员到一地上任,下属必须要首先请教官长的家讳)。王蓝田到扬州上任,主簿向他请教家讳,他说:“亡祖,先君,名播海内,远近所知。内讳不出于外,余无所讳。”《南史·王僧孺传》记载了南朝刘宋太保王弘,精通谱学,能“日对千客,不犯一 人之讳”[5],在当时被传为美谈。周密在《齐东野语·卷四·避讳》中也提到“梁武帝小名阿练,子孙皆呼练为白绢。”[3]56事实上,陈垣先生自己也说:“避讳至晋,渐臻严密。《通典》一〇四《礼篇》所载讳议,大半出自晋人”[6]。先生的话看似前后矛盾,实则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状况的反映:一方面,避讳之风越发受到世人重视并日趋严密;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存在众多有违避讳的现象。既然如此,我们又该怎样理解“父子不嫌同名”现象的产生呢? 二、“父子不嫌同名”与信道关系的质疑 陈寅恪先生作为史学大家,对此问题早有表述。先生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中说:(晋)简文帝字道万,其子又名道生、道子。俱足以证其与天师道之关系。六朝人最重家讳,而“之”“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所以然之故虽不能详知,要是与宗教信仰有关……类此代表宗教信仰之字,父子兄弟皆可取以 命名,而不能据以定世次也。[7] 陈寅恪先生又举了北魏寇脩之与其子寇谦之同以“之”字为名的例子,并推究其原因说:父子俱又以“之”字命名,是其家世遗传,环境薰习,皆与天师道有关。[7]15 根据陈先生的推论,万绳楠先生继续阐述了相同的观点。他在其著作《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第十二章“我国道教的产生与发展”中,提及王氏父子不避名讳的原因,写到:“我认为`之'字是作为五斗米道的符号而载入名中的,与名讳无关。因为这种现象与王氏之成为五斗米道世家,是同时发生的”。他还举了一个例证:《宋书·二凶传· 103

清代真武大帝信仰之流变

2005年9月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ep.(2005第32卷第5期JournalofHu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Vol.32No.5 [收稿日期]2004-11-26 [作者简介]梅莉(1965-),女,湖南常德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明清历史 文化地理及道教史研究。 清代真武大帝信仰之流变 梅莉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作为明代的护国家神、最有影响的道教大神之一的真武帝,清代的官方地位比之明代大大削弱 了,不过其在民众精神生活中影响尤在,而且较之前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往往被民间秘密宗教与会社等所利用,成为民间秘密社会信仰的神祇之一;同时真武还成为描金业、相面算命业、屠宰业的行业守护神。 [关键词]清代;真武大帝;秘密社会;行业神 [中图分类号]K248;B9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799(2005)05-0607-05 道教信奉的真武大帝,来源于中国古代宗教中的玄武崇拜。道教产生后,玄武随着“四象”崇拜进入 道教神系,充任四方守护神中的北方之神。 玄武受到官方祭祀的文献记录出现在北周,唐代已有专祠。到宋代,自宋真宗封真武为灵应真君以后,真武神格逐渐提高,成为官方及民间极为尊崇的道教大神。但真武信仰达到鼎盛,还是在明朝。有明一代,上自天子,下及庶人,莫不顶礼膜拜,真武信仰迅速遍及全国,香火极盛。入清以后,由于清廷有意识地抑制,真武在官方祀典中的地位大为衰减。不过,真武信仰在民众精神生活中影响尤在,而且较之前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往往被民间秘密宗教和会社所利用,成为民间秘密社会信仰的神祇之一,其神职亦有变化,成为描金、算命等行业的行业守护神。 一、真武与义和团 在中国近代史上,很少有历史事件像义和团这样引起过长时期的众说纷纭的讨论———特别是义和团起源问题。经过长期的讨论,义和团组织的“多源论”,已经或正在被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同[1]。在追溯义和团源头时,有一件事值得注意,那就是1826年在直隶保定府发现的祖师会。《 那文毅公奏疏》卷70载:[道光六年六月十三日奏]张俭等所立祖师会名目,系由河南朱仙镇传至新安县漾堤口,由漾堤口传至容城县马家庄,由马家庄传至胡村东祖师堂,由东祖师堂传至西祖师堂,由西祖师堂传至薛家庄,由薛家庄传至新城县东马营村。起自何年,何人创立,所称祖师究竟有无其人,无从查考。其会内向系给人治病,会内有香头、马匹等名目。香头不过随同帮忙,马匹即许给祖师当徒弟。……康熙年间不记年月,张俭故祖张思敬在日,见胡村之祖师会给人治病颇灵验,起意在于本村亦立此会,因闻祖师牌须向别处偷窃方有灵验,即赴胡村祖师堂窃得牌位,盖造庙宇,装塑泥像,将牌供奉。 据那彦成调查,祖师会是从河南朱仙镇传至新安(即今河北安新),由新安传至容城(即今河北容县),又由容成传至新城(治今河北容城县北)东,其传播路线历历可数。但对于祖师会起自何年,何人创立,所称 祖师究竟有无其人,则语焉不详。 据学者对1826年发生于新城祖师会降神案的研究,这个祖师会的会头叫胡犄角,他听说降神治病非常灵验,就从别村的祖师堂偷来几块神牌,自立为会,收罗徒众,附体治病。胡犄角独创的传播方式与后来义和团的传播方式颇为相似,都是没有严格组织系统和领导层次的“辐射型”传播,因而二者具有某种关联性[2](P98 ̄99)。胡珠生则认为祖师会是义和团的前身。祖师会在康熙年间 (1662 ̄1722)已开始流行,义和团前史应追溯到清初,而大刀会、 义和拳等都是祖师会的演化[3]。祖师会起源于河南是没有疑问的,但这里的“祖师”是笼统的称呼,还是具体有所指,尚无明确的研究结论。在河南,真武多称为祖师,真武庙也常称祖师庙。乾隆《遂平县志》卷14《外纪》:“ 玄帝庙,北关。各村店祖师庙甚多,要当以此庙为主,犹之炎帝庙到处皆有,而以南关为一邑之主,其余概可不录也。”在作者笔下,祖师庙就是玄帝庙(即真武庙)。民国《西平县志》附编卷4《文征》载陈载熙《重修圪塔庙碑记》

佛教与道教的异同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中的土生教,它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文化综合体,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医学等的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佛教则是外来教,它是在吸收中华民族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在中国扎根并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宗教。两教有相容的方面,但差异是基本的,其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和尚需禁欲,心中只有佛,死后坐化,留舍利,莲花宝座重生;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修炼,最后羽化飞升。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然而,如果将道家理解为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那么,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流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流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想的异同,确实一言难尽。试举一例:道教所谓长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并未言及,也不能视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说,与自然之道亦不无悖逆。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

玄天上帝的来源故事

玄天上帝的来源故事 玄天上帝的来源故事武当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 在道教崇奉的众多神灵中,被尊为至高无上的“三清、“四御以及“十方天尊等在武当山都排在了不显眼的位置,而在显赫位置上供奉的是玄天上帝。 北极佑圣真君者,乃玄武七宿,后人以为真君,作龟蛇于其下。 宋真宗避讳,改为真武。 靖康初,加号佑圣助顺灵应真君。 图志云:“真武为净乐王太子,修炼武当山,功成飞升。 奉上帝命镇北方。 被发跣足,建皁纛玄旗。 此道家附会之说。 明朝御制碑谓,明太祖平定天下,阴佑为多,建庙南京崇祀。 及太宗靖难,以神有显相功,又于京城艮隅并武当山重建庙宇。 两京岁时朔望遣官致祭,而武当山又官督祀事。 明宪宗尝范专金为像。 每年三月三日、九月九日用素羞致祭。 在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东西南北四方都有神兽镇守着。 它们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玄武是镇守北方的神。 古人把北方七个星宿想象为龟蛇相缠的形象,称为玄武。

古书上记载: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 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其形如龟蛇,龟蛇即玄武。 “玄,龟也;武,蛇也。 此本虚、危星(北方七宿中星宿)形似之。 故称北方七宿为玄武。 “北方玄天,五炁徘徊,中有黑帝,双皇太微,总领符命,仙鍊八威,青裙羽属,龙文凤衣,上帝所举,制至玉阶。 玄天上帝是儒教祭祀五方帝之一,其兽为玄武。 玄武为“四象之一。 “四象即青龙、朱雀、白虎、玄武。 中国古人早在殷代前后,同时把东方的若干星星想象成一条龙,春天黄昏时出现在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一只鸟形,西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只虎,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龟蛇形象。 二十八星宿体系形成之后,就把它们一分为四,每七宿组成下述一种动物形象。 《书传》称:“四方皆有七宿,可成一形。 东方成龙形,西方成虎形,皆南首而北尾;南方成鸟形,北方成龟形,皆西首而东尾。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五方配五色的说法流行后,四象就分别配上了颜色,成为东方青(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龟蛇)。 从史料记载来看,中国四象最先产生,再创立四兽的同时,也创

玄天上帝

玄天上帝 玄天上帝玄天上帝,即真武帝。真武即北方之神玄武,北方七宿,其形如龟蛇,龟蛇即玄武。宋时避讳改玄为真,称真武帝。玄天上帝又为主持兵事的剑仙之主,地位仅次于剑仙之祖广成剑仙。真武兴盛于宋代,至元代又被晋升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时地位更加显赫。有关真武的传说中,又皆称龟蛇乃六天魔王以坎离二气所化,然被真武神力蹑于足下,成为其部将。后世称之为龟蛇二将。玄天上帝与广成剑仙、纯阳真人合称道教密宗三大剑仙。玄天上帝每每斩妖锄魔都御剑出行,就因为御剑天遁比腾云驾雾来的快。農曆三月三日是玄天上帝的生日,祂是民間信仰極為普遍的神,又稱上帝爺、上帝公、真武大帝、北極大帝、真如大師等。祀奉玄天上帝的廟為上帝廟、北極殿、真武殿等。 古時候,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小鎮上,住著一個殺豬為業的屠仔哥。他長得高壯、力氣大,可以一下子舉起一頭大肥豬;不但脾氣凶暴,動不動就出拳揍人,又因為每天殺豬割肉,看太多血淋淋的景象,所以天不怕、地不怕,每天大搖大擺,喝酒吃飯不給錢,打架鬧事,欺負弱小。有一天,他又喝得半醉,走到小鎮東邊樹林的一條溪邊,聽到一個全身穿雪白衣服的洗衣婦對他說:「髒衣服好洗,一個人的腸胃髒了卻很難洗乾淨。」他聽了不服氣,不相信洗不乾淨,

於是跳入溪中,拉開衣服,用力的搓洗肚子,哪知他平日殺豬殺多了,又不怎麼愛洗澡,一搓,水面上竟浮起層層的油垢,醉得有些糊塗的屠仔哥以為真是洗髒腸胃洗出來的,嚇了一大跳。站在溪中猛一抬頭,卻發現洗衣婦不見了。 屠仔哥爬上岸,一下覺得很疲倦,就靠在一棵樹旁睡著了,迷迷糊糊中,一睜開眼發現自己正躺在又髒又臭的豬圈裡,手腳被緊緊的綁在木上。突然,一個粗壯,長得和他一模一樣的人,手舉起一把發著寒光的刀,就往他的肚子割下去,從他肚子裡抓出骯髒的腸和胃,用力的拋到大湖裡,他痛得在慘叫聲中昏了過去。 醒來後,發覺自己嚇得冒出一身冷汗,喘著氣想:「我 平日做了那麼多壞事,真的使我的內臟變得那麼骯髒了嗎?」於是決定,不再做壞事,要去隱居求道,替人解決困苦,以補償以前的罪過。他來到武當山,成了妙樂天尊的徒弟。十八年後,他看到遠方的水火洞裡竟住著兩個妖怪,一個是當年他的腸化做的蛇妖,一個是胃化做的龜怪,專門放火吃人,在凡間作亂,於是他沒有穿鞋子,急忙拿起師父給的七星劍(上面有七顆閃閃發光的寶石)去收拾妖怪。 這時,天昏地暗,狂風吹起,湖面翻起大浪,大龜噴出紅紅烈火,巨蛇吐出濃濃毒霧;龜怪用沈重的軀殼壓住他,張口就要向他的脖子咬去,蛇怪也用長長的身子纏住他,勒得他不能呼吸,危急中,屠仔哥把七星劍高高一舉,劍上的

中国古代文学 重要知识点整理:《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神怪小说明代后期,神怪小说在通俗小说领域中兴起了编著热潮。它们是在“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的影响,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的。其主要特征是尚“奇”贵“幻”,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地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并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西游记》为其代表作,以生动的形象、奇幻的境界、诙谐的笔调,怡神悦目,启迪心志,被读者珍视。 第一节《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现存最早的是金陵世德堂刊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20卷100回,一般认为刊于万历二十年(1592)。 一、《西游记》的内涵: 1.《西游记》在神幻奇异的故事之中,诙谐滑稽的笔墨之外,蕴涵着某种深意和主旨。 作家主观上想通过塑造孙悟空的艺术形象来宣扬“明心见性”,维护封建社会的正常秩序,但客观上张扬了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2.呼唤着有个性、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性美。 孙悟空大智大勇,桀骛不驯,反对束缚、尊重自我和向往自由,

具有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到底的英雄献身精神和强烈的个性精神,呈现出独特的光彩。 3.整体性寓意与局部性象征。 小说的主要篇幅是描写孙悟空从唐僧师徒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这八十一难的磨练隐喻着明心见性必须经过一个长期艰苦的“渐悟”过程。此外,在小说中多次讽刺揶揄现实。 二、营造了一个极幻与极真相结合的神幻世界。 1.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生死、以及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 2.小说中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的影子,或含生活的真理,表现得入情入理。极幻之文含极真之情;极奇之事寓极真之理。 三、以独特的手法,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1.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习性,性格也往往与之相称。作者又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他们,将妖魔鬼怪人化。 如孙悟空,具有机敏、乖巧、好动等习性。他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韧不拔、积极乐观,而又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容易冲动,爱捉弄人,具有凡人的一些弱点。 2.把人物置于日常的平民社会中,多色调地去刻画其复杂的性格。 猪八戒本性憨厚、纯朴,食色两欲难以泯灭,偷懒、贪小,过多地计较个人的得失。他不忘情于世俗的享受,但还执着地追求理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