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新进展

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新进展
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新进展

黄亮,彭璧玉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是信息不完备的、有摩擦的。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为深刻理解有摩擦劳动力市场中的许多现象,如就业与失业、职位变动、工资分散等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分析框架。本文总结了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搜寻均衡理论。搜寻均衡理论包括匹配模型和工资公告模型两个分支。文章认为,将匹配模型和工资公告模型融合起来的综合性模型、不同工资机制下特定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效应的比较研究以及实证研究中如何准确衡量市场摩擦对工资分散现象的影响程度将是搜寻均衡理论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搜寻,职位匹配,就业与失业,工资公告,工资分散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识码:A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Labor Market Search Theory

Huang Liang,Peng Bi-yu

[Abstract]Real labor market is characteristic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 and friction. Labor market search theory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recent years,and it provides a useful analytic framework in explaining phenomena such as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job alteration and wage dispersion in frictional labor market. This paper surveys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labor market search theory:search equilibrium theory,which contains two branches,matching models and wage posting model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future research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parts:first,matching models and wage posting models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all-round models;second,the effects of certain labor market policies under different wage determined mechanism should be comparatively studied;third,how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market friction on wage dipersion accurately should be deeply discussed.

Keywords:labor market search,job match,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wage posting,wage dispersion

研究领域:劳动、人口经济学

1黄亮,男,1981年12月生,汉族,广东新会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4级劳动经济学研究生。彭璧玉,男,1966年1月生,汉族,湖南双峰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工商管理系教授。

一、引言

经典的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是在信息完备的,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运作的。然而,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是信息不完备的、有摩擦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完备和摩擦,是指劳动力供求双方发生的信息搜集成本以及由此引起的交易的延迟和耽搁。因此,在信息不完备的、存在摩擦的市场环境下,劳动力市场理论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寻找满足劳动力供求双方个体理性和利益相容的交易模式。

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发展起来的搜寻理论,为加深对信息不完备的、有摩擦的劳动力市场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早期的劳动力搜寻理论主要研究在职位供给分布已知的假定下,劳动力供给方――劳动者对职位的搜寻行为,如搜寻密度、在职搜寻等等,它忽视了劳动力需求方――企业的雇佣行为对劳动者的职位搜寻行为的影响。①针对这个缺陷,均衡搜寻理论把作为劳动力需求方的企业行为内生化,从而为分析企业行为对劳动者的职位搜寻行为的影响,进而为深入审视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现有的均衡搜寻理论文献因其侧重点的不同而可以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匹配模型”(matching approach),这类模型的目标是在一个理性的、面向未来考虑问题的个体的范式中解释劳动者流(worker flows)、职位流(job flows)和失业水平。它的基本思想是,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匹配过程中存在双边摩擦,双方为克服市场摩擦而作出投资。因此,职业创造流取决于失业劳动者和可获得的空缺职位的数量,以及劳动者的搜寻密度和企业的雇佣密度,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用匹配函数表达。这类模型的主要侧重点是研究决定均衡失业水平的各种效应,这种效应是由市场摩擦促使劳动力供求双方为完成匹配而付出搜寻、雇佣、培训和其他与匹配相关的成本的投资而产生的。第二类是“工资公告模型”(wage posting approach),这类模型主要论证的是在存在摩擦的市场环境中,工资公告机制可以实现社会最优的匹配,也会在劳动力市场均衡时产生工资分散(wage dispersion)的现象。这类模型假定工资水平是在一个非合作博弈的环境下由企业设定的,劳动者直接搜寻特定工资水平的企业。在这里,市场摩擦是指劳动者为了搜集关于工资出价的信息而花费的时间。这类模型为解释与劳动者可观测的技能水平无关的工资差别现象提供了依据。

二、匹配模型

1、搜寻、匹配和工资议价

匹配函数是匹配模型中的关键部分,它描述的是一种投入产出关系,投入包括劳动者的搜寻活动和企业的雇佣活动,产出是失业劳动者和空缺职位成功匹配的速率。现有文献中,匹配函数一般被定义为现存失业劳动者数量和空缺职位数量的函数(如Diamond,1981;Pissarides,1985),但也有少量文献(如Coles & Smith,1998)把匹配函数定义为新产生的未匹配劳动者流和未匹配企业流的函数。匹配函数一般被假定具有规模不变的特征,在应用性文献中使用得最普遍的形式是对数线性形式或者科布?道格拉斯形式的匹配函数,Blanchard & Diamond(1989)的实证研究表明,科布?道格拉斯形式的匹配函数中表示失业

劳动者数量的参数的弹性约为0.5。然而,越来越多基于微观面板数据的研究(如Warren,1996)发现,匹配函数具有规模递增的性质。②

除了匹配函数以外,工资议价是匹配模型的另一个重要特征。Pissarides (1990)考虑了在不存在匹配生产率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劳动者和企业均是同质的,一次齐次的匹配函数决定新职位创造流(job creation flows),职位毁灭率(job destruction rate)外生给定,工资在劳动力和企业相遇后由纳什议价规则确定,企业创造职位空缺直到不存在任何增量利润为止的搜寻模型,他的分析表明工资水平、失业水平和空缺职位数量的均衡是唯一的。劳动者失业收益的增加和劳动者对匹配剩余的分享份额的提高均会提高均衡时的工资水平和失业水平。匹配生产率的提高会提高均衡时的工资水平和降低失业水平。Mortensen & Pissarides(1994)把职位毁灭率内生化,他们的分析同样表明均衡是唯一的。劳动者的失业收益提高意味着更多的职位会被毁灭和更少的职位会被创造,均衡时的失业水平会提高。

任何有摩擦的劳动力市场都因劳动者的搜寻行为和企业的雇佣行为而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外部效应,因为增加一个空缺的职位,一方面会增加企业搜寻劳动者填充职位的时间,另一方也会减少劳动者搜寻职位的时间,Hosios(1990)证明当这两种效应正好抵消时,搜寻均衡是社会最优的,他导出了搜寻均衡是社会最优的条件――“Hosios条件”,即当且仅当匹配函数具有不变的规模报酬特征以及劳动者对匹配剩余的分享系数等于匹配函数关于失业水平的弹性两个条件同时成立,工资议价是有效率的。这个条件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在Mortensen & Pissarides(1994)的模型得到了保证。

在劳动力供求双方寻求匹配时,效用通常被假定是可以完全线性转移的,双方效用的得失在数量上是相等的。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如工作地点对于双方效用的影响至少就不存在完全的此消彼涨的关系。因此,一些研究者探讨了不可转移效用的搜寻模型。Burdett & Wright(1998)和Masters(1999)讨论了同质企业和劳动者的情况,这类模型的重要特征是匹配双方的支付是不完全相关的,他们均认为在劳动者对企业的最佳反应函数是对数凹函数时,均衡存在而且是唯一的。Masters(1999)在Burdett & Wright(1998)的基础上假定工资水平在匹配前已被内生决定,他的主要结论是均衡工资水平低于最小化失业水平的工资水平,故法定最低工资的提高可以降低失业水平。

Eckstein & Wolpin(1995)根据美国年轻人劳动力市场经验的国家纵向调查1979-1986年的数据,把劳动者从学校毕业到找到第一份工作前的时间长度作为失业持续时间的衡量及其在该职位上可接受的工资水平作为工资的衡量,估计了搜寻―匹配―工资议价模型,他们把劳动者分为高中未毕业、高中毕业、大学未毕业、大学毕业等四组,发现各组失业持续时间和工资的差异主要源于组间职位接受率的差异,而不是组间不同的职位提供率;对于各组劳动者的教育回报的估计结果表明,组别间可接受的工资差异是教育回报的有偏差的度量,把黑人和白人在四个组中各自分离后,可接受的工资水平的平均差异大大低估了教育的回报,这些结果都是由于劳动者可接受的工资分布不是理论模型中工资出价分布的很好的替代物而造成的。

2、考虑匹配模型的几种不同的工资决定机制

虽然工资议价机制是匹配模型的一个重要的工资决定机制,但是劳动力市场中还存在其他工资决定机制,在匹配模型框架下分析它们对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有着丰富的理论意义。

(1)集体谈判工资

在集体谈判过程中,工会首先设定工资水平,企业根据工资水平确定就业水平。在均衡搜寻理论的框架下,这种工资决定机制可以看作是企业在给定劳动者分享匹配剩余份额的工资契约下对职位的创造和毁灭的决策结果。Pissarides (1990)证明,当工会代表全体失业劳动者时,其设定的匹配剩余分享份额是满足Hosios条件的社会最优值;然而,如果工会代表的是就业劳动者,其设定的匹配剩余分享份额就会高于社会最优值,因为就业劳动者往往要求工会设定的工资水平比失业劳动者高。Mortensen & Pissarides(1999)认为,与竞争搜寻均衡相比,集体谈判的工资决定机制会引起更长的失业持续时间和更低的失业发生率,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与美国相比,欧洲的劳动者的失业持续时间更长和失业发生率更低,因为欧洲劳动力市场的工会化程度比美国高。

(2)双层工资

在企业的雇佣活动中,雇佣成本和解雇成本分别是企业创造职位时和毁灭职位需要付出的成本,雇佣成本包括招聘成本、入职成本和培训成本等,解雇成本则有法定的失业补偿和失业保险税等。假定企业和劳动者愿意达成事前承诺,双方共同分担这些成本,作为纳什议价结果的工资结构是双层的,劳动者首先接受一个较低的工资水平(下称“初始工资”)以分担部分雇佣成本和解雇成本,入职后某个时期起再获取较高的工资水平(下称“后续工资”)。Mortensen & Pissarides(1999)在搜寻均衡理论的框架下研究了存在雇佣成本和解雇成本时的双层工资结构机制,他们认为在雇佣双方进行“初始工资”的议价过程中,企业在衡量其收益时必须把雇佣成本考虑在内,但是在劳动者入职后某个时期,雇佣双方将进行“后续工资”的议价,此时雇佣成本对企业来说已经“沉没”,企业在衡量其收益时只须把解雇成本考虑在内。劳动者的“初始工资”因为雇佣成本和解雇成本的存在而较低,其“后续工资”则因为解雇成本的存在而较高。在双层工资机制下,雇佣成本的提高会导致企业减少职位的创造,因而劳动者跳槽的机会也将减少,劳动者的工资将降低;解雇成本的提高则一方面会降低职位毁灭率,另一方面也会使企业减少职位的创造,因而解雇成本提高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3)内部人工资

如上所述,在劳动者入职后某个时期,雇佣双方将进行“后续工资”的议价。事实上,劳动者一旦入职成为“内部人”,他就有积极性推翻事前承诺而要求支付较高的工资水平,因为雇佣成本和解雇成本中的相当部分是法定的,企业作出雇佣决策时这些成本已经“沉没”,企业面临被“敲竹杠”的风险。因此,双层工资机制很可能无法实施。Mortensen & Pissarides(1999)分析了企业规避“敲竹杠”风险的内部人工资机制。与双层工资不同,该机制在劳动者入职开始就一直支付上述的“后续工资”。显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在内部人工资机制下获得的收益比在双层工资机制下多,这就是“敲竹杠”问题的实质,即企业被迫承担了所有的雇佣成本和解雇成本。与双层工资机制相比,在内部人工资机制下,企业更少地创造职位和更多地毁灭职位,劳动者的失业周期更长。

(4)效率工资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高工资可以提高劳动者被解雇的机会成本,从而可以诱导劳动者努力工作。当解雇率高和外部职位容易搜寻时,高工资可以维持对劳动者努力工作的激励。Greenwald & Stiglitz(1988)认为效率工资导致就业不足,因为企业没有考虑到劳动者就业时获得的效用与失业时获得的效用的巨大差别所引起的不良影响,它会引起劳动者过度的搜寻努力而造成对其他劳动者获得就业

的可能性产生负的外部性。Ramey & Watson(1997)在一个综合了搜寻均衡和效率工资的模型中发现,当高工资和解雇威胁结合起来激励劳动者努力工作时,企业毁灭了过多的职位,因而失业的劳动者后来的就业收入比职位毁灭前低,他们承担了职位毁灭的成本。

三、工资公告模型

1、工资公告与竞争性搜寻

“竞争性搜寻均衡(competitive search equilibrium)”模型的构建有三种方法:第一种,企业公告其工资出价,失业劳动者直接到最吸引他们的企业求职。第二种,劳动者公告其工资要价,企业直接寻找工资要价最适合他们的劳动者。这两种建模方法是等价的,因为他们有互相等价的均衡条件。Moen(1997)运用第二种方法研究了工资公告和直接搜寻的竞争性搜寻均衡模型,其中直接搜寻方式为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匹配的过程拓宽了思路。在他的模型中,劳动者在搜寻前拥有市场中工资分布的信息,他们每次只能到一个企业求职,均衡时,劳动者对到哪个企业求职是无差异的。企业在受到公告工资水平和劳动者求职率的约束下选择工资水平最大化期望效用,他导出了满足Hosios条件的社会最优匹配剩余分享规则的工资公告机制。

第三种方法假定市场中存在一组被称为“市场制造者”的个体,他们公开地在市场中设立子市场,并设定一个公告价格,在该子市场中完成的任何匹配的价格水平都必须等于公告价格。Mortensen & Wright(2002)运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可以实现社会最优匹配“Hosios条件”的价格决定机制,结果表明各子市场的市场制造者之间的完全竞争产生在所有子市场都相等的、社会最优的、满足“Hosios 条件”的均衡价格水平。由此可以合理引申,任何搜寻均衡的无效率都是不完全市场的产物。

在竞争性搜寻均衡模型中,劳动者失业收益的提高会提高均衡时的工资水平和失业水平。这个结论与上述搜寻-匹配-工资议价模型的结论相似,但它们的作用机理是不同的。在这里,失业收益的提高使劳动者更愿意为了赚得更高的工资而承受更高的失业风险,企业满足劳动者的反应便是提供更高的工资和更少的职位。因此,在搜寻过程中,劳动者面临高工资和低就业的权衡(trace-off),企业面临高利润和低雇佣的取舍,模型的均衡反映了工资和匹配成功率的最优配置。

2、工资公告与工资分散

众所周知,无论市场中有多少竞争者,完全信息下的非合作价格公告博弈将产生伯川德均衡,即均衡价格为与边际成本相等的价格。Diamond(1971)首先研究了关于各方出价的信息不完美时的价格公告博弈,他发现均衡时如果价格设定者是商品或服务的卖者(或买者),只有垄断价格是均衡价格,即使在市场中有许多竞争者时该结果仍然不变。从Diamond的研究可以推断,当劳动者和企业同质时,企业公告工资的唯一均衡等同于企业在上述的工资议价机制中拥有全部议价力量时的纳什议价均衡,即劳动者获取保留工资,企业获得全部匹配剩余。然而,因为企业获得了全部的匹配剩余,当搜集工资信息的成本严格为正时,劳动者将不愿意与任何企业匹配,市场交易无法实现。这就是著名的戴蒙德悖论(Diamond Paradox)。

当所有企业和劳动者都是同质时,究竟是否存在激励劳动者进行工资搜寻的

工资分散均衡呢?答案是肯定的。戴蒙德悖论的一个重要含义是,当搜寻是有成本且市场力量集中在市场交易的一方时,市场失灵是不可避免的。Albrecht & Axell(1984)认为戴蒙德悖论来源于所有劳动者有相同的搜寻成本的假定,因而有相同的就业机会成本。他们放松这个假设,分析了两类有不同搜寻成本进而有不同的就业机会成本的异质劳动者的搜寻行为。他们的研究表明,在一些参数取适当值时非戴蒙德均衡可以产生。在该均衡下,一部分企业的工资出价为搜寻成本低的劳动者的保留工资,另一部分企业的工资出价为搜寻成本高的劳动者的保留工资。高工资出价的企业的比重少于获得高工资的劳动者的比重,因为高工资出价的企业可以雇佣到更多的劳动者。

戴蒙德悖论的另一个重要假设是搜寻是连续而无记忆的。Burdett & Judd (1983)的研究发现,当劳动者可以同时比较两个或更多的职位时会得到另一种伯川德均衡,此时所有企业的工资出价等于劳动者的生产率,劳动者将获得所有匹配剩余。然而,当只有一部分劳动者可以同时比较两个或更多的职位而其他劳动者只有一个职位可以选择时,唯一的均衡是工资分散化,即某些劳动者获得等于其生产率的工资,而其他则获得等于其保留工资。

Albrecht & Axell(1984)的模型只考虑了失业劳动者的搜寻行为,而没有考虑在职劳动者的搜寻行为,Burdett & Mortensen(1998)则同时考虑了失业劳动者和在职劳动者的搜寻行为。他们首先研究了失业劳动者和在职劳动者的职位到达率③相等的情形。他们证明此时失业劳动者的保留工资等于其失业收益。均衡时,不同工资出价的企业获得相同的利润,工资分散地分布在失业劳动者的失业收益和一个高于失业劳动者的保留工资而低于劳动者生产率的工资水平之间。此外,由于高工资出价的企业会吸引到更多劳动者,他们的模型预测高工资出价的企业规模更大。在失业劳动者和在职劳动者的职位到达率不相等的情况下,失业劳动者的保留工资等于失业劳动者的保留工资和其保留工资与劳动者生产率的一个加权平均值,工资分散地分布在失业劳动者的保留工资和一个高于失业劳动者的保留工资而低于劳动者生产率的工资水平之间。特别地,当在职劳动者的搜寻无摩擦时,工资分布的上限等于劳动者的生产率,所有劳动者均获得等于其生产率的工资水平;当劳动者面对的搜寻摩擦趋于无穷时,所有劳动者获得的工资水平等于其失业收益。

V an den Berg & Ridder(1998)用失业、就业持续时间和工资的面板数据估计了Burdett & Mortensen(1998)的模型,他们假定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教育程度、经验、职业和行业都是反映劳动者和企业异质性的可以观测的特征。在子市场内,劳动者和企业是同质的;子市场间,劳动力和企业是异质的,故子市场间的结构参数(如职位到达率)是不同的。他们的研究表明,失业持续时间和跨子市场的工资数据与模型的预测十分吻合,时间序列的工资水平反映的工资分散现象不是很明显。此外,他们发现职位到达率是失业持续时间和失业水平的重要的决定因素。失业劳动者的职位到达率仅比在职劳动者的职位到达率高4%(每周),工资差异中有至少50%来自于不同子市场的生产率的差异,只有最多25%是由搜寻摩擦引起。可见,工资差异的主要来源是生产率的差异,而不是因为企业在市场中拥有工资决定的垄断力量,这与Burdett & Mortensen(1998)模型的预测相悖。

Burdett & Mortensen(1998)模型的两个主要缺陷分别是失业劳动者的职位到达率是不变的假定和均衡的工资分布密度随工资的提高而增加的预言,这些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克服第一个缺陷的方法是假定决定失业劳动者职位到达率的

因素对于不同的失业劳动者是不同的,例如可以借鉴Albrecht & Axell(1984)允许失业劳动者有不同的失业收益的假定。第二个缺陷则可以通过放松企业是同质的假定,允许企业的生产率是各不相同的方法解决。Postel-Vinay & Robin (2002)扩展了Burdett & Mortensen(1998)的模型,他们讨论了劳动者的失业收益和企业的生产率都是异质的,而且允许在职搜寻和企业对外来的挖墙角行为会作出反应的情形。他们证明均衡时失业劳动者获得其保留工资,当在职劳动者受到外来邀请时,两个企业进行伯川德博弈。这种工资决定机制包含了工资谈判和工资公告的某些属性,在许多方面都比原有模型的含义丰富得多。他们还用法国实现匹配的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率、工资、职位流等面板数据估计了他们的模型,他们把引起工资差异的潜在来源分解为三个:劳动者异质性、生产率异质性和市场搜寻摩擦。结果表明,在高技能职位上,劳动者的技能差异可以解释50%的工资差异;但对于低技能职位,劳动者的技能差异对工资差异完全没有解释力。对于所有劳动者,市场摩擦对工资分散的影响为50%。

Bontemps,Robin & van den Berg(2000)发展了一个企业生产率连续分布的模型并用就业持续时间、失业持续时间和工资数据估计了它,他们把数据按行业分类,工资出价分布和工资收入分布都符合模型的预测,而且这两种分布大体上是相互一致的。他们的计量检验还表明,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拥有相当大的劳动力市场垄断力量,他们支付的工资大大低于产品的边际价值;相反,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则几乎没有劳动力市场垄断力量而只能获得极少利润。

四、展望

模型化劳动力市场摩擦的搜寻均衡理论在最近二、三十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为深刻理解劳动力市场中的许多现象,如职位变动、工资分散等提供了一个颇具穿透力的分析框架。然而,该理论在一些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可以集中在以下方面:

1、开拓匹配和工资公告相结合的综合性模型。匹配模型较常用于分析宏观经济中的失业现象,它没有为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分散现象提供解释;工资公告模型则多见于工资差别的实证研究,它没有研究企业和劳动者的匹配过程这个“黑箱”。显然,两者的结合可为更深刻理解匹配过程、失业现象、工资决定等拓宽思路。最近,Mortensen(2000)发展了类似的综合性模型,他在匹配模型的框架下融入了工资公告的工资决定机制,他的一个深刻的洞见是工资分散可以使劳动者的生产率差异内生化,这是提供高工资的企业有积极性为特定的匹配提供更多的投资,以换取劳动者未来的低流失风险的收益的结果。这种新颖的视角正是综合性模型巨大潜力的反映。

2、加深对多种工资机制下劳动力市场政策效应的比较研究。劳动力市场政策分为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两大类。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包括失业保险、工资税或就业税和就业保护或解雇税等政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一个典型是雇佣补贴。④已有的许多研究往往只讨论某一工资机制下的政策效应,缺乏在不同工资机制下对某一给定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效应的比较研究,因而无法回答特定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否普遍适用于多种工资机制的情形,以及在哪种工资机制下,这个特定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最有效等问题,从而难以为政府决策者合理运用劳动力市场政策提供有效的帮助。

3、工资分散现象究竟源于市场摩擦还是生产率差异?几乎所有的实证研究

都表明,工资差异的主要是因为生产率的差异。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市场摩擦与工资分散现象无关呢?这样的结论可能言之过早。Eckstein & van den Berg(2003)认为,首先,许多模型预测工资分散现象是市场摩擦和生产率差异相互作用的产物,生产率差异本身并不能解释工资分散现象。第二,许多实证研究中对工资差异做了约简型的分解,这种做法导致在职流动是无摩擦的,因此,这些实证研究均低估了市场摩擦对工资分散现象的解释力。因此,未来的实证研究应该在如何准确估算市场摩擦对工资分布的影响方面有所突破。

①早期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的综述可参见Mortensen(1986)

②更多关于匹配函数的讨论可参见Petrongolo & Pissarides(2001)

③职位到达率(offer/job arrival rate)是指职位到达的可能性。

④运用均衡搜寻理论研究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效应的例子有Pissarides(1996),Coe & Snower(1996),运用均衡搜寻理论研究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效应的例子有Mortensen & Pissarides(1999)

参考文献:

1.Albrecht, James and Bo Axell(1984),“An Equilibrium Model of Search Unemploymen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2: 824–40.

2.Blanchard, Olivier J. and Peter A. Diamond(1989), “The Beveridge Curve”,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1–60.

3.Bontemps, C., J.M. Robin, and G.J. van den Berg(2000), “Equilibrium search with

continuous productivity dispersion: theory and non-parametric estimati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41:305-358.

4.Burdett, Kenneth and Kenneth L. Judd(1983),“Equilibrium Price Distributions”,

Econometrica, 51: 955–70.

5.Burdett, Kenneth and Dale T. Mortensen(1998),“Wage Differentials,Employer Size, and

Unemployment,”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39:257–73.

6.Burdett, Kenneth and Randall Wright(1998),“Two-Sided Search with Non-Transferrable

Utility,”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1:220–45.

7.Coles, Melvyn G. and Eric Smith(1998),“Marketplaces and Matching,”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39:239–54.

8.Diamond, Peter A.(1971),“A Model of Price Adjustment”,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3:156–68.

9.Diamond, Peter A.(1981),“Mobility Costs,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and Efficienc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9:798–812.

10.Eckstein, Z and Kenneth I.,Wolpin(1990),“Estimating a market equilibrium search model

from panel data on individuals”,Econometrica,58:783-808.

11.Eckstein, Z. and Kenneth I.,Wolpin(1995),“Duration to first job and return to schooling:

estimates from a search-matching model”,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62:263-286.

12.Eckstein,Z. and Green J.,van den Berg(2003),“Empirical Labor Search: A

Survey”,Discussion Paper No. 929, IZA.

13.Greenwald,Bruce and Joseph.E,Stiglitz(1988),“Pareto Efficiency of Market Economics:

Search and Efficiency Wage Model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8:351-356

14.Hosios, Arthur J.(1990),“On the Efficiency of Matching and Related Models of Search and

Unemployment”,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57:279–98.

15.Masters, Adrian M.(1999),“Wage Posting in Two-Sided Search and the Minimum Wag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40:809–26.

16.Moen, Espen R.(1997),“Competitive Search Equilibrium”,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5:385–411.

17.Mortensen, Dale T.(1986),“Job Search and Labor Market Analysis”,in Handbook in Labor

Economics,O. Ashenfelter and R. Layard (eds.),Amsterdam: North Holland.

18.Mortensen, Dale T.(2000),“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with Wage Posting:

Burdett-Mortensen Meets Pissarides,”in Panel Data and Structural Labor Market Models, H.

Bunzel, B.J. Christianesen, N.M. Keifer, and D.T. Mortensen (eds.), Amsterdam: Elsevier. 19.Mortensen, Dale T. and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1994), “Job Creation and Job Destruction

in the Theory of Unemployment”,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61:397–415.

20.Mortensen, Dale T. and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1999), “New Developments in Models of

Search in the Labor Market”,in Handbook in Labor Economics, Ashenfelter and D.Cards (eds.),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21.Mortensen, Dale T. and Randall Wright(2002),“Competitive Pricing and Effic iency in Search

Equilibrium,”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43:1-20.

22.Petrongolo, Barbara and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2001),“Looking into the Black Box: A

Survey of the Matching Function”,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8:390–431.

23.Pissarides, Christopher A.(1985),“Short-run Equilibrium Dynamics of Unemployment,

Vacancies, and Real Wag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5:676–90.

24.Pissarides, Christopher A.(1990),“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Theory”,Oxford,:Basil

Blackwell.

25.Ramey, Garey; Watson, Joel(1996),“Contractual Fragility,Job Destruction and Business

Cycl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112:8763-912.

26.Richard Rogerson, Shimer,R and R.Wright(2004),“Search-Theoretic Models of the Labor

Market: A Survey”,NBER Working Paper No.10655.

27.Warren Jr,Ronald S.(1996),“Returns to Scale in a Matching Model of the Labor

Market”,Economic Letters,50:135-142.

28.Van den Berg, Green J. and G. Ridder(1998), “An empirical equilibrium search model of the

labor market”,Econometrica,66:1183-1221.

29.Postel-Vinay, Fabian and Jean. M. Robin(2002),“Equilibrium Wage Dispersion with Worker

and Employer Heterogeneity”, Econometrica,70:2295-2350.

作者联系方式:黄亮,电子邮件:lam_huang@https://www.360docs.net/doc/223882446.html,

劳动力市场学试卷及答案

20XX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力市场学试卷 (课程代码11365) 一、单项选择题 1、激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秉承的分析方法主要是( C ) A、凯恩斯主义分析方法 B、边际主义分析方法 C、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 D、民族社会主义分析方法 2、人力资源政策主要针对的失业类型是( B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季节性失业 D、隐性失业 3、社会学对特殊劳动群体的研究源自于( D ) A、职业分层理论 B、社会差别理论 C、社会隔离理论 D、社会分层理论 4、劳动力市场上对第三部门的研究始于( D ) A、19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5、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D ) A、大卫·休谟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约翰·穆勒和凯恩斯 6、目前各项社会保险基本上是( C ) A、按行业分配 B、按地区分配 C、按职务分配 D、按性别分配 7、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劳动力市场( D )

A、存在分割 B、存在制度分割 C、存在城乡分割 D、不存在分割 8、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工资的决定因素是( A ) A、边际劳动生产力 B、复杂多变的 C、教育水平 D、职位 9、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 A ) A、完善的、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不可能自发形成 B、完善的、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一定可以自发形成 C、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可能自发形成 D、劳动力市场不需干预 10、造成来自农村劳动力和来自城镇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差别最主要源于( D ) A、法律地位的不平等 B、城乡收入机会不平等 C、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D、就业机会不平等 11、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自我制衡机制是( A ) A、工资机制 B、竞争机制 C、市场机制 D、供求机制 12、国家公务员市场是( B ) A、不完全竞争市场 B、买方垄断市场 C、卖方劳动力市场 D、自由竞争市场 1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工资率水平提高时,短期内劳动力市场需求会( B )

劳动经济学1

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选择: 一、劳动是人本质: 1、劳动创造了人 2、劳动是人专著特征 3、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与其他要素不同。 二、劳动意义: 1、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 2、劳动是人类生活第一个基本条件 3、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 4、劳动推动了社会发展 5、劳动是人类解疑不尽重大课题 三、人力资源特征 1、两重性 2、时限性 3、能动性 4、再生性 5、智力性 6、核心性 四、基本假设包括:劳动是人本质,人是经济人,人力资源稀缺、当代市场经济制度。 简答: 一、简述国外劳动经济学形成与发展过程。 1、孕育阶段: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劳动经济思想。 欧洲中世纪劳动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劳动经济思想 2、形成阶段:古典经济学为劳动经济学形成奠定了基础 历史制度学派对劳动力市场理论形成提供了制度研究方法 新古典经济学为劳动经济学形成提供了新分析方法和理论。 劳动社会理论和劳动管理理论促进了劳动经济学形成。 3、独立发展阶段:劳动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25年《劳动经济学》出版,标志着劳 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进入独立发展阶段。 与工资相关经济理论得到了深化研究。 劳动就业理论引入了宏观总量研究。 较为完善地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劳动力供给研究。 4、学科体系发展与完善阶段:劳动经济学研究内容更加全面 形成了以新古典框架为基础并兼有制度分析当代主流劳动经济学。 众多经济学派涉入了对劳动经济学研究。 劳动经济学研究出现了新特点。 劳动科学体系日益完善

二、理论界劳动经济学形成与发展过程。 1、研究最重要生产要素——人力需求与供给 2、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和结果 3、研究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4、研究劳动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机理。 5、研究劳动关系 6、研究对象其他说法(研究劳动力资源有效利用研究劳动问题工资福利再生产劳动力 市场运行规律) 三、劳动经济学基本要素有哪些? 基本假设基本概念现象范围特定理论问题检验方法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名解: 劳动力供给:(labor supply)是指再一定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劳动时间。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是指再工资率保持不变情况下,由于收入变化引起工作时间变化。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指在保持收入不变情况下,因工资率变化而引起愿意工作时间变化。 选择: 劳动力供给类型:个人家庭社会 简答: 一、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为什么会呈现弓形状? 再最初工资率(W1)条件下,劳动力供给时间为h1;当工资率提高到W2时,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到h2,当工资最高w3时,劳动力供给时间降到h3,这样,劳动力供给曲线成为一条向后弯曲劳动力供给曲线。 二、劳动参与率影响因素: 1、宏观因素:a、宏观经济状况b、社会经济政策c、劳动适龄人口规模d、国家教育事 业发展状况和受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工资率差距。e、劳动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2、与个人或家庭参与劳动决策直接相关因素:a、性别b、工资政策和工资关系c、工资 水平d、个人非劳动收入e、居民家庭生产率变化 3、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对劳动力参与率也会产生影响。 三、劳动力供给弹性主要形式。 1、供给无弹性。ES=0,无论工资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都不增加也不减少。 2、供给有无弹性。 3、单位供给弹性 4、供给富有弹性 5、供给缺乏弹性 6、劳动力供给逆变弹性 第三章劳动力需求 名解:

关于信息搜寻理论模型的思考

关于信息搜寻理论模型的思考 传统经济学认为,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是无偿的, 至少其成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 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特别是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人们认识到, 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需要支付成本。搜寻理论由两种相互独立的体系组成,一是以施蒂格勒和马肯南等为代表的搜寻理论,该方向侧重研究搜寻技术及经济结果,理论成果目前还没有能够与一般均衡理论相衔接;二是以罗思柴尔德、戴蒙德和萨洛普等为代表的搜寻理论,该领域注重从一般均衡角度对具有搜寻活动的均衡条件进行分析。信息搜寻理论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它对于探讨我国正在兴起的市场调研活动,广告活动, 以及我国越来越普遍的职工“跳槽”,民工潮等经济活动,具有相当现实的意义。以下主要参考《不完全信息市场旅游线路搜寻的经济学思考》(文连阳,2014)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搜寻行为与效益分析》(谢康,1994)两篇文章,从一般均衡和经济结果两个角度对信息搜寻理论进行阐述。 1.一般均衡角度 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内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消费者是了解整个市场价格系统的全知全能者。当人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不需要花时间和成本去发现价格信息,在瞬间可以知道所有价格。但现实中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现象极为普遍,而不同的企业对近似商品制定的价格也往往差别较大。大,且频繁调价(如商场中的各种打折、促销价格),因此买主需要付出搜寻成本(Search Cost)以寻找对他们最有利的价格。Stigler(1961)考察现实的市场后发现即使对完全同质的商品,卖方要价也非处处相同,而是普遍存在着价格离散(Price Dispersion)。如果外生假定厂商的价格为服从累积分布函数F(p)的随机变量,消费者将权衡搜寻的期望收益和搜寻成本来决定搜寻企业的个数。 消费者对信息的搜寻有两种搜寻原则,一是搜寻完n个商店才停止搜寻,并从n次搜寻所获价格中选择最低价格;二是可以预先选择一个保留价格,最多搜寻n个商店,并且一旦遇到小于或等于保留价格的最低价格则停止搜寻。这就是所谓的保留价格原则,该原则能够充分利用搜寻早期观察到的低价格机会。我认为,第二种搜寻原则比第二种搜寻原则更为合理,与消费者实际的消费情况更加契合。 假设消费者的保留报价为 ,所获得的报价是p ,搜寻期望为H(),即再进行一次搜寻的边际收益。

劳动力市场复习资料-自学考试

劳动力市场复习资料 (根据讲课内容整理,准确内容于12月28日下午复习才知道)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转让和购买活动的总和。 2、劳动就业: 劳动就业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3、实际工资: 实际工资是劳动者得到的货币工资实际能够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包括房租、水电、交通、教育等各项支出)的数量。也即剔除了物价影响的名义工资就是实际工资。 简答题: 1、如何理解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劳动力市场是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转让和购买活动的总和。其含义为: (1)、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劳动力市场有有形和无形之分。 (3)、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商品的交换场所和空间。 (4)、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要素是价格。 (5)、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受多种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2、劳动力市场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具有作为生产要素市场的一般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市场性、竞争性、开放性、层次性、规范性。由于劳动力要素的特殊性,劳动力市场还有自身的特性,表现在: (1)、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关系是契约关系。 (2)、劳动力市场交易受大量非价格因素的影响。 (3)、劳动力市场交易主体地位不对等。 (4)、劳动力市场交易主体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 3、社会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如何体现? 社会性因素是指家庭背景、所属阶层、文化、歧视和风俗等。社会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构成、劳动力供求状况和工资水平的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构成,另一方面表现为影响劳动力的供求与工资。 另外,歧视也是影响劳动力市场配置的一个重要非经济因素,种族、性别、原有国籍、宗教等方面的差异都有可能引起工资差别,甚至职业差别。 论述题:1、试论述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一般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上的表现,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所组成。 (1)、供求机制。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的基本要素,供求机制是供求双方矛盾运动的自身协调机制。完善的、原来意义上的供求机制,应该反映劳动力价格(工资)与供求关系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供求关系影响工资。当劳动力供给超过社会需要时,工资会下降,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工资高低也反过来影响供求。(2)、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它反映劳动力商品在交换过程中,供求双方互相选择,以及劳动力供应者之间、劳动力需求者之间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进行竞争的有机联系。 (3)、工资机制。 工资机制是劳动力市场竞争过程中的重要的自我制衡机制,它反映在工资变动与供求变动之间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和运动。市场经济中,工资是企业衡量人力投入、进行成本核算的依据。工资还是劳动者个人提供劳动能力,按劳动贡献获取劳动报酬,从社会获得消费资料,借以谋生的一种手段。所以,在利益驱动之下,工资水平影响着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也指示着劳动者的择业方向,激励其提高自身素质。 总之,劳动力市场是在价格机制与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自己有序地运行。在三大基本机制的交互作用中,市场运动不断循环往复的进行。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劳动力需求: 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量。它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2、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率发生变动,将会引起劳动力需求量相应的变动,而此时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就是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 3、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假设企业劳动力需求有两类:A和B,那么A类劳动力需求变动对B类劳动力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就称为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第三章 名词解释: 1、劳动力供给: 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主体(家庭或者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供给者提供一定量劳动时间所愿意接受的工资率称为劳动力供给

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办法

兖州煤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 关于印发《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管理办法》的 通 知 矿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为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进内部市场化建设,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经矿党政研究、矿职工代表团(组)长与各专门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联席会议讨论通过,特制定本办法,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 2015年2月2日 -1-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 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进内部市场化建设,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建立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新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力资源市场运行原则: (一)坚持双向选择、平等交易原则;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三)坚持效率优先,人尽其才原则。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东滩煤矿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交易、流动管理(具体办法见附件1)。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范围 第四条为加强我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领导,矿成立由矿长、党委书记任组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副总、人力资源科(组织科)、经营管理科、内部市场办、党委工作科、综合办公室、纪委监察科、工会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人力资源市场运行领导小组,负责人力资源市场的全面指导和协调工作。 第五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科(组织科),人力资源科(组织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其他成员由相关 -2-

工作人员组成。具体负责人力资源市场组建,制定相关管理培训制度,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培训、交易平台,办理人力资源相关手续,提供政策咨询结算服务。负责人力资源交易需求信息发布和市场内人员管理、培训、考核,制定市场价格指导线和市场日常运行管理、综合协调和各级市场人力资源定员需求审核工作。 第六条各基层单位成立内部人力资源市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单位定编定员标准制定及人员管理、培训、考核制度的实施工作。负责本单位人力资源需求上报,单位内部人力需求信息发布,负责制定实施本单位人力资源交易、培训管理办法。 第三章 市场主体与客体 第七条市场主体 我矿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共设四级市场主体:矿(包含各职能部门)为一级市场主体、各基层单位为二级市场主体、班组为三级市场主体、个人为四级市场主体。 第八条市场客体 各市场主体间提供的劳务服务。 第四章 运行管理 第九条矿设立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再就业中心,日常挂靠矿职工培训中心,负责富余人员转岗培训和再就业指导工作(具体办法见附件2)。 第十条矿设立人力资源市场交易服务大厅,地点设在人力资源科(组织科)4楼407室,配备业务精干、思想作风端正、工 -3-

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和匹配理论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23882446.html, 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和匹配理论评价 作者:端木云霄 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05期 【摘要】搜寻理论着眼于解释现象,为什么有人找不到工作的同时又有大量职位空缺;而匹配理论作为广义的搜寻理论的一大发展,更多地倾向于用数字表现这一搜寻匹配的过程,解决上述失业问题的目的性更加明显,也更能有效地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可以说,最初的搜寻理论更多地在进行理论分析,而匹配理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相结合,摆脱了纯理论的桎梏,试图为人们的行为与政策实施提供指导,从而变为一种更加实用的理论。 【关键词】搜寻理论匹配理论劳动力市场均衡失业 一、搜寻理论概述 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流动是永续存在的,在职的人们可能会因为薪资等因素而去寻找更加理想的工作;每年,又有以毕业生为代表的大量新生劳动力流入劳动力市场,开始寻找工作;同时,退休的工人、经理人退出这个庞大的市场,留下了一些职位空缺,促使企业、单位寻找新的劳动力来填补。但是,由于市场信息并不是完全充分的,劳动者又具有异质性,即使在职位空缺数量与失业人数均等的情况下,空缺与失业还是会并存。如何解释这种现象,以便更好地解决失业问题?工作搜寻,作为劳动力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此现实条件下有了研究的必要性。 工作搜寻理论将搜寻行为划分为外部工作搜寻与内部工作搜寻两种情形。对于外部搜寻,假设求职者对工资分布有着非常明确的认识,同时排除了在职搜寻。它把“可接受工资”作为一个关键值,结合边际收益法则用来解释求职者是否接受工作的行为,并且分析了通货膨胀等因素对这一关键值的影响。该理论还引入了雇佣成本以及工会力量这两大因素,比较全面地解释了内部工作搜寻的行为。 二、匹配理论概述 匹配理论的核心是匹配函数,它被认为是一种“搜寻工具”,遵循规模报酬不变的规律,描述了空缺职位数、求职人数与匹配完成的职位数量的关系。匹配理论致力于对一些变量如何影响失业进行定量分析,它的微观基础主要是协调失灵,求职者的异质性,不同市场的加总以及流量存量匹配。协调失灵指由于信息不充分而导致的多人申请同一岗位和多个岗位无人申请的情况,从而导致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情形。求职者的异质性包括搜寻强度,保留工资和失业时间等因素。不同市场的加总则是指由于劳动力和资本流动的限制造成摩擦,从而导致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至于流量-存量匹配,则是指:把求职者一次向一个职位申请的行为扩展为求职者首先经历一个了解职位空缺情况的过程,然后向他认为可接受的所有空缺职位发出申请。

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文献综述

劳动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L ABOR E CONOMICS AND P UBLIC P OLICY R ESEARCH C ENTER ZHEJIANG UNIVERSITY 工作论文系列 LEPP W ORKING P APERS S ERIES

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文献综述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黎煦 一、引言 新古典学派作为当代劳动经济学中的主流学派,源自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以及以19世纪经济学家为代表人物的古典经济学传统。以后,马歇尔,庇古,希克斯,道格拉斯,米歇尔,贝克尔等对此作了重要的发展。该学派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主要观点是:(1)从理论框架来看,强调市场机制和市场性因素在决定工资水平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新古典劳动经济理论一般把劳动力市场运行中的其他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抽去或者视为假定,这些非市场因素包括:法律、企业制度、产权和财富分配等;(2)从市场的本质和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机制方面来看:虽然该学派承认劳动力市场具有某些特殊属性,(比如,他们认为由于地理的,生物的,特别是象年龄等因素会导致劳动投入要素之间不能完全替代,而使劳动市场存在某种程度的分割,)但既便如此,他们认为分析产品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的理论模型也同样适用于劳动力市场(认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受到市场竞争的严格控制)。总之,新古典劳动学派强调竞争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作用,认为工资和劳动力资源主要是由市场性因素决定的。 由于劳动力市场是一个非常复杂,受非经济因素干扰最多的市场,而新古典理论又不能合理地解释工人的报酬差别、失业和歧视等现象,因此频频受到其他学派的攻击和责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制度学派。他们认为市场的力量“被软化、限制、甚至被社会及其他非经济性因素所替代”(Richard Lester,1951).该学派认为,制度性因素(如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工会)以及社会性因素(如社会阶层和歧视)会分割劳动力市场,从而形成非竞争性群体,并阻止了劳动力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的自由流动,因此市场因素在决定工资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和效率远不象新古典学派认为的那么理想。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作为制度学派的重要代表,正是在与新古典学派的争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约翰.穆勒和凯恩斯。他们曾公开反对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力市场具有竞争性质的学说,而倾向于具有非竞争性质的其他学派。(大卫.桑普斯福特,1999)。现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即SLM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他们认为传统的理论无法解释劳动力市场的许多现实(如贫穷、歧视、与人力资本理论相悖的收入分配等),未能注意到妨碍工人选择的制度和社会因素,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决定劳动力市场职业结构的性质和制度因素的作用。该理论有两个主要特点:(1)劳动力市场不再被视为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而被分割为几个不同的市场,各个市场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着自己分配劳动和决定工资的特点和方式;(2)各个劳动力市场之间是相对封闭的,造成这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办法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以下简称“内部市场”)建设,促进人 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市场是指在公司范围内, 以盘活存量、优化配置、集约提效为目标,通过构建人力资源供需平台,运用组织行为或模拟市场机制开展员工流动,促进人力资源高效利用,实现供需平衡的内部机构、场所及相关活动的总和。 第三条内部市场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政策规定,坚持“集约管理、分级负责;信息公开、双向选择;统筹规范、流动有序;优化配置、双效提升”等原则。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资、控股单位,代管单位参照执行。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内部市场建设运营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制定公司内部市场管理制度。 (二)负责协调解决内部市场建设运营中的突出问题。 (三)负责建设、维护、完善公司内部市场信息平台。 (四)负责组织实施跨单位管理、技术和技能岗位人才 帮扶;负责公司系统内员工跨单位调入省公司、省公司所属

非在京单位员工调入在京单位、公司系统外人员调入省公司的审批等具体工作。 (五)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公司系统单位内部市场的 建设运营。 (六)负责公司安排的内部市场建设运营等其他工作。 第六条公司人事董事部主要职责: (一)负责组织实施总(分)部的岗位竞聘工作;组织 实施直属单位员工的跨单位岗位竞聘工作。 (二)负责组织实施总(分)部的挂职、挂岗锻炼工作;组织实施直属单位员工的跨单位挂职、挂岗锻炼工作。(三)负责组织实施处级及以上干部的跨单位人才帮扶 工作。 (四)负责总(分)部及直属单位人员借用的审批,以 及公司系统员工借用到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的审批。(五)负责公司系统内员工调入总(分)部和直属单位、直属单位所属非在京单位员工调入在京单位、公司系统外人员调入总(分)部和直属单位的审批。 (六)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相应干部的退出管理工作。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力公司(以下简称“省 公司”)和直属单位(省公司和直属单位统称“各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新进展

黄亮,彭璧玉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是信息不完备的、有摩擦的。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为深刻理解有摩擦劳动力市场中的许多现象,如就业与失业、职位变动、工资分散等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分析框架。本文总结了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搜寻均衡理论。搜寻均衡理论包括匹配模型和工资公告模型两个分支。文章认为,将匹配模型和工资公告模型融合起来的综合性模型、不同工资机制下特定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效应的比较研究以及实证研究中如何准确衡量市场摩擦对工资分散现象的影响程度将是搜寻均衡理论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搜寻,职位匹配,就业与失业,工资公告,工资分散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识码:A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Labor Market Search Theory Huang Liang,Peng Bi-yu [Abstract]Real labor market is characteristic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 and friction. Labor market search theory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recent years,and it provides a useful analytic framework in explaining phenomena such as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job alteration and wage dispersion in frictional labor market. This paper surveys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labor market search theory:search equilibrium theory,which contains two branches,matching models and wage posting model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future research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parts:first,matching models and wage posting models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all-round models;second,the effects of certain labor market policies under different wage determined mechanism should be comparatively studied;third,how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market friction on wage dipersion accurately should be deeply discussed. Keywords:labor market search,job match,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wage posting,wage dispersion 研究领域:劳动、人口经济学 1黄亮,男,1981年12月生,汉族,广东新会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4级劳动经济学研究生。彭璧玉,男,1966年1月生,汉族,湖南双峰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工商管理系教授。

165103劳动经济学 作业(高起专)

《劳动经济学》作业 一、单选题 1.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是( )。 A正向 B负向 C不确定 D无影响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 A购买教科书出版公司的股票 B上大学 C学习如何操作新的电脑软件 D去另一个地区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3.统计表明,劳动力流动的高峰年龄是( )岁。 A18-22 B20-24 C22-26 D24-28 4.下列属于工资确定的内在因素的是( )。 A产品需求弹性 B企业经济效益 C物价水平 D风俗习惯 5.顾客歧视会引起()。 A歧视顾客以支付更低的价格 B工资差异消失 C厂商放弃利润而追求效用最大化 D工作场所隔离 6.低工资的人一般选择更为()的方式生产家庭商品。 A物品密集 B时间密集 C物品密集和时间密集 D资本密集 7.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劳动力 B劳动力市场 C劳动力市场及其影响因素 D劳动力供求 8.国际上认可的衡量结果平等的尺度是基尼系数,一般低度的不平等是()。 A0.2之下 B0.2-0.4 C0.4-0.5 D0.5-0.6 9.一项教失业的汽车工人如何进行电脑编程的再培训计划将有助于降低()失业。 A摩擦性 B结构性 C地域性 D周期性 10.工资率下降时,长期劳动力需求比短期需求( )。 A增加得少 B增加的一样 C没有关系 D增加得多 11.假定成年劳动力和青少年在生产过程中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产出一定时,青少年工资率下降, ( )。

A必定增大成年人就业量 B必定降低成年人就业量 C不会影响成年人就业量 D成年人就业量变化不确定 12.中国规定的最低就业年龄是()周岁。 A14 B15 C16 D18 13.下列属于上大学的间接成本的是()。 A学杂费 B书本费 C心理成本 D上大学无法工作而放弃的收入 14.在每个年龄组中,哪类人更可能迁移()。 A受过很多教育的人 B有很多经验的人 C带着年幼的孩子人 D当前没有工作的人 15.季节性或临时性工作一般工资()。 A较高 B较低 C取决于劳动力供求 D取决于行业 16.下面存在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情况是()。 A支付给低生产率工人较低的工资 B支付给一组人的工资高于另一组,而对两组人的生产率特征支付相同的价格 C支付给一组人的工资低于另一组,尽管他们有着相同的生产率特征 D支付给兼职工人的小时工资低于全职工人 17.我国收入分配调节中再分配的核心问题是()。 A垄断问题 B贫困问题 C社会保障问题 D公平竞争问题 18.对于贝弗里奇曲线沿45度线的上移,判断是哪一种失业的办法是()。 A职位空缺和失业人数的大范围上升是摩擦性失业 B职位空缺和失业人数的大范围上升是结构性失业C职位空缺和失业人数的大范围下降是摩擦性失业 D职位空缺和失业人数的大范围下降是结构性失业19.如果经济中存在未实行最低工资立法的部门,实行最低工资立法对就业量和工资率的影响 ( )。 A增加就业量工资率上升 B减少就业量工资率下降 C增加就业量工资率下降 D不确定 20.经验研究发现,对于没有孩子的丈夫-妻子家庭而言,交叉替代效应为()。 A正 B零 C负 D无关系 21.下列市场劳动需求曲线不存在的是()。 A完全竞争市场短期 B卖方垄断市场 C买方垄断市场 D完全竞争市场长期 22.比较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国总的劳动力参与率表现为一条()线。 A倒U型 BU型 CW型 DM型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及答案本科 1. 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2. 工资刚性货币工资水平一般没有向下浮动的可能性。 3. 自然失业率劳动力市场既不存在过多的供给,也不存在过多的需求时的失业率。 4. 就业弹性就业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变动百分比。 5. 工资指导线政府提出的关于工资增长比重的权威性建议。 6. 统计性歧视因统计标志的缺陷而使部分劳动力承受不公平的失业比重。 7. 家庭生产函数说明市场劳动时间、家务劳动时间、消费结构及余暇时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式。 8. 理性经济人市场经济下以自利为原则同时又在一定规则下行为的经济主体。 9. 劳动力生产费用指从母亲怀孕起到把子女培养成为劳动力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0. 内部劳动力市场 指企业中工作岗位上的劳动力供求不通过外部市场,而是通过企业内部原有人员之间进行调剂而实现的一种调整机制。 11. 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在短期分析中,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当等量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时,最初会使产量增加,超过一定量时产量开始递减。 12. 劳动力参与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加市场性劳动程度的相对数。 13. 余暇时间劳动者在单位时间(24小时)内从事市场性劳动以外的全部剩余时间。 14. 非均衡分析 指在市场不完全竞争、主体非自愿、供求不相等的情况下而又研究市场的大致趋向和稳定状态的分析方法。 15. 职业流动率指某两年中改变职业的就业人数与总就业人数与之比。 16. 补偿性工资差别 对某些职业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以补偿不同职业间的非货币差异从而形成的一种职业间的工资差别。 17. 就业结构 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 18. 磨擦性失业 指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失业现象。 19. 最低社会保障制度 指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而发生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基本生活的制度。 20.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增加劳动时间可能不会增加工作量,也不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可能不会减少工作量,也不会降低工作效率。换句话说,劳动时间的增长和产量的增加并不总是成正比,而呈现单峰形曲线,增加劳动时间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产量反而会下降,这一规律被称为“帕金森定律”。 二. 判断题 1. 劳动力交换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结合。正确 2. 失业是价值规律调节劳动力供求的必然现象。正确 3.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原理是源于价格或经济关系。错误 4. 人均收入最大化目标的企业存在着让劳动力流动的倾向。错误 5. 从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看,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数量不等同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正确 6. 道格拉斯——有泽法则认为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低。正确 7. 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既有选择性又有流动性,而雇工只有选择性而没有流动性。错误 8. 福利按人而论,所以与劳动者的个人劳动量相关。错误 9. 计划经济假定人具有很高的觉悟,而市场经济假定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正确 10. 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性的,惟有劳动力资源是相对过剩的。正确 11. 对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分析,是劳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正确 12. 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即人力投资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和。正确 13.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式是其供给主体和供给客体分属于不同的劳动者。错误 14. 劳动力价格等于人力资源成本。错误

内部劳务市场运行管理办法

内部劳务市场运行管理办法 为适应建筑市场发展,构建与我司改制相适应的劳务市场运行体系,建立稳定的劳务基地,搞好劳务公司,实现两层分离,优化人员结构,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部分:内部劳务市场运作规则 一、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组建和管理公司统一的劳务市场,外称甘肃森洋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日常管理由各项目部负责。 二、内部劳务市场运行遵循分级管理原则,其职责是: A:公司生产管理部: 1、督促项目部按月上报劳动力计划,劳动力计划应填报现有劳动力、工种、人数及次月所需补充劳动力、工种、人数及进场时间。 2、负责对全司劳务分承包(以下简称劳务方)的评选及管理工作,负责对劳务方人工费结算的审核,并收取人工费结算0.2%管理费,主要用于个人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劳务公司资质年检审核等有关费用。 3、参加项目管理日常检查,控制人工费不合理开支,降低人工费成本。 4、公司生产管理部经常下基层,跑工地,了解情况,根据公司生产调度会要求,及时平衡,调度好各类劳动力,满足生产需要。

5、同劳务方负责人建立密切的联系网络,定期召开劳务方负责人联系会,互通信息,征求意见,使公司形成一支招之即来,能迅速到急需生产岗位上的施工队伍,以解决劳动力不足。 6、加强劳动定额管理,组织定额管理检查,抓好一线生产工人工资分配制度的执行,严格审核外包工人工费结算。 7、依据国家有关政策,会同工会组织和各基层单位,参与一线工人中的各类工伤、死亡事故处理。 8、制定对一线工种的培训计划,配合各基层单位搞好对一线短缺工种的培训。 B:项目经理部: 1、根据项目部用工计划和公司生产调度会,及时向公司上报各类劳动力补充计划,及时组织合格的劳务人员进场,输入项目部的劳务人员必须服从项目部的管理和指挥。 2、按项目需要配置混合劳务作业队,组织劳务领包,加强对劳务领包人的选拔和培养,逐步扩大劳务领包范围,凡基础、主体、收尾工种都要全面推行劳务领包制。 3、加强劳动力的调度平衡,搞好工序衔接,减少和避免窝工浪费,保项目形象进度,保工期质量,保安全生产,保原材料节约,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务人员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

劳动力市场学试题1

劳动力市场学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工资按()分为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1分) A:表现形式 B:分配形式 C:运用方式 D:性质 2、在所有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因素中最为基本的制度约束是()(1分) A:户籍制度 B:地方性就业政策 C:城市福利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 3、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选择对经济进行干预,以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对()所作的选择。(1分) A:政府的收入水平 B:政府的转移收入水平 C:政府的支出水平 D: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水平 4、在()条件下,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劳动安全水平与社会最优的保护水平相同。(1分) A:政府监督 B:信息不完备 C:信息完备 D:工会监督 5、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是()(1分) A:年龄因素 B:经济因素 C:地域因素 D:爱好因素 6、在解决弱势群体总是的过程中()(1分) A:政府是主导性的力量 B:个人是主导性的力量 C:家庭是主导性的力量 D:社会是主导性的力量 7、农村中人民公社的解体和农民流动自由度的提高形成了农村中的贫困阶层和农民群体。所有这些造就了弱势群体的()(1分) A:同一性

C:同质性 D:单一性 8、在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动是()(1分) A:劳动务需求量的变动 B: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C:劳动力代给量的变动 D:劳动力需求的变动 9、80年代初,在我国作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雏形应运而生的是()(1分) A:职业介绍所 B:职业培训机构 C:劳动服务公司 D:政府就业部门 10、凯恩斯认为解决失业问题最主要的政策手段是()(1分) A:货币政策 B:减少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 C:提高工资弹性 D:财政政策 11、在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模型中,把经济发展过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的是()(1分) A: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B: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C:托达罗模型 D:哈利斯对托达罗模型的修订 12、凯恩斯认为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中,任何一个时期都有一个唯一决定性的就业量,这一就业量是由()(1分) A:产品市场的均衡决定的 B: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决定的 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决定的 D:单一市场均衡决定的 13、下列关于垄断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分) A:只存在买方垄断的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会出现短缺的劳动力 B:双边垄断条件下,垄断的工资率和就业量都会大大低于竞争性市场 C:只存在卖方垄断的条件下,可以降低劳动力的雇佣量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D:只存在卖方垄断的条件下,可以降低劳动力价格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14、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是()(1分) A:滞后的

搜寻摩擦市场

搜寻摩擦市场:搜寻和匹配模型的发展及其应用1 收稿日期:2010-10-28 作者简介:李宝良(1980-),男,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助理教授,经济学博士; 郭其友(1963-),男,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一、引言 阿罗-德布鲁范式是一种理想状态(斯塔尔,2003),它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假设: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买方和卖方,买卖双方拥有商品价格和质量等方面的完全信息,市场交易可以无任何阻碍地瞬时完成,买卖双方无需经过搜寻过程就可以找到交易对手,市场总能达到出清的状态。然而,现实中的市场并不能满足阿罗-德布鲁范式的理论假设。在现实市场中,随时存在阻碍交易顺利达成的因素。因此,买卖双方要达成交易,通常需要经历一个搜寻过程。譬如在劳动力市场上,一方面雇主在寻找雇员,另一方面雇员也在寻找雇主。搜寻过程需要耗费时间和资源,即花费搜寻成本,这就是所谓的搜寻摩擦①(search frictions)。正因为这样,市场才会经常处于非出清状态,就像劳动力市场上同时存在失业和空缺职位那样的市场非出清状态。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美国西北大学的戴尔·莫滕森(Dale T.Mortensen)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这三位经济学家对劳动力市场的非出清状况,即存在搜寻摩擦的市场进行了理论分析,极大地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因此,今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这三位学者。瑞典皇家科学院称,这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了分析搜寻市场的理论框架。其中,戴蒙德奠定了该理论框架的基础,莫滕森和皮萨里德斯进一步扩展了该理论框架,将戴蒙德提出的搜寻和匹配模型应用于分析存在搜寻摩擦情形下的价格差异(price dispersion)和经济效率,发展了基于搜寻和匹配模型的失业理论,并且运用该理论深入分析了失业的决定因素。 戴蒙德、莫滕森和皮萨里德斯能荣膺201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是因为他们的研究与现实经济具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这三位经济学家提出和发展的理论框架不仅适用于劳动力市场分析,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应用于对其他市场的分析。本文接下来将简要介绍他们的学术生涯及主要著作,阐述他们在研究搜寻摩擦市场方面所做出的理论贡献以及对基于市场搜寻分析框架构建的搜寻与匹配模型的发展与应用,最后对他们的理论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指导意义进行简要评价。 二、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生平与主要著作介绍 (一)戴蒙德的生平及主要著作 戴蒙德生于1940年,1960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1963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64~196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始教学生涯;1966年至今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并在1985~1986年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院院长;2002~2003年被推选为美国经济学协会主席;2010年10月被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为美联储委员会理事。 戴蒙德著述颇丰,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增长、社会保障、公共财政和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问题。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里,他共出版了九部著作,并发表了130多篇论文。1994年,美国西北大学校长在为戴蒙德颁发欧文·普莱恩·内默斯奖②( Erwin Plein Nemmers Prize )时称,他的理论研究为其他经济学家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很少有学者能够做到这一点,哪怕是一次,而戴蒙德却做到了三次。戴蒙德在经济学界享有极高的声望,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和奖励。他不但是美国计量经济学学会成员、古根海姆成员、内默斯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而且还是美国社会保障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在过去的40多年里,戴蒙德一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 戴蒙德的经济学家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进耶鲁大学时选择了电子工程学专业,后因受同宿舍的研究生(当时大学新生和研究生一同住在老校区)的影响改修数学,并选修了经济

构建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理论演进的启示(一)

构建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理论演进的启示(一) 摘要:劳动力市场的理论演进揭示,现实的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在发展中国家大多存在严重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分割的原因来自劳动力供给方面、产业方面以及制度等多种因素。中国要构建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关键是推动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实践上可从多个方面同时推进。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体化 《珠三角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明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是广东省今后重大发展任务之一。要“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其中“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必要条件。 一、新古典经济学对劳动力市场的认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新古典学派在劳动经济学领域一直是公认的主流学派。该学派有许多代表人物,但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第一,强调市场机制以及市场要素在决定工资水平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而将其他影响因素如法律、制度、文化等作为事先给定的因素;第二,对人类行为模式的假设为:经济人、理性选择、偏好独立;第三,对劳动力市场本质的假设:劳动力市场具有高度的竞争性,存在大量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双方都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在市场自由进入和退出,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研究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大量运用边际决策原则,即在经济人假设前提下,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是有利可图的。二是常常运用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假设条件少,能够推断出精美复杂的经济模型,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致命缺陷:一旦假设条件稍有偏差,模型和预测结果便可能被全部推翻。 根据上述对新古典劳动经济学派的简短回顾,可以看出,在其理论框架中,劳动力市场被当做是富有竞争性的、统一的整体,不存在地区、城乡等的隔离现象,这是分析个人和企业行为的前提和出发点。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劳动力市场的认识——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MS)对劳动力市场的认识与新古典劳动经济学派的假设截然不同,认为新古典学派的竞争性假设无法解释劳动力市场的许多现实(如贫穷、歧视、与人力资本相悖的收入分配等),忽略了劳动力市场职业结构的性质和制度因素的作用。 该理论的特点是:劳动力市场不再被看做为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而是被分割为几个不同的市场,各个市场有不同的特点,它们有不同的分配劳动和决定工资的方式;各个劳动力市场是相对封闭的,造成这种封闭的因素是集团因素的联合和制度因素的约束。该理论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第一,侧重从需求的角度研究劳动力市场均衡和工资的决定,而新古典学派侧重从供给的角度研究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理论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二,强调制度、组织、习俗包括社会歧视对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影响。 最早全面阐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是多林格和皮奥里,他们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是有高度组织的正式劳动力市场,有详细的雇佣决策原则,市场力量基本不发挥作用。其需求方生产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工资分配遵循的并非新古典的边际原则,劳动者收入高,升迁机会较多。而次级劳动力市场的雇佣与工资分配则根据边际决策原则决定,市场力量工资和就业决定中发挥主要作用。其需求方为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小公司或行业,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缺乏培训与晋升的机会,一级市场与次级市场之间存在流动障碍。 关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新古典学派从劳动力供给角度出发,认为人力资本是主要的决定因素。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则从劳动力需求角度出发,认为分割主要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