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统计术语

常用统计术语
常用统计术语

常用统计术语

1、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2、基期统计上通常把作为比较的基础时期称为基期。

3、报告期统计上通常把和基期对比的时期称为计算期或报告期。

4、发展速度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用来说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即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快慢。其计算公式为:发展速度=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发展速度一般用百分数(以基期水平为100)表示,当比例数较大时,则用倍数表示较为合适。

5、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发展水平之比,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间内总的发展速度。

6、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前一时期发展水平之比,反映社会经济现象逐期的发展程度。

7、增长量增长量是时间数列中两个发展水平之差,它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即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

8、增长速度是根据增长量与基期水平对比而求得的一种相对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的速度,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若干倍)。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速度=(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计算结果若为正值,则称为增长速度或增长率;若是负值,则称为降低速度或降低率。

9、平均发展速度指一定时期内各单位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发展的平均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根据环比发展速度计算:= =

根据发展水平计算:=

公式中,代表平均发展速度,表示历年的环比发展速度,n表示基年以后各年的项数,表示报告期发展水平,表示基期发展水平。

10、平均增长速度用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逐期增、减的一般程度。平均增长速度不能根据各项的环比增长速度指标直接求出,在数额上,它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1,即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11、百分点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是百分数中相当于1%单位,通常用于两个百分数相减的场合。

12、现行价格也称当年价格,就是报告期当年的实际价格,如工业品出厂价格、农产品收购价格、商品零售价格等。

13、可比价格是指在不同时期的价值指标对比时,扣除了价格变动的因素,以确切反映实物量的变化的价格。按可比价格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换算。一般来说,可比价格主要用来计算某指标的可比价增长速度。

14、权数在统计计算中,用来衡量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在总体中作用大小的数值叫权数。

15、番与倍“番”是按几何级数计算的,“倍”是按算术级数计算的。增加一倍,就是增加100%;翻一番,也是增加100%,但除了“一倍”与“一番”相当外,两倍与两番以上的数字含义就不同了,而且数字越大,差异越大。例如“增加两倍”,说明报告期水平相当于基期水平的300%,也就是增加了200%;而“翻两番”,就说明报告期水平相当于基期的400%(一番是二,二番是四,三番就是八),即增加了300%。同样,翻三番就是增加了700%,翻四番就是增加了1500%。

翻番的计算公式为:n=[lg(报告期数÷基数)]÷lg2

n表示翻番数lg是常用对数符号

1、GDP、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是否属于同一指标?

GDP、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地区生产总值属于同一概念指标,但在具体使用上有不同之处。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缩写,我国习惯上将国家和地区的GDP统称为国内生产总值。考虑到Domestic一词有“国内、地区、当地、家里”等多种涵义,故国内外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将全国和地区的GDP一律称为国内生产总值不恰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统计局印发了“国统字[2004]4号文《关于改进和规范地区GDP核算的通知》”,对GDP中文名称的表述作了进一步规范,全国的GDP 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地区GDP 改称为“地区生产总值”,特定地区的GDP用行政区的名字作定语,如“XX省生产总值”,简称为“XX省GDP”。按照这一规定,常州市的GDP应称为“常州市生产总值”,如果在应用数据时不带“常州市”,则称为地区生产总值。2、国内生产总值是如何产生的?核算资料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基本上是按国际通行的核算原则,对各种类型的资料进行加工计算得出的。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统计资料,包括国家统计局系统的统计资料,如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报酬、价格、住户收支统计资料,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如交通运输、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国际收支统计资料;第二部分是行政管理资料,包括财政决算资料、工商管理资料等;第三部分是会计决算资料,包括银行、保险、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邮电通信系统的会计决算资料等。

我市自90年代初开始进行GDP的核算,当时完全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有关方法制度开展。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市GDP核算的方法制度、资料来源、数据质

量等方面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目前已基本建立了符合我市实际的,能够全面、客观反映我市经济运行状况的核算体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统计手段不断完善和统计自动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专业和领域采用了抽样调查、超级汇总等方法,避免了中间层次的干扰和影响,从源头上保证了GDP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目前国家对GDP数据的核算和发布有哪些具体规定?

2003年11月,国家统计局下发了国统字[2003]70号文,提出了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的改革办法,对年度和季度GDP核算和数据发布程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1)年度GDP核算,按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步骤进行:

初步核算数:在当年12个月进度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计算,于次年1月20日左右发布,并在2月和5月出的《统计公报》、《中国统计摘要》上使用;

初步核实数:在统计年报资料的基础上计算,于次年9月在《中国统计年鉴》上发布;

最终核实数:在统计年报、部门会计、财政决算资料的基础上计算,于隔年5月和9月在《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年鉴》及其他出版物上发布。

(2)季度GDP核算,按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步骤进行:

初步核算数:在主要进度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计算,于季后15日公布计算结果;初步核实数:在所获取的更加全面的资料基础上计算,于季后45日公布调整结果;

最终核实数:根据年度GDP最终核实数对全年各季度GDP初步核实数进行调整,形成各季度GDP,并对外公布。

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过程中,都要对上一步骤公布的数字进行修订,既要修订GDP总量,也要相应修订增长速度。

目前我市年度、季度GDP核算数据的发布严格按照省统计部门的规定执行。一般来说,季度GDP按初步预计数和省局评估数两个步骤发布,年度GDP按初步预计数、省局评估数、年报核实数三个步骤发布。季度GDP初步预计数一般在4、7、10月份《常州统计信息》(上册)中发布,省局评估数一般通过分析、信息的形式发布;年度GDP省局评估数一般在“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下年度的《统计手册》上发布,年报核实数则在下年度的《常州统计年鉴》上发布。

4、为什么我市各辖市区的GDP相加不等于全市的地区生产总值?

根据统计方法制度规定,我市各辖市区GDP主要按隶属关系进行核算,各辖市区GDP相加不等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市GDP核算尚未实行“在地统计”,一些部省属企业、市属企业以及银行、保险、通信等行业的增加值,均由市局统一核算,不包括在辖市区的核算范围内。

二是目前我国实行“统一领导、分散管理”的统计体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执行“方法统一、分级核算、各负其责”的模式,即从国家到省、市、县(区),均作为一个独立的总体单独进行核算,相互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加总关系。而各级在核算过程中,都会由于资料来源、核算方法、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使得GDP核算数据出现偏差。同时,GDP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指标,区域范围越大,资料收集越全面,核算的准确性也就越高,而市级以下由于资料收集的局限性,核算难度相对较大,准确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三是近年来随着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非全面调查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调查数据代表性的高低也会对统计数据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带来GDP核算数据的偏差。例如目前规模以下工业、限额以下批零贸易业的数据主要通过抽样调查方式取得,就全市范

围来说,由于样本数量较多,代表性相对较高,基本可以满足GDP核算的需要,而辖市区样本数量相对较少,代表性也相对较低,有可能对总体数据的推算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GDP核算数据的准确性。

四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在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在新旧核算体系的转变过程中,核算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充实,核算方法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而个别地区由于业务人员对核算知识和方法掌握不够充分,也会使GDP核算产生偏差。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地区受不正确政绩观的影响,人为抬高GDP核算数据。

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如何计算?为什么应当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GDP是一定时期内GDP与同期人口平均数的比值。按照国际标准,人口平均数应当采用同期平均常住人口,我国在核算制度中也规定,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计算人均GDP都应以常住人口作为分母。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户籍管理比较严格,流动人口规模很小,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数值十分接近,因此,采用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对于客观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影响不大。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各地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采用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已经难以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人口大量流入的地区,人均GDP容易被高估;人口大量流出的地区,人均GDP 又往往被低估,影响了地区人均GDP的可比性和准确性。因此,为了准确反映各地人均GDP水平,保证地区之间数据的可比性,应当使用人口统计中的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常住人口数据的取得比较困难,主要依靠逢0年份的人口普查、逢5年份的1%人口抽样调查和每年一次的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获

得,而抽样调查只对国家和省级有代表性,省级以下地区大多数年份提供不出常住人口数据。因此,各地区在计算人均GDP时,使用的人口数据口径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国家及省采用常住人口,而省级以下地区按照户籍人口计算。2003年,国家统计局出台文件,改进和规范地区人均GDP的计算方法,文件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各地区要统一使用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并对历史数据作同口径调整。作为过渡性措施,可在两年内同时计算两种口径的人均GDP,两年后取消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

2005年开展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为了增强省级以下地区的代表性,各地都对调查样本进行了扩充,我市实际调查的比例超过总人口的2.5%。本次调查将为修正、测算2003年、2004年及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前各年份的常住人口数据,科学准确地计算包括人均GDP在内的人均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提供客观依据和基础数据。

6、为什么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经常不同步?

国内生产总值可以比作一块蛋糕,其最终分配形成三部分的资金流向,第一部分是以各单位和个人上交工商税收等形式上交财政部门,形成国家所得,它的主体部分就是财政收入;第二部分是企事业单位以净利润(留利)、公益金、提取的折旧基金等形式留成,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形成单位所得;第三部分是以劳动者报酬、福利费、各类津贴等形式向居民支付,形成个人所得。当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比较稳定时,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的增长相对比较接近。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比例总会有一定的倾斜,这样,作为国家所得主体部分的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就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不尽一致了。

此外,核算时间、范围、价格方面的不同,以及财政税收政策执行中的非经济性因素,也会使得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出现差异。最近几年来,

我市财税部门加大欠税清缴力度,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基本上都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7、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高低反映了什么问题?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又称为财政依存度,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国内生产总值分配中,国家(或地方)所得占的比重。一般来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高,说明国家(或地方)财力越充足。作为一项监测指标,它表明财政收入的规模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扩大。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高低,不仅与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受到国家财税政策、税收征管强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经济运行质量高、第一产业比重低、新兴行业、资源型行业和高附加值行业比重大的地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比较高。由于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涉农企业、福利企业等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企业如果在地方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高,也有可能导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偏低。另外,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教育、文艺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等部分行业的增加值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和固定资产折旧构成,对GDP有贡,但对财政收入却没有太大贡献,如果这些行业比重高,也可能使得该地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低于其它地区。除上述原因之外,财政收入与GDP核算口径的不一致,也会使得地区之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不可比,近年来,我市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加速推进,城区财税解缴渠道基本已经按“在地口径”,而GDP核算尚未实行“在地统计”,仍然按照隶属关系进行统计,这就使得部省属企业及市属企业相对较多的辖区,其GDP统计口径相对于财税口径要小一些,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则比其它城区来得高。

8、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什么应当按照可比价格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社会最终成果的实物量规模的变动情况。由于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其价值的变化不仅受到物量变化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价格变化因素的影响,故在对不同年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比较时,必须通过不变价核算,将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成按某个固定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以剔除价格变动的因素,得到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从而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的动态变化情况。因此,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应当按照可比价格计算。

9、人均GDP与人均收入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人均GDP是反映按人口计算的全社会新创造的价值,从分配的角度来说,它包括国家收入(也就是各项税收)、企业收入(也就是企业利润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者收入,因此人均GDP的概念要大于人均收入,也就是说,个人收入(包括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只是GDP中的一个构成要素。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劳动者收入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约在45%左右。

10、什么是绿色GDP?

GDP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反映经济发展,却没有反映出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容易过高地估计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形成一种扭曲的经济图像,特别是对依赖开发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产资源和森林资源获得重要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开展资源环境核算,并对GDP数据作相应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提出绿色GDP的背景。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绿色GDP的理解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原有GDP的基础上考虑了环境资源因素,将绿色GDP定义为从现行GDP总量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二是在原有GDP的基础上考虑了环境资源及产品资本因素,将绿色GDP定义为从现行GDP总量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

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还要扣除不良物品和服务价值;三是在原有GDP 的基础上考虑了环境资源、产品资本和人力资本因素,将绿色GDP定义为从现行GDP总量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还要扣除不良物品和服务价值,再加上地下经济活动、非市场交易的家务劳动、国民时间资产和闲暇活动等,这是对第一、二种含义的拓展,可视为最广义的绿色GDP。上述三种不同的含义,是从构成国民财富的不同层次来界定的,第一种定义只考虑了自然资本,第二种定义考虑了自然资本和产品资产,第三种定义则将自然资本、产品资产和人力资源都考虑进去。

虽然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究绿色GDP的核算方法,但尚无一个国家政府正式公布绿色GDP数据。由于技术和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要真正形成科学、客观并得到各方面认可的绿色GDP核算方法,还有相当艰巨和复杂的工作要做。11、如何理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

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反映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仅用这个指标来判断一个地区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有一定的片面性。服务业占GDP比重的高低,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标准,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看,一个国家和地区只有在完成工业化过程后,服务业才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并成为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来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可以反映经济和社会的发达程度,但对于同处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地区,则需要全面、客观地理解。在工业化发展阶段,由于工业经济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很大,工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则会保持相对稳定甚至有所下降,因此,单纯用服务业占GDP比重的高低或比重的升降来衡量一个地区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就显得不够全面和科学。

12、现代服务业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来临》一书中详细分析了后工业社会的特征,并突出强调了后工业社会中的现代服务业与在此之前的服务业的区别。他认为,在农业社会,由于生产效率低,剩余劳动力多、素质差,因而服务业主要以个人服务和家庭服务为主;在工业社会中,服务业主要围绕商品生产活动而展开,以商业服务和运输服务为主;但在后工业社会中,服务业则以技术性、知识性的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美国学者马克卢普则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明确给出了现代服务业的一般范畴和简单分类模型,他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四个行业,即教育、科学研究、通信媒介和信息服务,突出强调了现代服务业的知识性和信息服务性。

研究专家还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提出,传统服务业一般具有增加值低、乘数效应小和劳动力素质较差等方面的特点,与之相对应,现代服务业一般具有五大基本特性,即知识性、高增加值性、高素质性、高科技性和新兴性。但具体到某一实际的服务行业,它可能同时具有五大特性,也可能只具有其中一二个特性,例如旅游业的整体行业具有知识性和高增加值性,但缺乏高科技性、高素质性和新兴性。只有诸如航天中心游和未来的太空游之类的科技旅游,才能同时具备现代服务业的五大基本特性。因此,在理论上就需要依据现代服务业的五大特性,具体确定或有效界定现代服务业的标准。一般而言,在做出总量定性判定的前提下,界定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标准有两个:一是同时具备五大特性的严格标准;二是只需要具备某一特性的宽泛标准。如旅游业,总量定性判定具有知识性和高增加值性,按宽泛标准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但按严格标准则不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又如,房地产业在我国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兴起的,相对于传统的建筑业而言,具有新兴性和高增加值性的,但缺乏知识性和高素质性,按严格标准不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但按宽泛标准,又可以将其归类于

现代服务业之中。

根据对现代服务业的定义和特征分析,一般认为,现阶段宽泛标准的现代服务业大致包括通信、信息服务、金融保险证券、物流、中介和咨询服务、旅游、房地产等行业。

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在之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提出,“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之一。

目前,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主要用于理论和政策研究,它的分类与统计上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存在一定的差距。统计上对行业分类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凡经济活动的性质相同就属于一类,而不看其生产方式、科技水平是否先进。而现代服务业则比较着重于产业的发展研究,把关联性的行业归于一类进行整个产业的分析研究,这使得现代服务业在统计分类上属于一个跨多个行业的概念。

13、文化产业如何界定?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2004年,国家统计局在与中共中央宣传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具体包括: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

14、我省是如何界定民营经济的统计范围的?

目前,国家统计局还没有正式制定民营经济统计制度,但许多地方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并探索建立了民营经济统计制度。由于各地对民营经

济概念的理解、范围的界定存在差异,如有些地方将除国有以外的企业都归到民营经济的统计范畴中,而有些地区的民营经济仅包括私营个体经济,因此,目前的民营经济统计数据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并不可比。

江苏省统计局在2004年研究制定了《民营经济统计报表制度(试行)》,对民营经济的统计范围进行了界定,并从2004年年报开始实施。根据这一制度,民营经济主要包括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其他联营企业、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剔除国有控股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剔除国有控股企业)、其它内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目前,省内各辖市已经按照省统计局的规定,建立了本地区的民营经济统计制度。

15、在统计分析中经常使用的“贡献率”是如何计算的?

统计分析中经常使用“贡献率”这一指标来分析经济增长中各种因素作用的大小程度,其含义是某因素的增长量占总增长量的比重。其计算方法是:

例如计算2004年某市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用第三产业的增量除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量来求得:

16、通常所说的“三大需求”指的是什么?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通常被称为“三大需求”。人们一般用投资率、消费率和净出口率来反映三大需求的比例关系,用投资贡献率、消费贡献率和净出口贡献率来反映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分析三大需求的比例关系以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离不开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简称支出法GDP)的三大构成项,即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其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支出法GDP=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1)计算投资率(或消费率、净出口率),通常指一定时期内资本形成总额(或最终消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

国际上通行的计算方法为:

(2)各需求成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常指各需求成分增量与支出法GDP 增量之比;在总的经济增长率中各需求成分的拉动点数,等于各需求成分的贡献率乘以支出法GDP增长率。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用三大需求来分析研究经济问题和发展趋势,对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区域比较适宜,而对于省、市等地区来说,由于地区间的经济流动难以分清,用三大需求来分析经济发展趋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常州这样的地级城市来说,一般不宜计算投资率、消费率和净出口率,依靠现有核算资料也难以计算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7、什么是指数?它和一般相对数有什么区别?

指数是一种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动态的相对数,比较常用的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等。运用指数可以测定不能直接相加和直接对比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动态;可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可以研究总平均指标变动中各组标志水平和总体结构变动的作用。指数和一般相对数的区别在于:一般的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现象数值之比,而指数却是说明复杂社会现象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可分析各种构成因素的影响程度。

18、平均指标如何计算?计算与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哪些问题?

平均指标有多种计算方法,主要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前三种是根据各单位标志值计算的,故称为数值平均值,后两种是根据标志值所处的位置确定的,故称位置平均数。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比较常用的是算术平均数,其基本算法是用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之和除以总体各单位数。根据计算所依据的资料不同,算术平均数有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两种算法。

简单算术平均数就是根据未分组资料,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简单加总,再除以总体单位数。其计算公式为:

= = 加权算术平均数就是根据分组资料,将各组标志值乘以相应的次数求得各组标志总量,然后相加求得总体的标志总量,再除以总次数。决定加权算术平均数大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各组标志值的大小,二是权数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

= = 式中:Xi代表各组的标志值,Fi代表各组的次数,即权数。

计算与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注意总体的同质性。即要求被研究现象总体各单位的某一标志应具有相同的性质,不能把存在本质差异的现象混在一起计算。(2)组平均数与总平均数的结合。这种结合有双重含义:一是由于总平均数把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抽象化了,为了深入研究现象总体的特征和分布规律,有必要结合统计分组,计算组平均数,以补充说明总体内部各方面的不同特点。再则是通过计算组平均数,可以揭示现象内部结构对总体平均数的影响。(3)注意极端值对平均数的影响。这一点主要在运用算术平均数时要特别注意,必要注意将特大或特小的个别极端数值剔除,然后再根据其余数值计算平均数。

19、“百分比”和“百分点”在计算方法和意义上有什么不同?

百分比也称百分数,是相对指标中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百分数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减少。在运用百分数时,一定要注意概念的准确,如“比原来增长20%”,即表示原来为100,现在为120;“比原来下降20%”,即表示原来为100,现在为80;“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为100,现在为20。另外在运用百分数时还要注意,有些百分数只能小于100%,如粮食出粉率等;有

些百分数最多只能达到100%,如产品合格率,种子发芽率等;有些百分数可以超过100%,如产品产量计划完成情况等。同时,要注意区别“占”、“超”、“为”、“增”的含义和用法,“占计划百分之几”指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超计划的百分之几”,就应该扣除原来的基数(-100%);“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掉原有的基数(-100%)。

百分点则是百分比中相当于1%的单位,反映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是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情况的主要表现形式。例如“十五”期间,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7.5%下降为 4.1%,我们可以说第一产业比重较“九五”期末下降了3.4个百分点,而不能说成“下降了3.4%”;再如今年我市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为102.5,去年为104.3,可以说是“物价上升幅度比去年下降了1.8个百分点”。

20、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统计调查方法有哪些?未来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什么?

我国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系统和各业务部门为了定期取得系统的、全面的基本统计资料,按一定的要求和表式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统计报表要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进行填报。

(2)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对全体调查对象普遍进行的一次性的全面统计调查。它通过逐个调查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情况,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和提供反映国情、国力情况的统计数据。

(3)抽样调查,也称样本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按一定程序从所研究对象的全体(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获取数据,并

以此对总体的一定目标量(参数)作出推断。

(4)重点调查,是在全体调查对象中整群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取得统计数据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这些重点单位虽然为数不多,但其标志总量在整个总体的标志总量中占较大比重,因而对这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所取得的统计数据能够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5)典型调查,是一种比较灵活的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目的和任务,通过对调查对象的初步分析,有意识地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一般来说,典型调查不在于取得现象的总体数据,而在于了解与统计数据有关的生动的具体情况,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6)科学推算,是利用已有相关资料或通过有关非全面调查取得的总体中的一小部分个体的有关资料为基础,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对某些统计指标进行科学测算的方法。在运用科学推算方法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必须在各种调查取得丰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二是必须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动向和规律,避免理论值和实际值的严重背离。

我国未来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有限的全面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21、为什么有了全面报表统计还要开展普查?我国现行的普查项目有哪些?

普查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了解某个社会经济领域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大规模的全面统计调查。普查资料具有全面、系统、准确、可靠的特点,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科学决策、分析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和开展抽样调查的基础。

全面报表统计和普查同属全面调查的范畴,但全面报表统计不能代替普查。一是全面报表统计并不全面,它没有将所有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列入全面调查

的范围,例如对工业企业的统计,平时的定期报表范围仅包括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对商业零售企业,只统计到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上、员工人数在60人以上的限额以上企业,不在这个范围中的企业以及面广量大的个体工商户,主要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来取得其经济总量;二是全面报表统计的调查内容、统计分组等相对比较简单,不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各种内部结构的变化;三是全面报表统计所依据的定期统计报表制度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全面报表统计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我国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目标模式中明确提出,周期性的普查制度将在新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居于基础的地位,而全面报表主要起到辅助和补充的作用。1994年,国务院批转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国家普查制度改革统计调查体系的请示》的通知,明确了普查在统计调查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正式确立了周期性的普查制度。当时的普查项目包括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和基本单位普查5项,其中基本单位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其余4项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2003年,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对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作出重大调整,将原来的工业、第三产业和基本单位3个普查合并为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逢3、8的年份实施;人口普查、农业普查仍然每10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0、6的年份实施。由于普查工作量比较大,而且一般都是按年度进行,这使得几乎所有年份都有普查任务。

22、如何理解抽样调查的结果?

抽样调查与其它调查一样,也会遇到调查的误差和偏误问题。抽样调查的误差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工作误差(也称登记误差或调查误差),一种是代表性误差(也称抽样误差)。由于抽样调查可以通过抽样设计以及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将

代表性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而与全面调查相比,抽样调查又具有样本单位少、所需调查人员少的特点,工作误差要比全面调查来得小。因此,在调查的样本单位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抽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是完全可以信赖的。抽样调查数据之所以能够用来代表和推算总体,主要是因为抽样调查本身具有其它非全面调查所不具备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调查样本是按照随机的原则抽取的,在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抽样调查能够保证被抽中的单位在总体中的均匀分布,不致出现倾向性误差,代表性比较强。

(2)抽样调查是以抽取的全部样本单位作为一个“代表团”,用整个“代表团”来代表总体,而不是用随意挑选的个别单位代表总体。

(3)所抽选的调查样本数量,是根据调查误差的要求,经过科学的计算确定的,在调查样本的数量上有可靠的保证。

(4)抽样调查的误差,是在调查前就可以根据调查样本数量和总体中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计算,并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调查结果的准确程度较高。

基于以上特点,抽样调查被公认为是非全面调查方法中用来推算和代表总体的最完善、最科学的调查方法。

23、什么是景气调查?景气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企业景气调查是对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进行监测和预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统计调查方法,它是通过对企业家定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状况的预期、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来编制景气指数,预测经济发展的变动趋势。这种调查方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欧洲,目前国际上有50多个国家开展此项调查。

我国的企业景气调查制度建立于1998年。目前每个季度组织一次调查,通过调查产生“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前者用以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

状况,属于一种“微观指数”,后者用以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感受与信心,属于一种“宏观指数”。景气指数介于0和200之间,如果计算出的景气指数在180以上,经济运行属于非常景气;[180-150]为较强景气区间;[150-120]为较景气区间;[120-110]为相对景气区间;[110-100]为微景气区间;100为景气临界点,[100-90]为微弱不景气区间;[90-80]为相对不景气区间;[80-50]为较不景气区间;[50-20]为较强不景气区间;20以下为严重不景气区间。由于景气调查具有预警预测的作用,有人形象地把它比喻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温度计”。

目前,我市景气调查的样本企业达300多家,涉及工业、建筑、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批发和零售贸易、房地产、社会服务、计算机信息传输和软件服务、住宿餐饮等各大行业,基本覆盖了全市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企业。24、什么是网上直报?网上直报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统计网上直报,是指统计调查对象通过国际互联网,建立与统计机构数据网络的直接连接,向统计机构报送统计报表。实施统计数据网上直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模式由逐级上报、层层汇总的传统方式向网络环境下在线采集方式的转变,是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统计信息化工程建设,实现统计报表上报无纸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网上直报的意义和作用在于,一是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级汇总,从而增强统计数据的抗干扰能力;二是可以通过基层人员数据录入环节的审核,将数字差错消灭在基层,从而提高源头统计数据质量;三是可以减轻各级统计部门专业人员催报、录入、审核、查询等方面的工作压力,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对数据质量的监控和数据的分析应用上,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提高统计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四是可以加强统计部门与调查对象的联系和沟通,企业可以从直报系统的网站中得到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此外,网上直报对于改革统计调查组织体系、加快推进在地统计、促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等,也有着

统计学相关术语(2)

统计学相关术语 1、概率(proability):度量一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实数,其值介于0 与1 之间。一随机事件的慨率可看作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试验时,该事件发生的频率的稳定值,也可看作对事件发生的相信程度。 2、统计学(statistics):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也就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主要又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3、描述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描述统计是通过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数据的分布状态、数字特征和随机变量之间关系进行估计和描述的方法。目的是描述数据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描述统计分为集中趋势分析和离中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三大部分。 4、推断统计(Inferential Statistics):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做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主要包括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两种方法。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划分,一方面反映了统计方法发展的前后两个阶段,同时也反映了应用统计方法探索客观事物数量规律性的不同过程。 5、数值型数据(metric data):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对事物的精确测度,例如:身高为175cm、168cm、183cm。 6、分类数据(categorical data) :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例如,人口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类。 7、总体(population):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 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也称为元素。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有限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8、样本 (sample):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或样本量 (sample size)。 9、变量(variable):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如商品销售额、性别等,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即数据。变量基本分类可分为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名称;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名称。其他分类可分为随机变量与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0、平均数(mean):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统计量,用来表明资料中各观测值相对集中较多的中心位置,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它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11、众数(mode):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数据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一组数据可能没有众数或有几个众数。众数适合于数据量较多时,并且在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且有明显峰值时应用。 12、中位数(median):是另外一种反映数据的中心位置的指标,其确定方法是将所有数据以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中央的数据值就是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在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 13、四分位数(quartile):一组数据中,把所有数值由小到大排列并分成四等份,处于三个分割点位置的数据就是四分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四分位数在统计学中的箱线图绘制方面应用较为广泛。 14、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简称平均数、均数或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这是因为平均数反应灵敏,每个数据的或大或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最终结果。 15、加权平均数(Weighted mean)是不同比重数据的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就是把原始数据按

统计学常用英语词汇

精心整理 统计学常用英语词汇Absolutedeviation,绝对离差 Absolutenumber,绝对数 Absoluteresiduals,绝对残差 Accelerationarray,加速度立体阵 AdditiveNoise,加性噪声 Additivity,可加性 Adjustedrate,调整率 Adjustedvalue,校正值 Admissibleerror,容许误差

Aggregation,聚集性 Alphafactoring,α因子法 Alternativehypothesis,备择假设 Amonggroups,组间 Amounts,总量 Analysisofcorrelation,相关分析 Arcing, Arcsinetransformation,反正弦变换 Area区域图 Areaunderthecurve,曲线面积 AREG,评估从一个时间点到下一个时间点回归相关时的误差ARIMA,季节和非季节性单变量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Arithmeticgridpaper,算术格纸

Arithmeticgridpaper,算术格纸Arithmeticmean,算术平均数Arrheniusrelation,艾恩尼斯关系Assessingfit,拟合的评估Associativelaws,结合律Asymmetricdistribution,非对称分布 Barchart,条形图 Bargraph,条形图 Baseperiod,基期 Bayes'theorem,Bayes定理 Bell-shapedcurve,钟形曲线

Bernoullidistribution,伯努力分布 Best-trimestimator,最好切尾估计量Bias,偏性 Binarylogisticregression,二元逻辑斯蒂回归Binomialdistribution,二项分布 Bisquare,双平方 Case-controlstudy,病例对照研究Categorical variable,分类变量Catenary,悬链线 Cauchydistribution,柯西分布 Cause-and-effectrelationship,因果关系Cell,单元

统计学英语词汇

统计学英语词汇 发布: 2008-10-08 23:42 | 作者: zhou_209 | 来源: 6sigma品质网 统计学的一些英语词汇,希望对大家有用. A abscissa 横坐标 absence rate 缺勤率 absolute number 绝对数 absolute value 绝对值 accident error 偶然误差 accumulated frequency 累积频数 alternative hypothesis 备择假设 analysis of data 分析资料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方差分析 arith-log paper 算术对数纸 arithmetic mean 算术均数 assumed mean 假定均数 arithmetic weighted mean 加权算术均数 asymmetry coefficient 偏度系数 average 平均数 average deviation 平均差 B bar chart 直条图、条图 bias 偏性 binomial distribution 二项分布 biometrics 生物统计学 bivariate normal population 双变量正态总体 C cartogram 统计图

case fatality rate(or case mortality) 病死率 census 普查 chi-sguare(X2) test 卡方检验 central tendency 集中趋势 class interval 组距 classification 分组、分类 cluster sampling 整群抽样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 相关系数 coefficient of regression 回归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bility(or coefficieut of variation) 变异系数collection of data 收集资料 column 列(栏) combinative table 组合表 combined standard deviation 合并标准差 combined variance(or poolled variance) 合并方差complete survey 全面调查 completely correlation 完全相关 completely random design 完全随机设计 confidence interval 可信区间,置信区间 confidence level 可信水平,置信水平 confidence limit 可信限,置信限 constituent ratio 构成比,结构相对数 continuity 连续性 control 对照 control group 对照组 coordinate 坐标 correction for continuity 连续性校正 correction for grouping 归组校正 correction number 校正数 correction value 校正值 correlation 相关,联系 correlation analysis 相关分析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相关系数 critical value 临界值 cumulative frequency 累积频率

统计术语大全

统计术语 A acceptance region接受区域 adjusted校正的 allocation配置、布局 alternative hypothesis备择假设 * analysis of variance方差分析 * analysis of covariance协方差分析 ANOCOVA=Analysis of covariance * ANOVA=Analysis of variance arithmetic mean算术平均值 association关联性 * assumed mean假定平均值 * asymmetric distribution非对称分布 autoregressive自回归(的) averages平均量 B bar chart条线图 Bartlett\'s test巴特利特检验 * Bayes, -ian贝叶斯的、贝叶斯 beta function贝塔函数 between(间)内 bias偏倚 biased question有偏质问 * binomial distribution二项分布 binomial theorem二项定理 bioassay生物鉴定法 bivariate normal distribution二元正态分布 blind test盲检法 Bonferroni\'s inequality Bonferroni不等式 bootstrap自助法 Box-Cox transformation Box-Cox变换 C canonical correlation典型相关 case control study案例对照研究 categorization分类 categorize分类 category类别 causality因果关系 central limit theorem中心极限定理 Chebyshev\'s inequality切比雪夫不等式 χ2-statisticχ2统计量 χ2-testχ2检验 classification分类 cluster analysis聚类分析

专业术语

专业术语 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资料分析部分易混统计术语及例题 一、增量(增长量)、增速(增长速度)、增长率与增幅 增量: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 增速:增长的相对量(也作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增长率:其严格含义为增量与基期量之比。从数学计算式上看,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在本书中如无特殊说明,则不对其进行区别。 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一般即理解为增长的相对幅度(即增速)。在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也可理解为增长的绝对幅度(也即增量)。 【例】某地区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而今年的人口为54万人。则今年该地区人口的增长量为9万人(=54-45),增长率为20%[=(54-45)÷45×100%]。 类似的,可以定义减少量、减少率、减幅等概念。 减少量=基期量-末期量 减少率=(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 【例】某地区前年的人口为50万人,而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则去年该地区人口的减少量为5万人(=50-45),减少率为10%[=(50-45)÷50×100%]。 【注】从减少量和减少率的定义容易发现,所谓减少了5万人,即增加了(-5)万人;减少率为10%,即增长率为(-10%)。 二、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n%,即n/100。 【例】某国去年粮食产量为150万吨,今年粮食增产了30万吨,则今年粮食增产20%(=30÷150×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例】某国今年粮食增产20%,去年增产了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20-12=8)。[NextPage]

【注】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三、同比与环比 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例】如现期为2008年8月,则同比指相对于2007年8月的变化,环比指相对于2008年7月的变化。特别强调一点,相对于2008年1月,其环比指相对于2007年12月的变化。 公务员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有一类资料分析题,这类题中经常利用一些专用术语对资料信息进行陈述,这就要求考生对所涉及到的有关数据性、统计性的专业术语有较强的把握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分清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答案。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把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几对考生容易混淆的术语进行比较,以帮忙考生能牢固掌握。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 1.百分数(百分比)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算法是:100×(1+20%)=120。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算法是:100×(1-20%)=80。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算法:100×20%=20。 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 “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常用统计学英文名词

常用统计学英文名词(英汉对照) Absolute deviation 绝对离差Absolute number 绝对数 Absolute residuals 绝对残差Acceleration normal 法向加速度Acceleration space dimension 加速度空间的维数Acceleration tangential 切向加速度Acceleration vector 加速度向量Acceptable hypothesis 可接受假设Accumulation累积 Accuracy 准确度 Actual frequency实际频数 Actual value 实际数 Adaptive estimator自适应估计量Addition 相加 Addition theorem 加法定理Additivity 可加性 Adjusted rate 调整率 Adjusted value 校正值Admissible error 容许误差Alternative hypothesis 备择假设 Among groups 组间 Amounts总量 Analysis of correlation相关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协方差分析Analysis of regression 回归分析Analysis of time series 时间序列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方差分析 Angular transformation 角转换 ANOVA(analysis of variance)方差分析 ANOVA Models 方差分析模型Arcing弧/弧旋 Arcsine transformation 反正弦变换 Area under the curve曲线面积Arithmetic grid paper 算术格纸Arithmetic mean 算术平均数Assessing fit拟合的评估Associative laws 结合律Asymmetric distribution非对称分布Asymptotic bias 渐近偏倚Asymptotic efficiency渐近效率

统计学词汇中英文对照完整版

统计学词汇中英文对照完整版 Absolute deviation, 绝对离差 Absolute number, 绝对数 Absolute residuals, 绝对残差 Acceleration array, 加速度立体阵 Acceleration in an arbitrary direction, 任意方向上的加速度Acceleration normal, 法向加速度 Acceleration space dimension, 加速度空间的维数Acceleration tangential, 切向加速度 Acceleration vector, 加速度向量 Acceptable hypothesis, 可接受假设 Accumulation, 累积 Accuracy, 准确度 Actual frequency, 实际频数 Adaptive estimator, 自适应估计量 Addition, 相加 Addition theorem, 加法定理 Additive Noise, 加性噪声 Additivity, 可加性 Adjusted rate, 调整率 Adjusted value, 校正值 Admissible error, 容许误差 Aggregation, 聚集性 Alpha factoring,α因子法 Alternative hypothesis, 备择假设 Among groups, 组间 Amounts, 总量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相关分析 Analysis of covariance, 协方差分析 Analysis Of Effects, 效应分析 Analysis Of Variance, 方差分析 Analysis of regression, 回归分析 Analysis of time series, 时间序列分析 Analysis of variance, 方差分析 Angular transformation, 角转换 ANOVA (analysis of variance), 方差分析 ANOVA Models, 方差分析模型 ANOVA table and eta, 分组计算方差分析 Arcing, 弧/弧旋 Arcsine transformation, 反正弦变换 Area 区域图 Area under the curve, 曲线面积 AREG , 评估从一个时间点到下一个时间点回归相关时的误差

统计学名词解释及公式

第1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一、学习指导 统计学是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和技术,它几乎被应用到所有的学科检验领域。本章首先介绍统计学的含义和应用领域,然后介绍统计数据的类型及其来源,最后介绍统计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本章各节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如下表所示。 概念:统计学,描述统计,推断统计。 统计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统计的其他应用领域。 概念: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不同数据的特点。 概念:观测数据,实验数据。 概念: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二手数据的特点。 概念:抽样调查,普查。 数据的间接来源。 数据的收集方法。 调查方案的内容。 概念。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 统计数据的质量。 概念:总体,样本。 概念:参数,统计量。 概念:变量,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 型变量,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 二、主要术语 1.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3.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4.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5.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6.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 7.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8.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9.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0.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

11.抽样调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 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收集方法。 12.普查: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 13.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14.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5.样本容量:也称样本量,是构成样本的元素数目。 16.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7.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8.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19.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一个名称。 20.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 21.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 22.离散型变量:只能取可数值的变量。 23.连续型变量: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区间中取任何值的变量。 四、习题答案 1.D 2.D 3.A 4.B 5.A 6.D 7.C 8.B 9.A 10.A 11.C、12.C 13.B 14.A 15.C 16.D 17.C 18.A 19.C 20.D 21.A 22.C 23.C 24.B 25.D 26.C 27.B 28.D 29.A 30.D 31.A 32.B 33.C 34.A 35.A 36.A 37.D 38.B 39.B 40.C 41.C 42.D 43.C 44.D 45.A 46.B 47.C 48.A 49.C 50.D 51.A 52.C 53.D 54.A 55.B

统计术语大汇总

统计术语大汇总 育龙网 WWW.CHINA-B.C0M 2009年08月26日来源:互联网 育龙网核心提示: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考生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考生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答案。此种类型类似于数量关系的数学运算,但一般比数学运算要简单。文字资料分析题中经常会涉及一些统计术语,专家就其中涉及的部分术语为大家做简要解析。 百分数与百分点 1.百分数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1)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算法是:10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算法是:100×=80。 2)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算法:100×20%=20。 【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 (1)“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2)“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00%=20%。 (3)“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例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 256÷100×100%=256%。 (4)“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 例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2.百分点 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升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 倍数与翻番 1.倍数 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为1978年3.8平方米的3.9倍。 2.翻番 指数量加倍。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指2020年的GDP是2000年的4倍。翻n番应为原来数A×2n。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1.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指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相比的动态相对数。它等于报告期水平对基期水平之比。表示报告期为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多少倍。发展速度大于100%表示上升;小于100%表示下降。 由于基期水平可以是最初水平,也可以是前一期水平,所以发展速度有两种——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2.增长速度

常用统计学词语

A abscissa横坐标 absence rate缺勤率 absolute number绝对数 absolute value绝对值 accident error偶然误差 accumulated frequency累积频数 alternative hypothesis备择假设 analysis of data分析资料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方差分析 arith-log paper算术对数纸 arithmetic mean算术均数 assumed mean假定均数 arithmetic weighted mean加权算术均数 asymmetry coefficient偏度系数 average平均数 average deviation平均差 B bar chart直条图、条图 bias偏性 binomial distribution二项分布 biometrics生物统计学 bivariate normal population双变量正态总体 C cartogram统计图 case fatality rate(or case mortality)病死率 census普查 chi-sguare(X2) test卡方检验 central tendency集中趋势 class interval组距 classification分组、分类 cluster sampling整群抽样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相关系数 coefficient of regression回归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bility(or coefficieut of variation)变异系数 collection of data收集资料 column列(栏) combinative table组合表 combined standard deviation合并标准差

常用统计术语

常用统计术语 1、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2、基期统计上通常把作为比较的基础时期称为基期。 3、报告期统计上通常把和基期对比的时期称为计算期或报告期。 4、发展速度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用来说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即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快慢。其计算公式为:发展速度=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发展速度一般用百分数(以基期水平为100)表示,当比例数较大时,则用倍数表示较为合适。 5、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发展水平之比,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间内总的发展速度。 6、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前一时期发展水平之比,反映社会经济现象逐期的发展程度。 7、增长量增长量是时间数列中两个发展水平之差,它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即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 8、增长速度是根据增长量与基期水平对比而求得的一种相对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的速度,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若干倍)。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速度=(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计算结果若为正值,则称为增长速度或增长率;若是负值,则称为降低速度或降低率。 9、平均发展速度指一定时期内各单位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发展的平均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根据环比发展速度计算:= =

根据发展水平计算:= 公式中,代表平均发展速度,表示历年的环比发展速度,n表示基年以后各年的项数,表示报告期发展水平,表示基期发展水平。 10、平均增长速度用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逐期增、减的一般程度。平均增长速度不能根据各项的环比增长速度指标直接求出,在数额上,它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1,即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11、百分点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是百分数中相当于1%单位,通常用于两个百分数相减的场合。 12、现行价格也称当年价格,就是报告期当年的实际价格,如工业品出厂价格、农产品收购价格、商品零售价格等。 13、可比价格是指在不同时期的价值指标对比时,扣除了价格变动的因素,以确切反映实物量的变化的价格。按可比价格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换算。一般来说,可比价格主要用来计算某指标的可比价增长速度。 14、权数在统计计算中,用来衡量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在总体中作用大小的数值叫权数。 15、番与倍“番”是按几何级数计算的,“倍”是按算术级数计算的。增加一倍,就是增加100%;翻一番,也是增加100%,但除了“一倍”与“一番”相当外,两倍与两番以上的数字含义就不同了,而且数字越大,差异越大。例如“增加两倍”,说明报告期水平相当于基期水平的300%,也就是增加了200%;而“翻两番”,就说明报告期水平相当于基期的400%(一番是二,二番是四,三番就是八),即增加了300%。同样,翻三番就是增加了700%,翻四番就是增加了1500%。

统计学名词解释超级大全

统计学名词解释超级大全第一章导论 统计学: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教育统计学:专门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在心理和教育方面对实验或调查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如何根据这些资料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数学推论,找出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 描述统计:对实验或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加以整理(如制表、绘图),并计算其各种代表量数(如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量数等),其基本思想是平均,如在集中量数中将原始数据进行平均,在差异量数中将离均差进行平均,在相关量数中将积差进行平均等等。 推断统计:又称抽样统计。它是根据对部分个体进行观测所得到的信息,通过概括性的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去推测相应团体。换言之,就是根据已知的情况推测未知情况。 实验设计:研究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获得观测资料,如何更正确、更经济、更有效地达到实验目的,以揭示试验中各种变量关系的实验计划。 统计常态法则: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样本,差不多可以保持总体的特征。这种样本特性保持着总体特性的现象叫做统计常态法则。 小数永存法则:第一个样本中所表现出的特性,在其他样本中也会存在,这就是小数永存法则。此处“小数”是指小数量的意思。 大量惰性原则:某一事物的某一性质或状态,在反复观察或试验中是保持不变的。

有效数字:指能影响测量准确性的数字。 变量:又称随机变量。具有变异性的数据。三个特性,离散型,变异性,规律性。 数据:某个数值一旦被取定了,则称这个数值为随机变量的一个观察值。即数据。 总体:性质相同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基本单位或单元。 样本:总体抽出的部分个体。 参数:表示总体特征的量数。 统计量:直接从样本计算出的量数,代表样本的特征。 名称变量:指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属性、类别上不同。 顺序变量: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顺序排列起来的变量。既无相等的单位又无绝对的零点的变量。 等距变量:只具有相等的单位,而没有绝对的零点的变量。 比率变量:既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的零点的变量。 连续变量:指取值可以是某区间内任一数值的随机变量,它是指测量单位之间可以划分成无限多个细小单位,其数字形式多取小数。 离散变量:指测量单位之间不能再细分的数字资料,其数字形式常取整数。 计数数据:计算人或物的个数所获得的数据。 度量数据: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或测量标准测量时所获得的数据。 指标:表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又称统计指标,它是把各个个体的特征加总起来的综合结果。

统计学英语词汇

https://www.360docs.net/doc/231375027.html, 统计学专业词汇英语翻译  大蚂蚱社区 https://www.360docs.net/doc/231375027.html, 声明:本资源整理来自网络,禁止商用! Abbe-Helmert criterion Abbe-Helmert准则 美、英、加标准(美军标准105D) ABC standard (MIL-STD-105D) 非常态曲线 abnormal curve 非常态性 abnormality 简易生命表 abridged life table 突出分布;突出分配 abrupt distribution 绝对连续性 absolute continuity 绝对离差 absolute deviation 绝对离势 absolute dispersion 绝对有效性 absolute efficiency 估计量的绝对有效性 absolute efficiency of estimator 绝对误差 absolute error 绝对次数 absolute frequency 绝对测度 absolute measure 绝对动差 absolute moment 绝对常态计分检定 absolute normal score test 绝对临界 absolute threshold 绝对变异 absolute varia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231375027.html, 绝对不偏估计量 absolutely unbiased estimator 吸收界限 absorbing barrier 吸收状态 absorbing state 吸收系数 absorption coefficient 吸收分布 absorption distributions 吸收律 absorption law 加速因子 accelerated factor 加速寿命试验 accelerated life test 加速随机逼近 accelerated stochastic approximation 加速试验 accelerated test 乘幂加速近似 acceleration by powering 允收制程水准 acceptable process level 允收品质 acceptable quality 允收品质水准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AQL) 允收可靠度水准 acceptable reliability level (ARL) 允收;验收 acceptance 接受界限;允收界线 acceptance boundary 允收系数 acceptance coefficient 允收管制图 acceptance control chart 允收管制界限 acceptance control limit 接受准则;允收准则 acceptance criterion 允收误差 acceptance error

撰写英文论文会用到的统计学词汇汇编

众数(Mode) 普查(census) 指数(Index) 问卷(Questionnaire) 中位数(Median) 信度(Reliability) 百分比(Percentage) 母群体(Population) 信赖水准(Confidence level) 观察法(Observational Survey) 假设检定(Hypothesis Testing) 综合法(Integrated Survey) 卡方检定(Chi-square Test) 雪球抽样(Snowball Sampling) 差距量表(Interval Scale) 序列偏差(Series Bias) 类别量表(Nominal Scale) 次级资料(Secondary Data) 顺序量表(Ordinal Scale) 抽样架构(Sampling frame) 比率量表(Ratio Scale) 集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连检定法(Run Test) 便利抽样(Convenience Sampling) 符号检定(Sign Test)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 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 非抽样误差(non-sampling error) 展示会法(Display Survey) 调查名词准确效度(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元素(Element) 邮寄问卷法(Mail Interview) 样本(Sample) 信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效度(Validity) 封闭式问题(Close Question) 精确度(Precision) 电话访问法(Telephone Interview) 准确度(Validity) 随机抽样法(Random Sampling) 实验法(Experiment Survey) 抽样单位(Sampling unit) 资讯名词 市场调查(Marketing Research) 决策树(Decision Trees) 容忍误差(Tolerated erro) 资料采矿(Data Mining) 初级资料(Primary Data) 时间序列(Time-Series Forecasting) 目标母体(Target Population) 回归分析(Regression) 抽样偏差(Sampling Bias) 趋势分析(Trend Analysis)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罗吉斯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架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类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 配额抽样(Quota Sampling) 无母数统计检定方法(Non-Parametric Test) 人员访问法(Interview) 判别分析法(Discriminant Analysis) 集群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 规则归纳法(Rules Induction) 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判断抽样(Judgment Sampling) 开放式问题(Open Question) 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 分层随机抽样(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资料仓储(Data Warehouse) 非随机抽样法(Nonrandom Sampling) 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1] 存活分析 : Survival analysis 时间序列分析 : Time series analysis 线性模式 : Linear models

数据统计术语

数据统计术语篇 在接工后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与NBA数据统计相关的专业术语,特别是在一些数据类的文章里。下面资料是由古道西风瘦马前辈于2009 年7月份发布《科普贴!82games数据解析》(原帖地址)里的内容提取而得。现贴在此楼层,以后接工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数据统计类相关术语,可来本楼层查询。[以下所贴资料并非该贴全部内容,不过一些基本的术语都可查到,如果想详细了解,可点击上面所列的原帖地址进行更进一步查询] (注:本人曾经所翻一篇文章,涉及数据统计术语非常多,当时从这篇帖子里搜索到不少相关解释,不过坦白说,并没有全部找到答案(大概找到60%),所有大家以后翻译此类文章时,多用Google查询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过一般性质文章

Own : 球员在其位置上的PER Opp : 对位球员PER Net : 上两值相减所得净值 On Court/Off Court 球员在场和不在场,球队48分钟净分数,由On,Off,Net组成 On :球员在场上球队净得分 Off :球员不在场上球队净得分 +/-(Net Pts) : 球员在场上球队一赛季总共净胜分 Off,Def,Net48 : 分别是球队48分钟比赛中该球员在场时间球队得分,失分,净值 W,L,Win% : 当球员在场上球队胜场,负场,胜率.(打平不算) 注:有全队和个人的,一般通过全队比较球员在球队中的重要性 eFG : 有效投篮命中率(Effective Field Goal),调整了3分球的价值 公式eFG=(投篮命中数+0.5*三分球命中数)/总投篮数 eFGA : 对手的有效投篮命中率 FTA : 罚球数(free throw attempts) Close : 近距离投篮百分比 dClose : 对手近距离投篮百分比 Reb : 组合获得篮板比例 T/O : 对方失误率减去已方失误率所得的净失误率 Team Statistics表中数据含义 Pts : Per 100 Poss,每100次进攻(防守)过程, Offense栏是进攻, De

统计学常用公式汇总

《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汇总 组距=上限-下限组中值=(上限+下限)÷2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 111平均指标 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 或 iii.变异指标 1.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2.标准差: 简单σ= ;加权σ= 3.标准差系数: 第五章抽样估计 1.平均误差: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2.抽样极限误差 3.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 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成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4.不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第七章相关分析 1.相关系数 2.配合回归方程y=a+bx

3.估计标准误: 第八章指数分数一、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1)数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数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 ) 此差额说明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2)质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质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 ) 此差额说明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3)复杂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相对数变动分析: = × 绝对值变动分析: - = ( - )×( - ) 第九章动态数列分析 一、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

(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①由时期数列计算 ②由时点数列计算 在间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 a.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公式为: b.若间断的间隔不等,则应以间隔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公式为: (2)由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基本公式为: 式中:代表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代表分子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代表分母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 二. 平均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的个数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1)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为: (2)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