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2012年11月05日00:16

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古代长期施行的经济政策,但在相同的时间,地球的另一面,希腊、罗马却鼓励和推行了发达的商品经济政策。为何古代中西方对于务农与经商有着迥然不同的态度,究竟是地理原因,还是政治原因导致了不同的经济观点?近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史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周巩固做客吉林社科讲坛,以《比较视野下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由来及影响》为题,阐释了这一问题。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吉林省图书馆

城市晚报

主办

人物名片>>

周巩固

西方古典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史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学会理事、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历史分委员会理事、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国家社科博士后基金会评审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曾获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人才,宝钢优秀教师荣誉,国家级精品课程《世界古代史》主讲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古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课程教学。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六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著作六部。

全民皆商的古代西方社会

古希腊文明起源于公元前13世纪左右,而希腊城邦初建的时代是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城邦形成之后,一共大约有200多个希腊城邦。周巩固认为,要看此时希腊的经济情况如何,应从地理环境开始。

“希腊半岛是多山环海的地形地貌,平原少,山地多,仅有的小块平原被南面关山阻隔,就形成了古希腊形成天然的政治单位,希腊由于土地贫瘠,粮食不能自给,大多种植经济作物——葡萄、橄榄。葡萄用来酿酒,橄榄用来榨油。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希腊这种经济结构从一开始,就不是纯粹的农本经济。”

与此同时,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希腊人口分成六种人,第一种人是农民,第二种人是工匠,第三种是商人,第四种是专门从事海上作业的人,第五种人是佣工,第六种人是父母双方都不是希腊人的外来的那些移民。周巩固得出结论——“农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由于葡萄和橄榄都不是粮食,需要加工后出售到海外,而农民又不希望被商人蚕食中间的利润,再加上希腊半岛海岸线曲折,适合航海贸易,所以农民也参与航海贸易,这促成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影响下,形成了重农抑商的思想,抑商政策其主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主要表现是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稳固农业生产基础,多方面限制商业活动。从稳固封建统治的角度看,重农抑商政策大大延续了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的统治地位,但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就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一、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过程 任何思想都有它的形成发展过程,重农抑商思想也不例外,尤其发生发展过程。 (一)重农抑商思想的产生。中国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是中同古代商品经济和与之相辅而行的货币经济开始大量发展的时期,而尤以商业的发展为突出。正是在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经济从上产方式到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土地占有方式和基本剥削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其中包括井田制度的破坏和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所有这些变化和变化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都直接动摇了封建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特别是直接威胁着封建统治阶级的生存,而变化本身的激烈迅猛又使封建统治者感到惊惶失措。他们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得不认真考虑对策,采取必要措施,设想从根本上消除动乱的根源,来堵塞住正在溃决之中的狂澜,并使被打乱了的封建秩序再恢复稳定。抑商政策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在认清了祸源之后,适应着统治阶级的最高利益而提出来的。简单说,抑商就是企图从根本上消灭引起变化的总根源。即使不能完全消灭商人和商业,使社会再退回到没有变化以前的静止状态,至少可以通过抑商政策的贯彻,以限制商人和商业资本的活动,缩小商业营运的围,以便把它们的消极影响和造成的社会动乱减少到最低限度。由于商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资本主义的因素,必然动摇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因此,封建统治阶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产生。 重农抑商思想是重农抑商政策及其所反映的思想意识,其所以能历代不衰并居统治地位,是因为这种思想和政策,在每一时期都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最高利益,实际上这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正如马克思所说:“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 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各种关系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 (二)抑商政策形成过程。中国自周、以来,在长达二千年左右的封建社会中,显然中间经历过由领主制经济向地

新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重要微知识点第4课2全面认识重农抑商政策测试题

第4课 2 全面认识重农抑商政策 1 关于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②“重农抑商”即“重本抑末”或“强本弱末” ③这一政策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的国家政权 ④这一政策中断了我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A。我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并没有中断其发展,④应排除。①②③说法均正确。 2 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这反映了明初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A 工商皆本 B 重农抑商 C 轻徭薄赋 D 重商贱农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不废耕”、“不废织”、“厚本抑末”说明明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3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取决于它的( )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 经济基础 C 主流价值观 D 传统思想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对规律性问题的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重农抑商政策作为上层建筑,必然受当时小农经济的影响。 4 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的权利。”明清政府的做法( ) A 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 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导致了农耕经济的瓦解 解析:B。明清政府对资本主义萌芽采取压制的态度,而马克思则认为经济的发展要依靠国家政权的扶持。

5 话说明朝有个叫陆二的商人,他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但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这个故事的主题表明当时实行( ) A 重商政策 B 抑商政策 C 海禁政策 D 锁国政策 解析:B。材料主要说明明代设立众多关卡,高额的商税严重抑制了商业的发展,故答案为B项。 6 (2018·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雍正帝认为:“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因此,他实行的政策是( ) A 重农抑商 B 盐铁专营 C 鼓励工商 D 闭关锁国 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雍正帝把农业作为本业,工商业作为末业,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故A项正确。 7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 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 增加赋税收入 C 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 保护小农经济 解析:D。材料反映汉朝时期的商人有专门的户籍,并且还不能拥有田地,否则没收。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商人占有田地,以免影响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是从保护小农经济正常发展的角度去颁布该禁令的,故选D项。 8 (2018·河南平顶山高一下学期期中)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还有“榜下捉婿”的风习,每当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这说明( ) A 统治者鼓励商业发展 B 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C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 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解析:C。北宋允许商人及其子弟参加考试及“榜下捉婿”现象是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的结果,故C项正确。 9 明朝后期,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史

中国古代商业史 一、商业发展进程 1﹚北宋 益州﹙今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明清 出现会馆 晋商、徽商 例1 ﹙2013·重庆文综﹚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换货币的凭证 答案:D 例2 ﹙2014·新课标Ⅱ﹚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理解能力。B 项明显错误,材料反映出的商业纠纷是在交子使用之后出现的。C、D两项为无关项,所以排除这两项。材料中的“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表明交子的出现是民间的行为,其中最有力的证明就是“私为券”。 例3 ﹙2014·全国大纲﹚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说明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明显,故本题选择A;B和市场有关系;C和D不符合题意。

中国古代商业概况

第一,中国商业的萌发、形成很早。 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生产者之间物与物的直接交换。以后又有了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和居间的商业出现。古代中国商业的起源,就是从物与物的交换开始。 古代中国使用货币始于夏代。司马迁提到夏代的货币有“龟贝”。“龟”在夏代用于占卜,不可能成为货币流通;“贝”作为货币流通完全可能。“货”字从贝从化;化,变化,含交易的意思;而交易则用“贝”。由此可见,“货”字本身暗藏着货币起源于海贝的信息。在汉字中,跟货币有关的字大多带“贝”旁,如贡赋、贿赂、贫贱、買賣(买卖)、赏赐、贮、贪、赈、贩、赊、贷等等。这说明早在汉字形成之前,贝已经作为货币在交换中充当媒介了。这个认识得到考古材料的支持。 夏代既有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玄贝和专供交换的市场,又有专门从事交换,以牟利为已任的商人,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说商业在夏代已经初具雏形,这绝不是无稽之谈。如果保守一些,把古代中国的商业形成推迟到商代早期,在学术界没有疑问。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二章中说:“只要理解了货币的根源是在于商品本身,货币分析上的主要困难就克服了。”正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的那样,货币是交换的结晶,由于交换的扩大与加深,发展了在商品性质中睡眠着的使用值价与价值的对立。为了方便交易,把这种对立外部地表现出来的需要,要求有一个独立的商品价值形态,从而促使某种商品变成其他商品的等价物——货币。换句话说,那就是货币是在交换过程中,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与其他商品相对立的特殊商品。 首先取得货币形态的东西,不是一种,而是多种;并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下也不一样。比如工具——斧、刀、镈、牲畜——牛、羊、猪,外来交换品——珠、玉、贝等,都曾取得过货币形态。这种情况,无论在古代中国,还是古代世界,都是一样的。但是,这些首先取得货币形态的东西,充当货币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它们当中,以海贝充当货币的时间为最。在古代中国中原地区,从夏商至秦统一,贝币使用长达1300年;在古代中国边地云南,从春秋晚期到明末清初,贝币使用长达2100多年;而两者衔接起来,在古代中国,贝币使用长达3400多年。 第二,古代中国商业一开始就是由官府垄断的。商业主要由官办官营是上古中国商业的又一特点。这对后世影响很大。 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见《国语·晋语》。所谓“工商食官”,就是工商奴隶为官府生产商品,从事交换,为操纵工商大权的奴隶主贵族服务;而工商奴隶的衣食由官府供给。这种工商业由官办官营。 官办官营的商业性质,在商周时代体现在商业的所有环节上。据《周礼·考工记》讲,周朝国都建设格局是“面朝后市”。侯国都城也仿效这种制度建设。周天子的王宫位于王城中心,市场设在王宫后面,即北面。市场分三个部分:大市居中间,日中交易,商品是奴隶主贵族所需要的奇珍异宝、奢侈品和奴隶。朝市居东面,早晨交易,供往来商旅和官府商贾进行大宗商品批发贸易。夕市居西面,傍晚交易,供小商小贩经销一般平民所需要的东西。市场的设立,主要是为奴隶主贵族的生活提供方便。 官府对市场上经营的商品有严格限制,准许卖什么东西,不准卖什么东西,规定得很详细。凡是体现奴隶主贵族身份品级的礼器,如命服、命车、圭壁金璋、宗庙器物,禁止买卖;凡是武器,如弓、矢、剑、戈等,禁止买卖;凡是没有成熟的瓜果谷蔬不许上市。 总之,商周时期,官府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对商业实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和监督。官办官营的商业占主要地位。 第三,古代中国独立、自由的大私商出现很晚,而且给私商自由发展的春天非常短暂。 中国商业早在夏商时期已经形成,但是,独立、自由的大私商到春秋后期才出现。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 (1)先秦: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商朝都城已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场上可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大商人,如春秋后期的范蠡(“陶朱公”)和战国后期的吕不韦。 (2)南北朝:南北朝时,不少城市遭到战争破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与之相比,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北魏时,洛阳城内市场很多且有周长近八里的大市;一些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或远走异域。建康(南京)城内建有四市,市内唐铺林立;秦淮河两岸商旅云集,交易兴盛。草市(农村集市)开始出现,含义有二:一是贩饲马料之市;二是草草构成之市。 (3)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隋唐商业的四个特点如下:一是交通发达(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备有供客商骑用的“驿驴”;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从长安、登州、扬州、广州等地出发的对外交通也很发达);二是货币统一(由五铢钱到开远通宝);三是市场发达(场所固定——市;官员管理——物价和税收等;邸店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店铺限定——营业面积;时间限定——市的买卖时间;夜市草市——繁华大城市里有夜市,偏远的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四是商人众多(大商人、中等商人、小商小贩、胡商、外商)。 (4)宋元:北宋时期的商业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其表现在:①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②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主、官僚、商人逐步结合的趋势。③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④市镇的集市发展,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⑤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出现和宋词的发展。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中有“市易法”,由政府设立市易务,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5)明朝: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国内商业繁荣(市场大——国内市场扩大、品种多——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品种达到两百余种、贩运快——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城市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向农村——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对外贸易艰难(实行闭关政策,限制对外交往)。 2.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1)先秦:商朝人善于经商,以贝为币;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铁钱,秦国使用圆形方孔钱,称半两钱(齐国使用刀形币,赵国使用铲形币,楚国使用蚁鼻形币)。

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几点思考

关于“重农抑商”的几点思考 摘要:重农抑商政策在我国传统社会中长期存在并不是偶然的,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利益所决定的。本文希望做一些逻辑分析和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寻找重农抑商政策与大一统的传统社会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重农抑商传统社会经济思想 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主要表现在: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二、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三、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四、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等。 个人认为“重农抑商”政策更多的根源于我国历史的政治和文化观念,所以希望从这些方面做些思考。恩格斯指出“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所以“重农”是无甚争议的,我们把思考的重点放在“抑商”上。 一、重农抑商思想的形成 重农抑商思想形成为国家政策并得到切实推行,开始于管仲在齐国的改革。管仲明确提出了“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劳,则牛马育”的重农政策,实行了诸如推广铸铁农具、改造盐碱地、分配公田、相地衰征、相壤定籍、与民分货等具体的重农措施,又首创推行了“官山海”政策,通过实施制盐业和冶铁业的官府垄断运营,沉重打击抑制了齐国的私营盐铁业,使盐业和铁业重新回到“工商食官”状态。后来,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将“重农抑商”政策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强力推行,实行了更加严厉全面的具体措施,标志着中国古代王朝国家重农抑商政策的全面成形。 二、“重农抑商”政策的经济原因 表面看来“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春秋张国的大分裂时期,但是我认为“重农抑商”政策是根源于我国大一统传统社会,服务于大一统传统社会。事实证明,从商鞅变法到汉武帝“算缗”“告缗”这几个世纪里我国的商品经济不但发达而且发展。其原因就是“抑商”与分裂的局面不相适应。首先,在分裂状态下,各诸侯国基本不可能实现自给自足,虽然自然经济条件下,交换种类需求很小,但是一些必需品只能要通过交换获得,最明显的就是当时的盐铁贸易,也由此而产生了一个“盐铁时代”。在当时诸侯敌对、混战的情况这种贸易大多数都要依靠商人来完成。其次,分裂时期每个诸侯的财富只是总财富的一小部分,而要获得另外的更大部分的可以看的见、想的到的不属于自己的财富只有两个手段,一是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精练:综合检测十四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含解析

综合检测(十四)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晏子春秋》中的“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韩非子·说林下》中的“买椟还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推行重农抑商B.商业意识增强 C.社会转型加快D.经济管理规范 解析:选B重农抑商是指重视农业,压制手工业和商业,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春秋战国时期有相关的商业活动的记载,可知当时商业意识增强,故B 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当时的商业活动,不能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转型,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商业活动,没有涉及经济管理规范,故D项错误。 2.秦朝咸阳的布局过大,将周围数百里土地都囊括其中,造成国家负担沉重,难于管理和防守。汉朝长安的布局力求突出主体,建筑集中,特别注重以皇权、军事、礼制三大主题进行规划。都城规划的变化反映出() A.汉朝皇帝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B.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C.行政中心的职能和管理日趋完善 D.儒家思想指导了都城的规划建设 解析:选C从材料“汉朝长安的布局力求突出主体,建筑集中,特别注重以皇权、军事、礼制三大主题进行规划”,可知汉朝的长安体现了都城的行政中心的职能,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3.唐代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设置军市,军需物资的缺口由西域商人供给,军、商互市时必须签订契约文书,一旦发生纠纷,官府凭契约文书裁决。这说明() A.政府鼓励西域商业的发展 B.政府注重西北地区的稳定 C.地方行政对军事权力有所制约 D.商业性契约在当时已普遍存在 解析:选B材料强调的是唐代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设置军市,加强沿线的管理,维护西北地区社会边疆的稳定,而不是鼓励西域商业发展,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地方行政对军事权力的制约,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军商签订契约并不能说明商业性契约当时已普遍存在,故D 项错误。 4.《宋会要辑稿·食货·商税》:“沿江诸郡税场,今后商贾所载物货,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A.政府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4课全面认识重农抑商政策测试题新人教版

第4课 2 全面认识重农抑商政策 1.关于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②“重农抑商”即“重本抑末”或“强本弱末” ③这一政策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的国家政权 ④这一政策中断了我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A。我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并没有中断其发展,④应排除。①②③说法均正确。 2.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这反映了明初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A.工商皆本 B.重农抑商 C.轻徭薄赋 D.重商贱农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不废耕”、“不废织”、“厚本抑末”说明明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3.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取决于它的(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经济基础 C.主流价值观 D.传统思想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对规律性问题的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重农抑商政策作为上层建筑,必然受当时小农经济的影响。 4.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的权利。”明清政府的做法( )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导致了农耕经济的瓦解 解析:B。明清政府对资本主义萌芽采取压制的态度,而马克思则认为经济的发展要依靠国家政权的扶持。

5.话说明朝有个叫陆二的商人,他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但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这个故事的主题表明当时实行( ) A.重商政策 B.抑商政策 C.海禁政策 D.锁国政策 解析:B。材料主要说明明代设立众多关卡,高额的商税严重抑制了商业的发展,故答案为B 项。 6.(2018·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雍正帝认为:“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因此,他实行的政策是( ) A.重农抑商 B.盐铁专营 C.鼓励工商 D.闭关锁国 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雍正帝把农业作为本业,工商业作为末业,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故A项正确。 7.《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解析:D。材料反映汉朝时期的商人有专门的户籍,并且还不能拥有田地,否则没收。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商人占有田地,以免影响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是从保护小农经济正常发展的角度去颁布该禁令的,故选D项。 8.(2018·河南平顶山高一下学期期中)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还有“榜下捉婿”的风习,每当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这说明( ) A.统治者鼓励商业发展 B.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解析:C。北宋允许商人及其子弟参加考试及“榜下捉婿”现象是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的结果,故C项正确。 9.明朝后期,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这反映出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商业是以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出现与发展为前提的。纵观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史,呈现 出如下特点: 第一,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社 会分工的发展,在氏族部落之间和氏族内部偶尔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产生了原始 的商业。商朝的商业活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产生了专门通过物品交换牟取暴利的职业 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工商食官”制度的逐 步瓦解,各地涌现出许多商品市场,私营商业应运而生,各国纷纷铸造货币,黄金、白银 也开始用为货币,形成了许多著名的都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西汉“开关梁,驰山泽之禁”,使富商大贾周流天下。魏晋南北 朝时期,社会动荡,北方商业发展时起时伏,波动较大,南方商业小幅发展。隋唐时期, 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宋元时期,古代商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高峰期,坊市不分,“交子”出现,海外贸易发展迅速。明 清时期,社会上经商风气浓厚,农产品大量涌入市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成为商品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等大商帮。 第二,对外贸易由盛转衰。对外贸易起自汉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 到中亚,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开辟了中西贸易的新纪元。唐朝陆路边境贸易和海外贸易 都得到发展,与亚洲各国都有直接的贸易联系。宋元时期边境贸易、海外贸易发展迅速。 明朝前期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贸易,最远到达东非海岸和红海海岸地区。从明朝中后期起,由于倭寇入侵,我国政府开始实行闭关政策,多次 下令禁止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地与外国通商,严重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 第三,古代中国的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因为中世纪的西欧实行庄园制,其 经济单位远远大于中国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大部分生产和生活用品可以在庄园内解决, 无须通过市场交换获得,有限的交换仅是用于弥补庄园自给自足经济中的不足。而中国农 民家庭仍然需要以自己生产的部分产品去换那些自己不能生产的东西,尤其是再生产所需 要的生产资料。所以古代中国的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 第四,古代中国的商业没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一般说,商品流通是资本的 起点。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的发达,是资本主义的前提。然而,在古代中国,不管其市场 交换怎样发达,却不能动摇封建经济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这是由古代中国传 统的市场模式造成的。古代中国的商品市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城市市场;另一类是乡村墟集市场。城市市场上主要进行的不是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其主要功能是满足皇室、贵族、

中国古代商业与政策

中国古代经济 (一)商业的发展 1、商业发展的表现 (1)原始社会末期:产生原始商业。 (2)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流动为商,坐地为贾。) (3)周朝时期:“工商食官”,商业为政府服务。 (4)春秋战国: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出现都会,金银成为货币。(范蠡被称为陶朱公,吕不韦资助嬴政他爹。邯郸、临淄、宛、成都着名商业中心。一字千金,) (5)秦朝:颁布管理“市”的法律。 (6)汉朝:县以上设置管理“市”的机构,通西域,丝绸之路开通。 (7)南北朝:出现“草市” (8)隋唐时期:外国商人来华,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发达。邸店、柜房、飞钱。 (9)宋朝时期: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严格监控;打破了坊市限制,取消了营业时间、地点限制;出现纸币,集镇、夜市、草市兴盛,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商业税收成为政府的重要收入。 (隋唐时期,商业的经营范围还在固定区域,长安城有东市和西市,所以现在我们把购物叫买东西跟这有关系。当时是实行宵禁的,黄昏时分击鼓四百下城门就得关闭,做生意就赶紧收拾东西回家,鼓声六百下坊门就得关闭,行人得赶快回家,慢了就要挨板子了。虽然有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感觉当时是夜生活丰富,其实也都是一些官员,他们有特权。到了宋朝,夜市才算是真正红火起来,据南宋吴自牧所着的《梦粱录》记载,当时临安夜市十分热闹,什么衣帽扇帐,盆景花卉,鲜鱼猪羊,糕点蜜饯,时令果品,应有尽有。) (10)元朝时期:广泛流通纸币,大都成为国际大都会。 (11)明清时期:江南商业市镇兴起并出现专业化趋势(清乾隆《嘉定县志》记:“布商盛于南翔,花商盛于罗店。至新泾镇凉鞋,安亭、黄渡镇蓝靛,亦为商贾所集”。);四大商业名镇位于交通

重农抑商政策带来的影响

中国在文明产生的早期曾遥遥领先于世界,但是一到近现代,诸多社会问题就涌现出来。虽说这些问题也是西方国家曾有过或正在经历的,但是在中国却体现得尤为明显。我认为这和自古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分析中国古代社会重农抑商的原因和其影响,就能发现中国大多数诸多社会现象的源头所在。 早期的中国社会并不重农抑商,相反我们的祖先很擅长经商。大约4000年前的先商时期,位于河南北部的商族部落的人非常擅长做生意。商人的祖先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把牛、马等牲畜用于运输,进行跨区域的贸易。 从此商族的生意人遍布天下,甚至垄断了贸易,以至于人们把做生意的人都称为商人,商人从一个民族的名称演变成了生意人的代名词。 借助发达的贸易,商族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修建了城市,普及了青铜,创造出中国最早的文字系统——甲骨文,以强大的国力推翻了夏族人的统治。可以说,生意人(商人)才是中华文明的开创者,如果把夏商时代的商人消灭,我们可能会像美洲平原上的印第安人一样,一直过着半游牧、半农业的生活,只有文化而发展不出文明。 到了周朝,商族人虽然被推翻,周人也没有认为商人需要抑制,或是商人比农民地位低的想法。《周书》指出:农民不生产,就会缺乏粮食;工匠不生产,就会缺少器具;商人不经营,粮食、器具、资本这三宝就会断绝;管理山泽的人不生产,社会财物就会缺乏。 重农抑商是到了战国时代,才由商鞅变法正式确立,商鞅在变法时规定: 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身的劳役或赋税。因从事工商业及懒惰而贫穷的,把他们的妻子全都没收为官奴。 商鞅提出重农抑商的时代背景是东周社会遭遇了马尔萨斯陷阱,在进行巨大的社会转型。各国的土地供应陷入停滞,大量的新增人口无法获得足够的土地来养活自己,引发诸侯国的社会动荡。为了解决土地供应的危机。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变得更加血腥,从春秋时代以抢夺土地和人口为目的的兼并战争,演变为以杀人夺地为目的的灭国战争。而秦国则在商鞅的带领下,走上了重农抑商的改革之路,只是意想不到的是,商鞅的重农抑商政策虽然暂时解救了秦国,却把中国从封建社会拖入了中央集权社会的泥潭,成为改变中国命运的转折点。 关于什么是马尔萨斯陷阱,在其著作《人口论》中有这样的解释:“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 而秦国则在商鞅的带领下,走上了重农抑商的改革之路,只是意想不到的是,商鞅的重农抑商政策虽然暂时解救了秦国,却把中国从封建社会拖入了中央集权社会的泥潭,成为改变中国命运的转折点。秦国军队之所以能横扫六合,又在秦始皇统一后快速土崩瓦解,其根源就在于重农抑商政策,而暴政是重农抑商的必要手段。商鞅的“重农”

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简史

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简史 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先后发生了畜牧业、农业、手工业的分工,产品有了剩余,为了互通有无,不同部落间的交换活动成为经常的现象。这种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是最原始的商业活动。传说神农氏时,“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是原始商业的反映。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不从事生产、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尚书·酒浩》记载有殷人“肇牵牛远服贾”,意思是说商代有人专门用牛车到远处做买卖。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代后期出现了铜币。但是,当时商业行为主要发生于方国部落之间,并且是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商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只起着微小的作用。西周时,商业成为社会经济不可缺少的部门。但是,商业由奴隶主官府垄断,并没有专门的职官来管理市场。《周礼·地官·质人》记载:“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凡卖亻卖者质剂焉。”“质人”就是管理市场的经纪人。市场交换的商品有奴隶、牛马、兵器、珍宝等,凡成交的商品都要由“质人”给买卖双方立书契券约。那时的商人和百工一样,是属于奴隶主贵族的,称为“工商食官”,他们主要是替奴隶主贵族经营,为奴隶主贵族的需要服务。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私商兴起,有的大商人周游列国做生意,参与各国的政治活动和各国之间的交际,能和诸侯“分庭抗礼”。弦高假借郑国君命犒秦师的故事是很出名的。可见当时大商人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地位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更加促进商业的发展。到了西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都城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城、成都等大城市,都发展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各中等城市均设有市,连军队驻地、屯戍地区也设有军市。当时城市的市场有固定的地点,叫做“市井”。长安城最初有东、西二市,后增至九市。市井同宅区严格分开,周围有墙,叫,市门叫。市内设有供摆设出卖商品的店铺“商肆”(又叫“市肆”),同类商品集中在一起,称做“列肆”。另有存放货物的仓库“店”,或称“邸 舍”、“廛”。官府对市井控制、管理很严,市门有专职的门吏掌管。市内设官署,置“市令”或“市长”管理、监督交易,还有专管治安的官吏。市井官署设于市楼(旗亭),楼皆重屋,上悬大鼓,以击鼓来通知开市和闭市。闭市后,市门关闭,不再有任何营业活动,逗留市内不去的人要处罚。凡在市井营业的商人,须向市井官署登记,交纳市租。四川新繁出上的汉代市井画像砖,较全面地表现了当时城市中的市井容貌,是我

“国家主义”与重农抑商政策

“国家主义”与重农抑商政策 摘要:两千年来,"大一统"中国在其政治及经济政策上,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状态。此种状态的维持得益于,"国家主义"的需要与其经济政策之间,保持了一种相互满足 的张力。而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努力,及其较为完善的文官体系与独特的文官组成,使得之种张力成为可能。 关键词:国家主义重农抑商社会意识文官体系双重性 "大一统"中国以其政治上的集权主义和经济上的重农抑商为主要形式,相辅相成,对 中国两千年来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种政治、经济政策,无论古今均有持相左意见者,在近代更成为一股巨流。众多学者在批判的同时,也对此两者在中国何以具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如果以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认定 作为切入,并不足以解答中国为何"难以自己走出中世纪"的难题。两千年来世界在变,但 中国却一直在治乱的怪圈中循环不已。在"国家"与其经济政策之间究竟存在着何种关系, 使此种循环得以持续。毫无疑问,"大一统"的集权统治需要一种与之配套的经济政策。"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后,其产后则重徙,重徙则民死其处二无二虑"1。留心史实,不难发现到了"大一统"时期,如战国之际那样呼风唤雨的商人,已难觅踪迹。相反,"重农抑商"政策却正是以其诸如稳 定人口、易于管理等优点,顺理成章的成为"大一统集权"国家的首选。在此本文无意否认"重农"政策在"大一统"之初的历史必然性,但随着"大一统"的进一步发展,"重农"政策更 多的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毋宁说是"集权主义"统治下一种"精明"的选择。 一 所谓"国家主义"是指在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中,"国家"处于一种突出的被强调的地位。它更多是社会生活的实际策划者和组织者。但是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实际政治却是专 制政治。政治权力的根源系来自君而非来自民,于是事实上,君才是真正的政治主体"。2由此所谓的"国家主义"也便转而为"君本主义"。理论上,"国家"与"社会"的冲突,也随即 变为实际生活中"君本"与"民本"的冲突。而"大一统"国家,更多地是打着"民本"的旗号,行"君本"之实。此处的"君本",具体到现实的政治生活中,便是如何有效地运用统治手段 以维护"中央即君主"的权威,但此种手段又须具有理论上和现实上的可行性。"专制政体 的原则是不断腐化的,因为这个原则在本质上就是腐化的东西"3一味地强调"中央集权",只会适得其反。因此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君主必须找到适合专制政体的统治方式,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维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君主要维持其统治又必须关注"民本"。"统治者的合法 性基础既不是仅仅以纯粹的传统主义,也不是以皇位世袭为基础的,其合法性,主要建立在君主对'天命'的领受以及他的行为合乎天命及其教训上。……从理想上说,他对一个能使

中西方商业文化差异研究

中西方商业文化差异研究 当今世界,随着各国交流的持续密切,文化差异引起的各种冲突持续 显现。在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中,各种商业活动接二连三。很多外国 企业纷纷来中国展开商业活动,而中国的大企业也大步跨到国际市场。他们在实行着各种商业活动的同时,都同样面临着不同的商业文化所 带来的冲突。商业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商业中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尤其是商业文化差异,能协助我国企业适合其国际商业伙伴的文化环境,从而在竞争中取得 优势,获得商业活动的成功。 一、文化与商业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是人类通过 社会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关于文化的定义,国内外学 者提出过各种观点,但都无法形成统一的看法。A.L.Kroeber和ClydeKlukhohn1就曾在他们1952年发表的著作《文化:概念与定义之回顾》(Culture:ACriticalReviewofConceptsandDefinitions)中 收集了近300个相关文化的定义。著名学者胡文仲认为:1)文化是人 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2)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点、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3)文化是人们的 行动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4)文化并非生而有之,而是 后天所学会的。5)价值观点是文化的核心,能够根据不同的价值观点 区分不同的文化。2而商业是人们从事的经济贸易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商业也随之逐渐成熟,从最初的只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 使用的需要,演变成越来越注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精神方面的体验。而要提升商品的体验价值,就要给商品注入一定的文化因素。同时, 消费者的消费观点和消费水平也在持续地变化,他们不再仅仅简单地 追求实用,而是更看重商品的文化价值。所以,商业和文化的关系越 来越紧密,文化对商业的影响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商业决策的重要因 素之一,所以,商业文化也就这样悄然地出现了。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商业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所创造的成果自然也是人类

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了从“农商并重”阶段到“重农抑商”阶段的演变。 (一)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思想的形成 这一时期我们主要讨论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非常发达的时期,诸子百家都提出了自己对于社会和政治生活不同的理解,其论各殊,旨意不同,但有一点却引人注目,即在农商之间往往都选择重农而抑商。 1、先秦儒家“义利观”的教化作用是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思想形成的积极推动力在儒家的思想体系内,孔子对于这一问题没有论及,只有孟子明确地主张发展商业,而荀子则极力主张省工贾、众农夫。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即“不忍人之政”。其中,实行仁政的一个途径就是必须给民以恒产,“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这就要“制民之产”,使民有百亩“恒产”,将恒产作为民有恒心的物质前提。在这些基础上,孟子提出发展工商业、保护工商业的主张。孟子主张工商是社会产业与交换所不可缺少的经济部门。当时“关市之征”对工商业是极大的桎梏。针对这种现象,他提出“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关,讥而不征”。这种主张对商业的发展是有利的。显然,孟子并没有提出重农抑商的思想,这一主张是儒家的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家荀子提出的。荀子认为君臣都应该以富国富民为已任,而要富国富民,必须发展经济,主张以农为主,农、工、商协调并进。荀子赞同把农业视为本业,把工商视为末业的观点。他以生产粮食作为衡量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标准,于是只有农民才是生产者,除了士大夫之外,工商也被划入食之者之列。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全面的。如果从价值观点来看,工,也是价值的创造者、生产者;商,也创造一部分价值。但是荀子显然没有给予这一点以肯定,他以自己的思路提出了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第一,“众农夫”,即增加农业生产人数,减少食之者人数。除了减少工商业者外,他认为必须减少士大夫以及官僚冗员。第二,“罕举力役,无夺农时”。第三,“掩地表亩”,是指在播种前要翻耕土地,并表明田亩界限,以防土地纠纷等措施。对工商业既要保护,又要限制。首先要控制工商人数,因为他认为“工商众而国贫”,《君道》提出“省工贾”,实际上,在

浅析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浅析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11级历史教育(2)班何天博指导老师:张郁萍) 摘要: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社会中,重农抑商政策伴随其始终,历朝历代采取不同程度的抑商政策,甚至这种政策的影响至今仍然可见,那么从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成因及其影响入手来解析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就成为可取之途径。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进行考察、对重农抑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做出梳理、以及对重农抑商政策做概括介绍,得出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的认识,并且对其在中国古代社会所起的积极和消极作用进行评价,从而解析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产生的影响,以为寻求中国社会的政权模式和发展道路在理论上做出部分解释。 关键词:政策意义重农抑商传统成因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汉文帝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中国古代法中的“重农抑商”传统,人们很早以前就专门研究过它的形成原因。那时人们认为,其原因不外两者:一是在中国古代,商业是对作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基础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经常性威胁,故要抑商而促农;二是在亚细亚社会,商业经常威胁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行使其广泛的公共职能(如举办公共工程以抵御自然灾害、修长城抵御外族入侵等等),故要抑之。现在看来,这种结论是不全面的:只注意到了形成这种传统的经济原因或物质方面的原因,没有注意到另一方面的重要原因——观念原因或精神文化方面的原因。这种原因,就是“义利之辨”、“重义轻利”观念为代表的伦理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知道"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的道理,重农抑商人为地抑制了人们发财致富的通道。那么,历代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重农抑商",甚至"殴民归农"呢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商业,可以增加社会的横向联系,打破彼此隔绝的地域界限,在各个独立的社会个人之间架起互相勾通,互相依存的桥梁,在追逐利润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协调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生产和消费,促进商品与货物的流通,从而积极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而社会财富的增加又必然导致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从而增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2012年11月05日00:16 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古代长期施行的经济政策,但在相同的时间,地球的另一面,希腊、罗马却鼓励和推行了发达的商品经济政策。为何古代中西方对于务农与经商有着迥然不同的态度,究竟是地理原因,还是政治原因导致了不同的经济观点?近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史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周巩固做客吉林社科讲坛,以《比较视野下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由来及影响》为题,阐释了这一问题。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吉林省图书馆 城市晚报 主办 人物名片>> 周巩固 西方古典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史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学会理事、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历史分委员会理事、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国家社科博士后基金会评审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曾获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人才,宝钢优秀教师荣誉,国家级精品课程《世界古代史》主讲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古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课程教学。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六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著作六部。 全民皆商的古代西方社会 古希腊文明起源于公元前13世纪左右,而希腊城邦初建的时代是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城邦形成之后,一共大约有200多个希腊城邦。周巩固认为,要看此时希腊的经济情况如何,应从地理环境开始。 “希腊半岛是多山环海的地形地貌,平原少,山地多,仅有的小块平原被南面关山阻隔,就形成了古希腊形成天然的政治单位,希腊由于土地贫瘠,粮食不能自给,大多种植经济作物——葡萄、橄榄。葡萄用来酿酒,橄榄用来榨油。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希腊这种经济结构从一开始,就不是纯粹的农本经济。” 与此同时,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希腊人口分成六种人,第一种人是农民,第二种人是工匠,第三种是商人,第四种是专门从事海上作业的人,第五种人是佣工,第六种人是父母双方都不是希腊人的外来的那些移民。周巩固得出结论——“农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由于葡萄和橄榄都不是粮食,需要加工后出售到海外,而农民又不希望被商人蚕食中间的利润,再加上希腊半岛海岸线曲折,适合航海贸易,所以农民也参与航海贸易,这促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