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会展业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

现代会展业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
现代会展业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

现代会展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内容,作为投资品和物质产品的交流平台,实际上也承载了商品流通包括贸易功能以外的技术交流、

信息沟通及经贸合作等现代经济发展的各项功能,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促进作用。如何使现代会展业与产业集群面对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协同发展,需要提出一整套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

(一)会展与产业集群两大系统的协同发展是以产业链为纽带、以科技创新为契机、以开拓市场为目标的高度融合

以产业链为纽带,建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专业性分工协作的企业网络,提高集群内部的组织化程度,提升企业的核心实力,增大会展项目的涵盖量。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已全面进入到产业链竞争时代。产业集群不是大量企业的简单聚集,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之间形成密切合作的关系。

而专业性会展则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点,首先会展的参与者来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专业从事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的科研机构,有专注于加工生产的制造企业,有专业贸促机构和产业相关协会等服务机构;其次会展的展品内容涵盖了整个产业链的内容,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技术、工艺的展示;同时会展吸引产业链各环节的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和权威人士的参与,整合了各方资源,让整个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在某段时间来到某个地点进行全方位交流。如每年9月在台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中国塑料交易会,展示了塑料制品、原料、机械、模具及相关技术和工艺,涵盖整个塑料产业链。

以科技创新为契机,会展业搭好产业集群突破发展瓶颈、改善结构、实现转型

升级的平台。产业集群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集群的结构,产业集群要突破发展瓶颈,要转型升级,必须改善其结构。首先是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产业集群是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中端还是低端,直接反映了产业集群的总体研发设计和创建品牌的能力。其次是产业集群内部产业链的布局状况。产业集群内部处于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企业的比例,即原材料半成品的供应企业、

最终产品的制造企业、产品的营销企业的分布是否合理。最后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专业化分工合作的程度。

分工合作的专业化程度越高,集群内部的企业越具有独特优势。这三方面都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任何集群内的企业都要在技术创新轨道上不断学习与进步,同时还要不断借鉴其他企业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方面的突破。

而会展为科研成果、技术革新、新发现与新创造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和传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生产者为了避免自己的产品被淘汰,跟上时代的消费潮流,迫切需要利用展会上最新的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创新,实现现有产品的第二次开发,或者进行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同时,

会展业也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通过科技成果转让,可以使供需双方建立长期的经济合作关系。如深圳高交会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科技项目、

技术专利、企业、人才汇聚的第一盛会,十年来催生了一大批扎根、成长于深圳的创新型科技企业,推动了深圳先进制造业、IT 通讯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创新产业群的形成。

以市场为目标,会展活动将参展商与

专业观众有针对性地结合在一起,为企业开拓国内、

国际两大市场,巩固已有市场、开发潜在市场提供有效的途径。在当前的全球竞争中,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凭借知识产权控制、市场渠道控制、经营控制和建立企业间合作联盟等,形成了较强的国际市场势力,从而获取了全球价值链中的高额利润。

而我国企业由于参与国际竞争的手段单一,对市场的控制力远远不及国外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反应不够灵敏,市场势力较弱。产业集群要向高级化演变,唯有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内外兼顾。通过发展新的营销通道,巩固已有市场、开发潜在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不断增强市场势力。特别是处在金融危机困境下的产业集群,要在逆境中求生存寻突破,通过对市场需求信息的及时获得,跨越“路径依赖”的阻碍,使产业向质量型、

节约型、环保型转变,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而一个专业展会的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就是会展活动现场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即采购商的数量和质量。当今国际会展当中所展示的最新投资理念和意向,展示的是最新的技术和品牌以及最现代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可以使各类资源要素在较短时间内朝着更合理更有效的方向流动,特别是在短时间内让参展商寻求的目标客户对象在展会上大规模的集合,这是其他经济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从2002年至今,正泰集团瞄准国际电器中高档市场,先后在中东国际电器展览会、

汉诺威信息技术博览会、巴西国际电器展览会、乌克兰国际电子电力展览会、马来西亚国际电力电工展等一系列国际大型展览上亮相,使低压电器、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仪器仪表、汽车电器等

现代会展业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

产业集群催生现代会展业的兴起,现代会展业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平台,实现互推互进

文/裴向军陈英

48浙江经济

2009.10

Industry

产经

几大主导产品,全面进入国际市场。

(二)会展与产业集群两大系统最根本的协同关系是产业集群催生会展业的兴起,会展业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效的平台,实现互推互进

产业集群的聚集效能催生会展产业的兴起。其中地域化集聚是产业集群的最基本特征。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集中布局,由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协作,构成自发性企业群落,通过衍生、扩张、拓展为更大范围、更大影响的区域布局,从而集约利用生产要素和释放规模效应。产业集群的这种聚集效能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参展商品、众多的参展商和采购商。如在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广东顺德有中国顺德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在全国最大的小商品生产基地浙江义乌有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在号称塑料制品王国的浙江台州有中国塑料制品博览会,基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群发展起来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基于广东东莞虎门镇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起来的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基于浙江绍兴全国最大纺织产业集聚地发展起来的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基于浙江永康五金产业集群发展起来的中国五金博览会,都是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专业性展会。这些展会的出现证实了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产生了对会展的需求,产业集群为当地专业性展会的举办创造了产业基础,并且良好的产业基础又为会展业造就强劲的发展后劲。因而如果一个地区拥有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会展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和切入点就多,如“高交会”就是深圳产业集群发展到要改变整个产业结构的状况下产生的。

会展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产业集群的核心能力由外部协调能力、内部协调能力和企业自身核心能力构成。外部协调能力强,产业集群就能获得更有利于自身的外部环境并使之强化。会展活动是经济界定期的集聚,是检阅行业发展状况、研究行业发展方向的场所和平台,它通过商品、信息、资金、技术供需双方面对面的交流,成为新技术、新产品发布的前沿,引导行业发展潮流,扩展行业发展空间,提供市场机会,促进要素流动,从而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

用。会展的举办就是打造一个平台,对产

品设计、研发、创新提供了集中的大量的

市场信息和创意灵感,让供需双方在一段

特定的时间和一个特定的空间内进行有

效的沟通,达到来自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各

个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行业的可持

续发展。如依托台州塑料和模具行业发展

起来的中国塑料交易会引进滚塑企业参

展,“滚塑技术”让台州不少企业家大开眼

界,找到滚塑参展商寻求技术帮助,达成

合作意向。在展会中展示的以环保、节能

等特点代表塑料行业发展新方向的生态

塑料、塑木材料等新生代技术为台州塑料

产业集群结构改善和转型升级创造了条

件。

会展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集

群提供不同的功效。集群的发展演化可以

分为三个阶段:地理集聚但未形成产业分

工联系的集群→地理集聚并形成产业分

工联系的企业集群→空间扩展但有产业

分工联系的企业集群。处于产业集群发展

初期的企业,即地理集聚但未形成产业分

工联系的集群,由于产业还停留在模仿、

低价竞争阶段,不管是参加国内展还是出

国展,不管是参展还是观展,其主要目的

就是寻找产品的市场,拿到客户的定单,

展会的宣传产品、促成交易的功能正好满

足其需求。处于第二、第三发展演变阶段

的企业集群,一部分企业在生产中拥有自

己的核心技术,专注于生产过程中的高附

加值环节,拥有产业发展的某种优势。企

业参加展会的目的是把设计生产出来的

产品打入新的市场,并且寻找非核心生产

环节的配套企业。而国际性大型专业展会

上聚集了来自全球的行业领军型企业、处

于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和组织、专业采购

商和行业最新技术和工艺,为企业内部分

工实现外部化和社会化提供了场所和机

遇,有利于集群从现有的“国内区域集群”

向“国际价值链集聚”的方向发展。如奥康

公司早在2003年就在国际知名专业鞋展

意大利米兰鞋展和西班牙马德里鞋展上

出尽风头,两个展会共签定单逾3000万

元,并与意大利鞋业第一品牌、世界休闲

鞋类排名第四的GEOX公司展开了共享

销售网络资源的合作,双方销售网络资源

实行共享。

产业集群的提升又为专业性展会品

牌建设起到推进作用。产业集群在向更高

层次发展过程中,集群内核心企业的规模

和实力在不断扩大,他们在会展方面的投

入也会增大。通过在展会上租用超大面积

的展位,来展示企业的实力和品牌,同时

要求展会将交易和交流的功能最大化来

帮助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

争力。展会组织者为了满足目标客户的需

求,吸引具有实力的参展商和有价值的专

业观众,会更加重视展会品质的提升,提

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已

发展成拥有四大中国驰名商标、15个中

国名牌产品、年产服饰14亿件,占全国总

产量13%的服装业,其中宁波中国国际服

装服饰交易会功不可破。从1997年举办

的第一届以来,宁波中国国际服装服饰交

易会不仅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规模在不

断扩大,分别从最初的241家和5000人

次发展到2006年的600家和2万人次的

规模。在2008年的交易会上以“转型中谋

提升、创新里求突破”为核心理念,在活动

项目内容、操作流程、衍生产品等方面着

力创新,为宁波服装企业在家门口拓展国

际、国内市场和扩大交流、合作提供了良

好的平台。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

先,会展业和产业集群这两个子系统基于

产业链、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构成一个大

的相关系统;其次,在这个新构成的系统

内两大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配合、相互协

作、相互支持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产业集

群需求决定会展业供给,会展业发展推动

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第三,以服务区

域产业集群为主题的专业性展览会具有

强大的生命力,构建一个最前沿的行业信

息平台,在展会组织者与参展商和专业观

众相互匹配关系形成的基础上,会展的规

模和品牌才能得到扩张和提升;第四,产

业集群内的企业要充分利用专业展览会

的平台,使之成为企业进入国内外市场

的有效营销途径之一,成为行业实现规

模经济、产生溢出效应、延伸产业价值链

的舞台。

(作者单位:浙江树人大学外经贸学

院;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会展

业与浙江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

(Y200804817)的成果)

49

浙江经济

2009.10

19中国百佳产业集群

中国百佳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中国现代的产业集聚方式,“块状经济”。一般具专业特色明显、具一定规模、支撑体系完善、产业链完整、政府服务规范五大特点。 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亮丽风景线。被公布的100个产业集群中沿海地区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山东五省占了85个。其中,浙江36个、广东21个、江苏17个、福建和山东分别为6个和5个。温州十个,占“百佳”十分之一份额.除浦东新区外,其余产业集群均为制造业。产业集群是中国现代的产业集聚方式。一般具专业特色明显、具一定规模、支撑体系完善、产业链完整、政府服务规范五大特点。仅有上海浦东的金融产业集群属于服务业,这和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是相适应的。 广东省主要产业集群分布: 目前,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的404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1/4。如南海西樵(纺织印染)、盐步(内衣)、石湾环城(童装)、张槎(针织)、中山沙溪(休闲装)、东莞虎门(服装生产和贸易)、大朗(服装)、云浮罗定(针织)、佛山石湾(陶瓷)、南海南庄(陶瓷)、云浮云城(石材),顺德三镇(伦教、龙江、乐从)(家具)等。 福建省五产业入选“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名单: 福建省入选的有石狮市“中国休闲运动服装产业集群”、福州市“中国显示显像产品产业集群”、厦门市“中国商用电子产品产业集群”、晋江市“中国休闲运动鞋产业集群”、漳州市“中国休闲食品产业集群”等。 集群品牌就是把集群整体作为一个品牌来管理经营,其品牌名称由地名和当地特色产业结合组成,彰显企业和区域经济与文化特色,又称“产业集群品牌”、“区域品牌”、“集体品牌”等。它具有区域性和品牌效应这两个特性。区域性指集群品牌一般限定在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城市的范围内,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品牌效应指集群品牌往往代表一个地方产业或产品的形象。比如,法国香水、米兰时装、瑞士手表、景德镇瓷器、温州鞋等。 集群有品无牌。目前,在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大多数产业集群走的是粗放型发展模式,基本停留在贴牌生产阶段,集群内企业过多地进行委托加工服务,只收取低廉的加工费,品牌战略和品牌经营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我国产业集群处于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集群内企业多数为他人做嫁衣,造成有品无牌的后果。 一、浙江省 温州鹿城区 “中国鞋都”、“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三张“国”字号名片,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枚,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出口名牌4个,国家免检产品22个,浙江著名商标22枚,浙江名牌产品19个。 1、中国皮鞋产业集群“中国鞋都”红蜻蜓、蜘蛛王与奥康康奈与吉尔达等 1996年10月份,长城鞋业(康奈集团前身)的康奈皮鞋被评为“中国十大真皮鞋王”。到1998年的时候,康奈、奥康、吉尔达三个温州皮鞋品牌,一起捧回了“中国十大真皮鞋王”奖杯,中国10个真皮鞋王,一下子被温州拿来了3个。2001年3月15日,温州的康奈、奥康、吉尔达、红蜻蜓等品牌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中国皮鞋类首批“国家免检产品”。康奈、奥康、东艺、吉尔达、红蜻蜓、蜘蛛王、日泰、澳伦、鸥鸟王、巨日等近百个温州知名鞋类品牌。2002年,鹿域的“康奈”、“东艺”、“吉尔达”三个皮鞋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在全国皮鞋类六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占有三席,“中国真皮领先鞋王”全国仅有两个,康奈就在其中。康奈集团的“康奈”品牌、吉尔达鞋业的“JED”品牌、东艺鞋业的“DONGYI”品牌等4家企业品牌,被商务部列为2005年至2006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 2、中国打火机产业集群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99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览,获得直接或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8世纪中叶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会展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在贸易交流、技术交流、信息交流、经济合作和增加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发展状况 1。欧洲会展产业发展状况 欧洲是世界会展产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欧洲的会展经济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实力最强。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都已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强国。从世界上举办大型展览最多的25个国家的市场分布来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型和行业级展览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他们的展览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商比例、观众数量、贸易效应和相关服务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被称为“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包括9个1000多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德国拥有世界五大展览中心中的四个。目前,德国的总展览面积为240万平方米。在世界主要会展业国家中,德国举办的专业国际展览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大。目前,德国每年举办400多场国际展览。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的210个专业国际贸

易展览会中,近三分之二(超过130个)在德国举行。德国展览机构在全球有386个办事处,并形成了一个全球展览网络。德国会展业的显著特点是许多专业展览都是在城市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国际印刷和包装展以及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 法国也是世界上会展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优势是举办综合性展览。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场展览,其中约180场为国内和国际展览,约12场以上为国际专业贸易展览。法国展览馆占地160万平方米,分布在全国80个城市。 英国会展业近年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据英国展览报告统计,1999年英国举办了约900场展览,在1XXXX吸引了700多场展览,成为欧洲展览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的主要国际展览主要在米兰、博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举行。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第二大展览场馆,展览面积37万平方米,会议厅面积13554平方米。 2。美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北美会展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今天,在美国举办的展览会的数量和展览业的直接收入在世界上排名第一。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的报告,在美国和加拿大XXXX举办的13185场展览,总展览面积为4561万平方米(其中美国占3498万平方米),843场展览,展览面积为9290平方米或以上,展览业的直接收入为104亿美元(包括90亿美元)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基于创意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Hawkins,2001)和产业聚集区的叠加效应(Porter, 1990),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通过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这些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文化创意企业间的资源共享,能够形成产业规模效益、技术溢出效应等,推动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特点 通过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升中的作用也逐步提升。 表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功能和影响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文化创意网的资料整理。 1. 集聚区空间分布逐渐合理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继2006年12月,北京市确认了第一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会议于2008年3月28日认定了第二批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至此,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累计达到21个。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分布地域、核心功能和影响行业具体参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6年确认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城八区及通州、大兴、怀柔等三个郊区,存在数量有限,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2008年北京市确认的第二批分布区域基本上覆

盖了北京市的城八区及所有远郊区县。在崇文、宣武、顺义、丰台、房山等区分别设立了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会展创意产业将集聚区、服装服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等。 2. 集聚区产业功能配置逐步优化 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2006年所确认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区仅覆盖了九个大类中的七个大类。而且,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原有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也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在2006年确认的1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中,没有专门的广告、会展产业集聚区、没有专门的旅游、休闲娱乐产业集聚区。 2008年确认的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解决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产业功能配臵不尽科学的问题。至此,北京确认的21个文化产业集聚区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所有门类,而且更加重视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科学引导。主要表现在:一是北京新确认的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加大了对工业设计、软件等行业的资源配臵力度,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和软件服务行业,通过产业的软实力,带动整个工业的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新确认的清华科技园与中关村科技园、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共同构成北京工业设计、软件服务的产业集聚区。二是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对北京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通过北京欢乐谷生态文化园、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和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 势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转 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所占比 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中技术、 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现象在服务领域中日趋突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 务服务、物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壮大起来,现代服务业集群保持较快的发展。 表1:典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现代会展业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

现代会展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内容,作为投资品和物质产品的交流平台,实际上也承载了商品流通包括贸易功能以外的技术交流、 信息沟通及经贸合作等现代经济发展的各项功能,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促进作用。如何使现代会展业与产业集群面对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协同发展,需要提出一整套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 (一)会展与产业集群两大系统的协同发展是以产业链为纽带、以科技创新为契机、以开拓市场为目标的高度融合 以产业链为纽带,建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专业性分工协作的企业网络,提高集群内部的组织化程度,提升企业的核心实力,增大会展项目的涵盖量。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已全面进入到产业链竞争时代。产业集群不是大量企业的简单聚集,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之间形成密切合作的关系。 而专业性会展则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点,首先会展的参与者来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专业从事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的科研机构,有专注于加工生产的制造企业,有专业贸促机构和产业相关协会等服务机构;其次会展的展品内容涵盖了整个产业链的内容,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技术、工艺的展示;同时会展吸引产业链各环节的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和权威人士的参与,整合了各方资源,让整个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在某段时间来到某个地点进行全方位交流。如每年9月在台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中国塑料交易会,展示了塑料制品、原料、机械、模具及相关技术和工艺,涵盖整个塑料产业链。 以科技创新为契机,会展业搭好产业集群突破发展瓶颈、改善结构、实现转型 升级的平台。产业集群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集群的结构,产业集群要突破发展瓶颈,要转型升级,必须改善其结构。首先是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产业集群是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中端还是低端,直接反映了产业集群的总体研发设计和创建品牌的能力。其次是产业集群内部产业链的布局状况。产业集群内部处于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企业的比例,即原材料半成品的供应企业、 最终产品的制造企业、产品的营销企业的分布是否合理。最后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专业化分工合作的程度。 分工合作的专业化程度越高,集群内部的企业越具有独特优势。这三方面都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任何集群内的企业都要在技术创新轨道上不断学习与进步,同时还要不断借鉴其他企业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方面的突破。 而会展为科研成果、技术革新、新发现与新创造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和传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生产者为了避免自己的产品被淘汰,跟上时代的消费潮流,迫切需要利用展会上最新的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创新,实现现有产品的第二次开发,或者进行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同时, 会展业也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通过科技成果转让,可以使供需双方建立长期的经济合作关系。如深圳高交会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科技项目、 技术专利、企业、人才汇聚的第一盛会,十年来催生了一大批扎根、成长于深圳的创新型科技企业,推动了深圳先进制造业、IT 通讯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创新产业群的形成。 以市场为目标,会展活动将参展商与 专业观众有针对性地结合在一起,为企业开拓国内、 国际两大市场,巩固已有市场、开发潜在市场提供有效的途径。在当前的全球竞争中,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凭借知识产权控制、市场渠道控制、经营控制和建立企业间合作联盟等,形成了较强的国际市场势力,从而获取了全球价值链中的高额利润。 而我国企业由于参与国际竞争的手段单一,对市场的控制力远远不及国外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反应不够灵敏,市场势力较弱。产业集群要向高级化演变,唯有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内外兼顾。通过发展新的营销通道,巩固已有市场、开发潜在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不断增强市场势力。特别是处在金融危机困境下的产业集群,要在逆境中求生存寻突破,通过对市场需求信息的及时获得,跨越“路径依赖”的阻碍,使产业向质量型、 节约型、环保型转变,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而一个专业展会的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就是会展活动现场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即采购商的数量和质量。当今国际会展当中所展示的最新投资理念和意向,展示的是最新的技术和品牌以及最现代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可以使各类资源要素在较短时间内朝着更合理更有效的方向流动,特别是在短时间内让参展商寻求的目标客户对象在展会上大规模的集合,这是其他经济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从2002年至今,正泰集团瞄准国际电器中高档市场,先后在中东国际电器展览会、 汉诺威信息技术博览会、巴西国际电器展览会、乌克兰国际电子电力展览会、马来西亚国际电力电工展等一系列国际大型展览上亮相,使低压电器、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仪器仪表、汽车电器等 现代会展业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 产业集群催生现代会展业的兴起,现代会展业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平台,实现互推互进 文/裴向军陈英 48浙江经济 2009.10 Industry 产经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摘要]:2005年我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序幕,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目前国内业已形成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产业园区入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展模式,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功能及存在不足,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从2005年起,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思潮的影响,我国内地城市也吹响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结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随着北京、上海建立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我国业已形成首都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滇海创意产业集群、川陕创意产业集群及中部创意产业集群等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数目众多、发展模式不尽相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 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文化创意产业及产业集群 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理念的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兴起于英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集合了文化创意和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于一身,涵盖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基本等同,都能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高度的经济价值,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 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近代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产业区理论,他在1890年开始关注产业地理集聚现象。马歇尔之后,产业集群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2期)首先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可以为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利益,一是通过批量购买原料和集中制造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通过共享基础设计降低了单个企业的一般经济性成本开支,三是通过集中和批量销售降低了交易成本,四是通过近距离的面对面的交流也降低了组织内部的组织成本和协调成本。[1] 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集群的新成员,它是指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实体所形成的空间聚合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式。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一些城市已经形成相当数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对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集群发展有利于企业彼此协调竞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张京城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指出,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就自身体系而言也无法通过单体行为所能完成;某一单体只能完成产业内的部分内容,而只有通过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使企业和机构形成基于产业链条的协作关系,才能获得群体竞争和发展优势。 [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表现和途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介于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和企业发展平台,它通过提供一系列创意企业所需要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及答案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本试卷共有单选题10 道,多选题10 道,判断题10 道,总分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一、判断题(10 道) 1. 产业集群的空间尺度和范围取决于发展集群的地方经济的能力,没有固定的规定。 正确 2. 市场驱动型集群所包含的外源企业内部的网络化程度比较高。 错误 3. “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正确 4.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50亿-300亿立方米的中型气田64个。 错误 5. 事实上,产业集群可能是单一的横向关联,也可能是单一的纵向关联。 正确 6. 湖北十堰汽配城是一种典型的销地驱动型产业集群。 正确 7. 产业的纵向关联是指围绕一个企业,从原材料的筛选、加工、制造、组装到精深加工、产品的多元化等方面的延伸。 正确 8. 产业关联分为两类,分别是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 正确 9. 中关村科技园是一类技术转化型产业集群。 错误 10.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大于300亿立方米的大型气田64个。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的烟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B. 云南省 2. 广西的铝资源没能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关键原因是() B. 资源数量不能够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 3. 知识技术研发产业集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因素是()。 A. 产品生命周期相对短 4. 在我国从研发到产业化投资强度大约为()。 A. 1:50 5. 产业集群的第一特征是()。 A. 产业关联 6. 以下各项属于知识技术型产业集群的是()。 D. 美国微软 7. 我国煤炭产业集群最有代表性的地区是()。 A. 山西省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世纪90年代我国会展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会展数量不断增加、展览面积迅速增大、会展组织能力大大增强、场馆经营能力得到提升、会展公司数量在增加、实力在加强、具有竞争力的会展品牌和成功申办会展的城市越来越多。会展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建设、提升公众生活质量、改善公民居住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这期间,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混乱无序、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综合竞争力薄弱,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会展场馆规模偏小、配套服务水平偏低、品牌展会偏少、专业人才素质偏低。未来几年是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魏景飞,2010),必须把握机遇,尽快找出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我国会展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改变,会展业发展出现新趋势 由于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大幅度下滑,美国经济萎靡不振,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改变。危机过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试图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欧美经济开始复苏,未来几年将逐步增长,发达国家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李智玲,2009)。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新一轮国际分工呈现出以市场为导向,以跨国公司为核心,包含经济活动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策划与管理、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流通手段等)在内的垂直

分工。会展业随之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服务外包化、人才化和跨业态经营等特点,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且总体趋势不变,未来几年,环保依然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所以环保产业将引领全球产业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将成为产业主导,迫切需要借助会展这一平台展示新技术和新产品。 (二)国内经济环境稳定,会展业发展迎来战略机遇期 20年来,我国会展业每年以20%-30%的速度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展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徐维东,2011)。未来在我国总体经济长期趋好、产业全面升级、以绿色发展战略为基调、国民经济寻求新的增长点的基础上,会展业将得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将成为会展业的重大主题(崔铁岩,2010)。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促进广告、会展业健康发展”,业内学者陈泽炎认为这“反映着我国会展业的成长壮大和国家给予的重视与关注”。另外“十二五”规划的相关经济与政策,特别是对服务业的总体布局的规划,都为我国会展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会展市场化水平低下 我国会展业市场化程度总体来说还不高,具体表现在: 1.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导向不足,供求机制、价格机制、行业

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前景预测

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分 析和前景预测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新世纪,新的环境下,上海省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分别从发展背景、会展发展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政策环境角度来解说,通过分析研究并结合当前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最后根据世博会和APEC会在上海的召开预测出上海会展业的前景。 关键词:上海;会展业;国际展览;现状;前景

目录

绪论 近几年来,我国的会展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从业余到专业,在我国,随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及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潜力很大。而上海作为中国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龙头,上海会展业的整体实力在全国居于前列,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是我国重要的出海口,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因此研究上海会展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可以让我们对上海会展业的发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上海会展业能更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会展业发展背景 1.地理环境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处于我国南北岸线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由于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服务业在GDP中占据半壁江山,现已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地方性会展业协会。 2.发展过程 (1)上世纪80年代初期 上海的专业会展公司寥寥无几,每年举办的大型会展不过十来个。 (2)90年代 全国性或国际性会展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1990年,上海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只有40个,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到了1999年,上海的会展数量达150个,展览面积80万平方米。 (3)21世纪以来 上海市会展猛增至270个,会展直接成交额超过450亿元。2001年上海会展业更呈现蓬勃生机,交易额达550亿元,会展直接收入达18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5%,跃居全国会展城市之首。专业的会展公司、搭建公司、运输公司已逾百家,直接从业人员超过4000人,会展业已成为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 方兴未艾的上海会展业,有力促进了中外技术合作、信息沟通、贸易往来、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行业基本情况

产业、产业群、产业集群、产业链

1、什么叫产业? 答: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中,产业主要指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一般而言,每个部门都机制专门生产和制造某种独立的产品,某种意义上每个部门也就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生产物质产品的集合体,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一般不包括商业。有时专指工业,如产业革命。有时泛指一切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活动的集合体,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服务业、文教卫生业等部门。 产业一般有三个特点:(1)规模性,即产业的企业数量、产品和服务的产出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2)功能性,这一产业在社会经济中承担一定的角色,而且是不可或缺的;(3)职业化,形成了专门从事这一产业活动的职业人员。 2、什么是产业群? 产业群是产业集群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共称。根据波特(M. Porter)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共存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但他们又带有相互间竞争的性质。” 、什么是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cluster)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 4、什么是产业链?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 5、什么是行业? 行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如林业,汽车业,银行业等。 行业与产业的差别:行业的适用范围不同产业,经济学术语,有严格的使用条件。产业一般有三个特点:(1)规模性,即产业的企业数量、产品和服务的产出量达 到了一定的规模;(2)功能性,这一产业在社会经济中承担一定的角色, 而且是不可或缺的;(3)职业化,形成了专门从事这一产业活动的职业 人员。 行业也具有专门的职业人员,也承担一定社会经济功能,但是一般没有 规模的约定。

成都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2009

成都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2009 会展业在我国被称为三大新经济产业之一,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在引导产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成都会展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内经贸活动的加强、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成都会展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国际会展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国内各会展城市的激烈竞争,使成都会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成都发展会展业有其城市经营体系的内在要求。第一,会展业带来的聚焦效益、名片效益和宣传效应,对成都在完善产业结构、改善投资软环境、创建国内最佳旅游城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成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工业产业,2005年分别为49.8%和28.1%,会展活动聚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利于改变成都的资本和劳动力拥有状况,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成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城乡经济矛盾和就业压力日益突出,会展业所带动的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使得会展业成为成都首选扶持产业之一。 目前,成都已成功举办过全国糖酒会、花博会等300多个展览会以及中国西部论坛、万国邮联等1500多场会议,展会的专业化、规范化和产业化水平日益提高,内容日趋完善,已涉及到机械、电子、建筑、花卉、食品、医疗器械、体育用品等行业,知名会展企业:中国国展集团和香港展览公司已经进入成都。中欧

历史上规模最大、欧洲企业参会企业数量最多的2006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于11月9日在成都开幕,极大地提升了成都市会展业的规格和档次。2005年,成都举办展会近200个,其中7个展览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办会单位的场馆收入8亿元以上,带动相关行业产值120亿元,占当年GDP的5.06%,会展规模和会展经济均居中西部首位、全国前列。糖酒会等大型专业展会的规模年递增幅度超过25%,本土展会发展态势喜人,在国内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2005年第六届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的展位数从首届的400多个增加到2200多个,参展企业近400家。成都会展业现已初步形成了专业展览会、会议和节庆活动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一、成都会展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个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对外开放力度、三产发达程度、会展硬件设施水平、地理位置、交通和通讯条件、文化底蕴、生态资源等,就整体而言,成都会展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经济优势明显,对外开放程度高 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资金投入,是进行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举办大型国际展会的必要条件。成都经济基础条件好,产业结构合理,十五期间经济总量与其增长幅度都比较高,其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3%左右。2005年GDP增长率分别比全国、全省增速高3.6、0.9个百分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摘要]:2005年我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序幕,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目前国内业已形成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产业园区入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展模式,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功能及存在不足,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从2005年起,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思潮的影响,我国内地城市也吹响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结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随着北京、上海建立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我国业已形成首都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滇海创意产业集群、川陕创意产业集群及中部创意产业 ) 期) 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集群的新成员,它是指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实体所形成的空间聚合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式。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一些城市已经形成相当数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对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集群发展有利于企业彼此协调竞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张京城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指出,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就自身体系而言也无法通过单体行为所能完成;某一单体只能完成产业内的部分内容,而只有通过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使企业和机构形成基于产业链条的协作关系,才能获得群体竞争和发展优势。 [2]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一、充分认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链接和聚集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近年来,市已在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呈现出龙头企业快速发展、集聚效应开始显现的特征,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已连续5年纳入全省重点扶持产业集群范畴水产品加工园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二十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之一但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市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还较低,主要是规模小,企业个数和知名品牌少,产业链短、市域内配套率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发挥全市工业优势,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生产要素有效集中,促进企业集聚、行业整合、产业集中,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二、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培植骨干企业,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引导产业聚集,不断提升全市工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二)主要目标。期间,按照“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要求,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资源整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整合优势人

力和技术资源,发展壮大石化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和医药化工五大产业集群,力争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两大产业纳入全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范畴。末,力争我市机械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总产值均达到100亿元,成为全国石化设备重要制造基地和主要研发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大市。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原则,以政府为主导,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相结合,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行业高层次专业人员的作用,把产业集群规划编制的过程作为政府、企业、协会和专家等各方资源综合和融合的过程,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二)加强产业聚集区的建设。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要采取产业链带动、品牌带动、市场带动等多种模式,搞好产业园区的规划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加强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聚集。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产业集聚中关联度高、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业辐射、技术示范和销售网络中的龙头作用。推动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有力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期间,重点支持产值过亿元的10家骨干企业。 (四)突出抓好产业链条延伸。以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为基础,明确产业延伸的方

调研报告:新常态下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调研报告:新常态下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会展业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能够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其牵涉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绝大多数行业均将告别高速增长,我国会展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出现了与经济新常态相呼应、相一致的会展业新常态,表现为增速减缓、体制滞后、竞争加剧等变化。目前,我市会展业也一样面临着诸多问题,已经影响到其进一步发展,无法更好发挥其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因此,亟需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与总结。 一、我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作为会展业的重要物质支撑,会展中心在我市的会展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举办各种展览和会议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此外,XX市的交通具有海、陆、空的综合优势,全市已建成比较发达的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相互衔接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众多酒店和宾馆经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接待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也将带动会展旅游业整体水平向高端发展。综上所述,我市举办会展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且日臻成熟。 (二)展会规模逐步扩大

展览总规模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到2016年会展面积将达40万平方米以上。会展中心至今累计观展人数超过700万人次,展会品牌、拉动效益明显,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三)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XX会展业持续努力打造特色会展品牌,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展会发展战略,举办4场“惠货全球行”、14场“惠货全国行”活动。另一方面扩大外延、加深内涵,至今以会展中心为平台,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应用博览会、南国书香节暨XX书展、现代农业成果博览暨农业招商会、旅游博览会、台湾精品博览会、广电车展、鞋文化节等具有鲜明城市特色、较大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的大型会展活动。这些展会逐渐形成了知名度并常态化。此外,会展中心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路线,坚持面向全国招展,提升会展的广度和内涵,先后引进了儿童用品展、华南工业展、服装节、购物节、茶博会、性文化节等项目,并重点打造了车展、房展、婚庆文化博览会等本地消费类展会。形式多样的会展活动在促进我市经贸和文化交流,活跃区域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市场消费,展示和提升城市形象方面发挥了相当重要的推动、带动、辐射和促进作用。 (四)会展产业链已经形成 目前我市会展产业已初步形成上下游衔接的会展产业链。会展产业链围绕会展活动的开展而形成,相关企业以会展业为依托,积极寻求商机的同时也促进会展活动的发展。在每年举办大小林立的会展活动的促进带动下,会展广告、会展物流、展会布展、会展工程设计、会展商务服务等业务得以稳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以来,在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会累计成交金额超过60亿元,根据会展业1:9的拉动

关于成都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建议

关于成都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建议 会展经济,作为一种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都很强的综合经济,对交通、餐饮、住宿、旅游、商业等相关产业的直接带动效应可达1:9甚至1:12。在经济发展迅猛的全球化的背景下,会展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硬性指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会展业的开发,使其迅速成长为服务业中一个比重很大的产业,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国的会展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会展业也是我国比较有特色的朝阳产业。其中,我国西南片区的会展业的发展依托城市——成都市,是我国会展业发展最快、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从会展项目、内容、地域分布等方面看,成都市会展业具有产业特色突出、专业展览集聚等特点。虽然起步较晚,水平较低,但是在自己慢慢探索的道路上,也有着自己的品牌会展,比如成都的西部博览会,糖酒会等著名会展。其中,为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展国际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西博会的成功举办,将世界的目光关注到中国蓬勃发展的西部地区中心城市成都,由此可见,会展业对促进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回望2015年,成都市会展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展会、论坛、节庆赛事活动的数量增长基本保持在5%的同时,会展业直接收入及综合收入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10.5%和11.3%。在成都市经济工作更加突出“稳增长”的重要摆位,在稳增长中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的大背景下,会展经济表现令人惊喜: 3月26日-28日,第9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第26次在成都举行,国际

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共有来自法国、德国等33个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参展。本届糖酒会累计入场人次超过30万,成交总额为226.67亿元,比去年春交会增长8.8%,拉动成都服务业增收约19.5亿元。 6月3日-6日,全球3D打印行业规模最大的会议和展览——第三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第二届世界3D打印博览会在蓉举办,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位代表围绕“迎接3D打印3.0时代”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6月中旬,2015世界机场城市大会(亚太)首次移师西部选址成都,吸引了来自40余家国内外机场高管、30余家国内外航空公司高管在内的全球逾600位参会嘉宾。 7月15日,成都市本土规模最大的自办展——成都国际家具展圆满收官,两期展出总面积达1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1100余家,共接待观众26.6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21.1万人次,大众消费者5.5万人次。展会两期现场成交总额136亿元,现场零售9000万元,拉动服务业增收达10.2亿元,创历届新高..... 由此可见,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的会展业依托城市,确实是发挥着属于她的“西部龙头”作用,在成都市欣欣向荣的会展经济和会展业的带动下,我国西部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都出现了非常大的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