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敏谈创新药药学审评技术要求

王亚敏谈创新药药学审评技术要求
王亚敏谈创新药药学审评技术要求

王亚敏谈创新药药学审评技术要求

本文根据药品审评中心化药药学一部王亚敏副部长,在6月23日中国新药杂志主办的《2018中国创新药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报告“创新药药学审评技术要求”整理而成。未经报告人审核。

新药药学审评的基本考虑

新药药学研究随着研究进展不断深入,在不同研究阶段有不同的研究目的。提供的药学研究资料要根据药物自身的特性、给药途径、IND试验是否涉及特殊人群,以及临床研究阶段的不同,提供不一样的研究信息。

IND药学研究信息应重点关注临床试验中和受试者安全性相关的部分,这是审评最基本的考虑点。比如IND临床批件会提到“临床试验样品的杂质水平不得超出临床前动物安全性试验所支持的杂质水平”,这体现了保护受试者安全性的基本考虑。

对于注射给药、眼用或吸入的药品,若为无菌状态,其IND申请可能比口服药品要提供更多的关于无菌生产保证方面的说明。对于应用新技术或复杂技术(发酵、提取、合成多肽、合成小分子核酸)或者一些药械组合产品的IND,要比简单的化学药提供更多药学方面的信息。Ⅲ期临床的研究周期较长、受试者较多、临床样品需求量较大,同时伴随研究进展获得的药学信息也逐渐丰富,所需提供的药学研究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会比申报I期的时候要求更多。

新药药学审评的技术要求

总局在今年1月份发布了《新药I期临床试验申请技术指南》。该指南主要参考FDA 1995年和2017年发布的INDⅠ期、Ⅱ期、Ⅲ期CMC 的技术要求,更多的参考了2017年的技术指南。总局今年3月份发布了《创新药(化学药)Ⅲ期临床试验药学研究信息指南》。对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药学研究信息的一般要求给了明确的技术性文件,也主要参考了FDA 2003年发布针对Ⅱ期、Ⅲ期和2017年发布的IND CMC文件的一些技术要求。

《创新药(化学药)Ⅲ期临床试验药学研究信息指南》的主要作用是:1)对于研究者,明确新药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时其CMC方面应做到什么深度,该文件可以提供一个比较可靠的参考。2)Ⅱ期进入Ⅲ期临床试验,不仅是临床专业,也是药学专业非常重要的沟通、交流和风险控制的节点。在此节点,药学部分会要求跟审评人开沟通交流会,讨论Ⅲ期临床的很多关键问题。此时申请人也应对照Ⅲ期临床药学研究信息指南,看自己的研究是否做好进入Ⅲ期临床的CMC准备。

新药I期临床试验申请CMC的要求

《新药I期临床试验申请技术指南》中,对工艺或质量控制的要求根据临床阶段的不同做不同的要求。

■原料工艺或质量控制

在原料工艺方面,Ⅰ期不需要提供和Ⅲ期一样或NDA一样详细的根据,只需把制备工艺的流程图和使用催化剂等工艺的资料。对于采用发酵工艺、提取工艺制备以及多肽、小分子核酸药物等,需提供更多的制备工艺信息。分析方法在保密期的时候,不需提交全面完整的分析方法验证资料,但至少应提供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等关键验证信息。上人体试验前,质量控制的研究还应要完成遗传毒性杂质的研究评估和控制,这点与FDA CMC审评要求接轨。

■稳定性数据

稳定性数据应递交代表性样品(如动物药理毒理学研究样品、拟用于临床试验的样品)的初步数据及其他支持性稳定性研究数据。即不一定要提供三批样品,可以提供目前有限批次的稳定性样品的数据,加上支持性研究数据。对于制剂,可能不同规格、不同处方,甚至不同工艺,但是这些数据只要能够支持研究数据,都可以作为支持性数据来提交。

■制剂

Ⅰ期的制剂工艺不需要提供非常详细的工艺信息,质量控制标准的项目以及方法验证也不需要提交全面完整的验证资料,但是须要提供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等关键的和必要的验证信息。

对于制剂,尤其创新药,为了提高生物用度或者给药途径的需要,会使用新的在国内外尚未使用过的新辅料,此时应进行关联申报,或者把制剂研究的资料放到制剂申报资料里一块提交,而不能只提交辅料的标准。这是从安全性角度去考虑的。

制剂申报I期的质量控制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动物研究用样品往往是拿原料药简单做了一个研磨,制剂工艺开发后会存在动物安全性研究样品的暴露和制剂经过微粉化和制剂工艺改进之后暴露存在体内不一致的风险。此时需对这种不一致可能对临床安全性造成的影响作一个说明。

制剂和原料药一样,提供代表性样品的初步数据及其他支持性稳定性研究资料,稳定性数据应能支持制剂的理化参数在临床研究期间符合要求。

■其他

申报Ⅰ期临床,申报资料应该以纸质和电子方式提交,格式和内容可以参考ICH的CTD格式提交。还要求申请人在提交Ⅰ期CTD资料的时候,同时提交一份化学药品Ⅰ期临床试验申请药学研究信息汇总表,目的是为了方便审评,同时便于将来可以更好管理和比较创新药在十年过程中CMC的变化。

IND临床试验中的CMC要求

IND Ⅰ期临床申请批准之后,Ⅰ期到Ⅲ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更,最多的是剂型、规格、生产工艺等的改变,此时的风险和变更的管理怎么来做,IND试验中CMC要求如下:

在开展Ⅲ期临床前,要求申请人与CDE进行沟通交流。对于一些特殊的品种,比如合成多肽或者小分子核酸,在批准IND时已跟申请人就Ⅰ期、Ⅱ期、Ⅲ期的药学部分该做的相关工作,召开药学研究沟通会,并形成一个会议纪要,双方都签字认可。在IND期间,申请人就可按照双方形成的会议纪要在相关的时间点完成药学研究工作。

对于IND临床试验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临床试验的药物应该在符合GMP要求的车间制备。审核查验中心正在起草临床试验用药物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新药临床试验期间的变更

如在IND期间发生重大的药学变更,申请人应及时将变更的情况报送审评机构。FDA 2003年发布的Ⅱ、Ⅲ期CMC的要求指出,对创新药进入Ⅰ期、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期间,重大药学变更分为两类,一类按照年度报告提交即可,另外一类是归属为信息变更,包括变更原料药的无菌工艺、变更制剂的生产工艺等,在FDA的指导原则里都属于信息变更的范围,都需要向FDA提交相关信息变更申请。国内注册申请人

可以参考FDA指导原则,判断哪些是属于重大变更。目前药审中心和专家正在起草新药临床试验期间药学变更的指导原则。

新药Ⅲ期临床试验药学研究信息指南

申报Ⅲ期要求提供更详细的原料工艺描述,包括批量、参数或控制,以及起始物料的合理性和控制的很多问题;关键步骤的中间体控制;提供分析方法的总结验证结果;提供支持Ⅲ期临床试验周期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也可以是支持性的研究结果和实际完成的试验结果共同提交。

制剂申报Ⅲ期时,如果可能发生相互作用,比如眼用、吸入或者注射剂里含有脂类、表面活性剂以及脂质体特殊材料的,为保证受试者的安全性,需在申报Ⅲ期时一并提供必要的相容性研究信息。

CDE也特别关注申报Ⅲ期样品的生产商,会将其跟将来申报上市NDA 时的生产商的质量做桥接。申报Ⅲ期不需要提供工艺验证,但如果是非常规工艺,或者制剂为特殊制剂如脂质体或是微球,需要提供足够信息保证工艺是稳定的,这时需要资料或者研究来评估工艺Ⅲ期和NDA时都是相对稳定和可控的。

从2月1日起,化学药品注册分类1的注册申请申报NDA时适用ICH 的M4,可按照M4的格式申报。

申报NDA时,药学审评最关注的问题是关键的临床批次。主要指关键的Ⅲ期临床批次以及临床前安全性试验批次的数据。最后批准上市的产品,不管是原料药还是制剂,在确定有关物质、杂质限度、溶出限度、含量限度等等标准数据时,都会溯源寻找关键临床试验批次的相关行为和数据,临床前动物安全性试验长毒批次杂质的水平,这都是支持最后NDA批准时所有药学水平最重要的批次。对于安全性试验的样品和关键临床试验的样品均需要妥善保存,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能忽视。

新药的药学沟通会议

FDA 2001年专门发布了一个药学沟通会议CMC的要求。在Ⅱ期结束进入Ⅲ期前,沟通会议里讨论的重要问题包括:原料药合成工艺的起始原料界定是否符合ICHQ11,这个问题不解决,等到NDA时再解决就来不及了;有关物质的方法有没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个方法可能根本就分离不出已经有的杂质;对于制剂和原料,Ⅲ期临床试验到底批量应该做多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到NDA的时候再解决也晚了,所以对于Ⅱ期结束/Ⅲ期临床启动前CMC会议,是一个关键的节点,是一个重要的会议。

提前主动沟通交流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有助于加快研究和审评的进程。

《2017年度药物审评报告》中,全年针对IND沟通达到300多次,药学评价部门一年针对创新药Ⅱ期完成/Ⅲ期启动或者是针对NDA的沟通交流接近20-30次。CDE非常欢迎申请人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主动与CDE沟通交流。

关于有条件批准,不仅基于Ⅱ期或者Ⅲ期数据,也应该关注药学问题。一般新药Ⅱ期完成/Ⅲ期启动时与CDE开展沟通交流会,但是建议更早讨论,因为有条件批准的新药CMC方面的问题更复杂,这对于FDA来说这也是棘手的问题。申请人团队里临床和药学团队应该有非常好的交流,应动用全公司最优质、最好的力量加速药学研发,支持有临床价值的、急需的药品能够有条件批准。

CDE目前也在做更多的努力,使审评指南更好地跟国际接轨,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创新药的研发和注册。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200330

中国药品监管中国药监化妆品监管邮箱政务信息报送 请输入关键字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2020年03月30日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27号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已于2020年1月15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0年第1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 年7月1日起施行。 局长 肖亚庆 2020年1月22日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2020年1月2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公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药品注册行为,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 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以下简称《疫苗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药品上市为目的,从事药品研制、注册及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药品注册是指药品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依照法定程序和相关要求提出药物临床试验、药品上市许可、再 注册等申请以及补充申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基于法律法规和现有科学认知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等审查,决定是否 同意其申请的活动。 申请人取得药品注册证书后,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持有人)。 第四条药品注册按照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进行分类注册管理。 中药注册按照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同名同方药等进行分类。 化学药注册按照化学药创新药、化学药改良型新药、仿制药等进行分类。 生物制品注册按照生物制品创新药、生物制品改良型新药、已上市生物制品(含生物类似药)等进行分类。 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药品的细化分类和相应的申报资料要求,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注册药品的产品特性、创新 程度和审评管理需要组织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境外生产药品的注册申请,按照药品的细化分类和相应的申报资料要求执行。 第五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药品注册管理工作,负责建立药品注册管理工作体系和制度,制定药品注册管理规 范,依法组织药品注册审评审批以及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品审评中心)负责药 物临床试验申请、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补充申请和境外生产药品再注册申请等的审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检院)、国家药典委员会(以下简称药典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以下简称药品核查中心)、国家药品 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以下简称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事项受理服务和投诉举报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

浅谈我国药理学发展的趋向

浅谈我国药理学发展的趋向 学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班级:09制药三班 学号: 姓名: xx 浅谈我国药理学发展的趋向 【摘要】: 药理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连接药学和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化学与生命科学的桥梁学科,药理学科的发展与医学科学的进步、药学科学的发展和人类防病治病和健康的维护关系密切,在现代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我从我国药理学发展的过程、特征、成就、现状、方向等几个方面浅谈一下我国药理学发展的趋向。 【关键字】: 我国,药理学,发展,趋向 药理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连接药学和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化学与生命科学的桥梁学科,药理学科的发展与医学科学的进步、药学科学的发展和人类防病治病和健康的维护关系密切,在现代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我浅谈一下我国药理学发展的趋向。 (一)、我国药理学发展的过程 药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6000年前,古人在生活、生产、争斗等过程中,无意间因食物中毒或受伤等,而发现了药物。在中国的最早文字记载中,收录了很多种类的药品,其中包括迄今仍认为有效的药物。

化学合成药最早起源于中国,公元328年晋朝葛洪在浙江炼丹,炼成的丹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 我国现代药理学的形成是在20世纪20年代,陈克恢等开展了对麻黄的药理作用研究,于1924年发表论文指出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与肾上腺素作用类似,且更持久。1926年创立了包括药理学会的中国生理学会。我国正式步入现在药理学。 (二)、我国药理学发展的特征 我国是一个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家,为人类的文明与进展做出许多重大开创性贡献,祖国医药学是其中之一。几千年来,中医学与中药学自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指导着我国医药学的临床实践。中医药学在漫长的年代里不断前进和发展,并在国际交往中吸收了大量外来药物,补充了药源,丰富了传统。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中医药学与现代医药学相并存在又相互渗透,使中医药学得到进展。这就是我国现代药理学发展的基础与背景。 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以来,使我国医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变革。西医西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占有明显优势。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医学与药学的发展,我们应当继续加强和重视现代药理学的发展。 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情况比建国初期有明显进展,但总的说来,发展缓慢、人力薄弱和水平不高,与西医药事业相比有一定差距。中药药理研究,从历史背景看有极为有利的条件,从现代科学的复杂性要求,又存在着比合成药药理研究更多的困难。因此,我国药理工作者肩负着双重责任,一方面要赶上国际现代药理学水平,同时也要努力提高中药药理水平,使我国药理学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形成一个大方向一致的中西医结合的药理学。 (三)、我国药理学发展的成就 药理学理论的进步,开展了药理学教育和科研工作,几十年来,出版了2000余册药理学专著,发表了一批具有显著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培养了一批药理学研究人员,在药理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最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基本制度和要求 第三章药品上市注册 第一节药物临床试验 第二节药品上市许可 第三节关联审评审批 第四节药品注册核查 第五节药品注册检验 第四章药品加快上市注册 第一节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 第二节附条件批准程序 第三节优先审评审批程序 第四节特别审批程序 第五章药品上市后变更和再注册 第一节药品上市后研究和变更 第二节药品再注册 第六章受理、补充资料和撤审 第七章争议解决 第八章工作时限 第九章监督管理 第十章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附则 —1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法律依据】为规范药品注册行为,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以下简称《疫苗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药品上市为目的,从事药品研制、注册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药品注册定义】药品注册,是指药品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依照法定程序和相关要求提出药品注册事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基于法律法规和现有科学认知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等审查,作出是否同意其药品注册事项及其管理的过程。 申请人取得药品注册证书后,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持有人)。 第四条【药品注册事项】药品注册包括药物临床试验申请、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补充申请、再注册申请等许可事项,以及其他备案或者报告事项。 第五条【药品注册申请类别】药品注册申请类别,按照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进行分类。 中药注册分类包括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同名同方药等。 化学药注册分类包括化学药创新药、化学药改良型新药、仿制药等。

中国药科大学349药学综合演示教学

学习资料 2014 中国药科大学专业硕士考研349药学综合回忆版 第一部分:药剂学 一.名词解释5个,全部是英文的,一对一对出现,所以总共相当于10个,共20分。二.单选,每个一分。 三.多选5个,每个一分。 四.问答题(每题10分) 1.冷冻干燥原理,题目给出图示,要求简述其原理。 2.利用靶向制剂原理设计三种抗肿瘤药。 3.将双氯芬酸钠设计成肠溶制剂(题目中没有给双氯芬酸钠的任何化学性质,只说在 胃肠中分解易对胃肠道造成损伤)。 4.药物稳定性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5.药物晶型的意义和作用,哪些药物容易发生晶型转变。 第二部分:药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2.耐受性和耐药性 3.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 4.激动剂和拮抗剂 二.单选,每个一分。 三.配伍题 各种药是备选项,每组备选项下设2-3个题,重在考察易混细节,比如说同一药理作用的要作用靶点的区分。 四.多选 五.问答 1. 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苯妥英钠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列举三类保钾利尿药并写出其作用机制。 4喹诺酮类药物作用机制 5.非特异性抗肿瘤药。 第三部分:药事管理 一.单选30个,30分。 二.问答题(70分) 1.仿制药注册程序及要点。 2.处方的定义以及药师在审核处方时的职责。 3.简述药事管理中的全追溯系统内容(记忆不太准确)。 4.药品委托生产的内容和要求。 5. 简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 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取消以药补医,完善药品市场价格 机制 的政策意义。 记得药事管理应该是7道大题,分值不等。且所考内容较活,较广泛,有些是课本上没有的东西。 . 仅供学习与参考

药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药理名词解释大全 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药理学主要指研究有关使用化学物质治疗疾病时引起机体机能变化机制的学问。 2.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要为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 3.药理学的方法是实验性的,即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药物对机体或其组成部分的作用规律并分析其客观作用原理。近年来逐渐发展而设立的临床药理学是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应用科学,其任务是将药理学基本理论转化为临床用药技术,即将药理效应转化为实际疗效,是基础药理学的后继部分。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药物有什么作用、作用机制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要理论联系实际了解药物在发挥疗效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4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学或药动学,主要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创新药物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药物消除动力学一级消除动力学: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又叫恒比消除零级消除动力学:单位时间内体内药物按照恒定的量消除,又叫恒量消除 6.药物清除半衰期(half life),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清除速度。 7.清除率(clearance,CL),是机体清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的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除。 8.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是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的体液容积。 9.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即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内药物的百分比。 10.首剂效应(first dose phenomenon)首次给药出现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眩晕、出汗、心悸,甚至晕厥、意识消失,尤其在首剂大于1mg时出现 11首关效应(first-pass effect)指某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和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药品注册审评报告完整版

药品注册审评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年药品注册审批报告》 药品注册,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请,对拟上市销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程。在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的全过程监管中,药品注册管理是从源头上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实施监管的重要手段,其根本目的是通过科学评价,保证上市药品安全有效,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 1 2010年药品注册管理的重要举措 2010年,药品注册管理工作继续践行科学监管理念,紧紧围绕“质量和效率”这个中心,以风险效益评估和风险管理为核心,坚持“规范审批、公开透明、鼓励创新”的原则,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法制建设,强化学药品物研究全程监管,进一步推进审评审批公开公平,提高审评审批效率,较好地履行了《药品管理法》赋予的职责。 完善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体系 一是发布了《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规范和指导伦理委员会的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加强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和对受试者的保护,提高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质量。继续开展《药用原辅材料登记备案管理规定》、《药品标准管理办法》、《药物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实验室管理规定》、《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药物临床试验中严重不良事件报告与监测管理规定》及天然药物注册技术要求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研究起草工作。 二是加快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体系建设。成立了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中国研究小组,对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深入研究。完成216个国外药品研究指导原则的翻译,其中150个拟转化实施的指导原则已对外征求意见,31个指导原则根据征求意见作了进一步修订,《药物致癌试验必要性的技术指导原则》正式对外发布执行。这些指导原则的建立,使得我国药品注册审评更加科学、规范,也将指导和促进我国新药研发向国际水平看齐。 确保药品注册审评科学、公正、公开 一是构建了已上市药品、药用辅料、溶出度测定方法等数据库,使药品技术审评建立在科学、量化的基础上。二是以仿制药为切入点,制定了化学药品仿制药电子申报资料格式,启动了电子申报,提高审评审批效率。三是通过重大专项专题会、创新品种沟通交流会、专家咨询会议,以及第三方验证、专家票决等方式,保证技术审评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四是进一步严格技术审评标准。对于高风险的疫苗、血液制品,坚持审评原则与国际接轨,严格技术审评,保证此类品种质量;对于需长期使用的新药,增加致癌性试验要求,确保用药安全;严格抗生素品种的立题审查及技术要求。五是继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公开审评报告,使申报单位全面了解审评过程和审评决策依据;通过咨询日、开放日、主任信箱、网上信息反馈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促进审评工作的公开透明,逐步实现“阳光审评”。 加强中药、民族药的监管 一是会同卫生部、国家民委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了《全国民族医药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方案(2010-2012年)》,强调要充分发挥民族医药在少数民族地区防病治病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民族药的监督管理,保障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二是会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的意见》,要求发挥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中医临床诊疗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科学、健康发展。三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开展了中药民族药监管现状调研,进一步厘清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思路、步骤和措施。 加强药品研究过程的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和完善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各省(区、市)全年累积派出几百个工作组、近3000人次,开展了药品注册现场检查,为药品技术审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对近几年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细化了现场检查的要点及相关格式要求。

最新药品审评中心办事指南资料

药品审评中心办事指南 1、技术资料接收 我中心接受的资料包括以下四种:新报资料、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资料、补充资料、非书面补充资料。 1.1新报资料的接收 新报资料是指注册申请人首次提交的注册申请的技术资料。目前,我中心接受国家局和各省局已受理的新报资料,但不接受注册申请人直接递交的新报资料,请注册申请人按照相关规定将新报资料送往国家局或各省局受理。 1.2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资料的接收 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资料是指仿制药经批准完成生物等效性研究后,提交的相关技术资料。 1.2.1提交方式和提交时间: (1)柜台受理 时间:周一至周四上午9:00—11:30;下午1:30—4:30。 (2)邮寄受理 时间:不限时。提交时间以寄发邮戳时间为准。 1.2.2接收人和联系方式 接收人:业务管理部。 联系人:待定

联系电话:待定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1号 1.2.3提交资料的要求 (1)需提交二套资料,分别装入文件袋,资料应一律使用A4型纸。其中至少有一套原件,须申报单位和试验完成单位加盖有效印章。 (2)文件袋的正面应注明:初次受理号、品名、申报单位,并标注原件、复印件。 (3)文件袋中资料的顺序为:资料目录、技术资料。 1.2.4注意事项 (1)对于邮寄者,为保证邮寄资料安全、及时送达中心,请尽可能采取特快专递的方式邮寄,并注明资料组收。 (2)为便于及时反馈受理情况,请在邮件中准确注明以下信息: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等。我中心在正式受理上述资料后,会以挂号信的方式邮寄回执单,含新的申请编号。请注意查收。 1.3补充资料的接受 补充资料通知是药审中心按照药品技术审评工作程序,对某个药品注册申请项目进行技术审评后,针对现有申报资料不能说明的,涉及品种质量控制,和/或安全性,和/或有效性评价的重大或关键问题,向药品注册申请人发出的补充资料的通知。药品注册申请人应据此提交补充资料。 1.3.1提交方式和提交时间: (1)柜台受理 时间:周一至周四上午9:00—11:30;下午1:30—4:30。 (2)邮寄受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审评员管理暂行办法(试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 审评员管理暂行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人事制度改革,规范药品审评人员管理,保障审评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以及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意见等法规政策,结合药品审评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审评员,是指在规定的岗位范围内,按照聘用合同管理,从事药品审评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事业编制内和事业编制外审评员。 第三条中心按照“招得到、用得好、留得住、退得出”的原则,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审评员管理制度。 第二章岗位设置 第四条根据审评工作需要,科学合理设臵审评岗位,坚持按需设岗、精简高效、按岗聘用、分级管理。 第五条根据药品审评职责任务和岗位任职条件,分级设臵审评岗位。

审评岗位包括:首席审评员、高级审评员、主审审评员、审评员。其中主审审评员岗位分为6档,审评员岗位分为4档。药品审评实行首席审评员负责制,首席审评员对技术审评工作进行总把关,经中心授权签发技术审评意见。 第六条根据审评任务数量、审评任务结构、产业发展趋势等因素合理确定并调整各审评相关学科、各专业审评岗位职数和比例。 第七条各级审评岗位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首席审评员:负责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方面的技术把关,并根据中心授权签发技术审评意见;制定并实施药品审评专业技术领域的学科建设规划,负责跟踪把握国内外本专业领域学科发展前沿趋势,构建药品审评专业技术领域的科学化审评体系;牵头开展药品审评规范、指导原则体系、审评共性问题的研究,组织审评团队解决疑难品种和评审疑难问题;指导和培养其他审评人员开展工作。 (二)高级审评员:负责建立或完善药品审评专业技术领域的科学化审评体系;负责组织开展本专业领域相关技术标准和指导原则的起草工作;负责对本专业领域的疑难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指导和培养主审审评员和审评员开展工作。 (三)主审审评员:承担专业审评或综合审评的主审任务;承担相关技术标准和指导原则的起草工作;指导和培养审评员开展工作。

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中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一般考虑

发布日期20140404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综合评价 标题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中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一般考虑 作者张学辉卓宏王涛鲁爽 部门化药临床二部 正文内容 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药物效应 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不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规律等。从 药物的生命周期看,临床药理学贯穿于药物临床试验、药物上市后研究与评 价、药物临床治疗等阶段。从药物临床试验看,临床药理学研究是其重要组 成部分,主要在I期进行,其他三期(II~IV期)中也进行很多此类研究[1]。 为理性开展和评价临床药理学研究,本文在综合国内外临床药理研究相关指 导原则基础上,对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中临床药理学研究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 阐述,以期在监管机构、业界和学术界展开讨论并形成共识,为药物临床研 发与评价提供临床药理学决策依据。 一、药物临床试验中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药物临床试验中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要应用符合法律和伦理要求的当前最佳科技手段,提供临床药理学和生物药剂学数据, 支持药物在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和新药上市申请(NDA)过程中安全性 和有效性的评估。研究内容包括药物对人体的效应(药效学和不良反应)、 人体对药物的处置(药动学)、剂量-暴露量-效应关系、药物相互作用、特 殊人群的临床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定量药理学与统计分析等。在不同临 床试验阶段,临床药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又各不相同。为便于叙述,本文 将临床试验分为早期临床试验阶段(I~IIa)和后期临床试验阶段(IIb~IV)。 二、早期药物临床试验中临床药理学研究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实行优先 审评审批的意见 【法规类别】药品管理 【发文字号】食药监药化管[2016]19号 【失效依据】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 【发布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日期】2016.02.24 【实施日期】2016.02.24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 (食药监药化管〔2016〕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加强药品注册管理,加快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和临床急需仿制药的研发上市,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的矛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优先审评审批的范围 (一)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注册申请: 1.未在中国境内外上市销售的创新药注册申请。 2.转移到中国境内生产的创新药注册申请。

3.使用先进制剂技术、创新治疗手段、具有明显治疗优势的药品注册申请。 4.专利到期前3年的药品临床试验申请和专利到期前1年的药品生产申请。 5.申请人在美国、欧盟同步申请并获准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中国境内用同一生产线生产并在美国、欧盟药品审批机构同步申请上市且通过了其现场检查的药品注册申请。 6.在重大疾病防治中具有清晰的临床定位的中药(含民族药)注册申请。 7.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新药注册申请。 (二)防治下列疾病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注册申请: 1.艾滋病; 2.肺结核; 3.病毒性肝炎; 4.罕见病; 5.恶性肿瘤; 6.儿童用药品; 7.老年人特有和多发的疾病。 (三)其他 1.在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中,需改变已批准工艺重新申报的补充申请; 2.列入《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5年第117号)的自查核查项目,申请人主动撤回并改为按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的标准完善后重新申报的仿制药注册申请; 3.临床急需、市场短缺的药品注册申请。具体品种名单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论证后确定。

王亚敏谈创新药药学审评技术要求

王亚敏谈创新药药学审评技术要求 本文根据药品审评中心化药药学一部王亚敏副部长,在6月23日中国新药杂志主办的《2018中国创新药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报告“创新药药学审评技术要求”整理而成。未经报告人审核。 新药药学审评的基本考虑 新药药学研究随着研究进展不断深入,在不同研究阶段有不同的研究目的。提供的药学研究资料要根据药物自身的特性、给药途径、IND试验是否涉及特殊人群,以及临床研究阶段的不同,提供不一样的研究信息。 IND药学研究信息应重点关注临床试验中和受试者安全性相关的部分,这是审评最基本的考虑点。比如IND临床批件会提到“临床试验样品的杂质水平不得超出临床前动物安全性试验所支持的杂质水平”,这体现了保护受试者安全性的基本考虑。 对于注射给药、眼用或吸入的药品,若为无菌状态,其IND申请可能比口服药品要提供更多的关于无菌生产保证方面的说明。对于应用新技术或复杂技术(发酵、提取、合成多肽、合成小分子核酸)或者一些药械组合产品的IND,要比简单的化学药提供更多药学方面的信息。Ⅲ期临床的研究周期较长、受试者较多、临床样品需求量较大,同时伴随研究进展获得的药学信息也逐渐丰富,所需提供的药学研究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会比申报I期的时候要求更多。

新药药学审评的技术要求 总局在今年1月份发布了《新药I期临床试验申请技术指南》。该指南主要参考FDA 1995年和2017年发布的INDⅠ期、Ⅱ期、Ⅲ期CMC 的技术要求,更多的参考了2017年的技术指南。总局今年3月份发布了《创新药(化学药)Ⅲ期临床试验药学研究信息指南》。对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药学研究信息的一般要求给了明确的技术性文件,也主要参考了FDA 2003年发布针对Ⅱ期、Ⅲ期和2017年发布的IND CMC文件的一些技术要求。 《创新药(化学药)Ⅲ期临床试验药学研究信息指南》的主要作用是:1)对于研究者,明确新药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时其CMC方面应做到什么深度,该文件可以提供一个比较可靠的参考。2)Ⅱ期进入Ⅲ期临床试验,不仅是临床专业,也是药学专业非常重要的沟通、交流和风险控制的节点。在此节点,药学部分会要求跟审评人开沟通交流会,讨论Ⅲ期临床的很多关键问题。此时申请人也应对照Ⅲ期临床药学研究信息指南,看自己的研究是否做好进入Ⅲ期临床的CMC准备。 新药I期临床试验申请CMC的要求 《新药I期临床试验申请技术指南》中,对工艺或质量控制的要求根据临床阶段的不同做不同的要求。

2011年药品审评中心CDE-审评人员完整名单及联系方式

药品审评中心审评人员公示名单20110131

关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调整主要职责和内设机构的批复 国食药监人函[2010]219号 (一)业务管理部 负责审评技术资料管理、审评任务分发调度及相关督查协调工作。承担相关审评报告综合以及审评文件管理,组织开展与新药审评相关的核查、验证工作;承担主动撤回申请和超过规定时限未按要求提交补充资料等品种的相关处理工作;负责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部门协调技术审评工作;承担业务咨询及业务信息管理工作。负责中心文电、会务、档案等日常运转工作以及安全保密、印章管理、外部联络等工作。承担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中药民族药药学部 负责中药、民族药及天然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和注册申请的药学研究资料的技术审评工作,提出药学专业审评意见并形成药学专业审评报告。负责中药、民族药及天然药物7~8类临床试验申请、7~9类注册申请、各类注射剂注册申请、相关补充申请以及进口再注册申请的综合评价工作,形成技术审评报告,并提出明确结论意见及处理建议。承担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化药药学一部 负责化学药物1~3类临床试验申请和注册申请、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申请的药学研究资料的技术审评工作,提出药学专业审评意见并形成药学专业审评报告。负责化学药物3类临床试验申请的综合评价工作,形成技术审评报告,并提出明确结论意见及处理建议。承担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化药药学二部 负责化学药物4~5类临床试验申请、进口药注册申请、进口再注册申请、相关补充申请及其他申请的药学研究资料及生物等效性试验资料的技术审评工作,提出药学专业和相应生物等效性资料的审评意见并形成药学专业审评报告。负责化学药物4~5类临床试验申请以及5~6类注册申请、进口药临床试验申请、进口再注册申请、相关补充申请及其他申请的综合评价工作,形成技术审评报告,并提出明确结论意见及处理建议。承担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生物制品药学部 负责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申请、注册申请及相关补充申请的药学研究资料的技术审评工作,提出药学专业审评意见并形成药学专业审评报告。负责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申请及注册申请、相关补充申请的综合评价工作,形成技术审评报告,并提出明确结论意见及处理建议。承担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六)药理毒理学部 负责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申请、注册申请及相关补充申请的药理毒理学研究资料的技术审评工作,提出药理毒理学专业审评意见并形成药理毒理学专业审评报告。负责化学药物1~2类以及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物1~5类临床试验申请、相关补充申请的综合评价工作,形成技术审评报告,并提出明确结论意见及处理建议。承担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药理学类SCI期刊点评总汇】

【药理学类SCI期刊点评总汇】 现在先上药理学部分,其他待整理\(^o^)/~ 药理学 1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基本资料 期刊名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出版周期Semimonthly 出版ISSN 0007-1188 通讯方式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INC, COMMERCE PLACE, 350 MAIN ST, MALDEN, USA, MA, 02148 主要研究领域:该刊为药理学领域的权威期刊,口碑极佳与办事效率较高,审稿一审为一月左右。接受文章方向主要为药理学。 2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基本资料 期刊名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出版周期Semimonthly 出版ISSN 0378-8741 通讯方式ELSEVIER IRELAND LTD, ELSEVIER HOUSE, BROOKVALE PLAZA, EAS T PARK SHANNON, CO, CLARE, IRELAND, 00000 期刊主页网址 /find ... ription#description 在线投稿网址 / 主要研究领域:该刊注重药理,偏向于中药及其复方传统作用的药理研究,对于中药药理方面的研究者。 审稿速度平均 3 个月的审稿周期 虫友精彩点评: yuchenhuan2002研究方向: 天然药物投稿周期: 约3个月

侧重于药理学研究,欢迎毒理学的研究; 重点突出民族本土的药用特色; 接受醇/水粗提物及中药复方的化学、药理学研究; 不需要推荐评审专家,审稿期一般2个月; 国内编辑为北大的果德安教授; 主编超NICE,回信速度也超快,超热心; 英语要求不高,适合初投; 连续投了3篇,均小修后录用了。 PS:小虫英文一般偏上,投3.0以上的杂志经常会被要求语言修改,相比其他的杂志从没要求语言问题。偶尔也会收到国内其他小虫的稿子,很中文化。建议写文章的时候忘记母语的表达习惯和逻辑,直接英文构建。 投过稿的虫友:shian,遨游生命, 3 HUMAN & EXPERIMENTAL TOXICOLOGY 基本资料 期刊名HUMAN & EXPERIMENTAL TOXICOLOGY 出版周期Monthly 出版ISSN 0960-3271 通讯方式SAGE PUBLICATIONS LTD, 1 OLIVERS YARD, 55 CITY ROAD, LOND ON, ENGLAND, EC1Y 1SP 期刊主页网址 在线投稿网址 主要研究领域:试验或临床毒理学药理学 4 TOXICON 基本资料 期刊名TOXICON 出版周期Semimonthly 出版ISSN 0041-0101 通讯方式PERGAMON-ELSEVIER SCIENCE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 ANE, 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OX5 1GB

药品注册审评报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经管局《2010年药品注册审批报告》 药品注册,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经管局依照《药品经管法》的规定,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请,对拟上市销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程。在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的全过程监管中,药品注册经管是从源头上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实施监管的重要手段,其根本目的是通过科学评价,保证上市药品安全有效,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 1 2010年药品注册经管的重要举措 2010年,药品注册经管工作继续践行科学监经管念,紧紧围绕“质量和效率”这个中心,以风险效益评估和风险经管为核心,坚持“规范审批、公开透明、鼓励创新”的原则,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法制建设,强化学药品物研究全程监管,进一步推进审评审批公开公平,提高审评审批效率,较好地履行了《药品经管法》赋予的职责。 1.1 完善药品注册经管法规体系 一是发布了《药物临床实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规范和指导伦理委员会的药物临床实验伦理审查工作,加强药物临床实验的质量经管和对受试者的保护,提高药物临床实验伦理审查工作质量。继续开展《药用原辅材料登记备案经管规定》、《药品规范经管办法》、《药物临床实验生物样本分析实验室经管规定》、《药物Ⅰ期临床实验经管指导原则》、《药物临床实验中严重不良事件报告与监测经管规定》及天然药物注册技术要求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研究起草工作。 二是加快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体系建设。成立了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中国研究小组,对国际规范和技术规范进行深入研究。完成216个国外药品研究指导原则的翻译,其中150个拟转化实施的指导原则已对外征求意见,31个指导原则根据征求意见作了进一步修订,《药物致癌实验必要性的技术指导原则》正式对外发布执行。这些指导原则的建立,使得我国药品注册审评更加科学、规范,也将指导和促进我国新药研发向国际水平看齐。 1.2 确保药品注册审评科学、公正、公开 一是构建了已上市药品、药用辅料、溶出度测定方法等数据库,使药品技术审评建立在科学、量化的基础上。二是以仿制药为切入点,制定了化学药品仿制药电子申报资料格式,启动了电子申报,提高审评审批效率。三是通过重大专项专题会、创新品种沟通交流会、专家咨询会议,以及第三方验证、专家票决等方式,保证技术审评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四是进一步严格技术审评规范。对于高风险的疫苗、血液制品,坚持审评原则与国际接轨,严格技术审评,保证此类品种质量;对于需长期使用的新药,增加致癌性实验要求,确保用药安全;严格抗生素品种的立题审查及技术要求。五是继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公开审评报告,使申报单位全面了解审评过程和审评决策依据;通过咨询日、开放日、主任信箱、网上信息反馈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促进审评工作的公开透明,逐步实现“阳光审评”。 1.3 加强中药、民族药的监管 一是会同卫生部、国家民委及国家中医药经管局共同发布了《全国民族医药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方案(2010-2012年)》,强调要充分发挥民族医药在少数民族地区防病治病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民族药的监督经管,保障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二是会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经管局等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经管的意见》,要求发挥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中医临床诊疗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科学、健康发展。三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开展了中药民族药监管现状调研,进一步厘清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思路、步骤和措施。

创新药(化学药)临床试验期间药学变更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 一、概述 创新药药学研究具有渐进性、阶段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伴随临床试验的进展不断推进。常规开发模式下,原料药的研发进程领先于制剂,通常遵循以下规律: 对于原料药而言,早期临床试验阶段合成路线和工艺相对不成熟,对原料药理化特性和杂质行为等关键质量属性了解有限,仅基于临床前安全性试验和相对有限的制备经验,建立了初步的质量控制策略和适应其开发阶段的较宽泛的质量标准。伴随着临床试验的推进和对关键质量属性的深入理解,基于放大生产、提高质量、完善质量控制等的需要,不断优化工艺路线、深入研究杂质行为、加强对关键理化特性的认识及其对制剂潜在影响的研究,并结合多批次的生产经验调整质量控制策略。在关键临床试验阶段确定拟商业化合成路线和工艺,基于系统的质量风险评估,确定关键工艺步骤和关键工艺参数范围,制定合理的过程控制和中间体控

制,基于历史批次(尤其是安全性试验批次、关键临床试验批次)生产信息、质量特性、稳定性研究结果等,完善原料药质量标准、包装、贮藏条件和有效期/复验期等。 对于制剂而言,在早期临床试验阶段,基于对药物自身的理化特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有限了解,通常会选择处方工艺相对简单的制剂形式(如口服溶液剂、原辅料混粉直接灌装的胶囊剂等)进行开发,基于临床前安全性试验和相对有限的制备经验,建立适应其开发阶段的较宽泛的质量标准,基于有限的稳定性、相容性(如有必要)、配伍(如有必要)研究信息初步确定了制剂的包装、贮藏条件和临床用法。后续伴随临床试验的推进,获得了初步的人体数据,对于药物自身特性和体内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初步积累了生产经验,在此基础上优化剂型、规格和处方工艺,加强制剂处方工艺和降解杂质研究,根据已有的认知和信息完善质量控制。在关键临床试验阶段,基于较充分的人体安全性和有效性信息、生产信息,确定拟商业化剂型、规格和处方工艺,进行系统的质量风险评估,确定关键工艺步骤和关键工艺参数,制定合理的过程控制和中间体控制,基于历史批次(尤其是安全性试验批次、关键临床试验批次)信息和稳定性、相容性、配伍研究结果,完善制剂质量标准、包装、贮藏条件、有效期和临床用法等。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2019年6月

目录 一、前言 (1) 二、背景 (2) 三、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常用终点 (3) 3.1 基于死亡事件的终点 (5) 3.2 基于肿瘤测量的终点 (5) 3.3 基于症状评估的终点 (8) 四、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药注册临床试验的设计及终点考虑 (8) 4.1 以肿瘤生物标志物富集人群的临床试验 (9) 4.2 不以肿瘤生物标志物富集人群的临床试验 (13) 五、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药注册临床试验主要终点获益考虑 (14) 5.1 总生存期 (14) 5.2 无进展生存期 (15) 5.3 客观缓解率 (15) 六、结语 (16)

一、前言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全球和中国恶性肿瘤之首[1]。2015年中国新发肿瘤患者392.9万例,死亡233.8万例,新发肺癌78.7万例,死亡63.1万例[2]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肺癌总体的85%,大部分初诊时已为晚期。近年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已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 晚期NSCLC为抗肿瘤新药研发的热点领域,创新药物众多,临床证据链日趋复杂,涌现出了复杂的终点指标和研究设计——包括替代终点、中间临床终点和其它创新终点;并出现共同终点平行检验、复合终点序贯检验等复杂设计。现有指导原则尚不能涵盖。因此,本文旨在阐述当前晚期NSCLC临床试验终点的一般性设计与审评考虑,期望为抗肿瘤药物研发人员在晚期肺癌的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选择上提供参考,科学、高效地确定药物疗效,提高临床研发效率,使患者更早获益。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支持晚期NSCLC适应症注册的临床试验设计及终点选择。 本指导原则所涉及的抗肿瘤药物试验设计同样应遵循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期末章节大题整理

《药理学》常考大题及答案整理﹝盗来的,大家加油背啊﹞来源:★梁怡★的日 志 《药理学》常考大题及答案整理 沁 写在前面:这份东西是根据一位马师兄(很抱歉我忘记名字了)的题目提纲整理的,里面的一些对章节学习的提示也是来自于他。大题基本都COVER到了,答案我是尽量按照书上的,可能会有漏的点请大家自己补充,PS,由于我只是一名考试党,只能说尽量帮助大家度过考试。对于考试中的非主流题目虽然不能担保了,但是背完它大题基本就没问题的。另外,下划线表示我没找到书上的答案。 第二章第三章:药效学和药动学 基本上不出大题,但是喜欢出选择题,所以还是要理解一些关键性的概念(比如药效学里头的神马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激动药和拮抗药啊,药动学里头的ADME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概念等)(还有就是药动学那里的一些公式可以不用理会,考试不考计算)。 总论部分兰姐会讲得比较细,只要大家把她讲的容掌握就差不多了。 以前考过的大题有: 1效价强度与效能在临床用药上有什么意义? (1)效价强度是达到一定效应(通常采用50%全效应)所需剂量,所需剂量越小作用越强,它反映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其意义是效价强度越大时临床用量越小。 (2)效能是药物的最大效应,它反映药物的在活性,其意义一是表明药物在达到一定剂量时可达到的最大效应,如再增加剂量,效应不会增加;二是效能大的药物能在效能小的药物无效时仍可起效。 2什么是非竞争性拮抗药? 非竞争性拮抗药是指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它能引起受体够性的改变,从而干扰激动药与受体的正常结合,同时激动药不能竞争性对抗这种干扰,即使增大激动药的剂量也不能使量效曲线的最大作用强度达到原有水平。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曲线逐渐下降。 3肝药酶活化剂对合用药物的作用和浓度的影响? 第六章到十一章:传出神经系统药 一般会出简答题,但不会出论述题。 从第七章到十一章的容都比较重要,但是从历年大题来看以β受体阻断药考得最多,其次是阿托品。 以前考过的大题有: 1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心血管:阻断心肌β1受体,产生负性肌力、负性节律和负性传导,心输出量、

网络药理学

网络药理学在现代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20141462 14硕士7班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网络药理学的科学概念,分析网络药理学的特点,以及中药的作用特征,阐释两者结合的必要性以及优越性,综述了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在中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明分析,最后对网络药理学与中药研究相结合推动中药发展作出了展望。 关键字:网络药理学、中药研究、应用现状 中医药具有几千年的用药经验及50年的现代研究基础,是发现和创制新药的重要源泉。中药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也是祖国传统医学传播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实用价值。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复杂作用特征,这种复杂性使得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作用机制不清楚、中药和中药材质量难以控制、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药效和安全性评价体系,从整体到组织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都很难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1]。这些大大限制了我国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但是近 10 年来,随着现代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组学”理论的发展,系统生物学视角的引入以及生物信息学的应用[2-3]。网络药理学应运而生。 1.网络药理学的科学理念 网络药理学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理论,对生物系统的网络分析,选取特定信号节点进行多靶点药物分子设计的新学科[4]。网络药理学认为生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和体系,疾病是由多个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动态变化的基因、蛋白引起的基本生理和病理现象[5]。网络药理学融合了系统生物学和多向药理学的思想,将生物学网络与药物作用网络整合,分析药物在网络中与节点或网络模块的关系,由传统寻找单一靶点转向综合网络分析[4]。 目前,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路通常分为两类:一是根据公共数据库和公开发表的已有数据,建立特定药物作用机制网络预测模型,预测药物作用靶点,并从生物网络平衡的角度解析药物作用机制。如Gu J等[6]运用虚拟筛选和网络预测技术对大黄二蒽酮A、大黄二蒽酮C、番泻苷C等几种从未报道过具有抗2型糖尿病作用的成分进行预测并获得成功。二是利用各种组学技术以及高内涵和高通量,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分析和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建立预测模型,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