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上传: 黄志勇更新时间:2012-5-5 15:24:19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古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方法】

由于古代手工业品保留的实物以及相关文字和影视材料较多,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补充各种媒介的资料,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的感性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护中华民族优秀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2005年5月13日的《华西日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一尊很可能会创造中国瓷器全球最高价的元代青花“鬼谷下山”圆罐,在多位保安的看护下,在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亮相,拍卖公司将于7月在英国拍卖此青花罐。当时专家估计此罐的成交价可达1000万美元以上。据了解,目前中国瓷器最高价是580万美元,是2003年9月在纽约拍卖的一尊元代青花罐创造的。这则消息表明,我国古代许多瓷器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是世界古玩市场上一枝奇葩。中国古代瓷器为什么会受到世人如此青睐呢?

中国是瓷器大国,烧制瓷器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做工考究。许多瓷器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它们有的稳健庄重,有的柔美玲珑,有的典雅富丽,有的如冰似玉,有的翠绿晶润,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我国古代瓷器同丝绸、印章、武术、水墨画、京剧和中草药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讲授新课】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一)发展过程:历史悠久。

(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二)特点与地位

(1)特点: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2)地位: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三)代表行业

1、高超的冶铸技术

(1)青铜铸造的繁荣:

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商周时期:青铜器形体巨大,庄重雄奇,纹饰细腻优美,工艺精湛,世界罕见。

司母戊方鼎就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它说明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冶铸技术高超。中国于1995年赠送给联合国的“世纪宝鼎”就是仿司母戊方鼎铸造的。

(2)冶铁与炼钢技术的发展

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南北朝:灌钢法(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加热后再锻打,成为质地优良的钢)等,

这些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

2、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china一词英文中意为“瓷”,后来西方干脆将瓷器的故乡称为China,也就是“中国”的英文名字,可见中国瓷器在世界享有盛誉。

一般认为,瓷器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瓷器只能用瓷土即高岭土作胎;胎的表面必须施用玻璃质釉;瓷器烧成温度至少要在摄氏1200度左右。烧成的器皿质地坚硬,敲击能发出金石声。

(1)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2)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3)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4)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5)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

(6)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②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

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景德镇原名昌南镇,被西方音译为China,等)。

【合作探究】1:中国古代制瓷不断推陈出新的原因是什么?

(1)古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2)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与推动;

(3)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4)劳动人民的积极创造与聪明智慧;

(5)官营手工业的推动。

3、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考古发掘证明,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河南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织物残片和浙江湖州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线、丝带及丝织物表明,约在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出现了丝绸的生产。

(2)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3)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4)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合作探究】2:汉代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的打扮是:“妾有绣腰褥,葳蕤自生光。”她床上的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

焦仲卿妻能有这样的少年生活,能有这样的打扮和装饰,反映当时丝织业生产十分普遍和发达。

(5)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6)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7)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经营方式与生产目的:

(1)家庭手工业:

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以纺织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是民间手工业的一种。作为农产的副业,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2)民营手工业:一些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发展过程:

(1)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

(2)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3)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

(4)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5)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那时使用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至少需要两三个人操作,能够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花楼机的出现,说明明清时期丝织业生产工具先进,能织造各种精细的丝织品。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学思之窗)

(1)原因:明朝中后期,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出现: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合作探究】3: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趋势,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②雇佣关系。

小结: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即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2、外输:

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合作探究】4: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

(1)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

(2)技术不断进步;

(3)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

(4)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民营、家庭)两种形态并存;

(5)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6)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广受欢迎。

【合作探究】5:西方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工具的革新,而中国的手工业虽然成就突出,却未导致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未实现生产力的极大飞跃。结合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分析原因。

(1)中国古代手工业与农业一样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革新工具的动力和社会基础;

(2)代表当时手工业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的发明革新不能服务与社会,使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3)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

(4)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发明。

【本课小结】略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 课 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图版巩固辅导三十五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 课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图版巩固辅导 三十五 第1题【单选题】 宋朝史学有了新的发展,《资治通鉴》是一部( ) A、纪传体断代史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断代史 D、编年体通史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以下属于唐朝时期的发明是( )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和造纸术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错误的是( ) 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 B、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 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是强音是( ) 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D、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图所示是《梦溪笔谈》中对我国古代一项发明的描述,与该项发明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蔡伦 B、张衡 C、毕昇 D、宋应星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是指( ) A、甲骨文、造纸术、指南针 B、印刷术、青铜器、指南针 C、书法、火药、指南针 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成就?(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C、火药的发明与应用 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我国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制作指南针是在( ) A、战国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内有一幅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的是北宋画家的《清明上河图》。其作品原作者是(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阎立本 D、张择端

高中历史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1 岳麓版必修

高中历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1 岳麓版 必修 课标要求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冶炼、纺织、陶瓷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通过梳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程及分析公私手工业的消长,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以及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手工业的发展演变进程;通过具体史实引导学生归纳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掌握中华民族高超的手工业技艺,以及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1青铜冶炼技术商代青铜铸造技术已比较成熟,数量多,种类齐备,使用广泛,技艺精湛。 2钢铁冶炼技术(1)产生: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发明了冶炼生铁和块炼钢的技术。 (2)炼钢技术的演变:春秋时期是块炼钢,南北朝时期发明了更先进的灌钢法。 3冶铁燃料的进步(1)汉代开始用煤冶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2)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3)南宋末年,我国开始使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深化拓展】 想一想:为什么把夏商周时期称作“青铜时代”? 提示: 青铜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发明和制造了青铜器,运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代。它相当于我国的夏商周时期(即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约15 个世纪);之所以称为“青铜时代”其主要依据是:第一,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第二,生产数量大,品种多,价值高。第三,青铜铸造是商周时期的主要手工业部门。 二衣被天下1丝织技术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1)相传上古时代的黄帝时期发明了养蚕缫丝。 (2)西周以后,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3)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 (4)唐代出现缂丝技艺,使丝织品更加具有艺术神韵。 2棉纺织技术(1)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 (2)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弹、纺、织”技术,并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3)由于先进技术的推广,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4)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主要衣料。 【深化拓展】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 1 课 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图版知识点练习第二十三篇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 课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图版知识点练习 第二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 A、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南宋赵汝适在《诸蕃志》中说“周舶来往,惟以……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攸关”他所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项科技发明的重要性(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右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下列哪一选项是对这幅画卷的真实描绘( ) A、魏晋南北朝佛教故事 B、唐朝民族关系 C、北宋社会风貌 D、明朝山水和花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国有一项科学技术传入欧洲,对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这项成就是( ) A、火药的发明 B、指南针的发明 C、造纸术的发明 D、印刷术的发明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 )

A、《清明上河图》 B、《步辇图》 C、敦煌壁画 D、《洛神赋图》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历史知识可以修改的是( ) A、李白的诗豪迈飘逸,清新瑰丽,他被称为“诗仙” B、杜甫的诗真实再现了时代的变化,风格“沉郁顿挫”,他被称为“诗圣” C、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将他们并称为“苏辛” D、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金刚经》 B、《古兰经》 C、《圣经》 D、《易经》 【答案】: 【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作业】

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18·“千校联盟”预测,25)西汉王朝建立不久,朝廷将田赋从秦时“太半之赋”减至十五税一,之后又减至三十税一,甚至一度“除田之租税”。汉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活极贫困 B.汉初财政较宽裕 C.统治者开明政策 D.鉴于秦灭亡教训 答案 D 解析汉初农民生活贫困可能是其推行轻徭薄赋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汉初社会经济极端贫困,皇帝出驾配不齐四匹纯色马,将相只能乘牛车上朝,故B项错误;轻徭薄赋是汉初统治者开明政策的表现之一,非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题干中“西汉王朝建立不久”,统治者一再减轻农民田租意在维护统治,故D项正确。 2.(2018·天津和平区一模,2)《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A.由西域传入 B.属水力灌溉工具 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D.在当时的江南地区广泛使用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可知说的是曲辕犁,该犁能够调整耕地深浅,又名江东犁,依所学,唐朝时出现曲辕犁,在江东地区出现而非西域传入,故A项错误;曲辕犁是耕作工具而不是灌溉工具,故B项错误;唐朝出现曲辕犁,故C项错误;据材料“江东之田器尽于是”,可知曲辕犁在江南地区广泛使用,故D项正确。 3.(2019·潍坊模拟)南宋刘一止《苕溪集》载:“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这可以佐证() A.冶金工具革新 B.农业技术进步 C.风能普遍利用 D.小农生活富足 答案 B

2-1-2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2-1-2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选择题 1.宋末诗人艾可叔曾写道:“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机杼终年织妇勤。”这反映了() A.宋代制瓷的高超技术 B.宋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 C.宋代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 D.宋代冶炼技术的进步 【答案】C 【解析】诗中很明显地描绘了一幅妇女弹棉、纺棉的图画。 2.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该回答() A.新石器时代晚期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 【答案】B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商周时期是中国的青铜时代。 3.马克思说,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这一局面在中国被打破是哪一时期() A.唐代B.元代 C.明清D.民国初年 【答案】B 【解析】指黄道婆发明的脚踏三锭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 4.唐朝人陆羽在他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

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陆羽十分推崇越窑的青瓷 B.唐朝已经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C.瓷器是饮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唐朝的瓷器种类很多,包括青花瓷,珐琅彩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陶瓷业的掌握情况,青花瓷是元朝的时候才出现的,故D项不符合史实。 5.(2011·汕头)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政府收租不能体现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雇佣关系,因而不能说已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了许多农民为交税而卖棉纱,并非直接以棉纱抵税,排除C项;综合材料信息体现了当时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6.下图描绘的是我国古代的劳动生产场景,图中题诗为康熙帝所作。与这一劳动生产场景相关的行业是()

第1课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

第1课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知道《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了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知道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概况;了解四大发明的传播和应用情况。理解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2、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改进、应用和传播,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等;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自由结组阅读课文,在填写表格“四大发明发展历程及意义”的同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总结能力和历史质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四大发明的产生过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科学发明、发现往往植根于日常生活中,培养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通过对四大发明贡献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蔡伦改进造纸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的应用与传播的世界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学方法:讲授 法教学课时:1 教学步骤: 1、导入 讲述本课的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使学生了解纸发明之前书写材料的演变和缺点以引出纸的发明以及四大发明。因为四大发明的概况学生通过书籍、互联网或小学的科普课有所了解,教师也可以请学生介绍他知道的相关人物、年代等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展开本课内容。 2、讲解 一、造纸术

根据课前提示提供的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说明纸发明前书写材料的缺点----笨重和贵重(也可以举下列事例进一步说明:一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有名学者惠施,号称“学富五车”;二是秦始皇每天批阅的文件,重达120斤;东方朔写给汉武帝的奏牍要两个大力士才能气喘吁吁地抬进宫殿;三是汉代一匹长四丈宽二尺二寸的帛值720斤大米),刀笔并用----书写不便。人们急需新的书写材料,纸的发明势在必行。 利用《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汉代纸》照片,证明西汉前期我国已出现了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注:由于史学界对几种出土古纸的断代尚有歧义,教师要谨遵教科书切勿展开。)纸的优点是轻薄、价廉而又方便携带、贮存,恰恰弥补了此前各种书写材料的缺陷,具备代替原有书写材料的优势。 纸虽然已经发明,但纸的质量比较差,产量也不高,原料也受限。指导学生观看《蔡伦》像,蔡伦总结劳动人民造纸的经验,采用多种植物原料(树皮)和废弃物(破布、麻头和旧鱼网),既扩大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成本,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有所提高,纸张开始具备普遍使用的可能,因此蔡伦功绩卓著。 酌情讲述蔡伦的生平和改进的造纸程序。结合“《天工开物》中的斩竹漂墉,为造纸准备原料”图,简介纸取代简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并在制造过程中不断完善技术和开发新品种的情况,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因地制宜的创造力。 造纸术的传播是理解其世界历史意义的重要环节,在此应让学生了然其由古及今、由近及远的传播概况;同时关注被纸所取代的各种原有书写材料的种种不足,进一步加深纸的应用对方便人们的书写和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起到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说一说 请学生回答“纸的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时,教师要注意:无论是简帛还是造纸术外传之前世界各国书写材料的缺点都是在传播和保存方面,而造纸术的外传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避免将论题集中到纸的可书写或可绘画等具体功能上。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查找相关资料编排五分钟短剧《字的自白》,讲述书写材料从龟甲、兽骨、青铜器和玉石器----竹木简、帛----纸的演变过程和纸的改进,认识造纸术的价值和蔡伦的伟大。 二、雕版印刷术:有了纸,人们书写的材料发生了变化,但由于抄写的效率不高而且经常出错,以此引出发明印刷术的必要。 课文关于雕版的介绍直白简明,可以让学生在橡皮泥或陶土、木块、塑料上刻“雕版印刷术”几个字,体会雕版印刷术的优缺点。(如果作为第二课堂作业或留作家庭作业,要叮嘱学生刻字时要注意安全)。

《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习题

第1课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 一、选择题 1.纸张是文明的载体,世界上纸张出现最早是在()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周代 2.2011年,活字印刷被列为世界遗产,它最早发明于( ) A.西汉 B.南宋 C.北宋 D.明朝 3.活字印刷比欧洲早( )年 A.100 B.200 C.300 D.400 4.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有利于人类文化快速、广泛传播和交流的是() ①火药②指南针③印刷术④造纸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同学们看到了色彩缤纷的烟花,你知道制造烟花的主要原料---火药用于军事和有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 A.西汉 B.唐代 C.宋代 D.明朝 6.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7.在宋朝要印刷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既经济又省时的办法是应该()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转轮排字印刷 D.激光排版印刷 8.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子”“瓦舍”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9.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最有利于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10.意大利是获得中国火药知识较早的国家之一,欧洲人话语中的“火箭”一词就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语中我国的火药和火药武器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时间是() A 11世纪 B 12世纪 C 13世纪 D 14世纪我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 2.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③ 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3.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冶炼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南北朝时期,我国冶炼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 ) A.高炉炼铁B.淬火工艺C.发明水利鼓风冶铁工具D.灌钢法 4.在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 )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 C.反映了汉唐时期各族之间联系的加强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5.“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在以下选项中,与这一现象相符的是①早在旧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②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不断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④具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7.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是( )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B.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奴隶制生产关系8.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9. 2010年12月24日至26 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体育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南海一号” 是一艘沉没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 ①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④制瓷技术的进步⑤“洋味’’ 十足的瓷器是指珐琅瓷 A.①②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 10.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 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④金属制品已应用于农业生产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教案(1)(1)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独学指导 (一)、知识指导 家庭手工业 经营形态田庄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私营手工业 纺织业 主要成就冶金业 陶瓷业 (二)、独立学习 知识点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类型 1、家庭手工业 (1)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以为主的高度分散的基础之上的,___________是其显著特点。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长期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和 紧密结合的“”的经济形式。 2、田庄手工业: (1)随着的集中,代出现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_____。 (2)生产经营活动 ①农业生产: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栽培,作业、禽畜养殖、采集等。 ②手工业生产:酒、醋、酱、等的酿造加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等。 也是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③魏晋南北朝:农家以为主,兼营,一般日用能够做到“ ”,仍是自然经济。 3、官营手工业 (1)“工官”制度:工官是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 从时代起,、、、等行业都收归,由政府。由中央机构所属各“工官”主办的工场,专门负责制造专用和私用的物品。 (2)“匠户”制度 ①概况:代已有工匠在手工业作坊内的制度;宋代匠户往往 被官府以方式役使;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的户籍,由直接管理,世代承担。 ②影响: A、对国家:“”制度使得统治者可以方便地征调各类工匠。

B、对匠户:没有自由,他们的受到严重的束缚。(3) (3)评价:A、积极:皇室对手工业产品的较高要求有利于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它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________________。 B、局限:增大了政府的开支;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__________,行业之间相互隔绝,________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的;在一定历史时期,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称为“匠户”,人身自由受到限制,____________受到严重的束缚。 知识点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突出成就 1、织女的劳绩---纺织业 (1)新石器时代:早期纺织技术已经;最初的纺织原料是和,出现了 _______和丝织技术。 (2)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 (3)周代: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 (4)汉代:纺织业产品的增多,纺织技术提高;汉代的丝织品,经过 远销到以为中心的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5)唐代:唐代中期以后,也有相当大的规模;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___________作坊兴起。 (6)宋代:和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7)元代:棉纺织家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创造了,推广传授织造技术,推动了_______业的发展。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8)明代:、种植面积普遍扩大;手工工场和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开始产生。 2、攻金之工——高超的冶炼技术 (1)青铜冶炼:①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早期铜器。②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相当,相当大。③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的象征,代表着和秩序。 (2)冶铁技术 ①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和工艺已经有所发展。②汉代:汉武帝时推行制度;冶铁开始使用作燃料;供风形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东汉南阳太守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③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技术先进的法。④北宋时期:已出现以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3、夺得千峰翠色来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制陶业:原始时代的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山东龙山文化的___________;“”曾风行一时。 (2)制瓷业:①早期的瓷器又称作原始瓷。东汉末期墓葬中出土有釉色光亮、质地纯的。 ②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制瓷业已经成为的生产部门,窑的青瓷享有盛名,窑的白瓷制作精美,江西和四川的白瓷也都是瓷器中的精品;唐代晚期,长沙窑首创釉下彩绘。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doc 7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doc 7页)

201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必修二)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知识梳理】 一、农业 (一)农业耕作方式的演进----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①原始社会时期: 刀耕火种,反映了当时 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 ②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由于青铜 的昂贵,在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

①春秋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了许多私田。 ②私田主人将私田隐瞒不报,不向国君交纳赋税;又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为了增加收入,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这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私田主人转变为新兴的封建地主,耕种地主土地的人转变为佃农,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 ③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活动,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4、封建土地私有制特点: ①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建国初结束); ②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③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 ④是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主要形式。 知识链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一般了解) 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总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发展变化,体现了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战国时期开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运动,才被彻底废除。 (三).生产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区别、联系: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形式,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产生于原始社会,其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在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期间,小农经济就等于自然经济。 2.形成原因:① 、 技术的出现和奴隶社会 (商周) 国王所有的贵族 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 多种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形态、对外贸易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班级_____小组________姓名_______编号:02 专题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形态、对外贸易 【专题线索】 【主干问题提示】 3.手工业的成就、特点。 1、领先世界,广受赞誉,但没有实现重大突破。 2、生产部门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3、明中后期出现了专门的工商业城镇;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4、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5、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而相应变化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1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人教版) 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在此停泊的外国海船经常在百艘以上,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 三、丝绸之路 ㈠.概念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 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 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海上丝绸之路。西汉中晚期和东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真正形成并开始发展。西汉时期,南方南粤国与印度半岛之间海路已经开通。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凭借海路拓宽了海贸规模,这时"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汉书·地理志》记载,其航线为:从徐闻(今广东徐闻县境内)、合浦(今广西合浦县境内)出发,经南海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南部的黄支国和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这是目前可见的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文字记载。[ ㈡.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汉代:陆路为主;海路发端;唐代:陆海并举,全面繁荣; 宋代:海路为主,陆路中断;元明:陆路一度恢复;海路再度繁荣并走向衰落; 【补充】宋代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的原因。 1、政治: (1)实力下降,陆路中断;(2)政府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 2、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 3、文化(科技):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 4、比较:海路比陆路更安全,载重量更大,成本更低; 5、国际:周边环境的和平安定与经济发展。 对外贸易衰落的深层原因 1、经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决定作用;(保守封闭、外部需求有限) 2、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束缚;(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 3、思想:儒家思(理学)的消极影响。(重义轻利、天朝上国观念) ㈢影响:1.促进了内地和边疆各族经济的交流、经济的发展, 2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学设计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学设计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古代冶炼、纺织、陶瓷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通过梳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程及分析公私手工业的消长,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以及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手工业的发展演变进程;通过具体史实引导学生归纳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中华民族高超的手工业技艺,以及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古代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冶金技术、制瓷业、丝织业的基本史实;古代手工业产生与发展概况及主要经营形态;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音乐(《青花瓷》),并阅读这段文字: 材料:青花瓷,色泽清新,纹饰优美,意境深远。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一件件瓷器,就是一个个故事。它浸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也走出了国门,影响了世界。它代表着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辉煌成就,让国人自豪,让世界尊敬。 猜一猜这是在形容什么器物呢? 【引出青花瓷,并展示图片】 青花瓷能够在中国古代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正是因为我国古代手工业技艺高超,那么我国古代手工业是怎么发展的,有哪些成就,又有那些特征,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教学过程】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内容及其成就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手工业? 【利用课文题目解释】 手工业离不开手,也就是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现在,让我们来参观博物馆,认识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首先,我们参观第一个展馆:金属冶炼馆。 1.冶金业 ①青铜 我们知道,原始人类经历了石器时代接着就进入青铜时代,那青铜时代起源于什么时候呢? 青铜时代从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一直延续了将近15个世纪。人们主要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比如这些盛酒器。 【展示四幅商代盛酒器图片】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历程

远古社会:人类最初制作和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考古学家为与后来出现的磨制石器相区别,将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后者(即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为了研究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与进步,考古学家还将它们分为早中晚三期。旧石器时代所分的早中晚三期,与古人类学家依据古人类的体质特徵所分的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这三个阶段大体是一致的。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打制石器以粗厚笨重、器类简单、一器多用为其特点;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石器趋于小型化和多样化,器类增多,还发明了弓箭、投矛器等复合工具和钻孔技术,出现了少量磨制石器。 距今一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进入全新世以后,地球的气温逐渐变暖,人类渐渐走出山区,移向平原地区活动。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人们选择了邻近水源的地点聚族而居,建造房屋,发明了陶器,出现了原始农业,开始了定居生活。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普及,使各种石质工具的制作趋于规范、定型,更适合各种不同的用途。8000年前的先民已经雕琢出玉器,发明了纺织技术。7000年前的遗址中出土的独木舟和木桨,说明已经有了水上交通工具,牛已被驯养。6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居民创造了绚丽多姿的彩陶文化,还出现了用夯筑技术建造的小城堡。5000年前已养殖桑蚕,并用蚕丝织出了丝织品,还掌握了人工冶铜的技术,铸造出青铜刀一类小工具。4000年前出现了文字,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各有一批古代城市在地平面上崛起。古文献中记载的神农氏种植五谷,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蚕丝,他的大臣发明文字、舟车以及黄帝战蚩尤等,因这些发现而说明这些传说并非虚妄,它们包含了不少历史的影子。这些发现还说明,中华文明确实是源远流长。 夏朝:手工业随着夏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部门的分工,烧制陶器,琢磨石器,制作骨器、蚌器,冶铸青铜器和制作木器等各种手工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分工。

四大发明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时间:2011/10/12 讲课人:郝利利教学目标: 1、掌握古代重大的发明和发现的具体史实,认识认识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以及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地位。 2、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3、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新课: 第二单元古代人文精神宣传的自由、平等、法治、民主等思想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近代化进程。近代化的促进因素除了思想之外,还有政治、经济。 思想上是三次思想解放运动——需要造纸术和印刷术 政治上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经济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需要指南针和火药 所以,中国是近代化的功臣。今天我们走进古代,来领略一下个人的风采,感受一下古人的勤劳与智慧。 新课推进: 四大发明是指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课前我让学生准备情景短剧来呈现四大发明发明、改进、外传及其意义,或解说词向外国友人或是未知者介绍四大发明。下来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1)造纸术:学生表演——教师点评 ●发明:发明(西汉前期)—— 改进(105年,东汉“蔡侯纸”)—— 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 传入阿拉伯(八世纪唐与大食发生战争时)— 传入欧洲、北非(约12世纪时,伴随阿拉伯帝国对欧洲和北非的战争传入)

情景过渡:那么怎样才能让书籍大量的出现,直接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呢? (2)印刷术:学生表演——教师点评 ●发明:①(隋唐时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②改进:(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此后又出现了木火字,13世纪元 代出现了铜活字) ●外传:(15世纪掺入欧洲,欧洲人使用排版印刷比中国晚了近4个世纪) (3)火药:学生表演——教师点评 ●发明:①火药最早是炼丹家在炼丹时发明的。 ②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③宋朝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 ●外传: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4)指南针:学生表演——教师点评 ●发明:①战国时期发明“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②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 ③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外传: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3、四大发明的意义: (1)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4)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从此,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奠定了在近代史的中心地位,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火车头。 【合作探究】 (1995年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教案设计

第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工官”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借助历史文献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大胆的想象、合理的历史推理和主动的探究。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等)、访问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我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和对科学的崇尚之情。 【重难点突破】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可以适当地借助历史文献法和老师的讲解进行深入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你知道中国英文名称CHINA的来历吗?说明了什么? 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读音来自“昌南”的读音,昌南即被称为瓷都的景德镇。说明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因此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夏商周时期:主要生产青铜器,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 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又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 一、田庄手工业 1.田庄 ——一个社会单元,一个相当完备的微型社会 2.古代田庄经济的特点 (1)田庄是地主依靠政治特权取得或兼并农民土地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2)田庄里的劳动者为依附农民 (3)田庄手工业主要是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主要不是为了交换,田庄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梯度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理解掌握:了解中国古代冶金、制瓷和纺织业发展的过程、主要成就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式;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综合运用:冶金、制瓷和丝质技术的进步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作用。 新知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情景激疑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铸造于清乾隆年间,是我国古代高 超铜器铸造水平的集中体现,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走,2009 年2月25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将青铜鼠首和青铜兔首强行 拍卖,激起了华人的极大愤慨。除青铜冶铸外,我国古代还有 哪些先进的金属炼铁技术? 新知解惑 1.青铜冶炼技术 (1)盛行时期: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被称为我国的①。 (2)主要成就:②时期,中国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成熟,不仅数量多、种类齐备,而且工艺精湛。 2.冶铁炼钢技术 (1)③时期中国发明冶炼生铁和钢,春秋时期的钢是④。 (2)南北朝时期发明了⑤。 3.冶炼燃料 (1)⑥开始用煤做燃料炼铁,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 (2)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⑦流行开来。 自我校对 知识点一①青铜时代②商周③春秋④块炼钢⑤灌钢法⑥汉代⑦明朝 重点探究 1.为什么把夏商周时期称作“青铜时代”? (1)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 (2)生产数量大,品种多,价值高。 (3)青铜铸造是商周时期的主要手工业部门。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煤的国家。怎样认识煤的使用? (1)煤的使用提高冶金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延缓水土资源的破坏,有利农耕生产。 (3)但煤的使用造成大量有害气体污染了环境。 应用提升 1.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该回答()

(名师伴你行)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6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二十六)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作业时间:月日 1.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由此可知汉代( ) A.丝织业的发达促进了社会层次的划分 B.汉代丧葬出现奢靡浪费的社会风气 C.丝织业发展与封建礼制实现有机融合 D.等级制推动了手工业者技能的提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手工业的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社会层次与社会风气的影响,故A、B两项错误;材料中这些手工业产品反映出丝织业的发展,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与其他贵族的差异,说明封建礼制对贵族丧葬的规范,丝织业发展与封建礼制实现有机融合,故C项正确;手工业者技能的提高强化了等级制,D项因果关系错误,故排除。 2.汉代盐铁官营后,拥有上千人规模的私营手工业不复存在,地方诸侯成为最大的利益受损者。由此可见,盐铁官营( ) A.使官营手工业处于垄断地位 B.极大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 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D.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政府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盐铁官营。材料仅体现了大规模的私营手工业不复存在,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处于垄断地位,故A项错误;从材料“拥有上千人规模的私营手工业不复存在,地方诸侯成为最大的利益受损者”可知,盐铁官营极大地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故B项正确;C项中“消除”的表述过于绝对,故错误;仅就盐铁官营一项体现不出汉代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政府,故排除D项。 3.下图《汉画像石·纺织》画面上清晰地呈现出汉代纺织的三道工序,即一人调丝,一人络丝、并丝,一人踏机织作。图中所使用的脚踏提综式斜织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布工具。据此可知,汉代( ) A.棉纺织业水平高超 B.劳动人民勤劳智慧

人教版高一历史暑假作业:(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含解析

(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磐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 ) A.战国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2、唐代民间工匠必须在官府作坊服差役,从事一定天数的无偿劳役;宋代工匠服官府差役,官府会付给—定的“雇值”,有的生产部门如铸钱作坊,还出现了类似计件给雇值的方式。这表明( ) A.铸钱作坊带动了生产领域的流通 B.宋代工匠的社会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C.官营手工业体系在宋代已经瓦解 D.唐代民间工匠的技术水平低于宋代 3、与前朝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政府均强化了对民间手工业者的控制:另立户籍,不许改业,另外还制定了子孙世袭相承等专门制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B.官营手工业的畸形发展 C.手工业品社会需求扩大 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4、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蔬菜及染料作物栽培,桑蚕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等产品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业与商业的互相影响 B.田庄经济多样化经营 C.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 D.小农经济的基础作用 5、史载秦汉时期“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曾地“地狭民众,颇有桑麻之业”。这表明当时齐鲁地区( ) A.具有发展海外贸易的有利条件 B.具备手工纺织业发展的客观条件 C.政府鼓励种植桑麻等经济作物 D.铁器牛耕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6、《农政全书》卷三十五记载:“今之搅车(棉花去籽工具),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材料说明明朝( ) A.私营手工业规模已超过官营手工业 B.纺织原料呈现出多样化 C.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棉纺织业效率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