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章2_等倾干涉_等厚干涉(简)介绍

触发器功能的模拟实现实验报告-

武汉轻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数字逻辑实验报告 学校:武汉轻工大学 院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班级:计算机类1304班 姓名:田恒 学号: 1305110089 指导老师:刘昌华 2014年12月10日

目录 1、实验名称 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 4、实验环境 5、实验内容 一、DFF仿真分析 二、“维持阻塞”型DFF仿真分析 三、思考练习 四、故障排除 五、实验总结

【实验名称】触发器功能的模拟实现 【实验目的】学习时序电路的设计,了解基本触发器的功能,利用QuartusII软件的原理图输入,设计一个钟控R-S触发器形成的D触发器和边沿触发型D触发器,并验证其功能。 【实验原理】(1)钟控R-S触发器,在时钟信号作用期间,当输入R、S同时为1时,触发器会出现状态不稳定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钟控R-S触发器的控制电路进行修改,用G4门的输出信号替换G3门的S输入信号,将剩下的输入R记作D,就形成只有一个输入端的D触发器。 (2)在上述D触发器的基础上增加“维持”、“阻塞”结构,从而形成“维持阻塞”型D触发器。

【实验环境】PC机(Windows xp,QuartusII) 【实验内容】QuartusII开发数字电路的设计流程完成DFF和“维持阻塞”型D触发器的原理设计输入,编译仿真和波形仿真。 一、DFF仿真分析: step1、启动QuartusII Step2、建立工作库目录文件夹以便设计工程项目的存储 Step3、输入设计:根据上部原理图完成原理图文件,截图如下: Step4、单击存盘命令新建工程 Step5、编译综合 Step6、仿真测试 Step7、仿真结果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20篇。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仁政”,“以德服人”,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被联合国称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二、生字注音 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愠(yùn)三省(xǐng)传(chuán)不习乎 逾(yú)矩(jǔ)罔(w?ng )殆(dài)哉(zāi)箪(dān)陋巷(xiàng) 堪(kān)肱(gōng)笃(dǔ)志 三、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 第一章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字词解释:时:按时说:通“悦”,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 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3. 课文探究: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 第二章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字词解释:日:每天三省:多次反省。省;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 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课文探究: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 第三章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字词解释:有:通:“又”,用于零数和整数之间立:独立做事情惑:迷惑、疑惑 逾:越过、超过矩:规范、规范 2.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法度规矩。” 3.课文探究: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第四章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字词解释:故:旧的知识知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可以凭借。以:凭借为:做,成为 2.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3.课文探究: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新旧知识相融合) 第五章

等厚干涉及其应用实验报告14周

等候干涉及其应用实验报告14周 【实验现象】:牛顿环侧半径实验中,可以看到显微镜中呈现一组明暗相间,内密外疏的圆环。在劈尖实验中,看到一组明暗相间,等距,平行于棱边的直条纹。 【误差分析】 1。用肉眼去观察产生疲劳导致的观测误差。 2。叉丝竖线与干涉条纹未严格相切。 3。叉丝与条纹像之间的视差未严格消除 4。观察牛顿环时将会发现,牛顿环中心不是一点,而是一个不甚清晰的暗或亮的圆斑。其原因是透镜和平玻璃板接触时,由于接触压力引起形变,使接触处为一圆面; 5。镜面上可能有微小灰尘等存在,从而引起附加的程差,这都会给测量带来较大的系统误差。 【实验中的问题讨论】 1. 如果牛顿环中心是亮斑而不是暗斑,说明凸透镜和平板玻璃的接触不紧密,或者说没有接触,这样形成的牛顿环图样不是由凸透镜的下表面所真实形成的牛顿环,将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结果不准确。 2. 牛顿环器件由外侧的三个紧固螺丝来保证凸透镜和平板玻璃的紧密接触,经测试可以发现,如果接触点不是凸透镜球面的几何中心,形成的牛顿环图样将不是对称的同心圆,这样将会影响测量而导致结果不准确。因此在调节牛顿环器件时,应同时旋动三个紧固螺丝,保证凸透镜和平板玻璃压紧时,接触点是其几何中心。另外,对焦时牛顿环器件一旦位置确定后,就不要再移动,实验中发现,轻微移动牛顿环器件,都将导致干涉图样剧烈晃动和变形。 4。牛顿环利用干涉原理,可进行精密测量,具有多种用途。牛顿环装置可用于检验光学元件表面的平整度;若改变凸透镜和平板玻璃间的压力,条纹就会移动,用此原理可精确测量压力或长度的微小变化;也可将透明介质(如水和油等)注入牛顿环装置中,在平凸透镜和玻璃板间形成液体膜,进而利用空气膜的条纹直径和液体膜的条纹直径可求得液体折射率。3。该实验中获得的感触是,耐心,细心,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另外,长期使用读数显微镜容易导致视疲劳,建议改进成由电子显示屏放大输出的样式,而不用肉眼直接观察。

实验五触发器及其应用(仿真)一、实验目的

实验五 触发器及其应用(仿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JK 触发器和D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掌握触发器相互转换的方法。 3.掌握集成JK 触发器和集成D 触发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相关知识 1.JK 触发器 数字集成触发器74112内部有两个独立的下降沿触发的JK 触发器,其逻辑符号和仿真元件引线排列 如图5-1所示。 CLR 是异步置0端D R , PRE 是异步置1端D S 。特性方程是: 2.D 触发器 数字集成触发器7474内部有两个独立的上升沿触发的D 触发器,其逻辑符号和仿真元件引线排列如图5-2所示。其特点是次态(Q n+1)输出仅取决于CP 上升沿到达时D 端输入信号的状态,而与在此以前或以后D 的状态无关。其特性方程是: Q n+1 = D 三、实验预习要求与思考 1.阅读实验相关知识。 2.按要求设计“实验内容”中的电路,画出逻辑图。 n n n Q K Q J Q 1 (b ) 仿真元件引线排列 (a ) 逻辑符号 图5-1 74112的逻辑符号和仿真元件引线排列 1J C1 1K Q > J CP K R D S D R S Q (a ) 逻辑符号 (b ) 仿真元件引线排列 图5-2 7474的逻辑符号和仿真元件引线排列

四、实验内容 1.设计电路验证JK触发器74112的逻辑功能。建议示波器A通道接时钟脉冲、B通道接输出端Q,Q 和Q端接指示灯。 表5-1 JK触发器逻辑功能验证表 (1)由表5-1可以得出PRE’和CLR’的优先级哪个高? (2)由表5-1可以得出JK触发器的特性方程:。 2.设计电路验证D触发器7474的逻辑功能。建议示波器A通道接时钟脉冲、B通道接输出端Q,Q 和Q端接指示灯。 表5-2 D触发器逻辑功能验证表 (1)比较7474和74112的复位、置位端的异同。 (2)由表5-2可以得出D触发器的特性方程: 。 3.比较D触发器、JK触发器逻辑表达式,用适当的逻辑门实现D触发器与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互相转换,并验证之。 4.任选一种触发器设计一个四人抢答器。要求当四人中任一人先按下开关后,有LED指示,其他人再按开关无效;复位后又可正常工作。画出原理图,仿真验证。 提示:利用复位端清零,抢答者的起始端接地,抢答成功者先按下开关时,D由0变1,Q变为高电平,同时用Q的反,通过与非门封锁其他人的抢答开关。

基本RS触发器实验

第5章基本RS触发器 5.同步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时序电路的定义、分类、触发器的特点。 2 掌握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逻辑功能。 3 掌握同步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逻辑功能。 4 掌握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表示方法。 5 掌握时序电路的一些基本概念。 重点与难点:1 基本概念要正确建立。难点:现态、次态、不定状态的正确理解。 2 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触发方式。 5.1概述 一、触发器的概念 复习:组合电路的定义?构成其电路的门电路有何特点?组合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区别? 门电路:在某一时刻的输出信号完全取决于该时刻的输入信号,没有记忆作用。 触发器:具有记忆功能的基本逻辑电路,能存储二进制信息(数字信息)。 触发器有三个基本特性: (1)有两个稳态,可分别表示二进制数码0和1,无外触发时可维持稳态; (2)外触发下,两个稳态可相互转换(称翻转),已转换的稳定状态可长期保持下来,这就使得触发器能够记忆二进制信息,常用作二进制存储单元。 (3)有两个互补输出端,分别用Q和Q 二、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描述: 特性表、激励表(又称驱动表)、特性方程、状态转换图和波形图(又称时序图) 三、触发器的分类:根据 逻辑功能不同: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和触发器等。 触发方式不同:电平触发器、边沿触发器和主从触发器等。 电路结构不同:基本RS触发器,同步触发器、维持阻塞触发器、主从触发器和边沿触发器等。 5.2 触发器的基本形式 5.2.1 基本RS触发器 一、由与非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 1.电路结构 电路组成:两个与非门输入和输出交叉耦合(反馈延时)。逻辑图如图(a)所示。 逻辑符号如图(b)所示。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及中考试题集锦详解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及中考试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 ..()()不思则罔.()不学则殆.() 一箪.食()曲肱 ..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1. 学而时习 ..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 ..乎 5.吾日三省 ...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 11.温故.而知新 .. 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 ...师矣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 ...饮水. 19.曲肱而 ...枕之 20.不义 ..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3.择其善者 ..而从之 24子在川上 ..曰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 28.匹夫 ..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 ..而近思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 ..之(时,古义:;今义:。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三,古义:,今义:)

等厚干涉的几点应用

等厚干涉的几点应用 1摘要:详细研究了利用两种等厚干涉的实验(劈尖干涉和牛顿环)的原理来测量细丝的直径、测量液体的折射率,并由此引申出测液体的浓度。粗略探讨了利用等厚干涉来检验工件的平整程度。 关键词:等厚干涉、劈尖、牛顿环、细丝直径、液体的折射率、浓度、工件平整度。 2引言 课本上介绍了两种等厚干涉,分别是劈尖干涉和牛顿环。 劈尖干涉:当光近乎垂直地照射到折射率为n,且倾角很小为θ的透明劈尖上时,光线的入射角可以视为不变的常数,则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只取决于产生该反射的薄膜厚度,薄膜上厚度相同的地方所产生的光程差相同,因而形成一组平行于劈尖顶的明暗相间的、等宽、等间距的直条纹。

牛顿环:将一个凸面曲率半径R很大的平凸透镜A放在一平面玻璃板B上,两者在O点接触。平凸透镜的凸面和玻璃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空气薄层,空气薄层的厚度从O点向外逐渐增大,在以O点为中心的任一圆周上各点处的空气薄层的厚度都相等。当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空气薄层上时,空气薄层上下表面反射的光产生干涉。这些干涉条纹是一组以O点为中心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称为牛顿环,如上面右图所示。 将实验中的器具略加改变就可以用来测量液体的折射率以及细金属丝的直径。

3 测细丝的直径 如图所示: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放入待 测细丝。使两块玻璃之间形成劈尖形的空气薄膜,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光线在劈尖顶处形成暗条纹(半波损失),在其他位置:设空气膜厚度为e ,光的波长为λ,光程差为δ,则有 当δ=k λ时,出现明条纹,当δ=(2k+1)λ\2时,出现暗条纹。则相邻两条暗条纹光程差为Δδ=λ,对应的薄膜厚度差为e=λ\2;因此只要数出劈尖顶O 到任意一点K 处处的暗条纹数k,就能够计算出这k 条暗条纹对应的厚度差为k λ\2,则K 点距地面玻璃的高度为k λ\2+λ\2,再测出O 、K 两点的水平距离L,则劈尖倾角的正切值是tan θ= (k λ\2+λ\2) \L,设O 点到细丝处的水平距离为S ,则细丝的直径d=S*tan θ。补充:①之所以选择先测出 tan θ,而不是直接应用另一公式d=(k-1)λ\2(其中k 为劈尖顶到细丝处的暗条纹个数),是为了减小误差。如果细丝处所对应的不是暗条纹而是明条纹,第二个公式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②所选的平板玻璃一定要光滑平整,即形成的条纹一定要平整,不能有弯曲的地方。 ?????=+==+= ,,,k )k (,,k k e n 2102122122λλλδ)(

实验二D触发器的设计和仿真

实验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 实验二 D触发器的设计和仿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模拟数字电路单元的基本设计方法。 2、学习Cadence工具下电路设计的基本操作和方法。 3、学习Sprectre工具的仿真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通过设计一个异步清零的D触发器电路学习Cadence工具下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方法。实验内容包括:完成反相器、与非门、传输门电路的设计和仿真验证;完成各个单元电路symbol的建立;利用建立的单元电路symbol完成D触发器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该电路设计采用上华CSMC0.5umCMOS工艺设计,工作电压5V。 三、实验步骤 1、登陆到UNIX系统。 在登陆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和密码都为学生学号。 2、Cadence的启动。 启动Cadence软件的命令有很多,不同的启动命令可以启动不同的工具集,常用的启动命令有icfb,icca等,也可以单独启动单个工具。 3、原理图的输入。 (1)Composer的启动。在CIW窗口新建一个单元的Schematic 视图。 (2)添加器件。在comparator schematic窗口点击Add-Instance 或者直接点i,就可以选择所需的器件。 (3)添加连线。执行Add-Wire,将需要连接的部分用线连接起来。 (4)添加管脚。执行Add-Pin和直接点p,弹出添加管脚界面。 (5)添加线名。为设计中某些连线添加有意义的名称有助于在

波形显示窗口中显出该条线的信号名称,也可以帮助检查电路错误。点击Add-Wire Name,弹出新窗口,为输入输出线添加名称。为四端的MOS器件的衬底添加名称vdd!或gnd!,其中!表示全局变量。 (6)添加电源信号。选择Vdd和Gnd的symbol各一个,在两个symbol之间连接一个vdc,设置直流电压5V。 (6)保存并检查。点击schematic窗口上的Check and Save按钮,察看是否有警告或者错误。如果有,察看CIW窗口的提示。 4、电路仿真。 (1)启动模拟仿真环境。在comparator schematic窗口,选择Tools-Analog Environment,弹出模拟仿真环境界面。 (2)选择仿真器。在仿真窗口,选择Setup-Simulator/Directory/Host,设置仿真器为spectre,然后点击OK。 (3)设置模型库。 (4)设置分析类型。在仿真窗口,点击Choose Analyses按钮,弹出Choose Analyses窗口,该窗口中列出了各种仿真类型,在本实验中只需进行瞬态仿真,所以选择tran,时间设为3um。 (5)设置设计变量,在仿真窗口中,点击Edit Variables 按钮,弹出变量设置窗口,点击Copy From按钮,整个设计本扫描一遍,设计中的各个变量被列出来。 (6)创建网表。选择Simulation-Netlist-Create,产生了该设计的网表。 (7)设置波形显示工具。Cadence中有两种波形显示工具:AWD

实验七 触发器的仿真

实验七触发器的仿真 实验目的 1.用逻辑图和VHDL语言设计D锁存器,并进行仿真与分析; 2.参看Maxplus中器件7474(边沿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用VHDL语言设计边沿触发式D触发器,并进行仿真与分析。 3.参看Maxplus中器件7476(边沿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用VHDL语言设计边沿触发式JK触发器,并进行仿真与分析。 1.D锁存器(D Latch) 实验设计思想 使能端EN输入为1时,输出Q与输入D值相同;使能端EN输入为0时,输出Q保持不变。 实验原理图 实验VHDL源程序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ENTITY ex71 IS PORT( C,D:IN STD_LOGIC; Q,QN:BUFFER STD_LOGIC); END ex71; architecture bhv OF ex71 IS BEGIN PROCESS(C,D,Q) BEGIN IF (C='1') THEN Q<=D;ELSE Q<=Q;END IF; QN<=NOT Q; END PROCESS; END bhv; 实验波形仿真

Preset , Clear and Complementary Outputs) 实验原理图

实验VHDL源程序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entity ex72 is port( D,CLK,PR_L,CLR_L:IN std_logic; Q,QN:out std_logic); end ex72; architecture vhb of ex72 is signal PR,CLR:STD_LOGIC; BEGIN process(CLR_L,CLR,PR_L,PR,CLK) begin PR<=not PR_L;CLR<=not CLR_L; if(CLR AND PR)='1'then Q<='1';QN<='1'; elsif CLR='1' then Q<='0';QN<='1'; elsif PR='1'then Q<='1';QN<='0'; elsif (CLK'event and CLK='1')then Q<=D;QN<=not D; end if; end process; end vhb; 实验波形仿真

施密特、单稳态触发器仿真实验

上海大学 本科生课程作业 题目: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践项目二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 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姓名:张炜 学号:12122030

题目要求: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进行设计和仿真 1.单稳态触发器: 1.1 工作原理: 单稳态电路的组成和波形下图所示。当电源接通后,Vcc 通过电阻R 向电容C 充电,待电容上电压Vc 上升到2/3Vcc 时,RS 触发器置0,即输出Vo 为低电平,同时电容C 通过三极管T 放电。当触发端2的外接输入信号电压Vi <1/3Vcc 时,RS 触发器置1,即输出Vo 为高电平,同时,三极管T 截止。电源Vcc 再次通过R 向C 充电。输出电压维持高电平的时间取决于RC 的充电时间,当t=t W 时,电容上 的充电电压为;CC RC t CC C V e V v w 321=??? ? ??-=-,所以输出电压的脉宽 t W =RCln3≈1.1RC 。一般R 取1k Ω~10M Ω,C >1000pF 。 值得注意的是:t 的重复周期必须大于t W ,才能保证放一个正倒置脉冲起作用。由上式可知,单稳态电路的暂态时间与VCC 无关。因此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电路可以作为精密定时器。 单稳态电路的电路图和波形图

1.2 555单稳态触发器的设计: 1.2.1 电路设计基本原理: 单稳态触发器具有稳态和暂稳态两个不同的工作状态。在外界触发脉冲作用下,它能从稳态翻转到暂稳态,在暂稳态维持一段时间以后,在自动返回稳态;暂稳态维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电路本身的参数,与触发脉冲的宽度和幅度无关。由于单稳态触发器具有这些特点,常用来产生具有固定宽度的脉冲信号。 按电路结构的不同,单稳态触发器可分为微分型和积分型两种,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适用于窄脉冲触发,积分型适用于宽脉冲触发。无论是哪种电路结构,其单稳态的产生都源于电容的充放电原理。 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是负脉冲触发的单稳态触发器,其暂稳态维持时间为T w=lnRC=1.1RC,仅与电路本身的参数R、C 有关。 1.2.2 实验数据及分析结论: 单稳态触发器实验电路下图所示

论语十二章总结

论语十二章总结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____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共二十篇。与、、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 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 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11.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师矣()()()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饮水()()() 19.曲肱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曰()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D触发器的设计和仿真讲解

实验一、D触发器的设计和仿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模拟数字电路单元的基本设计方法。 2、学习Cadence工具下电路设计的基本操作和方法。 3、学习Sprectre工具的仿真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通过设计一个异步清零的D触发器电路学习Cadence工具下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方法。实验内容包括:完成反相器、与非门、传输门电路的设计和仿真验证;完成各个单元电路symbol的建立;利用建立的单元电路symbol完成D 触发器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该电路设计采用上华CSMC0.5umCMOS 工艺设计,工作电压5V。 三、实验步骤 1、登陆到UNIX系统。 在登陆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和密码都为学生学号。 2、Cadence的启动。 启动Cadence软件的命令有很多,不同的启动命令可以启动不同的工具集,常用的启动命令有icfb,icca等,也可以单独启动单个工具。 3、原理图的输入。 (1)Composer的启动。在CIW窗口新建一个单元的Schematic视图。 (2)添加器件。在comparator schematic窗口点击Add-Instance或者直接点i,就可以选择所需的器件。 (3)添加连线。执行Add-Wire,将需要连接的部分用线连接起来。 (4)添加管脚。执行Add-Pin和直接点p,弹出添加管脚界面。 (5)添加线名。为设计中某些连线添加有意义的名称有助于在波形显示窗口中显出该条线的信号名称,也可以帮助检查电路错误。点击Add-Wire Name,弹出新窗口,为输入输出线添加名称。为四端的MOS器件的衬底添加名称vdd!或gnd!,其中!表示全局变量。

论语十二章知识整理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V论语〉十二章》知识整理 「、字形字音 论1 tn语焉y m笃d U志不亦说yu e乎/ 恕sh u\如斯夫f t 不愠y询逾y t矩j u匹p i夫传chu dn不习乎一箪d m食雍y e ng也三省x in g瓢pi do饮子罕hd\罔w d n g好hco之者 殆d d曲肱g

⑤匹夫:古义为普通人、男子汉”(匹夫不可夺志也),今义 为无学识、无智谋的人h ”。\ ⑥忠:古义为办事尽心竭力”(为人谋而不忠乎),今义为忠 心”。/ \ (三)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f状语,按时 ②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f状语,每日 ③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f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④传不习乎 传:动词f名词,传授的知识 ⑤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f动词,吃饭 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形容词f意动。以……为乐 (四)常见虚词“而” 1. 表顺承 学而时习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 2. 表修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3. 表并列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4. 表转折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五)源于本文的常用成语不亦乐乎 三十而立 温故知新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参考实验报告——触发器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指导老师: 樊伟敏 成绩: 实验名称:触发器应用 实验类型: 设计型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 加深理解各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掌握各类触发器功能的转换方法。 2. 熟悉触发器的两种触发方式(电平触发和边沿触发)及其触发特点。 3. 掌握集成J-K 触发器和D 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 4. 学习用J-K 触发器和D 触发器构成简单的时序电路的方法。 5. 进一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测量多个波形的方法。 二、主要仪器设备 实验选用集成电路芯片:74LS00(与非门)、74LS11(与门)、74LS55(与或非门)、74LS74(双D 触发器)、74LS107(双J—K 触发器),GOS-6051型示波器,导线,SDZ-2实验箱。 三、实验内容、实验原理(或设计过程)、实验电路及实验结果 1、 触发器功能的转换: 1.1实验原理: 将某种功能的触发器转换成另一种功能的触发器时,可以在触发器外添加适当的组合逻辑电路来实现,其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 其中D 触发器,T ′触发器,JK 触发器的次态方程如下: D 触发器:; T ′触发器:; JK 触发器: 。 1.2 实验内容、设计过程、实验电路与实验结果 a. D 触发器转换为T’触发器实验 ①设计过程:D 触发器和T’触发器的次态方程如下: D 触发器:Q n+1= D T’触发器:Q n+1=!Q n 若将D 触发器转换为T’触发器,则二者的次态方程须相等,因此有:D=!Q n 所以就可以得到D 触发器转换为T’触发器的转换电路。 ②仿真与实验电路图:仿真与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 1n n n Q Q KQ +=1n n Q Q +=1n Q D +=专业: 工科平台 姓名: XXX 学号: 308XXXXXXX 日期: 10.05.04 地点: 东3—306

大学物理等倾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

四、等倾干涉 1、等倾干涉 讨论光线入射在厚度均匀的薄膜上产生的干涉现象。S 为点光源! 反射方向: 22cos 2 en k λ γλ?=+= (1,2,k =) 明 () 22cos 212 2 en k λ λ γ?=+ =+ (0,1,2, k =) 暗 关注第k 级明纹 22c o s 2 e n k λ γ λ+= 该干涉条纹上的各点具有相同的倾角! 对厚度均匀的薄膜,不同的明纹和暗纹,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倾角。 同一条干涉条纹上的各点具有相同的入射角——等倾干涉条纹 2、条纹形状 入射角相同的光汇聚在一个圆上 ?明暗相间的圆环! 问题:在透射方向,条纹什么形状?与反射方向看关系? 讨论: 在中心,0i =,222 en λ ?=+ (可明可暗,干涉级次最高) O 31

假设是级次为0k 的明纹 2022 en k λ λ+ = 改变膜厚 e e e →+? 时,级次增加1 (冒出一个条纹) ()()20212 n e e k λ λ+?+ =+ 22n e λ?= 2 2e n λ ?= 即膜厚变大的过程中,中间不断有高一级条纹 “冒”出来。 冒出一个条纹 收缩一个条纹 五、增透膜与增反膜 减反膜 减透膜 例:在相机镜头(折射率为3 1.5n =)上镀一层折射率为2 1.38n =的氟化镁薄膜,为了使垂直入射白光中的黄绿光(5500λ=?)反射最小,问: (1)反射相消中1k =时薄膜的厚度?e = (2)可见光范围内有无增反? 解:(1)22(21)2 en k λ ?==+ ? 2 (21) 4k e n λ+= } 膜厚度变化 2 2n λ 每

实验二D触发器的设计和仿真

告报验实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 实验二D触发器的设计和仿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模拟数字电路单元的基本设计方法。 2、学习Cadence工具下电路设计的基本操作和方法。 3、学习Sprectre工具的仿真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 . . . 本实验通过设计一个异步清零的D触发器电路学习Cadence工具下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方法。实验内容包括:完成反相器、与非门、传输门电路的设计和仿真验证;完成各个单元电路symbol的建立;利用建立的单元电路symbol完成D触发器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该电路设计采用上华CSMC0.5umCMOS工艺设计,工作电压5V。 三、实验步骤 、登陆到UNIX系统。1在登陆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和密码都为学生学号。 2、Cadence的启动。 启动Cadence软件的命令有很多,不同的启动命令可以启动不同的工具集,常用的启动命令有icfb,icca等,也可以单独启动单个工具。 3、原理图的输入。 (1)Composer的启动。在CIW窗口新建一个单元的Schematic视图。(2)添加器件。在comparator schematic窗口点击Add-Instance 或者直接点i,就可以选择所需的器件。 (3)添加连线。执行Add-Wire,将需要连接的部分用线连接起来。

(4)添加管脚。执行Add-Pin和直接点p,弹出添加管脚界面。(5)添加线名。为设计中某些连线添加有意义的名称有助于 在 . . . . 波形显示窗口中显出该条线的信号名称,也可以帮助检查电路错误。点击Add-Wire Name,弹出新窗口,为输入输出线添加名称。为四端的MOS器件的衬底添加名称vdd!或gnd!,其中!表示全局变量。(6)添加电源信号。选择Vdd和Gnd的symbol各一个,在两个symbol 之间连接一个vdc,设置直流电压5V。 (6)保存并检查。点击schematic窗口上的Check and Save按钮,察看是否有警告或者错误。如果有,察看CIW窗口的提示。 4、电路仿真。 (1)启动模拟仿真环境。在comparator schematic窗口,选择 Tools-Analog Environment,弹出模拟仿真环境界面。 (2)选择仿真器。在仿真窗口,选择Setup-Simulator/Directory/Host,设置仿真器为spectre,然后点击OK。 (3)设置模型库。 (4)设置分析类型。在仿真窗口,点击Choose Analyses按钮,弹出Choose Analyses窗口,该窗口中列出了各种仿真类型,在本实验中只需进行瞬态仿真,所以选择tran,时间设为3um。 (5)设置设计变量,在仿真窗口中,点击Edit Variables 按钮,弹出变量设置窗口,点击Copy From按钮,整个设计本扫描一遍,设计中的各个变量被列出来。

牛顿环光的等厚干涉的应用

实验十九光的等厚干涉的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光的干涉条件是什么 2.附加光程差产生的条件是什吗 3.什么是等候干涉 4.说出你所知道的测量微小长度的方法。 光的干涉是光的波动性的一种表现。若将同一点光源发出的光分成两束,让它们各经不同路径后再相会在一起,当光程差小于光源的相干长度,一般就会产生干涉现象。干涉现象在科学研究和工业技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光波的波长,精确地测量长度、厚度和角度,检验试件表面的光洁度,研究机械零件内应力的分布以及在半导体技术中测量硅片上氧化层的厚度等。 牛顿环、劈尖是其中十分典型的例子,它们属于用分振幅的方法产生的干涉现象,也是典型的等厚干涉。 【实验目的】 1.观察和研究等厚干涉现象和特点。 2.学习用等厚干涉法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和薄膜厚度。 3.熟练使用读数显微镜。 4.学习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实验仪器】 测量显微镜,钠光光源,牛顿环,劈尖。

【实验原理】 1. 牛顿环 “牛顿环”是一种用分振幅方法实现的等厚干涉现象,最早为牛顿所发现。为了研究薄膜的颜色,牛顿曾经仔细研究过凸透镜和平面玻璃组成的实验装置。他的最有价值的成果是发现通过测量同心圆的半径就可算出凸透镜和平面玻璃板之间对应位置空气层的厚度。但由于他主张光的微粒说(光 的干涉是光的波动性的一种表现)而未能对它做出正确的解释。直到十九世纪初,托马斯.杨才用光的干涉原理解释了牛顿环现象,并参考牛顿的测量结果计算了不同颜色的光波对应的波长和频率。 牛顿环装置是由一块曲率半径较大的平凸玻璃透镜,将其凸面放在一块光学玻璃平板(平晶)上构成的,如图2所示。平凸透镜的凸面与玻璃平板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薄膜,其厚度从中心接触点到边缘逐渐增加。若以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牛顿环上,则经空气层上、下表面反射的二光束存在光程差,它们在平凸透镜的凸面相遇后,将发生干涉。其干涉图样是以玻璃接触点为中心的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如图3所示),称为牛顿环。由于同一干涉环上各处的空气层厚度是相同的,因此称为等厚干涉。 图1 牛顿环干涉光路图 1.读数鼓轮 2.物镜调节螺钉 3.

3部分等厚干涉、牛顿环、迈克尔逊干涉仪(1)概述

222cos hn i δδ'=+222 2 1 12sin h n n i δ' =-+分振幅干涉(薄膜干涉) 等倾干涉 k λ明 暗 212 () k λ '-012(,,) k =???12(,)k '=???= (厚度均匀的薄膜在光源不同角度下的照射) 222 2 1 12sin h n n i δδ'=-+透镜正放,焦平面上的条纹是一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 入射角越大,光程差越小,干涉级次也越低。中央级次高,边缘级次低。 膜厚改变时,δ不变,h 减小,i 减小,条纹向内缩;h 增大,i 增大,条纹向外扩展。 使用扩展光源

第k /条暗纹对应膜厚h k ' 劈尖薄膜的等厚干涉 131 n n ==2 2λ + =δhn = k λ 明 暗 212 ()k λ '+12(,) k =???012(,,)k '=???= 212 () k λ -k λ '12(,)k =???012(,,) k '=???2hn 暗 明 2k k h n λ''= 第k 条亮纹对应膜厚h k 214()k k h n λ-=

2sin sin h l n λθθ ?== 相邻明条纹对应膜的厚度差 1k k h h +-1k k h h ''+-相邻暗条纹对应 膜的厚度差 2n λ = = = θ l h 任意两个相邻暗条纹或明条纹之间的 距离l 2l n λ θ ≈sin θθ ≈劈尖薄膜干涉条纹特点: 1、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直条纹 2、θ 越小,条纹越稀疏; θ 越大,条纹越密集。 2k k h n λ ''= 214()k k h n λ-=

三、等厚干涉的应用 (2)测长度微小变化 (1)测量微小角度 θ 2l n λθ ≈已知 λ,l ,n ,求出 θ 2h n λ?= 2l n λθ ≈ θ 不变,h 增加 θ θ 不变,h 减小 θ W ?T : ?L= ?h 条纹移动N 条 ?L= ?h=N λ/2 0L L T β??=

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论语》十二章

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论语》十二章 中考复习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二、相关资料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南宋时,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三、课文翻译

1.原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不是很愉快吗? 2.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我替人谋事,尽心竭力了吗? 3.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随心所欲,又不越过法度。” 4.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理解,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5.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没有收获;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6.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箪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窄小的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实验二D触发器的设计和仿真

实验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

实验二D触发器的设计和仿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模拟数字电路单元的基本设计方法。 2、学习Cadence工具下电路设计的基本操作和方法。 3、学习Sprectre工具的仿真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通过设计一个异步清零的D触发器电路学习Cadence工具下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方法。实验内容包括:完成反相器、与非门、传输门电路的设计和仿真验证;完成各个单元电路symbol的建立;利用建立的单元电路symbol完成D触发器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该电路设计采用上华CSMC0.5umCMOS工艺设计,工作电压5V。 三、实验步骤 1、登陆到UNIX系统。 在登陆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和密码都为学生学号。 2、Cadence的启动。 启动Cadence软件的命令有很多,不同的启动命令可以启动不同的工具集,常用的启动命令有icfb,icca等,也可以单独启动单个工具。

3、原理图的输入。 (1)Composer的启动。在CIW窗口新建一个单元的Schematic 视图。 (2)添加器件。在comparator schematic窗口点击Add-Instance 或者直接点i,就可以选择所需的器件。 (3)添加连线。执行Add-Wire,将需要连接的部分用线连接起来。 (4)添加管脚。执行Add-Pin和直接点p,弹出添加管脚界面。 (5)添加线名。为设计中某些连线添加有意义的名称有助于在波形显示窗口中显出该条线的信号名称,也可以帮助检查电路错误。点击Add-Wire Name,弹出新窗口,为输入输出线添加名称。为四端的MOS器件的衬底添加名称vdd!或gnd!,其中!表示全局变量。 (6)添加电源信号。选择Vdd和Gnd的symbol各一个,在两个symbol之间连接一个vdc,设置直流电压5V。 (6)保存并检查。点击schematic窗口上的Check and Save按钮,察看是否有警告或者错误。如果有,察看CIW窗口的提示。 4、电路仿真。 (1)启动模拟仿真环境。在comparator schematic窗口,选择Tools-Analog Environment,弹出模拟仿真环境界面。 (2)选择仿真器。在仿真窗口,选择Setup-Simulator/Directory/Host,设置仿真器为spectre,然后点击OK。 (3)设置模型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