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黄酮的生理活性功能及应用

类黄酮的生理活性功能及应用
类黄酮的生理活性功能及应用

类黄酮

类黄酮(Flavonoids)是植物重要的是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它以结合态(黄酮苷)或自由态(黄酮苷元)形式存在于水果、蔬菜、豆类和茶叶等许多食源性植物中。槲皮素(Quercetin)是最典型的类黄酮,其在C3位羟基上结合糖分子即形成植物中普遍的成分—芸香苷(芦丁)。柑橘属的多种水果均含有大量的黄酮化合物,如橘红素(Tangeretin)和川陈皮素(Nobiletin)。大豆中含有一种异黄酮化合物—大豆异黄酮,茶叶中的茶多酚是由没食子酸和类黄酮—儿茶酚组成。

在Ames检验中发现,槲皮素具有致诱变性,但没有代谢活性,但在反应系统中加入肝提取物可明显增加其诱变活性。长期的动物饲喂研究表明:槲皮素不仅不是致癌物质,而且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事实上,在已发现61种黄酮化合物中,有11种具有抗突变作用,,其中有多种对致癌物诱导的动物模型恶性肿瘤有抑制作用,如橘红素和川陈皮素等。

类黄酮又称生物类黄酮,为人类饮食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于水果、蔬菜、谷物、根茎、树皮、花卉、茶叶和红葡萄酒中。目前为止,已经确认有四千多种不同的类黄酮。类黄酮可进一步分为:

黄酮醇类:最常见的类黄酮物质,如:槲皮素、芸香素。槲皮素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中,以红洋葱的含量最高。

黄酮类或黄碱素类:如木犀草素、芹菜素,分别含于甜椒和芹菜。

黄烷酮类:主要见于柑橘类水果,如橙皮苷、柚皮苷。

黄烷醇类:主要为儿茶素,绿茶中含量最丰,红茶的儿茶素含量约减少一半。

花青素类:主要为植物中的色素,不同植物含量不一。

原花青素类:葡萄、花生皮、松树皮中都含有丰富的原花青素。

异黄酮类:主要分布于豆类食品,目前已证明具有抗乳癌和骨质疏松的作用。

3、生物类黄酮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3.1清除自由基

黄酮类化合物属于酚类物质,可熬合金属离子,其分子物质基础是黄酮类分子中的3

位羟基和4位羰基以及γ-吡喃酮环上的а-β双键区域[21],这个部分被认为是螯合金属离子的功能基团。黄酮类化合物在油质系统中可螯合痕量的金属离子,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由痕量金属离子参与催化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过程,(阻止了自由基链式反应的引发阶段),故可作为油脂及食品抗氧化剂使用。由于结构上的差异,芦丁(槲皮素-3-0-芸香糖甙)在食物中中的抗氧化能力低于与它们对应的糖苷配基槲皮素[21]。

另外,黄酮类物质B环上的3’,4’-邻二羟基是具有清除自由基生物活性的关键结构,并且其上4-OH和3-OH或5-OH共存对抑制油脂自动氧化有决定性作用,β环上的邻二羟基队消除?O2-、?OH和动物脂质氧化有决定作用〔9〕。其它位上的羟基也起一定的作用;并且,实验证明B环上邻二羟基的存在对类黄酮清除自由基是必不可少的,而а-β双键和γ-羰基的重要性远远小于前者〔21〕;这是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抗氧化剂和高效的自由基淬灭剂的共同特点,可能的原因是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是通过自身供氢氧化时显的。它们的酚羟基作为供氢体能与自由基反应使之生成相应的离子或分子,熄灭自由基,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2],同时它们又具备较高的膜亲和性,具能够有效地富集到质膜并阻止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细胞损害,起到防癌抑癌的作用。显然,并非所有的黄酮类化合物都有相同的清除效率,其对抗自由基的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1]:杨梅黄酮(Myricetin)>槲皮素(Quercetin)>鼠李素(Rhamnetin)>桑色素(Morin)>地奥明糖苷配基(Diosmetin)>柚苷配基(Naringenin)>芹菜素(Apigenin)>儿茶素(Catechin)>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刺槐甙(Robinin)>山奈素(Kaempferol)>黄酮(Flavone)。特别地,活性最强的几种(Myricetin,Quercetin,Rhamnetin)都是黄酮醇;并且,都有B环上的3',4’-邻二羟基结构。Takashi(1997)等人证明柚苷配基和高良姜素等类黄酮对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有较强的预防作用;甘草叶类黄酮对脂质过氧化酶(LPO)、5’-脂质过氧化酶(5’-LOX)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茶叶类黄酮茶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优于BHT 或 dl-a-生育酚,是BHA的2.4倍;丁香油、丹皮酚、黄芪甙、芸香甙、甘草查耳酮等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有直接清除作用;丁香酚、银杏叶总黄酮、山楂叶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及羟自由基的生成均有清除与抑制作用;另外,胡春(1994)等人从菊花类黄酮中分出了两种木犀草素衍生物,并发现它们对碱性二甲亚砜(DMSO)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显著的清除作用[6]。

近年来,不断有新的黄酮类化合物从许多植物中被分离出来,并表现出不同的抗癌效果,如:甘草、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都对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有柑桔属中的柑桔黄酮、蜂胶中的槲皮苷和皂草黄素等。

3.2 双重雌激素样作用

日本学者利用摘除卵巢的大白鼠饲喂试验表明大豆异黄酮与雌激素有一定的同功作用[2]。生物法测定大豆黄酮的雌激素活性占17-β雌二醇的10-3~10-5,其生物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关系[23]。另有资料显示,染料木黄酮的生物活性与雌二醇相比低约100倍,大豆异黄酮约低1000倍[8]。大豆异黄酮的活性仅有内源性雌激素雌二醇的1/1000~1/10000;但在血液中检测到的大豆异黄酮浓度可达内源性雌激素的1000多倍[28]。有许多试验结果是取决于受试对象本身的激素状态的,也证明了黄酮类化合物的二重雌激素样作用。对于高雌激素水平的个体,如:年轻动物和雌激素化的动物,年轻妇女等,显示出拮抗雌激素的作用;对于雌激素水平低者,如:幼小的动物、去卵巢的动物和自然绝经或手术后绝经的妇女,显示出雌激素作用[2]。应用大豆异黄酮已经证明对许多与雌激素撤退有关的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如:老年妇女的血脂升高、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松等[20]。

3.3 抗癌作用

3.3.1 预防癌症作用

目前认为,癌症的发生至少分为3个阶段,即:启动阶段(initiation)、促进阶段(promotion)和发展阶段(progression)。由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和吸收UV光的能力,它们对致癌过程的这三个阶段都有阻抑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属于酚类物质,可熬合金属离子,从而有效抑制由痕量金属离子参与催化的脂质过氧化过程;同时,黄酮类物质作为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淬灭剂,能够有效地阻止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细胞破坏,可以防止细胞损伤和,起到防癌抑癌的作用[17]。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突变效果也是很显著的。由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上的特殊之处,它可以吸收紫外光线,于是它们可以保护细胞DNA免受UV引起的损伤[17]。茶多酚也具有抗突变及抗癌作用〔9〕。类黄酮还能熄灭DNA临近产生的自由基。另有研究显示,类黄酮的这种自由基熄灭作用在其γ-射线照射的保护效果中起主要作用;有也已被证明可保护鼠微核网状细胞免受Δ-射线的损伤,它们包括槲皮素、椹非醇、芦丁、圣草酚(eriodictyol)以及木樨黄素(luteolin)。还有人发现,含有经过磺化黄酮或黄烷酮的药物、化妆品可以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辐射的影响,防止皮肤癌的发生[11]。

此外,生物类黄酮还能够减轻甚至消除一些化学致癌物的致癌毒性,如:山奈素和芦丁可有效抑制黄曲霉毒素B1的致癌性;饲喂含有5%槲皮素(quercetin)的饲料可使DMBAS(7,12-二甲基苯蒽)诱发的小鼠乳腺癌几率降低48%;槲皮素还可以抑制氧化偶氮醇诱发的大鼠直肠癌的发生[17]。

有关使用剂量方面的报道还不一致。在对于“法国奇异”现象的调查中显示[7],每天摄入黄酮类化合物达到19mg以上的人的癌症死亡率和日摄入量在19mg以下的相比,较少了75%;另从免疫学角度研究,黄酮摄入量从2.6mg/d~68.2mg/d的人群,其癌症死亡率与摄入量无关;即使摄入2.6mg/d就能够表现出活性。目前存在个别认识尚不一致,有的地方结论甚至还是相反的,如同样是在痕量的水平上,有些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外实验中显示出具有诱导和促进癌症发生的作用;在体内实验中却是良好的癌症预防剂。

3.3.2 抑制肿瘤作用

癌症的发生要经历正常细胞、癌变前细胞、癌细胞、恶性细胞、癌细胞转移等阶段,染料木黄酮能抑制癌细胞的增生和癌前细胞DNA的合成过程,从而抑制了癌细胞发育[32]。染料木黄酮(5,7,4’-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的结晶体在恶性肿瘤的发育过程中能有效阻止血管的增生[27] [28],断绝癌细胞的养料来源。儿茶素、花色苷以及原花色素可促进胶原合成,增加胶原的抵抗性、抑制胶原酶活性,从而限制了肿瘤细胞的入侵和转移效果[17],延缓或阻止肿瘤的癌变。已有研究证实(Sargeant,1995),黄酮类化合物能选择性地作用于细胞的离子通道,如Ca2+离子通道等,使离子浓度升高,激活核酸内切酶、蛋白酶、谷氨酰胺转移酶等依赖于Ca2+离子的酶,这些酶可导致细胞凋亡[22]。据报道,葛根中所含的大豆甙元可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使细胞由原始的早幼粒阶段发展到中幼粒、晚幼粒以及成熟的杆状粒、分叶核细胞[14]。通过对大豆异黄酮的研究,人们发现异黄酮可刺激血中产生结合素肌球蛋白和抑制体内雌激素合成酶活性,故能拮抗一些与激素诱发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有关的癌症[1]。它除了对乳腺癌有预防的功能,其中染料木黄酮(染料木素,Genistein)是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PKT)的特异性抑制剂[30],能特异性的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能有效地阻止血管增生,抑制多种癌细胞的生长[1][5]。有些黄酮类化合物有抑制DNA ToPoisomerase II活性的作用,影响细胞的核酸增殖。研究发现,在体外实验中,异黄酮有抑制DNA ToPoisomerase II活性的作用可使肿瘤细胞中DNA-ToPoII复合物稳定化进而导致dsDNA 或ssDNA断裂,从而引起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或死亡。黄芩素对人体3种HCC细胞ToPoisomerase II的活性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15]。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及体外实验研究也表明,类黄酮具有广泛的抑癌和防癌

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认为与人体雌激素分泌有关的癌,如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具显示出较好的作用[15]。大豆异黄酮还可以有效抑制白血病、结肠癌、肺癌、肝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32];并对肿瘤转移有明显的治疗作用[8]。

雌外,生物类黄酮还能够减轻甚至消除一些化学致癌物的致癌毒性或提高某些药物的抗癌效果[5],由间接的抑制肿瘤作用。如:山奈素和芦丁可有效抑制黄曲霉毒素B1的致癌性;饲喂含有5%槲皮素(quercetin)的饲料可使DMBAS (7,12-二甲基苯蒽)诱发的小鼠乳腺癌几率降低48%;槲皮素还可以抑制氧化偶氮醇诱发的大鼠直肠癌的发生。一些黄酮类化合物还可抑制化学诱导剂(benzo(a)pyrene)与DNA络合物的形式,其中,槲皮素和椹非醇效果最好,其次为芦丁,而柚皮苷(naringin)则无效[17]。

还有一些新近从许多植物中被分离出来的黄酮类化合物,并表现出不同的抗癌效果,如:甘草、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都对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有柑桔属中的柑桔黄酮、蜂胶中的槲皮苷和皂草黄素等。

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机理可能为:直接的细胞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破坏肿瘤细胞质膜结构、抑制DNA合成[17]。目前已经明确大豆异黄酮抗癌作用的主要机制有:○1类似女性雌激素作用及抗雌激素作用;○2抑制与癌症相关的酶的活性;特别是酪氨酸激酶活性;○3在癌细胞增值的促进阶段具有抑制血管增生的作用;○4消除活性氧,抵抗过氧化;○5调节细胞周期;○6染料木黄酮具有抑制一些于DNA切断有关的酶的活性的作用〔20〕。关于黄酮类化合物在抗肿瘤细胞增殖方面效果的差异,除了作用机理上的差异,还可能起在质膜上有较大的实际摄取量有关,因为聚甲酯类黄酮的酚羟基甲酯化降低了它们的极性[17]。

3.3.3 调节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可被人为地划分为G1期(Gap I )、S期(Synthesis Phase )、 G2(GapII )、M期(M Phase ,mitosis or miosis)。人体的许多细胞通常处于不增殖的G0期,仅根据需要才进入G1期,启动一个新的细胞周期,之后返回到G0期。异黄酮等黄酮类化合物能够不可逆地阻止癌细胞细胞周期处于G1期状态,染料木黄酮能阻止细胞处于G2—M期状态,其完整的细胞周期无法完成或中止癌细胞周期无休止的循环[1]。有报道说,体内的各种理化致癌因子必须经过体内代谢活化形成自由基形式,并与其它自由基一起富集于脂质细胞膜周围,引起脂质过氧化,破坏细胞膜系统和DNA分子而致癌[15]。

3.4 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黄酮黄酮类化合物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颈强、头晕、耳鸣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尤以缓解头痛、颈强为显著[14]。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可作为多种慢性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剂,包括实体瘤[30]。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主要是基于对LDL氧化的防止[21]。它们对凝血因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9][14]。与雌激素一样,作为植物雌激素的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和离体血管也显示出舒张作用[26],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9]。大豆甙元具有抗乙酰胆碱作用,可于舒张平滑肌,有助于解痉。这些都有利于血液循环。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内类固醇代谢和许多生物合成酶有重要的影响。Anthony等1996年报道异黄酮强化职能明显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5]。异黄酮还可显著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和血脂水平,包括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茶多酚、黄芩甙、木樨草素等有抗菌消炎的作用[9];大豆异黄酮具有减轻炎症反应[13],并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时还显示出对血管生长因子的调节作用[24];芦丁、橙皮甙、儿茶酚类、无色花色素类具有抗毛细血管脆性和异常通透性作用[9][17]。研究表明,它们在低浓度时可以抑制毛细血管内皮增生,高浓度时抑制动脉平滑肌NO的生成,从而抑制了细胞间粘性分子及血管粘性分子的粘附,发改变了生长因子的活性;同时保护LDL免

受氧化修饰,结果使损伤的动脉壁渗出减少及炎症减轻,从多方面抑制可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柑橘类黄酮对红细胞结块具有一种抗黏着及抗凝集作用;有些黄酮类化合物是血小板粘附、凝集以及serotonin分泌的有效抑制剂,如漆树黄酮 (Fisetin) 椹非醇或槲皮素,它们在30 μM就抑制花生酸诱导的血小板凝集;另外,槲皮素、漆树黄酮以及杨梅黄素对胶原诱导的凝集具有显著抑制效果[17]。已有体内和体外的研究表明[25],大豆异黄酮可以抗血栓形成,金丝雀黄酮(染料木黄酮,Genistein)能抑制凝血酶和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激活,减少血小板在动脉损伤部位的沉积和聚集,有利于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大豆异黄酮可抑制血小板生长因子(PGDF)等引起的人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及胶原分泌[26][28],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染料木黄酮(genistein)作为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PTKs)信号转导通路上PKTs的特异性抑制剂,染料木黄酮通过对PKTs的特异性抑制而拮抗压力升高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26]。这些都是对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环节。另外,染料木黄酮(genistein)由于对PKTs的抑制还阻断了凝血酶的生成及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有效抑制了损伤部位血栓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AS的发生。紫花水飞蓟种子中的总黄酮提取物具有刺激新的肝细胞形成、抗脂质氧化作用[6],可以减少或缓解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3.5 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国际卫生组织(WHO)的国际营养与循环疾病共同研究机构(Caroli Ovascular Disease and Alimentary Comparson Study )1995年在美国夏威夷的碎日本血统的健康人群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排泄的尿液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与踵骨密度呈明显的正相关。简表如下:

许多实验证实了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 SIF)具有明显的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妇女闭经后卵巢分泌雌激素量急剧减少,由于雌激素缺乏副甲状腺激素引发的骨芽细胞反应性地不能控制,而且促进甲状腺钙质分泌,间接不能造成负反馈,不能抑制骨钙溶出和骨质吸收,表现为骨质吸收亢进,血钙升高,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已有动物实验证实,大豆异黄酮能防止骨密度下降,可减低诱发骨质疏松症。还有实验表明每日食用40克大豆分离蛋白6个月以后,脊柱骨的矿物质量和骨密度会有明显的提高[1]。Ishimi等1999年以卵巢摘除的白鼠为对象,通过皮下投入染料木黄酮,发现可抑制大腿骨海绵骨的骨量减少[5]。大豆异黄酮可提高甲状腺对雌激素的敏感性,使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的作用加强,最终抑制骨再吸收而治疗骨质疏松。现在发现染料木黄酮(Genistein)也可抑制骨骼再吸收[28]。经免疫学研究和动物试验证实,SIF可防治骨密度下降,并降低诱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率[33]。还对饮食中缺钙和维生素D引起的骨密度和骨钙含量降低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是[11]:○1异黄酮既可以抑制前列腺素E2 (PGE2)的胶原蛋白合成增加,又能够抑制PGE2胶原蛋白合成的减少,使胶原蛋白含量趋于平衡;○2异黄酮能够提高甲状腺对激素的敏感性,使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的作用加强,最终抑制骨的再吸收而体现出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3异黄酮还能抑制饮食中缺钙和维生素D引起的骨密度下降和骨钙含量降低。

3.6 抗早老性痴呆症作用

抗早老性痴呆症(阿茨海默氏症)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症,以绝经后女性多患。研究表明[13],胆碱能神经在人类认识和记忆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该病与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活性和胆碱能神经的减少密切相关。此类患者用大豆异黄酮(SIF)进行治疗,可

明显降低该病的发病率,缓解症状,恢复认知[13]。并且,SIF与内源雌激素(17-β雌二醇)缺乏的中年雌鼠的额叶皮层内可作为激动剂,有效上调ChA T mRNA;染料木黄酮对雌激素β受体(ERβ)亲和力较大,ERβ是大脑中分布的主要亚型。据Kuiper等报道,ISF对由前列腺克隆得到的ERβ的亲和力是ERα的20倍[31]。

3.7 调节免疫力的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3][4][6]。如大豆异黄酮对实验性小鼠的巨噬细胞功能、脾重均提高;使脾脏生成IgM作用增强,外周血淋巴细胞含量增加;增强T细胞、NK细胞和K 细胞的功能;还有助于提高体液免疫,增强B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对体液免疫过程中致敏B淋巴细胞的形成和抗体的产生都有促进作用。

其免疫机制为[6]:(1)直接作用于靶器官,(胸腺和脾脏)或细胞(各种免疫细胞)上的的雌激素受体。(2)调节垂体生长激素(GH)或促乳素(PRL)的分泌,通过GH或PRL来间接发挥作用;垂体的GH或PRL具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其机理是:a,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GH或PRL受体;b,促进胸腺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腺素,通过腺素来间接调节免疫功能。(3)降低体内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SS)水平,解除SS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同时,SS的降低又促进垂体GH的分泌,从而使动物的免疫机能得到提高。

3.8 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妇女综合症是由于妇女绝经后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减少所致。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会出现很多不适症状,属于交感神经系统的变化。如面部潮红、心悸、多汗、多疑、烦躁等现象,出现一系列病变[13]。黄酮类化合物虽然在体内的生物活性只有内源性雌激素的10-3~10-5倍,但其有巨大的浓度优势,可达内源性雌激素的103倍,故恰当地使用,既能减轻这些症状,又不会有长期进行性激素治疗可能导致的对子宫和乳腺的潜在危险。

3.9 抗菌、消炎及抗过敏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中的抗菌成分较多,对细菌有广泛性的抑制。有报道,大豆异黄酮具有抗真菌性[5][13],在0.005%游离的异黄酮可抑制真菌活性,随着其浓度的增加抑菌活性增强,但浓度超过0.1%后,浓度增加不再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黄酮单体类化合物licochaione A最低浓度为0.3μg/kg时,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杆菌、棒形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2]。大豆异黄酮还具有在胃肠道内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并可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以保护身体抵御致病病原体的侵袭[8]。染料木黄酮具有可抑制DNA裂合酶(TOPO II)的作用[1],还有温和的抗炎作用[13]。木犀草素对H suis 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浓度在1:3500时可抑制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生长,对卡他、白色念珠、变形菌也有抑制作用;花青素类中的飞燕草素有很强的抗养化与抗炎作用,可抑制头皮生理性皮脂分泌过度及后发的病菌感染;茶多酚类能抗炎抗口腔微生物作用,可有效防止龋齿发生[9]。柑橘类黄酮中如槲皮素、洋姜荽苷等也有抗炎活性,并且效果与剂量相关;其主要机理在于影响花生酸代谢以及抑制组胺释出[17];洋姜荽苷(Diosmin) 作为一种抗发炎的强保护剂能显著地减少水肿的形成,如:静脉注射洋姜荽苷可降低鼠由注射四氧嘧啶诱导的痛觉过敏。

3.10抗病毒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已经得到医学界的肯定。已有报道[11],桑色素、山奈酚等有抑菌和抗病毒作用;黄酮类化合物kievieine 在极低低浓度时,就对有人体致病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cirsiliol、naingin、3’,4’-二乙酸基-5,6,7-三甲氧基黄酮等可用来治疗传传染病,特别对滤过性病毒如:HCV、HIV,或寄生虫如:弓浆虫等引起的感染[11]。已有研究表明[21],3-O-甲基槲皮素具有抑制局对灰质炎病毒的作用[21][6];槲皮素可降低疱疹

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和呼吸合胞病毒的感染和复制能力;黄芩甙元、木樨曹素、槲皮素、槲皮万寿菊素、杨梅黄酮、木樨草素-7-葡萄糖苷等8种类黄酮化合物具有抑制HIV 病毒逆转录酶活性从而抑制HIV繁殖的作用;1,4-甘草查耳酮、甘草异黄酮、Licochalcone 及Glycycoumarin有抑制HIV增殖的作用;从连翘中分离出来的金丝桃素在实验室可明显抑制HIV成熟过程的最后步骤。其主要机理是由于抑制了溶酶体H+-ATP酶和磷酸酯酶A2的脱壳作用,影响病毒转移基因的磷酸化,从而抑制病毒和RNA的合成[21][6]。

有报道介绍一些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改变体内生物反应酶系的活性,明显减少腹部脂肪。这有助于提高肉脂比例。

总之,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源相当广泛,黄酮类化合物本身无毒性,一些动物试验也表明应用于哺乳动物是有效和安全的;而且人体摄入水平远远还未达到有益的摄取量,应该说来前景很好。目前问题是,生物提取在技术上可行性还很差;化学合成虽然取得了成功,但造价还太高。相信随着各方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生物黄酮在食品、保健、医药、化妆等方面用的利会比较充分。

1楼

还有报道发现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有量效关系,槲皮酮和桔皮苷能够显著抑制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和呼吸合胞病毒的感染和复制能力。但桔皮苷则完全无此活性[11]。

3.11 抗机体功能性衰老的作用

目前认为,自由基在生物体内的过多积累是引起癌症、衰老、心血管等退变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同时本身又具有较好的膜亲和性,在质膜上有大的摄取量,因此可以分布到细胞内膜系统,防止脂质过氧化,对质膜呈现一种广泛性的保护。用槲皮素、芦丁、桑色素、橙皮甙等清除体内过多的超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等活性自由基的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确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而且清除超氧自由基(.O2-)效果更好,清除能力依次为:芦丁>槲皮素>桑色素>橙皮甙[7]。较多的实验已证实,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预防与活性氧有关的动脉硬化、癌症、糖尿病、帕金森滑冰等疾病,有抗衰老作用。

3.12 对糖尿病的作用

黄铜类化合物能促进胰岛β-细胞的恢复,降低血糖和血清胆固醇改善糖耐量,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同时还能够抑制醛糖还原酶[6]。研究表明[11],醛糖还原酶催化下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过程的增加,是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机理之一。有些黄酮类化合物可抑制体内醛糖还原酶的活性,还能够促进胰岛β-细胞的恢复,有利于降低血糖和血清胆固醇水平,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肾上腺的升糖作用,改善糖耐量。故除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外,黄酮类化合物还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3.13其它

○1抗溶血作用是指哺乳动物红细胞对能导致的细胞破裂因素的抵抗作用。黄豆苷元的抗溶血潜力约为公认的抗溶血试剂槲皮素的94%[13]。

○2紫花水飞蓟种子的总黄酮提取物具有刺激新的肝细胞形成、抗脂质氧化过

氧化作用[6],呈现出护肝作用。

○3大豆异黄酮能够强心,并有对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4芦丁的抗氧化、吸收紫外线作用可用于防晒、增白、护发类化妆品〔9〕。

○5从葡萄子萃取液中所含的原花青素(procyanidin)具有防治胃溃疡的生理功能〔9〕。

○6飞燕草素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抑制头皮或皮肤皮脂分泌过渡引发皮虚而导致的病菌感染多用于化妆水中。

3.14 黄酮类化合物的负面影响

黄酮类化合物中某些物质有抗营养因子的作用,主要是聚合度较高的黄烷醇类黄酮(相对分子量3000以上)[6]。如:单宁等,它们:○1与蛋白质右有较强的结合能力,有可能抑制消化酶活力;○2本身溶解性差,在体内部容易降解,干扰其它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如:三叶草病,是植物雌激素摄入过多,其中三叶草中的刺芒柄花素在瘤胃发酵转变成黄豆苷元的缘故。黄酮类化合物在某些生物防治中显示出细胞毒性作用。另外,有些黄酮类化合物在实验中显示出能够使正常妇女乳腺增生频率加快[6]。

4、黄酮类化合物在畜牧生产中的主要应用

4.1 动物生长促进剂

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显著提高动物的增重率,但其增重效果存在性别差异〔3〕。对雄性动物和和公鸡的体增重及饲料利用率由显著的提高,促进蛋白沉积和肌肉发育,但是对去势雄性动物和合雌性动物影响不大。

4.2 提高泌乳性能

试验表明,大豆黄素能够促进处女大鼠和妊娠期大鼠的乳腺发育并提高子鼠的初生窝重[4]。另外,刘根桃等(1999)报道,妊娠后期母猪饲喂大豆异黄酮能够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和乳中的GH、IGF-I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由于IGF-I在乳腺发育过程中能使乳腺血流量增加、刺激乳腺上皮细胞分化成分泌细胞,从而增加乳汁分泌。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生理调节剂[3]。有一定的催情作用,但不如性激素雌二醇奏效。

4.3 提高产蛋率和饲料利用率

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有低剂量的大豆异黄酮类,可提高蛋鸡、鸭、鹌鹑的产蛋率,和饲料利用率(刘燕强等,1999)[3]。

4.4 改善胴体品质

参考文献

[1]. 蔡秋声.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及其开发利用,粮食与油脂1999(2)31~35.

[2]. 王晓、张红侠.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及其开发应用其前景,山东食品发酵2001(3):8~11.

[3]. 韩新燕、汪以真、许梓荣.大豆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饲料工业2001(5):14~16.

[4]. 石军、孙德文、安国.大豆黄酮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饲料博览2006(6):45~47.

[5]. 张永忠、石冬冬、孙艳梅、井乐刚.新型保健食品功能因子----大豆异黄酮,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4):62~66.

[6]. 谢棒祥、张敏红.生物类黄通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动物营养学报2003(2):11~15.

[7]. 李勇、高明侠、刘新民.银杏及叶中黄同类化合物生理功效的研究进展,食品科技2001(5):69~71.

[8]. 忻耀年.大豆异黄酮的功能和制备工艺,中国油脂2003(10):60~63.

[9]. 汪秋安.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香料香精化妆品,1999(1):28~33.

[10]. 林亲录、施兆鹏.类黄酮与酚酸等天然抗氧化剂的结构与其抗氧化力的关系,食品科学2001(6):85~91.

[11]. 岳庆磊、郭效杰、罗宗铭、杨辉荣.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机理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广州化工2003(2):10~12.

[12]. 李有业、耿凤琴.大豆异黄酮的功能及其保健应用,沈阳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47~51.

[13]. 张延坤、马燕.大豆异黄酮的特性及其特殊生理功能,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4):307~310.

[14]. 斐凌鹏、张帅、李文卅、常铮.葛根黄酮的提取和抗氧化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78~93.

[15]. 张氽、阚建全.生物类黄酮抗癌作用研究进展,食品研究已开发2003(6)38~41.

[16]. 唐传核、杨晓泉、彭志英.植物雌激素研究概况(Ш)吸收以及代谢,中国食品添加剂2002(5):45~50,91.

[17]. 唐传核、彭志英.类黄酮的最新研究进展(Ⅱ)—生理功能,中国食品添加剂2002(1):5~14.

[18]. 于海峰、刘庆军、曲静然、宋俊梅.大豆异黄酮的功能与应用,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9):57~62.

[19]. 沈益民.国内外大豆异黄酮功能研究与应用.粮食与油脂,2002(8):13~14.

[20]. 唐传核、彭志英.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研究概述,粮油食品,2000(4):15~17.

[21]. 白凤梅、蔡同一. 类黄酮生物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食品科学,1999(8):11~13.

[22]. 毛红霞、许梓荣、占秀安.黄酮类化合物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及应用,饲料研究,2000(11):15~16.

[23]. 赵金香、杨连玉、袁钠.大豆黄酮在畜牧生产中的研究及应用,吉林畜牧兽医,2003(4):4~6.

[24]. 张玉梅、刘颖、腾燕平、邱隽、崔洪斌.大豆异黄酮对大鼠实验性粥样硬化动脉壁内粘附分子基因表达的影响,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3(11):13~16.

[25]. 张玉梅、崔洪斌.大豆异黄酮的康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3(6):139~241.

[26]. 张秀荣、刘耀春.大豆异黄酮心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3):173~176.

[27]. 王春娥、刘叔义.大豆异黄酮的成分、含量及特性,食品科学,1998(4):39~43.

[28]. 刘志胜、李里特、辰巳英三.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食品工业科技,2000(1):78~80.

[29]. 崔洪斌、刘颖、陈近利、彭向雷.大豆中具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大豆通报,1998(6)19~20.

[30]. 吕凤霞、陆兆新.大豆生理活性物质功能的研究,食品科技,2001(1):69~71.

[31]. 丁之恩.大豆异黄酮及生理活性物质和分类加工,中国粮油学报,2003(2):53~57.

[32]. 陈霞.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及其应用前景,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6):35~38.

利用紫外光谱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Ⅰ,出现在240~280nm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Ⅱ。不同类型的黄酮化合物的带Ⅰ或带Ⅱ的峰位、峰形和吸收强度不同,因此从紫外光谱可以推测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乙酸钠-硼酸(NaOAc-H3BO3)、三氯化铝或三氯化铝-盐酸(AlCl3/HCl)试剂能使黄酮的酚羟基离解或形成络合物等,导致光谱发生变化。据此变化可以判断各类化合物的结构,这些试剂对结构具有诊断意义,称为诊断试剂。 黄酮和黄酮醇类 黄酮或黄酮醇的带Ⅰ是由B环桂皮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所引起的吸收,带Ⅱ是由A环的苯甲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所引起的吸收。 黄酮和黄酮醇的UV光谱图形相似,仅带Ⅰ位置不同,黄酮带Ⅰ位于304~350nm,黄酮醇带Ⅰ位于358~385nm。利用带Ⅰ的峰位不同,可以区别这两类化合物。 黄酮、黄酮醇的B环或A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和位置不同将影响带Ⅰ或带Ⅱ的峰位和形状。例如,7和4'位引入羟基、甲氧基等含氧取代基,可引起相应吸收带向红位移。又如3-或5-位引入羟基,因能与C4=O形成氢键缔合,前者使带Ⅰ向红位移,后者使带Ⅰ、带Ⅱ均向红位移。B环上的含氧取代基逐渐增加时,带Ⅰ向红位移值(nm)也逐渐增加,但不能使带Ⅱ产生位移。有时(例如3',4'-位有2个羟基或2个甲氧基或亚甲二氧基)仅可能影响带Ⅱ的形状,使带Ⅱ歧分为双峰或1个主峰(Ⅱb位于短波处)和1个肩峰(sh)或弯曲(Ⅱa位于长波处)。 A环上的含氧取代基增加时,使带Ⅱ向红位移,而对带Ⅰ无影响,或影响甚微(但5-羟基例外)。 黄酮或黄酮醇的3-,5-或4'-羟基被甲基化或苷化后,可使带Ⅰ向紫位移,3-OH甲基化或 1.甲醇钠(NaOMe),主要是判断是否有4'-OH,3、4'-二OH或3、3'、4'-三OH。

26黄酮类化合物习题.doc.doc

黄酮类化合物习题 1.常见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可分为哪几类。 2. 试述黄酮类化合物的广义概念及分类依据。写出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异黄酮、查耳酮、橙酮的基本结构。 3. 试述黄酮(醇)、查耳酮难溶于水的原因。 4. 试述二氢黄酮、异黄酮、花色素水溶性比黄酮大的原因。 5. 如何检识药材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6. 为什么同一类型黄酮苷进行PC,以2%~6%醋酸溶液为展开剂,Rf 值大小依次为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7. 为什么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应注意pH的调节。 8. 简述用碱溶酸沉法从槐米中提取芸香苷加石灰乳及硼砂的目的。 判断题 1.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大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一部分以苷的形式存在。 2. 黄酮分子中引入7,4′位羟基,促使电子位移和重排,使颜色加深。 3. 以BAW系统进行PC检识黄酮苷与其苷元,展层后苷元的Rf值大于苷。 4. 用2%~6%醋酸/水溶液为展开剂,对黄酮苷与其苷元进行PC,展层后苷元的Rf值大于苷。

提取与分离 中药黄芩中有下列一组化合物,经下述流程分离后,各出现在何部位?简述理由。 A. 黄芩苷(黄芩素-7-O-葡萄糖醛酸苷) B. 黄芩素(5,6,7-三OH黄酮) C. 汉黄芩苷(汉黄芩苷-7-O-葡萄糖醛酸苷) D. 汉黄芩素(5,7-二OH, 8-OCH3黄酮) E. 5,8,2-三OH,7-OCH3黄酮 F. 5,8,2-三OH,6,7-二-OCH3黄酮 G. 5,7,4′-三OH,6-OCH3二氢黄酮)H. 3,5,7,2′,6′-五OH二氢黄酮

结构鉴定题 从某中药中得一黄色结晶Ⅰ,分子式C21H21O11,HCl-Mg粉反应呈淡粉红色,FeCl3反应及α-萘酚-浓H2SO4反应均为阳性,氨性氯化锶反应阴性,二氢氧锆反应呈黄色,加枸橼酸后黄色不退.晶Ⅰ的光谱数据如下: UV λmax nm MeOH 267 348 NaOMe 275 326 398(强度不降) AlCl3274 301 352 AlCl3/HCl 276 303 352 NaOAc 275 305(sh) 372 NaOAc/H3BO3 266 300 353 IR:V KBr max cm-1 3401, 1655, 1606, 1504 1HNMR (DMSD-d6,TMS) δppm 3.2~3.9 (6H, m) 3.9~5.1 (4H, 加D2O后消失) 5.68(1H,d,J=8.0) 6.12 (1H, d, J=2.0) 6.42 (1H, d, J=2.0) 6.86 (2H, d, J=9.0) 8.08 (2H, d, J=9.0) 请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填空,写出结晶Ⅰ的结构式,并指出 苷键的构型。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分析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分析 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构成为C-C-C方式,广泛存在于包括众多植物中,属于植物次级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来源广、生物活性多、毒副作用小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古味伍绛木樨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如下。 1 心血管系统作用 1.1 抗心律失常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减轻发作频率,能对抗乌头碱、哇巴因和氯仿诱发的心律失常,其可能的机制为总黄酮可降低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值(APA),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 1.2 抗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S)疾病进程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修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LDL氧化作用,抗平滑肌增殖,清除自由基,从而有效地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损伤。 1.3 扩血管作用总黄酮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素(ET)的生成,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对心血管系统起到改善作用,从而 起到血管扩张的作用。 1.4 抗凝血作用总黄酮体外给药可抑制花生四烯酸和胶原纤维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动物试验表明,大鼠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和冰水浸泡法,造出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即血流变性呈轴稠状态的实验动物,通过饲喂山楂叶总黄酮(HLF),可显著降低红细胞(RBC)聚集指数、血浆比轴度,从而改善血瘀状态。银杏黄酮单独应用其抗凝作用不如蚓激酶,两者合用后抗凝效果加强,但溶栓作用并没有改善。 1.5 抗血脂作用维生素D3加脂肪乳剂造成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在给予了麦胚总黄酮类后,可显著提高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实验性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酚甘油含量。 2 抗炎调节免疫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作用机理为作用于细胞正常的有丝分裂过程,调节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分泌过程,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释放慢反应致炎物质,如中性粒细胞溶酶体酶、白三烯、组胺、前列腺素等,调节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直到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穿卜草中分离得到黄酮提取物可显著清除炎性因子,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等急性炎症反应,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 抗菌抗病毒作用 3.1 抗菌作用甘草黄酮提取物在体外,可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黑根霉、灰葡萄抱、意大利青霉等真菌。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新型隐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亦能明显抑制的生长。 3.2 抗病毒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芦丁能抑制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黄芪总黄酮对人疤疹病毒(HSV21)感染的豚鼠皮肤,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异黄芪282甲醚能显著抑制流感病毒。总之黄酮类对于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疤疹病毒、登革热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等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3 抗HIV活性许多黄酮类化合物均有抗匀陨灾活性,其作用的靶点均分别为作用于HIV逆转录酶、HIV 蛋白酶、HIV整合酶,作用于HIV启动子,没有明确作用点的黄酮类化合物等。其中黄芩素可对抗中逆转录酶。 4 抗肿瘤抗癌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对于肿瘤细胞的增长繁殖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为促进抑癌基因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干预肿瘤细胞信号转导、促进抗肿瘤细胞增殖等。黄酮类化合物抗癌抗肿瘤作用的效果,主要体现为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且二者之前具有显著相关性,抗自由基及氧化应激的能力强,则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一概述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重要有机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不同的颜色为天然色素家族添加了更多的色彩。这类化合物多存在与高等植物及蕨类植物中。苔藓类植物中部分存在黄酮类化合物,而藻类,微生物(如细菌)及其他海洋生物中没有发现黄酮类化合物的存在。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通常与糖结合成苷类,小部分以游离态(苷元)的形式存在。绝大多数植物体内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抗菌防病等方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很多中药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抗病毒、抗癌等生物活性。 1.1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以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flavone见图1)结构类的化合物。现在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基团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图1 它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羟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常见的取代基团有酚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 1.2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黄酮的基本骨架是由三个丙二酰辅酶A和一个桂皮酰辅酶A生物合成而产生。经同位素标记,大体合成过程如下图5所示:

上述标记实验同时证明了间苯三酚不是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前体,而桂皮酸和对羟基桂皮酸是黄酮类化合物B环更适合的生物合成前体。 1.3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见图2): 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2-或3-)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 可将主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类。

图2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 1.3.1黄酮类及黄酮醇类 黄酮及黄酮醇类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是最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较广,具有抗菌作用。清热解毒中药黄芩含有较多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黄芩苷和次黄芩苷等。槲皮素及及其苷类则是植物界分布最广、最常见的黄酮化合物。 1.3.2二氢黄酮类及二氢黄酮醇类 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是黄酮和黄酮醇的2,3-双键饱和结构,绝大部分天然来源的二氢黄酮是2S构型,二氢黄酮醇是2R,3R构型。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在被子植物中的蔷薇科、芸香科、豆科、杜鹃花科、菊科、姜科等分布较多。 1.3.3异黄酮类 异黄酮类主要分布于被子植物的豆科、桑科等。中药葛根中所含的大豆素、大豆苷、葛根素等均为异黄酮类化合物。 此外,还有由两分子的黄酮或两分子的二氢黄酮,或一分子黄酮及一分子二氢黄酮按C-C键或C-O-C键方式连接而成的双黄酮类化合物。另外,还有少数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复杂,如水飞蓟素为黄酮木脂体类化合物(有些书也把它归为二氢黄酮醇类),而榕碱及异榕碱则为黄酮生物碱(图3)

黄酮类化合物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构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 A. 6C-6C-6C B. 3C-6C-3C C. 6C-3C D. 6C-3C-6C E. 6C-3C-3C 2.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 具有色原酮 B. 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团 C. 具有2-苯基色原酮 D. 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 E.结构中具有邻二酚羟基 3.引入哪类基团可使黄酮类化合物脂溶性增加() A. -OCH3 B. -CH2OH C. -OH D. 邻二羟基 E. 单糖 4.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加深,与助色团取代位置与数目有关,尤其在()位置上。 A. 6,7位引入助色团 B. 7,4/-位引入助色团 C. 3/,4/位引入助色团 D. 5-位引入羟基 E. 引入甲基 5.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 A. 糖 B. 羰基 C. 酚羟基 D. 氧原子 E. 双键 6.下列黄酮中酸性最强的是() A. 3-OH黄酮 B. 5-OH黄酮 C. 5,7-二OH黄酮

D. 7,4/-二OH黄酮 E. 3/,4/-二OH黄酮 7.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性最大的是() A. 异黄酮 B. 黄酮 C. 二氢黄酮 D. 查耳酮 E. 花色素 8.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最小的是() A. 黄酮 B. 二氢黄酮 C. 黄酮苷 D. 异黄酮 E. 花色素 9.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强弱的顺序为() (1)5,7-二OH黄酮(2)7,4/-二OH黄酮(3)6,4/-二OH黄酮A.(1)>(2)>(3) B.(2)>(3)>(1) C.(3)>(2)>(1)D.(2)>(1)>(3) E.(1)>(3)>(2) 10.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A. 6-OH黄酮 B. 5-OH黄酮 C. 7-OH黄酮 D. 4/-OH黄酮-二OH黄酮 11.某中药提取液只加盐酸不加镁粉,即产生红色的是() A. 黄酮 B. 黄酮醇 C. 二氢黄酮 D. 异黄酮 E. 花色素 12.可用于区别3-OH黄酮和5-OH黄酮的反应试剂是() A. 盐酸-镁粉试剂 B. NaBH4试剂 C.α-萘酚-浓硫酸试剂 D. 锆-枸橼酸试剂 E .三氯化铝试剂 13.四氢硼钠试剂反应用于鉴别() A. 黄酮醇 B. 二氢黄酮 C. 异黄酮

类黄酮的生理活性功能及应用

类黄酮 类黄酮(Flavonoids)是植物重要的是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它以结合态(黄酮苷)或自由态(黄酮苷元)形式存在于水果、蔬菜、豆类和茶叶等许多食源性植物中。槲皮素(Quercetin)是最典型的类黄酮,其在C3位羟基上结合糖分子即形成植物中普遍的成分—芸香苷(芦丁)。柑橘属的多种水果均含有大量的黄酮化合物,如橘红素(Tangeretin)和川陈皮素(Nobiletin)。大豆中含有一种异黄酮化合物—大豆异黄酮,茶叶中的茶多酚是由没食子酸和类黄酮—儿茶酚组成。 在Ames检验中发现,槲皮素具有致诱变性,但没有代谢活性,但在反应系统中加入肝提取物可明显增加其诱变活性。长期的动物饲喂研究表明:槲皮素不仅不是致癌物质,而且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事实上,在已发现61种黄酮化合物中,有11种具有抗突变作用,,其中有多种对致癌物诱导的动物模型恶性肿瘤有抑制作用,如橘红素和川陈皮素等。 类黄酮又称生物类黄酮,为人类饮食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于水果、蔬菜、谷物、根茎、树皮、花卉、茶叶和红葡萄酒中。目前为止,已经确认有四千多种不同的类黄酮。类黄酮可进一步分为: 黄酮醇类:最常见的类黄酮物质,如:槲皮素、芸香素。槲皮素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中,以红洋葱的含量最高。 黄酮类或黄碱素类:如木犀草素、芹菜素,分别含于甜椒和芹菜。 黄烷酮类:主要见于柑橘类水果,如橙皮苷、柚皮苷。 黄烷醇类:主要为儿茶素,绿茶中含量最丰,红茶的儿茶素含量约减少一半。 花青素类:主要为植物中的色素,不同植物含量不一。 原花青素类:葡萄、花生皮、松树皮中都含有丰富的原花青素。 异黄酮类:主要分布于豆类食品,目前已证明具有抗乳癌和骨质疏松的作用。 3、生物类黄酮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3.1清除自由基 黄酮类化合物属于酚类物质,可熬合金属离子,其分子物质基础是黄酮类分子中的3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_王慧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王 慧 (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摘 要: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多酚化合物,有许多潜在的药用价值。现就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开发利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9X (2010)09-0347-04 收稿日期:2010-05-31 作者简介: 王慧(1974-),女,山东临沭人,主管药师,从事质量控制工作 E-mail : wanghui0602@https://www.360docs.net/doc/2612745451.html, Progress in Bioactivity of Flavonoids WANG Hui (Shandong Bausch & Lomb Freda Phar. Co., Ltd., Jinan 250101, China ) Abstract: Flavonoids are polyphenols widely found in nature and they have many potential medicinal valu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in anti-tumor, anti-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ti-oxidation and anti-aging,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us, immunological regulation of flavonoids, which can provide th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lavonoids. Key Words: flavonoids; bioactivity; review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低分子植物成分,具有C6-C3-C6 基本构型,为植物体多酚类代谢物。主要分为黄酮及黄酮醇类、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黄烷醇类、异黄酮及二氢异黄酮类、双黄酮类,以及查尔酮、花色苷等[1]。黄酮类化合物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对哺乳动物和其它类型的细胞有重要的生物活性。黄酮类化合物有高度的化学反应性,例如清除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又有抑制酶活性、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症、抗过敏、抗衰老、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等药理作用,且无毒无害。黄酮类化合物还是茶及黄芩、银杏、沙棘等众多中草药的活性成分。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进展很快。1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黄酮类化合物多为晶体且有颜色,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余者则无。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苷或苷元、单糖苷、双糖苷或三糖苷)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游离态苷元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其中,黄酮、黄酮醇、查儿酮等平面型分子因堆砌较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系非平面型分子,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小,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水溶解度稍大[2]。 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2.1 抗肿瘤活性 黄酮类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干预信号转导、影响细胞 [11] Denyer S P, Baird R M. Guide to microbiological control in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M].2nd ed. Boca Raton: CRC Press, 2006: 325-326. [12] Mao k, Masafumi U, Takeshi K, et al Evaluation of acute corneal barrier change induced by topically applied preservatives using corneal transepithelial electric resistance in vivo [J].Cornea , 2010, 29(1): 80-85. [13] Noecker R. Effects of common ophthalmic preservatives on ocular health[J]. Adv Ther , 2001, 18: 205-215. [14] Kostenbauder H B. Phys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ctivity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Block S S. Disinfection, Sterilization and Preservation[M]. 3rd ed. PhiladelpHia: Lea and Febiger, 1983: 811-828. [15] Berry H, Michaels I. The evaluation of the bactericidal activity of ethylene glycol and some of its monoalkyl ethers against Bacterium coli [J]. J Pharm Pharmacol , 1950, 2: 243-249.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度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度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s) 为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结构中有 2 - 苯基色原酮( flavone) 的特殊化合物。黄酮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羟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黄酮类化合物多与糖结合成苷类后,存在于植物体中。小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则以游离苷元的形式存在。黄酮类化合物在大部分植物的体内都有发现,它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和植物抵抗病虫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和黄酮醇; 黄烷酮和黄烷酮醇; 异黄酮; 异黄烷酮;查耳酮; 二氢查耳酮; 橙酮( 又称澳咔) ; 黄烷和黄烷醇; 黄烷二醇等。黄酮类化合物中很多成分都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而有药用价值,近年来对黄酮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心脏及血液系统的影响 刘启功等发现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犬缺血心肌侧枝循环的开放和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犬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常志文等发现葛根素能阻滞β - 肾

上腺素受体,可降低心脏张力指数和心室内压上升速率,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王继光等研究发现,苦参总黄酮能预防室颤、缓解心律失常,对哇巴因诱发的心律失常亦有治疗作用。徐继辉等观察到,广枣总黄酮对心律失常具有抑制作用,可降低心脏停搏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有学者发现,银杏黄酮、黄蜀葵花黄酮、杜鹃花总黄酮等对缺血、缺氧的心脏肌肉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大豆异黄酮能改善心肌舒张与收缩功能,对糖尿病心肌有治疗作用,沙棘总黄酮对心肌肥大有治疗作用。潘苏华、方秀桐等发现异银杏双黄酮能降低大鼠体内外血栓的形成比例; 可扩张血管、抑制小动脉收缩、增加血流量; 银杏双黄酮能引起实验动物心脏血管的扩张,可扩张实验动物血管,增加血流量。Horng - Huey Ko 等人的研究显示,桑树中的多种黄酮类成分如桑色烯( morusin ) 和桑素( kuwanon C) 等能够抑制家兔血小板的聚集,另外,环桑色烯( Cyclomorusin) 也可抑制血小板凝聚因子导致的血小板聚集。有实验证明甘草根及甘草叶总黄酮能延长凝血时间,山茶花总黄酮、罗汉果黄酮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血竭总黄酮可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血流,山楂叶黄酮能使血脂降低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防治功能,大豆黄酮可以预防、治疗冠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实际上存在于植物的所有部分,包括根、心材、树皮、叶、果实和花中,光全作用中约有2%的碳源被转化成类黄酮。早在30年代人们就发现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维生素C样的活性,曾一度被视为是维生素P。至今法国与俄罗斯仍继续称黄酮类化合物为维生素P。Pratt等人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质,认为黄酮是作为一级抗氧化剂而起作用的,它们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能。黄酮抗油脂过氧化的作用早在60年代就已经被证实了。80年代以来,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逐渐转向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抗衰老及对老年病的防治功效上。 黄酮类化合物中含有消炎、抑制异常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阻力下降、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影响血压、改变体内酶活性、改善微循环、解痉、抑菌、抗肝炎病毒、抗肿瘤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草药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很多,已经证明类黄酮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份。例如满山红中的杜鹃素、小叶枇杷中的小叶枇杷素、矮地茶中的槲皮苷、铁包金中的芦丁、白毛夏枯草和青兰中的木犀草素、红管药中的槲皮素、葛根中的黄豆苷与葛根素、毛冬青与银杏叶中的黄酮醇苷、黄芩中的抗菌成分黄芩素和解热有效成分黄芩苷等。此外,还有很多中草药富含黄酮类成分,如槐米、陈皮、射干、红花、甘草、蒲黄、枳实、芫花、金银花、菊花、山楂、淫羊藿、桎木和地锦等。除了药用价值外,其中的部分黄酮类化合物(特别是来源自药食两用的中草药)显然可应用在功能性食品。 黄酮和黄酮醇是植物界分布最广的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食用蔬菜及水果中,在沙棘、山楂、洋葱等中含量较高,茶叶、蜂蜜、果汁、葡萄酒中含量丰富。椐估计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入这类物质可达1g,产生有益的生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无显著毒性,大鼠对槲皮素的经口LD50为10~50g/kg ,小鼠一次口服15g/kg,观察7d无一死亡。临床病人摄取芦丁2.25g持续7d或60mg/d连续5年,均无任何副反应。在其他一系列大剂量、长时间的动物试验中,均未发现有致癌性。显性致死试验、细胞姐妹染色体试验、微核试验证明槲皮素类衍生物无致突变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 ⑴调节毛细血管的脆性与渗透性。 ⑵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其作用仅次于维生素E。 ⑶具有金属螯合的能力,可影响酶与膜的活性。 ⑷对维生素C有增效作用,似乎有稳定人体组织内维生素C的作用。 ⑸具有抑制细菌和抗生素的作用,这种作用使普通食物抵抗传染病的能力相当高。 ⑹在两方面表现有抗癌作用,一方面是对恶性细胞的抑制(即停止或抑制细胞的增长),另一方面是从生化方面保护细胞免受致癌物的损害。 尽管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看法尚有矛盾的方面,但它目前仍被应用来防治下列一些疾病: ⑴毛细血管的脆性和出血。 ⑵牙龈出血。 ⑶眼的视网膜内出血。

黄酮类中药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研究进展

黄酮类中药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2-01-05T17:19:22.8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21期供稿作者:王超 [导读] 中药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应用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 王超(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安徽合肥 230032) 【中图分类号】R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1-0295-03 【摘要】目的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分别从中药活性成分黄酮类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制备、鉴别、理化性质、生物利用度、药理作用等方面介绍中药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在一定条件下,中药活性成分与磷脂可形成复合物,其理化性质较活性成分本身有一定的改变。其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药理效应明显增强,且其作用时间也有所延长。因此,中药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应用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 【关键词】中药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理化性质生物利用度药理作用 Progress of Phospholipid Complex with Active Constituent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ANG Ping, (Pharmacy Department, The First Affiliation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22, Anhui), Wang Chao, (School of Pharmacy,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2, Anhui)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ports of exterior and interior references,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latest study progress of the phospholipid complex with active constituent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its pr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physic-chemical property, bioavailability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respectively Active constituent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uld form complex with phospholipid under some conditions, of which the physic-chemical property is some what different from the active constituents itself, the bioavailability is enhanced greatly, the pharmacy-effect is strengthen obviously and so do the action time. So phospholipid complex with active constituent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ll exploratory development value and exploitation future. 【Key Words】 Phospholipid complex with the active constituent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ysic- chemical property Bioavailability Pharmacological action 中药活性成分有确切的药理效应,但由于其极性大、脂溶性差造成口服难吸收、生物利用度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利用现代医药技术与方法提高这些中药活性成分的体内吸收及其生物利用度是现代中医药领域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卵磷脂为体内细胞膜的基本组成物质,与细胞膜的亲和力强。以其作载体可以使银杏酮酯很容易透过细胞的脂质膜,并与大豆磷脂酰胆碱相结合,增大其脂水分配系数,从而改善吸收。在口服银杏叶制剂中加入大豆卵磷脂,选择适宜条件,制备成银杏磷脂复合物分子盐,在体内缓慢释放并分解为原药,可达到延长药效的目的。同时银杏酮酯的酚羟基与大豆卵磷脂的胆碱基团结合后,卵磷脂的分子包围在银杏酮酯周围,使易被氧化分解的酚羟基潜伏化,增加了银杏酮酯的稳定性。银杏酮酯和大豆卵磷脂的复合物可能是通过提高生物利用度而提高其临床疗效[1]。 1 磷脂复合物的形成机制和基本特性 磷脂结构中磷原子上羟基中的氧原子有较强的得电子倾向,而氮原子有较强的失电子倾向,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与一定结构的药物分子生成复合物。如在灯盏花素的结构中,羧基上的氧以及酚羟基上的氧均具有负电性,均可与卵磷脂中带正电性的季胺氮产生偶极-偶极作用力形成复合物[2];葛根素和卵磷脂通过极性部位间的范德华力而结合形成磷脂复合物[3]。药物与磷脂形成复合物后,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等都会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表现出很多与母体药不同的特性。理化性质的改变如脂溶性明显增强,熔点、吸收系数、光谱特征等也会发生明显变化等。生物学活性的改变如磷脂复合物的活性一般比母体药物更强、生物利用度更高、毒副作用更小。 2 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鉴别 关于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已有很多研究报道,通常的方法是将药物和磷脂置于非质子传递溶剂如芳烃、卤素衍生物或一些环醚中(如四氢呋喃、三氯甲烷、甲醇、乙醚、二氧六环等),通过加热、搅拌、回流等手段处理而制得。制备好的复合物可通过蒸发或在真空下去除溶剂得到,也可用冷冻干燥法或非溶剂沉淀法分离得到。反应溶剂的选择、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浓度、药物与磷脂的投料比等因素都会影响药物的结合率,可通过试验筛选出最佳制备配方和工艺。Bombardelli E[4]在制备水飞蓟素(Silymarin)磷脂复合物时,将水飞蓟素的丙酮溶液与近等摩尔量的磷脂在室温下旋转搅拌,直至反应液澄清减压浓缩至较小体积,再往其中加入较大量的石油醚,将其放置过夜,过滤收集并在低温下真空干燥得到复合物;或者选择二氧六环为溶剂,将水飞蓟素与磷脂混合搅拌,待混合液变得澄清后冷冻干燥,也可得到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唐晓荞等[5]制备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时将灯盏花素和卵磷脂以1:0.5的比例完全溶于四氢呋喃和甲醇的混合溶剂(1:1)中,在60℃下加热回流1h,真空蒸除溶剂,得到黄色微黏的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李颖等[6]用正交设计得出葛根素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以乙醇为溶剂,100g?L-1的药物浓度,药物与卵磷脂的摩尔比为3:2,30℃恒温搅拌反应0.5h,最终复合率达100%。 复合物的鉴别一般采用薄层、紫外、红外、质谱和热分析等方法鉴别。盂庆国等[7]用核磁共振氢谱和薄层层析法分析葛根素和磷脂反应的产物,得出结论:产物为复合物而不是化合物。而祝业光等[3]用红外和紫外法同样对葛根素和磷脂反应的产物进行了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磷脂复合物的光谱为葛根素与磷脂不同光谱的加合;紫外光谱分析可见磷脂复合物与葛根素吸收峰均在251n波长处。由此得出结论,葛根素与磷脂形成的是磷脂复合物。唐晓荞[5]对灯盏花素、卵磷脂和二者的复合物及物理混合物进行差示量热扫描,结果为复合物的相变温度明显降低,物理混合物的相变温度出现重叠,但相变温度的范围并无明显变化。 3 黄酮磷脂复合物的理化性质 黄酮与磷脂形成复合物后,其理化性质如相变特征、晶体特征、水分散性质、溶解性能及油水分配系数等均发生了改变。 吴建梅[8]等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磷脂复合物在水中的分散形态与脂质体类似,但由于二者的生成机制截然不同,而其内部结构必定存在差异。脂质体是将药物包裹在由磷脂形成的封闭的囊泡内,药物游离于囊泡内的溶液中,或分散在磷脂的多层膜之间;而磷脂复合物则是药物通过与磷脂的极性端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与磷脂结合在一起,这并不影响磷脂的两性作用及其在水中分散的特性,当其携带药物分子在水中分散时,分子问有序排列形成外观类似脂质体的多层囊。 黄桂华[9]等发现灯盏花素与磷脂形成复合物后能显著改善其在水及正辛醇中的溶解性能。肖衍字等发现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水飞蓟宾原料溶解度的2倍左右。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在正辛醇中的溶解度是水飞蓟宾的大约100倍;而与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在水中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1.分类

几种重要黄酮类化合物: 黄芩苷甘草素 O O 876 5 4 3 25'1'6' 2'4'3' 1 OH HO O O COOH OH OH OH O O 8 6 5 4 325' 1'6' 2'4'3'1 HO OH 7 牡荆素葛根素 O 7 6 54 325'1'6' 2'4'3'1 OH HO 8 O HO HO CH 2OH HO O O 6 5 425' 1' 6' 2' 3'1 3 OH HO O HO HO CH 2OH HO 78 4' 槲皮素(+)-儿茶素 O O 8 7 6 54 325'1'6' 2'4'3' 1 OH HO OH OH OH 2. UV 谱 1)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UV 谱

识别诀窍: 1.单纯黄酮在带Ⅱ最大吸收波长为250nm,如红移将近20nm考虑 5位有羟基取代,一旦红移不超过10nm,则一定5位无羟基取代,如果稍稍红移,则6、7、8位可能有羟基取代; 2.带Ⅱ强,带Ⅰ弱(肩峰),考虑异黄酮、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 醇,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最大吸收波长比异黄酮大; 3.带Ⅱ弱(近乎肩峰),带Ⅰ强,考虑查耳酮和橙酮,橙酮最大 吸收波长比查耳酮大; 4.带Ⅱ带Ⅰ都有一定程度的峰(此时可能带Ⅱ弱,带Ⅰ强,但不同于 查耳酮和橙酮,不是肩峰),此时考虑黄酮和黄酮醇,黄酮醇带Ⅰ最大吸收波长比黄酮大(还是由于羟基的影响而红移);当带Ⅰ>350

nm,则多为黄酮醇或其苷类; 5.如果带Ⅰ最大吸收波长超过了400nm,极少可能为上述黄酮类, 有可能为橙酮类或花青素类; 6.3-OH甲基化或苷化使带Ⅰ(328—357nm)与黄酮的带Ⅰ波长范 围重叠,5-OH甲基化使带Ⅰ和带Ⅱ紫移5—15nm,4’-OH甲基化或苷化使带Ⅰ紫移3—10nm。 2)加入诊断试剂的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UV谱 因黄酮及其苷类均可溶于甲醇(MeOH)和乙醇,而乙醇中含有的痕迹量水 分可以抑制诊断试剂三氯化铝(AlCl3)与黄酮上邻二酚羟基(OH)形成络合物,故多选用MeOH做紫外-可见光谱测定用的溶剂;然后在溶有样品的MeOH溶液中,分别加入五种诊断试剂:甲醇钠(NaOMe)、醋酸钠(NaOAc)、醋酸钠/硼酸(NaOAc/H3BO3)、三氯化铝(AlCl3)、三氯化铝/盐酸(AlCl3/HCl),将测得的各种谱图进行对比分析,解析该类化合物的结构。 1加入NaOMe后立即测定。 如带Ⅰ红移40—60 nm,且强度不降,示有4’-OH;如带Ⅰ红移50—60 nm,强度下降,示有3-OH而无4’-OH;如5 min后测得的图谱带Ⅰ、带Ⅱ均衰减,示有对碱敏感的取代图式,如3’,4’-、3,3’,4’-、5,6,7-、5,7,8-、3’,4’,5’-OH取代等。 原因:母核上的所有酚OH在NaOMe强碱性下均可解离,故可引起相应峰带大幅度红移。 2加入NaOAc(未熔融)。 带Ⅱ红移5—20 nm时,示有7-OH;如带Ⅰ在长波一侧有明显肩峰时,示有4’-OH,但无3-及/或7-OH。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的最大类别的酚类化合物之一,它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个部位,尤其是花叶部位,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唇形科、豆科、伞形科、银杏科、与菊科等。有文献记载约有20%药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可见其资源之丰富。许多研究已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除利用其抗菌、消炎、抗突变、降压、清热解毒、镇静、利尿等f乍佣外,在抗氧化、抗癌、防癌、抑制脂肪氧化酶等方面也有显著效果。他是大多数氧自由基的清除剂,因而能提高SOD(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减少MDA(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及OX —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他可以增加冠脉流量:对实验性心肌梗塞有对抗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有显著效果,对降低舒张压,防治心律失常、心血管病和活血化瘀也起重要作用。由于黄酮类化合物的这些生物活性使他的研究进入了—个新的阶段,掀起了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开发;f0用热潮,促使其在化妆品、医药、食品等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已达5000多种,但研究亦发现,在这众多的黄酮类化合物中却因其结构的不同,有的表现出生物活性,有的却没有生物活性,而且生物活性亦因其结构的差异而不同。所以提取分离出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医药及食品工业是十分重要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邢秀芳研究了纤维素酶在葛根总黄酮提取中的应用,结果显示在纤维素的作用下,葛根总黄酮的收率提高了130/0。廖亮研究了银杏叶中总黄酮提取方法结果表明乙醇提取较好。方桂珍正交实验研究仙鹤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考察浸提液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液科比等5个因素对f山鹤草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确立了仙鹤草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液体积分数40%,液料比10:1,浸提温度7d℃,回流提取3次,每次0.5h。 高红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参中总黄酮的含量,研究大孔树脂AB一8对苦参总黄酮的吸附性能及原液浓度、pH、流速、洗脱剂的种类对树脂吸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液浓度为0285mg/ml,pH值为4,流速为3BVm洗脱剂用50%乙醇时,AB一8树脂,吸效果较好。康纯研究了微乳薄层色谱对黄酮类层分分离鉴定,以6种SDS一正丁醇一正庚烷一水徽乳液作为展开剂,通过聚酰胺薄层层析,分离和检测14种中药材、饮片及中成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测定的研究进展 简要: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又称生物黄酮(Bioflavon-oids)或植物黄酮,是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生物活性和多种药理活性,比如抗氧化、抗炎、抗诱变、抗肿瘤形成与生长等,特别是近年来关于黄酮在心血管、脑血管、肿瘤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此外黄酮类物质还有低毒性的特点,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是天然药物和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的热点[1]。 关键词:黄铜,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前言:黄酮类物质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一种天然有机物。植物界中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芸香料、唇形科、豆科、伞形科、银杏科、菊科等。根据化学方法定义黄酮类物质为含一个共同的苯基苯并二氢吡喃环结构,有一个或多个羟基取代基,包括其衍生物。在食物中,黄酮类物质一般以酯类、醚类或配糖类衍生物及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共有5000 多种化合物。对于哺乳动物,只能通过饮食获取黄酮物质,这些食物包括水果、蔬菜、谷物、坚果、茶及红酒。在日常膳食中,黄酮类物质通常表现为具有抗氧化性的羟基衍生物形态,显示出多种生物活性,对于一些疾病,例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胃和十二指肠的病理性失调,以及病毒和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此外,类黄酮还被发现有广泛的药物特性,包括抗氧化性、抗过敏、抗病毒及预防糖尿病,对肝和胃的保护,抗病原体及抗瘤活性。除在医药工业上已广泛应用其生理活性外,目前也将黄酮类物质作为功能食品的添加剂[2] 。 (一)测定黄铜的几种方法 1 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重复性好、准确、简便、易掌握、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 加之所需试剂便宜易得, 因此该方法应用于测定植物中黄酮含量最为广泛[ 3]。 1.1 直接测定法 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存在桂皮酰基和苯甲酰基组成的交叉共轭体系, 其MeOH 谱200 nm~400 nm的区域内存在两个主要的紫外吸收带, 峰带I(300 nm~400nm)和峰带Ⅱ( 220 nm~280 nm)[ 4]。 1.2 比色法 向供试样品中加入显色剂后测定吸光度以测定其含量, 这种方法称为比色法。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若具有3- 羟基、5- 羟基或邻二酚羟基, 易于与金属盐类如铝盐、锆盐、锶盐、镁盐等反应, 生成有色金属络合物。常用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的金属盐试剂有Al(NO3)3、A1Cl3等,这些络合物作用在光

黄铜类成分分析

黄酮类成分分析 一、概述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flavone)结构的化合物。它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羟 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通常与糖结合成苷类, 小部分以游离态(苷元)的形式存在。绝大多数植物体内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抗菌防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生长在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中的向天果这种野生植物同样含有丰富的黄酮化合物成分,具有很广范的药用功效,《马来西亚草药目录》中记载,向天果味苦、涩、性凉,解热、收敛、种仁强壮!其种子主治:糖尿病、高血压。 中文名 黄酮类化合物 英文名 flavonoids 别称 黄碱素、黄酮 化学式 以C6-C3-C6为基本碳架的系列化合物 外观 多显黄色;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型粉末 二、定性鉴别 (一)显色反应 1、盐酸-镁粉还原反应 取药材粉末少许与试管中,用乙醇或甲醇数毫升温浸提取,取提取液加镁粉少许振摇,滴加几滴浓盐酸,1-2min内即出现颜色。大多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显红-紫红色,黄酮类显橙色,异黄酮及查尔酮类无变化。如芦丁的盐酸镁粉反应中溶液由黄色变红色。其他还原反应还有:盐酸-锌粉反应,黄酮、黄酮醇类常不显色,只有二氢黄酮醇类可被锌粉还原呈深红色;钠-汞齐反应,黄酮类成分可产生黄、橙、红等色;四氢硼钠(钾)反应,仅二氢黄酮醇类可被四氢硼钠还原呈红色,其他黄酮类不反应。 例大山楂丸的鉴别 主要组成:山楂、六神曲(麸炒)、麦芽(炒)。 鉴别:取本品9g,剪碎,加乙醇40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加热使溶解,加正丁醇15ml振瑶提取,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 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少量镁粉与盐酸2-3滴,加热4-5分钟后,即显橙红色。 2、与金属盐类试剂的配合反应 黄酮类成分和铝盐、镁盐、铅盐、锆盐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的络合物,可供某些类 型黄酮的鉴别。产生络合作用的条件是黄酮类成分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如5-羟基、3-羟基或邻二羟基。根据有色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可进行定量测定。常用的试剂有三氯化铝、醋酸铅、醋酸镁与二氯氧化锆等试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