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放电实验报告

蓄电池放电实验报告

蓄电池放电实验报告

引言:

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源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了更好地了解蓄电池的性能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次蓄电池放电实验。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蓄电池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电压变化,探讨蓄电池的放电特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 蓄电池:本次实验选用了一块12V铅酸蓄电池。

- 负载电阻:使用了不同阻值的电阻,包括10Ω、20Ω和30Ω。

-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

2. 实验方法:

- 将蓄电池连接到负载电阻上,并将万用表接在电路中,以测量电压。

- 在每个负载条件下,记录蓄电池的初始电压。

- 开始放电,记录不同时间间隔下的电压变化。

-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蓄电池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电压变化数据。以下是我们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1. 实验结果:

- 在10Ω负载条件下,蓄电池的初始电压为12.6V。在放电过程中,电压逐渐

下降,经过30分钟,电压降至11.5V。

- 在20Ω负载条件下,蓄电池的初始电压为12.4V。在放电过程中,电压下降速度较快,经过20分钟,电压降至10.8V。

- 在30Ω负载条件下,蓄电池的初始电压为12.2V。在放电过程中,电压下降更为迅速,经过10分钟,电压降至9.5V。

2. 实验分析:

- 负载电阻的不同会对蓄电池的放电速度产生影响。负载电阻越小,放电速度越快,电压降低得更快。

- 蓄电池的初始电压也会影响放电速度。初始电压越高,放电速度越慢,电压降低得相对较慢。

- 蓄电池的容量也会影响放电时间。容量越大,蓄电池能够提供的电能越多,放电时间越长。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 负载电阻的不同会对蓄电池的放电速度产生明显影响。

- 蓄电池的初始电压和容量也会对放电速度和时间产生影响。

-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蓄电池和负载电阻,以充分利用蓄电池的能量。

实验的局限性与改进:

本实验虽然对蓄电池的放电特性进行了初步探索,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本实验仅选用了一种类型的蓄电池进行测试,对于其他类型的蓄电池可能存在差异。

- 实验过程中未考虑温度对蓄电池性能的影响,这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 选择不同类型、品牌的蓄电池进行比较实验,以探究它们的差异。

- 在实验过程中引入温度监测,以研究温度对蓄电池性能的影响。

总之,本次蓄电池放电实验为我们深入了解蓄电池的性能和特点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对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对于我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和使用蓄电池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2 柴油机,蓄电池带负荷能力测试报告

2号柴油发电机及2号机组蓄电池带负荷 试验报告 编写:XXXXX 柴油发电机、直流电机不能启动或启动不正常,蓄电池带负荷能力不强等缺

陷在其他厂时有发生,为了防微杜渐,保证在厂用电消失后,能迅速启动柴油发电机,利用蓄电池直流电源供直流油泵运行保证机组安全停机。并摸清柴油机及蓄电池带负荷的能力,为今后事故处理在时间上进行有效控制。由安运部,生技部和发电部于2月8日进行了2号柴油发电机带负荷,23日进行2号单元机组蓄电池带负荷试验。 一、试验系统接线图 二、设备重要参数 1)柴油发电机 额定功率:500 kW 最大额定功率:550 kW 电压:380/220V 电流:849A(计算) 频率:50Hz 最大电流:933A(计算) 额定转速:3000r/min 2)蓄电池 电压:220V 容量:1500Ah 4)交流负荷:

三、柴油发电机带负荷试验 炉保安PC2段的负荷电流0A(通讯故障)实际约100A,机保安PC2段的负荷电流是113.4A。 11:00′检查发现2号柴油发电机润滑油位低,冷却水箱水位低,通知二公司加油、加水。 11:48′解除机保安PC2段、炉保安PC2段联锁,拉开2ZDK06、2ZDK08,2号柴油发电机自启动成功,1ZDK0不能自动合上,恢复原运行方式,联系二公司处理。 12:39′解除机保安PC2段、炉保安PC2段联锁,拉开2ZDK06、2ZDK08,2号柴油发电机第二次自启动成功,自动合上2ZDK0、2ZDKK01 及2ZDK02,2号机两段保安负荷由2号柴油发电机接带。13:16′2ZDK0跳闸,原因是2号柴油发电机出口开关2ZDK0控制回路继电器TA3线圈烧坏,联系二公司处理。 15:12′二公司更换好继电器TA3,第三次启动2号柴油发电机,2号柴油发电机接待负荷后,炉保安PC2段的负荷电流约是83A,机保安PC2段的负荷电流是36A,2号柴油发电机负荷电流120A。由于2号机盘车投入后跳闸、中试不允许启动两台顶轴油泵、大机交、直流润滑油泵不允许长时间运行、空预器在办票处理变频器、B磨煤机辅助控制站存在缺陷不启动油站辅机。参与负荷只有2号机交流润滑油泵、A/B小机直流油泵、发电机空、氢侧直流密封油泵、1台顶轴油泵、2台火检冷却风机、A/B/C磨煤机辅助控制站、引风机油站和送风机油泵。经过调整16:42′2号柴油发电机负荷电流296A。此时保安段上负荷已经无法调整,2号柴油发电机负荷率是37%。 18:35′将2号机照明负荷倒至事故照明PC 2段上,联系汽机启动大机直流油泵,2号柴油发电机负荷电流上升至434A,2号柴油发电机负荷率是53%。18:55′停运大机直流润滑油泵,2号柴油发电机负荷电流降到347A。此时已达可调整的最大负荷,2号柴油发电机负荷率是48%。维持该负荷运行到21:55′。 为检测2号柴油发电机在短时间内接待大负荷的能力,21:56′停下多台辅机(锅炉的火检冷却风机、汽机的大机直流油泵、1台顶轴油泵)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启动以上电机(容量81 kW),2号柴油发电机电流从290A升至493A (冲击电流)后降到357A,2号柴油发电机运行稳定。试验证明2号柴油发电机具备接待以上负荷的能力。 23:10′2号柴油发电机运行达7个小时,检查水温167F0,润滑油滤芯温度85℃,润滑油压力83PSI。 整个柴油发电机运行期间,2号柴油发电机电压在380V,频率50.5Hz,非

蓄电池充放电作业指导书

蓄电池充放电作业指导 书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受 控 受控编号:D / 21 版本号:A 版 0号 嘉 兴 电 力 局 企 业 标 准 Q/JD Q/JD403067—2003 2003-06-25发布 2003-07-01实施

目次

前言 根据ISO 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第7.5.1条和OHSAS 18001-200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第条、ISO 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中第条的要求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旨在指导嘉兴电力局蓄电池充放电作业的工作程序,确保蓄电池充放电操作正确和试验结果准确。 本标准的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嘉兴电力局贯标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修试工区 本标准的管理归口单位:生技处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章寿松、沈一辛 本标准的主要审核人:言伟、韩中杰 本标准的批准人:朱维政

蓄电池充放电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嘉兴电力局蓄电池充放电作业人员的工作程序,确保蓄电池充放电操作正确和试验结果准确。 本标准适用于本局110kV、220kV、500kV变电所蓄电池的充放电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 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 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OHSAS 18001-200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3 职责和权限 3.1 工作负责人职责 工作负责人全面负责试验工作的安全,正确安全地组织安排蓄电池充放电工作,工作前对工作班人员详细交代安全注意事项,终结后进行安全小结。 工作负责人负责确认值班员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工作班人员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工作负责人监督工作班人员安全作业,严格执行本指导书工作程序,审核试验数据,做出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3.2 工作班成员职责 工作班成员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认真做好工作人员的有关安全措施,互相监督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严格执行充放电试验标准,提供准确的试验数据,按量、质、期要求充放电作业工作。 4 人员技能和劳动组织 充放电工作人员由熟悉本专业业务知识的人员担任,在充放电结束后能根据电池电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作出正确结论。充放电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证书、了解直流设备及蓄电池的充放电方法、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表1给出了劳动组织情况。 5 工作程序 5.1 工作准备 5.1.1 指定工作负责人

蓄电池放电实验报告

蓄电池放电实验报告 蓄电池放电实验报告 引言: 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源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了更好地了解蓄电池的性能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次蓄电池放电实验。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蓄电池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电压变化,探讨蓄电池的放电特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 蓄电池:本次实验选用了一块12V铅酸蓄电池。 - 负载电阻:使用了不同阻值的电阻,包括10Ω、20Ω和30Ω。 -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 2. 实验方法: - 将蓄电池连接到负载电阻上,并将万用表接在电路中,以测量电压。 - 在每个负载条件下,记录蓄电池的初始电压。 - 开始放电,记录不同时间间隔下的电压变化。 -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蓄电池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电压变化数据。以下是我们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1. 实验结果: - 在10Ω负载条件下,蓄电池的初始电压为12.6V。在放电过程中,电压逐渐

下降,经过30分钟,电压降至11.5V。 - 在20Ω负载条件下,蓄电池的初始电压为12.4V。在放电过程中,电压下降速度较快,经过20分钟,电压降至10.8V。 - 在30Ω负载条件下,蓄电池的初始电压为12.2V。在放电过程中,电压下降更为迅速,经过10分钟,电压降至9.5V。 2. 实验分析: - 负载电阻的不同会对蓄电池的放电速度产生影响。负载电阻越小,放电速度越快,电压降低得更快。 - 蓄电池的初始电压也会影响放电速度。初始电压越高,放电速度越慢,电压降低得相对较慢。 - 蓄电池的容量也会影响放电时间。容量越大,蓄电池能够提供的电能越多,放电时间越长。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 负载电阻的不同会对蓄电池的放电速度产生明显影响。 - 蓄电池的初始电压和容量也会对放电速度和时间产生影响。 -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蓄电池和负载电阻,以充分利用蓄电池的能量。 实验的局限性与改进: 本实验虽然对蓄电池的放电特性进行了初步探索,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本实验仅选用了一种类型的蓄电池进行测试,对于其他类型的蓄电池可能存在差异。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报告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蓄电池的充放电试验,了解蓄电池的性能及其充放电特性,并评估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二、实验器材与药品 1.蓄电池 2.直流电源 3.电压表 4.电流表 5.安全电源开关 三、实验步骤 1.连接电路 将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同时,将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连接在电路中,以便测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2.开启电源 将安全电源开关打开,开始给蓄电池充电。 3.记录数据 在充电过程中,记录充电时间、电流的大小和电池的电压变化情况。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数据。

4.停止充电 当电池电压达到充电终止电压时,停止充电并记录此时电池的电压和充电时间。 5.放电 将蓄电池从电路中拆除,接入一个可调电阻,利用电阻进行放电。同时记录放电时间、电流的大小和电池的电压变化情况。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数据。 6.停止放电 当蓄电池电压降至放电终止电压时,停止放电并记录此时电池的电压和放电时间。 四、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绘制出充放电曲线图。该曲线图展示了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曲线图,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电压逐渐升高,电流逐渐减小。当电压达到充电终止电压时,充电过程停止。 2.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电压逐渐降低,电流逐渐增加。当电压降至放电终止电压时,放电过程停止。 3.蓄电池的放电时间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使用要求。 4.通过曲线图可以观察到蓄电池的放电过程的电流变化情况。该电流变化可用来评估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五、实验结论 通过蓄电池的充放电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中,电压逐渐升高,电流逐渐减小。 2.蓄电池的放电过程中,电压逐渐降低,电流逐渐增加。 3.蓄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图可以评估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4.实验中的电压和电流数据可用于进一步分析蓄电池的性能和特性。 综上所述,蓄电池的充放电试验是评估蓄电池性能和稳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蓄电池充放电报告.doc

220V 直流蓄电池充放电记录 试验人员: 试验负责人: 审核: 2013 年 09 月 一、 1#蓄电池组

装置型号TH230D10ZZ-3 额定电压交流 380V 输出电压直流 220V 制造厂石家庄通合电子有限公司 2、微机直流系统接地检测仪铭牌:: 装置型号THJK001G-3S 额定电压直流 220V 出厂编号AJ9B90863 制造厂石家庄通合电子有限公司 3、参数设置: 、集中监控器参数设置: 项目参数值项目参数值控母过电压控母欠电压 交流过电压交流欠电压 电池过电压电池欠电压 电池过电流定时均充时间180 单节电池过电压单节电池欠电压 电池容量300Ah 电池数量104 节 浮充电压均充电压 模块过电压模块欠电压 限流级别 3 温度补偿系数℃ 母线对地电阻≧ Ω支路对地电阻≧ Ω 、绝缘监测仪参数设置: 项目参数值项目参数值 一段母线控制母线过压值系统配置40 条支路 控制母线欠压值 报警电压 0 条环路电池过压值 工作方式:主机(分机)电池欠压值 母线段数:一段正母线接地电阻Ω 合闸母线:无报警电阻负母线接地电阻Ω系统设置巡检速度: 1 支路接地电阻Ω 巡检方式:平衡合母支路数 0 母联信号:本机支路设置控母支路数 40 瞬间接地:取消无环路设置 二、 2#蓄电池组 1、 2#充电柜铭牌:

输出电压直流 220V 制造厂石家庄通合电子有限公司 2、微机直流系统接地检测仪铭牌:: 装置型号THJK001G-3S 额定电压直流 220V 出厂编号AJ9B90865 制造厂石家庄通合电子有限公司 3、参数设置: 、集中监控器参数设置: 项目参数值项目参数值控母过电压控母欠电压 交流过电压交流欠电压 电池过电压电池欠电压 电池过电流定时均充时间180 单节电池过电压单节电池欠电压 电池容量300Ah 电池数量104 节 浮充电压均充电压 模块过电压模块欠电压 限流级别 3 温度补偿系数℃ 母线对地电阻≧ Ω支路对地电阻≧ Ω 、绝缘监测仪参数设置: 项目参数值项目参数值 一段母线控制母线过压值系统配置40 条支路 报警电压 控制母线欠压值 0 条环路电池过压值 工作方式:主机(分机)电池欠压值 母线段数:一段正母线接地电阻Ω 合闸母线:无报警电阻负母线接地电阻Ω系统设置巡检速度: 1 支路接地电阻Ω 巡检方式:平衡合母支路数 0 母联信号:本机支路设置控母支路数 40 瞬间接地:取消无环路设置 三、逆变器 1#逆变器铭牌: 装置型号出厂编号HCH8109-5KVA 0545 输入电压 输出电压 交流220V 直流 交流 220V 220V

电化学反应实验报告

电化学反应实验报告 一、前言 现有制造电池、蓄电池的原理是电化学反应。电极是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化合物构成,产生电流不需要磁场的参与。 目前有磁性材料作电极的铁镍蓄电池(注1),但铁镍蓄电池放电时没有外加磁场的 参与。 通过数次实验证明,在磁场中是可以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本实验报告是研究电化学反 应发生在磁场中,电极是用同种元素、同种化合物。 《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不同于燃料电池、磁流体发电。 二、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 1、所用器材及材料 (1):长方形塑料容器一个。约长100毫米、宽40毫米、高50毫米。 (2):磁体一块,上面有一根棉线,棉线是作为挂在墙上的钉子上用。还有铁氧体 磁体30*23毫米二块、稀土磁体12*5毫米二块、稀土磁体18*5毫米一块。 (3):塑料瓶一个,内装硫酸亚铁,分析纯。 (4):铁片两片。(对铁片要进行除锈处理,用砂纸除锈、或用刀片除锈、或用酸 清洗。)用的罐头铁皮,长110毫米、宽20毫米。表面用砂纸处理。 2、电流表,0至200微安。 用微安表,由于要让指针能向左右移动,用表头上的调0螺丝将指针向右的方向调节 一定位置。即通电前指针在50微安的位置作为0,或者不调节。 3、"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是直流电源,本实验由于要使用电流表,一般的电流 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是按照电流流动方向来设计的,(也有随电流流动方向改变,电流表指 针可以左右偏转的电流表。本实验报告示意图就是画的随电流流动方向改变,电流表指针 可以向左或向右偏转的电流表)。因此本演示所讲的是电流流动方向,电流由"磁场中的 电化学反应"装置的正极流向"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负极,通过电流表指针的偏转 方向,可以判断出"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正极、负极。 4、手拿磁体,靠近塑料瓶,明显感到有吸引力,这是由于塑料瓶中装了硫酸亚铁, 说明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苍松书屋)

蓄电池放电试验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写: 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设备部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日

蓄电池放电试验方案 本次试验按DL/T724-2000-6.3.3阀控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要求进行全核对性放电试验。 一、计划时间: 开关站直流Ⅰ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11日08:00至2012年07月14日23:00 开关站直流Ⅱ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15日08:00至2012年07月19日23:00 地下厂房直流Ⅰ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29日08:00至2012年08月01日23:00 地下厂房直流Ⅱ段充电装置试验:2012年08月02日08:00至2012年08月05日23:00 大坝直流充电装置试验:2012年08月11日08:00至2012年08月14日23:00 二、组织措施 现场指挥:李正家 成员:谭小华(工作负责人)、刘宏生、肖琳、肖力、陈灏、刘应西、韦黎敏、运行当班值 三、试验前准备工作 1、设备部

1)外观检查:蓄电池槽、盖、安全阀、极柱封口剂等的材料应具 有阻燃性,用目测检查蓄电池外观,蓄电池的外观不应有裂纹、变形及污迹; 2)极性检测:用万用表检查蓄电池极性; 3)开路电压检查:蓄电池在环境温度5℃~35℃的条件下完全 充电后静置至少24h,测量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应符开路电压最大最小电压差值不大于0.03V; 4)蓄电池连接压降:蓄电池间的连接条电压降应不大于8mV; 5)内阻测试:制造厂提供的蓄电池内阻值应与实际测试的蓄电池 内阻值一致,允许偏差范围为±10%。 2、发电部 退出需放电试验的运行蓄电池组。 三、试验步骤 1、蓄电池核容试验: 1)以0.1×10小时放电率电流对电池组充电,连续充电至少72 小时,直至3小时内充电电流基本稳定不变(电池组充满状态),静置1到2小时,电池组温度与周围温度基本一致后对电池组进行放电,放电电流为10小时放电率电流(120A),连续放电10小时(放电过程中调整负载,始终保持放电电流不变)或端电压达到终止电压1.8Vx104或单个电池电压低于1.8V时,停止放电,记录连续放电时间,由此算出容量。 2)根据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规定,若达不到额定容量的80%,

手触式蓄电池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手触式蓄电池实验报告 篇一:36.手触蓄电池 实验三十六手触式蓄电池 【仪器介绍】 如图36-1所示,手触式蓄电池演示仪由三块金属板(两块铝板和一块铜板)和一台检流计组成,其中铝板1接检流计负 极,铜板和铝板2接检流计正极,通过演示理解接触电位差的概念。 【操作与现象】 1.用左手握住铝板1,同时用右手握住铝板2,观察表盘读数的变化,然后交换左右手再观察结果; 2。用左手握住铝板1、同时用右手握住铜板,观察表盘读数的变化,然后交换左右手再观察结果。 3.改变两手湿润程度、按压力度时,重复以上步骤观

察指针偏转的格数有何不同。 铝 板1 铜板 图36-1手触式蓄电池 铝板2 【原理解析】 (a) (b) 图36-2原理图 要使金属内电子脱离金属表面的束缚所需的功,称为该金属的逸出功。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逸出功,逸出功越小表明该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两种不同的金属相互接触时,逸出功小的金属将失去电子而电位升高,逸出功大的金属将获得电子而电位降低(如图36-2(a))。结果这两种金属之间就产生了电位差,称之为接触电位差。 设wA、wb为金属A与b的逸出功(且wA?wb),则它们的接触电势差为: VA?Vb??wA?wbe 因此,相互接触的两块金属就相当于一个电池,如果在它们之间接一个电流计,当回路闭合,电流计就发生偏转,表明回路中有电流。

现将双手分别按住铜板(wcu?4.5eV)和铝板 (wAl?4.28eV)时,由于人手上带有汗液,而汗液是一种电介质,里面含有一定量的正负离子,同时铝板比铜板活泼,铝板上汗液中的负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而把外层电子留在铝板上,使铝板集聚大量负电荷,铜板上集聚大量正电荷。当用导线把铜板和铝板连接起来,铝板上的电子通过电流计将向铜板移动,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故电流计指计偏转。此时两块金属板通过人体连接构成了一个等效电池(如图36-2(b)所示),即手触蓄电池。 【知识拓展】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1745~1827)对电流的早期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将导体分为第一类导体(金属)和第二类导体(潮湿导体),并发现产生电循环的本质条件是必须由两种不同的第一类导体和第二类导体组成回路。1799年,他发明了一种直接倍增两类导体的组合接触法,这就是一片片潮湿的纸板隔开的一对对锌版和铜板组成的伏打电堆。他还发明了第一个伏打电池组。他的发明和运用开拓了电学的研究领域。后人为纪念伏打在电学上的贡献,将电动势和电势差的单位以他的姓氏命名为伏特。 篇二:手蓄电池原理 人手汗液带有少量的盐溶液(nacl),盐溶液是一种电解质,里面含有钠离子(na+)、氯离子(cl-)、氢离子(h

蓄电池放电试验报告

蓄电池放电试验报告 1. 引言 蓄电池放电试验是评估蓄电池性能和容量的一种常见测试方法。本实验旨在通过放电试验来评估蓄电池的电池容量和放电性能,并分析其放电曲线。 2. 实验材料和设备 •蓄电池(型号:XXXX) •直流负载(型号:XXXX) •直流电压表(型号:XXXX) •电流计(型号:XXXX) •数据记录设备(型号:XXXX) 3. 实验步骤 3.1 准备工作 1.确保蓄电池已充满电,并充电时间不少于X小时。 2.将直流负载连接到蓄电池的正负极上。 3.使用直流电压表和电流计分别将电压和电流测量引线连接到直流负载 的输入端。 3.2 实验设置 1.设置直流负载的负载电流为X安培。 2.打开数据记录设备并记录实验开始时间。 3.启动蓄电池放电,并持续记录电压和电流的数值。 3.3 数据记录 1.每隔X分钟记录一次电压和电流的数值,记录X次。 2.将记录的数据保存在数据记录设备中。 3.4 结束实验 1.当蓄电池的电压降至X伏以下或电流下降至X安培以下时,结束实 验。 2.关闭数据记录设备并记录实验结束时间。

4. 数据处理和分析 1.将记录的电压和电流数据导入电脑并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绘制出蓄电池的放电曲线图,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电压和电流。 3.通过放电曲线图分析蓄电池的放电性能,包括电压下降曲线和电流变 化曲线。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蓄电池的容量,公式为:容量 = 电流 × 放电时间。 5. 结论 通过本次蓄电池放电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蓄电池的放电性能良好,电 压下降曲线平缓,电流变化曲线稳定。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容量为X安时,符合蓄电池的额定容量。 6. 实验注意事项 1.在进行实验前,确保实验装置连接正确并安全。 2.实验过程中,注意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在放电过程中,避免过大的电流和过高的温度,以免损坏蓄电池。 4.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实验装置以确保安全。 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手蓄电池实验报告

手蓄电池实验报告 手蓄电池实验报告 引言: 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它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手蓄电池则是一种简易的电池装置,它由一些常见的材料组成,如铜片、锌片、酸性液体等。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制作手蓄电池并观察其工作原理,加深对 电池的理解。 材料与方法: 材料:铜片、锌片、酸性液体(如柠檬汁或醋)、导线、电灯泡 方法: 1. 将铜片和锌片分别连接到导线的两端。 2. 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酸性液体中。 3. 将另一端的导线连接到电灯泡。 实验过程: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准备好了所需的材料,包括铜片、锌片、柠檬汁、导 线和电灯泡。然后,我们将铜片和锌片分别连接到导线的两端,并将其插入装 有柠檬汁的容器中。最后,我们将另一端的导线连接到电灯泡上。 实验结果: 当我们完成电路连接后,电灯泡立即亮起,发出明亮的光芒。这表明手蓄电池 成功地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电能,并供给给了电灯泡。我们还注意到,电灯泡的 亮度与柠檬汁中的酸性浓度有关,浓度越高,电灯泡的亮度越高。 实验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手蓄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当铜片和锌片插入酸性液体中时,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产生了电流。这些化学反应可以通过以下方程式表示: Zn + 2H+ → Zn2+ + H2↑ Cu2+ + 2e- → Cu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锌片被氧化,释放出电子,而铜离子被还原,接受了这些 电子。这种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子流经导线,进而驱动电灯泡发光。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电灯泡的亮度与柠檬汁中的酸性浓度有关。这是因为酸性 液体中的酸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电流越大,从而使电灯泡发出更亮的光芒。这也说明了电池的电压与酸性液体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手蓄电池的工作原理。手蓄电池是一种简易的 电池装置,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驱动电器设备工作。我们还发现,电 池的电压与酸性液体中的离子浓度有关,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电池技术 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总结: 手蓄电池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实验,通过亲手制作电池并观察其工作原理,我们对电池的运作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不仅增强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还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电池的应用和未 来发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手蓄电池实验不仅仅是一次实验,更是一次探索和 发现的旅程。

手蓄电池实验心得体会

手蓄电池实验心得体会 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我在这个专业学的是电池。这个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一个专业方向。这个专业主要是针对学生学完了这个专业后直接就业问题而设计的,主要从事一些对电气和电子设备要求较高的行业。这次做手蓄电池的实验是我在大学里第一次接触到了实验设备做电池实验,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电池。所以在这次实验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所以也在这次实验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一、对本系统的了解 在实验室里主要是一些简单的仪器。所以在本实验之前并没有了解本系统,对于系统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也没有一些概念。在实验开始之前有几个疑问,由于不懂而一直没有解决。虽然这次的实验是属于基本操作,但还是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首先,在使用本系统之前,要先了解好系统工作原理。在了解过程中要注意自己对于系统知识的掌握,不懂地方要及时向老师请教。 二、对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过程进行介绍。 首先就我们的实验原理进行了介绍,我们先在电池充电器上充电。然后就是给电池充电。在给电池充电的时候,我们用电池充电线和电池充好电,然后我们再对电池充电。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要给电池充电,而且我们要保证对电池进行一定的放电。就这样我们要电池就给电池进行一定放电才能完成我们给电池充电。 三、对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手蓄电池实验是我们这个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实验室我们必须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平时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不要怕麻烦,别人,只要我们多去尝试一下,自己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学习的榜样。只有在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学会了知识之后才会为自己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做实验之前一定要注意对自己实验过程中操作规程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实验能力。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0篇)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0篇)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 一、什么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二、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0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1 一、前言 现有制造电池、蓄电池的原理是电化学反应。电极是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化合物构成,产生电流不需要磁场的参与。 目前有磁性材料作电极的铁镍蓄电池(注1),但铁镍蓄电池放电时没有外加磁场的参与。 通过数次实验证明,在磁场中是可以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本实验报告是研究电化学反应发生在磁场中,电极是用同种元素、同种化合物。 《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不同于燃料电池、磁流体发电。 二、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 1、所用器材及材料 (1):长方形塑料容器一个。约长100毫米、宽40毫米、高50毫米。 (2):磁体一块,上面有一根棉线,棉线是作为挂在墙上的钉子上用。还有铁氧体磁体φ30*23毫米二块、稀土磁体φ12*5毫米二块、稀土磁体φ18*5毫米一块。 (3):塑料瓶一个,内装硫酸亚铁,分析纯。 (4):铁片两片。(对铁片要进行除锈处理,用砂纸除锈、或用

刀片除锈、或用酸清洗。)用的罐头铁皮,长110毫米、宽20毫米。表面用砂纸处理。 2、电流表,0至200微安。 用微安表,由于要让指针能向左右移动,用表头上的调0螺丝将指针向右的方向调节一定位置。即通电前指针在50微安的位置作为0,或者不调节。 3、 "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是直流电源,本实验由于要使用电流表,一般的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是按照电流流动方向来设计的,(也有随电流流动方向改变,电流表指针可以左右偏转的电流表。本实验报告示意图就是画的随电流流动方向改变,电流表指针可以向左或向右偏转的电流表)。因此本演示所讲的是电流流动方向,电流由"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正极流向"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负极,通过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可以判断出"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正极、负极。 4、手拿磁体,靠近塑料瓶,明显感到有吸引力,这是由于塑料瓶中装了硫酸亚铁,说明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 5、将塑料瓶中的硫酸亚铁倒一些在纸上,压碎硫酸亚铁晶体,用磁体靠近硫酸亚铁,这时有一部分硫酸亚铁被吸引在磁体上,进一步说明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 6、将磁体用棉线挂在墙上一个钉子上让磁体悬空垂直不动,用装有硫酸亚铁的塑料瓶靠近磁体,当还未接触到悬空磁体时,可以看到悬空磁体已开始运动,此事更进一步说明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注:用另一个塑料瓶装入硫酸亚铁饱和溶液产生的现象同样) 7、通过步骤4、5、6我们得到这样的共识,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 8、将塑料瓶中的硫酸亚铁适量倒在烧杯中,加入蒸溜水溶解硫酸亚铁。可以用饱和的硫酸亚铁溶液,然后倒入一个长方形的塑料容器中。实验是用的饱和硫酸亚铁溶液。装入长方形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为40毫米。 9、将铁片分别放在塑料容器中的硫酸亚铁溶液两端中,但要留

蓄电池在线核对性放电试验操作手册

蓄电池在线核对性放电实验操作手册 制定 编写 日期 通信系统后备蓄电池组通过一段时间旳使用后,会因电池内活性物质脱落、变质、电解液减少、正极格栅腐蚀或硫化等因素,使电池组旳实际容量逐渐减少。为了掌握蓄电池组旳真实放电工作状况,确认市电停电后蓄电池组旳保证供电时长,保障设备安全供电,应定期对在用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测试。 蓄电池旳放电测试有两种方式:核对性放电实验和容量实验。 核对性放电实验是指每年以实际负载做一次(UPS使用旳密封电池,每季度一次)放电实验,每次放出电池组额定容量旳30%-40%。通过核对性放电实验可以检查出各只单体电池间旳连接与否可靠,电池内部与否有短路、断开等故障,整组电池放电性能与否严重劣化、与否存在落后电池等。 容量实验是指每三年做一次容量实验,放出电池组额定容量旳80%。使用六年后旳电池应每年一次。对于UPS使用旳6伏或12伏电池,每年做一次。容量实验是一种完整旳检测方式,只有通过容量实验才干真正判断电池旳放电性能。 根据《电源、空调维护规程(修订版)》旳规定,结合全省旳实际状况,制定本操作手册,以电池核对性放电实验为手段,理解全省在网运营旳蓄电池设备供电保障能力,指引现场维护人员操作措施,提高全省旳动力专业蓄电池维护水平,保障蓄电池设备旳运营安全。 本手册只合用于蓄电池核对性放电实验。

一、蓄电池核对性放电实验前旳检查 在进行蓄电池核对性放电实验前,应对有关旳通信电源系统和环境等设施进行必要旳检查。检查内容涉及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一、电池室环境及电池外观检查; 电池室环境检查: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氢气,如果电池室密封较好,并且没有通风设施会导致氢气浓度过高,极易发生爆炸,属于严重旳安全隐患。并且空气流通不好,新鲜度局限性,对人员安全也存在较大风险。在放电实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通风状况良好。 电池组外观检查:检查极柱、连接条有无松动、变形、腐蚀,温度与否异常,电池壳体有无损伤、泄露、变形等。 发现问题应一方面解决隐患,在没有完毕隐患解决此前不能进行放电实验。 二、发电机工作检查; 核对性放电实验须放出电池额定容量旳30%-40%,如果电池性能较差,在通过放电实验后又恰逢市电停电,则电池后备时间将明显局限性,必须立即启动油机供电。如果油机不能及时供电,则通信设备将存在断电旳严重风险。因此在放电实验前对油机旳检查是非常必要旳,若发现油机供电存在问题,应一方面解决隐患,在没有完毕隐患解决此前不能进行放电实验。 检查内容: 1、开机前检查启动电池旳电压、电解液液位、进排风、机油、水箱防冻液水位、加热器及缸体温度等; 2、市电/油机倒换机构能否正常操作,接触器、开关能否动作; 3、油机启动后,检查输出电压、转速、油压、水温等参数与否正常,油管与否漏油、水管有无裂纹; 4、油机空载运转正常,但是也许在加载后,因水温升高,压力增大,导致水管泄露、破裂,油管因温度升高软化,接头松动脱落等多种问题,导致油机故障停机。

原电池实验报告范文

原电池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名称:电池的供电能力测试 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电池的供电能力测试,比较它们的电压稳定性和持续使用时间,以便选择合适的电池供电设备。 实验材料: 1.三种不同类型的电池:锰碱性电池、铅酸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2.直流电压表。 3.一组灯泡。 4.电线和插头。 实验步骤: 1.将三种不同类型的电池分别连接到直流电压表上,测量其其空载电压。 2.将每种电池依次连接到灯泡上,记录下灯泡亮度和亮起的时间。 3.重复步骤2,每种电池进行三次测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比较。 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 1.锰碱性电池:初始电压为1.5V,灯泡亮度较高。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压逐渐降低,灯泡亮度也下降。在持续使用约5小时后,电池电压降至无法驱动灯泡的水平,灯泡熄灭。

2.铅酸蓄电池:初始电压为12V,灯泡亮度较高。铅酸蓄电池的电压相对稳定,使用时间较长。在持续使用约10小时后,电池电压降至无法驱动灯泡的水平,灯泡熄灭。 3.锂离子电池:初始电压为3.7V,与锰碱性电池相比,灯泡的亮度略低。但与铅酸蓄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使用时间较长。在持续使用约8小时后,电池电压降至无法驱动灯泡的水平,灯泡熄灭。 实验结论: 1.不同类型的电池有不同的供电能力和电压稳定性。 2.锰碱性电池供电能力较弱,电压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不断下降。 3.铅酸蓄电池供电能力较强,电压相对稳定,使用时间相对较长。 4.锂离子电池供电能力较强,电压相对稳定,使用时间较长。 5.根据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电池供电设备时,应根据具体需求和所需使用时间来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 实验改进: 1.增加更多种类的电池进行测试,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2.增加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测试,以进一步比较电池的性能。 3.使用更精确的仪器进行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4.增加对电池循环充放电次数的测试,以进一步了解电池的寿命和稳定性。 注意事项:

动力电池实验指导书

动力电池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车辆工程新能源教研室 学院 2016年5月

目录 实验一动力蓄电池和纯电动车辆整车结构认识 (1) 实验二纯电动汽车电池电量模拟检测 (4) 实验三纯电动汽车电池及电机温度模拟检测 (9)

实验一动力蓄电池和纯电动车辆整车结构认识一、实验目的 认识蓄电池的外部和内部结构和了解纯电动汽车整车结构布置 二、实验方法及步骤 1.铅酸电池解体件的结构认识,要求能分辨出正、负极板和隔板,正、负极桩,并知道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 图1-1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组成 2.锂离子电池解体件的结构认识,要求能分辨出正、负极板和隔板,正、负极桩,并知道锂离子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

图1-2 锂离子蓄电池的结构组成 3.电动汽车整车结构布置认识,要求能分辨出电动车的电源系统、底盘系统、电气系统、车身及附件四部分。如图1-3所示。 图1-3北汽纯电动汽车解剖图 (1)电源系统:蓄电池组、电机控制系统、点火开关、充电装置等。 (2)底盘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前后悬挂系统、前后刹车系统、转

向系统、驻车系统等。 (3)电气系统:灯光组合开关、电喇叭开关、前照灯、小灯、刹车灯、倒车灯、组合仪表等。 (4)辅助系统:车架、座椅、档位开关、油门踏板、刹车踏板等。 4. 电动汽车通电演示 (1)插上电源线打开点火开关到ON档位置,此时仪表灯亮起。确保电量高于40%。 (2)踩下刹车踏板仪表上的“刹车指示灯”亮起;将档位开关置于“D”档位置,组合仪表上的”前进指示灯“亮起;松开手刹,组合仪表上的”手刹指示灯“熄灭;轻踩油门踏板,此时电动车将前进。将档位开关置于”R“档位置,组合仪表上的”倒车指示灯“亮起,轻踩油门踏板,此时电动车将倒车。(3)观察仪表电量的显示,如果电量低于20%时,就需要充电了。将专用的充电线缆连接电池的充电接口和220V电源插座进行充电。观察组合仪表的电量显示,一般要到3-5小时充满。(注意:充电时电动车必须处于停止状态)(4)使用完毕后,关闭点火开关,断开电源开关。 三、实验报告要求 1. 简述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2. 画出实验用的电动汽车的结构布置图。 四、思考题 简述纯电动车不能启动可能发生的故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