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组核容检测报告

蓄电池组核容检测报告

本次蓄电池组核容检测使用的是标准化的测试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测试结果如下:

1. 测试时间:2021年5月10日至5月12日

2. 检测对象:蓄电池组

3. 检测目的:确定蓄电池组的实际容量和状态,以评估其可靠性和性能。

4. 测试方法:采用了标准的充放电循环测试方法,测试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以计算出蓄电池组的实际容量和状态。

5. 测试结果:通过测试,发现本次检测的蓄电池组的容量为XXX AH,电压为XXX V,状态为正常。经过多次充放电循环测试,蓄电池组的性能表现稳定,满足了其设计要求。

6. 结论:本次蓄电池组核容检测结果表明,该蓄电池组的容量和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可以正常使用。建议在日常使用中定期检测其状态,以确保其长期可靠性和性能。

以上是本次蓄电池组核容检测报告的内容,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联系我们。

- 1 -

有关蓄电池组核容试验的规定

有关蓄电池组核容试验的规定(1) ?《广东电网公司电源设备运行管理规定》 ? 5.3.6.1 新安装的阀控蓄电池在验收时应进行全容量核对性充放电,以后每 2~3 年应进行1次全容量核对性充放电,运行了6 年以后的阀控蓄电池, 宜每年进行1 次全容量核对性充放电,核对性充放电试验具体要求参考附 录E1。对仅有一组蓄电池的变电站,采用备用蓄电池组替换,该组蓄电池 应进行全容量核容。 ? 5.4 调度自动化系统用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定期检验管理 ? 5.4.2 蓄电池运行时间在2年以内的6个月进行一次放电试验,2年 以上的3个月进行一次放电试验,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深度放电试验 (容量大于50%) 有关蓄电池组核容试验的规定(2) ?《广东电网公司电源设备运行管理规定》 ?附录E(资料性附录)电源设备定期检验 ?E1 蓄电池组核容试验 ?E1.1阀控蓄电池的核对性放电 (1)长期处于限压限流的浮充电运行方式或只限压不限流的运行方式,无法判断蓄电池的现有容量、内部是否失水或干枯。只有通过核对性放电,才能发现蓄电池容量缺陷。(2)全站具有两组蓄电池时或一组蓄电池(需具备备用蓄电池组),则一组运行,另一组退出运行进行全容量核对性放电。放电用I10恒流,当任一蓄电池电压下降到1.8V或蓄电池组电压下降到1.8V×N时,停止放电,并及时用I10电流进行恒流限压充电-恒压充电-浮充电。若经过三次全核对性放充电,蓄电池组容量均达不到其额定容量的80℅以上,则应安排更换。 (3)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前,应逐个认真检查所有连接条的连接是否紧固。核容试验中,蓄电池放电仪与蓄电池应采用线耳螺栓固定连接,不得用夹子连接,保证连接可靠。放电过程中每隔1小时使用红外测温仪对蓄电池测温并对环境温度、蓄电池组端电压、单个电池端电压、放电电流、放电时间进行测量和记录。最后一个小时应每半小时测量一次蓄电池单体电压,。对个别电压下降趋势明显的落后蓄电池单体也应加强监测,增加测量的次数。 有关蓄电池组核容试验的规定(3) ?《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7.3.13 初充电完成后,应对蓄电池组进行容量试验。新安装的蓄电池组在充 足电的情况下,前三次循环均达不到100%C10,则应更换该组蓄电池。 ?7.3.15 初充电、蓄电池组容量试验、单体蓄电池电压值、内阻值等数据应作 为验收资料长期保存,以便以后对该组蓄电池进行维护时作比对判断。 有关蓄电池组核容试验的规定(4) ?《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验收规范》 ? 4.3.2 蓄电池组的出厂验收内容 蓄电池组的出厂验收应参考《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6.9 中的要求,重点检查蓄电池组核容试验和内阻测试。 ? 5.2.6 蓄电池组应设有中间验收过程,重点监督检验蓄电池组核容试验。施 工或监理单位应在核容试验开始前5 个工作日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建设单 位应在24 小时内予以答复。 有关蓄电池组核容试验的规定(5)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多个方案要点归纳

蓄电池充放电多个方案注意事项、关键点 220kV 及以下变电站内单组阀控蓄电池核对性充放电检验 蓄电池电压检查: 蓄电池总电压、单只蓄电池浮充电压值在(2.23-2.28)V×N。 调整运行方式: (1)不允许进行全容量核对性放电,只允许带负荷放出额定容量的50%。 (2)将充电机退出运行。 (3)检查运行直流系统是否正常。(防止直流母线失压。) 放电仪参数设置: (1)设置放电电流0.1C10A 减去负荷电流。 (2)设置放电终止电压2.00×NV。 (3)设置放电时间5小时。 蓄电池放电: (1)合上放电开关,开始放电。 (2)放电过程中保持放电电流恒定,注意观察蓄电池外观和温度有无异常。 (3)每小时记录一次蓄电池组端电压和单只蓄电池电压及室温。 (4)使用巡检仪的应核对测量电压。 (5)任一单只电池电压降到以下标准时停止放电: 1)标称电压2伏电池:单只电压达到2V; 2)标称电压6伏电池:单只电压达到6V; 3)标称电压12伏电池:单只电压达到12V。 或参照蓄电池说明书。 (6)计算蓄电池容量:C= I*h(考虑温度补偿)。 蓄电池充电: (1)蓄电池放电终止后,立即断开放电开关,合上充电开关,充电装置应进入均充状态。(2)充电过程中,注意蓄电池温度情况,超过40℃时,应降低充电电流。 (3)每2小时记录一次蓄电池组端电压和单只蓄电池电压、温度是否正常。 (4)蓄电池充电完成后检查充电装置进入浮充状态。 循环充放电: (1)放电5小时,单只蓄电池电压不低于2V,放电即结束。 (2)上述条件不满足时,重复充放电步骤,再次进行核对性充放电,若第三次仍不满足,应更换。 GFM—400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4000AH 蓄电池充、放电技术要求: (1)放电截止电压10小时放电率的终止电压为1.85V 。 (2)电池系浮充运行时,蓄电池单只电压不应低于2.10V,如长期低于2.10V时则需进行平衡充电。方法是:补充充电电压和充电时间可为单只2.34V充24小时或2.4V充12小时。温度控制在21℃—32℃。 (3)蓄电池如系浮充使用每只电池电压控制在2.23±0.005V左右。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苍松书屋)

蓄电池放电试验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写: 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设备部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日

蓄电池放电试验方案 本次试验按DL/T724-2000-6.3.3阀控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要求进行全核对性放电试验。 一、计划时间: 开关站直流Ⅰ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11日08:00至2012年07月14日23:00 开关站直流Ⅱ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15日08:00至2012年07月19日23:00 地下厂房直流Ⅰ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29日08:00至2012年08月01日23:00 地下厂房直流Ⅱ段充电装置试验:2012年08月02日08:00至2012年08月05日23:00 大坝直流充电装置试验:2012年08月11日08:00至2012年08月14日23:00 二、组织措施 现场指挥:李正家 成员:谭小华(工作负责人)、刘宏生、肖琳、肖力、陈灏、刘应西、韦黎敏、运行当班值 三、试验前准备工作 1、设备部

1)外观检查:蓄电池槽、盖、安全阀、极柱封口剂等的材料应具 有阻燃性,用目测检查蓄电池外观,蓄电池的外观不应有裂纹、变形及污迹; 2)极性检测:用万用表检查蓄电池极性; 3)开路电压检查:蓄电池在环境温度5℃~35℃的条件下完全 充电后静置至少24h,测量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应符开路电压最大最小电压差值不大于0.03V; 4)蓄电池连接压降:蓄电池间的连接条电压降应不大于8mV; 5)内阻测试:制造厂提供的蓄电池内阻值应与实际测试的蓄电池 内阻值一致,允许偏差范围为±10%。 2、发电部 退出需放电试验的运行蓄电池组。 三、试验步骤 1、蓄电池核容试验: 1)以0.1×10小时放电率电流对电池组充电,连续充电至少72 小时,直至3小时内充电电流基本稳定不变(电池组充满状态),静置1到2小时,电池组温度与周围温度基本一致后对电池组进行放电,放电电流为10小时放电率电流(120A),连续放电10小时(放电过程中调整负载,始终保持放电电流不变)或端电压达到终止电压1.8Vx104或单个电池电压低于1.8V时,停止放电,记录连续放电时间,由此算出容量。 2)根据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规定,若达不到额定容量的80%,

电力用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远程核容典型接线图、自动核容报告、双向DCDC装置、换流器技术要求

附录 A (资料性) 远程充放电系统典型接线图 A.1 离线式远程充放电系统 离线式远程充放电系统接线图,见图A.1。 标引序号说明: 1—蓄电池、充电机与直流母线联络单元; 2—1ZK; 3—母联联络单元; 4—充放电回路; 5—2ZK; 6—3ZK; 7—4ZK; 8—5ZK; 9—双向换流器; 10—整流器; 11—#1蓄电池组; 12—#2蓄电池组; 13—交流配电单元。 图A.1 离线式远程充放电系统接线图 离线式远程充放电系统可参考以下配置:1ZK、2ZK、3ZK、4ZK、5ZK、双向换流器。 图A.1中开关均采用直流断路器(带电控)。断路器(带电控)1ZK为母联联络开关;断路器(带电控)2ZK、3ZK与保险丝串联,起隔离蓄电池组的作用;断路器(带电控)4ZK、5ZK为2组蓄电池充放电切换开关。 正常运行时,模块1合上,模块3、模块4断开。当需要对1#蓄电池组充放电时,合上模块3,断开I段母线的模块1,合上模块4的4ZK。此时1#蓄电池组与直流母线断开连接,随后启动双向换流器,对蓄电池进行放电,将蓄电池电能逆变为交流电后接入到站用交流电源系统。 放电完成后,由双向换流器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后对#1蓄电池组充电。充电完成后,系统自动先断开模块4的4ZK,然后合上I段母线的模块1,最后断开模块3,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A.2 在线式远程充放电系统

在线式远程充放电系统接线图,见图A.2。 标引序号说明: 1—手动母联联络开关1ZK; 2—母线连络单元; 3—双向DC/DC模块; 4—蓄电池、充电机与直流母线联络单元; 5—2ZK; 6—D1; 7—D2; 8—3ZK; 9—充放电回路; 10—4ZK; 11—5ZK; 12—双向换流器; 13—交流配电单元; 14—#1蓄电池组; 15—#2蓄电池组; 15—整流器。 图A.2 在线式远程充放电系统接线图 在线式放电系统可参考以下配置:1ZK、双向DC/DC装置、2ZK、3ZK、4ZK、5ZK、单向导通器件D1和D2、双向换流器。 在启动放电祖业前,需要先将2ZK或3ZK断开,断开蓄电池组与直流母线之间的充电回路,蓄电池组通过D1和D2保持对直流母线的供电能力。闭合4ZK或5ZK将蓄电池组接入双向换流器,形成充放电回路,双向换流器启动并网放电。蓄电池组以设定的放电电流值恒流放电,此时双向DC/DC装置处于备用状态。当启动放电的直流电源系统因交流失电或充电机故障导致直流母线电压低于设定判据时,双向DC/DC装置启动,为直流电源系统供电;当达到放电终止条件时,双向换流器自动停止放电,启动对蓄电池组的充电程序,直至达到充电终止条件时自动停止充电,并断开4ZK和5ZK,闭合2ZK或3ZK,恢复直流点烟系统正常运行。 A.3 一体式远程充放电系统 一体式远程充放电系统接线图,见图A.3。

蓄电池远程核容原理

蓄电池远程核容原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蓄电池远程核容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蓄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动车、太阳能发电等。然而,蓄电池的性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核容来评估其状态和性能。 蓄电池远程核容的原理是通过远程监测和分析蓄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来评估其容量和健康状况。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大规模蓄电池组的同时监测和评估,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 蓄电池远程核容需要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负责收集和存储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通过通信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测中心。 远程监测中心是蓄电池远程核容的核心部分。它可以接收和处理来自各个蓄电池组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蓄电池的容量、健康状况和剩余寿命等重要参数。监测中心还可以生成报告和警报,提供给用户参考和决策。 蓄电池远程核容的优势在于其实时性和准确性。传统的核容方法需要人工采集数据,并进行繁琐的计算和分析,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而蓄电池远程核容可以实现对大规模蓄电池组的同时监测和评估,

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远程监测中心可以实时监测蓄电池的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了蓄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然而,蓄电池远程核容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首先,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位置对核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其次,数据的传输和存储需要保证安全可靠,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此外,蓄电池的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也会对核容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考虑和分析。 蓄电池远程核容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大规模蓄电池组的同时监测和评估。通过远程监测中心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及时了解蓄电池的容量和健康状况,提高蓄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然而,蓄电池远程核容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考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蓄电池远程核容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蓄电池在线核容装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申请公布号 CN205791741U (43)申请公布日 2016.12.07(21)申请号CN201620468242.8 (22)申请日2016.05.20 (71)申请人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句容市供电公司地址212001 江苏省镇江市电力路182号 (72)发明人张基刚 (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楼高潮 (51)Int.CI 权利要求说明书说明书幅图 (54)发明名称 蓄电池在线核容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在线核容装 置,包括充电机、蓄电池组、放电仪、电池巡检 仪、充电开关K1、逆止二极管D1、熔断器RD、 转换开关K2,所述充电机的交流输入端接交流电 源,所述充电机的直流输出端经充电开关K1连接 于直流母线,所述转换开关K2的1端接于直流母 线的正端,转换开关K2的2端接于蓄电池组的正 极,转换开关K2的3端接逆止二极管D1的阴 极,逆止二极管D1的阳极经熔断器RD后接蓄电

池组的正极,所述蓄电池组的负极接于直流母线 的负端,所述蓄电池组的正、负极接于放电仪, 所述电池巡检仪连接于蓄电池组。本实用新型的 充电机经转换开关、逆止二极管和熔断器串接后 接到蓄电池组上,当系统需要大电流时,蓄电池 可以提供所需电流到合闸母线和控制母线。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法律状态信息法律状态 2016-12-07授权授权

权利要求说明书 蓄电池在线核容装置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

说明书蓄电池在线核容装置的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

变电站蓄电池状态监测与在线核容活化研究

变电站蓄电池状态监测与在线核容活化研究 蓄电池是变电站重要的电源之一,如果我们将变电站看作是一个人,那么蓄电池便是变电站的心脏。一旦蓄电池出现了问题将会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不利于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对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对变电站蓄电池状态监测与在线核容活化进行了具体分析。 标签:变电站;蓄电池;状态监测;在线核容活化 前言:目前,我国变电站蓄电池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一旦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及时解决该问题将会出现蓄电池劣化严重、蓄电池开路被损坏等问题。如果蓄电池的容量大幅度下降,那么发出的警告将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进而出现变压器被烧毁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1.变电站蓄电池监测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变电站在監测变电站蓄电池运行状态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在线和离线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在线负责仔细监测蓄电池的电压,而离线则包含核容放电、内阻测试和电压监测等等,使用这种方法来监测变电站的蓄电池的容量、活化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不能及时发现被劣化的蓄电池 实践证明,核容放电和内阻测试是发现劣化蓄电池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浮充电压下他们并不能有效的测量电压。如果配置的电池巡检装置只具备监测电压的功能,并且蓄电池内的电阻大幅度增加,但是受到这浮充电压的影响,用于测试劣化电池的单体电压几乎不会发生任何变化[1]。同时由于大部分的巡检装置测量缺乏准确性,因此其警告功能不能被充分的发挥。人工内阻虽然可以找到劣化的电池,但是它的判断标准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虽然核容放电具有较高的明确性,但是其及时性较低。 1.2不能及时、准确掌握蓄电池的容量 现阶段,我国变电站在实际运行中只有合理的利用核对性放电实验才能实现掌握蓄电池的容量的目的。在核对性放电过程中,变电站主要依靠人工进行,但是人工成本较高且工作量较大,人工现场工作的复杂性较高,部分工作人员不能清晰的掌握和了解蓄电池中的具体容量是多少,只有系统出现崩溃或者蓄电池出现了一系列故障变电站的工作人员才能发现,这不利于提升变电站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3在线自动核对放电安全性较低

蓄电池组远程核容系统应用初探

蓄电池组远程核容系统应用初探 摘要:电网系统大量配置铅酸蓄电池组作为市电停电后的应急备用电源,铅 酸蓄电池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以后,常易因有效活性物质的脱落、蓄电池性能下降、正极栅格腐蚀以及硫化等原因,其容量逐渐减低。为了评估市电中断后,蓄电池 组尚能供电的时间或者确认所有单体电池的性能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就必须定 期对蓄电池进行核容(即放电)。核容放电是目前评估铅酸蓄电池性能最科学、 准确的方式,按照铅酸蓄电池维护标准,最低要求是每年必须对电池组进行核容 放电,但传统的核容放电设备仅可实现半自动核容,无法实现全自动核容放电, 须投入大量的维护人员进行人工测量单体电压、组端电压、核容放电电流等系列 工作,工作量非常大;另外,核容放电又须采用10小时率核容放电,意味着维 护人员必须长时间值守,枯燥乏味,令人困乏。显而易见,传统的蓄电池核容放 电工作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铅酸蓄电池的用户难以满足年度巡检核容放电要求。当蓄电池得不到合理的放电维护,其寿命就会大大缩短,而且无法及时发现 蓄电池组存在的质量问题,无法规避蓄电池组断路或者短路失效带来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引入蓄电池组远程核容系统,本文略加介绍一些系统基 本功能。 关键词:铅酸蓄电池;核容放电;10小时率;远程核容 1系统构成

图1系统构成示意图 远程维护控制终端:由终端服务器及相关控制软件组成。 信息传输通道:由通信网络提供信息传输通道。 61850协议转换器:将所采集得参量按61850协议进行转换。 远程核容装置:串入蓄电池组回路,改变蓄电池组电压,实现放电功能。 蓄电池组数据采集模块:采集蓄电池组的总电压、单体电压、单体内阻、单 体温度。 充电器参数采集模块:采集充电器(整流器)的交流参数、直流参数。 2 系统应具备功能 2.1在线监测功能 主站软件可以数据、图表、曲线等多种形式,展现蓄电池工作状态、电池组 组端电压、各单体电池电压、单体温度、单体内阻、电池组充/放电电流、电池 组环境温度等参数。 2.2 静默式远程在线核容放电测试功能 主站软件可以对站点蓄电池进行远程在线容量测试的功能,即通过主站软件 下发指令,使蓄电池针对电源实际负载进行在线放电,以多重放电参数为条件, 其中任意参数达到阈值自动停止放电;系统准确记录精准的放电时长、放出容量、单体电压、单体温度变化情况,并自动生成放电报告。通过上述功能,应能实现 无需维护人员在站点值守即可进行蓄电池放电核容测试。 2.3 放电测试报告自动生成功能

变电站蓄电池在线核容技术研究

变电站蓄电池在线核容技术研究 作者:吴海霞李朝津杨成亮鲍立香王国辉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9年第02期 摘要:针对變电站直流蓄电池传统的核容放电的低效及高费用等缺陷,依托一整套蓄电池充放电在线检测管理系统,并采用新的蓄电池组核容放电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实现变电站蓄电池的远程在线核容放电,极大简化蓄电池组的核容放电测试工作。 关键词:蓄电池;核容放电;在线监测 中图分类号:TM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02-0156-02 0 引言 按照DL/T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规定,“阀控蓄电池核对性放电周期为:第一次上线或故障修复后的阀控蓄电池组,需按要求进行全核对性放电试验,并且以2年左右的周期进行校核,超过5年的设备,校核时间周期压缩到1年”,电池系统应不小于两年的周期完成一次核容流程。对系统中无第二组备份DC供电源的蓄电池组,需全面离线进行完全核容,并按规定投切备份电池组到变电站直流供电系统中。 1 技术应用背景 (1)传统方式进行充放电实验前,蓄电池组两端的连接器需一一核查,排除松动,并且在核容时,仪器与电池组都是手动实现连接,可靠性大打折扣,风险巨大。(2)放电流程中,需要数人对电池组的单体温度参数和环温实时进行检测,并统计各蓄电池组充放电电压,时间等信息,工作量巨大,也很容易出错,不具备复制性和便捷性。(3)蓄电池组在放电时,依照传统的方式是使用夹子加在蓄电池两端,如果操作失误,很容易引起巨大风险,对整体系统的稳定带来很大的不可控性。系统随时有瘫痪的风险。 2 蓄电池在线核容功能单元设计 2.1 智能监测终端 蓄电池核心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全面依托现场安装的智能监控设备,比如此设备可将蓄电池的温度,电压等参数实时传送到数据管理中心去。 2.2 智能维护终端 DC直流电源系统与智能维护终端的系统网络图如图2所示。

蓄电池组单体放电不合格故障分析及处理

蓄电池组单体放电不合格故障分析及处理 摘要:变电站蓄电池组对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及可靠供电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进行充放电及核容试验,通过检查及分析相关数据能及时发现蓄电池组的缺陷。本文针对500kV XX站蓄电池组的一例缺陷,分析其原因及相关处理措施,为今后发现及解决相似缺陷提供经验及方法。 关键词:蓄电池;核容;容量不足;开裂;更换 前言 在直流系统运行中,蓄电池组在市电中断或整理器设备发生故障时,担负着对负载单独供电的任务,使供电不中断;在短路冲击或正常负荷起始冲击等情况下,承担超出整流器额定输出的部分,也有平滑滤波的作用。蓄电池组的可靠决定了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而直流系统的稳定对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500kV XX站#1蓄电池组核容情况与分析 1.1核容的意义 蓄电池定期充放电也叫核对性放电,核对其容量,并使极板有效物质得到均匀活化。一方面检查电池容量和健康水平,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另一方面能活化板上的有效物质,保证蓄电池的正常运行。 1.2 核容情况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变电站站用交直流电源设备管理细则》中5.9.4项规定了直流电源设备的定期检验周期;而5.9.4.1项规定了新安装的蓄电池组在验收时应进行全容量核对性充放电,以后每隔2年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运行4年以上的蓄电池组,应每年进行1次全容量核对性充放电。 500kV XX站#1蓄电池组(数量54只)于2016年10月30日投产,班组根据规定安排2018年06月19-20日进行投产后第一次核容,试验过程中以0.1 电流放电时间10小时,放电容量100%,其中#50电池单体电压最低,为1.843V,充电结束后内阻测量值正常,合格。 2019年1月14号-15号期间,班组人员对500kV XX站#2蓄电池组进行投产后第一次核容,同时现场勘查运行人员于1月2号上报的#1蓄电池组#50电池单体蓄电池欠压的缺陷,由于为了两组电池下次核容时间相近,于是决定在#2蓄电池组核容合格后再次对#1蓄电池组进行核容。2019年01月17-18日,班组人员对#1组蓄电池再次进行核容试验。以0.1 电流放电至6.5小时,#50已下降至1.8V,电压特性比较图如下图1,将#50蓄电池拆离后继续放电,放电3.5小时后终止,其他蓄电池容量为100%,电压最低分别为#26蓄电池1.846V、#49蓄电池1.848V,压特性比较图如下图2。放电终止后恢复蓄电池组接线,投入充电,经完整的三段式充电流程后,测量蓄电池组内阻,内阻测量值正常,记录如下图3电池内阻测量值记录表。 图1电压特性比较图(第一阶段0-6.5小时)图2电压特性比较图(第二阶段6.5-10小时) 1.3 数据分析 根据图3电池内阻测量值记录表54个电池的内阻值相差不大,看不出问题。但根据电压特性比较图分析:#50单体电池容量下降较快,曲线明显与其他电池不一致,另外#26、#49单体电池的曲线与其他电池曲线有一定离散现象,而且

基于并联型直流电源系统在线核容方法研究

基于并联型直流电源系统在线核容方法研究作者:杨思安 来源:《价值工程》2018年第31期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并联型直流电源系统实现在线对蓄电池核对性放电的方案,分析阐述并联型直流系统原理及采用并联型直流电源进行在线核容的可行性,进一步分析并联型直流电源核容的实现条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搭建了并联型直流电源系统核容试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并联型直流电源系统在线对蓄电池核容是可行的。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a parallel DC power supply system is proposed to realize the on-line battery checking discharge. The principle of parallel DC system an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a parallel DC power system for on-line checking capacity are analyzed. The realization conditions of the parallel DC power supply are further analyzed, and a parallel connection is set up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allel DC power system is feasible for on-line test capacity. 关键词:并联型直流电源系统;核对性放电;在线核容 Key words: parallel DC power system;checking discharge;test battery capacity on-line 中图分类号:TM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1-0250-03 0 引言 电力系统厂站直流电源中的后备蓄电池组是由54/104节单体2V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串联组成,需定期开展核对性放电维护工作,以检验蓄电池组实际容量是否大于80%标称容量。核对性放电是蓄电池容量试验,其方法是:将蓄电池脱离运行,以规定的放电电流进行恒流放电,当一个单体蓄电池放电到了规定的终止电压,应停止放电,以此单体电池到达终止电压时放电时间与放电电流来估算容量。长期以来,电力系统运维人员对蓄电池核对性放电主要利用传统的电阻箱或者放电仪进行放电试验,将放电仪作为负载进行I10恒流放电试验。此核容方式有以下缺点: ①蓄电池组须脱离直流母线,无法在线全容量核容,蓄电池组所存储化学能全部以热能形式消耗掉,浪费了电能。 ②此试验需要有备用电池组,对于单组蓄电池的站点存在不方便,更适合具备两套电池组的站点。 ③此方式不能测试每一节蓄电池容量,以容量最低的一节决定整组容量,其他部分电池的劣化或落后程度需要剔除后再放电才可准确判断出来容量。

基于DC-DC升压远程通信蓄电池核容系统的实用化分析

基于DC-DC 升压远程通信蓄电池核容系 统的实用化分析 摘要:蓄电池组放电,常规采用 10 小时率放电,意味着工作人员必须长时间值守,枯燥乏味,令人困乏。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通信蓄电池核容系统主要有发热负载智能远程方式、DC-AC逆变并网充放电方式、DC-DC boost升压方式,。 关键词:发热负载,DC-AC逆变并网,DC-DC boost升压; 一、前言 2019年楚雄局进行了2个110KV变电站4套蓄电池远程充放电系统的建设,系统的搭建、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总共耗时1个月左右。4套远程充放电设备均通过BOOST升压给通信负载供电的组网方式。系统主要包括主站部分和厂站部分,主站包括服务器及客户端电脑,厂站包括核容终端设备、单体采集模块、总采集模块、辅助电缆等。厂站系统通过调度数据网Ⅱ区以TCP/IP方式将数据上送至主站平台。 实测中DC-DC BOOST升压方式约将蓄电池电压提升2V左右,当蓄电池电压高于高频开关电源电压时主要由蓄电池对负载供电。 站内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组网图及实现功能 2.1组网图

2.2后台系统有以下功能: (1)可实时显示蓄电池运行详细数据,包括电池组总电压、充电电流/放电电流、单体电压、单体温度。 (2)将上述数据记录在系统中,用户可以随时查询指定周期的历史数据。 (3)每次放电维护作业完毕,可自动生成详细报表,对蓄电池健康状态做出 分析,可轻松甄别落后的单体电池发出维修或更换通知。 (4)各种图表显示:总电压曲线图、单体电压曲线图、充电/放电电流曲线图、单体温度曲线图、单体电压/容量柱状图等,在门户的告警模块中实时显示异常 的告警信息,并根据用户设置的告警通知渠道(系统弹幕通知、声音、邮件、短信)进行告知相应维护人员。 (5)可实现一键控制远程放电功能,系统下位机自动完成放电前相关接线调整,使运维人员轻松完成放电核容维护工作;其次,管理软件也可设置定期放电。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放电电流过小的问题 问题描述: 我局两个变电站四组电池,由于负载电流都比I10小许多,只能按照实 际负载电流大小进行放电,核容时间均超过12小时,违背了南方电 《Q/CSG1206007-2017 电力设备检修试验规程》对于蓄电池容量检查的要求, 即采用 I10 电流进行恒定电流放电,蓄电池容量应为标称容量的 80%及以上的 规范性操作的要求。 解决的办法: 暂无有效措施,若后续建设的站点总负载电流比单组蓄电池I10小,则 不建议采用BOOST升压给通信负载供电的组网方式,可考虑假负载发热放电或逆 变并网方式。

蓄电池直流内阻测量准确度的检测方法蓄电池组在线监测系统逻辑节点定义

A 录附 (规范性附录)蓄电池直流内阻测量准确度的检测方法 A.1 直流内阻基准值的测量准确度A.1.1基准值的建立GB/T 19638.1中两点测定法测定的直流内阻值为基准值;a)应按中两点测定法测定的直流内阻值为基准GB/T 19638.1b)现场安装的产品由蓄电池生产制造厂按的要求。中值,并应满足DL/T 637-19974.18 基准值测量准确度的检测A.1.2、800Ah、500Ah、选择不同标称容量的蓄电池作为基准值测量对象。选择容量为200Ah、300Aha)2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各二只,测试前使这些蓄电池充满电后,静置1000Ah经过核容验证容量为100% 个小时。只测量对象进行直流内阻值测试,每只蓄电池测量六10b)被检在线监测系统(产品)对选定的: RR的平均值R次,按下式计算后五次测量结果~zz1z5R R+ R+ R+R+z5z1z4z3z2?R z5)(1 只测量对象进行直流内阻值中两点测定法对选定的10c)蓄电池恢复充满电后,按GB/T 19638.1 R: R~R的平均值测试,每只蓄电池测量六次,按下式计算后五次测量结果bb1b5R R+++ R R+R b5b4b2b1b3?R b5)2(计算得到被检产品直流内阻的测量准确度:d)RR-?bZ%?100?R Rb3)(——测量准 确度;式中:γR ——被检产品的测量结果平均值;R z——两点测定法的测量结果平均值。R b 直流内阻增量测量准确度的检测A.2 数据直接比较法与GB19638.1-2014A.2.1的电力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常用标称容量规格较少,需要通过直流和12Va)对于标称电压6V 内阻增量检测产品的准确度。基准值内不同变化量(阻值)的标150%5只在1b)对选定的只蓄电池作为测量对象,通过串接中两点测定法GB/T 19638.1)进行直流内阻值测试。被检产品直接测得和校准后的高精度分流器准电阻( 要求得到被检产品直流内阻测量准确度。测定的直流内阻值,按A.1.21 A.2.2直流内阻增量的标准电阻法 a)已通过A.1直流内阻基准值测量准确度检测合格的产品,现场的交接验收和期间校验可采用标准电阻法; b)选择5只在150%基准值内变化量的0.2级分流器,例如蓄电池直流内阻为2mΩ时,选择2000A/100mV(50uΩ)、800A/100mV(125uΩ)、400A/100mV(250uΩ)、200A/100mV(500uΩ)、100A/100mV(1000uΩ),作为直流内阻增量的标准电阻R-;t2t1c)按图A1所示接线,通过在选定的蓄电池一个极柱串接标准电阻,形成2个测试点t、t。被21检产品分别测试蓄电池直流内阻值r(图中的t与t电阻)和包含串接标准电阻的直流内阻值r t0-t21t0-t10(图中的t与t电阻),经r - r 计算得r 。t1-t2t0-t220t0-t1 3.被测蓄电池。1.被检产品、2.经校准检验用的标准电阻、图中:直流内阻增量标准电阻法的检测接线图图A1 :)式计算,得到产品的增量测量准确度γ4用已知的一个标准电阻R 值按(t1-t2

西安金泽电气蓄电池组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变电所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 技术要求

1、概述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蓄电池是变电所通信、继保支撑电源中的重要的电源设备,也是继配电柜、电源屏、UPS等核心供电设备后的最核心部分。其在各设备系统中充当了“心脏起搏器”的功能。一旦外部供电发生故障,不间断电源或者保护电源所配套的蓄电池就必须做到“一键启动”,切实成为运行供电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障。因此,蓄电池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可靠性和可用性。蓄电池还有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平时很少真正使用。变电所一般使用的电源都是一级负荷,加之现在的电网质量较高,故很少发生供电故障,蓄电池一般多处于“旁路”或“休眠“状态。 另外,大部分城市的变电所等使用了免维护蓄电池。出于“免维护”口号的误导,众多用户放松了对蓄电池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这就造成了蓄电池早期容量的降低和损坏,使蓄电池不能满足备用时间要求,因蓄电池容量不足或者失效造成的运营故障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做好蓄电池在外电正常状态下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蓄电池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就成了当前重点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在运行维护单位对该系统相对重视的地方,蓄电池维护方式主要采用万用表测量每支电池端电压、组电压;内阻测量采用内阻仪对每支电池进行内阻测试,并与电池厂家标准内阻进行对比;电池运行一段时间对电池进行周期性维护,维护大多以时间为界定进行蓄电池放

电充电,或者采用放电仪对蓄电池进行整组核对性放电试验。但是同样存在一下客观问题,电池组正负极都要拆卸,操作不当可能引起短路事故;系统少了一组备用电池,另一组电池质量尚不清楚,系统瘫痪风险大;放电后两组电池存在较大电压差,并联恢复时产生巨大火花;电池电能全部通过假负载散热消耗,热源的存在是个不安全因数;浪费电池储能,浪费空调制冷电能;破坏电池和设备的运行环境;充放电时间长,需要维护人员时刻守护,强度大、效率低; (二)必要性 经过调研,大多电源系统的蓄电池自开通运行后,或多或少会发生蓄电池故障,电池热失控、电池鼓包、漏液、容量衰减等、维护不到位等问题。蓄电池的选型、质量难以控制,导致不断有质量低下的厂家产品进入用户电源系统中,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设备投运1~2年就出现因个别电池故障,造成整组蓄电池容量不足80%的情况。长期服役的后备电源系统中的蓄电池,存在产品自然的衰减老化、偶发性故障,受各种环境变化因素影响,日常维护欠缺,造成电池组加速老化乃至提前失效。 加装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代替人工进行巡检,及时掌握该电源系统工作状态;主要数据有电池总电压、电池组电流、电池组容量、电池组衰减比例、维护信息、维护建议、故障信息等;代替人工进行维护,定期或计划性实现电源自动进行维护性放电,电池电压均衡自动维护、解决断开外部电源进维护而造成系统安全隐患。电源系统配置

中国南方电网责任有限公司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QB 中国南方电网责任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2011 中国南方电网蓄电池组在线监测 装置技术规范 Configu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tation-side Equipment of Battery Monitoring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修改稿)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使用条件 (2) 5 技术要求 (3) 6 包装、标志和储运要求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比对试验 (8) 附件B(资料性附录)部分参数监测必要性说明 (10) 附件C(资料性附录)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I/O接口表 (12) 附录D(资料性附录)蓄电池内阻测试方法 (14) 附录E(资料性附录)装置检验要求 (15)

前言 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以下简称装置)主要解决蓄电池组目前运行及维护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监测关键的参数来自动分析蓄电池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维护建议,是保证蓄电池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设备。 为规范设备的配置、功能及性能指标,统一建设标准,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强其可维护性和可管理性,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有5个附录,附录A~E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审核: 审定: 批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