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检测实验报告

蓄电池检测实验报告

蓄电池检测实验报告

概述:

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池类型,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动车、太阳能发电等领域。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蓄电池的性能会逐渐下降,甚至失效。因此,对

蓄电池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非常重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测试,评估蓄电

池的性能和健康状况。

实验过程:

1. 开路电压测试:

首先,我们使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开路电压是指在没有负载的情

况下,蓄电池两极之间的电压。通过测量开路电压,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蓄电池

的电能储存情况。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三个不同类型的蓄电池进行测试,并记

录下它们的开路电压。

2. 内阻测试: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蓄电池的内阻测试。内阻是指蓄电池内部电阻,它会影响

蓄电池的输出能力和充电效率。我们使用了专用的内阻测试仪器,将其连接到

蓄电池的正负极上,并记录下测试结果。通过内阻测试,我们可以判断蓄电池

的老化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故障。

3. 容量测试:

蓄电池的容量是指蓄电池能够存储的电能量。为了测试蓄电池的容量,我们使

用了恒流放电法。具体而言,我们通过连接一个已知电阻和蓄电池,使其以恒

定电流放电。然后,我们记录下放电时间和电流,并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蓄电

池的容量。通过容量测试,我们可以评估蓄电池的实际储电能力。

4. 充放电效率测试:

最后,我们进行了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测试。充放电效率是指蓄电池在充电和

放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效率。我们使用了充放电测试设备,将蓄电池充电至满

电状态,然后以恒定电流放电至放电截止电压。通过记录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

和时间,并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充放电效率。通过充放电效率测试,我们可以判

断蓄电池是否存在能量损耗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对蓄电池的性能和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通过开路电压测试,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蓄电池开路电压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其内部化学反应

和电解液有关。通过内阻测试,我们可以判断蓄电池的老化程度,如果内阻过高,说明蓄电池已经损坏或寿命接近。通过容量测试,我们可以评估蓄电池的

实际储电能力,如果容量低于标称值,说明蓄电池性能下降。通过充放电效率

测试,我们可以判断蓄电池是否存在能量损耗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评估其

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结论:

蓄电池检测实验是评估蓄电池性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开路电压测试、内阻测试、容量测试和充放电效率测试,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蓄电池的状态。这

对于确保蓄电池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以及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具有重

要意义。因此,定期进行蓄电池检测是必要的,并根据实验结果采取相应的维

护和更换措施,以确保蓄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蓄电池实验报告doc

蓄电池实验报告 篇一: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报告 2 篇二:蓄电池测试 报告 蓄电池测试报告 使用单位:凯翔电池型号:产品名称:制造厂商:测试单位:凯翔测试人员:测试日期:打印日期:测试站点:凯翔 05 XX-11-10 XX-02-20 电流曲线图: 特性比较图: 单体条形图: 容量分析: 篇三:实验报告01--车用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 实验一车用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 实验时间:XX年9月29日实验地点:A-08 107 指导教师:亢凤林 一、实验目的 1、认识铅酸免维护蓄电池 2、高效放电计在检测蓄电池技术状况中的正确使用; 3、认识和正确使用蓄电池充电机。 二、实验设备

蓄电池、12V高率放电计; GZL-24V-60型过载保护硅整流充电机。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1、观察6-QW-54蓄电池外观; 记录:可以看到两个接线柱:红色的一个标有“+”,另一个黑色标有”—”两个都是螺栓接线柱,一个蓄电池技术状态观察窗口,从外边可以看到蓝色的圆点 2、观察蓄电池技术状态指示器 记录:看到蓝色的圆环中间位黑色的圆点 记录分析:说明技术状态良好存电充足 3、12V高率放电计的正确使用; (1)使用高率放电计辨别蓄电池正负极 方法步骤:把高效放电计两个接线端接在蓄电池的两极,要保证两个接线柱都与电极接触完好,通过观察高效放电计的只是灯判定蓄电池的正负极。 (2)使用高率放电计辨别蓄电池技术状态 方法步骤:保持高效放电计的两个接线端接通蓄电池的两极,通过观察放电计上的电压表示数,观察时间最好不超过五秒。 测量数据:11.2V 数据分析:11—12V技术状态良好,9-11V技术状态较好,小于9V技术状态不好。通过本次测量电压表示数为11.2V

蓄电池放电实验报告

蓄电池放电实验报告 蓄电池放电实验报告 引言: 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源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了更好地了解蓄电池的性能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次蓄电池放电实验。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蓄电池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电压变化,探讨蓄电池的放电特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 蓄电池:本次实验选用了一块12V铅酸蓄电池。 - 负载电阻:使用了不同阻值的电阻,包括10Ω、20Ω和30Ω。 -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 2. 实验方法: - 将蓄电池连接到负载电阻上,并将万用表接在电路中,以测量电压。 - 在每个负载条件下,记录蓄电池的初始电压。 - 开始放电,记录不同时间间隔下的电压变化。 -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蓄电池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电压变化数据。以下是我们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1. 实验结果: - 在10Ω负载条件下,蓄电池的初始电压为12.6V。在放电过程中,电压逐渐

下降,经过30分钟,电压降至11.5V。 - 在20Ω负载条件下,蓄电池的初始电压为12.4V。在放电过程中,电压下降速度较快,经过20分钟,电压降至10.8V。 - 在30Ω负载条件下,蓄电池的初始电压为12.2V。在放电过程中,电压下降更为迅速,经过10分钟,电压降至9.5V。 2. 实验分析: - 负载电阻的不同会对蓄电池的放电速度产生影响。负载电阻越小,放电速度越快,电压降低得更快。 - 蓄电池的初始电压也会影响放电速度。初始电压越高,放电速度越慢,电压降低得相对较慢。 - 蓄电池的容量也会影响放电时间。容量越大,蓄电池能够提供的电能越多,放电时间越长。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 负载电阻的不同会对蓄电池的放电速度产生明显影响。 - 蓄电池的初始电压和容量也会对放电速度和时间产生影响。 -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蓄电池和负载电阻,以充分利用蓄电池的能量。 实验的局限性与改进: 本实验虽然对蓄电池的放电特性进行了初步探索,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本实验仅选用了一种类型的蓄电池进行测试,对于其他类型的蓄电池可能存在差异。

蓄电池检测实验报告

蓄电池检测实验报告 蓄电池检测实验报告 概述: 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池类型,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动车、太阳能发电等领域。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蓄电池的性能会逐渐下降,甚至失效。因此,对 蓄电池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非常重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测试,评估蓄电 池的性能和健康状况。 实验过程: 1. 开路电压测试: 首先,我们使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开路电压是指在没有负载的情 况下,蓄电池两极之间的电压。通过测量开路电压,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蓄电池 的电能储存情况。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三个不同类型的蓄电池进行测试,并记 录下它们的开路电压。 2. 内阻测试: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蓄电池的内阻测试。内阻是指蓄电池内部电阻,它会影响 蓄电池的输出能力和充电效率。我们使用了专用的内阻测试仪器,将其连接到 蓄电池的正负极上,并记录下测试结果。通过内阻测试,我们可以判断蓄电池 的老化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故障。 3. 容量测试: 蓄电池的容量是指蓄电池能够存储的电能量。为了测试蓄电池的容量,我们使 用了恒流放电法。具体而言,我们通过连接一个已知电阻和蓄电池,使其以恒 定电流放电。然后,我们记录下放电时间和电流,并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蓄电

池的容量。通过容量测试,我们可以评估蓄电池的实际储电能力。 4. 充放电效率测试: 最后,我们进行了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测试。充放电效率是指蓄电池在充电和 放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效率。我们使用了充放电测试设备,将蓄电池充电至满 电状态,然后以恒定电流放电至放电截止电压。通过记录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 和时间,并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充放电效率。通过充放电效率测试,我们可以判 断蓄电池是否存在能量损耗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对蓄电池的性能和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通过开路电压测试,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蓄电池开路电压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其内部化学反应 和电解液有关。通过内阻测试,我们可以判断蓄电池的老化程度,如果内阻过高,说明蓄电池已经损坏或寿命接近。通过容量测试,我们可以评估蓄电池的 实际储电能力,如果容量低于标称值,说明蓄电池性能下降。通过充放电效率 测试,我们可以判断蓄电池是否存在能量损耗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评估其 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结论: 蓄电池检测实验是评估蓄电池性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开路电压测试、内阻测试、容量测试和充放电效率测试,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蓄电池的状态。这 对于确保蓄电池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以及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具有重 要意义。因此,定期进行蓄电池检测是必要的,并根据实验结果采取相应的维 护和更换措施,以确保蓄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实验报告

试验题目: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实验 目录 试验题目: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实验 (1) 1.实验目的: (2) 2.动力电池简介 (2) a)车载动力电池介绍 (2) b)国内电动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标准 (2) 3.实验仪器 (3) 4.试验方法 (4) 5.数据处理分析 (5) a)分析不同温度下、不同倍率下电池能放出或充进的电量 (5) b)电池的直流内阻特性(与温度、SOC关系) (7) c)电池开路电压与温度的关系 (9) d)电池的开路电压稳定时间 (10) e)电池的功率特性(与温度、SOC关系) (11) f)各温度下电池特性比较 (12) 6.实验总结 (14) 7.附录 (14) a)参考文献 (14) b)数据处理代码 (15)

1.实验目的: 1)了解动力电池主要性能参数 2)了解动力电池基本性能试验标准及方法 3)了解动力电池试验设备 4)基本掌握试验结果分析方法 2.动力电池简介 a)车载动力电池介绍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可以分为蓄电池和燃料电池两大类,蓄电池用于纯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及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燃料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汽车(FaV)。主要类型有主要有阀控式铅酸蓄电池(VRLAB)、碱性电池(Cd-Ni)电池、MH-Ni 电池)、Li-ion 电池、聚合物Li-ion 电池、Zn-Ni 电池、锌-空气电池、超级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等。 而就电池性能而言,不同需求造成了对电池的性能需求不同。HEV有汽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更强调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因此更注重电池的比功率(要求高达800——1 200 W / kg);PHEV和EV完全以电池作为动力,更强调充电后的续驶能力,因而更关注电池的比能量(要求达到100——160 Wh/kg)。 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中,锂离子电池生产成本相对较低,重复充电利用非常方便,相比其他可携带能源具有更高的成本优势。其还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大、工作范围宽等特点。因此,这类电池成为了目前最受欢迎的动力源。 b)国内电动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标准

手蓄电池实验心得体会

手蓄电池实验心得体会 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我在这个专业学的是电池。这个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一个专业方向。这个专业主要是针对学生学完了这个专业后直接就业问题而设计的,主要从事一些对电气和电子设备要求较高的行业。这次做手蓄电池的实验是我在大学里第一次接触到了实验设备做电池实验,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电池。所以在这次实验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所以也在这次实验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一、对本系统的了解 在实验室里主要是一些简单的仪器。所以在本实验之前并没有了解本系统,对于系统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也没有一些概念。在实验开始之前有几个疑问,由于不懂而一直没有解决。虽然这次的实验是属于基本操作,但还是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首先,在使用本系统之前,要先了解好系统工作原理。在了解过程中要注意自己对于系统知识的掌握,不懂地方要及时向老师请教。 二、对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过程进行介绍。 首先就我们的实验原理进行了介绍,我们先在电池充电器上充电。然后就是给电池充电。在给电池充电的时候,我们用电池充电线和电池充好电,然后我们再对电池充电。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要给电池充电,而且我们要保证对电池进行一定的放电。就这样我们要电池就给电池进行一定放电才能完成我们给电池充电。 三、对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手蓄电池实验是我们这个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实验室我们必须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平时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不要怕麻烦,别人,只要我们多去尝试一下,自己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学习的榜样。只有在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学会了知识之后才会为自己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做实验之前一定要注意对自己实验过程中操作规程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实验能力。

手触式蓄电池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手触式蓄电池实验报告 篇一:36.手触蓄电池 实验三十六手触式蓄电池 【仪器介绍】 如图36-1所示,手触式蓄电池演示仪由三块金属板(两块铝板和一块铜板)和一台检流计组成,其中铝板1接检流计负 极,铜板和铝板2接检流计正极,通过演示理解接触电位差的概念。 【操作与现象】 1.用左手握住铝板1,同时用右手握住铝板2,观察表盘读数的变化,然后交换左右手再观察结果; 2。用左手握住铝板1、同时用右手握住铜板,观察表盘读数的变化,然后交换左右手再观察结果。 3.改变两手湿润程度、按压力度时,重复以上步骤观

察指针偏转的格数有何不同。 铝 板1 铜板 图36-1手触式蓄电池 铝板2 【原理解析】 (a) (b) 图36-2原理图 要使金属内电子脱离金属表面的束缚所需的功,称为该金属的逸出功。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逸出功,逸出功越小表明该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两种不同的金属相互接触时,逸出功小的金属将失去电子而电位升高,逸出功大的金属将获得电子而电位降低(如图36-2(a))。结果这两种金属之间就产生了电位差,称之为接触电位差。 设wA、wb为金属A与b的逸出功(且wA?wb),则它们的接触电势差为: VA?Vb??wA?wbe 因此,相互接触的两块金属就相当于一个电池,如果在它们之间接一个电流计,当回路闭合,电流计就发生偏转,表明回路中有电流。

现将双手分别按住铜板(wcu?4.5eV)和铝板 (wAl?4.28eV)时,由于人手上带有汗液,而汗液是一种电介质,里面含有一定量的正负离子,同时铝板比铜板活泼,铝板上汗液中的负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而把外层电子留在铝板上,使铝板集聚大量负电荷,铜板上集聚大量正电荷。当用导线把铜板和铝板连接起来,铝板上的电子通过电流计将向铜板移动,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故电流计指计偏转。此时两块金属板通过人体连接构成了一个等效电池(如图36-2(b)所示),即手触蓄电池。 【知识拓展】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1745~1827)对电流的早期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将导体分为第一类导体(金属)和第二类导体(潮湿导体),并发现产生电循环的本质条件是必须由两种不同的第一类导体和第二类导体组成回路。1799年,他发明了一种直接倍增两类导体的组合接触法,这就是一片片潮湿的纸板隔开的一对对锌版和铜板组成的伏打电堆。他还发明了第一个伏打电池组。他的发明和运用开拓了电学的研究领域。后人为纪念伏打在电学上的贡献,将电动势和电势差的单位以他的姓氏命名为伏特。 篇二:手蓄电池原理 人手汗液带有少量的盐溶液(nacl),盐溶液是一种电解质,里面含有钠离子(na+)、氯离子(cl-)、氢离子(h

手蓄电池实验报告

手蓄电池实验报告 手蓄电池实验报告 引言: 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它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手蓄电池则是一种简易的电池装置,它由一些常见的材料组成,如铜片、锌片、酸性液体等。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制作手蓄电池并观察其工作原理,加深对 电池的理解。 材料与方法: 材料:铜片、锌片、酸性液体(如柠檬汁或醋)、导线、电灯泡 方法: 1. 将铜片和锌片分别连接到导线的两端。 2. 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酸性液体中。 3. 将另一端的导线连接到电灯泡。 实验过程: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准备好了所需的材料,包括铜片、锌片、柠檬汁、导 线和电灯泡。然后,我们将铜片和锌片分别连接到导线的两端,并将其插入装 有柠檬汁的容器中。最后,我们将另一端的导线连接到电灯泡上。 实验结果: 当我们完成电路连接后,电灯泡立即亮起,发出明亮的光芒。这表明手蓄电池 成功地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电能,并供给给了电灯泡。我们还注意到,电灯泡的 亮度与柠檬汁中的酸性浓度有关,浓度越高,电灯泡的亮度越高。 实验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手蓄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当铜片和锌片插入酸性液体中时,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产生了电流。这些化学反应可以通过以下方程式表示: Zn + 2H+ → Zn2+ + H2↑ Cu2+ + 2e- → Cu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锌片被氧化,释放出电子,而铜离子被还原,接受了这些 电子。这种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子流经导线,进而驱动电灯泡发光。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电灯泡的亮度与柠檬汁中的酸性浓度有关。这是因为酸性 液体中的酸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电流越大,从而使电灯泡发出更亮的光芒。这也说明了电池的电压与酸性液体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手蓄电池的工作原理。手蓄电池是一种简易的 电池装置,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驱动电器设备工作。我们还发现,电 池的电压与酸性液体中的离子浓度有关,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电池技术 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总结: 手蓄电池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实验,通过亲手制作电池并观察其工作原理,我们对电池的运作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不仅增强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还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电池的应用和未 来发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手蓄电池实验不仅仅是一次实验,更是一次探索和 发现的旅程。

原电池实验报告范文

原电池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名称:电池的供电能力测试 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电池的供电能力测试,比较它们的电压稳定性和持续使用时间,以便选择合适的电池供电设备。 实验材料: 1.三种不同类型的电池:锰碱性电池、铅酸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2.直流电压表。 3.一组灯泡。 4.电线和插头。 实验步骤: 1.将三种不同类型的电池分别连接到直流电压表上,测量其其空载电压。 2.将每种电池依次连接到灯泡上,记录下灯泡亮度和亮起的时间。 3.重复步骤2,每种电池进行三次测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比较。 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 1.锰碱性电池:初始电压为1.5V,灯泡亮度较高。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压逐渐降低,灯泡亮度也下降。在持续使用约5小时后,电池电压降至无法驱动灯泡的水平,灯泡熄灭。

2.铅酸蓄电池:初始电压为12V,灯泡亮度较高。铅酸蓄电池的电压相对稳定,使用时间较长。在持续使用约10小时后,电池电压降至无法驱动灯泡的水平,灯泡熄灭。 3.锂离子电池:初始电压为3.7V,与锰碱性电池相比,灯泡的亮度略低。但与铅酸蓄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使用时间较长。在持续使用约8小时后,电池电压降至无法驱动灯泡的水平,灯泡熄灭。 实验结论: 1.不同类型的电池有不同的供电能力和电压稳定性。 2.锰碱性电池供电能力较弱,电压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不断下降。 3.铅酸蓄电池供电能力较强,电压相对稳定,使用时间相对较长。 4.锂离子电池供电能力较强,电压相对稳定,使用时间较长。 5.根据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电池供电设备时,应根据具体需求和所需使用时间来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 实验改进: 1.增加更多种类的电池进行测试,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2.增加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测试,以进一步比较电池的性能。 3.使用更精确的仪器进行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4.增加对电池循环充放电次数的测试,以进一步了解电池的寿命和稳定性。 注意事项:

蓄电池在线核对性放电试验操作手册

蓄电池在线核对性放电实验操作手册 制定 编写 日期 通信系统后备蓄电池组通过一段时间旳使用后,会因电池内活性物质脱落、变质、电解液减少、正极格栅腐蚀或硫化等因素,使电池组旳实际容量逐渐减少。为了掌握蓄电池组旳真实放电工作状况,确认市电停电后蓄电池组旳保证供电时长,保障设备安全供电,应定期对在用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测试。 蓄电池旳放电测试有两种方式:核对性放电实验和容量实验。 核对性放电实验是指每年以实际负载做一次(UPS使用旳密封电池,每季度一次)放电实验,每次放出电池组额定容量旳30%-40%。通过核对性放电实验可以检查出各只单体电池间旳连接与否可靠,电池内部与否有短路、断开等故障,整组电池放电性能与否严重劣化、与否存在落后电池等。 容量实验是指每三年做一次容量实验,放出电池组额定容量旳80%。使用六年后旳电池应每年一次。对于UPS使用旳6伏或12伏电池,每年做一次。容量实验是一种完整旳检测方式,只有通过容量实验才干真正判断电池旳放电性能。 根据《电源、空调维护规程(修订版)》旳规定,结合全省旳实际状况,制定本操作手册,以电池核对性放电实验为手段,理解全省在网运营旳蓄电池设备供电保障能力,指引现场维护人员操作措施,提高全省旳动力专业蓄电池维护水平,保障蓄电池设备旳运营安全。 本手册只合用于蓄电池核对性放电实验。

一、蓄电池核对性放电实验前旳检查 在进行蓄电池核对性放电实验前,应对有关旳通信电源系统和环境等设施进行必要旳检查。检查内容涉及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一、电池室环境及电池外观检查; 电池室环境检查: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氢气,如果电池室密封较好,并且没有通风设施会导致氢气浓度过高,极易发生爆炸,属于严重旳安全隐患。并且空气流通不好,新鲜度局限性,对人员安全也存在较大风险。在放电实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通风状况良好。 电池组外观检查:检查极柱、连接条有无松动、变形、腐蚀,温度与否异常,电池壳体有无损伤、泄露、变形等。 发现问题应一方面解决隐患,在没有完毕隐患解决此前不能进行放电实验。 二、发电机工作检查; 核对性放电实验须放出电池额定容量旳30%-40%,如果电池性能较差,在通过放电实验后又恰逢市电停电,则电池后备时间将明显局限性,必须立即启动油机供电。如果油机不能及时供电,则通信设备将存在断电旳严重风险。因此在放电实验前对油机旳检查是非常必要旳,若发现油机供电存在问题,应一方面解决隐患,在没有完毕隐患解决此前不能进行放电实验。 检查内容: 1、开机前检查启动电池旳电压、电解液液位、进排风、机油、水箱防冻液水位、加热器及缸体温度等; 2、市电/油机倒换机构能否正常操作,接触器、开关能否动作; 3、油机启动后,检查输出电压、转速、油压、水温等参数与否正常,油管与否漏油、水管有无裂纹; 4、油机空载运转正常,但是也许在加载后,因水温升高,压力增大,导致水管泄露、破裂,油管因温度升高软化,接头松动脱落等多种问题,导致油机故障停机。

太阳能充电实验报告

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充电实验报告 被测材料:充电控制器:SR-SL10A;蓄电池:NP12-70ah;太阳能板:18V-45W 使用仪器:SPL121交直流功率计,万能表 一、充电控制器参数: 1.IP68防水等级,铝制外壳设计,能有效的防止各种腐蚀。 2.12V/24V系统电压自动识别。 3.LED数字显示和防水按键操作,使用简单快捷。 4.改进三段式充电算法,每周对蓄电池进行一次均衡充电,有效防止蓄电不均衡和 硫化现象,提高蓄电池使用寿命。 5.五种负载工作模式,方便使用在各种路灯及监控设备上。 6.外置温度传感器,具有高精度温度补偿。 7.参数设置掉电保存功能,无需重复设置,使用方便快捷。 8.各种状态指示。 9.具有过充、过放、过载保护以及电子短路保护与防反接保护。 https://www.360docs.net/doc/6419007510.html,S防雷保护。 产品实物图及接线图 二、光伏板参数: 1、最大功率45W。 2、最大电流2.5A。 3、短路电流2.73A。 4、最大充电电压18V。 5、开路电压12.5V。

三、实验操作 按照充电器控制器接线图把充电器和蓄电池连接好,再连接太阳能板和充电器,在太阳能板和充电器中间串上SPL121交直流功率计,通过计算机和SPL121功率计通讯数据实时监控太阳能板的充电状况。 1、在晴朗无云天气下和晴朗有云天气下光伏板转换功率。 晴朗无云状态下测试曲线

由曲线图和数据表格可以看出,在无云天气太阳照射下,时间2012-9-19 13:30湖州(东经119度14分––120度29分、北纬30度22分––31度11分之间),用此光伏板产生的功率在21W左右。无云层状态现功率变化较小。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化学电池温度系数的测定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化学061 学号13 姓名沈建明

实验名称 化学电池温度系数的测定 日期 2009.4.20 同组者姓名 史黄亮 室温 19.60℃ 气压 102.0 kPa 成绩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原理和电位差计的操作技术; 2、学会几种电极和盐桥的制备方法; 3、通过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求算有关 热力学函数。 二、基本原理 (一)、凡是能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都称之为电池对定温定压下的可逆电池而言: (),T p nFE G r m =-∆ (1) r m p E n F S T ∂⎛⎫=∆ ⎪∂⎝⎭ (2) r m p E nE F nFT H T ∂⎛⎫=-+∆ ⎪∂⎝⎭ (3) 式中,F 为法拉弟(Farady)常数;n 为电极反应式中电子的计量系数;E 为电池的电动势。 另, 可逆电池应满足如下条件: 1.电池反应可逆,亦即电池电极反应可逆。 2.电池中不允许存在任何不可逆的液接界。 3.电池必须在可逆的情况下工作,即充放电过程必须在平衡态下进行,亦即允许通过电池的电流为无限小。

因此在制备可逆电池、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应符合上述条件,在精确度不高的测量中,常用正负离子迁移数比较接近的盐类构成“盐桥”来消除液接电位。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也可满足通过电池电流为无限小的条件。 (二)、求电池反应的Δr G m 、Δr S m 、Δr H m 设计电池如下: Ag(s) | AgCl(s)|饱和KCl | Hg 2Cl 2(s) | Hg(l) 分别测定电池在各个温度下的电动势,作E —T 图,从曲线斜率可求得任一温度 下的 p E T ∂⎛⎫ ⎪∂⎝⎭ 利用公式(1),(2),(3)即可求得该电池反应的Δr G m 、Δr S m 、Δr H m 三、仪器、试剂 SDC —Ⅱ数字电位差综合测试仪 1台 精密稳压电源(或蓄电池) 1台 SC —15A 超级恒温槽 1台 铜电极 2只 铂电极 1只 饱和甘汞电极 1只 恒温夹套烧杯 2只 HCl (0.1000mol·kg-1) AgNO3(0.1000mol·kg-1) 镀银溶液 镀铜溶液 KCl 饱和溶液 四、实验步骤 一、电极的制备 1.银电极的制备 将欲用的两只Pt 电极(一个电极Pt 较短,作为阳极,另一个电极作为阴极,用于镀银)浸入稀硝酸溶液片刻,取出用蒸馏水洗净。将洗净的电极分别插入盛有镀银液(AgNO 3 3g ,浓氨水,KI 60g )中,控制电流为0.3mA ,电镀1h ,得白色紧密的镀银电极一只。 2.Ag-AgCl 电极制备

锂电池实验报告

篇一: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合成及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合成及性能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锂离子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掌握锂离子电极材料工艺路线; 2.掌握锂离子电池组装的基本方法; 3.掌握锂离子电极材料相关性能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4.熟悉相关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二.实验原理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所谓锂离子电池是指分别用二个能可逆地嵌入与脱嵌锂离子的化合物作为正负极构成的二次电池。人们将这种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转移来完成电池充放电工作的,独特机理的锂离子电池形象地称为“摇椅式电池”,俗称“锂电”。以licoo2为例:⑴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中脱嵌,在负极中嵌入,放电时反之。这就需要一个电极在组装前处于嵌锂状态,一般选择相对锂而言电位大于3v且在空气中稳定的嵌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做正极,如licoo2、linio2、limn2o4、lifepo4。⑵为负极的材料则选择电位尽可能接近锂电位的可嵌入锂化合物,如各种碳材料包括天然石墨、合成石墨、碳纤维、中间相小球碳素等和金属氧化物,包括sno、sno2、锡复合氧化物snbxpyoz(x=0.4~0.6,y=0.6~0.4,z=(2+3x+5y)/2)等。三.实验装置及材料 1.实验装置: 恒温槽,冰箱,搅拌器,管式电阻炉,真空干燥箱,鼓风干燥箱,铁夹,分液漏斗,研钵,烧杯,ph试纸,循环水真空泵,漏斗,抽滤瓶,滤纸,玻璃皿,温度计; 2.实验材料: 乙醇,醋酸镍,醋酸钴,醋酸锰,碳酸钠,去离子水,氨水,乙炔黑,pvdf,nmp,lioh;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样品的制备及准备 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lini1/3co1/3mn1/3o2:分别称取摩尔比为1:1:1的醋酸镍(ni(ch3coo)2·4h2o)、醋酸钴 (co(ch3coo)2·4h2o)、醋酸锰 (mn(ch3coo)2·4h2o),用去离子水溶解,溶液金属离子总浓度为1mol·l-1。快速搅拌的同时逐滴加入na2co3溶液,用nh3·h2o控制反应的ph值在8~12之间,温度恒定在40~80℃之间,生成有着均匀阳离子分布的三元混合碳酸盐ni1/3co1/3mn1/3co3,反应完成后继续陈化18h。将所得碳酸盐沉淀过滤,并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以彻底除去所残留的锂盐、钠盐。然后将沉淀物置于鼓风烘箱中85℃干燥12h。干燥后按化学计量比1:1.05与 lioh·h2o在研钵中彻底混合,将沉淀物干燥后置于电阻炉中,在空气氛围下于600℃-900℃烧结。 2.组装模拟电池 按80:10:10(wt%)称取所制备的活性物质lini0.4co0.2mn0.4o2、乙炔黑、粘接剂pvdf,将前两者充分混合后加入到溶解了pvdf的nmp中,充分混合调至糊状后将其均匀地涂布在铝箔上,然后于真空干燥箱中120℃干燥4h后取出,裁成直径为1.2cm的圆片。以金属锂片为负极,celgard2400微孔聚丙烯膜为隔膜,以1mol/l lipf6/ec+dmc+emc (1:1:1体积比)为电解液,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组装成cr2025型扣式电池,然后静置一段时间即可测试。 3.循环性能的测定 (1)连接模拟电池与测试装置:循环伏安法测试采用三电极实验电池体系进行,三电极实验电池体系依次放入锂对电极、锂参比电极、膈膜及制备好的正极,加入电解液,再组装成三电极实验电池;测试仪器采用上海辰华仪器公司的chi660a电化学工作站;(2)置试验参数:锂离子电池:以0.1c恒流充电至4.5, 1c恒流放电,终止电压为3.0v的放电制度开始试验;(3)验结果保存及处理。四.实验测定结果及分析 1.循环性能的测定

动力电池实验指导书讲解

动力电池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车辆工程新能源教研室 学院 2016 年 5 月

目录 实验一动力蓄电池和纯电动车辆整车结构认识 (1) 实验二纯电动汽车电池电量模拟检测 (4) 实验三纯电动汽车电池及电机温度模拟检测 (9)

外TC 实验一 动力蓄电池和纯电动车辆整车结构认识 一、实验目的 认识蓄电池的外部和内部结构和了解纯电动汽车整车结构布置 二、实验方法及步骤 1铅酸电池解体件的结构认识,要求能分辨出正、负极板和隔板,正、 负极桩,并知道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 1-1所示。 图1- 1铅酸蓄电池的结构组成 2. 锂离子电池解体件的结构认识,要求能分辨出正、负极板和隔板,正、 负极桩,并知道锂离子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 1-2所示。

负极 电解液 图1-2锂离子蓄电池的结构组成 3.电动汽车整车结构布置认识,要求能分辨出电动车的电源系统、底盘系统、电气系统、车身及附件四部分。如图1-3所示。Array图1 -3北汽纯电动汽车解剖图 (1)电源系统:蓄电池组、电机控制系统、点火开关、充电装置等。 (2)底盘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前后悬挂系统、前后刹车系统、转向系统、驻车 系统等。 (3)电气系统:灯光组合开关、电喇叭开关、前照灯、小灯、杀y车灯、倒车灯、组合仪表

等。 (4)辅助系统:车架、座椅、档位开关、油门踏板、刹车踏板等。 4.电动汽车通电演示 (1)插上电源线打开点火开关到ON档位置,此时仪表灯亮起。确保电量高于 40% (2)踩下刹车踏板仪表上的“刹车指示灯”亮起;将档位开关置于“ D'档位 置,组合仪表上的”前进指示灯“亮起;松开手刹,组合仪表上的”手刹指示灯“熄灭;轻踩油门踏板,此时电动车将前进。将档位开关置于”R “档位置, 组合仪表上的”倒车指示灯“亮起,轻踩油门踏板,此时电动车将倒车。 (3)观察仪表电量的显示,如果电量低于20%寸,就需要充电了。将专用的充电线缆连接电池的充电接口和220V电源插座进行充电。观察组合仪表的电量显示,一般要到3-5小时充满。(注意:充电时电动车必须处于停止状态) (4)使用完毕后,关闭点火开关,断开电源开关。 三、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2.画出实验用的电动汽车的结构布置图。 四、思考题 简述纯电动车不能启动可能发生的故障。

电池调查报告_1

电池调查报告 电池调查报告1 当今社会,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电池。电池既能供电,又便于随身携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所以很是受欢迎。但你们想过吗?没用的废电池该如何处理呢?乱扔一节废电池会带来什么后果吗? 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得知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锌、铅、镉、汞、锰等。据专家测试,一粒小小的纽扣电池就能污染600立方米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你们看看,乱仍一颗电池的危害竟有这么大!废旧电池如果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电池腐烂后,其中的汞、镉、铅、镍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再渗透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健康。人如果汞中毒,会患中枢神经疾病,死亡率高达40%;废旧电池中的镉元素,则被定为致癌物质。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啊! 暑假中我调查了好多家庭发现电池在家家户户普遍使用,你看遥控器、手机、相机、刮胡刀、电动玩具……哪一样能离得开电池呢!各种不同型号的电池都普遍存在。我仔细调查了我家电池使用量。空调遥控每年需4节电池,电视遥控需2节,爸爸的刮胡刀需10节(现改为用充电的了)妈妈的手表及汽车遥控等约需3粒纽扣电池,还有各种可充电池,对了还有我的玩具所需的电池。简单算一下,我家每年产生废电池至少15节,我问了很多亲戚和同学,发现我家还算少的,就按平均每家15节算,我们瓯北30万人每年至少会有一百万节废电池,你看能污染多少水和土地啊。 有什么办法呢?我来告诉大家把!我们可以在垃圾桶边放一个专门收废电池的桶,做到分类回收,并由专门工厂进行专业处理。同时对大家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和提醒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还是有人将废电池乱扔或与垃圾一同处理,可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