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匠童心教学设计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题

1.今天上课前我先让同学们欣赏两幅画,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呀?

2.同学们,这两幅画都是老师临摹的一位我国绘画大师的作品,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3.今天就带领大家来走近这位大师。

二、教授新知

1.齐白石简介:我国杰出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12岁学木

工,后做雕花木匠并学画画,同时也学诗文、书法和篆刻,六

十岁定居北京,以卖画和篆刻为职业。他的作品不仅受到家乡

泥土气息和民间艺术的滋养,而且将我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法

发挥的淋漓尽致,更为难得的是老年的齐白石仍然保持着一颗

童心,他爱生活,喜欢画小鱼小虾,蜻蜓青蛙等一些小生灵。

他笔下的这些小生灵如同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儿童,在画面上跳

跃。

2.欣赏齐白石的作品。

3.总结作品:取材自然形象逼真趣味生动

4.齐白石作品的构图。

”形“S”形等等。

所以我们在画的时候要根据画的内容、纸张的大小、所表达的意境来选择好合适的构图。

5.下面老师给同学们示范齐白石虾和桂鱼的画法,我画的时候同学们注意观察,用笔方法和用笔技巧。

6.看完了老师的表演你们觉得画国画好玩吗?同学们想不想学?虾和桂鱼画的时候对墨色的控制和技法的要求比较高,今天我们先学习画小鸡,等大家熟练以后我们再画虾和桂鱼好吗?

7.示范小鸡的画法。

8学生练习作业,教师进行指导。

三、展示评价

组织画展,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出好的作品,并进行奖励。

童心是小鸟教学设计

《童心是小鸟》 一、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为大调式,3/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共有四个乐句,采用了排比句式,节奏基本相同,曲中含有附点音符和休止符,使得旋律欢快跳荡;第二乐段旋律变得优美而舒展.歌曲旋律优美、舒缓,歌词富有诗意,很形象的把儿童比喻成一只快乐的小鸟,反映了他们活泼向上、充满朝气地精神风貌。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歌曲。能用轻盈、优美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感受3/4拍的节奏特点。 四、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歌曲旋律。 五、教学难点:体会歌曲的情感,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绪,运用力度记号来表现歌曲。 六、教学发展点:运用轻盈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歌唱。 七、教学准备:投影教学光盘课件电子琴小鸟卡片 九、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亲爱的同学们!一年四季的变化,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生机与诗意,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感受、体验四季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课件展示四季里童趣图片感受天真快乐的童趣) 生:说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童趣童乐的图片,拉近学生对童年时的美好回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够和学生产生情感认同,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师:四季也给老师的童年带来很多美好的回忆,我也曾在春天悄悄在栽下希望的小树,也曾在夏天追打着淘气的浪花,也曾在路边和小朋友一起拾捡秋天的落叶,也曾幻想冬天和雪孩子成为伙伴的童话梦想,童年是一幅画,童心是一首诗……(点击课件出示歌词) 师:有感情朗读歌词小诗。 二、教授新课 1、教师范唱并朗诵 师:童年不只是一首诗,它还曾是老师童年心中流淌的一首动听的歌。 [设计意图:以诗绘歌通过教师生动的诗朗诵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勾起学生对美好童年的

新版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五 年 级 上 册 美 术 教 》 案 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该教材改变过去以技术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着力真善美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等教学内容。 , (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 (二)促进学生智力和才能的发展。 (三)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点: 1.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3.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4.学习浅显常见美术字的写法。 — 5.学习浅显的彩墨画知识和技法。 6.学习简单的手工的基本方法。 难点: 1.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操作态度,进一步提高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力。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来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一定的了解,及一些 正确执笔.运笔与运墨的方法。 4.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 ; 1.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提高美术审美能力,体会审美情趣。 2.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欣赏与评述能力。 三.主要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2.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工艺、欣赏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4.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课外拓展方法 ( 1.积极拓展课后内容,如《安全标识》《民间木雕》《彩色的世界》……渗透 相关课外知识,增加文化内涵。 2.注重课前准备和课前知识的积累,在信息积累的过程中了解课堂内容。 五.教学进度表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童心是小鸟》教学实录

《童心是小鸟》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珍惜美好、幸福的童年时代,体会无拘无束,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为自己的心灵赋予更多美好的含义,健康成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力求从听,辨,感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有表情的随着伴奏演唱《童心是小鸟》,知道这是一首两段曲式的歌曲。能用歌声表现两段曲式的对比关系。感受3/4拍的节奏特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和表现歌曲的情感。用歌声表现两段曲式的对比关系。感受3/4 拍的节奏特点。 【教学难点】 准确的演唱大三度旋律音程和八度大跳。用歌声表现两段曲式的对比关系。【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乐,创设情境 师:1、很高兴今天能来到这里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一节音乐课,希望这节课能带给你们更多的欢乐。 2、同学们,你们正处在最快乐的童年时光,每一个季节也都有自己快乐的 故事。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生: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互相说说心中的故事,指名交流。(我喜欢春天,春天放风筝。夏天捉小鱼,秋天捡枫叶,冬天堆雪人) 师:同学们的生活真是太丰富了!老师真羡慕你们!今天有一位小朋友,他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把自己在一年四季经历的有趣的故事唱给大家听,你们愿意听吗? 生:愿意 师:现在就一起让我们听听吧!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个小朋友在一年四季里都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播放音乐《童心是小鸟》音乐) 二、讲解歌词内容 师:歌曲我们听完了,(出示多媒体)谁来说一说这个小朋友他在一年四季里都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我们按照季节来说,先从春天说起。万物复苏的春天来了,他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马茂祥:我把小树苗栽到春天的故事里 师:听的真仔细,很棒(出示多媒体) 绿树成荫夏天他经历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马爱斌:我把小蜻蜓送回夏天的目光里 师:非常好(出示多媒体) 硕果累累秋天他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刘轩:我把小鸽子放飞在秋天的歌声里 师:很好(出示多媒体) 银装素裹冬天他经历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童心是小鸟》教学设计

《童心是小鸟》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科音乐年级五年级教学形式唱歌 教师王超群单位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 课题名称《童心是小鸟》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音乐课学习,已具备一定识谱的能力,节奏感较好。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乐学,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从而达到有感情的表现歌曲,以情带声。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于歌曲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表达对于童年美好生活的热爱。 2、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活泼、快乐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过程和方法:通过聆听、合作演唱的方法,表现歌曲的美好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分享四季的感受和趣事体会四季给童年带来的欢乐。(多媒体播放《童心是小鸟》FLASH) 新授课: 一、聆听与感受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同学们,首先让我们来仔细聆听这首歌曲,体会一下这首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呢? 2、再次聆听,了解歌曲的节奏。 师:这是一首活泼快乐,旋律十分优美的歌曲,那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下这首歌曲,之后我将请一位同学告诉我这首歌的节拍是什么样的呢? 师:歌曲听完了,那么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问题的答案呢? 师:这是一首4/3拍的歌曲,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请大家一起伸出你们的双手击打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全体起立,跟着歌曲的旋律一起律动。 二、教唱歌曲 1、朗诵歌词。(多媒体展示大歌片) (1)学生集体朗诵; (2)教师朗诵; (3)对比教师和学生朗诵之间的不同; 总结:老师读的有长的地方、有停顿的地方,是有节奏的读出了歌词,注意了节奏中的休止符以及停顿部分。

(4)全体带上节奏有感情的齐读歌词。 2、教师教唱歌曲 (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学生小声跟唱 (2)教师放慢弹奏速度,学生用“LA”歌曲 (3)处理在学唱中遇到的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4)再次齐唱歌曲,教师通过对比教学法教授休止符的唱法 (5)教师钢琴伴奏,全体代入歌词齐唱歌曲。 (6)播放录音范唱,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喜悦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 三、教学延伸,创作表现 1、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音乐家把歌名定为《童心是小鸟》呢? 生讨论回答:把童心比做小鸟,表达了少年儿童美好幸福的童年时代,就像小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一样,快乐、美好、无拘无束。 师:同学们优美的歌声让老师仿佛回到了美好的童年,小鸟在空中自由的飞翔,同学们的歌声在上空快乐的回荡,童年真美好。 2、唱一唱,跳一跳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小鸟的头饰,那么下面我们把全班同学分为二组,一组同学演唱,一组同学带上小鸟的头饰表演,同学让我们一起化身为快乐的小鸟,唱起来,跳起来,自由的飞翔在童年的天空中。 四、小结 师:童心是美好而纯真的,但我们不会独自享受快乐,从小我们就应该懂得分享,通过我们这一节课的共同努力,我发现同学们的歌声越来越美了!现在就让我们把那快乐的歌声传向远方,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在音乐的天空自由飞翔!(播放《童心是小鸟》),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板书设计

新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优秀教案全册

新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优秀教案全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风筝风筝飞上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在编写上,从参观、探访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画家故居人手,通过参观、探访画家故居,了解画家的生平、艺术风格以及历史地位。这样的编写意图,充分体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欣赏课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文化氛围、文化情景中进行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充分感受美术作品的内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画家的代表作,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以及其对近代绘画史的贡献。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辩证地去欣赏画家及其作品。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谈话引入。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怎样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 2、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学生把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 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 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三、举一反三,欣赏其他三位画家的画。(以学生欣赏为主,老师进行方法指导。) (1)启发学生用以上学得的方法欣赏潘天寿的作品。

最新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童心是小鸟》教学设计3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童心是小鸟》教学 设计3

《童心是小鸟》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5 6 5 ▏3 4 5 ▏1 2 3 4 ▏ 5 ?▏ (师)同学们,请起立,同学们好。 1 5. ▏6 3. ▏5 4 3 2 ▏ 1 ?▏5 5 6 7 ▏1 ?▏ (生)你好,你好,薛老师你好。老师你好! 二、新学导入 师:亲爱的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呀,分别是? 生:四个,春、夏、秋、冬。 师:一年四季的变化,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生机与诗意,给我们的童年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感受、体验四季带给我们的乐趣。 课件(展示四季里童趣图片感受天真快乐的童趣) 生:谈感受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有感情朗诵歌词 (1)师:童年不只是一首歌,它还是老师童年心中流淌的一首优美的诗。 (点击背景音乐) (2)生随音乐齐读歌词 2、学唱歌曲 (1)师:不同情绪的歌曲可以带给人们不同心灵的感受,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几拍子的歌曲?拍子的强弱规律有什么特点?

(2)生:喜悦地,3/4,强弱弱。 (感受三拍的强弱规律,更好的演唱出歌曲的意境)(出示《童心是小鸟》的曲谱图片) (3)用“啦“模唱旋律(随伴奏音乐模唱) (鼓励学生用流畅、愉悦的声音进行有感情的模唱) (4)有感情地填词演唱(播放音乐,随乐演唱)四、放飞梦想

师:请用一句话把你对童年的梦想写在小鸟的卡片上,让我们一起 放飞我们的梦想。 师:在同学们心中都有有趣的四季生活,童年的美好时光如诗、如歌、如画,让我们再次唱响《童心是小鸟》一起追寻那美好的时光吧。 (点击课件播放歌曲音乐,学生模仿老师一边唱歌一边贴小鸟卡片)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好!让我们的童心插上小鸟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吧!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童心是小鸟》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 《童心是小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歌曲中演唱感受3/4拍,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 2、能力目标:能学会演唱歌曲《童心是小鸟》,用轻盈而富有弹性的歌 声表现愉快的精神面貌。 3、情感目标:力求从听,辨,感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 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感 2、用歌声表现两段曲式的对比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3/4拍节奏特点,附点四分音符及休止符的准确演唱【教学切入点】 以培养学生聆听能力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逐步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创设情境,基本练习 1、用柯尔文手势训练音高 3、5、6、3、5、2、 4、3、1、2 师:上课前给同学们请来了几个音符小朋友,不知同学们还认识它们么 2、将所练习的音组成歌曲中某段旋律进行演唱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师:我们给这些音符朋友安排座位,将它们排在一起,用“啦”唱出它们

师:这是几拍子的?有什么特点呢?介绍3/4拍子歌曲特点是强、弱、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音准能力;感受3/4拍节奏特点,为学习新歌曲减轻难度) 三、导入新课 1、多媒体幻灯片出示许多“心”的形状 (设计意图:让学生给心取名字,揭示出“童心”,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想象力) 2、聆听歌曲,感受体验 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这首歌叫做《童心是小鸟》,歌中描述了哪几个季节的美?大家能从歌词中发现“我”都和谁成了好伙伴呢? (设计意图:在每一遍聆听前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听,激发学生听赏的专注力,听懂歌词内容,重视“听”的教学。) 四、学唱歌曲 1、带着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教师教一遍,师生接力一遍) 师:童年是多么美妙的时光,让我们一起在诗歌中放飞我们的童心吧! 师:请同学们再观察这四条节奏,找出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从直观的节奏谱让学生快速发现曲中的不同之处,强调休止符与附点节奏的演唱,将重难点贯穿在学唱中,较快的掌握歌曲难点) 2、趣味感受四季,走进歌曲。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我想,如果让这些优美的文字化成一个个快乐的音符,再用动听的声音唱出来,那一定更美,同学们想听吗?(老师跟伴奏范唱,带上头饰) 3、分四季进行教唱,引出歌谱 ①快乐童年之旅第一站——春天 ②快乐童年之旅第二站——夏天 ③快乐童年之旅第三站——秋天 ④快乐童年之旅第四站——冬天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画音乐_浙美版

画音乐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色彩的冷暖变化、块面变化、笔触变化等方法,表达节奏和情感 2、了解抽象绘画作品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提高对美术作品的表现能力 3、通过欣赏音乐、画音乐、增强审美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如何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情绪 2、难点:如何整体地表现出音乐的情绪基调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多媒体、油画棒、水粉颜料、绘画纸 (教师)范画、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1、律动游戏、激趣导入 师生共同做律动小游戏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横线、折线、竖线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波浪线、螺旋线、蜗牛线 (3)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并用肢体语言表现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教师随着悠扬的旋律画出变化的线条) 音乐、舞蹈与绘画一样,都是人类的艺术的重要形式,人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音乐不仅可以听,可以舞,还可以“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音乐》2、探究实践,视听画结合 (1)听两段不同的音乐,用线条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学生听《茉莉花》和《兔子舞》两段乐曲,并用不同的线条描绘出两首乐曲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2)教师出示《多啦A梦》漫画,由学生根据对话框的外形变化,给漫画配音,从而读懂声音的高低变化,体会不同的“面”变现不同的声音 (3)探究如何表现声音的大小变化 ①学生听两种打击乐器:鼓和镲。探究如何用“点、线、面”和“色彩”表现两种不同的声音 (鼓的声音沉闷、浑重;镲的声音清脆、响亮) ②学生探究,如何表现鼓和镲从低到高的声音变化 (通过线条的长短变化、形的大小变化、色彩的深浅变化等) (4)体会音乐中的“情绪色彩” ①听《悲伤的乐曲》感受到悲伤低沉,说一说会用哪些色彩表现? ②听《金蛇狂舞》感受喜庆热烈,说一说会用哪些色彩表现 (5)欣赏大师作品,整体认识如何用绘画语言表现音乐 ①欣赏康定斯基作品《第十三号即兴曲》,说一说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旋律?(康定斯基被人们称为“画布上的音乐师”。在画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如同音符般的因素存在,有一种与音乐相同的气质,像音乐一样具有流动性。作者让点、线、面处于急速的运动状态之中,在画面中,除了一团团大大小小的色斑和扭曲、激荡的线条以外,我们几乎看不到其他东西。画家还用淡淡的奶油色打底,造成了一种如同梦幻般的效果,笔触轻盈、快乐,一切都没有规律性,似乎是在精神世界中一闪而过却又无法清晰地辨认出来 纯粹以抽象的色彩和线条来表达内心的精神,这是康定斯基与其他画家的不同

《童心是小鸟》教学反思

11月22日 《童心是小鸟》教学反思 苏丹丹 今天,我上了节《童心是小鸟》的教研课。通过今天的这节音乐课,让我对我的音乐教学有了一次全新的认识。下面就是我对这堂课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学设计应该真实,不走形式主义。 《童心是小鸟》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是根据音乐教学目标要求,从兴趣导入,注重教学过程与方法的传授,在教唱过程中传授音乐知识,让孩子们不知不觉中掌握音乐知识。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过程上,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这首歌曲的分析处理上,而不是导入,创编等环节,当然这些环节不可少。我想这样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 二、音乐课教的不只是歌曲是,它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的一门课程。 上完这节音乐课后,我深刻体会到我想给学生们传授的东西他们并没有很好的掌握,课后听到领导以及各位老师对我的评课后才让我深刻意识到我的教学过程细节处理的还不够,虽然每一个环节都设计到了,但是却处理的不够全面,要求的还不到位,我想这可能就是我在教授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没有下足功夫,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至于仅仅教会学生这首歌曲,却没有让他们学会如何唱好这首歌曲。也许这是我的致命弱点,因此值得我们深思。 三、评价语应该更有针对性。 “你说的真好!”“你唱的很动听!”这是我这节课上最常用的评价语,说实话这些评价语并不都具有针对性,有的时候学生们的表现并不能达到我的要求,却仍然给予了肯定,特别是在教研课上,更多的评价语就像走形式,使得学生对这首歌曲的认识变得模糊,让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美的,什么样的音乐是动听的,我想这值得我深思,深思的不是在课堂上去否定学生,而是用鼓励的方式来激励他们表现的可以更好。其次我仅仅是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学生,以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却忽视了同学们的心声,没有去关注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忽视了学生间的互评与自评,这也是值得我反思的。

浙美版五年级美术教案

浙美版五年级美术教案 【篇一:新浙美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美术教案含教材分析】 2014学年第二学期浙美版五年级下册教案 啸秋小学余健 1.画家故居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 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和思想境界。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在编写上,从参观、探访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画家故居人手,通过参观、探访画家故居,了解画家的生平、艺术风格以及历史地 位。这样的编写意图,充分体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欣赏课要 在一定的文化背景、文化氛围、文化情景中进行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充分感受美术作品的内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画家的代表作,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以及其对近代 绘画史的贡献。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辩证地去欣赏画家及其作品。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 故居。(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 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谈话引入。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 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怎样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 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 2、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 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学生把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 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 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 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 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三、举一 反三,欣赏其他三位画家的画。(以学生欣赏为主,老师进行方法 指导。) (1)启发学生用以上学得的方法欣赏潘天寿的作品。 ①出示图片,学生自主欣赏潘天寿的作品《灵岩涧一角》(教师提 醒重点分析 它的构图、气势),从中了解潘天寿笔墨苍古、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 ②了解潘天寿的生平以及对近代国画界的贡献。(学生先说,教师 补充。) (2)欣赏丰子恺、林风眠的作品。 ①了解丰子恺、林风眠的生平。请参观过他们故居的同学介绍他们 的生平。教师重点介绍他们出国留学的经历,国外学习为他们的“中 西合璧”、“引外为中”创造了条件。 ②欣赏林风眠的作品《渔舟》,体验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 的风格;欣赏《菖兰》,感受构图的饱满,色彩的浓艳。③欣赏丰 子恺的《瞻瞻的车》、《小梦》、《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体 验漫画充满情趣的、简洁的美。 3、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 学生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创新。 教师小结:清末民初,国家动荡,中国绘画史上一度出现了萧条的 景象。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四位画家锐意进取、不断 改革,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绘画语言,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为 中国近代美术的发展创立了新的里程碑。 4、拓展延伸。

2018年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画家故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 (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怎样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 二、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学生把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三、举一反三,欣赏其他三位画家的画。(以学生欣赏为主,老师进行方法指导。) (1)启发学生用以上学得的方法欣赏潘天寿的作品。 ①出示图片,学生自主欣赏潘天寿的作品《灵岩涧一角》(教师提醒重点分析它的构图、气势),从中了解潘天寿笔墨苍古、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 ②了解潘天寿的生平以及对近代国画界的贡献。(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2)欣赏丰子恺、林风眠的作品。 ①了解丰子恺、林风眠的生平。请参观过他们故居的同学介绍他们的生平。教师重点介绍他们出国留学的经历,国外学习为他们的“中西合璧”、“引外为中”创造了条件。 ②欣赏林风眠的作品《渔舟》,体验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欣赏《菖兰》,感受构图的饱满,色彩的浓艳。 ③欣赏丰子恺的《瞻瞻的车》、《小梦》、《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体验漫画充满情趣的、简洁的美。 四、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

小学音乐公开课《童心是小鸟》教案。

《童心是小鸟》 --玄钟小学林元瑛 教学内容: 1、能学会唱歌曲《童心是小鸟》,并在欢快的学唱活动中展示自我,从中感受歌曲演唱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2、能从模仿和听赏中学会正确的发声方法,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并能对他人的演唱作出相应的评价。 教学重点: 1、学好歌曲《童心是小鸟》。 2、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歌曲。 教学难点学唱〈童心是小鸟〉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童之趣——歌曲演唱《童心是小鸟》 1、找童趣(体验歌词) 师:童年是快乐的,四季是多彩的。每一个季节豆油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故事。同学们,在你的心中最喜欢哪个季节呢?在这个季节里又有哪些有趣的事呢? (1)小组讨论,学生谈自己心中的四季趣事。播放《童心是小鸟》的旋律。 (2)指名发言。 (3)学生朗诵歌词,体验歌词。 师:老师把四季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小诗送给你们,诗名叫“童心是小鸟”,请大家仔细听,认真看。 (4) 诗中的四季童趣表现在那些地方呢? 2、唱童趣(体验旋律) 听一听: 聆听《童心是小鸟》,感受歌曲的节奏。

师:这是几拍子的歌曲? 生: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 敲一敲: 复听歌曲 师:你听到了哪几种节奏型呢?请想一想并把节奏敲出来。 想一想:31 51 3| 6 5 0|16 4 |65 5 – | 31 51 3| 6 505|16 4| 45 6–| ①这两个乐句有什么不同之处? ②休止符你觉得怎样唱才好? ③指出附点四分音符,引起学生的注意。 ④师生对比地唱一唱。 找一找: 师:仔细聆听歌曲,你能听出有几处地方带有附点四分音符节奏的地方?请用手势表示出来。 (2)演唱歌曲 ①请音乐基础好的同学先跟钢琴用“la”哼唱旋律,其余同学认真听,然后给予评价。 ②师:你会唱哪一句或你觉得哪一句最难唱? (对于学生提出来的难点,大家共同解决,并试着唱一唱) ③全班同学跟琴哼唱旋律。 ④全班同学跟琴唱歌词。引导学生用喜悦欢快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⑤分角色演唱歌曲。将学生分成春夏秋冬四组,每组演唱一个乐句,结尾部 分合唱。 ⑥请学生为歌曲创编律动并进行表演,同学评价。 ⑦全班同学怀着喜悦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3、编童趣(创编歌词) (1)分组作诗 师:同学们,你能将自己心中有趣的四季生活编入歌中吗?下面就让我们放

【教育学习文章】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该教材改变过去以技术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着力真善美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等教学内容。 (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 (二)促进学生智力和才能的发展。 (三)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点: 、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通过写生,认识一些透视现象。 3、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4、学习浅显常见美术字的写法。 5、学习浅显的彩墨画知识和技法。 6、学习简单的手工的基本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操作态度,进一步提高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力。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来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一定的了解,及一些正确执笔、运笔与运墨的方法。 4、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 、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提高美术审美能力,体会审美情趣。 2、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欣赏与评述能力。 三、主要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2、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工艺、欣赏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4、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课外拓展方法

新版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最新精编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洞水小学教学设计 学科:美术;任课班级:五年级;任课教师:张异;

2018年 2 月 26 日 浙美版(新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画家故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二、引导学1.画家故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 (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怎样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 二、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学生把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三、举一反三,欣赏其他三位画家的画。(以学生欣赏为主,老师进行方法指导。) (1)启发学生用以上学得的方法欣赏潘天寿的作品。 ①出示图片,学生自主欣赏潘天寿的作品《灵岩涧一角》(教师提醒重点分析它的构图、气势),从中了解潘天寿笔墨苍古、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 ②了解潘天寿的生平以及对近代国画界的贡献。(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2)欣赏丰子恺、林风眠的作品。 ①了解丰子恺、林风眠的生平。请参观过他们故居的同学介绍他们的生平。教师重点介绍他们出国留学的经历,国外学习为他们的“中西合璧”、“引外为中”创造了条件。

小学音乐_童心是小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童心是小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习休止符的巧妙运用;准确掌握3/4拍的节奏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力求从听、辩、感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启发学生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出学生愉快、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通过创编歌词的活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乐感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表演歌曲,体验四季中的欢乐情绪,体会无拘无束、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从而珍惜幸福的童年时光,能用童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轻巧、活泼、舒展、流畅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童心是小鸟》。 [教学难点] 歌曲中三拍子、休止符等音乐知识的的掌握,能运用所学知识到歌曲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常规方式问好; 2、通过和同学们交谈童年趣事导入到歌曲。 二、感受歌曲 1、播放《童心是小鸟》动画视频,并设问:歌曲中的小朋友在一年四季中的玩 伴分别是什么?(“小树苗”、“小蜻蜓”、“小鸽子”、“小雪人”) 2、出示图片及歌词引导同学们回答。 3、为了激励同学们学好这首歌的热情,播放中国少儿小金钟音乐大赛全国总决 赛金奖获得者陈湘铭、陈湘钰演唱的《童心是小鸟》视频。 4、教师范唱,让学生初次感受歌曲。 5、出示曲谱,讲解四三拍强弱规律。 6、通过拍手动作加深学生对四三拍的认识。 三、学唱歌曲 1、随歌曲的范唱,轻声唱,并提示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困难的乐句。

2、如果有生提出乐句,教唱乐句;如果没有学生提出则随老师的钢琴伴奏声音 放出一些跟唱歌曲。在此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唱错的乐句。 3、强调歌曲中的反复记号、休止符。 4、处理歌曲感情。 5、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分组加乐器表演歌曲。 四、创编歌词及例词演唱。 1、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下课后自己试着创编歌词。 2、跟伴奏演唱老师创作的歌词。 五、课堂总结。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増强,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对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应加强学生对识读乐谱、掌握音乐知识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对于音乐素养并不太好的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与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对在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鼓励他们起带头作用,发挥他们的特点。对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 效果分析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在本课中,我把这首歌曲始终贯穿于课堂上,激发了学习兴趣。一开始通过学生聆听教师范唱和提示教师弹奏的钢琴伴奏来体现3/4拍子的强弱规律,为后面学唱歌曲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在学唱歌曲中,我采用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歌曲中出现的的休止符比较难掌握,我运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为同学们提醒。这样一来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并不会觉得演唱困难,而是在动作表演中很自然的就唱会了。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聆听、体验、模仿作、表现等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实践感受、逐步拓展。使学生们能够通过音乐的表现,扎实的掌握教学重难点,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能让学生展示自我,并获得美的体验。

《童心是小鸟》教案

《童心是小鸟》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全国首届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大赛组委会推荐的歌曲。歌曲通过富有诗意的歌词十分形象地把儿童比拟成一只快乐的小鸟,把少年儿童纯真的童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反映了他们活泼向上、充满朝气的精神风貌。歌曲为大调式,3/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共有四个乐句,采用了排比句式,节奏基本相同,曲中含有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极富有特点,使得旋律欢快、跳荡,将我们带入了诗一般美丽的孩子天地里,表现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甜美生活的心情。中间插入了4小节衬词“啦啦啦”是上下段的连接,曲调轻盈跳跃,进一步抒发了孩子们喜悦欢乐的心情。紧接着第二乐段在节奏上作了变化,旋律变得优美而舒展,唱出了少年儿童无比欢乐的童年生活,尾声结束在主和弦的五音上,给人以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休止符的巧妙运用;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 2、能力目标:启发学生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3/4拍的节奏特点,表现出学生愉快、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表演歌曲,体验四季中的欢乐情绪,体会无拘无束、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从而珍惜幸福的童年时光,能用童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情绪,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和休止符的演唱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正处在最快乐的童年时光,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快乐的故事。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生: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互相说说心中的故事 指名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的生活太丰富了!老师真羡慕你们!今天有一位小朋友他来到我们的课堂,想把他在一年四季想做的事情唱给大家,你们愿意听吗? 生:愿意。 (播放音乐《童心是小鸟》音乐) 师:哪位同学说说看这首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生:速度较快,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 师:很好!那歌曲中唱的关于什么呢?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童心是小鸟》。(播放动画音乐) 师:听了以后,那位同学说说看歌曲唱的是什么内容?你们怎么理解“童心是小鸟”?生:歌曲唱了一年四季的活动,孩子的心情很愉快,都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 师:真棒!理解的真好! 师: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三、新课教学 1、师:这首歌是二拍子还是三拍子呢? 生:三拍子。 师:介绍三拍子歌曲特点,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声音特点是强、弱、弱的规律。 2、播放《童心是小鸟》音乐。 学生带着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一起再欣赏音乐。 3、朗诵歌词。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好歌词。 4、师有节奏的读歌词,让学生进行对比跟刚才同学们读的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生:老师读的有长的地方、有停顿的地方。 师:老师是有节奏的读出了歌词,注意了节奏中的休止符停顿。 5、划三拍子指挥图示,注意休止符停顿。 6、学生边划拍边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可用吸气代替。 师:同学们知道知了是怎么叫得吗?模仿一下。 师:为什么知了的歌声会这么动听呢?因为在它的歌声里,有一位好朋友叫附点四分音符,

五年级下美术教案-中国漆器_浙美版2014秋

中国漆器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漆器的基本知识、工艺特点。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1. 感受漆器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特有的人文内涵。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 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简单介绍漆器工艺。(图片展示) 漆器工艺: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但这里所说的漆,是指一种天然漆,一般称为生漆,俗称大漆,系漆树身上分泌的液汁,呈灰乳色,接触空气氧化,成栗壳色,干固后成褐黑色。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我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对日本等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代漆器工艺的种类有哪些呢?请同学回答。 这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和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二、主要作品赏析: 1.《木胎朱漆碗》(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木胎朱漆碗口径10.6×9.2厘米,高5.7厘米,底径7.6]×7.2厘米。此碗由一块木头镟挖而成,碗壁较厚,口部微内收,腹部弧线较深。碗底圈足较高且略外撇。碗表面呈朱红色,略有光泽。 整段木头镂挖而成。外壁雕刻成瓜棱形。敛口,扁鼓腹,矮圈足。斑驳的红色涂料经鉴定为有机漆,据测定应是掺有朱砂一类颜料的漆。 2.《彩绘描漆虎座双鸟鼓》(战国)战国,座长87.8厘米,高104.2厘米,宽15.9

厘米,此器是1965年在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出土时虎座、双鸟及鼓均已分散,并有残缺,拼合后经复制成了现在所见之物。它的造型新颖巧妙,极富想象力,运用漆、雕、绘三种工艺手段,创造了一个十分实用同时又非常美观的乐器,达到了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统一。 3.《彩绘人物故事图屏风(局部)》(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彩绘人物故事漆屏或称彩绘人物故事漆屏、北魏彩绘人物故事漆屏,该文物出土于司马金龙墓,该墓址坐落在山西大同城东南7.5公里处的石家寨村西南。 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为木质漆屏风,上绘有多幅人物故事画,色彩艳丽,线条清晰。这一漆屏既是魏晋时期漆器珍品,又是北魏绘画史上的佳作。 该文物反映了北魏的社会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彩画漆屏风大都已经朽散,从保存较好的两段看,绘画内容大部采自汉代刘向《列女传》故事,绘画艺术和油漆工艺都有很高的水平。它继承了战国和两汉漆画的优良传统,在相当大的画面上以富丽的色彩描绘了真实生动的多种图画,而技法上却较两汉前进了一大步。 4.《车马出行图圆奁》(战国)1987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战国,直径27.9,通高10.8cm。 夹丝胎。由盖、器身相套合而成,整器呈圆筒状,平底,盖顶部隆起。奁里髹红漆,奁外髹黑漆,并在黑漆地上以深红、桔红、土黄、棕褐、青等颜色彩绘花纹。盖顶绘凤鸟纹、变形蝶纹、卷云纹等图案,奁底周边绘勾连云纹,器身外壁绘凤鸟纹、卷云纹。盖外壁绘车马出行图,共有26人、4辆车、10匹马、5棵柳树、1头猪、2只犬、9只大雁等。这幅车马出行图写景状物,栩栩如生,场面十分壮观,生活气息浓郁,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古代漆画艺术珍品。出土时,奁里放置有花椒、铜镜、搽粉饰、骨笄、木片饰、蛤蜊壳等物。 5.《彩绘牛马鸟纹漆扁壶》(秦代)高22.8厘米、腹宽24.2厘米、厚7.8厘米1978年云梦睡虎地44号墓出土 盛水器,木胎,挖制。两腹一面绘雄壮有力的牛,另一面绘并肩前进的奔马和飞鸟。 壶体木胎髹漆,一侧绘牛,一侧绘奔马与飞鸟。此马奋蹄向前,尽管奔跑动态的表现不够娴熟生动,但飞鸟于马首之后,可见马奔之迅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