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止血包扎急救护理技术

一、止血

创伤性出血非常多见,出血量多时可引起休克,危及生命。快速而有效的止血,是急救的首要措施。

(一)操作程序

【评估】

1.评估患者伤口情况,出血的量和速度;评估患者全身情况

2.环境是否适宜操作,如光线是否充足,是否清洁

3.操作者操作是否熟练

【计划】

1.预期目标迅速止血;无不良反应。

2.用物准备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无菌敷料,止血带,衬垫等,没有止血带时,可用布条代替。

【实施】

1.止血带止血法是一种使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加压包扎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的临时止血方法。

(1)检查及暴露伤口。

(2)在使用直接压迫,改变肢体位置及指压止血法无效时方可使用止血带止血法。

(3)选择上止血带的位置。上止血带的部位:上臂上1/3处(距液窝一横掌处),大腿距腹股沟一横掌处,伤口的近心端、距伤口最近处。

(4)抬高患肢,使静脉血回流一部分。

(5)在上止血带的部位以布巾或纱布衬垫,使压力均匀分布并减少对软组织的损害。

(6)绑扎止血带:一手持止血带的一端掌心向上置于敷料上方,另一手将止血带适当拉长环绕肢体2~3圈扎在敷料和手指上方,再将止血带的末端塞入圈内,然后将手指抽出。压力以远端动脉波动消失为宜。

2.充气式止血带:上肢压力33.3~40kPa, 下肢53.2~66.5kPa。

3.其他止血方法:直接压迫法,使用止血海绵、止血粉止血,创可贴止血,止血钳止血法等。

【评价】

1.止血带使用方法正确,止血有效。

2.无不良反应。

(二)注意事项

1.扎止血带的部位正确:在伤口的近心端;前臂和小腿不适于扎止血带;上臂中1/3处不能扎止血带。

2.时间:尽量短,1小时为宜,最长不超过4小时,每隔半小时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再在该人平面绑扎,禁止在同一部位反复绑扎。

3.标记:佩戴使用止血带术的标记,注明开始时间、部位、放松时间,便于照护者和转运时了解情况。

4.保暖:肢体保暖,冬季防寒,因阻断血流后的肢体抗寒力差,易冻伤。上止血带处,不覆盖,便于观察。

5.观察:严密观察肢体的反应,是否有脱落、剧痛等反应。

5.冬天注意肢体保暖。

5.停用止血带前,应做好抗休克和手术止血准备。取下止血带时,先缓慢松开,轻轻抚按伤肢。

6.禁忌:伤肢运端缺血明显或有严重挤压伤时禁用此法止血。

二、包扎(dressing)

包扎是外伤急救最常用的方法,具有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药品和骨折位置,压迫止血及减轻疼痛的作用。

(一)操作程序

【评估】

1.评估患者包扎前要快速评估患者伤口的部位,有无出血,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有无休克等。

2.环境要求是否清洁、干净。

3.用物评估包扎所需物品是否符合无菌或清洁的要求。

4.操作者评估衣着整洁,包扎操作是否熟练。

【计划】

1.预期目标包扎的目的达到;无不良反应

2.物品准备卷轴绷带、三角巾、无菌纱布,可用毛巾、衣服、被单代替,胶布或安全别针,必要时备伤口消毒液

【实施】

1.卷轴带包扎方法

(1)包扎准备:①绷带准备:根据包扎部位选择干燥、清洁的绷带;②体位准备:维持舒适体位,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上肢放于桌面上,下肢放于凳上;③包扎部位准备:包扎部位皮肤清洁干燥,骨隆起处加垫。有伤口者,先清洗伤口,加盖敷料。

(2)绷带基本包扎法:

①环形包扎法:适用于绷带包扎开始与结束时;固定带端;包扎颈、腕、胸腹等处小伤口;②蛇形包扎法:适用于绷带不足时或简单固定;夹板固定;③螺旋形包扎法:适用于直径基本相同的部位如:上臂、手指、躯干、大腿;④螺旋反折包扎法:适用于直径大小不等的部位,如前臂、小腿;⑤“8”字形包扎法:适用于直径不一致的部位或屈曲的关节,如肩、髋、膝;⑥回返包扎法:适用于肢体的残端和头部的包扎。

2.三角巾包扎法简便、灵活。适于:大面积创伤的包扎,在急救中使用较广泛。

(1)头部包扎法

①风帽式头部包扎法:

a.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巾点各打一结,将顶角结放额部,底边巾点放枕结节下方。b.两角向面部拉紧,并反折包绕下颌,两角交叉拉至枕后打结。

②帽式头部包扎法:

a.将三角巾底边向上反折约3cm后,其中点部分放前额(平眉);

b.顶角拉至头后

c.将两角在头后交叉

d.顶角与两角拉至前额打结

(2)面部包扎法

①三角巾顶角打一结,放下颌处(也可顶角结放头顶处)

②将三角巾覆盖面部

③将底边两角拉向枕后交叉,然后在颈前打结。

④在覆盖面部的三角巾对应部位开洞,露出眼、鼻、口。

(3)肩部包扎法

①三角巾底角(A)拉向健侧腋下

②顶角覆盖患肩并向后拉

③用顶角上带子,在上臂上1/3处缠绕。

④再将底角(B)从患侧腋后拉出来,绕过肩胛与底角(A)在健侧腋下打结。

(4)胸部包扎法

①单胸包扎法:

a.将三角巾底边铺放在胸部,顶角超过伤肩,并垂直向背部。

b.两底角在背后打结,再将顶角带子与之相接,此法如包扎背部时,在胸前打扎。

②双胸包扎法:

a.将三角巾打成燕尾状,两燕尾向上,平放于胸部。

b.两燕尾在颈前打结

c.将顶角带子拉向对侧腋下打结,此法用于背部包扎时,将两燕尾拉向颈前打结。

(5)下腹部包扎法

a.三角巾底边向上,放于腹部。

b.两底角在后腰打结

c.将顶角从腿间拉向后,并与上结相结

(6)臀部包扎法

①单臀包扎法

a.将三角巾斜放臀部、顶角接近臀裂上方。

b.三角巾底角(A)朝下靠近腿间,底角(B)朝上横过腹部并靠近对侧髋前处。

c.用顶角带子在患侧大腿根部绕一周并打结。

d.将底角(A)拉至对侧髂上与底角B打结。

②双臀包扎法:

a.将两条三角巾顶角结在一起,放腰部正中。

b.两个向上的角围腰在腹部打结。

c.两个向下的角分别包绕两臀,并在大腿内侧相对处打纽扣结。

(7)四肢三角巾包扎法

①肢体包扎法:以三角巾底边为纵轴折叠成适当宽度(4~8cm)的长条、放伤口处包绕肢体,在伤口旁打结。

②肘、膝关节包扎法:根据伤情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度的长条,将中点部分斜放于关节上,两端分别向上、下缠绕关节上下各一周并打结。

③手、足包扎法:将手(足)放三角巾上,顶角从指(趾)端向上拉,覆盖于(足)背,再将底边缠绕腕(踝)部后,将两角在手腕(足踝)部打结。

【评价】

1.包扎牢固、美观,松紧适宜

2.无不良反应

(二)包扎注意事项

1.根据包扎部位,选择宽度适宜的绷带和大小合适的三角巾。

2.有伤口时,先清洗、消毒伤口,并盖上消毒纱布;操作时避免损伤伤口。

3.保持包扎肢体良好血运。不能使用湿绷带,以免绷带干燥时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包扎时压力松紧适宜,过紧影响血运,过松达不到固定的目的。包扎的方向是从远心端向近心端进行。包扎肢体末端宜外露,以便观察。包扎期间,如有不适、组织异常(苍白、发紫、麻木、疼痛),应松开重新包扎。

4.病人的位置要舒适;肢体要保持功能位置。

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止血包扎急救护理技术 一、止血 创伤性出血非常多见,出血量多时可引起休克,危及生命。快速而有效的止血,是急救的首要措施。 (一)操作程序 【评估】 1.评估患者伤口情况,出血的量和速度;评估患者全身情况 2.环境是否适宜操作,如光线是否充足,是否清洁 3.操作者操作是否熟练 【计划】 1.预期目标迅速止血;无不良反应。 2.用物准备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无菌敷料,止血带,衬垫等,没有止血带时,可用布条代替。 【实施】 1.止血带止血法是一种使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加压包扎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的临时止血方法。 (1)检查及暴露伤口。

(2)在使用直接压迫,改变肢体位置及指压止血法无效时方可使用止血带止血法。 (4)抬高患肢,使静脉血回流一部分。 (5)在上止血带的部位以布巾或纱布衬垫,使压力均匀分布并减少对软组织的损害。 (6)绑扎止血带:一手持止血带的一端掌心向上置于敷料上方,另一手将止血带适当拉长环绕肢体2~3圈扎在敷料和手指上方,再将止血带的末端塞入圈内,然后将手指抽出。压力以远端动脉波动消失为宜。 2.充气式止血带:上肢压力33.3~40kPa,下肢53.2~66.5kPa。 3.其他止血方法:直接压迫法,使用止血海绵、止血粉止血,创可贴止血,止血钳止血法等。 【评判】 1.止血带使用方法正确,止血有效。 2.无不良反应。 (二)注意事项 2.时间:尽量短,1小时为宜,最长不超过4小时,每隔半小时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再在该人平面绑扎,禁止在同一部位反复绑扎。

3.标记:佩戴使用止血带术的标记,注明开始时间、部位、放松时间,便于照护者和转运时了解情况。 4.保暖:肢体保暖,冬季防寒,因阻断血流后的肢体抗寒力差,易冻伤。上止血带处,不覆盖,便于观察。 5.观察:严密观察肢体的反应,是否有脱落、剧痛等反应。 5.冬天留意肢体保暖。 5.停用止血带前,应做好抗休克和手术止血准备。取下止血带时,先缓慢松开,轻轻抚按伤肢。 6.禁忌:伤肢运端缺血明显或有严重挤压伤时禁用此法止血。 2、包扎(dressing) 包扎是外伤急救最常用的方法,具有保护伤口,减少净化,牢固敷料、药品和骨折位置,榨取止血及减轻疼痛的作用。 (一)操作程序 【评价】 1.评价患者包扎前要快速评价患者伤口的部位,有没有出血,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有没有休克等。 2.情况要求是不是清洁、干净。 3.用物评估包扎所需物品是否符合无菌或清洁的要求。

止血包扎操作流程

止血包扎操作流程 第一篇:止血包扎操作流程 急救止血技能操作流程 病例(一个病人两处伤)1).右前臂中段掌面有一8X10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中央有喷射性出血。2).头顶偏右有4.0cm 头皮裂伤伤口,伤口中有金属异物刺入颅内,外露2.0cm。 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快速准备好:手套2,止血带2,三角巾3,无菌敷料(15公分1,6公分3),弹力绷带2,胶布1,标牌2,笔1,剪子1。 操作者准备好后立正,大声向评委报告: “报告评委,一号做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准备完毕,请指示!” 评委说:“开始!”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1).操作者用眼光从左到右扫视,上下扫视后。2).大声说:“现场环境安全”!3).快速走向伤员,小声说:“我是急救医生,我来帮你,请你不要着急,请你配合我们!” 2.快速戴乳胶手套。 3.认真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大声说:“右前臂有大片皮肤裂伤,动脉出血。头顶部有皮肤裂伤,有2公分金属异物外露。” 4.快速止血: 1).操作者立即将伤员右前臂抬起(超过心脏高度,大声说:抬高2分钟),用右手拇指压在右前臂肱动脉止血。同时指导伤员用健肢左手拇指在右上臂肱动脉处协助指压止血。2).接着在右上臂上1/3先加布垫保护皮肤,再上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右前臂桡动脉搏动),用标牌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5.快速包扎:1).认真检查右前臂的伤口,大声说:“没有异物和骨折!” 2).操作者用右手拿无菌纱布一面(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损伤创面),盖在右前臂伤口创面上。 3).再用弹力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行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圈适度加压压住上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用绷带扣固定,包扎完毕敷料不能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流程图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 、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止血是否有效等情况。 2、评估需要包扎伤口的部位及伤情 (割伤、淤伤、刺伤、枪伤、挫裂伤等),确定是否清创及包扎方法,正确选择用物。 3 、了解伤员心理状况。 【准备】 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 物品:1 、制式材料:无菌敷料 (棉垫、纱布) 、无菌容器、绷带、三角巾、胶带,伤情记录卡等。 2 、就便材料:纱巾、围巾、布条、毛巾、手绢、碗等 。 环境:安全、相对清洁 体位:根据伤情选适宜体位。 【方法】 一、三角巾包扎技术 1 、平结 (也称外科结和方结) 打结技术 将三角巾展开→左右手分别持两底角→右手持右侧底角向左手持底角环绕打结→再用左手持左侧底角向右手持底角环绕打结→ 打结完成。解开时将任意一角延 U 型结口一侧

拉直,即可迅速解开。 2、头顶部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合用于头顶部外伤。 取适宜体位→摘取伤员眼睛等饰物→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三角巾底边反折→正中置于伤员前额处→顶角经头顶垂于枕后→将两底角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在枕部交叉→经耳上绕到前额打结固定( 避开伤口和骨隆突出处) →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 松紧度适宜→ 观察并记录。 3、风帽式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合用于头部多发伤。 分别将三角巾顶角、底边中点打结待用→ 取适宜体位→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将顶角结置于额前→底边结置于枕后→将两底边拉紧并向外反折→交叉包绕下颌部后绕至枕后→在预先做成底边结上打结→ 松紧度适宜→ 观察并记录。 4、展开式三角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合用于胸背部受伤及肩部等受伤。 取适宜体位→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 发生气胸伤员应先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 → 将加带三角巾顶角越过伤侧肩部,垂在背部→三角巾底边中央正位于伤部下侧→底边两端围绕躯干在背后打结→顶角上的小带将顶角于底边连接打结→松紧度适宜→ 打结处垫衬垫→ 观察并记录。 5、单肩燕尾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止血包扎操作流程

急救止血技能操作流程 病例(一个病人两处伤) 1).右前臂中段掌面有一8X10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中央有喷射性出血。2).头顶偏右有头皮裂伤伤口,伤口中有金属异物刺入颅内,外露。 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快速准备好:手套2,止血带2,三角巾3,无菌敷料(15公分1,6公分3),弹力绷带2,胶布1,标牌2,笔1,剪子1。 操作者准备好后立正,大声向评委报告: “报告评委,一号做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准备完毕,请指示!” 评委说:“开始!”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1).操作者用眼光从左到右扫视,上下扫视后。 2).大声说:“现场环境安全”! 3).快速走向伤员,小声说:“我是急救医生,我来帮你,请你不要着急,请你配合我们!” 2.快速戴乳胶手套。 3.认真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大声说:“右前臂有大片皮肤裂伤,动脉出血。头顶部有皮肤裂伤,有2公分金属异物外露。” 4.快速止血: 1).操作者立即将伤员右前臂抬起(超过心脏高度,大声说:抬高2分钟),用右手拇指压在右前臂肱动脉止血。同时指导伤员用健肢左手拇指在右上臂肱动脉处协助指压止血。2).接着在右上臂上1/3先加布垫保护皮肤,再上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右前臂桡动脉搏动),用标牌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 5.快速包扎: 1).认真检查右前臂的伤口,大声说:“没有异物和骨折!” 2).操作者用右手拿无菌纱布一面(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损伤创面),盖在右前臂伤口创面上。 3).再用弹力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行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圈适度加压压住上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用绷带扣固定,包扎完毕敷料不能有外露,要整齐,美观,大方。(也可用八字法包扎) 4).用三角巾悬吊上肢80-85度,(三角巾打平结,留出手指末端),并检查止血效果。 6.头顶部有异物伤口的包扎:(有异物的伤口:不能拔除异物,先固定异物,再进行包扎)。1).操作者先认真检查伤口及异物情况。 2).用适当的敷料覆盖异物周围,用三角巾制作固定圈固定异物,再进行三角巾帽式包扎。3).除去眼镜及头饰,将三角巾底边向内摺起数厘米,置于眉弓上方和头顶,将三角巾两端经耳上方往后收,在枕下交叉,再绕回前额偏中央打结,将结尾摺入带边内,将三角巾顶角轻轻拉紧固定后摺入带内。 4).伤员取半卧位。 7、操作者说:“报告评委,一号做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准备完毕,请指示!” 8、评委说:“归队!” 15、操作者向右转!跑步离开!

创伤包扎操作流程及评分准则

创伤包扎操作流程及评分准则创伤包扎操作流程是医疗救助中一项重要的技能,它在急救和护理 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正确的包扎可以有效止血、保护伤口、减少 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本文将介绍创伤包扎的操作流程,并提供评分 准则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准备工作 在进行创伤包扎前,必须先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材料,包括消毒剂、纱布、医用胶布、剪刀、手套等。同时,确保工作环境清洁整齐,并 做好个人防护,戴上手套和口罩。 二、伤口清洁 在进行包扎前,必须彻底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碘酒擦拭周围皮肤,清除污垢和细菌。如果伤口有大量出血,要先用纱布进行敷压止血。 三、包扎选择 根据伤口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包扎材料和方法。轻度伤 口可使用透气性较好的敷料,如无菌敷料或纱布;重度伤口则需使用 吸水性好的压力敷料或医用胶布。 四、包扎操作流程 1. 戴上手套,确保操作的无菌。 2. 将包扎材料打开并铺放在干净的工作台上。

3. 用消毒剂或酒精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保持清洁。 4. 用纱布或无菌棉球轻轻擦拭伤口,以去除血液和污垢。 5. 将纱布或敷料覆盖在伤口上,并用医用胶布固定。 6. 如果需要施加压力,可以使用压力敷料或绷带,固定在伤口周围。 7. 检查包扎是否牢固,确保伤口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固定。 8. 完成包扎后,清理工作台,正确处置废弃物,并洗手消毒。 五、评分准则 为确保创伤包扎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以采用以下评分准则: 1. 包扎材料的选择是否合适,是否符合伤口特征。 2. 操作的无菌程度,是否做到了有效的感染控制。 3. 包扎的紧固度和固定度,是否能够保护伤口。 4. 创伤包扎的整体效果,是否达到了止血、保护伤口和促进愈合的 效果。 5. 操作过程中的沟通与协作,是否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并得到 患者的配合。 评分准则的目的在于提供参考,帮助医护人员和急救人员评估自己 的包扎操作,并及时做出改进和调整。 总结:

上肢动脉损伤止血包扎的基本操作流程

上肢动脉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情况,及时止血是保障受伤者生命安 全的首要任务。而对于上肢动脉损伤的止血包扎,我们不仅需要了解 其基本操作流程,还需要掌握正确的技能和方法,以确保伤者能够得 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上肢动脉损伤止血包扎 的基本操作流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准备工作 1.1 穿戴防护装备 在进行上肢动脉损伤的止血包扎前,首先需要穿戴好防护手套和口罩,以防止伤者的血液对自己造成感染。身体接触防护装备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有效地减少受伤者血液的直接接触,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1.2 查看伤情 在进行止血包扎前,需要先对伤者的伤情进行初步的观察和评估。要 判断伤者的动脉是否受损,伤口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并确定受伤部位 的具体位置和范围。这些信息对于后续包扎操作至关重要。 二、止血包扎操作 2.1 确定止血点 在确定止血点时,首先要找准受伤的动脉位置,通常可以按照动脉的 搏动感知到动脉位置。然后在距离伤口向心端的位置约2-3厘米的地方,选择适当的止血点进行包扎。在这一步骤中,需要保证止血点的 选择准确,以免影响后续的包扎效果。

2.2 清洁伤口 在开始包扎前,需要先对伤口进行清洁,以避免感染的发生。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碘伏等消毒药水对伤口周围进行清洁,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 2.3 包扎止血 在清洁伤口后,可以开始进行包扎止血的操作。通常使用的止血材料有止血带、止血剂、纱布等。首先取一条长约1米的止血带,将止血带缠绕在止血点上方约10-15厘米的地方,将其紧紧地打成一结,然后再用止血扎将止血带扎牢。用纱布将伤口周围包裹好,再次用止血带将包扎好的纱布部位再次勒紧,大致勒紧4-5分钟左右,待伤口不再有活动性出血后,适当松开止血带,继续观察垂直松开的时间。 2.4 固定包扎 在完成包扎止血后,需要对伤者的伤肢进行固定,避免伤口再次受到外力的撞击和挤压。通常可以使用绷带或护具对伤肢进行固定,保持止血包扎的效果。 三、观察和处理 3.1 观察出血情况 在完成止血包扎后,需要对伤者的伤口进行持续观察,确保伤口没有再次出血。如果出现再次出血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并在必要时重

止血包扎流程

止血、包扎、固定操作方法 (一)、用物准备:止血带、三角巾、绷带、夹板 (二)、内容: 1、止血: 指压止血法: ⑴颈总动脉 ⑵面动脉 ⑶颞浅动脉 ⑷锁骨下动脉 ⑸肱动脉 ⑹尺、桡动脉 ⑺指(趾)动脉 ⑻股动脉 ⑼足部动脉 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绞棒绞紧止血法 2、包扎:三角巾包扎法:⑴头面部风帽式包扎法 ⑵单眼包扎法 ⑶单肩燕尾式包扎法 ⑷腋窝包扎法 ⑸手(足)包扎法 ⑹膝(肘)部包扎法 绷带包扎法: ⑴双眼包扎法 ⑵手部露指尖包扎法 ⑶肘(膝)部包扎法 3固定:锁骨骨折三角巾固定法 肱骨骨折三角巾固定法 3、前臂骨折夹板固定法 三、操作方法: (一)“止血包扎固定”组合一: 1。肱动脉指压止血法操作方法:用拇指或其他四指,放于上臂内侧中点,肱二头肌内侧沟处的搏动点上,用力将肱动脉向外压在肱骨上。 2.橡皮止血带止血法操作方法:先在出血处的近心端用纱布垫、衣服、毛巾等物垫好,然后再扎橡皮止血带。用左手(或右手)拇、食、中指夹持止血带头端;将尾端绕肢体一周后压住止血带头端

和手指;再绕肢体一圈,然后用左手食、中指夹住尾端后,将尾端从止血带下拉过、伸出。 3。手三角巾包扎法操作方法:将三角巾底边向上横置于腕部,手掌向下,放于三角巾的中央,再将顶角折回盖在手背上;然后将两底角交叉压住顶角,用于腕部缠绕一周后打结;打结后,应将顶角再折回打在结内。 4。膝部三角巾包扎法操作方法:据伤情,将三角巾折成适当宽度的条带,将带的中段放于膝部。取带两端分别压住上下两边,包绕肢体一周后打结。 5。肘部绷带包扎法操作方法:用绷带于肘关节处环绕两圈固定,然后作一圈向上,一圈向下的“8”字形包扎,每圈在肘窝部交叉,并压盖前圈1/2。最后在上臂环绕两圈固定。 6。肱骨骨折三角巾固定法操作方法:将三角巾折叠成约10-15cm宽的条带,将肱骨固定在躯干上,曲肘90度,再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二)“止血包扎固定”组合二: 1.面动脉指压止血法操作方法:在下颌角前约2cm处,用拇指将面动脉压在下颌骨上,有时需两侧压迫。 2.橡皮止血带止血法操作方法:先在出血处的近心端用纱布垫、衣服、毛巾等物垫好,然后再扎橡皮止血带。用左手(或右手)拇、食、中指夹持止血带头端;将尾端绕肢体一周后压住止血带头端和手指;再绕肢体一圈,然后用左手食、中指夹住尾端后,将尾端从止血带下拉过、伸出。 3.单眼三角巾包扎法操作方法:把三角巾折叠成8cm(约四横指)的带形;将2/3向下斜放于伤侧眼部,从耳下绕至颈后,经健侧耳伤至前额,压住上端绕头一周打结。 4。单肩燕尾式三角巾包扎法操作方法:将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夹角成80度左右),向后的角度要稍大于前角,后角在前角上面,放于伤侧,角对准颈侧面;燕尾底边两角包绕上臂上1/3,在腋前(后)打结。 5.肘部绷带包扎法操作方法:用绷带于肘关节处环绕两圈固定,然后作一圈向上,一圈向下的“8”字形包扎,每圈在肘窝部交叉,并压盖前圈1/2。最后在上臂环绕两圈固定. 6。肱骨骨折三角巾固定法操作方法:将三角巾折叠成约10-

创伤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创伤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某伤员在不测事故中受伤,左前臂中段有一伤口6×8cm,呈发射性大出血。 请你急救。 1、戴手套。 2、操作者准备好后立正,高声向评委报告: 报告评委, x 号做创伤急救技术操作准备完成,请指示! 评委说: 开始!(计时) 3、评估四周环境安全: (1)、操作者用目光从左到右审视,上下审视后。 (2)、高声说: “现场环境安全”! (3)迅速走向伤员,用右手四指握住伤员压在左上臂上部中点偏内,使劲将肱动脉压向肱骨,小声说: 我是营救人员,我来帮你,请你不要焦急。请你配合我们! 4、仔细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状况。高声说: “左前臂中段掌面有一伤口6× 8cm,有动脉出血。” 5、指引病人迅速止血: 指导伤员用健肢右手拇指在左上臂肱动脉止血辅助指压止血,同时操作者立刻将伤员左前臂抬起(超出心脏高度),高声说: 抬高 2 分钟。 1 / 2

6、准备物件(转身开始到物件准备完整,端物件盘放下20 秒) 止血带 1 个、三角巾 2 张、 10 公分无菌敷料 1 张、弹力绷带 1 个、标牌 1 个、笔 1 支、胶布 1 个、剪刀 1 把。 7、接着在左上臂 1∕3先加布垫保护皮肤,再上止血带,检查止血成效(扪左前臂桡动脉搏动),扣上标牌并报告止血时间。 8、迅速包扎: ( 1)、仔细检查在左前臂的伤口,高声说: 没有异物和骨折! (2)、操作者用右手拿无菌纱布一面,(敷料手接触面不可以接触创 面,敷料应大于损害创面),盖在左前臂伤口创面上。 (3)、再用弹力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形扎两圈使其坚固,而后螺旋形向 上包扎,每一圈适合加压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沿保持齐整,最 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用绷带扣固定,包扎完成敷料不可以有外露,要齐 整、雅观、大方。 (4)、用三角巾悬吊伤肢 80-85 度,三角巾打平节在左边的锁骨上,留出手指尾端,便于检查止血成效。 9、伤员取半卧位。(操作计时结束) 10、"操作者高声说: 报告评委, x 号做创伤急救技术操作完成,请指示! 11、"评委说: 归队! 12、"操作者向右转!跑步走开! 2 / 2 内容总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