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包扎固定操作步骤

止血包扎固定操作步骤

一、压包扎法为最常用急救止血方法。用敷料贴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

二、堵塞止血法用可溶性止血纱布、棉垫等敷料堵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四头带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常用于颈部、臀部等较深伤口。

三、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近心端,使血管闭合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

四、屈曲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或腋窝内放置棉纱垫、毛巾或衣服等物晶。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8字形固定。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同时因此方法令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

五、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或经其他急救止血无效者。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常用气囊止血带或长lm左右的橡皮管,先在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再以左手指、示指、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缠2~3圈,并将橡皮管末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

2、绞紧止血法: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者毛巾替代橡皮管,先垫衬垫。再将带子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短棒,旋转此短棒使带子绞紧,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短棒固定在肢体上。

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止血包扎急救护理技术 一、止血 创伤性出血非常多见,出血量多时可引起休克,危及生命。快速而有效的止血,是急救的首要措施。 (一)操作程序 【评估】 1.评估患者伤口情况,出血的量和速度;评估患者全身情况 2.环境是否适宜操作,如光线是否充足,是否清洁 3.操作者操作是否熟练 【计划】 1.预期目标迅速止血;无不良反应。 2.用物准备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无菌敷料,止血带,衬垫等,没有止血带时,可用布条代替。 【实施】 1.止血带止血法是一种使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加压包扎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的临时止血方法。 (1)检查及暴露伤口。

(2)在使用直接压迫,改变肢体位置及指压止血法无效时方可使用止血带止血法。 (4)抬高患肢,使静脉血回流一部分。 (5)在上止血带的部位以布巾或纱布衬垫,使压力均匀分布并减少对软组织的损害。 (6)绑扎止血带:一手持止血带的一端掌心向上置于敷料上方,另一手将止血带适当拉长环绕肢体2~3圈扎在敷料和手指上方,再将止血带的末端塞入圈内,然后将手指抽出。压力以远端动脉波动消失为宜。 2.充气式止血带:上肢压力33.3~40kPa,下肢53.2~66.5kPa。 3.其他止血方法:直接压迫法,使用止血海绵、止血粉止血,创可贴止血,止血钳止血法等。 【评判】 1.止血带使用方法正确,止血有效。 2.无不良反应。 (二)注意事项 2.时间:尽量短,1小时为宜,最长不超过4小时,每隔半小时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再在该人平面绑扎,禁止在同一部位反复绑扎。

3.标记:佩戴使用止血带术的标记,注明开始时间、部位、放松时间,便于照护者和转运时了解情况。 4.保暖:肢体保暖,冬季防寒,因阻断血流后的肢体抗寒力差,易冻伤。上止血带处,不覆盖,便于观察。 5.观察:严密观察肢体的反应,是否有脱落、剧痛等反应。 5.冬天留意肢体保暖。 5.停用止血带前,应做好抗休克和手术止血准备。取下止血带时,先缓慢松开,轻轻抚按伤肢。 6.禁忌:伤肢运端缺血明显或有严重挤压伤时禁用此法止血。 2、包扎(dressing) 包扎是外伤急救最常用的方法,具有保护伤口,减少净化,牢固敷料、药品和骨折位置,榨取止血及减轻疼痛的作用。 (一)操作程序 【评价】 1.评价患者包扎前要快速评价患者伤口的部位,有没有出血,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有没有休克等。 2.情况要求是不是清洁、干净。 3.用物评估包扎所需物品是否符合无菌或清洁的要求。

止血包扎操作流程

止血包扎操作流程 第一篇:止血包扎操作流程 急救止血技能操作流程 病例(一个病人两处伤)1).右前臂中段掌面有一8X10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中央有喷射性出血。2).头顶偏右有4.0cm 头皮裂伤伤口,伤口中有金属异物刺入颅内,外露2.0cm。 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快速准备好:手套2,止血带2,三角巾3,无菌敷料(15公分1,6公分3),弹力绷带2,胶布1,标牌2,笔1,剪子1。 操作者准备好后立正,大声向评委报告: “报告评委,一号做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准备完毕,请指示!” 评委说:“开始!”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1).操作者用眼光从左到右扫视,上下扫视后。2).大声说:“现场环境安全”!3).快速走向伤员,小声说:“我是急救医生,我来帮你,请你不要着急,请你配合我们!” 2.快速戴乳胶手套。 3.认真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大声说:“右前臂有大片皮肤裂伤,动脉出血。头顶部有皮肤裂伤,有2公分金属异物外露。” 4.快速止血: 1).操作者立即将伤员右前臂抬起(超过心脏高度,大声说:抬高2分钟),用右手拇指压在右前臂肱动脉止血。同时指导伤员用健肢左手拇指在右上臂肱动脉处协助指压止血。2).接着在右上臂上1/3先加布垫保护皮肤,再上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右前臂桡动脉搏动),用标牌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5.快速包扎:1).认真检查右前臂的伤口,大声说:“没有异物和骨折!” 2).操作者用右手拿无菌纱布一面(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损伤创面),盖在右前臂伤口创面上。 3).再用弹力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行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圈适度加压压住上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用绷带扣固定,包扎完毕敷料不能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苏、止血是否有效等情况。 2、评估需要包扎伤口的部位及伤情(割伤、淤伤、刺伤、枪伤、挫裂伤等),确定是否清创及包扎方法,正确选择用物。 3、了解伤员心理状况。 【准备】 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 物品:1、制式材料:无菌敷料(棉垫、纱布)、无菌容器、绷带、三角巾、胶带,伤情记录卡等。 2、就便材料:纱巾、围巾、布条、毛巾、手绢、碗等。 环境:安全、相对清洁 体位:根据伤情选适宜体位。 【方法】 一、三角巾包扎技术 1、平结(也称外科结和方结)打结技术 将三角巾展开→左右手分别持两底角→右手持右侧底角向左手持底角环绕打结→再用左手持左侧底角向右手持底角环绕打结→打结完成。解开时将任意一角延U型结口一侧

拉直,即可迅速解开。 2、头顶部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取适宜体位→摘取伤员眼睛等饰物→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三角巾底边反折→正中置于伤员前额处→顶角经头顶垂于枕后→将两底角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在枕部交叉→经耳上绕到前额打结固定(避开伤口和骨隆突出处)→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内→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3、风帽式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头部多发伤。 分别将三角巾顶角、底边中点打结待用→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将顶角结置于额前→底边结置于枕后→将两底边拉紧并向外反折→交叉包绕下颌部后绕至枕后→在预先做成底边结上打结→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4、展开式三角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胸背部受伤及肩部等受伤。 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发生气胸伤员应先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将加带三角巾顶角越过伤侧肩部,垂在背部→三角巾底边中央正位于伤部下侧→底边两端围绕躯干在背后打结→顶角上的小带将顶角于底边连接打结→松紧度适宜→打结处垫衬垫→观察并记录。 5、单肩燕尾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现场急救止血包扎操作流程

现场急救止血包扎操作流程 急救止血技术 . 1. 术者走向病人,表明身份,同时初步判断伤情; 台词:“您好~我是医生,为您急救,不要紧张,请您配合 术者检查并判断伤者伤情,并描述; 台词:“病人右前臂中段掌面8×10?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中央有喷射性出血;无骨折,无异物~” 2 术者左手指压肱动脉,右手提伤者手腕抬高患肢两分钟; 台词:“指压肱动脉,抬高患肢两分钟止血~ 3. 术者检查伤者头部伤情,并描述伤情; 台词:“头顶偏右4?头皮裂伤,内有金属异物刺入颅内,外露2?” 4 术者指导伤者用左手拇指压迫肱动脉处,并抬高患肢; 台词:“好~请您协助止血,拇指压紧,抬高~” 5 开始进行相关物品准备;均妥善放于治疗盘内; 台词:“三角巾两块”;“止血带”;“笔、标记牌”;“剪刀、敷料”; “弹力绷带各1、纱布两块”; 6 术者将物品盘妥放于治疗车上;取衬垫垫于伤者右上臂上1 /3处;左手固定衬垫;右手取止血带固定衬垫,并适当加压;止血带加压止血后,术者告知伤者:“好~您的手可以松开了~ 台词:“中央喷射性出血停止,扰动脉搏动消失,请扶一下” 7. 用笔在记录牌上记录止血带结扎的部位和时间;将记录牌固定于伤者所扎止血带明显处;报告止血部位及时间。 台词:“止血部位:右上臂上三分之一处;止血时间11时30分” 8 术者取敷料,注意无菌操作原则;(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创面); 将敷料覆盖于创面上,并以右手协助固定,请伤者协助固定敷料; 台词:“请您扶一下 9 术者取绑带先在敷料远端环形包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一圈适度加压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绑带卷边缘保持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转运

外伤止血、缝合、包扎、固定、转运 一、止血 ❖(一)出血部位的判断 根据出血部位分类 内出血:血液流向体腔或组织间隙 外出血:血液自创面流出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随心脏的收缩而大量涌出,呈喷射状,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缓慢流出,出血速度较缓慢,出血量逐渐增多。 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呈渗出性,可自行凝固止血。若伴有较大的伤口或创面时,不及时处理,也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二)常用止血方法 ❖1 指压法 是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经过骨骼表面的部位,阻断血液流通,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适用于中等或较大动脉的出血,以及较大范围的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

常用压迫止血点 (1)头顶部、额部、颞部出血 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关节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2)颜面部出血 ❖颜面部血供来自两侧动脉,对准伤侧下颌角前约1cm凹陷处,用拇指向内向上压迫面动脉。 (3)头面部、颈部出血 (4)肩部、腋部出血 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搏动点,对准第1肋骨面,压住锁骨下动脉。 (5)上臂出血:外展上肢90度,在腋窝中点用拇指将腋动脉压向肱骨头。 (6)前臂出血:抬高患肢,压迫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中部,向外对准肱骨,压迫肱动脉。 (7)手掌出血: 抬高患肢,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尺、桡动脉。 (8)下肢出血 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根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对准强搏动点,压迫股动脉。

(9)足部出血 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近足腕处的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2 加压包扎法 体表及四肢伤出血,大多可用加压包扎和抬高肢体来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 此方法适用于小动脉和小静脉出血。 ❖3 填塞止血法 将无菌敷料填入伤口内压紧,外加敷料加压包扎。 应用于腋窝、肩部、大腿根部出血,应尽快行手术彻底止血。 ❖4 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 多用于肘或膝关节以下的出血,在无骨关节损伤时可使用。 ❖5 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较大动脉的出血,用加压包扎或其他方法不能有效止血而有生命危险时,可采用此方法。 橡皮带止血法 充气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包扎操作流程

急救止血技能操作流程 病例(一个病人两处伤) 1).右前臂中段掌面有一8X10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中央有喷射性出血。2).头顶偏右有4。0cm头皮裂伤伤口,伤口中有金属异物刺入颅内,外露2。0cm。 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快速准备好:手套2,止血带2,三角巾3,无菌敷料(15公分1,6公分3),弹力绷带2,胶布1,标牌2,笔1,剪子1。 操作者准备好后立正,大声向评委报告: “报告评委,一号做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准备完毕,请指示!” 评委说:“开始!”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1)。操作者用眼光从左到右扫视,上下扫视后。 2).大声说:“现场环境安全”! 3).快速走向伤员,小声说:“我是急救医生,我来帮你,请你不要着急,请你配合我们!” 2.快速戴乳胶手套。 3.认真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大声说:“右前臂有大片皮肤裂伤,动脉出血。头顶部有皮肤裂伤,有2公分金属异物外露。” 4.快速止血: 1)。操作者立即将伤员右前臂抬起(超过心脏高度,大声说:抬高2分钟),用右手拇指压在右前臂肱动脉止血。同时指导伤员用健肢左手拇指在右上臂肱动脉处协助指压止血。2).接着在右上臂上1/3先加布垫保护皮肤,再上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右前臂桡动脉搏动),用标牌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 5.快速包扎: 1).认真检查右前臂的伤口,大声说:“没有异物和骨折!” 2).操作者用右手拿无菌纱布一面(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损伤创面),盖在右前臂伤口创面上。 3).再用弹力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行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圈适度加压压住上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用绷带扣固定,包扎完毕敷料不能有外露,要整齐,美观,大方。(也可用八字法包扎) 4)。用三角巾悬吊上肢80-85度,(三角巾打平结,留出手指末端),并检查止血效果。6.头顶部有异物伤口的包扎:(有异物的伤口:不能拔除异物,先固定异物,再进行包扎). 1).操作者先认真检查伤口及异物情况。 2).用适当的敷料覆盖异物周围,用三角巾制作固定圈固定异物,再进行三角巾帽式包扎。3).除去眼镜及头饰,将三角巾底边向内摺起数厘米,置于眉弓上方和头顶,将三角巾两端经耳上方往后收,在枕下交叉,再绕回前额偏中央打结,将结尾摺入带边内,将三角巾顶角轻轻拉紧固定后摺入带内. 4)。伤员取半卧位。 7、操作者说:“报告评委,一号做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准备完毕,请指示!” 8、评委说:“归队!” 15、操作者向右转!跑步离开!

包扎固定急救常识方法步骤

包扎固定急救常识方法步骤 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相反,错误的包扎可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伤害、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怎么正确包扎吧! 包扎的方法分类 绷带环形法 这是绷带包扎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般小伤口清洁后的包扎都是用此法。它还适用于颈部、头部、腿部以及胸腹等处。方法是: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圈、第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压于环形圈内,这样固定更牢靠些。最后用粘膏将尾固定,或将带尾剪开成两头打结。 绷带蛇形法 多用在夹板的固定上。方法是:先将绷带环形法缠绕数圈固定,然后按绷带的宽度作间隔的斜着上缠或下缠成。即成。 绷带螺旋法 多用在粗细差不多的地方。方法是: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固定,然后上缠每圈盖住前圈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成螺旋形。 三角巾头部包扎 先把三角巾基底折叠放于前额,两边拉到脑后与基底先作一半结,然后绕至前额作结,固定。 三角巾风帽式包扎 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各打一结,即成风帽状。 在包扎头面部时,将顶角结放于前额,底边结放在后脑勺下方,包住头部,两角往面部拉紧,向外反折包绕下颌,然后拉到枕后打结即成。 胸部包扎 如右胸受伤,将三角巾顶角放在右面肩上,将底边扯到背后在右面打结,然后再将右角拉到肩部与顶角打结。

背部包扎 与胸部包扎的方法一样,唯位置相反,结打在胸部。 手足的包扎 将手、足放在三角巾上,顶角在前拉在手、足的背上,然后将底边缠绕打结固定。 手臂的悬吊 如上肢骨折需要悬吊固定,可用三角巾吊臂。悬吊方法是:将患肢成屈肘状放在三角巾上,然后将底边一角绕过肩部,在背后打结即成悬臂状。 包扎的方法 如何清洁伤口 清洁伤口前,先让患者适当位置,以便救护人操作。 如周围皮肤太脏并杂有泥土等,应先用清水洗净,然后再用75%酒精或0.l%新洁而灭溶液(一种常用消毒液)消毒伤面周出的皮肤。消毒伤面周围的皮肤要由内往外,即由伤口边缘开始,逐渐向周围扩大消毒区,这样越靠近伤口处越清洁。如用碘酒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必须再用酒精擦去,这种“脱碘”方法,是为了避免碘酒灼伤皮肤。应注意,这些消毒剂刺激性较强,不可直接涂抹在伤口上。 伤口要用棉球蘸生理盐水轻轻擦洗。自制生理盐水,即1000毫升冷开水加食盐9克即成。 在清洁、消毒伤口时,如有大而易取的异物,可酌情取出;深而小又不易取出的异物切勿勉强取出,以免把细菌带入伤口或增加出血。如果有刺入体腔或血管附近的异物,切不可轻率地拨出,以免损伤血管或内脏,引起危险,现场不必处理。 伤口清洁后,可根据情况做不同处理。如系粘膜处小的伤口,可涂上红汞或紫药水,也可撒上消炎粉,但是大面积创面不要涂撒上述药物。 如遇到一些特殊严重的伤口,如内脏脱出时,不应送回,以免引起严重的感染或发生其他意外。原则上可用消毒的大纱布或干净的布类包好,然后将用酒精徐擦或煮沸消毒后的碗或小盆扣在上面,用带

包扎止血、固定搬运

包扎止血、固定搬运 第一节止血 【概述】 急性大出血是人体受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中等口径血管损伤出血, 可导致或加重休克。据统计,当大动脉出血时,如颈动脉、锁骨下静脉、腹主 动脉、股动脉等出血,可于2-5min死亡。因此,当人体受到外伤时,首要的应确保呼吸道通畅和立即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防止因急性大出血而导致的休克,甚至死亡。 【适应症】 全身各处的非正常性出血。 【禁忌症】 出血量对生命影响不大,但若止血,对局部组织压迫较严重且影响功能的。 【操作方法】 1、指压止血法指抢救者用手把出血部位近端的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而达到止血目的。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的首选止血方法。 2、加压包扎止血法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 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这种方法用于小静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 3、填塞止血法用于中等动脉出血。 4、止血带止血法是四肢较大动脉出血时救命的重要手段,用于其他 止血方法无效时。 【注意事项】 1、止血带不宜扎在皮肤上,应先用三角巾、毛巾等做成平整的衬垫缠绕在要结扎止血带的部位,然后再上止血带。 2、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在伤口的近端。而在实际抢救伤员的工作中,往往把止血带结扎在靠近伤口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保存肢体。 3、结扎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停止出血或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结扎过紧,可损伤受压局部,结扎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 4、为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止血带时间,一般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3h,每隔40—50min松解一次,以暂时恢复远端 肢体血液供应。松解止血带的同时,仍应用指压止血法,以防再度出血。止血

止血包扎流程

止血、包扎、固定操作方法 (一)、用物准备:止血带、三角巾、绷带、夹板 (二)、内容: 1、止血: 指压止血法: ⑴颈总动脉 ⑵面动脉 ⑶颞浅动脉 ⑷锁骨下动脉 ⑸肱动脉 ⑹尺、桡动脉 ⑺指(趾)动脉 ⑻股动脉 ⑼足部动脉 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绞棒绞紧止血法 2、包扎:三角巾包扎法:⑴头面部风帽式包扎法 ⑵单眼包扎法 ⑶单肩燕尾式包扎法 ⑷腋窝包扎法 ⑸手(足)包扎法 ⑹膝(肘)部包扎法 绷带包扎法: ⑴双眼包扎法 ⑵手部露指尖包扎法 ⑶肘(膝)部包扎法 3固定:锁骨骨折三角巾固定法 肱骨骨折三角巾固定法 3、前臂骨折夹板固定法 三、操作方法: (一)“止血包扎固定”组合一: 1。肱动脉指压止血法操作方法:用拇指或其他四指,放于上臂内侧中点,肱二头肌内侧沟处的搏动点上,用力将肱动脉向外压在肱骨上。 2.橡皮止血带止血法操作方法:先在出血处的近心端用纱布垫、衣服、毛巾等物垫好,然后再扎橡皮止血带。用左手(或右手)拇、食、中指夹持止血带头端;将尾端绕肢体一周后压住止血带头端

和手指;再绕肢体一圈,然后用左手食、中指夹住尾端后,将尾端从止血带下拉过、伸出。 3。手三角巾包扎法操作方法:将三角巾底边向上横置于腕部,手掌向下,放于三角巾的中央,再将顶角折回盖在手背上;然后将两底角交叉压住顶角,用于腕部缠绕一周后打结;打结后,应将顶角再折回打在结内。 4。膝部三角巾包扎法操作方法:据伤情,将三角巾折成适当宽度的条带,将带的中段放于膝部。取带两端分别压住上下两边,包绕肢体一周后打结。 5。肘部绷带包扎法操作方法:用绷带于肘关节处环绕两圈固定,然后作一圈向上,一圈向下的“8”字形包扎,每圈在肘窝部交叉,并压盖前圈1/2。最后在上臂环绕两圈固定。 6。肱骨骨折三角巾固定法操作方法:将三角巾折叠成约10-15cm宽的条带,将肱骨固定在躯干上,曲肘90度,再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二)“止血包扎固定”组合二: 1.面动脉指压止血法操作方法:在下颌角前约2cm处,用拇指将面动脉压在下颌骨上,有时需两侧压迫。 2.橡皮止血带止血法操作方法:先在出血处的近心端用纱布垫、衣服、毛巾等物垫好,然后再扎橡皮止血带。用左手(或右手)拇、食、中指夹持止血带头端;将尾端绕肢体一周后压住止血带头端和手指;再绕肢体一圈,然后用左手食、中指夹住尾端后,将尾端从止血带下拉过、伸出。 3.单眼三角巾包扎法操作方法:把三角巾折叠成8cm(约四横指)的带形;将2/3向下斜放于伤侧眼部,从耳下绕至颈后,经健侧耳伤至前额,压住上端绕头一周打结。 4。单肩燕尾式三角巾包扎法操作方法:将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夹角成80度左右),向后的角度要稍大于前角,后角在前角上面,放于伤侧,角对准颈侧面;燕尾底边两角包绕上臂上1/3,在腋前(后)打结。 5.肘部绷带包扎法操作方法:用绷带于肘关节处环绕两圈固定,然后作一圈向上,一圈向下的“8”字形包扎,每圈在肘窝部交叉,并压盖前圈1/2。最后在上臂环绕两圈固定. 6。肱骨骨折三角巾固定法操作方法:将三角巾折叠成约10-

止血包扎的实施步骤

止血包扎的实施步骤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止血包扎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环境准备:选择一个安静、整洁、具备良好采光的工作环境,以便清晰地观察伤口情况并进行操作。 •工具准备:准备好以下工具:一次性手套、无菌纱布、无菌包扎带、消毒药水。 •清洁伤口:用消毒药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口,以预防感染。 2. 鉴别伤口性质 在实施止血包扎之前,需要先鉴别伤口的性质,以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 •血管损伤:如果伤口是因为血管破裂导致的大出血,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血液瘀阻:如果伤口是因为血液瘀阻导致的渗血,可先进行冷敷或提高伤肢位置,然后再进行包扎。 3. 止血包扎的步骤 步骤一:佩戴手套和保护伤口 在进行止血包扎之前,先佩戴一次性手套,以保证操作的清洁卫生。然后用无 菌纱布或消毒药水覆盖伤口,以减少感染风险。 步骤二:施加直接压迫 •在佩戴手套的情况下,用干净的无菌纱布或消毒纱布直接对伤口施加压力。压迫的部位应该位于伤口上方,在血管的压迫点上方约2-3厘米处。 •施加适度的压力,以控制出血。可以使用食指和中指,或者整个手掌来施加压力。 步骤三:包扎伤口 •选择适当宽度和长度的无菌包扎带。如果需要,可以将包扎带用消毒药水浸湿,以防止感染。 •将包扎带从伤口正上方开始绕圈,沿伤口周围缠绕,保持适度的压力。 在缠绕的同时,保持较大的张力,以确保压迫伤口。 •包扎带需要覆盖到伤口上方和下方健康组织上,以确保有效止血。

步骤四:固定包扎 •包扎完成后,使用无菌纱布或其他辅助固定材料固定伤口。可以使用胶带或绷带等材料,但要避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平整整齐地固定纱布,确保包扎带和纱布不会松动或滑落。 4. 监测和替换包扎 •进行止血包扎后,需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以确保止血效果。 •定期检查包扎是否移位或松动,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包扎被污染或湿润,应及时更换,以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5.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止血包扎无法有效控制出血,伤口出现严重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以上是实施止血包扎的一般步骤,但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伤口性质的不同、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灵活调整。在进行包扎之前,建议接受相关培训或向医疗专业人员咨询,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第一篇: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方法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实施现场外伤救护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一、伤口止血 出血的种类:可分为:l、动脉出血:其特点是伤口呈喷射状搏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的血液。 2、静脉出血:伤口持续向外溢出暗红色的血液。 3、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向外渗出鲜红色的血液。 出血的临床表现:成人的血液约占其体重的8%,失血总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伤员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慌气短等症状,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出血性休克。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止血的方法 1、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块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垫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折成条状布带或三角巾紧紧包扎,其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目的为宜。 2、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是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用于指压住动脉处,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3、止血带止血法:四肢的大出血应用加压包扎不能有效地止血时,可用止血带止血。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布制止血带,紧急情况下可用三角巾、绷带、手绢等。不可应用质硬的绳索、金属丝、电线等止血。 对内出血或可疑内出血的伤员,应让伤员绝对安静不动,垫高下肢,有条件的可先输液,应迅速将伤员送到距离最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二、伤口包扎

包扎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固定敷料夹板,挟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员痛苦,防止刺伤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加压包扎还有压迫止血的作用。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包扎材料打结或其他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的位置。为骨折制动的包扎应露出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 包扎的材料1.三角巾:用一块边长l米的正方形棉布,沿其对角线剪开即为两条三角巾。2.医用绷带:我国标准绷带长6米,宽度分3、4、5、6、8、10厘米6种规格,3、现场救护没有上述常规包扎材料时,可用身边的衣服、手绢、毛巾等就便材料进行包扎。 四肢绷带包扎法:包扎时,将绷带作一定间隔的向上或向下螺旋状环绕肢体,每旋绕一圈将上一圈绷带覆盖1/3或2/3。为防止绷带滑脱,可将第一圈绷带斜置,环绕第二或第三圈时将斜出圈外的绷带角反扎到圈内角重叠环绕固定。 三、骨折的固定,骨折的临时固定,是对伤处加以稳定不使活动,使伤员在运送过程中不因搬运、颠簸时断骨刺伤血管、神经,免遭额外损伤,减轻伤员痛苦,其要点是: 骨折的分类:骨折断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叫开放性骨折,未与外界相通的叫闭合性骨折。根据骨折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依骨折线的走向不同,可分为横行骨折、斜行骨折、粉碎性骨折、压缩性骨折等。骨折的主要症状: 1、疼痛:可用骨摩擦音。 2、肿胀:由于骨折端小血管的损伤和软组织损伤水肿。 3、畸形:由于骨折端的错位,发生弯曲、旋转、缩短等畸形,还可出现假关节样的异常活动。 4、功能障碍:骨折断后,肢体原有的骨骼杠杆支持功能丧失,如上肢骨折时不能拿、提,下肢骨折时不能行走、站立。 5、大出血:当骨折端刺破大血管时,伤员往往发生大出血,出现休克。大出血多见于骨盆骨折。 骨折固定的材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