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的总结

DNA甲基化的总结
DNA甲基化的总结

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s)的催化下,将甲基基团转移到胞嘧啶碱基上的一种修饰方式。它主要发生在富含双核苷酸CpG岛的区域,在人类基因组中有近5万个CpG岛[5]。正常情况下CpG岛是以非甲基化形式(活跃形式)存在的,DNA甲基化可导致基因表达沉默。DNMTs的活性异常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位于染色体上的DNMT3B基因突变可导致ICF综合征。有报道[6]表明,重度女性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生与2条X染色体上TMP1基因去甲基化比例增高有关。DNMT基因的过量表达与精神分裂症和情绪障碍等精神疾病的发生也密切相关。风湿性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DNA甲基化之间关系已经确定[7],在SLE病人的T细胞发现DNMTs活性降低导致的异常低甲基化。启动子区的CpG岛过度甲基化使抑癌基因沉默,基因组总体甲基化水平降低导致一些在正常情况下受到抑制的基因如癌基因被激活[8],都会导致细胞癌变。

甲基化作用是转录水平上表达调控的基本方式之一。由于宿主细胞基因组DNA中不

同位点的甲基化程度存在某种平衡,并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特点。一旦转基因的整合破坏了这种平衡及空间特征,破坏后的结构便成为宿主基因组防御系统识别的信号,使新整合的DNA 序列发生不同程度的甲基化,甲基化基因序列则通过抑制甲基化DNA结合蛋白(MeCP2)的结合而抑制转录的顺利进行Ⅲo。在拟南芥中发现了DNA甲基化可以导致基因沉默汹埘]。在基因沉默过程中,外源或内源性信号引起部分DNA序列中CpG的甲基化,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2(MeCP2)结合到甲基化的胞嘧啶上聚集HDACs使组蛋白去乙酰化,该蛋白与去乙酰化的组蛋白通过聚集更多的DNA

甲基转移酶来加强沉默信号,从而引起基因沉默H?。

?。DNA甲基化对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的作用很可能是通过一组蛋白介导的,这些蛋白可能含有共同的高度保守的甲基化的CpG结合结构域(MBD)L45 J。DNA甲基化在基因印记、x染色体失活、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直接作用机制可能是CpG岛甲基化干扰了一些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TF)与基因调控区的结合,使甲基从DNA分子大沟中突出,从而阻止转录

因子与基因相互作用。间接机制可能是由于甲基化DNA与甲基化DNA结合蛋白结合或DNA甲基化改变染色质结构,这2种情况都间接阻碍TF与DNA结合从而抑制转录m1。DNA甲基化一般是通过转录抑制机制来调节特定基因的,具体的机制可能有:5一MeC伸入DNA双螺旋大沟,影响转录因子的结合;序列特异的甲基化DNA结合蛋白(MDBP一1,MDBP一2)与甲基化的启动子序列特异性结合而抑制转录因子与靶序列的结合;甲基化CpG结合蛋白(MeCPl,MeCP2)与甲基化的二核苷酸CpG结合,发挥类似转录抑制蛋白的作用H“。一般DNA甲基化会通过干扰转录因子与识别位点结合和招募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 acefltransfeI"SeS,HATs)、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形成辅助阻遏复合体,使基因沉默而抑制其表达,而去甲基化则使沉默的基因重新激活Ⅲ卜

DNA甲基化尤其是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高甲基化,会导致基因表达的下降或沉默。甲基化抑制基因的表达目前认为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甲基化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可直接阻碍一些转录因子与其结合位的结合;另一方面可能与一些甲基化

相关蛋白的作用有关,甲基化CpG结合蛋白可以占据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

未甲基化的CpG岛通常是转录因子Spl的结合位点,而CpG甲基化可导致基因转录被抑制。基因的上游启动子区域通常被认为是CpG密集的区域。然而,我们对不同内含子中CpG岛的出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56.01%的第一内含子序列至少具有一个CpG岛,而其它内含子中,具有CpG岛的序列比例只有14.07%,远远低于第一内含子。对不同位置内含子(即第一内含子,第二内含子等)

中的CpG岛进行统计发现,其它任何位置具有CpG岛的内含子比例也均低于第一内含子(图1)。例如,22.3%的基因第二内含子中含有CpG岛,第三内含子中有CpG岛的比例为17.58%。这再次表明相对于其它内含子,小鼠基因的第一内含子中CpG岛最密集。这个现象说明基因第一内含子中很可能含有与Spl相关的转录调控元件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是一种由钙调蛋白调节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细胞凋亡的正性调节因子之一【3 J。DAPK可被多种因子激活,如INF.1、Fas、TNF—B、Ceramide(神经酰胺)、ERK、C—myc 和E2F等,提示它可能是各种细胞凋亡诱导信号的一个汇合点HJ。DAP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已发现人类多种肿瘤组织中DAPK 基因表达缺失与其基因甲基化有关∞剖。另一方面,有实验表明,肿瘤患者血浆D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游离DNA带有恶性细胞DNA的生物学特性,。DNA甲基化主要是由DNA甲基转移酶催化,S一腺苷蛋氨酸提供甲基给胞嘧啶,形成5.甲基胞嘧啶。5一甲基胞嘧啶是真核细胞中唯一存在的天然修饰方式,占3%一4%。启动子区富含CpG序列,故易发生甲基化

由于在经典形式(如mPerl、mCryl、mDBP和mMKPl中)和非经典形式(如mPer2中)的E—box中常常包含DNA甲基化潜在靶点——CpG双核苷酸,因此有研究推测E—box的甲基化极可能参与分子水平的节律性表达一J。此外大多数E—box都位于CpG岛中,附近其他CpG岛序列的甲基化亦可能调节E—box的节律性功能活动。在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发现一些E—box和CpG岛在发育过程中被甲基化¨州3|。本实验组前期实验¨41结果也表明mPerl的E—box3和E—box4发生明显甲基化。

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1(methyl-CpGbinding domain protein 1,MBDl)是一个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它可通过调控DNA甲基化,进而控制肿瘤甲基化相关基因的表达

,而DNA异常甲基化可干扰基因的转录过程,引起抑癌基因的失活,导致肿瘤的发生雎]。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MBDl是一个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它可通过结合DNA甲基化位点,调控基因的甲基化,进而控制甲基化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已发现MBDl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均存在高表达【6]

在DNA甲基化过程中,胞嘧啶从DNA双螺旋突出进入与酶结合部位的裂隙,通过甲基转移酶,把活性甲基从S.腺苷甲硫氨酸转移至5.胞嘧啶位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DNA甲基转移酶分两种:一种是维持DNA甲基转移酶(maintenance DNA methyltransferase),即DNMTI,主要在模板链的指导下使复制后处于半甲基化的DNA双链分子上与甲基胞嘧啶相对应的胞嘧啶甲基化,这样就获得与亲本DNA完全相同的甲基化形式,从而构成了表遗传信息在细胞和个体世代间的传递机制;另一种是重新DNA甲基转移酶(de novo DNA methyltransferase),即DNMT3a和DNMT3b,它们可在未甲基化的DNA双链上进行甲基化,不需要母链的指导,主要负责发育所需的重新甲基化以及异常甲基化的形成。然而在某些情况下,DNMTl和DNMT3也可以分别发挥重新甲基化和维持甲基化的作用[6]。DNA甲基化对哺乳动物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通过基因敲除证明DNMTl和DNMT3b对于胚胎发育是必需的,而缺乏DNMT3a的小鼠将在出生后几周内死亡[7,8]。甲基化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通常被看作转录抑制的标志,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抑制转录的机制可能有3种[9]:(1)

南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NA甲基化直接干扰特异转录因子与各自启动子的识别位置结合,减低了序列特异的转录因子结合的亲和·忙k[10,1 1]。甲基基团不影响碱基配对但可影响蛋白伸入DNA大沟中与DNA相互作用。(2)甲基化转录抑制是通过在甲基化DNA上结合特异的转录阻遏物(repressor)而起作用。目前发现这一类甲基.CpG.结合蛋白主要有MeCP2、MeCPl/MBDl、MBD2、MBD4等[12.14】。它们能与特定DNA序列

中甲基化的胞嘧啶结合,从而阻断转录因子与基因调控序列的结合。(3)DNA甲基化后可通过甲基一CpG.结合蛋白募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形成复合物,使组蛋白去乙酰化,导致染色质结构聚集,从而抑制基因的转录[15]。正常情况下,哺乳动物DNA甲基化状态受到严密的调控,如女性的一条X染色体因高度甲基化而失活;持续的低甲基化状态使看家基因一直处于活性转录状态;在生物发育的某一阶段或细胞分化的某种状态下,原先处于甲基化状态的基因可被诱导去除甲基化而出现转录活性。

DNMT抑制剂:如5.氮杂脱氧胞苷(5-aza.dC,地西他滨)等,可使抑癌基因CpG岛高甲基化得到解除,从而重新激活抑癌基因,起到治疗作用。目前已在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53]。(2)HDAC抑制剂:如曲古抑菌素A、苯丁酸盐等。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大于对正常细胞的选择性、副作用少,是HDAC抑制剂优于其他药物的重要特点。HDAC抑制剂能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改变参与细胞存活和分化的蛋白水平,如增加抑癌基因的表达和减少抗凋亡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体外或动物模型中瘤细胞的增殖,或诱发瘤细胞的分化和凋亡。(3)靶向诱导DNA甲基化:对于低甲基化高表达的肿瘤相关基因,则可以诱导其启动子甲基化,使该基因沉默。靶向诱导DNA甲基化,是针对某基因启动子或其附近的区域设计一段甲基化的寡核苷酸链(MON),使其与靶基因中一条DNA链的特定位点结合,形成半甲基化的中间体,该中间体成为DNMTl的底物,使DNA另一条链也发生甲基化,从而使靶基因的特定位点完全甲基化。实验证明,运用这一原理设计的针对IGF2与GSTPl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寡核苷酸链,能有效地诱导基因启动子

甲基化,而减少基因的表达[54,55]。(4)应用RNA干扰技术:用双链RNA或小片段干扰RNA(siRNA)转染细胞,含有启动子序列的RNA能降解同源的mRNA,或指导同源的DNA启动子甲基化,导致基因沉默;也可选择性地耗竭DNMT的mR_NA,降低DNMT的活性,恢复沉默基因的表达。

目前认为OPQ 甲基化后抑制基因转录导致基因失活的机制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后可直接阻止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结合;"甲基化结合蛋白与甲基化的OPQ 特异结合后会与转录因子竞争结合OPQ 的结合位点,或使染色体高度聚集,不适于转录;#间接通过组蛋白去乙酰基酶(SOQH-)作用发生组蛋白去乙酰化,去乙酰化后的组蛋白与OPQ 结合能力增强,转录因子不易进入启动子区域而抑制转录。

:基因转录的表达抑制是以H,L 岛甲基化的积累剂量为依赖的[F],有学者认为,H,L 岛甲基化只有达到一定比例( D ;?N)时,才足以完全抑制基因表达,而低比例的甲基化只能降低基因的转录表达[9]。与遗传引起的变化不同,表观遗传导致的改变是潜在可逆的。H.(* 等[G?]采用去甲基化因子@"$T$#10)%)*’处理具有!" #$%&’()* 甲基化阳性的细胞后,细胞恢复了!" #$%&’()* 的/UPQ 功能和蛋白表达,这对于研究开发去甲基化药物治疗肿瘤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研究肺癌!" #$%&’()* 基因启动子H,L 岛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关系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甲基化抑制基因转录的机制

甲基化导致某些区域DNA构象变化,从而影响了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抑制了转录因子与启动区DNA的结合效率。

对弱启动子来说,少量甲基化就能使其完全失去转录活性。当这类启动子被增强时,即使不去甲基化也可以恢复其转录活性。甲基化密度较高时,即使增强后的启动子仍无转录活性。因为甲基化对转录的抑制强度与MeCP1(methylCpG-binding protein1)结合DNA的能力成正相关,甲基化CpG的密度和启动子强度之间的平衡决定了该启动子是否具有转录活性。

DNA甲基化对基因转录的抑制直接参与了发育调控。随着个体发育,当需要某些基因保持"沉默"时,它们将迅速被甲基化,若需要恢复转录活性,则去甲基化。

I.DNA甲基化抑制基因转录的直接机制

某些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内含有CpG序列,甲基化以后直接影响了蛋白质因子的结合活性,不能起始基因转录。

II.甲基化抑制转录的间接机制

CpG甲基化,通过改变染色质的构象或者通过与甲基化CpG结合的蛋白因子间接影响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

与不含甲基化的染色质相比,甲基化后染色质对于核酸酶或限制性内切酶的敏感度下降,更容易与组蛋白H1相结合,说明甲基化与非甲基化DNA在构象上有差异。已经分离纯化了数个与甲基化DNA特异结合的蛋白质。MeCP1可以与至少12个对称的甲基化CpG结合,而MeCP2仅同单个甲基化的CpG序列结合。

DNA甲基化、组蛋白去乙酰化与基因表达抑制

2010-05-20 02:47:52 来源:易生物实验浏览次数:1176 网友评论0 条

DNA 甲基化是指由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甲基基团,在DNA 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的作用下,将CpG 二核苷酸的胞嘧啶(C)甲基化为5-甲基化胞嘧啶(5-mC)的一种化学反应。DNA 甲基化是调节基因转录表达的一种重要的表遗传的修饰方式。

关键词:乙酰基因表遗传DNA甲基化组蛋白去乙酰化甲基化DNA结合蛋白DNA甲基转移酶

DNA 甲基化是指由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甲基基团,在DNA 甲基转移酶(DNA m ethyltransferases,DNMTs)的作用下,将CpG 二核苷酸的胞嘧啶(C)甲基化为5-甲基化胞嘧啶(5-mC)的一种化学反应。DNA 甲基化是调节基因转录表达的一种重要的表遗传的修饰方式。一些抑癌基因由于启动子的甲基化而使该基因表达失活从而导致肿瘤发生的理论已经被广泛认可[1]。已有研究发现,选择性地结合于甲基化DNA 的特异性的转录抑制子MeC P2(methyl-CpG binding protein 2),即甲基化CpG 结合蛋白(methyl-CpG binding prot

eins),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在细胞中共存于一个复合物中[2]。因而有理由认为DNA 甲基化调节基因表达与组蛋白去乙酰化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1 甲基化CpG 结合蛋白、DNMTs 与HDAC

1. 1 甲基化CpG 结合蛋白与HDAC 甲基化CpG 结合蛋白是一组序列特异性的DNA 结合蛋白[3],其靶序列仅仅由2 个碱基组成:5-甲基化胞嘧啶及紧跟其后的鸟嘌呤(5mCp G)。目前已知在哺乳动物中有5 种甲基化DNA 结合蛋白(图1),其中4 种是MeCP2、M BD1、MBD2、MBD4,它们通过一种保守的蛋白质基序即甲基化DNA 结合结构域(methylat ed DNA-binding domain,MBD)而结合5mCpG[4]。MeCP2 是最早发现的甲基化DNA 结合蛋白。1998 年Nan 等[2]在研究中发现,MeCP2 能募集(recruit)HDAC。这一发现有机地把DNA 甲基化和组蛋白去乙酰化的功能联系起来。MeCP2 含有2 个结构域,1 个是甲基化DNA 结合结构域,另一个是转录抑制结构域(transcriptional - repression dom ain,TRD)。MeCP2 以甲基化依赖的方式结合到染色质上,通过TRD 与桥蛋白Sin3A 和HDAC 的共同抑制复合体紧密联系。该复合体包含有至少7 种蛋白,其中有转录抑制子Sin3 A,HDAC1 和HDAC2 等[2],Sin3A 是一种基因转录抑制因子,它的参与可引起基因失活。该复合体将DNA 甲基化与组蛋白去乙酰化联系起来。MBD1、2、4 主要在MBD 基序上与MeCP2 有同源性,具有优先结合甲基化CpG 的能力。MBD1 在体外主要优先结合高密度的甲基化DNA,在转染的细胞中,它通过HDAC 依赖的方式抑制转录[5]。与这4 种蛋白相似,MBD3 也包含有高度保守的MBD 基序。尽管它与MBD2 蛋白有大于70% 的氨基酸相似性,却没有特异性结合甲基化DNA 的能力[6]。

目前已知MBD3 是转录抑制复合体Mi2 / NuRD(nucleosome - remodelling histione dea cetylase)的组成成分。Mi2 / NuRD 同时具有染色体重构和组蛋白去乙酰化的活性,通过M BD3-MBD2 间的相互作用而聚集到甲基化区域并发挥作用[7]。第5 种是Kaiso,它不具备MBD 基序,通过锌指基序结合甲基化的DNA(主要是CGCG),从而发挥作用[8]。在这5 种甲基化CpG 结合蛋白中,MBD1、MBD2、MeCP2 和Kaiso 具有转录抑制子的功能,并且这种抑制作用绝大部分是通过与HDAC 复合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8],提示甲基

化抑制基因转录有赖于抑制性的染色质环境。与其他MBD 家族成员不同的是,MBD4 并不具有抑制基因转录的功能,具有G/ T 错配糖基化酶的活性和5-甲基化胞嘧啶DNA 糖基化酶的活性[9],因而起着DNA 修复的作用[10]。MBDs 是DNA 甲基化模式与组蛋白修饰之间的桥梁,在肿瘤发生的表遗传通路上起重要的作用[11]。

图1 哺乳动物中的甲基化CpG 结合蛋白上排方框是包含MBD 结构的蛋白,下排方框的Kaiso 通过锌指结构结合DNA。蛋白质按功能分类:结合甲基化CpG 的转录抑制子有MBD1、MBD2、MeCP2 和Kaiso;MBD3 是Mi / NuRD 共同抑制子复合物的非DNA 结合

成分;MBD4 是G - T 错配糖基化酶

1. 2 DNMTs 与HDAC DNMTs 是DNA 甲基化反应的催化剂,在染色质重构和基因表达调控中起关键作用[12]。DNMTs 的结构主要由3 部分组成,即N 端调节结构域、C 端催化结构域和中间的连接部分[12]。目前,在真核生物中发现双链DNA[14];DNMT3 主要是参与DNA 的从头甲基化(de novo methylation),即催化非甲基化的DNA 成为甲基化的DNA 状态[15];DNMT2 具有催化区域,可与DNA 上的特异位点结合,但它没有完整的调节区域,因而不具备甲基转移酶活性。DNMT1 和甲基化CpG 结合蛋白之间的物理联系已经报道。DNMT1 能与MBD2 和MBD3 免疫共沉淀成为1 个潜在的复合体。MBD2 和MB D3 是大分子MeCP1 抑制子复合体的成分。该复合体在体外能优先结合、重建和去乙酰化含

有甲基化DNA 的核小体[16]。DNMT1 还能直接与HDAC1 / 2 相互作用[17]。MBD2-MBD3 复合体以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TSA 敏感的方式在半甲基化和完全甲基化的D NA 以及抑制的转录中显示了结合亲和力。因而,这些结果提示存在最大的“all-in-one”型转录抑制复合体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由1 个DNA 修饰单位(DNMT)、1 个甲基化胞嘧啶识别单位(甲基化CpG 结合蛋白)和1 个组蛋白修饰单位(HDAC)共同组成了1 个“all in on e”型的转录抑制复合体,并且该复合体通过3 个亚单位间的相互作用,在指引DNMT1 募集到DNA 复制后半甲基化的序列、在S 期使基因表达沉默、或者使新组装的组蛋白去乙酰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13]。

DNA甲基化和肿瘤的关系

DNA 甲基化与肿瘤 一、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 5-甲基胞嘧啶是天然存在的修饰碱基,甲基化的 mCpG ,在DNA 双链中对称出现。哺乳类动物基因组约60 %的表达基因5′端启动子存在未被甲基化的CpG岛,而启动子区域外的CpG岛大都为 mCpG。正常情况下,非活化的X染色体、印迹基因等的启动子区域的CpG岛为甲基化状态,而看家基因的 CpG岛则是去甲基化状态。 DNA 甲基化状态与基因表达呈负相关。其调控作用主要在转录水平抑制基因表达。 D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 经过亚硫酸盐处理后的DNA中胞嘧啶(C)转变为胸腺嘧啶(T),但是甲基化的中的CpG二核苷酸C 未转变为T,而无甲基化的CpG二核苷酸则发生这种转变,由此可以推断DNA是否发生甲基化。TATAGGGCGAATTGGGCCCTCTAGATGCATGCTCGAGCGG CCGCCAGTGTGATGGATATCTGCAGAATTGCCCTTTAGTAT TGTTTGGTGAAATGGTACGTGTTTATAATTTTAGTTATTTAG GAGGTTGAGGTAGGAGGATTTTTTGAGTTTAGGAGTTTAA GTTTAGTTTGGGTAATATAGTTTAGTGGTTATATTAAAAAA AGTAAAATAGTCGGGCGCGGTGGTTTACGTTTGTAATTTTA GTATTTTGGGAGGTCGAGGCGGGTGGATTACGAGGTTAGG AGGTTGAGATTATTTTAAGGGCAAT

DNA 甲基化抑制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 ①DNA 双螺旋结构的大沟为DNA 与多种转录因子的作用部位,mCpG的甲基化胞嘧啶突入大沟,抑制转录因子的结合而抑制转录。②mCpG 激活阻遏蛋白因子,如DMAP1、TSG101、 Mi2等,通过阻遏蛋白因子的作用抑制转录。③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乙酰化的研究发现,组蛋白H3、H4 的赖氨酸去乙酰化后带负电荷,与带正电荷的DNA 结合更紧密,不利于转录过程中的聚合物解聚,从而抑制基因转录。甲基化的CpG 结合蛋白(MeCPs) 与DNA 的mCpG结合,并与组氨酸去乙酰化酶(HDAC) 形成复合物共同抑制转录。 二、DNA甲基化与肿瘤 以往的研究认为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主要是基因突变、缺失导致的DNA 序列改变。在肿瘤研究中,检测到许多肿瘤的重要基因并未发生突变、缺失,基因表达的异常主要通过DNA 甲基化实现。癌基因的去甲基化和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可导致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癌基因的低甲基化和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改变是肿瘤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DNA 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导致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DNA甲基化的异常与基因突变、缺失等基因组异常也有密切的关系

DNA甲基化功能汇总

Functions of DNA methylation: islands, start sites, gene bodies and beyond DNA甲基化功能:岛,起始位点,基因体和其他 peter a. jones 摘要 DNA甲基化通常被描述为一个“沉默”的表观遗传标记,的确,5-甲基胞嘧啶的功能最初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现在,归功于甲基化绘图的基因组规模的改良,我们可以评估在不同的基因组背景下的DNA甲基化:在基因体上,在调控元件和重复序列上,转录起始位点有或者没有CpG岛。新出现的图片是DNA甲基化功能似乎随背景而改变,DNA甲基化和转录的关系比我们最先认识到的更为微妙。有必要提高我们对DNA甲基化的功能的理解,为了解释这个疾病标记中观察到的变化,比如癌症。 两篇重要的文章在1975年分别表示胞嘧啶残基的甲基化在CpG二核苷酸背景中能作为表观遗传标记。这些文章提出序列可以被重新甲基化,即甲基化通过一种机制的体细胞分裂能够被遗传,包括一种能识别半甲基化CpG回文的酶,甲基基团的存在,可以由DNA结合蛋白和DNA甲基化直接沉默基因解释。虽然这些关键原则中的几个被证明是正确的,解开DNA甲基化与基因沉默的关系已被证明是具有挑战性的。 在CpG序列背景下,在动物身上的大部分工作都集中在5-甲基胞嘧啶(5mC)。据报道,在哺乳动物的其他序列的甲基化广泛分布在植物和一些真菌中。在哺乳动物中,非CpG甲基化的功能目前未知。在这里我主要集中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的CpG甲基化,包括在其他动物和植物中观察到的差异的讨论。 理解DNA甲基化的功能需要通过基因组考虑甲基化的分布。超过一半的基因脊椎动物的基因组包含短(约1 kb)CpG丰富的区域称为CpG岛(CGIS),其余的基因组因为CpGs而耗尽。当5mC通过自发或酶胸腺嘧啶脱氨基作用被转换成胸腺嘧啶,认为基因组的损失是由于甲基化的序列在种族中的脱氨基;认为CGI存在是因为他们可能是从来没有或只有瞬时甲基化。然而,有很多关于准确定义CGI是什么的讨论,虽然在

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概述 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甲基化是一种表观遗传机制,包括将甲基转移到胞嘧啶的C5位置形成5-甲基胞嘧啶。DNA甲基化通过招募参与基因抑制的蛋白或通过抑制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来调节基因表达。在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的模式在基因组中发生变化,这是DNA从头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的动态过程的结果。 DNA甲基化是被一个甲基转移酶家族所催化,转移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一个甲基到第五个碳胞嘧啶残基形成5mc , Dnmt3a和Dnmt3b可以建立一个新的DNA甲基化模式来去修饰DNA,被称为从头甲基化。另一方面,Dnmt1在DNA复制过程中起作用,将亲代DNA链上的甲基化模式复制到新合成的子链上。这三种DNA都广泛参与胚胎的发育。这三种DNA都广泛参与胚胎的发育。当细胞到达终末分化时,Dnmt的表达大大降低。这似乎表明有丝分裂后细胞的DNA甲基化模式是稳定的。 大部分DNA的甲基化发生在鸟嘌呤核苷酸或CpG位点之前的胞嘧啶上。总的来说,哺乳动物基因组中CpG位点的减少可能是由于5 - mc可脱氨成胸腺嘧啶的诱变潜力。剩余的CpG位点分布在整个基因组中,除了CpG岛外,它们都被严重甲基化。DNA甲基化对沉默逆转录病毒分子、调节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基因印记和X染色体失活至关重要。不同基因组区域的DNA甲基化可能根据潜在的遗传序列对基因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DNA甲基化的位置 1.1 基因间区 大约45%的哺乳动物基因组由转座因子和病毒因子组成,这些因子被大量甲基化而沉默。这些元素中的绝大多数是通过DNA甲基化或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5mC的破坏而产生的突变而失活的。如果表达,这些元素是潜在的有害的,因为它们的复制和插入可以导致基因损坏和DNA突变。胞内颗粒(IAP)是小鼠基因组中最具侵袭性的逆转录病毒之一。在整个生命过程中,IAP在配子形成、发育和成年阶段都被高度甲基化。甚至在胚胎内部,当基因组其余部分相对低甲基化时,Dnmtl维持对IAP元件的抑制。当Dnmtl被基因突变耗尽,导致广泛的低甲基化时,IAP元素被表达。这表明,在基因间区,DNA甲基化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抑制潜在有害基因元素的表达。 1.2 CpG岛 CpG岛是大约1000个碱基对长度的DNA延伸,它们的CpG密度比基因组的其他部分高,但通常不会甲基化。大多数基因启动子,大约70%,在CpG岛。特别是,管家基因的启动子常常嵌入到CpG岛。CpG岛,尤其是那些与启动子相关的基因在小鼠和人类之间高度保守。在整个进化过程中,CpG岛屿的位置和保存意味着这些区域具有重要的功能。 CpG岛通过调控染色质结构和转录因子的结合来促进基因表达。DNA有规律地包裹在组蛋白周围,形成被称为核小体的小段。DNA与组蛋白的联系越紧密,对基因表达的宽容程度就越低。CpG岛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它们比其他DNA片段包含更少的核团。与CpG 岛相关的少数核小体常含有组蛋白,其修饰涉及增强基因表达。尽管约50%的CpG岛包含已知的转录起始位点,但CpG岛往往缺乏常见的启动子元件,如TATA boxes 。由于许多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富含GC, CpG岛可能会增强对转录起始位点的结合。CpG岛虽然缺乏共同的启动子元件,但却能增强DNA的可达性,促进转录因子的结合。 CpG岛的甲基化导致了稳定的基因表达沉默。在配子发生和胚胎早期发育期间,CpG 岛经历了差异甲基化。通过CpG岛调控基因表达的甲基化能力对建立很重要。印迹基因仅由两个遗传亲本染色体中的一个表达,它们的表达由遗传亲本决定。除了印迹基因外,CpG

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正常细胞功能、遗传印记、胚胎发育以及人类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目前新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对甲基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甲基化检测方法被开发出来以满足不同类型研究的要求。这些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类:基因组整体水平的甲基化检测、基因特异位点甲基化的检测和新甲基化位点的寻找。 近15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DNA甲基化研究的重要性,开发出一系列检测DNA的方法。根据研究目的这些方法分为:基因组整体水平的甲基化检测,特异位点甲基化的检测和新甲基化位点的寻找。根据研究所用处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基于PCR的甲基化分析方法;基于限制性内切酶的甲基化分析方法;基于重亚硫酸盐的甲基化分析方法和柱层法等。 DNA甲基化的分析方法很多,可分为总基因组甲基化的检测和单基因序列特异性甲基化分析的研究。总基因组甲基化的检测又分为全基因组序列特异性甲基化分析和基因组非特异性甲基化水平的研究。前者包括甲基化差异性杂交显示(differential methylation hybridization,DMH)、寡核苷酸微阵列法和基因组限制性酶切扫描法(restriction landmarkgenomescanning,RLGS);后者包括3H—SAM掺人后液闪检测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 对单基因序列特异性甲基化分析包括传统的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methylation sensitive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MSREs)分析、比较简洁的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全面反映甲基化情况的亚硫酸氢钠变性后测序(bisulfitegenomic sequencing)、甲基化敏感性单核苷酸引物扩增(methylation sensitive single nucleotide primer extension,Ms—SnuPE)、较新颖的甲基化荧光检测(methylight)、结合亚硫酸氢钠变性的限制性酶分析(combined bisulfite restrictionan alysis,COBRA)、酶的区域性甲基化特异性分析(enzymatic regional methylation assay,ERMA)和变性高压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 甲基化敏感的单核苷酸的扩增(Ms—SnuPE) Ms—SnuPE即甲基化特异的单核苷酸扩增,它能对不同甲基化特异位点进行快速定量,是一种快速估计特异性CpG位点甲基化不同情况的定量方法。 先用重亚硫酸盐处理基因组DNA,未甲基化的胞嘧啶全部转化为尿嘧啶,而甲基化的胞嘧啶不变。进行PCR扩增,然后取等量扩增产物置于2管中,分别作为Ms—SnuPE单核苷酸引物延伸的模板。设计用于Ms—SnuPE延伸的引物的3’端紧邻待测碱基。同时于2个反应体系中加入等量的Taq酶、引物、同位素标记的dCTP或dTTP。这样,如果待测位点被甲基化,则同位素标记的dCTP会在反应延伸时连于引物末端;若是未被甲基化,则标记的dTTP参与反应。末端延伸产物经电泳分离和放射活性测定后可得出C/T值,即为甲基化与非甲基化的比值,从而分析得到待测片段中CpG位点甲基化情况。 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MSRE)法 methylation sensitive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MSRE是一类对其识别位点含有甲基化碱基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目前至少已发现320种。此类酶如在其切割位点中含有一个甲基化碱基,则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就不能切割DNA。MSRE法是基于甲基化敏感Ⅱ型限制性内切酶不能切割含有一个或多个甲基化切点序列的基本原理。用甲基敏感Ⅱ型内切酶及其同工酶(对甲基化不敏感)切割含有一个或多个甲基化CpG序列的片段,然后用DNA印迹法分析。此法

DNA甲基化的总结

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s)的催化下,将甲基基团转移到胞嘧啶碱基上的一种修饰方式。它主要发生在富含双核苷酸CpG岛的区域,在人类基因组中有近5万个CpG岛[5]。正常情况下CpG岛是以非甲基化形式(活跃形式)存在的,DNA甲基化可导致基因表达沉默。DNMTs的活性异常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位于染色体上的DNMT3B基因突变可导致ICF综合征。有报道[6]表明,重度女性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生与2条X染色体上TMP1基因去甲基化比例增高有关。DNMT基因的过量表达与精神分裂症和情绪障碍等精神疾病的发生也密切相关。风湿性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DNA甲基化之间关系已经确定[7],在SLE病人的T细胞发现DNMTs活性降低导致的异常低甲基化。启动子区的CpG岛过度甲基化使抑癌基因沉默,基因组总体甲基化水平降低导致一些在正常情况下受到抑制的基因如癌基因被激活[8],都会导致细胞癌变。 甲基化作用是转录水平上表达调控的基本方式之一。由于宿主细胞基因组DNA中不 同位点的甲基化程度存在某种平衡,并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特点。一旦转基因的整合破坏了这种平衡及空间特征,破坏后的结构便成为宿主基因组防御系统识别的信号,使新整合的DNA 序列发生不同程度的甲基化,甲基化基因序列则通过抑制甲基化DNA结合蛋白(MeCP2)的结合而抑制转录的顺利进行Ⅲo。在拟南芥中发现了DNA甲基化可以导致基因沉默汹埘]。在基因沉默过程中,外源或内源性信号引起部分DNA序列中CpG的甲基化,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2(MeCP2)结合到甲基化的胞嘧啶上聚集HDACs使组蛋白去乙酰化,该蛋白与去乙酰化的组蛋白通过聚集更多的DNA 甲基转移酶来加强沉默信号,从而引起基因沉默H?。 ?。DNA甲基化对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的作用很可能是通过一组蛋白介导的,这些蛋白可能含有共同的高度保守的甲基化的CpG结合结构域(MBD)L45 J。DNA甲基化在基因印记、x染色体失活、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直接作用机制可能是CpG岛甲基化干扰了一些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TF)与基因调控区的结合,使甲基从DNA分子大沟中突出,从而阻止转录 因子与基因相互作用。间接机制可能是由于甲基化DNA与甲基化DNA结合蛋白结合或DNA甲基化改变染色质结构,这2种情况都间接阻碍TF与DNA结合从而抑制转录m1。DNA甲基化一般是通过转录抑制机制来调节特定基因的,具体的机制可能有:5一MeC伸入DNA双螺旋大沟,影响转录因子的结合;序列特异的甲基化DNA结合蛋白(MDBP一1,MDBP一2)与甲基化的启动子序列特异性结合而抑制转录因子与靶序列的结合;甲基化CpG结合蛋白(MeCPl,MeCP2)与甲基化的二核苷酸CpG结合,发挥类似转录抑制蛋白的作用H“。一般DNA甲基化会通过干扰转录因子与识别位点结合和招募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 acefltransfeI"SeS,HATs)、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形成辅助阻遏复合体,使基因沉默而抑制其表达,而去甲基化则使沉默的基因重新激活Ⅲ卜 DNA甲基化尤其是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高甲基化,会导致基因表达的下降或沉默。甲基化抑制基因的表达目前认为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甲基化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可直接阻碍一些转录因子与其结合位的结合;另一方面可能与一些甲基化

DNA甲基化研究综述

DNA甲基化研究综述 The summarize of the research on DNA methylation 郭文媛 (生物技术 1353227) 摘要:DNA 甲基化是真核生物表观遗传学中一种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是一种酶催化的修饰过程。其是在DNA 甲基转移酶催化下,将甲基基团转移到胞嘧啶的5 位碳原子上,使之转变成5-甲基胞嘧啶的化学修饰过程。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中,此修饰过程通常发生在5'-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上。大量相关研究表明,DNA 甲基化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 Abstract:DNA methylation is an important 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in eukaryotes.It is a kind of enzyme catalysis modification process: refers to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process of DNA methyltransferase catalysis,the transfer of methyl groups onto cytosine carbon atom 5,making them into 5-methyl cytosine.In humans and other mammals,the modification process usually occurs in 5'CpG -'dinucleotide cytosine.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NA methyl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diseases. 关键词: DNA 甲基化; 甲基转移酶;表观遗传学; CpG 岛; Dnmt1; Dnmt3a; Dnmt3b; 基因沉默; DNA甲基化结合蛋白; 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 Key words:DNA methylation; Methyltransferase; Epigenetics; CpG island; Dnmt1; Dnmt3a; Dnmt3b ; Gene Silencing ;MBD; human epigenomeproject 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是不改变DNA 的一级结构而改变表型的一种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主要包括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体重构、RNA 干扰等。 DNA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大多数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DNA 甲基化水平受到环境、疾病、年龄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不同的细胞、组织或个体之间,甚至同一细胞或个体的不同发育时期,其DNA 甲基化状态和程度都可能存有差异。 2003 年10 月,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委员会正式宣布投资和启动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 human epigenomeproject,HEP) 。HEP 的主要目标是研究人类所有基因在主要组织以及200 多种细胞中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的甲基化模式,并在基因组水平绘制不同组织正常和疾病状态时的甲基化变异位点图谱[4],本文结合2013年至今DNA甲基化研究文献,综述了DNA甲基化分布特点和与疾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1.DNA甲基化 1.1DNA甲基化与DNA去甲基化 DNA 甲基化是表观遗传( Epigenetic) 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指在DNA 甲基转移酶( DNA methyltransferase,DMT) 的催化下,以s -腺苷甲硫氨酸( SAM) 为甲基供体,将甲基转移到特定碱基上的过程。 DNA 去甲基化也被称为DNA 甲基化丢失(lossof DNA methylation), 即甲基基团从胞嘧 啶上消失的过程。包含主动去甲基化与被动去甲基化2 种模式。 1.2DNA甲基化分布 DNA 甲基化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DNA甲基化原理

DNA甲基化 甲基化检测服务-亚硫酸氢钠处理后测序法(bisulfite genomic sequencing PCR, BSP)是利用未甲基化的胞嘧啶可以被亚硫酸氢钠发生脱氨基变为尿嘧啶的原理,用两一特异性引物扩增后测序。测序法克服了只能针对单个位点检测,并且这些位点必须是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的缺点,可以对任何基因序列的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 甲基特异性的PCR扩增(MS-PCR)示意图 DNA甲基化(英语:DNA methylation) DNA甲基化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它是由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 DNMT)催化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 SAM)作为甲基供体,将胞嘧啶转变为5-甲基胞嘧啶(mC)的一种反应,在真核生物DNA中,5-甲基胞嘧啶是唯一存在的化学性修饰碱基。CG二核苷酸是最主要的甲基化位点,它在基因组中呈不均匀分布,存在高甲基化、低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的区域,在哺乳动物中mC约占C总量的2-7%。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主要方式,能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遗传表现。为外遗传编码(epigenetic code)的一部分,是一种外遗传机制。DNA甲基化过程会使甲基添加到DNA分子上,例如在胞嘧啶环的5'碳上:这种5'方向的DNA甲基化方式可见於所有脊椎动物。在人类细胞内,大约有1%的DNA碱基受到了甲基化。在成熟体细胞组织中,DNA甲基化一般发生於CpG双核苷酸(CpG dinucleotide)部位;而非CpG甲基化则於胚胎干细胞中较为常见。植物体内胞嘧啶的甲基化则可分为对称的CpG(或CpNpG),或是不对称的CpNpNp形式(C与G是碱基;p是磷酸根;N指的是任意的核苷酸)。特定胞嘧碇受甲基化的情形,可利用亚硫酸盐定序(bisulfite sequencing)方式测定。DNA甲基化可能使基因沉默化,进而使其失去功能。此外,也有一些生物体内不存在DNA甲基化作用。

DNA甲基化详解

提到遗传,我们都已经习惯于这样的概念,即基因组的编码信息存在于ACGT 这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然而,诸如胞嘧啶的甲基化修饰及其分布,组蛋白的乙酰化等,同样影响着表型。这就构成了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主要研究内容。其实,早在1942年,C.H.Waddinton就提出了表观遗传学的概念,他指出,表观遗传与遗传相对,主要研究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而现在,对于表观遗传学,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其研究在没有细胞核DNA序列改变的情况时,基因功能的可逆的可遗传的改变。也就是说,在不改变基因组序列的前提下,通过DNA和组蛋白的修饰等来调控基因表达,其中又以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最为常见,成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科学家们开始在基因组水平来研究表观遗传学,逐步形成表观基因组学(epigenomics)。表观基因组学就是要在整个基因组水平来研究表观遗传过程以及与这些过程密切相关的特定基因组区域的识别与鉴定。2000年10月,人类表观基因组协会(Human Epigenome Consortium)由欧盟赞助,启动了旨在于人类6号染色体MHC区域首先做出DNA的甲基化图谱的先导计划(Pilot Project)。该计划顺利完成,引导启动了2003年的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Human Epigenome Project,HEP)。2005年,美国国家卫生院(NIH)下属的国立癌症研究所启动了癌症基因组先导计划。2006年,该所与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一起共同启动癌症基因组计划(Cancer Genome Project)。表观基因组学和DNA甲基化与癌症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本文将简要介绍DNA甲基化与CpG岛,癌症与DNA甲基化,和DNA甲基化的重要检测方法。DNA甲基化与CpG岛:在人类表观遗传学研究中,最常见的就是CpG二核苷酸中胞嘧啶的甲基化修饰。其主要过程是,在CpG甲基化结合蛋白(Methyl-CpG Binding Proteins,MBDs) 和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 DNMTs)的作用下,使CpG二核苷酸5’端的胞嘧啶转变成为5’甲基胞嘧啶。在正常人类的DNA中,约有3-6%的胞嘧啶被甲基化。在哺乳动物中,约有50,000,000个CpG二核苷酸,其中70%的被甲基化。而那些可被甲基化的CpG 二核苷酸并非随机的分布于基因组序列中,相反,在基因组的某些区域中,通常是基因的启动子区域,5’端非翻译区和第一个外显子区,CpG 序列密度非常高,超过均值5倍以上,成为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富集区,称之为CpG岛(CpG Islands, CGIs)。CpG岛的概念最早由Adrian Bird提出,他称之为

DNA甲基化综述

分子生物学综述 题目:DNA甲基化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DNA 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正常细胞功能、遗传印记、胚胎发育以及人类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目前新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对甲基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甲基化检测方法被开发出来以满足不同类型研究的要求。这些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类:基因组整体水平的甲基化检测、基因特异位点甲基化的检测和新甲基化位点的寻找。 关键字: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甲基化研究方法 1 导言 早在1942年,C.H.Waddington首次提出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概念,并指出表观遗传与遗传是相对的,它主要研究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几十年后,霍利迪(R. Holiday)针对表观遗传学提出了更新的系统性论断,也就是人们现在比较统一的认识[1],即在不改变基因组序列的前提下,通过DNA和组蛋白的修饰来调控基因表达,这种修饰以DNA甲基化最为常见。其主要任务是绘制出人类基因组中甲基化可变位点图谱,即不同组织与疾病状态下,5-甲基胞嘧啶出现及其分布频率的图谱,以指导和系统地研究DNA甲基化在人类表观遗传、胚胎发育、基因印记、等位基因失活及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2]。DNA甲基化的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对甲基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甲基化检测方法被开发出来以满足不同类型研究的要求。让我一一介绍现有的大部分DNA甲基化研究方法,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简要分析与总结。

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基因表观修饰方式之一,可能存在于所有高等生物中。DNA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基化则诱导了基因的重新活化和表达。甲基化的主要形式有5-甲基胞嘧啶,N6-甲基腺嘌呤和7-甲基鸟嘌呤。原核生物中CCA/TGG和GATC常被甲基化,而真核生物中甲基化仅发生于胞嘧啶。DNA的甲基化是在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的作用下使CpG二核苷酸5'端的胞嘧啶转变为5'甲基胞嘧啶。这种DNA修饰方式并没有改变基因序列,但是它调控了基因的 表达[3]。脊椎动物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有三种:持续的低甲基化状态,如管家基因;去甲基化状态,如发育阶段中的一些基因;高度甲基化状态,如女性的一条失活的X染色体[4]。 1.2 DNA 甲基化的生物学作用 1.2.1 DNA 甲基化与遗传印记、胚胎发育 DNA甲基化在维持正常细胞功能、遗传印记、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胚胎的正常发育得益于基因组DNA适当的甲基化。例如:缺少任何一种甲基转移酶对小鼠胚胎的发育都是致死性的(Li 等1992年和Okano等1999年)[3]。此外,等位基因的抑制(allelic repression)被印记控制区(imprinting control regions,ICRs)所调控,该区域在双亲中的一个等位基因是甲基化的[4]。印记基因的异常表达可以引发伴有突变和表型缺陷的多种人类疾病。如:脐疝-巨舌-巨大发育综合征(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 BWS)和Prader-Willi/Angelman综合征等[5]。

DNA甲基化

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细胞株中与遗传和基因表达变化有关的DNA甲基化模型 摘要 背景:DNA甲基化是参与基因调控和疾病的一种重要表观遗传学机制,但很 少人知道在个体间甲基化机制存在差异。在这,我们从77个图约鲁巴人的人类基因组单体中测量了22,290 CpG二核苷酸的淋巴母细胞系的甲基化水平,同时也使用了全基因组的基因表达和基因型数据。 结果:通过对超过三百万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关联的分析,我们确定在173个基因的180个CpG双核苷酸位点与附近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独联体通常在5 KB内)的错误发现率为10%。在迪斯科相互 作用蛋白2的同源基因B(DIP2B,以前推测在DNA甲基化中发挥作用)中发现SNP rs10876043是最有趣的传输信号,全基因范围内的信号与第一组分的甲基化模式是有联系的。而且我们发现在整体信号联系中只有少量的反式作用。正如预期的那样,通过测量的RNA序列,我们发现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和基因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最后,发现有一个显着的SNP位点重叠,均与甲基化与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关。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个体间的差异在DNA甲基化方面有很强的遗传成 分。此外,丰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会影响甲基化和基因表达,为共享机制的一小部分的基因提供了证据。 背景:D NA甲基化在真核生物的基因组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甲基化的改变可以影响转录和表型的变化[1],但DNA甲基化本身的变化根源,现在仍然知之甚少。大量证据确实存在DNA甲基化的个体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2,3],组织[4,5],物种[6]。在哺乳动物中,DNA甲基化是通过DNA甲基转移酶(转移酶)介导的,是在复制过程中负责重新甲基化和维持甲基化模式。参与合成的甲基化和DNA去甲基化的基因也可以影响甲基化的变化。例如,突变的甲基转移酶DNMT3L[7]和亚甲基四氢酸还原酶MTHFR[8]基因可导致人的血液中DNA低甲基化。这些变化发生在全基因组水平,与遗传变异是不同的,而是有针对性的对基因组区域影响DNA甲基化变异,例如,在H19/IGF2位点的差异性甲基化与遗传多态性有关9]。 最近的证据表明,DNA甲基化的依赖所在基因的序列含量[10?12]。在对家庭与双胞胎甲基化模式的研究中发现有很强的遗传效应,但随机因素和环境因素也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2,14]。最近的工作表明,基因变异可能对所在的甲基化模式有重大影响[5,15-18],但影响甲基化的遗传变异是何种程度,机制尚不清楚。此外,在DNA甲基化变化的基础上对个体基因表达影响到何种程度,仍然是未知之数。

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的研究现状及思考_邓大君

Hereditas (Beijing) 2014年5月, 36(5): 403―410 https://www.360docs.net/doc/2812240072.html, 综 述 收稿日期: 2014-01-07; 修回日期: 2014-01-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921140311,31261140372)资助 作者简介:邓大君,教授,研究方向:肿瘤病因学和DNA 甲基化研究。E-mail :dengdajun@https://www.360docs.net/doc/2812240072.html, DOI: 10.3724/SP.J.1005.2014.0403 网络出版时间: 2014-3-3 12:41:25 URL: https://www.360docs.net/doc/2812240072.html,/kcms/detail/11.1913.R.20140303.1241.001.html DNA 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邓大君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研究所, 北京 100142 摘要: DNA 甲基化通过调节基因转录、印记、X 染色体灭活和防御外源性遗传物质入侵等, 在细胞分化、胚胎 发育、环境适应和疾病发生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是当前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文章介绍了在过去几年中TET 介导的DNA 羟甲基化及其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DNA 主动去甲基化及其与被动去甲基化的关系, DNA 甲基化建立及其与组蛋白修饰、染色质构象、多梳蛋白和非编码RNA 结合等关系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DNA 甲基化的转化应用前景。 关键词: DNA 甲基化; 去甲基化; 表观遗传学; 稳态; 转化研究 DNA methylation and demethylation: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 Dajun Deng Peking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and Institute , Beijing 100142, China Abstract: DNA methylation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cell differentiation, embryonic development, host adaptations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pathogenesis through regulation of gene transcription and imprinting, X-inactivation, and de-fense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invasion,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hottest research fields on epigenetics. In the past few years, a number of important findings on DNA methylation have been achieved. These findings include discovery of TETs-catalyzed cytosine hydroxymethylation and its functions in the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e and passive DNA demethylation;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DNA methylation pattern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histone modifications, chromatin configuration, polycomb group proteins and non-coding RNA bindings. DNA methylation has become a new potential biomarker and therapy target. Keywords: DNA methylation; demethylation; epigenetics; homeostasis; translational research DNA 甲基化是指DNA 序列中的腺嘌呤(A)或胞嘧啶(C)碱基在甲基化转移酶的催化下与甲基发生共价结合, 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传递给子细胞的表 观遗传现象。由DNA 腺嘌呤甲基化酶(DNA adenine methylase, DAM)催化形成的O 6-甲基腺嘌呤(6mA)是一种CTAG 序列复制后维持甲基化, 在细菌表观

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DNAmethylation)是最早发现的修饰途径之一,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 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 含义: 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DNA的CG两个核苷酸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形成5-甲基胞嘧啶,这常见于基因的5'-CG-3'序列。大多数脊椎动物基因组DNA都有少量的甲基化胞嘧啶,主要集中在基因5'端的非编码区,并成簇存在。甲基化位点可随DNA的复制而遗传,因为DNA复制后,甲基化酶可将新合成的未甲基化的位点进行甲基化。DNA的甲基化可引起基因的失活,DNA甲基化导致某些区域DNA构象变化,从而影响了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甲基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从常规的B-DNA 向Z-DNA的过渡,由于Z-DNA结构收缩,螺旋加深,使许多蛋白质因子赖以结合的原件缩入大沟而不利于转录的起始,导致基因失活。另外,序列特异性甲基化结合蛋白(MBD/MeCP)可与启动子区的甲基化CpG岛结合,阻止转录因子与启动子作用,从而阻抑基因转录过程。 DNA甲基化主要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和少量的N6-甲基腺嘌呤(N6-mA)及7-甲基鸟嘌呤(7-mG) 结构基因: 含有很多CpG结构,2CpG和2GPC中两个胞嘧啶的5位碳原子通常被甲基化,且两个甲基集团在DNA双链大沟中呈特定三维结构。基因组中

60%~90%的CpG都被甲基化,未甲基化的CpG成簇地组成CpG岛,位于结构基因启动子的核心序列和转录起始点。有实验证明超甲基化阻遏转录的进行。DNA甲基化可引起基因组中相应区域染色质结构变化,使DNA 失去核酶ö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位点,以及DNA酶的敏感位点,使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凝缩成团,失去转录活性。 5位C甲基化的胞嘧啶脱氨基生成胸腺嘧啶(C-T转换),由此可能导致基因置换突变,发生碱基错配,如果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被纠正,就会诱发遗传病或癌症。 酶的分类: 动物中DNA甲基转移酶有两种: 1)DNMT1,持续性DNA甲基转移酶——作用于仅有一条链甲基化的DNA 双链,使其完全甲基化,可参与DNA复制双链中的新合成链的甲基化,DNMT1可能直接与HDAC(组蛋白去乙酰基转移酶)联合作用阻断转录;2)DNMT3a、移酶可能参与细胞生长分化调控,其中DNMT3b在肿瘤基因甲基化中起重要作用。 去甲基化 有两种方式:1)被动途径:由于核因子NF粘附甲基化的DNA,使粘附点附近的DNA不能被完全甲基化,从而阻断DNMT1的作用;2)主动途径:是由去甲基酶的作用,将甲基基团移去的过程。在DNA甲基化阻遏基因表达的过程中,甲基化CpG粘附蛋白起着重要作用。虽然甲基化DNA 可直接作用于甲基化敏感转录因子E2F、CREB、AP2、CMycöMyn、NF2KB、Cmyb、Ets,使它们失去结合DNA的功能从而阻断转录,但是,

DNA甲基化实验操作原理及方法

DNA 甲基化重亚硫酸氢盐修饰法(DNA METHYLATION BISULFITE MODIFICATION) 实验操作原理及方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可以检测特定DNA序列的甲基化状态。 二、实验原理: DNA 甲基化是指由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甲基基团,在DNA 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的作用下,将CpG 二核苷酸的胞嘧啶(C)甲基化为5-甲基化胞嘧啶(5-m C)的一种化学反应。DNA 甲基化是调节基因转录表达的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的修饰方式。 DNA 甲基化主要在转录水平抑制基因的表达。DNA 甲基化引起基因转录抑制的机制可能主要有以下3 种:(1)DNA甲基化直接干扰特异性转录因子与各基因启动子中识别位置的结合。(2)序列特异性的甲基化DNA 结合蛋白与启动子区甲基化CpG 岛结合,募集一些蛋白,形成转录抑制复合物,阻止转录因子与启动子区靶序列的结合,从而影响基因的转录。(3)DNA 甲基化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抑制基因表达。 重亚硫酸氢盐修饰法检测DNA甲基化的基本原理是基于DNA变性后用重亚硫酸氢盐处理,可将未甲基化胞嘧啶修饰成尿嘧啶。此反应的步骤是:1、在C-6位点磺化胞嘧啶残基; 2、在C-4处水解去氨基来产生尿嘧啶磺酸盐; 3、在碱性条件下去硫酸化。在这个过程中,5-甲基胞嘧啶由于甲基化基团干扰了重亚硫酸氢盐进入到C-6位点而保持着未反应的状态。在重亚硫酸氢盐处理后,使用针对每个修饰后DNA链的引物进行PCR反应。在这个PCR产物中,每5-甲基胞嘧啶显示为胞嘧啶,而由未甲基化胞嘧啶转变成的尿嘧啶则在扩增过程中被胸腺嘧啶所取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