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 学习摘要

“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 学习摘要
“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 学习摘要

“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学习摘要发表日期:2009年11月24日作者:jy【编辑录入:jy】

第一章“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与研究总论

一、改革的背景:P2

1、当代社会文化转型的复杂性与学生语文学习的关系:

(1)、全球化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英语冲击

(2)、信息化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个人语言与思维方式的变化

(3)、后现代文学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影响到学生的阅读状况

2、当代中国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复杂性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当代学校将向现代型学校转型,涉及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五个方面。

3、当代语文教学改革的复杂性与语文教师发展的关系:

(1)、改革针对的主要问题:讲读中心化、方法技术化、无人化、目标单一化

(2)、改革研究的类型、问题域和关键词

(3)、当代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尚需深化的主要问题:

语文教学的问题状态还大致未变、学生意识尚需加强、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教学价值观尚待重建、语文教学的过程结构缺乏系统建构。

二、研究历程和基本任务:P16

1、研究历程:探索性研究阶段、发展性研究阶段、成型性研究阶段

2、性质和任务:转型性变革、任务一是入门,二是绘图。

第二章“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价值理念结构

“新基础教育”教学价值观+语文学科教学价值观+语文教学活动价值观

一、教学共通价值观: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P28

二、语文学科教学价值观:P29

1、语文:汉语教育和文学教育的综合。汉语是基础性构成(能用汉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文学是提升性构成(提升学生汉语表达和运用的能力,展现汉语的准确、精致和优雅)。P34

2、语文知识:汉语知识和文学知识的综合。

3、语文能力:听、说、读、写(听话能力、说话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从而综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每一种语文能力在每一个年段都要尽可能形成体系,同一个能力不同年段的差异点、衔接点和生长点也要尽量明确。

4、语文教学不同层面的育人价值:P38

(1)、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打造中国儿童的汉语根基、精神根基和文化根基;形成儿童的言语个性和风格。

(2)、从教学方法与工具的角度:教学方法和工具,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3)、从语文学科活动的角度:应渗透育人价值。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价值观的具体综合:P41

1、教学设计中价值观的具体综合:

(1)、在语文学科整体策划中转化和渗透新价值观: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性的重组与加工,即将语文知识按结构关系进行重组,从而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结构。即实行单元结构化教学,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中实行“长程两段式”的教学时间配置和教学方法。

(2)、在每节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上转化和渗透新价值观:P45

强调以学生分析和教材分析作为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的两大依据。学生分析、教材分析、目标制定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

在学生分析时,应首先考虑学生的年级特征和班级特征,同时具体分析学生在面对一篇新的文本时:A、已有的基础是什么?如已经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情感状态、态度、价值观、学习兴趣和成长需要?对学生已有基础的分析,不能抽象,必须具体到一年或一个学期的语文教学所奠定的基础。B、要理解和掌握这一文本,还缺失什么?如是否缺失相应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C、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导致困难和障碍产生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能力提升点又是什么?D、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什么?即教师要具有年级意识、学期意识、班级意识和学生差异意识、提升意识。

在教材分析时,教师应注意:A、要克服依赖教参的弊病。要融进自身的生命体验,创造性地解读教材。B、要有单元结构意识。要把一篇文本放在一个单元的结构背景下进行解读,寻找其在单元内的独特定位。C、要基于学生立场。教师应基于教师立场和学生

立场对教材进行二次解读。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应该融合起来,不能割裂。

2、教学过程中价值观的具体综合:

(1)、使语文课堂成为开放性的课堂:

向学生开放、向可能性选择性多样性开放、向生活世界开放、向不确定性开放。

(2)、使语文课堂成为动态生成的有机课堂:

打破教案意识,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捕捉课堂上的语文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集聚生成和交互反馈。

(3)、使语文课堂成为关怀学生生命的课堂:

(4)、使语文课堂成为各种资源价值提升的课堂:

3、教学反思中价值观的具体综合:

(1)、以“新教学价值观转化渗透和具体综合的过程及成效”为核心进行反思。主要反思“目标”、反思“转化”、反思“资源”、反思“提问”、反思“问题”、反思“改进”。(2)、教学反思不是一次性的。

一度反思是说课反思、二度反思是听了其他老师的评课后再一次进行的反思。其次,教学反思要从现场研讨到后续研究。具体做法有:反思性后续、重建性后续、写作性后续、评价性后续。

语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廊坊市第四中学王文平研究课题:“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验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自从2010年6月25日我校提出对教学的教改想法,我尝试用以下思想应对学生的思路: 1、教学中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整个教学活动中,全是学生“主动”在动:主动讨论、主动解答、主动展示、主动检查、主动加强…… 2、学生在自主、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思想上主动、无压力,基本表现出了学习是自愿的、愉快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目标很明确。 3、也存在部分学生不愿回答或不敢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参与课堂、参与回答等问题,也有个别学生混水摸鱼的现象。 二、实验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正确的教育评价理论指导下积极参与英语教学实验与改革的研究中,使多维的、多元的、多样的教学模式促进学习者作为“完整人”的发展,推进课程发展,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形成一个课堂教学、课堂研究和课堂评价有机结合的整体 三、实验目的和意义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目的是建立基础教育英语学科课程课堂教学体系,贯彻与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改革。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具体目标如下:通过课题实验意在改变我校目前的不良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参与评价、积极主动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具体解决以下七方面的问题: (1)课堂教学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设置。 (2)完善课堂教学实施机制。 (3)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 (4)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运作上,用多维度的、多样化的、多元的教学方式。 (5)对课堂教学结果应有科学的分析。 (6)开发多样化的英语课堂教学资源。 (7)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课堂教学试验,推动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全面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四、实验内容 1、语文课堂教学试验研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分析和引导。 2、初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试验研究。以国家教育部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基础。 五、实验理论依据及假说 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关于教育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教育改革的调研报告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下面XX 为大家搜集的一篇“关于教育改革的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要在公平的基础上尊重和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规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更要培养独立思索的创新能力和胆识,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才能实现“人才纷涌而出,学术百花齐放,大师引领变革。”的局面。 实现教育的公平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读书,都能享受高等教育和优质教育,并且在就业方面没有任何用人单位的限制和歧视,在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以及国家组织的大型特种考试上都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所谓个性发展特点规律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爱好,兴趣,偏爱,特性,优势,特长,长处,缺点,短处等。独立思索的创新能力和胆识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灵魂和源泉。我们国家和民族就需要这种人才,这种大师人物绝不是应试教育所培养的悲剧产物,更不是千篇一律的大众化人才,他是什么?他是引领时代,变革时代,站在科研最前沿的领军者和开拓者。 教育改革这个词很早就是一个热门的争议词和讨论词。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代,教育改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突破。也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科学界赫

赫有名的大人物。我们活得更有尊严了。但是大人物并非大师,而大师是引领时代,变革时代,站在科研最前沿的领军者和开拓者。 钱老走之前给温总理説:“我们总培养不出大师级的人物”。这句话的本质就是在提醒我们——原先的教育和现代经济发展已经脱节了,教育应该改革了。而改革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创新+学习+借鉴。对此我有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 建立国家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委员会。 大学就好比生产企业,学生就好比原材料,只有加工才能变为合格产品,但是企业在最后一关对质量把控得很好,一般的企业都要建立质检岗位,也就是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淘汰不合格的产品。同理,我们高校也要建立国家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委员会来把控最后一关。我认为最后这一关如果把控得很好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选拔最优秀的人才,还可以鞭策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温习原先知识。最后一关可以説很关键。我建议以综合性论文加三个月实践体会和感受的形式来进行考核(在大四下半期就要做这事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偏爱在本专业的范围内进行自由研究(论文必需有水平,对某个行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题目自拟。这样可以发掘人才在同一专业领域的多样性,也可以为就业的方向提供依据。综合素质高的可以报送研究生,合格优良者可以调

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要求 一、课程目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又具有专业学科的性质。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能力,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以及今后继续学习和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突出幼儿师范特色,为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学师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要求 (一)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要在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较强的听话能力、说话能力,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浅易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要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 (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第二部分大纲内容 一、内容要求

(一)阅读能力 1、养成认真阅读、勤于阅读的习惯。 2、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表达效果。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概括要点,了解写作特点,把握语体特征,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5、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6、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常用实词、虚词和句式。 (二)写作能力 1、养成观察、思考、积累和勤于练笔、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 2、立意明确,思路清晰,选材恰当,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语言畅通,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新意。 3、根据需要,展开联想和想象。 4、语言规范、简明、连贯、得体。 5、恰当地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写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6、文面整洁,格式标准,标点正确,文字规范。 (三)普通话能力 1、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说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2、说话有礼貌,仪态大方,口齿清楚,音量适当,有中心,有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关于改革实施情况的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 新课程是在大量的调查研究、经验研究与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众多的学者、专家、行政人员、教科研人员、校长与教师代表以及部分社会人士持续对话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在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产生的。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一个高节奏、高科技、高竞争的社会,教育只有着眼于未来,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对此,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特别强调,课程既要实现儿童的“认知”与“情意”的整合,还要实现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整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必须超越现行的“学科”课程典范,实现课程典范的重构。 1、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

【2019-2020】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变迁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变迁 语文教学大纲,也叫“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颁 发的有关语文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语文教师施教的重要凭借,也是编写 和使用语文教材的总纲。它和语文学科是同时产生的,不过起初比较简单,只 能算是雏形。20世纪20年代,我国语文教育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语文”(当时叫国语、国文)“教学大纲”(当时称作“课程纲要”)。新 中国成立5O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经过了7次比较大的变迁,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半个世纪来语文教学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总结历史经验,探索语文教 改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次,开始于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还没有来得及制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但在1950年发行使用的初、高级中学两套语文课本中,有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 总署编审局名义写的两个《编辑大意》,实际上就起到了大纲的作用。“大意”采用了“语文”这个新的学科名称,提出了“听说读写四项并重”的教学原则。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意”存有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的偏向。 第二次是1956年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教育部颁布了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观(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 套严格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第三次是196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50年代 末6O年代初,针对1958年“大跃进”时期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的现实,语 文界开展了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的大讨论,在很多问题上 取得了共识。这个大纲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制订的,它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 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并且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 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大纲还针对语文教学 的实际,明确地指出:“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 文学课。”大纲富有远见地提出了“文质兼美”的选材标准,要求选入中学语 文课本的课文,要“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足为学生学习的 典范”;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应“简明扼要,切合实用”;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回归传统,提倡多读多写多练。这些对以后的语文教学均有深远的影响。不足 之处是受“阶级斗争为纲”、“反修防修”的影响比较大。 第四次是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个大纲的重大贡献,就是结束了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无纲可循

教育实习基础调研报告

教育实习基础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改革调研报告 作为一名师范生,再过一年就要投入到祖国的基础教育事业中去了,除了以前做家教时与学生有过直接接触沟通外,这次实习时第一次实实在在地与学生与老师与学校与社会方方面面全面真实的接触体验。2013年10月9日,星期一,怀揣着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和本领与自己年轻的投身教育事业的梦想开始了校外实习。我被分配到本校附中,这是一所市内不错的学校,但是硬件教学资源稍微有点紧张,全校唯一的空教室就是我们实习生平时备课办公休息的地方。虽然如此,我还是看到老师们平时上课用着耳麦扩音器,每个教室里有液晶电视,演示课件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这些设施条件,肯定也是目前南昌有些地区的学校不能达到的。我高中同班的师范生同学也有被分配到市区其他学校或县区学校的,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也了解到一些南昌其他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状况及学生老师的人文状态,所以我将所了解的到的情况写成这份基础教育改革调查报告,阐述一下我发现的有关基础教育的问题和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存在问题: 1.教育总体投入仍不足。 虽然政府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现代教育的要求相比,教育投入不足与南昌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投入的增长幅度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公用经费标准和教师待遇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大部分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简陋,教学配套设备老

地、建设等方面享受公办学校的同等待遇。民办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在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升学就业、表彰奖励、社会活动、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同类型公办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同等的待遇和权益。 4.要更加重视教育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南昌基础教育健康发展一要积极创新管理体制,进一步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在南昌教育发展进程中,从六年前的“教育股份制”到现在的“现代学校制度”,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的基础作用、学校的主体作用的有效配合,使我区的教育制度创新得以平稳推进;二要积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教师合理交流机制。加大人事改革力度,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切实解决教师总量超编、结构性缺编和占编不在岗问题。加大力度培养名校长、名教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村学校招引英语、信息、体艺类紧缺教师。逐步建立城区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农村任教或管理服务制度。城区中小学教师晋升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或支教工作经历。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对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予以倾斜。切实帮助农村教师解决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尽量做到工作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建立区域内城乡校长和教师的定期交流制度。 三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是推动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要加快研发地方课程及

2020-2021学年语文教研组计划范文2篇

2020-2021学年语文教研组计划范文2篇 Model Chines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plan for 20 20-2021 academic year

2020-2021学年语文教研组计划范文2篇 小泰温馨提示: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 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 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 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 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2020-2021学年语文教研组计划范文 2、篇章2:2020-2021学年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 篇章1:2020-2021学年语文教研组计划范文 xx-xx上学期语文教研组计划 今年,学校提出了新的工作中心:加强师德,规范行为;聚焦课堂,注重科研,推进课题;创设氛围,人人激励。我们组将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方针,努力开展好本组的教研工作。要全面贯彻校长新学期工作思路和工作安排,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渠道,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扎实推

进课改进程,全面实施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努力开创具有本校特色的语文教育教学新局面。 1.进一步规范语文各项教学常规,确立“向规范要质量”意识。 2.多管齐下,探索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具体策略。 3.提升“新基础教育”研究水平,促教师更快更好发展。 4.着力做好教研组建设,逐步形成教研组文化。 5.工作作风:团结、合作、务实、创新。 6.教学研究:营造氛围,不断深入,做到:有目标,有准备,重过程,有收获。 (一)进一步规范语文各项教学常规,紧抓常规落实全体语文教师应牢固树立向规范要质量的意识。本学期,将引导教师深入学习县教研室新的《教学常规》以及我校学科教学常规的有关要求,抓好“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反思)常规教学行为习惯的养成,使之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为深度推进新课程进一步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学习文章】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基于“翻转课堂”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负责人: 杨XX 申请部门: XX学院 联系电话: 3507XX E-mail: yXX968@https://www.360docs.net/doc/2812372838.html, 填表日期: XX-10-23 二、项目立项依据 、项目的研究意义 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张阶段进入注重质量、发展内涵阶段,如何以多种方式满足多样化需求,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肯定的说,尽管翻转课堂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升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但考虑到中国孩子学习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一下子彻底推翻传统,也是不适宜的。所以选择

哪些知识,什么时候来实施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基础和入门内容,仍然采取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目的是在老师手把手的帮助下,带学生入门,打好基础;对于拓展的知识内容,则会适当选择“翻转课堂”新模式来进行。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享受新的学习模式带来的学习效率的提高,也避免出现知识陌生带来的学习挫败感。 本课题拟从“软件工程”这门课程入手,以软件技术(企业应用软件开发方向)专业的13级学生为载体,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建设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提出“翻转课堂”下软件工程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并进行相应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软件工程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软件工程的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IEEE-cS发起创建软件工程教程的建议,美国建立了一系列的课程计划,但是这些课程主要集中在研究生的教育。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软件行业是个聚集财产、快速致富的行业;中国要走向世界,占据世界软件工程中的份额,必须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正是在此种情况下,XX年6月,国务院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鼓励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向软件产业,进一步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XX年使我国软件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达到或接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调研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调研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 周鑫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

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 学习摘要

“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学习摘要发表日期:2009年11月24日作者:jy【编辑录入:jy】 第一章“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与研究总论 一、改革的背景:P2 1、当代社会文化转型的复杂性与学生语文学习的关系: (1)、全球化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英语冲击 (2)、信息化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个人语言与思维方式的变化 (3)、后现代文学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影响到学生的阅读状况 2、当代中国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复杂性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当代学校将向现代型学校转型,涉及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五个方面。 3、当代语文教学改革的复杂性与语文教师发展的关系: (1)、改革针对的主要问题:讲读中心化、方法技术化、无人化、目标单一化 (2)、改革研究的类型、问题域和关键词 (3)、当代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尚需深化的主要问题: 语文教学的问题状态还大致未变、学生意识尚需加强、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教学价值观尚待重建、语文教学的过程结构缺乏系统建构。 二、研究历程和基本任务:P16 1、研究历程:探索性研究阶段、发展性研究阶段、成型性研究阶段 2、性质和任务:转型性变革、任务一是入门,二是绘图。 第二章“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价值理念结构 “新基础教育”教学价值观+语文学科教学价值观+语文教学活动价值观 一、教学共通价值观: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P28 二、语文学科教学价值观:P29 1、语文:汉语教育和文学教育的综合。汉语是基础性构成(能用汉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文学是提升性构成(提升学生汉语表达和运用的能力,展现汉语的准确、精致和优雅)。P34 2、语文知识:汉语知识和文学知识的综合。 3、语文能力:听、说、读、写(听话能力、说话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从而综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每一种语文能力在每一个年段都要尽可能形成体系,同一个能力不同年段的差异点、衔接点和生长点也要尽量明确。 4、语文教学不同层面的育人价值:P38 (1)、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打造中国儿童的汉语根基、精神根基和文化根基;形成儿童的言语个性和风格。 (2)、从教学方法与工具的角度:教学方法和工具,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3)、从语文学科活动的角度:应渗透育人价值。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价值观的具体综合:P41 1、教学设计中价值观的具体综合: (1)、在语文学科整体策划中转化和渗透新价值观: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性的重组与加工,即将语文知识按结构关系进行重组,从而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结构。即实行单元结构化教学,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中实行“长程两段式”的教学时间配置和教学方法。 (2)、在每节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上转化和渗透新价值观:P45 强调以学生分析和教材分析作为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的两大依据。学生分析、教材分析、目标制定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 在学生分析时,应首先考虑学生的年级特征和班级特征,同时具体分析学生在面对一篇新的文本时:A、已有的基础是什么?如已经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情感状态、态度、价值观、学习兴趣和成长需要?对学生已有基础的分析,不能抽象,必须具体到一年或一个学期的语文教学所奠定的基础。B、要理解和掌握这一文本,还缺失什么?如是否缺失相应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C、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导致困难和障碍产生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能力提升点又是什么?D、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什么?即教师要具有年级意识、学期意识、班级意识和学生差异意识、提升意识。 在教材分析时,教师应注意:A、要克服依赖教参的弊病。要融进自身的生命体验,创造性地解读教材。B、要有单元结构意识。要把一篇文本放在一个单元的结构背景下进行解读,寻找其在单元内的独特定位。C、要基于学生立场。教师应基于教师立场和学生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阅读: 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格式调查报告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 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01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 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xx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 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和%。虽然xx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

新基础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读书笔记

新基础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读书笔记 暑假里我认真研读了《新基础语文教学指导纲要》,拿到这本书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期间也经常拿在手中翻阅和揣摩。书中阐述的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理念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每当我翻开这本厚厚的书页,总能带给我很多的启发。书中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定位很准确,其中我注意到了这样一个关键词“无人化”——教师在教学中,更看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的执行,容易忽视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水平和需求,以及课堂中学生呈现出来的真实状态,课堂中产生的真实问题和积极体验。在“小学语文名师送培”的培训中,屡次有专家提到语文教学沦为学校最不受孩子们欢迎的课程,试问一门让孩子们感觉没有趣味、没有收获的课程,甚至这门课程根本就没把学生放在眼里,怎么还会有人喜欢呢?小学对照自己平时的教学,这也可以说是我的课堂的一个真实的写照。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先后有人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回归:回归语文教育之本,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立场。书中提到,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存在三种状态:一是知道要有学生意识,但内心没有确立;二是心里有学生,但是学生被看做受教育者,只是教师教学的接受者和配合者;三是心中有学生,但只是抽象的学生,没有具体的学生,没有具体到年级、班级、个体差异上去 认识学生,没有具体到在某一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过程中,如何把学生作为前提去思考。针对书中的分析,我觉得有的时候这三种状态混合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全程向全体学生开放,比如我一般会在导入和拓展部分加入一些开放的环节,让学生们自由表达。但是有的时候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很多环节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还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整体的结构意识,要注意单元整合。只有这样学生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重大项目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重大项目 序号 时间 学科 学段 教研活动名称 参加对象 1 4月 八学科 小学初中 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研究 课题组成员、特邀专家 2 4月 语文 小学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项目研讨活动 教师、教研员 11月 3 12月 数学 小学 小学数学实验工具的开发与设计研讨会 数学实验课题组成员、骨干教师代表 4 3月 数学 高中 “高中数学文化教育”专题研究 项目组成员、专家、列席教师 8月 12月 5 11月 历史学科 初高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研究》 第二阶段研讨会 课题组成员、特邀专家 6 11月 生物 中学 生物学习室·学具研发与教学研究研讨活动 课题组成员、特邀专家 7 5月 体育 小学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园足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组成员 3月 初中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园足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8 4月 物理 高中 高中物理课程基地联盟活动 300人左右 9 9月 物理 初中 初中物理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相关学校 10 10月 英语 初中 推进区域初中英语教学 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 教研员

序号 时间 学科 学段 教研活动名称 参加对象 11 6月 质量监测 小学、初中 区域层面学生学业质量信息服务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成员 12 3月 数学 初中 初中数学实验工具的开发与设计研讨会 课题组成员、各市代表 7月 11月 13 4月 科学 小学 STEM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讨会 教师、教研员 14 信息技术 小学、初中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目标研究 课题组成员 15 综合实践 活动 中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键能力培养与表现性评价研究 课题组成员 16 地理 中学 江苏省中学生环境素养测评及中学生环境素养养成研究 课题组成员 17 幼教 学前 幼儿园教育环境的优化 课题组成员 18 语文 初中 传统文化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组成员 19 德育 中小学 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实施模式研究 课题组成员

教育实习基础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改革调研报告 作为一名师范生,再过一年就要投入到祖国的基础教育事业中去了,除了以前做家教时与学生有过直接接触沟通外,这次实习时第一次实实在在地与学生与老师与学校与社会方方面面全面真实的接触体验。2013年10月9日,星期一,怀揣着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和本领与自己年轻的投身教育事业的梦想开始了校外实习。我被分配到木校附中,这是一所市内不错的学校,但是硬件教学资源稍微有点紧张,全校唯一的空教室就是我们实习生平时备课办公休息的地方。虽然如此,我还是看到老师们平时上课用着耳麦扩音器,每个教室里有液晶电视,演示课件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这些设施条件,肯定也是目前南昌有些地区的学校不能达到的。我高中同班的师范生同学也有被分配到市区其他学校或县区学校的,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也了解到一些南昌其他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状况及学生老师的人文状态,所以我将所了解的到的情况写成这份基础教育改革调查报告,阐述一下我发现的有关基础教育的问题和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存在问题: 1.教育总体投入仍不足。 虽然政府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现代教育的要求相比,教育投入不足与南昌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投入的增长幅度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公用经费标准和教师待遇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大部分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简陋,教学配套设备老化、不全,辅助用房明显不足,教学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体育场地缺乏,还

需要更多的投入。 2.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 受教育投入城乡差别、城市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教育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城乡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客观上决定了城乡教育投入上的差距。农村教育整体办学水平低,办学条件较差,个别学校由于经费有限,配备的计算机等设备只能成为一种摆设;师资力量弱,学历、职称偏低,教育质量较差。二是不同区域间差距较大。市区学校办学水平明显好于位于县镇的学校。同时,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居住区逐渐向城区集中,但是学校规划建设与城市扩容不同步, 而家长又有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和需求,导致不同区域生源分布不均。 3.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农村优秀教师流失较多,加剧了城区与农村学校校际师资水平的差异。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现象十分明显,一些城区优质学校象强大的磁石一样吸纳了较多的优质师资。此外,由于教师工资待遇相对不高,激励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4.学校德育工作处境比较尴尬。 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在陈旧的教育评估制度下,部分学校教育管理理念被极端化,正当的教育价值追求异化为对学生智 力的片而开发。重智轻德,重考试轻能力,重分数轻体质的教育行为 比较普遍。学校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大。教 师在课堂上比较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对学生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目标的转变-最新教育资料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目标的转变 爱因斯坦说过:“什么是素质? 当我们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素质。”那么,语文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既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培养,也包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的养成和提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因此,笔者认为语文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 一、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决定了教给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语文最基本的职能。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备适应 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识字写字是基础,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

字的方法,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培养识字能力;写字能力注重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以活动和游 戏为主与识字教学以及其他教学结合起来。另外,还要在识字写字教学中使学生了解一些书法欣赏常识,培养临摹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能力。阅读使学生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主要是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真是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加深体验和理解,有所收获。培养良好的语感,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好阅读的重要环节。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日常生活中和综合性学习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 的基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的选文以经典为主,使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了心灵的沟通,生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高职高专部分)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等文件精神,深入实施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实践工程,推动我省高职教育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拟组织申报2012年度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广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全面提升我省高职教育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实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引导和推进我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解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实践问题,培育教学成果,努力推进我省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立项范围 2012年度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按A、B、C类项目,重点支持各高职院校围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建设与立项。 (一)A类项目。根据我厅“十二五”工作部署和重点工作,拟在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制定、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保障平台建设等方面面向全省高职院校招标。 (二)B类项目。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为主要内容,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三)C类项目。以高职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为主要内容。 具体范围见附件:2012年度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指南。 三、项目条件 (一)基本条件:1.项目理念先进。项目能把握理论与改革实践前沿,符合改革与发展趋势,体现当前国家对高职要求。2.基础条件扎实。有校级以上重点项目立项与研究实践的基础,团队结构合理,项目获得充裕的经费支持。3.方案科学合理。项目实施方案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强。4.预期效益明显。项目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预期效果显著,在省内高职院校中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5.保障体系健全。学校每年开展校级教改项目立项建设工作,制定教改项目实施奖励管理办法,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本校教师开展教改实践项目。

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承担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主动学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通过“做中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求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达到新课程培养目标。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高素质、技能型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变革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升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使其能够迅速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需求,成为当前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专业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诸多问题,这严重制约着教师教育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有鉴于此,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从2009年起在所有教师教育类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力求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班级管理能力和适应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岗位的其他能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学校一方面组织各教学系和相关部门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毕业生适应情况调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剖析地方高师院校现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明确教师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探索和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施改革。 校内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合理设置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外则在当地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高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需要,打破常规,打破教学时间限制,灵活安排见习、实训和实习,让学生在中小学、幼儿园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得到专业技能的全面训练,努力实现学校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有效衔接。走“校校结合”和“校校交替”的人才培养之路,使学生在“校校交替”中逐步形成从事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与服务的实际技能和能力。通过改革与实践,学校构建了“以学科基础课程为基础,以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全程实训为两翼”的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教师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二、增加教师教育类课程门类,加强学生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程设置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它事关教育的质量和生命,因此,教师教育专业改革首先必须从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人手。针对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类专业课程门类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我们从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着眼,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育类课程。 1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学校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在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增设了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课程模块。这样,课程设置就既充分考虑教师教育的师范性、学术性,又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