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去、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措施

风景名胜去、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措施
风景名胜去、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措施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管理措施

1.加强教育、培训

开工前编制培训计划和环境保护方案,开工前、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加大检查、奖罚力度

编制检查、奖罚制度,项目部每周对工班环境保护状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问题下发通知单,并追踪其整改完成情况。对经常反复出现的问题或污染环境事件,项目部根据奖罚制度进行罚款,督促工班人员提高环保意识,切实做好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二)制作环保警示标志

在工地设置“请保护植被、保护原始地貌,严禁追逐、捕猎野生动物,车辆严禁占地行驶”等警示标志,警示施工人员和外来人员保护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

(三)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⑴建筑施工垃圾,集中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施工垃圾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⑵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采取封闭存放或严密遮盖,卸运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

⑶现场临时道路面层采用混凝土硬化或铺设水泥六棱块,防道路

扬尘

⑷施工现场,设专人及设备,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⑸各类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清洁燃料,保证其尾气达标排放;

(四)防止水污染

⑴凡需进行混凝土、砂浆等搅拌作业的现场,必须设置沉淀池,使清洗机械和运输车的废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线,亦可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⑵现场存放油料的库房,必须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⑶防止机械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和维修时产生的含油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应对含油污水进行隔油处理后再行排放。

⑷混凝土集中拌和站排放的施工废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入排污系统,施工废水、废油,采用隔油池过滤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超标排放,污染周围水环境。

⑸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不外流的地表水体,不得在营地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严禁将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和渠道。

⑹污水处理采用多级沉淀池过滤沉淀,处理的工艺流程为:污水→收集系统→多级沉淀池→沉淀净化处理→排入河道。

⑺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如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堆放应严格管理,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⑻施工中产生的废弃土、砂、石料等,在施工期间和施工结束以

后及时清理,统一收集,妥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防止对河道、溪流造成淤积。

(五)防止光污染

⑴现场不得有长明灯,夜间施工除必要的照明外,避免过多灯光照射。现场照明集中照射,仅覆盖现场范围,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⑵对电焊弧光的防护,施工地点的焊接采用围护结构阻挡电弧光,以减少对环境和人身的伤害。

(六)防止施工噪音污染

⑴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自觉意识。

⑵严格控制强噪声作业时间,特殊部位施工需在相关环保局备案后方可施工。

⑶牵扯到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尽量放在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搭设木加工棚放置木加工机械。

⑷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惊扰当地野生动物。

⑸施工场地设置临时性声屏障,以减少施工产生的噪声对人类及动物的影响。

(七)动物保护措施

在高压电线及施工主要地段设置临时性防护网,以防止鸟类触电死亡及防止其他动物进入施工场地。

(八)废弃物管理

⑴落实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控制施工现场的落土垃圾,并派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做到沿线清洁卫生,文明施工。施工废弃物按类别分别存放并尽可能回收,不能回收的废弃物均应按批准的方法运往批准的地点处理,严禁倒入河道和农田。

⑵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必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

⑶废弃物的运输确保不散撒、不混放,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消纳,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再回收利用。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标准(征求意见稿)

目次 前言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估原则 (2) 5 评估周期 (2) 6 评估流程 (2) 7 评估指标体系 (3) 8 生态环境状况评估 (5) 9 生态环境变化评估 (9) 10 评估结果 (11) 11 评估报告 (1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评估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13) 附录B (资料性附录)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报告编写提纲 (16) i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的原则、周期、流程、指标体系、评分标准、结果以及报告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的评估,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可参考此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7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HJ 62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GB/T 2642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DZ/T 0303地质遗迹调查规范 L Y/T 18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规范 SL 19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NY/T 2998 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DB 37/T 3588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及核查处理办法(试行)》(国环规生态〔2017〕3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自然保护区 nature reserve 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3.2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conservation effectiveness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自然保护区对主要保护对象、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环境质量等方面的保护效果。 3.3 主要保护对象 major protected objects 依据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自然保护区特点,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需要采取措施加以重点保护、严禁破坏的某一类或某些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和自然遗迹。 1

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讲话.doc

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讲话 当温室效应不再出现,当海平面不再上升,当狂风暴雨不再出现,当我们携手保卫我们的家园,美丽的地球将更加璀璨。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你我。那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城建环保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建环保范文】一 刚才曾书记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对20xx年工作作了具体的总结,20xx年创建工作布置也很具体,**市环保局李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创建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家要认真贯彻,这里我谈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上级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两年内要验收,压力较大,这项工作在**市是书记市长工程,我们丝毫不能怠慢,要引起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利国利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不少同志去过欧洲,大家看欧洲,环境相当美,非常协调,目前我们中国的生态环境与此相比有相当差距,推进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二、突出重点。1、对影响我市容貌的污染源要进行严历地整治、规范。2、对**市下达的20xx—20xx年重点整治项目要花大力气搞好(九个项目),今天我提议从现在开始环保局要拿出方案将这些项目明确到市级领导、责任单位、乡镇,下次提交会议研究。刚才我看了目标责任书,有些内容部门还牵不了头,必

须由市级领导牵头来抓,重点项目由主要领导挂靠。双溪石灰窑、两个钒厂等整治要尽快研究方案,认真搞好。3、要把城市环境及绿化搞好,**是**唯一的县级市,要带好头,整个市里的绿化工程一定要认真搞好(北面绿化轴和行政中心后山绿化,作为城市绿化亮化工程),我们要推进机关单位绿化工作,下达绿化任务,市委已制定五年时间(每年4个乡镇)把乡镇机关绿化美化(市委每年拿5万元出来)。4、要加强"三边"地区自然保护工作(公路边、河边、城边)(曾祥元:林业局已作规划"三边"禁伐,谁开口子追究谁的责任),请林业局要重点考虑**城的"三边"绿化、保护,我们准备4、5月份在舞水河边开个现场会,布置绿化工作,保护好舞水、**和市治**城的生态环境,各个单位今年必须要完成创建任务,努力争取在上半年完成。 三、要舍得投入。创建工作同其它许多事情一样是要花钱的,关键要舍得投入钱,(一些地方)投入后效果就是不同,非常不错,效果很好的,如林业局等。 四、要完善机制,狠抓落实,要建立讲究效果的机制。我讲今年我要看一年(效果),我上次在创建领导小组例会上提出要引入"**问责制",你搞得好的要表彰,你搞得不好,影响生态示范市验收那就要问责了。大家要知道,生态示范市创建工作在**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市欧阳书记很重视这项工作,每次创建会议都参加并发表重要讲话,肖捷常务副省长来**也一再强调要抓好生态农业建设,上级领导非常重视,大家要高度关注。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察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察 一、自然保护区的含义 195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一项提案,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问题。同年10月林业部草拟了《天然森林伐区(自然保护区)划定草案》,并在广东肇庆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在国际上一般把1872年经美国政府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一般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部分。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因科学研究确需进入的,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核心区内原有居民应当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计划地迁出,并予以妥善安置。缓冲区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可以进入缓冲区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实验区内,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可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标本采集、考察等活动;经省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开展驯化、繁殖珍稀、

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原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划定一定面积的外围保护地带。按照设立级别可划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地方级中包含(省级、市(州)级、县(区)级) 二、申请设立程序 (一)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市、州人民政府或者省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报建议,报省人民政府,由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申报。 (二)建立省级,州、市(地区)级自然保护区,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市、州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或者省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并提出审批建议,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 (三)建立县、市(区)级自然保护区,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市、州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审核同意后,依照省级,州、市(地区)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程序办理。 三、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 甘肃省自然保护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自然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部门;林业、农业、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 目前,伴随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保护作为其重要的基础也倍加受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是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目前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甚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出现进一步恶化,这就警醒我们,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但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等导致的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加上起步较晚,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对策,希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不完善,生态保护缺乏法制保障。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以及一些专门的资源法,其对生态保护的目的、任务、指导思想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其只有一些广泛的规定,并没有具体的措施。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

的指导性文件和单性法规。但由于现行的资源法主要是针对自然环境中某一特定的要素制定的,缺乏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措施。没有一部完善的、统一的生态环保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环保部门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些生态破坏事件不能得到及时和应有的处罚。 2.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认知不足,环保意识差。 环境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只注重与经济的生长以及提升,却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对于环境保护更是缺乏足够的意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为了实现经济的提升,大家开始大兴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得到发展以及提升的同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肥料,其目的在于加速农作物的生长,但同时却对土壤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另外,人们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乱砍乱伐,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作用,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另外,一些废弃肥料以及废弃材料的流失严重污染了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执法力度不够。 执法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导致环保部门的监管作用无法发挥,主要是生态环境涉及到水利、农业、土地等多个方面,加上环保部门协调机制和管理模式规定不完善,互相争取“五权”现象严重,分管部门自我感觉处于配角地位,工作积极性

关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整治工作自查报告

关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整治工作自查 报告 根据xxx市林业局下发的《关于印发的通知》,我处就市林业局下达的整治任务为基准,结合xx综合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细化责任分工 为做好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推进辖区环境综合治理,我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x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整治----xx整治点领导小组”,管理处主任xxx担任组长,副主任xxx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同时我处以市林业局规划的整治工作为基准,结合我处实际环境整治工作,制定了详细的任务分解表,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完成时限,全组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力做好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x段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 二、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整治工作 xx负责实施的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x段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涉及对象多,工作难度大,其中空六师是国防要害部门,留世酒庄是xxx葡萄酒行业龙头企业。对此,我处针对工作实际,采取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的方法,

全力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对于陵区内大夏宾馆、风情园等的整治工作,由xxx市土储局牵头,我处全力配合,经过多次协商沟通后,拆迁工作得以开展。对于空六师的整治工作,原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锐先后多次带队赴北京、兰州等地协调空六师搬迁事宜,经过充分协商,获得空军部队的大力支持,整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对于留世酒庄的整治工作,多次沟通协商未能解决,根据xxx 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xx年·6次)要求,启动法律程序,确保完成整治工作。 三、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1、实验区山嘴庙沟口北侧整治点 此环境整治点主要涉及空军部队旧营区的环境整治工作。空军部队老营区位于xx保护区和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占地平方公里,该区域分布有西夏7、8、9号帝陵,一处西夏建筑遗址和18座陪葬墓。20xx年12月25日,正式启动拆迁工作,经过近40天努力,完成全部拆迁工作量近9万平方米。20xx年3月6日,老营区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的拆迁和环境整治工作完成,基本恢复了该区域的原始地貌,达到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清理整治的要求,并顺利通过验收。 为配合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整治推进,我处按照要求对自然保护区范围外的基础设施进行整治,包括陵区内

风景名胜去、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措施(优选.)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管理措施 1.加强教育、培训 开工前编制培训计划和环境保护方案,开工前、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加大检查、奖罚力度 编制检查、奖罚制度,项目部每周对工班环境保护状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问题下发通知单,并追踪其整改完成情况。对经常反复出现的问题或污染环境事件,项目部根据奖罚制度进行罚款,督促工班人员提高环保意识,切实做好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二)制作环保警示标志 在工地设置“请保护植被、保护原始地貌,严禁追逐、捕猎野生动物,车辆严禁占地行驶”等警示标志,警示施工人员和外来人员保护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 (三)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⑴建筑施工垃圾,集中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施工垃圾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⑵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采取封闭存放或严密遮盖,卸运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 ⑶现场临时道路面层采用混凝土硬化或铺设水泥六棱块,防道路

扬尘 ⑷施工现场,设专人及设备,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⑸各类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清洁燃料,保证其尾气达标排放; (四)防止水污染 ⑴凡需进行混凝土、砂浆等搅拌作业的现场,必须设置沉淀池,使清洗机械和运输车的废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线,亦可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⑵现场存放油料的库房,必须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⑶防止机械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和维修时产生的含油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应对含油污水进行隔油处理后再行排放。 ⑷混凝土集中拌和站排放的施工废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入排污系统,施工废水、废油,采用隔油池过滤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超标排放,污染周围水环境。 ⑸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不外流的地表水体,不得在营地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严禁将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和渠道。 ⑹污水处理采用多级沉淀池过滤沉淀,处理的工艺流程为:污水→收集系统→多级沉淀池→沉淀净化处理→排入河道。 ⑺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如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堆放应严格管理,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⑻施工中产生的废弃土、砂、石料等,在施工期间和施工结束以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文档6篇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文档6篇 Document on measures to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 nt 编订:JinTai College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文档6篇 小泰温馨提示:整改措施指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让原本事情得到改善。本文档根据整改措施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文档 2、篇章2: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文档 3、篇章3: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文档 4、篇章4: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文档 5、篇章5: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文档 6、篇章6:保护生态环境的标语文档 生态环境是各种物种在地球上的生活环境,它包括所有我们需要的资源,如果不采取措施好好保护生态环境,那地球会加快走向灭亡。以下是小泰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章1: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文档

生态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环境是一个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这等于破坏了我们的生存条件。 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水资源。据有关资料报道: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使用有增无减,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污染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的污水排入河中,污染了5.5亿的淡水。 这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啊,保护环境是人人有责的,为什么要破坏呢? 森林面积减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几乎1分钟就有超过20xx0平方米的森林被毁掉,1950-1985年,短短的30多年时间,全球的森林面积减少了1/2。 多年来,为了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我国建立了严密的森林资源管理监督机构,组织开展了各类不同程度的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侵占林地专项行动,虽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林政案件的发生仍旧呈上升趋势,违法征占用

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及其绿色开发探析_以七里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收稿日期:2008-06-12 作者简介:白丽萍(1981-),女,陕西韩城人,助理规划师。 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及其绿色开发探析 以七里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Analysis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Nature Wetland Reserve and Its Green Exploration . Taking Qilihai Nation al N atu re Wetlan d Reserve as Example 白丽萍 李 影 兰 旭 魏彤岳(天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天津 300201) 摘要 七里海湿地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之一。近几十年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本文借鉴众多湿地保护与开发经验,就七里海湿地生态恢复与绿色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依据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切实保护与管理,通过恢复河流生态补水、翻耕苇地、禁捕鸟类等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其生态功能,进而发展湿地绿色产业、开展项目建设环评等绿色开发活动发挥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 湿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恢复 城市湿地公园 Abstract Q ilihai W etland,a national natura l r eser ve in China,is o ne of the 3famo us lar gest Palecoast in the w or ld.Ho wever ,ther e a re some eco lo gica l crisis emer ged in Q ilihai recent decades.M aking refer ence of many ex periences o f w et land pro tect ion,r eco ver ing and develo pment,this paper g ives some r atio nal sugg est ions of eco lo gical r esto ration and gr een development in w etland:pro tect ing and manag ing it accor ding to law and r ules of r eser ve firstly;recov er ing natur e functio n of the riv er w hich had compensated fo r eco lo gical water supply,tur ning o ver the reed,banning bird fow ling and so o n to r e habilitating it secondly;further more,develo ping g reen economy of wetland and item enviro nmental impact evaluation.T hen,it can play an impor tant role in biolog y,eco no my and societ y. Key words Wetl and National Natur al Reserve Wetl and Res torati on City Wetland Park 1 引言 湿地是地球上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而不可忽视的生态效益,被誉为 自然之肾!。?湿地公约#中定义湿地:天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 的水域。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的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滩涂湿地、人工湿地等主要湿地类型的面积总计约6594万hm 2,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世界第四位[1]。但由于人口众多,资源长期过度消耗,出现了泥沙淤积严重使天然湿地急剧减少;湿地污染加 剧使水质恶化,危害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功 能和效益等问题。因此亟需寻求各类湿地的保护方法,对受损退化湿地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在不对其产生负面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 2 七里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1 七里海湿地自然概况 七里海湿地由5000年前渤海退水而成,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海盐资源、地下卤水资源及石油、天然气、地热资源及牡蛎滩和贝壳堤。牡蛎滩和贝壳堤是海陆变迁、地质变化的自然遗迹,对研究古海洋、古生物、古海岸及古黄河、派河的三角洲阶段性向海滩推进造陆的过程等 72 环境保护科学 第35卷 第1期 2009年2月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按照《X市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方案》要求,为了彻底解决我县自然保护区存在的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汲取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教训,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着力解决自然保护区存在的环境突出问题,促进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 二、工作要求 依据环保部下发的遥感监测疑似问题、媒体披露、投诉举报及中省市环保督查、检查中发现的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信息,全面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工作。县林业局负责对我县自然保护区的拉网式自查和排查,建立生态环境问题清单。 三、整改目标 X年12月10日以前,查清所有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根据问题清单逐一落实整改工作,彻底关停、取缔自然保护区内的所有违法活动和建设项目。X年12月底前,停止在自然保护区内的项目建设,开展生态恢复和治理。X年前,全部关闭、拆除自然保护区内各种与自然保护无关的设施,有序开展自然保护区内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

复,探索建立自然保护区长效监管机制。 四、主要措施 (一)认真落实责任。认真排查,全面查清卫星监控出的各类人为活动问题,由林业局、洽管委和所在镇政府,按照自然保护区有关法律法规、中省市环保督察要求和“谁审批谁取缔、谁建设谁退出、谁违法追责谁”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摸清底子,找准症结,建立问题清单。 环保局统一督促协调,林业局、水务局、国土局等分别制订并实施自然保护区内涉及本部门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整改标准、整改时限等工作要求。自然保护区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督促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对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责任单位进行严肃追责、公开曝光。环保、林业、水务、国土等部门要加强分工协作、齐抓共管,促进自然保护区持续健康发展。(环保局、林业局、水务局、国土局、洽管委、相关镇政府分工负责。) (二)切实履行管理职责。林业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日常巡护监测,开展经常性执法和宣传教育,严格审批事项申报许可,认真落实管理职责。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的规范化管理,制定自然保护区标准化建设规划和巡护监测标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对违法违规活动自查自纠、对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依法监督的工作机制。

关于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划

关于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划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关于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划》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XX。 关于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划一、增强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近年来,由于耕地质量退化、农业环境污染、生态功能递减等不利因素影响,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生态系统退化与农产品供给要求提升的双重压力。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成为农业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农业源与工业源污染迭加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大隐患,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率低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供销社是为“三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扎根农村,与“三农”息息相关,必须抓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二、重点工作任务(一)加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养殖企业发展生态化畜禽养殖产业,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促进源头减量。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改进设施养殖工艺,完善技术装备条件。(二)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拓宽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途径,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等主要利用方式,宣传引导农民和多部门协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培育发展秸秆收储运等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较为完善的秸秆还田、收集、储存、运输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可持续运行的综合利用格局。(三)推行化肥减量使用。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推广高产、高效、环保施肥技术,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化肥机械深施、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推进施肥

水利工程施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对国家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起着积极作用。而水利项目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存在,在改善城市供水及农田灌溉等同时,其施工过程及后期实施中难免对周边环境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对于此,在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做好施工控制与预防措施对保护环境及促进生态发展具有一定价值。文章结合辽宁省凌源市水利项目施工为例,就水利工程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整改措施,为后期项目有效施工提供依据。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1.1正面效益分析 就长远利益来讲,水利工程对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①兴修水利可对发电意义重大;如水利发电主要是利用水位差所产生动能推动叶轮机转动而发电,避免了传统火力发电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②航运问题,如水利工程的修建可使上游水位抬高,可形成较高的深水巷道,增加了通航船舶的吨位及载重率,使得原不能通航的河流实现了通航可能性。③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如水库具有消洪减灾作用,在减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减轻了人们人力、财力损失,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如凌源市某地区常年内涝严重,对社会经济及居民生产带来了极大损失,而水库的修建加大了洪涝期蓄水能力,减免及预防了洪涝期灾害损失的发生。④灌溉效益,如水利设施的修建,极大改善了灌溉区生态条件,提高了农业

产能,增加了居民生活水平。⑤水利工程的调水作用缓解了城市供水环境,减少了城市及工业用水短缺情况,拉动区域发展的同时,也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⑥水利工程对恢复水质及减免水土流失也有积极促进作用,如水利工程运行有利于净化水质及促进水体富氧化,可推动经济发展。 1.2负面影响分析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及实施运行,其在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①一定程度上对河流起到了阻隔作用,某种程度上阻断了水生生物活动。②对水体生物群落具有一定影响,如水库蓄水后,区域水温逐渐下降,泥沙含量也逐渐降低,同时还伴随着河流径流量改变,江水中氧气含量发生变化,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及鱼类种群发生结构性改变,使得鱼群总体呈小型化及幼龄化变化。③兴修水利及调水工程使得入海径流量发生变化,导致入海径流减少,水体营养物质降低,对河口鱼类繁殖造成影响,而同时,河流中污水的大量带入使得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引发各类藻类大量繁殖,影响生物生存。④水利工程大量集中修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区域周边的地理环境及地壳情况,增加了地震发生的可能性,该理论已被大量实例所证实,影响不得忽视。⑤水库得以修建后,库区水位发生较大变化,对区域气候发生较大变化,如降水、气候等变化,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建设时应作为主要因素进行考虑。⑥水利工程项目修建在对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较多隐患,如水库蓄水后会增加部分传染

乌拉特前旗乌拉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修复

乌拉特前旗乌拉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修复项目(金圣达选厂旧址废料处置点)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 乌环表[2018]31号 乌拉特前旗胜烽矿业投资有限公司: 你公司报送的《乌拉特前旗乌拉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修复项目(金圣达选厂旧址废料处置点)环评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收悉。经审查,批复如下: 该项目拟建于额尔登布拉格苏木白音温都尔嘎查,项目中心坐标为东经109.01°,北纬40.78°。本项目以金圣达矿业周边铁矿采选企业生产废石为原料经破碎、筛分等工段,年加工碎石50 万吨。 根据《报告表》结论,项目在落实《报告表》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后,项目建设产生的环境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从环保角度分析,我局原则同意按照《报告表》中所列的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进行建设。项目建设与运行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落实施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时应将表土层集中堆放并进行临时防护。施工场地四周设置施工屏障,粉状物料进行苫盖;对易产生扬尘的作业面(点)和道路洒水抑尘,运输车辆进行苫盖。施工场地建防渗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施工噪声应满足《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要求。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固废运送到指定地点,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集中收集。 2、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生产设施置于全封闭的车间内,粉尘由集气罩收集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粉尘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厂界无组织粉尘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的标准限值要求。 3、采取有效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4、生活污水经防渗化粪池收集后抑尘。 5、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及时清运。 6、项目的建设、运行不得对乌拉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其他环境敏感目标产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_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

( 整改措施)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4154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_保护生态环Measures to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_ Measures to protect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_保护生态环境的 举措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生态环境及其现状 生态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环境是一个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这等于破坏了我们的生存条件。 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水资源。据有关资料报道: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使用有增无减,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污染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的污水排入河中,污染了5.5亿的淡水。 这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啊,保护环境是人人有责的,为什么要破坏呢? 森林面积减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几乎1分钟就有超过20xx0平方米的森林被毁掉,1950-1985年,短短的30多年时间,全球的森林面积减少了1/2。 多年来,为了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我国建立了严密的森林资源管理监督机

构,组织开展了各类不同程度的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侵占林地专项行动,虽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林政案件的发生仍旧呈上升趋势,违法征占用林地的行为屡禁不止,林地流失状况依然严重,林地保护管理形势严峻。据统计,20xx年上半年, 全国林政案件20.95万起,其中违法运输木材案件占60%;共查处林政案件20.75万起,查处率为99.02%。与20xx年同期增长3.4%,非法收购经营加工木材案件增加21.6%,违法征占用林地案件增加12.3%,违法运输木材案件增加5.5%,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基本持平。20xx年上半年,因林政案件造成林木损失21.7万立方米,其中,48.7%因盗伐滥伐林木案件造成。另外,森林火灾对森林造成的破坏尤其严重。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尚未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这个家园里,人是地球的主人.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有生命的物质,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这些生物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组成了这个大家庭.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离不开水.人体中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5%,如果人体损失10%以上的水分,就会导致死亡.空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空气.氧气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各类植物是氧气的加工厂.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植物,我们人类和其他生命将不复存在.野生动物依赖于植物,也可以保护植物.以鸟类为例,90%的鸟类以昆虫为食,许多益鸟是庄稼,树木的卫

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概况 (2) 1.3问题与建议 (3)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5)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5) 2.2生态修复及治理的必要性 (7) 第三章生态修复工程基础条件分析 (11) 3.1区位与交通条件分析 (11) 3.2自然条件分析 (11) 3.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6) 第四章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16) 4.1依据与原则 (16) 4.2总体方案概述 (17) 4.3工程技术方案 (22) 4.4修复景观设计 (26) 4.5工程建设投资概况 (26) 第五章节能措施 (27) 5.1项目能源消耗种类 (27)

5.2节能措施 (27)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29) 6.1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9) 6.2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32) 6.3生态修复工程完工后对环境的影响 (34) 第七章劳动卫生与安全 (35) 7.1主要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 (35) 7.2安全措施 (36) 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38) 8.1机构设置 (38) 8.2机构组成及职责 (38) 8.3人力资源配置 (39)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 (40) 9.1基本内容说明 (40) 9.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0) 9.3项目招投标 (40)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2) 10.1投资估算依据 (42) 10.2投资估算 (42) 10.3投资估算的范围 (42)

10.4项目建设投资估算结果 (43) 10.5资金的筹措 (43) 10.6总投资估算 (43) 第十一章社会评价 (44) 11.1社会评价 (45) 11.2风险分析 (48)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50) 12.1结论 (50) 12.2建议 (50)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

全国人大代表调研汇报材料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省环保局的帮助指导下,我市各级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大力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加快启动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全市整体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淮北市先后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环境进步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今年又已通过全国园林绿化城市的专家评审。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 全市各级政府对环保工作高度重视,定期听取环境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深入调查研究,协调解决环保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坚决贯彻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始终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积极引导

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区,矿区生态环境得到较好恢复与重建 淮北市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被列为国家级矿区生态建设示范区,市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统筹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制定了《淮北市矿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对塌陷区治理实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期实施。截止至目前,全市已治理塌陷区面积13.06万亩,治理率达到54%,创造出具有淮北特色的五类塌陷区复垦模式,烈山区洪庄村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技术被评为全国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一等奖,洪庄村被国家环保总局推荐参加联合国环境署“全球500佳”和“地球卫士奖”评选;濉溪县刘桥镇被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授予“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实验区”称号。 (三)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通过创建生态村工作,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省百佳生态村4个,市级生态村7个。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合理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从而预防和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目前,建成了杨洼湖、和村和寇

风景名胜去 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措施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管理措施 加强教育、培训 开工前编制培训计划和环境保护方案,开工前、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大检查、奖罚力度 编制检查、奖罚制度,项目部每周对工班环境保护状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问题下发通知单,并追踪其整改完成情况。对经常反复出现的问题或污染环境事件,项目部根据奖罚制度进行罚款,督促工班人员提高环保意识,切实做好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制作环保警示标志 在工地设置“请保护植被、保护原始地貌,严禁追逐、捕猎野生动物,车辆严禁占地行驶”等警示标志,警示施工人员和外来人员保护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 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⑴建筑施工垃圾,集中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施工垃圾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⑵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采取封闭存放或严密遮盖,卸运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 ⑶现场临时道路面层采用混凝土硬化或铺设水泥六棱块,防道路扬尘 ⑷施工现场,设专人及设备,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⑸各类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清洁燃料,保证其尾气达标排放; 防止水污染 ⑴凡需进行混凝土、砂浆等搅拌作业的现场,必须设置沉淀池,使清洗机械和运输车的废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线,亦可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⑵现场存放油料的库房,必须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⑶防止机械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和维修时产生的含油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应对含油污水进行隔油处理后再行排放。 ⑷混凝土集中拌和站排放的施工废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入排污系统,施工废水、废油,采用隔油池过滤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超标排放,污染周围水环境。 ⑸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不外流的地表水体,不得在营地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严禁将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和渠道。 ⑹污水处理采用多级沉淀池过滤沉淀,处理的工艺流程为:污水→收集系统→多级沉淀池→沉淀净化处理→排入河道。 ⑺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如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堆放应严格管理,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⑻施工中产生的废弃土、砂、石料等,在施工期间和施工结束以后及时清理,统一收集,妥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防止对河道、溪流造成淤积。 防止光污染 ⑴现场不得有长明灯,夜间施工除必要的照明外,避免过多灯光照射。现场照明集中照射,仅覆盖现场范围,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⑵对电焊弧光的防护,施工地点的焊接采用围护结构阻挡电弧光,以减少对环境和人身的伤害。

生态改善及环境保护措施

生态改善及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由于建筑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和扰民,保障建筑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树立工程良好的社会口碑,必须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 1.环保型材料的使用 装饰和机电选材:选用环保型的涂料、油漆、石材、管材等材料进行甲醛、苯含量复检同时对施工后的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含量进行检测,检测报告符合国家环保规定要求。 2、施工现场防水污染措施 2.1砂浆拌合处设置沉淀池,污水经二次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线。 2.2现场排水用的集水坑,加设泥浆栅,防止泥浆进入市政污水管线。 2.3气焊用乙炔发生罐产生的污水,严禁随地倾倒,用专用容器集中存放,倒入沉淀池处理。 2.4食堂设隔油池,指派专人或委托有资格的单位每半月清理一次。 2.5厕所化粪池定期由市政部门清理。同时设专人定期对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进行消毒杀菌,防止蚊虫滋生。 2.6油料存放设置专用仓库,库房地面和墙面做防渗漏处理,储存、使用和保管由专人负责。 2.7土方回填中不得掺杂任何有毒有害废物。 3、施工现场防扬尘及大气污染措施 3.1施工道路每天根据实际情况经常洒水,减少扬尘。 3.2拆除旧建筑时,配合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3.3水泥必须入库存放。细颗粒材料露天存放严密苫盖,运输和卸料时防止遗洒飞扬,减少扬尘。 3.4砂浆拌合处搭设封闭的搅拌棚。 4、施工现场防噪声措施 4.1振捣混凝土时,避免振钢筋,做到快插慢拔。振捣混凝土时,配备相应人员控制电源线及电源开关,减少振动棒空转。加强对混凝土泵的维修保养,及时进行监测,对超过噪声限值的混凝土泵及时进行更换。使用电锯时及时在锯片上刷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