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杆模型

单杆模型
单杆模型

14.(10分)如图15所示,电阻不计的光滑形导轨水平放置,导轨间距,导轨一端

接有的电阻.有一质量、电阻的金属棒与导轨垂直放置.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现用水平力垂直拉动金属棒,使它以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设导轨足够长.

图15

(1)求金属棒两端的电压;

(2)若某时刻撤去外力,从撤去外力到金属棒停止运动,求电阻产生的热量.

8.(16分)

如题8图所示,倾角为θ的“U”型金属框架下端连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相互平行的金属杆MN、PQ间距为L,与金属杆垂直的虚线a1b1、a2b2区域内有垂直框架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a1b1、a2b2间距离为d,一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 的导体棒在全属框架平面上与磁场上边界a2b2距离d处从静止开始释放,最后能匀速通过磁场下边界a1b1.重力加速度为g(金属框架摩擦及电阻不计).求:

(1)导体棒刚到达磁场上边界a2b2时速度大小v1;

(2)导体棒匀速通过磁场下边界a1b1时速度大小v2;

(3)导体棒穿越磁场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能.

16.(18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相距上,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已知磁感应强度为B,平行导轨的上端连接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电阻为1

2

R的金属棒oA垂直于导轨放置在导轨上,金属棒从静止

开始沿导轨下滑.

(1)画出ab在滑行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2)ab棒滑行的最大速度v m=?

(3)若ab棒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距离s时,棒刚好达到最大速度,求棒从开始下滑到最大速度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 R=?

16.(20分)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上端接有

直流电源,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导轨的倾斜部分与水平面

成θ角,水平部分右端与阻值为R的电阻相连。倾斜部分存在垂

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水平部分存在垂直水平面向下的匀强磁

场,两部分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倾斜导轨与水平导轨光

滑连接,金属棒a与导轨接触良好,质量

为m,电阻也为R。金属导轨固定不动且电阻不计。不计一切摩擦。导轨的倾斜部分和水平部分都足够长。求:

(1)开关闭合时,金属棒a恰能处于静止状态,求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断开开关,从静止释放金属棒a,在金属棒a进入水平轨道后,

电路中产生的最大焦

耳热为多少?

10.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相距l 的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位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 的均匀金属导体棒ab 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上下滑动,且导体棒ab 与金属导轨接触良好,ab 电阻为R ,其它电阻不计.导体棒ab 由静止开始下落,过一段时间后闭合电键S ,发现导体棒ab 仍作变速运动,则在闭合电键S 以后,下列

说法是正确的是

A .导体棒ab 变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一定减小

B .导体棒ab 变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一定增大

C .导体棒ab 最后作匀速运动时,速度大小为22mgR v B l

= D .若将导轨间的距离减为原来的

12

则导体棒ab 最后作匀速运动时,速度大小为224mgR v B l =

15.(16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 、PQ 竖直放置,磁感应强度B =0.50T 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导轨的上端M 与P 间连接阻值为R =0.50Ω的电阻,导轨宽度L =0.40m 。金属棒ab 紧贴在导轨上,现使金属棒ab 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传感

g 求:(1)在前0. 4s 的时间内,金属棒ab 中的平均电动势;

(2)金属棒的质量m ;

(3)在前1.60s 的时间内,电阻R 上产生的热量Q R 。

33.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直金属导轨MN 、PQ 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上,两导轨间距为L .M 、P 两点间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 的均匀直金属杆ab 放在两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整套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可忽略.让金属杆ab 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金属杆达到最大速度v m ,在这个过程中,电阻R 上产生的热量为Q .导轨和金属杆接

触良好,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1)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 × × × ×

× P A × × 16题图

(2)金属杆在加速下滑过程中,当速度达到m v 3

1时,求此时杆的加速度大小;

(3)求金属杆从静止开始至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下降的高度.

16.(18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相距上,导

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已知磁感应

强度为B ,平行导轨的上端连接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 ,电阻为12R 的金属棒oA 垂直于导轨放置在导轨上,金属棒从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

(1)画出ab 在滑行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2)ab 棒滑行的最大速度v m =?

(3)若ab 棒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距离s 时,棒刚好达到最大速度,求棒从开始下滑到最大速度过程中,电阻R 上产生的热量Q R =?

7.(2011·南昌模拟)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固定平行金属

导轨位于倾角θ=30°的斜面上,导轨上、下端各接有阻值R =

20Ω的电阻,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导轨宽度L =2m ,在整个导轨

平面内都有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1T.

质量m =0.1kg 、连入电路的电阻r =10Ω的金属棒ab 在较高处由静止释放,当金属棒ab 下滑高度h =3m 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值v =2m/s.金属棒ab 在下滑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g 取10m/s 2

.求:

(1)金属棒ab 由静止至下滑高度为3m 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

(2)金属棒ab 由静止至下滑高度为3m 的运动过程中导轨上端电阻R 中产生的热量.

能力提升

圆周运动中绳模型和杆模型的一般解析

圆周运动中绳模型和杆模型的一般解析 一:绳模型:若已不可伸长的绳子长L ,其一端栓有一质量m 的小球(可看成质点)。现使绳子拉着小球绕一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则(1)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的速度v 。 (2)当能通过最高点时,绳子拉F 。 解:(1)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绳子没有拉力, 则对小球研究,其只受重力mg 作用, 故,由其做圆周运动得: L v m mg 2= 故 gL v = (2)由分析得,当小球到最高点时速度gL v v =>'时, 则,mg L mv F -=2 ' 而,当gL v v =<'时,那么小球重力mg 大于其所需向心力,因此小球做向心运动。 二:杆模型:若一硬质轻杆长L ,其一端有一质量m 的小球(可看成质点)。现使杆和小球绕一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 则 (1)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的速度v 。 (2)当能通过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 。 解:(1)因为杆具有不可弯曲不可伸长的性质,所以小球在最高点,当速度为0时,恰好能通过。 (2)①由绳模型可知,当小球通过最高点速度gL v =时,

恰好有绳子拉力为0,则同理可知,当杆拉小球到最高点时, 若小球速度gL v =时,小球所需向心力恰好等于重力mg , 故,此时杆对小球没有作用力。 ②当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gL v >时, 则小球所需向心力比重力mg 大,所以此时杆对小球表现为拉力,使小球不至于做离心运动 故对小球有, L mv mg F 2=+ ③同理,当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gL v <时, 则小球所需向心力小于重力mg ,所以此时小球对杆有压力作用,有牛顿第三定律得,杆对小球表现为支持力作用, 故对小球有, L mv F mg 2=-

高中物理模型-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

模型组合讲解——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 秋飏 [模型概述] 在电磁场中,“导体棒”主要是以“棒生电”或“电动棒”的内容出现,从组合情况看有棒与电阻、棒与电容、棒与电感、棒与弹簧等;从导体棒所在的导轨有“平面导轨”、“斜面导轨”“竖直导轨”等。 [模型讲解] 一、单杆在磁场中匀速运动 例1. (2005年河南省实验中学预测题)如图1所示,R R 125==6ΩΩ,,电压表与电流表的量程分别为0~10V 和0~3A 且导轨光滑,导轨平面水平,ab 棒处于匀强磁场中。 图1 (1)当变阻器R 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30Ω,且用F 1=40N 的水平拉力向右拉ab 棒并使之达到稳定速度v 1时,两表中恰好有一表满偏,而另一表又能安全使用,则此时ab 棒的速度v 1是多少? (2)当变阻器R 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3Ω,且仍使ab 棒的速度达到稳定时,两表中恰ab 棒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 2是多大? 解析:(1)假设电流表指针满偏,即I =3A ,那么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IR 并=15V , 当电压表满偏时,即U 1=10V ,此时电流表示数为 I U R A 112==并 设a 、b 棒稳定时的速度为v 1,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1,则E 1=BLv 1,且E 1=I 1(R 1+R 并)=20V a 、 b 棒受到的安培力为 F 1=BIL =40N 解得v m s 11=/ (2)利用假设法可以判断,此时电流表恰好满偏,即I 2=3A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U I R 22=并=6V 可以安全使用,符合题意。 由F =BIL 可知,稳定时棒受到的拉力与棒中的电流成正比,所以 F I I F N N 221132 4060= ==×。 二、单杠在磁场中匀变速运动 例2. (2005年南京市金陵中学质量检测)如图2甲所示,一个足够长的“U ”形金属导轨NMPQ 固定在水平面内,MN 、PQ 两导轨间的宽为L =0.50m 。一根质量为m =0.50kg 的均匀金属导体棒ab 静止在导轨上且接触良好,abMP 恰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该轨道平面ab 棒的电阻为R =0.10Ω,其他各 部分电阻均不计。开始时,磁感应强度B T 0050 =.。 图2 (1)若保持磁感应强度B 0的大小不变,从t =0时刻开始,给ab 棒施加一个水平向右F 的大小随时间t 变化关系如图2乙所示。求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及ab 棒与导轨间的滑动摩擦力。 (2)若从t =0开始,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从B 0开始使其以??B t =0.20T/s 的变化率均匀增加。求经过多长时间ab 棒开始滑动?此时通过ab ab 棒与导轨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解析:(1)当t =0时,F N F F ma f 113=-=, 当t =2s 时,F 2=8N F F B B Lat R L ma f 200--= 联立以上式得: a F F R B L t m s F F ma N f =-==-=()/210222141, (2)当F F f 安=时,为导体棒刚滑动的临界条件,则有:

kano模型

kano模型 目录 1简介 2内容分析 3需求分析 4操作意义 5优缺点 6满意度 7质量划分 8有关评价 简介 受行为科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启发,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和他的同事Fumio Takahashi于1979年10月发表了《质量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Motivator and Hygiene Factor in Quality)一文,第一次将满意与不满意标准引入质量管理领域,并于1982年日本质量管理大会第12届年会上宣读了《魅力质量与必备质量》﹙Attractive Quality and Must-be Quality﹚的研究报告。该论文于1984 年1月18日正式发表在日本质量管理学会(JSQC)的杂志《质量》总第l4期上,标志着狩野模式(Kano mode1)的确立和魅力质量理论的成熟。 2内容分析编辑

KANO模型定义了三个层次的顾客需求: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这三种需求根据绩效指标分类就是基本因素、绩效因素和激励因素。 基本型需求是顾客认为产品“必须有”的属性或功能。当其特性不充足(不满足顾客需求)时,顾客很不满意;当其特性充足(满足顾客需求)时,无所谓满意不满意,顾客充其量是满意。 期望型需求要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比较优秀,但并不是“必须”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有些期望型需求连顾客都不太清楚,但是是他们希望得到的。在市场调查中,顾客谈论的通常是期望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在产品中实现的越多,顾客就越满意;当没有满意这些需求时,顾客就不满意。 兴奋型需求要求提供给顾客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使顾客产生惊喜。当其特性不充足时,并且是无关紧要的特性,则顾客无所谓,当产品提供了这类需求中的服务时,顾客就会对产品非常满意,从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3需求分析 基本品质(需求) kano模型 也叫理所当然品质。如果此类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表现欠佳,客户的不满情绪会急剧增加,并且此类需求得到满足后,可以消除客户的不满,但并不能带来客户满意度的增加。产品的基本需求往往属于此类。对于这类需求,企业的做法应该是注重不要在这方面失分。 期望品质(需求) 也叫一元品质。此类需求得到满足或表现良好的话,客户满意度会显著增加,当此类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表现不好的话,客户的不满也会显著增加。这是处于成长期的需求,客户、竞争对手和企业自身都关注的需求,也是体现竞争能力的需求。对于这类需求,企业的做法应该是注重提高这方面的质量,要力争超过竞争对手。魅力品质(需求) 此类需求一经满足,即使表现并不完善,也能到来客户满意度的急剧提高,同时此类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往往不会带来客户的不满。这类需求往往是代表顾客的潜在需求,企业的做法就是去寻找发掘这样的需求,领先对手。

单杆模型

14.(10分)如图15所示,电阻不计的光滑形导轨水平放置,导轨间距,导轨一端 接有的电阻.有一质量、电阻的金属棒与导轨垂直放置.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现用水平力垂直拉动金属棒,使它以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设导轨足够长. 图15 (1)求金属棒两端的电压; (2)若某时刻撤去外力,从撤去外力到金属棒停止运动,求电阻产生的热量. 8.(16分) 如题8图所示,倾角为θ的“U”型金属框架下端连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相互平行的金属杆MN、PQ间距为L,与金属杆垂直的虚线a1b1、a2b2区域内有垂直框架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a1b1、a2b2间距离为d,一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 的导体棒在全属框架平面上与磁场上边界a2b2距离d处从静止开始释放,最后能匀速通过磁场下边界a1b1.重力加速度为g(金属框架摩擦及电阻不计).求: (1)导体棒刚到达磁场上边界a2b2时速度大小v1; (2)导体棒匀速通过磁场下边界a1b1时速度大小v2; (3)导体棒穿越磁场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能. 16.(18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相距上,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已知磁感应强度为B,平行导轨的上端连接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电阻为1 2 R的金属棒oA垂直于导轨放置在导轨上,金属棒从静止 开始沿导轨下滑. (1)画出ab在滑行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2)ab棒滑行的最大速度v m=? (3)若ab棒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距离s时,棒刚好达到最大速度,求棒从开始下滑到最大速度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 R=? 16.(20分)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上端接有 直流电源,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导轨的倾斜部分与水平面 成θ角,水平部分右端与阻值为R的电阻相连。倾斜部分存在垂 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水平部分存在垂直水平面向下的匀强磁 场,两部分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倾斜导轨与水平导轨光 滑连接,金属棒a与导轨接触良好,质量 为m,电阻也为R。金属导轨固定不动且电阻不计。不计一切摩擦。导轨的倾斜部分和水平部分都足够长。求: (1)开关闭合时,金属棒a恰能处于静止状态,求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断开开关,从静止释放金属棒a,在金属棒a进入水平轨道后, 电路中产生的最大焦

Kano模型的数据统计分析

Kano模型的数据统计分析 1、用户需求分类 1.1 Kano模型 可以把基本品质、期望品质、和魅力品质理解为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功能要求---性价比/品牌效应---附加值/特殊性。 1.2 用户需求分类 将每项用户需求按照Kano模型进行分类,即分为基本品质、期望品质和惊喜品质。先进行用户意见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和统计。 1.2.1 市场调查 对每项用户需求,调查表列出正反2个问题。例如,用户需求为“一键通紧

急呼叫”,调查问题为“一键通紧急呼叫能随呼随通,您的感受如何?”以及“一键通紧急呼叫不能随呼随通,您的感受如何?”,每个问题的选项为5个,即满足、必须这样、保持中立、可以忍受和不满足。 注:√表示用户意见 1. 2.2 调查结果分类 通过用户对正反2个问题的回答,分析后可以归纳出用户的意见。例如,对某项用户需求,用户对正向问题的回答为“满足”,对反向问题的回答为“不满足”,则用户认为该项需求为“期望品质”。每项用户需求共5×5—25个可能结果。

基本品质、期望品质和惊喜品质是3种需要的结果。其他3种结果分别为可疑、反向和不关心,这是不需要的,必须排除。 (1)可疑结果(用户的回答自相矛盾)。可疑结果共2个,即用户对正反问题的回答均为“满足”或“不满足”。例如,对于“一键通紧急呼叫”,正向问题为“一键通紧急呼叫能随呼随通,您的感受如何?”,用户回答是“满足”;反向问题为“一键通紧急呼叫不能随呼随通,您的感受如何?”,用户回答还是“满足”。这表明无论一键通紧急呼叫是否能随呼随通,用户都会满足,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出现可疑结果有2种可能:一是用户曲解了正反问题,二是用户填写时出现错误。统计时需要去除可疑结果。 (2)反向结果(用户回答与调查表设计者的意见相反)。正向问题表明产品具有某项用户需求,反向问题表明不具备该用户需求,正向问题比反向问题具有更高的用户满意,但用户回答却表明反向问题比正向问题具有更高的客户满意度。例如,对用户需求“一键通紧急呼叫”,正向问题为“一键通紧急呼叫能随呼随通,您的感受如何?”,用户回答为“不满足”,反向问题为“一键通紧急呼叫不能随呼随通,您的感受如何?”,用户的回答为“满足”,这显然与调查表设计者的意见相反。反向结果较多时,表明调查表的设计存在问题,需要改进。

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

模型组合讲解——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 [模型概述] 在电磁场中,“导体棒”主要是以“棒生电”或“电动棒”的内容出现,从组合情况看有棒与电阻、棒与电容、棒与电感、棒与弹簧等;从导体棒所在的导轨有“平面导轨”、“斜面导轨”“竖直导轨”等。 [模型讲解] 一、单杆在磁场中匀速运动 例1. (2005年河南省实验中学预测题)如图1所示,R R 125==6ΩΩ,,电压表与电流表的量程分别为0~10V 和0~3A ,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导体棒ab 与导轨电阻均不计,且导轨光滑,导轨平面水平,ab 棒处于匀强磁场中。 图1 (1)当变阻器R 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30Ω,且用F 1=40N 的水平拉力向右拉ab 棒并使之达到稳定速度v 1时,两表中恰好有一表满偏,而另一表又能安全使用,则此时ab 棒的速度v 1是多少? (2)当变阻器R 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3Ω,且仍使ab 棒的速度达到稳定时,两表中恰有一表满偏,而另一表能安全使用,则此时作用于ab 棒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 2是多大? 解析:(1)假设电流表指针满偏,即I =3A ,那么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IR 并=15V ,电压表示数超过了量程,不能正常使用,不合题意。因此,应该是电压表正好达到满偏。 当电压表满偏时,即U 1=10V ,此时电流表示数为 I U R A 112==并 设a 、b 棒稳定时的速度为v 1,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1,则E 1=BLv 1,且E 1=I 1(R 1+R 并)=20V a 、 b 棒受到的安培力为 F 1=BIL =40N 解得v m s 11=/ (2)利用假设法可以判断,此时电流表恰好满偏,即I 2=3A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I R 22=并=6V 可以安全使用,符合题意。 由F =BIL 可知,稳定时棒受到的拉力与棒中的电流成正比,所以

抓斗计算说明书概要

1.概述 8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建成了宝钢主、副原料码头,北仓港矿石中转码头以及多座大型火力发电厂煤炭卸货码头等一批现代化散货专用码头,其卸船设备一般为起重量30~50t的抓斗桥式卸船机。国内现用的剪式抓斗有抓取比大的优点,但闭斗后外形尺寸太大;斜压式抓斗是一种不对称的长撑杆抓斗,它在抓货后,留下的不对称轨迹对后面的逐层抓取不利。只有长撑杆双颚板抓斗在抓取各类散货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近几年国内设计制造的长撑杆抓斗已先后用于宝钢副原料码头,浙江北仓港电厂煤炭码头,广东某电厂及大连港甘井子煤场等地,使用性能良好。 1.1抓斗的总体描述 抓斗,工程机械用,安装于吊车悬臂末端,用于抓挖土方或散装物。由于其装货与卸货过程完全是由起重机司机操纵并依靠机械的力量自动进行,因而完全不用人工装网络与挂摘钩,避免了繁重的人力劳动,节省劳动力,同时也节省了辅助时间,大大提高了装卸效率。因此,抓斗在港口装卸作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极其广泛的采用。 当给定散货装卸任务之后,也就是确定搬运散货的行程之后,抓斗起重机的装卸效率取决于起重机的起重量与机构的工作速度。经济性良好的装卸作业,要求对起重机的起重量和其他装备的驱动功率有一个绝佳的选择。因为抓斗起重机的装卸效率与抓斗的抓获量密切相关,而且起重机的起重量又必须等于抓斗的自重加上其抓获量,所以设计的最重要课题就是如何设计出自重尽可能小而抓获量尽可能多的抓斗,即在考虑在使用抓斗的综合经济效益前提下,尽可能使抓斗获得最大的填充率。这里所说的综合经济效益是指在抓斗的允许使用寿命内,完成的散货装卸量的产值与抓斗本身的造价比而言。当设计合理时,抓斗的使用寿命理应与其结构材料的强度,也就是与其自重有关。 抓斗起重机的起重量利用率可由抓斗抓取的散货质量与散货质量加抓斗的自重之比来量度,或者用抓斗的抓取能力系数来衡量抓斗的抓取性能。针对需要装卸的散货种类,选择最佳的抓斗参数,精心满足抓斗的强度与刚度要求,即能获得满意的抓斗填充率,因而也就极大地提高了起重机起重量的利用率。由于起重机的设备投资是抓斗设备投资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所以使用质量优良的抓斗为降低装卸成本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KANO模型详解

最早在腾讯的《在你身边为你设计》中看到这个模型,却一直没完全弄懂是怎么使用的,今天自己编造了一些数据,一步步做了一遍,总算理解了。 以下的引用部分引用自知乎。 1.卡诺模型简介-对用户满意度和需求进行分析的工具卡诺模型(KANC模型)是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用工具,以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的影响为基础,体现了产品性能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卡诺模型中,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性分为四种类型:⑴必备属性;⑵期望属性;⑶魅力属性;⑷无差异属性。 满意SiBi A 满意度低 KANO模型中的几种属性魅力属性:用户意想不到的,如果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降低,但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有很大提升; 期望属性: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降低; 必备属性:当优化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大幅降低; 无差异属性:无论提供或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都不会有改变,用户根本不在意; 反向属性:用户根本都没有此需求,提供后用户满意度反而会下降2.KANO模型的使用-问卷编制与数据处理 KANO问卷对每个质量特性都由正向和负向两个问题构成,分别测量用户在面对存在或不存在某项质量特性时的反应。需要注意: ①KANO可卷中与每个功能点相关的题目都有正反两个问题,正反问题之间的区别需注意强调,防止用户看错题意; ②功能的解释:简单描述该功能点,确保用户理解;

③选项说明:由于用户对“我很喜欢”“理应如此”“无所谓”“勉强接受” “我很不喜欢” 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在问卷填写前给出统一解释说明,让用户有一个相对一致的标准,方便填答。 我很喜欢:让你感到满意、开心、惊喜。 它理应如此:你觉得是应该的、必备的功能/ 服务。 无所谓:你不会特别在意,但还可以接受。 勉强接受:你不喜欢,但是可以接受。 我很不喜欢:让你感到不满意。 因此在编制问卷的时候,对每个项目都要有正反两道题来测,比如,“如果在中加入朋友圈功能,您怎样评价?”对应“如果在中去掉朋友圈功能,您怎样评价?” 均提供五个选项:我很喜欢、它理应如此、无所谓、勉强接受、我很不喜欢 那么每个用户对于某一个项目的态度必然落入下图表中的某个格子。而对所有的用户来说,共有5*5 即25种可能,统计每种可能下的用户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来填入下表。之后将下表中标A、O Ml、R、Q的格子中百分比相加,即可得到五种属性对应的百分比。从需求的角度来说,先满足M百分比最高的去掉R百分比最高的,再满足O百分比最高的,最后满足A百分比最高的。

圆周运动中绳模型和杆模型的一般解析

圆周运动中绳模型和杆模型的一般解析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圆周运动中绳模型和杆模型的一般解析 一:绳模型:若已不可伸长的绳子长L ,其一端栓有一质量m 的小球(可看成质点)。现使绳子拉着小球绕一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则(1)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的速度v 。 (2)当能通过最高点时,绳子拉F 。 解:(1)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绳子没有拉力, 则对小球研究,其只受重力mg 作用, 故,由其做圆周运动得: L v m mg 2= 故 gL v = (2)由分析得,当小球到最高点时速度gL v v =>'时, 则,mg L mv F -=2 ' 而,当gL v v =<'时,那么小球重力mg 大于其所需向心力,因此小球做向心运动。 二:杆模型:若一硬质轻杆长L ,其一端有一质量m 的小球(可看成质点)。现使杆和小球绕一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 则 (1)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的速度v 。 (2)当能通过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 。 解:(1)因为杆具有不可弯曲不可伸长的性质,所以小球在最高点,当速度为0时,恰好能通过。

(2)①由绳模型可知,当小球通过最高点速度gL v =时,恰好有绳子拉力为0,则同理可知,当杆拉小球到最高点时, 若小球速度gL v =时,小球所需向心力恰好等于重力mg , 故,此时杆对小球没有作用力。 ②当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gL v >时, 则小球所需向心力比重力mg 大,所以此时杆对小球表现为拉力,使小球不至于做离心运动 故对小球有, L mv mg F 2=+ ③同理,当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gL v <时, 则小球所需向心力小于重力mg ,所以此时小球对杆有压力作用,有牛顿第三定律得,杆对小球表现为支持力作用, 故对小球有, L mv F mg 2=-

抓斗特点和用途

抓斗特点和用途 尊敬的用户: 感谢您选用本产品,在使用之前,请认真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否则,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由于对本产品了解不够,致使设备损毁或危及人身安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令人不愉快的经历。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质量问题,请与我们(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驻当地的服务网点联系,或直接与我们崔经理联系,并盼望您对本产品提出改进意见。 抓斗,英文名grab 。抓斗是以抓取泥沙及各种散装货物能启闭的斗。是一种主要靠左右两个组合斗或多个颚板的开合抓取和卸出散状物料的吊具。抓斗靠左右两个组合斗或多个颚板的开合抓取和卸出散状物料的吊具,由多个颚板组成的抓斗也叫抓爪。 分类: 按形状可分为贝形抓斗和桔瓣抓斗,前者由两个完整的铲斗组成,后者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颚板组成。 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抓斗和机械式抓斗两大类。 一、液压式抓斗 液压式抓斗本身装有开合结构,一般用液压油缸驱动,由多个颚板组成的液压式抓斗也叫液压爪。液压抓斗在液压类专用设备中应用比较广泛,如液压挖掘机、液压起重塔等。液压抓斗属液压结构件类产品,由液压油缸、斗(颚板)、连接立柱、斗耳板、斗耳套、斗齿、齿座等零配件组成,所以焊接是液压抓斗最关键的制作工序,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到液压抓斗的结构强度及使用寿命。另外液压油缸也是最关键的驱动部件。液压抓斗属专用行业设备配件,需要专用设备才能高效率、高质量的进行作业,如: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坡口铣边机、卷板机、焊接变位机、镗床、液压试验台等。挖掘机专用液压抓斗分为回转和不回转两种,

不带回转的抓斗采用挖掘机铲斗油缸的油路,不用另外添加液压阀块及管路;带回转的抓斗要添加一套液压阀块及管路来控制。 挖掘机专用液压抓斗适用场合: 1、建筑地基的基坑挖掘、深坑挖掘及泥、沙、煤、碎石的装载。 2、特别适用于沟或受限制的空间的一侧进行挖掘和装载。 3、适用于船舶、火车、汽车的装卸。 二、机械式抓斗 机械式抓斗本身没有配置开合结构,通常由绳索或连杆外力驱动,按操作特点可分为双绳抓斗和单绳抓斗,最常用的是双绳抓斗。 双绳抓斗 有支持绳和开闭绳,分别绕在支持机构和开闭机构的卷筒上。 双绳抓斗的工作过程:a为支持绳和开闭绳同时下降,张开斗口插入料堆。b为收紧开闭绳,颚板闭合并抓取物料。c为抓斗闭合后支持绳和开闭绳同时上升。d为支持绳不动,开闭绳下降,斗口张开并卸下物料。双绳抓斗工作可靠,操作简便,生产率高,应用广泛。采用两组双绳后就成为四绳抓斗,工作过程与双绳抓斗相同。 单绳抓斗支持绳和开闭绳用同一根钢丝绳。通过特殊锁扣装置使钢丝绳轮流起到支持和开闭的作用。单绳抓斗的卷绕机构较简单,但生产率低,大量装卸作业时很少采用。 抓斗根据被抓取物料的堆积密度又分为轻型(如抓取谷物)、中型(如抓取砂砾)和重型(如抓取铁矿石)3类;按颚板数分为双颚板抓斗和多颚板抓斗,最常用的是双颚板抓斗。对于大块矿石、铁屑和废钢等宜采用多颚板抓斗,因为它具有多爪、切口尖的特点,易于插入料堆,可得到较好的抓取效果。还有一种仿剪刀结构原理的剪式抓斗(下图),它的抓取力能随颚板的闭合而逐渐增大,在闭合终了时达到最大值;其斗口的开度和覆盖物料的面积也比一般抓斗为大,提高了抓取能力,有利于清扫料场和船舱,但对于大块物料因其初始抓取力小,效果较差。

专题一圆周运动绳杆模型

专题一:《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一.两种模型: (1)轻绳模型:一轻绳系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能到达最高点(刚好做圆周运 动)的条件是小球的重力恰好提供向心力,即mg =m r v 2 ,这时的速度是做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v min = . (绳只能提供拉力不能提供支持力). 类此模型:竖直平面内的内轨道 (2)轻杆模型:一轻杆系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能到达最高点(刚好做圆周运动)的条件是在最高点的速度 . (杆既可以提供拉力,也可提供支持力或侧向力.) ①当v =0 时,杆对小球的支持力 小球的重力; ②当0gr 时,杆对小球提供 力. 类此模型:竖直平面内的管轨道. 1、圆周运动中绳模型的应用 【例题1】长L =0.5m 的细绳拴着小水桶绕固定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筒中有质量m =0.5Kg 的水,问:(1)在最高点时,水不流出的最小速度是多少?(2)在最高点时,若速度v =3m/s ,水对筒底的压力多大? 【训练1】游乐园里过山车原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设过山车的总质量为m ,由静止从高为h 的斜轨顶端A 点开始下滑,到半径为r 的圆形轨道最高点 B 时恰好对轨道无压力。求在圆形轨道最高点B 时的速度大小。 【训练2】.杂技演员在做水流星表演时,用绳系着装有水的水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若水的质量m =0.5 kg ,绳长l=60cm ,求: (1)最高点水不流出的最小速率。 (2)水在最高点速率v =3 m /s 时,水对桶底的压力. 2、圆周运动中的杆模型的应用 【例题2】一根长l =0.625 m 的细杆,一端拴一质量m=0.4 kg 的小球,使其在竖直平面内绕绳的另一端做圆周运动,求: (1)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 (2)若小球以速度v 1=3.0m /s 通过圆周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拉力多大?方向如何?

绳球模型与杆球模型

绳球模型与杆球模型 摘要:绳球模型与杆球模型作为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典型,在高中物理分析综合能力考查中属于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本文就带大家一起来从根本上认识它们。 关键词:高中物理;绳球模型;杆球模型 绳球模型与杆球模型作为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典型,在高中物理分析综合能力考查中属于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它常常与能量观点综合运用,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诸如过山车、水流星等运动。因此正确认识、区分、理解这两种模型十分重要,本文就带大家一起来从根本上认识它们。 首先来看看它们的相似之处。 两种模型“外貌相似”:如下图(1)轻绳L一端栓结可视为质点的小球m,另一端绕水平转轴O在竖直面内转动即为绳球模型;将轻绳换作轻杆即为杆球模型图(2)。“向心力的来源相似”。讨论小球向心力的来源,都是轻绳(或轻杆)的作用力与小球重力的合力沿半径方向的分量来提供。 绳球模型与杆球模型如此相似,难道就是一个字

的差别?它们究竟有哪些区别呢? 首先从根本上讲,轻绳与轻杆提供的力不一样:轻绳只能给小球提供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方向的拉力,而轻杆既可以给小球提供向圆周内的拉力,也可以提供向圆周外的推力,甚至它提供的力可以不沿着轻杆自身。其次约束情况不一样:轻绳对球产生了单面约束,即小球不能跑到半径为L的圆周以外,但可以跑到半径为L的圆周之内,轻杆对球产生了双面约束,小球既不能跑到半径为L的圆周以外,也不能跑到半径为L的圆周之内,只能在半径为L的圆周上运动。其三小球运动情况不一样:绳球模型中小球不能实现竖直面内匀速圆周运动,只能是一般圆周运动,杆球模型中小球能够实现在竖直面内匀速圆周运动。第四做功情况不一样:轻绳对小球不做功,小球机械能守恒,而轻杆可以对小球做功改变其机械能。 最后,小球在最高点的临界条件不同,这点是常考点。(默认向下为正方向)绳球模型小球在最高点时:mg+T=mv2L,其中T≥0,因此mg≤mv2L,即有v ≥gL,故绳球模型中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gL。而对于杆球模型小球在最高点时:mg+F=mv2L,其中F>0,F=0,F0(即轻杆提供向下拉力)时有mggL;当F=0(即轻杆恰不提供力)时有mg=mv2L,即有

公开课-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

电磁感应中的单杆问题 授课教师:孟庆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电磁感应中单杆问题的求解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理论知识从力电角度、电学角度和力能角度处理电磁感应中的单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处理综合问题的能力,找出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电磁感应中单杆问题的求解方法及相关的能量转化。 三、知识准备: 1、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2、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 3、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 四、模型概述: 电磁感应中的“杆-轨”运动模型,是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过程中动力学与电磁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此类问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类型有:“单杆”模型,“单杆+电源”模型、“单杆+电容”模型。 五、基本思路: 单杆问题是电磁感应与电路、力学、能量综合应用的体现,因此相关问题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分析思考: 1、力电角度; 2、电学角度; 3、力能角度。 六、专项练习: 例1、如图所示,一对平行光滑轨道放置在水平面上,两轨道相距L,两轨道之间用电阻R 连接,有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静止地放在轨道上与两轨道垂直,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上。现用水平 恒力F沿轨道方向拉导体棒,使导体棒从静止开始运动。 ①分析导体棒的运动情况并求出导体棒的最大速度; ②画出等效电路图;若此时E 感 =10V,R=3Ω,r=2Ω,那么导体棒两端电压为? ③分析此过程中所涉及的能量转化。 P

变1、两根光滑的足够长的直金属导轨MN 、''N M 平行置于竖直面内,导轨间距为L ,导轨上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如图1所示。质量为m 、长度为L 、阻值为r 的金属棒ab 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其他电阻不计。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中,ab 由静止释放,在重力作用下运动,若ab 从释放至其运动达到最大速度时下落的高度为h 求: ①ab 运动的最大速度? ②ab 从释放至其运动达到最大速度此过程中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为多少? ③ab 从释放至其运动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流过ab 杆的电荷量? ④ab 从释放至其运动达到最大速度所经历的时间? 变式2、如图ab 、cd 为间距L 的光滑倾斜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导轨电阻不计,ac 间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空间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 0、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将一根阻值为 r 、长度为L 的金属棒从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金属棒沿导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已知当金属棒向下滑行距离x 到达MN 处时已经达到稳定的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 。求: ①金属棒下滑到MN 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 ②金属棒的稳定速度的大小。 例2、如图所示,长平行导轨PQ 、MN 光滑,相距5.0 l m ,处在同一水平面中,磁感应强度B =0.8T 的匀强磁场竖直向下穿过导轨面.横跨在导轨上的直导线ab 的质量m =0.1kg 、电阻R =0.8Ω,导轨电阻不计.导轨间通过开关S 将电动势E =1.5V 、内电阻r =0.2Ω的电池接在M 、P 两端,试求: ①在开关S 刚闭合的初始时刻,导线ab 的加速度多大?随后ab 的加速度、速度如何变化? ②在闭合开关S 后,怎样才能使ab 以恒定的速度υ =7.5m/s 沿导轨向右运动?试描述这时电路中的能量转化情况(通过具体的数据计算说明).

高一物理圆周运动绳模型和杆模型优选稿

高一物理圆周运动绳模 型和杆模型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圆周运动中绳模型和杆模型的一般解析一.绳模型: 若已不可伸长的绳子长L,其一端栓有一质量m的小球(可看成质点)。现使绳子拉着小球绕一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1)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的速度v (2)当能通过最高点时,绳子拉F。 解:(1)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绳子没有拉力, 则对小球研究,其只受重力mg作用, 故,由其做圆周运动得: mg=mv2/L 故 v=√(gL) (2)由分析得,当小球到最高点时速度v’﹥v=√(gl)时,F=mv’^2 /L-mg 而,当v’

解:(1)因为杆具有不可弯曲不可伸长的性质,所以小球在最高点,当速度为0时,恰好能通过。 (2)①由绳模型可知,当小球通过最高点速度v=√(gL)时,恰好有绳子拉力为0,则同理可知,当杆拉小球到最高点时, 若小球速度v=√(gL)时,小球所需向心力恰好等于重力mg, 故,此时杆对小球没有作用力。 ②当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v>√(gL)时,则小球所需向心力比重力mg大,所以此时杆对小球表现为拉力,使小球不至于做离心运动? 故对小球有, F+mg=mv2 /L ③同理,当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v<√(gL)时, 则小球所需向心力小于重力mg,所以此时小球对杆有压力作用,有牛顿第三定律得,杆对小球表现为支持力作用,故对小球有, mg-F=mv2/L

受力分析之绳杆模型

受力分析之绳杆模型 【例题】如图1甲所示,轻绳AD 跨过固定的水平横梁BC 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 1的物体,∠ACB =30°;图乙中轻杆HG 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 通过细绳EG 拉住,EG 与水平方向也成30°,轻杆的G 点用细绳GF 拉住一个质量为M 2的物体,求: 图1 (1)轻绳AC 段的张力F T AC 与细绳EG 的张力F T EG 之比; (2)轻杆BC 对C 端的支持力; (3)轻杆HG 对G 端的支持力。 【思路点拨】绳与杆模型是整个高中受力分析中的经典模型: (1)对轻质杆,若与墙壁通过转轴相连,则杆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杆,轻杆只能起到“拉”或“推”的作用,否则杆将转动。如果系统需要平衡,轻绳两端拉力必然不能用滑轮两端拉力相等的方式分析,否则斜绳与竖直绳拉力的合力方向必然不沿杆,使轻杆转动,此时应按绳打结处理,以结点为界分成不同轻绳,不同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可能是不一样的。 (2)对轻质杆,若一端固定,则杆产生的弹力有可能沿杆,也有可能不沿杆。如果系统需要平衡,轻绳可以以滑轮方式跨过杆,此时滑轮两端绳拉力相等;也可以以结点方式跨过杆,此时两段轻绳拉力可相等也可不相等,杆的弹力方向,可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求得。。 [解析] 题图1甲和乙中的两个物体M 1、M 2都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的条件,首先判断与物体相连的细绳,其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分别取C 点和G 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甲和乙所示,根据平衡规律可求解。 图2 (1)图甲中轻绳AD 跨过定滑轮拉住质量为M 1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轻绳AC 段的拉力F T AC =F T CD =M 1g 图乙中由F T EG sin 30°=M 2g ,得F T EG =2M 2g 。 所以F T AC F T EG =M 12M 2 。 (2)图甲中,三个力之间的夹角都为120°,根据平衡规律有F N C =F T AC =M 1g ,方向和水平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

kano模型的详尽解释

kano模型的详尽解释 受行为科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启发,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和他的同事Fumio Takahashi 于1979年10月发表了《质量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Motivator and Hygiene Factor in Quality)一文,第一次将满意与不满意标准引人质量管理领域,并于1982年日本质量管理大会第12届年会上宣读了《魅力质量与必备质量》﹙Attractive Quality and Must-be Quality﹚的研究报告。 KANO模型定义了三个层次的顾客需求: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这三种需求根据绩效指标分类就是基本因素、绩效因素和激励因素。 1. 卡诺模型简介 卡诺模型(KANO模型)是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用工具,以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的影响为基础,体现了产品性能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卡诺模型中,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性分为四种类型:⑴必备属性; ⑵期望属性;⑶魅力属性;⑷无差异属性。 ?魅力属性:用户意想不到的,如果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降低,但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有很大提升; ?期望属性: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降低; ?必备属性:当优化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大幅降低; ?无差异因素:无论提供或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都不会有改变,用户根本不在意; ?反向属性:用户根本都没有此需求,提供后用户满意度反而会下降 KANO问卷对每个质量特性都由正向和负向两个问题构成,分别测量用户在面对存在或不存在某项质量特性时的反应。

抓斗

抓斗机的用途和工作原理 用途: 两绳抓斗主要是与桥式起重机、港机、绞车上配套使用,广泛应用于港口、电厂、码头、化工等,抓 取各类松散的堆积物,如:矿石、煤、炉渣等进行装车、卸车、轻堆、加料等作业 工作原理: 在双卷筒绞车上,其中一组卷筒引一支钢丝绳,做支持使用,另一组引出一支做开闭使又红又专张用。抓半开 后,落到该物上,收拢开闭钢丝绳,钢丝绳拉动横梁,使两腭板闭合,斗里装满物料,起升支持钢丝绳吊 起抓斗,经行车送到卸料场地,支持钢丝绳不动,松下开闭绳使用抓斗张开,卸下所抓取得物料。 钢丝绳吊具、起重机 起重设备的四绳抓斗是如何工作的? 起重设备四绳抓斗工作开始时,支持钢丝绳将抓斗起吊在适当位置上,然后放下开闭钢丝绳,这时靠下横梁的自重迫使斗部以下横梁大轴为中心将斗部打开,当斗部开至两耳板的碰块相撞时,即斗部打开到最大极限。开斗时,上横梁滑轮和下横梁滑轮中心距加大,然后支持钢丝绳落下,将已开的抓斗,落在有抓的松散堆积物上面,再收拢开闭钢绳,将上横梁滑轮和下横梁滑轮的中心距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样就完成了抓取物料过程。在闭合的斗部里已装满了物料、最后同时提升支持钢丝绳和开闭钢丝绳,整个抓斗亦被吊起,经行车移动到所需卸料场地上,开斗卸下所抓取的物料。 一、起重设备四绳抓斗的结构 四绳抓斗一般有四个部分组成 二、起重设备四绳抓斗的用途 四绳抓斗主要是与桥式行车配套使用,用于抓取各类松散的堆积物,进行装车、卸车、转堆、加料等作业。 三、起重设备四绳抓斗的抓斗类型 由于抓斗容积的大小吧;不同,所抓取物料比重不同,我们通常把抓斗分成:轻型、中型、重型、超重型。各种类型抓斗所能抓取的物料。 四绳六瓣抓斗、四索多瓣抓斗、放线滑轮,放线滑车、平地型地缆放线滑轮 悬挂式抓斗

某型号起重机抓斗结构设计说明书

目录 1绪论 (1) 1.1 抓斗的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抓斗的发展现状 (2) 1.2.1 国外发展现状 (2) 1.2.2 国内发展现状 (3) 1.3 抓斗发展趋势 (3) 1.4 研究内容 (4) 2抓斗方案确定 (5) 2.1 常见抓斗形式 (5) 2.1.1 单绳抓斗 (5) 2.1.2 长撑杆抓斗 (5) 2.1.3 耙集式抓斗 (6) 2.1.4 剪式抓斗 (7) 2.1.5 钳式抓斗 (8) 2.1.6 多颚板抓斗 (9) 2.1.7 马达抓斗 (9) 2.1.8 扭矩抓斗 (10) 2.2 抓斗选择 (11) 2.2.1 抓斗选取要求 (11) 2.2.2 抓斗结构 (13) 2.2.3 抓斗工作原理 (14)

3.1 影响抓斗抓取能力的因素 (14) 3.1.1 散料特性 (15) 3.1.2 抓斗结构尺寸 (15) 3.1.3 抓斗自重G (16) 3.1.4 设计意见 (16) 3.2 抓斗设计计算 (17) 3.2.1 抓斗自重的计算 (17) 3.2.2 抓斗自重分配 (18) 3.2.3 颚板宽度B (19) 3.2.4 抓斗最大开度........................... (19) 3.2.5 抓斗的其他几何参数.................. (20) 3.2.6 抓斗颚板侧面形状 (20) 3.2.7 滑轮组倍率 (23) 3.3抓斗受力分析 (23) 3.4抓斗各部分具体参数 (25) 3.4.1 颚板具体参数 (25) 3.4.2 撑杆具体参数 (26) 3.4.3 上承梁具体参数 (26) 3.4.4 下承梁具体参数 (26) 3.4.5 滑轮支撑件具体参数 (26) 3.4.6 钢丝绳选择 (27) 3.4.7 滑轮组选择 (27) 3.4.8 其他零件 (29)

六西格玛工具KANO模型

顾客需求的KANO模型是由日本的卡诺博士(NORITAKI KANO)提出的,KANO模型定义了三种类型的顾客需求:基本型、期望型、魅力型。这三种需求根据绩效指标分类就是基本因素、绩效因素和激励因素。 【1】基本品质(需求) 也叫理所当然品质。如果此类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表现欠佳,客户的不满情绪会急剧增加,并且此类需求得到满足后,可以消除客户的不满,但并不能带来客户满意度的增加。产品的基本需求往往属于此类。对于这类需求,企业的做法应该是注重不要在这方面失分。 【2】期望品质(需求) 也叫一元品质。此类需求得到满足或表现良好的话,客户满意度会显著增加,当此类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表现不好的话,客户的不满也会显著增加。这是处于成长期的需求,客户、竞争对手和企业自身都关注的需求,也是体现竞争能力的需求。对于这类需求,企业的做法应该是注重提高这方面的质量,要力争超过竞争对手。 【3】魅力品质(需求) 此类需求一经满足,即使表现并不完善,也能到来客户满意度的急剧提高,同时此类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往往不会带来客户的不满。这类需求往往是代表顾客的潜在需求,企业的做法就是去寻找发掘这样的需求,领先对手。 基本需求是顾客认为在产品中应该有的需求或功能,这些基本需求就是产品应有的功能,如果产品没有满足这些基本需求,顾客就很不满意。相反,当产品完全满足基本需求时,顾客也不会表现出特别满意,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产品应有的基本功能。 在市场调查中,顾客谈论的通常是期望性需求,期望性需求在产品中实现的越多,顾客就越满意。

魅力型需求是指令顾客意想不到的产品特征,产品没有提供这类需求,顾客不会不满意,因为他们通常没有想到这些需求;但当产品提供了这类需求时,顾客对产品就非常满意。 六西格玛管理工具中的过程流程图是什么意思? 流程图是流经一个系统的信息、部件流的图形表述。在企业中,流程图主要用来说明某一过程。这种过程既可以是生产线上的工艺流程,也可以是完成一项任务必需的管理过程。 例如,一张流程图能够成为解释某个零件的制造工序,甚至组织决策制定程序的方式之一。这些过程的各个阶段均用图形块表示,不同图形块之间以箭头相连,代表它们在系统内的流动方向。下一步何去何从,要取决于上一步的结果,典型做法是用“是”或“否”的逻辑分支加以判断。 流程图是揭示和掌握封闭系统运动状况的有效方式。作为诊断工具,它能够辅助决策制定,让管理层清楚地知道,问题可能出在什么地方,从而确定出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