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证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合格的要求

要保证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合格的要求
要保证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合格的要求

要保证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合格的要求,必须做好三个环节的控制。除切实搞好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又称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外,还要对半成品和成品在出厂交付使用前,进行验收,即进行合格性检验评定,又称验收控制。

通过验收环节,对商品混凝土生产方而言,是使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不予出厂,防止给使用者造成实在或潜在的危害。在混凝土生产控制措施不够健全或原材料控制不尽完善的情况下,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合格性检验的验收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对使用方而言,现场试块强度是评定混凝土结构实际强度并进行验收的依据。

一、强度类型

对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的目的大体有两个,因此所得的强度也有两种。

1.标准养护强度

对用于工程结构中的一批混凝土(验收批)按标准方法进行检验评定,视其是否达到该等级混凝土应有的强度质量,以评定其是否合格。这种强度的试件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故称为混凝土的标准养护强度,简称标养强度。

这里应强调的是,在使用商品混凝土时,作为结构混凝土强度验收的依据是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并在现场由商品混凝土供应方、施工方和监理单位共同取样制作并进行标准养护的试块强度。商品混凝土供应方的试块标养强度只是商砼供应方用于评定企业的生产质量水平和作为生产控制用的,虽然可以参考,但不能作为结构强度验收的依据。

2.同条件养护强度

对在混凝土生产施工过程中,为满足拆模、构件出池、出厂、吊装、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等的要求,而需要确定当时结构中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值以便进行施工控制。这种强度的试块一般均置于实际结构旁,以与结构同样的条件对其进行养护,故称为混凝土的同条件养护强度。又因其多用于控制施工工艺,故简称施工强度。

这两种强度在取样、养护、评定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应注意它们的差异以免混淆。

标准强度和施工强度有以下三点差别:

1.养护方式不同:如前所述分别为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

2.评定方式不同:标养强度按批评定(验收批的划分见后面),有三种评定方法(标准差已知统计法、标准差未知统计法、非统计法);施工强度基本按组与相应的工作班混凝土一一对应地检验。

3.评定目的不同:标养强度是为了确定该批混凝土的强度是否合格,以便加以验收;施工强度不是为了评定合格与否,只是为了判断施工工艺过程(拆模、起吊、张拉、放张等)的可能性,是无所谓合格和不合格的。

二、标养强度验收批的划分

1.同一验收批的条件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分批进行,构成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质量状态应大体一致。所谓大体一致由“四同”条件加以确定。

(1)强度等级相同;

(2)龄期相同;

(3)生产工艺条件基本相同;

(4)配合比基本相同。

其中生产工艺条件基本相同是指混凝土的搅拌方式、运输条件、浇筑形式大体一致的情况。配合比基本相同是指施工配制强度相同,并能在原材料有变化时及时调整配合比使其施工配制强度的目标值不变。 2.验收批的批量和样本容量

混凝土每一验收批的批量和样本(试件)的容量大小,除应满足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的按混凝土生产量所需制作试件组数(取样频率)外,还与选用标准中采用哪一种评定方法((标准差已知和标准差未知统计法或非统计法)来评定混凝土强度有关。同批的混凝土试件组的数量称样本容

量,而它所代表的该批混凝土的数量,即为被验收混凝土的批量。

因此,对不同评定方法,混凝土验收的试件组数(样本容量)和混凝土的验收批量可以用下表来表达。

表格 1验收批容量和样本容量

评定方法试件组数(样本容量)代表混凝土批量(验收批量)方差已知统计法3组最大为300m3

方差末知统计法≥10组最少为1000m3

非统计法1-9组最大为900m3

注:当采用加大取样量时,其最小批量可小于1000 m3。

三、强度检验评定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1.验收函数

无论是统计方法或非统计方法,判定验收批混凝土是否合格均有两个条件,一是验收批混凝土实测强度的平均值是否满足验收条件的要求;二是验收批混凝土实测强度的最小值是否满足验收条件的要求。当两个验收条件均满足时,该批混凝土才算合格,否则为不合格。这里,验收批混凝土的实测强度平均值和最小值我们称作验收函数。可见,验收批混凝土实测强度的平均值这个验收函数是通过验收批混凝土实测强度数据求算术平均而得到的,验收批混凝土实测强度的最小值这个验收函数就是验收批混凝土实测强度值中最小的那一个。

2.验收界限

上述验收函数必须达到的某个限值,是一个具体的数值。有时这种限值只有一个,有时可能有两个,如果有两个时,应取要求更严格的一个作为验收界限。例如标准差已知统计法的最小值验收界限就是如此。也就是说,验收界限随检验的方法不同而不同。

3.验收条件

简言之,就是将验收函数与验收界限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不等式。无论是标准差已知统计法、标准差未知统计法、还是非统计法,验收界限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平均值验收条件;

最小值验收条件;

三种评定方法都要满足这两个验收条件(通式),只不过验收界限的两个允许值的内容和计算方法有所不同罢了。

四、标准差已知统计方法

标准差已知统计方法的应用是在混凝土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由能提供前一个检验期(不超过3个月)的同一品种混凝土强度的已知标准差σ的混凝土生产单位进行评定。固定式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和预制构件厂一般采用这种方法。

1.评定步骤

标准差已知统计评定分两大过程。一是前一统计期试验数据的处理,二是对本批混凝土的检查评定工作。

(1)前一统计期试验数据的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划分检验批:将前一统计期(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混凝土,按时间顺序,连续三组强度数据为一批,总批数(m)不少于15组;

1)计算极差

即计算每批强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计算标准差

3)计算验收界限

在这里,最小值的验收界限是双控条件。即由绝对值和相对值(85%或90%的强度标准值)共同控制。

实际判定时,哪个数值大(即哪个条件较严)即取哪个作为最小值的验收界限。

(2)本批混凝土的检查评定

1)组批:连续三组为一批,代表批量最大为300m3。

2)计算验收批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确定是否满足上述平均值验收界限的条件。

3)计算验收批混凝土强度的最小值,确定是否满足上述最小值验收界限的双控条件。

4)综合评定合格与否。

五、标准差未知统计方法

标准差未知统计方法是在混凝土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不能保持基本一致,混凝土强度变异性不能保持稳定,或由于前一检验期内的同一品种混凝土没有足够的混凝土强度数据藉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时,而由生产单位进行评定的一种方法。

1.评定步骤

标准差未知的统计方法与标准差已知的统计方法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无前期统计数据可借鉴,但本期验收批混凝土的强度数据较多(组数n≥10),可以求出强度的标准差。当采用标准差未知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与标准差已知统计法在计算方法上的差别是:

(1)标准差是在本期混凝土强度数据的基础上求得的。由于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数据较多(n≥10组),其标准差可直接用统计学的有关公式求得;

当标准差的计算值小于0.06 时,取 =0.06 。即当计算的标准差过小时,应取其不小于0.06 这个下限值。

(2)平均值验收界限的合格判定系数λ1和最小值验收界限的合格判定系数λ2由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数据的组数决定。即由试件组数不少于10组的同一品种的混凝土构成一个验收批。

六、非统计法

对零星生产或现场搅拌批量不大的混凝土,由于缺乏采用统计法评定的条件(既无前期已知的标准差,验收批强度数据又不足,n<10组),此时可采用非统计法评定。

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其平均值和最小值的验收界限是固定值。对各种等级的混凝土都可事先计算出来备用。

1.评定步骤

由试件组数少于10组的同一品种混凝土组成一个验收批,与统计法一样,其合格评定条件也应同时满足如下两条要求:

平均值条件;

最小值条件;

与统计法不同的是验收界限与离散程度无关,而为一常数与对应等级的强度标准值的乘积。

验收函数

非统计法评定平均值的验收函数为验收批混凝土实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而最小值的验收函数为被验收批混凝土的实测强度中的最小值。

评定

当合格评定的平均值和最小值的验收函数均不小于相应的验收界限时,该批混凝土评为合格。若其中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的验收函数小于相应的验收界限时,则评为不合格。

七、三种评定方法的比较

这里将三种评定方法的应用条件、验收批构成、标准差计算、验收函数和合格条件以表格的形式表达。详见附表。

混凝土三种强度评定方法的比较

应用条件验收批标准差计算验收条件说明

标准差已知

混凝土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保

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

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由能提供

前一个检验期(不超过3个月)

的同一品种混凝土强度的已知

标准差σ的混凝土生产单位进

行评定。固定式商品混凝土搅拌

站和预制构件厂一般采用这种

方法。

连续三组为一

批,代表批量最

大为300m3。

1、划分检验批:将前一统

计期(不超过3个月)的同

类混凝土,按时间顺序,连

续三组强度数据为一批,总

批数(m)不少于15组;

2、由极差计算标准差

1、平均值条件:

2、最小值条件:

且最小值还应满足:

当强度等级小于或等

于C20时;

当强度等级大于C20

时。

在这里,最小值的验收

界限是双控条件。即由

绝对值()和相对值

(≥85%或≥90%

的强度标准值)共同控

制。实际判定时,哪个

数值大(即哪个条件较

严)即取哪个作为最小

值的验收界限。

标椎差未知

在混凝土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

内不能保持基本一致,混凝土强

度变异性不能保持稳定,或由于

前一检验期内的同一品种混凝

土没有足够的混凝土强度数据

藉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标

准差时,而由生产单位进行评定

的一种方法。

≥10组,代表批

量最小为1000

m3。

标准差是在本期混凝土强

度数据的基础上求得的。由

于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数据

较多(n≥10组),其标准

差(用表示)可直接用统

计学的有关公式求得:

1、平均值条件:]

或者:

2、最小值条件:

10-14 15-24 ≥

1.70 1.65 1.60

0.890 0.85

合格判定系数与一批

混凝土中所包含的试

件组数有关,组数越

多,出现最小值的可能

性越大,故应适当放

宽。因此对试件组数不

少于15组时,最小值

合格判定系数有所降

低。

非统计法

对零星生产或现场搅拌批量不

大的混凝土,由于缺乏采用统计

法评定的条件(既无前期已知的

标准差,验收批强度数据又不

足,n<10组),此时可采用非

统计法评定。

1-9组,代表批

量最大为

900m3

不需计算标准差。1、平均值验收条件:

2、最小值验收条件: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

1 总 则 1.0.1~ 本规范系根据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94)》(简称《水工统标》)的规定,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简称原规范)的设计基本原则进行了修改,并依据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增补有关内容后,编制而成。其适用范围扩大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地震区的结构,其它与原规范相同。但不适用于混凝土坝的设计,也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结构。 当结构的受力情况、材料性能等基本条件与本规范的编制依据有出入时,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专门试验或分析加以解决。 1.0.4 本规范的施行,必须与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等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配套使用,不得与未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混用。 3 材 料 混凝土 按照国际标准(ISO3893)的规定,且为了与其它规范相协调,将原规范混凝土标号的名称改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在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时作了两点重大修改; (1)混凝土试件标准尺寸,由边长200mm 的立方体改为边长150mm 的立方体; (2)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原则由原规范规定的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倍标准差(保证率90%),改为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倍标准差(保证率95%)。用公式表示,即: f cu,k =μfcu,15-σfcu =μfcu ,15(1-δfcu ) (3.1.2-1) 式中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混凝土强度等级值(N /mm 2); μfcu,15──混凝土立方体(边长150mm )抗压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 σ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δ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 混凝土强度等级由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本规范混凝土 其他力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 R (原规范的混凝土村号)与C (本规范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0() 27.11(95.0645.1115,15,R C fcu fcu δδ--= (3.1.2-2) 式中为试件尺寸由200mm 立方体改为150mm 立方体的尺寸效应影响系数;为计量单位换算系数。 由此可得出R 与C 的换算关系如表3.1.2所列 表3.1.2 R 与C 换算表 注:表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是取用全国28个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合格 水平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调查统计分析的结果。 3.1.3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1)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 2009年05月25日星期一 21:46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mfcu: 同一验收批强度平均值 fcu,k:设计要求强度值 fcu,min: 同一验收批强度最小值 1、非统计法:mfcu≥1.15fuc,k fcu,min≥0.95 fcu,k 2、统计方法: mfcu-λ 1 Sfcu≥0.9 fcu,k fcu,min≥λ 2 fcu,k Sfcu=每组试验值的方差 (N=10-14: λ 1=1.7 λ 2 =0.9) (N=15-25: λ 1=1.65 λ 2 =0.85) (N=25组以上: λ 1=1.6 λ 2 =0.8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的检验评定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注:对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设计的工程,使用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按本标准附录一的规定,将设计采用的混凝土标号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时的配制强度也应按同样原则进行换算。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2.0.1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计)表示. 第2.0.2条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第2.0.3条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定。 第2.0.4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标准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第2.0.5条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2.0.6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第三章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 第3.0.1条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每100盘,但不超过100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验。 第3.0.2条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取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二、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三、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

例:砼强度保证率查询表 (1)

例: 水工砼隧洞单位工程质量评定(按评定规程划分后评定)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划分要求及说明 泄洪洞工程△1.进水口或竖井(土建) 进口明槽开挖 1.开挖与砼的造价显然有差异,划☆2.有压段│可视情况划│进口明槽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分时应尽可能在造价上尽可能基 3.无压段│为数个分部│竖井开挖本一致 △4.工作闸门段(土建) 竖井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2.施工中并不一定要按项目划分 5.出口消能段有压段洞室开挖的顺序进行施工,而可按现场施 6.尾水段有压段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工要求进行施工,在一个单元内 7.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无压段洞室开挖累计检查数据后填写单元表 无压段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3.检查与施工可分数次累计 检修闸门段开挖 4.重要分部.单元由设计.监理 检修闸门段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质监站共同确定 检修闸门埋件安装 5.各单元相应用了什么时间,即 检修闸门及启闭机安装哪个单元的中间产品要注明 工作闸门段开挖 工作闸门段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工作闸门埋件安装 工作闸门及启闭机安装 出口消能段开挖 出口消能段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尾水段开挖 尾水段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出口明槽开挖 出口明槽砼浇筑(含中间产品合格) 固结灌浆 回填灌浆

施工工序及填表、评定程序 (1).开挖: 评定方法在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中 (2).基础面或砼施工缝处理: 同上 (3).架筋: 同上 (4).立模: 同上 (5).砼生产中可能涉及的中间产品的检查及质量评定 ①砂: 按月.季进行检查,500M3取样一组,按月不少于10组,按季不少于20组,料场、材质、气候变化时要抽一组 ②粗骨料:?同① ③水泥: 水泥厂有相应规定 ④钢材: 按同一炉(批)号、同一截面尺寸的钢筋为一批,重量不大于60T,各取一组拉力和一组冷弯试件 ⑤外加剂: 按规范和产品说明书要求检验 ⑥掺和料(如硅粉.粉煤灰.磷渣等): 按规范要求检验 ⑦板材: 按规范分批次检验 ⑧砼拌和物: a.原材料称量、砂子含水量的检查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 b.砼拌和时间,至少3次/每班 c.均匀性1次/每班(现场) 湿容重二盘之差不大于25Kg d.坍落度1次/每班(现场),至少3次/每班(出机口) e.试块分规格统计,同一标号R28 3个/100M3,R设3个/200M3 砼拌合各检查基础上检查次数,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但月内每项检测次数不得少于30次 ⑨砼质量评定: 按月(季)统计,在同一月(季)内任一标号砼。 围内 优良:主要检查项目符合优良质量标准,其它检查项目符合相应合格质量标准 B.砼试块质量评定(参见评定表) 合格:主要检查项目符合合格质量标准,其它检查项目基本符合相应合格质量标准相应允许偏差范围内 优良:主要检查项目符合优良质量标准,其它检查项目符合相应合格质量标准 C.砼拌合质量总评定 凡砼拌合质量优良或合格,砼试块质量优良,即评为优良;凡砼拌合质量、砼试块质量均为合格,即评为合格 (6).止水、伸缩缝和排水管安装:评定方法在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中 (7).砼浇筑: 评定方法在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中 (8).某一单元工程质量评定 在中间产品合格或优良的前提下;凡基础岩面、砼施工缝;模板;钢筋;止水、伸缩缝和排水管;?砼浇筑全部合格的基础上,凡钢筋,砼浇筑两项达到优良,其它三项中任一项达到优良,则本单元工程评定为优良。(需说明的是在钢筋及其它工序质量评定表中,应注明钢筋设计直径及设计允许偏差)。 分部以上评定外观部表的缺陷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照表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照表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试验得出的,我国最新标准C60强度以下的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立方体极限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用fcu 表示。 依照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例如,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是指30M Pa≤fcu<35MPa 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与水泥等级和水灰比、骨料、龄期、

养护温度和湿度等有关。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一般来说,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水灰比不变时,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所以说,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所以,工程开工时,首先由技术负责人现场确定粗骨料,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高。 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控制与不同的工程部位相适应;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施工中,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在3%以内,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

混凝土离差系数及保证率计算方法

混凝土离差系数及保证率计算方法 1、离差系数CV %100) 1(28 ?-= R n CV σ 2、混凝土保证率P : ① 先计算z 值:)(128--= n z R R σ标 ) 1 1 2 281- ? ?-=∑=-n n i i ) (n R R σ 上两个式中: R 28 ——抽样混凝土试件平均强度(MPa ); R 标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MPa ); σ(n-1)——混凝土统计均方差;(MPa ) Cv ——混凝土离差系数(%) ② 以z 值查标准正态分布表(附表1续)可求得混凝土保证率P 。 SL176-2007 ● 同一标号混凝土28d 强度组数5≤i<30 R 28 -0.7) (1-n σ>R 标 R 28 -1.6) (1-n σ≥0.83R 标(R 标≥20MPa ) ≥0.80R 标(R 标<20MPa ) )(1-n σ<2.0(1.5)MPa ,应该)(1-n σ=2.0MPa (R 标≥20MPa ),)(1-n σ=,1.5MPa (R 标<20MPa ) ● 同一标号混凝土28d 强度组数2≤i<5 R 28 ≥1.15R 标 R min ≥0.95R 标 ● 同一标号混凝土28d 强度组数i=1 R ≥1.15R 标 ● CV <0.14,0.18(R 标≥20MPa )

CV <0.18,0.22(R 标<20MPa )离差系数Cv= n R S n =0.053;;概率度系数t= n S R R n 标 =1.935,再经查询正态分布表得出保证率为97.3。 无筋混凝土保证率P85%优良,80%合格 配筋混凝土保证率P95%优良,90%合格

要保证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合格的要求

要保证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合格的要求,必须做好三个环节的控制。除切实搞好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又称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外,还要对半成品和成品在出厂交付使用前,进行验收,即进行合格性检验评定,又称验收控制。 通过验收环节,对商品混凝土生产方而言,是使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不予出厂,防止给使用者造成实在或潜在的危害。在混凝土生产控制措施不够健全或原材料控制不尽完善的情况下,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合格性检验的验收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对使用方而言,现场试块强度是评定混凝土结构实际强度并进行验收的依据。 一、强度类型 对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的目的大体有两个,因此所得的强度也有两种。 1.标准养护强度 对用于工程结构中的一批混凝土(验收批)按标准方法进行检验评定,视其是否达到该等级混凝土应有的强度质量,以评定其是否合格。这种强度的试件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故称为混凝土的标准养护强度,简称标养强度。 这里应强调的是,在使用商品混凝土时,作为结构混凝土强度验收的依据是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并在现场由商品混凝土供应方、施工方和监理单位共同取样制作并进行标准养护的试块强度。商品混凝土供应方的试块标养强度只是商砼供应方用于评定企业的生产质量水平和作为生产控制用的,虽然可以参考,但不能作为结构强度验收的依据。 2.同条件养护强度 对在混凝土生产施工过程中,为满足拆模、构件出池、出厂、吊装、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等的要求,而需要确定当时结构中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值以便进行施工控制。这种强度的试块一般均置于实际结构旁,以与结构同样的条件对其进行养护,故称为混凝土的同条件养护强度。又因其多用于控制施工工艺,故简称施工强度。 这两种强度在取样、养护、评定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应注意它们的差异以免混淆。 标准强度和施工强度有以下三点差别: 1.养护方式不同:如前所述分别为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 2.评定方式不同:标养强度按批评定(验收批的划分见后面),有三种评定方法(标准差已知统计法、标准差未知统计法、非统计法);施工强度基本按组与相应的工作班混凝土一一对应地检验。 3.评定目的不同:标养强度是为了确定该批混凝土的强度是否合格,以便加以验收;施工强度不是为了评定合格与否,只是为了判断施工工艺过程(拆模、起吊、张拉、放张等)的可能性,是无所谓合格和不合格的。 二、标养强度验收批的划分 1.同一验收批的条件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分批进行,构成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质量状态应大体一致。所谓大体一致由“四同”条件加以确定。 (1)强度等级相同; (2)龄期相同; (3)生产工艺条件基本相同; (4)配合比基本相同。 其中生产工艺条件基本相同是指混凝土的搅拌方式、运输条件、浇筑形式大体一致的情况。配合比基本相同是指施工配制强度相同,并能在原材料有变化时及时调整配合比使其施工配制强度的目标值不变。 2.验收批的批量和样本容量 混凝土每一验收批的批量和样本(试件)的容量大小,除应满足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的按混凝土生产量所需制作试件组数(取样频率)外,还与选用标准中采用哪一种评定方法((标准差已知和标准差未知统计法或非统计法)来评定混凝土强度有关。同批的混凝土试件组的数量称样本容

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编辑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 或MPa计)表示。 目录 1简介 2影响因素 1简介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试验得出的,我国最新标准C60强度以下的采用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注》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 件下,养护至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立方体极限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fcuk表示。 依照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例如,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是指30MPa≤fcuk<35MPa

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有水泥等级和水灰比、集料、龄期、养护温度和湿度等有关。 2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一般来说,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水灰比不变时,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所以说,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所以,工程开工时,首先由技术负责人现场确定粗骨料,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 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控制与不同的工程部位相适应;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施工中,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在3%以内,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 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 同时,混凝土质量又与外加剂的种类、掺入量、掺入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它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适合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以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夏季要防暴晒,充分利用早、晚气温高低的时间浇筑混凝土;尽量缩短运输和浇筑时间,防止暴晒,并增大拌合物出罐时的塌落度;养护时不宜间断浇水,因为混凝土表面在干燥时温度升高,在浇水时冷却,这种冷热交替作用会使混凝土强度和抗裂性降低。冬季要保温防冻害,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 一般土建工程如何划分类别 1、一般土建工程如何划分类别(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就是怎么划分类别的。 2、12345类建筑综合费率是多少? (一) 一类建筑工程应符合下列条件: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

1 总则 1.0.1~本规范系根据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94)》(简称《水工统标》)的规定,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简称原规范)的设计基本原则进行了修改,并依据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增补有关内容后,编制而成。其适用范围扩大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地震区的结构,其它与原规范相同。但不适用于混凝土坝的设计,也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结构。 当结构的受力情况、材料性能等基本条件与本规范的编制依据有出入时,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专门试验或分析加以解决。 1.0.4 本规范的施行,必须与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等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配套使用,不得与未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混用。 3 材料 混凝土 按照国际标准(ISO3893)的规定,且为了与其它规范相协调,将原规范混凝土标号的名称改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在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时作了两点重大修改; (1)混凝土试件标准尺寸,由边长200mm的立方体改为边长150mm的立方体; (2)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原则由原规范规定的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倍标准差(保证率90%),改为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倍标准差(保证率95%)。用公式表示,即: f cu,k=μfcu, 15-σfcu =μfcu, 15 (1-δfcu) (3.1.2-1)

式中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混凝土强度等级值(N /mm 2); μfcu,15──混凝土立方体(边长150mm )抗压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 σ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δ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 混凝土强度等级由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本规范混凝土 其他力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 R (原规范的混凝土村号)与C (本规范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0() 27.11(95.0645.1115,15,R C fcu fcu δδ--= (3.1.2-2) 式中为试件尺寸由200mm 立方体改为150mm 立方体的尺寸效应影响系数;为计量单位换算系数。 由此可得出R 与C 的换算关系如表3.1.2所列 表3.1.2 R 与C 换算表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Standard for test and evalua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on strength GB50107-2010 2010-05-31发布2010-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二~二OO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5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符号;2补充了试件取样频率的规定;3增加了C6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非标准尺寸试件确定折算系数的方法;4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已知方案中的标准差计算公式;5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未知方案的评定条文;6修改了评定方法中非统计方法的评定条文。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电子信箱:standards@https://www.360docs.net/doc/285368929.html,)。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大学 北京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 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云南建工混凝土有限公司 舟山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北京东方建宇混凝土技术研究院 贵州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 沈阳北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计算方法精选文档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计算 方法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P(%)计算方法 1、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n≥30时,混凝土试件强度应分别计算混凝土强度保证率和离差系数。 离差系数计算方法:Cv = S n / R n 当混凝土抗压强度<20 MPa时 Cv<为优良;Cv<为合格。 当混凝土抗压强度≥20 MPa时 Cv<为优良;Cv<为合格。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P(%)可按表1混凝土强度保证率t—P对照 表直接查得, t = (R n - R标) / S n。

2、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30>n ≥5时,混凝土试件强度同时应满足下列两式,该统计单位的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R n - >R 标 (2-1) R n - ≥标 (当R 标≥20) (2-2) ≥标 (当R 标<20) 式中,S n —n 组试件强度的标准差,按下式计算: 当(R 标≥20MPa )统计得到的S n 小于 MPa 时,应取S n = MPa ; 当(R 标<20MPa )统计得到的S n 小于时,应取S n = MPa 。 试中:R n —n 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 R i —单组试件强度MPa ; R 标 —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 n —样本容量。 3、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5>n ≥2组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两式,该统计单位的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R n ≥ R 标 (3-1) R min ≥标 (3-2) 试中:R n —n 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 R 标—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 R min —n 组试块中抗压强度最小一组值。 4、同标号(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只有1组时,混凝土试 块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R ≥ R 标 1 )(12 --= ∑=n R R S n i n i n

201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word资料25页

1 总则 2 术语、符号术语、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4 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 4.1混凝土的取样 4.1混凝土的取样 4.2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4.2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4.3混凝土试件的试验 4.3混凝土试件的试验 5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5.1统计方法评定 5.1统计方法评定5.2非统计方法评定 5.2非统计方法评定 5.3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5.3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 标准名录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混凝土工程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原标准:适用于普通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 1.0.3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是关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合格性评定的具体规定。它对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提高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大作用。) 2 术语、符号 2.1.1 混凝土由水泥、骨料和水等按一定配合比,经搅拌、成型、由水泥、骨料和水等按一定配合比,经搅拌、成型、养护等工艺硬化而成的工程材料。而成的工程材料。 2.1.2 龄期自加水搅拌开始,混凝土所经

历的时间,按天或小时计。自加水搅拌开始,混凝土所经历的时间,按天或小时计。 2.1.3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征其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征其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本标准中的混凝土强度是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强度是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2.1.4 合格性评定根据一定规则对混凝土强度的合格与否所作的判定。根据一定规则对混凝土强度的合格与否所作的判定。 2.1.5 检验批由符合规定条件的混凝土组成,用于合格性判定的混凝土总体。由符合规定条件的混凝土组成,用于合格性判定的混凝土总体。 2.1.6 检验期为确定检验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而规定的统计时段。为确定检验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而规定的统计时段。 2.1.7样本容量 2.1.7样本容量代表检验批的用于合格评定的混凝土试件组数。代表检验批的用于合格评定的混凝土试件组数。 ——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m fcu ——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 f cu,min 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方差未知评定方法中方差未知评定方法中, S f c u ——方差未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压强度的标准差;度的标准差;度的标准差; λ 1 λ 2 λ3 λ 4 ——合格性判定系数——合格性判定系数;合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

1 总则 1.0.1~1.0.3 本规范系根据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94)》(简称《水工统标》)的规定,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简称原规范)的设计基本原则进行了修改,并依据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增补有关内容后,编制而成。其适用范围扩大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地震区的结构,其它与原规范相同。但不适用于混凝土坝的设计,也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结构。 当结构的受力情况、材料性能等基本条件与本规范的编制依据有出入时,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专门试验或分析加以解决。 1.0.4 本规范的施行,必须与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等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配套使用,不得与未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混用。 3 材料 3.1 混凝土 3.l.2 按照国际标准(ISO3893)的规定,且为了与其它规范相协调,将原规范混凝土标号的名称改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在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时作了两点重大修改; (1)混凝土试件标准尺寸,由边长200mm的立方体改为边长150mm的立方体; (2)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原则由原规范规定的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27倍标准差(保证率90%),改为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差(保

证率95%)。用公式表示,即: f cu,k =μfcu,15-1.645σfcu =μfcu ,15(1-1.645δfcu ) (3.1.2-1) 式中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混凝土强度等级值(N /mm 2); μfcu,15──混凝土立方体(边长150mm )抗压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 σ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δ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 混凝土强度等级由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本规范混凝土 其他力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 R (原规范的混凝土村号)与C (本规范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0() 27.11(95.0645.1115,15,R C fcu fcu δδ--= (3.1.2-2) 式中0.95为试件尺寸由200mm 立方体改为150mm 立方体的尺寸效应影响系数;0.1为计量单位换算系数。 由此可得出R 与C 的换算关系如表3.1.2所列 表3.1.2 R 与C 换算表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87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的检验评定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注:对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设计的工程,使用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按本标准附录一的规定,将设计采用的混凝土标号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时的配制强度也应按同样原则进行换算。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2.0.1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计)表示。 第2.0.2条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行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第2.0.3条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定。 第2.0.4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标准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第2.0.5条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2.0.6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第3.0.1条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条例下列规定: 一、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验。 第3.0.2条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取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二、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三、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 第3.0.3条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将其抗压强度折算为标准试件抗压强度。折算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对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取0.95; 二、对边长为200mm的立方体试件取1.05。 第3.0.4条每批混凝土试样应制作的试件总组数,除应考虑本标准第四章规定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所必需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计算方法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P(%)计算方法 1、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n》30时,混凝土试件强度应分别计算混凝土强度保证率和离差系数。 离差系数计算方法:Cv = 5 / R n 当混凝土抗压强度v 20 MPa时Cv V0.18为优良;Cv v 0.22为合格。当混凝土抗压强度》20 MPa时Cv v0.14为优良;Cv v0.18为合格。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P (%)可按表1混凝土强度保证率t—P对照 表直接查得,t = (R n - R标)/ 5。 表1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t?P对照表

2、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30> n》5时,混凝土试件强度 同时应满足下列两式,该统计单位的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R n - 0.7S n > R 标(2—1) R n - 1.60S n>0.83R标(当R标》20)(2—2) > 0.80R 标(当R 标V 20) 式中,S n—n组试件强度的标准差,按下式计算: n ' (R i - R n)2 i =1 n - 1 当(R标》20MPa)统计得到的$小于2.0 MPa时,应取2=2.0 MPa; 当(R 标V 20MPa)统计得到的S n小于1.5MPa时,应取S=1.5 MPa。试中:R n —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R i —单组试件强度MPa; R标一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n —样本容量。 3、同标号(强度等级)试块组数5>n>2组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两式,该统计单位的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R n》1.15 R 标(3 —1) R mi n》0.95R 标(3 —2) 试中:R n—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R标一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R min —n组试块中抗压强度最小一组值。 4、同标号(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只有1组时,混凝土试 块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R A 1.15 R 标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T 501 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Standard for evalua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2010—05—31 发布2010—12—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第594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公告现批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107—2010,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原《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5月31日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 10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5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和符号;2补充了试件取样频率的规定;3增加了C6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非标准尺寸试件确定折算系数的方法;4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已知方案的标准差计算公式;5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未知方案的评定条文;6修改了评定方法中非统计方法的评定条文。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

混凝土离差系数及保证率计算方法

1、离差系数CV 2、混凝土保证率 ①先计算z值: 上两个式中: Rn = R28 混凝土离差系数及保证率计算方法CV 亠1)100% = Sn/ R28 P : R 28 R 标 n 1 抽样混凝土试件平均强度(MPa; (n 1) ”R标一一混凝土强度设计值(MPa ; Sn =c(n-1)——混凝土统计均方差; (MPa Cv——混凝土离差系数(% ② 以z值查标准正态分布表(附表1 续)可求得混凝土保证率P。

附录C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C.0.1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 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 n > 30寸,应符合表C.0.1的要求: 表C.0.1混凝土试块28天抗压强度质量标准 > n 》5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0.7Sn (C.0.2-1) 式中: Sn ---- n 组试件强度的标准差,MPa 。 当统计得到的Snv2.0(或1.5) MPa 时,应取Sn 二2.0MPa (R 标》20MPa ; Sn=1.5MPa (R 标< 20Mpa ); Rn —— n 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 MPa ; Ri ――单组试件强度,MPa ; 设计28天龄期抗压强度值,MPa ; n ——样本容量 项 目质量标准 优良 合格 任何一组试块抗压强度最低不得低于设计值的 90% 85% 无筋(或少筋)混凝土强度保证率 85% 80% 配筋混凝土强度保证率 95% 90%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离差系数:V 20MPa < 0.18 V 0.22 > 20MPa < 0.14 < 0.18 C.0.2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 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30 Rn Rn — 1.60Sn 》0.831标 (当R 标》20 (C.0.2-2) 或 > 0.80RS (当R 标< 20) (C.0.2-3)

混凝土强度合格评定 SG-029

混凝土强度合格评定 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名称 武警四川省总队后勤基地桥梁工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 水泥品种及标号 配合比(重量比) 坍落度 (cm ) 13~17 养护条件 同批混凝土代表数量(m 3 ) 结构部位 P.O 42.5R 水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标养 预制箱梁 162 415 743 1115 4.57 试件组数 : 12 合格判定系数: 同一验收批强度平均值: 前一检验期强度标准差: 同一验收批强度标准差: 验收批各组试件强度: 48.4 47.3 56.4 59.0 49.2 48.7 50.1 50.6 48.8 49.3 47.6 49.5 标准差已知统计方法 / 标准差未知统计方法 非统计方法 / 评定结论: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审核人:(签字) 年 月 日 评定人:(签字)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注册方章) 年 月 日 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一份。

混凝土强度合格评定 施工单位: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单位工程名称 红星路南延线K16+943.6跨规划道路桥梁工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50 水泥品种及标号 配合比(重量比) 坍落度 (cm ) 16-20 养护条件 同批混凝土代表数量(m 3 ) 结构部位 P.O 42.5R 水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同养 3200 预制箱梁 163 466 726 1089 5.6 试件组数 : 合格判定系数: 同一验收批强度平均值: 前一检验期强度标准差: 同一验收批强度标准差: 验收批各组试件强度: 标准差已知统计方法 / 标准差未知统计方法 非统计方法 / 评定结论: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审核人:(签字) 年 月 日 评定人:(签字)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注册方章) 年 月 日 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一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