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价制度

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价制度

1.目的: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科学合理、安全有效使用血液,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2.使用范围:适用于各临床用血科室对所有输血患者的效果评估和临床用血质量的管理。

3.定义:无

4.内容:

4.1 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价方法

在每次实施输血(24小时内多次输血按1次算)后24~72小时,对单一实验室指标改善,或单一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或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症状与体征同时改善作评价。

4.2 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价指标

4.2.1 红细胞输注

4.2.1.1 实验室指标

A. 精确计算:输注红细胞后24小时复查Hb值,并与输血前比较,倘若未达到预期值则判定输注效果不佳。计算公式:Hb预期升高值=[献血者Hb(g/L)×输注血量(L)/患者体重(kg)×O.O85(L/kg)×90%]。注:输注血量指全血红细胞折算成的对应全血量,对于儿童患者应将公式中的常数0.085改为0.09。

B. 粗略计算:一般体重为60kg的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2U(洗涤红3U)大约可使Hb值升高10g/L。

C. ≤24小时内的多次输血按1次算,应排除出血、溶血等倾向后方可评估。

4.2.1.2 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缺氧症状与体征同时改善或消失。

4.2.2血小板输注

4.2.2.1 实验室指标

A. 精确计算:Plt增加校正指数(CCI)=(输注后Plt-输注前Plt)×体表面积/输注血小板总数。注: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01529]。最低有效指标:输注后1小时CCI≥7500/uL 或CCI≥7.5×109/L;输注后24小时CCI≥4500/uL或CCI≥4.5×109/L。

B. 粗略计算:一般体重为50kg的患者输注1治疗量单采血小板,可使Plt增高30×109/L。

C. 排除出血、DIC等倾向。

4.2.2.2 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出血症状与体征改善或消失。

4.2.3 血浆与冷沉淀输注

4.2.3.1 实验室指标

A.精确计算:以凝血因子Ⅷ活性增高为疗效评估指标,按新鲜冰冻血浆(FFP )15mL/kg或冷沉淀15IU/kg, 每12小时输注1次,连续输注2次,Ⅷ因子活性可增高30%。

B. 粗略计算:APTT或(和)PT或(和)INR或(和)出凝血时间改善或恢复。

4.2.3.2 临床症状与体: 临床出血症状与体征改善或消失。

4.3 输血后疗效评价的实施

4.3.1根据输血治疗目的和输注的血液成分,对患者进行相应项目的实验室检测,如血常规、出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等,观察实验室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4.3.2 负责医师应当在输血后24~72小时内,依据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症状、体征是否改善,作出输血疗效评价,输血疗效评价应记入病历。

4.3.3 如未达到治疗效果或输血无效,应当与输血科共同分析原因并研究确定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4.3.4 术后患者也需要及时复查,评价术中用血效果并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输血。

4.3.5 观察输注过程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影响到输血效果等。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严格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4.4 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价及记录

4.4.1 输血治疗有效

4.4.1.1 输用红细胞Hb值升高达预期目标(获取输血前、后检测结果,理论值:成人输悬红2U或洗红3U, Hb值升高10g/L),临床缺氧症状改善或消失。

4.4.1.2 输用血小板、冷沉淀或新鲜鲜血浆:血小板值、凝血项(INR值)、TEG检测(R值、MA值等)大致恢复正常,临床出血症状改善或消失。

4.4.2 输血治疗部分有效

4.4.2.1 输用红细胞Hb值有升,但未达预期目标,临床症状部分改善。

4.4.2.2 输用血小板、冷沉淀或新鲜鲜血浆,血小板值、凝血项(INR值)有升

高,但未达预期目标,临床症状部分改善。

4.4.3 输血治疗无效

4.4.3.1 输用红细Hb值不升或降,临床症状未改善。

4.4.3.2 输用血小板、冷沉淀或新鲜鲜血浆,检测值不升或降,临床症状未改善

4.4.4 无法评估

4.4.4.1 输用红细胞后无实验室检测数据,未评估临床症状。

4.4.4.2 输用血小板、冷沉淀或新鲜鲜血浆后无实验室检测数据,未评估临床症状。

4.5 临床医生应将患者输血有效性评价记录在病程中,随病历保存。

5.参考文件:

5.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5.2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5.3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第2-13部分:患者服务临床输血》

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价制度

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价制度 1.目的: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科学合理、安全有效使用血液,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2.使用范围:适用于各临床用血科室对所有输血患者的效果评估和临床用血质量的管理。 3.定义:无 4.内容: 4.1 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价方法 在每次实施输血(24小时内多次输血按1次算)后24~72小时,对单一实验室指标改善,或单一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或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症状与体征同时改善作评价。 4.2 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价指标 4.2.1 红细胞输注 4.2.1.1 实验室指标 A. 精确计算:输注红细胞后24小时复查Hb值,并与输血前比较,倘若未达到预期值则判定输注效果不佳。计算公式:Hb预期升高值=[献血者Hb(g/L)×输注血量(L)/患者体重(kg)×O.O85(L/kg)×90%]。注:输注血量指全血红细胞折算成的对应全血量,对于儿童患者应将公式中的常数0.085改为0.09。 B. 粗略计算:一般体重为60kg的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2U(洗涤红3U)大约可使Hb值升高10g/L。 C. ≤24小时内的多次输血按1次算,应排除出血、溶血等倾向后方可评估。 4.2.1.2 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缺氧症状与体征同时改善或消失。 4.2.2血小板输注 4.2.2.1 实验室指标 A. 精确计算:Plt增加校正指数(CCI)=(输注后Plt-输注前Plt)×体表面积/输注血小板总数。注: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01529]。最低有效指标:输注后1小时CCI≥7500/uL 或CCI≥7.5×109/L;输注后24小时CCI≥4500/uL或CCI≥4.5×109/L。 B. 粗略计算:一般体重为50kg的患者输注1治疗量单采血小板,可使Plt增高30×109/L。 C. 排除出血、DIC等倾向。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一、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结合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输血前评估。 2.评估内容:病情摘要;输血前相关检查(如:WBC、RBC、PLT、HGB 、HCT、APTT、PT、血型、肝功能、病毒筛查结果)、有无输血史、是否需要输血(需要输血说明输血目的)、输血的方式,输血品种和用量、什么时间输、是否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患者不同意输血要注明拒输血原因)等内容。 3.输血前评估必须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我院《临床用血指南》要求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不符合适应症要求的不予输血。 4.评估内容详细并及时记录于“病程记录”。 5.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并及时记录于“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签名。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中并签名。 二、输血后评价: 1.每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经治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病程记录”填写评价结果和签名。输血后评价内容:实际用血量(时间、品种、用量);输血后相关检查结果(如:WBC、PLT 、HGB、HCT、APTT、PT);有无输血反应;输血效果(满意/ 欠佳)。

2.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4.医务部和输血科每个月抽查部分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月医疗质量通报的一部份内容。并针对医务人员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出现较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处罚并进行输血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表)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一、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成份血的适应征 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 ml~1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X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 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三、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

临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后效果评价主要包括用血合理性的评价和输血后疗效评价。 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是看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症进行输血。输血适应症应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 2、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是指在输血后,医师要给输血治疗后疗效评价,看患者输血后较输血前有无疗效或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应严格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进行。 3、所有需要輸血的患者,每次輸血前必须认真填写“輸血治疗病程记录单”上的各项内容,正确填写“輸血目的”,24小时内(根据血液制品的不同)对患者进行血液常规或者凝血功能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后结合临床症状及输血前各项指标进行输血效果评价。 4、此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单随其他输血单据(输血治疗同意书、临床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检验报告单。输血记录单)一起入病历保存。 5、对输血治疗病程记录中要求检查的项目和其他要求必须认真填写。不得空缺。 6、输血完成后,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指征综合评估的实验

室监测指标制度”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查。 7、输注RBC制品就复查血常规、输注血浆就复查凝血功能进行评价、 如果两样混输,要求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同时复查进行评价,复查结果必须记录在评价内容中。出现混输病历要通过监督小组对血液使用是否合理、适应症是否明确进行评估审核。 8、对于输血治疗输注无效的患者,要及时查找原因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输血治疗方案,或取消输血治疗,并将上诉情况记入病历。 9、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保存。 10、输血治疗结束后要对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记录, 11、对发生输血反应的患者要迅速通知输血科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同时进行必要的治疗抢救措施。将治疗过程计入病历输血治疗病程记录中。

临床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一、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及相关规定,做到安全、有效、科学用血。 二、临床医师申请输血前应根据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急诊抢救患者输血除外)和病情进行输血指征综合评估。(输血指征综合评估指标见附件1) 三、临床医师必须根据输血指征综合评估指标决定输血品种和输血量。各血液品种的输注指征见附件2) 四、输血后,临床医师必须对输血效果做出评价,输血后效果以“有效”或“无效”描述。(评价指标见附件3) 五、对输血治疗无效的患者需分析原因,及时调整输血方案,避免无效输血。 六、对术中红细胞用血量超过申请用血量3单位的病例,需分析原因,进行病例讨论并记入病历。 七、临床医师对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必须记入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并保留相应的检验报告(急诊抢救患者输血可无输血前检测报告)。 八、用血适应证合格率应100%达到相关标准,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将临床用血适应证合格率纳入输血质量考核范围。 附件1:输血指征综合评估指标 一、申请输红细胞类血液,必须检查患者Hb、Hct,评估患者有无出血或溶血状况、心肺情况和组织供氧情况、对失血或贫血的耐受力等。 二、申请输血小板,必须查血小板计数,观察患者有无活动性出血、是否预期做外科手术等。 三、申请输血浆及冷沉淀,必须查PT、APTT、FIB,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或创面有无弥漫性渗血。 附件2:各血液成分输注指征 一、红细胞 (一)外科: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 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1.血红蛋白>100g/L,不必输注。 2.血红蛋白<70g/L,考虑输注。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是指在医疗机构内,为了保障患者 用血安全和有效性,建立的一套评估和评价血液使用的制度。该制度对临 床用血的需求进行评估,血液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旨在确保血液的科学 合理应用,提高血液使用的效果。 一、临床用血评估制度 1.医疗机构应建立用血评估小组,由血液科、输血科、临床治疗科、 药学科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定期对血液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制定血液 使用的指南和流程。 2.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血液需求、血液成分的选择、输血时机的确定等。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情况和生理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 保患者的用血符合指南要求。 3.血液需求评估的指导原则是“无血不输,少血少输,多血多输”。 遵循安全用血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液指征来决定输血与否以及输 血的数量。 4.评估结果要做好记录,并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确保血液的供应和 患者的需要相符合。 1.医疗机构应建立用血效果评价小组,由临床医生、血液科医生、实 验室医生等相关人员组成。定期对用血后的效果进行评价。 2.评价内容包括血液使用后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Hb值的提高情况、疾病状态的改善等。需要将评价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和手术效果进行对照,判断血液使用的有效性。

3.用血效果评价的指导原则是“输血能少则少,少则早,早则获益”。要遵循安全用血的原则,尽量减少用血的数量和频次,尽早进行输血,降 低输血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4.评价结果要做好记录,并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根据评价结果进行 调整和改进。 通过建立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可以有效监控血液的使 用情况,确保血液的合理应用。评估和评价结果能够指导医生的临床决策,提高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能促 进医疗机构内部各个科室的交流和合作,提高血液使用的效率和质量。

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是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下面是一般的制度与流程: 1. 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并制定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流程。 2. 输血质量控制:医疗机构应建立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包括采血、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液保存和输血操作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 3. 质量监控与评价:建立输血质量监控系统,定期对输血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包括对输血相关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分析,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等。 4. 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输血质量管理的培训与教育,包括相关操作规范、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5. 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建立输血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机制,对输血过程中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6. 质量评价与改进:定期对输血质量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7. 外部质量评价:医疗机构应参与外部的输血质量评价活动,如参加相关的质量控制项目和评比活动,以提高输血质量管理水平。 8. 样本管理:确保采集的血样标识正确,避免混淆或错误引用。样本管理包括正确采集、标记、储存和运输,以确保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准确性。 9. 血液保存:确保血液储存和保存的条件符合标准,包括适当的温度、湿度和保存时间。定期对血液储存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血液质量的稳定性。

10. 输血操作: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程,包括核对身份、医嘱和血液信息,使用正确的输血器材和技术,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11. 不良事件管理:建立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对输血过程中的不良事件进行记录、分析和处理。通过及时的反馈和纠正措施,提高输血质量管理的水平。 12. 效果评价: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包括血液参数的监测、患者病情的观察和疗效的评估等。通过评价结果,评估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输血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13. 质量指标与统计分析:制定相关的质量指标,对输血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监测质量管理的效果和趋势。常见的指标包括输血反应率、输血相关感染率等。 14. 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根据监控、评价和统计分析的结果,制定和实施持续改进措施,提高输血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以上是关于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一般制度与流程。具体的实施可根据医疗机构的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临床输血前评估与用血后效果评价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前评估与用血后效果评价管理制度 一、临床医师在决定是否实施输血治疗前,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仔细评估,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合理、有效;在临床情况不确定时以不输血为首选原则。 二、输血前评估内容 1)患者基本情况:年龄、体重、心肺功能、有无心血管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或高代谢性等基础疾患、生命体征、器官氧合和灌注状况; 2)既往史:有无输血史、输血不良反应史、妊娠史、药物过敏史; 3)血容量、贫血种类、可能原因、自然及预计病程; 4)失血量、失血速度、失血程度、临床控制出血的能力; 5)出、凝血功能; 6)患者代偿和耐受能力; 7)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气分析、Hb、Het、PLT、APIT、Fg、FF、FDP、D-D二聚体等; 8)手术因素:手术的方式、部位、切创面大小、切除脏器范围、手术难易程度、出血量预计、渗血量、手术需时长短和手术危险程度、术中控制出血的能力、麻醉技术等: 9)术后是否继续出血、出血引流量; 10)减少异体输血的血液保护方案:如其他纠正贫血的治疗;严格止血和减少出血的措施;自体输血等; 11)用血品种、用血量、输血时间、输血紧急程度; 12)各种远、近期利弊与患者预期临床转归。

三、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输血评估指征实施个体化输血治疗方案,避免浪费血液资源。临床输血前评估指征或检测指标符合要求应在90%以上、成分输血率在99% 四、临床每次输血治疗后应进行输血疗效评价,输血疗效评价率应在90%以上. 五、输血疗效评价内容:临床或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转归; 1)临床评价:贫血症状、生命体征、器官氧合和灌注状况、出凝血功能、止血效果等。 2)实验室检查: ①输注全血、红细胞制品:复查血常规、必要时检测血气分析; ②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复查出、凝血功能; ③血小板制品:复查血常规、出、凝血功能; 六、若怀疑临床输血治疗无效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七、输血疗效评价内容应记录在相应输血病程记录内; 八、临床每次输血治疗结束后应在24小时内对患者进行输血疗效评价。

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 度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输血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 评价制度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质量管理监控可以确保输血过程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而有效的效果评价制度可以为病人提供及时准确的临 床反馈。本文将就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以及效果评价制度进 行探讨。 一、质量管理监控 1. 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管理监控的第一步是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但不限于:制定相关政策与规定、培训医务人员、建立标准操作流程、设立质量评审机构等。这些措施旨在确保输血过程中各环节的规范与 稳定,提升整体的质量水平。 2. 设备监控 临床输血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是保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定期 对输血设备进行监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此外,还需 建立设备校准和质量控制记录,及时识别并纠正潜在问题,以保证输 血过程的安全性。 3. 质量指标的设定与监测

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指标是质量管理监控的核心。例如:输血安全率、输血并发症发生率、输血反应发生率等。监测与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以保证输血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效果评价制度 1. 临床反馈与病例讨论 在输血过程中,及时的临床反馈对于评价输血效果至关重要。通过与医务人员的沟通交流,了解病人在输血后的症状和变化,可以帮助评估输血的效果,并针对性地改进输血操作。 此外,定期的病例讨论会也是评价输血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与专业医师的研讨和讨论,可以发现和解决临床输血过程中的问题,提升输血效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数据统计与分析 建立科学可行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是评价输血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输血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可以对输血效果进行客观评估,并提供数据支持,为质量管理监控提供合理依据。 3. 质量评估与认证 定期对输血过程进行质量评估和认证是确保质量管理监控的有效手段。通过内部与外部质量评估机构的审核和认证,可以检验输血过程中的操作是否符合标准规范,进一步提高整体的质量水平。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细则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细则 一、用血前评估 1.患者基本信息评估: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及病史等基本信息,以便准确评估用血的必要性和用血量。 2.疾病评估:通过检查患者的病情、病程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是否 需要进行输血,并确定输血的目的是为了纠正贫血、止血或其他病情需要。 3.贫血评估: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包括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 和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同时评估可能的贫血原因,以便选择适当的输血成分。 4.输血前其他检查评估:根据患者疾病情况的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评估,以评估患者是否有输血的绝对 或相对禁忌症。 二、用血后效果评价 1.血液学指标评价:在输血后及时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 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评估输血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2.临床症状评估:观察患者输血后的临床症状是否改善,如乏力、头晕、皮肤苍白等,评估输血是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形态学评价:通过骨髓象、外周血涂片等形态学评价方法,观察患 者输血后血液形态学的变化,评估输血对于改善患者血细胞形态学的效果。 4.常规化验指标评价:根据患者疾病情况的需要,进行输血后的相关 化验指标监测,如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评估输血对这些指标的 影响。

三、其他相关事项 1.用血前和用血后的记录:对患者的评估和效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 患者基本信息、疾病评估、血液学指标、临床症状、形态学评价和常规化 验指标等,以便于后续评估和对比分析。 2.用血前和用血后的教育宣传: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相关教育宣传,让其了解血液的正确使用和评价的重要性,以提高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 减少不必要输血。 3.不良反应处理和统计:对于可能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 处理措施,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改进用血质量和安全性。 4.定期评估和改进制度:对血液科或输血中心的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 效果评价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操作性。 综上所述,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血 液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科学的评估和 评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避免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并提高患者的 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制度操作,保证用血过 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是医疗机构在使用血液和血液 制品之前和之后进行评估和评价的一种规范化制度。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 患者在用血过程中能够获得适宜、安全和有效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以下是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的内容和流程。 一、临床用血前评估 1.患者血液需求评估:通过患者的病情、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 进行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输血以及输血的紧急程度。 2.血液成分选择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特殊需求,评估并选择 适宜的血液成分,如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新鲜冷冻血浆等。 3.输血风险评估:评估患者接受输血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如输 血反应、过敏反应、感染风险等,以及针对高风险患者采取的预防措施。 4.输血适应症评估:根据相关指南和规范,评估患者是否符合接受输 血的适应症要求,并给予输血的决策建议。 5.血液产品质量评估:评估所使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包括供血者的献血历史、病毒和细菌感染标志物筛查结果等。 二、临床用血后效果评价 1.输血反应监测:对接受输血的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包括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观察是否出现输血反应,如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

2.患者血液状况评价:通过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评估,评估患者接受输血后的血液参数和功能是否得到改善,如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 3.输血效果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输血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如改善贫血症状、恢复组织灌注、提高血氧饱和度等。 4.输血并发症评估:对输血后出现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进行评估和记录,如感染、输血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等,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以上所述的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输血相关的风险和并发症发生。医疗机构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以确保制度的执行和质量的控制。同时,不断更新和完善该制度,以适应临床实践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

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1制定目的 1.1严格输血适应症指标; 1.2输血后达到预期效果。 2适用范围 全院 3主要内容 3.1输血前评估: 3.1.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3.1.2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3.1.3手术中麻醉科医师决定的输血,在输血后八小时之内必须由临床医师给患者开急复查血常规医嘱并切实落实到位。 3.2输血后评价: 3.2.1本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表》上填写结果、签名。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3.2.2医务部和输血科每个月按照《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表》抽查至少20%的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月输血质量考核的一部份内容。

3.2.3各科室输血质量管理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包括输血人次、输血量、输血适应征符合率,输血后疗效评价即有效率),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输血质量管理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部、输血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2.4各科室输血质量管理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输血质量考核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3.3本制度不适用于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用血、择期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用血、自体输血、稀有血型输血和新生儿输血。 4参考文献 4.1《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令第85号)第十九条第二十八条 4.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部颁标准] 附件1 4.3《省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规程》(试行)第二十三条第三十八条

临床输血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流程

临床输血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流程 一、质量管理监控制度 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监 控制度。这个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全过程监控 输血全过程的监控是保障输血质量的基础。包括输血前、输血中和输 血后的各个环节的监控。输血前监控主要包括献血者的筛选和献血前的检查;输血中监控主要包括输血设备的合格验收、输血血袋和输血管的相关 检测、输血过程中的监控、输血设备的校验等;输血后监控主要包括输血 反应观察和报告、输血后的相关检查等。通过全过程监控,能够及时发现 问题和纠正错误,确保输血质量。 2.内部质量控制 建立和落实内部质量控制制度,确保输血设备和试剂的质量稳定可靠。包括设备的定期校验、试剂的验收及储存管理等。同时,还应制定相关操 作规范,确保各项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外部质量控制 参加外部质量控制评价,定期进行相关质量评价,对于评价结果不合 格的项目进行分析和改进。通过参加外部质量控制,可以及时找出问题和 不足,从而提高输血质量。 4.异常事件报告和处理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对于输血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事件进行 及时报告和处理。包括输血反应的监测和报告、输血错误的事件报告和处

理等。对于异常事件,要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并相应采取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培训和教育 制定培训和教育计划,对从事输血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技能和质量意识。培训内容包括输血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要求、异 常事件处理等。定期举办相关培训和考试,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二、质量管理监控流程 质量管理监控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输入 将献血者的信息录入系统,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体质量指数、疾病史等。同时,将输血设备和试剂的信息录入系统。 2.选择 根据献血者和献血样本的信息,进行献血者的筛选和样本的适配。确 保献血者和献血样本符合标准要求。 3.检测 对献血样本进行各项检测,包括血型鉴定、血传染病筛查等。确保献 血样本的质量。 4.定量 对献血样本进行相关定量检测,如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小 板计数等。确保献血样本的质量和适宜性。 5.存储和分发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一、临床用血评估制度 1.评估内容 (1)确定血液丢失量:评估患者的病情、手术创伤及其他血液丢失的情况,确定患者的血容量损失情况。 (2)血红蛋白水平: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评估贫血的程度,以及是否需要进行输血。 (3)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判断是否存在其他疾病或病理情况导致的贫血。 (4)输血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等因素,评估输血的安全性及潜在风险。 2.评估结果 (1)输血指征: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血液输注。 (2)输血种类:根据患者的血型和血型抗原抗体情况,确定输血的种类。 (3)输血量与速度:根据患者血容量丢失情况和血红蛋白水平,确定输血的量和速度。 用血效果评价是指在患者接受血液输注后的一定时间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评估,来判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评价指标

(1)Hb水平:检测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评估输血后患者的贫血情况。 (2)症状改善:检查患者的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如疲乏、乏力、 头晕、心悸等。 (3)体征改善:观察患者的皮肤色泽、黏膜湿润度、皮肤弹性等情况,评估液体代谢和组织灌注改善情况。 (4)实验室指标:观察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评 估治疗效果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2.评价结果 (1)用血效果良好:患者的贫血症状明显改善,血红蛋白水平达到 预期范围。 (2)用血效果不佳:患者的贫血症状未明显改善,血红蛋白水平未 达到预期范围。 (3)不良反应:观察是否出现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 感染等。 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明确用血的指征、种类、量和速度等,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风险,提高输血效果的准确性和 安全性。同时,通过用血效果的评价,可以及时调整并优化治疗方案,提 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完善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 制度对于临床医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是指在患者需要输血的情况下,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输血的必要性和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在输血后需要对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判断输血的效果和是否 需要进一步的处理。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首先,临床用血前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体格检查、化验结果等。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医务人员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输血,输血的类型和量,以及是否存在输血的禁忌症。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输 血相关疾病进行评估,如输血反应的发生概率、输血前是否需要特殊处理等。通过这些评估,可以降低输血过程中的风险。 其次,在进行输血前,需要进行输血相关的准备工作。这包括选择合 适的输血产品,如全血、红细胞悬浮液、血浆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输血方法。同时,还需要检查输血所需的血型和配型,并进行交 叉配血和阴性血型的抗体检测。另外,还需要对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 良反应进行预防和处理的准备工作,如输血反应的治疗药物、宽域抗生素 的预防使用等。 然后,在输血后需要对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这包括对输血后的患者 进行观察,如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判断是否发生了输 血反应。同时,还需要对输血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进行监测,以 评估输血的效果和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如果发生了输血不良反应,还需 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停止输血、给予抗过敏药物等。

最后,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改进。医务人员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还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工作,它可以确保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评估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方法和产品,并进行输血后的监测和处理,可以降低输血相关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并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以确保该制度的有效实施。

输血科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所指输血指输注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血浆、冷沉淀血小板等。 二、除以下情况外,其他住院患者临床用血和择期手术患者术中用血必须遵照本制度执行。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用血、择期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用血、自体输血、稀有血型输血和新生儿输血。医师在对上述五种不列入评估的类型进行输血时,应在“南昌市第九医院运行住院病例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手术科室)”和/或“南昌市第九医院运行住院病例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非手术科室)”中相应选项处注明。 三、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南昌市第九医院运行住院病例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手术科室)”和/或“南昌市第九医院运行住院病例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非手术科室)”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四、手术中麻醉科医师决定的输血,在输血后八小时之内必须由临床医师给患者开急查血常规医嘱并切实落实到位。 五、输血后评价 1、每份输血病例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南昌市第九医院运行住院病例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手术科室)”和/或“南昌市第九医院运行住院病例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非手术科室)”填写结果、签名。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2、各科室质控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

2021年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2021年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加强我院临床用血管理,科学合理使用血液,保障临床用血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医师在决定对患者输血治疗前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前评估,输血治疗后要做出输血疗效评价,评估、评价结果要记入病程记录。 二、输血前评估的内容主要是: (一)患者是否符合用血的条件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hb<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出凝血障碍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患者病情及输血指征评估1.患者的临床诊断; 2.引起失血或贫血的病因; 3.是否已进行病因治疗; -13.血小板输注指征: 内科系统疾病。若>50__109/l,不需输注;20~50__109/l之间可根据病人情况给予输注;若<20__109/l并伴有出血倾向,应立即输注;<10__109/l,不管病人是否有出血,立即输注。

手术科室病人。若<50__109/l,不能进行手术;产科手术> 50__109/l可以进行;如果进行头颅、眼睛、脊柱手术一般要达到100__109/l;70~100__109/l可进行上腹部手术。 肾脏疾病晚期如尿毒症等,虽然plt计数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伴有障碍,伴有出血倾向,适当输注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itp。严格掌握。 当伴有下列情况时,输注剂量要加倍。(1)同种抗原(抗原抗体反应)(2)伴有脾亢(3)dic(4)严重g-杆菌感染。 因血小板多次输注后会产生同种抗体,而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和寿命,因此,输用血小板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一次足量输注。不主张预防性输注。 (四)成份血的适应症 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ml~1200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 -3量进行评价。 主要评价内容是。(1)患者是否明确诊断;(2)病例是否符合临床用血条件;(3)主管医师是否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4)输血品种和数量是否与患者病情相符、输血治疗是否恰当;(5)急性失血是否进行了先晶后胶的扩容、大量输注抗凝血后是否根据病情变化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