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对于传统动画的影响

数字技术对于传统动画的影响
数字技术对于传统动画的影响

数字技术对于传统动画的影响

摘要:影视制作中数字技术的引进改变了整个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美学观念,即把画面特效与的传统故事结合在一起。在电影制作中,摄像机拍摄与计算机合成图像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因此,推动了一种新文化的诞生,即电影是亚类动画(或电影是动画的子类型)。本文试图寻找传统动画与数字动画电影概念之间的某种共通,探索数字技术在动画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数字技术动作捕捉传统动画动画定义

关于动画定义的讨论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新技术的引进对于传统动画的生产与创意过程产生了巨大冲击,对于如何界定“动画”这一概念,引发了广泛的争论。

二战后,动作捕捉技术就被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生物力学实验室发明出来。该技术最初只运用于医疗事业,对跌打损伤以及治疗脑损伤具有深远意义。四十年前,迪士尼率先想到把这一技术运用到动画制作领域,其目的并不是想让虚拟角色彻底代替真人表演,而是让一些并不完美的动画效果变得更加逼真和流畅。1988年,美国SGI公司开发了可以捕捉头部运动和面部表情的系统,之后技术不断升级更新,从原理上逐渐划分为机械式、声学式、电磁式和光学式四种,其中光学式捕捉技术运用的最为广泛。演员套上黑色衣服,身体关键部位被贴上一种叫做“Marker”的特制发光点,视觉系统将识别和处理这些

数字电影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应用和影响

数字电影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应用和影响 摘要: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也逐步加快,数字电影技术逐渐取代传统电影技术已是大势所趋。它能够把最先进的数字技术运用到电影制作以及存储和传输当中。对于教育教学来说,电影的运用是极为重要的方式和方法,也是最为基本的资源之一。让它走进校园,运用其技术制作科教片和资料片,更可以用它来制作课件。 关键词:数字电影技术;发展;教育;教学;应用 1 简单了解数字电影 1.1 数字电影的概念 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以及设备的设置和制作存储,并且利用磁盘光盘和卫星,光纤等物理媒介的传送,把数字信号变成超过目前电影35mm传播标准,图像拥有更高分辨率以及更好的音响效果的电影。 1.2 关于制作 1.2.1 素材的来源 数字电影技术是把电影摄影机利用胶片拍摄出画面,用胶转磁系统来数字化处理。也许会问,何为胶转磁系统?此系统包括胶片的数字扫描仪器,颜色的矫正系统,HD监视

和波形示波,HD矢量示波的仪器等。 1.2.2 数字电影画面直接是利用数字摄像机拍摄而得 优越之处就在于可以延长曝光时间,降格,等功能,实现35mm影片拍摄的优质画面。国内第一次这种摄像机拍摄的电影就是《极地营救》。 1.2.3 电脑制作 快速发展的数字电影技术使得很多有关数字艺术创作的工具相应衍生而来,利用这些能够生成虚拟的三维画面,不需要摄像机和演员的参与,在电脑上就可以制作完成。比如国内电影《宝莲灯》就是全数字化制作而成。 1.3 特技制作数字化 自电影诞生以来,特技就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创作手段,而在现如今更是扮演者更加重要的角色。但是如今数字特技已经成为了数字电影的主要特技技术,电影特技的制作也主要依靠电脑特技的制作来完成。运用多种数字的相关技术手段完成从前极难实现和传统拍摄不能形成的镜头,比如数字的影像合成和转换,影像的修复,还有动画制作,色彩分离,校正,技术合成,计算机合成素材等等。像我们知道的《泰坦尼克号》中沉船的悲剧场面,都是通过数字特技来实现的。毫不夸张的说,数字特技完全可以让电影创作实现更大的自由化创作。

互动动画与传统动画的区别

互动动画与传统动画的区别 1互动动画的概念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都要依赖于当时社会和科技的发展[1]。互动动画的产生是伴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及交互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数字化的动画表现形式。 互动动画不同于传统动画的艺术形式,它是计算机图形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伴随着计算机硬件和图形算法高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课题。它综合利用计算机科学、艺术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计算机上生成绚丽多彩的连续的虚拟真实画面,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个人想象力和艺术才能的新天地。计算机图形学广泛使用于美术和商务艺术应用中。艺术家使用各种计算机方法,包括专用硬件、商业化的软件包、符号数学程序、CAD 软件包、桌面出版软件和动画软件来设计物体的外形及描绘物体的运动[2]。 交互性是互动动画的基本特征。所谓交互(Interactive ),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术语,指允许用户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交互式是通过程序来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的。人机交互的方式实际上是一种交互式处理(Interactive Processing)的过程,是在设计实现某一功能的程序时,有意在程序中间设置一些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或决定的环节。在运行程序时,用户对计算机操作方法全都在监视器上显示出来,用户只要根据监视器上呈现出的提示或建议对计算机做出相应的动作,计算机就可根据用户的操作自动进行与之对应的处理工作,从而让程序按照用户的需求来运行[3]。 交互这一技术的运用使人们的交流与沟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数字媒体可承载信息的种类和数量都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交互技术的发展又使人们的种种行为数字化,通过这些数字化的指令对数字信息加以控制。交互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具有互动性的设计更为直观和便捷。 所以我们可以说,互动动画是参与者与动画之间通过交互设计产生互动的动画。互动动画中的交互功能具体表现为:参与者在观看动画时,可以以动画中的某一个角色直接参与动画的情节发展,而且参与者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根据自己的愿望来发展动画中的情节,甚至控制动画中的结局。为了在动画中实现交互功能,在创作交互动画时设计了可以让参与者进行选择并参与其中的角色,在动画内容的某些关键处设置一些选择项,让其参与的这个角色可以根据动画的设计安排或是个人意愿进行选择。不同的选择将导致不同的情节发展,从而可能产生不同的结局。互动动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自己来决定动画发展

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试题

第一篇电视技术基础知识题型示例 一、填空题 1..天空中传输的电波遇到导体会在导体上感应出。该导体被称为。天线的和直接影响电波的灵敏度。 2..常用的声音信号调制方法有两种,和。 3..电视信号主要由和两大部分组成。图像信号的频率为,伴音信号的频率一般为。 4 .我国射频电视信号的波段分为和两波段。其中前者频率范围 为,后者频率为。 5..在PAL 制编码中,两色差信号的带宽为。 6..在PAL 制编码中,两色差信号的色副载波相位差为。 7..PAL 开关的控制信号为行频。即7.8kHz 的,它由经分频整形后得到。 8..在PAL 制编码中,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在进入加法器前,亮度信号还要进行大 约 的延迟。再加入及形成PAL 。 9..我国电视信号彩色编码采用的是制,它是将NTSC 制中色度信号的一个 逐行倒相,抵消了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把相位误差的容限由NTSC 制的 提高到。 10 .PAL 制信号的主要特点是和。 11 .在正交平衡调幅中,合成矢量的相位角代表,合成矢量的振幅代表。 12 .PAL 是的缩写,是在正交平衡调幅的基础上加一个措施,所以称为。把倒相行称为,把不倒相行称为。 13 .解码电路主要由和两部分组成。 14 .色度信号处理电路的作用是将已编码的还原成 3 个,在末级视放 中与亮度信号相加还原成。 15 .色同步处理电路的作用是恢复、和的副载波,使准确地还原。 16 .色度信号处理电路中,带通滤波器的带宽为,阻止,取出。 17 .梳状滤波器是由、、组成的。它又称。 18 .视频信号中各种信号分离的方法是: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采用分离法,色度信号和色同步信号采用分离法,U、V 两信号的分离采用分离法。 19 .电视图像是由摄像机将变成进行传输的。一幅图像是由和 排列的构成的。 20 .在电视技术中,一幅静止的图像叫,每秒传输的帧数称为,用 精品资料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试卷3 参考答案(丁向民)

盐城师范学院考试试卷3 **** - **** 学年第*学期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当前大范围使用的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是。 A. 电子管 B. 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集成电路 2、有一小型企业共有员工200人,现公司要开发一个员工管理系统,欲为每个员工分配 一个唯一的二进制ID,则该公司应该设计的二进制ID长度至少为位。 A. 2 B. 4 C. 8 D. 16 3、二进制运算:∧= 。 A. B. C. D. 4、码是英文字符采用国际通用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A. ASCII B. CRC C. BCD D. 机内码 5、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设计思想奠定见了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其中以下不是他 提出的是。 A. 计算机应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 B. 二进制是计算机的基本语言 C. 程序预先存入存储器中,使计算机能自动地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指令并执行 D. 总线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骨架 6、字长是CPU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一台计算机的字长是32位,这意味着。 A、能处理的数值最大为32位十进制数 B、能处理的字符串最多由4个英文字母组成 C、在CPU中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转送处理的代码为32位 D、CPU运算的最大结果为2的32次方 7、内存按工作方式不同可分为RAM和ROM,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RAM又可分为DRAM和SRAM B、RAM可随机读取和写入数据 C、ROM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写入数据 D、RAM能长期保存信息 8、主板上的北桥芯片是主板芯片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起的作用也很多,以下不是 北桥芯片所负责的是。 A、AGP数据传输 B、与CPU的联系 C、与外部设备的联系 D、与内存的数据传输 9、下列设备中,不能作为微机的输出设备。 A、打印机 B、显示器 C、鼠标 D、多媒体音响 10、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激光打印机是击打式打印机 B、光盘驱动器是存储器 C、计算机运算速度可用每秒钟执行的指令条数来表示 D、操作系统是一种应用软件 11、图中标注的1、2、3接口分别为: A、串口、并口、VGA B、串口、COM、VGA C、COM、并口、USB D、PS/2、串口、COM 12、配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是为了解决。 A. 内存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B. CPU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C. CPU与内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谈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

谈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 电影史科学技术发展与文学艺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特别借助于技术的革新。纵观电影的发展进程,技术一直起着先导的作用。上世纪末以来,一系列数字化技术如计算机图形技术、数字影响合成技术、三维技术、数字处理技术、电子数码信息技术、三维动画、虚拟技术及全数字电影拍摄、下载、播映等新技术即给全球观众带来了匪夷所思三维惊喜和焕然一新的视听体验,使电影制作、电影发行、电影存储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使电影艺术的范围、性质、电影的表现力,创造了人们前所未闻的视听奇观,数字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全面应用是继电影史上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第三次革命。这次革命对电影业的冲击是天翻地覆、前所未有的、其深度和广度与前两次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先电影是一门艺术。电影是作为一种连续摄录并映现世界原貌的科学技术手段而出现的,摄录技术,感光胶片的发明,从技术上提供了电影诞生的可能性,电影的技术性是它自身的本质属性,是它与生俱来的东西。电影诞生后,迅速介入艺术文化活动中,作为一种技术性的艺术,电影一方面建立在以技术手段记录现实世界某些侧面的基础上,是摄影机运用的有机体,另一方面靠着大量大量吸收文学、绘画、音乐、表演等艺术营养而成长起来。电影的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追求完美的创造欲,它将商业、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如此成功。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介入电影业给电影带来一场新技术革命,为整个电影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首先是数字技术已像潮水般涌入了电影制作领域,数字化的浪潮将电影制作与计算机技术两者结合到了一起,使电影的制作工艺、视听效果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而大大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法。 数字技术对电影的积极影响: 1.数字技术促使了新的电影样式、电影类型的出现: 其中中外灾难片、动画片,科幻片等类型的出现和成熟。我们可以真正感受到电影中的想象境界是如此高原、奥妙,真正的令人难以想象、神秘无比。 2.数字技术丰富了电影的创作、发行、剪辑手段: 数字技术带来了电影创作的数字化。在前期创作、实际拍摄及后期创作过程都要应用到计算机技术。比如在前期创作中运用计算机设计影片需要的场景、情节、画面等,以便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课后习题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习题参考答案 Chap1 P13~P14页 一填空题 1.传递信息的载体存储信息的的实体 2.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3.比特(bit) 4.数字化交互性趣味性集成性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5.媒体技术 6.有损无损 7.加密技术数字水印技术 二简答题 1.略 2 . 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领域有数字声音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频处理、数字动画处理、数字游戏设计、数字媒体压缩、数字媒体存储、数字媒体管理和保护、数字媒体传输技术等;应用开发领域主要有教育培训、电子商务、信息发布、游戏娱乐、电子出版、创意设计等。 Chap2 P34~P35页 1.模拟音频记录设备有: 机械留声机最早用来记录声音的机械式留声机; 钢丝录音机第一次用磁性记录的方式进行记录声音; 磁带录音机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把声音记录在磁带上,接着再用磁带进行还原。 模拟音频处理设备有: 话筒进行声音能量的收集; 音箱进行声音还原,将音频电流信号变换成声音信号; 模拟调音台具有多路输入,每路的声音信号可以单独被处理,如被放大,做高中低音的音质补偿,多路输出等功能。 2.第一步是采样,就是将话筒转化过来的模拟信号以某一频率进行离散化的样本采集。第二步是量化,将采集到的样本电压或电流值进行等级量化处理。 第三步是编码,将登记值变换成对应的二进制表示值(0或1),并进行存储。 3.1s内采样22 *1000次,双声道每次的数据量为16*2=32(bit),那么1min的总数据量为22*1000*32*60=42240000(bit)=42240000/1024 =41250(KB) 4. D 5. B 6. 略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短、中、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差异(不用记频率) 颜色的三要素 了解 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 等能白光源 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 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 绝对黑体 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 伴音的制式 非线性编辑 三种电视制式及中、美、日、英四国电视制式 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 基波和谐波 调频广播的优缺点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 录音棚的隔音方法

课件: 第一章广播电声基本知识 声音的基础知识广播的诞生和发展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广播中心技术电声换能器件 第一节声音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声音?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生印象。 关键词:质点不传播,声源,频率、波长和周期 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用f 表示。人的频率范围20-20000。 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用T表示。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m),用入表示。声波的传播速度 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 入*f 15 度下的声速——340m 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软橡皮50m 频率和波长成反比 “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声功率——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单位W 声强——单位面积的声功率,符号I “狮子吼”杀伤模式——声的传播特性 如何避免无差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 声波的聚焦声波的吸收和折射水波的衍射声波的衍射电波的衍射? 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 人的听觉器官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直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壳传到鼓膜,谐振频率3000。 中耳:由感觉振动的鼓膜、听小骨容纳鼓膜及听小骨的鼓室构成。内耳:由耳蜗等组成,后者内部充满淋巴液,掌管听觉的耳蜗部分为听觉神 经。 狮子吼多响才有杀伤力?响度是一个主观指标,表现为波形的幅度不同。声压级:以基准声压作为参考所得的以分贝值表示的量听阀:声压级0,声压为基准声压。可听 阀:人能承受的最大声压,声压级120。响度也和频率相关。100,40。动态范 围:最大和最小声压级之差。120:70 人们对声音高低的感觉——音调主要与频率有关,且与变化的对数成正比。次声:低于 20 超声:高于20 调幅广播:低于4.5 音色——对频率和强度的综合反应 基波和多种谐波构成一种声音幅度最大、频率最低的称为基波 幅度较小、频率成整数倍关系的正弦波称为谐波最终构成一个非正 弦波 听觉的方向感人根据双耳听到的声音在时间上、强度上和相位上的差异来判断声源的方位。 低频率:声强无差别,时间有先后高频率:声强有差别。连续音:根据相位判断,但高频时不绝对。人的水平向判断力远超垂直向判断力。 听觉灵敏度——从忍者说起人耳对声压、频率和方位细小变化的判断能力称为灵敏度。响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试卷2+参考答案(丁向民)

盐城师范学院考试试卷2 **** - **** 学年第*学期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选题(本大题30空,每题1分,共30分) 1、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不管机器如何推陈出新,依然保有“存储程序”的概念,最早 提出这种概念的是。 A. 巴贝奇 B. 冯.诺伊曼 C. 帕斯卡 D. 贝尔 2、最少需要位二进制表示任一四位长的十进制数。 A. 10 B. 14 C. 13 D. 16 3、下列两个二进制数进行算术加运算,+111= 。 A. B. C. D. 4、在计算机硬件技术指标中,度量存储器空间大小的基本单位是。 A.字节(Byte) B.二进位(Bit) C.字(Word) D.双字(Double Word) 5、存储一个48×48点的汉字字形码需要的字节数是。 A.384 B.144 C.256 D.288 6、病毒产生的原因是。 A.用户程序错误 B.计算机硬件故障 C.人为制造 D.计算机系统软件有错误 7、目前,度量处理器CPU时钟频率的单位是。 A. MTPS B.GHz C. GB D. Mbps 8、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多级方式是为了。 A.减少主机箱的体积 B.解决容量、价格、速度三者之间的矛盾 C.保存大量数据方便 D.操作方便 9、计算机的应用非常广泛,教学管理系统属于。 A.科学计算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B.过程控制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C.数据处理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D.辅助设计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10、下列设备中,完全属于输出设备的一组是。 A.喷墨打印机,显示器,键盘 B.激光打印机,键盘,鼠标 C.键盘,鼠标器,扫描仪 D.打印机,绘图仪,显示器 11、磁盘上的磁道是。 A.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同心圆 B.一组记录密度相同的同心圆 C.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阿基米德螺旋线 D.一组记录密度相同的阿基米德螺旋线 12、ROM中的信息是。 A.由生产厂家预先写入的 B.在安装系统时定入的 C.根据用户需求不同,由用户随时写入的 D.由程序临时存入的 13、计算机的系统总线是计算机各部件间传递信息的公共通道,它分。 A.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B.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 C.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和地址总线 D.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14、一个文件的绝对路径名是从开始,逐步沿着每一级子目录向下追溯,最后到 指定文件的整个通路上所有子目录名组成的一个字符串。 A.当前目录 B.根目录 C.二级目录 D.多级目录 15、下列软件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A.C++编译程序 B.Excel 2003 C.学籍管理系统 D.财务管理系统 16、210.28.176.12是一个IP地址,则该IP地址属于。 A. A类地址 B. B类地址 C. C类地址 D. D类地址 17、要把学校里行政楼和实验楼的局域网互连,可以通过实现。 A、交换机 B、MODEM C、中继器 D、网卡

数字技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分析

数字技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分析 [摘要] 从电影发展的纵向维度来看,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电影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因素从一开始就渗透到了电影的表现内容与表现方式上,甚至像有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上升到了技术意识形态。但技术对电影艺术表现力的贡献恐怕不应该简单地上升到技术意识形态和颠覆性的高度。制作技术是电影创作的手段,要受到创作观念的影响,电影的创作观念不但影响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技术和手法,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制作技术是要服从于艺术表现的,也就是说,电影好不好看,光追求制作技术是不行的。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创作观念; 电影主要从事高校宣传工作及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电影作为一种具有明显技术特征的艺术,是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属于一种特殊的艺术门类。在电影创作中,艺术和技术是不应该被分裂开来考虑的。它与其他艺术门类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它所虚构的每一个叙事元素都必须通过一个个技术过程转化为具象性的电影影像,其创作过程渗透了一整套复杂的工艺技术。 纵观电影百年的发展历程,新技术的每一次出现,都会通过对电影制作方式的改变引起电影思维、电影语言乃至整个电影观念的变化。默片时期蒙太奇理论的提出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就是基于电影技术的,有声电影的出现更是一场由种种技术因素引起的电影美学的巨大变革;彩色电影的出现,同样是一个技术与美学唇齿相依、息息共存的发展过程;数字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全面应用是继电影史上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第三次革命,而且这次革命对电影业的冲击是天翻地覆、前所未有过的,其影响的广度与深度较之前两次技术变革过之而无不及。 早期运用长镜头反映一个连续的场面或事件过程,能给观众展示一个连续完整的时空。这是通过连续的镜头在物理技术层面上的不间断录制而实现的,但是在数字技术盛行于影视创作领域的今天,长镜头视觉效果却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而完全不用摄像机连续拍摄就可以得到。电影《云水谣》中开头的6分钟长镜头是为了完整地勾勒出上世纪40年代台湾的民俗民情,导演尹力拍摄了8个镜头,这些镜头最大限度地容纳了当时台湾特有的景象:传统闽南戏、台湾布袋戏、当地的婚嫁、街头的小商贩、国民党士兵等,几个镜头上天入地、穿堂入室,要把它们组接成一个连贯的长镜头,这在传统实拍镜头的电影中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云水谣》巧妙地运用数字特效技术将它们不留痕迹地连接在了一起。[1] 因此,从电影发展的纵向维度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电影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因素从一开始就渗透到了电影的表现内容与表现方式上,甚至像有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上升到了技术意识形态。这从近年来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大片就能够看出来,比如《指环王》、《无极》、《英雄》等,观众能够明确感受到技术的魅力。电影艺术的发展需要以强大的技术为依托,技术的发展也会带来艺术表现的更大可能。三维动画、虚拟技术、数字特效、非线性编辑系统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丰富了电影制作的技术手段,使得电影制片的整个工艺流程焕然一新,而且大大拓展了电影的艺术手段与表现领域,向电影本性、电影功能、电影的美学意义等经典电影理论命题和美学基点提出了历史性的挑战。不仅使得电影中真实与虚构的界限被消解,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改变着整个世界。从未来的发展看,这种变革还将是全方位和颠覆性的。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 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 短、中、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差异(不用记频率) 颜色的三要素 了解ENG/SNG/EFP 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 等能白光源 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 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 绝对黑体 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伴音的制式非线性编辑 三种电视制式及中、美、日、英四国电视制式 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 基波和谐波 调频广播的优缺点 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 录音棚的隔音方法

课件: 第一章广播电声基本知识 声音的基础知识广播的诞生和发展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广播中心技术电声换能器件 第一节声音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声音? 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生印象。 关键词:质点不传播,声源, 频率、波长和周期 ●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HZ),用f表示。人的频率范 围20-20000HZ。 ●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用T表示。 ●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m),用λ表示。 声波的传播速度 ●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m/s。 ●V=λ*f ●15度下的声速——340m/s ●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s,软橡皮50m/s ●频率和波长成反比 “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 ●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 ●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Pa ●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 ●声功率——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单位 W ●声强——单位面积的声功率,符号I “狮子吼”杀伤模式——声的传播特性 ●如何避免无差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 ●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 ●声波的聚焦声波的吸收和折射水波的衍射声波的衍射电波的衍射? ●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 人的听觉器官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直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壳传到鼓膜,谐振频率3000HZ。 ●中耳:由感觉振动的鼓膜、听小骨容纳鼓膜及听小骨的鼓室构成。 ●内耳:由耳蜗等组成,后者内部充满淋巴液,掌管听觉的耳蜗部分为听觉神经。狮子吼多响才有杀伤力? ●响度是一个主观指标,表现为波形的幅度不同。 ●声压级:以基准声压作为参考所得的以分贝值表示的量。 ●听阀:声压级0db,声压为基准声压。 ●可听阀:人能承受的最大声压,声压级120db。 ●响度也和频率相关。100HZ,40db。 ●动态范围:最大和最小声压级之差。120:70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习题

第一章数字媒体技术概论 一、填空题 1、对于媒体的含义,可以从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畴理解。传递 信息的载体、存储信息的实体 2、国际电信联盟定义了五种媒体,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3、计算机记录和传播的信息媒体的一个共同的重要特点就是信息的 最小单元是_______。比特 4、数字媒体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数字化,交互性,趣味性,集成性,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5、数字媒体概念 第二章数字音频技术基础 一、单项选择 1、声音的数字化过程不包括()。A A.解码B.采样C.编码D.量化 2、下列文件格式属于音频格式的是()。B A.ASF B.WAV C.MOV D.RMVB 3、下列采集的波形声音质量最好的是()。B A.单声道、16位量化、22.05kHz采样频率

B.双声道、16位量化、44.1kHz采样频率 C.单声道、8位量化、22.05kHz采样频率 D.双声道、8位量化、44.1kHz采样频率 4、下列软件不是音频专业处理软件的是()。C A.Cool Edit B.Adobe Audition C.Auto CAD D.Vegas Audio 5、以下的采样频率中,()是目前声卡所支持的。D A.100kHz B.20kHz C.22.5kHz D.48kHz 6、在PC中播放音频文件必须安装下列()设备。C A.网络适配卡器 B.视频卡C.声卡 D.光驱 7、模拟音频处理设备不包括()。D A.音箱B.话筒C.模拟调音台D.声卡 二、填空题 2、按照声音的来源及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人声、乐音、响音 3、人耳可感受声音频率的围为20-20000Hz。声音高于20000Hz为 _______,低于20Hz为_______。超声波、次声波 4、话筒的主要功能就是________。进行声音能量的收集 5、音箱的主要功能就是________,将音频电流信号变换成声音信号。 还原声音 6、一般而言,音频数字化通常经过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 _______。采样、量化、编码

试论数字技术对纪录片的影响

试论数字技术对纪录片的影响 段晓明 陈海华 摘要:在国内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挑战着纪录片的传统观念。但一些纪录片成功地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已经被观众和业界逐渐接受和认可。特别在一些历史文献纪录片中,创作者用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场景,弥补了原始影像资料不足的缺憾,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增强了叙述的对应性,开创了纪录片创作的新领域。 关键词:纪录片;数字技术;影像 作者简介:段晓明,男,教授,硕士生。(浙江传媒学院 影视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陈海华,女,硕士生。(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321004) 中图分类号:J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8-6552(2009)05-0072-02 时下,一些数字技术纪录片的出现,在业界引起了诸多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数字影像技术的运用,由于其虚拟性破坏了纪录片的真实性。而笔者认为数字影像技术在纪录片中的运用不但不会破坏纪录片的真实性,反而拓宽了纪录片的拍摄题材,也丰富了纪录片的创作手段。《故宫》、《圆明园》、《失落的文明》等一些成功的数字技术纪录片的出现,就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笔者将从挑战传统观念、现实需要、创新手段等方面阐述数字影像技术对纪录片的影响。 一、数字技术的应用挑战纪录片传统观念 纪录片的本质是真实,这个真实的涵义是观众期待看到历史和生活的真实。但是,这并不排斥观众期待纪录片具有情节性和故事性,期待从纪录片中看到人物性格、命运和矛盾冲突等等戏剧性因素。对真实的探求是纪录片存在的根本,而表现真实的技巧和创作手法的不同并不意味着不追求本质层面真实。 在较早时期的国内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真实再现的应用一度挑战着纪录片的传统观念。第一批吃螃蟹的总是需要冒一定的风险,但一些纪录片运用真实再现的手法获得了成功,也被观众和业界逐渐接受和认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影视制作做不到的镜头需要借助电脑完成,或者运用电脑技术使影片更完美,于是在传统电影电视制作中引入数字技术起着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的作用。现今,尤其在一些历史文献纪录片中,创作者运用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场景,弥补了原始影像资料不足的缺憾,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增强了叙述的对应性,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著名的纪录片《探索?发现》在创作理念上就明确提出“利用所有可能的电视手段,比如搬演、再现、动画特技等”[1]加强节目的表现力。例如《复活的军团》以历史细节为依据复现整体,真实再现的手法展现秦军战无不胜的气势,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历史氛围;又如在纪录片《故宫》里,三维技术营造的“真实再现”也是运用得比较多的手段,比如运用拍摄电影、电视的手法,用真人模拟故事情节、人物服饰、人物背景等,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从而二度演绎。运用三维技术真实再现的手法,我们仿佛真的看见了当年那些鲜为人知抑或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非虚构是纪录片的生命和道德底线,纪录片以纪实为途径和工具无限逼近本质真实,但并不等同于原生态真实。 用数字技术形式展现的“真实再现”虽是扮演,却与影视剧中的表演艺术有原则性的不同。后者是在影视剧总体艺术风格和基调下进行历史事件的演绎,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大胆的虚构和卓越的表演往往是影视剧成功的关键;但数字技术展现的“真实再现”原则必须服从总体纪实基调,运用数字技术的扮演和场景模拟等手段仅仅是纪实手法的特殊补充,是集摄影、访谈和解说词的综合叙事的一种过渡和衔接,是特殊的时空桥梁,是写实与写意的结合,借以突出某些特定时刻中的人物、环境和氛围,增强历史感。 运用数字技术制造仿真的虚拟世界,这在传统的纪实理念里是不可思议的。但是,纪录片的真实本来就是一种心理真实而不是哲学真实。真实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它是相对的,它存在于观众的认知和生活经验之中,某种程度上说只有符合观众的生活经验才是真实有意义的。就像“扮演”的“真实再现”、“情景再现”等表现手法一样,在它刚刚引入国内纪录片拍摄时,也有人大呼这是对纪录片的“颠覆”,但是观众非但 27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总结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 1.数字媒体的概念:把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媒体称为数字媒体。 2.数字音频文件格式(P35):WAV、MIDI、CDA、MP3、MP3 pro、WMA、MP4、SACD、Quicktime、VQF、DVD Audio、MD、RA、Liquid Audio、Audible、VOC、AU、AIFF、Amiga、MAC、S48、AAC。 3.数码相机如何选购?有哪些优势?结合章节内容分析(P61)。 单反的画质更好,景深控制范围更大,对焦更快,连拍更强、可换镜头。 像素不是越高越好,变焦倍数不是越大越好,防抖机身/镜头也不是必要的。 全幅/半幅,就是感光元件CCD的尺寸,价格上,半幅有优势,尺寸重量上,半幅更轻便,镜头群上,半幅更有优势,半幅也能用全幅,而全幅不能用半幅。追求高感画质,全幅有优势,普通消费者半幅就OK。 切,扯了半天,还不是选品牌看销量比价格。 4.简述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如果是你即将

要购买一部数码相机,你将关注它哪些方面的数据指标呢? 当按下快门时,镜头将光线汇聚到感光器件CCD上,CCD是半导体器件,它代替了普通相机中胶卷的位置,它的功能是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对应于拍摄景物的电子图像,但是它还不能马上被送去计算机处理,还需要按照计算机的要求进行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ADC(模数转换器)器件用来执行这项工作,接下来MPU(微处理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并转化成特定的图像格式,例如,JPEG格式。最后,图像文件被储存在内置存储器中。至此,数码相机的主要工作已经完成,剩下要做的是通过LCD(液晶显示器)察看拍摄到的照片。 购买一部数码相机主要关注数据指标有: 镜头、镜头焦距、镜头口径、对焦速度、图像传感器、变焦能力、光圈、快门、开机速度和连拍能力、白平衡模式、曝光补偿、ISO、微距能力、数据传输接口、LCD显示屏、存储卡、电源等。

(完整版)传统动画制作流程.doc

传统动画制作流程 1总体设计阶段 ◎策划:动画制作公司、发行商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商,共同策划应该开发怎样的动画片, 预测此种动画片有没有市场,研究动画片的开发周期,资金的筹措等多个问题。 ◎文字剧本:开发计划订立以后,就要创作合适的文字剧本,一般这个任务由编剧完成。可 以自己创作剧本,也可借鉴、改编他人的作品。 2设计制作阶段 ◎角色造型设定:要求动画家创作出片中的人物造型。 ◎场景设计:场景设计侧重于人物所处的环境,是高山还是平原,屋内还是屋外,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都要一次性将动画片中提到的场所设计出来。 ◎画面分镜头: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的目的就是生产作业图。作业图比较详细,上面既要体现出镜头之间蒙太奇的衔接关系,还要指明人物的位置、动作、表情等信息,还要标明各个阶段需要运用的镜头号码、背景号码、时间长度、机位运动等。 ◎分镜头设计稿:动画的每一帧基本上都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分是背景,上部分是角色。背景和角色制作中分别由两组工作人员来完成,分镜头设计稿是这两部分工作的纽带。 3具体创作阶段 ◎绘制背景:背景是根据分镜头设计稿中的背景部分绘制成的彩色画稿。

◎原画:镜头中的人物或动物、道具要交给原画师,原画师将这些人物、动物等角色的每一个 动作的关键瞬间画面绘制出来。 ◎动画中间画:动画师是原画师的助手,他的任务是使角色的动作连贯。原画师的原画表现的只是角色的关键动作,因此角色的动作是不连贯的。在这些关键动作之间要将角色的中间动作插入补齐,这就是动画中间画。 ◎做监:也就是进行质量把关。生产一部动画片有诸多的工序,如果某一道工序没有达到相应 的要求,肯定会影响以后的生产工作。因此在每个阶段都应有一个负责质量把关的人。 ◎描线:影印描线是将动画纸上的线条影印在赛璐璐上,如果某些线条是彩色的,还需要手工插上色线。 ◎定色与着色:描好线的赛璐璐片要交与上色部门,先定好颜色,在每个部位写上颜色代表号码,再涂上颜色。 检查有无错误。比如某一张赛璐◎总检:准备好的彩色背景与上色的赛璐璐片叠加在一 起,璐上人物的某一个部位忘记上色,画面是否干净等等。 4拍摄制作阶段 ◎摄影与冲印:摄影师将不同层的上色赛璐璐片叠加好,进行每个画面的拍摄,拍好的底片要送到冲印公司冲洗。 ◎剪接与套片:将冲印过的拷贝剪接成一套标准的版本,此时可称它为“套片”。◎配音、配 乐与音效:一部影片的声音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请一些观众熟悉的明星来配音。好的配乐 可以给影片增色不少。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

广播电视技术 龙念老师: 电视技术开篇概论 一课程简介: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涉及到的关于技术方面。 涵盖了导演、摄像、音乐、录音、舞美、剪辑、制片各个部门。 是作为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都应该知道的技术信息,但是我主要强调的还是内容创意的过程。希望通过该课程,大家对电视节目制作各个环节流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学习目的:为什么要学习技术呢?技术与艺术的重要性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几十年来,摄影机,镜头,同步录音器材,照明奇才都在不断升级。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电视制作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高科技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制造着一个个影像奇观。技术的进步,不仅仅为电视创作者带来了很多的技术上的便利,更好的实现导演的策划。同样也带来了电视美学上的变化。如果作为一个创作者,不了解数字技术,就会无形削弱自己在这一行业中的竞争力。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 三、电视技术的分工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不同的职务和责任分工,然后再研究有效的完成一个电视节目的制作。 制片人:通常是具体负责整体节目制作的领导,他要面临解决节目制作过程中各种专业问题和意外的事务性问题,因此只有具备充分制作经验和领导才能的人员,才能胜任此项工作。他是推动整个节目制作的最核心的人物,所以必须具有充分的电视制作知识,独特的节目策划与创意。良好的领导才能,丰富的经管经验,才能使使得节目得意顺利进行。 总导演: 导演是节目内容的把关者,声音画面创造者,从节目创意,到实施,到后期制作,都在导演思考的范围之内。是全场工作人员的核心。 执行导演具体实施、导演组专业、导演助理(艺员联络、音乐编辑、服装造型)策划、撰稿: 是电视节目脚本写作,所有的案头工作,除了文化艺术修养之外,丰富的写作经验,也要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特性,对电视传播特性和制作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观众的欣赏习惯,收视习惯有所了解和研究,写出风格化,视觉化,情景化的脚本。导播、摄像组: 灯光 视频:字幕:保障各个视频设备技术指标正常准确,负责维护保养各种机器,同时能完成一些画面特技效果.. 音频:音乐、音响、麦克风、调音师。化妆、服装、道具(舞美) 制片主任、制片、剧务: 负责安排、联络沟通工作,交通食宿、演员嘉宾观众道具都是他们需要负责的具体事物,工作繁琐,是节目中重要的后勤保障。 播出协调、传输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试卷参考答案丁向民

盐城师范学院考试 试卷 3 **** - **** 学年第*学期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数 字媒体技术专业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试卷 班级 学号姓名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题1 分,共30分) 1、当前大范围使用的电子计算机所采 用的电子元器件是。 A. 电子管 B. 晶体管 C.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 规模集成电路 2、有一小型企业共有员工200人,现 公司要开发一个员工管理系统,欲 为每个员工分配一个唯一的二进 制ID,则该公司应该设计的二进制 ID长度至少为位。 A. 2 B. 4 C. 8 D. 16 3、二进制运算:∧= 。 A. B. C. D. 4、码是英文字符采用国际通用 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A. ASCII B. CRC C. BCD D. 机内码5、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设计思想 奠定见了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其中以下不是他提出的是。 A. 计算机应有运算器、控制器、 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5大部分组成 B. 二进制是计算机的基本语言 C. 程序预先存入存储器中,使计 算机能自动地从存储器中取出 程序指令并执行 D. 总线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骨架 6、字长是CPU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 一台计算机的字长是32位,这意 味着。 A、能处理的数值最大为32位十 进制数 B、能处理的字符串最多由4个英 文字母组成 C、在CPU中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转 送处理的代码为32位 D、CPU运算的最大结果为2的32 次方 7、内存按工作方式不同可分为RAM和 ROM,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 是。 A、RAM又可分为DRAM和SRAM B、RAM可随机读取和写入数据 C、ROM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写入 数据 D、RAM能长期保存信息

《数字媒体技术》备课教案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教案 课程名称:数字媒体技术 教学章节:第1章数字媒体技术概论 教学目的:了解媒体、数字媒体的内涵及特性,了解数字媒体研究及应用开发的概况。 教学重点:了解媒体的概念、特性及分类。掌握数字媒体的定义、传播模式及其特性。指导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开发领域。 教学难点:数字媒体特性及传播模式 教学器具: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学时 授课教师:孙清伟 教学内容: 章节概要: 第一章数字媒体技术概论 1.1 媒体及特性 1.1.1媒体概念 1.1.2媒体特性 1.2 数字媒体及特性 1.2.1数字媒体概念 1.2.2数字媒体特性 1.2.3数字媒体传播模式 1.3 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领域 1.3.1数字媒体内容产业 1.3.2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趋势 1.3.3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领域 1.3.4数字媒体应用领域 主要内容

媒体概念及特性 数字媒体及特性 媒 体 媒体特性 媒体分类 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特性 数字媒体的研究领域 数字媒体内容产业 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趋势 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领域 数字媒体传播模式 数字媒体应用 1.1 媒体及特性 ? 媒体,有时候也被称媒介或媒质。 ? 媒体包括多种含义。 ? 媒体是一种工具,包括信息和信息载体两个基本要素。 ? 一张光盘不能称为媒体,只有记录了信息,并可进行信息传播时才称为媒体。 1.1.1媒体概念 媒体的英文单词是medium ,源于拉丁文的medius ,其含义是中介、中间的意思,常用复数形式media 。同时,媒体又是信息交流和传播的载体。 媒体包括两层含义: (1)传递信息的载体,称为媒介,是由人类发明创造的记录和表述信息的抽象载体,也称为逻辑载体,如文字、符号、图形、编码等。 (2)存储信息的实体,称为媒质,如纸、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载体包括实物载体、或由人类发明创造的承载信息的实体,也称为物理媒体。 媒体分类

传统动画制作流程

传统动画制作流程 传统动画通常是以动画片的形式来表示的,用画笔画出一张张不动的画稿,使它们成为相互有着联系并且逐渐变化着的动态画面,再经过摄影机一格一格地拍摄到电影胶片上。然后,经过洗印、配光,再以每秒24格的速度连续放映,便能使所表现的形象在银幕(屏幕)上活动起来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电影或电视动画片。 不管哪种类型的动画片,其流程基本分为前期、中期、后期3个部分。但是由于各种类型基于的材料和工具、工作方式的不同,具体流程也就不一样。 (1)前期设计流程 筹备阶段,需要制定动画片的制作风格、制作内容、制作时间及制作管理方式,编写文字剧本并将其概括地改编成故事脚本、主要人物造型设计、场景道具设计、美术风格设计、动作风格设计、绘制分镜头台本、声音形象设计等具体工作。(2)中期制作流程 这是制作过程中最为艰苦、工作量最大的过程。根据分镜头台本绘制出每一个镜头的动画设计稿、分场的美术气氛,再绘制原画、中间画、动画、背景,以及进行上色、特效制作等工作;声音方面包括收集音效、角色配音、挑选或创作音乐等工作。 (3)后期制作流程 将绘制完成的背景、原画、动画稿,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导入到计算机中。按照前期的方案制作色彩稿,然后与背景合成,加入音乐、对白及音效,最后输出成影音文件。 传统动画制作工序流程如图112所示。 动画设计制作工具 在动漫的绘制过程中,设计者通常会选用自己习惯的设计软件。包括通用的平面设计软件,大家可以充分地发挥它们的工具特点和技巧来绘制,当然也有一些专业的动漫设计软件可以帮助大家完成创作。有时候漫画设计者往往还需要借助多个软件,充分利用不同软件的特色,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一般比较通用的绘制流程是在用数位板绘制好轮廓之后,再使用各种设计软件为漫画框架做上色和艺术处理。 1动画绘制工具 铅笔:分为普通铅笔、自动铅笔和彩色铅笔3种。 橡皮:以质地较软的不伤纸的为好。 定位尺:又叫定位钉,用于动画纸的定位及拍摄。 动画纸:根据电影或电视画面规格,进行尺寸设定,打有定位孔的优质白纸。动画工作台:台面下面有透光装置,架子上装有镜子。 刷子:用于大面积清理画面。 打孔机:给纸打孔,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 动检仪:用于检测动画的运动规律和线的准确率,也用于导演检验原画画稿等。数位板:它能够很方便地帮助漫画师通过使用计算机和绘图软件直接绘制漫画。2动画制作工具 常用的动画制作工具有:计算机、录音设备等。 平面动画设计制作软件:常用的有Photoshop、Painter、Illustrator、ComicStudio、Flash、OpenCanvas、风漫、USAnimation、QuickChecke、Anim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