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续)

《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续)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7期)

金栋河间市人民医院

(接上页)

4、饮食伤脾,痰湿阻络

《内经》认为嗜食膏粱厚味,可引起中风病之仆击、偏枯等症。如

《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长期嗜食膏粱肥甘厚味,可损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化热生风,导致风火痰热内盛,窜犯经络,上阻神窍,闭阻脑络或灼伤脑络、络破血溢,发生中风病。或痰湿阻络,气血运行不畅,血粘滞度增高,痰湿瘀血交结,闭阻脑络而成中风病。此即“饮食--脾(痰湿阻络)--脑”轴。

5、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

《内经》认为房劳太过,可引起昏厥、喑痱等症。如《素问·脉解篇》:“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内夺,指房劳伤肾,内夺精气而言。

由于气机逆乱,邪气上冲于脑,引起猝暴眩仆、不省人事、四肢僵直或瘫软或瘫痪等症,便谓之厥,亦称昏(晕)厥。如大厥、薄厥、

煎厥、尸厥、气厥、痰厥等。《素问·厥论》:“厥……或令人暴不知人。”《素问·大奇论》:“暴厥者,不知与人言。”《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厥,逆也。气逆则乱,故发为眩仆,猝不知人,此名为厥。”[3]

肾虚可致厥,在《内经》别篇亦有论述,如《灵枢·本神》:“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素问·调经论》:“志……不足则厥。”等。房劳太过,可耗伤肾之阴精,导致气机逆乱,虚火上炎或阴虚阳亢,上冲于脑,出现神昏晕厥、喑痱等症。或肾精不足,上不能滋养脑髓(舌),外不能滋养肢体而致喑痱等中风症状。《素问·厥论》:“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即“劳欲—肾虚—脑”轴。

6、体质因素

《内经》认为形体肥胖,可致中风病。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刘完素云:“肥人多中风者……所谓腠理致密而多郁滞,气血难以通利。若阳热又甚而郁结,故卒中也。”[4]张介宾云:“肥人多有非风之证……然肥人多湿多痰,故气道多有不利。”[5]肥胖多因嗜食肥甘厚味,油脂油膏过盛导致。此可助湿生痰,形成痰湿体质。痰湿壅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粘滞增高,痰瘀交结,闭组脑络或油脂油膏过盛,痰瘀郁久而化热生火,灼破脑络,血溢脑内而成中风。此即“肥胖—经络(痰湿热瘀)—脑”轴。

7、结语

综上所述,《内经》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论述有:正气不足,风邪入中(气虚邪中);暴怒伤肝,气机逆乱;火热亢盛,上扰神窍;饮食伤脾,痰湿阻络;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及体质因素等。此等病因病机实乃“病因—中介作用(病机)—脑(靶器官)”轴系

统。

参考文献

[1]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4,131

[2]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第2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112

[3]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392

[4]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7—48

[5]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94

(全文完)

《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续)

《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续)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7期) 金栋河间市人民医院 (接上页) 4、饮食伤脾,痰湿阻络 《内经》认为嗜食膏粱厚味,可引起中风病之仆击、偏枯等症。如 《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长期嗜食膏粱肥甘厚味,可损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化热生风,导致风火痰热内盛,窜犯经络,上阻神窍,闭阻脑络或灼伤脑络、络破血溢,发生中风病。或痰湿阻络,气血运行不畅,血粘滞度增高,痰湿瘀血交结,闭阻脑络而成中风病。此即“饮食--脾(痰湿阻络)--脑”轴。 5、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 《内经》认为房劳太过,可引起昏厥、喑痱等症。如《素问·脉解篇》:“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内夺,指房劳伤肾,内夺精气而言。 由于气机逆乱,邪气上冲于脑,引起猝暴眩仆、不省人事、四肢僵直或瘫软或瘫痪等症,便谓之厥,亦称昏(晕)厥。如大厥、薄厥、

煎厥、尸厥、气厥、痰厥等。《素问·厥论》:“厥……或令人暴不知人。”《素问·大奇论》:“暴厥者,不知与人言。”《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厥,逆也。气逆则乱,故发为眩仆,猝不知人,此名为厥。”[3] 肾虚可致厥,在《内经》别篇亦有论述,如《灵枢·本神》:“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素问·调经论》:“志……不足则厥。”等。房劳太过,可耗伤肾之阴精,导致气机逆乱,虚火上炎或阴虚阳亢,上冲于脑,出现神昏晕厥、喑痱等症。或肾精不足,上不能滋养脑髓(舌),外不能滋养肢体而致喑痱等中风症状。《素问·厥论》:“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即“劳欲—肾虚—脑”轴。 6、体质因素 《内经》认为形体肥胖,可致中风病。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刘完素云:“肥人多中风者……所谓腠理致密而多郁滞,气血难以通利。若阳热又甚而郁结,故卒中也。”[4]张介宾云:“肥人多有非风之证……然肥人多湿多痰,故气道多有不利。”[5]肥胖多因嗜食肥甘厚味,油脂油膏过盛导致。此可助湿生痰,形成痰湿体质。痰湿壅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粘滞增高,痰瘀交结,闭组脑络或油脂油膏过盛,痰瘀郁久而化热生火,灼破脑络,血溢脑内而成中风。此即“肥胖—经络(痰湿热瘀)—脑”轴。 7、结语 综上所述,《内经》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论述有:正气不足,风邪入中(气虚邪中);暴怒伤肝,气机逆乱;火热亢盛,上扰神窍;饮食伤脾,痰湿阻络;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及体质因素等。此等病因病机实乃“病因—中介作用(病机)—脑(靶器官)”轴系

中风【文献】

中风【文献】 中风 发表者:赵东奇1636人已访问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中风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居1994年我国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为发达国家人口前三位死因之一。根据80年代对上海市1个区整群抽样36万人的调查,每10万人中风病的年发病率为230人,年死亡率164人,患病率634人。在本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中医药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和优势。《内经》虽没有明确提出中风病名,但所记述的“大厥”、“薄厥”、“仆击”、“偏枯”、“风痱”等病证,与中风病在卒中昏迷期和后遗症期的一些临床表现相似。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也有一定认识,如《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

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个人的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等有关,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还明确指出中风的病变部位在头部,是由气血逆而不降所致。如《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历代医家论述颇多,从病因学的发展来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上一般多采用疏风祛邪、补益正气的方药。如《金匮要略》正式把本病命名为中风。认为中风病之病因为络脉空虚,风邪人中,其创立的分证方法对中风病的诊断、治疗、判断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很有帮助。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许多医家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其中刘河间力主“肾水不足,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形盛气衰,本气自病”;朱丹溪主张“湿痰化热生风”;元代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将中风病分为“真中”、“类中”。明代张景岳提出“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是导致本病的根本原因;明代李中梓又将中风病明确分为闭、脱二证,仍为现在临床所应用。清代医家叶天士、沈金鳌、尤在泾、王清任等丰富了中风病的治法和方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风病治疗法则。晚清及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进一步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至此对中风病因病机的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机的认识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机的认识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它具有突然发作、多样化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在历代医家中,对中风病机的认识逐渐深入,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方法。 在古代中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已经提到了中风,并称之为“中风者言语不能、舌蹇、昏黑、臂足僵硬”,其中还描述了中风的病机:气滞血络、痰浊内阻、气血不通等。按照《内经》的理论,中风的产生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导致脑血流不足,从而引起脑功能障碍。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了中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他认为中风的发生与饮食、生活习惯、情绪等有关。他主张饮食应节制,避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并注重心理调节,保持愉悦的心情。他还指出中风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当多摄入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黄耆、人参等,以改善气血运行的状态。 宋代医家陆完臣在《伤寒杂病论》中进一步论述了中风的病机,他认为中风可以由外感寒邪、肝肾疾病、血瘀等多种因素引起。他建

议中风患者在治疗中应当根据病情,并结合实际操作,采用汤剂、针灸等方式调理气血,以促进病情的康复。 明清时期的医家们也针对中风进行了深入研究。明代的朱震亨在《疗病集》中强调中风的致病原因,认为积劳过度、实证、血瘀、内伤等因素均能引发中风。他建议中风患者在治疗中应当注意贵阳、命门、踝关等穴位的刺激,以恢复脑血流,改善病情。 清代的吴鞠通在《医宗金鉴》中提出了中风的分类,并根据脉象的不同,辨别了不同类型的中风病机。他认为阳气不足、气滞血瘀、痰浊内蒙等因素是导致中风的主要原因。他在治疗中主张调理脾胃、养血活血、祛痰通络,并注重草药的运用。 总的来说,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逐渐深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中风的病机主要与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内阻、气滞血瘀等有关。针对中风的治疗,医家们主要从调理气血、活络通窍、祛痰开窍等方面入手,以恢复脑功能,改善病情。尽管中风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但其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如注意调节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调节等。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我们对中风的认识不断深入,治疗方法也日益先进,为中风患者带来希望。

中风

中风 【定义】 中风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喎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类疾病。1.2特点;1.3分类;1.4渊源;1.5西医归属。 2.中风病的病因病机:2.1病因:正气虚弱,加之饮食不节,情志过极,内伤积损(积损正虚;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气虚邪中)。2.2病位:在脑,与心、肝、肾密切相关。2.3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2.4病性:本虚标实,上实下虚。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内伤积损 素体阴亏血虚──阳盛火旺,风火易炽 年老体衰──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复因将息失宜,致使阴虚阳亢,气血上逆,上蒙神窍,突发本病。 (二)劳欲过度 烦劳过度──耗气伤阴,易使阳气暴张,引动风阳上旋,气血上逆,壅阻清窍 纵欲过度,房劳不节──引动心火,汲伤肾水,水不制火,则阳亢风动。 (三)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厚味 嗜食辛香炙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生热,热极生风──风火痰热内盛,饮酒过度窜犯络脉,上阻清窍 (四)情志所伤 平素忧郁恼怒,情志不畅──肝气不舒,气郁化火,肝阳暴亢,引动心火,气血上冲于 脑,神窍闭阻,遂致卒倒无知。 长期烦劳过度,精神紧张──虚火内燔,阴精暗耗,日久导致肝肾阴虚,阳亢风动 素体阳盛,复遇怫郁──阳亢化风,以致突然发病 (五)外感时邪 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尤其在气候突变之际,风邪乘虚入中──气血痹阻 形盛气衰,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湿──闭阻经络,而致不遂 二、病机 (一)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指出脑为“元神之府”。“精明”“元神”均指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功能而言,因此可认为神明为心脑所主。中风的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因肝肾之阴下虚,则肝阳易于上亢,复加饮食起居不当,情志刺激或感受时邪,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故卒然昏仆,不省人事。 (二)病理性质属于本虚标实证。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 发病之初,邪气鴟张,风阳痰火炽盛,气血上菀,故以标实为主;如病情剧变,在病邪的猛烈攻击下,正气急速溃败,可以正虚为主,甚则出现正气虚脱。而后期因正气未复而邪气独留,可后遗难症。 (三)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轻者中经络,重者入脏腑。 因阴虚阳亢,风火痰瘀相互为患,一遇诱因激发,阴阳严重失调,气血逆乱,则致卒中。 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

中风病中医病因病机及其治法研究进展

中风病中医病因病机及其治法研究进展 中风病中医病因病机及其治法研究进展 中风在现代医学中又称脑血管疾病,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死亡率高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其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喁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改变,仅表现为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中脏腑病位较深,病情较重,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喁僻不遂,其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本文就近年来中医在中风病病因病机及其治法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风病病因病机 中风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其病理变化机制较为复杂,通过历代医家从临床实践中,对中风病症候的观察分析和辨证求因,总结出中风病的发生发展病因病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风邪入侵,中于经络,脉络瘀阻,筋脉失于濡养 关于中风病发病的病因病机学说,唐宋以前多以外风立论。如《素问?风论》提出:“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在《灵枢?九宫八风》指出,邪风“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骨、偏枯矣。”与今天的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描述颇有相似之处。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中说:“风半身不随候:半身不随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乘故也。”强调中风病由气血偏虚,风邪入侵所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也指出“皆因风邪中于经络”所致。近代医家张山雷也指出:“古之中风皆是外因,治必温散解表”,同时现代学者对于上呼吸道感染与中风发病关系的研究表明,气候突变是中风病的好发之时,尤其好发于冬季;在低温的环境中,中风发病率明显增高,这些均为风寒外

《内经》对中风病因的认识

《内经》对中风病因的认识【关键词】《内经》中风外风说内风说 中风病,历代论述颇多,而对本病的认识当首推《内经》。其对中风病虽未见专篇论述,却散见于诸篇之中,涉及到本病病因病机、证候、治则、治法等方面,尤其对中风病因的阐述,翔实而精辟。兹将其有关内容整理总结如下。 《内经》认为中风的病因与体虚、饮食、情志等有关。依不同症状表现和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不同的名称,如有神志障碍的称“暴厥”“薄厥”“大厥”“煎厥”“击仆”等,有肢体偏瘫的称“偏枯”“偏风”“卒中”等,还有 “喑”“痱”等称谓。从症状、病机等方面给予了详细描述。另外《内经》提及“大风”和“微风”,其中“大风”类似现代医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行性脑卒中”,后者多认为是中风先兆。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首创中风病名,并沿用至今。认为正气先虚、外风入中是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中风病因的探讨,唐宋以前多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突出以“内风”立论。实际上《内经》关于中风病因的论述,二者并重。 1 外风说 外风是六淫邪气之一。《素问・骨空论》云:“风者,百病之始也。”即风为百病之长、为百病之始,为外感诸病证的先导。《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使人偏枯。”《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以上说明风邪从皮毛侵入人体,逗留于肌肉腠理之间,游走于经络之中,这种病理现象产生通常是在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的情况下。气候突变,外风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这种证候风邪入中较浅,所以病情相对较轻。风邪偏中于身之半,以致营卫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而发偏枯,即所谓“内虚邪中”。《内经》所述外风致中风病证候虽不尽相同,但其病位均在脑,外风致卒中偏枯,初起必有外风之症状。仲景发挥了《内经》外风学说,认为中风系由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自汉以后,外风学说占统治地位,一直沿袭,并持续到金元时期。 临床所见,中风虽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盛夏、冬季时节为多,此时天气或酷暑难耐或寒气逼人。中医素有天人相应之说,随着天气变化,人体的内环境也要与外界相适应,而老年人气血亏虚,卫外不固,一旦机体阴阳与外界阴阳失去平衡,风邪入中则也可诱发中风。

中医内科学——中风

中医内科学——中风 细目一:概述 一、中风的概念及源流 1.中风的概念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 2.中风的源流 《内经》有关中风的论述较详。在病名方面,卒中昏迷期间称为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本病。 对中风的病因和治法的认识,大体可触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如《灵枢》所说“真气去,邪气独留”;东汉·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在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千金方》小续命汤和《保命集》大秦艽汤,均为代表方。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刘河间则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明代张景岳认为本病与外风无关,而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李中梓将中风中脏腑明确分为闭、脱二证。至清代叶天士始明确以“内风”立论,《临证指南医案》进一步阐明了“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的发病机理,并提出滋液熄风、补阴潜阳,以及开闭、固脱等法。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

用。 二、古代医家对外风、内风、真中、类中和非风的认识 唐宋以前,中风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刘河间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张景岳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 三、中风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中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与之相类似,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局限性脑梗死,原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中风的常见病因 内因: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外因:外感风邪。 二、中风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中风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若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见中经络之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不伴神志障碍;若风阳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见中脏腑重证,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而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中风文献

中风文献 中风病长期以来由于在病因学上有着不同的理论,从而导致在治疗上的不一致。《内经》对本病虽有记述,但较分散而不系统,名称又不统一,以致后世理解不一,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述,治疗方法也各异,有主张以祛风为法,有推崇活血为主,又有力主清热泻火或化痰等等,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理论和分治方法,所以冉雪峰先生在《辨证中风问题之解决》一书中提出:“中风病在中医学理上,实为一大疑问,只缘名义乖错,遂令事实混淆,举凡昏瞀卒仆,斜不遂等证,统谓之中风。”现在我们试图通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对脑的论述和中风病理论的不同认识看中医学理论和治疗发展的一些变化。 1 中医有关脑的认识 中医现存的第一部理论经典《黄帝内经》对脑的解剖,脑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等问题都进行了论述,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与中风病的关系,但其理论内容也常涉及中风病的一些病理及临床表现。 解剖方面《内经》已观察到脑位于人体之首,寄居于头颅骨内,由髓汇聚而成。《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指出了脑上抵颅盖,下至风府穴,这一部位实际上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风府穴以下脊骨内之髓,称脊髓,脊髓经顶后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脊髓,明代李蓇在《医学入门》中更明确指出:“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也。” 此外《内经》还观察到神经系统“椎体交叉”的客观事实,如《灵枢·经筋》云:“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上交。”清代医家王清任发《内经》之旨,更加明确指出:“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有左右交叉之义。” 生理功能方面 1.2.1 有统领诸神之用《内经》首先提出了脑总统诸神,其所谓“头者精明之府”,意指脑为精髓和神明汇聚,总统神、魂、魄、意、志诸神。 1.2.2 主十二官脑为元神之府,主司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上连于脑,下络五脏六腑。《内经》云:“心主十二官。”我们可理解为“脑主十二官”,《素问·灵兰秘典论》:“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此处“十二官”即指脏腑而言,应包括心在内,因此心不能为主,而主应该是位于人体之首的脑,“主明则下安” 是说脑神对脏腑的主宰作用,脑髓充盛,脑神功能正常,则五脏六腑功能亦正常;脑神功能失常,对脏腑失去控制,五脏六腑功能随之失常,故曰“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明末喻嘉言指出:“脑为一身之元首”,“主脏而不奉”。近代医家冉雪峰也说:“十二官皆秉承于无上玉清的脑,十二官不得相失,十二官与脑更不得相失。”

探讨古医籍对中风病的论述

探讨古医籍对中风病的论述 中风之名首见于《内经》,而后历代医家文献对本病的论述颇详,诸方书将其列为首论,以其为人之大病,动关生死。在《内经》、《金匮要略》、《医方类聚》、《丹溪心法》等著作中都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脉证方药及后遗症的治疗都有很详细完整的论述,卷帙繁多,内容丰富为后人论治中风起到了奠基作用,被后世广泛应用,现就个人心得试论述如下。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综观历代医论,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很全面,或正气不足,或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或劳损而发病。 1.1 虚损所致《太平圣惠方•卷第二十》曰“夫脏腑久虚,气血衰弱,腠理开泄,阴阳不和,真气散失,荣卫虚竭,邪气毒风,从外而入,伤于经络,固名卒中风也”。《新编妇人良方补遗大全•卷之三》曰“夫中风者,虚风中于人也”。《医学指迷》云“人必先虚,而后风入之。气虚之人,腠理不密,故外风易袭;血虚之人,肝木不平,故内风易作。盖虚之所在,邪必凑之,腑虚则中腑,脏虚则中脏,血脉虚则中血脉。”《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肝血肾液内枯,阳扰风旋乘窍”。都说明了劳损正气不足经络空虚使风邪入中。 1.2 饮食所致《内经•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云“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丹溪心法•中风》云“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云“风木过动,中土受伐……饮食变痰……痰火阻窍,神志不清”。说明了饮食不节,脾失健运,酿湿生痰阻络蒙窍而发中风。 1.3 情志所致《内经•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医方类聚•卷十三》云“夫中风……喜怒过伤,饮食无度,嗜欲恣情……风邪之气中于人也”。《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曰“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说明了五志过极生风动火,气热郁逆蒙闭清窍而发本病。 按:中风之病向来是东垣主虚,河间主火,丹溪主痰,似乎各异,皆为内伤。诸家之说皆本于《内经》之旨,其诱因不外乎六淫、七情、饮食所伤。 2 详辨中风、细审经络脏腑 中风一病当首辨明中经络或中脏腑以别轻重,辨闭证、脱证以施治救疗,此乃历代医家共识。 2.1 对中风先兆的认识《内经》早有认识,《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第一》云“凡人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诸证辨疑》云“或指节不时麻木,或手足间酸疼,或头眩,眼吊或虚跳,痹于半身或周身,有如虫行,此中风之兆也。” 2.2 对中脏腑的认识《方氏家藏方》曰“凡觉手足痹,或麻或痛,良久乃已,此将中腑之侯。凡觉心中愦乱,神思不怡,或手足麻,此中脏之侯。”《杂病广要•中风》云“口眼歪斜,络病也,其邪浅易治。手足不遂,身体中痛,经病也,邪差深矣,故多从倒仆之后见之。卒中昏厥,语言错乱,腑病也其邪为尤深矣……唇缓失音,耳聋目瞀。遗尿声鼾等症,则为中脏,病之最深者也。”

『秘方集』中风:总结《内经》中风病的理论

『秘方集』中风:总结《内经》中风病的理论 中医认为,风邪为百病之长,是外感病邪的先导。风邪具有“善行而数变”的特点,所谓“无常方”,即无常规。风邪客于人体,无处不及,或在皮肤,或在经脉,或在脏腑,为病变化多端。笔者在此简要总结《内经》中风病的理论如下。 五脏风 《素问·风论》(简称《风论》)云:“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指口舌极焦燥),善怒嚇,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咽)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可见,五脏风病各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如肺风咳嗽短气,心风舌焦语言不利,肝风善怒,脾风四肢倦怠,肾风面部浮肿等。然不论其何脏风病,均有“多汗恶风”之症,这是风病突出的症状特点。 脑风 《风论》云:“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邪侵入风府穴,循督脉而上入于脑,出现头巅疼痛之疾,便是脑风。此外尚有一种“首风”,由于沐浴汗出,风邪乘虚侵入头部、皮毛,《风论》所谓“新沐中风,则为首风”。症见头面多汗恶风,头痛不能外出。证与脑风相类。 内风 《风论》云:“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入房则内耗其精,汗出则外泄其气,气精两虚,风邪乘虚而入,是为内风。此“内风”是由精气内虚,风邪外入所致,它与后世所说的“肝风内动”完全有别。 漏风与泄风

《风论》云:“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因饮酒之后而被风邪乘虚入中者,名曰漏风,亦称酒风,表现为“多汗,喘息,恶风,口干善渴,不能劳事”。《风论》又云:“外在腠理,则为泄风。”因风邪侵犯腠理,使毛孔疏张,肌表不固,乃至“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而)寒”。漏风与泄风症状基本相似,病因稍有差异。 偏风与风痱 偏风又名偏枯,即半身不遂。张景岳谓:“偏枯者,半身不遂,风之类也。”偏风或由风邪侵入人体之一侧,致使营卫虚衰,肢体失养所致,《灵枢·刺节真邪》所谓:“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或为风中五脏六腑之俞穴,阻塞经脉气血所致,《风论》所谓“风中五藏六府之俞,亦为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风痱是指中风入深而致肢体不能随意运动,并兼神志不清的病证。《灵枢·热病》所谓“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 偏枯与风痱,均有肢体不能随意运动之症,然偏枯是半身不遂,其神志清楚,病邪较浅;风痱则是四肢不收,其神志欠清,甚则语言不利,病邪较深。 《楼氏纲目》云:“其偏枯,身偏痛,而言不变,志不乱者,邪在分腠之间,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腑是也。痱病无痛,手足不收,而言喑志乱者,邪入于里,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脏是也。” 劳风 《素问·评热病论》云:“劳风法在肺下……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劳风是因劳而虚,因虚受风,风邪犯肺化热引起的恶风振寒、咳吐脓痰而兼喘促的病证。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则将此列为“风热候”。 疠风 亦称大风,即麻风病。《风论》云:“疠者,有营气热胕(腐),

中医体质与中风病的关系探讨

中医体质与中风病的关系探讨 中风病是以卒然昏仆、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甚则不省人事或不经 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类疾病[1],又称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群致死、 致残的首位病因。因我国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 费用高等特点,有效预防及合理治疗脑卒中的发生越来越重要。多数学者认为中 风病患者存在易患体质,卒中的发病率可因早期干预这些易患体质而降低[2]。 1 瘀血质与中风的关系 瘀血与中风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中风病的病理产物是瘀血,病机是血 瘀[3]。《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刘河间曰:“人卒中,则气血不通而偏枯。”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指出: “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近代张锡纯认为“化 脑中瘀血,以流通血脉”从而指导中风病的治疗。吴以岭院士认为:络气虚滞或 郁滞致脉络瘀阻,进而导致津液输布失常或血液运行瘀滞导致脉络瘀阻为中风病 的病机。化瘀通络应该为中风病治疗的关键,无论是脉络瘀阻,还是脉络虚滞致 瘀[4]。化瘀通络治疗中风病也已被世界医学认可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2 痰湿质与中风的关系 古今文献皆认为痰浊为中风的致病因素,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谓: “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丹溪心法》指出: “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半身不遂,大率多痰,痰壅盛者,口眼歪斜,不能言也。”李东垣说: “中风为百病之长,乃气血闭而不行,此最重痰。”清代陈士铎[5]指出“中风未有不成于痰者。”《柳宝怡医案·肝风门》谓“湿痰 在胃,木火被郁,易于化风。清·张璐《张氏医通·中风门》云:“凡瘫痪瘛疭、半身不遂等证,皆伏痰留滞而然……不祛痰邪,病何由愈?由此可以看出痰浊 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致病因素,痰浊上蒙清窍阻塞经络或肝风内动夹痰遂发为 中风。伏痰内积,气机运行不畅,津液运化湿司,聚湿成痰;或肝郁化火,灼津

基于《黄帝内经》从脾胃理论预防中风复发

基于《黄帝内经》从脾胃理论预防中风复发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据流行病学统计,平均每40s 即有人发病,每4min便有患者因其丧失性命[1]。另外,其高复发率的特点不仅影响患者自身,还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深入探讨中风的发病机制,预防其复发是临床亟须解决的问题[2]。纵观中风历史沿革,前人之述备矣,然各有所长,笔者采撷众说,略述浅见,简要阐述脾胃论治理论对预防中风复发的重要性。 1 略论“食肉则复,多食则遗”“年长则求之于腑” 《素问·热论》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素问·腹中论》曰:“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指出在疾病初愈阶段,应当慎饮食、节起居等,才能预防疾病的复发,所以患者均应“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才能达到“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示从容论》曰“夫年长则求之于腑”,此处的腑即“脾胃”[3]。王冰注曰:“年之长者甚于味……恣于求者则伤于腑。”黄元御《素问悬解》曰:“年长者肠胃日弱,容纳少而传化迟,腑病为多,故求之于腑。”即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胃日渐虚弱,所以对老年患者应善用顾护脾胃之法。中风是老年病常见病种,注重脾胃思想对预防中风复发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患者应该避免“多食与食肉”,从而减少脾胃损伤;另一方面,医者应该“求之于腑”,临床灵活运用健脾、化痰、通窍方法,从而达到既病防变的目的。 2 脾胃在老年人中的地位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描述,男子“八八”、女子“七七”皆已“肾藏衰”“天癸竭”,年老者本虚,肾精不能独生,必须依赖于脾胃化生气血的滋养。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肾得脾胃滋养才能继续维持体内精气的充盛,满足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充养脑髓,保持大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以上证明男子“八八”、女子“七七”之后应该注重脾胃。《医学发明》曰:“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多有此疾。”李东垣曾言老年人正气

【科普】中医对中风病的认知历程

【科普】中医对中风病的认知历程 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在人生经验最丰富的中年期后发病。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脑梗死近年在全球死因顺位中都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由于脑梗死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在存活的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 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言语不利等为主要表现。中医古代文献从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等特征,而又有“卒中”、“厥证”、“偏枯”等称谓。 对于中风的发病机理,中医认为是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七情内伤、风寒侵袭、烦劳过度、饮食不节等诱因,以至于风、火、痰、瘀闭阻经络所致。 中医对中风病认识的历史沿革 古代关于中风病有偏枯,风痒,大厥,仆击,薄厥等多种称谓,从医学典籍对于中风的认识来分析,关于中风,不同历史时期认识有所不同。先秦时期的"中风"指外感重病,而非偏瘫失语等症状。东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中风"包括太阳病和中风两项内容。隋

唐时期把"中风"用于指因风邪导致的外感重证。五代宋元时期将偏瘫半身不遂等症状归为中风范畴,并将此作为中风病症在中医上的主要表现特征,明清时期对于中风病症的认识跟现代医学就较为接近了。但纵观历史,古代典籍中对于"中风"概念所指的具体病症往往古今不同、一词多义,不同的医学著作看法也有差异。 ●汉代以前——外感风病说 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认为中风是风邪作用于人导致的病症,《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提到五脏中风的病症,认为是人的脏腑器官因风邪导致的病患,《风论》中还详细描写了五脏风的症状特征和病理,而这在当时虽然也被称为风病,跟现代医学上的中风显然不是一个概念。

中风病中医讲稿

33.中风 上课老师:黄立武 一、概述 (一)定义: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轻者可无昏仆而仅有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等症状。 (二)文献: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首创“中风”之名,确立“内虚邪中”论,对其病因、病机、证候进行了系统论述。 《河间六书·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云:“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也,亦非外中于风尔,由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 《医学发明·中风有三》云:“中风者,非外来之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多有此疾。” 《丹溪心法·论中风》云:“按内经已下,皆谓外中风邪……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 《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指出:“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见解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 《医宗必读·总论》云:“凡中风昏倒……最要分别闭与脱二证明白。如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即是闭证……若口开心绝,手撒脾绝,眼合肝绝,遗尿肾绝,声如鼾肺绝,即是脱证。”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云:“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熄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如虎潜、固本、复脉之类是也。” 总之,中风的理论源于《内经》,成形于《金匮要略》,发展于金元时期,成熟于明清。近年来对中风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范围: 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出现中风表现者,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 1、年迈体弱气虚——运行无力——脑脉瘀滞不通

中风的中医辩证施治

中风的中医辩证施治 什么是中风? 中风病,是以猝发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舌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突发口舌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见症多端,与自然界善行数变的风邪特征相似,故名“中风”。多属气血逆乱,内脏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内风”。与中风病记载类似的病证,最早见于《内经》,其中,把有半身不遂表现者称为“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把中风突发昏迷称为“大厥”、“薄厥”、“击仆”。东汉张仲景首提“中风”之名,但其含义却有邪在经、在络、在腑、在脏的不同。单以口眼斜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称为中风,又叫“口僻”,实属另一类疾病。历代文献中还有“真中风”、“类中风”、“卒中”、“风痱”、“风痹”等病名,其内涵与中风病有相同者,也有相异的。为规范中医病名,现今大多数专家趋向于统称“中风病”,不包括伤寒论桂 枝汤证之“中风”和属于西医面神经麻痹的“口僻”。西医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等均按中风病论治。 由于此病发病率、病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均较高,病因繁多,病机复杂,辨证类型多,治疗时间长,疗效慢,后遗症多,康复较为困难,在古代即被列为风、痨、鼓、膈四大内科病证之首,故属于疑难病。 西医学认为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急性非外伤性局部脑供血障碍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分为缺血性(脑血栓形成,约占50%;脑栓塞,约占7%)和出血性(脑出血,约占28%;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15%)两大类,与中医的中风病临床特征极为相似。故中西医可互相联系和参考。但西医学之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癔病性瘫痪等疾病,虽也有突发瘫痪或口舌斜等症状,但没有半身不遂之主症,故不属于中风病范畴。

《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详讲!(深度好文,建议保存)

《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详讲!(深度好文,建议保存)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和机理。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基础理论,内容包括疾病发生的机理、病变的机理和疾病传变的机理。 “病机”被前人释为“病之机要”、“病之机括”,含有疾病关键的意思。也就是说,是疾病的规律的关键所在。由于病机是用中医理论分析疾病现象,从而得出对疾病内在本质规律性的认识,作为防治疾病的依据,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我们每治一个疾病,首先要考虑它的病因病机,有了病因病机之后,才有可能去辨证论治,所以病机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 病机理论来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谨候气宜,无失病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指出病机的重要性,并总结归纳了脏腑病机和六气病机,被后世称为“病机十九条”,对病机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病机十九条 我们接下来看一下“病机十九条”在《黄帝内经》的原文: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 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逆,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沏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如果将原文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之后,可以归纳为五脏病机五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