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一、为什么要设置给原代码设置校验码?

代码是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确性将直接影响系统的质量。当人们抄写、录入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很大,如抄写错(把1234写成1235)、易位错(1234记为1243)、隔位易位错(1234记为1432)等等。因此,为了验证输入代码的正确性,要在代码本体的基础上,再外加校验码(通常算出后置于补在原代码的最后面),使它成为代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补上校验码后系统怎么确认其正确与否?(工作原理)

校验码是根据事先规定好的数学方法及代码本体计算出来的。当计算后的自检码输入系统,系统将按照同样的数学方法,也对代码本体进行计算,将它得出的结果与原来计算出来的校验位比较,检验输入的代码是否正确(只要双方一致就说明是正确的)。

三、校验码的生成过程如下:(计算方法)

(1)对代码本体的每一位加权求和

设代码本体为C1、C2^Cn,权因子为P1、P2^Pn,加权求和:S=ΣCi Pi。其中权因子可取自然数1,2,3,…,几何级数2,4,8,16,32,…,质数2,3,5,7,11,…,等等。

(2)以模除和得余数

R=Smod(M)

其中:R表示余数;M表示模数,可取M=10,11,等等。

(3)模减去余数得校验位

四、实例:代码本体为123456,权因子为1,7,3,1,7,3,模为10,则:

S=ΣCi Pi=1×1+2×7+3×3+4×1+5×7+6×3=81

R=S MOD M=81 mod (10)=1

校验位为:J=M–R=10—1=9

所以自检码为1234569,其中9为校验位。

(这个实例惟一缺的就是公式的规范性,请用课本p154-155的公式然后才算)关键点:P自然数请反过来从7 ――― 1,得出余数后直接用余数作校验位,不要用模10去减它了。

2、原编码: 5 8 9 6 4 3 7

权因子: 7 6 5 4 3 2 1

乘积之和:S=35 + 48 +45 +24 +12 +6 +7 = 177

R= S MOD M = 177 MOD 10 =7

J = M – R=10-7=3

原代码加校验码:58964377

CRC校验码计算详解

CRC校验码计算详解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是一种常用的错误检测码,被广泛 应用于通信、数据存储等领域。它通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添加一些冗余的 校验位,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判断数据是否发生了错误或 者变化。在CRC校验码计算中,最关键的是选择合适的生成多项式。 生成多项式 生成多项式是CRC中很重要的一个参数,决定了校验码的长度和性能。常见的生成多项式有CRC-16、CRC-32等,其中CRC-32具有较高的错误检 测能力。生成多项式可以通过数学计算的方式进行选择,常见的生成多项 式如下: -CRC-8:x^8+x^2+x+1 -CRC-16:x^16+x^15+x^2+1 -CRC- 32:x^32+x^26+x^23+x^22+x^16+x^12+x^11+x^10+x^8+x^7+x^5+x^4+x^2+x +1 计算CRC校验码的步骤 1.选择生成多项式。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生成多项式,如CRC-32 2.初始化寄存器。将寄存器设置为全0。 3.将要传输的数据添加到帧尾部。在原始数据的末尾添加一个确定长 度的校验位,通常为生成多项式的位数-1 4.逐位计算校验码。从最高位开始,对每一位数据进行处理。

-如果当前位为1,则将寄存器的最高位与生成多项式进行异或操作。 -将寄存器向右移动一位,丢弃最低位。 5.重复第4步,直到所有数据都被处理完。 6.返回校验码。将寄存器的内容作为校验码。 验证CRC校验码的步骤 在接收端,可以使用相同的生成多项式和计算过程对接收到的数据进 行校验,判断其是否发生了错误或者变化。 1.初始化寄存器。将寄存器设置为全0。 2.将接收到的数据添加到寄存器。 3.逐位计算校验码。从最高位开始,对每一位数据进行处理。处理过 程与计算CRC校验码的步骤相同。 4.判断校验码。如果最终寄存器的值与接收到的校验码一致,则数据 未发生错误或者变化,否则说明数据发生错误或者变化。 1.算法简单。CRC校验码的计算过程非常简单,可以很容易地实现。 2.高错误检测率。选择合适的生成多项式,CRC校验码可以有较高的 错误检测率。 3.可靠性较高。CRC校验码可以检测到大部分单、双位的错误,提高 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4.自动纠错。CRC校验码不仅可以检测错误,还可以纠正部分错误, 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CRC校验码计算过程

CRC校验码计算过程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校验码是一种常用的错误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数据通信中。它基于多项式除法运算,通过对需要传输的数据 进行求余运算,生成校验码,然后将数据和校验码一起发送给接收方。接 收方将收到的数据再次进行求余运算,如果余数为0,则认为数据无错误。下面是CRC校验码的计算过程。 1.准备工作: 2.数据位扩展: 在计算CRC校验码之前,需要将待传输的数据位进行扩展,位数等于 生成多项式的位数减1、也就是说,如果生成多项式有16位,则需要在 待传输的数据后面增加15个0。 3.标记位运算: 标记位运算可以认为是一个异或操作,它将待传输的数据位和生成多 项式的各项进行异或运算,具体过程如下: -将待传输的数据位逐个与生成多项式的首项进行异或运算,将结果 放在一个中间寄存器中。 -从左到右处理数据位,进行异或运算。 -异或运算的结果即为标记位运算的结果,表示待传输的数据位和生 成多项式之间的关系。 4.寄存器移位:

将中间寄存器中的数据进行移位操作,将最高位留出来。如果多项式的位数为n,则寄存器移位n次。 5.循环处理: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待传输的数据位都处理完。最后得到的中间寄存器中的数据就是CRC校验码。 6.校验码追加: 将CRC校验码追加到待传输的数据后面,形成最终的传输数据。发送方将整个数据传输给接收方。 7.接收方计算: 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也需要进行CRC校验码的计算。它将接收到的数据除以生成多项式,求得余数。 8.余数判断: 如果余数为0,则认为数据传输无错误;如果余数不为0,则认为数据传输有错误。 总结: CRC校验码的计算过程包括准备工作、数据位扩展、标记位运算、寄存器移位、循环处理、校验码追加和接收方计算等步骤。它通过求余运算产生校验码,用来检测数据传输中的错误。CRC校验码是一种简单可靠的错误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中。

CRC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CRC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CRC(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常用的数据传输错误检测方法,它可以 对数据进行校验,并判断数据是否传输出现错误。CRC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相对简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生成多项式(Generator Polynomial) CRC校验的关键在于选择一个正确的生成多项式,它是一个二进制数,通常用一个多项式表示。生成多项式的位数决定了校验码的长度,常见的 有8位、16位、32位等,常用的生成多项式有CRC-8、CRC-16、CRC-32等。 2.初始化CRC寄存器 CRC寄存器是CRC计算的核心,初始值可以是全0或全1,具体取决 于实际应用场景和采用的CRC标准。计算过程中,CRC寄存器会根据输入 数据进行移位和异或操作。 3.数据填充 需要对待校验的数据进行填充,通常在数据最后添加若干个0,填充 的位数由CRC校验码的长度决定。 4.CRC计算 将待校验的数据和填充的0按位进行异或操作,结果再与生成多项式 进行除法操作。具体操作如下: -将CRC寄存器置为初始值

-从最高位开始,依次将待校验数据的每一位与CRC寄存器的最高位 进行异或操作 -CRC寄存器进行移位操作(除了最高位,其余位向右移动一位) -如果异或操作的结果为1,则用生成多项式进行异或操作,即将CRC 寄存器的最低位与生成多项式的对应位进行异或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待校验数据的每一位都处理完毕 5.CRC校验码 当待校验的数据处理完毕后,剩下的CRC寄存器的值就是CRC校验码。校验码的长度与生成多项式的位数相同,通常将校验码附加在待传输的数 据后面。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CRC校验码的计算过程: 3.依次进行异或操作和移位操作: 通过计算CRC校验码,我们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校验,判断数 据是否出现错误。接收方同样按照相同的生成多项式和校验码计算方法, 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然后比对计算得到的校验码和接收到的校验码 是否一致,以此判断数据传输是否正常。如果一致,则数据传输无误;如 果不一致,则数据传输存在错误。

ean13码校验码的计算

ean13码校验码的计算 ean13码是一种常用的国际商品条码标准,它由13位数字组成,其中最后一位是校验码。校验码的作用是通过对前面12位数字的计算,来验证条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文将详细介绍ean13码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1. ean13码的结构 ean13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国家码:前三位数字代表商品所属国家或地区的代码。 - 生产商码:接下来的五位数字代表商品生产商的代码。 - 产品码:再接下来的五位数字代表具体的产品。 - 校验码:最后一位数字是校验码。 2. ean13码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它是通过对前面12位数字的加权求和,并取余数得到的。具体步骤如下: - 将ean13码前12位数字从左至右依次称为a1,a2,...,a12。 - 计算加权系数:将a1,a3,a5,a7,a9,a11分别乘以1,将a2,a4,a6,a8,a10,a12分别乘以3,将乘积相加得到sum。 - 取余数:将sum除以10,得到的余数记为remainder。 - 计算校验码:如果remainder为0,则校验码为0;否则,校验码为10减去remainder。

3. 举例说明 假设我们要计算ean13码的校验码,已知前12位数字为690123456789,我们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计算。 - 加权系数的计算: a1*1+a2*3+a3*1+a4*3+a5*1+a6*3+a7*1+a8*3+a9*1+a10*3 +a11*1+a12*3 = 6*1+9*3+0*1+1*3+2*1+3*3+4*1+5*3+6*1+7*3+8*1+9*3 = 130 - 取余数: 130%10 = 0 - 计算校验码: 校验码为10-0 = 10 所以,给定的ean13码690123456789的校验码为0。完整的ean13码为6901234567890。 4. 校验码的作用 校验码的引入使得ean13码具有了校验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能力。当扫描或输入一个带有校验码的ean13码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校验,如果校验失败则会提示错误。这有效地减少了人为输入错误或条码损坏导致的错误识别问题。 5. 其他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CRC_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CRC_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校验码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校验方法,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CRC校验码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 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确定生成多项式,也称为生成多项式或者生成器,通常表示为G。生成多项式可以有不同的值,常见的有CRC-8、CRC-16和CRC-32等。 生成多项式是一个二进制数,例如CRC-16的生成多项式为 x^16+x^15+x^2+1,可以用十六进制表示为0x8005 2.将要发送的数据转换为二进制形式,并在最高位添加n个零,n为 生成多项式的位数减1、这些零称为填充位,用于计算余数。 3.用二进制数表示的数据除以生成多项式,得到的余数就是CRC校验码。除法运算采用的是模2除法,计算过程中,每次比较被除数和生成多 项式的最高位,将二者进行异或运算,然后将结果作为新的被除数。重复 这个过程,直到被除数的位数小于等于生成多项式的位数。这个过程可以 用二进制数的移位和异或运算来实现。 4.将得到的CRC校验码附加到原始数据后面,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 也使用同样的生成多项式进行除法运算,并比较计算得到的CRC校验码与 接收到的CRC校验码是否一致,从而判断数据是否传输正确。 需要注意的是,CRC校验码只能检测一些错误,而不能纠正错误。如 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了错误,CRC校验码可能会出现碰撞,即计算得 到的校验码与接收到的校验码相等,但数据实际上仍然含有错误。因此,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使用其他的校验方法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以上就是CRC校验码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确定生成多项式、对数据进行填充、进行除法运算以及校验码的附加和接收时的校验。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一、为什么要设置给原代码设置校验码? 代码是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确性将直接影响系统的质量。当人们抄写、录入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很大,如抄写错(把1234写成1235)、易位错(1234记为1243)、隔位易位错(1234记为1432)等等。因此,为了验证输入代码的正确性,要在代码本体的基础上,再外加校验码(通常算出后置于补在原代码的最后面),使它成为代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补上校验码后系统怎么确认其正确与否?(工作原理) 校验码是根据事先规定好的数学方法及代码本体计算出来的。当计算后的自检码输入系统,系统将按照同样的数学方法,也对代码本体进行计算,将它得出的结果与原来计算出来的校验位比较,检验输入的代码是否正确(只要双方一致就说明是正确的)。 三、校验码的生成过程如下:(计算方法) (1)对代码本体的每一位加权求和 设代码本体为C1、C2^Cn,权因子为P1、P2^Pn,加权求和:S=ΣCi Pi。其中权因子可取自然数1,2,3,…,几何级数2,4,8,16,32,…,质数2,3,5,7,11,…,等等。 (2)以模除和得余数 R=Smod(M)

其中:R表示余数;M表示模数,可取M=10,11,等等。 (3)模减去余数得校验位 四、实例:代码本体为123456,权因子为1,7,3,1,7,3,模为10,则: S=ΣCi Pi=1×1+2×7+3×3+4×1+5×7+6×3=81 R=S MOD M=81 mod (10)=1 校验位为:J=M–R=10—1=9 所以自检码为1234569,其中9为校验位。 (这个实例惟一缺的就是公式的规范性,请用课本p154-155的公式然后才算)关键点:P自然数请反过来从7 ――― 1,得出余数后直接用余数作校验位,不要用模10去减它了。 2、原编码: 5 8 9 6 4 3 7 权因子: 7 6 5 4 3 2 1 乘积之和:S=35 + 48 +45 +24 +12 +6 +7 = 177 R= S MOD M = 177 MOD 10 =7 J = M – R=10-7=3 原代码加校验码:58964377

校验码计算方法

校验码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通常分为两种:奇校验和偶校验。在这两种方法中,校验码的生成规则是相同的,都是根据特定的算法,对原始数据中的每一位进行特定的运算,得到的结果就是校验码。 1.奇校验(Odd parity):在奇校验中,校验码的位数与原始数据的位数相 同。对于原始数据中的每一位,如果该位是1,那么在计算校验码时,这一位的值就变为0;如果该位是0,那么在计算校验码时,这一位的值就变为1。这样,原始数据中1的个数(包括校验码位)就总是奇数。 2.偶校验(Even parity):在偶校验中,校验码的位数与原始数据的位数相 同。对于原始数据中的每一位,如果该位是1,那么在计算校验码时,这一位的值就保持不变;如果该位是0,那么在计算校验码时,这一位的值就变为1。这样,原始数据中1的个数(包括校验码位)就总是偶数。 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场景。例如,偶校验在硬件错误检测中更为常见,因为这种错误通常是随机分布的,而奇校验则更适用于检测某些特定的错误模式。 除了奇校验和偶校验之外,还有其他的校验方法,如海明码(Hamming code)和循环冗余校验(CRC)等。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更高的错误检测能力,但实现起来更为复杂。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校验方法,都需要一个能够生成对应位数校验码的算法。这个算法通常会根据数据的长度和校验码的长度来生成一个函数,用于计算每个位置上的校验码。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例如,如果原始数据中存在多个错误,那么校验码可能会失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处理这种情况。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效率。如果数据量很大,那么使用复杂

条码校验位计算公式

条码校验位计算公式 条码校验位是条码中的一位数字,用于验证条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条码系统中,校验位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检测条码是否被错误地读取或者损坏。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条码校验位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使用这个公式来计算校验位。 条码校验位的计算公式通常是基于一种算法来实现的。最常见的算法是通过对条码中的每一位数字进行加权求和,然后取模得到校验位。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计算公式,即Modulo 10校验位计算公式。 Modulo 10校验位计算公式的步骤如下: 1. 从右到左,对条码中的每一位数字进行加权求和。假设条码中的数字从右到左依次为a1, a2, a3, ..., an,则加权求和的公式为,a1 + 3a2 + a3 + 3a4 + ... + an。 2. 将上一步得到的加权求和结果除以10,取余数。假设余数为r,则校验位的值为(10 r) % 10。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演示Modulo 10校验位的计算过程。 假设我们有一个条码,其数字为:123456。按照上述步骤,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 1. 加权求和,6 + 35 + 4 + 33 + 2 + 31 = 6 + 15 + 4 + 9 + 2 + 3 = 39。 2. 求余数,39 % 10 = 9。 3. 计算校验位,(10 9) % 10 = 1。 因此,校验位的值为1。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利用Modulo 10校验位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轻 松地计算出条码的校验位。这个计算过程简单直观,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验证条码的准确性。 除了Modulo 10校验位计算公式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条码校验位的计算方法, 比如Modulo 11、Modulo 43等。每种计算方法都有其特定的算法和步骤,但它们 的基本原理都是相似的,即通过对条码中的数字进行加权求和,然后取模得到校验位。 在实际应用中,条码校验位的计算是非常常见的。无论是在生产制造、物流配送、零售销售等领域,条码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正确的校验位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因为条码错误而导致的各种问题,比如货物配送错误、库存管理混乱等。因此,了解条码校验位的计算公式,对于保障条码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而言,条码校验位的计算公式是条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适的 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轻松地计算出条码的校验位,从而验证条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实际应用中,正确的校验位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各种问题,提高条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了解条码校验位的计算公式,对于条码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是非常有帮助的。

10位和13位ISBN校验码计算方法

10位和13位ISBN校验码计算方法 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国际标准图书编号) 是一种标识图书的编号系统。ISBN由10位和13位两种形式,校验码是 用于验证ISBN号码的唯一特殊数字。 1.10位ISBN校验码计算方法: 10位ISBN号由4部分组成:前缀、组号、出版者代码和尾数。其中 尾数是校验码,用来检验ISBN号的准确性。 步骤: 1)从左到右将前9位数字(不包含横杠或空格)乘以1到9的权值, 依次相加。 9*1+7*2+8*3+7*4+1*5+0*6+0*7+1*8+2*9=97 2)将上述结果除以11,得到余数。 97%11=9 3)用11减去余数,得到校验码。如果结果为10则用字母“X”表示。 11-9=2,所以校验码为2 4)最后,将校验码添加到10位ISBN号的末尾。 2.13位ISBN校验码计算方法: 13位ISBN号由5部分组成:前缀,出版者代码,书名代码,校验码 和尾数。 步骤:

1)将前12位数字(不包含横杠或空格)分别乘以1和3的权值循环相加。 9*1+7*3+8*1+7*3+1*1+0*3+0*1+1*3+2*1+3*3+4*1+5*3=105 2)将上述结果除以10,得到余数。 105%10=5 3)用10减去余数,得到校验码。如果结果为10则用数字0表示。 10-5=5,所以校验码为5 4)最后,将校验码添加到13位ISBN号的末尾。 下面是一个Python示例代码,用于计算10位和13位ISBN号的校验码: ```python def calculate_checksum_10(isbn): isbn = isbn.replace("-", "").replace(" ", "") if len(isbn) != 9: return None checksum = sum(int(digit) * (i + 1) for i, digit in enumerate(isbn)) checksum = checksum % 11 if checksum == 10: checksum = "X"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校验码是指通过一定的算法对数据进行计算,以便在数据传输或存储过程中验 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校验码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奇偶校验、 CRC校验、MD5校验等。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常见的校验码计算方法。 奇偶校验是一种简单的校验方法,适用于对数据位数进行校验。其原理是通过 统计数据中“1”的个数,如果“1”的个数为偶数,则校验位为0,如果“1”的 个数为奇数,则校验位为1。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检测数据中是否存在奇数个的错误位。奇偶校验适用于对单个字节或字符进行校验,但对于多字节或多字符的数据校验效果不佳。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校验是一种基于多项式的校验方法,适用于 对二进制数据进行校验。CRC校验通过对数据进行多项式除法运算,得到余数作 为校验码。接收端同样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CRC校验,并将计算得到的校验码与 接收到的校验码进行比对,从而验证数据的完整性。CRC校验方法适用于数据传 输过程中的错误检测,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存储系统等领域。 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哈希函数,用于对任意 长度的数据产生一个128位的哈希值。MD5校验通过对数据进行哈希运算,得到 固定长度的校验码。MD5校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可逆性和唯一性,适用于对 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行验证。MD5校验常用于文件完整性校验、数字签名等场景。 除了上述介绍的奇偶校验、CRC校验和MD5校验外,还有其他多种校验码的 计算方法,如SHA-1、SHA-256等。不同的校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选择合 适的校验方法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校验码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进行选择。在数 据传输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校验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存储过程中,

身份证数字校验码计算公式

身份证数字校验码计算公式 在中国,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都是唯一的,其中包括了个人的基本信息和校验码。校验码是身份证号码中的最后一位数字,它是根据身份证号码的前17位数字计算而得到的。校验码的存在可以帮助验证身份证号码的有效性,防止错误或伪造的身份证号码的使用。那么,身份证数字校验码是如何计算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结构。中国的身份证号码共有18位数字,其中前17位是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地区、出生年月日和顺序码,最后一位是校验码。校验码的计算是通过对前17位数字进行一系列的运算得到的。 校验码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将身份证号码的前17位数字分别乘以对应的加权因子,然后将乘积相加。 2. 将上一步得到的结果除以11,得到余数。 3. 根据余数在一个预先设定的对照表中找到对应的校验码。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个计算公式。 首先,加权因子是一个固定的数组,分别为,7、9、10、5、8、4、2、1、6、3、7、9、10、5、8、4、2。这些数字分别对应身份证号码的前17位数字,用来进行加权计算。 接下来,我们将身份证号码的前17位数字分别乘以对应的加权因子,然后将乘积相加。假设一个身份证号码的前17位数字分别为a1、a2、a3...a17,对应的加权因子分别为w1、w2、w3...w17,那么校验码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S = a1w1 + a2w2 + a3w3 + ... + a17w17。 其中S表示加权计算的结果。 然后,我们将S除以11,得到余数M。余数M的取值范围为0到10。

最后,我们根据余数M在一个对照表中找到对应的校验码。对照表如下: 0,1。 1,0。 2,X。 3,9。 4,8。 5,7。 6,6。 7,5。 8,4。 9,3。 10,2。 根据上述对照表,我们可以找到对应余数M的校验码。 通过以上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身份证号码的校验码。这个计算过程可以 帮助我们验证身份证号码的有效性,防止错误或伪造的身份证号码的使用。同时,这个计算公式也是身份证号码的一部分,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总的来说,身份证数字校验码的计算公式是一个基于加权计算和取余数的算法,通过这个算法可以得到身份证号码的校验码,用来验证身份证号码的有效性。这个计算公式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止错误或伪造的身份证号码的使用。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身份证号码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了解和掌握这个计算公式,以便在需要时对身份证号码进行验证。

crc16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crc16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CRC16校验码是一种常用的校验码算法,主要用于数据传输的错误检测。它通过对待校验的数据进行计算,生成一个16位的校验码,然后将校验码附加在数据后面进行传输。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同样使用CRC16算法对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校验码与接收到的校验码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一致,说明数据传输没有错误。 CRC16校验码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初始化CRC寄存器:将CRC寄存器的值初始化为一个固定的值,通常为0xFFFF。 2. 逐位计算:从数据的最高位开始,依次对每一位进行计算。首先,将CRC寄存器的最高位与当前数据位进行异或操作,然后将CRC 寄存器的值左移一位。 3. 检查最高位:如果左移后CRC寄存器的最高位为1,则将CRC 寄存器的值与一个预设的固定值(通常为0x8005)进行异或操作。 4. 继续计算: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对数据的每一位都进行了计算。 5. 结果取反:将CRC寄存器的值取反,得到最终的CRC16校验码。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CRC16校验码的计算过程。假设我们

要计算数据0x0123的CRC16校验码。 1. 初始化CRC寄存器为0xFFFF。 2. 逐位计算:首先将CRC寄存器的最高位(0xFFFF的最高位为1)与数据的最高位(0x0的最高位为0)进行异或操作,得到1。然后将CRC寄存器左移一位,得到0xFFFE。 3. 检查最高位:左移后CRC寄存器的最高位为1,将CRC寄存器的值与0x8005进行异或操作,得到0x7FFB。 4. 继续计算:重复步骤2和步骤3,对数据的每一位都进行计算。最终得到CRC寄存器的值为0x7FFB。 5. 结果取反:将CRC寄存器的值取反,得到最终的CRC16校验码为0x8004。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得到了数据0x0123的CRC16校验码为0x8004。在实际应用中,发送方将数据和校验码一起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进行校验,如果计算得到的校验码与接收到的校验码一致,说明数据传输没有错误;如果不一致,则说明数据传输存在错误。 CRC16校验码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数据校验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快速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

CRC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CRC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校验码是一种错误检测方法,广泛 应用在数据通信和数据存储中。其原理是通过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移位和 异或运算来生成校验码,并将该校验码附加在数据后面发送,接收方根据 校验码来检测数据是否发生了错误。 1.选择生成多项式:首先需要选择一个生成多项式,该多项式通常在 头部加上1,表示最高位为1、常用的生成多项式有CRC-8、CRC-16、 CRC-32等。 2.扩展数据位数:将待发送的数据扩展为比生成多项式位数多1的位数,通常在数据末尾补0。例如,如果生成多项式为CRC-16,则将待发送 的数据扩展为17位。 3.计算生成多项式:将扩展后的数据首先与生成多项式进行异或运算。将结果的最高位作为暂存变量,然后将结果向左移动一位。再将暂存变量 与生成多项式进行异或。依次循环,直到所有数据都进行了异或运算。 4.拼接校验码:将生成的校验码拼接到待发送的数据末尾,并发送给 接收方。 5.接收端校验:接收方收到数据后,对收到的数据与生成多项式进行 异或运算,如果结果为0,则说明数据没有发生错误,否则说明数据发生 了错误。 CRC校验码的优点是高效和简单,可以有效检测错误。然而,它并不 能纠正错误,只能检测错误的存在,所以一般会配合其他的纠错方法一起 使用。另外,CRC校验码在不同的通信协议和应用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生成 多项式。

需要注意的是,CRC校验码只能检测部分错误,对于一些特定的错误模式,如一些位翻转和移位的错误,CRC校验码的检测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环境选择合适的错误检测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