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生物资源现状及对策

青海省生物资源现状及对策
青海省生物资源现状及对策

青海省生物资源现状及对策

摘要:坐落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是全球高海拔地区唯一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在高寒、高海拔等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下,在漫长的生物演化历史变迁过程中,该地区形成了诸多独特的适应高原特殊自然环境的野生生物物种,这些物种维系了高原总体生态,也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和基因库,具有十分重要的物种保存、科学研发探究、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意义。

Pick to: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Qinghai Tibet plateau, Qinghai province is the only large global high altitude wetland ecosystem, is the Yangtze river the birthplace of the Yellow River, Lancing river three rivers In cold climate conditions such as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such as high altitud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 the process of biological evolution in the long history, the region formed a number of unique wildlife species to adapt to the plateau special natural environment, these species to maintain the overall ecological plateau, is also a important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gene pool,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ave specie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biodiversi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protection.

关键字:青海省青藏高原东北部湿地生态系统水生动物牦牛资源保护

Key words: in the northeast Qinghai Tibet,plateau in Qinghai province ,Yak resource conservation ,wetland ecosystem of aquatic animals

一、青海省主要生物资源

(一)青海省水生动物资源

青海水生野生生物资源分布情况青海境内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水体资源较为丰富,江河湖泊水域面积共有136.7万ha,其中有鱼类分布的水面有106.7万ha。全省分布的各类水生野生动物中,哺乳类1种(水獭)、两栖类分属2目5科6属9种、鱼类分属3目5科18属51种。鱼类主要以裂腹鱼亚科和条鳅亚科为主,且多数种类为我国特有的高原珍稀物种。按省鱼类区系分布,境内产于长江水系的有21种、黄河水系22种,澜沧江水系8种,内陆水系19种。属国家二类保护水生生物有大鲵、水獭、川陕哲罗鲑3种,省内重点保护水生生物有青海湖裸鲤、齐口裂腹鱼等14种。省内水生维管束植物有19科55种,优势种类为轮藻,马来眼子菜和芦苇。

此外还有甲壳纲生物、经济藻类和光合细菌资源,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有盐湖卤虫、盐湖钩虾和螺旋藻等经济藻类,这些水生生物起着生态平衡核心链条的作用,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科研价值。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变异、环境变化和人为的滥捕乱捞,以及河道修建水利水电截流工程等,致使高原许多珍贵的水生野生生物赖以栖息、摄食和繁殖的场所遭到破坏,产卵场严重萎缩、产卵洄游通道被阻断、栖息水域受到污染、渔业资源急剧减少,鱼类个体小型化、低龄化严重,部分物种已濒临灭绝。

目前黄河鱼类三分之一的种群面临生存危机,黄河雅罗鱼、黄河鮈、兰州鲶等鱼类已很难觅到;长江上游濒危鱼类川陕哲罗鲑,仅分布于川青交界不足70公里的玛可河流域,至今没有捕获到活体,已处于极度濒危境地。这些特殊种类的水生生物物种,在高原条件下生长普遍缓慢,补充群体少,生态结构简单,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二)青海陆生野生动物及濒危动物资源

青海省作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动物250多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野骆驼、野牦牛、野驴、藏羚、盘羊、白唇鹿、雪豹、黑颈鹤、苏门羚、黑鹳等10种,有牦牛500多万头。青海湖地区野生动物种类比较丰富 ,共录得 2 4 3种。鸟岛自然保护区的成立在促进区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发展旅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 ,普氏原羚已成为极濒危物种 ,仅在青海湖地区分布 ,且总数不超过 30 0只。普氏原羚(Procapraprzewalskii)、黑颈鹤 (Grusnigricollis)、大天鹅 (Gygnusgygnus)和青海湖裸鲤(G przwalskiiprzwalskii)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尤其是它们的主要栖息地已受到无序的经济开发活动的威胁。青海湖地区为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所环绕,近年来,青海省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使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得到较大改善青海湖地区鸟类数

量稳中有增,达到15万只,越冬大天鹅数量有所恢复,过去一些不曾在青海湖畔栖息、逗留的鸟类开始在这里安家。过去被大肆猎杀几乎在人类视野中消失的狼,现在明显增多。另外环湖43万亩耕地还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也逐步落实,开展

了有关鸟类保护、湿地监测、环湖巡查、鸟类及野生动物救护等活动。同时,作为青海省的王牌旅游景点,注重发展生态旅游,建设了观鸟台,使用环保型电瓶车等措施,对鸟类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如果游客到鸟岛旅游,随处可以看到鸟儿和游人和谐相处、人鸟同乐的场景。

(三)畜牧生物资源及现状

畜禽品种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青海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独特、畜禽品种资源丰富,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对于发挥本地畜禽遗传资源优势,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牦牛等成为主要的畜牧对象。

二、青海水生野生生物资源保护措施

(一)实行禁渔期制度青海省政府从1982年到2010年先后对青海湖实行了四次封湖育鱼,青海湖渔业资源量由2002年的2592t增加至2010年的30120t,达到原始资源蕴藏量的9.4%。为巩固封湖育鱼成效,省政府从2011年开始又实施为期10年的第五次零捕捞封湖育鱼措施。同时对黄河流域及其扎陵湖、鄂陵湖实行封湖育鱼,将长江上游确定为常年禁渔期,加强尕海湖卤虫的保护和管理力度,通过不断加大渔政执法力度,以行政手段和刑事手段并举的措施,推动水生野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

(二)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濒危鱼类专项救护从2007年先后建立河南段、尖扎段、贵德段以及扎陵湖鄂陵湖黄河上游特有鱼类,长江流域玛可河重口裂腹鱼,青海湖流域青海湖裸鲤等6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2006年在玛可河建成川陕哲罗鲑救护中心,对长江上游玛可河流域水域生态环境及川陕哲罗鲑、西藏山溪鲵、黄石爬鮡等濒危珍稀鱼类进行专项监测、救护和保护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三江源鱼类资源保护力度。

(三)开展土著鱼类增殖放流1997年修建了青海湖裸鲤人工增殖放流站,从2002年已成功向青海湖人工投放青海湖裸鲤鱼苗5500余万尾,对恢复青海湖渔业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2007年在苏只和积石峡修建黄河上游首座鱼类增殖站,通过技术攻关,花斑裸鲤、黄河裸裂尻鱼、极边扁咽齿鱼等黄河珍稀土著鱼类人工繁殖先后获得成功,并在规模化育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2009年累计向黄河水域放流花斑裸鲤等土著鱼类鱼苗300万尾,并通过生物标记技术,开展了增殖放流跟踪监测与效果评价。

(四)开展全省渔业环境监测及鱼类资源调查从2004年先后开展了省内长江、黄河、澜沧江等重要江河流域,青海湖、可鲁克湖等省内湖泊渔业生态环境常规监测,以及黄河流域重大涉水工程水生生物监测及环境影响评价,积累了相当的渔业生态保护科研基础资料。并于2007年、2009年、2011年组织开展较大规模的哈拉湖渔业科研调查、长江源区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考察、黄河青海段鱼类资源本底调查等科研活动,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进一步推动了水生生物科研保护工作。虽然青海在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总体上看,保护工作仍然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在设施条件、体系建设、技术力量和科研手段等方面较为落后,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三、青海陆生野生生物及濒危动物保护对策

(一)搞好资源环境调查,做好整体保护规划与省内外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开展全省野生生物资源调查工作,特别要加强三江源地区野生生物资源调查,摸清全省野生生物种类、分布、现存状况、栖息环境变化及一些水生物种的濒危程度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保护规划,提出保护措施,分步组织实施。

(二)加强对青海湖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监督执法力度加大对境内重点野生生物数量监测力度,建立动态监测点,及时掌握青海生态环境变化,切实把野生生物保护工作纳入三江源生态治理的总体工作中。

(三)保护野生生物资源依据《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青海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第一批)〉的通告》规定,对大鲵、水獭、川陕哲罗鲑3种国家二类保护水生生物,以及青海湖裸鲤、西藏山溪鲵等14种省级保护水生生物全面实施重点保护,加强对受保护鱼类的分布水域、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主要栖息地及繁殖期、幼鱼生长期等关键生长阶段的保护、监测和管理;建立珍稀濒危物种救护中心,健全救护快速反应体系,对川陕哲罗鲑、黄石爬鮡等极度濒危物种,制订重点保护计划,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实施专项救护行动;并对一些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建立水产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扩大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促进水产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开展人工驯养和增殖放流活动开展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驯养繁育技术研究,建设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驯养繁殖基地,提高苗种繁育能力,并逐步扩大珍稀濒危物种人工放流的品种、数量和范围,大力开展对濒危珍稀水生野生鱼类的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活动,同时对放流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价。对重点渔业水域、重点保护对象建立鱼类增殖站,重点加大黄河、长江、澜沧江、青海湖等水域野生鱼类增殖放流,恢复和增加渔业资源。在重点渔业水域,重点保护鱼类栖息地严禁建设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水生生物保护的地方立法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有关渔业法规,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贩销水生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严格查办渔业水域污染事故。

(五):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加强反偷猎、反走私措施。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如人工繁殖珍稀动物等。③加强环保立法,广泛地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同时要加强环保意识,为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的繁殖和生存条件。建立如狩猎非禁猎野生动物,由省野生动物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下达生产、收购计划,由各县有关单位严格按计划组织狩猎生产和收购。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生产、收购和在市场上交易野生动物及其产品

。等严格管理条例。

四、对畜牧资源的保护对策

(一)青海省大通县紧紧围绕“把大通建成西宁市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发展定位,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人草畜之间的矛盾,实现牧民生活改善、畜牧业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三赢”,逐步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使草原畜牧业走上持续发展的新路。青海省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建立草畜平衡机制为手段,以组建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切入点,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分流牧业人口与减畜相结合,将生态畜牧业建设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大力推进实施。

(二)应通过草地划区轮牧、牲畜科学组群、劳动力按技分工,牧民在保证牧业收入的前提下,部分劳动力通过转产拓宽了收入渠道,改变了传统的畜牧业分配方式,使畜牧业生产潜力得到充分挖掘。

五,总结

由此可见,青海省资源禀赋较大,尤其以生物资源为主。除此之外,青海省的自然地理条件相对保存完整,适于野生动物生存与发展;但相对来说,对不同种类生物进行相对的保护,制定法律法规,也是十分重要的。青海省主要采取对生产,畜牧业等的有效控制来进行保护生物资源的工作,目前为止,卓有成效,所以,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发展在青海省是相对乐观的。

参考文献:

(1)《青海省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条例》1988年5月1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

(2)期刊《养殖与饲料》2002年华中农业大学

(3)期刊《中国水产》2008年黄樟翰

(4)《青海科技》2015年02期吕小安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我国草地资源概况

我国草地资源概况 哈尔滨牧业更新日期:2008.1.22 (一)草地面积与分布 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首次全国统一草地资源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有天然草地面积33099.55万公顷(为可利用草地面积,下同)小于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为43713.6万公顷),比美国大(美国为24146.7万公顷),为世界第二草地大国。 天然草地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从行政省区来看,西藏自治区草地面积最大,全区有7084.68万公顷,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1.40%;依次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以上四省区草地面积之和占全国草地面积的64.65%。草地面积达1000万公顷以上的省区还有四川省、甘肃省、云南省;其他各省区草地面积均在1000万公顷以下;又以海南、江苏、北京、天津、上海五省(市)草地面积较小,均在100万公顷以下,各行政省区草地面积请从本站的基础数据库中查阅“全国草地面积分省统计”。 我国人工草地不多,据1997年统计,全国累计种草保留面积1547.49万公顷,这其中包括人工种草、改良天然草地、飞机补播牧草三项。如果将后两项看作半人工草地,即我国人工和半人工草地面积之和也仅占全国天然草地面积的4.68%。我国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虽不多,但全国各省区都有,以内蒙古自治区最大,有443.34万公顷,达到100万公顷以上的依次有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和甘肃省(详见表1)。各地人工种植和飞播的主要牧草有苜蓿、沙打旺、老芒麦、披碱草、草木樨、羊草、黑麦草、象草、鸡脚草、聚合草、无芒雀麦、苇状羊茅、白三叶、红三叶,以及小灌木柠条、木地肤、沙拐枣等。在粮草轮作中种植的饲草饲料作物有玉米、高梁、燕麦、大麦、蚕豆及饲用甜菜和南瓜等。由于人工草地的牧草品质较好,产草量比天然草地可提高3~5倍或更高,因而在保障家畜饲草供给和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天然草地类型组成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海拨高差悬殊、气候千差万别,形成了多种的草地类型,全国首次统一草地资源调查将全国天然草地划分为18个草地类,824个草地型,各类草地面积统计请从本站的基础数据库中查阅“全国各类天然草地面积统计”。 在组成全国各类草地中,高寒草甸类草地面积最大,全国有5883.42万公顷,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7.77%。这类草地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及外缘区域。依次是温性草原类草地、高寒草原类草地、温性荒漠类草地。三类草地各自占全国草地面积10%左右,以上四类草地面积之和可占到全国草地面积的一半,且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和西部。下列5类草地面积较小,分别是高寒草甸草原类、高寒荒漠类、暖性草丛类、干热稀树灌草丛类和沼泽类草地,它们各自面积占全国草地面积均不超过2%。其余各类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面积在2~7%之间,居于中等。 (三)天然草地资源等级评价 1、草地资源等级评价标准 草地资源是既反映草地质量又有数量概念的草地。以草地型为评价基本单元,对草地资源进行等级确定和统计,予以评价。 依据草地上各种牧草的饲用价值(适口性、营养性、可利用性)分别归入优类、

青海省高三文综地理考前押题卷D卷

青海省高三文综地理考前押题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5题;共22分) 1. (6分)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下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 . 西风;自西向东流 B . 西北风;自东向西流 C . 东南风;自东向西流 D . 东风;自西向东流 2. (4分) (2017高一下·安阳月考)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如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 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 . abc B . acd C . abd D . bcd (2) 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3. (4分) (2018高三上·徐州期末) 下图为天山冰川面积随海拔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冰川面积的变化与冰川面积累积百分比的变化成正相关

B . 冰川分布最低处的海拔约为2500米 C . 草甸带可能分布在海拔6000~6600米处 D . 冰川集中发育区位于海拔3600~4800米处 (2)山体超过一定高度后,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 光照增强 B . 山体面积减小 C . 气温升高 D . 大气保温作用弱 4. (4分)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 . 洪涝灾害 B . 水源不足 C . 地形破碎 D . 水土流失 5. (4分)根据下列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图中①、②、③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是 A . 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B . 花岗岩沉积岩岩石 C . 冬季风季风环流大气环流 D . 沼气能矿产资源自然资源 二、综合题 (共4题;共11分)

生物资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生物资源产业发展状况调 研报告正式版

生物资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省生物产业发展大会指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继续扩散蔓延,经济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意义尤为重大,发展生物产业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增长的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社会进步的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培育壮大生物产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在全面推进生物产业上台阶、上水平的过程中,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沿着特色化、规模

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以烟草、畜牧、蔬菜、茶叶、薯类、生物药、蔗糖、花卉、木本油料、橡胶、水果、木竹加工及浆纸为重点的12类优势生物产业发展,争取把**建成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 根据红政生物办电〔XX〕8号《关于开展全州生物产业开发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指示,我办严格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企业对全县生物资源产业开发创新工作进行全面调研,现将调研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物药业发展成效明显 1、灯盏花产业稳步推进

中国草地资源的等级评价.精讲

中国草地资源的等级评价 第一节草地等级评价的原则、标准和方法 一、草地等级评价的原则 草地资源具有一切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的基本特性,根据用途来确定资源数、质量评价指标。草地资源是用于供给家畜能量和物质的源泉,草群的饲用品质和产草量就是评定草地资源质与量的首要指标。因此,《中国草地资源评价原则及标准》[10]规定:“等”表示草地草群的品质优劣;“级”表示草地草群地上部分的产量高低。 二、草地等级评价标准和方法 (一)草地等依据草群中各类牧草的营养价值、适口性和采食率为指标进行评价 从目前实际出发采用描述性定性的方法,首先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向有实践生产经验的牧民群众访问,以及各地多年科学研究成果,对各种饲用植物进行综合评价。划分出优、良、中、低、劣五类;然后以草地型为评价基本单元,再根据型内五类品质牧草在草群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例划分为优、良、中、低、劣五个等草地。各“等”草地划分标准如下:Ⅰ等(优等)草地:优类牧草占60%以上; Ⅱ等(良等)草地:良类以上牧草占60%以上; Ⅲ等(中等)草地:中类以上牧草占60%以上; Ⅳ等(低等)草地:低类以上牧草占60%以上; Ⅴ等(劣等)草地:劣类牧草占40%以上。 (二)草地级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用草地草群产量为指标,根据《草场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规定[10],以年内草地产量最高月份的测定值代表草地草群的自然生产力水平,并按鲜草产量将全国草地划分为8级。在编制全国百万分之一草地资源图时、规定按每年产干草划分级,各级标准如下[11]:1级草地:>4000kg; 2级草地:3000~4000kg; 3级草地:2000~3000kg; 4级草地:1500~2000kg; 5级草地:1000~1500kg; 6级草地:500~1000kg; 7级草地:250~500kg; 8级草地:<250kg。

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其存在问题

目录 摘要 (2) 1、青海省土地类型划分 (2) 2、青海省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2-4 2.1青海省土地资源特点.. (2) 2.1.1土地面积大、类型多样、垂直分布明显 (2) 2.1.2利用受限的土地面积大且后备土地不足 (3) 2.1.3草原面积广、适宜农林土地少、分布相对较集中 (3) 2.1.4生态环境脆弱、开发治理难度大 (3) 2.1.5宜农、牧、林地评价 (3) 2.2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3-4 3、青海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所存在的问题...............................4-6 3.1土地利用不规范,沙漠化严重..................................4-5 3.2快速发展,土地资源需求量增加,供需矛盾日益...................5-6 3.3还林(草)和基础设施建设给耕地保护带带来的影响 (6) 4、解决方案——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6) 4.1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保护,提高集约种植水平 (6) 4.2正确处理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 (6) 参考文献 (6)

摘要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土地类型的划分,以及土地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的探讨,进一步说明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范围、利用方式与利用结构等,既受自然条件和自然生态规律的制约,同时又受到社会经济条件与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并且探究解决对策,从而实现青海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特点;利用现状;制约因素;解决方案 【正文】 1、青海省土地类型划分 青海省全省共13个一级类型(土地类),75个二级类型(土地型):1、河湖滩地及湿地,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茶卡盆地、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和海晏盆地的湖滩周围和河滨低地,土质主要为湖积物和冲击物;2、平地,分布于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门源盆地和东部的山间盆地;3、绿洲地,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也有少量分布;4、平缓地集中分布于湟水、黄河流域,柴达木盆地东部、青海湖盆地和共和盆地;5、台地位于青海东部河湟谷地海拔2500m以下台地,柴达木盆地东部海拔2800-3250m为荒漠土或干荒漠土台地,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东部海拔3300m以上为高寒草甸台地;6、河谷沟谷地,根据内部差异,划分为杂草草甸河谷沟谷地、荒漠草原灰钙土河谷沟谷地、干草原栗钙土河谷沟谷地、草甸草原黑钙土、荒漠草原棕钙土河谷沟谷地、干旱荒漠河谷沟谷地、高寒草原河谷沟谷地、高寒草甸河谷沟谷地、高寒荒漠草原河谷沟谷地共9个地型;7、沙漠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和青海湖盆地、青南高原西部和祁连山地西部局部地区,主要有固定沙漠、半固定沙漠、流动沙漠3个土地型;8、戈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前山倾斜平原,气候极端干旱、地下水位深、蒸发量极大;9、低山丘陵地,除青南高原、祁连山地高寒高山地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10、中山地,分布于山体中部,其植被、土壤类型随着降雨量的不同而呈现不同分布;11、山原分布于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的高原面上,年均温0摄氏度以下;12、高山地,分布在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山体上部,其土壤发育年轻、土层薄、粗滑性强、有机质含量少;13、极高山地,分布于高大山体顶部,雪线为其分布下限。 2、青海省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 2.1青海省土地资源特点 2.1.1土地面积大、类型多样、垂直分布明显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

青海省草地资源

青海省草地资源 (一)天然草场的总量与特征 1.天然草场的总量 青海省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全省有天然草场3,645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16O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86.7%。冬春草场面积为1,586.37万公顷,夏秋草场面积为1,574.6万公顷,分别占草场总面积的 49.92%和 5O. O8%。青海省的天然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十分之一,居全国第4位。按照全国统一分类系统,青海省草场分为9个类,7个亚类,28个草场组,173个草场型。常见的植物有1,616种,其中有饲用价值的1,184种。全省草场平均每公顷产鲜草2,533.2公斤,总产量为796亿公斤,平均O.9公顷草场养1只羊。 2.天然草场的特征 (1)草场类型以高寒草甸为主体。全省天然草场面积大,分布广,所处自然条件差异显著。因此,草场类型丰富多样。有山地干草原、高寒干草原、山地草甸,也有高寒草甸,山地、平原、荒漠、高寒荒漠,潮湿的沼泽化草甸,湿润的灌丛、疏林等。高寒草甸面积为2,400万公顷,占全省草地面积的65. O6%,构成了我省草场的主体。(2)豆科牧草比重小,莎草、禾草占优势。豆科牧草蛋白含量高,是优良牧草。全省豆科牧草约64种,仅占草地植物种数的4.6%。主要有黄芪、棘豆、锦鸡儿等,大部分有毒、有刺。可食豆科的牧草大多植株低矮或匍匐生长,牲畜难以采食,利用率低。莎草科、禾本科

牧草适合青海省寒冷的气候条件,生长发育良好。据统计,全省173个草场型中,以莎、禾草为优势种或在草本层中占优势的草场型有111个,占草场型总数的64.16%。草场面积为3,3O0万公顷,占全省草场面积的90.03%。 (3)牧草营养丰富,具有“三高、一低”(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的特点。据分析,禾本科牧草粗蛋白质含量10.86%(干物质,下同),莎草科、豆科、菊科、蓼科、蔷薇科牧草粗蛋白质含量都在13%以上;粗脂肪含量除了蓼科1.98%外,其他各科都在2%以上;无氮浸出物除了藜科39.62%外,其他各科都在4O%以上;粗纤维含量均在35%以下。 (4)草群低矮,草场耐牧性强。天然草场的牧草因受低温,强辐射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普遍低矮。除了少数牧草如披碱草、芨芨草等稍高外,绝的大部分牧草都在2O厘米~3O厘米之间。占全省草场面积31%的高山嵩草,高度仅2厘米~5厘米,草群低矮,难以打草贮存。在天然草地中,以莎草科牧草为优势种的草地,牧草根系发达,交错盘结,形成10厘米~20厘米厚的草皮层,草皮富有弹性.耐践踏,是理想的放牧地。 (5)草场生产力地区差异大。青海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有明显的差异。草场类型、牧草高度、覆盖度等也不相同;草场生产力高低悬殊。黄南州平均亩产鲜草301.08公斤,居全省各地之首。海西州平均亩产鲜草91.45公斤,单位面积产量最低。从草场型以垂穗披碱草草场型产量最高,平均亩产鲜草438.39公斤。波伐早熟禾十线叶

青海省天然草地上常见的牲畜

青海省天然草地上常见的牲畜 不采食的杂草和毒草 一、常见的不可食杂草有:32科59属177种。 (一)、木贼科1、木贼属(1)问荆(2)木贼 (二)、麻黄科2、麻黄属(3)木贼麻黄(4)麻黄(5)膜果麻黄 (三)、蓼科3、蓼属(6)扁蓄(7)西伯利亚蓼 4 、大黄属(8)小大黄(9)波叶大(10)掌叶大黄(11)网脉大黄(12)穗花大黄(13)圆叶大黄 (四)石竹科5、蚤缀属(14)甘肃蚤缀(15)苔状蚤缀(16)垫状蚤缀6、蝇子草属(17)米瓦罐(18)旱麦并草(19)蔓麦并草 (五)毛茛科7、驴蹄草属(20)驴蹄草 (六)紫堇科8、紫堇属(21)迭裂紫堇(22)条裂紫堇(23)暗绿紫堇(24)紫堇9、角茴香属(25)直立角茴香(26)节裂果角茴香 (七)十字花科10、碎米荠属(27)碎米荠(28)大叶碎米荠(29)紫花碎米荠11、播娘蒿属(30)播娘蒿12、葶苈属(31)高山葶苈(32)喜山葶苈(33)葶苈13、独行菜属(34)宽叶独行菜(35)独行菜 (八)景天科14、红景天属(36)四裂红景天(37)唐古特红景天(38)红景天

(九)虎耳草科15、梅花草属(39)三脉梅花草(40)梅花草16、虎耳草属(41)黑花虎耳草(42)黑心虎耳草(43)甘青虎耳草(44)青藏虎耳草(45)狭瓣虎耳草(46)红虎耳草(47)玉树虎耳草(48)沼泽虎耳草(49)治多虎耳草 (十)蔷薇科17栒子属(50)匍匐栒子(51)灰栒子(52)水栒子(53)单花栒子(54)西北栒子18 草莓属(55)野草莓(56)东方草莓19鲜卑花属(57)窄叶鲜卑花(58)鲜卑花20绣线菊属(59)高山绣线菊(60)蒙古绣线菊(61)阿尔泰绣线菊(62)细枝绣线菊(十一)豆科21甘草属(63)甘草22 野决明属(64)披针叶黄花(65)高山黄花 (十二)猫牛儿苗科23猫牛儿苗属(66)猫牛儿苗24 老鹳草属(67)巴塘老鹳草(68)老鹳草(69)甘青老鹳草(70)西伯利亚老鹳草 (十三)锦葵科25锦葵属(71)冬葵 (十四)堇菜科26堇菜属(72)双花堇菜(73)紫花地丁(74)阿坝堇菜(75)西藏堇菜(76)鳞茎堇菜(十五)胡颓子科27 沙棘属(77)沙棘 (十六)伞形科28柴胡属(78)北柴胡(79)颈直柴胡(80)狭叶柴胡(81)小五台柴胡29背翅芹(羌活属)(82)羌活(大头羌)(83)宽叶羌活

青海省高一3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地理(理)试题(II)卷

青海省高一3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地理(理)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66分) 1. (4分) (2020高三上·武功模拟) 近年来,我国许多农村出现了“人走房空”、“建新不拆旧”的“空心村”现象,即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又影响了农村景观布局,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如何盘活这些闲置的土地资源,各地进行了多种尝试。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广大农村出现“空心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农村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 B . 农村人口死亡率的逐步上升 C . 政府鼓励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D . 农村青壮年长期进城务工的结果 (2)为彻底治理“空心村”现象,河南省洛阳市提出“发展本地工业,吸引人口回流”的战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该地兴建了多家面粉加工厂,也吸引了某著名方便面品牌企业的入驻。结合图示分析,面粉加工厂与方便面生产企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是() A . 商贸联系 B . 生产协作 C . 科技与信息联系 D . 资金与技术联系 2. (4分)读下图,回答题。

(1) 图中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 . 在大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 B . 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 . 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D . 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3. (2分)人口抚养比是将劳动年龄人口作为分母,其他年龄组如年幼、年老者作为分子得到的。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读下图回答:

CELTS-42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1

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 (CELTS-41) 教 育信息化技术标准 CELTS-42 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 CELTS-42 CD1.6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 发布

目录 1 概述 (2) 1.1 目的 (2) 1.2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定义与缩略语 (3) 3.1 本应用规范使用的基础术语 (3) 3.2 缩略语 (5) 4 元数据元素属性定义 (6) 4.1 元数据元素的属性描述 (6) 4.2 数据元素定义的规定 (7) 5 元数据结构 (7) 5.1 元数据的基本结构 (7) 5.2 元数据元素及定义 (7) 6 限定词汇与编目词汇表 (11) 6.1 限定词汇 (11) 6.2 本规范的限定词与编目方式定义 (14) 6.3 受控词汇和编目方案 (22) 6.4 一致性 (29) 7 参考文献 (31) 附录 A 供参考的部分教育学科课程分类第三级词汇表(课程内容) (33) A.1 语文课程内容分类 (33) A.2 数学课程内容分类 (34) A.3 英语课程内容分类 (37) A.4 地理课程内容分类 (38) A.5 历史课程内容分类 (39) A.6 化学课程内容分类 (40) A.7 物理课程内容分类 (43) A.8 生物课程内容分类 (48) A.9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分类 (49) A.10 音乐课程内容分类 (50) A.11 美术课程内容分类 (50)

CELTS-42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 1 概述 1.1 目的 本规范提供一个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学资源数据模型。制定本规范旨在对希望在学校、企业、其他机构和个人的教学资源中使用元数据的用户提供一套资源编目准则,以使读者能快速、有效地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及门户网站中检索到所需的教学资源,广泛地实现资源共享。 1.2 范围 本规范在《CELTS-3学习对象元数据:信息模型规范》(以下简称《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定义了一组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学资源元数据元素。 本规范依照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同时参考《都柏林核心集元数据(DCMES)》、《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美国GEM项目及澳大利亚EdNA项目的词汇分类方法,定义了一组用于元数据元素编目的受控词汇及相应的词汇表。 本规范通过与《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的元素间映射来实现与CELTS的一致性。 本规范包括﹕ ?概述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与缩略语 ?元数据元素属性定义 ?元数据结构 ?限定词汇及编目词汇表 ?一致性 ?参考文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应用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应用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应用规范。 ?ISO 639:规定人类语言表示方法的国际标准。 ?ISO 646:规定ASCII字符集的国际标准。 ?ISO 8601:规定日期和时间表示方法的国际标准。 ?ISO 3166:规定国家名称表示方法的国际标准。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生物资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生物资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生货物源产业进展状况调研报告 **省生物产业进展大会指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扩散蔓延,经济面临严重形势的事情下,加快进展生物产业意义尤为重大,进展生物产业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增长的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经济进展与生态爱护、社会进步的统一,经济社会进展与人的全面进展的统一,哺育壮大生物产业是贯彻降实科学进展观,实现科学进展的重大战略。在全面推进生物产业上台阶、上水平的过程中,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坚持在开辟中爱护,在爱护中开辟,沿着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的进展道路,全面推进以烟草、畜牧、蔬菜、茶叶、薯类、生物药、蔗糖、花卉、木本油料、橡胶、水果、木竹加工及浆纸为重点的12类优势生物产业进展,争取把**建成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 依照红政生物办电〔20xx〕8号《对于开展全州生物产业开辟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指示,我办严格按照通知要求,仔细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企业对全县生货物源产业开辟创新工作进行全面调研,现将调研的基本事情汇报如下: 一、全县生物产业进展现状 (一)生物药业进展成效明显 1、灯盏花产业稳步推进 20xx年,我县打算推广种植灯盏花10000亩。20xx年1至6月,龙头企业红河千山公司完成灯盏花一期(春季)种植面积5635亩,同比增长40.2%,要紧分布在中枢镇、舞街、永宁、旧城等乡镇。目前,已采收1150吨,平均亩产值达4150元,同比减少1.2%;农民创收2300万元,同比增长64.3%;实行利税1190万元,同比增长42.5%;实行销售收入3746万元,同比减少9%;实行利润590万元。二期(夏季)差不多降实种植面积4500亩,在6月份完成全部播种任务。 从今年一月份开始,公司在白水镇工业园区内新厂开始大批量生产,并且还在玉溪江川代加工,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质量稳定,至6月底已生产灯盏花素22.2吨,同比增长52%。销售部门在维护好原有老客户外,还开辟了一些新客户,目前销售市场以**制药企业为主,辐射到省外的部分制药企业。 为更好地服务灯盏花产业开辟,打造公共知名品牌,工作中我办特意安排一名副主任多年跟踪企业服务,全力做好灯盏花产业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和省、州项目的实施。今年4月中旬,在舞街镇山林哨村灯盏花产业片区开辟工作中,部分群众由于科技素养低,苗床地治理别到位,进展起步受挫,我办及时与舞街镇党委政府和红河千山公司协商再扶持的方法,使群众的50多亩灯盏花苗床地再次得到每亩600元的补尝,大大提高了当地群众进展灯盏花产业的信心。 2、三七、草乌、半夏等中药材进展向规模化迈步 三七、草乌、半夏是我县继除虫菊、灯盏花之后进展起来的又一新兴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县山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为培植好三七、草乌、半夏等中药材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我办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进行实地考查,了解产业进展现状,针对产业进展中存在的困难和咨询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方法,促进产业快速健康进展。 至20xx年6月,全县共种植三七6300亩,其中,我县群众种植的460亩,要紧分布在三塘、向阳两个乡,比去年同期增940亩,增长17.5%。今年3月因受霜冻灾难,全县三七产业受灾4600亩,直接经济损失4600万元;种植草乌4222亩,比去年同期增2925亩,增长225%,要紧分别在三塘、向阳、白水三个乡镇;种植半夏1015亩,要紧分别在三塘、向阳、白水、旧城四个乡镇。 在中药材产业培植中,今年3月2日和4月22日我们先后两次分别与**鸿翔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云河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洽谈,邀请他们到我县开辟中药材产业。针对我县目前三

(完整版)青海水资源分布

青海省水资源情况 (一)水资源概况青海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水系发育,河流众多,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高山峰顶冰雪覆盖。省境内,有穿越高原、峡谷奔腾东流的黄河、长江,有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青海湖,有湖群密布的神秘无人区――可可西里盆地,有开发历史悠久、人烟稠密的“河湟谷地”等。 1.水系青海境内集水面积在5OO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71条,河流总长约2.8公里。受降水和地形地质条件的制约,省内河流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多雨的东南部和东北部水系发育,河网密集;干旱少雨的西北部诸内陆盆地,则河流稀疏,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甚至出现大面积的无径流区。按河川径流的循环形成,省内河流可分为内、外流两大区域。以乌兰乌拉山-布尔汗布达山-日月山-大通山-线为分水岭,此线以南为外流区,占全省总面积的48.2%,分属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三大流域;此线以北为内流区,占全省总面积的51.8%,分属可可西里盆地、柴达木盆地、茶卡-沙珠玉盆地、哈拉湖盆地、青海湖盆地和祁连山地等六大内陆水系。 2.冰川青海境内的祁连山、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等山脉,多在海拔5,000米以上,山上终年积雪,广布冰川。据中科院兰州冰川研究所的考察资料,全省有冰川面积为4,872.92平方公里,占中国冰川总面积的8.8%,冰川覆盖率为0.67%,冰川储水量为3,519.66亿立方米。冰川补给径流年融水量31.72亿立方米,占全年径流总量的5.1%。其中:外流区有冰川面积1,85 3.71平方公里,占全省冰川总面积的38. O%,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的源流区;内流区有冰川面积3,O19.21平方公里,占全省冰川总面积的62.0%,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昆仑山和可可西里的高山地带。 3.湖泊青海省是中国多湖泊的地区之一。全省水面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266个,湖泊总面积为12,610.5平方公里,占中国湖泊总面积的15.8%,青海省湖泊率为1.7%;湖水总储量为2,244亿立方米,其中有淡水湖151个,湖泊淡水储量约355亿立方米、占全国湖泊淡水总储量的16.5%。省内湖泊主要分布在内流区的诸盆地中,计有湖泊138个,面积为10,411.3平方公里,占全省湖泊总面积的82.6%。其中尤以可可西电盆地湖群密布,湖泊率高达7.5%,为中国罕见的多湖地区。由于内流区的气候和水文特点,湖泊大多处于退缩和咸化的演变过程,故多咸水湖和盐湖。淡水湖只有56个,面积仅919.7平方公里,只占内流区湖泊总面积的8.8%,淡水储量约139亿立方米,占全省湖泊淡水储量的39.2%。青海湖是区内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一大(微咸水)湖。现青海湖面积约 4.6万公顷,最大水深32米,储水量约742亿立方米、湖水矿化度1 5.5克/升。在青海省的外流区有湖泊128个,面积为2,199.2平方公里,占全省湖泊总面积的17.4%。其中95个为淡水湖,面积为1,865.2平方公里,占外流区湖泊总面积的84.8%,淡水储量约216亿立方米,占全省湖泊淡水储量的6O. 8%。外流区的湖泊主要分

中国基础教育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基础教育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查看检索历史 关闭 检索条件: (作者="杜红全") 此搜索结果 检 共有记录27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 /2 序号 正标题 作者 报纸中文名 日期 1 指数运算中常用的方法与技巧 甘肃 杜红全 数理报.高一数学版 2004/08/20 2 例谈取对数与去对数符号 甘肃 杜红全 学习方法报(高一数学版) 2004/10/11 3 函数及其图像考点透析 杜红全 学习方法报(中考数学版) 2004/03/08 4 几何初步与三角形考点透析 杜红全 学习方法报(中考数学版) 2004/03/15 5 根的判定 杜红全 中学生文摘报 2003/11/15 6 判断液体压强变化例举 甘肃 杜红全 少年文摘报 初二 2003/04/04 7 密度定义“三理解” 甘肃 杜红全 少年文摘报 初二 2003/12/05 8 2002年中考数学 分类讨论例说 杜红全 学习方法报(中考指导版) 2003/04/21

9建立几何图形中的函数关系杜红全 学习方法报(中 考指导版) 2003/04/28 10中考动态几何题练习杜红全 学习方法报(中 考指导版) 2003/05/05 11根的判定杜红全 学习方法报(中 考指导版) 2003/09/22 12正确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甘肃杜红全 少年文摘报 (初二学习 版) 2002/12/06 13三角形第三单元“尺规作图”检测题 甘肃省康县阳坝中学 杜红全 数学报·初二版2002/09/11 14《因式分解》复习指导 甘肃省唐县阳坝中学 杜红全 数学报·初二版2002/11/11 15代数期末复习检测题(二) 甘肃省康县阳坝中学 杜红全 数学报·初二版2002/11/26 16几何期末检测题(一) 甘肃省康县阳坝中学 杜红全 数学报·初二版2002/12/11 17利用图形推导和记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甘肃省康县阳坝中学 杜红全 数学报·初三版2002/07/22 18正确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甘肃省康县阳坝中学 杜红全 物理报·初二版2002/09/26 19怎样判定方程无解杜红全 学习方法报(初 三) 2002/10/28 20列代数式要注意四点 甘肃康县阳坝中学杜 红全 数学报·初一版2001/07/15 共有记录27条首页上页下页末页1 /2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l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

青海省生物资源现状及对策

青海省生物资源现状及对策 摘要:坐落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是全球高海拔地区唯一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在高寒、高海拔等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下,在漫长的生物演化历史变迁过程中,该地区形成了诸多独特的适应高原特殊自然环境的野生生物物种,这些物种维系了高原总体生态,也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和基因库,具有十分重要的物种保存、科学研发探究、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意义。 Pick to: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Qinghai Tibet plateau, Qinghai province is the only large global high altitude wetland ecosystem, is the Yangtze river the birthplace of the Yellow River, Lancing river three rivers In cold climate conditions such as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such as high altitud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 the process of biological evolution in the long history, the region formed a number of unique wildlife species to adapt to the plateau special natural environment, these species to maintain the overall ecological plateau, is also a important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gene pool,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ave specie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biodiversi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protection. 关键字:青海省青藏高原东北部湿地生态系统水生动物牦牛资源保护 Key words: in the northeast Qinghai Tibet,plateau in Qinghai province ,Yak resource conservation ,wetland ecosystem of aquatic animals 一、青海省主要生物资源 (一)青海省水生动物资源 青海水生野生生物资源分布情况青海境内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水体资源较为丰富,江河湖泊水域面积共有136.7万ha,其中有鱼类分布的水面有106.7万ha。全省分布的各类水生野生动物中,哺乳类1种(水獭)、两栖类分属2目5科6属9种、鱼类分属3目5科18属51种。鱼类主要以裂腹鱼亚科和条鳅亚科为主,且多数种类为我国特有的高原珍稀物种。按省鱼类区系分布,境内产于长江水系的有21种、黄河水系22种,澜沧江水系8种,内陆水系19种。属国家二类保护水生生物有大鲵、水獭、川陕哲罗鲑3种,省内重点保护水生生物有青海湖裸鲤、齐口裂腹鱼等14种。省内水生维管束植物有19科55种,优势种类为轮藻,马来眼子菜和芦苇。 此外还有甲壳纲生物、经济藻类和光合细菌资源,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有盐湖卤虫、盐湖钩虾和螺旋藻等经济藻类,这些水生生物起着生态平衡核心链条的作用,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科研价值。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变异、环境变化和人为的滥捕乱捞,以及河道修建水利水电截流工程等,致使高原许多珍贵的水生野生生物赖以栖息、摄食和繁殖的场所遭到破坏,产卵场严重萎缩、产卵洄游通道被阻断、栖息水域受到污染、渔业资源急剧减少,鱼类个体小型化、低龄化严重,部分物种已濒临灭绝。 目前黄河鱼类三分之一的种群面临生存危机,黄河雅罗鱼、黄河鮈、兰州鲶等鱼类已很难觅到;长江上游濒危鱼类川陕哲罗鲑,仅分布于川青交界不足70公里的玛可河流域,至今没有捕获到活体,已处于极度濒危境地。这些特殊种类的水生生物物种,在高原条件下生长普遍缓慢,补充群体少,生态结构简单,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方案(同名10655)

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方案(同名10655)

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方案(试行) 2010年5月12日 为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加强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实际,建立和开发我市本地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全市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方案。 一、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全市教育机构和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为宗旨,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突出教育性、教学性、指导性、规范性和实用性;采用先进实用的技术平台,发挥互联网及卫星宽带多媒体网络的优势,突出网络、远程服务的及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性;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完善信息资源评价、交流制度,建立信息资源准入制度,加快资源的征集、引进、开发和整合步伐;建立并完善各级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管理和应用指导服务体系,为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我市城乡教育均衡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优质信息资源服务。 二、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级管理。资源建设采取全市统一规划,全员参与,县(区)、学校分级建设管理机制。学校要立足于校本资源、特色资源的创建。 为加强对资源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新余市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中小学资源建设相关政策和建设方案,建立教育资源评审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全市中小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各校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采取各种途径,引导学校和个人积极提供教育资源,加强对资源建设的管理和应用推进工作,实现与全市优质教育资源的交互与共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