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迪基的分析美学

6迪基的分析美学
6迪基的分析美学

乔治·迪基的分析美学

在英美系统,美学主流为分析美学。60年代以后,新先锋派艺术(如“偶发艺术”、“环境艺术”、“人体艺术”、“生态艺术”、“最低限度艺术”、“观念艺术”等)对“艺术”概念本身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分析美学针对“艺术”概念也进行了长时间的争论。主要体现为“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之争。某些为新潮艺术提供解释和辩护的美学也随之出现。乔治·迪基的“惯例论”是其中最著名的学说之一。

为了了解迪基学说的背景,首先举三个典型的新潮艺术“事件”。

1915年,杜尚把一件题为《喷泉》(Fountain)的工厂出品的小便池当作艺术展品提交艺术博物馆要求展出。杜尚这种提交活动目的何在呢?沃尔特斯托里夫认为,目的就在于取消“艺术”作为一种审美的范畴:“当杜尚在博物馆中展出一只普通的小便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其目的是想使我们在静观中得到一种满足吗?我认为不是。……这里兴趣(interesting)的范畴已代替了‘审美’的范畴,有趣的不是对象本身,而是杜尚这一提交活动本身,他也正是为了提交活动本身才做这件事情的。所以,杜尚的小便池是个反艺术的例证,它决非为了满足我们的静观,……重要的是这一提交的姿态以及这一姿态的理由,而不是这种姿态所涉及的对象。在这种姿态中存在着一种对审美的否定。”

约翰·凯奇曾作钢琴曲《4-33》,它规定其演奏过程是:钢琴家出场,在钢琴前翻开乐谱,把手放在琴键上达4分33秒,然后合上乐谱退场。这就是所谓的4-33。整个音乐演出过程是寂静无声的。凯奇的目的并不在于用《4-33》来愚弄观众的耳朵,而在于他企图对传统的西方艺术观来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他不但取消乐音和噪音的区别,让生活中的嘈杂声进入音乐,而且还想取消声音和沉静的区别,认为发声的音响是有意识的,它处于意识的表层,往往是浅薄的,而寂静中的音响是无意识的,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类似印度佛教中的神圣境界。凯奇说:“艺术,如果你想为它下一个定义的话,那简直就是犯罪,因为它是和一切规则格格不入的。”

戏剧也同样如此。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ll)的戏剧《呼吸》(Breath)仅三十秒钟,仅有的表演就是舞台帷幕拉开达三十秒钟,台上空无一人,帷幕拉上时,演出就告结束。

一、乔治·迪基简介

乔治·迪基,美国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伊利诺斯大学艺加哥分校哲学教授。1956年以来一置致力于美学研究。起初持审美态度说,后来转向分析美学。但他不同意分析美学否定艺术的可定义性的主张,提出了“惯例论”美学。主要著作:《审美态度的神话》(1964)、《狭义艺术与广义艺术》(1968)、《艺术界说》(1969)、《美学导论》(1997)、《艺术与美学》(1974)、《艺术圈》(1984)等。《艺术与美学》是其代表作。

二、“惯例论”的基本内涵:艺术界的授予活动使艺术品成其为艺术品

“惯例论”(Institutional theory)可以说是当前西方最流行,并且被进行了最广泛讨论的一种艺术理论。乔治·迪基是惯例论的代表性人物,但是由于一些美学家不断对它提出批评,他在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

迪基最早认为,一件艺术作品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一)它必须是件人工制品;

(二)它必须由代表某种社会惯例的艺术界中的某人或某些人授予它以鉴赏的资格。

他解释说,上述定义中的第二个必要条件包含了四个相互联系的概念:

(一)代表一种对人工制品作用的惯例;

(二)授予人工制品以艺术作品的资格;

(三)作为艺术品候选者的存在物;

(四)鉴赏。

很明显,在迪基为“艺术”所设定的两个必要条件中,第一个条件只是初级条件,而第二个条件才是决定性的条件,它是惯例论的核心。一件人工制品要成为艺术作品,首先要得到“艺术界”的认可,这种认可也就是一种“授予”人工制品以“艺术作品”称号的活动。在《艺术与审美》中,迪基把“艺术界”置于惯例论的中心:“惯例是由艺术界的实践活动来决定的,艺术界的工作在一种常规的实践水平上执行,这种活动仍然是种实践活动并由此制定了一种社会惯例”。在迪基看来,正如“婚姻”是通过一种法律惯例授予男女个体以夫妻关系的地位,“哲学博士”是通过一种教育惯例授予个体以博士学位,“圣物”是通过一种宗教惯例授予某物以神圣地位一样,授予某物以艺术品地位必须也要以某

种社会惯例以前提:“与习惯法在一种法律系统中使男女双方的地位得到承认一样,……一件人工制品也能在被称之为‘艺术界’的社会系统中获得鉴赏的资格”。“某物之所以能成为艺术作品,就因为有人说:‘我把这件东西命名为艺术作品’”。②总之,在迪基看来,正如一个牧师对某人施行了洗礼而能使他进入教堂一样,一个艺术界的权威人士也能使一件人工制品进行洗礼而进入艺术界。杜尚的《喷泉》,沃尔特·德·玛利亚(Walter de Maria)的《高能棒》(Hi-gh Energy Bar),以及安德鲁·沃霍尔的《勃利洛牌肥皂盒》,无不都是经历了这种洗礼而成其为艺术品的。但迪基的“艺术界”概念曾由于它的模糊性而受到许多人的批评。

三、围绕“惯例论”争论

我们究竟怎样才知道一件人工制品被授予了艺术品的资格呢?迪基认为,当一件人工制品被挂于艺术博物馆中,一个戏剧在剧场中演出,这就是艺术品得到承认的征兆。对此有人提出批评说,由于艺术界授予某物以艺术品资格的力量是那样的松散,以致即使这种授予活动是成功的话,我们也决不可能说出其充分的理由。而且,洗礼是有仪式的,如果一件人工制品经过艺术界的洗礼而成为艺术品,那么迪基就有责任对这种仪式去作出必要描述。但迪基明显做不到这点,因此“洗礼”的说法就是大可怀疑的。

M.C.比尔兹利就曾尖锐地指出:“授予某物以艺术品资格”这种说法指的只是一种“地位”的授予,即某物作为艺术品的一种地位,但这未能解释清楚为什么一件艺术作品的本质只是一种“地位”问题。“地位”并不能真正说明艺术作品成其为艺术作品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否一幅绘画只有挂在艺术博物馆里才成为“艺术品”?谁才是“艺术界”的成员?阿瑟·丹陀认为“自选”成员也可以成为艺术界的成员,迪基也认为那些自认为是艺术界成员的人可以成为它的一员。但比尔兹利认为,这种“自授”是根本说明不了问题的。无论是管子工、哲学家、当铺老板都明显不能“自授“头衔。而且当某物在被授予艺术作品地位之前它究竟处在什么状态,如果象有的惯例论都那样,认为它是处于某种潜在艺术对象的状态,那么艺术与非艺术之间仍然没有一个确定的界限。在这种标准之内,整个分析将成为一种循环论证。例如印象主义画家莫奈、马奈和塞尚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在他们向艺术机构提出展览要求以前就已存在,并非“艺术界”授予的结

果。即使艺术作品有一种“可修订的所指”(revisable denotation),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作品可以是不同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某物成其为艺术品,仅仅是通过艺术界的自选或一个自选的艺术界成员进行再自选的产物。因此,比尔兹利下结论说:“毫无疑问,美学家的任务是要去解释为什么某些事物在它们被普遍承认为是艺术品之前就已经成了艺术品。而这正好就是给‘艺术’下定义的问题。”一个风景场面的观赏特征并不需要任何人的授予才存在:“这里并没有一种东西需要得到认可后才能被鉴赏,一座山在没有获得这种候选资格的认可之前就能被鉴赏。”

因此不难看出,迪基的惯例论要自圆其说,必须首先回答如下几个问题:(一)“授予”活动究竟能做些什么?

(二)“授予”的对象究竟是什么?

(三)由谁来“授予”?

(四)构成“授予”活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在比尔兹利看来,迪基并未对上述问题作出透彻的说明。而艺术作品之所以为艺术作品,并不能由一种本身就是十分模糊的“授予”活动来决定,一个赛马运动员之所以戴上赛马场的帽子,是因为他首先取得了参赛资格,而不是因为戴上了帽子他才具有参赛资格。同样,艺术作品不能单靠“授予”活动去获得“艺术作品”的资格,何况迪基的“艺术界”概念就像一个只有印第安人首领而没有普通的印第安人的社会一样,基本上是空洞无物的。

除了比尔兹利以外,迪基的惯例论还受到了另一些美学家的尖锐批评。当然它也有另一些拥护者。

有人曾把惯例论称之为“文化学理论”(culturological the-ory)。虽然乔治·迪基、M.·M.·伊顿、蒂莫西·宾克里(Timithy Bin-kley)等人的惯例论各不相同,但至少有两点是相同的。

第一,他们都把艺术特征化为一种文化现象,并把“艺术实践”、“社会实践”、“艺术界”、“社会惯例”、“文化实体”、“文化语境”、“文化解释尺度”等范畴看作是艺术的基本范畴。

第二,相对于传统美学的艺术概念而言,惯例论基本排除了“审美经验”、“审美态度”等与“审美”有关的概念,并经常用“艺术经验”或“对艺术作品

的经验”去代替“审美经验。”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要强调艺术是种文化现象而并非审美现象,强调文化语境在艺术作品解释中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文化语境呢?

我们可以以下面的例子来说明。杜尚曾在1919年把一张《蒙娜·丽莎》的印刷品用铅笔添加了胡子和山羊胡须,并冠以《,因此它只是一幅简单的《蒙娜·丽莎》的印刷品。但在惯例论者看来,由于《,因此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作品。尽管这两张印刷品在画面上没有丝毫区别。

尽管惯例论认为一件艺术作品的意义要依赖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这种看法无可非议,但首先的问题是杜尚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一张《蒙娜·丽莎》的复制品未经任何加工,只不过加上一个标题就成了艺术作品,那么艺术家“制作”的必要性就无形之中被取消掉了。

我们并不否认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受特定的文化背景所支配的惯例活动,艺术之所以能被社会成员所接受,就因为它服从于一定的惯例。这一点柏拉图也早已有所论述。比尔兹利虽然批判了迪基的惯例论,但他并不完全否认惯例的作用。

我们可以承认,艺术并不是偶然的,它在本质上是惯例化的。包括艺术活动在内的所有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一种反复循环的活动,正是惯例化的基础上,一些实践活动和另一些实践活动相联结,形成了某种类似于体制性的东西,通过不断执行而被称之为惯例。“一种惯例的标志是一种聚合性实体(collective entity),它通过一系列持久的实践而具有特色,在宽泛的意义上它通过一种权力的维持和连续所具有的权威性去保持或改造实践活动。”比尔兹利还引证了伊丽莎白·安斯康倍(Elizabeth Anscombe)的看法,对两种不同的行为作出区别,一种是惯例的,另一种是非惯例的。安斯康倍说:“我欠杂货铺钱,这一陈述并不是一种对惯例的描述,而我给某人一个先令,却包含着一种对这个国家中流通货币及货币惯例的描述”。

从这些对惯例概念的解释中,我们看到这个概念是并无神秘性可言的。它之所以在某些惯例论者的论述中变得复杂起来,首先是因为他们想把一些“反艺术”的先锋派作品纳入到惯例论艺术概念的保护之下。例如阿瑟·丹陀(Arthur Danto)认为: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herg)和克拉斯·奥尔顿伯

格等人的先锋派代表作品之所以被人们认可为艺术,是因为“把某些东西看作艺术,需要的是那种眼睛无法辨明的条件:一种艺术理论的环境,一种艺术史的知识,一个艺术界”。(阿瑟·丹陀:《艺术界》,载《哲学杂志》,1964年10月号。作为惯例论重要概念之一的“艺术界”首先出现于这篇文章。丹陀认为艺术界由博物馆、管弦乐队、剧场、文学杂志、出版家、艺术俱乐部、艺术基金会机构、芭蕾团、艺术商等所组成。“艺术界”是惯例概念所能覆盖的一个松散的群体。)并认为作为艺术作品的《勃利洛牌肥皂盒》和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勃利洛牌肥皂盒的区别是:“某种被艺术界接受了的理论,阻止了(一件艺术作品)衰变为一件现实事物。”

在丹陀看来,惯例不是一种约束艺术家去进行创造的约定俗成的东西,相反,那种阻止《勃利洛牌肥皂盒》衰变为一件现实事物的力量是一种艺术理论的作用,而艺术理论总是由艺术界制造出来的,是某种艺术理论才使某种艺术成为可能,而不是相反,否则,象拉斯柯洞穴的岩画就决不能被看作为是艺术,即使它早就存在。

在另一篇文章中,丹陀还提出了“边缘性”(aboutness)概念,认为“当某物被认作为艺术时,它获得了某种东西。”按照他的看法,正是这种“边缘性”保持了艺术作品与现实之间的空间开放性,从而阻止了艺术作品衰变为现实事物。丹陀认为,辨明艺术作品与其它事物的区别决非易事,只有艺术理论才能理解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依靠了艺术理论,才构成艺术的领域,所以艺术理论的运用除了能帮助我们辨别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外,还在于它能使艺术成为可能。”

柏拉图曾说过:画家的床是对现实的床的一种模仿。而在丹防看来,罗伯特·劳申伯格的《床》虽是一张真床,但并不能就此把它排斥在艺术之外。能对这一点加以证实的是它是艺术博物馆的一件展品,而它之所以成为一种艺术展品也就是艺术理论在起作用。

丹陀进而认为,当我们说某物是艺术作品时,我们是在一种特殊方式中使用“是”这个词的。在“某物是件艺术作品”谓语“是”是一种艺术作品身份证明的“是”。这种对“是”的用法需要一种专门的理论去对它作出解释。需要一种能阻止博物馆中的床衰变为现实的床的理论。而当人们接受《床》是件艺术

作品时,这是按照艺术界中通行的理论而获得其有效性的,而这一切,首先要依赖于我们所属的文化。把某物看作艺术,也就是从物的王国走向了意义的王国。艺术界为了使某物获得鉴赏的候选资格,就必须和艺术家一起共同承担起确定什么是艺术的理论。这种看法当然与传统的看法大相径庭,它把“艺术作品”看作纯粹是种理论的产物,并非由作品本身来决定的。艺术博物馆在实际行使某种理论的权利时,它可以把某物认定为“是”艺术作品,当然也可以把同一事物认定为“不是”艺术作品。

“艺术作为对文化的一种判断”这种说法始于当代雕塑家罗伊登·垃比若维茨(Royden Rabinowitch)。他在1984年剑桥大学所作的一次讲演中,认为艺术对文化所作出的判断就象一处陈述,它告诉人们关于某种文化事实。艺术发现了一种去唤醒人类意识的手段,艺术作品也就是文化判断的具体形式,艺术家对文化的判断就体现在作品之中,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能使人看到它在文化判断方面所显示的可能性。当艺术对文化作出判断时,读者从作品中得到了文化熏陶,不但能看到这种判断的“论点”,而且他自己也能作出同种性质的判断。在拉比诺维茨看来,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与审美因素无关,艺术作品既不是艺术家审美判断的结果,也并不要求人们对它进行判断。因此,传统美学中审美判断的概念应该由文化判断所取代。

理查德H.贝尔(Richard H.Bell)在对当代美国先锋派雕塑家阿尔韦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ncometti)的分析中,也把艺术看作是种文化现象。他引证安德烈·马尔罗的话说:艺术所建立的世界是我们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从属于我们的世界,它以许多方式既增添又批判着我们的文化。艺术帮助我们去考察自己的创造物,从而使我们对文化现象的某些方面弄得更清晰。

许多先锋派的理论家都赞成艺术是一种文化判断的说法,其中有一点是不言自明的,那就是这样一来,就可以完全把审美因素从艺术中排除出去:艺术从来不是审美的,而是文化的。

反对用审美来为艺术下定义的博丹·齐米多克也主张:“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艺术的限定中,文化的语境关系具有它最后的发言权”。

艺术是不是一种文化现象?这是毋庸置疑的,正如W.坦塔基威兹所说的那样:“经过了二千年发展而建立起来的艺术的概念包含了许多特质,首先,它意

味着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并不就能用文化来对艺术下定义。正如你不能用两栖动物来对青蛙下定义一样,尽管青蛙是两栖动物的“一部分”。文化能包含艺术,但不等于艺术,它的含义要比艺术宽泛得多,因此用文化来对艺术下定义,正好比用两栖动物来对青蛙下定义,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当然也有先锋派艺术家反对用文化来对艺术下定义。让·迪比费甚至认为文化对艺术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它只能对艺术家的创造力起扼制作用,因此他几乎反对自希腊以来的所有欧洲文化传统。

马西娅·米尔顿·伊顿认为,惯例论是为适应二十世纪诸如“铸造艺术”、“最低限度艺术”、“偶发艺术”、“概念艺术”这些“新”形式而设置的艺术理论。正因为洒泼画、汤罐、便壶都进了艺术博物馆;音乐内则传出喧闹的噪音,以致于煎鸡蛋和砸钢琴的声音都成了音乐;一个词的翻来覆去的重复成了诗,所有这一切都向今天的艺术理论家提出了问题。“结果使愈来愈多的观众愈来愈难以把艺术作品和其它任何东西区别开来,艺术变成为无论任何人说它是什么它也就是什么的东西。”惯例论正是从这样的背景中产生出来的。伊顿虽自称为惯例论者,并认为惯例论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语境论的方法,但她不同意迪基的惯例论,并提出了她自己对艺术的定义:“X仅仅当它是一件人工制品之时,它才是艺术作品。它必须在这样的一种方式中加以探讨:它所有信息都涉及产生它的历史,并使观众去注意它的内在特质,在一种审美传统中去注意它的价值”。

伊顿强调文化背景在艺术形成中的作用。认为对我们显得重要的色彩和韵律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中就可能显得无关紧要。她曾多次提到美国哈特福德由36块巨大圆石组成的圆石群,它们是由卡尔·安德烈(Carl Andre)称之为《石场》(Stone Fields)的一件艺术作品,它们的意义只有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有所理解,而这类作品的目的就在于要引起观众对艺术和艺术本质的思考。

在最近出版的新著中,伊顿重申了她过去的观点:“我深受惯例论影响而发展了一种惯例的定义,我深信我已避免了迪基惯例论中容易受到攻击的那些意见。如果我们考虑到那些被人们称之为‘艺术’的事物,那么我们迟早都会明白这里并不存在那种能把艺术与非艺术区别开来的事物的特质。而二十世纪的艺术正是在这一事实面前获得其主要特征的”。所以她并不想为艺术寻找标准,在她看来,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尤其是那种把艺术作

品视为有其特殊物质属性的观点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

T.J.迪夫利也是惯例论的拥护者。他认为一件艺术作品的性质正好与那种“授予小说以小说的资格,授予戏剧以戏剧的资格”的活动相并行。但除此之外,“提交”(submitting)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对惯例作出说明。例如画家把一幅画提交给画廊要求展出,也就是要求赋予它以艺术作品的资格。因此,“X 是一件艺术作品”其真正的条件是“X在一种惯例状态中被展出。”

他认为只有“艺术团体”(republic of art)才具有授予某物以艺术品资格的权利。艺术团体包括创作者、演出者、专业批评家和观众。迪夫利虽然清楚地看到了惯例论循环论证的缺陷:艺术作品由艺术界所决定;艺术界由艺术家所决定;艺术家又由艺术作品所决定。但他又认为只要在“艺术团体”前面加上“最早的”或“自选”的,那么这种“最早的艺术团体的成员”就可以避免循环论证。而实际上,迪夫利的“艺术团体”和阿瑟·丹陀、乔治·迪基的“艺术界”一样,同样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惯例论虽经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去使之完善化,但一些关键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迪基的惯例论留下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艺术界”的性质,它的最早成员从哪里来。如果艺术界的任何成员都有资格进行“授予”活动,那么当他们的意见产生分歧时,又以什么标准去区分艺术与非艺术?威廉L.布利策克(William L, Blizek)曾指出,一件人工制品究竟能否成为艺术品,实际上并不取决于艺术界,而仅仅取决于某个人。因此,一些被承认为艺术品的人工制品,也可能会被那些自认为是艺术界成员的人所否定,如果“艺术界”本身处于分裂状态中,那么又有谁来真正代表艺术界来进行权威性的授予活动呢?

对于象杜尚《喷泉》这类的作品,迪基认为只要杜尚本人授予了这件现成物品以艺术作品的地位,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最初感到震惊的观众最后就会不得不默认它的地位,甚至对它采取鉴赏态度,相信这就是所有艺术作品取得其他地位的必由之路。但玛丽·玛瑟西尔认为这种授权“被发现的事物”或现成物品以艺术品资格的活动是根本不可靠的,因为究竟由谁来进行这种授予活动仍然是不确定的。

由于惯例论(尤其是迪基的惯例论)主要目的是想把一些激进的先锋派艺术形式纳入到惯例论的艺术定义可以覆盖的范围之内,因此惯例论和它的反对者

之间的争论,实质上是针对先锋派作品究竟能否算是艺术的争论。

马歇尔·科恩(Marshall Cohen)认为,并非所有事物都能成为艺术作品,不能供鉴赏的事物就不是艺术品:“日常用的图钉,廉价的信封,马路餐馆中的塑料刀叉,……所有这一些都不是艺术作品,……杜尚的小便池也同样如此”。他认为迪基想把杜尚的某些“现成物品”看作是艺术作品,这未免把事情想得太容易,一件事物是否是艺术作品,并不依赖于任何人对它所作出的艺术定义:“正如我不能向别人允诺明天准会下雨那样,当我认为X是件艺术作品时,它并不就会变成一件艺术作品”。而迪基在对这一批评的答复中,则坚持认为杜尚的《喷泉》只要我们象对待艺术作品那样去对待它,它就是一件艺术作品。

四、迪基对“惯例论”的修正

1修订“人工制品”的含义

惯例论的核心是“授予”活动,但正是由于这一点惯例论受到许多人的批评。迪基由于愈来愈承认授予活动并不能象他最初所设想的那样能构成艺术的本质,因此在他的新著《艺术圈》中基本上已放弃了“授予”的概念。这样,新的惯例论只剩下了两个条件:

(一)它必须是件人工制品;

(二)它是为提交给艺术界的公众而被创造出来的。

比之于原来的惯例论,新的惯例论显得愈来愈单薄了。剩下的主要是人工制品的概念。在《艺术圈》中迪基重申过去他主张有两种不同的人工制品的概念,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在《艺术与审美》中,迪基主张有两种人工制品的概念,一种是由艺术家的创造或实际操作制造出来的人工制品,另一方面一种则是艺术界授予某种非人工制品(例如一块未经加工过的漂浮木或示经艺术家本人加工的机械制品,如杜尚的小便池)。“而现在我则认为过去我把人工制造性看作是种授予的结果则是一种错误。一件人工制品必须是以某种方式制造出来的东西”。不过迪基仍然认为漂浮木是人工制品,因为把一块自然形成的漂浮木拣起来并挂在墙上,也是完成“人工制造性”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种“授予”活动。并认为可以以下面的具体实例来说明什么人人工制品,什么不是人工制品。

例(一):某人拣起一块漂浮木,把它扔在海滩另一个很远的地方。

例(二):某人拣起一块漂浮木,用小刀在它的末端削成一个把手,在它的

另一末端削尖,把它做成了一把用来刺海浪中比目鱼的鱼叉。

例(三):某人拣起一块漂浮木,未经加工,把它用来挖沙洞。

例(四):某人拣起一块漂浮木,未经加工,挥舞它用来吓唬一条狗。

例(五):一个熟悉艺术界的人拣起一块漂浮木,并把它拿回家挂在墙上,虽未对它作任何加工,但却有意识地象呈现一幅绘画的特征那样去呈现它的特征。

例(六):一块漂浮木被远远扔掉后,在没有任何艺术语境关系中被拣起并被挂在墙上(但它挂在墙上显得很协调)。

例(七):一个世界著名的艺术家指着一块漂浮木称它为艺术,(就象看待一件雕塑作品的特征那样去看待它的特征)并主张它就是艺术。

按照迪基的看法,(二),(三),(四),(五)都是人工制品,而(一)、(六)、(七)则不是人工制品。(二)、(三)、(五)的情况是漂浮木虽未给加工。但由于具有明显的使用目的而能成为人工制品;而(一)、(六)、(七)情况下的漂浮木即未经加工,也未被服务于使用目的,因此不能算是人工制品。不是人工制品当然也就丧失了艺术品的根本条件。

迪基写道:“在(三)和(四)的情况下,漂浮木被制成一件工具或一件武器,并通过使用被置于人工制品的单位。这种情况是和(二)有所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漂浮木未经加工就被当作工具或武器来使用,也没有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但一块未经加工的漂浮木在什么样的精确意义上是件人工制品呢?在漂浮木被当作鱼叉的情况下,所谓人工制品是种复合对象,……一块未经加工也未经使用的漂浮木是种简单对象,而一块经过加工又经过使用的漂浮木是复合对象,复合对象之所以成其为复合对象,就因为原来的(简单)对象在一个代理人的手中已经历了一种变化。”

很明显,如果说在《艺术与审美》中,迪基认为一件人工制品之所以能成其为艺术品,主要依赖于艺术界的一种“授予”活动的话,那末在《艺术圈》中,他认为一件艺术品之所以能成其为艺术品,首先要依赖它是一件人工制品。但值得注意的是,迪基这里所指的“人工制品”的概念和传统美学的人工制品的要概念有所区别,在他看来,未经加工的漂浮木仍然可以是人工制品2。迪基之所以抓住“漂浮木”不放,就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为先锋派的“现成物品”保留

一席之地,艺术家通过选择,就能把未被加工过的自然物或机械制品提高为艺术。这种看法当然与传统看法大相径庭。例如杜威就说过:“在一定时间上存在的自然并不是一件已经完成的艺术作品而是一种需要艺术去进行加工的材料”。

2 强调提交而非授予

在《艺术圈》中,迪基接受了一些美学家对惯例论的批评,决意“尽可能对艺术本质的框架本身作出描述”。新的艺术定义可以概括为如下五个方面:(一)艺术家创造作品时分担着对作品的理解;

(二)一件艺术作品是为呈现于艺术界的公众而创造出来的人工制品;

(三)所谓“公众”,也就是对理解艺术客体有所准备的人;

(四)艺术界也就是艺术界体制的总和;

(五)艺术界体制也就是由艺术家向艺术界公众所提供的艺术作品的框架。

新的惯例论由于取消了“授予”活动,因此它变得更为空洞无物了。正如罗伯特·斯特克所指出的那样,它有三个明显的缺陷:

(一)不能对艺术与非艺术的人工制品作出明确区别;

(二)新解释并不比原先的解释更清晰。

(三)它未能表明,惯例的框架是艺术的必要条件。②

新旧惯例论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则是相同的,那就是循环论证:艺术家是由艺术作品来作出决定的;艺术作品又是由艺术界的成员来决定的,艺术界的成员是由艺术界来决定的;艺术界是由艺术界体制来决定的,而艺术界体制又是由艺术家来决定的,如此循环不已。

象过去的惯例论一样,迪基当然也清楚,新的惯例论并没有克服循环论证,但他并不认为这样是一个问题。迪基为了解释艺术的定义,说明什么是艺术界体制,曾便举了原始社会中某人创造一件木雕动物形象,认为只要艺术框架不存在,这样木雕就不是艺术品。“当创造者再现一个形象仅仅认为只是再现一个对象,而没有任何一种认识结构进入到这种再现中去,他就不可能把这种再现对象当作艺术来理解。某些人容易犯把艺术等同于再现的错误,……一旦这种错误被排除之时,我们就能看到,创造者并不能把他的创造看作是艺术,在此它也就不成为艺术”。

迪基的这种看法实际上只是一种猜测。首先,在原始社会中很少有随便雕刻

动物形象的做法,在万物有灵论的支配下,任何雕刻都并不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这一点保罗S.温格特在《原始艺术》一书中说得很清楚。他说:“是宗教信仰的需要决定着原始艺术在在原始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宗教信仰的巨大差异,也决定了各地区原始艺术的差异”,“精灵或它的符号化在祭礼仪式举行之前就已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用于祖先崇拜、精灵崇拜或神祗崇拜的雕刻作品总是在事先就准备就绪,并有一定的贮备。”②因此,雕一个动物木雕玩玩的想法是天真的想法,在原始人那里,它代表着一种精灵的替身。这里极本不存在迪基所说的那种“艺术界框架”(artworld framework),而只存在着原始宗教的框架,正因为这些雕刻的偶象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而是一些危险的精灵的替身,因此它们在祭礼仪式之后,绝大部分要被焚毁,以免精灵作祟。但是,这些和“艺术界框架”完全无关的原始宗教的工具,仍然可以成为艺术,这一点我们前面在谈到艺术博物馆体制的作用时已经说过了。总之,一件人工制品能否成为艺术作品,并不象迪基所说的那样,仅仅取决于作者意图,具有“艺术”观念的创造者,不等于他创造的木雕一定就是艺术作品;反之,不具有“艺术”观念的创造者,不等于他创造的木雕一定就不是艺术作品。只要一件人工制品具有巨大的表现力,它也就是艺术。从解释学观点看,迪基的“艺术界框架”至少也是一种“意图的谬误。”

杰罗乐德·莱文森(Jerrold Levinson)在提出他的“历史主义”艺术观时,也批判了惯例论。他认为并非所有事物都能成为艺术作品。惯例论的错误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惯例论违背了人们普遍认同的一种直觉:一件艺术作品和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有趣的联系。

(二)惯例论否认艺术制作是重要的活动,艺术作品除艺术价值外还有制作价值。

(三)惯例论试图把杜尚的“艺术制作”置于问题的中心,但杜尚的作品却是对常规艺术作品的嘲弄和挑衅。

(四)无论“艺术作品”的候选者是否出于鉴赏需要,惯例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是能令人满意的。

最近,由于迪基在他的新著中已不再涉及惯例论,因此关于它的讨论基本上

已告一段落。从这一讨论的过程来看,由于迪基轻易地放弃了“授予”活动重要性,经修改后的惯例论实际已变得更为空洞无物了。

五、迪基学说简评

迪基过于认真地看待新潮艺术,于是永远也不能真正解释“惯例”的含义。事实上,与其用“惯例”,不如用“巫术”(集体巫术),更能解释这种“艺术”。布尔迪厄也许更为正确。

自由女神像的美学特征分析

自由女神像的美学特征分析 【内容摘要】一个多世纪以来,耸立在纽约港湾的贝多罗岛(又名自由岛)的自由女神铜像已成为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的象征,永远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进入纽约港的船只上的乘客可以看见屹立的自由女神高举自由火炬。对成千上万个来美国的移民来说,自由女神是摆脱旧世界的贫困和压迫的保证,自由女神像成了美国的象征。 【关键词】纽约自由女神像自由 【Abstract】For more than a century, stands a bronze statue of liberty on Liberty Isl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law has become a symbol of friendship between the people, always an expression of lofty ideal USA people for democracy, freedom. Into New York harbor on ships and passengers can see the statue of Liberty stand holding high the torch of freedom. To USA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immigrants, the statue of liberty is to get rid of poverty and oppression of the old world assurance, Statue of Liberty has become a symbol of America. 【Key words】New York Statute of liberty Rreedom 一、女神的起源 旅游美国,必游纽约;旅游纽约,必去瞻仰自由女神雕像。这已是人们的共识。 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女神雕像原本来自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基础的发生了大革命的法国,是酷爱自由的法兰西人民,为纪念美国获得自由独立一百周年而铸造的, 由法国著名的青年雕塑家巴特尔地(BARTHOLDI)设计。【1】1865年,他最初提议,这立刻便得到了法国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并积极捐资,共筹款25万美元。雕像的一些庞大物件,是由设计艺术家和工艺师亲自监督装船,1886年,远涉重洋赠送给美国。在女神雕像身上,凝聚着法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旨在弘扬争取自由、维护自由的精神,所以她早已成为自由民主理想的一种外化表征。 二、女神的外观 自由女神像重45 万磅, 高46 米, 底座高45 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纪念性建筑, 其全称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 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2】整座铜像以120 吨钢铁为骨架, 80 吨铜片为外皮, 被30 万颗铆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铜像内部的钢铁支架是由建筑师约维雷勃杜克和以建造巴黎艾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的法国工程师艾菲尔设计制作的。 女神双唇紧闭, 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着罗马古代长袍, 昂首屹立,神情肃穆,凝视远方,右手高擎长达12 米的火炬,,左手紧抱一部象征《美国独立宣言》【3】的书板, 上面刻着宣言发表的日期“1776.7.4”。脚上残留着被挣断了的锁链, 象征暴政统治已被推翻。花岗岩构筑的神像基座上, 镌刻着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琪一首的十四行诗《新巨人》: 送给我 你那些疲乏的和贫困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 你那熙熙攘攘的岸上被遗弃的可怜的人群 你那无家可归饱经风霜的人们 一齐送给我 我站在金门口 高举自由的灯火【4】 这诗句岂不正是自由女神发自肺腑的心声,诊释出了她慈母般诚挚的爱心和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作为研习中国书画的一名学生,也许对中国的传统美学体会更多更深刻一些,兴趣也更浓。可以说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下面从以下几点试析:人生哲学,独特性,人生美艺术美,其价值。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体现在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这种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其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

dgs设计美学习题1

一、选择题 1.[ D ] 下列( D )书中指出建筑是一种最引人注目的工业艺术? A.《应用艺术和结构艺术的风格》 B.《艺术手工艺美学》 C.《通俗美学》 D.《艺术分析》 2.[ A ]材料、结构、形式和功能成为任何人工产品所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其中(A )是产品的物质基础? A.材料 B.结构 C.形式 D.功能 3.[ B ]完形心理学是由德国心理学家( B)开创的。 A.马赫 B.特墨 C.本泽 D.苛勒 4.[ C ]与产品相关的技术包括不同的三个方面,以下( C )个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 A.产品技术 B.生产技术 C.科学技术 D.操作技术 5.[ C ]所谓经济的合理性指可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一下说法正确的是(C )? A.减少投入,增加劳动消耗 B.增加产出,增加能源消耗 C.提高产品的功能,降低原材料消耗 D.降低产出和能源消耗 6.[ A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 A )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 A.弗洛伊德 B.赫尔巴 C.费希纳 D.荣格 7.[ D ]( D )在建筑学领域中明确地提出了“形式依随功能”的观点? A.居维埃 B.达尔文 C.穆特修斯 D.沙利文 8.[ D ]波特兄弟在《市场要素设计》一书中列举了五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分别给出它们对使用性能、人机特性、审美要素和工艺性的侧重顺序。其中普及型高尔夫轿车是把( D )放在首位? A.使用性能 B.人机特性 C.审美要素 D.工艺性 9.[ B ]据有关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各国文献中对文化的定义已经达到( B )多种。 A.164 B.250 C.264 D.150 10.[ A ]下列( A )不属于我国历史上不同地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文化? A.中国文化 B.齐鲁文化 C.楚文化 D.两广文化 11.[ C ] 19世纪初叶,物质产品的生产出现两种不同的趋势,下列( C )符合手工艺单件生产的产品? A.设计简陋,能为广大消费者接受 B.注重装饰,价格低廉 C.精工细作,只能为少数有钱阶层消费 D.制作粗糙,价格昂贵 12.[ A ]设计美的性质、构成,设计美的类型、风格,设计的文化意蕴,设计的形式美,设计的创造性和设计美的境界等等属于( A )。 A.设计产品的美学性质 B.设计过程的美学问题 C.产品消费的美学问题 D.设计美学史问题 13.[ D ] “设计观念要从社会需求和技术可能性两者的综合中产生的”,这句话是( D )提出的? A.布鲁斯.阿舍 B.西蒙 C.阿西莫夫 D.麦克可若 14. [ A ]对美作出全面分析,从而使人能够区分美与善、审美价值与功利价值的第一位哲学家要算( A )? A.康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保罗.苏里奥15.[ B ]以下( B )不属于绘画形式构成的三大要素? A.色彩造型 B.色调关系 C.艺术变形 D.几何程式 16.[ D ]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其文化可以粗略的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包含以下四个层次,其中( D )是文化的核心层面。 A.物态文化层 B.制度文化层 C.行为文化层 D.心态文化层 17.[ D ]人文主义艺术的特点是( D ) A.再现性,非具象性 B.再现性,直觉性 C.具象性,直觉性 D.再现性,具象性18.[ A ] “语言比任何东西都更适宜于使人了解符号学的性质”是( A )说的? A.索绪尔 B.苛勒 C.海伦 D.查.桑.皮尔斯19.[ C ]设计美是一种特殊的美,涉及设计美感构成中快感地位问题,还表现在设计美具有理性美的 1

《影视美学》内容大纲

《影视美学》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全面认识20世纪60年代之前电影美学理论的代表流派,系统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思想及其特点,对早期电影艺术的发展状况与电影美学理论的发展流变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之前) 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 第二节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与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 第三节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 < 第四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 第五节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和理论贡献(重点) 1、识记: | (1)电影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闵斯特堡、阿恩海姆)及其主要观点 (2)电影文化学的代表学者(巴拉兹)及其主要观点 2、理解: (1)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影响 (2)先锋派电影运动的美学主张 (二)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的主要概念、核心思想及其发展阶段(重点) 1、识记: (1)蒙太奇的完整内容与概念内涵 (2)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3)“电影眼睛派”与“库里肖夫效应”的含义 … (4)普多夫金对电影蒙太奇的分类 2、理解: (1)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核心思想与理论贡献 (2)普多夫金与爱森斯坦在蒙太奇理论上的异同

3、应用:蒙太奇美学的总体特征及其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贡献和价值 ! (三)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的美学观与类型电影的概念、特征(重点) 1、识记: (1)“戏剧化电影”的含义 (2)“类型片”的含义 (3)好莱坞类型片的分类 ( 2、理解: (1)戏剧化电影的美学特征 (2)新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点 (3)从观众审美心理的角度看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产生 (四)纪实性电影美学的主要代表及其核心思想(次重点) 1、理解: (1)巴赞的电影影像本体论与电影语言进化观 (2)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论”的核心思想与基本特点 2、应用:纪实性电影美学总体特点与理论局限 (五)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产生背景与美学特征(次重点) * 1、识记:“新浪潮”电影的概念 2、理解: (1)法国电影的“新浪潮”与“左岸派”产生的社会根源与思想根源 (2)“新浪潮”与“左岸派”电影的美学倾向 (六)欧洲现代派电影的美学特征(次重点) } 1、识记:“现代派”电影的概念 2、理解: (1)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美学思潮对现代派电影的影响 (2)现代派电影美学在电影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上所进行的探索(七)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美学观(一般) | 1、识记: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美学革命 2、理解:柴伐梯尼在电影美学理论上的贡献与局限 第二章现代电影美学理论

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

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 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 内容简介: 歌者不仅要演奏乐器,还要自己做乐器,声带、肺等器官是父母给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乐器,所以要想把歌唱好,歌者先要把乐器做好。这个乐器做不好,就会出现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只能唱响不能唱轻、只能唱刚不能唱柔的现象,影响歌曲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歌者不仅要演奏乐器,还要自己做乐器,声带、肺等器官是父母给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乐器,所以要想把歌唱好,歌者先要把乐器做好。这个乐器做不好,就会出现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只能唱响不能唱轻、只能唱刚不能唱柔的现象,影响歌曲情感的表达。作为声乐教师,我们总会在平时的训练中忽略发声训练,甚至有许多青年教师并不知道发声训练的意义与地位,而这正是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必须加强的训练方向。 一、建立固定的练声习惯众所周知,强迫去完成的事情,即使去做了也不会获得好的效果。因此,在练习时,把练声当成一种兴趣远比当成任务来完成更有效果。而要把声乐练习当成兴趣,就必须先从思想上建立固定的练声习惯。学生抵制练声的原因,常常是因为觉得练声是一种任务,它限制了自身的卞动性和乐趣。特别是在规定情况下去练习自己不想学的东西,不仅找不到感觉,还会越练越别扭,心情急躁。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随意选择一些自己想听的音乐,看看乐理基础方而的书籍,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练声计划变得可行

起来。此外,对于练声的目标也应该给自己定一个期限。比如,有的学生在平时不练声,等到上声乐课时,前一天才加倍练习,这样的练习并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所以,在声乐练习时间的管理方而,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略有紧迫感的,可以让自己不断努力的时间期限,让学生建立固定的练声习惯。 二、明确发声练习的目的发声练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歌唱者的发声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调动生理机能发声,保证各个歌唱器官能够协调运作,这样就有助于歌唱者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让他们保持较好的发声状态。要达到这一目的,歌唱者必须要灵活掌握各种声音技巧,并接受系统的、有规律的、有针对性的发声练习。因为良好的发声技术能够提高歌唱表现力,为优美的演唱服务。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发声状态,对日常练习中随意自然的发声习惯进行相应调整,并以歌唱时的习惯和状态要求自己,巩固自己的发声状态,将良好的状态融入到歌唱中去。明确了练声目标,自然就会达到利一学的练声效果。 三、掌握发声练习的几大要求 1.呼吸。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如何使用气息、如何控制气息。这是因为气息是声乐功能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决定着歌唱的好坏。演唱者只有充分认识呼吸的重要性,才能在歌唱发声练习中练好呼吸基本功。 喉咙。喉咙作为歌唱发声训练的关键要素,是歌唱者必须要掌握的声乐技巧。歌唱者既要学会打开喉咙,又要学会稳定喉咙。部分歌唱者在声音上这样那样的毛病都与喉咙有关,他们往往在歌唱时无法

试论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一)

试论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粹和谐思维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最高审美标准;“协调之美”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始终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善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思维方式;“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标准、规律的科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完整的美学学科,但却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研究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粹,对于丰富中国现代美学,促进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和之美 所谓“中和”,是指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易传》中有关“中和”的论述不下三十处,其中凡带“中”的卦艾都是吉卦、吉艾。“凡吉占都是因为能‘正中’、‘得中’、‘中正’、‘黄中通理’等”。这说明当时人们对“中和”、“执中”、“尚中”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种“执中”、“尚中”的中和思维在儒家学说中得到了发展,并逐步演化成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除了受“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外,中和思维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和思维的理论基础。“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方面采取“适度”原则,反对“过”与“不及”。从哲学视角看,中和思维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的表现。辩证法认为,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度两端的关节点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因此,凡事必须掌握“适度”的原则。中和思维正是对“度”的正确把握。从伦理学的视角看,“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孔子明确提出了“中庸之德”的观点。《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在孔子的影响下,荀子一也主张根据“中庸之道”来修身养性,培养中和思维。 从美学的视角看,“中和”是儒家的最高审美标准。《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主张执两用中,注重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在做人方面,孔子认为“中和”是君子应有的美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Lzl在艺术创作方面,孔子评价《关唯》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实现了“中和之美”。《乐记》把“中和”作为音乐的审美标准,认为“中和”是音乐的本质,以“中和”为美;“乐者,天地之中和也”。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和之美”成了中国历代艺术家推崇的审美标准。与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相比,西方古代也有讲“中和之美”的学者,只不过时间稍晚于中国。德漠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虽然也谈及过“中和”问题,但未能展开。在古希腊,对“中和”或“中庸”研究最深刻的人是亚里士多德。他明确指出:“过度与不及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他还说:“人们对于优秀成果的评论,习惯说增一分则过长,减一分则过短。这就是说过度与不及都是对优秀的破坏,只有中道才能保持它”。川可见,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之美”与中国传统的“中和之美”十分相似,反映了人类审美思维方式的共性。但西方的中道思维未能传承下去,后来被西方近代的“对立思维”所取代。而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却一直延传到今天。因此,可以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审美思维方式的显著特色。 二、协调之美 所谓“协调”是指事物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各种相关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协调或和谐是世界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这就是说,物以和为常,协调和谐是万物共存的一种稳定秩序,认识了“和”,也就认识了事物的规律,认识了规律(常),人就变聪明了。《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荣亡”;“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善以成”。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必须遵循

从设计美学角度看设计作品.doc

从设计美学角度看设计作品 设计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对设计领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尤其是设计美学领域的审美学说,对设计师来讲,更是衡量其作品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下面,我就选取古今中外历史上几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从设计美学角度简要分析一下。 一、唐代曲辕犁 唐代曲辕犁设计精巧,同时亦符合一定的美学规律,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犁辕有优美的曲线,犁铧有菱形的、V形的,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下面,我就从功能美、形式美、材料美和结构美四个方面分析一下。 1、功能性分析 功能美不是“有用即美”,而是使用价值和技术美的结合,在注重物品使用价值的时候不能忽略了其技术性。 与直辕犁相比,唐代曲辕犁的设计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不仅可以通过扶犁人用力的大小控制耕地的深浅,还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有很高的劳动效率。犁架加大,显得更加稳定,便于在耕地时的控制,犁铧多为V形,尖头更加锋利,便于入土。曲辕犁的使用功能相当完善,使用性加强。同时,从技术美学角度看,唐代曲辕犁的设计更加先进,犁的规格、种类多样,形制亦因需要而有差异。犁铧、犁壁、犁头等也是根据需要而不断改进,技术含量可谓相当高。 2、形式美分析 唐代曲辕犁在形式上,可谓达到了一种均衡与稳定的美学效果。均衡与稳定,是美学规律中重要的一条。均衡是指造型物各部分前后左右间构成的平衡关系,稳定则是指造型物上下之间构成的轻重关系,给人以安定、平稳的感觉。 在唐代曲辕犁造型中,以策额为中线,左右保持着等量不等形的均衡;从色彩上看,木材的颜色是冷色的,而铁也是冷色,可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犁铧为V形,是一种对称,可以给人以舒适、庄重、严肃的感觉,对称本身亦是一种很好的均衡。稳定,则主要表现在实际稳定和视觉稳定两方面。无论从造型上看还是从视觉平衡上看,都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3、材料美分析 唐代曲辕犁的用材主要是木材和铁。二者皆为冷色,极易达到平衡。而且,唐代时候的冶铁技术已十分成熟,铁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种器物上。这样,唐代曲辕犁的设计,就更加经济适用,适合于普通老百姓的购买和使用。而且,木材和铁,二者均为冷色系的实物,搭配起来很容易,不会显得突兀。 4、结构美分析 在产品造型中,变化与统一是一条很重要的美学规律,为取得产品造型的变化与统一,主要采取的造型手法是:在变化中寻统一;在统一中寻变化。 在唐代曲辕犁造型中,虽有直线的犁底、压镵、侧额、犁箭和曲线的犁辕、犁梢,但它们的连接方式是相同的,大多用楗、梢、榫来连接固定,且主体以直线为主。这就是在变化中寻统一;以直线型为主,给人以硬朗稳定的感觉,但犁辕和犁梢的曲线又使造型富有变化,给人以动态的感觉,起对比和烘托作用。曲辕犁以木材为主,而铁质的犁铧与木质的犁架形成了对比,这就是在统一中求变化。 综上所述,唐代曲辕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不仅有着精巧的设计,精湛的技术,还蕴含着一定的美学规律,其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影响深远。 二、流水别墅 著名的流水别墅是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这座位于瀑布之上的别墅实现了赖特“方山之宅”的梦想。整个建筑构思是大胆的,因而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现代建筑之一。下面,就从设计美学角度,从不同方面看着做瀑布之上的人居典范。

《鞭打我吧》作品分析及美学特点

《鞭打我吧》作品分析及美学特点 摘要 《鞭打我吧》是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的一首大家较为熟悉的女高音咏叹调。在学习歌剧作品演唱的过程中,学唱《鞭打我吧》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通过演唱莫扎特的咏叹调可以培养良好的修养、连贯的声音和气息。 本文以《鞭打我吧》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莫扎特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唐璜》创作背景进行了分析,之后从《鞭打我吧》的曲势分析,演唱技巧分析,以及彩琳娜角色人物分析这三个方面对《鞭打我吧》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分析了其情感表达以及美学特点。 关键词:莫扎特;歌剧;美学特点 Analysis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n "Beat me" Abstract "Beat me" is Mozart's opera "Don Juan" in a more familiar soprano aria.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singing opera, learn to sing the "whip me" is a good start. By singing Mozart's Aria can cultivate good manners, sounds and smells of coherence. Based on the "whip m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 of Mozart were introduced, and then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of "Don Juan" creation, from "beat me" the song of potential analysis, singing skills of analysis, as well as color Lina characters analysis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whip" works for me specific analysis. Finally, analysis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 and aesthetics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Mozart; opera;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中国的传统美学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影响 中西方历史进程不同、文化源不同,对美的认知异然 “美学”一词源于西方,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18世纪,随着西方哲学和科学的蓬勃发展,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门类开始确立。鲍姆加登于1750年第一次使用“美学”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随后的康德、黑格尔等人赋予美学更进一步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借助西方美学系统理论,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中国哲学体系中没有西方谓之的“美学”理论,但对美的本质、美的意识的感觉、情感,乃至悟性、性情的理解和诠释,在儒家、道家的哲学体系和理论体系中却比比皆是,这种理学体系至今保持完整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对事物本质、意识的认知,古籍《易经》、《尚书·洪范》、《论语》、《大学》、《诗经》等皆涵盖其中。客观世界的主观意识起点高,主观世界的客观意识视野广,传统文化中以儒家、道家为主导的哲学理论延续至今,与西方哲学体系中建立的美学理论有所不同,这就是中国学者理解西方文化及美学理论较容易,西方学者真正明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相当不易的道理。 当然,文化本身不是用来比较的,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研究中。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着眼现实世界,认知中西文化的优秀与伟大,使之坚守与传承,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快乐生活才是真正的目的所

在。深入探究美学的意义,真正理解人类哲学思想的建立与发展,从意识形态的演变、长期社会实践经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并促进社会进步和美学理论的完善提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学追求的特点。 中西文明的历史进程、哲学体系不同,宗教、伦理及社会制度的发展不同,所以对美的本质的认知、审美意识、审美对象有明显的区别,其皆因文化源不同。 西方文明是海育文明的结果。旧石器时代,人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神,只有图腾,图腾是禁忌符号。对美的感知是“牙饰”。新石器时代以后,人们开始感觉有神的存在,神存在于大自然,也是大自然本身。神应是美的,光明的。 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的地中海文化,城邦的建立、氏族的解体、商业的兴起,这是人世之事,孕育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伦理意识。人凭借对自然的感知,创造出诸神,并将神人形化。男神,健壮的身体,发达的四肢,刚毅的面容;女神,丰盈的体态,柔美的线条。神是美的,古希腊的几何学(点、线、面)对处于萌芽状态的美学意识之美的形态认知,体现在诸神的雕像和为其建造的神庙中。哲学理念的建立,使其显示出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和超越自我的精神。由此建立的古希腊哲学也是西方哲学的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国家篇》第七卷给出著名的“洞穴之喻”,极为形象地阐明这一抽象的二元论哲学概念。柏拉图认为,在我们生活的可见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超越可见世界之上的更为真实的理念世界。没有走出“洞穴”的囚徒喻指常人,走出“洞穴”来到理念世界的人喻指

艺术设计审美分析

艺术设计审美分析 发表时间:2012-08-30T15:15:09.670Z 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第6期作者:牛艳君 [导读] 这一层面的审美来自用户维度的评价,是产品的基础审美,是产品最先应该达到的。 牛艳君(新密市园林局;河南工业大学,河南新密 452370)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109-02 摘要: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有设计的造型活动,不只是技术的过程,同时也是审美的心里过程。无论是设计者的美学构思和创作,还是接受者的审美感受和鉴赏,都是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的多种心里矛盾的统一体。对于艺术设计的审美创作和鉴赏者而言,就不仅需要具备上述四种审美心理因素,还缺少不了艺术设计的审美需要、动机和个性等心理要素。 关键词:感知;想象;情感;理解;个性;设计 一、工业产品:The Light Drop(水滴灯) 设计师:Rafael Morgan(巴西) 品质卓越的工业产品固然是好的,而具备一定艺术设计感的工业产品更是能使产品本身在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基础上产生趣味性的升华,因此各类工业产品在设计规划、实施生产和服务运营的过程中,亦是需要诉求艺术美感以达到由内至外的卓越。 总体来说,工业产品的审美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直观评价和直接感受的审美。是根据产品外观,或者用户交流体验产生的审美。这一层面的审美来自用户维度的评价,是产品的基础审美,是产品最先应该达到的。 2.深刻理性的审美。是在产品的设计和工程现实允许的情况下,实现产品的各功能细节和配置的平衡之美。这个审美来自设计师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水准的客观评价。 3.设计理念的审美。是产品的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最有力和最值得尊敬的产品诉求和真正价值的体现。一个具备卓越品质符合科学理性的产品,在是否尊重人性、体现社会责任、蕴藏文化内涵的方面,同样不可或缺。 下面就通过这三个层面对“水滴灯”进行审美分析。 1.外观审美。 按照风格的差异,可以简单地把灯具分为欧式灯、中式灯、美式灯、现代灯。根据资料介绍,这款“水滴灯”即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现代灯具。水龙头和水滴在日常生活中本是平平常常不惊不奇的,但设计师把这些普通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并且赋予其新的表意和功能,整个物件就变得不再普通,甚至是令人啧啧称奇的。 另一方面,根据产品的外观特征,造型可分为三类:模仿;变形;抽象。由此看来,此款“水滴灯”只是套用了水龙头的自然造型,对水滴进行了简单的变形再加以组合,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独特灯具。其外观造型虽并无过多奇异变化,却使人眼前一亮,散发着足够的彰显力和震撼感。 2.理性审美。 想必看到这款“水滴灯”的人们都能猜到,其照明开关配置应该是在水龙头上,事实也正是如此。就和水龙头能够通过不同方向的旋转取水停水一样,这款“水滴灯”也是通过对其水龙头造型的开关进行旋转以实现开灯灭灯的命令。由此可见,其操作性非常符合人们的潜意识习惯,令人能够使用自如。 3.理念审美。 “水滴灯”的设计师Rafael Morgan在官网里针对这款灯具如是说:“The Light Drop is supposed to make people think about how we are dealing with our natural resources,in this particular case,the water,which is the main source of energy for every living organism in this fantastic world。Water is energy indeed。I really hope that people really get my message。” 其大意就是希望人们在使用这款灯的时候,能够由于他直白的外观表意产生一种环境资源缺失的危机感,从而使自己产生节约用水的行为。这何尝不是一种奇妙的潜在联系,由发自内心的设计所带来的神秘力量。 二、视觉艺术:Animals’Eyes(摄影) 摄影是光的艺术,用光线、线条、影像有机地组合,通过画面把空间感、立体感、质感、运动感、节奏感表达出来。镜头是摄影师交流的武器,是自己身体的一种延伸。 摄影师:Suren Manvelyan(亚美尼亚) 世界摄影史是摄影摆脱绘画,形成独立的艺术手段的斗争过程。摄影发展到今天,无论从摄影器材、参与人数、摄影技术、画面风格来说,都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辉煌的时期。由于拍摄器材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技术支持,因此除了人们所熟知的人物、风景、纪实等摄影类别,当今又有一种另类的摄影风潮悄然兴起——微距摄影。 微距摄影是近距离捕捉画面的技术,专门从事这项技术的人通常还会使用特殊的镜头,这些镜头擅于捕捉微小动物或物体的细节。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这些微小的细节常常被肉眼所忽视,但得益于微距摄影技术,我们可以欣赏到更多的细节画面。 Suren Manvelyan是一名出色的摄影师,他曾推出过一组惊人的人眼超近距离摄影《你美丽的眼睛》。Suren发布的《动物的眼睛》这组作品,由于其超近距离的拍摄角度令人感到逼迫和震撼。一方面,它们有力地说明了最自然即是最美丽,另一方面,Suren也是通过这些美得让人瞠目的眼睛告诫人们动物需要更加安全、自然地存在。 三、室内设计:anzas(舞蹈工作室)为例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伸”,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生活、科学和艺术三方面的内容。一间尚未装修的毛坯房在室内设计师的手中就如同一张白纸,铺墨着色后,或体现着业主的风格,或透着设计师的风格。 室内艺术设计是艺术文化知识与室内设计之间的融会贯通,一般需遵循以下原则: 1.功能性设计原则:满足使用者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以及整个室内空间功能设计必须层次分明、统一协调、简单实用、朴素而又不过分奢华; 2.室内空间的整体性设计原则:做室内设计规划时,必须了解使用者的文化与社会背景,选择适合他们的社会身份的艺术设计风格。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整理

1.雨果·闵斯特堡(1863-1917)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在1916年,出版了《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首次从电影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电影是一门艺术。 闵斯特堡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电影的经验感知入手,尤其是从视知觉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分析和解释了电影影像的深度感和运动感,并且提出机械的复制现实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并且通过电影和戏剧、摄影的区别,论证了电影确实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2.在世界电影理论史上,匈牙利的贝拉·巴拉兹堪称第一位系统探讨电影文化和电影美学的学者。首先,贝拉·巴拉兹开创了对电影文化学的研究。其次,贝拉·巴拉兹的贡献还在于,他通过电影艺术自身的发展过程,以及电影同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仔细分析和探讨了影艺术本身的特性。第三,他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电影艺术带来的巨大影响。第四,早在电影艺术尚未完全成熟时,巴拉兹就已经指出电影是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我们都知道并且也都承认,电影艺术对于一般观众的思想影响超过其他任何艺术。” 3.爱森斯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和普多夫金等人一道总结和发展了此前的成果,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把蒙太奇从电影技巧上升到电影美学的高度。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蒙太奇学派,不仅把蒙太奇作为一种叙事的手段,而且更主张把官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手段,镜头的并列不单纯是为了叙述故事,而是为了在观众身上产生一种心理冲击,引起他们的思考。 4.普多夫金更多地强调蒙太奇的叙事功能,侧重于强化观众习以为常的叙事法则;而爱森斯坦则更多地强调蒙太奇的冲突功能,侧重于破坏人们长期习惯的叙事法则。普多夫金强调影片应当感染观众、交流情感,主张影片的效果应当同观众的心理历程非自一致:而爱森斯坦则更多地强调理性蒙太奇是对现实的哲学理解,主张通过蒙太奇的象征、隐喻等功能来启迪观众的思考,通过理性电影来揭示生活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在创作实践中,普多夫金重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非常注意保持影片流畅的叙事风格,蒙太奇在他的影片中被运用得十分自然,主张拍摄一种埠求纪实风格与哲理意蕴相结合的影片。事实上,爱森斯坦比起普多夫金来,更加具有现代主义的文化背景。如果做个比喻的话,那么,爱森斯坦的影片好像是一种呐喊,爱森斯坦是革命的、颠覆的,而普多夫金则是温和、抒情的。如果说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更加具有历史价值与理论价值,将蒙太奇美学推到了高峰;那么普多夫金的蒙太奇的理论则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时至今日仍然对影视艺术创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5.戏剧化电影,主要是指三四十年代在世界各国电影中占主导地位的电影样式,其特点是以戏剧冲突律为基础,采用传统戏剧式的结构原则。 所谓戏剧化电影,就是以戏剧美学为基础,按照戏剧冲突律来组织和结构情节。主要有这样几个特征: (1)戏剧化电影具有明显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具有鲜明的线性结构方式,要求情节与情节之间互为因果、层层递进。 (2)戏剧化电影强调按照戏剧冲突律来组织和推进情节,并往往采取"强化"的方法,使冲突尖锐激烈,情节跌岩起伏,以使用浓郁的戏剧性去感染观众。 (3)戏剧化电影大量利用悬念、巧合、误会、偶然性等,造成紧张、剧烈的戏剧性动作和戏剧性情挠。 (4)戏剧化电影往往具有悄节剧的特点,强调以情动人,通过悲欢离合的情节来达到"煽情"的目的,唤起观众对主人公的最大同情,宣扬善必胜恶或惩恶劝善等道德训诫。 (5)戏剧化电影往往埠求人物形象的类型化。 (6)戏剧化电影往往具有唯美主义的审美倾向。 6.类型片的产生,正是由于制片商为攫取最大利润,对一些受到观众欢边的影片大量仿制,并且从中寻找和归纳出一些成功的模式,这些模式由于具有票房上的保险系数,能够保证投资获得回报,取得较好的商业效果,久而久之就形成某些相对稳定的影片类型。 新好莱坞电影的新特点: 第一,新好莱坞电影受到了欧洲电影的深刻影响。 第二,新好莱坞电影完全突破了旧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美学观的束缚。 第三,新好莱坞电影善于迅速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7.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突破了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传统戏剧化电影美学观,作为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美学革命,响亮地提出了"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的口号,不再周限于用电影来讲

生活美学

城市美学 一、城市的由来 概念: 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管子?¤度地》说?°内为之城,内为之阔?±。?°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日中为市?±。这两者都是城市最原始的形态,严格地说,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一个区域作为城市必须有质的规范性。 1、城市的概念 经济学概念: 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a?a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a?a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络系统。 城市的概念 社会学定义:……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型式。人口相对比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用是在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城市要求有一种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更多的是合理的法律。 城市的概念 地理学定义: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2、城市的形成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城市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有因“城”而“市” 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因“城”而“市”就是城市的形成先有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类型的城市多见于战略要地和边疆城市,如天津起源于天津卫;而因“市”而“城”则是由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即是先有市场后有城市的形成,这类城市比较多见,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是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 二、城市的意义城市是市民的家园城市是市民生活和体验的重要源泉,是人们的向往之地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聚集之所 三、城市的负面评价 城市是罪恶的温床,豪宅与贫民窟并存 城市的理想价值丧失,历史厚重感和文化魅力被祛除 城市建设建立在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之上 四、城市与自然不和谐关系的体现: 城市自身缺乏个性美城市环境与自然的冲突城市缺乏家园的氛围感城市环境与历史的错位 城市缺乏个性之美 一、什么是城市的个性之美: 个性,是城市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而呈现的最为鲜明、最为强烈的城市特色,它由城市环境与自然、城市环境与历史以及城市的市民家园感三个维度构成。但城市个性决非后三者的简单叠加,而是在自然、历史、市民家园之间和谐的基础之上,整合城市的特色,突显城市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所应呈现出来的最为鲜明、最为强烈的印象。 二、城市缺乏个性美的原因: 对“现代体系”的盲目崇拜 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的复制和雷同个性定位的盲从和错 三、城市个性的构成 发挥城市的特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商业功能、工业功能、旅游功能等等。 突出城市拥有的特定的自然风貌 凸显城市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积淀 城市环境与自然 一、城市环境与自然冲突的表现 城市的扩张中,自然与城市接壤的界域在缩小,城市之中自然的区域不断被蚕食

浅析儿童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

浅谈《银河铁道之夜》中的美学特征 本书作者宫泽贤治(1896-1933),生于日本东北地区岩手县花卷町(现为花卷市)富商家,却以家业为耻。曾担任过农业学校教师,任教四年即辞去公职,离家独居于花卷市郊外,过着普通农民生活,并致力于农村改革,亲自指导农民改良水稻栽培方法与改良土壤、肥料等。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创作,在日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除《银河》之外,他还写下了诸如《风之又三郎》《渡过雪原》的童话作品和《不畏风雨》等日本国内知名诗作。 《银河铁道之夜》是宫泽贤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通过充满神奇与浪漫色彩的银河火车之旅和同样充满辛酸孤苦的现实生活以及主人公乔班尼(ジョバンニ)内心世界的体验给千千万万读者带来了复杂而深刻的印象感悟。 本书中的主人公乔班尼,由于父亲出门在外许久未归(或传进了监狱),母亲又卧病在床,不得不以瘦小的肩膀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于是就在课余时间打几份零工补贴家用。除此之外,他还因为困窘和弱势经常遭受同班同学的欺辱戏弄,只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康帕内拉。康帕内拉的父亲与乔班尼的父亲是好友,两人的儿子也十分相善,乔班尼经常去康帕内拉家里去,看与银河有关的图书,一起玩有六节车厢的玩具火车,他也因此做了那个“银河火车之旅”的梦。在梦中,他乘着“不论哪都能去的”星际列车,在途中与他的朋友康帕内拉一起见识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事物,修女、捕鸟人、基督教青年、一对男孩女孩、芒草、森林、沙滩等等,最终他们都在天堂站前下车了,只剩下了乔班尼一个人。梦醒之后,乔班尼又得知了康帕内拉刚刚为救人掉进河里死去的事实,整个故事就在乔班尼奔跑回家的路上戛然而止了。 关于宫泽儿童文学中的美学观点,已有诸多前人做过研究与探讨。在此,鄙人单就本书中出现的美学特征做一下简述。 一、幻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银河铁道之夜》中关于科学世界的美好想象是始终存在的,基于孩童的天真与想象力而展开的银河列车之梦即是幻想性的表现,借由这股童真与想象力而触发的梦境奇幻神秘而不可思议,令人浮想联翩。如书中第六节《银河站》所描述的乔班尼乘上列车时的景象: “突然,乔万尼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不可思议的声音:“银河站,银河站到了!”同时,他的眼前豁然明亮,就像是将亿万只荧光乌贼的光芒一齐化为化石,然后将之沉于天空之中;又仿佛是某人将宝石公司为了不让价格下跌而囤积起来的钻石,一下子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