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塑料件检验标准

第一章塑料件检验标准

目的:由于塑料件产品在注塑、喷涂等一系列过程中存在很多缺陷,为了明确检验标准,衡量产品缺陷程度,同时,为了让多数员工从根本上了解并掌握常见注塑产品的缺陷名称和成因,特制定本标准。

第一节注塑件常见缺陷定义

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产品缺陷如下:

1.开裂:塑料件局部受内应力,外部冲击或环境条件等影响而在其表面或内部产生的裂纹。

2.缩痕:注塑件在模腔冷却凝固时,由于注塑件壁厚不均,凝固快慢不同,在注塑件表面产生的凹陷。

3.熔接痕:注塑件的一种线状痕迹,主要是由注塑成型中两股料流相遇时在其界面处未完全熔合而造成

的痕迹。

4.料流痕:由于模具结构、成型工艺以及材料等原因,使得塑料件在模腔内受注塑压力和料流速度的影

响在注塑表面上产生看得见的料流痕迹,一般采用喷涂解决。

5.银丝:低分子挥发物、水分等气体在注塑件表面形成的银白色条纹。

6.白印:注塑件局部受外力作用,使材料内部部分分子结构重新排列或断裂,引起注塑件表面发白的印

迹。(又称顶白)。

7.飞边:在注塑过程中溢入模具合模面以及嵌拼件的间隙中,冷却后留在注塑件上的多余物。

8.拉毛:注塑件表面因机械摩擦而产生的无光泽、无深度感的痕迹。

9.杂色、斑点:由于材料混入了异物,成型后,在其表面上出现的斑点。

10.翘曲:注塑件在注塑成型后,由于内应力作用,使注塑件局部或整体发生的变形。

11.分层:注塑件发生层间分离的缺陷。

12.损伤:塑料件表面的机械划伤、碰伤或擦伤。轻微可打磨喷涂。

13.剥离:受外界或加工的影响,油漆表面部分分离底材而造成的缺陷。

14.附着力:油漆和底材结合的能力。(油漆漆膜的性能)

15.针孔:喷涂时,油漆漆膜表面上产生像针尖一样的小孔。

16.漆点、漆丝:油漆表面因杂质引起的凹凸点。

17.气泡:塑料件在加工时,由于残留的空气或其他气体在塑料件内部或表面上形成的泡状缺陷。(透明

塑料件表现明显)

18.皱纹:喷涂后,油漆表面出现的不光滑的棱脊。

19.泛白:由于环境、温度、水蒸气等原因,漆膜上出现的白色雾状现象。

20.异色衔接:两种不同颜色油漆边界相互交错的现象。

21.拉丝:由于油墨粘度不大,印刷表面上出现的丝状雾。(丝印时会出现)

22.桔皮:油漆表面变得像桔皮表面那样粗糙。

23.麻点:油漆表面形成像麻点一样,颗粒状。

24.漏底:由于喷涂不完全造成材料底色外露。

第二节 塑料件检验标准与要求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广州华银信息有限公司的壳类产品及其塑料件的检验标准。 二、要求

1. 机壳等级(LCD 和CRT 分区大致相同)

机壳及其塑料件检验分A 、B 、C 、D 级别(具体位置如下图),D 级为机壳向下的部位及其内部结构件,缺陷程度为D =A +B +C 。

A

A

B

B

D

2. 外观测试: 照明:300-400lx

目测距离:30-50cm

3. 塑料件接收质量限:

(1)缺陷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等于20cm ,

(2)表面缺陷及其个数指测试注塑件某一个面的缺陷个数。

(3)丝印:表面清晰、完整。不允许油墨堆积、玷污、露底、重影缺陷;不允许有倾斜、移位;无跑墨、缺墨、毛边、杂色及墨迹不均匀等。

(4)散热孔不许有堵塞,机壳(前后壳)内外壁全要擦干净,不允许有积灰。 (5)结构、尺寸以设计图纸客户封样件为准。

2

三、 塑料件外观质量区域划分:

塑料件的外观根据其质量要求不同划分未A 、B 、C 、D 四区。如图Ⅰ、Ⅱ。 A 区: 1. 前壳的上顶面 2. 前壳两侧面的上3/4部分 3. 前壳前面的上部 4. 小门(整机现露在外的部分) B 区:

1. 前壳两侧的下1/4部分

2. 前壳底座部分

3. 前壳注塑网孔部分

4. 前壳上与显象管配合的内框部分 C 区:

1. 后壳的顶面、侧面

2. 后壳后面的上部 D 区:

1. 后面的下部

2. 后壳后部安装的端子板(整机显露在外部分)

A区

A区

B区B区

C区D区

附表一

注:(1)缺陷之间的距离应≥10cm。

(2)以上表列缺陷及个数指测试注塑件某一面的缺陷及其个数(以上表中类同)。

(3)有白印、气泡、银丝、料流痕、色不均、杂色点、损伤、拉毛等缺陷的注塑件,如需要进行第二次加工,则以二次加工能遮盖这些缺陷为准。

(4)在1.5m处目测不允许有色不均。

(5)在孔、按钮等处的熔接痕只要在标准内,缺陷距离不受注1限制。

(6)存在开裂、严重变形、柱孔歪、修缺、严重缩水、盲孔等缺陷的产品判为报废。 (7)喇叭孔外部不允许堵孔,工艺堵孔除外,如排气孔。

(8)C 、D 区熔接痕的深度0.1mm ,只允许存在于散热孔处,其他位置的熔接痕应无手感。

注:(1)拉毛深度以无手感为标准。

(2)损伤、熔接痕深度≤0.1mm (无明显手感)。 (3)缺陷之间距离≥20mm 。

(4)漆膜表面平整、光滑、无粗糙手感。

表3 单位:mm

注:1.与标准色板比较,在色差范围内无明显差异。 2. 缺陷之间距离≥20mm 。 四.油漆漆膜相关性能测试:

1.硬度:罩光品用H以上,普通漆用HB三菱铅笔以5N的力成45度角在漆膜表面向前推划5次(约40mm)。漆膜表面没有划破现象判定为OK。

2. 附着力用划格器在漆膜表面划100个1mm2的正方格,用宽25mm,剥离力为10N的胶带平整粘在方阵上,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垂直揭起,100%不脱落判定为OK。

3. 耐磨性:用包砂布的磨块(500g/m2)来回磨20次,无脱漆漏底现象则判定为OK。

4. 耐醇性:用玻璃吸管将95%酒精滴在漆膜上一滴,待其自然干燥。无发白、变色、溶化等不良现象为OK。

5. 耐电压性:用高压测试仪设定电压5000V、漏电流1mA、电极间隔10mm与漆膜表面分面多点依次接触。无火花或报警现象为OK。

6. 遮盖力:观察用1000目砂纸打磨过部位的遮盖情况。13s粘度能遮盖住。

7. 分散性:无油斑、发花、色不匀、罩光面无针孔、缩斑。

五.半成品/成品检验判定

按照最终检验标准,质量部IQC检验结论为合格、不合格。

☆所谓合格,主要指:

塑料大件的表面无缺陷或有允收范围的缺陷,“允收范围的缺陷”的定义包括以下几点为:

前壳:

1)A面:熔接痕无手感、轻微,轻微料花、顶白、黑点,保证细砂纸(1200#~2000#)打磨后喷涂可以遮盖;

2)B面:轻微划痕,打磨可以解决的飞边、顶白、轻微顶高等;

3)C面:无缺料、无缩水、变形等等。

后壳:非正视面轻微划痕,轻微油污,螺丝柱处一些不影响安装的飞边、毛刺。

☆所谓不合格,主要指:

1.不合格内容包括:产品表面大面积的油污,划伤≥2处,深度≥0.5mm;不能喷涂遮盖的熔接痕、

料花,变形、飞边、顶高、缩水、色差、针孔、扒模。

2.报废:材料配比不符、机械性能达不到要求、严重变形,螺丝柱缺料、断裂,网罩拉裂、缺料,

改模后经技术部确认不予接收的,结构尺寸和技术要求不符合的。

六.对不合格品的界定:

1.让步:存在质量缺陷但经过人工处理不影响正常生产的产品,包括生产车间二次加工和厂家跟线

服务。主要指:

a)接痕≤4处,深度≤0.3mm;

b)顶高(可以打磨处理);

c)表面多处油污,但是擦拭后不影响喷涂;

d)表面轻微划伤,但是经过打磨可以处理;

e)表面有黑点、杂质,喷涂两遍可以遮盖;

f)轻微缩水、飞边;

g)表面轻微料花;

h)网罩拉高;

i)表面针孔。

2.退货:包括经IQC判定作报废处理的和部分要求客户返工的。

1)产品符合报废项目之一的必须退货;

2)产品不合格,但是可以返工,经我公司相关负责人确认由供应商拉回生产现场的返工处理的不良品。

3可以让步接收的缺陷内容(让步的前提为:满足生产且产品无致命缺陷):

☆外协注塑件:

1)前壳:表面轻微划伤、砂纸印、熔接痕或局部轻微缩水等,经打磨可以处理的,

2)后壳:飞边未修或漏修的,产品表面喷漆轻微发毛的;

2)托架:螺丝柱漏剪/未剪,飞边未修、漏修等;

3)端子板:飞边未修/漏修,表面喷涂粗糙等;

4)线勾、线夹、行输出包支架等:毛刺未修等;

5)导光件(导光柱、装饰圈等):表面轻微拉毛等。

☆其他外购小件类:

1)功能键:毛刺漏修、漏修,包装不符工艺要求但是可以重新换包装的;

2)电镀件:电镀轻微不良,小麻点等;

3)植绒布、海绵条:尺寸偏大或小在±0.5cm内;

4)包装物(纸箱、泡沫类):尺寸偏大1cm内;

5)显象管支架钉、开关铁支架:表面电镀轻微不良、划伤等。

注:如果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由于注塑工艺或人为原因导致同类问题累计出现三次以上,严重影响我公司的生产或信誉度的,将根据双方签的《质量技术协议》中相关条例进行经济处罚。

此外,对于纸箱、泡沫、植绒布等一些大小件之外的采购物资,其检验要求详见《IQC检验指导书》,对于原材料(油漆、原料)的检验,有如下要求:

1.油漆检验要求详见《IQC检验指导书》之油漆检验标准,对于稀释剂、防白水等一些辅助添加剂,由于

都是专用物资,一般不进行检验,入库前由仓管员对数量、包装等进行验证;

2.对于注塑原料,目前公司采购的ABS、HIPS均是由集团公司统一采购,不要求检验。

3.目前公司所有采购物资,分成三类,具体详见附页《采购生产物资分类明细表》。

以上就是本公司检验标准的汇总。针对产品检验的方法和注意要点请请见附页(《大件检验标准》、《小件检验标准》)中所明确的项目,作业时严格按照项目中所列进行。

注:1. 大件是指彩色电视机塑料件组件中的电视机及其外置音箱的外壳。

2. 小件是指彩色电视机塑料件中除电视机及其外置音箱的外壳以外的所有塑料件。

塑胶壳体质量允收标准

塑胶壳体质量允收标准 拟制:李沱 审核:XXX 批准:XXX 日期:2015年11月20日 上海移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Shanghai MobileTek Communication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修订记录 更新版本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日期Rev01 初稿李沱2015.11.20

目录 1 目的 (4) 2 范围 (4) 3 术语和定义........................................ 4-9 4 相关职责 (9) 5 工作流程......................................... 9-11 6 相关文件 (11) 7 记录 (11)

1目的 规范机壳检验中可接受的最低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每种缺陷的可接受标准(相应不同表面等级)。 2范围: 适用于塑胶壳体的入厂检验、部品认定、不良品判定等。 3术语和定义 3.1缺陷定义 轻微缺陷(Min): 常见的可以被限度允收的非功能/性能缺陷,可以立刻发现及纠正(如:外观的表面脏污、毛丝); 严重缺陷(Maj):超出允收限度的非功能/性能缺陷、批次不良,可发现但需成本改善(如:尺寸超标,装配性不良); 致命缺陷(Cri):功能/性能不良,超出客户要求规格及标准、不容易被发现的,一但发生会引起客户不满且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如:显示不良,间隙超标,检测系统失效)。 3.2物料认证 新规格的物料在启动量产前应完成物料认定。认定所需样品由供应商提供,验项目及数量参照本章第5.1条要求。无条件试验的项目和OEM产品,由供应商提供试验报告。 3.3逐批检验 参照GB2828.1-2003,检查水平IL见本章第5.1条,合格质量水平要求如下 严重缺陷:AQL=0.4 轻微缺陷:AQL =1.0 检验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参照本章第5.1条要求。 3.4外观面的划分 AA面:IML工艺包括镜片的机壳镜(显示视窗区) A区:正面可视区域,具体如下: 滑盖机:滑开后正面可视区域(不含AA区),即:滑面正面(包含按键) +主面正面(包括按键) 翻盖机:翻盖时—正面可视区域(包括:翻面显示面(不含AA区)、按 键面和转轴正面); 合盖时—正面可视区域(包括:翻盖面壳(不含小屏AA区)和转轴正面) 直板机:正面可视区域(不含AA区) B区: 手机四侧区域+手机背面+滑盖机滑开后露出的滑盖内壳区域(包含电池

塑胶外壳产品检验标准

1.目的 适应炜高生产和外购的所有无客户指定标准的部品质量要求。 2.范围 本检验标准适用于炜高所生产的和外购的所有无客户指定标准的注塑、喷涂、组装、电镀或其他工艺的机壳部品。 3.定义 3.1 缺陷分类定义: 3.1.1 CRI(严重缺陷):违反相关安规标准,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或有安全隐患的 缺陷。 3.1.2 MAJ(主要缺陷):属功能性缺陷,影响使用或装配。 3.1.3 MIN(次要缺陷):属外观、包装轻微缺陷,不影响使用或装配。 3.2 测量面定义: A面:在使用过程中,直接在近处观看且暴露的表面(正常观察时产品的前面)。 B面:在使用过程中,不直接观看但暴露的表面(产品的上下左右侧面和背面(带电池)。 C面:在使用过程中很少见或看不见的面(产品背面内部、充电器和电池的其它表面)。 D面:产品内部部件正常使用时看不见。 3.3缺陷定义: 3.3.1注塑件缺陷定义: 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尺寸。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凹凸点:由于模具的损坏等原因造成塑料件表面上出现的高低不平。 颗粒:在喷漆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修订履历 修订时间修订内容版本修订人 制订李远涛审核核准 日期2012.06.07 日期日期 ※※※公司秘密级文件,未经许可不得复印或携带出公司范围外※※※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而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 顶白: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痕迹或白印。 白化:因脱模应力关系产生的注塑件表面或背面或筋、柱、槽、墙刻印等部位的发白的印记。 破裂: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在塑料件表面上的裂纹。 油渍:在塑料件表面残留的油污。 翘曲及变形:塑料件成型时由于受力不均或应力而造成塑料件的形变。 飞边:由于注塑工艺或模具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废边。 细碎划痕:由于摩擦或滑划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轻度残留线印记,目测看不出深度。 硬划痕:由于摩擦或滑划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损伤。 碰伤:由于碰撞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明显可视的缺损、变形或凹坑。 气泡:由于原料在成型前充分干燥,水分在高温的树脂中气化而形成气泡。 银纹:在塑料件表面上沿树脂流动方向上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 彩虹现象:指透明区域在反光条件下出现彩色光晕现象。 透明度差:指透明区域出现模糊、透明度不佳的现象。 3.3.2 电镀、表面喷涂缺陷定义: 流纹:产品表面上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状条纹。 积漆:在喷漆件表面上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桔纹:在漆层表面出现桔子皮状皱痕。 ※※※公司秘密级文件,未经许可不得复印或携带出公司范围外※※※

塑胶外壳来料检验标准

深圳市小樱桃实业有限公司塑料外壳来料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YXT-WI-QCD-23 版本号:A1 生效日期:2015年10月14日 编制人:编制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批准人:批准日期:

文件修订目录表 次序原版本新版本文件修改栏修订人生效日期 1 A0 第一版本发放(ISO9001:2008版)郭华2014年5月15日 2 A0 A1 更改测试项目黄瀚明2015年10月14日 部门评审/发放管理栏: ✍行政人事部✍业务部✍采购部✍生产部 ✍开发部✍品质部✍工程部✍财务部 ✍计划部✍仓库

1. 目的 本文件针对来料提供检验标准及判定依据,并为保证最终来料的外壳符合本公司品质要求和客户需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使用的塑胶来料。 3. 定义 界面定义 3.1.1 A 面:产品放置于桌面眼睛直接可以目视的面,一般为产品的正上面和LED 面 3.1.2 B 面:客户稍微 缺陷定义 3.2.1 异色点:出现与整体颜色不同的点状物,多出现白点、黑点、褐色点。 3.2.2 缩水:表面凹痕,常见于胶位厚的地方。是由于射出压力胶量不足,射胶时间不够 , 模温过高所致 3.2.3 气泡:制成品内中气影:塑胶件表面有雾状痕迹。常出现在水口附近。是由于压力小 或速度快所造成。空有空气。夹气、排气不良所造成的 3.2.4 多胶:塑胶件局部多一些胶,凸起。是由于模具某处少一点、有凹陷或断针、爆裂所 致。 3.2.5 变形:所啤的塑胶件平面不平或与所配的部件相装配不合适,常常是由于啤得太快, 注塑速度太快、冷却时间太短所造成,或是啤工取下啤件时用力方向不当所致,或模具故障。 3.2.6 顶白 ,塑胶成品被顶出磨具造成的泛白或变形,通常发生在顶出梢的另一面 4. 检验方法及条件 准备工作: 4.1.1.检验前戴好棉质手套; 4.1.2.准备样品、承认书(IQC )、工作文件、DCN 和相关工程资料; A 面 A 面 B 面 B 面 D 面 C 面

塑胶件检验标准1

1.目旳 本原则旳目旳是对塑胶件机壳或其他塑料件进行鉴定,使注塑车间巡检、终检、来料检查有章可循,达到品质控制旳目旳。 2.规定 2.1所有来料产品均需用标签标记清晰产品名称、物料代码、计划单号、数量、生产日期等; 2.2需对产品外观,尺寸、强度进行检测; 2.3需进行实物装配检测。 3.合用范畴 本原则仅用于塑料件终检,巡检,来料检查旳检测。 4.检测仪器 5.封样,色板,色差仪、游标卡尺、塞尺、点规投影片。 6.检测措施 5.1. 照明原则:目视检查时应将样品放置在冷白色日光灯火光照充足环境中。 5.2. 目视角度:目视眼光与所检产品平面应在45-90度间来回,裸视1.0以上(涉及矫正)。 5.3. 目视位置:眼睛距离待检产品或组件在30-45cm间(大概一臂长)。 5.4. 检测速度:机壳:外观检查10cm2/s,内部构造检查5cm2/s,小制件约3秒钟左右。 5.6.检查面之辨别: 5.6.1.A面:指使用时为正面或前缘。 5.6.2.B面:指使用时为侧面部位。 5.6.3.C面:指使用时底部或后方,机器内部塑料件 6. 品质水准及抽样水准 品质水准:CRI:AQL=0; MAJ:AQL=5.0%; MIN:AQL=10% 抽样水准:依MIL-STD-105E,单次抽样采用“ GENERAL INSPECTION LEVELS”中第二档次,并且一种主缺陷与两个次缺陷相称。 7.名词定义 凹痕:因撞击或压力导致旳凹洞或变形。 刮伤:因硬物作用于表面,致使表面材料掉落或被取代,其长度大于其相对旳深度与宽度。 斑点:明显附着于产品外部无法清除,与之间颜色存在色差。 欠注:材料注入(未填满)模中产生旳注模不完整旳现象。 缩痕:材料收缩不均匀导致旳表面不持续,下陷或褶皱。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规范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第1版 生效日期 1•目的及适及范围: 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及出厂时能严格把关,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塑 料件及喷涂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塑料件制成的电子产品(外壳及有关塑料件)以及二次加工件制品(喷涂)的检验与验收。 2.参照文件本检验规范参照《检验和试验工作手册》 3.内容: 3.1术语: 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2)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塌坑: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4)熔接缝: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5)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6)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7)滋边:(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8)封堵: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滋边造成不通。 9)断裂:塑料理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10)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塑料表面的现象。 11)油丝:油痕,加种种原因,油污(包括脱模式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使该部位发光并带有流动样。 12)漆点:涂层厚度比周围涂层厚的部分。 13)垂流:涂层后由于局部喷漆量过大,产生下垂形成条状物。 14)皱皮:由于涂膜的流平性不良,涂层处产生的皱褶。 15)分界线不清:一种或两种不同颜色的涂料边界线互相交错。 16)针孔:由于喷涂产生的气泡破裂,产生的小孔。 17)露底:该喷没喷的部位称露底。 18)虚喷:涂膜厚度过薄,可看见基材底色的部位。

塑料件检验标准

1.目的: 为了保证进厂塑料件满足我司要求,特制定此标准指导检验员对进厂塑料件的检验。 2.范围: 适用于所有节能灯用塑料件的检验。 3.抽样标准:GB/T2828.1-2003正常一次抽样。 4.数量核对:每批到货抽2包核对数量,出现少数时暂停检验反馈采购部门联系供应商处理。 5.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 检查项目示例图检验内容及要求抽样及判定标 准 检验方法 标识检查到货材料标识需有合格证,内容包括厂商 (或商标)、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 期和批号等,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必须清 楚注明“ROHS”标识,并每批附有1份出厂 质量检验报告; 10箱/批 AQL=0 目视检查 外观检验表面无裂纹、变形、缺料、破损 一般检查水平 Ⅱ AQL=1.0 目视检查 表面清洁、光滑,无毛边、斑点、油污、色 线 一般检查水平 Ⅱ AQL=1.5

尺寸检验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单端灯塑料件尺寸应 满足IEC 61-1标准要求(非标灯头除外), 电子灯塑料件符合设计图纸及样板尺寸要 求 特殊检查水平 S-2 AQL=1.0 用精度0.02 mm的游标 卡尺测量 阻燃试验用酒精灯外焰对试样塑料件燃烧30S,而后 移走火源,试样上任何燃烧火焰需在30s内 熄灭,并且任何燃烧下落物质不得点燃水平 放置在试样下面(距离150±25mm)的5层 薄纸。 2只/批 AQL=0 用酒精灯外 焰测试 高温试验高温(135±5)℃,(60±5)分钟条件下塑 料件颜色应无明显变化,整体无皱缩、破裂、 肿胀现象;单端灯铜针不能出现松动弯曲脱 落等情况。未烘烤的上盖与烘烤过的下盖配 合应无配合不良及配合炸裂的情况。 特殊检查水平 S-2 AQL=1.0 用高温鼓风 干燥箱测试 耐热试验在规定条件下1h之后将钢球移开,测量压 痕的直径,该直径不得超过2mm。 1只/批 AQL=0 见检验作业 指导 拉力测试未烘烤的上盖与烘烤过的下盖配合后,测试 轴向拉力≥60N.m,要求上、下盖拉力测试时 达到60N时保持60s,上、下盖无脱离现象 (必要时在生产线装成整灯后测试) 10只/批 AQL=0 用拉力计测 试 扭力/弯矩力测试塑料件经过高温试验后,上、下盖配合,测 试上下盖扭力/弯矩应达到“表1-1”的要 求。(必要时在生产线装成整灯后测试) 10只/批 AQL=0 用灯头扭矩 仪测试 通规测试塑料件与金属灯头铆针配合后,及插管塑料 灯头,应通过灯头量规性能测试。具体操作 见“表1-2” 10只/批 AQL=0 用灯头量规 测试

外壳检验标准

湖南省普斯赛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1.0 目的: 对生产完成的半成品、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确保产品品质稳定及符合客户的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ABS制品、半成品、成品出货前的检验。 注: 若产品出现新问题,本标准中未涉及到,应修正本标准。 3.0缺陷级别定义: 注:下表所列各项缺陷均按其程度在所对应行后方框中打“×”标识其类别。 下表所列缺陷之外的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缺陷限度以承认样品为限。 表面分类: A面:在使用过程中,直接在近处观看且暴露的主要面(正常观察时台车机壳的正表面)。 B面:在使用过程中,直接在近处观看且暴露的次要面(台车机壳的外侧面和背面)。 C面:在使用过程中,很少见或看不见的面(台车机壳的内表面)。 D面:在使用过程中,看不见的面(台车机壳底部)。

4.0抽检方式: 产品抽检方式:外观全检,关键尺寸/孔径批次数量1-10PCS全检;11-20PCS抽检50%;21-50PCS抽检30%; 51-100PCS抽检20%;101-200PCS抽检10%,发现严重缺陷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0判定方式: 如发现有以下缺陷,则整批判定不合格,退回生产部返修。 6.0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7.0组装缺陷检验标准

8.0脚轮缺陷检验标准 9.0 油漆丝印缺陷检验标准

10.0包装(装箱)缺陷检验标准 11.0 物性试验检验标准。 1). 喷涂主要为达到美观而对外壳的外表面进行喷涂(油漆或其他涂料)。 2). 外表面喷涂的主要测试项目:附着性试验(百格试验),耐磨性试验,耐溶剂性试验,硬度试验。 3). 粘接测试主要项目:拉力测试。 4). 油漆测试时机:每批油漆更改批号时或采购新油漆时抽取1升进行试验。 5). 试剂测试的时机:每批试剂更改批号时或采购新试剂时抽取1升进行试验。

电池壳体塑胶件检验标准

电池壳体塑胶件检验标准 1、制定目的 规范和指导本公司品质部IQC塑胶件来料检验作业、确保经品质部检验之产品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 适合所有供应商塑胶件来料检验。 3、职责 3.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检验人员执行。 3.2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品质工程师协调处理。 3.3若出现本标准中未涉及的项目,应立即通知品质工程师修改或解释本标准。 4、检验依据及引用文件: 4.1 GB/T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4.2《零部件确认书》、《塑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及样品。 4.3《产品验证控制程序》,《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5、外观区域划分 AA面:作为电池壳体同时又作为电池盖暴露在客户产品的外表面,直接影响客户产品外观的表面。 如下图例: A面:指电池正面(即在使用过程中能直接看到的表面)。如下图例: AA面亦为A面AA面亦为A面B面:指电池的四个侧面,不在直视范围,需将物品偏转45º~90º才能看到的部分。

C 面:指电池底面,需将物品偏转90º~180º才能看到的部分;(说明:A 面与C 面是相对而言的, 有时可互换,须根据产品结构特点而定).如下图例: D 面:胶壳的内表面,, 如下图例: 6、检验条件 6.1 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500 lux 的近似自然光下。 6.2 检验者的视力或矫正视力不低于1.0,被检查表面和人眼视线呈45°角(参见下图) AA 面 A 、C 面 B 面 D 面 检查时间(秒) 10 10 10 10 B 面 B 面 B 面 B 面 B 面 B 面 B 面 B 面 B 面 B 面 B 面 B 面 C 面 C 面 C 面 D 面 D 面 D 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