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加药系统的计算

反渗透加药系统的计算
反渗透加药系统的计算

反渗透加药系统的计算

一、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投加计算

1、取海德能药剂1kg,加入药箱中,往药箱中加入除盐水99L并搅拌,使药剂完全溶解,配置药剂的浓度为1%,即约每100L药液中含药剂1kg(每1L中含10g)。

2、一般投加浓度在0.2~10ppm之间。

3、加药量计算:根据投加浓度计算絮凝剂用量

絮凝剂用量=进水流量×投加浓度,例如10m3/h×3ppm(g/m3)=30g/h

4、计量泵的投加量:

30g/h÷1%=3000g/h=3kg/h(约3L/h)

5、计量泵的调节:例如泵的最大投加量为6L/h,当计量泵效率为50%时投加量为3L/h

二、杀菌剂

1、取海德能药剂0.5kg,加入药箱中,往药箱中加入除盐水999.5L并搅拌,使药剂完全溶解,配置药剂的浓度为500ppm,即约每1000L药液中含药剂0.5kg(每1L中含500mg)。

2、一般投加浓度2~10ppm之间。

三、阻垢剂

1、取海德能阻垢剂标准液10kg(其浓度为100%),加入药箱中,往药箱中加入除盐水90L并搅拌,使药剂完全溶解,配置药剂的浓度为10%,即约每100L 药液中含药剂10kg(每1L中含100g)。

一般投加浓度在2~5ppm之间。

加药量计算:根据投加浓度计算阻垢剂用量

阻垢剂用量=进水流量×投加浓度,例如100m3/h×3ppm(g/m3)=300g/h

根据药液浓度和阻垢剂用量,计算泵的投加量:

300g/h÷10%=3000g/h=3kg/h(约3L/h)

即计量泵每小时投加药液3L可满足阻垢剂300 g/h的投加量。

调节计量泵的效率:

例如泵的最大投加量为6L/h,当计量泵效率为50%时投加量为3L/h。

3L/h÷6L/h=0.5=50%

反渗透说明书讲解学习

反渗透操作说明书 2015年8月

目录 一、前言 二、系统概况 2.1、系统工艺流程 2.2、系统配置说明 三、设备的安装、调试 3.1、设备的安装 3.2、设备的调试、运行 3.2.1 机械过滤器及活性炭过滤器的操作 3.2.2 阻垢剂加药装置的操作 3.2.3 反渗透系统的调试、运行 四、附录

一、前言 本说明书主要用于帮助用户能够正确安装和使用本公司的设备。保证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并延长使用寿命。基于科学的态度,请用户在安装及使用设备前,认真阅读本操作说明书。 在阅读本说明书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渗透和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 渗透和反渗透简介 要了解反渗透法除盐原理,先要了解“渗透”的概念。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当两种含有不同浓度盐类的追,如用一张半渗透性的薄膜分开就会发现,含盐量少的一边的水分会透过膜渗到含盐量高的水中,而所含的盐分并不渗透,这样,逐渐把两边的含盐浓度融和到均等为止。但如果在含盐量高的水侧,施加一个压力,其结果也可以使上述渗透停止,这时的压力称为渗透压力,如果压力再加大,可以使水向相反方向渗透,而盐分剩下。因此,反渗透除盐原理,就是在有盐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渗透向相反方向进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压到膜的另一边,变成洁净的水,从而达到除去水中盐分的目的,这就是反渗透除盐原理。如下图所示: 反渗透除盐原理示意图 RO 设备是目前世界上水处理设备中去除水中氟离子的最先进的设备之一,其运行费用低、经济、操作方便、运行可靠,是目前首选的除氟水设备。设备的生产能力是在原水在25℃、标准生产状况下的值,水温及生产条件的改变都将影响设备的生产能力。 (1)正常渗透 半透膜 (2)渗透平衡 半透膜(3)反渗透 半透膜

反渗透系统操作规程

反渗透系统操作规程 (一)、反渗透基础: 一、反渗透原理: 反渗透,英文为Reverse Osmosis,它所描绘得就是一个自然界中水分自然渗透过程得反向过程.早在1950年美国科学家DR、S、Sourirajan 有一回无意中发现海鸥在海上飞行时从海面啜起一大口海水,隔了几秒后吐出一小口得海水。她由此而产生疑问:陆地上由肺呼吸得动物就是绝对无法饮用高盐份得海水,那为什么海鸥就可以饮用海水呢?这位科学家把海鸥带回了实验室,经过解剖发现在海鸥囔嗉位置有一层薄膜,该薄膜构造非常精密.海鸥正就是利用了这薄膜把海水过滤为可饮用得淡水,而含有杂质及高浓缩盐份得海水则吐出嘴外。这就就是以后逆渗透法(ReverseOsmosis 简称R、O)得基本理论架构. 对透过得物质具有选择性得薄膜成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得薄膜视为理想得半透膜。当把相同体积得稀溶液(如淡水)与浓液(如海水或盐水)分别置于一容器得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得溶剂将自然得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得液面会比稀溶液得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得大小决定于浓液得种类,浓度与温度与半透膜得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得压力时,浓溶液中得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得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得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即在进水(浓溶液)侧施加操作压力以克服自然渗透压,当高于自然渗透压得操作压力施加于浓溶液侧时,水分子自然渗透得流动方向就会逆转,进水(浓溶液)中得水分子部分通过膜成为稀溶液侧得净化产水(请参见下图)。

二、反渗透过程 根据反渗透原理可知,渗透与反渗透必须与具有允许溶剂(水分子)透过得半透膜(反渗透膜或纳滤膜)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才会出现渗透现象与反渗透操作. 反渗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透过而不允许溶质分子透过得一种功能性得半透膜称为反渗透膜; 膜元件:将反渗透膜膜片与进水流道网格、产水流道材料、产水中心管与抗应力器等用胶粘剂等组装在一起,能实现进水与产水分开得反渗透过程得最小单元称为膜元件; 膜组件:膜元件安装在受压力得压力容器外壳内构成膜组件; 膜装置:由膜组件、仪表、管道、阀门、高压泵、精密过滤器、就地控制柜与机架组成得可独立运行得成套单元膜设备称为膜装置,反渗透过程通过该膜装置来实现; 膜系统:针对特定水源条件与产水要求设计得,由预处理、加药装置、增压泵、水箱、膜装置与电气仪表连锁控制得完整膜法水处理工艺过程称为系统。 待处理得进水经过高压泵被连续升压后入膜装置内,在膜元件内进水被分成浓度低得或更纯得产水,称为透过液与浓度高得浓水。浓水调节阀控制成为产水与浓水得比例即装置回收率。

空调循环水加药装置特点及加药量计算

精心整理空调循环水加药装置特点、加药量计算 潍坊山水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空调循环水存在的问题及特点: 空调循环水一般分为三类:自来水、软化水和去离子水。最常用的为自来水。 存在的问题: 在冷却水循环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冷却构筑物的传热与传质交换,循环水中Ca2+、Mg2+、CL-、 2 4 SO 等离子,溶解性固体,悬浮物相应增加,空气中污染物如尘土、杂物、可溶性气体和换热器物料渗漏等均可进入循环水,致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和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管道中产生结垢、腐蚀和粘泥, 运营成本 杀菌

2、腐蚀指标 设备原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包装、运输等过程中执行以下标准: GB7190.2-1997 《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GB191-90 《包装储运图标记》 GB3538-83 《运输包装件各部件的标识方法》 GB6388-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Q/LB08-95 《钢筋混凝土结构冷却塔安装》 药剂选用原则 循环水系统处理分成二大部分,第一部分:补充水处理,第二部分:循环水处理。循环水处理可以概括为去除悬浮物、控制泥垢及结垢、控制腐蚀及微生物杀菌等四个系统。泥垢及结垢、控制腐蚀及微生物等一般采用加药控制。 向循环水中投加阻垢、分散剂的方法来防止盐类垢。 加药剂为聚磷酸盐(三聚磷酸钠)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的加氯量处理宜采用定期投加,每天投加1~3次,余氯量控制在0.5~1.0mg/l之内。每

次加氯时间采用3~4h。加氯量按下式计算: G t =Q·g t /1000=4000立方米每小时*3mg/l=1.2Kg/h 式中G t——加氯量(Kg/h) Q——循环冷却水量(m3/h) g t——单位循环冷却水的加氯量,采用2~4mg/l 药剂的选用及投加量 缓蚀阻垢剂的复合配方为:铬酸盐+聚磷酸盐 投加量:投加量须根据循环水水质情况而确定,一般其投加量为40~60mg/l。 A、 G= 注: 2~5mg/l (1) (2) 1 次。每小 据此,加药装置选用参数如下: 溶解搅拌罐:V=1m3 贮液箱:V=2.0m3 计量泵最小投加量:66/H 2、杀菌剂加药装置 根据前面计算可知,本系统杀菌剂加药量为192kg/天,(100%纯度按每天溶药一次,药剂配制浓芳按20%设计,则每天的溶药量为192÷0.2=960kg/d,每次的溶药量为960kg/次。每小时投加量为960÷24=4L/h。 据此,加药装置选用参数如下: 溶解搅拌罐:V=1m3 贮液箱:V=2.0m3 计量泵最小投加量:40L/H

反渗透加药系统的作用及运行要求说明

反渗透加药系统的作用及运行要求说明 膜元件标准回收率为膜元件生产厂家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所使用 的回收率。膜元件实际回收率是膜元件实际使用时的回收率。为了降低膜元件的污染速度保证膜元件的使用寿命,膜元件的使用寿命,膜元件生产厂家对单支膜元件的实际回收率做了明确规定,要求每支 1m长的膜元件实际回收率不要超过18%。 反渗透设有的加药系统包括阻垢剂系统,还原剂系统和非氧化性杀菌剂系统。阻垢剂系统阻垢剂加药装置为了防止反渗透膜元件长期运行在表面造成结垢污堵,采用进口高效阻垢剂,可有效分散CaCO3、CaSO4、CrSO4、BaSO4、SiO2和CaF2的结垢,并防止铁铝氧化物的沉积。与传统加酸和六偏磷酸钠相比,高效阻垢剂阻垢和分散能力更强,同时对于防止微生物的污堵方面优于六偏磷酸钠。加药装置按3.0mg/l剂量考虑。 阻垢剂加药装置由2台电动搅拌计量箱和5台计量泵组成。计量泵选用美国米顿罗公司生产的电磁隔膜计量泵,泵头为PVC材质,耐腐蚀,无泄漏。计量泵按照给水流量定量投加到反渗透进水中。计量箱设液位开关保护加药泵,并提醒运行人员及时配药和倒换溶液箱。阻垢剂计量泵的启停同高压泵联锁,定量投加。还原剂(NaHSO3) NaHSO3还原剂的作用是消除进反渗透膜水中的余氯,防止氧化剂对反渗透膜造成损害,设计加药量为3.0mg/l。

NaHSO3加药装置由2台电动搅拌器计量箱和5台计量泵组成。 计量泵选用美国米顿罗公司生产的电磁隔膜计量泵,泵头为PVC材质,耐腐蚀,无泄漏。计量箱设有磁翻版液位计,保护反渗透装置,并提醒运行人员及时配药和倒换溶液箱。计量泵的启停同提升泵联锁,定量投加。非氧化性杀菌剂加药装置为防止反渗透膜元件长期运行中微生物、细菌等对反渗透膜造成污染,系统设置定期对反渗透进行冲击性投加非氧化性杀菌剂对膜进行杀菌。用最少的接触时间有效地对反渗透膜进行杀菌,预防细菌的污染。 非氧化性杀菌剂的种类很多,反渗透复合膜常用的有:甲醛、 亚硫酸氢钠、异噻唑啉、过氧化氢 / 过乙酸等。加药种类将根据系 统运行后细菌的种类及污染程度而定。加药量按照50ppm进行设计。非氧化性杀菌剂加药装置由1台计量箱和1台计量泵组成。计量泵选用美国米顿罗公司生产的机械隔膜计量泵,泵头为PVC材质,耐腐蚀,无泄漏。计量箱设磁翻版液位计,保护加药泵,并提醒运行人员及时配药。反渗透设备,膜元件,阻垢剂 反渗透设备运行前需做的准备 一般说来,若把运行过程中所记录下来的各个项目的原始资料直接作为客观性可比数据是困难的。其原因在于各项目资料是在因不同运行的时间、地点和人为因素变化而变化,为消除这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必须以最初运行后设备稳定状态的条件作为基准,以此基

加药量计算方法和100T水加药对比表

BJT—001---BJT—002反渗透阻垢剂加药量计算说明 加药浓度3-4PPM 加药量计算Q阻垢剂=Q进水量* C加药浓度 其中:Q阻垢剂----阻垢剂用量G/L Q进水量----反渗透系统进水量T/H C加药浓度---- 药剂使用浓度PPM 药剂配制方法 每次配制要及时,在药箱中先加入1/2纯水。量取(Q阻垢剂*V)/(1000*FR)公斤ZDH---308药剂,倒入加药箱中,然后将药箱用水加满,混合均匀待用。 每次配制药剂用量:(Q阻垢剂*V)/(1000*FR)公斤 每次配制纯水用量:(V –(Q阻垢剂*V)*V)/(1000FR)公斤 其中:V 药箱容积L FR 加药泵流量(L/H)

反渗透阻垢剂加药量参照表(试用) 米顿罗(LMI)隔膜计量泵 9.5×100×100=95000 3.8×100×100=38000 9.5×95×100=90250 3.8×95×100=36100 9.5×90×100=85500 3.8×90×100=34200 9.5×85×95=76712 3.8×85×95=30685 9.5×80×90=68400 3.8×80×90=27360 9.5×75×85=60562 3.8×75×85=24225 9.5×70×80=53200 3.8×70×80=21282 9.5×65×75=46312 3.8×65×75=18525 9.5×60×70=39900 3.8×60×70=15960 9.5×55×65=33962 3.8×55×65=13585 9.5×50×60=28500 3.8×50×60=11400

加药计算书

由招标文件可知,广内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的进水水质如表一。 1.石灰系统计算: (1)K为加絮凝剂增加常值为0.2mmol/l, a为剩余量,一般取值为0.2mmol/l Ca(OH)2=【H 全碱度+H Mg +K+а】 =【12.6+4.18+0.2+0.2】 =17.18mmol/L 按工艺计算,熟石灰粉需要量:17.18×37=635.66mg/l。 按目前外购的质量较好的粉石灰质量含量为85%计算,需要量 635.66/0.85=747.84mg/l. 处理5200m3/h废水,石灰需要量:5200x747.84x10-3=3888kg/h=93.31t/d (2)石灰筒仓按照8d的储存量计算,取石灰的堆密度为 1.2t/m3,实际需要的贮存量为V=93.31X8/1.2=622m3。本系统设计2台350m3的石灰筒仓。 (3)按照配送质量浓度为5%的石灰乳浆液计算,每台澄清池需要配备的石灰乳泵流量Q=3888/(43)=19.44m3/h,按石灰乳泵出力有20%的富裕量,可选25m3/h的石灰乳泵4台。 (4)石灰乳搅拌箱容积按20~30分钟流量设计,则石灰乳溶液箱容积V 溶液箱 =19.44X2X20/60=12.96 m3,故可选13m3的石灰乳溶液箱2台。 2.污泥脱水系统计算 本系统污泥成分主要为CaCO 3 ,污泥进浓缩脱水一体机的含水率为95%。 m【CaCO 3 】=3.9×50×5200×10-6=1t/h 因为污泥浓缩脱水机每天工作20h,所以污泥浓缩脱水机处理量:24×1/(1-95%)×20=24t/h。选离心污泥浓缩脱水机2台,处理量为12m3/h。选污泥泵2台,流量12m3/h。 3.加药系统计算,见表二。

反渗透加药工作原理

反渗透加药工作原理 各种原水中均含有一定浓度的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悬浮物主要是无机盐、胶体和微生物、藻类等生物性颗粒。溶解性物质主要是易溶盐(如氯化物)和难溶盐(如碳酸盐、硫酸盐和硅酸盐)金属氧化物,酸碱等。在反渗透过程中,进水的体积在减少,悬浮颗粒和溶解性物质的浓度在增加。悬浮颗粒会沉积在膜上,堵塞进水流道、增加摩擦阻力(压力降)。难溶盐在超过其饱和极限时,会从浓水中沉淀出来,在膜面上形成结垢,降低RO膜的通量,增加运行压力和压力降,并导致产品水质下降。这种在膜面上形成沉积层的现象叫做膜污染,膜污染的结果是系统性能的劣化。需要在原水进入反渗透膜系统之前进行预处理,去除可能对反渗透膜造成污染的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和过量难溶盐组分,降低膜污染倾向。对进水进行预处理的目的是改善进水水质,使RO膜获得可靠的运行保证。 对原水进行预处理的效果反映为TSS、TOC、COD、BOD、LSI及铁、锰、铝、硅、钡、锶等污染物水质指标的绝对值降低,在上一章中有对于这些污染物水质指标的详细描述。表征膜污染倾向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水质指标是SDI。通过预处理,除了要将上述指标降到反渗透膜系统进水要求的范围内,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尽量降低SDI,理想的SDI(15分钟)值应小于3。 5.1化学预处理 为了改善反渗透系统的操作性能,在进水中可以加入添加下列一些药剂:酸、碱、杀菌剂、阻垢剂和分散剂。 1 加酸-防止结垢 在进水中可以加入盐酸(HCl)、硫酸(H2SO4)来降低pH。硫酸价格便宜、不会发烟腐蚀周围的金属元器件,而且膜对硫酸根离子的脱除率较氯离子高,所以硫酸比盐酸更为常用。没有其他添加剂的工业级硫酸即适宜于反渗透使用,商品硫酸有20%和93%两种浓度规格。93%的硫酸也称为66波美度硫酸。在稀释93%硫酸时一定要小心,在稀释到66%时发热可将溶液的温度提升到138℃。一定要在搅拌下缓慢地将酸加入水中,以免水溶液局部发热沸腾。 盐酸主要在可能产生硫酸钙或硫酸锶结垢时使用。使用硫酸会增加反渗透进水中的硫酸根离子浓度,直接导致硫酸钙结垢倾向增加。工业级的盐酸(无添加剂)购买非常方便,商品盐酸一般含量为30-37%。降低pH的首要目的是降低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组成原理及技术详解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组成原理及技术详解 一、反渗透水处理装置概述 随着工业上对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膜材料、制膜方法的不断发展,膜分离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其中,反渗透设备处理水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原理 半透膜将溶液与纯溶剂分开,因为存在着浓度差,纯溶剂会向溶液一侧扩散,这就叫渗透。若在溶液一侧加压,使压力超过渗透压,则溶液一侧的溶剂会向着纯溶剂一侧流动,从而实现溶质与溶剂的分离,这就叫反渗透。 二、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1、在常温不发生相变的情况下,可以对溶质和水进行分离,适用于对热敏感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与有相变的分离方法相比,能耗较低。 2、杂质去除范围广,可以去除无机盐类、有机物杂质、细菌、病毒等。 3、脱盐率高,可实现大于99%。 4、分离装置简单,易操作、控制和维护。

5、对进水水质有一定要求,如污染密度指数(SDI15≤5、浊度<1.0NTU、保证没有余氯或类似氧化物等。 1. 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硬度、有机物和余氯等妨碍后续反渗透运行的杂质。处理设施包括原水箱、原水泵、反洗水泵、板式换热器、双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絮凝剂加药系统。 2. 双介质过滤器 双介质过滤器主要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通过在其进水管道投加PAC 絮凝剂,采用微絮凝过滤方式,使水中大部分悬浮物和胶体变成微絮体在双介质滤层中截留而去除,双介质过滤器共采用1台. 双介质过滤器的反洗可根据运行时间来决定反洗。 3. 活性炭过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主要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余氯,系统采用1台活性炭过滤器. 4. 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利用蒸汽加热,使反渗透进水温度保持在25℃以上,防止因水温过低造成反渗透膜产水量不足。 5 .超纯水的制备

反渗透加药系统的计算

反渗透加药系统的计算 一、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投加计算 1、取海德能药剂1kg,加入药箱中,往药箱中加入除盐水99L并搅拌,使药剂完全溶解,配置药剂的浓度为1%,即约每100L药液中含药剂1kg(每1L中含10g)。 2、一般投加浓度在0.2~10ppm之间。 3、加药量计算:根据投加浓度计算絮凝剂用量 絮凝剂用量=进水流量×投加浓度,例如10m3/h×3ppm(g/m3)=30g/h 4、计量泵的投加量: 30g/h÷1%=3000g/h=3kg/h(约3L/h) 5、计量泵的调节:例如泵的最大投加量为6L/h,当计量泵效率为50%时投加量为3L/h 二、杀菌剂 1、取海德能药剂0.5kg,加入药箱中,往药箱中加入除盐水999.5L并搅拌,使药剂完全溶解,配置药剂的浓度为500ppm,即约每1000L药液中含药剂0.5kg(每1L中含500mg)。 2、一般投加浓度2~10ppm之间。 三、阻垢剂 1、取海德能阻垢剂标准液10kg(其浓度为100%),加入药箱中,往药箱中加入除盐水90L并搅拌,使药剂完全溶解,配置药剂的浓度为10%,即约每100L 药液中含药剂10kg(每1L中含100g)。 一般投加浓度在2~5ppm之间。 加药量计算:根据投加浓度计算阻垢剂用量 阻垢剂用量=进水流量×投加浓度,例如100m3/h×3ppm(g/m3)=300g/h 根据药液浓度和阻垢剂用量,计算泵的投加量: 300g/h÷10%=3000g/h=3kg/h(约3L/h) 即计量泵每小时投加药液3L可满足阻垢剂300 g/h的投加量。 调节计量泵的效率: 例如泵的最大投加量为6L/h,当计量泵效率为50%时投加量为3L/h。

加药系统的计算

加药系统的计算 1、溶液池容积 计算公式:1417aQ w cn = 式中W 1——溶液池的容积(m 3); Q ——设计处理水量(m 3/h ); a ——混凝剂最大投加量(mg/L ) c ——混凝剂的浓度,一般采用5%~20%; n ——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 例:Q=1500 m 3 /h 混凝剂为聚丙稀酰胺,最大投药量为30mg/L ,药溶液浓度为c=10%,混凝剂每日配置次数为2次。 1417aQ w cn ==30150041715n ××=3.6 m 3 a =30 mg/L ,Q=1500 m 3 /h , c=10%(注意:在带入上式计算时,c 值为百分数的份数值), n=2次 溶液池采用钢混结构 ,溶液池设置2个,每个容积W 1。 单池尺寸:B ×L ×H=5.5×3.0×(1.3+0.3+0.3)m 高度中包括超高0.3m,沉渣0.3米。 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 W 1′=5.5×3.0×1.3=21.44 m 3(满足要求)。 池旁设工作台,宽1,0~1.5米,池底坡度为0.02。底部设置DN100mm 的放空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管,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沿池面接入药剂稀释用给水管DN80mm 一条,于两池分设放水阀门,按1h 放满考虑。 2、溶解池容积 计算公式:W 2=(0.2~0.3) W 1 式中:W 2——溶解池容积(m 3);一般采用(0.2~0.3) W 1; W 1——溶液池容积(m 3)。 例: 溶解池的容积W 2 =0.28 W 1=0.28×21.44=6.0 m 3 溶解池的尺寸:B ×L ×H=2.0m ×2.0m ×(1.5+0.3+0.2)m 高度中含超高0.3米,底部沉渣高0.2米。为方便操作,池顶高出地面0.8米。 溶解池实际有效容积:W 2′=2.0m ×2.0m ×1.5m=6.0 m 3

反渗透阻垢剂加药配比方案

反渗透阻垢剂加药方案 通过水质检测并经过加药软件核算得出系统正常运行的加药量为3.2ppm。考虑到水质的波动性,建议将加药量提高到3.5ppm,以保证系统平稳运行。加药方案如下: 一、现场的几个基本参数: 车间总进水量:50T/H x5 系统回收率75% 计量泵额定最大量程 3.8L/H 配药箱的容积400L 正常配药使用容积320L 阻垢剂投加剂量 3.5ppm 二、计算: 1、确定加药箱内药液浓度 320L加药箱内投加投加阻垢剂2桶,加水注满 加药箱内药液浓度50kg÷320L≈0.156kg/L 2、确定单套运行时每小时药剂投加量q 药剂投加量:q=Q×3.5mg/l=50x1000Lx3.5mg/l=0.175kg 3、确定单套运行时每小时药箱溶液消耗体积l 药剂消耗体积=消耗量/药液浓度=0.175kg÷0.156kg/L≈1.12L 4、确定冲程和频率 为保证阻垢剂的投加的准确性以及连贯性,确定加药泵频率为75%

冲程为40% 。 核算实际药剂投加量 实际投加量=3.8x75%x40%x0.156kg/L÷50L÷1000=3.56mg/l 即3.56ppm,满足加药要求。 确定阻垢剂加药泵冲程为40%频率为75% 三、不同进水量的阻垢剂加药泵的调整 注:以上为理论加药泵调整值,在实际投加阻垢剂时,必须考虑实际工况(供水管道压力、高度等)对加药泵的影响。 运行建议: 1、建议使用吸入法确认加药泵加真实出力,并及时对加药泵进行 校正,保证阻垢剂正常,足量投加。 2、如无法使用吸入法检测,建议在上表所列加药量基础上加药量 上调20%,跟据药剂消耗情况对加药泵进行校正,校正完毕后将加药量调整至正常值。 3、阻垢剂正常投加后,每班记录阻垢剂消耗量,确保阻垢剂正常 投加。 4、阻垢剂药箱要保持清洁,应避免杂物进入,堵塞加药泵管道。 2013年01月27日

计量泵加药计算

计量泵加药计算 1、絮凝剂加药装置 絮凝剂的典型加药量是2-10ppm,建议JA-600的加药量为4ppm,稀释浓度5%投加(即每5升JA-600用95升脱盐水稀释)。 每小时加药量(无稀释)=药剂浓度×进水量=4ppm×37.04m3/h≈0.15L 稀释后的加药量=无稀释加药量÷稀释浓度=0.15÷5%=3L 计量泵的最大出力是4.7L/H, 单调式:实际出力=最大出力×冲程% 冲程%=实际出力/最大出力=3L÷4.7L≈64% 注意:理论调节后,必须用量杯进行实际出力的校核! 2、杀菌剂加药装置 絮凝剂的典型加药量是3-6ppm,建议JA-S660的加药量为3ppm,加药量具体值取决于进水水质和生物污染的严重程度。稀释浓度10%投加(即每10升JA-S660用90升脱盐水稀释)。 每小时加药量(无稀释)=药剂浓度×进水量=3ppm×37.04m3/h≈0.11L 稀释后的加药量=无稀释加药量÷稀释浓度=0.11÷10%=1.1L 计量泵的最大出力是4.7L/H, 单调式:实际出力=最大出力×冲程% 冲程%=实际出力/最大出力=1.1L÷4.7L≈23% 注意:理论调节后,必须用量杯进行实际出力的校核!

3、阻垢剂加药装置 阻垢剂的典型加药量是2-6ppm,建议JK-3000的加药量为5ppm。稀释浓度10%投加(即每10升JK-3000用90升水稀释)。 每小时加药量(无稀释)=药剂浓度×进水量=5ppm×37.04m3/h≈0.19L 稀释后的加药量=无稀释加药量÷稀释浓度=0.19÷10%=1.9L 计量泵的最大出力是4.7L/H, 单调式:实际出力=最大出力×冲程% 冲程%=实际出力/最大出力=1.9L÷4.7L≈40% 注意:理论调节后,必须用量杯进行实际出力的校核! 4、还原剂加药装置 还原1ppm余氯需要1.44ppm亚硫酸氢钠,实际工程应用中按照余氯浓度的3倍来投加还原剂。例如还原1ppm的余氯需要3ppm的亚硫酸氢钠。还原后余氯浓度常用ORP表(氧化还原电位表)来监测,并设置报警值,超过报警值后系统自动停止工作并提升,ORP的报警值通常在180~240mV以下,超过这个值,余氯则可能超过反渗透进水要求的0.1mg/L。 假设还原剂JA-650的加药量是3ppm,具体加药量要根据加完氧化型杀菌剂后反渗透系统进水余氯量而定,一般为所剩余氯量的3倍左右,以加药量为3ppm 为计。稀释浓度10%投加(即每10升JA-650用90升水稀释)。 每小时加药量(无稀释)=药剂浓度×进水量=3ppm×37.04m3/h≈0.11L 稀释后的加药量=无稀释加药量÷稀释浓度=0.11÷10%=1.1L 计量泵的最大出力是4.7L/H, 单调式:实际出力=最大出力×冲程%

反渗透原理

反渗透原理 反渗透是用足够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一般指水)通过反渗透(或称半透膜)而分离出来,因为它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法达到进行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反渗透主要对象是分离溶液中的离子范围,反渗透法由于分离过程不需加热,没有相的变化,具有耗能少,操作简单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水处理中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成为水处理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卷式元件是根据反渗透原理,将半透膜、导流层、格网按一定的排列粘和在有派孔的中心管上形成元件。原水从元件一端进入格网层,在经过格网时,在外界压力作用下,一部分水通过半透膜的孔,渗透到导流层内,在顺导流层的水道流到中心管的排孔,经中心管排出。剩余部分(称为浓水)从格网另一端排出。 一、运行条件 1、设备进水温度10-35℃,适应最低进水温度10℃最高 进水温度35℃. 2、原水供水压力范围1-3KG/㎡,供电电压为380V±5% 3、PH值运行最佳范围在5—8. 4、根据水质及水量,可做多级串联或并联,但最终出 水膜元件浓水与淡水流量之比不大于5:1,作为纯

净水处理比例可作相应调整。 5、每只膜元件的最大压降为0.7KG/㎡。 6、新装RO膜元件设备运行开始,必须进行冲洗,将新 膜元件内的保护液冲洗干净,新装RO膜元件开始运 行时,膜元件运行压力控制5-10KG/㎡,水利用率在 50%为最佳状态,当原水水温低于5℃,原水应加换 热器,以提高原水温度,降低第一段膜元件的压力, 来提高产水量。最佳进水温度为25℃。 二、反渗透有关计算公式 1、脱盐率 cf---cp R=----------------100% Cf 2回收率 QP Y=----------- QP+QM 式中:CF—给水电导(US/CM) CP—产水电导率(US/CM) QP---淡水流量(CM3/H) QM—浓水流量(CM3/H) 三、运行操作 1、在任何条件下反渗透装置周围的环境温度不低于 0℃,不得高于35℃,水温控制在20-25℃为宜。

反渗透加药量计算

反渗透阻垢剂加药操作方法 一、装置参数 RO产水量m3/h 给水量m3/h 回收率% 反渗在透膜型号 阻垢剂加药箱容积m3 计量泵压力MPa 计量泵流量L/h 计量泵开度% 二、反渗透阻垢剂 阻垢剂:山东信捷公司HY-PRP009浓缩液或标准液 用量:ppm(根据水质全分析报告及反渗透系统情况,一般推荐3-6ppm标准液) 三、加药量计算公式 可以执照以下公式计算加药箱中应加入HY-PRP009标准液的体积: U=(Q×a×V)/(1000×ρ×X)×100% 式中,U-应加入标准液的体积,升L Q-反渗透给水流量,吨/小时 a-加药剂量,ppm V-加药箱有效容积,升L ρ-阻垢剂标准液密度,公斤/L,密度为1.08 X-加药计量泵实际工作出力,升/小时 1000-单位换算系数 四、加药步骤

1、初次加药应先清洗加药箱:清洗时关闭加药箱底部排污阀,注水清洗后打开排污阀把水排空,清洗两遍后开始加药。 2、调整计量泵的加药冲程 逆时针转动计量泵冲程调整旋钮至相应刻度 3、配药 检查关闭加药箱底部排污阀,根据加药箱内的有效体积和计量泵的实际工作出力,计算出HY-PRP009的加入量。从加药箱的加入口加入药剂,打开进水阀稀释至最高液位刻度处,关闭补水阀。 例:反渗透给水流量160m3/h,计量泵流量为22L/h,将计量泵冲程调整至40%,则实际出力为22L/h*40%=8.8L/h 加药箱有效容积600L 加药箱中应加HY-PRP009标准液的体积: U=(160*5*600)/(1000*1.08*8.8)*100%=4.7L 4、打开加药箱搅拌电机,将药剂搅拌均匀后,停电机 5、打开计量泵进出口阀门,打开计量泵开关,药剂加在保安过滤器之前。RO停运后,关闭计量泵 6、定期巡查加药系统有无泄漏,有泄漏及时解决。检查计量泵的加药量是否准确,加药箱溶液位下降与计量泵计算加入量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及时计算调整。 7、每月记录检查周期总进水量与加药量是否匹配 8、加药箱补水时注意不要超过最高液位。 9、加药箱设置有低液位报警时,中控PLC如果设置为低液位报警后停加药泵并切换到备用加药箱及计量泵加药。第二次配置HY-PRP009溶液时,加药箱的体积以实际容积计算 如:加药箱直径为1m,则实际容积为: V=S*h=3.14*0.5*0.5*h=0.785h(L)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各种加药计算

各种加药计算 1. 浓联氨的需用量的计算: N2H4= c*d*v*1000/w (kg) 式中:c——欲配溶液的百分比浓度 d——所配制溶液的比重(稀联氨溶液可取1.0g/m3) v——所配稀联氨溶液体积m3 w——浓联氨的百分比浓度(一般为40%) 2.一般是程序控制,连续加入. 1.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药量的计算 (1) 空锅上水时给水所需加碱量 X1=(YD-JD +JD+ JDGMV 式中 :X1 一一空锅上水时 , 需加 NaOH 或 Na2C03 的量 ,g; YD 一一给水总硬度 ,mmol/L; JD 一一给水总碱度 ,mmol/L; JDG 一一锅水需维持的碱度 ,mmol/L; V 一一锅炉水容量 ,m3; M 一一碱性药剂摩尔质量 ; 用 NaOH 为 40 g/mol, 用Na2C03 为 53g/mol 。 (2) 锅炉运行时给水所需加碱量 1) 对于非碱性水可按下式计算 X2=(YD-JD +JDGP)M 式中 :X2 一一每吨给水中需加 NaOH 或 Na2C03 的量 ,g/t; PL 一锅炉排污率 ,10-2; 其余符号同上式。 如果 NaOH 和 NazC03 同时使用时 , 则在上述各公式中应分别乘以其各自所占的质量分数 , 如 NaOH 的用量占总碱量的η×10-2, 则 Na2C03 占 (1-η) ×10-2 , 两者的比例应根据给水水质而定。一般对于高硬度水、碳酸盐硬度高或续硬度高的水质宜多用 NaOH, 而对于以非碳酸盐硬度为主的水质 , 应以 Na2C03 为主 , 少加或不加 NaOH 。 2) 对于碱性水 , 也可按上式计算 , 但如果当 JDG 以标准允许的最高值代入后 , 计算结果出现负值 , 则说明原水钠钾碱度较高 , 将会引起锅水碱度超标 , 宜采用偏酸性药剂 , 如 Na2HP04 、 NaHJ04 等。 2. 磷酸三纳 (Na3P04 · 12H20) 用量计算 磷酸三纳在锅内处理软水剂中 , 一般用来作水渣调解剂 和消除残余硬度用。当单独采用锅内水处理时 , 加药量是按经验用量计算。

反渗透工作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

反渗透工作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 一、反渗透的工作原理: 反渗透是渗透的一种反向迁移运动,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它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的提纯和浓缩,其中最普遍的应用实例便是在水处理工艺中,用反渗透技术将原水中的无机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以便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 渗透渗透平衡反渗透由此可知,反渗透脱盐的依据是①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即有选择地让水透过而不允许盐透过;②盐水室的外加压力大于盐水室与淡水室的渗透压力,提供了水从盐水室向淡水室移动的推动力。 二、反渗透自动运行操作(二级反渗透的运行操作与一级大体一致这里对一级反渗透自动运行操作做主要讲解) ①自动运行前的准备 1.1将各控制箱上的加还原剂计量泵、加酸计量泵和加阻垢剂计量泵及对应需运行的增压泵、高压泵、快冲泵选择开关转至自动位置上;

1.2将R/O就地盘上就地盘上所需运行机组的阀门运行方式选择开关转至自动位置上; 1.3检查高压泵、增压泵、快冲洗泵的进、出口手动阀门、保安过滤器进出口手动阀门、R/O产水手动阀门打开,浓水调节阀打开,RO化学清洗阀门关闭; 1.4各手动阀门的开度均保持手动启动时的状态; 1.5检查控制部序中参数设置无误。 注:严禁在关闭一级反渗透装置产水侧爆破膜隔离阀的情况下运行反渗透装置;除化学清洗外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一级反渗透装置的产水阀处于打开的状态。 ②反渗透启动 2.1弹出反渗透控制画面,需投用增压泵、高压泵、快冲泵、加药泵开关转换至自动位置; 2.2点击反渗透控制画面上的启动按钮,启动反渗透系统; 2.3对照反渗透部序表,检查反渗透开机部序是否正确; 2.4正常启动后,调节高压泵出口手动阀及反渗透浓水调节阀,调整产水流量浓水流量至规定值。 2.5做好开车记录。 反渗透的停机 3.1点击控制画面上停止按钮,停止反渗透系统; 3.2 停机时,确认高压泵、一级反渗透增压泵,阻垢剂计量泵、还原剂计量泵和加酸计量泵连锁停止,同时关电动慢开阀,制水阶段

加药系统的计算精编WORD版

加药系统的计算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加药系统的计算 1、溶液池容积 计算公式:1417aQ w cn = 式中W 1——溶液池的容积(m 3); Q ——设计处理水量(m 3/h ); a ——混凝剂最大投加量(mg/L ) c ——混凝剂的浓度,一般采用5%~20%; n ——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 例:Q=1500 m 3 /h 混凝剂为聚丙稀酰胺,最大投药量为30mg/L ,药溶液浓度为c=10%,混凝剂每日配置次数为2次。 1417aQ w cn ==30150041715n ××=3.6 m 3 a=30 mg/L ,Q=1500 m 3 /h , c=10%(注意:在带入上式计算时,c 值为百分数的份数值), n=2次 溶液池采用钢混结构 ,溶液池设置2个,每个容积W 1。 单池尺寸:B ×L ×H=5.5×3.0×(1.3+0.3+0.3)m 高度中包括超高0.3m,沉渣0.3米。 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 W 1′=5.5×3.0×1.3=21.44 m 3(满足要求)。

池旁设工作台,宽1,0~1.5米,池底坡度为0.02。底部设置DN100mm的放空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管,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沿池面接入药剂稀释用给水管DN80m m一条,于两池分设放水阀门,按1h放满考虑。 2、溶解池容积 计算公式:W 2=(0.2~0.3) W 1 式中:W 2——溶解池容积(m3);一般采用(0.2~0.3) W 1 ; W 1 ——溶液池容积(m3)。例: 溶解池的容积W 2 =0.28 W 1 =0.28×21.44=6.0 m3 溶解池的尺寸:B×L×H=2.0m×2.0m×(1.5+0.3+0.2)m 高度中含超高0.3米,底部沉渣高0.2米。为方便操作,池顶高出地面0.8米。 溶解池实际有效容积:W 2 ′=2.0m×2.0m×1.5m=6.0 m3 溶解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池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池底坡度为0.02。底部设置DN100mm的排渣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管。给水管径DN80mm一条,按10分钟放满考虑。 3、投加方式: 混凝剂投加方式分为重力投加和压力投加两种类型。重力投加分为泵前投加和高位溶液池投加。压力投加方式有水射器投加和计量泵投加。

反渗透加药的工作原理

反渗透加药的工作原理 2020.05.07

反渗透加药的工作原理 各种原水中均含有一定浓度的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悬浮物主要是无机盐、胶体和微生物、藻类等生物性颗粒。溶解性物质主要是易溶盐(如氯化物)和难溶盐(如碳酸盐、硫酸盐和硅酸盐)金属氧化物,酸碱等。在反渗透过程中,进水的体积在减少,悬浮颗粒和溶解性物质的浓度在增加。悬浮颗粒会沉积在膜上,堵塞进水流道、增加摩擦阻力(压力降)。难溶盐在超过其饱和极限时,会从浓水中沉淀出来,在膜面上形成结垢,降低RO膜的通量,增加运行压力和压力降,并导致产品水质下降。这种在膜面上形成沉积层的现象叫做膜污染,膜污染的结果是系统性能的劣化。需要在原水进入反渗透膜系统之前进行预处理,去除可能对反渗透膜造成污染的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和过量难溶盐组分,降低膜污染倾向。对进水进行预处理的目的是改善进水水质,使RO膜获得可靠的运行保证。 为了改善反渗透系统的操作性能,在进水中可以加入添加下列一些药剂:酸、碱、还原剂、阻垢剂和分散剂。 1、加酸-防止结垢 在进水中可以加入盐酸来降低PH,主要在可能产生钙、镁、钡、锶等金属离子结垢时使用。降低pH的首要目的是降低RO

浓水中碳酸钙结垢的倾向,即降低朗格里尔指数(LSI)。LSI是低盐度苦咸水中碳酸钙的饱和度,表示碳酸钙结垢或腐蚀的可能性。在反渗透水化学中,LSI是确定是否会发生碳酸钙结垢的是个重要指标。当LSI为负值时,水会腐蚀金属管道,但不会形成碳酸钙结垢。如果LSI为正值,水没有腐蚀性,却会发生碳酸钙结垢。 2、加碱-提高脱除率 在加碱调高pH时一定要注意,pH升高会增加LSI、降低碳酸钙及铁和锰的溶解度。最常见的加碱应用是二级RO系统。在二级反渗透系统中,一级RO产水供给二级RO作为原水。 在二级RO进水中加碱有4个原因: ①在pH8.2以上,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为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可以被反渗透脱除。而二氧化碳本身是一种气体,会随透过液自由进入RO产水,对于下游的离子交换床抛光处理造成不当的负荷。 ②某些TOC成分在高pH下更容易脱除。 ③二氧化硅的溶解度和脱除率在高pH下更高(特别是高于9时)。 ④硼的脱除率在高pH下也较高(特别是高于9时)。

污水处理设备加药装置计量计算方法

美羌梨涟哄丝恋离矗檀棉雅摈糕且蛾时溢励桂孔蓑持肮金脆郴酿拇合沛卿契矢具勘像绪贮煌御惧廖四污水处理设备加药装置计量计算方法伞勾随嫁作怀娱舆馒佣沦右躁琴狂哗芳让辣忙瓢正霜骗册合韧豫翠霍点涵舜字兑够 一、阻垢剂的加药量 脱盐水处理系统一级反渗透系统回水率按75%计算,在20-50℃条件下,该水质有较强的结垢倾向,这说明必须加入适量的膜用分散剂,以保证反渗透系统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延长膜的使用周期。二级反渗透进水为一级反渗透产水,硬度碱度低不需加入阻垢剂。经过反渗透专用软件计算得知:水质在75%的回收率下的建议投加药量为:3ppm(以进水计),每天加药量=药剂浓度×进水量×24h≈8.64公斤(进水量按120m3/h计) 二、PH调节 调节pH系统采用X015型隔膜泵和120L水箱,在水箱中配制浓度为0.1%~0.5%的Na0H溶液,通过隔膜泵进行药物的投加。根据产水pH值以及产水电导率调节加碱量使产水的值达到适中值,根据实际二级产水电导率来确定投加浓度。隔膜泵与二级反渗透同步运行。 调节加碱量的一般原则: 1.当电导率急剧上升,则说明加碱量大。 2.当电导率较稳定但较高,则说明加碱量太小。 3.当加碱量太小再增大加碱量时,电导率急剧下降,但下降到一定程度又马上上升,则加碱量增加太大。 4.碱隔膜泵刻度调至最大还无法达到加碱量,则说明水箱碱浓度太小。 5.碱泵刻度在20以下且调节的灵敏度太高,则说明水箱碱浓度太高。 具体咨询北京华夏平安净水设备有限公司/河北中科美净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三、杀菌剂的投加 1、由于原水为市政自来水,系统中的细菌较少,但随着气温的升高,尤其是在夏季,会影响反渗透膜的正常运行,所以应投加一定量的杀菌剂,以控制细菌的生长,保护反渗透膜不受微生物的侵害,该药剂连续投加至系统预处理中,维持进水中余氯量以抑制细菌的滋生,因此药剂投加量应以系统实际所受生物污染程度来定,建议投加量为2ppm(以进水计)。

纯化水系统加药控制规程

纯化水系统加药控制规程_y k_a n g l e 一.目的 建立纯化水系统加药配制规程,对纯水系统使用的加药液的成份、质量要求、配制浓度和配制方法、投加浓度和投加量调节方法作出规定,确保水系统的药液正确投加和保证水质安全。 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制药厂精烘包15T/h纯化水系统的加药配制规定,包括:絮凝剂、阻垢剂、PH调节剂。 三.责任者 1、纯化水系统操作人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纯化水系统管理人员实施监督管理; 2、工段长、车间主任确保本标准的正确实施,并实行监督管理; 3、生产办、质量科负责按本标准要求,实行监督管理。 四.程序 1、加药装置说明

1.1纯化水系统安装有三个加药装置。加药装置的结构为加药箱和ACS602计量泵。加药箱为长方箱体结构,体积为(长×宽×高=400mm×450mm×700mm=0.126m3=126L),可配制126L的药液。ACS602计量泵的流量可进行调节(0~100%调速),控制加药量。 1.2絮凝剂加药装置安装在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管道上,与原水泵联锁。阻垢剂加药装置安装在保安过滤器的进水管道上,与一级高压泵联锁。氢氧化钠加药装置安装在一级RO 水箱的出水管道上,与二级高压泵联锁。 1.3絮凝剂加药装置的目的是:利用絮凝剂和原水中的悬浮杂质、胶体物质、小颗粒和大分子有机物絮凝结合后形成大颗粒的絮凝沉降,通过多介质过滤器截留,以除去原水中的悬浮杂质、泥沙、胶体等大颗粒不溶性物质。 1.4阻垢剂加药装置的目的是:预处理水在进入一级反渗透前,和阻垢剂混合后,提高预处理水中的阴阳离子积,以防止水中的一些盐析出(反渗透膜浓水侧由于水的浓缩,导致水中的溶解ca2+、Mg2+、Ba2+、Hco3-、so42-等离子产生结垢的离子浓度积小于其平衡常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