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论文

HBV论文
HBV论文

关于乙肝型病毒(HBV)论文

课程医学微生物学

姓名陈洺

学号 11203090103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指导教师叶翠莲

2014 年4月 16 日

1.关于乙肝

1.1简要概述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病。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1.3亿。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乙肝病毒是个古老的病原体,包括现在所谓的新发现病种其实在古代都有,只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化验手段的进步才被发现,并不等于发现他了才存在,没有发现即不存在。乙肝的标志性产物表面抗原在1965年在澳大利亚首次被发现,故简称‘澳抗’,这一天开始意味着乙肝病毒开始被了解、发现。

乙型肝炎病毒 (HBV) 属嗜肝DNA 病毒科 (hepadnaviridae),基因组长约3.2kb ,为部分双链环状DNA。HBV 的抵抗力较强,但65℃10 小时、煮沸10 分钟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含氯制剂、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等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约60%-7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7.18%,以此计算,全国约有9300万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乙肝患者大约有3000万。

这是传染性疾病,不是遗传病,早已经有了安全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所以不要为这些数据而恐慌,请及时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这样就不会被感染。

1.2病发机制

乙肝病毒在肝内繁殖复制,但是对肝细胞无明显的直接损伤作用,这一点在HBV甲亢携带者中的得到病例和动物实验证实。有关慢性乙肝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但是已认识到与机体对HBV免疫应答异常有关,HBV持续感染所形成的慢性化主要是病毒诱导机体对其感染形成的一种持续免疫耐受状态,特别是与细胞毒性T细胞低反应状态有关。一般认为,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所引起的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可能与机体免疫反应有关。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和逸出本身不引起明显的肝细胞病变,只有当人体的免疫功能破坏含有病毒抗原物质的肝细胞膜时,才引起肝细胞的坏死和炎症。因此,如果人体免疫功能正常,肝炎病毒数量较少,毒力较弱,仅部分肝细胞受损,则表现为无黄疸型;如病毒数量较多,毒力较强,较多的肝细胞受损,则表现为黄疸型。如果人体免疫功能有严重缺陷(如先天愚型、白血病等),或为免疫耐受状态(特异性免疫无应答,如胎儿或新生儿感染HBV),或为免疫“麻痹”(病毒抗原过多或过少),则肝细胞内虽有病毒,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免疫反应,肝细胞可不出现或仅出现轻微损害,则表现为病毒携带者。如果人体免疫功能低下,仅能清除一部分病毒,因而肝细胞不断受到一定损害,则表现为慢性迁延性。如果人体免疫调节功能发生紊乱,产生自身免疫或其他病理改变,使肝细胞和其他脏器受到更严重、更持久的损害,则形成慢性活动性。如果人体免疫活动过强,短时间内在门静脉内形成大量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大量肝细胞坏死,则出现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重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相似。在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肿瘤坏死因子也起着重大作用。

1.3病毒特点

(1)乙肝病毒(HBv)具有顽强的抵抗力:它对热、对低温、对干燥、对紫外线、对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都能够耐受;在零下20度也冻不死它,能活20年!在30—37度可存活6个月,在超过37度时可活7天,在55度时可活6小时。大家平日里常用的消毒剂,如酒精、来苏儿、碘酒等对它根本不起作用,不能杀死它们,所以家里有了乙肝病人就不要用这些消毒剂来消毒,但是HBv怕高热,如加热到100度,只要10分钟就可使其失去传染性。HBv 对0.5%过氧乙酸非常敏感,这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杀死它们。3%漂白粉、0.2%新洁尔灭也可用来杀灭HBV。

(2)HBV有明显的嗜肝性:HBv也叫嗜肝病毒.是因为它侵人人体后就要专门进攻肝脏,钻入肝细胞,在那儿定居并繁衍后代。据研究,这是因为在肝细胞表面有一种HBv的“受体”,接受HBv。大量HBv集中在肝细胞内,不断地繁殖、复制,成熟的HBv被释放出肝细胞,又侵入别的健康的肝细胞,这样不断复制、不断侵袭,最终诱发了肝细胞的免疫损伤。

(3)HBV还有轻度的“泛嗜性”:虽然HBv有嗜肝性,但它还有一定的“泛嗜性”!所谓“泛嗜性”,就是HBv偶尔也会侵犯除了肝脏之外的器官和组织,比如胆管上皮细胞、肾小管的细胞、胰腺的细胞、胃粘膜细胞、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等等,因而,HBv有时也可以引起上述部位的疾病,如HBV相关性糖尿病、HBv相关性肾炎、HBv相关性胃病、HBv相关性血液病等。但是这些“泛嗜性”侵害并不是必然发生,大多数感染HBV的人不发生“泛嗜性”损害,所以说它是轻度泛嗜性,HBv主要还是侵犯肝脏。

(4)HBv的变异性:科学家们发现HBv是最容易变异的病毒之一。所谓变异,就是HBV的基因突变,变异也是病毒为了自己的生存所采取的“策略”,如果有强有力的抗HBV药物进人人体内,必然要对HBv构成生命威胁,为了抵抗药物的作用,它们就使自己发生“变异“。来对付药物,使药物失去效力,它们好继续为非作歹。HBv变异的特性给诊断和治疗带来许多麻烦。

(5)HBv本身对肝脏的非致病性: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糊涂了,HBv明明有嗜肝性,专门损害肝脏,怎么又对肝脏没有致病性了?真奇怪。HBv确确实实对肝脏没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事实证明,我国大量的HBv携带者,体内虽有很多HBv,但并没有发生肝炎。如果说HBV能直接损伤肝细胞,那么这些无症状的HBv携带者就不存在了,都会是乙肝病人了。原来乙肝的发病,是由于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参与,如免疫细胞不参与,HBv就不会致人发生肝损伤(以后我们将详细介绍)。

(6)HBv的致癌性:现在已经肯定,HBv是致肝癌的重要因子,约80%—90%的肝癌都有HBv 背景。有人观察发现,有20年HBv感染史者,约有5%—10%的发生癌变,癌变的原因是HBv 的x基因整合到肝细胞基因上,发生了突变,导致肝癌。人们最为关心的也是HBV致癌问题.特别是无症状HBv携带者,最怕癌变。其实.大多数肝癌都是在慢性肝病、特别是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HBV携带者的肝脏基本上没有炎症,更没有肝硬化,一般足不会直接癌变的,大家不必忧心如焚。

1.4传播路径

1.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乙肝传播途径中最常见的一种,比如输血过程中被感染,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此现象得以了有效控制,但是尚未杜绝。

2.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也就是说在就医的过程中被感染,目前多数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种而引起的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注射、接种、纹身等使用的各种医疗器具。

3.母婴传播:患急性乙肝或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可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尤其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为主要的感染类型。(值一提的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地抑制乙肝母婴或父婴的传播,有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4.性传播:乙肝病毒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之间的传播。不过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因为免疫系统比较完善,所以有可能及时清除乙肝病毒。

1.5初期症状

1.乙肝的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体力不支,疲劳,没精神,主要与肝功能受损,进食减少,食物消化吸收障碍,营养物质摄入减少造成的,另一方面呢,因为乙肝造成的肝脏炎症导致消耗增加而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导致肝脏代谢功能受损,加上乙肝患者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影响乙肝患者的睡眠和休息导致乙肝患者看起来很没有精神。

2.乙肝患者的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厌油,恶心,腹胀,上腹部不适等症状,主要是因为肝炎时使得胆汁的分泌减少,使得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到影响,另外,胃肠道的充血水肿也会影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3.乙肝的黄疸症状主要是因为肝病病情较重时,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胆红素从尿液中排除使得尿液颜色加深,这是黄疸最早期的表现。

4.乙肝的疼痛症状主要表现为肝区疼痛,乙肝患者一般没有疼痛症状,但是当肝包膜紧张,肝包膜上的痛觉神经受刺激,就会出现右上腹,右季肋不适或隐痛。

5.乙肝患者会出现肝脾肿大的症状。肝炎早期,脾脏没有明显的重大,后期会因为门静脉高压等原因使得脾脏淤血引起脾脏肿大。

6.乙肝的肝外表现,主要表现为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出现肝病面容,还会出现蜘蛛痣或肝掌以及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2.预防治疗

2.1预防措施

首先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国内十分重视,自80年代起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过20年的努力,上海市出生的婴儿HBsAg携带者从9.8%降至0.5%。因而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不久将来HBsAg 携带者将会明显降低,乙肝完全可以预防。其次严格筛选献血员,确保医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

其次防止血源传播:不输入未经严格检验血液和血制品;不去街头拨牙、耳垂穿孔、纹身等。医生、护士打针要一人一管一消毒。

然后防止性传播:乙型肝炎可以通过性传播,因此用避孕套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减少感染乙肝的机会。

最后积极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这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新生儿期接种疫苗以0、1、6个月免疫程序。3针免疫后,可保证15年内不得乙型肝炎。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15年的追踪,可能保护时间更长,甚至终身受益。

2.2相关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的治疗最有效的就是抗病毒治疗,另外就是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避免饮洒、使用肝毒性药物及其它对肝脏不利的因素。

1.适当休息

在病情活动期应适当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应注意动静结合;至静止期可从事轻工作;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达3个月以上者,可恢复正常工作,但应避免过劳,且须定期复查。

2.中药治疗

可因地制宜,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中药方剂辩证治疗。急性肝炎的治疗应清热利湿、芳香化浊、调气活血。热偏重者可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加减,或龙胆草、板兰根、金钱草、金银花等煎服;

3.营养应进高蛋白饮食

热量摄入不宜过高,以防发生脂肪肝;也不宜食过量的糖,以免导致糖尿病。

4.抗病毒药物治疗

(1)α-干扰素(InterferonIFNα)能阻止病毒在宿主肝细胞内复制,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治疗剂量每日不应低于100万U,皮下或肌注每日1次,亦有隔日注射1次者。疗程3~6个月。可使约1/3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HbeAg阳性转为抗-Hbe阳性,HBV DNA聚合酶活力下降,HCV RNA转阴,但停药后部分病例以上血清指标又逆转。早期,大剂量,长疗程干扰素治疗可提高疗效。副作用有发热、低血压、恶心、腹泻、肌痛乏力等,可在治疗初期出现,亦可发生暂时性脱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2)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苷酸:聚肌苷酸(聚肌胞。Peoly I:C)在体内可通过诱生干扰素而阻断病毒复制,但诱生干扰素的能力较低。一般用量为2~4mg肌注,每周2次,3~6个月为一疗程;亦有采用大剂量(每次10~40)静泳滴注,每周2次者。对HbeAg近期转阴率似有一定作用。无副作用。近又合成新药Ampligen(Poly I:C·12U)是一种作用较聚肌胞强大的干扰素诱生剂。

(3)阿糖腺苷(Ara-A)及单磷阿糖腺苷(Ara-AMP)主要能抑制病毒的DNA聚合酶及核苷酸还原酶活力,从而阻断HBV的复制,抗病毒作用较强但较短暂,停药后有反跳。Ara-A不溶于水,常用剂量为每日10~15mg/公斤,稀释于葡萄液1000ml内,缓慢静脉滴注12小时,连用2~8周,副作用为发热、不适、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全身肌肉及关节痛、血粘板减少等。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 根据2002年全国HBV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 %,约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3000万人,如无正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5 年后约 10%~20% 可发展为肝硬化,20%~23%可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6%~15%可发展为肝细胞性肝癌(HCC)。而5年存活率,代偿期肝硬化为 55%,失代偿期肝硬化为 14%。每年死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者约 30 万人。此外,母亲为HBV携带者可通过垂直传播使婴儿受染,婴儿时期感染HBV者90%以上将成为慢性HBV携带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反复发作肝炎,最后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和HCC,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危害极大,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 由于慢性乙肝的特殊性,其 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治 疗终点;那么临床常用的治 疗终点是怎样的呢 治疗目标应是长期、持续抑制和消除HBV 复制,从而减轻和防止肝炎病变加重、复发和肝纤维化;减少和预防进展为肝功能失代偿、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HCC;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2~4]。 二、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终点

治疗终点应符合治疗目标。最终和理想的治疗终点应是 HBsAg 转阴或 HBsAg 血清转换( 血清HBsAg 阴性,抗 HBs阳性) 。但目前抗 HBV 的药物和方法很少能达到这 样的治疗终点,可能需要很长时期的有效治疗。因此,目 前抗病毒治疗,尤其是核苷类似物的治疗终点如下。对乙 型肝炎e抗原(HBeAg) 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是 HBeAg 血清转换,血清 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恢复正常,达到上述指标后,还应继续治疗至少半年,如仍保持上述指标者,可考虑停药观察[2~4]。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HBeAg血清转换是HBV复制受抑制和肝组织病变好转的标志,并不等于病毒消除和肝脏病变恢复。但亦有文献报道,在拉米夫定治疗出现HBeAg 血清转换后,持久应答率差别很大,为 38%~77%。3年累积复发率为36%~54% [5,6]。因此,出现HBeAg 血清转换后,还应继续治疗更长时间。对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能用HBeAg血清转换作为治疗终点,而是 HBV DNA水平达到检测值下限、ALT恢复正常。疗程至少1年,最好能达到 HBsAg阴性或血清转换[2,7,8] 。停止抗病毒治疗后,须密切随访观察血清 HBV DNA 水平的变化。如有回升趋势,应立即应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使之达到长期持续抑制HBV 复制的目的。 三、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策略 综合治疗的方法仍是乙肝 治疗的主导。包括不同方法 的联合应用以及同种方法

治疗乙肝抗病毒药物

治疗乙肝抗病毒药物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治疗乙肝抗病毒药物》的内容,具体内容: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是指在治疗乙肝患者疾病的过程中,通过药物制剂来抑制病毒复制,并最终清除乙肝病毒,能够控制病情进展的一类药物的统称,那你对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的相关内容,希望... 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是指在治疗乙肝患者疾病的过程中,通过药物制剂来抑制病毒复制,并最终清除乙肝病毒,能够控制病情进展的一类药物的统称,那你对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目前认为,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是造成乙肝慢性化的主要原因,且可导致病情发展、恶化至肝硬化、HBV相关性肝细胞癌。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 目前尚无一种能迅速、直接清除乙肝病毒的药物。目前最好的抗病毒药物的疗效也仅能达到50%左右。国内外医学界所公认的治疗慢性乙肝有确切疗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干扰素如赛若金(重组人干扰素1b)、进口及国产干扰素2b、2a、组合干扰素、长效干扰素等。核苷类似物如Lamivudine、泛昔洛韦等。 干扰素作用于细胞上的干扰素受体,诱导和激活细胞抗病毒蛋白基因,产生抗病毒蛋白,起到抑制病毒的作用;它还可以诱导2-5寡腺苷酸合成酶系统的(2-5 OAS)和蛋白激酶,抑制病毒的复制。从以上机制来看,干

扰素不能杀灭病毒,只是起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一旦撤除干扰素病毒又重新复制。因此干扰素的对于肝炎病毒的治疗复发率高,所以要求疗程长(4—6个月),如果能联合使用免疫调节剂,提高患者自身固有的免疫力,可达到相加效应,以企提高干扰素的疗效。 拉米夫定为核苷类似物,有强大抑制HBV复制的作用,吸收进入体内后在肝脏中在逐步加入磷酸形成活性5-三磷酸盐,类似脱氧胞苷三磷酸盐可以渗入病毒DNA终止DNA的合成:可竞争性的抑制HBV病毒DNA依赖和RNA 依赖的DNA多聚酶和逆转录酶的活性,从而达到迅速抑制HBV-DNA的复制,明显降低血清HBV-DNA水平。 作用特点:毒性低,可以长期治疗;口服吸收良好,每天服药一次,使用方便,病人依从性好;短期治疗后停药复发率高;长期治疗后,乙肝病毒易发生变异及耐药。 基因治疗是将目的基因重组到载体上进入机体后所表达的产物能治疗 患者的病,或灭活患者的有害基因。这种通过对基因的修饰、置换或灭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称为基因治疗。目前,人们正在探索基因治乙肝过程中。 治疗乙肝的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平衡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要暴饮暴食或常饥饿,这种饥、饱不匀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HBV论文

关于乙肝型病毒(HBV)论文 课程医学微生物学 姓名陈洺 学号 11203090103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指导教师叶翠莲 2014 年4月 16 日

1.关于乙肝 1.1简要概述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病。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1.3亿。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乙肝病毒是个古老的病原体,包括现在所谓的新发现病种其实在古代都有,只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化验手段的进步才被发现,并不等于发现他了才存在,没有发现即不存在。乙肝的标志性产物表面抗原在1965年在澳大利亚首次被发现,故简称‘澳抗’,这一天开始意味着乙肝病毒开始被了解、发现。 乙型肝炎病毒 (HBV) 属嗜肝DNA 病毒科 (hepadnaviridae),基因组长约3.2kb ,为部分双链环状DNA。HBV 的抵抗力较强,但65℃10 小时、煮沸10 分钟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含氯制剂、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等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约60%-7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7.18%,以此计算,全国约有9300万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乙肝患者大约有3000万。 这是传染性疾病,不是遗传病,早已经有了安全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所以不要为这些数据而恐慌,请及时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这样就不会被感染。 1.2病发机制 乙肝病毒在肝内繁殖复制,但是对肝细胞无明显的直接损伤作用,这一点在HBV甲亢携带者中的得到病例和动物实验证实。有关慢性乙肝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但是已认识到与机体对HBV免疫应答异常有关,HBV持续感染所形成的慢性化主要是病毒诱导机体对其感染形成的一种持续免疫耐受状态,特别是与细胞毒性T细胞低反应状态有关。一般认为,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所引起的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可能与机体免疫反应有关。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和逸出本身不引起明显的肝细胞病变,只有当人体的免疫功能破坏含有病毒抗原物质的肝细胞膜时,才引起肝细胞的坏死和炎症。因此,如果人体免疫功能正常,肝炎病毒数量较少,毒力较弱,仅部分肝细胞受损,则表现为无黄疸型;如病毒数量较多,毒力较强,较多的肝细胞受损,则表现为黄疸型。如果人体免疫功能有严重缺陷(如先天愚型、白血病等),或为免疫耐受状态(特异性免疫无应答,如胎儿或新生儿感染HBV),或为免疫“麻痹”(病毒抗原过多或过少),则肝细胞内虽有病毒,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免疫反应,肝细胞可不出现或仅出现轻微损害,则表现为病毒携带者。如果人体免疫功能低下,仅能清除一部分病毒,因而肝细胞不断受到一定损害,则表现为慢性迁延性。如果人体免疫调节功能发生紊乱,产生自身免疫或其他病理改变,使肝细胞和其他脏器受到更严重、更持久的损害,则形成慢性活动性。如果人体免疫活动过强,短时间内在门静脉内形成大量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大量肝细胞坏死,则出现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重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相似。在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肿瘤坏死因子也起着重大作用。

《乙型肝炎治疗的新进展》

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乙型肝炎治疗的新进展》☆☆ 第一讲:关于乙型肝炎治疗的新进展 1、大家对于乙型肝炎治疗的新进展很感兴趣,请您谈一谈都有哪些新进展?其治疗手段和临床效果如何? 贾继东教授:对乙型肝炎的治疗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突破性进展,国际公认的还是以干扰素类、核苷(酸)类似物为主。只是核苷(酸)类似物种类越来越多,疗效更强,交叉耐药性也基本上克服。目前可以做到有效抑制病毒、控制病情、延缓病毒复制,但是多不能清除病毒。彻底治愈,在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的。 2、请问目前对乙肝的免疫疗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以及目前的疗效如何? 贾继东教授:乙肝的免疫学比较复杂,总的来说天然免疫在感染早期起作用,获得性免疫在后期的感染控制中起作用。其机理研究得还不是很透彻,而且临床上无法常规检测针对HBV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指标,特别是细胞免疫。所以针对它的免疫方面的治疗也多处于探索阶段,如各种治疗性疫苗,期待打破免疫耐受、促进病毒的清除等等。但是免疫疗法目前还尚未真正应用于临床。 3、乙型肝炎治疗的新进展是针对表面抗原的转阴,还是针对阻断以及减少病毒所引起的肝炎? 贾继东教授:主要还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炎性坏死,从而减少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表面抗原的转阴是个别现象,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件,尚不能作为一个普遍的目标。表面抗原转阴在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出现 第二讲:关于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 1、近年有研究证实,同一个乙肝患者感染的病毒不是一种,而是一群,即一个种群(并提出了“准种”概念)。这样从理论上讲,单独用1-2种抗病毒药物疗效是有限的,病毒还会很快变异。这就需要一个综合持续有效的治疗方案,直到康复。这就要求抗乙肝核苷类药物的疗程要把握好,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等使用后,许多病人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小部分病人可以停药。 请问您对这方面有什么新的认识?另外您能方便介绍一下核酶在这方面的应用吗?国外是否有新药品上市? 贾继东教授:看来一种或几种药物并不能完全解决HBV的问题,期望有更多作用更强、耐药性更低的核苷(酸)类似物上市,并能克服交叉耐药性。 核酶还没有进行临床应用,只是实验研究阶段。科学发展总是有阶段性和时代局限性,短期内无法突破。我们应该致力于合理、规范地运用现有的药物和疗法,

乙肝论文

大 学 生 健 康 教 育 论 文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1002 姓名:贺丹 学号:20102687

我来谈乙肝 在东大医院的教授和老师的精心教学下,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健康”二字有了新的认识。虽然在中学期间就开设了相关的课程,那时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并没有贴近自己的生活,上了大学后,就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了,东大医院的老师们通过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行医实践,用真实的例子向我们讲解有关于传染病,艾滋病等知识,让我更加真切的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其中,我对乙肝的认识最为深刻,下面我将结合老师的讲课谈谈我对乙肝的认识。 课堂上,老师是这样介绍乙肝的“所谓乙肝其全称应该叫做“乙型病毒性肝炎”。它是由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感染人体后引发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疾病。“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发病。它主要表现出三种形式,一是乙肝病毒被清除,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在体检时会发现,自己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但怎么也想不起来什么时候得过乙肝或者打过乙肝疫苗,这实际上就是病毒感染后被清除,获得了自然免疫;第二种形式是乙肝病毒携带状态,这些人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与一般健康人无区别,只是在乙肝病毒指标检测时可以发现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第三种形式就是乙肝病人,这些人感染病毒后会出现恶心、厌油腻、转氨酶异常等表现。但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表现,由于乙肝病毒主要是经血传播,因此乙肝病原携带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会对周围人群或环境构成威胁。除不能献血、不宜参加体能负荷超常的特殊训练或职业外,其入托、升学、就业、婚姻、社会活动均不应受限制,更不得被歧视。

最新治疗乙肝的方法

最新治疗乙肝的方法 1.急性肝炎的治疗 2.慢性肝炎的治疗 (1)抗病毒药物: IFN是目前最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其抑制病毒复制具有广谱性、 间接性、种属特异性及受性依赖性。α-IFN的常用剂量为3~5MU/次,每周3次,疗程4~6个月。也可采用3~5MU/d,1次/d,1个 月后改为每周3次,疗程同上。可酌情应用1~2个疗程。较小剂量(如1Mu/次)达不到治疗效果,更大剂量(如>10MU/次),易出现不良 反应,对治疗不能耐受的病例增加。适当延长疗程可以减少反跳。 治疗后约有40%的病人可获得持久治疗反应,即HBVDNA(斑点杂交法)消失,HBeAg转阴,ALT降至正常或基本正常,大部分病人抗-HBe 转阳,随访1年,仍保持稳定不变。经α-IFN治疗后HBsAg转阴病 人约占10%左右,一般发生在治疗中或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持久 治疗效应病人在治疗结束后一年,肝活检显示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获持久治疗效应的病人,约有20%~30%可复发,复发者多数为治疗 不够充分,如重复治疗,一般仍有良好反应。 能选择性抑制DNA多聚酶,从而抑制病毒DNA合成。用法:每日10mg/kg,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6天后减半量,疗程1个月。停药 后易复发。其他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为胞嘧 啶核苷类似物,抑制病毒反转录酶,动物实验显示对鸭、土拨鼠肝 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成人用量为每日100mg,口服,经1~2个月治 疗后多数病人HBVDNA可转阴,ALT也随之下降但停止治疗后易反跳。泛昔洛韦(Famciclovir)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经欧洲、澳大利亚多 中心研究,认为抗HBV复制效果与3TC相似。 (2)免疫调节药物

乙肝论文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免疫学开放性实验研究论文乙肝接种者表面抗体变化的研究 学生姓名:胡家北郭大燕黄华王忠福姚冉郑乾昌 郭占波张芮嘉苏小玲 年级班级:2012级临床4班 指导老师:夏嫱

题目:接种者乙肝表面抗体变化的研究 摘要:据估计全世界至少有3.6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我国约有1.3亿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人约有3000万。乙肝的特点是起病缓慢。多数无症状,其中有1/3的人有肝损害症状。(目前乙肝的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染、输血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性传。肝脏病变通常是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而我国主要以乙型肝炎为主。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就是表面抗体,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然后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以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有了表面抗体,证明人已产生了免疫力。人自然感染后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均可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产生表面抗体. 关键词:接种者表面变化抗体肝炎 前言:在中国一个病毒携带者有1.3亿,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所以我们通过接种者乙肝表面抗体变化的研究确定他们是否为携带者;从而降低肝脏的其他病变。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为携带者。另外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乙肝表面抗体(抗一HBs)转阳率在95%以上,有效保护期在5年以上,抗体滴度越高,免疫力越强,免疫保护持续时间也越长.接种后一定要检验接种效果和抗体的滴度,并根据抗体滴度情况适时复测,当滴度小于保护值时,要及时补种,使体内经常保持有效的抗体滴度. 材料与方法: 材料:固相载体自制血清酶 方法一:用医学统计学的知识调查12级临床学生乙肝表面抗体变化做出分析(应为我们从小到大接种了几次乙肝疫苗) 方法二:ELISA法 1、取4个固相载体加分别是待测、阳性、阴性、空白。 2、向待测孔加入血清50ul+ 酶标抗体1滴;向阴性、阳性各加入1滴;空白不加 3、封板,放入37度的恒温箱中30min 4、取出,倒掉液体,用洗涤液洗涤3次,每次30-60秒。 5、加入显色液A、B各1滴,37 ℃反应15分钟。 结果 抗体阳性阴性 人数(人)125 240 比例34.2% 65.8% 根据数据统计,在所调查的人群中,阴性占大部分. 讨论:乙肝表面抗体是人体重要的诊断抗体和防御抗体,新生儿出生时会注射乙肝疫苗,之后的加强注射确保了乙肝表面抗体的产生,所以在统计的365名学生中,每位学生在6月龄之后都基本会有乙肝表面抗

宋士奎中医治乙肝论文

中医治乙肝,主要是从湿、郁、虚三个方面着手。 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上下五千年观古往今来,医者 须精,望闻问切,四诊之外又有五运六气可稽,易经八卦可演 ,千班诸法,精穷奥蕴,精此者乃为大医.诊之始祖与《内经》是伏羲神农,皇帝之书中的一部,由轩辕皇帝同歧伯等六位大臣探讨论述,最高明的理论,上以彻底推求天文,下以彻底推求地理,中心彻底推求人事,人与天地相参日月相应,天有五行,人有五脏,五脏五行相生相乘,昼夜流转,无有始终。 肝病在我国发病率极高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攻克乙肝是摆在广大医务人员面前的一向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有某种疾病就有某种方药,西医治疗肝病的策略是抗病毒采用干扰素、贺普丁,代丁,联合用药的鸡尾酒疗法。但不解人意副作用极大,并且价格昂贵,一般患者难以接受,并且治愈后易反弹。 中医的治疗原则:清热利湿,疏肝解郁,活血化淤。关幼波教授强调慢性肝病病程长,重点要预防,活血再化淤,扶正要解毒,湿热要彻除。 多年的临床经验,上下求索,博采众长,网罗群书,效法各家,搜集名医名方,精深研究,探求微妙。采用符合国家GMP标准的《中药免煎配方颗粒》,即冲即服,携带方便,结合中华五千年传统医学,根据五行生克原理,对肝脏疾病’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祖传五世的中医精髓和对肝脏深入系统的研究治疗乙肝大小三阳,肝脾肿大,肝硬化。保肝,护肝,清除病毒,疗效好,转阴快,转阴后不反弹,达到肝病彻底康复。 湿 中医认为,乙肝病毒属于一种“湿热疫毒” 的邪气。临床研究也发现,湿热阻滞是慢性乙型 肝炎最主要的中医临床证型。溪黄草、茵陈蒿等 众所周知能治疗乙肝的中草药,就是针对湿热 的。中医还认为,湿性黏腻,缠绵难去,因而容易造成病程 延长,形成慢性病。所以说湿邪不去,肝炎是无法痊愈的。 虽然如此,但不是每个肝炎病人都要用溪黄草、茵陈蒿祛 湿的。 湿邪一般分为湿热和湿浊两种。 湿热这类患者比较多,表现为口干、口苦,喜欢喝 冷水,吃了煎炸的东西容易上火,小便比较黄,舌苔黄、 厚、腻。这类患者在治疗方面一般选用茵陈蒿汤、龙胆泻 肝汤为主方,再酌情加减药物治疗。中成药方面,可选用 龙胆泻肝丸、溪黄草冲剂、双虎清肝颗粒、乙肝清热解毒 颗粒等。食疗方面,可用溪黄草、茵陈蒿、板蓝根、田基黄、 鸡骨草、布渣叶等清热利湿的中药煲汤,或煮水代茶喝。 这类患者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①不能过早使用滋 补药品。湿热的祛除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有些慢性肝炎 的患者,连续用了3个月的药,舌苔才退干净。如果没把 湿热祛除干净,就过早使用补品,不仅不能改善患者的身

治疗乙肝的经验药方

治疗乙肝的经验药方 1.三合一甲方黄芪50克,党参、全瓜蒌、田基黄、羊蹄根、鸡骨草、鲜茅根各15克,黄柏、五味子、苍术、茯苓、赤芍、丹参各9克。此方具有益气、解毒、活血、祛湿的功效,适合有四肢乏力、神疲倦怠、面色萎晦等气虚湿滞症状的肝病患者使用。 2.三合一乙方生地50克,仙灵脾、太子参、丹参、全瓜蒌各15克,菟丝子、五味子、赤芍、桃仁、当归、紫草、黄柏各9克。此方具有补肾、活血、解毒的功效,适合有肢冷畏寒、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等肾气不足症状的肝病患者使用。 对症选择上述两方中的一方进行治疗时,患者还可根据自己的具体症状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增减,以取得最佳的疗效:①有口干、溲黄、口渴、盗汗、头晕、心悸等阴虚内热症状者可在此方中加入石斛、花粉、首乌、麦冬、阿胶。 ②有失眠症状者可在此方中加入枣仁、夜交藤。③有口干口苦、急躁易怒、脉弦数等肝胆火旺症状者可在此方中加入山栀、龙胆草。④有心烦、舌红、苔黄、脉细数等心火偏盛症状者可在此方中加入川黄连。⑤有大便溏泻症状者可在此方中加入诃子、神曲。⑥有食欲不振症状者可在此方中加入砂仁、蔻仁、陈皮。⑦有腹胀症状者可在此方中加入藿梗(藿香的老茎)。⑧有高热烦渴、口鼻出血、小便深黄、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滑数等热毒壅盛症状者可在此方中加入蒲公英、板蓝根。 这三类药物包括:①扶正培本类药物。此类药物包括黄芪、党参、太子参、五味子、生地、仙灵脾、菟丝子等。这类药物具有补脾益气、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②清热解毒类药物。此类药物包括全瓜蒌、羊蹄根、黄柏、田基黄、鸡骨草、紫草、苍术、茯苓等。全瓜蒌具有降低转氨酶、退黄、抗黄疸的功效。羊蹄根具有凉血止血、抗真菌、抗病毒、抗黄疸的功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田基黄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抗菌、降低谷丙转氨酶、治疗急慢性肝炎的功效。鸡骨草具有清热解毒、舒肝散瘀、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功效。紫草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湿健脾、祛邪扶正的功效。③活血化瘀类药物。此类药物主要包括赤芍、丹参、桃仁、当归等。

乙肝论文。

中国常见重大传染性疾病——乙肝 1.乙肝简介与起源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病。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1.3亿。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乙肝病毒是个古老的病原体,包括现在所谓的新发现病种其实在古代都有,只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化验手段的进步才被发现,并不等于发现他了才存在,没有发现即不存在。乙肝的标志性产物表面抗原在1965年在澳大利亚首次被发现,故简称‘澳抗’,这一天开始意味着乙肝病毒开始被了解、发现。 乙肝病毒结构图 2.我国乙肝情况 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9300万人,占到了全世界患病人数的1/4。根据《中国大学生人群乙型肝炎防治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新生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9.06%,然而,乙肝疫苗接种率仅在30%左右,大学生的乙肝防治现状不容乐观。中国是一个乙肝大国,要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需要防治并举。乙肝

不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每年用于肝炎和肝病的医疗、保健费用高达1000多亿元。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入托、入学、就业、婚姻等方面受到很大影响,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致使为数众多的人对肝炎忧心忡忡,束手无策,甚至发展到“谈肝炎色变”的地步。几年前,卫生部就已将肝炎列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敌人”。乙型肝炎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同时也成了全世界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乙肝不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每年用于肝炎和肝病的医疗、保健费用高达1000多亿元。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入托、入学、就业、婚姻等方面受到很大影响,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致使为数众多的人对肝炎忧心忡忡,束手无策,甚至发展到“谈肝炎色变”的地步。几年前,卫生部就已将肝炎列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敌人”。乙型肝炎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同时也成了全世界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3.乙肝在中国的流行趋势 发病年龄变化趋势:随着对新生儿广泛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的发病年龄有了很大变化.在使用疫苗前,乙肝发病以小年龄组为主,2005年乙肝年龄别发 病率以20-25年龄组为最高,其次为15-19岁和40-44岁年龄组;15岁以下乙肝病例占全部报告乙肝病例的5.56%.. 人群HBsAg携带率变化:实施乙肝疫苗人规模接种,我国乙肝流行特征已发生了改变,成人HBsAg携带率变化不明显,儿章HBsAg携带率与HBV流行率明显下降.2002年调查与1992年调查结果比较,年龄别HBsAg阳性率曲线高峰后移,<15岁年龄段高峰消失,1992年10-19岁年龄段和30-39岁年龄段高峰后移全20-29岁年龄组和40-49岁年龄段;同时,<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大于≥15岁人群下降程度,其中3-4岁年龄组为 3.11%,5-9岁年龄组为 4.83%,而≥15岁人群HBsAg携带率变化不明显. 人群抗-HBs阳性率升高,儿童上升福度大:2002年血清标本检测结果表明,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抗-HBs阳性率明显增高,3-12岁儿童最明显.其中3-4岁,5-9岁,10-14岁儿童与1992年的调查结果比较,分别上升了

治好乙肝的简单方法

治好乙肝的簡單方法 我爸爸已经感染乙肝病毒将近十年了,每年的体检结果都是“小三阳”。 去年的这个时候,看到西风碧树师兄发贴提到喝柚子皮水可以去除乙肝病毒,于是就把熬制方法告诉了他,不过他感觉用锅煮太费事了,就只是天天用开水直接泡干柚子皮喝。

我爸爸平时也比较喜欢喝水,就在单位把这柚子皮水当茶水喝了(每天都喝很多)。大约从去年11月份喝到了今年的1月份,一共大约三个月左右。 之后我们这里(北方)柚子不太好买了,就不喝了,也没去检查。一直到今年11月,单位组织检查身体才发现乙肝病毒已经没有了,只剩下2项抗体,医生说这种结果说明以前得过乙肝,现在病毒已经被清除,基本算康复了。 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吃柚子的时候把柚子皮剥下洗净(经朋友提醒和我妈确认,要将外面的那层黄绿色的皮子削掉,只用白色的那层厚皮,),然后晾或炕干(便于存放,但是要注意经常翻动,如果阴干的时候发霉了,或炕干的时候焦了,糊了,都是不可以吃的),以后就每天用1片或两片(或3片4片)熬水喝,多熬一会儿,熬一大锅可以喝一天。就不要喝白开水了,只喝柚子皮水。 我记得我妈当时弄了两个蛇皮袋,(找到卖柚子的人,重庆卖柚子的很多都帮人剥皮,5毛钱一斤买了超多)。然后也不去检查了,(因为每次检查都要抽好多血,其实对身体也不是很好的),喝了两个多星期左右就开始放屁,大放特放,(其实这是好的表现,中医讲究气滞血凝,你

的气活动了,血气也就通顺了)两个月以后,感觉也没有怎么放屁了,就去医院检查,已经好了。然后她又继续喝了两个多月,直到现在,要是生气啊什么的,就自己熬点喝。她把剩下的柚子皮给我姥姥了,我姥姥也是这么喝好的。 有一个可以分辨,健康的人喝就不怎么放屁,我当时跟着喝,说是预防一下乙肝,也没有怎么放屁。但是生病的人就特别明显,屁放得越多效果越好。

治乙肝的几种食物

治乙肝的几种食物 一些常用的药食兼用植物,如大蒜、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猫爪草、藿香、佩兰等,也有抗病毒作用,故平时经常吃这类食品可以增强免疫能力,预防乙型肝炎发生。 近几年来,“医疗食品”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非常畅销。所谓医疗食品是指那些具有治疗作用的食品。据了解,医疗食品行业在国外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众所周知,乙型肝炎在我国是一种高发性传染病。来自卫生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国民中约有10%的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总数高达1.3亿,其中4%~6%的人很有可能发展成为严重肝病(如肝硬化、肝腹水、肝癌等),但绝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很有可能终身无任何症状。 乙肝的治疗在目前仍是世界性的医疗难题,尽管国内外早已开发出包括干扰素、拉米夫定等乙肝治疗药物,但这些药物价格昂贵,而且不是百分之百有效,故寻找价廉物美且有良好抗乙肝病毒作用的植物性药物已成为一大课题。 据国内外学者研究,实际上有不少天然食物具有确切的抗乙肝病毒作用。故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来说,如能经常吃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及改善肝功能的天然食品,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笔者将国内外学者报道的一些具有抗乙肝作用的食品扼要介绍如下,供广大读者参考。 菜豆又名豆角或四季豆,是我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的一种蔬菜。据报道,菜豆含大量的植物凝血素,这种物质在人体内能激活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强免疫能力。据国内学者报道,利用菜豆提取物治疗50例慢性乙肝病人的实验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70%左右。甜瓜蒂甜瓜蒂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柄。甜瓜蒂含有甜瓜素、葫芦素、α-菠菜甾醇等活性成分。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甜瓜蒂对治疗慢性乙肝的总有效率达69%,接近于常用抗乙肝中草药五味子和垂盆草的效果。 白山云芝白山云芝为担子菌类真菌的子实体,其提取物含大量天然多糖物质“云芝多糖”。科学研究证明,云芝多糖是一种优异的天然抗乙肝物质,它不仅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而且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乙肝治愈率。云芝多糖制剂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现已被国内外广泛采用。 越橘越橘是杜鹃科野生灌木植物越橘所结的一种红黑色浆果,其果汁里含大量多酚类黄酮物质,它有很强的抗氧化、抗病毒作用。经常喝越橘汁对慢性乙肝有明显改善作用。 余甘子又名庵摩勒,系大戟科植物油柑树所结的果实,状如青橄榄,但略小,其味酸涩。余甘子原产于印度和我国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山区。近据日本学者报道,中国出产的余甘子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对包括乙肝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均有良好抑制作用。日本已将余甘子汁开发成抗病毒饮料类保健食品。 马兰马兰为菊科植物马兰的嫩芽,味道清淡可口,可做野菜食用。每逢春天来临,江苏、浙江民间有采食马兰的习惯。中医认为,马兰是一味清热解毒的良药。另据报道,马兰连根用水煮沸饮用,具有良好的抗乙肝效果。 苦荬菜苦荬菜属于菊科植物,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将苦荬菜的嫩茎折断后,即有白色牛奶状液体流出,故西方人称其为“牛奶菜”。近据美国学者报道,苦荬菜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它能作为一种预防和治疗乙肝的天然药物。据悉,美国和欧洲已将苦荬菜开发成为抗病毒的保健食品上市。 朝鲜蓟又名菊蓟,系多年生菊科植物,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我国很少种植。据美国学者报道,朝鲜蓟也是一种具有抗病毒和改善肝功能的天然食品。国外已将朝鲜蓟开发成为保健食品上市。 水飞蓟也是菊科药用植物之一,在我国江南地区俗称菜蓟,是我国特产植物之一。水飞蓟的抗肝炎作用早已被证实,益肝灵等抗乙肝药物的主要成分就是水飞蓟。 一些常用的药食兼用植物,如大蒜、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猫爪草、藿香、佩兰等,也

乙肝有望被治愈

国内乙肝新药进入临床3期,乙肝有望在5年内被治愈! 导读:全球约有2.6亿乙肝患者和1.9亿丙肝患者(包含病毒携带者),而我国是全球乙肝和丙肝人数最多的国家,总计有约1.5亿肝炎患者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2013年12月,丙肝直接抗病毒药物索菲布韦在美国获批,预示着丙肝病毒已被人类彻底攻克,目前最有效的丙肝新药吉三代(索菲布韦加维帕他韦)的治愈率可达99%! 但一直以来,乙肝仅能达到临床治愈(肝功能正常),且只是部分患者,更多的亿万乙肝患者每天都沉浸在乙肝病毒的折磨中!为了尽快攻克乙肝、研发出乙肝新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到2030年“消灭肝炎”的口号;美国乙肝基金会也吹响治愈号角,申请NIH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增加2.23亿美元研发经费;而各大公司如强生、Arbutus等也在如火如荼的推进科研,都想成为第一个研发出乙肝新药的公司!(因为丙肝新药索菲布韦的研制成功是吉利德公司牢牢霸占新药销售榜第一名,有专家预计,第一个研制出乙肝新药的公司恐获得不低于100亿元的利润!) 说了这么多,目前国内外各大药企在乙肝新药的研发上到底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呢?下面跟着好药哥一起来看下: 乙肝的治愈主要从4个方面入手,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抑制乙肝表面抗原降低机体免疫响应、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消除cccDNA(乙肝持续感染的元凶)。而乙肝新药的研发也是围绕这4个原理进行的。 1、乙肝新药:ARB-1467 ARB-1467是Arbutus公司的Michael Sofia博士主导的目前进展最快的药物(Michael Sofia博士曾主导丙肝新药索菲布韦的成功研发)。在今年4月份的欧洲肝脏研究大会上,Arbutus公司公布了ARB-1467药物在18名患者身上的实验数据,其中13名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减少0.5 log以上,6名患者减少1log以上。目前该药物已进入临床2期。 拯救丙肝患者的Michael Sofia博士 2、乙肝新药:AB-423 同是Arbutus公司的脂质纳米颗粒(LNP)配制的RNAi疗法,AB-423可抑制乙肝病毒外壳形成HBV RNA,以及将RNA转化为cccDNA的能力。目前准备进入临床2期。 Arbutus公司另外的2种药物AB-506和AB-506也正在研发中,进入临床试验已在规划中。 Arbutus公司的乙肝新药研发线 4、乙肝新药:TAF TAF(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富马酸)是一种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抗病毒药物,是大家所熟知的TDF的升级版,具有很好的抗病毒效果,安全性高,而且研究表明TAF可改

乙型肝炎能治好吗

乙型肝炎能治好吗 【导读】乙型肝炎这种病,其实在现实社会当中经常会被遇到。通过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是也得分是哪一种类型的。如果说女性同胞在怀孕的时候被查出有乙型肝炎要怎么办呢?这种情况下,乙型肝炎能治好吗? 如果女性同胞在怀孕的过程当中发现自己是病毒携带者,或者是发现自己患有乙肝,那绝对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这个时候的乙型肝炎能治好吗?随小编一块去了解一下。 1、如果说准妈妈的肝功能是正常的,那就不要紧,但是需要去监测肝功能。基本上是1到2个月要查一次,如果发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及时的做出一些治疗和处理,又或者是提前终止妊娠。 2、因为女性的个体都不是一样的,所以治疗方案也是不一样的。除了传统的定期监测肝功能之外,发现自己不想吃饭、腹胀、乏力或者是皮肤搔痒等症状,那么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做检查,然后再对症下药。 3、慢性的乙肝,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治疗治愈,但是不可能完全去除。因为血液中的乙肝病毒是很快就能够被清除掉的,但是侵入到DNA中的乙肝病毒已经和人的DNA整合到了一起,所以没有办法完全根治。 乙型肝炎的症状有哪些 乙型肝炎大家可能都有一定的了解,是由于肝脏病变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得了这种病之后,会出现一些相应的身体变化,接下来小编就会跟大家讲一讲,乙型肝炎的症状有哪些? 1、乙型肝炎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就是食欲减退,出现恶心的现象,病患的上腹部也会出现不适的感觉,肝脏部位也会有疼痛感,浑身乏力等等。 2、有少部分的乙型肝炎的患者会有黄疸发热的现象,有的一些患者甚至会出现肝大并伴有肝功能损害。 3、当然也有少部分的患者,会让乙肝转变成为肝硬化,厉害了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肝部的癌症。 4、如果女性在怀孕期间被查出有乙型肝炎,那么将会使病情进一步的恶化,最明显的症状有可能是因为体内血浆的容量增加,迫使腹内压增高,严重的会发生肝衰竭,或者是肝出血的情况,而且这种病的病死率很高。 乙型肝炎会不会传染 说起肝炎大家都会有一定的恐慌心理。因为大家都知道,乙型肝炎对于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甚至还会威胁到生命,终身用药等等。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具体的聊一聊,乙型肝炎会不会传染这个问题? 首先,大家应该先了解如果一个人的得病时间已经超过了半年或者发病的日期根本就不了解不明确的情况下,基本可以判定他是一个慢性肝炎携带者。 其次,乙型肝炎真的是会传染的。传播途径一般有四种,在输血的过程当中发生了,但只要是在正规医院进行输血,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第二种,就是在看医生的过程当中被传染,途径一般是在注射、接种或者是纹身的时候,接触到的各种医疗器具时感染的。 第三种,就是母亲传染给孩子。患有乙型肝炎的准妈妈把这种病毒传染给了自己的宝宝。第四种,性传播在所有的传播途径当中,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之一。 什么是乙型肝炎 虽然说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听到有些人患有乙型肝炎,也知道这种病是由于乙肝病毒感

乙肝治疗的三大原则

乙肝治疗的三大原则 我国肝炎患者众多,HBV感染率为57.6%,携带率为9.75%。专家认为,在目前药物治疗的现状下,乙肝治疗策略最根本的就是规范 专家提醒:坚持及早治疗,终身监测,长期间断性、针对性、综合性治疗的原则是关键。 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所有存在病毒复制的慢性乙肝患者均应早期治疗,当然,决定开始治疗的时间也必须仔细权衡长期治疗的效价比、危险性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阻止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当患者处于“免疫耐受期”时,安全、不良反应少、可长期使用的理想治疗方案目前还没有,所以,只有当“免疫耐受”被打破,乙肝e抗原阳性且转氨酶持续升高2倍以上,才推荐治疗。 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处理 对于慢性HBV感染者,应进行终身监测,并给予长期间断性、有针对性的治疗。定期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针对病情发展早期治疗。 “三结合”治疗带来希望

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宜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抗HBV病毒治疗尤为重要,而且特别要强调规范化治疗,在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在“三结合疗法”中,干扰素既是抗HBV,抗HCV的药物,又具有调节免疫作用,胸腺肽α1更是目前公认的调节免疫较好的制剂。这一疗法改变了以往单打一的短程治疗方案,经过实践证明是一种高效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新疗法。 乙肝抗病毒治疗“八大注意” 当前,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的根本治疗方法已成为共识。很多研究结果显示,持续的高水平的乙肝病毒复制,是慢性乙肝患者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危因素,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有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等4种。这4种药物的使用各有利弊和优劣,使用的适应症、剂量、疗程以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所以正确掌握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治疗时机以及疗程格外重要。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要注意以下8个要点: 1、什么时候进行抗病毒治疗 如果检查发现患者肝功检查始终正常,则病情处于病毒携带状态,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因为此时机体对于乙肝病毒的免疫功能处于耐受阶段,抗病毒治疗无法获得应答,治疗往往是“对牛弹琴”,收效甚微。如果患者检查乙肝病毒治疗DNA为阳性,肝功能检查提示谷丙转氨酶≥正常值2倍以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现状及前景

体恒健爱心策划:乙肝防治在我心 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患者都是通过入学、入职体检得知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除了担心自己病情恶化外,乙肝歧视也是他们忧心忡忡的原因所在。其实,乙型肝炎的传染性不强,一般接触不会感染。目前社会上很多人因为偏见而歧视乙肝携带者和乙肝患者,经常表现为拒绝和他们握手、吃饭、共用公共设施等,这严重伤害了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的自尊心,干扰了他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其实,乙肝不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传播的,日常接触并不会感染到乙肝病毒。 有的放矢,抗病毒是关键 慢乙肝治疗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合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该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 但并非所有的乙肝病毒感染者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肝功能正常,即使HBV DNA的含量很高,也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这个时期,乙肝病毒与携带者的免疫系统“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一旦免疫系统和乙肝病毒开战,肝功能出现异常并伴有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的情况产生,乙肝病毒携带者就“变脸”成慢乙肝患者。这时候就需要去专业医院咨询医生的意见,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坚持长期抗病毒,心情舒畅防病变 在乙肝病毒无法被彻底“消灭”的前提下,乙肝治疗目前最需攻克的“堡垒”就是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要达到这个“安心”的彼岸,就必须坚持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大量的临床试验已经证明: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从而延缓疾病进展,减少重要临床并发症。在慢乙肝治疗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4006研究显示:在3年的持续治疗期间,采用硒麦芽加五味子的体恒健牌养肝片治疗,使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率减少了一半。这项研究结果为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或肝纤维化的病人提供了通过持续抑制病毒、显著减少或预防药物耐药而达到更好转归的治疗策略。

最新乙肝治疗疗程

【资料】重庆附二院石小枫教授谈乙肝治疗的疗程重庆附二院石小枫教授谈乙肝治疗的疗程---胜利彼岸,不再遥远 石小枫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病毒性肝炎及肝纤维化的治疗。 记者:今天我们邀请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石小枫教授来和大家谈一谈乙肝治疗的疗程及疗效问题。首先请问石教授,乙肝治疗的目标是什么呢? 专家:关于乙肝治疗的目标,在我国2005年颁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提到,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抑制或清除乙肝病毒。进而使肝细胞的炎症坏死减轻,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几率,使患者能够比较好的参与日常工作。 乙肝病毒本身并不对肝细胞进行“攻击”或“杀灭”作用,然而它却是疾病进展的始作俑者。研究表明病毒复制是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持续的病毒高水平复制能够加速疾病的进程,所以要控制疾病恶化,强效病毒抑制很重要。 同时,研究证实: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其进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几率显著高于e抗原阴性或e抗体阳性的乙肝人群,所以在强效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即e抗原阳性转为e抗体阳性。一项研究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段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其肝硬化发生的几率也有很大差异。在30岁之前、30~39岁之间、40~49岁之间、50岁之后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其肝硬化的发生几率分别为1.1%、4.1%、27.3%、 33.3%。由此可见,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对于控制病情同等重要。在临床治疗当中广大医生更应该从实际目标出发,即实现病毒学的强效抑制和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这样才能够从源头上控制住疾病的进展。 记者:乙肝治疗一旦开始,很多患者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整个治疗的疗程上,乙肝治疗的疗程一般是多久呢?

乙肝的治疗方法

乙肝的治疗方法 俗话说,三分药治,七分调理。乙肝治疗需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及意志,精神愉快,生活规律,合理饮食,不宜过度营养引起肥胖;除黄疸或转氨酶显着升高需要卧床休息外,应适量活动,动静结合。用药方面则有以下几个原则: 1、用药不宜过多过杂很多药物经过肝脏解毒,用药过多过杂增加肝脏负担,对肝病不利。 2、根据慢性乙肝病人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用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明显的病人用抗病 毒药物;有免疫功能紊乱的用调整免疫功能的药物;有肝细胞损伤的用保护肝细胞的药物; 有肝脏微循环障碍的用活跃微循环的药物。可根据辨证施治服用中药方剂,或选用1——2 种中成药长期服用。 3、用药过程中注意休息、营养休息和营养是肝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在保证休息、营养的基础上才可能发挥药物作用。 1、为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应增加蛋白质供给,一般应占总热能的15%,特别应保证一定数量优质蛋白,如动物性蛋包质、豆制品等的供给。 2、保证维生素供给。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C,对于改善症状有重要作用。除了选择富含这些维生素的食物外,也可口服多种维生素制剂。 3、供给充足的液体。适当多饮果汁、米汤、蜂蜜水、西瓜汁等,可加速毒物排泄及保 证肝脏正常代谢功能。 4、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1、乙肝间断治疗为何频发 1.1、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包括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可以破坏机体相对平衡的免疫状况,促使乙 肝病毒复制加剧,肝脏负担加重,导致肝炎复发。过度劳累的情况有以下几种:长途跋涉、 熬夜、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过大、情绪波动、暴怒和斗殴以及房事过频等等。 1.2、误服或滥用药物肝炎患者 因求治心切,往往相信广告宣传,服用各种自制中药制剂;有的长期服用“偏方”、 “验方”,有的用药不符合适应症,硬性乱用;有的重复大量使用所谓保肝药;有的误认为中 药没有毒副作用,不加选择随便使用。肝脏在这些零乱、复杂的药物形成的化学反应的影 响下,炎症和中毒情况越来越重,肝功损害日见加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