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设计在综合医院等候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包容性设计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1.2 等候空间的概念及形态 (3)

1.1.3 我国医院空间环境发展及构成 (4)

1.1.4 上海“一站式”自助服务的推行 (5)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5)

1.2.1 研究目的 (5)

1.2.2 研究意义 (5)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

1.3.1 研究内容 (6)

1.3.2 研究方法 (6)

1.4 研究的创新点 (7)

1.5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8)

2 医疗空间等候区域现状分析 (10)

2.1 国外医疗空间等候区域现状 (10)

2.1.1 候诊大厅采用自然光环境 (10)

2.1.2 医院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呼应 (10)

2.1.3 等候区域注重艺术与趣味性设计 (11)

2.2 国内医疗空间等候区域现状 (12)

2.2.1 调研步骤与方法 (12)

2.2.2 调研对象 (12)

2.2.3 受调研人群分析 (13)

2.2.4 医院服务应用情况分析 (14)

2.2.5 患者对等候区服务供应的需求 (17)

2.2.6 患者就诊各环节等候时间分析 (20)

2.3本章小结 (22)

3 医院等候空间包容性设计的共性特征 (24)

3.1 空间的领域性 (24)

3.1.1 候诊空间形式分类 (24)

3.1.2 等候空间对病患的影响 (25)

3.2 空间的物理性 (26)

3.2.1 舒适的物理环境具有医疗作用 (26)

3.2.2 物理性的呈现方式和当前存在的不足 (26)

3.3 空间的诱导性 (36)

3.3.1 优秀的空间诱导可有效分散或集结人群 (36)

3.3.2 便捷的交通动线使患者积极就诊 (37)

3.4 空间的人文性 (38)

3.4.1 传承人文素养并发扬医学精神 (38)

3.4.2 艺术性的等候空间使患者转移情绪 (38)

3.5 本章小结 (39)

4 医院等候空间包容性设计原则与应用 (40)

4.1 可持续性原则及应用 (40)

4.1.1规范合理使用装饰材料 (40)

4.1.2 满足不同人群的家具配置 (41)

4.1.3 绿化系统设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44)

4.2公平性原则及其应用 (45)

4.2.1 环境人性化设计缓解病患负面情绪 (45)

4.2.2 指示标志直观包容更多人群获取信息 (46)

4.2.3 服务设施共享为等候人群提供便利 (48)

4.3 灵活性原则及其应用 (48)

4.3.1 独立等候室适应不同科室患者心理需求 (48)

4.3.2 自助挂号、付费体现时代特征 (49)

4.3.3 移动终端提示使患者不受区域限制 (51)

4.4 容错性原则及其应用 (52)

4.4.1 交通组织动线保障患者高效就诊 (52)

4.4.2 预约取消机制提高就诊容错性 (56)

4.4.3 服务台导诊问询方便患者挂号就医 (56)

4.5 本章小结 (57)

5 数据时代下医院等候空间包容性设计趋势 (58)

5.1 智慧化的设计,实现信息互通提高诊断正确性 (58)

5.2 情感化的设计,打造舒适的就医环境 (58)

5.3 为未来做设计,体现社会人文关怀 (59)

5.4 本章小结 (59)

结论 (61)

参考文献 (62)

附录综合医院患者等候情况调查评价量表 (65)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7)

致谢 (68)

包容性设计在综合医院等候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包容性设计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产品与服务的创新角度出发,很多发达国家相继展开了以老年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研究,包容性设计(Inclusive Design)、无障碍设计(Designing for accessibility)、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设计为人人(Design for All)等诸多理论和学说相继产生。这些理论的主旨都是为满足老龄用户和残障人士融入主流社会的需求而进行的探索。

“通用设计”这个词是由建筑师Ronald L. Mace提出的,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对建筑、产品和环境的设计都要使老年人、普通人和残障人士可以使用。

包容性设计是指无论使用者的年龄和健康如何,设计产品、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都应该可以适合他们的使用。它并非一种新的设计风格,而是大众化设计的一种新态度、新途径。包容性设计正是基于“人口老龄化”和“残障人士进入主流社会的呼声日渐高涨”两种社会趋势应运而生。

以前的设计都是人去适应环境,或者单独在为残障人士设计的空间中使用特别的设计手法及技术手段;而目前的趋势则是在设置某种“社会模式”,它既满足了普通大众的使用要求,同时也能适应残障人士的生活需要。以前对残障人士的认识往往流于表面,认为他们自身的残疾限制了他们的自由,而目前普遍的看法则是“并不包容”的环境设施和设计产品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据《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显示,中国2025年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挑战者社会的适应能力,如何最大限度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使他们公平的参与社会各方面功能的能力,是应对老龄化社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这不只是简单地提高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还需要在社会发展中更多的关怀老年人群体,提高社会各方面的服务能力,公用空间设计应该更考虑到老年人的使用。把包容性的设计理念应用与一个空间的设计中,可以很好的适合老年人,其实就是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使用,建立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

掼蛋所折射的精神与境界

“掼蛋”所折射的精神与境界 起源于安并淮安地区乃至江苏省及邻省广为流传的扑克游戏“掼蛋”,在网络上被冠之为“淮安掼蛋”,它是由扑克牌游戏“跑的快”、“斗地主”和“八十分”发展演化而来。牌局采用四人结对竞赛,输赢升级的方式进行。淮安掼蛋吸收众多扑克牌游戏的优点,融入改造创新的思维,使游戏更富有娱乐性和刺激性。“掼蛋打得好,说明有头脑;掼蛋打得精,说明思路清;掼蛋不怕炸,说明胆子大;赢了不吱声,说明城府深;输了不投降,竞争能力强;掼蛋算得细,说明懂经济。”这是游戏者对淮安掼蛋给予的褒奖。的确,淮安掼蛋虽然是一种扑克牌游戏,但是,细细品味这种游戏却给人以许多感想,尤其是游戏折射出的精神与境界给人以很多思考。 善于配合、乐于奉献的精神。淮安掼蛋是四人组合、两两配合的游戏,在游戏中本方与搭档的配合尤如“凤凰传奇组合”,既要单兵作战,发挥自己所长;又要互为一体,相得益彰,这种配合是一种团队精神的体现,更是一种艺术的体现。比如搭档想出单张、或对子、或“三带二”等,那么自己在本着有利于大局的前提下,要注重支援搭档:自己有能力压搭档的牌而尽量不压,不干扰搭档的出牌思路;当搭档难以抵挡对抗方阻击时,自己要不惜使用手中的大牌甚至“炸弹”来压住对抗方,争取一个按照搭档意图送牌支援的机会;当自己的牌不是很好时,为了要吸引对抗方的火力,减轻搭档的压力,面对对抗方出牌,能压则压,能炸则炸,相机搅局,让对抗方以为自己想做头游,迫使对抗方与自己交火,从而为自己的搭档杀出一条路,让其坐上第一;自己的牌很好时,也可以用此方法,将自己的

火用的恰到好处,尽量不浪费自己的”炸弹”。掼蛋中的两人搭档,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适应、互相体谅是修养,相互策应、互相帮带则是境界,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是精神,这种配合的威力才真正是1+1>2。 睿智组合、追求卓越的精神。淮安掼蛋最具灵活性、最显睿智之举的是扑克牌的组合,游戏共有两副扑克牌108张,4人游戏每人抓牌27张,这27张牌的组合可谓千变万化,虽按规则组合但又不千篇一律。自己手中本来有个3个连对子和1个“三带二”组合的牌,但由于对抗方打出一个杂花顺子,自己则要根据双方牌势当机立断拆对子理顺子压住对抗方。当然,牌势不同,战术有别,组牌必须灵活。当对方手中有大小王时,说明他们单张很可能是强势,在这样的情况下,组合手中的扑克牌要以对子、连对子、顺子以及“三带二”为主。淮安掼蛋中,五单连出有如排枪,单牌抱团亦能逞强;对子虽小自有力量,“三带二”出逼其用炸,三对连出牌势逞强,“三不带”出可谓“毒怪怪”。还有“三张”联翩,如3张五子和3张六子连出,谓之钢板,一次出牌6张,对手必定心慌,如果拆牌应对,对抗方原来的出牌思路必定被打乱,原来整牌元气也可能会大丧。还有“逢人配”组合牌型,更是百般花样,任凭你睿智操控。淮安掼蛋组牌十分关键,需要游戏者审时度势,追求卓越,创新思维、调整思路,既重视套路又敢于打破套路,与时俱进,组合出手中牌的效率、牌的威力,力求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勇毅拚博,敢争第一的精神。争第一的意识在淮安掼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掼蛋不头游只能陪人练,因为只有头游才能升级,如果自己和搭档

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西方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学院:班级:数学学号姓名: 关键字:西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基督教、渗透、文化需求 摘要: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开始分化为三个派别,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激进派,一个是中间派。保守派主张一成不变,继续走老路子;激进派主张全盘西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中间派则认为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就能强国御侮。 最近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股股的“西洋风”也开始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不仅汉语里多了很多的音译词,例如“摩登”,“可乐”等等。过西洋节也成了卷过上下所追逐的时尚风气,就拿眼下的圣诞节来说,各家店铺把小店装饰的五彩斑斓,各种搞促销活动接踵而至,各大高校呢,就开始准备各式各样精彩的活动,情侣们纷纷上街,学生们欢天喜地。这些现象通通都反映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渗透力。那么西洋文化是什么时候开始向中国开始渗透的呢?它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热衷于过西洋节呢?下文我们来分析一下。 其实西洋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的影响在汉代就开始了,当时的罗马帝国就与中国的东汉王朝开始了交往,这种交往的途径就是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到了唐代以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就更加的频繁,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基督教的传入,当时基督教在中国称作“景教”,教徒一度发展到数十万人,这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渗透。但到了唐朝晚期,军阀混战,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逐渐走向了没落。第二次渗透,是元朝。当时因为蒙古帝国的影响力,大批的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可波罗,他的《东方闻见录》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成为西方垂涎的伊甸园从此开始。第三次渗透是在明末清初,时值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并开始向中国推广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及先进理念,著名的有利玛窦,汤若望等,可惜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人所传达的东西,中国继续沉眠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等到了第四次渗透,已经是鸦片战争以后了,中国开始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四次的渗透初期仍是外国人通过传教向中国人灌输西方的宗教哲学经济政治思想,但到了后期,一批批爱国青年成为了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主力军。第五次大规模渗透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深深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开始喝可乐了,中国人开始关注好莱坞了,中国人喜欢上NBA了,中国人爱上过洋节了,中国人的水平要用英语来衡量了,可见,第五次渗透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前四次的渗透,因为,它已经彻彻底底的征服了这个民族。 那么西方文化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的就征服了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我认为有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自身的原因,二才是外部文化的原因。为什么说我们自身的原因是第一位呢。我们还是要从历史方面来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开始分化为三个派别,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激进派,一个是中间派。保守派主张一成不变,继续走老路子;激进派主张全盘西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中间派则认为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就能强国御侮。一开始中间派掌权,开始推行所谓的“洋务运动”,但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中间派不足以改变中国现状。于是激进派开始上台,发动了所谓的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被逐渐唾弃。新中国成立后,又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阶级斗争阶段,特别是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尤为严重。由于长期对传统文化及传统节日的轻视,使中国人普遍存在文化上的精神空缺及文化满足上的空虚。恰好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那种多样性及多彩性,弥补了中国人长期压抑的文化需求,所以普遍被中国

包容性的城市设计

文献阅读——《包容性的城市设计——生活街道》 序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无序蔓延等现象,造成土地利用效率地,城市交通进一步恶化,应采用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遏制城市盲目扩张,发挥城市空间的集聚效应,节约城市开发成本,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考虑到人们人文需求,挖掘、设计出更适合人们生活的城市空间。因此我选择了《包容性的城市设计——生活街道》和《寻找失落空间》这两本书阅读,希望对以后的理论学习有所帮助。 《包容性城市设计—生活街道》这本书第一部分对老年人上年纪后对室外环境感受上的不断变化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进而讨论了现有的室外环境的各种特性是如何帮助或阻碍老年人使用和享受室外环境的。第二部分提出了“生活街道”模型的六种设计原则,并对这六种原则展开论述。作者引用了大量带附注的总平面图、图片和线图,向读者展现了室外环境设计中所有等级的设计特征——包括街道布局、建筑形式、建筑细部。第三部分指出“生活街道”是包容性设计的最终目标,并对此进行了概念拓展。无论年龄多大、身体状况如何,人们都能够轻松地了解和使用按照“生活街道”原则设计的室外环境,这就是我们一直致力于追求创造的真正具有持久性的包容性社区。 读了本书之后对其中的几个重要的概念比较感兴趣,下面谈下我对它们的理解。 紧凑型城市 在20世纪90年代后,政府提出“紧凑型城市”概念,(即高密度、混合使用的城市),在现有城市土地上进行集约化发展,包括对棕色地域(工业用地)的重新使用,在靠近交通节点、交通设施的高密度地区做新的开发。紧凑型城市的政策后来被包装成“城市复兴”概念,政府力图通过城市复兴政策减缓广泛宣传的反都市化趋势,在棕色地域被重新开发后,政府鼓励人们重返这些更高密度的城镇和城市。因此,建筑师和规划师的任务就是创建“可持续住区”和“可持续社区”,鼓励那些能够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生活的设计,让人们愿意在那里长期居住,并以此为傲。 可持续社区 可持续发展社区为所有人提供了质量良好的生活,并为步行者和骑自行车者提供了安全舒心的环境。政府在政策上高度承认高品质设计是可持续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高品质设计?书中提出了高品质设计的七个设计原则,包括“场所具有自我特征”、“公共和私人场所明确分开”和“居住社区应带有有吸引力的户外场所”等,设计师还应知道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有什么(例如,有便利的通路,混合用途,吸引力,安全性,社区感和健康环境),书中还提到关于设计导则问题,一些具体的设计导则可以明确地指导设计,但是大部分导则却是空泛的,难以应用到实践中。高密度的社区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不仅仅考虑内部和外部功能,也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要考虑建筑风格和细节,以及外部场地、停车场的布局等。 包容性设计 生活街道与包容性设计的概念相辅相成。包容性设计是指无论使用者的年龄和健康如何,我们的设计产品、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都应该可以适合他们使用。 生活街道 书中提出了“生活街道”这个概念,它旨在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提供一种包容性的设计,也是包容设计概念的自然外延,可扩大到社区尺度、甚至是村庄城镇的范围。它是在可持续政策正不断发展,公众对可持续社区的需求日益壮大的历史环境下提出。 书中认为生活街道主要有两种类型: 1.当居民们变老时,可以在此生活得很轻松很愉悦,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继续住在家

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复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过去的也是未来的。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材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立足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儒家思想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吸收异质文化,完善自己。比如,宋明理学对于心性的关注,直接受到了禅宗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道、释三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是一个例证。儒家文化的发展( ) A.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B.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说明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 D.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4.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锦绣江苏人文荟萃,中原、江淮、金陵、吴文化碰撞融合,衍生出灿若繁星的地方特色文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最近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股股的“西洋风”也开始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过西洋节也成了卷过上下所追逐的时尚风气,就拿眼下的圣诞节来说,各家店铺把小店装饰的五彩斑斓,各大高校呢,就开始准备各式各样精彩的活动,情侣们纷纷上街,学生们欢天喜地。这些现象通通都反映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渗透力。 其实西洋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的影响在汉代就开始了,这种交往的途径就是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第五次大规模渗透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深深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开始喝可乐了,中国人开始关注好莱坞了中国人喜欢上NBA了,中国人爱上过洋节了,中国人的水平要用英语来衡量了,可见,第五次渗透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前四次的渗透,因为,它已经彻彻底底的征服了这个民族。 [ 转自那么西方文化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的就征服了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我认为有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自身的原因,二才是外部文化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又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阶级斗争阶段,特别是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尤为严重。由于长期对传统文化及传统节日的轻视,使中国人普遍存在文化上的精神空缺及文化满足上的空虚。恰好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那种多样性及多彩性,弥补了中国人长期压抑的文化需求,所以普遍被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并迅速扩展开来。 从西方文化自身的原因来说,西方文化是一种非常讲究的文化,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给中世纪昏暗的文化注入了多姿多彩,优雅的元素,于是诞生了莎士比亚一大批天才文艺作者。并且西方文化宗教气氛浓厚,所以又给西方文化披上了一层神圣神秘的外衣。这些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二(19 )李志传指导教师:邓小莲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包容性而成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 化体系。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是如何中断的以及中断的原因,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现今的西方文化,已经可以确认不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因此,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文化一枝独秀地维持到现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其中原因何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思想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从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人生要像天那样刚毅而自强,像地那样厚重而包容万物。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是儒学。儒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里对中华民族在思想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长期起着支配作用。儒学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种精神使中国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向来不排斥。可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正是由于其吸纳百川的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还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中国历代思想家多主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包容性视阈下吉林省涉农电商发展对策研究

包容性视阈下吉林省涉农电商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徐冬梅柴荣环等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第2期 徐冬梅柴荣环邵志明吴海波邹昌武 (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随着网络交易平台以及电子支付手段的日益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如火如荼,各 地均大力支帮助农村电商行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吉林省农产品极具地方特色,但吉林 省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迟迟难以发展,本文在包容性视阈下分析吉林省涉农电商发展的背景以 及发展对策,根据吉林省农村环境现状,因地制宜创新性提出适合本地的发展方案。 关键词:包容性创新;涉农电商;发展基层人员 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正在飞速发展,在中国境内,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 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估计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8.87%,2020年我 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6860亿元,网络支付安全体系的完善以及物流体系的全方位的日 益完善。电商正成为贫困地区减贫脱贫的重要手段。当地的互联网企业能否整合有效资源、有 更多的创新!如果赶上这趟“列车”,吉林省农村经济将会有质的飞跃。 一、包容性视阈下吉林省涉农电商背景环境分析 在包容性视阈下,包容性发展主要强调俩点。一是在发展主体上,强调全体国民的共同发 展和发展活动的全民参与。吉林省政府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项目,采取贷款贴息、担保费 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开展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等方面,给予 补贴支持。对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联合社和国家级贫困县(市)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 范社给予重点支持。二是在发展内容上,包容性发展强调发展内容的综合性、全面性和统筹协 调性。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发展设施园艺产业,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发展机械化 生产,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开展农业品牌培育利用。支持并鼓励农民开展现代化、品牌化的农业 生产。电商平台也可因地制宜,打造吉林市特色品牌产品。 包容性发展强调发展过程的机会均等化保证多元主体参与供给公共服务的机会公平和环境 公平,吉林省农业厅计划围绕发展农业农村新业态、培育“新农人”,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发展。鼓励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返乡创业。涉农电商的发展正可以依靠这一批新鲜的“血液”。 二、包容性视阈下吉林省涉农电商应对策略 (一)加强对包容性创新的资金支持与导向 吉林省政府可以利用财政资金来建立包容性创新专项基金,专门资助那些可显著改善低收 入涉农电商群体生活水平与生产能力的创新,也可引导多种渠道的资金为包容性创新提供不同 阶段的融资,并在物质上鼓励与支持涉农电商的发展。 (二)人才培养与支持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几个显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M A S T E R 045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几个显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齐 艳 摘 要: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英语是国际交流的一种主要语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冲突日渐凸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从词汇、亲属关系和法律等三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究其根源,试图找出一条途径以期形成有效交流。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 文化差异 词汇 亲属关系 法律 众所周之,英语是国际交流的一种主要语言。在知识全球化与通讯技术日趋发达的今天,在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同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其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的几点差异(一)词汇 课程认定为纯粹的技能型课程。同时,作为音乐教师和音乐传承人的目标培养,课程设置应该强化基础性、综合性、民族性和实用性,一些高深的理论课程如复调、和声学应该设置为选修课,供有兴趣的学生和需要加深专业学习的学生选修;专业基础性课程的内容要加大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介绍和对该项课程作出如下设置。 (1)必修课:音乐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国汉族音乐概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土家族苗族侗族音乐鉴赏、外国音乐史、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歌曲写作与配器。 (2)选修课:音乐美学、教师口语、音乐学概论、舞蹈名作赏析、中国民族经典音乐赏析、西方经典音乐作品赏析、中外音乐教育比较、中小学新课标新教材解析、声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管弦乐器教学法、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和声学、复调。 (二)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设置按照必修主修技能课、必修辅修技能课和选修技能课,为体现学科特性,强化民族音乐教育,课程可以明确规定为:必修主修技能课每人确立一门专业主修课(如:声乐、钢琴、器乐、舞蹈),必修辅修技能课则必须确立为非主修技能课(主修为声乐的辅修必修钢琴、器乐、舞蹈),而且非主修技能课必修涉及有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同时,选修课程中必修有一门为少数民族音乐艺术课程。 (1)必修课:专业主修课(声乐、钢琴、舞蹈、民族器乐、西洋器乐,开课学期为8学期)、专业辅修课(声乐、钢琴、舞蹈、民族器乐、西洋器乐,开课学期为4—6学期)、即兴伴奏(128学时)、合唱与指挥(64学时)、计算机音乐制作与合成 (64学时); (2)选修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模唱、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编排、中国民族器乐、音乐教学课件制作。 (三)专业实践与考察课程 专业实践性课程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应用,是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使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也是教师基础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根本体现。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包含三大类:一是专业实践课程,有毕业论文和毕业汇演、学年度音乐会等,通过专业实践课程整合音乐专业学科知识,强化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重视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二是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有教育教学实习、教育教学见习与课堂教学模拟等,通过教育实践型课程,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日程教学的备、教、辅、改、考、评等基本环节,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了解学生和管理学生的能力;三是艺术考察与采风、基础教育调查等,通过这类课程,主要使学生了解地域特性或民族特性的音乐文化形态和音乐传承方式,为毕业论文或毕业汇演积累素材,收集资料,强化生活体验,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更为有效的经验储备;作为民族院校音乐学专业的考察类课程要侧重于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和教育现状展开调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使学生关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投身于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教育。 专业实践必修课程: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汇演、学年度音乐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考察、教育考察与模拟教学、武陵地区音乐文化考察。 (康晓蕴: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少 数民族艺术与音乐教育。)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每个语言学习者要想熟悉使用这种语言,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掌握大量的词汇。学习英语词汇不仅要了解其读音、意义,更要了解其文化内涵。 1、elephant(大象) 有这样一则报道:某电池厂生产的“白象”电池在国内畅销,但相同的产品(包装上英文名为“white elephant”)出口到国外销路并不好。原来产品英文名处理不当。古泰国盛产白象,由于其体形庞大,性情温顺,毛色好看,而数量不多,所以被看成一种罕物,仅养于宫中,作为国王的宠物。国王为处罚失宠的大臣,就把食量惊人的白象赏赐给大臣。很快大臣的家当被吃个精光。但因为大象是国王所赐之物,大臣不敢随意处置,只得硬撑,直到一贫如洗。所以在英语里,也难怪以此命名的产品在欧洲市场不受欢迎。如果弄清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失误和损失。 2、称呼意义的区别 字面意义和涵义字面意义就是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词的

包容性设计在综合医院等候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包容性设计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1.2 等候空间的概念及形态 (3) 1.1.3 我国医院空间环境发展及构成 (4) 1.1.4 上海“一站式”自助服务的推行 (5)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5) 1.2.1 研究目的 (5) 1.2.2 研究意义 (5)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 1.3.1 研究内容 (6) 1.3.2 研究方法 (6) 1.4 研究的创新点 (7) 1.5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8) 2 医疗空间等候区域现状分析 (10) 2.1 国外医疗空间等候区域现状 (10) 2.1.1 候诊大厅采用自然光环境 (10) 2.1.2 医院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呼应 (10) 2.1.3 等候区域注重艺术与趣味性设计 (11) 2.2 国内医疗空间等候区域现状 (12) 2.2.1 调研步骤与方法 (12) 2.2.2 调研对象 (12) 2.2.3 受调研人群分析 (13) 2.2.4 医院服务应用情况分析 (14) 2.2.5 患者对等候区服务供应的需求 (17) 2.2.6 患者就诊各环节等候时间分析 (20)

2.3本章小结 (22) 3 医院等候空间包容性设计的共性特征 (24) 3.1 空间的领域性 (24) 3.1.1 候诊空间形式分类 (24) 3.1.2 等候空间对病患的影响 (25) 3.2 空间的物理性 (26) 3.2.1 舒适的物理环境具有医疗作用 (26) 3.2.2 物理性的呈现方式和当前存在的不足 (26) 3.3 空间的诱导性 (36) 3.3.1 优秀的空间诱导可有效分散或集结人群 (36) 3.3.2 便捷的交通动线使患者积极就诊 (37) 3.4 空间的人文性 (38) 3.4.1 传承人文素养并发扬医学精神 (38) 3.4.2 艺术性的等候空间使患者转移情绪 (38) 3.5 本章小结 (39) 4 医院等候空间包容性设计原则与应用 (40) 4.1 可持续性原则及应用 (40) 4.1.1规范合理使用装饰材料 (40) 4.1.2 满足不同人群的家具配置 (41) 4.1.3 绿化系统设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44) 4.2公平性原则及其应用 (45) 4.2.1 环境人性化设计缓解病患负面情绪 (45) 4.2.2 指示标志直观包容更多人群获取信息 (46) 4.2.3 服务设施共享为等候人群提供便利 (48) 4.3 灵活性原则及其应用 (48) 4.3.1 独立等候室适应不同科室患者心理需求 (48) 4.3.2 自助挂号、付费体现时代特征 (49) 4.3.3 移动终端提示使患者不受区域限制 (51) 4.4 容错性原则及其应用 (52)

包容性竞争及发展

包容性竞争促进包容性发展 在场的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01034班的陈祥乐,很高兴能够以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站在这里讲话,心里有点紧张,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言归正传,昨天收到演讲题目的时候我很是迷惑。首先,包容的字面意思是宽容、容纳。书上说包容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你的人格得到升华,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那和发展有什么联系?于是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关于包容性发展的介绍才知道,原来“包容性发展”是胡锦涛主席在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开幕式演讲中提到的,并且被选定为2010年年会的主题。该主题的含义就是要使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要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包容性竞争”促进“包容性发展”。我所理解的包容性竞争就是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前提下,还要顾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经济建设固然重要,它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没有了经济基础,其他的都是天方夜谭。但是过于激烈、无序、残酷的强调经济发展,势必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动荡、对抗,最终也无多少和谐可言,甚至可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陷入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之险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包容性”的态度看待问题。我们不只要做到经济上与发达国家比拼、抗衡,还要拿出一部分经历来投入到我们的生态环境,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化等方面上来。例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更是体育竞技乃至更高的体育精神上面的竞争。这一点我们国家做的非常出色,2008年奥运会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还有我们的载人航天技术,核武器方面的研究等,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然而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与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例如科技的发展,医疗事业的发展,计算机的研究与应用等等,然而这些方面的竞争同样的也都体现了竞争的包容性,因此我们也要在这些方面投入一定的精力,争取更全面的发展。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公开课)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课程内容表现标准】 3.9 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 【教学目标描述、预设达成及其评析】 本框内容是对第一框内容的承接,通过对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来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由此而得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所在。以下是目标的描述和预设达成: 目标1: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回忆中华文化丰富内容,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作用/意义、特点、地位。 目标2:学生通过典型具体例子的对比,理解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形成的原因和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目标3:学生通过讲解具体实例,能够理解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及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难点) 目标4:理解包容性的含义和意义,再现包容性的相关知识并运用到材料中。(重点) 评析以上四个教学目标在分类表中的位置:

二、教学任务分析 1、学生能力及学习动机分析: 高二的文科生已经具备了较为基础的文科思维和对问题的质疑能力,同时也具备学习本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知识准备。在相关课程方面历史的必修3也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与中华文化相关史实资料。但是,历史展现出了多彩的现象,需要通过学习来感受和获得本质的理论,因此学生对本框的内容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通过本框学习能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领会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本课表现标准类型及其学习条件分析: 1)本课属于理解、运用、分析性知识类别学习。 2)其学习条件是:高中的文科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有够通过事例现象分析内在的本质的能力。 3、采用情景式体验教学程序: 情景体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学生自主交流、展示讨论成果——学生质疑与答疑——教师点拨——对应练习——学生的思维导图建构(课后) 4、课型:新授课。 5、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论中国人之包容性

“何谓中国人”系列论文之 论 中 国 人 之 包 容 性 姓名:眀寰宇 学号:2010190427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二班 2011 年 11 月 11 日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其中厚德载物里就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 一、中国文化经久不息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是如何中断的以及中断的原因,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现今的西方文化,已经可以确认不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因此,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传统文化一枝独秀地维持到现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流传五千年而不衰,而其他三大古文明却早已没落?其中原因何在?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那种包容精神,就是因为我们对外来的文明有极大的包容性。博采众家,取其所长,正是我们华夏文明的优良传统。 当代中国人的灵活性和包容性超过任何国家。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再加上西方的自由与民主思想使中国人具备了任何可能性。可一个最大的缺点在于太爱面子,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如果丢掉了这点中国人将无比强大。 一种文化什么都包容,难免会冲淡自己、丧失自性,成为“四不像”,恰如一杯水,油盐酱醋都灌将进去就不再是水了。文化包容性的限度,一则体现在坚持本土文化的主体性,即坚持本民族文化的主导性、主流性、主干性,尤其是在本民族基本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仰上不能退缩;二则体现在坚持对西方文化的选择性,即保持甄别良莠、合理选择的理性态度,在器物和制度上而不是精神魂魄上采取“拿来主义”和“洋为中用”的基本原则。或许有人会说,这还是“中体西用”的老调重弹嘛!是的,这确实没有什么新意。但文化的基本理念不可朝三暮四、朝秦暮楚,人的精神魂魄不可游荡无归、漂泊不定,这就是中国文化“人唯求旧,器唯求新”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原因之所在。

互联网伦理建构的包容性

互联网伦理建构的包容性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无处不在的网络为特征的社会,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但也正如斯皮内洛所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不是没有社会代价的”[1]。例如互联网既为公民有效监督公权力的行使提供了方便,却也使得侵犯个人隐私变得容易;它使得人们传递获取信息极为便利,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却变得困难。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究其原因,汤因比的一段话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迄今为止,人的伦理行为的水准一直很低,丝毫没有提高,但是,技术成就的水准却急剧上升,其发展速度比有记录可查的任何时代都要快。结果是技术和伦理的鸿沟空前增大。这不仅是可耻的,也是致命的。”[2]所以,网络伦理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如何建设却值得我们深思。很多学者对此做了积极有益的思考,然而大多数探讨均是基于传统的伦理文化来思考这一问题,对于互联网本身的发展逻辑却少有关注,显而易见,由此得出的结论势必有失偏颇。本文尝试基于互联网发展逻辑的视角对此作一探索。 一、互联网发展简述 众所周知,互联网源起于冷战期间美国建造的阿帕网(ARPANET),它的初始设计目的是为满足抗瘫痪通信的需要,从而提升美国的军事实力,抵御核战争。它的建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一系列技术的

实现与合作才能够达成。1961年,保罗?巴兰开发了“包交换”技术,这项技术的原理就是将要传送的信息分拆成若干个小数据包,为每一个数据包贴上含有发送地址和接收地址的标签,然后通过网络,从一个结点经由自选择的路径到达另一个结点,再重新整合。因此,该技术从本质上来讲是去中心化的,并具有不可控制的秉性。1971年阿帕网建造成功并投入运行。建造阿帕网的科学家们的本意是为了使联结的计算机终端共享硬件处理能力、软件和数据,但是,电子邮件功能却成为最受用户欢迎的网络应用,由此,网络开始摆脱军事科研的束缚,逐渐渗入民间融入生活,在实现其初始目的的基础上日益成为把人们聚焦到一起的重要途径。 尽管电子邮件功能使得信息交往行为急剧增加,但仍然缺乏简单便捷的方式把各种不同的网络或者具有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终端联结起来,这个问题一直被热衷于网络建设的科学家们所关注,罗伯特?克恩和文顿?瑟夫秉持公开网络设计架构的理念提出设计一种协议,使得每一个局部的、单独的网络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设计和创建,可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用户环境、与其他网络连接的独特界面,只是在连接互联网这一点上,要遵循该协议,这就是奠定互联网的TCP/IP协议。TCP/IP协议使得网络对于任何用户都是开放的、平等的,不管他们自身使用什么样的软硬件系统,只要遵守TCP/IP协议标准,就可以相互通信,此外,由于TCP/IP协议是一种自由开放的标准,能够在技术进步和不断的实践中继续完善,从而为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敞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已成为我国新阶段中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关键词。包容性发展要求机会供给、竞争参与及收益分享的有效协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我们也没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将会停滞不前。但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30年前,我们感叹中国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过低,还不到0.3,那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30年后,我们又进入到了另一种不正常状态,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一跃而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锐变对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经济体是极其不利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结构在这种状态下其实并不稳定。 理论上看,一个国家内部最为稳定的结构被认为是椭圆形的社会阶层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资源性的收入能够很好地补偿低收入群体。而现在来看,巨大的基尼系数使我们相信中国的社会结构似乎和金字塔模式更为接近。在金字塔模式下,国家所能获取的资源并不能很好地维系金字塔底部庞大人群的更好的需求,也难以创造足够的机会使金字塔底部人群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推进这种社会结构的变革,促进金字塔底部的人群在不受制度限制的情况下,进入到椭圆形的中部去,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要课题。 如果单纯依靠政策的补给,显然是力不从心和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的是基于自然生存法则的、能让每一个自由人都有机会受惠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原先的发展模式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包容性的发展模式被认为是中国未来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2009年11月,胡总书记出席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就世界经济增长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案例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关注新课标】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的第二框。本框内容包括三目,第一目“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主要是通过介绍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特点来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第一个表现: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第二目“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主要说明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第二个表现: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第三目“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这是讲个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它们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从而引出能够吸收各民族文化中优秀成分的包容性,这正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最后落脚点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力量,让同学有一个情感

上的升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理解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感受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2、能力目标 提炼、解读“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之骄傲民族之瑰宝”等有效信息的能力。 培养整合教学资源、综合分析产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原因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特别是联系生活中、身边的事例来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中华文化、社会主义祖国和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力量。 【教学难点】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教学设计理念] 针对学生的学情以及本课的实际内容,本课采取“情境——质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所谓“情境——质疑”教学模式,即:创设出与教材理论相关事实情境,从感性直观的事例中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看书思考,讨论质疑,总结归纳出正确的答案。其基本程序如下: 教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启发提示——指导归纳、拓展思路 主程序:展示情景——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归纳延伸、实际运用 学生:感知情境——思考问题——讨论质疑——整理观点、举一反[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以比较研究视角看日本文化的包容性与创新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114632482.html, 以比较研究视角看日本文化的包容性与创新性 作者:黄芷葳 来源:《新丝路(下旬)》2019年第07期 摘要: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自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对中国社会的 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它传周边国家以后,同样影响了那里的文化、艺术与审美情趣。禅宗从中国传入日本后,在武士阶层和幕府政权的保护下得到迅速发展,在禅宗思想对日本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禅宗本身在日本得以获得物化的形式和唯美的内核,禅宗成为日本禅,“道”文化作为日本本土文化和民族性融合的产物,在禅宗审美观照下得以形成,茶道、枯山水、俳谐等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现代化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之后,日本传统文化保留完好,禅成为日本的文化符号进行国际传播,日本文化的开放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可见一斑。 关键词:文化研究;比较研究;禅宗;日本;本土化;民族性;创新性 一、禪文化在中日两国的传播与传承 禅的汉文发音译为“禅那”,略称为“禅”,梵文写作“Dhyana”,日本人发音为“Zen”,国际 上通用“Zen”来代表“禅”。“禅那”在梵文中的本义为“思维修”,“静虑”、“三昧”,是和禅宗之禅不同的一种体系。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不可考,但在公元64年,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得 到了汉明帝政府的承认崇信,在中国初步建立了它的基础和规模。公元527年,在佛教传入中国近五百年后,菩提达摩坐船来到中国,带来了禅文化。 禅文化传入中国,在知识阶层发展和在下层社会传播中,出现了“佛学”与“佛教”两种不同的结果。知识阶层以其理性的同化力,把禅文化哲学化,形成以禅宗为代表的佛学。佛学既是宗教也是哲学,以哲学为主,它的重心在于开启人的智慧,提高人的觉悟,净化人的心灵,并不在意偶像崇拜,所以佛学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而普通民众是离不开鬼神之道的,禅文化在民间传播的结果,保留和发展了印度佛教的多神信仰和祭祀活动,六道轮回、三世因果报应的形象说教在民间深入人心,也使净土信仰大为流行,加强了佛教作为神道宗教的性质。佛教亦哲学亦宗教,而以宗教为主。哲学层面与宗教层面又并行又互动,推动着中国禅文化的发展。[4] 公元4、5世纪,中国佛教传入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并迅速传播开来。538年,日本钦明天皇在位期间,百济圣明王派使者向日本进献金铜佛像、幡盖及佛经,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日本。禅宗在宋元两朝,即日本镰仓时代(1192-1333年)传入日本,并形成临 济、曹洞、黄檗宗等日本禅流派。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僧明庵荣西访中国禅师,传临 济禅法,回国后创立日本临济宗。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荣西弟子希玄道元来到中国, 遍访高僧大德,回国后大力弘扬曹洞宗风,创立日本曹洞宗,在幕府和武士阶层乃至朝廷权贵

文化-包容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是如何中断的以及中断的原因,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现今的西方文化,已经可以确认不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因此,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传统文化一枝独秀地维持到现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其中原因何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 1、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 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2、中国历代思想家多主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在诸子百家时期,儒家在初创之时,创始人孔子作为鲁文化的代表与齐文化的代表晏婴是有矛盾的,在齐鲁“夹谷之会”还曾发生过公开的争执,闹得不欢而散。但孔子并不因此而排斥齐文化。孔子正视文化差别,主张用先进的华夏文化消除差别,实现华夷一统。他教育弟子子夏,要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提倡君子坦荡荡,胸怀要宽广。孔子传播自己的学说失败后,虽然慨叹要乘桴浮于海,但是他还是在那里仔仔细细地整理各种文化典籍,使得《五经》能够保存下来,他不因为《诗经》中的齐文化内容而删掉齐诗,这正是他胸怀宽广的体现。他对儒学以外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吸收确实有大家的风范。绝不像比他晚几百年的西方恺撒大帝那样,只会喊“我来,我看,我征服!”对别国的文化缺乏尊重、缺乏包容精神。孔子还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之“学”,无疑也包括向外族人民学习。 孟子把孔子誉为“集大成”者,对孔子思想中的包容性大加赞美。他继承了孔子的这种胸怀,认为海洋的博大胸怀是人类应该效法的,发出了“观于海者难为水”的慨叹,其很多主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思想。 荀子在齐国是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他主持学宫的时候,实行开明的政策,招揽列国名流,汇集百家学说,兼容并包、来去自由。这一做法使得不同的学说、不同的观点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各家各派也不断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造就了中国学术史上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局面。 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人理解成只要儒术,不要别的思想派别。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上,董仲舒仅是就统治思想方面主张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