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序号单位名称

1 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2 北京市地质研究所

3 北京中资环钻探有限公司

4 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

5 北京市地质工程设计研究院

6 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

7 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

8 北京中煤大地技术开发公司

9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总院

10 北京金有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11 北京市华清地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12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北京总队

13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14 北京市大地开源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15 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

16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17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特种技术勘探中心

18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9 北京市地热研究院

20 派力工程有限公司

21 北京勘查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22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23 北京地大捷飞物探与工程检测研究院

24 正元国际矿业有限公司

25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

26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27 北京中色地科矿产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

28 北京市地质工程公司

29 中国黄金集团地质有限公司

3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3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3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33 首钢地质勘查院地质研究所

3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5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6 北京中金泰科勘探技术有限公司

37 北京中色物探有限公司

38 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39 神华(北京)遥感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40 中昊海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41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核工业二四七大队

42 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43 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

44 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45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

46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

47 中钢集团天津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48 天津市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49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50 河北省地勘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51 河北省煤田地质勘查院

52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地质队

53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54 河北省地勘局秦皇岛矿产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55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院

56 河北省保定地质工程勘查院

57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测试中心

58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59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华盛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公司

60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

61 河北省环境地质勘查院

62 华北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

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

64 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九大队

65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水文地质队

66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地质勘查院

67 河北省地勘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

68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

69 河北省地勘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河北省遥感中心)

70 河北省地勘局第十一地质大队

71 河北省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

72 河北省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

73 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

74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75 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

76 河北省地勘局第一地质大队

77 河北省地勘局第三地质大队

78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

79 河北省地勘局石家庄综合地质大队

80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81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地质队

82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二九勘探队

83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

84 河北省地勘局第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河北省地热资源开发研究所)

85 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86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

87 秦皇岛华勘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88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89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物测队

90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二总队

91 地质矿产部河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92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七三勘探队

93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94 河北省地矿中心实验室

95 河北矿业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96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勘探队

97 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

98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河北地质勘查院

99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二水文地质队

100 秦皇岛天元五一五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101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102 廊坊华北石油思源钻井股份合作公司

103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河北总队

104 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

105 山西冶金岩土工程勘察总公司

106 山西省煤炭地质勘查研究院

107 山西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108 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二地质队

109 山西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110 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三地质队

111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

112 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

113 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

114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115 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七地质队

116 山西省煤炭地质144勘查院

117 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四地质队

118 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

119 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查院

120 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

121 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一地质队

122 山西山地物探技术有限公司

123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西总队

124 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

125 山西省煤炭地质148勘查院

126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7 山西地科勘察有限公司

128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29 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

130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实验研究所

131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17勘探队

132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09勘探队

133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472勘探队

134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51勘探队

135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04勘探队

136 内蒙古煤炭建设工程(集团)总公司

137 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有限公司

138 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139 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140 内蒙古地质矿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1 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

142 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143 内蒙古龙旺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144 内蒙古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45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内蒙古总队

146 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147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148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53勘探队

149 核工业二四三大队

150 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

151 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

152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153 内蒙古赤峰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154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内蒙古地质勘查院

155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156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

157 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

158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

159 核工业二0八大队

160 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161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科研所

162 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63 内蒙古自治区冶金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冶金产品质量检验所)164 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

165 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

166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勘察研究院

167 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0四队

168 东北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169 东北煤田地质局一0三勘探队

170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辽宁总队

171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172 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

173 东北煤田地质局一0一勘探队

174 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0一队

175 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0二队

176 辽宁核地地质调查院

177 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

178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勘查总院

179 东北煤田地质局一五五勘探队

180 辽宁省第十地质大队

181 辽宁省第七地质大队

182 辽宁省第四地质大队

183 辽宁省地质勘查院

184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185 辽宁省矿产勘查院

186 辽宁地质工程勘察施工集团公司

187 辽宁省物测勘查院

188 辽宁省第十一地质大队

189 辽宁省第三地质大队

190 辽宁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191 辽宁省第八地质大队

192 辽宁省第五地质大队

193 辽宁省第六地质大队

194 东北煤田地质局勘察设计研究总院

195 沈阳市大地环境地质勘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196 核工业二四0研究所

197 沈阳核工业建设工程总公司

198 东北煤田地质局沈阳测试研究中心

199 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测试研究所

200 吉林省水文地质调查所

201 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

202 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203 吉林省勘查地球物理研究院

204 吉林省第二地质探矿工程大队

205 吉林省第三地质调查所

206 吉林省煤炭地质调查总院

207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

208 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国土资源部长春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209 吉林省通化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210 吉林省四平地质工程勘察院

211 吉林省第五地质调查所

212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院

213 吉林省煤田地质一一二勘探公司

214 吉林省核工业地质局

215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0七队

216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0八队

217 吉林省第二地质调查所

218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0三队

219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0六队

220 吉林省第六地质调查所

221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0四队

222 吉林省第一地质调查所

223 吉林省地矿勘察设计研究院

224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225 吉林省第六地质探矿工程大队

226 吉林省煤田地质物探公司

227 吉林省煤田地质二0三勘探公司

228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吉林地质勘查院

229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研究所

230 黑龙江省九0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231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0六队

232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0二队

233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0三队

234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0七队

235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研究总院

236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0一队

237 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238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一总队

239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黑龙江总队240 鹤岗龙煤勘测有限责任公司

241 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

242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测试研究中心

243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

244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

245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物测队

246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一0八勘探队

247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一一0勘探队

248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二0四勘探队

249 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250 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察院

251 黑龙江省地球物理勘察院

252 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察院

253 黑龙江省第五地质勘察院

254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

255 上海中煤物探测量有限公司

256 上海市京海工程技术公司

257 上海市岩土工程检测中心

258 上海地矿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259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260 上海海洋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261 上海市地矿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262 上海申丰地质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

263 华东石油局第六物探大队

264 华东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265 江苏华扬石油钻井工程公司

266 江苏煤炭地质物测队

267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一○队

268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江苏总队

269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270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一四队

271 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272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

273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六队

274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一三队

275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

276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

277 江苏长江地质勘查院

278 江苏省核工业二七二地质大队

279 江苏省工程物理勘察院

280 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281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

282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283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284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江苏地质勘查院

285 淮安市地质矿产勘查院

286 徐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287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88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289 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九大队

290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291 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浙江省工程勘察院)

292 浙江省第九地质大队

293 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

294 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

295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浙江总队

296 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297 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浙江省工程物探测绘院)

298 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

299 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

300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浙江煤炭地质局

30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302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浙江地质勘查院

303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二地质队

304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一地质队

305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综合地质大队

306 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能源勘查中心)

307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2地质队

308 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309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

310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

311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312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安徽总队

313 淮北矿业(集团)勘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314 安徽省化工地质勘查总院

315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316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317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318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

319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水文勘探队

320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

321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三二七地质队

322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研究院

323 安徽省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

324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物探队

325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五地质队

326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三一二地质队

327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1地质队

328 安徽省地勘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329 安徽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院

330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5地质队

331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332 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合肥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333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334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4地质队

335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

336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6地质队

337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屯溪地质调查所

338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339 福建省闽东南地质大队

340 福建省闽南地质大队

341 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

342 福建省闽北地质大队

343 福建省第二地质勘探大队

344 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

345 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346 福建省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

347 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

348 福建省地质测绘院

349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350 福建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351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52 福建天宝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53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福建地勘院

354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355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福建总队

356 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

357 福建省196煤田地质勘探队

358 福建省197煤田地质勘探队

359 福建省地质测试研究中心

360 福建省核工业二九四大队

361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一大队

362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七大队

363 核工业二七O研究所

364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六大队)365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八大队

366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三大队

367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五大队

368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

369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江西总队

370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371 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372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地质调查大队

373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五地质大队

374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0一探矿工程大队

375 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376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0二探矿工程大队

377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

378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东北大队

379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六大队

380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381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二大队

382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北大队

383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化探大队

384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实验测试中心

385 江西有色工程有限公司

386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一队

387 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388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二队

389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五队

390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三队

391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

392 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五地质队

393 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三地质队

394 江西省煤田地质勘察研究院

395 江西省煤田地质局普查综合大队

396 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四地质队

397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

398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399 山东省地质测绘院

400 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401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

402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403 兖矿集团东华建设有限公司

404 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405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

406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407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东总队

408 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409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410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泰安地质勘查院

411 山东省核工业二四八地质大队

412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大队(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413 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414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

415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416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417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

418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七地质大队(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

419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420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421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422 枣庄矿业集团中兴建安工程有限公司

423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424 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425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

426 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427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428 山东金星钻探有限公司

429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430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431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绘队

432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河南总队

433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

434 河南有色岩土工程公司

435 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436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437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438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439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工程院

440 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国土资源部郑州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441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七地质大队

442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

443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

444 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

445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

446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447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448 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

449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探矿队

450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基础工程勘察研究院

451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调查队

452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球物理勘查队

453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十一地质队

454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455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调查队

456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457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队

458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

459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三队

460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461 郑州祥隆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462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

463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

464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465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河南地质勘查院

466 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467 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大队(湖北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468 湖北省第二地质大队

469 湖北省宜昌地质勘探大队

470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北地质勘查院

471 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

472 武汉科岛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473 湖北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474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475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476 湖北非金属地质公司

477 湖北省地球物理勘察技术研究院

478 湖北省鄂东北地质大队

479 湖北省鄂东南地质大队

480 湖北省地矿建设工程院

481 湖北煤炭地质勘查院

482 湖北冶金地质研究所(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

483 武汉中南冶勘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484 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

485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486 湖北省地质实验研究所(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国土资源部武汉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

487 湖北省第四地质大队

488 湖北省鄂西北地质矿产调查所

489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490 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调查中心

491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二队

492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三队

493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五队

494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七队

495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八队

496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九队

497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三队

498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四队

499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

500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七队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直属单位变更名称

变更后名称 变更前名称 1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2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调查队 3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队 4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调查队 5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十一地质队 6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7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8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勘查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探矿队 9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勘查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探矿队 10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勘查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工程院

11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省地矿物资供应中心 12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环境调查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13 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14 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球物理勘查队 省探矿机械院 15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绘地理信息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绘队 16 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 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 17 河南省地质工程技术学校 河南省经贸工程技术学校 18 河南省地质职工学校 河南省地质职工学校

伯利矿业地质资料简介

山东宏河矿业集团 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铅银矿 开发建设项目简介 (2012年6月) 立足于“抢占矿产资源、打造百亿企业”的战略目标,山东宏河集团于2009年成立新疆宏源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底由新疆宏源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收购新疆佰利矿业有限公司所属矿产资源;于2011年初正式启动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银铅矿开发建设项目。现就该项目的基本状况、开发进程、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等情况介绍如下: 一、矿区位置及交通 矿区位于西昆仑山腹地,行政区划隶属于新疆和田县郎如乡管辖。地理座标:东经79°05′00″~79°08′30″,北纬35°52′30″~35°55′00″。三个矿区总面积为47平方公里。所在1∶5万图幅名称为大红柳滩幅,图幅号:9-44-3-甲。 矿区距离219国道13公里,有简易公路相连,西北通达新疆叶城县(运距540km),东南连接西藏阿里。 矿区位置交通图比例尺1∶170000

二、矿权设置情况 新疆佰利矿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3月在新疆和田县注册成立,先后收购或登记设立3个铅锌矿探矿权(实为银、铅矿),并于2011年取得一个采矿许可证,三个矿权区总面积为47.24平方公里。分别介绍如下: ㈠、《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铅锌矿详查》探矿权(简称一矿区) 该探矿权于2006年5月首立,证号:650000617019,有效期:2006年5月12日—2007年5月12日,2007年8月进行了第一次延续,延续证号为6500000733027,有效期:2007年8月14日—2008年8月14日,探矿权人:辽宁海城铅锌冶炼厂,勘查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勘查院。 2007年辽宁海城铅锌冶炼厂将探矿权正式转让给新疆佰利矿业有限公司,勘查许可证号:T65120081202022270,有效期自2010年1月25日至2011年1月25日,勘查单位仍为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勘查院;第二次延续有效期自2011年5月19日至2012年5月19日,勘查单位为新疆光程矿业技术有限公司。详见附件一:《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铅锌矿详查》探矿权证影印件。 勘查许可证拐点坐标一览表 ㈡、《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西南铅锌矿详查》探矿权(简称二矿区) 乌鲁木齐佰捷工贸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新疆佰利矿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17日新办探矿权登记、首次设立《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西南铅锌矿普查》勘查许可证,勘查区面积14.96平方千米,勘查许可证编号:6500000711772,有效期限自2007年7月 拐点坐 标 地理坐标 6度带大地坐标 北纬 东经 X(m) Y(m) 1 35°55′ 79°05′ 3978064.49 14326991.59 2 35°55′ 79°08′30″ 3977962.69 14332257.65 3 35°52′30″ 79°08′30″ 3973338.63 14332169.68 4 35°52′30″ 79°05′ 3973440.38 14326900.86 测区中心坐标: X :3975500 Y :14329500 面积:24.34km2

化验-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中各类煤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中各类煤 新制定的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首先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大于10~20%、大于20~28%、大于28~37%和大于37%的4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大于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大于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大于25mm或奥亚膨胀度b大于150%(对于Vdaf大于28%的烟煤,b大于220%)的煤定为特强粘结煤。这样,在烟煤部分,可分为24个单元,并用相应的数码表示。编号的十位数中,1~4代表煤的煤化程度,编号的个位数中,1~6表示煤的粘结性。在这24个单元中,再按同类煤性质基本相似,不同煤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分类原则将部分单元合并为12个类别。再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和习惯叫法,仍保留气煤、肥美、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为使同一类煤性质基本一致,新的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增加了4个过度性煤类:贫瘦煤、1/2中粘煤、1/3焦煤和气肥煤。贫瘦煤是指粘结性较差的瘦煤,以区别于典型的瘦煤。1/2粘结煤是由原分类中一部分粘结性较好的弱粘煤和一部分粘结性较差的飞焦煤和肥气煤组成。1/3焦煤是由原分类中一部分粘结性较好的肥气煤和肥焦煤组成。这类煤是焦煤、肥美和气煤中间的过渡煤类,也具有这3类煤的一部分性质,但结焦性较好是公认的。气肥煤再原分类中属肥煤大类,但它的结焦性比典型肥煤要差得多,故新得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将它单独列为一类。这样就克服类原分类方案中同类煤性质差异较大得缺陷。如气煤一号和肥气煤二号再性质上由明显差异,将它们为同一类别很不合理。新得分类国家标准将这些具有过渡性质得煤单独列为一类,从而有利于煤得合理使用。 新的分类国家标准对各类煤的若干特征表述如下: 1、无烟煤(WY) 挥发分低,固定碳高,比重大,纯煤真比重最高可达1.90,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对这类煤,可分为:01号为老年无烟煤;02号为典型无烟煤;03号为年轻无烟煤,无烟煤主要是民用和制造合成氨的造气原料,低灰、低硫和可磨性好的无烟煤不仅可以做高炉喷吹及烧结铁矿石用的燃料,而且还可以制造各种碳素材料,如碳电极、阳极糊和活性碳的原料,某些优质无烟煤制成航空用型煤还可用于飞机发动机和车辆马达的保温。 2、贫煤(PM)

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的现状及提升措施分析

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的现状及提升措施分析 摘要:当前国内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相对于先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煤 炭地质勘查技术所承担的新任务、面临的新情况来看,其在很多方面还有着较大 的提升空间。因此,这就需要国家、企业及个人等主体,全面认识到提升煤炭地 质勘查技术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切实从当前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实际情况出发,持 续提升煤炭地质勘查技术整体水平,为党和国家打造出一整套现代化的煤炭地质 勘查技术。 关键词: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现状;提升措施 引言 因为自然环境以及地质地貌都是不同的状况,而且煤炭资源所处的地质条件 以及特色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比较系统化的、科学合理的地质 勘查策略,而且还可以充分地探索一些相关的勘探方式。在煤炭地质勘察的过程 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我们需要对此进行认真地探索和分析,为煤炭 资源地质勘查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 1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的现状 1.1勘查矿业权与拥有权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国内政策下,对某个区域内矿业权进行勘探是有偿的,在进行矿业资 源的勘查时,需要按照招投标的方式得到对应的矿业权。但是从当前煤炭地质勘 查情况来看,勘查单位在具体勘查时,资金等方面的因素限制较大,特别是一些 中小型的煤炭地质勘查单位在具体的招投标过程中,较常处于相对不利位置,得 到矿业权的概率非常低。所以,即便煤炭地质勘查单位得到了矿业权,对于勘查 范围内煤炭资源风险性与稳定性也不能提供出较好的保证,这就导致在具体煤炭 地质勘查的过程中存在较多风险。在具体工作中,煤炭地质勘查单位的优势主要 体现在对具体地质信息的掌握层面,而煤炭地质勘查工作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仅仅掌握地质信息容易出现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果煤炭地质勘查单位并没有获得 其他矿业权,那么其开展的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就是服务工作,得到的具体勘查结 果归属矿业权所有者,矿业权所有者仅需提供服务费用即可,按照矿业权所有者 的要求开展相关的工作。 1.2煤炭地质勘查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煤炭地质勘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具体工作中若操作不当容易给煤炭存储 区域内地质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到该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尤其是在煤 炭地质勘查工作结束后,若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回填,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整个区域 内自然环境出现变化,带来水资源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问题,给勘查区域生态安 全带来影响。部分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为了压缩勘查成本,仅注重煤炭地质勘查 工作,对于由于勘查而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够重视,具体勘查过程中构建的勘 查体系也不够完善,传统的开发式地质勘查情况相对较多,容易给生态环境保护 工作带来负面影响。若对勘查区域内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重视程度较差,非常 有可能导致勘查结束后,给勘查区域生态平衡带来威胁,也影响到整个煤炭行业 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3煤炭地质勘查技术人员总体水平相对不高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煤炭地质勘查手段相对于先前更为丰富,更重类型的现代化技术与装备为煤炭地质勘查水平的提升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 是从当前煤炭地质勘查技术人员掌握这些先进技术与装备情况来看,整体的情况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_中标190923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察 院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23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中标/投标数量、中标/投标情况、中标/投标行业分布、参与投标 的甲方排名、合作甲方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工商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成立日期:/企业类型:/经营状态:/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 营业期限:/ 至 / 营业范围:/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中标/投标数量 9 企业中标/投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2.2 中标/投标情况(近一年) 企业近十二个月中,中标/投标最多的月份为,该月份共有个投标项目。 2019年06月1 序号地区日期标题中标情况1甘肃2019-08-22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中标 2兰州2019-07-09西固区范广片区兰州石化公司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场地初步调查 及风险评估报告编制服务项目 中标 3甘肃2019-06-20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中标2.3 中标/投标行业分布(近一年)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投资管理(试行)办法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投资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煤炭地质单位投资活动,建立健全决策科学、投资高效、监管有力的投资决策程序和组织实施程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规定,结合煤炭地质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投资,是指总局及所属投资单位为了获取未来经济收益和效益,而在境内投入资金或其他资源以形成资产的经济活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产权收购、长期股权投资等投资活动(境外投资活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投资单位:总局及所属二级单位(省局、专业局、中心、院、公司)。 第三条投资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一)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符合投资项目区域的产业发展方向; (二)符合总局战略规划、产业布局、主营业务,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符合投资单位经济实力、资产规模、资产负债水平,具备相应的筹资能力和经济、技术人才; (四)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投资决策程序,经过充分科学论证,预期收益不低于国内同行业同期平均水平和筹资费用; (五)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一般不超过投资总额的10%,且不影响主业发展,并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后,报上级批准; (六)禁止股票、基金、外汇、期货等高风险行业和系统外非主业投资。 第二章投资计划 第四条投资单位根据批准的发展规划,编制年度投资计划,投资单位的主要投资活动要纳入年度投资计划。年度投资计划按规定编入年度预算,并按要求上报。年度投资计划包括: (一)年度投资计划(见附件1); (二)上年度投资完成情况(见附件2);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年度投资计划中的投资项目是指按照本办法由投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局长(主任、院长、总经理)办公会议或董事会会议研究决定,旨在加强主营业务建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煤炭地质经济的投资项目。 第五条年度投资计划经投资单位批准后,原则上不得进行调整。执行中需要追加投

中国煤炭资源综合区划研究

煤炭资源综合区划研究是煤炭工业规划的基础。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极不均一,表现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东部和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煤炭消费区域分布特征十分明显,水资源、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聚集和赋存显著差异但有规可循,因此,科学合理的进行我国煤炭资源区划,有促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布局,有促于煤炭工业规划的制定,有促于煤炭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有促于煤炭勘查开发利用与水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中国煤炭资源区划研究是政府规划部门、科学研究部门和煤炭企业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原煤炭工业部、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在制定煤炭工业规划时均进行煤炭资源区划和煤炭开发区划研究*,目前主要有二个不同的划分方案,一是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在《中国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第三次煤炭资源 预测)》提出了五大赋煤区和七大规划区的划分方案 [1] ,二是魏同等提出了三带七区划分方案[2]。本文在 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大地构造特征、煤炭资源聚集和赋存规律、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划、水资源分布特征、生态环境特点、煤炭工业现状和布局、煤炭供需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煤炭资源综合划分,以求与各位专家交流、探讨。 1煤炭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 1.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区带的划分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区带的划分经历了多次沿革。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三大地带的划分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 [3] 。该文在全面介绍了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和美国4 层次区域经济体系划分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以及“五个统筹”的要求,提出了未来中国东北及东部沿海、中部及近西部和远西部等新的三大地带和东北、京津冀鲁沿海、沪苏浙沿海、粤闽琼沿海、黄河上中游、长江上中游、珠江上中游、内蒙古、新疆和青藏高原等10大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方案。 中国煤炭资源综合区划研究 程爱国,宁树正,袁同兴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北京100039) 摘要:在研究我国煤炭资源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煤炭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区划、煤炭供需形势以及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结合我国行政区划,提出了全新的我国煤炭资源综合区划方案,即三带(东部补给带、中部供给带和西部自给带)六区(东北规划区、黄淮海规划区、华南规划区、晋陕蒙宁规划区、西南规划区、西北规划区)划分方案。 关键词:综合区划;煤炭资源;中国中图分类号:F205;P618.11 文献标识码:A A Study on Coal Resource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Cheng Aiguo,Ning Shuzheng and Yuan Tongxing (China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Coal Geology,Beijing 100039)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oal resource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the country,analyzed relations between coal resource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economic regionalization,coal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water resource and economic https://www.360docs.net/doc/3119046075.html,bining with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of China,a fine new coal resource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scheme,namely three zones (eastern part supply zone,central part supply zone and western part self-support zone)and six planning areas (Northeast China area,Huanghe-Huaihe-Haihe drainage basins area,South China area,Shanxi-Shaanxi-Inner Mongolia-Ningxia area,southwestern China area,and northwestern China area)put forward. Keywords: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coal resource,China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研究,2006。 中国煤炭地质 COAL GEOLOGY OF CHINA Vol.23No.08Aug .2011 第23卷8期2011年8月 文章编号:1674-1803(2011)08-0005-04 doi :10.3969/j.issn.1674-1803.2011.08.02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及国土资源部重大项目 (1212010733809)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程爱国(1961—),男,安徽休宁人,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 煤田地质沉积学资源评价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孙常长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质指标的分级

中国煤炭分类(2008-06-19 10:04:30) 中国煤炭分类: 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 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 在于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当按b值划分的煤类与按Y值划分的煤类有矛盾时,则以Y值确定的煤类为准。因而在确定新分类的强粘结性煤的牌号时,可只测Y值而暂不测b值。 (中国煤煤分类国家标准表)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序号单位名称 1 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2 北京市地质研究所 3 北京中资环钻探有限公司 4 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 5 北京市地质工程设计研究院 6 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 7 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 8 北京中煤大地技术开发公司 9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总院 10 北京金有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11 北京市华清地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12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北京总队 13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14 北京市大地开源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15 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 16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17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特种技术勘探中心 18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9 北京市地热研究院 20 派力工程有限公司 21 北京勘查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22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23 北京地大捷飞物探与工程检测研究院 24 正元国际矿业有限公司 25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 26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27 北京中色地科矿产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 28 北京市地质工程公司 29 中国黄金集团地质有限公司 3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3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3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33 首钢地质勘查院地质研究所 3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5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6 北京中金泰科勘探技术有限公司 37 北京中色物探有限公司 38 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39 神华(北京)遥感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40 中昊海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41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核工业二四七大队

42 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43 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 44 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45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 46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 47 中钢集团天津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48 天津市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49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50 河北省地勘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51 河北省煤田地质勘查院 52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地质队 53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54 河北省地勘局秦皇岛矿产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55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院 56 河北省保定地质工程勘查院 57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测试中心 58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59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华盛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公司 60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 61 河北省环境地质勘查院 62 华北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 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 64 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九大队 65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水文地质队 66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地质勘查院 67 河北省地勘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 68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 69 河北省地勘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河北省遥感中心) 70 河北省地勘局第十一地质大队 71 河北省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 72 河北省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 73 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 74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75 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 76 河北省地勘局第一地质大队 77 河北省地勘局第三地质大队 78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 79 河北省地勘局石家庄综合地质大队 80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81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地质队 82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二九勘探队 83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

中国煤田地质概况

中国煤田地质概况 一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一)地域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成煤期多,储量大,分布广,煤种齐全,开发条件较好。各省区按煤炭资源总储量排序依次为: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贵州、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区,均拥有全国资源总量的2%以上。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3省区约占70%。 (二)煤类 我国的煤种从褐煤、烟煤到无烟煤均有广泛分布,不同煤种在资源总量中所占比例为:烟煤83%、无烟煤9%、褐煤8%,其中炼焦用煤约占资源总量的1/5。 三)我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特点 我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具不均衡性: 1.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2.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的特点; 3.可以露天开采的矿区(或煤田)只有13个,煤炭资源量仅占全国煤炭保有资源量的4% ,并多是褐煤; 4.煤田构造普遍比较复杂; 5.煤矿高沼气井和瓦斯突出矿井多。 二中国的含煤地层和聚煤盆地构造的基本特点 (一)主要聚煤期及沉积环境

从早古生代腐泥煤类的石煤至第四纪泥炭,共有14个聚煤期,其中最重要的聚煤期是:①南方早石炭世,②华北石炭-二叠纪,③华南二叠纪,④华南晚三叠世,⑤西北早、中侏罗世,⑥东北晚侏罗一早白垩世,⑦东北、西南和沿海第三纪,共7个主要聚煤期。 中国各主要聚煤期的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可以按5个时期加以概括: (1)在石炭纪、二叠纪时期,华北和华南大型陆表海坳陷盆地的总体古地理格局是:从陆到海依次出现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湖泊、碎屑滨岸带(包括三角洲、有障壁海岸,无障壁海岸)、滨浅海沉积、浅海碳酸盐沉积;(2)晚三叠世华南聚煤古地理环境,在西部川滇前陆坳陷的四川盆地,主要是滨海平原、滨海—湖泊三角洲平原、滨海冲积平原和滨海山间平原; (3)早—中侏罗世含煤盆地类型与盆地大地构造位置及基底性质密切相关;(4)中国北方晚侏罗—早白垩世内陆断陷盆地、山间坳陷盆地和近海坳陷盆地的沉积环境又别具一格; (5)古近纪含煤盆地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东和秦岭以北,以及广西西南部。新近纪含煤盆地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境内。 (二)中国的含煤地层 1、中国含煤地层的分布 中国含煤地层的时间分布与全球主要聚煤期基本一致。聚煤作用较强的时期是:早寒武世,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第三纪。 中国含煤地层的空间分布形成了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南五大聚煤区。 2、中国含煤地层的沉积类型

中国煤炭分类简表

中国煤炭分类简表(表五):

符号 分类指标用下列符号表示: Vr——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Hr——干燥无灰基氢含量,%; GR·I(简记G)————烟煤的粘结指数;Y——烟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毫米(mm);b——烟煤的奥亚膨胀度,%; PM——煤样的透光率,%;

煤炭分级与分类常识 一、煤炭分级 按目前国家标准,以灰分作为划分煤炭级别的标准,灰分小于12 . 5 %的煤炭,称为冶炼用炼焦精煤;灰分在12 . 51 %一1 6 %的煤炭,称为其它用精煤。动力用煤通称动力煤.冶炼用炼焦精煤分级以A =5 . 01 %一5 %为一级精煤,以0 . 5 %的灰分为一个级差,依次上升,共分十五级,为二级精煤:其它用炼焦精煤,以A=12 . 51 %-13 为一级其它精煤,以0 .5 %的灰分为一个级差,依次上升,共分七级,如A=13.01 %一14 % 为二级其它精煤,等等.动力煤分级以如A = 4 . 01 %一5 %为一级动力煤,以 1%的灰分为一个级差,依次上升至A = 40 % ,共分三十六级,如混煤A =20 %一21 % ,为十七级动力煤,等等。二、煤炭分类及代号主要分类标准依据为可燃基挥发分、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煤炭共分14 个品种: 1、无烟煤(WY) 尤烟煤挥发分产率低,固定碳含量高,密度大(密度最高可达1 . 90g / cm3 ) ,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对这类煤又分为:01 号无烟煤为年老无烟煤:02 号无烟煤为典型无烟煤:03 号无烟煤为年轻无烟煤。北京、晋城、阳泉三矿区的无烟煤分别为01 号、02 号、 03 号无烟煤。无烟煤主要是民用和合成氨的造气原料,而且还可以制造各种碳素材料,某些优质无烟煤制成的航空用型煤可用于飞机发动机和车辆马达的保温。目前我国攻克白煤炼焦技术难关,年产120 万t 的无烟煤炼焦项目已在山西高平开工。 2、贫煤(PM ) 贫煤是煤化度最高的一种烟煤,不粘结或微具粘结性.在层状炼焦炉中不结焦.燃烧时火焰短,耐烧,主要是用为发电燃料,也可民用和工业锅炉的配煤。山东淄博矿区有典型的贫煤。

中国煤炭地质

中国煤田地质 (一)、含煤地层与煤层 我国地史上的聚煤期有14个,其中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和第三纪为主要聚煤期。在这7个主要聚煤期中,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4个聚煤期更为重要,相应煤系地层中赋存的煤炭资源占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8%以上,煤层气资源占我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99.5%以上。 1、主要聚煤期含煤地层 (1)主要含煤地层分布 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的聚煤作用在我国北方形成海陆交互相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主要赋存在华北赋煤区,含煤面积80万km2,构成了我国最主要的煤层气聚气区,即华北聚气区。该区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北地台的主体部分,地理分布范围西起贺兰山-六盘山,东临勃海和黄海,北起阴山-燕山,南到秦岭-大别山,包括了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内蒙南部、辽宁南部、甘肃东部、宁夏东部、陕西大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的广大地区。在华北赋煤区内,还广泛发育了早-中侏罗世含煤盆地,并见零星上三叠统和第三系含煤地层分布。 晚二叠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在我国南方十分强烈,含煤地层广泛分布于秦岭-大别山以南、龙门山-大雪山-哀牢山以东的华南赋煤区内,构成了我国华南煤层气聚气区。该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地台和华南褶皱系,地理分布范围包括西南、中南、华东和华南的12个省区。华南赋煤区内除有以龙潭组为代表的上二叠统含煤地层外,还有上石炭统、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第三系等含煤地层分布。 下-中侏罗统下-中侏罗统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西北赋煤区,在华北赋煤区的分布也较为广泛。西北赋煤区由塔里木地台、天山-兴蒙褶皱系西部天山段和秦祁昆仑褶皱带、祁连褶皱带、西秦岭褶皱带等大地构造单元组成,地理分布范围包括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贺兰山-六盘一线以西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早-中侏罗世的聚煤作用在西北赋煤区广泛而强烈,所形成的煤炭资源在该区占绝对优势地位,并构成了我国西北煤层气聚气区的主体。此外,该区局部地带尚有石炭-二叠系和上三叠统含煤地层赋存。 下早白垩统下早白垩统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东北赋煤区,是我国东北煤层气聚集区煤层气赋存的主要地层。其大地构造单元为兴蒙褶皱系东段、华北地台东北缘及滨太平洋褶皱系,地理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中部和北部以及内蒙东部。此外,本区内还有石炭-二叠系、第三系等含煤地层分布。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情况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情况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 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 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 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 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 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 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地质院校: 1、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地质学院、北京地质学院) 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 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 4、东华理工大学(华东地质学院) 5、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 6、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 (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 -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 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 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 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 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 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 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地质院校:- 1、中国地质大学- 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 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 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 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 (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三)各工业部门所属地质勘查队伍要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改革。冶金、有色、轻工、化工、建材等部门所属的地质勘查单位,可以从各自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改组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家经贸委与各工业局研究确定。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可以从所属地勘队伍中保留一支从事放射性矿产勘查的精干队伍,其余与原地质矿产部所属地质勘查单位同步进行属地化、企业化改革,具体实施方案由国防科工委研究确定。武警黄金地质勘查部队的改革,按照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有关决定执行。轻工局所属部分地勘单位,并入中国盐业总公司。- 一、地质部地勘系统-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成立,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天津地质研究所(天津地调中心)-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质指标的分级 中国煤炭分类 (2008-06-19 10:04:30)

??中国煤炭分类: 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 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在于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当按b值划分的煤类与按Y值划分的煤类有矛盾时,则以Y值确定的煤类为准。因而在确定新分类的强粘结性煤的牌号时,可只测Y值而暂不测b值。 (中国煤煤分类国家标准表)

煤田地质报告编制

煤田地质报告编制提纲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文件 中煤总地地字[1991]第380号 关于颁发《煤田地质报告编制提纲》的通知 各煤田地质公司(局、队) 《精查地质报告编制提纲》由原煤炭部地质局颁发试行以来,对于统一地质报告内容,提高地质报告编制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按照地质报告改革“三性”、“三化”目标的要求和“煤田地质技术管理的若干规定”的精神,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试行的报告编制提纲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煤田地质报告编制提纲》正式颁发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意见,请随时报局。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 一九九一年十月十日 321

一、精查地质报告编制提纲 文字说明 报告的文字说明共为10章35节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扼要记述本次勘探的立项依据,上级下达的任务和要求(包括煤矿设计部门的设计方案及对地质工作的要求)。记述本次勘探的地质任务,勘探工作简要经过及其他有关情况。 第二节位置和交通 叙述井田的地理位置、地理座标、井田边界、四邻、长、宽和勘探面积、勘探深度。 叙述经过井田或附近的主要水陆交通线(包括拟建的)。井田至邻近主要城市或交通枢纽的距离。(插图:交通位置图) 第三节自然地理 叙述井田的地形地貌特征、水文、气象及地震情况等。 322

第四节矿井及小窑 叙述井田内及邻近的生产、在建、停闭矿井(露天)、小煤矿及老窑的生产情况及其他有关情况,包括井型能力、开采煤层、开采水平(或深度)、开采范围及面积、采煤方法、通风、排水、照明情况、灾害及停采原因等。 第五节以往地质工作 扼要叙述本井田以往地质工作情况,包括历次工作的单位、时间、性质、内容、使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工作量及质量状况、主要成果及审批、利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当时和现时的评价等。 第二章勘探工作 第一节勘探方法 叙述本次所采用的勘探方法,包括勘探手段的选择依据,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的确定,基本线距的选择,各种工程密度的确定及工程布置原则,各项工程的施工原则,相互配合和效果等。 第二节勘探工程及质量评述 32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勘查院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地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勘查院隶属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系年整合中南局各地质队骨干地质技术人员组建起来地大型综合性地质勘查单位.是一支集地质找矿、工程勘查与施工、科研开发于一体地高科技队伍.院共拥有个综合分院:即新疆分院、湖北分院、昆明分院、南宁分院;个专业分院,即物化探分院;个办事处,内蒙古办事处;个矿产资源研究院;个总局系统重点实验室;个博茨瓦纳项目公司;个境外项目部,即利比里亚项目部、马达加斯加项目部. 中南地质勘查院持有国土资源部颁发地《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固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质钻探)(三甲)、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地《地质勘查资质证书》(五乙)、《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估、勘查、设计、施工资质证书》(四乙),主要从事:固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质钻探工程施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质坑探工程施工、地球化学勘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评估、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等.同时院还获得了相关主管部门认证地生产安全许可证、岩矿测试等计量认证;中南地质勘查院管理科学规范,年月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年月通过: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产业结构 随着院地勘经济地高速发展,国家市场、自主矿权找矿成果突出,

勘查基地初建雏形;商业地质勘查及延伸产业取得长足地发展,中南地质勘查院地工作区域从广西、湖南和湖北扩展到新疆、云南、内蒙、甘肃、青海等西部地区及马来西亚、越南、博茨瓦纳、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等东南亚及非洲国家. 并随着国家地质勘查资金地投入,中南地质勘查院集中力量参加国家国家各类地质勘查项目和各省特别是西部各省地各类勘查项目地申请,获得了国家境外基金、国家基金、内蒙地勘基金等多个项目.提交了可观资源储量、扩张了勘查区域、培养了一大批年轻地找矿队伍、打造了中南地质勘查院地品牌. 、人员组成 现有职工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人,占全部职工地.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人,高级工程师人,工程师人,助理、员级人. 、技术装备 院现有技术装备为物化探仪器设备、测绘设备、实验室设备、通讯导航设备、运输设备、钻探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等八种类型,近几年投入技术装备更新资金达多万元,新添置了便携式矿石分析仪、高精度质子磁力仪、大功率激电仪、全站仪等地质物化探设备;引进了光谱仪、质谱仪、偏反光两用显微镜等一批化学分析仪器;购进了挖掘机、推土机等特种设备;年初还购入便携式岩芯钻机.装备水平地提升大大加强了我院地质找矿与科研能力,全面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