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失败案例

企业管理失败案例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案例:秦池-玫瑰园房产-三株-商界航母-巨人

案例-:一代“标王”的悲剧

至今,正营级退伍军人姬长孔还清晰地记得他到山东省潍坊市临驹县秦池酒厂报到那天的情形。几间低矮的平房,一地的大瓦缸,厂里的杂草长得有一人多高,全厂500多个工人有一半想往外走。这家1990年3月正式领到工商执照的酒厂,只是山东无数个不景气的小酒厂中的一个,每年白酒产量一万吨左右,产品从来没有跑出过潍坊地区。

到秦池报到数月后,姬长孔开始了他征服中国市场的壮烈之旅。悟性极好的姬长孔意识到,“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式的市场推广其实走不了多远,取得市场上的胜利还有待于市场化的手段和智慧。于是,他带着50万元现金支票,移师沈阳。

姬长孔日后回忆说,“如果沈阳打不下来,我也没脸回临驹了”。

在沈阳,姬长孔完成了一次极其漂亮的销售“战役”。他先是在当地电视台买断段位,密集投放广告;然后带着手下的推销员跑到在街上,沿街请市民**品尝秦池白酒;最轰动的一招是,他租用了一艘大飞艇在沈阳闹市区的上空游弋,然后撒下数万张广告传单,一时间场面十分壮观而混乱。

20天不到,秦池酒在沈阳已开始为人熟知并热销。姬长孔迅速在媒体上发布“秦池白酒在沈阳脱销”的新闻。

仅仅一年时间,价位较低而宣传手段大胆的秦池酒在东北市场上蔓延开来,销售额节节上升。这段时间,姬长孔长期转战各地,他住十来块甚至几块钱一天的地

下室,每天吃的主食是面条,他还指令从临驹开出的运货车里必须带上一大袋子青菜,他和他的手下就每天炝一锅葱放几株青菜了事。这期间的节俭与日后他在梅地亚中心的一掷亿金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1994年,出掌中央电视台广告信息部的是一位叫谭希松的女强人。谭女士使出的绝招便是,把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段位拿出来,进行全国招标,她并且给投标金额最高的企业准备了一顶“金光四射”的桂冠:“标王”。

11月8日,北京城里开始起风沙的日子,穿着一件式样陈旧的西装的姬长孔第一次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他可能还意识不到,这里将成为他的幸运和伤心地。一年之后,他成为这里最耀眼的人物,而再过三年,当他又一次企图进入那道玻璃旋转门的时候,却因为没有出入证而被拒之门外。

姬长孔的皮包里带来了3000万元。这几乎是去年一年秦池酒厂的所有利税之和,意味着三万吨的白酒,足以把豪华的梅地亚淹到半腰。此刻,金钱在梅地亚只是一个游戏筹码,你必须抛出连你自己都会兴奋的筹码,否则,怎么可能让别人多看你一眼

姬长孔连夜与临驹方面联系,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竭力支持。经过紧急的密谋,一个新的标底终于浮出水面。

唱标结束,山东秦池酒厂以6666万元竞得“标王”,高出第二位将近300万元!

“谁是秦池临驹县在哪里”众人问。从当时的一张照片可以看出,在场的姬长孔还很不习惯镁光灯的聚焦及众多记者的簇拥,在拥挤的人群中,在火一样蹿升的热情中,他还笑得不太自然。但他显然知道,他终于来到了华山之巅。

1996年,根据秦池对外通报的数据,当年度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8亿元,利税2.2亿元,增长五到六倍。

1996年11月8日,早已名满天下的姬长孔再次来到梅地亚。冲动的情绪如酵母般地在梅地亚会议中心传染,让每一个与会的英雄豪杰都嗅到了一丝“血腥”。竞标从一开始就如脱缰之马,让人无从驾驭:

广东爱多VCD一口气喊出8200万元,超出去年秦池1000多万元。随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山东白酒金贵酒厂就如同一年前的秦池一样企图一鸣惊人,一声喊出2.0099亿元——中国广告报价自此首度突破2亿元。

这时,终于轮到秦池了。当主持人念到“秦池酒厂”的时候,已如沸水般狂腾的全场顿时鸦雀无声。主持人大声叫道:

“秦池酒,投标金额为3.212118亿元!”有记者问,“秦池的这个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姬长孔回答:“这是我的手机号码。”以3.2亿元人民币的代价让一个外国记者记住一个人的电话号码。这样的对答,仿佛是一个让人哑然的黑色幽默。其实,像姬长孔这样的精明人不可能不明白,摆在他眼前的真实是:秦池太需要这个“标王”了。或者说,他已经无路可走了。

如果秦池不第二次中标,那么其销售量肯定会直线下降。前任“标王”孔府宴酒便是前车之鉴。对于一个富有挑战精神的企业家来说,这不仅意味着企业的死亡,实际上也意味着企业家生命的终结,这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暴风雨往往突然而来。1997年初的一则关于“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兑”的系列新闻报道,把秦池推进了无法自辩的大泥潭。

年前,就在秦池蝉联中央台“标王”的同时,北京《经济参考报》的四位记者便开始了对秦池的一次暗访调查。一个县级小酒厂,怎么能生产出15亿元销售额的白酒呢

在邛崃县,记者找到当地一家叫“春泉”的白酒厂。据称,秦池的散酒主要是由这家企业在当地收购后提供的。

一个从未被公众知晓的事实终于尴尬地浮出了水面:秦池每年的原酒生产能力只有3000吨左右,他们从四川收购了大量的散酒,再加上本厂的原酒、酒精,勾兑成低度酒,然后以“秦池古酒”、“秦池特曲”等品牌销往全国市场。

《经济参考报》的报道刊出在1997年1月中上旬,它们迅速像滚雷一般地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这则报道被国内无数家报刊转载。还沉浸在喜悦之中的秦池遭遇到了最猝不及防的一击。

那些在“标王”制造运动中稳收其利的人们,此时也站到了秦池的对面,扮演起反思和评判者的角色。谭希松在接受访问谈到秦池时称,一家企业发生危机,不能仅从表现现象看,就像一个人脸上长了一个斑,有可能是内分泌失调造成的。

这就是1997年的秦池,它可能是全中国最不幸的企业。在它君临巅峰的时候,身边站满了弹铗高歌的人们;而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甚至找不到一个可以哭泣的肩膀。如果说经济生态圈是一个很冷酷的天地,那么,这就是一个很极端的个例了。

当年度,秦池完成的销售额不是预期的15亿元,而是6.5亿元,再一年,更下滑到3亿元,从此一蹶不振,最终从传媒的视野中消逝了。

案例-北京玫瑰园房产

北京玫瑰园有很显赫的背景:这是中国迄今面积最大的别墅开发区,是北京市第一个赴香港招商的房地产项目,它一度被誉为“首都第一别墅”。但这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它曾经让几个心雄万夫的奇男子黯然神伤,败走麦城。

1992年12月5日,在当时还十分冷清偏僻的北京郊区沙河镇小蔡村,一块硕大的公司招牌挂出来了:京港合资飞达玫瑰园别墅有限公司。此刻,笑容满面地站在它边上的,是一个叫刘常明的中年男人。

这时,刘常明的身份是当时十分受宠的“港商”,然而他其实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1984年前后,一位叫赵章光的温州人发明了一种中药成分的生发剂“章光1 01”,由于效果显着,很快在东亚和东南亚一带广受欢迎。当年就有不少人靠当“章光101”的代理商而一夜暴富,刘常明和后来买了中国第一辆法拉利跑车的李晓华等人便是其中的几位。他通过钻营结识了赵章光,并成为了日本市场的总代理商,在短短的一两年里,他就摇身进入当时在国内还属凤毛麟角的“百万富翁俱乐部”行列。

自此,刘常明频繁穿梭于京港之间,成为两地商务交易的大红人。就在飞达成立的这一年,北京市在香港举办第一届投资贸易洽谈会,刘常明自然充当了牵线接待的中间人,他在香港盛情款待京城要员,时任市政府秘书长后因受贿锒铛入狱的铁英便成为刘常明盛筵中的首席座上宾,他送给铁英的大量礼物中仅两块劳力士总统型手表便价值15.3万元,相当于当时铁英15年的工资。

刘常明出手之豪爽可见一斑,当然他也得到了铁英更为豪爽的回报。1992年前后,京城房地产业遽然升温。精明的刘常明当然不会放过这一发财机遇。很快,他击败众多竞争者,抢到了昌平县沙河镇的这块地。此地离北京仅半小时车程,地平天旷,风景宜人,非常适合建造高档别墅区。更吸引人的是,这里与明陵地脉相连,是一块众所周知的风水宝地。

飞达玫瑰园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兴建,由刘常明的香港飞达公司跟昌平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合资开发。玫瑰园占地49.9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别墅800余套,每套售价300万元以上。这一项目宛如芙蓉出水,甫一开盘就被誉为“首都第一别墅”。刘常明由此成为新闻焦点人物。

刘常明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认认真真地造别墅,他无非是拿玫瑰园设了一个局,企图炒一把楼花圈一笔钱就溜之大吉。事实也似乎正是这样,玫瑰园自轰轰烈烈地开盘以后,便没有真正地破土动工过,刘常明雇美国规划师拿出了一套十分精致豪华的规划图和别墅设计图,然后频繁地刊登广告,四处招商。他像一个诡谲的猎人,把一块天大的馅饼挂在半空中,等着猎物自己撞上门来。

果然,猎物很快就来了。邓智仁是俊杰如云的香港楼市中的一个“神奇小子”。最初他借款1.2万港币,办起了包括他在内只有三个人的小小的利达行。

到1990年,利达行一跃而成为香港最大的房地产代理公司,雇员超过500人。此时,小平南方视察的春风也刮到了香江,邓智仁顿时嗅到了巨大的商机。他俯瞰北京城,以那独特而高远的专家目光,一眼就瞄上了玫瑰园。

又是那么的巧合,玫瑰园的主人竟是他的香港客户,两位都梦想成为李嘉诚的男人就这样坐在了一起。邓智仁以香港利达行40%的股权作抵押,通过4家公司集资1亿港币,首期动用6000万港币,以投资的形式购买了北京玫瑰园2万多平方米的别墅,并借此成为该项目的销售总代理。

邓智仁推销玫瑰园的第一招是“围魏救赵”:先推销北京,再推销玫瑰园。他挟资1000万元,先后组团赴香港、美国、韩国推介北京,凭借其娴熟的营销技巧和人缘,玫瑰园一开盘就卖出了80套。

开局的第一碗开胃羹实在是太鲜美了。邓智仁认定这就是他苦觅已久的大金山,是他成为“李嘉诚第二”的开山之作。就在这时,发生了刘常明挪用首批购房款的大丑闻。邓智仁处心积虑,步步进逼,通过一连串的股权转让最终以8000万港币冲抵债务整体收购玫瑰园的开发权。刘常明空手套白狼,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1994年初,欠下巨额债务、心态失衡的刘常明在家命归西天,有传是吸毒过量,有传是自杀身亡。

在法人、董事长的宝座上还没坐暖屁股,邓智仁就突然发现,刘常明提供给他的许多批文竟多处违规。也就是说,玫瑰园的合法地位尚有待重新确立。这显然是最让邓智仁大吃一惊的事,在北京没根没底的他很快掉进了跑批文、走关系的恼人漩涡中。

邓智仁大叹苦经:“接过来以后,很多烂事都落在我身上,跑批文,清烂账,搞得我焦头烂额,这些实在不是我的专长。”他处心积虑花8000万港币买来的可能是一张大“贼船”的船票。

一面要支付源源不断的工程建设款,一面要缴清巨额的土地出让金,深陷玫瑰园的邓智仁欲哭无泪。此时刘常明已魂归西天,他想要掐人的脖子都不知道该找谁了。

1994年底到1995年上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滑入空前低谷。邓智仁纵有天大本事也无力回天,玫瑰园的销售陷入停顿。

1997年3月,在多方股权转让无果的情况下,精疲力竭的邓智仁终于下定决心从已经整整纠缠了他4年之久的玫瑰园噩梦中逃出。香港金时有限公司老板陆苍成为下一个玫瑰园主人。他入主条件之低简直让人不可思议:替邓智仁还清数百万港币欠款及送给邓智仁5套别墅。邓智仁将偌大一座玫瑰园及北京利达公司几乎白送给了陆苍,当然这里面也包括玫瑰园所欠下的“天文”债务:6.5亿元。

陆苍显然是另一个梦想在玫瑰园里攫到黄金的冒险家。在他看来,尽管玫瑰园债台高筑,但每平方米300元的土地出让成本,其潜在升值空间十分诱人。

实际上玫瑰园现房始终无法销售套现,陆苍整日徒呼奈何。北京媒体再次把聚光灯对准了玫瑰园,上百位购房港人实在忍无可忍,集体向法院提起诉讼。原本就资本不足的陆苍哪有资金对付众多的债主,结果十五六家法院的封条覆盖了玫瑰园的每一寸土地。陆苍一枕黄粱美梦。

1998年3月,受法院委托,北京市房地产价格评估事务所对利达玫瑰园进行评估,确定“玫瑰园别墅区”项目用地及地上物的市场价格为人民币5.99亿元。同期,北京市审计事务所对利达玫瑰园的所有账目进行审计后,玫瑰园资不抵债,总额1亿余元。

7月21日,法院公告:北京利达玫瑰园正式破产,由法院破产清算组接管,并择日拍卖。

案例-脆弱的三株“帝国”

在中国企业群雄榜上,三株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1994年8月,当吴炳新、吴思伟父子在山东济南祭起“三株口服液”大旗的时候,中国的保健品市场已经进入到了退潮期。在此前的七八年间,太阳神、娃哈哈、中华鳖精以及各种花粉、蜂蜜口服液构成了第一轮保健品销售浪潮。然后,“乐百氏”的生命核能、“巨人”的脑黄金以及东北的沈阳飞龙等也已经品味到了从鼎盛到衰落的跌宕。

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三株来了。在广告策略上,三株从来不吝啬广告的投放,与众不同的是它采用一种更为巧妙的组合。它在中央电视台及一些中心城市电视台购买了大量的非黄金时间的广告段位,用以播发拍得并不精美却充满了语言诱惑的三株系列形象片。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主题便是,“三株争当中国第一纳税人”和振兴民族工业。

在广告传达上,三株也极为大胆和富有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让专家说话,请患者见证”的道路。三株首创了专家义诊的行销模式。在中心城市,每到周末,三

株就会聘用一些医院的医生走上街头开展义诊活动,而其主旨则依然是推销三株口服液。到后期,三株更把这股义诊风刮到了乡镇、农村。据不完全的统计,三株每年在全国各地起码要举办上万场这样的义诊咨询活动。

崇拜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吴炳新显然更具战略家的能力,他利用中国低廉的人力成本优势,开展人海战略,聘用了数以十万计的大学生充实到县级、乡镇级的办事处和宣传站。同时,他还创造了一种“无成本广告模式”,即发给每个宣传站和村级宣传员一桶颜料和数张三株口服液的广告模板,要求他们把“三株口服液”刷在乡村每一个可以刷字的土墙、电线杆、道路护栏、牲口栏圈和茅厕上。以至于当时每一个来到乡村的人都会十分吃惊地发现,在中国大地的每一个有人烟的角落,都几乎可以看到三株的墙体广告。

吴炳新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来自三株的统计资料看,到1996年底,农村市场的销售额已经占到了三株总销售额的60%,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营销业绩。在两年前,三株公司的销售额为1亿元,第二年达到了20亿元,在农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的1996年,三株销售额一跃而达到了巅峰的80亿元。

以区区30万元,在短短三五年之内,便开创了资产达40多亿元的三株“帝国”基业,吴氏父子无疑有着超出一般企业家的抱负和理想,他们也是国内最早提出要把企业办成百年老店的企业家之一。

然而很快,这些造就了三株神话的奇功异技,其内含的种种毒素也在渐渐地散发了出来。

1995年5月,广东省卫生厅专门发出了《关于吊销三株口服液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通知》。该通知称,“济南三株保健品厂在《珠江经济信息报》上刊登的药品

广告,超越了《药品广告审批表》审批的内容。”应该说,这是一份在某种程度上等于宣判了三株口服液在广东省“死刑”的通知。尽管事后经过各方面的活动,三株口服液仍然得以在广东销售,此事也没有被媒体曝光放大。可是,即将来到的危机此时无疑已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1996年,三株集团宣布完成销售额80亿元。自此之后,三株便患上了一种十分典型的“综合紊乱症”。在市场方面,由于十多万人、数千个大大小小的指挥部在前线作战,种种夸大功效、无中生有、诋毁对手的事件频频发生,总部到最后已疲于奔命而无可奈何。单在1997年上半年,三株公司就因“虚假广告”等原因而遭到起诉10余起。

三株所崇尚的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造成了种种类似“国企病”的症状,为了统一协调全国市场,总部设计了十多种报表,以便及时掌握各个环节的动态。但具体到一个基层办事处,哪来那么多变化需要填,上面要报,下面就造假。在一次总结会上,吴炳新气愤地说:“现在有一种恶劣现象,临时工哄执行经理,执行经理哄经理,经理哄地区经理,最后哄到总部来了,吴炳杰(注:吴炳新的弟弟)到农村去看了看,结果气得中风了,实际情况跟向他汇报的根本是两回事,他在电话中对我说,不得了,尽哄人呀。”

尽管吴氏父子为扭转不利局面而作了种种努力。可是到1997年年底,在中国企业圈,一个悬念已经幽灵般地浮出了水面,人们都好奇地想看到谜底:谁将是三株“帝国”的终结者

没有一个人会想到,这位终结者竟会是湖南乡下的一个叫陈伯顺的老汉。

1996年6月3日,湖南常德汉寿县的退休老船工陈伯顺在三株“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广告承诺打动下,花428元买回了10瓶三株口服液。据陈家人介绍,患老年性尿频症的陈老汉服用了两瓶口服液后夜尿减少,饭量增多,但一停用又旧病复发,当服用到三到四瓶时,老汉出现遍体红肿、全身搔痒的症状,第八瓶服完,陈老汉全身溃烂,流脓流水。6月23日,老汉被送到县医院求诊,医院诊断为“三株药物高蛋白过敏症”。其后,陈老汉病情不断反复,于9月3日死亡。陈老汉死后,其妻子、儿女一纸诉状把三株告到了常德中级人民法院。

1998年3月31日,常德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三株公司败诉的一审判决,要求三株向死者家属赔偿29.8万元。

到此时,由于各种原因,常德一案已引起了国内媒体的普遍关注。一审判决后,当即有20多家媒体进行了密集的报道,其标题均为“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

这条爆炸性新闻,对于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中的三株公司无异是毁灭性一击。

从当年4月下旬开始,三株的全国销售急剧下滑,月销售额从数亿元,一下子跌到不足1000万元,从4月到7月全部亏损,生产三株口服液的两个工厂全面停产,6000名员工放假回家,口服液的库存积压达2400万瓶,相当市场价值7亿元。5月,江湖上四处传言,三株已向有关方面申请破产,由于欠下巨额贷款,其申请最终未被批准……

一家年销售额曾经高达80亿元——迄今中国尚无一家食品饮料或保健品企业超过这一记录——累计上缴利税18亿元、拥有15万员工的庞大“帝国”就这样轰然倒塌,淡出舞台,竟听不到一声惋惜和同情。

案例-郑州“商界航母”的沉没1988年的秋天,空军退役政工干部、32岁的王遂舟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抉择:下海出任一家正在筹建中的百货商场的总经理。

风华正茂、心比天高的王遂舟仅领了40万元开办费,便毅然上任。

1989年5月6日,营业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郑州亚细亚商场正式开业。据称王遂舟只用了198天就完成了整个筹备期,创下当时河南商场的历史记录。从开业的第一天起,亚细亚就以一种崭新而不凡的形象让人眼睛一亮。

走进亚细亚,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明亮、豪华的星级宾馆,四处是鲜花绿草,一切都那么的井井有条,那么的清新宽敞。王遂舟还把人工瀑布引到了营业大厅,清水叮咚,平添了无限乐趣。

商场里不但有营业员,还有闻所未闻的迎宾小姐、公关小姐和歌舞演员,中厅设置了琴台,每隔半小时就有乐手登台演出。最具创意的是,每天清晨,商场门口还有仪仗队升国旗,奏国歌,为围观的顾客做队列表演,这一场景一度成为郑州最着名的观赏景点。

开张前夕,王遂舟在郑州各报纸投放了数十万元的广告,这是当时所有郑州商场一年广告费的总和,一句“星期天到哪里去———亚细亚”(日后,王遂舟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时又将之修改为“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传遍了大街小巷。

于是,几乎是一夜之间,亚细亚就获得了消费者极大的认同。商场开张当天,郑州城万人空巷,顾客如潮水涌来,保卫人员分批往里放人,共放了十几批。下午

6点营业大厅提前关闭,90%以上柜台的货物一售而空。1990年,亚细亚的营业额达到1.86亿元,一跃而名列全国大型商场第35位,是上升速度最快的一匹黑马。此后三年,亚细亚的营业额每年均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稳居河南第一。

1992年10月,王遂舟当选为“第三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稍后,王遂舟被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3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嘉奖令,对郑州亚细亚商场及王遂舟个人通令嘉奖。

也是到这时候,一些当时还不为人所察觉的危机已经开始萌芽了。

王遂舟在商场形象塑造及商业活动策划方面堪称高手,可是对于管理他却始终提不起兴趣。在华丽高贵的外衣下面,亚细亚的经营管理却显然颇无章法,缺乏监督约束机制。日后,亚细亚内部高层人士曾坦言:开业9年的亚细亚没有进行过一次全面彻底的审计。在这9年中,亚细亚先后换了4任老总,却没一次审计,没一次交接。商品部的经理更是走马灯似地换,也没审计,没交接。一件事便很有典型性,1993年,有人向亚细亚借了800万元,却只是跟王遂舟口头打了声招呼,既没有合同也没有借条,随后几年,他一点一点地最后只还了300万元,其余的就不了了之了。在鼎盛时期,亚细亚每年的营业额一个亿、一个亿地往上翻,可是企业的纯利润却从来没有突破过1000万元。王遂舟对场面热闹、宣传轰动乐此不疲,可是对每年到底能赚多少钱却看得很淡。一帆风顺时,有人说他这是“战略家风范”,不争蝇头之小利,可是到了穷途末路,这无疑成了最致命的缺陷。

1993年9月,王遂舟以郑州亚细亚商场为基础,扩股成立了“郑州亚细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由两家扩大到五家(后增加至六家),新入伙股东均为此前

在海南发迹的金融商及房地产商。他们几乎是簇拥着王遂舟,走上了“连锁经营”的不归路。

在不长的四年时间里,亚细亚先后开出了15家大型连锁百货分店,其中,省内六家,均以“亚细亚”命名,省外九家均以“仟村百货”命名。这家自有资本总额不过4000万元的企业却进行着一场投资将近20亿元的超级大扩张。随着北京店、上海店、广州店的相继开张,从表面上看亚细亚帝国版图的疆域似乎在一天一天地延伸着。

可是,没有一个人会料想到,王遂舟正在奔跑着的这条通往“中国零售连锁帝国”的康庄大道竟是一条失败之路。一个十分让人震惊的事实是,亚细亚所有的连锁分店,开业之日即亏损之时,惨状竟无一例外。

1996年6月14日,郑州亚细亚集团召开了有史以来最沉闷的一次董事会。王遂舟逐一介绍各地连锁店经营情况;北京一天只卖七八十万,上海只有三四十万;省内几个店每月亏损400万,北京、上海、广州每月的亏损达2000万。他检讨说,我们当时年轻,没有考虑到那么多困难。

当时,各个分店的货款其实都已极度缺乏,根本无法达到使供货商满意的程度。以上海“仟村百货”总经理的话说:“商厦总经理学会了骗钱,配货总经理学会了骗货。”上海分店开业半年,拖欠货款3800万元。“当时怎么想的--先把货弄来再说!这些货的销售款大部分被我们自己花了,付款连45%都不能达到。”这种不算高明的骗术一旦被供货商识破,其后果肯定不会太好。一年后,上海“仟村百货”关门,总经理被厂家软禁数日,脱身后久未露面;一位留守的郑州籍干部,被愤怒的供货商围殴,打至吐血、昏迷不醒,上海的同事将他送到医院,正当

输液时,另一拨供货商闻讯赶来,到病床前拔掉针头,将他架到黄浦江边,再打至半死,方才弃下,骂骂咧咧而去。

1996年末,暴风雨终于倾盆而至。这年11月,天津亚细亚商厦倒闭,商品被哄抢一空。

此时,亚细亚河南公司还依靠着强大的惯性运行着:各分店礼仪队员每天按时升旗、上操,经理们仍然每天在门口列队迎接第一批入场的顾客。郑州中心店每天都在闹市区的高音喇叭做广告:“亚细亚,河南人的骄傲!郑州人的荣光!”声调锵铿,异常刺耳。

10月26日,亚细亚五彩购物广场开业。当天的销售只有100多万元,以致购物广场不敢对外公布这个数字。王遂舟心情沉重地参加完“五彩”开业典礼后,离开郑州。当地传媒记载,他走的那天,天阴沉沉的,深秋的郑州,凄风苦雨,寒意袭人。

1997年3月5日,王遂舟召集亚细亚部分高层干部,正式向他们宣布了自己的辞职决定。他说:“我们遇到了一些暂时困难,但是为河南省乃至全国商业趟出了路,没有白干。我也得到了很多很多的教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经验和教训。”

王遂舟离职后,亚细亚先后有数位总经理上任企图挽救败局。然而败局已定,“亚细亚”这艘郑州的“商界航母”终于沉没了。

案例-巨人集团的覆灭1992年,一家知名媒体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大城市的万名青年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写出你最崇拜的青年人物”。结果,第一名是比尔·盖茨,第二名则是史玉柱。

1989年7月,一位名叫史玉柱的安徽青年孤独地站在深圳宽敞而脏乱的大街上。此时史玉柱的行囊中,只有东挪西借的4000元以及他耗费9个月心血研制的M-64 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史玉柱长得瘦高文弱,一眼望去便是一副南方书生的模样。可是他却有着超出寻常的惊人的豪赌天性,这种天性在他日后的创业历程中将一再展现。在初到深圳的那几天,他就作出了一生中的第一个豪赌决定。他给《计算机世界》打电话,提出要登一个8400元的广告“M-6401:历史性的突破”。惟一的要求是先发广告后付钱。“如果广告没有效果,我最多只付得出一半的广告费,然后只好逃之夭夭夭。”事后,他这样说。

13天后,他的银行账号里收到了三笔总共15820元的汇款。两个月后,他赚进了1 0万元。这是他经商生涯中的“第一桶金”,他把这笔钱又一股脑全部投进了广告。4个月后,他成了一个年轻的百万富翁。

1990年1月,史玉柱一头扎进深圳大学两间学生公寓里,除了每星期下一次楼买方便面,他在计算机前呆了整整150个日日夜夜。这次他拿出来的是M-6402文字处理软件系列产品。当他昏天黑地地走出那间脏乱的学生公寓的时候,他发现家里的所有家具都已不翼而飞,数月未见的妻子也不知去向。可是,他却站在了一个新的事业起点上。他从深圳来到珠海,给自己的新技术公司起了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巨人”。他宣布,巨人要成为中国的IBM。

就在“巨人”诞生不久,他的豪赌天性再次让他作出了一个让所有部下都反对的决定:全国各地的电脑销售商只要订购10块“巨人”汉卡,就可以**来珠海参加“巨人”的销售会。一时间200多位经销商从天南地北齐聚珠海,史玉柱以数十万元的代价,闹腾腾地编织起了一张当时中国电脑行业最大的连锁销售网络。第二年,“巨人”的汉卡销量一跃而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公司获纯利1000多万元。从1992年开始,“巨人”已赫然成为了中国电脑行业的“领头羊”,史玉柱也被评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广东省十大优秀科技企业家”。

1992年,在事业之巅傲然临风的史玉柱决定建造巨人大厦。当时“巨人”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亿元,流动资金约数百万元。最初的计划是盖38层,大部分自用,并没有搞房地产的设想。这年下半年,一位领导来“巨人”视察。当他被引到巨人大厦工地参观的时候,四周一盼顾,便兴致十分高昂地对史玉柱说,这座楼的位置很好,为什么不盖得更高一点就是这句话,让史玉柱改变了主意。巨人大厦的设计从38层升到了54层,后来又定为70层。

巨人大厦是最早在香港市场上出售楼花的大陆楼盘之一。挟着巨人集团的赫赫名声及强有力的推销攻势,巨人大厦的楼花在香港卖得十分火,1平方米居然卖了1万多港币,加上在大陆的销售,史玉柱一下子圈进了1.2亿元。

1993年,在楼花销售中大尝甜头的史玉柱发现,做电脑实在太辛苦。迅猛成长中的国内市场有太多的暴利行业在诱惑着他。很快,具有商人特质的他选中了当时最为火爆的保健品行业。

从此,史玉柱走上了一条多线开战、俱荣俱损的大冒进之路。他亲自挂帅,成立了三大战役总指挥部,下设华东、华中、华南、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和海外八大

方面军,其中30多家独立分公司改变为军、师,各级总经理都改为“方面军司令员”或“军长”、“师长”。

史玉柱想通过这样的“军事化”运作,从保健品市场上杀开一条血路。到了1995年5月18日,史玉柱下达“总攻令”。“巨人”以集束轰炸的方式,一次性推出电脑、保健品、药品三大系列30个新品的广告,减肥、健脑、强肾、醒目、开胃,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保健概念,摆出一副广种薄收的架式。这可能是中国企业史上广告密集度最高的一次产品推广活动。

一时间,暴风雨般的广告、新闻炸弹疯狂地倾泻而下,数千名年轻而狂热的营销人员分赴各大市场,“巨人”的系列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出现在全国50万家商场的柜台上。不到半年,巨人集团的子公司从38家发展到了创记录的228家,人员从2 00骤增到2000。据统计,在巅峰时期,为巨人集团加工、配套的工厂达到了150家。这时,史玉柱的豪赌个性和急功近利毕露无遗。正如他的一位部下所言,“这位年轻的知识才俊显然对民众智力极度蔑视而对广告攻势有着过度的自信”。日后人们才知道,当时一篇被巨人广为散发的为保健品“鲨鱼软骨”而作的宣传文案《鲨鱼不患癌》,其署名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袁彬博士,而实际上却是出自一个对保健品一无所知的外语系学生之手。其他的保健品文案甚至病例等等,也大多由名牌高校新闻或中文系的才子才女们杜撰而成。更让人惊讶的是,巨人的保健品研制部经理竟是由一位广告公司经理兼任的。史玉柱想要“请人民作证”的保健品战役的中坚力量其实不是科研人员,而是一些靠想象力和文字功底吃饭的书生。

令史玉柱始料不及的是,此时国内保健品市场渐趋停滞,而巨人大厦则像一只永远张开着的大口每天都要靠大笔的资金填下去才能继续长起来,多线开战的恶果终于

企业管理失败案例

企业管理失败案例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案例:秦池-玫瑰园房产-三株-商界航母-巨人 案例-:一代“标王”的悲剧 至今,正营级退伍军人姬长孔还清晰地记得他到山东省潍坊市临驹县秦池酒厂报到那天的情形。几间低矮的平房,一地的大瓦缸,厂里的杂草长得有一人多高,全厂500多个工人有一半想往外走。这家1990年3月正式领到工商执照的酒厂,只是山东无数个不景气的小酒厂中的一个,每年白酒产量一万吨左右,产品从来没有跑出过潍坊地区。 到秦池报到数月后,姬长孔开始了他征服中国市场的壮烈之旅。悟性极好的姬长孔意识到,“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式的市场推广其实走不了多远,取得市场上的胜利还有待于市场化的手段和智慧。于是,他带着50万元现金支票,移师沈阳。 姬长孔日后回忆说,“如果沈阳打不下来,我也没脸回临驹了”。 在沈阳,姬长孔完成了一次极其漂亮的销售“战役”。他先是在当地电视台买断段位,密集投放广告;然后带着手下的推销员跑到在街上,沿街请市民**品尝秦池白酒;最轰动的一招是,他租用了一艘大飞艇在沈阳闹市区的上空游弋,然后撒下数万张广告传单,一时间场面十分壮观而混乱。 20天不到,秦池酒在沈阳已开始为人熟知并热销。姬长孔迅速在媒体上发布“秦池白酒在沈阳脱销”的新闻。 仅仅一年时间,价位较低而宣传手段大胆的秦池酒在东北市场上蔓延开来,销售额节节上升。这段时间,姬长孔长期转战各地,他住十来块甚至几块钱一天的地

下室,每天吃的主食是面条,他还指令从临驹开出的运货车里必须带上一大袋子青菜,他和他的手下就每天炝一锅葱放几株青菜了事。这期间的节俭与日后他在梅地亚中心的一掷亿金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1994年,出掌中央电视台广告信息部的是一位叫谭希松的女强人。谭女士使出的绝招便是,把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段位拿出来,进行全国招标,她并且给投标金额最高的企业准备了一顶“金光四射”的桂冠:“标王”。 11月8日,北京城里开始起风沙的日子,穿着一件式样陈旧的西装的姬长孔第一次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他可能还意识不到,这里将成为他的幸运和伤心地。一年之后,他成为这里最耀眼的人物,而再过三年,当他又一次企图进入那道玻璃旋转门的时候,却因为没有出入证而被拒之门外。 姬长孔的皮包里带来了3000万元。这几乎是去年一年秦池酒厂的所有利税之和,意味着三万吨的白酒,足以把豪华的梅地亚淹到半腰。此刻,金钱在梅地亚只是一个游戏筹码,你必须抛出连你自己都会兴奋的筹码,否则,怎么可能让别人多看你一眼 姬长孔连夜与临驹方面联系,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竭力支持。经过紧急的密谋,一个新的标底终于浮出水面。 唱标结束,山东秦池酒厂以6666万元竞得“标王”,高出第二位将近300万元!

著名企业经营管理成败案例

案例1:罗彻姆有限公司 罗德兹博士发火了“这应该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决策,因为只有两种选择,我实在不明白它怎么会变成这么大的一个问题。我只是让你们去挑选一台机器而已”,管理委员会都面有愧色。 问题已经酝酿了好几个星期了,虽然约翰·罗德兹已经预感到了它会发生,他还是非常生气。当他还是一名年轻的化学家时,他创建了这家公司,至今已有十三年了,公司一直避免了政策方面的激烈争论,目前就这个小问题发生争论,这令他感到困惑和不安,特别是这发生在公司已经完善以后。 罗彻姆有限公司是最大的独立公司之一,它主要向仪器加工业供货。它在20世纪60年代末首次获得成功,这归功于一种食品防腐剂,它主要用于肉制品的保鲜,当时是用利兰太(LerentyI)的名字出售的。此后它们又开发了食品染色与食品包装方面的产品,目前,利兰太在公司销售总额中只占25%。 决策 争论的发起与替换用于生产利兰太的一台加工机器有关。一共只有两台机器,它们都是由当地的切迈克斯(Chmex)公司出品的。其中较旧的一台机器发生了故障,频繁的停机,再加上质量水平的不稳定,使产出水平只能勉强达到要求。现在的问题是,应当用新的切迈克斯机器替换旧的,还是购买市场上仅有的符合加工要求的一家德国产AFU机器?首席化学家对两种机器进行了比较,如附录图1所示: 问题由新成立的管理委员会主持解决,约翰•罗德兹最近宣布,公司已经初具规模,

从前所彩的专制的(尽管比较友好)决策方式应该改变了。委员会由四名高级经理组成,他们是:首席化学家和营销经理,他们从公司创立起就在公司工作;还有生产部经理和会计师,他俩加入公司只有6个月之久。这是委员会的第二次会议,罗德兹已经开始为当初的决定后悔了。 下面列出的就是委员会各位成员提交的信息以及他们对决策的表态。 1.营销经理 今年对这种防腐剂的市场需求已经达到了2000万英镑的规模,其中罗彻姆公司占大约48%的份额。市场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很多防腐剂用户现在能够买到与利兰太相似的产品,竞争的结果是市场对价格的反应敏感多了。 将来的市场走向有些不确定。很明显市场不会萎缩(从需求量看),最乐观的估计表明4年后市场规模将达到2400万英镑(按当前价格计算)。然而,有些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考虑到食品防腐的潜力,当前的市场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罢了。特别是考虑到几乎被打开的出口市场。 利兰太是根据顾客的专门要求以固体、粉末或液体形式出售的。然而,尽管比较复杂,价格仍与所使用的化学品的重量相关。比如,今年的平均市场价格大约是200英镑/千克。当然,根据订货量朱同价格也会有所变动。 目前,我主要关心的是确保每个月利兰太的质量和数量,虽然生产部门从未让我失望过,但我担心除非我们迅速买到可靠的新机器,否则这样的事很快就会发生。德国的机器几周后就可正式投产,而且产品的质量会更好。而且,如果需求增加,我不是说需求一定增加,德国AFU机器可以提供额外的生产能力。我承认现在我们还没有扩大防腐剂市场份额的打算,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开发其他产品。当这一目标完成后,我们再回头来关注防腐剂问题。 2.首席化学家 首席化学家是罗德兹的一个老朋友,每种新产品的研制,大体上由他俩共同负责。目前,他的主要预算用于改进基本的利兰太,它主要用于酸性丰富的食品,譬如水果。这并不容易,至今仍未有什么结果,但这位首席化学家仍保持乐观。 如果我们成功改进了利兰太,市场需求一夜之间就会鄱番,我们就会需要额外的生产能力。我知道如果选用德国机器就要承担风险,但公司就是在把筹码押在了我们的研究成果之后才成长起来,我们必须继续表现出信心。 3.生产经理

企业财务管理失败案例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失败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某企业是一家中型制造业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生产和销售业务。然而,由于不当的财务管理策略和操作失误,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遭遇了一系列的失败。 二、财务管理失败原因分析 1. 不合理的财务规划:该企业在制定财务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导致资金使用不当,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2. 资金管理不善:企业未能合理安排资金流动,导致现金流紧张,无法及时支付供应商和员工的工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 3. 财务报表错误:由于财务人员的疏忽和不专业,企业的财务报表存在错误和不准确的情况,给企业的经营决策带来了误导。 4. 财务风险管理不足:企业未能及时识别和管理财务风险,导致无法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财务困境。 三、影响及教训 1. 经济损失:由于财务管理失败,该企业面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包括资金损失、市场份额下降、员工流失等,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 2. 市场声誉受损:企业财务管理失败对外部市场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降低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进而影响了企业的销售业绩。 3. 经验教训:该案例反映了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提醒其他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避免类似的失败。 四、改进措施

1. 招聘专业人才:企业应该招聘具有财务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人才,提高财务管理的专业性和准确性,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2.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制定财务管理政策和流程,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和使用,确保公司资金的安全和合理运用。 3. 提高财务分析能力:企业应加强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4. 加强沟通与协作:企业各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形成良好的财务管理氛围,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及时反馈。 五、总结 该企业的财务管理失败案例提醒其他企业要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合理规划资金使用,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以避免类似的失败。财务管理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团队合作与管理失败的案例

中小企业团队合作与管理失败的案例 中小企业团队合作与管理失败的案例: 1. 案例一:沟通不畅,导致信息传递错误 某中小企业的团队成员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由于沟通不畅,导致信息传递出现错误。例如,项目负责人没有明确传达任务的紧急性,导致团队成员没有及时完成工作,延误了整个项目的进度。此外,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交流机制,也使得团队成员无法及时沟通疑问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大了项目风险。 2. 案例二:团队成员角色不明确,责任不落实 在某中小企业中,团队成员的角色分配不明确,导致责任不落实。例如,某个项目中,团队成员较多,但每个成员对自己的具体职责和任务缺乏清晰的了解,导致工作重叠或遗漏,影响了整个项目的进展。此外,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团队成员对于项目工作的重要性和优先级也没有清晰的认识,进一步影响了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3. 案例三:缺乏团队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某中小企业的团队成员之间缺乏凝聚力和合作意识,导致合作与管理失败。例如,团队成员之间存在互相推诿责任、互相指责的现象,缺乏相互支持和协作的精神,导致团队内部紧张气氛增加,工作效率降低。此外,团队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个人目标不一致,也使

得团队无法形成整体合力,进一步影响了项目的成功。 4. 案例四:决策失误,导致方向偏离 在某中小企业的团队中,决策失误导致项目方向偏离,最终导致合作与管理失败。例如,团队在项目开展初期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盲目决策了项目方向,导致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销售不畅。此外,决策过程中缺乏多方参与和充分讨论,导致决策的质量和可行性不高,增加了项目风险。 5. 案例五: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 某中小企业的团队在合作与管理中失败,部分原因是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例如,团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项目计划和进度管理体系,导致项目进展不受控制,无法按时交付。此外,团队也没有使用适当的协同工具和项目管理软件,导致信息不及时共享和协同合作困难,进一步影响了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6. 案例六:团队成员素质不高,技能匮乏 在某中小企业的团队中,团队成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导致合作与管理失败。例如,团队成员缺乏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无法胜任工作任务,影响了项目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团队成员的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也较弱,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项目环境,进一步加大了项目的风险。 7. 案例七:团队领导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管理

企业管理资料-风险管理五大失败案例文档范本

风险管理五大失败案例 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环境下,企业的风险管理成为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核心。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把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本期《新智囊》梳理出五个案例,希望可以作为广大企业的前车之鉴。 一、摩托罗拉陷入战略迷途 风险类型:战略风险 典型企业:摩托罗拉 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由1995年60%以上跌至2007年的12%! 10年前,摩托罗拉还一直是引领尖端技术和卓越典范的代表,享有着全球最受尊敬公司之一的尊崇地位。它一度前无古人地每隔10年便开创一个工业领域,有的10年还开创两个。成立80年来,发明过车载收音机、彩电显像管、全晶体管彩色电视机、半导体微处理器、对讲机、寻呼机、大哥大(蜂窝电话)以及“六西格玛”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它先后开创了汽车电子、晶体管彩电、集群通信、半导体、移动通信、手机等多个产业,并长时间在各个领域中找不到对手。 但是这样一家有着恒赫历史的企业,在2003年手机的品牌竞争力排在第一位,2004年被诺基亚超过排在了第二位,而到了2005年,则又被三星超过,排到了第三位。 而在2008年5月,市场调研厂商IDC和战略分析公司StrategyAna1.ytiCS表示,摩托罗拉可能在2008年底之前失去北美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摩托罗拉的当季报也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销量下降39%,手机相关部门亏损4.18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额增加了80%o 败于“钵星计划” 为了夺得对世界移动通信市场的主动权,并实现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无线手机通信,以摩托罗拉为首的美国一些公司在政府的帮助下,于1987年提出新一代卫星移动通信星座系统——钺星。 钵星系统技术上的先进性在目前的卫星通信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钵星系统卫星之间可通过星际链路直接传送信息,这使得钺星系统用户可以不依赖地面网而直接通信,但这也恰恰造成了系统风险大、成本过高、维护成本相对于地面也高出许多。整个卫星系统的维护费一年就需几亿美元之巨。 谁也不能否认钺星的高科技含量,但用66颗高技术卫星编织起来的世纪末科技童话在商用之初却将自己定位在了“贵族科技”。钵星手机价格每部高达3000美元,加上高昂的通话费用,它开业的前两个季度,在全球只发展了1万用户,这使得钵星公司前两个季度的亏损即达10亿美元。尽管钵星手机后来降低了收费,但仍未能扭转颓势。

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典型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典型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企业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合规性,以及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政策和程序。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内部控制可能存在失败的情况。下面列举了10个典型案例,以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原因和后果。 1. 财务造假案例:2001年,美国能源公司恩斯特·杜邦(Enron)因大规模财务造假而破产。该公司通过虚构资产和利润,隐藏负债,误导投资者和审计师,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失效。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不严格和监管不力的问题。 2. 内部腐败案例:2015年,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公司(Volkswagen)被揭发在柴油车尾气排放测试中作弊,实际排放超过法定标准。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计机制,导致内部腐败问题。 3. 数据泄露案例:2013年,美国零售巨头塔吉特公司(Target)遭到黑客攻击,导致超过4000万客户信用卡信息被窃取。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对于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缺乏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4. 内部盗窃案例:2011年,英国报纸《新闻世界》因电话窃听丑闻曝光,涉及记者和编辑非法获取他人电话信息的行为。这个案例

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包括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计机制,导致内部盗窃问题。 5. 贪污受贿案例:2014年,中国原国家石油公司副总经理王永春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包括缺乏有效的反腐败机制和监督机制,导致贪污受贿问题。 6.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013年,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造成多人死伤。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包括缺乏有效的生产安全管理措施和监督机制,导致生产安全事故。 7. 信息泄露案例:2017年,美国信用报告机构Equifax遭到黑客攻击,导致1.4亿人的个人信息泄露。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包括缺乏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和监督机制,导致信息泄露问题。 8. 采购欺诈案例:2016年,中国江苏省一家能源公司的采购主管因伪造合同、虚构采购项目等行为涉嫌贪污受贿。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包括缺乏有效的采购管理措施和监督机制,导致采购欺诈问题。 9. 不当竞争案例:2019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被罚款人民币18.2亿元,因涉嫌垄断行为。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包括缺乏有效的反垄断机制和监督机制,导致不当竞争问题。

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失败案例

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失败案例 中国企业在跨文化管理中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以下列举了十个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失败的案例。 1. 乐视网在进军印度市场时,由于未能适应当地市场需求和文化习惯,导致销售不佳。乐视网未能理解印度消费者对价格敏感性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以及对本土化的需求。 2. 美团在扩张东南亚市场时,由于未能适应当地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导致与当地合作伙伴发生冲突。美团未能妥善处理与当地员工和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问题,影响了其在该地区的业务发展。 3. 华为在进军美国市场时,由于缺乏对当地法律和商业环境的了解,导致遭受政府审查和贸易限制。华为未能妥善处理与美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使其在美国市场发展受到阻碍。 4. 中国银行在开展国际贸易业务时,由于缺乏对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的了解,导致与国际客户发生纠纷。中国银行未能妥善处理与国际客户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问题,影响了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声誉。 5. 阿里巴巴在推广支付宝海外版时,由于未能适应当地支付习惯和法规要求,导致在一些国家遭到监管机构的限制和打击。阿里巴巴未能及时调整其支付服务,使其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受到影响。 6. 中信银行在拓展非洲市场时,由于未能适应当地经济环境和文化

差异,导致在该地区的业务亏损。中信银行未能理解非洲国家的金融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使其在非洲市场的竞争力下降。 7. 海尔集团在收购欧洲企业时,由于未能妥善处理文化冲突和管理问题,导致收购失败。海尔集团未能有效整合收购企业的管理和文化,使其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和合作效果。 8. 联想在推广自家品牌时,由于未能理解国际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和品牌定位,导致在一些国家的市场份额下降。联想未能及时调整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使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受到挑战。 9. 中国移动在拓展海外市场时,由于未能妥善处理与当地运营商的合作和竞争关系,导致在一些国家的业务发展受到阻碍。中国移动未能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和竞争策略,使其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下降。 10. 腾讯在推广微信国际版时,由于未能适应当地的社交媒体环境和用户习惯,导致在一些国家的用户增长缓慢。腾讯未能及时调整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使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受到限制。 这些案例展示了中国企业在跨文化管理中面临的挑战和失败。要想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中国企业需要加强对目标市场的了解,适应当地的文化和商业环境,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及时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通过这些努力,中国企业可以提升在跨文化管理中

企业管理失败案例

企业管理失败案例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主要内容之一。下面是企业管理失败案例,请参考! 管理失败的案例一: 大型集团型企业的知识管理实施的负责人是一个刚刚硕士毕业的小伙子。老板要做知识管理实施,发现新毕业的这位同学的硕士论文是关于知识管理的,就让该同学负责知识管理实施。 由于刚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对公司本身和业务都不熟悉,小伙子要去做知识管理的调研时,根本无法设计问卷,当要去相关部门征询需求的时候,相关部门的人根本不支持。后来老板催得急,他没有办法只能建议老板先买一个软件。但由于不了解需求,老板根本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知识管理软件系统,所以他就建议先选择一个便宜点的,这样出了问题也少承担点责任。 管理失败的案例二: 北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老总在EMBA的学习中接触到知识管理,认为其公司很有必要实施知识管理,于是在公司内部发起知识管理项目,并指定人力资源经理负责。而人力资源经理之前没有接触过知识管理,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制定出知识管理实施规划,提出知识管理最重要的是共享,建议购买知识管理软件平台,让研发工程师定时提交相关的知识成果。 知识管理软件上线以后,这位人力资源经理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要求每个研发的工程师和销售人员必须每周提交多少知识文档。而研发部门经理向老总抱怨知识管理系统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销售部门人员则是坚决不做。老总支持该人力资源经理,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要共享,强制推行。 三个月后,该经理向老总汇报知识管理的工作,说知识库中有多少条记录等。但研发部门经理说那些东西他们部门的人从来不看。知识库变成了垃圾库。 半年后,该老总兴趣点转移,该公司知识管理不了了之。 管理失败的案例三:

企业财务管理失败案例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失败案例分析 一、引言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企业的资金流动、资产 管理、财务报告等方面。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目标,提高盈利能力,增强竞争力。然而,有些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失败的案例,本文将对其中一例进行深入分析。 二、案例背景 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家电产品。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经过 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然而,在近几年,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开始下滑,财务状况逐渐恶化。 三、失败原因分析 1. 资金管理不善 该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公司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资金预算 和预测体系,导致资金使用不合理,无法及时满足生产和运营的需求。其次,公司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够严格,导致坏账率上升,影响了资金回收速度。最后,公司对资金的投资决策不够谨慎,没有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导致了一些投资项目的失败,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紧张的局面。 2. 财务报告不准确 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然而,该公司的财务报告存在一些不准确的问题。首先,公司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一些错误和遗漏,导致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其次,公司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了财务报告的可信度下降。最后,公司对外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及时进行审计,进一步加剧了财务报告的不准确性。

3. 管理层决策失误 管理层的决策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该公司的管理层在一些决策上存在失误。首先,管理层没有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导致了市场竞争力的下降。其次,管理层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不准确,导致了产品销售不畅,进一步加剧了财务困境。最后,管理层对企业内部的人员配置和培训不够重视,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混乱,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效果。 四、解决方案 1. 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体系 公司应该建立起有效的资金预算和预测体系,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并及时跟踪和监控资金流动情况。同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立起严格的信用风险评估和催收机制,降低坏账率。此外,公司应该加强对资金投资决策的风险评估,确保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回报率。 2. 加强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公司应该加强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公司应该重视外部审计的重要性,定期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3. 提升管理层的决策能力 公司应该加强管理层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准确预测能力,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应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合理配置人员,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确保企业内部的稳定和高效运作。 五、结论 企业财务管理的失败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资金管理不善、财务报告不准确和管理层决策失误是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失败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健全

多元化经营失败的企业案例

多元化经营失败的企业案例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为了扩大业务范围,增加利润而采取的一种经营策略。但是,多元化经营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成功的,下面列举了十个以多元化经营失败为主题的企业案例。 1. 东方航空 东方航空曾经尝试从航空业拓展到旅游、地产等领域,结果导致负债累累,连年亏损。最终不得不出售旗下的不相关业务,重新专注于航空业务。 2. 联想集团 联想集团曾经尝试从电脑业务拓展到手机、电视等领域,但是由于管理上的问题和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多元化经营失败。最终不得不重新调整业务结构,重新专注于电脑业务。 3. 美国康卡斯特 美国康卡斯特曾经尝试从有线电视业务拓展到媒体、娱乐等领域,但是由于管理上的问题和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多元化经营失败。最终不得不重新调整业务结构,重新专注于有线电视业务。 4. 日本三菱集团 日本三菱集团曾经尝试从汽车业务拓展到金融、地产等领域,但是由于管理上的问题和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多元化经营失败。最终不得不重新调整业务结构,重新专注于汽车业务。

5. 美国通用电气 美国通用电气曾经尝试从电器业务拓展到金融、医疗等领域,但是由于管理上的问题和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多元化经营失败。最终不得不重新调整业务结构,重新专注于电器业务。 6. 日本索尼公司 日本索尼公司曾经尝试从电子业务拓展到金融、娱乐等领域,但是由于管理上的问题和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多元化经营失败。最终不得不重新调整业务结构,重新专注于电子业务。 7. 法国道达尔集团 法国道达尔集团曾经尝试从石油业务拓展到化工、塑料等领域,但是由于管理上的问题和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多元化经营失败。最终不得不重新调整业务结构,重新专注于石油业务。 8. 韩国现代集团 韩国现代集团曾经尝试从汽车业务拓展到钢铁、海运等领域,但是由于管理上的问题和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多元化经营失败。最终不得不重新调整业务结构,重新专注于汽车业务。 9. 瑞典爱立信 瑞典爱立信曾经尝试从通信设备业务拓展到媒体、电子商务等领域,但是由于管理上的问题和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多元化经营失败。最终不得不重新调整业务结构,重新专注于通信设备业务。

变革管理的失败案例一个零售企业的故事

变革管理的失败案例一个零售企业的故事 变革管理的失败案例:一个零售企业的故事 在商业世界中,变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之路。然而,变革管 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故事。本文将 分享一个关于一个零售企业的失败案例,通过剖析其中的原因和教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变革管理中的问题与挑战。 1. 引言 变革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无论是 因为市场趋势变化、技术进步还是竞争对手的崛起,企业都需要通过 变革来保持竞争力。然而,成功的变革并非易事,需要公司高层的明 智决策和组织全员的积极参与。 2. 失败案例介绍 零售企业A,曾经是市场上备受瞩目的企业,但随着市场变化和消 费者需求的改变,公司的销售额开始下滑。为了应对市场挑战,公司 决定进行大规模的变革,并制定了详细的变革计划。 3. 变革计划的制定 在变革计划中,公司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包括提高产品质量、加强 供应链管理、改善客户体验等。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公司对现有组织 架构进行了调整,并引入了新的管理团队。 4. 沟通不足

在变革管理中,沟通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零售企业A在这方 面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公司高层在制定变革计划时并未充分考虑员工 的反馈和意见,导致变革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5. 执行困难 除了沟通不足外,零售企业A在变革的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 由于变革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紧密耦合,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整个 变革过程陷入困境。公司高层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了各种问题,包括资 源不足、人员流失和技术障碍等。 6. 忽视变革文化建设 变革文化在变革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零售企业A在变 革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公司高层未能树立起变革的正确价值观和文 化氛围,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和合作性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变革的困难。 7. 结果与教训 由于上述问题的累积,零售企业A的变革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销 售额持续下滑,员工士气低迷,最终导致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了竞 争力。 教训总结: a. 充分沟通是变革管理成功的关键。公司在制定变革计划时,应该 充分考虑员工的反馈和意见,确保变革方向能够得到有效支持。

质量管理失败案例

质量管理失败案例 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在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中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管理,包括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供应链管理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质量管理也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失败。本文将列举十个质量管理失败案例,以便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错误。 1. 遭受严重产品质量问题的汽车制造商 某汽车制造商因为质量管理不善,导致大量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引发了大规模召回。这个案例表明,质量管理不仅仅是质量检验,还需要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注重细节,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食品安全事件导致企业破产 某食品企业因为质量管理不善,导致产品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不良口碑。最终,企业因为销售额大幅下降而破产。这个案例表明,要保证产品质量,企业必须把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3. 高昂的品质控制成本 某制造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投入大量资源在品质控制上,包括质检设备、人力成本等。然而,由于管理不善和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这些投入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了高昂的品质

控制成本。这个案例表明,质量管理需要合理配置资源,避免浪费和低效。 4. 延误的项目交付 某工程项目由于质量管理不善,导致多次返工和修复,最终无法按时交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客户的不满。这个案例表明,质量管理不仅仅是产品质量,还包括项目管理和过程控制,只有在全面把控下,才能确保项目顺利交付。 5. 供应链管理失误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某制造企业由于供应链管理不善,导致原材料供应商提供了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最终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这个案例表明,质量管理需要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考虑和管理,确保供应商的质量要求和标准与自身一致。 6. 忽视员工培训和参与 某企业在质量管理上忽视了员工的培训和参与,导致员工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质量问题频发。这个案例表明,员工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企业需要投入资源培训员工,激发他们的参与和责任感。 7. 质量管理体系未能适应变化 某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过于僵化,未能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导致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逐渐失去竞争力。这个案例表明,

企业财务管理失败案例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失败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描述 某企业是一家中型创造业企业,主要从事机械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在过去几年中,该企业面临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问题,导致其财务状况逐渐恶化,最终导致企业的失败。本文将对该企业的财务管理失败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二、问题分析 1. 财务规划不合理:该企业在制定财务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导致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不匹配,浮现了生产过剩和库存积压的问题。 2. 资金管理不善: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没有建立有效的资金预测和监控机制,导致资金流动性不足,无法及时支付供应商和员工的工资,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运营。 3. 成本控制不力: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问题,没有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和控制体系,导致生产成本过高,产品价格不具备竞争力,进而影响了销售和利润的实现。 4. 财务报表不许确:企业的财务报表存在错误和不许确的情况,未能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给企业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财务困境。 三、分析原因 1. 管理层能力不足:企业的管理层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科学合理地制定财务规划和管理策略,导致了一系列的财务问题的发生。 2. 内部控制不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未能有效防范和发现财务风险,导致财务管理失控。

3. 市场竞争压力: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激烈,由于未能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导致产品市场份额逐渐下降,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4. 内外部环境变化: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未 能及时应对和适应,导致财务管理失灵。 四、解决方案 1. 加强财务规划: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合理的财务规划, 明确生产和销售目标,合理分配资源,避免生产过剩和库存积压的问题。 2. 改进资金管理:企业应建立科学的资金预测和监控机制,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及时支付供应商和员工的工资。 3. 强化成本控制:企业应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和控制体系,优化生产流程和成 本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4. 完善财务报表:企业应加强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工作,确保财务信息的准 确性和及时性,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五、效果评估 通过实施以上解决方案,企业可以有效改善财务管理状况,提高财务状况和盈 利能力。同时,企业管理层应加强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六、结论 企业财务管理失败案例分析揭示了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对该 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合理的财务规划、有效的资金管理、科学的成本控制和准确的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管理成功的关键要素。企业管理层应加强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和环境变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企业财务管理失败案例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失败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介绍 本文将以某虚拟企业为例,探讨其财务管理中的失败案例,并分析导致失败的 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财务管理失败案例描述 该虚拟企业是一家制造业公司,经营多年,规模较大。然而,在财务管理方面 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甚至亏损。 1. 财务数据混乱 该企业在财务数据的记录和整理方面存在混乱的情况。由于缺乏有效的会计制 度和流程,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无法得到保证。这导致了企业管理层在决策时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持,无法准确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 2. 资金管理不善 企业的资金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企业未能建立有效的预算和资金计划,导致资金使用不合理,无法实现最大化的效益。其次,企业在资金调度方面较为被动,缺乏主动的资金管理策略,导致资金周转不灵活,无法满足企业的经营需求。 3. 财务风险控制不足 企业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首先,企业未能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 制度,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和扩大。其次,企业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缺乏敏感性,未能及时调整财务策略和风险防范措施,导致企业陷入不可控的风险中。 三、导致失败的原因分析 1. 管理体制不健全

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导致财务管理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缺乏有效的会计制 度和流程,导致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无法得到保证。此外,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财务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指导。 2. 缺乏专业人才 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也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财务管理 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企业未能招聘和培养足够的财务人员,导致财务管理水平不高。 3. 战略规划不清晰 企业的战略规划不清晰也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发展 方向,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和决策,导致财务状况逐渐恶化。 四、可能的解决方案 1.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包括制定有效的会计制度和流程,明确财务 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加强财务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工作。同时,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和指导,提高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 2. 招聘和培养专业人才 企业应加大对财务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力度,确保企业拥有足够的财务管理人员。同时,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3. 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 企业应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包括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在财务管理方面,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和决策,确保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