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架空接触网电分段的设置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架空接触网电分段的设置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架空接触网电分段的设置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架空接触网电分段的设置

摘要: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1 500 V架空接触网电分段设置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受电弓过电分段可能产生的拉弧问题及对直流馈线保护的分析,提出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架空接触网锚段关节形式的电分段设置在车站与牵引变电所同一端。

关键词:电分段;拉弧;直流馈线保护;新思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并入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由于国内各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同时建设,因此各工程的设计结合了各地的具体情况并借鉴了不同国家的技术及经验,形成各地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技术方案的多样性和多种技术形式共存的局面,其供电系统也不例外。

本文对工程中1 500 V接触网正线采用不同形式的电分段在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认识和建议。

1 电分段作用及形式

1.1电分段的作用

电分段的作用是通过在接触网中设置特殊的装置或结构形式将接触网分隔成若干个从结构和电气上相互隔离的区段。

接触网被电分段分隔成若干个独立供电分区后,可以实现各供电分区由相应的牵引变电所分别供电,保证供电质量,同时,在接触网故障时将事故范围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实现安全、可靠运营。正线接触网的电分段示意图见图1。

1.2 电分段的形式

目前,由于受接触网形式及安装空间的条件限制,国内外架空接触网电分段的采用形式不尽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2.1 柔性悬挂方式的电分段

柔性悬挂电分段一般采用分段绝缘器方式和锚段关节形式。

分段绝缘器方式一般适用于空间狭小的地下隧道,可以节省空间,但须设置专用的分段绝缘器,同时存在列车受电弓滑过电分段时,因导线与分段绝缘器连接处存在受力“硬点”,容易造成受电弓离线并出现较为明显的拉弧现象,影响列车的受流质量。

锚段关节形式适用于空间条件较好的地面及高架线路,由于在电分段处两个相邻供电分区的接触线平行重叠,因此可以基本消除列车受电弓过电分段时的拉弧现象,保证了列车受流质量。接触网锚段关节形式的电分段示意图见图2a。

1.2.2 刚性悬挂方式的电分段

刚性悬挂通过锚段关节实现机械和电气分段。在锚段关节处,两条汇流排平行重叠,重叠长度一般为3.6 m,水平间距为200~300 mm。采用这种方式后两个相邻供电分区的接触线按平行等高重叠布置,见图2b,因此同柔性接触网的锚段关节形式电分段的情况相同,可以基本消除列车受电弓过电分段时的拉弧现象,保证了列车受流质量。

1.3 锚段关节形式电分段的设置位置分析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规定应设置在下列各处:“有牵引变电所车站的车辆惰行处;……”,电分段在车站中设置方式见图3的方式一。

根据线路节能坡的设计原则及列车靠右行驶的规定,列车惰行处一般应为车站的列车进站端。主要考虑的是出站列车过电分段时受电弓和接触线不被较大的列车启动电流造成的电

弧电流损伤。比如DC 750 V三轨形式牵引网大间距断轨形式的电分段及1 500 V接触网分段绝缘器形式的电分段。这两种电分段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均会使滑过的受电弓(集电靴)出现短时离线(轨),如果此时列车正在受流,拉弧情况也就无法避免。那么,对于1 500 V 架空接触网柔性悬挂和刚性悬挂而言,是否可以将上下行的锚段关节形式电分段均设置在与牵引变电所同一车站端呢(见图3方式二)?下面从技术、工程实施及投资等方面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依照规范要求,将电分段设置在列车进站端的方式虽然可以解决拉弧问题,但也会带来一些其他问题:

(1)工程投资加大。由于牵引变电所工艺要求及受车站工艺设计的限制,牵引变电所一般设置在车站站台层一端,如按规范要求,则有一处电分段位于远离牵引变电所的车站一端。目前,一般车站长度在150~250 m,如果按200 m考虑,则方式一比方式二的电缆路径长100 m以上。如果每回1 500 V直流馈线电缆数量按4根(1400 mm2),电缆价格13万元/km计,仅直流电缆一项,方式一比方式二每处电分段多投资10万多元。如再考虑低压控制电缆、电缆支架及工程安装费用等因素,则工程造价差异更大。

(2)工程实施难度大。由于城轨车站内各种管线及数量繁多,且相互交错干扰。就专业施工组织协调的难度而言,方式一也大于方式二。

2 直流馈线保护影响和拉弧问题分析

2.1 拉弧问题的分析

产生拉弧的前提条件是:受电弓与接触线之间存在空气间隙及必要的电压降。

柔性悬挂中的电分段,如图4所示,当列车从供电分区A经过电分段进入供电分区B 时,列车受电弓从接触网取流可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供电分区A的接触线向列车受电弓供电;第2阶段:通过节点1,进入并行接触区后,供电分区A及供电分区B的接触线共同向列车受电弓供电;第3阶段:通过节点2,进入供电分区B后,供电分区B的接触线向列车受电弓供电。

不难看出,列车受电弓过电分段时,可能产生拉弧现象的位置是在节点1和节点2的弓网结合和分离处。如每列车按两端各设一个受电弓考虑,列车的最大启动电流3 000 A,不考虑供电分区中其他列车的影响,以此电流穿越电分段(并假设供电回路为电阻回路)。

列车受电弓均从供电分区A的接触线上受流,每个受电弓电流为启动电流的一半,即1 500 A;当列车行至节点1时,列车前端受电弓将由供电分区A接触线供电转变为由A、B 两区的接触线共同供电,在转变的瞬间,供电分区B的接触线与受电弓存在由分离到接触的过程。

产生拉弧的第一个必要条件已经存在。现再分析放电电压的情况。从图4可知两个供电分区均由同一段牵引变电所直流母线供电,直流母线电压为U1,列车受电弓的电压为U2,供电分区B的接触线在向列车供电前,其电压为直流母线电压U1。可以看出,该过程中受电弓与供电分区B接触线之间的电压差即为与直流母线电压U1的电压差U12,而U12实际为直流馈线电缆回路的电压降:

U12=(I启动/2)单根馈线电缆单位电阻电缆长度/每回电缆根数

=(3 000/2)0.0470.1/4=1.76 V

可见,弓网之间的电压差非常小,这说明弓网间隙只有在极小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放电现象。另外,电分段采用等高重叠布线的锚段关节形式,相对分段绝缘器方式而言,彻底改善了弓网配合特性,避免了分段绝缘器方式的电分段中存在的接触“硬点”,解决了受电弓过电分段时因受力突变带来的振荡离线拉弧的问题。

通过在上海城市轨道三号线和广州地铁二号线的使用,也证实了列车在通过设置在车站出站端的锚段关节形式电分段时,弓网未出现明显的离线拉弧现象。

2.2 直流馈线保护影响分析

当列车启动通过设置在出站端的电分段时,会不会因电流的突变对继电保护带来影响,造成保护装置误动而导致直流馈线开关误跳。下面结合直流馈线保护原理作一分析。

(1)直流馈线保护主要包括直流快速开关本体自带的大电流脱扣保护和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电流变化率di/dt及电流增量DI保护。目前国内1 500 V牵引供电系统普遍采用的直流馈线保护装置主要集中在西门子、赛雪龙和Adtranz三家,虽然三家的保护装置在整定方式上各有不同,但原理和功能基本相同,均是通过利用电流变化率和电流增量判断保护是否出口。

各种保护功能的整定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大电流脱扣整定值应高于相应的最大直流馈线电流;di/dt及DI保护主要应考虑与列车特性相配合,躲过列车的起动电流、制动电流、列车过电分段时的冲击电流和馈线重合闸时的冲击电流为原则;di/dt及DI的保护应躲过被保护范围外部故障时的故障电流。

(2)对大电流脱扣保护的影响。大电流脱扣的整定依据主要是直流短路电流值和最大馈线电流值。以接触网等效阻抗较大的柔性悬挂方式,牵引整流机组为3 000 kW的1 500 V 牵引供电系统为例,其远端短路直流短路电流一般不低于20 kA,最大馈线电流一般不超过3 kA,而大电流脱扣保护整定范围普遍在4~12 kA,整定值一般在6 kA以上。

从上述数值可以看出,当列车前端受电弓通过节点1时,馈电电流I2的电流增量为750 A左右,即使与直流馈线最大负荷电流相加,也达不到保护定值,因此不会影响大电流脱扣保护出口的可靠性。

(3)对di/dt及DI保护的影响。对di/dt及DI保护整定时,往往需要考虑并避让各种正常运行情况下出现的电流变化率和电流增量,如列车启动、制动、列车过电分段以及直流快速开关重合闸时带来的电流变化。

△I整定值一般整定为大于列车的启动电流,如果供电分区设置在出站端时,可将△I 整定值适度调大即可,由于ΔI整定值与直流短路电流相差很大,因此对保护动作的可靠性的影响不明显。

对于di/dt保护,一般须对电流变化率与延时长度同时整定,为保证di/dt保护的正确出口,根据以往的工程设计经验,di/dt保护的电流变化率定值一般不小于150 A/ms,时间定值在30 ms以上,从该定值可以看出电流变化总量不会低于4500 A(150 A/ms30 ms),而受电弓在通过电分段的节点1和节点2时,每次给馈线电流I2带来的电流变化总量不会超过750 A。也可直观地理解为,当受电弓以足够的速度滑过节点,给I2带来超过150 A/ms的电流变化率时,由于电流变化总量的限制,这种电流变化率的保持时间也只能维持在5 ms 左右,远未达到30 ms的时间定值要求,di/dt保护自然不会出口。

实际情况如何呢?也可近似地估算前端受电弓滑过节点1时,由供电分区A供电转变为由供电分区A、B共同供电所需的时间,即受电弓由与供电分区B接触线临界放电位置到与接触线接触的时间长度。为便于计算,假设弓网在接触前的压差U12为1.76 V,其所对应的放电间隙不会超过1 mm;以柔性悬挂为例,根据接触线下锚抬升角度,受电弓在弓网临界放电位置与弓网接触点的水平距离S1一般不超过150 mm,这里按150 mm计算;根据列车的电气特性,列车速度为0~35 km/h时的加速度a一般不低于0.9 m/s2,按0.9 m/s2计算;车站长度按200 m考虑,电分段设置在车站端头;列车按A型车,6节编组,长度按140 m考虑,受电弓在列车两端的动车上,前端受电弓与电分段的距离S为30 m。

首先,计算列车启动加速到电分段位置时的时间t:

列车在电分段位置时的速度v:

v =at = 0.98.15 = 7.34 m/s 受电弓从弓网临界放电位置到弓网接触点所需的时间t:

t= S1/v = 150/7.34 = 20.4 ms

由于受到每次750 A电流变化总量的限制,受电弓过节点1时,电流I2变化所对应的电流变化率远小于di/dt保护的150 A/ms整定值。因此,保护装置不会动作。对于刚性悬挂而言,后端受电弓由于节点外侧的汇流排上翘角度比柔性悬挂大,S1更小,相应的t值更小。因此,di/dt保护不会出口。

由于电流变化总量很小,无论架空接触网是柔性悬挂还是刚性悬挂,受电弓过节点时,电流变化率和延时时间不可能同时满足整定要求,与上述的计算分析结果相同,di/dt保护不会出口。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和计算,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论是刚性还是柔性架空接触网,其锚段关节形式的电分段设置在车站与牵引变电所的同一端,从技术分析上是可行的,并且通过在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柔性架空接触网)、广州地铁2号线(刚性架空接触网)的实际应用也证实了列车在启动时通过这种形式的电分段均未出现明显拉弧和对直流馈线保护产生不良影响而造成开关误跳的情况出现,可见这种电分段的设置方式是可行的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10空,每空4分,共计40分) 1、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1863 年建于英国伦敦。世界上第一辆有轨电车1881 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博览会期间展示。世界上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行的有轨电车系统是19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磁门德市。 2、中国北京第一条地铁建于1969 年。上海地铁一号线于1995 年建成通车向社会开放。 3、单轨通常区分为跨坐式和悬挂式两种。 4、狭义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特指地铁、轻轨和单轨(独轨)。 二、判断题(10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老式有轨电车由于其性能差,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彻底淘汰。( × ) 2、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于1836年诞生在英国伦敦。( × ) 3、有轨电车是介于轻轨交通与地铁交通之间的轨道交通系统。( × ) 4、人们常说的地铁是由传统的有轨电车发展而来的。( × ) 5、轻轨交通与地铁交通的主要区别在于地铁运行于地下专用隧道内,轻轨运行在高架上。( × ) 6、单轨交通与我们常见的汽车类似由司机控制前进方向。( × ) 7、世界上通车里程最多的城市是纽约。( √ ) 8、中国通车里程最多的城市是上海。( √ ) 9、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最早通车于1969年,中国内地第一条地铁系统。( √ ) 10、日本东京是亚洲最早开通地铁的城市,最早于1937年通车.(×) 三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定义。

答:广义:采用轨道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具有车辆、线路、信号、车站、供电、控制中心和服务等设施,车辆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 狭义:特指地铁、轻轨和单轨(独轨) 2、城市轨道交通按技术经济特征来分有那些基本形式? 答:主要有有轨电车、地铁、轻轨、单轨(独轨)、磁浮、自动导向交通系统和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等,尤其是以地铁和轻轨为主。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的研究样本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都市轨道交通学院 都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探究架空刚性接触网迅速发展因素 学生姓名:李国水 学号: 指引教师:齐群 专业:都市轨道交通车辆 班级:13都市轨道交通车俩2班 二0一五年六月

探究架空刚性接触网迅速发展因素 摘要 都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是都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重要设备系统之一,它架设在轨道上方(或边上),是一种特殊输电线。机车通过受电弓(或集电靴)从接触网中得到电能,其对机车起着重要作用。接触网可分为架空式接触网和接触式接触网,其中架空式接触网悬挂类型可分为柔性架空接触网和刚性接触网。从20世纪90年代来,柔性架空接触网已经越来越少在正线使用,而刚性接触网较迅速地发展,国内广州、南京等地都市轨道交通都采用刚性架空接触网形式。本文从分析刚性接触网特点为起点,结合架空线悬挂方式选用根据,以广州二号线为实例,浅谈刚性接触网普遍应用因素以及将来发展状况。 核心词:架空刚性接触网、特点、广州二号线、因素

目录 1.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架空刚性接触网国内外应用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架空刚性接触网研究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架空接触网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架空刚性接触网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接触悬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支持定位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绝缘部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架空地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架空接触网长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架空接触网缺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广州二号线接触网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广州二号线接触网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广州二号线刚性接触网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广州二号线刚性接触网生产效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照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期中测试卷

长沙汽车工业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 期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选项填写在下方空格内。 1.截止到2010年,世界上城市轨道通车里程最多的城市是() A.上海 B.纽约 C.莫斯科 D.伦敦 2.地铁的最小曲线半径在正线上一般取() A.250米 B.400米 C.350米 D.300米 3.考虑乘客的乘降方便,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站间距在市区一般的距离为() A.1000米 B.500米 C.1500米 D.2000米 4.一般采用高架形式,车辆在一条轨道上行使的轨道交通系统称为() A.轻轨运输系统 B.橡胶轮胎铁路 C.单轨铁路 D.自动导向系统 5.世界上最有经济效益的地铁,是() A.纽约地铁 B.香港地铁 C.巴黎地铁 D.伦敦地铁 6.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结构是() A.放射环形网状式 B.放射式 C.网状式 D.环形式 7.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正线均采用上下行分行,一般实施()规则。 A.左侧行车 B.右侧行车 C.上行行车 D.下行行车 8.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速度可以达到25-45千米每小时,是公共汽车的()倍。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9.在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为了使具有同种制式的不同线路可以实现列车互相过轨运行,需要设置一种线路来完成从一种线路到另一种线路之间的过渡,这种线路称为() A.联络线 B.折返线 C.渡线 D.区间线 10.广州是中国第()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A. 六 B. 三 C. 四 D.二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复习题 项目一轨道交通线路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轨道交通线路简称线路,它是由路基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2.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线路的平面,它表明线路的曲、直变化状态和走向。 3.线路的平面由直线、圆曲线以及连接直线与圆曲线的缓和曲线组成组成4.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铅垂面上的投影,叫线路的纵断面,它可表明线路的坡度变化。 5.在轨道交通中,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向或越过另一股轨道的设备,称为道岔。 6.线路根据地形的变化,有上坡、下坡和平道。上、下坡是按列车运行方向来区分的,通常用“+”号表示上坡,用“一”号表示下坡。 二、选择题(不定选项) 1.常见的路基为(AD)路基。 A路堤式 B半路堑式 C半堤半堑式 D路堑式 2.线路在转向处所设的曲线为圆曲线,其基本组成要素有(ABCD)。 A曲线半径R B曲线转角Q C曲线长L D切线长度T 3.线路纵断面由(ABC)组成。 A平道 B坡道 C竖曲线 D缓和曲线 4.轨道是由(ABCD)道岔和其他附属设备等不同力学性质的材料组成的构筑物。

A钢轨 B轨枕 C连接零件 D道床 5.按线路与地面的关系可分为(ACD)。 A地下线路 B车场线 C地面线路 D地上线路 三、判断题 1.路基是轨道的基础,也叫做下部建筑,它是轨道交通运输的基础。(√) 2.缓和曲线的特征为从缓和曲线所衔接的直线一端起,它的曲率半径p由无穷大逐渐增加到它所衔接的圆曲线半径R。(×) 3.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中心线来表示的。(√) 4.按线路与地面的关系可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等。(×) 5.道床直接支承钢轨,并通过扣件牢固与钢轨相联接。(√) 6.曲线半径越大,曲线阻力越小。(√) 7.曲线附加阻力与列车重量之比,叫曲线附加阻力。(×) 8.道岔的有害空间是限制列车过岔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思考题 1.钢轨的功用有哪些 答:钢轨的作用是支承和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运行,把车轮传来的压力传给轨枕,并为车轮滚动提供阻力的最小表面 2.道岔的几何要素有哪些 答:道岔的几何要素有道岔前部实际长度;道岔后部实际长度;道岔全长;道岔前部理论长度;道岔后部理论长度 3.试画出一副普通右开单开道岔示意图,在图上标注各组成部分和主要部件。各有何作用

论地铁刚性接触网要点

1摘要 随着地铁牵引供电接触网悬挂形式的变迁,刚性悬挂技术在地铁中表现出了良好发展潜力。虽然其一次投资费用稍高,但安全性能高,污染少,维护材料与人工费用少,远期效益明显。在国外地铁界,架空刚性接触网已大量采用,效果很好。架空刚性接触网有很多的特点:整体结构简洁、锚段关节和线岔安装调试方便、网两端无需设置下锚张力补偿装置、没有断线之忧、施工安装和维护检修精度要求高等等,另外架空刚性接触网能很好地满足低净空隧道要求,适用于地下铁道。架空刚性接触网的运行维护检修缺少资料和经验,只能通过实践摸索和积累。笔者针对成都地铁刚性接触网的实际情况,并参考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对架空刚性接触网的组成、特点和检修进行了粗浅探讨。 关键词:地铁; 牵引供电; 刚性接触网

Abstract As the subway traction power supply catenary suspension form of change, rigid suspended technique in the performance of a good development potential. Although one investment cost is a little bit higher, but the safety performance is high, less pollution, maintain material and artificial costs less, long-term benefit. In the foreign subway world, overhead rigid catenary already used in great quantities, the effect is very good. The overhead rigid catenary has a lot of features: the whole structure is simple, anchor, period of the joints and line installation convenient, nets with both ends without Settings anchor tension compensation devices, and not worry about break,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and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f the precision requirement high and so on, in addition the overhead rigid catenary can well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ow headroom tunnel, applicable to the underground. The overhead rigid catenary of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f lack of material and operation experience, can only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learning and accum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engdu subway rigid catenary of practice, and a reference foreign material, on overhead rigid catenary of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verhaul this paper has made some simple. 【Key words】the subway; Traction power supply; Rigid catenary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综合(含答案)---001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综合试题01 一、填空题 1.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通车。 2.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调度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城市轨道交通视不同的折返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接触网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5.牵引供电制式有和两种。 6.对地铁车辆按牵引动力配置情况分为和。 7.地铁从早期的单一隧道发展成为线路、线路、线路。 8.转辙机按照用电性质分为直流电动转辙机和电动转辙机。 9.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后面向轨道交通列车 与、与等岗位。 二、单选题 1.正线、辅助线一般采用不小于()号的道岔 A、6 B、7 C、8 D、9 2.列车连挂运行的速度一般不应大于() A、4km/h B、5km/h C、6km/h D、7km/h 3.()是在水底建筑地铁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 A、明挖法 B、盖挖法 C、沉管法 D、盾构法 4.()信号机采用一个白色灯光加一个红色灯光来表示。 A、进站信号机 B、调车信号机 C、防护信号机 D、引导信号机 5.()轻轨交通线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线,分左右线双向行驶。 A、北京 B、上海 C、重庆 D、天津 6.设于两种不同行车密度交界处的车站,称之为() A、终点站 B、中间站 C、区域站 D、换乘站 7.可行性报告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哪个步骤()

A、前期工作 B、设计工作 C、工程实施 8.地铁轨距加宽,一般在半径小于200m时加宽()mm以上的适当值。 A、10 B、15 C、5 D、20 9.下列不属于线路规划内容的是()。 A、线路走向 B、车站分布 C、线路敷设方式 D、线路设计 10.一般情况下,地下区间线路与排水沟为同一坡度值,取不小于()的坡度。 A、6‰ B、5‰ C、4‰ D、3‰ 1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装置包括() A、液压式制动装置 B、再生制动装置 C、电阻制动装置 D、磁轨制动装置 E、空气制动装置 12.属于按信号指挥运行的路权专用方式类型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等。 A、自动导向交通系统 B、城际高速轨道 C、低技术标准的轻轨 D、地下铁道 E、市郊铁路 13.现有电流制按接触网电流性质可分为() A、直流制 B、低频单相交流制 C、工业频率单相交流制 D、三相交流制 E、两相交流制 1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主要包括() A、车站和区间隧道的开挖和建造 B、停车场施工 C、轨道敷设施工和相关配套施工 D、维修厂的建设 15.线路最小圆曲线半径设计时,除符合设计规范外还要可虑以下()因素。A、列车运行安全B、钢轨磨耗 C、养护维护 D、施工工艺 E、乘客舒适 16.城市轨道交通从运营功能上可以分为三大系统,包括() A.列车运营系统B、客运服务系统C、检修保障系统D、站务管理系统 17.正常情况下的列车运行组织包括() A、调度集中控制 B、调度监督下的自行运动控制 C、半自动控制 D、人工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检测技术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检测技术综述 越来越完善的地铁技术,为接触网、受电弓存在的作用关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本文以接触网检测工作为主要内容,首先分析了形成接触网硬点的原因,然后以地铁具有的特点为切入点,围绕着接触网硬点的检测和消除展开了探究,具体内容涉及设计、施工和维护三个方面,供相关人员参考。 标签:地铁;检测;接触网硬点;处理方案 引言 与普通交通工具有所不同,地铁的运行速度比较快,且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地铁如此便捷,运行安全性却是乘客担忧的问题。地铁在运行过程中,某一环节发生故障,乘客必定会恐慌。地铁的顺畅运行,离不开接触网这一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接触网发生故障,地铁只能临时停车,这样容易导致列车陷入秩序混乱的局面。为保证地铁运行安全,必须严格检测接触网,这样地铁才能正常运行。 1接触网检测硬点形成的原因 1.1设计原因 在电气化接触网硬点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即为电气化接触网的弹性,在进行电气化接触网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定位器件对锚段关节进行定位。然而,在采用定位期间的过程中,由于重量较大因此就有可能导致电气化接触网定位器位置出现重量集中这一现象,使得这一部位的电气化接触网的弹性不断下降。除此以外,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分段接头,电连接线夹,隔离开关上网线缆等重点部位重点部位重较大且集中,也会直接导致电气化接触网弹性不均匀这一情况,使得受电弓在被接触过程中,由于产生接触力的突变造成冲击硬点这一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电气化接触网的日常工作。 1.2接触线材质原因 在地铁运行的过程中,随着速度的向上增加,对于机车接触网材质的要求也比较高,传统的接触线材质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地铁运行的具体需求,因此作为工作人员应当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具有更高质量的接触线,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减少由于接触线材质存在问题,而对电气化接触网一点的不良影响。不同材质的接触线对于地铁弓网震动的影响并不相同,在具体选择的过程中,作为工作人员应当对接触导线的张力进行多方面的实验,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不同材质接触线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地分析,通过模拟受电弓加载纵向加速度以及相关冲击力度,观察不同材质对于信号的接收状况以及波动情况,最终选择适合地铁运行的触点材质。 2接触网检测硬点处理方案

地铁刚性接触网施工方案

地铁刚性接触网施工方案 编者:王政中 一、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全世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有效途径,对改善现代城市交通困扰局面、调整和优化城市区域布局、促进中国的大、中城市已普遍有所共识,也深刻体会到城市轨道交通是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速度也非常快。众所周知,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城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公益性交通基础运输,但是作为与受电弓接触的悬挂方式又有两种区分,分别为架空刚性接触网和柔性接触网,本次主要介绍架空刚性接触网施工方法。 二、.刚性悬挂接触网的结构和特点 刚性悬挂接触网主要有铝合金汇流排、接触线、绝缘元件和悬挂装置组成,其中铝合金汇流排既作为固定接触线的嵌体,同时又作为导电截面的一部分。这种悬挂方式根据线路通过能力及电流量的大小,又有单接触线式和双接触线式两种。根据铝合金汇流排截面的不同又分为T 型与Π型两种。本次主要介绍Π型。Π型结构的刚性悬挂特点是:其一, 结构稳定,接触线是靠两侧夹持力固定的,因此运行稳定性;其二好便于安装和架设,在架设接触线时,使用专用滑动式镶线车,利用Π型结构的弹性力可使接触线嵌入虎口槽内。。我国目前刚性接触网中多用Π型铝合金汇流排的形式。单根接触线汇流排目前有两种类型: 一种为高80 mm 的PAC80 型, 另一种为高110 mm 的PAC110 型。其中PAC110 型的截面积为2 213 mm2 , 中间每节长12 m,下锚两端汇流排每节长7.5m。特殊地带(菱形道岔)可采用曲线汇流排,即带有弯度。目前在长沙、西安、广州、上海等大部分城市轨道采用的是PAC110 型汇流排,也有部分城市轨道采用第三轨供电技术。汇流排结构示意图

城市轨道交通环控系统节能途径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环控系统节能途径分析 摘要:环控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环控系统的功能组成,通过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环控系统能耗的综合分析,着重指出了几种可行的节能途径,以期对开展环控节能降耗及其他行业或系统的节能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环控系统,节能途径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城市化时期,伴随着经济大发展、城市规模扩张、人口骤长,城市交通日益拥挤,原有的道路及公共交通设施已不能满足要求,严重影响了百姓生活和经济发展。因此,我国地铁的大量建设和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必然。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天津等城市均在新建地铁,更多的地铁线路正在筹建或论证中。在近十到二十年内,国内将形成三大轨道交通网络: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和以广州、深圳为双中心的珠江三角洲,而沈阳、天津、成都、西安、南京、苏州、杭州、大连、武汉、重庆等大城市的轨道交通体系也呈星罗棋布之势。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环控系统的用电量占了相当的比重,特别是带有空调的环控系统的用电量约占全部耗电量的40%左右。因此如何在环控系统中采用节能装置对交通系统的经济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一年四季天气的变化,及一天内气温和客流量的变化,环控系统中采用变频调控将是节能的最有效措施。因此在保证交通系统的正

常运营和乘客的热舒适性基础上,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象条件以及不同时刻的列车密度和客流情况来控制轨道交通空调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制定最佳的节能有效的通风系统运行方案。 二、环控系统功能及组成 (一)环控系统功能 城市轨道交通环控系统是指在车站站厅、站台、隧道、设备及管理用房等处所的环境进行空气处理的系统。其功能主要是调节指定区域内的空气温度、湿度,并控制二氧化碳、粉尘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以满足人体健康及相关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环境因封闭、湿度大、发热源多,故空气质量与地面其他场所相差较大。在这里降温、除湿和排热是主要的空气处理手段,同时对新、回风中的粉尘、有害物质及人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过滤和处理,为乘客和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保证设备能持续、正常地运行。 (二)环控系统的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环控系统主要由车站空调通风系统和隧道通风系统两部分组成。车站空调通风系统包括公共区制冷空调通风系统,设备及管理用房空调通风系统,制冷空调循环水系统。隧道通风系统包括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和车站区间排热系统。 三、环控系统的节能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环控系统的设计是根据天气最热、远期高峰运营条件来计算的,并且留有10%-20%的设计余量,以保证在实际情况发生各种变化时系统仍可达到要求的参数。而目前客流量远未达到设计额定值仅

最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期末复习题及其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上海地铁8节编组列车的车辆排列可以为A-B-C-B-C-B-C-A 。 2、为了满足车辆运行需要,动车组必须具备三种基本的牵引特性,即恒力矩特性、恒功率特性、自然特性。 3、受流装置按其受流方式可分为:杆型受流器、弓形受流器、侧面受流器、轨道式受流器、受电弓受流器。 4、按电动车组动能的转移方式,制动方式可以分为两类:摩擦制动方式和动力制动方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上采用的动力制动方式主要有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 5、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常用的摩擦制动方式主要有闸瓦制动和盘形制动,在高速列车的制动系统中还有电磁制动。 6、轮对轮缘的内侧距是影响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地铁车辆轮对,内侧距为1353 2mm。 7、车辆电气包括车辆上的各种电气设备及控制电路。按其作用和功能可分为主电路系统、辅助电路系统和电子与控制电路系统。 8、上海地铁的受电制式采用直流1500v 。 9、一般转向架支承车体的方式有心盘集中承载、旁承承载、心盘部分承载。 10、车体一般包括底架、端墙、侧墙及车顶。 二、名词解释 1、车辆定距:车辆两相邻转向架中心之间的距离 2、二系悬挂装置:在车体与轮对之间设有两系弹簧减振装置,即在车体与构架间设摇枕弹 簧装置,在构架与轮对间设轴箱弹簧减振装置,两者相互串联,使车体的振动经历两次弹簧减振的衰减 3、再生制动:再生制动是把电动车组的动能通过电机转化为电能后,再使电能反馈回电网提供给别的列车使用。 4、一系悬挂装置:在车体与轮对之间,只设有一系弹簧减振装置,它可以设在车体与构架之间,也可以设在构架与轮对之间。

5、轻轨:是指车辆对轨道施加的荷载相对于城际铁路较轻,多为有轨电车系统发展而来的. 6、地铁:由于市中心的线路通常被铺设在地下隧道里,故称地下铁路 7、电阻制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加于电阻器中,使电阻器发热,即电能转变为热能。电阻器上的热能靠风扇强迫通风而散于大气中。 8、转向架轴距:轴矩是通过车辆同一侧两车轮的中点,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二垂线之间的距离;全轴距即最前轴到最后轴的距离 三、综合题 1、转向架有什么作用?有什么重要性?简述其分类及主要组成部分。 答:主要作用:支撑车体;相对车体可自由回转,使较长的车辆能自由通过小半径曲线;悬浮和减振车体,提高运行品质;加速和制动车辆。 重要性:轨道交通车辆的行驶轨迹是“不自由”的、受约束的,在特定的轨道中行驶;驱动车辆的电动机装在转向架上,直接驱动车轴,车轴和车轮紧配合成一体(轮对);特定的轨道不但承载而且提供了轨道交通车辆的导向,司机室内没有方向盘之类的转弯装置;轮对的轴承盒弹性固定在转向架上;车厢则通过心盘和转向架连结,互相之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转动。 分类:动车转向架和拖车转向架 主要组成部分:轮对、轮对轴箱装置、弹性悬挂装置、构架、牵引电机与齿轮传动装置、转向架支承车体装置、制动装置 2、简述上海地铁二系弹簧悬挂的组成及作用。 答:二系悬挂组成:空气弹簧、垂向液压减振器、横向液压减振器、抗侧滚扭杆和横向橡胶缓冲挡。 作用:在车体和构架之间装设有空气弹簧和层叠式橡胶弹簧组合而成的弹性元件,它起着传递载荷、减振和消音的作用。当空气弹簧失效时,层叠式橡胶弹簧还起着应急维持最低限度运行的要求。在车体和构架之间还装有垂向液压减振器,用来衰减垂向的振动。 3、车体轻量化有何方法?采用铝合金车体有何优缺点? 答:p159 4、三项交流电机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定子由什么部件组成?转子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转差率不能为零? 答:p193-195 1 1、城轨信号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二是提高运行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架空接触网电分段的设置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架空接触网电分段的设置 摘要: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1 500 V架空接触网电分段设置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受电弓过电分段可能产生的拉弧问题及对直流馈线保护的分析,提出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架空接触网锚段关节形式的电分段设置在车站与牵引变电所同一端。 关键词:电分段;拉弧;直流馈线保护;新思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并入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由于国内各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同时建设,因此各工程的设计结合了各地的具体情况并借鉴了不同国家的技术及经验,形成各地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技术方案的多样性和多种技术形式共存的局面,其供电系统也不例外。 本文对工程中1 500 V接触网正线采用不同形式的电分段在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认识和建议。 1 电分段作用及形式 1.1电分段的作用 电分段的作用是通过在接触网中设置特殊的装置或结构形式将接触网分隔成若干个从结构和电气上相互隔离的区段。 接触网被电分段分隔成若干个独立供电分区后,可以实现各供电分区由相应的牵引变电所分别供电,保证供电质量,同时,在接触网故障时将事故范围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实现安全、可靠运营。正线接触网的电分段示意图见图1。 1.2 电分段的形式 目前,由于受接触网形式及安装空间的条件限制,国内外架空接触网电分段的采用形式不尽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2.1 柔性悬挂方式的电分段 柔性悬挂电分段一般采用分段绝缘器方式和锚段关节形式。 分段绝缘器方式一般适用于空间狭小的地下隧道,可以节省空间,但须设置专用的分段绝缘器,同时存在列车受电弓滑过电分段时,因导线与分段绝缘器连接处存在受力“硬点”,容易造成受电弓离线并出现较为明显的拉弧现象,影响列车的受流质量。 锚段关节形式适用于空间条件较好的地面及高架线路,由于在电分段处两个相邻供电分区的接触线平行重叠,因此可以基本消除列车受电弓过电分段时的拉弧现象,保证了列车受流质量。接触网锚段关节形式的电分段示意图见图2a。 1.2.2 刚性悬挂方式的电分段 刚性悬挂通过锚段关节实现机械和电气分段。在锚段关节处,两条汇流排平行重叠,重叠长度一般为3.6 m,水平间距为200~300 mm。采用这种方式后两个相邻供电分区的接触线按平行等高重叠布置,见图2b,因此同柔性接触网的锚段关节形式电分段的情况相同,可以基本消除列车受电弓过电分段时的拉弧现象,保证了列车受流质量。 1.3 锚段关节形式电分段的设置位置分析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规定应设置在下列各处:“有牵引变电所车站的车辆惰行处;……”,电分段在车站中设置方式见图3的方式一。 根据线路节能坡的设计原则及列车靠右行驶的规定,列车惰行处一般应为车站的列车进站端。主要考虑的是出站列车过电分段时受电弓和接触线不被较大的列车启动电流造成的电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答案)汇编

1. ( C )全面负责车站行政管理工作,对车站的安全、票务、服务、培训、人员及 班组建设等工作负责,组织本站人员完成车站行车、票务和客运服务工作及特殊情况下的应急组织。 A . 值班站长 B . 值班主任 C . 站长 D . 值班员 2.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可采用地下、地面、( C )3种不同形式的空间布置方式。 A . 地下隧道 B .独立路基 C . 高架 D .高路堤 3. 1863年1月10日,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在( A )建成通车,线路全长6.4Km 。 A .英国伦敦 B .美国芝加哥 C .日本东京 D .北京 4.一般情况下,地下区间线路与排水沟为同一坡度值,取不小于( A )的坡度。 A .3‰ B .4‰ C .5‰ D .6‰ 5.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多采用( A )。 A .碎石道床 B .沥青道床 C .整体道床 D .其它道床 6.因列车行驶时纵向作用力,使钢轨产生纵向移动,有时甚至带动轨枕一起移动,这种现象叫( C )。 A .轨道平移 B .轨道侧滑 C .轨道爬行 D .轨道顺滑 7.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大车站高峰每小时客流量达( D )人次以上 A .0.5万 B .1万 C .2万 D .3万 8.在沿地铁方向设置站外路引标志,设置范围为距车站( B )。 A .100-200m B .300-500m C .500-800m D .600-900m 9.( A )从底部导电轨受流,又称第三轨受流,空间可得到充分利用,多用于速度较高的隧道列车运行。 A .轨道式受流器 B .杆形受流器 C .侧面受流器 D .受电弓受流器 10.防护信号机中表示所防护的道岔开通折返线,准许列车按规定速度越过该信号机运行至折返点是一个( B )灯光。 A .橙色 B .白色 C .红色 D .蓝色 1.根据负责业务的不同以及岗位区域的不同,站务员通常分为 厅巡岗 、 站台岗 、 售票岗 。 。 2.轨道由钢轨 、 轨枕 、 道床 、道岔和连接零件、防爬设备等组成。 3.根据轨道交通系统基本技术特征的不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有轻轨交通、独轨交通 地下铁道 、 磁悬浮列车 、 市郊与城际铁道 、自动导向交通系统等类型 。 4.闭塞的制式主要有 人工闭塞 、 半自动闭塞 、 自动闭塞 。 5.一般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采用1分格或2分格,2分格的一等分表示 2min (分钟)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的设备与运行分析_毕业论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接触网毕业论文 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指导教师姓名:解孝松 班级:10级供电大专班 学生姓名:张炼 完成时间:2012年04月10日

目录 一、接触网的组成 (3) 1.1接触悬挂 (1) 1.2定位装置 (2) 1.3支持装置 (2) 1.4锚段关节 (2) 二、接触网工程类别 (4) 2.1接触网上部工程 (4) 2.1.1腕臂柱 2.1.2软横跨 2.2接触网下部工程 (6) 2.2.1拉线 2.2.2接触网的类别 三、网上设备 (9) 3.1接触网与承力索 3.2导线高度 3.3吊弦 3.4定位管与定位器 3.5补偿装置 3.6中心锚结 3.7线岔 3.8分段绝缘器 3.9分相绝缘器 3.10隔离开关 3.11地线 12.27跳闸事故经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优化与改进建议 (13)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接触网的组成 1.1接触悬挂 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和补偿装置以及连接零件。接触悬挂通过支持装置架设在支柱上,其作用是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送给电力机车。 接触悬挂应满足下列要求: 1、接触线悬挂的弹性应尽量均匀; 2、接触线对轨面的高度应尽量相等,接触线高度变化应避免出现陡坡; 3、接触悬挂在受电弓压力及风力作用下应有良好的稳定性; 4、接触悬挂的结构及零部件应力求轻巧简单,做到标准化。具有一定的抗 腐蚀能力和耐磨性。 接触悬挂分为简单接触悬挂和链型悬挂。简单悬挂是系由一根接触线直接固定在支柱支持装置上的悬挂形式。国内外对简单悬挂做了不少研究和改进。我国现采用的带补偿装置的弹性简单悬挂系在接触线下锚处装设了张力补偿装置,以调节张力和弛度的变化。在悬挂点上加装8~16m长的弹性吊索,通过弹性吊索悬挂接触线,这就减少了悬挂点处产生的硬点,改善了取流条件。另外跨距适当缩小,增大接触线的张力去改善弛度对取流的影响。链型悬挂接触线是通过吊弦悬挂在承力索上。承力索悬挂于支柱的支持装置上,使接触线在不增加支柱的情况下增加了悬挂点,利用调整吊弦长度,使接触线在整个跨距内对轨面的距离保持一致。链形悬挂减小了接触线在跨距中间的弛度,改善了弹性,增加了悬挂重量,提高了稳定性,可以满足电力机车高速运行取流的要求。

1 城市轨道交通练习题

城市轨道交通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我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是北京。 2. 列车折返方式根据折返线位置布置情况分为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站台型式分为岛式站台、侧试站台和岛侧混合站台。 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运营性质可分为:中间站、换乘站、中间折返站和尽端折返站。 5.城市轨道交通的站间距在市内繁华区一般可控制在1公里左右。 6.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列车自动操纵系统和列车自动监督系统。 7.世界上拥有地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是纽约。 8.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一般选择在市中心繁华地区。 9.城市轨道交通敷设方式可分为地上、高架和地上。 10、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的基本色为红、黄、绿三种,再辅以月白色、蓝色,构成城轨交通信号的基本显示系统。 11、道岔是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设备,由岔心部分、翼轨部分、护轨部分三部分组成。 12、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行间隔小、车流密度大,列车运行安全由ATP系统防护,因此一条进路中允许多个列车运行,此种进路为多列车进路。 13、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TC)包括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及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三个子系统,简称“3A”。 14、列车自动监控系统的列车追踪间隔调整功能的两种调整方式:模拟方式、离散方式。 15、根据信源所产生的信号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组呼信源和全呼信源。 二、名词解释 1.轨道电路:有两根钢轨组成,用来反映轨道上是否有车与是否完整的电气回路。 2.岛式站台:位于两条线路中间的站台。 3.技术速度:指不包含停站时间在内的列车在站间平均运行速度。 4.旅行速度:指列车从始发站发出到达折返站时的平均运行速度。 三、问答题 1.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一般有钢轨、扣件、轨枕、道床、道岔及其附属设备组成。 2. 城市轨道交通的构成包括哪几个部分? 轨道交通系统由一系列相关设施组成,这些设施包括车站、线路、列车、控制以及通信信号系统等。 3. 简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种类,与城市道路交通相比的优势。 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种类主要有地铁、轻轨铁路、市郊铁路、AGT自动导向系统、独轨铁路和磁悬浮铁路等。 优势:1、有较大的运输能力2、有较高的准时性3、有较高的安全性4、有较高的舒适性5、有较高的速达性6、能有效地节省土地7、对坏境保护作用好8、有较低的社会成本。

我国和世界主要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结构形式

我国和世界主要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结构形式 普虹瑞 2013232324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重要设备系统之一,它担负着为电动列车传递电能的重要作用,目前接触网分为两种:架空接触网和接触轨,其中架空接触网中柔性架空接触网已经越来越少的在正线使用,在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两大牵引接触网的基本要求、不同类型与特点后,我认为DC1500刚性架空接触网形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关键词:接触网的结构形式、供电方式和安全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已有140多年历史,目前已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起步较晚,只有40年历史,但近期发展迅猛。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中的直流牵引电压等级繁多,从750V到3000V都有,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为750V、1500V两种,其电压允许波动围分别为500~900V、1000V~1800V。电压等级与馈电方式是牵引网供电制式中的关键点,两者密切相关。对于一个具体的城市,电压等级与馈电方式的选择,应该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1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类型 牵引供电系统由电网输电线路、牵引变电所、馈电线、牵引接触网和回流线等组成。牵引网系统的馈电方式有架空接触网和接触轨两种方式。接触轨仅用于地铁与城市轻轨,架空式接触网除地铁外还用于铁路干线、工矿、城市地面等。 1.1 架空式接触网 架空式接触网的悬挂类型大致分为三种:简单悬挂,链形悬挂,刚性悬挂,地面架空式。不同类型的悬挂方式其电缆粗细、条数、力都不一样。架空线的悬挂方式,要根据架线区的列车速度、电流容量等输送条件以及架设环境进行综合勘察来决定。

1.1.1 简单悬挂 简单悬挂只有接触线和一根架空地线,支柱安装负荷较轻,但是驰度大,弹性不均匀,接触网取流效果差,车辆速度受到限制,为改善弹性差的状况,大多会采用在悬挂点处增加一个倒Y形的弹性吊索,称为弹性简单悬挂,同样为改善驰度大的状况,常采用加装补偿装置的措施,称为带补偿的弹性简单接触悬挂。由于简单悬挂方式建造费用低,施工方便维修简单,城市电车或轻轨往往采用这种悬挂方式。地铁为了减少隧道净空,采用以弹性支座或弓形腕臂作支持部件的简单弹性悬挂。 1.1.2 链形悬挂 链形悬挂是指接触线通过吊弦悬挂到承利索上的悬挂。链形悬挂承力索悬挂于支柱的支持装置上接触线通过吊弦悬挂在承力索上,使接触线增加了悬挂点,调节吊弦可以使整个跨距接触线对轨面保持一致高度,接触网弹性均匀。由于接触线是悬挂在承力索上的,因而基本上消除了悬挂点处的硬点,使悬挂线的弹性在整个跨度都比较均匀。链形悬挂比简单悬挂性能好得多,但结构复杂、投

《轨道交通架空刚性接触网系统技术标准》条文说明

广东省标准 轨道交通架空刚性接触网系统 技术标准 DBJ/T15―XX―2020 条文说明

目次 3设计技术要求 (74) 3.1.基础数据 (74) 3.2.弓网相互作用 (74) 3.3.支持、定位与接触悬挂 (75) 3.4.绝缘、接地与防雷 (75) 3.5.平面布置 (75) 3.6.结构设计 (76) 3.7.设计提交文件 (76) 4零部件技术要求与检验 (77) 4.2.技术要求 (77)

3设计技术要求 3.1基础数据 3.1.1-3.1.6 设计的基础数据由建设方提供。3.1.1-3.1.5中所规定的数据类型在考虑设计输入需求并参照GB/T 32578-2016后给出。 3.1.6 由于线路的行车密度不同,按照年限规定接触网寿命不合理,根据接触网的使用率(弓架次)来定义,更为合理。具体算法如下: 按照30年核算计算弓架次。 交流系统取流量小,采用单弓,线路长行车间距大。因此,按照30(年)X 365(天)X18(小时)X20(3分钟一趟)=394.2万次,取400万次。 直流系统取流量大,多采用双弓,线路短行车间距小,按照30(年)X 365(天)X18(小时)X30(3分钟一趟)X 2(双弓)=1182.6万次,取1200万次。 3.2弓网相互作用 3.2.1 《铁路设施.电流采集系统.受电弓和架空接触线之间动态相互作用模拟的验证》EN 50318-2018中的适用范围覆盖了刚性网和柔性网,并给出了刚性网仿真数学模型。目前国内对应的标准GB/T 32591-2016中,未包含刚性网部分,因此,此处参照欧标。 3.2.3 参考《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电力牵引架空接触网》GB/T 32578-2016以及《铁路应用电流采集系统之间交互作用的技术标准受电弓与架空接触线》IEC 62486-2017中相关条款,弓网动态接触力指标是保证弓网可靠受流的必要条件,应首先通过弓网动态仿真方法进行预测,再通过弓网检测手段进行验证。 3.2.4-3.2.7 弓网动态接触力包含受电弓平均接触力与弓网动应力,其中受电弓平均接触力包含弓网静态接触力与空气动力。参考《铁路应用电流采集系统之间交互作用的技术标准受电弓与架空接触线》IEC 62486-2017中相关条款。 3.2.8参照《铁路应用电流采集系统之间交互作用的技术标准受电弓与架空接触线》IEC 62486-2017中相关的国际条款,未参照中国的特殊条款,原因是:。研究表明,大电流下的电弧产生的热侵蚀对弓网系统有损害,而小电流下的电弧对维持取流有益处,此处规定超过电流标称值30%才统计,意为只统计对弓网系统有害的电弧。因此,在此方法下,单次燃弧时间和测试总时间均为受电弓取流量超过标称值30%时的统计量,燃弧率为0.1%。 3.3支持、定位与接触悬挂 3.3.1 架空刚性接触网系统具有净空小,零部件少、可靠性高等优点,主要应用于隧道内,因此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区间和地下车站。 3.3.2 垂直悬吊式结构主要应用于直流系统中,水平悬挂式结构主要应用于交流系统中。 3.3.4 悬挂点载荷计算应按照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中规定,考虑永久荷载(系统自重)、可变荷载(施工人员的重量)和偶然荷载(相邻悬挂点失效),刚性网不存在承载施工人员重量的情况,因此不考虑可变荷载。 3.3.5 铜银合金接触线具有低接触电阻、耐高温,耐磨耗和抗拉强度高等优势,适合作为电接触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电气化轨道交通项目中,且由于目前刚性网常见异常磨耗多由于弓网接口载流能力不够造成的电弧引起的电气磨耗,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是目前接触线材料的较优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