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广电行业节目的制播分离模式

浅谈中国广电行业节目的制播分离模式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外广电行业制播分离模式的分析,针对我国目前广电行业

制播分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民营制作公司在外包节目中所面临的困惑,提出在中

国实行制播分离的可行性及措施,并为民营制作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可借鉴

的经验。

【关键词】制播分离民营制作公司外包节目节目形态

制播分离这一概念最早是起源于英国的,即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

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美英包括欧洲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制播分

离的节目模式上起步较早,而亚洲的日本韩国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中国对于

制播分离的发展虽然起步不晚,但却一直是停留在计划层面,真正实施的并不多。本文尝试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考察来分析中国制播分离的现状,重点在于探讨中

国实行制播分离的必要性及出路。

一.国外广播电视对于制播分离的探索

在美国,由于其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广播电视在其发展伊始便建立了商

业化的运作模式。由于广播电视性质的私有化,加之市场化浪潮加快,美国广播

电视节目从一开始发展便注重节目形态的多样化。美国电视节目的供应来源主要

有三类:电视网(电视网,有线电视网包括卫星频道传送网)节目,辛迪加(即

节目销售和发行公司)节目和地方制作的节目。其中地方制作的和广播电视网播

过的节目都可能进入辛迪加。活跃在美国电视节目市场,起枢纽与核心作用的,

是电视节目辛迪加。由于美国电视私有商营的性质,除了新闻节目实行制播合一外,其他节目电视节目基本实行都是制播分离。如迪斯尼公司为美国广播公司制

作的迪斯尼乐园就是直播分离的典范,它的成功不仅为美国广播公司带来了良好

的经济效益,而且也维迪斯尼公司带来了相关的商业链条利益,可谓一箭双雕。

因此,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的制播分离是做的相当好的,值得其他国家在这方

面去思考和借鉴。

而英国和欧洲大部分国家由于广播电视体制实行的是公私合营的性质,因此

英国的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明显表现出公共服务的特征,由英国广播公司提供所有

的费用,而作为制作商不承担制作节目的成本风险,但也不享受节目播出后的高

额收益。从英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来看,英国电视节目的制播分离较美国来看

相对平稳,英国广电业的制播关系大致经历了从制播合一到制播分离的引入与确

立再到制播分离深化三个阶段,可以说英国对于广电业的制播分离还是相当谨慎的。

二、如何在中国推行制播分离?

面对近几年我国广电行业的制播分离的众多问题,首先我们依然要加强电台

电视台的造血功能,除了新闻节目制播合一外,电台电视台应选择提升自身品牌

的王牌栏目来立台,“电视台要从为播出而制作节目转变为为市场而制作节目”(《西部电视》2013年第一期《电视节目创新的现状,困局及其策略》周郑丽),电台电视台要充分考虑受众对节目的品味与追求,引进市场运作机制,集

中主要人力,物力资源做出自己最有特色的王牌栏目。如央视投入一定成本所制

作的《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不仅赢得了国内观众的一致好评,在国际上也创

造了很好的商业利润。试看《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正是因为它

考虑到市场受众的需求,从市场需求来作为节目制作的前提而又不失高质量节目

品味,因此成绩斐然。

其次,对于民营制作公司的节目制作应有一定的标准,不能让哗众取宠或只

为博人眼球的低俗节目进入到公共资源频道,污染人们的视听环境。同时电台电

视台应与部分民营制作公司共同合作来制作节目,并引导民营制作公司在节目制

作过程中的品牌化意识,节目不能过于阳春白雪也不能太下里巴人。如《中国好

声音》是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节目,虽然它模仿的是荷兰节目《荷兰之声》,但它的制作无疑是成功的,该节目一改

过去选秀节目以炒作,毒舌,绯闻为卖点,而以正面,励志的态度去选拔最佳歌

唱家,让人耳目一新。

再次,在我国要实行制播分离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运行体制应进行一定的改革:第一,制播分离的实施必将导致媒体的管理者的管理工作相应减少,此时管

理者应调整心态,不能因触及到部分小团体利益而消极对待制播分离的推行;第二,管理内容将发生很大变化,媒体管理者把除新闻时事,现场直播等节目以外

的大部分节目的生产制作都交给了民营制作公司来做,如电视剧的生产制作以及

娱乐节目,纪录片等,而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者最终将以时事等各类新闻为重点

和中心。还有就是对于实时直播分离后将使广播电视传统的管理机制面对诸多难题,如对于冗编人员的分流问题,工资福利问题都需要管理机制做出必要改变,

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管理模式,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最后,政府还应制定相关的行业政策,大力扶持民营制作公司,为民营制作

公司同电台电视台提供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为广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竞

争的法制环境。目前中国的民营制作公司一面要承担制作节目的高成本,怕亏本

风险,一面又要受政策的诸多限制,很难伸开拳脚去大力发展。我国特有的政治

经济体制使得制播分离陷入困境,而参照国外在制播分离的经验中,以英国为代

表的欧美国家对于制播分离的探索对我国这方面的发展很有借鉴之处。未来在我

国广电行业的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之较健全的政策法

规的出台,我国广电行业的制播分离必会走出自己的特色,民营制作公司与广电

行业的适时合作会让我国广电节目的制作与播出与世界更加接轨,把我国文化产

业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作者简介:刘娜(1981 4--)女新闻学专业西北政法大学2014级研究生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探究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探究 摘要:在当前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也面临 转型升级的压力。其中,广播电视制播分离作为新的发展模式已被广电行业所认可。本文以广播电视制播分离为背景,分析该概念的定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旨在促进广播电视行业良性发展,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品 质和吸引力,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 关键词: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服务质量;竞争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 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1]。该制度的意义在于将 广电企业的运营和节目制作两个职能分开,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行业创新、提高节目质量等方面的不断提升。 一、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意义 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是指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两个环节分离开来,由不 同的机构或企业负责。这种模式已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提高广播电 视行业竞争力、服务水平和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制播分离首先有助于提高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力。传统广播电视行业中,制 作和播出通常由同一家机构或企业完成,容易导致垄断和缺乏竞争。通过制播分离,可以促进市场竞争,推动各家机构或企业更注重节目制作和播出方面的效率 与质量,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其次,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可以提升行业的服务水平。分离节目制作和播出可 让专业的制作公司或机构更加专注于节目制作,加强节目的质量和创新性;而播 出机构则可着重于服务质量,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和服务,提高整个行业 的服务水平。

此外,广播电视制播分离还可以促进产业升级。传统广播电视行业中,由于 制作和播出环节的耦合,整个行业缺乏创新和变革[3]。然而,制播分离可以让专 业的制作公司或机构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整个行业的产业升级。 最后,国内外的经验和案例也证明了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意义。例如,日本、韩国等国家已实现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并取得良好成效。在中国,一些区域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开始尝试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现状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制播分离已经开始逐步推进。但是,由于历史原 因和体制机制的限制,制播分离在我国的实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政策法规方面,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如《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 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管理办法》等,明确要求广播电 视行业实行制播分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政策执行不到位,制播分离仍 然存在很多困难和阻碍。 在机构设置方面。在传统模式下,广播电视行业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主要 以“大台”为核心,制作和播出环节由同一家机构或企业完成[2]。而在制播分离 模式下,需要对机构进行重新划分和人员配备进行调整。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这种改革面临着很大的阻力和难度。 在人才培养方面。在传统模式下,广播电视行业的人才培养主要以“大台” 为基础,缺乏多元化和专业化。而在制播分离模式下,需要有更加专业化和多元 化的人才队伍来支撑节目制作和播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人才培养机制 的不完善和资源配置的不足,广播电视行业的人才培养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除 此之外,广电行业的传统观念和体制惯性也是制播分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 传统模式下,广电行业的制作和播出环节紧密耦合,难以割裂。而在制播分离模 式下,需要对传统观念进行改变和体制进行重构,这也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浅谈中国广电行业节目的制播分离模式

浅谈中国广电行业节目的制播分离模式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外广电行业制播分离模式的分析,针对我国目前广电行业 制播分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民营制作公司在外包节目中所面临的困惑,提出在中 国实行制播分离的可行性及措施,并为民营制作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可借鉴 的经验。 【关键词】制播分离民营制作公司外包节目节目形态 制播分离这一概念最早是起源于英国的,即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 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美英包括欧洲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制播分 离的节目模式上起步较早,而亚洲的日本韩国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中国对于 制播分离的发展虽然起步不晚,但却一直是停留在计划层面,真正实施的并不多。本文尝试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考察来分析中国制播分离的现状,重点在于探讨中 国实行制播分离的必要性及出路。 一.国外广播电视对于制播分离的探索 在美国,由于其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广播电视在其发展伊始便建立了商 业化的运作模式。由于广播电视性质的私有化,加之市场化浪潮加快,美国广播 电视节目从一开始发展便注重节目形态的多样化。美国电视节目的供应来源主要 有三类:电视网(电视网,有线电视网包括卫星频道传送网)节目,辛迪加(即 节目销售和发行公司)节目和地方制作的节目。其中地方制作的和广播电视网播 过的节目都可能进入辛迪加。活跃在美国电视节目市场,起枢纽与核心作用的, 是电视节目辛迪加。由于美国电视私有商营的性质,除了新闻节目实行制播合一外,其他节目电视节目基本实行都是制播分离。如迪斯尼公司为美国广播公司制 作的迪斯尼乐园就是直播分离的典范,它的成功不仅为美国广播公司带来了良好 的经济效益,而且也维迪斯尼公司带来了相关的商业链条利益,可谓一箭双雕。 因此,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的制播分离是做的相当好的,值得其他国家在这方 面去思考和借鉴。 而英国和欧洲大部分国家由于广播电视体制实行的是公私合营的性质,因此 英国的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明显表现出公共服务的特征,由英国广播公司提供所有 的费用,而作为制作商不承担制作节目的成本风险,但也不享受节目播出后的高 额收益。从英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来看,英国电视节目的制播分离较美国来看 相对平稳,英国广电业的制播关系大致经历了从制播合一到制播分离的引入与确 立再到制播分离深化三个阶段,可以说英国对于广电业的制播分离还是相当谨慎的。 二、如何在中国推行制播分离? 面对近几年我国广电行业的制播分离的众多问题,首先我们依然要加强电台 电视台的造血功能,除了新闻节目制播合一外,电台电视台应选择提升自身品牌 的王牌栏目来立台,“电视台要从为播出而制作节目转变为为市场而制作节目”(《西部电视》2013年第一期《电视节目创新的现状,困局及其策略》周郑丽),电台电视台要充分考虑受众对节目的品味与追求,引进市场运作机制,集 中主要人力,物力资源做出自己最有特色的王牌栏目。如央视投入一定成本所制 作的《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不仅赢得了国内观众的一致好评,在国际上也创 造了很好的商业利润。试看《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正是因为它 考虑到市场受众的需求,从市场需求来作为节目制作的前提而又不失高质量节目 品味,因此成绩斐然。

深入剖析广播电视的制播分离

深入剖析广播电视的制播分离 [作者: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李新] 一重新认识制播分离 制播分离是最近几年来广播和电视行业的热点话题,理论界希望通过制播分离的推行,即通过市场之路做大做强中国的媒体,从而形成跟国外传媒竞争的实力;全社会也对制播分离寄予厚望,希望制播分离能克服广播电视自身的体制缺陷,产出更多的好节目。总之,制播分离被期望成解决广播电视目前存在问题的灵丹妙药! 而我国广播电视界制播分离的推行却曲曲折折,近几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实质性的进展十分有限,原因在于制播分离涉及的问题十分复杂!广电行业内部对制播分离也存有广泛的曲解和争论,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全新思考,重新认识制播分离: 1. 什么是制播分离 制播分离是指将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生产剥离出去,由社会上的其它实体完成,电台电视台通过购买社会上的节目或开放时段完成播出,即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社会化生产和全面流通。 2. 为什么需要制播分离 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一直施行采编播一体化的生产模式,节目由自己生产自己播出,缺乏竞争机制,人员十分臃肿,个别员工甚至一年就只搞几个节目或办一台晚会,这种制播合一、吃大锅饭式的运行机制严重限制了节目的发展,造成了电视台电台效率低下,运作成本高昂。 而人民群众对电视和广播的节目需求越来越高,在目前体制下,广播和电视精品节目少,整体节目水平长时间在低水平上重复运转!迫切需要广开渠道,拓宽节目生产平台,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即实施制播分离来生产丰富多彩的节目。 可见制播分离有两大意义:第一推动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第二聚集社会力量为观众生产丰富精彩的节目。

3. 制播分离的影响 制播分离对社会经济也将产生广泛影响,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制播分离的实施是在培育我国广播电视之外的节目内容生产产业,使之逐步成熟壮大,形成产业链;其二,对市场来讲,施行制播分离是广播和电视产业化的标志,必然给资本市场带来众多较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促进资本和产权的整合,也必将促进节目交易市场的繁荣兴旺;其三,对电视台电台来讲,施行制播分离意味着全台的运作转移到以市场为中心,走在前列的广电媒体将会通过体制创新和市场的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有机会发展壮大为世界广播电视的巨人,赢得与国外传媒抗衡的实力。 4. 制播分离的模式 制播分离内涵丰富,包涵多种模式,在推行初期和后期往往采用不同的模式,以便于循序渐进地推进,笔者按自己的理解将这些模式归纳如下: (1)完全分离 除了新闻类节目以外,所有节目都社会化生产,电台电视台对各栏目实施全成本核算,栏目完全按照市场化运做。广播电视台通过选购节目完成播出,制作公司通过卖出节目或租赁时段获取利润。 (2)部分分离 新闻、政论性等敏感节目和重点节目自行生产,部分娱乐、影视、文艺、消费类节目择优向外购买,电台电视台对部分栏目和外购节目实施全成本核算,另有部分栏目实施准成本核算。 (3)形式分离

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研究综述

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研究综述 一制播分离(Commission)的两种范式: 1 物质技术上:直播改为录播和录播与直播相结合的混播形式,实现了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与播出过程的分离。 2 经营机制上:从结构体系和经济机制上把制作节目和播出节目的运作环节区分开来,实现基础设施播控、节目编排经营、影视产品生产流程的各自独立。 二概念: 1 本意: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制作。 2 陆地:电视节目的策划、投(筹)资、制作、审查、购买和播出等各个环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没有任何市场交易以外关系的法人主体分别完成的运作体制。 3 顾宜凡: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从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中以某种形式分离出来的一种市场化导向的节目交易机制。 4 李亦仁:(1)广义:电视节目由社会上独立的节目制作公司自主制作,然后将节目推向市场销售;电视台根据自己的需要,到节目市场上自由选购节目,供播出用;制作方通过向电视台提供节目来换取广告时间,经营广告时间以赢得利润;电视台负责终审把关和播出。(2)狭义:电视台内部将节目制作部门独立或相对独立地分离出来,实行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自主运作,完成电视台指定节目的生产任务。 5 “制播分离指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通过某种节目交易机制,从外部制作机构获得节目,或者将本机构制作的节目分离出去的一种运作体制。” 三核心:宣传权的整合与分解――制作权、覆盖权与播出权三权合一还是三权分立 1 改革电视传媒产品的终端形态 2 改革电视行业生产产品机制和流程 四大事年表: 1 1996-2000年,电视业强化管理阶段 1996年,“制播分离”概念首次被我国电视行业指出。 2 2001年至今,整体转型阶段 2009年,上海文广率先进行制播分离改革

制播分离改革和节目子公司运营模式

制播分离改革及节目公司的运作模式 广电传媒制播分离,是指在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的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由不同的单位负责。在制播分离的体制下,电视台不再负责一般节目的制作,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节目的编排和播出上。 我国的“制播分离”是近年来广电媒体内部机制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制播分离”或许是解决国内广播电视存在问题的一种可行方式。在我国传统体制和国情下,广播电视长期施行采、编、播一体化的生产模式,节目由自己生产自己播出,这有利于电视台将制作队伍、设备快速调配起来,整合全台资源,围绕某一主题需要综合快速播报,有利于宣传导向和舆论控制力。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电视台内部缺乏竞争机制,编播人员队伍繁杂臃肿,这种制播合一的运行机制严重限制了节目的发展,造成了电台电视台专业化水平低下、节目质量低下、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国内电视行业播出平台和节目制作机构间业务往来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委托制作模式。委托制作主要是指在电视台策划、投资并拥有节目版权的前提下,将节目制作业务委托给外部制作机构或独立制片人完成。中央电视台根据不同节目内容的制作需要,接受委托的节目制作单位既有下属单位和制作公司,也有其他电视台和社会制片公司。例如,中央电视台提供经费委托科影厂制作《科技博览》和《科教片之窗》栏目,委托新影厂制作《世纪回眸》和《纪录片之窗》栏

目;《科技之光》栏目委托武汉电视台制作,中央台按市场价格支付制作经费,这些节目最终版权归电视台所有。 第二,合作制作模式。合作制作是指由电视台和社会制作机构共同策划、共同投资、联合制作节目并分享节目版权的操作模式。电视台可以投入部分节目制作经费,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广告时段由合作方经营,双方共同对节目进行审查后播出。例如江西电视台与外部制作公司合作拍摄电视剧《地上地下》;中央台与国家科技部合作制作的《星火科技》、与国家计生委制作的《中国人口》、与国家民委合作的《中华民族》等。近年来,随着社会制作机构的发展,他们与电视台之间所进行的合作也越来越多,比如北京电视台播出的《每日文化播报》、《环球影视》等栏目。《每日文化播报》由北京欢乐传媒文化公司制作,每年向北京电视台上缴一定的节目播出经费,北京电视台将《每日文化播报》的栏目广告经营权委托给欢乐传媒公司经营。北京电视台派制片人、主编、主持人参与节目的策划,审查和制作,其他节目制作人员均属于欢乐传媒公司。北京电视台和欢乐传媒公司共同拥有在北京的播出版权,发行权则属于欢乐传媒公司。 第三,市场交易模式。市场交易是指由节目制作机构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和策划,确定节目内容、风格、制作节目并拥有节目版权,电视台通过购买得到节目播出权,支出方式可以是现金支付或者以贴片广告补偿。在委托制作和合作制作模式中,往往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电视台特定的节目需求,因此节目供给大多是一对一的关系。而在市场交易的方式中,节目制作机构为了充分利用节目资源,提高投入

未来电视广播制播分离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

未来电视广播制播分离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 享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行业也在不断变革与挑战中前行。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电视广播制播分离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本文将分享一些未来电视广播制播分离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以期 对该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案例分享 1. CCTV 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是一个成功实施电视广播制播分离的案例。CCTV在过去的几年里,逐步将广播和电视制播的职能分离开来。他们成立了专门的广播体制,用于广播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同时还设 立了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的部门。这种分离使得CCTV能够更好地满 足不同媒体类型的需求,提高了节目质量和播出效率。 2. BBC 英国广播公司(BBC)也是一个成功应用电视广播制播分离的案例。BBC通过组建独立的广播和电视部门,分别负责广播和电视节目的制 作和播出。这种分离模式让BBC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媒体环境下 的需求,提供更多元化的内容,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二、经验分享 1. 独立管理

电视广播制播分离的关键是独立的管理。每个部门应该有自己的团 队和资源,负责不同媒体类型的节目制作和播出。通过独立管理,可 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节目质量。 2. 资源整合 尽管进行了制播分离,但广播和电视仍然有许多相同的资源。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需要进行资源整合。通过资源整合,可以 提高内容的质量和创新,减少成本,提高效益。 3. 多样化的内容 广播和电视是不同的媒体形式,观众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在进行 制播分离时,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内容。通过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和观 众的需求来创作节目,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提升市场占有率。 4. 技术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视广播制播分离也应紧跟技术的发展。利 用新技术,例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可以为节目制作和播出带来 更多创新的可能性,提升观众体验。 综上所述,电视广播制播分离是未来广播电视行业的一种趋势和重 要发展方向。通过以下成功案例和经验分享,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广播 制播分离的好处和潜力。希望上述的案例和经验对广播电视行业的相 关从业人员有所启发,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精彩。

制播分离为电视台提供更灵活多样化的节目供给模式

制播分离为电视台提供更灵活多样化的节目 供给模式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电视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久远以来,电视台主导着节目的制作、播出和传播,而观众的选择则相对有限,只能按照电视台的安排来看节目。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用户 需求的多样化,制播分离的模式应运而生,为电视台提供了更灵活多 样化的节目供给途径。 制播分离,顾名思义,是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进行分离。这一模式 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传统电视台对节目的垄断控制,也让节目创作者 和制作公司通过互联网等渠道,直接将优质内容呈现给观众。这种分 离模式的出现,使得节目供给的形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机播出,而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设备进行观看,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 电视等。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间选择,自由地观看自己感兴 趣的节目,大大提升了观众的选择权和观看体验。 制播分离模式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为电视台提供了更多的节目资源。在传统模式下,电视台需要自行承担节目的制作和播出,面临着 时间和经费等方面的限制。而制播分离后,电视台可以通过购买、合作、订阅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优质节目资源,丰富了自身的节目库。电 视台可以根据自己的调查研究和观众反馈,挑选适合自己频道类型和 观众口味的节目,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内容选择。这种供给模式的变化,也为电视台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收益来源。

制播分离模式虽然给电视台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但也面临着 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节目的质量和内容的选择成为了重中之重。 电视台需要通过严格的筛选和评估,确保选购的节目质量过硬,符合 观众的口味和需求。此外,制播分离后,电视台需要与不同的制作公司、内容提供商进行合作,这就需要电视台具备更强的谈判和协调能力,以确保各方的共同利益。 另外,制播分离模式也给广告代理商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模式下,广告商可以通过电视台投放广告,实现品牌宣传和产品推广。然而, 在制播分离后,观众可以自由选择和跳过广告,广告效果可能会受到 一定影响。广告代理商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和环境,寻求更加创新和差 异化的广告投放方式,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 总之,制播分离为电视台提供了更灵活多样化的节目供给模式。通 过这种模式,观众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节目,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 时间进行观看。对于电视台来说,可以更为轻松地获取和选择节目资源,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节目内容。当然,这也给电视台和广告代理商 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挑战。未来,随着技术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制播分 离模式将会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为观众和电视台带来更好的节目供给 体验。

漫谈广电制播分离-精选资料

漫谈广电制播分离 广电制播分离电视媒体节目生产 中国广电呼吁制播分离有好多个年头了,现在又掀起了一个高潮,下面是我个人对目前中国广电现状下制播分离的一些观察与思考。 一、节目制作公司如何应对政策风险 由于国家对媒体播出的导向控制,使许多节目制作单位面临政策风险,如前几年热播的涉案剧,国家考虑对未成年人的影响,需要放到非黄时间播出,那么制作公司大量制作的涉案剧就存在了风险,因为从黄金时间放到非黄时间,销售价格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最大限度地降低政策风险,保证政策的稳定,是推行制播分离的关键。 二、媒体播出机构如何筑建应急姿态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电视媒体,对社会的责任态度很重要。因此,制播分离后,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姿态和应急能力,仍是一个国有媒体责任化的重要指标。可以这么评价,社会主义国家媒体对突发事态的积极应变态度,有三点比较关键:其一,媒体对突发事件的等待机制;其二,媒体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利益态度;其三,是媒体节目制作体系的反应能力。如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湖南广电集团反应迅速,地震发生三天后,旗下媒体迅速集结,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共推出抗震主题节目21个。但如果制

播分离后,媒体怎样保障应急体系,怎样体现媒体社会责任,是制播双方需积极思考的。 三、制播分离后如何应对频道专业化定位 目前,频道的专业化定位是电视频道市场化的关键,但制播分离后,势必会出现节目市场供应不均衡,与频道对接欠专业等问题。如市场看好的优势资源,大多数的制作单位会跟进;而市场上不太走俏的资源(如老年节目),就会少有制作单位问津,以至出现热资源供大于求,而冷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另外,以往各台播出节目是由自己的生产团队统筹生产,那么风格和走向都会保持一致。制播分离后,如果多个团队(公司)构成一个频道内容,那么这个频道风格难以把握,如果制作单位靠拢某一频道的风格,那么这个制作单位的产品就难以销到其他频道。 四、如何解决节目生产市场化下的质量要求 在我国,总的来说电视节目生产方式还不稳定,节目生产体系还不健全。如国外,大部分节目公司人力和物力配置都非常简单,大都只有一个总裁、一个财务和若干项目负责人,一旦有了业务,项目负责人可选择导演(工作室)、摄影公司、艺员公司等进行合作。但在我国,大部分制作公司是大而全的设置,导演、编剧甚至场地。所以,导致许多制作公司(特别是生产栏目的公司)把降低成本看成赢利的途径,故制播分离的节目得不到较好的质量和投入,社会化节目生产体系的不健全是关键。 五、我国广电行业目前制播分离的大致分类

制播分离对电视台节目创新的影响与启示省级经验分享与借鉴的前瞻性总结与创新实践的新思路与新策略

制播分离对电视台节目创新的影响与启示省级经验分享与借鉴的前瞻性总结与创新实践 的新思路与新策略 制播分离对电视台节目创新的影响与启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体技术的进步,电视节目创新成为影 视行业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在这个背景下,制播分离已经成为一种新 的策略和模式,不仅对电视台的节目创新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 给予我们一些启示,这对于省级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经验分享和借鉴具 有一定的前瞻性总结和创新实践的新思路和新策略。 首先,制播分离在电视台节目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模式下,电视台通常将制作和播出两个环节集中在一起,这限制了节目创新的 空间和发展。而制播分离则将制作和播出分开处理,通过专业的制作 公司与电视台合作,提高了节目创作的灵活性和专业性。制作公司具 备更多的专业技术和创意资源,能够为电视台带来更多优质的节目内容。电视台则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节目宣传、播出以及观 众互动等环节中,有效提高了节目的质量和观众的参与度。 其次,制播分离在电视台节目创新中带来了一些启示。通过与制作 公司的合作,电视台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创意和资源,同时也能够了 解市场和观众的需求。制作公司与电视台之间的合作可以形成良好的 互动机制,使节目的创新更加符合观众的口味和需求。这一点对于省 级电视台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省级电视台在面对多样化的地域文化和

观众口味时,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以提供更加贴近观众的节目内容。 同时,制播分离的模式也为电视台节目创新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策略。通过与制作公司的合作,电视台可以尝试更多新颖的创作方式和形式,例如打造各类综艺节目、探索新的节目主题和风格等。制作公司能够提供更多的专业指导和创意支持,为电视台带来更多可能的节目选择。在这个过程中,电视台需要敢于创新、勇于尝试,不拘泥于传统的节目模式和观念,以满足观众多变的需求。 总的来说,制播分离对电视台节目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给予了一些重要启示。省级电视台可以通过借鉴和吸取这些经验,进一步加强与制作公司的合作,提高节目的创新与质量,同时也要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反馈,以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和改革,电视节目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期待制播分离模式下的电视台节目创新,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多元的节目内容。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谈-最新文档资料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谈 所谓制播分离,是指在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的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由不同的单位负责的管理制度。[1]如今“制播分离”这个词汇在业界已经变得耳熟能详,应该说国家对于广播电视业这项改革的推行一直在进行中。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牛刀小试,允许一些电视台把电视剧交由社会专门的制作公司制作,到90年代国办发【1999】 82 号文件提出“网台分营”的要求,再到2005年1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2006年广播影视工作要点》中提出,“除新闻类、社会访谈类节目外,文艺、体育、科技类节目等可逐步实行制播分离”,之后在2003 年12月30日,国家广电总局在《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中又一次提出“制播分离”和“电视产业化”的概念,而直到2009 年8 月,广电总局 66 号文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这才算真正的为制播分离提供了政策指引,“制播分离”由此变得名正言顺,正式进入主流话语体系,成为热门话题。 回首制播分离走过的20多年历程,时至今日,国家对于这项重大改革的意向和态度逐渐明晰,而各级广播电视机构也在政策的号召和指引下进行着种种改制改组,其中有成功的,但也不乏失败或者是无所作为草草了事的。因此,总结三十多年来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应该可以对我国广电产业

发展大有裨益。 一、体制内改建机构与广电母体履足差肩 处在改革发展前沿的上海最早启用了内生型治理机构改革,这个改革的最主要方式就是“体内制播拆分”。2009年10月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一分为二,新闻集团的播出资源和涉及新闻制作的部门被纳入新成立的上海广播电视台,而其他允许制播分离的节目制作和广告业务则被纳入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不可否认这种改革确实给整个上海的广电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气和活力,也成为众多电视台模仿的对象,可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台属、台控、台管”的东方传媒却像是戴着镣铐的舞者,作为出资人的上海广播电视台不仅在行政管理上掌握着他的决策权和任免权等,而且在内容管理上具有最终的审核权,更有关系宣传导向和文化安全的重大决策的一票否决权。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体制内改建的所谓产业化运作机构与广电母体之间血脉相连,而前者则更多的像是迎风的风筝而不是翱翔的雄鹰,即使是紧随其后的湖南广电和它的芒果传媒XX公司依然更多的是资产业务的“嫁接”,芒果传媒也尚未进入实质化运转阶段,治理结构也并未组建到位。而正是这种一衣带水的关系也使得广电系统内的腐败案件屡有发生。 重庆电视台原台长李晓枫曾获“中国十大创新英才奖”,并获得各类闪光头衔,也是最先尝试制播分离改革的一个名人,从重庆实业公司到重庆传媒,在主持电视台“制播分离”的改革

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背景、探索及思考-以上海广播电视台为例

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背景、探索及思考以上海广播电视台为例

广播电视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阶段,制播分离是广电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广电业未来的发展。研究当下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具体实施,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可以廓清相关问题,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意见,为广播电视台运营提供模式选择和对策建议,为广播电视公益事业和经营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009年10月21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原SMG)分拆成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上海作为中国最大、在国际国内都最有影响的城市之一,上海广播电视发展收入又在全国名列前茅,因此它的举动及制播分离的实施无疑具有更大的示范性意义,对全国都具有标杆性的作用和影响。总结我国第一家获得广电总局批准推进制播分离改革、标志着全国广电系统制播分离的大幕正式拉开的广播电视台一年来的运作与发展,不但能够廓清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问题与成就,也可以给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启发和借鉴。 一制播分离的内涵 “制播分离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质量,降低节目成本,丰富节目内容,转换运营机制,增强发展活力,调动社会力量制作节目,改变各台自制自播节目的模式。”可以说,制播分离的提出及其实施都是为了搞活广播电视的经营机制,使其在新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厘清和了解制播分离的内涵、背景及其实施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实行制播分离,是我国广播电视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国内对制播分离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制播分离是在电视节目的生产过程中将制作和播出完全分离,电视台不负责节目制作,只负责节目的购买、编排和播出。另一种观点则从这一词汇的源头寻找依据,制播分离这一概念是对英文Commission的翻译,该词原意为“委托制作”,是指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因而所谓的制播分离是指电台、电视台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社会公司来制作。 尽管两种观点存在差异,但是都强调了节目市场化运作的重要性,因此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制播分离,是指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从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中以某种形式分离出来的一种市场化导向的节目交易机制”。这一说法切中了制播分离的本质内涵。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决定

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五个层级

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五个层级

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五个层级 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理念已经随着丰富的实践和不断的探索,成为业界的共识。本文将我国电视节目制播分离分为五个层级加以论述。 第一层级:以节目为依托的制播分离 这个层级是指电视节目的市场化和公司化运作。其具体运作模式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外部采购、委托制作、联合制作三种。 外部采购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采购电视节目形态版权,然后进行本土化改造;二是社会影视公司独立投资,确定选题并制作节目,电视台或广播电视台(以下统称“电视台”)向其选购节目,双方是单纯的买卖交易关系。 委托制作是指电视台参与投资和选题甄选,委托节目制作公司制作节目,电视台独享版权,或与节目制作公司共享版权。目前委托制作的节目主要是电视剧、综艺、谈话、音乐、体育、生

活和益智等意识形态属性偏弱而产业属性较强的节目。中央电视台较早地进行了以委托制作为主要运作方式的制播分离改革尝试,先后成立了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视体育推广公司、央视动画公司等,在影视剧制作、海外市场推广、体育节目和赛事的市场化运作、动画节目制作等方面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 联合制作是指在牢牢把握节目生产链条上游的策划主导权和下游的终审决定权的前提下,实施节目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采取社会融资方式的一种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模式。目前全国许多电视台都采用这种模式,推出了一大批品牌节目和栏目。 第二层级:以内部机构为依托的制播分离 这个层级是指电视台内部机构的公司化和市场化运作。 2003年,天津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开始进行内部机制改革,突破了原有体制,实现了完

全的企业化运作。公司与天津电视台彻底脱钩后,原电视剧制作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取消职级,从原事业身份转为企业身份,实行企业化管理,开始走全面与市场接轨的发展之路。2009年3月30日,天津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转企改制为天津电视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2006年6月,吉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组建了吉林省影视剧制作集团公司,将吉林电视台所属的影视剧制作和创作机构分离出来,纳入集团公司管理,全省相关影视剧制作机构成为其联合单位。政府授权集团公司经营国有资产,按市场规律自主经营。集团公司实行制片人制度,以项目运作效益决定酬劳,完成了在电视剧生产上的制播分离。 2007年3月18日,由原中央电视台青少年节目中心动画部整建制转制而成的央视动画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是中央电视台全面推进原创品牌动画创作、加强国际国内合作、整合多媒体多渠道资源,进而实现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运营的重要举措。

谈制播分离与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

谈制播分离与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 论制播分离与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 姓名:*** 学号:*********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 院系:艺术文化学院

论制播分离与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 制播分离,这个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与本世纪初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曾经备受业界关注的热点与重点问题。由于体制内缺乏改革动力,体制外难觅改革机遇,在历经了一场如火如荼的热议与鼓噪之后,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的尝试——制播分离归于沉寂。当前,在西方媒体的虎视眈眈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在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大进展、大繁荣的背景之下,制播分离带着我国传媒人对传媒业产业化的期待,再次被拉到台前,这次的制播分离将有着不一致以往的意义,而能否突破曾经的束缚与制约制播分离改革的障碍,将决定着这次改革是否能够完全、顺利。 目前我国电视传媒业面临的现状:内忧外患。一方面我国的广播电视长期施行采、编、播一体化的生产模式,节目自产自播,缺乏竞争机制,编播人员繁杂雍容,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尽管它很好的发挥了宣传教育的功能,但是这种制播合一的运行机制严格限制了电视传媒业的进展。电视传媒的其它功能如服务功能、娱乐功能都没有充分开发出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节目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但是在目前体制下,广播电视精品节目少,整体节目水平在较低层次上重复运转,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另一方面,国际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外传媒团体对我国庞大的传媒市场虎视眈眈,大有饿虎扑食之意。因此,再次掀起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的浪潮迫在眉睫! 制播分离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者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在我国市场化的背景下,制与播是否在形式上分开并不重要,“制播分离”改革的精髓是引进竞争

谈制播分离与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谈制播分离与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论制播分离与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姓名:王倩 学号:201014094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 院系:艺术文化学院 论制播分离与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 制播分离,这个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曾经备受业界关注的热点与重点问题。由于体制内缺乏改革动力,体制外难觅改革机遇,在历经了一场如火如荼的热议与鼓噪之后,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的尝试——制播分离归于沉寂。当前,在西方媒体的虎视眈眈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在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之下,制播分离带着我国传媒人对传媒业产业化的期待,再次被拉到台前,这次的制播分离将有着不同以往的意义,而能否突破曾经的束缚和制约制播分离改革的障碍,将决定着这次改革是否能够彻底、顺利。 目前我国电视传媒业面临的现状:内忧外患。一方面我国的广播电视长期施行采、编、播一体化的生产模式,节目自产自播,缺乏竞争机制,编播人员繁杂雍容,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虽然它很好的发挥了宣传教育的功能,但是这种制播合一的运行机制严格限制了电视传媒业的发展。电视传媒的其它功能如服务功能、娱乐功能都没有充分开发出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节目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但是在目前体制下,广播电视精品节目少,整体节目水平在较低层次上重复运转,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另一方面,国际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外传媒团体对我国庞大的传媒市场虎视眈眈,大有饿虎扑食之意。因此,再次掀起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的浪潮迫在眉睫! 制播分离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在我国市场化的背景下,制和播是否在形式上分开并不重要,“制播分离”改革的精髓是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