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项目评估

青藏铁路项目评估
青藏铁路项目评估

青藏铁路项目评估

青藏铁路项目评估

摘要: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我国的“江河源”,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高原自然环境特殊,生态系统脆弱,人口承载力有限。大量事实己经证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在青藏高原这种原始、独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态环境中修建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经过风风雨雨,社会各界对它的利弊分析不曾间断,主要表现在它的效益和风险评估。以上两个方面与现状进行分析,讨论青藏铁路的利弊问题。

关键词:利弊;青藏铁路;生态、社会环境破坏;多年冻土

1.建设项目评估的重要性

按照国家规定,对于大中型和限额以上项目及重要的小型项目,必须经有审批权的单位委托有资格的工程咨询单位进行评估论证。未经评估的建设项目,任何单位不准审批,更不准组织建设。

1.1建设项目评估的内容和特点

建设项目评估由建设项目投资部门或贷款机构依据国家、行业和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划、法规及参数,对上报的建设项目研究报告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即对拟建中的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及效益、费用进行的再评价过程。评估方面包括:必要性评估,建设条件和技术方案评估,投资估算与筹资方案评估,财务评估,国民经济评估,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评估,环境与生态影响评估,社会影响评估,综合评估。

2.青藏铁路的成就、破坏与补救措施

青藏铁路,改善西藏与区内外的经济交流。减少运输成本。促进旅游业为中心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西藏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缩小地区差异。促进西藏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为西藏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青藏铁路正常运营期间对沿线生态系统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较小,而施工期间的一次性干扰和破坏却是比较大的。给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对生物的活动迁徙带来一定的影响。

2.1青藏铁路介绍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有960公里的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其中550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冻土地带。其最高点位于海拔5072米,常年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垭口,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和“世界上最高的铁路”。修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入新世纪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

青藏铁路全部处于高原连续多年冻土区,为高原干寒气候,一年内冻结期长达7~8

个月,最大冻结深度5.0米;海拔高度在4500—5000米之间,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60%。高寒、缺氧、冻土、低气压是本工程自然条件的显著特点,高原生理、多年冻土、环境保护为建设过程中的三大难题。

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由于面临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狂风扰乱工作等几个世界性难题,在建设过程中创造出了许许多多国内外“第一”。冻土、高海拔段里程最长青藏铁路起自青海省西宁市,终抵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956

公里,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其最高点位在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高寒、缺氧、低压,加之坡度大、温差大、风沙多、雷电多等不利因素,给施工和运输带来巨大困难。当前,国内生产的铺轨机、架桥机和内燃机车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功率下降近一半,一般最大坡度适应能力为千分之十二,且因缺氧,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废气,造成环境污染。而青藏铁路设计最大坡度为千分之二十,恶劣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铁路铺架的一只“拦路虎”。地形,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形。气候,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分布十分显著。

2.2青藏铁路的成就

(1)占用土地资源方面。铁路交通是高效率、低消耗、低污染的运输体系。按“欧洲铁路用地只相当于同等运量的公路交通用地量的40%。即修筑铁路比同等运量的公路可节约60%的土地资源”推算,修建青藏铁路将比修建公路节约用地3000hm2以上。

(2)能源方面。铁路具有通过能力强、全天候、安全、快捷的特点,青藏铁路运营可明显分流公路运输承担的客货运输量。铁路运输单位能耗是汽车与航空运输的56.17%和

24.14%,因此用铁路替代可大大降低公路运输引起的燃料油的消耗量,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3)铁路运输较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单位能耗小,铁路运输完成同等运量将比公路、航空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约43.17%以上

(4)公路运输速度慢、运行时间长,产生大量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引起附近环境恶化,而青藏铁路运行速度快(速度100~140km/h),且列车污水及粪便将实行密闭收集、定点处理,全线固体废物实行分类收集、定点集中实行无害化处理,

(5)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与融合。青藏铁路深刻影响着以货运为主要构成的矿业经济的发展,势必带动和促进西藏地区矿产资源的区域新格局,两者良性互动,共同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6)加速提升了运力,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西藏过去年汽车运输能力约380万吨,青藏铁路拉萨货运站的设计运输能力为500万吨,这一单项运输能力是目前西藏全部汽车运输能力的1.3倍。因此青藏铁路的建成将使西藏运输能力得到跨越式提高。

(7)提高民族地区生活文化水平。青藏铁路的建成改变了当地运输条件,大量廉价消费品运到铁路沿线。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则会带动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

(8)高安全性。由于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条件,公路运输事故频发。铁路为出入青藏高原的旅客提供安全保证,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

(9)人文旅游,促进文化传播和交流。青藏铁路带来的除经济效益外,促进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不能忽略。其中拉萨成为2008大学生十大流行旅游城市之一,也可说明这点。

(10)加强民族团结。青藏铁路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民族间交流。因此社会效益明显。综上,青藏铁路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为明显的正的社会效益。其外部性为正,难以估算,但影响巨大且深远。

2.3青藏铁路的缺憾

(1)青藏铁路正常运营期间对沿线生态系统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较小,而施工期间的一次性干扰和破坏却是比较大的。给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对生物的活动迁徙带来一定的影响。

(2)噪声影响上,火车通过人口密集区会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一定影响。由于青藏铁路开通后列车运行相对数量少,且沿线大都人口密度小或为无人区,因此青藏铁路运行噪声不会给沿线居民带来明显影响,但仍对核心区、稀有濒危动物栖息地有一定负面影响

(3)青藏铁路经过地区大部分为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地带,修建时打破自然环境的原始状态,使湿地退化,地表植被被破坏。影响到水源涵养地的涵养功能,并对野生动物的迁徙和繁殖产生影响。综上,铁路设计、施工时的环保措施(设置野生动物通道、人工种草、建后植被移植回铺等),其负面影响也得以减小(98.17%的藏羚羊适应了野生动物通道,植被数量、种类一定程度内得到保持)。

2.4基于环境破坏的补救措施

(1)高原、高寒地表植被的保护:为了保护青藏高原特殊的植被系统,工程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多项措施。合理规划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取弃土场和施工营地,严格划定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行走路线,防止对施工范围之外区域的植被造成碾压和破坏;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表植被,施工前先将草皮移地保存,施工中或施工后及时覆盖到已完工路段的路基边坡或施工场地表面;对昆仑山以南自然条件允许的地段,工程中安排了有关植被恢复工程,采取选育当地高原草种播种植被和使用部分当地草甸采用根系繁殖方式再造植被。

(2)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为了保护青藏铁路沿线的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生活环境,工程设计中对穿过可可西里、楚玛尔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试验区的线路区段进行了多方案比选,将工程活动尽量局限在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内,以减少对环境的干扰。进入西藏后的线路方案,为保护林周彭波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选择了羊八井方案,绕避了黑颈鹤保护区。根据沿线野生动物的习性、迁徙规律,通过调查研究,工程在相应路段设置了野生动物通道和畜牧、行人通道。

(3)对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为避免因路基工程对地表漫流阻隔和工程取弃土(碴)场的占用湿地,而造成湿地的生态功能退化,引起湿地萎缩,设计中对线位和取弃土(碴)场的选择做了充分比选,尽量绕避湿地,无法绕避时,对通过湖泊、湿地进行桥路方案比选,并尽量选择以桥代路方案,为了避免路基建筑对地表径流的切割影响,在相应路段加大了涵洞设置数量,以保证地表径流对湿地水资源的补充,防止湿地萎缩。

(4)高原冻土环境和沿线自然景观的保护:为了保持冻土环境稳定和避免对沿线原生的自然景观产生影响。工程采取了路基填方集中设置取土场,取、弃土场尽量远离铁路设置并做好表面植被恢复;对挖方地段,在路基基底铺设特殊保温材料并换填非冻胀土,避免影响冻土上限和产生路基病害,以确保路基两侧区域冻土层的稳定。

(5)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铁路沿线环境:在高原上尽量减少铁路车站的设置,以减少车站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对必须设置的铁路会让车站,将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对车站产生的生活性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出水达到国家标准后将用于车站范围内的绿化,不直接排入地表水体;车站用能将尽量选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型能源;施工期和运营期产生的各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运交高原下邻近城市垃圾场集中处置。

3.总结

中国政府为青藏铁路全线投入15亿元用于环保工程建设,支持力度之大在中国建筑史上尚属首次。青藏铁路不仅关系到祖国东、北部广大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数亿人民的繁衍生息。青藏铁路工程带来的经济、生态与社会环境效益,将为上述地区人民的安居乐业、为可持续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水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

水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 文章出处:北京安恒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作者:万众华 引言 水环境是对应于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地质环境而言的陆地水域环境,是河流、湖泊、水库、河口湾和天然地下水体的总称,水资源是水环境的主体,管理、配置和保护水资源,必须放眼于宏观水环境。 我国目前面临的水环境恶化的情形十分严重,甚至已经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河流枯萎、河口淤积、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海水入侵等等水环境问题,大多是人类违反自然水循环规律的活动,长期处于失控状态而造成的。 水利部门作为国家水行政的主管部门,一方面要继续执行传统的水利任务:防汛、抗旱、水利水电建设与运行、河道整治、水资源配置等与自然水旱灾害作斗争,兴水利,避水害;另一方面,更要勇于进取、与时俱进,研究、关注、解决人为因素造成的诸多水环境问题,这是国家赋予水利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和保护水资源的职能。 为依法行政、监督、管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预防水旱灾害,水利水文部门必须执行统一规范、质量控制、计量认证等程序在严格的技术质量管理条件下收集、掌握水资源基本信息,主要包括: 1.水量:水位、流速、流量 2.降水:降雨量、蒸发量 3.泥沙:底质、悬浮质、输沙量 4.水质:地表水、地下水、降水水质,沉降物、水生物、主要排污口的水质、入河口的水质 在诸多的水环境状况的要素中,首先就要客观、科学、公正地监测、评价水资源质量这个首要表征,同时做到水质水量同步监测、资料配套,水文部门要为国家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快速、准确地提供水质动态信息,提出保护和改善的建设意见,其次,根据社会需要,采用多样方式面向社会展开全方位服务。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水文部门作为国家水信息的收集、分析、管理的主管机构,制定了全国水质监测规划、完成了水环境监测中心的国家计量认证、监测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监测手段优先提高水质监测系统的机动、快速反应和自动测报能力,在站网布局上加强了省界水体、入河排污口、大型引水工程、重要供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基本形成了历史长久、样本代表性典型、系统完整、水量水质配套、数据准确可靠、资料可比的水环境监测信息体系,为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实施监督管理、做好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目前,水利部门已经建立了以251个水环境监测中心为核心、3240个水质站为基础、覆盖全国江、河、湖、库的水环境水质监测网络体系:(见附表1) 如何将现有条件下的水环境水质监测系统得到的实时、巨量的监测数据及时、有效地采集、存储、分析、报告、预测、公布,真正使之成为为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决策的考量、执法的依据、管理的标准,这就成为了水文部门的当务之急。

浅谈中国铁路工程科技的发展

浅谈中国铁路工程科技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工程在世界上也展现了中国的总体实力。铁路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建设规模也逐步扩大。本文主要从分析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科技方面取得成果入手,然后进一步分析铁路工程的科技发展具体的要求,以及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发展最终目标、任务等,从而找出相应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为铁路工程科技的发展作出具体贡献。 【关键字】铁路工程建设;科技的发展;分析;目标 中图分类号: F530.3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带动了铁路项目建设的不断扩大,国家对铁路这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很多关注,同时注入了很多资金,加以大力扶持,目前,我国的铁路总里程已经突破十万公里,铁路网的建设已经位居亚洲第一,铁路实力让世界惊叹。自从十五计划以来,我国的铁路建设朝着跨越式方向发展,规模不断增大。在铁路工程项目建设方面,我国遵循的一个原则始终是坚持自主创新、自力更生,所里在科技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和成果,不仅成功改造了京广线和京沪线等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而且,对高原冻土建设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建立在世界屋脊之上的青藏铁路就体现我国铁路工程科技技术,在我国的铁路技术发展史上留下了一笔。 1.目前我国铁路工程科技的发展情况 当前,我国的铁路工程科技不断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新千年以来,我国的铁路建设实现了又稳又快地跨越式大发展,规模不断增大。具体而言,这些发展与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1路基方面的成就 我国地理跨越较大,东中西部的地质情况各异,对于铁路工程来说,无疑面临着很大的考验。但是,我国的路基工程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尤其是我国的西部和西南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相对与东部来说,较为恶劣,经常发生泥石流、滑坡等自灾害,所以,我国铁路工程就专门对此加以研究,而且对特殊路基地段展开科技相关研究,比如冻土层、膨胀土层等方面。对青藏铁路的冻土进行相关研究,并且在施工技术和设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完成了青藏铁路的成功开通。对于西部地区经常出现的膨胀土层等特殊的地理条件,采取了各种新型技术专门应对,比如分层稳定技术,加固技术就采用边坡防护,防止西部地区经常发生的沙尘暴对铁路工程造成危害。 1.2在轨道工程技术方面的成就和突破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介绍(精)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介绍 一、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概述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体系。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自动、连续、及时、准确地监测目标水域的水质及其变化状况,数据远程自动传输,自动生成报表等。相对于手工常规监测,将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可达到预测预报流域水质污染事故、解决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纠纷、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情况以及排放达标情况等目的。大力推行水质自动监测是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的必由之路。 目前,全国水利和环保系统已建立数百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已经形成了国家层面的水质自动监测网。环保部已在七大水系上建立了一百多座水质自动站,已实现100座自动站联网监测,发布七大水系水质监测周报。新疆相对落后,还没有建成1座水质自动监测站。 现在,国家将投资在伊犁河、额尔齐斯河上各建设1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将填补我区的空白。今后,我区还将在其他一些重要水体上(博斯腾湖、乌拉泊水库、塔里木河等)陆续建设水质自动站。 二、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 (一)自动监测系统组成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在一个水系或一个地区设置若干个有连续自动监测仪器的监测站,由一个中心站控制若干个固定监测子站,随时对区域的水质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形成一个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子站内装有传感器,用于测定各种污染物的单项指标、综合指标以及气象参数的分析仪器,数据采集通信控制器及通信设备。

中心站是各子站的网络指挥中心,又是信息数据中心,它配有功能齐全、存贮容量大的计算机系统,由通信联络设备及数据显示、分析、传输和接收的管理软件构成。中心站的主要功能:数据通信、实时数据库、报警、安全管理、数据打印。 (二)自动监测站组成 自动监测站分为几大部分: (1)采样单元:通过采样泵在水面取样,送入分析系统; (2)预处理单元:把原水经沉砂、过滤、杀菌等处理之后送入分析仪表; (3)分析单元,通过各种分析仪表对水样进行分析的综合单元; (4)控制单元:通过PLC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各个单元的协调工作; (5)数据采集单元: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分析仪表对水样的分析结果; (6)数据处理单元:把采集到的数据经过A/D转换之后发送给控制中心站。(三)自动站其他设备 1、UPS和发电机 由于市电经常可能停电,导致系统工作不正常,因此为系统配上UPS和发电机显得尤为重要。 2、采样器 当有参数异常以后,我们希望系统能自动采集异常的样品,拿回去供我们分析。这就需要用到采样器。 当参数异常时,工控机首先检查到,并把异常告诉给PLC,PLC接受到异常信号,就触发采样器工作,收集异常的样品。 3、空调 由于分析仪表对工作环境要求非常高,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其正常工作。因此需要为系统配置一台空调,保证环境温度适合。 4、水深流速计 测量水深和流速的一种仪器。测量出来的数据送入工控机,一起发送给中心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

在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当前世界经济金融运行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产生影响。而近年来,中国经济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正是中国经济发展带给人民生活的提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申奥成功、香港及澳门的回归、中国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工程……这些不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好例子吗? 我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发展,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中国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开放的世界需要中国必须开放,它符合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规律,它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挨打。 我国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既对所有国家,又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开放。开放不是依赖别人,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 三: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基本分配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四: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国家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三,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青藏铁路PPP

青藏铁路项目PPP实施方案(建议稿) 一、融资内容 设计原因 1.青藏铁路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加入331亿完全通过社会投资的方式取得,假设每年运营收回利润5亿,则回收期长达66年。本方案通过结构化融资手段,将项目进行分割并组合,采用复合的投融资模式,极大的缩短回收年限。 2.若整个项目采用PPP模式,若想短期内比如10年回收成本,需要政府每年补贴数额巨大,财政预算负担过重。 2.考虑到青藏铁路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铁路所有权和设计权归属政府更加安全可靠。以杜绝所有权不在政府控制下,有可能发生的发生纠纷问题。

二、融资方案 A部分:基础性设施180亿融资方案 1、政府全部出资(考虑到经济环境,需要基础设施投资) A部分的投资建设由政府自建,资金全部由政府提供。 2、采取BT投融资模式 A部分的投资建设,采用投融资建设方式,即投资方(考虑到政治环境,尽量国有企业)与政府授权主体签署《投资建设合同》,并独资成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完成后由政府在5-10年内回购,政府提供回购担保。或者,提供西藏、青海地区其他资源作为置换。(如旅游景点的建设运营权) 合法性文件:投资方投融资建设A部分项目政府应通过人大决议,并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B部分:经营性设施(150亿+3亿美元)融资方案 采用BOT模式 1.B部分投资建设,政府与投资方按一定比例出资成立特许经营公司,负责B部分的投资建设。 2、A部分资产租赁:投资方单独投资建设的A部分建设完成移交政府后,政府与特许经营公司签订《资产租赁协议》,将A部分资产租赁给特许经营公司使用。 3、特许经营(A+B两部分资产):政府监管单位与特许经营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特许经营公司负责项目的运营管理、全部设施(包括A和B两部分项目资产)的维护和相关资产更新,以及站内的商业经营。特许经营公司,通过地铁票款收入及站内商业经营收入回收B部分的投资。 4、B部分资产移交:特许经营期结束后,特许公司将B部分项目设施完好地、无偿移交给市政府指定部门。

青藏铁路工程简介

青藏铁路 工程具体内容: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Km。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 投资: 青藏铁路为公益性项目,全部投资由国家安排,75%为国债,25%为铁路修建基金。预算262.1亿元,最终投资330.9亿元。 组织: 施工:中铁一局,中铁二局,中铁三局,中铁四局,中铁五局,中铁十二局,中铁十三局,中铁十四局,中铁十五局,中铁十六局,中铁十七局,中铁十八局,中铁十九局,中铁二十局,兰州铁路局,成都铁路局,铁道部建厂局,铁道部大桥局,新疆建设兵团,中铁隧道集团,中国安能建设公司。 监理:乌鲁木齐监理公司,铁一院监理公司,甘肃铁科监理公司,甘肃陇辉监理公司,北京铁城监理公司,北京铁研监理公司,四川铁科监理公司,西南交大监理公司,郑州中原监理公司,兰州铁道学院监理公司。 由铁道部组织。 工程背景: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即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这条铁路长约846公里,于1984年建成通车。1958年分段开工建设,1984年5月全段建成通车。铁路沿线海拔大部分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17年来,国家用于西藏发展的重点物资绝大部分是通过这条铁路转运至西藏的。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这条铁路的运输能力已不适应需求。经过铁道部组织的论证,国家计委于1999年11 月,对青藏铁路西格段扩能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了批复,工程总投资为7.4亿元。 经过阶段: 1995年,铁道部开始组织进藏铁路的论证工作。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下个世纪前10年进行进藏铁路的论证工作。 2000年3月7日,国家计委有关人士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提出:要加快“进藏铁路”、“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的前期工作2000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对建设青藏铁路作了重要批示。 2000年12月,国家计委在京召开青藏铁路汇报论证会,正式向国务院上报青藏铁路项目建议书。 2001年2月8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听取了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青藏铁路有关情况的汇报,对青藏铁路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同意批准立项。 2001年6月29日,中央政府决定投资262.1亿元。青藏铁路开工典礼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同时举行。 2002年5月,青藏铁路冻土试验全面铺开。 2003年3月,青藏铁路铺轨穿越昆仑山隧道。 2003年6月,世界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车站开工。

青藏铁路建设和冻土技术问题

浅析青藏铁路建设和冻土技术问题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青藏铁路建设的冻土问题,青藏铁路建设三大技术难题的核心就是冻土问题. 我国多年对冻土的研究为青藏铁路建设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但是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实践给施工建设提出了大量深层次的冻土技术问题. 以青藏铁路建设为背景, 结合冻土区科研、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工作的实践, 对青藏铁路建设的冻土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高原多年冻土区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多年冻土; 技术措施; 建设管理 1. 引言 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冬季,冻土在负温状态下就像冰块,随温度的降低体积发生剧烈膨胀,顶推上层的路基、路面。而在夏季,冻土随着温度升高而融化,体积缩小后使路基发生沉降,这种周期性变化往往很容易导致路基和路面塌陷、下沉、变形、破裂。青藏铁路的多年冻土, 分布在铁路通过地区延长近550 km 的范围内. 冻土问题, 实质上是冻土区筑路技术问题, 是青藏铁路建设的三大技术难题( 高原、冻土、生态环境保护) 的核心问题. 修建在多年冻土上面的铁路工程, 受多年冻土季节融化层的热学状态和力学性质周而复始变化的影响, 导致铁路建筑物发生冻胀融沉变形. 由于自然环境条件和冻土环境条件变化以及修建铁路的工程活动影响, 导致原来多年冻土季节融化层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 使这种冻胀融沉变形变得复杂化,因而使工程建筑物( 路基、桥梁涵洞基础) 的冻胀和融沉变形问题成为冻土区修建铁路的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 我们所说的青藏铁路冻土区修建铁路的主要技术问题就在于此. 2. 青藏铁路冻土区工程建设的技术基础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以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现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铁道部高原研究所( 现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 和铁第一勘察设计院为主力的青藏高原冻土研究工作, 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基础

浅析西藏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西藏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西藏以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人文景观和辉煌灿烂的文明历史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西藏旅游业从无到有,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西藏的支柱产业。青藏铁路的开通消除了西藏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交通不便,本文以这一大背景为前提,通过分析西藏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促进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青藏铁路西藏旅游业突出问题发展对策 一引言 旅游业作为无烟产业, 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影响力,旅游收入乘数效应显著。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收入乘数高达4.3,即旅游业每直接收入一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增加4.3元。西藏历届政府也都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将旅游业作为西藏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西藏旅游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已拥有国内许多地方所不具备的资源、环境、政策优势,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功能齐全、配套协调的产业体系。但由于交通闭塞,可进入性不强,入境旅游人数增长较慢,旅游业发展缓慢。 随着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的正式通车,这一铁路大动脉结束了我国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将西藏旅游业推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为其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据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洛桑江村介绍,在由青藏铁路通车刺激起来的新的“西藏旅游热”大背景下,航空客运、汽车客运,以及自驾车进藏游的人数都在较大幅度增长。目前每天通过火车进出藏的旅客一直保持在3400人左右,截至7月31日,由北京、重庆、成都、兰州、西宁5城市往返拉萨的3对列车已运营11.8万名进出藏旅客。而据预测2010年到西藏旅游的人数有望达到528万人左右,旅游产业直接收入可达58亿元。大量的游客涌入,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丰厚的利润, 但是也凸现了该地旅游产业的各种弊端和问题。 二、当前西藏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般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需要四个条件:进入条件、接待能力、景区景点建设、执业队伍。青藏铁路只是提供了一个初步的进入条件,其他方面能力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点: ㈠旅游发展环境严重滞后。从旅游发展软环境上讲,首先西藏区域开放面太窄。时至今日西藏开放面仅占全区县市对外开放的16%。同时,外国游客办理《旅藏确认函》后,按照旅游线路安排,需途经非开放地区或在非开放地区参观景点时,还须前往自治区外办、西藏军区、公安办理3个审批手续。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时间的机会成本,带来了出游的不便,也束缚了本地旅游产业的手脚。

修建青藏铁路的故事

三根火柴 1976年7月,张鲁新、李烈和一个绰号叫陈大胡子的人,到尺曲河一带考察。一场暴风雪突然袭来,搅得天昏地暗,他们迷失了方向。 暴风雪停止了,乌云没有散去,他们不知东西南北地摸着。他们意识到越走越远,越走越感到危险,最后只好无奈地坐在一个山坳里等待同志们来解救。白天过去了,黑夜来了,黑夜送走了,白天又来了,在漫长的白天里,他们又苦等着漫长的黑夜…… 张鲁新平时喜欢吃糖,衣袋里放着的3块糖,那是他们3人的唯一食粮。 大本营里,程国栋等人苦苦久等二天不见张鲁新归来,预感到他们出事了,急忙带人出来寻找,当时程国栋急得大哭。为了找到张鲁新,他决定兵分三路,打着火把,顶着夜色,在空旷的荒原里他们含着眼泪高喊着张鲁新的名字。 黑夜里张鲁新他们3人饿得、累得已经筋疲力尽了,他们听到了远处同事的呼喊声,却无力回应他们。李烈无力地问张鲁新:"怎么办?我们等死吗?" 陈大胡子说:"火柴盒里还有三根火柴,用火柴给同志们发个信号去。"张鲁新同意了。没有料到,第一根火柴划着后即被风吹灭了。 陈大胡子急忙要划第二根,但被张鲁新制止了,张鲁新说:"你不是还有一个纸烟盒吗?把纸烟盒撕成3个纸条,用火柴点燃纸条,一条接一条地燃下去,同志们或许会发现我们。"陈大胡子照此而行,终于发出了生命的信号。 沉沉黑夜中的那一丝亮光,被程国栋发现了,于是,从死亡线上为未来的青藏铁路救回了一位科技之星。 上个世纪70年代,从事青藏铁路冻土研究的有100多人。80年代后,许多专家,调走的调走,改行的改行,退休的退休,只有张鲁新等少数人坚持下来了,怀着坚定的信念继续坚守着…… 难题攻关 青藏铁路建设正式开工,张鲁新被聘为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组组长,负责重大技术问题的技术咨询和决策。 为了检验多年冻土地段工程设计理论、工程措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更好地指导全线工程的设计、施工,2001年张鲁新和中科院、铁科院等200多名科技人员,在风火山隧道和清水河等5个冻土工程试验段,开展了39个课题的施工先期试验,内容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各个方面。 张鲁新每年十几次深入试验段,协调解决设计、研究、施工单位之间出现的问题,提供技术咨询,数次为主要研究单位讲课,并在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科学结论的分析等方面提出了见解,得到大家认同。大家对路基、桥涵、隧道领域主要工程试验研究课题有了初步结论,验证了部分设计和工程措施的有效性。 青藏高原冬季不能施工,施工人员冬休了。但是,张鲁新并没有休息,三年冬休他从没有顾上参加青藏总指挥部安排的度假疗养。他把冬休期当成深入研究青藏铁路冻土问题的机会,一门心思为解决青藏铁路冻土问题提前提出对策,更好地发挥专家咨询作用。 2001年冬休期间,他和他的学生们认真研讨了有关路基填土和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填石路基的作用机理,提出了用片石填筑路基底层,解决路基高度和施工工期矛盾的建议。2002年冬休期间,他和他的学生通过理论研究,提出了用碎石护坡解决路基阴阳坡地基温度场差问题的建议。 2002年冬天起,张鲁新负责冻土区路基变形检测及其数据分析工作,这是青藏铁路建设急需解决的一个技术课题。

浅谈青藏铁路冻土区片石路基施工技术

浅谈青藏铁路冻土区片石路基施工技术 刘厚菊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本文介绍了青藏铁路格拉段的地质概况和冻土区片石铁路路基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及冻土区采用片石施工的效果。 [关键词]青藏铁路冻土区片石路基施工技术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简称格拉段)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变化多样的地貌特征、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得青藏铁路建设面临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三大难题。其难度举世无双,是一项极具研究性和探索性的宏伟工程,被誉为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 一.格拉段的地质概况 格拉段全长1142km,其中有965km线路在海拔4000m以上,有550km穿越多年冻土地带。多年冻土按其年平均地温Tcp可分为:高温极不稳定冻土区(Tcp≥-0.5℃);高温不稳定冻土区(-1.0℃≤Tcp <-0.5℃);低温基本稳定冻土区(-2.0℃≤Tcp<-1.0℃);低温稳定冻土区(Tcp≤-2.0℃)。气候的变化、温度场的变化、工程建设、车辆行驶以及开挖等人为扰动容易造成高温极不稳定冻土区和高温稳定冻土区的冻土上限发生变化,产生冻胀、融沉等不良地质现象。特别是高温极不稳定区和高温不稳定区的高寒冰量冻土地段(即富冰冻土、饱冰冻土和含土冰层地段),气候的变化、温度场的变化、工程建设、车辆行驶以及开挖等人为扰动会引起多年冻土的融化,产生融陷或融沉,极大地影响了铁路路基的稳定性。对于低温稳定区和低温基本稳定区的含土冰层,如果埋藏较浅且厚度较大时,也易受施工扰动和全球气温变暖的影响,一旦融化必将严重危害铁路路基的安全。为此,在这些特殊的施工区域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暖季的热和寒季的冷传入路基基底,以保证路基基底多年冻土的自然上限基本稳定,从而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实践证明:采取片石通风路堤和护道是保持多年冻土上限基本稳定的有效措施。 二.施工方法 1.原理 片石通风路堤是通过倾填片石层,人为的增加堤身的空隙度,使堤身存在不连续界面的块状堆积体,增强堤身、堤外热的对流传导。 在寒季,堤身温度高于堤外温度,根据温度梯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堤外密度大的冷空气下降置换堤身内密度较小的热空气,促进堤身内热量的散逸,保证堤身内温度稳定;在暖季,堤外温度高于堤身内温度,地—气温度梯度逆转,抑制了冷热空气的对流,使堤身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有效地阻止了路堤底基层多年冻土的融化,保证了多年冻土路基的稳定。 2.施工方法及要求 ⑴当填筑高度H ≥3.5 m时。首先对原地面进行碾压,达到验收标准后,填筑一层土拱,土拱自路基 中心向两侧设2%的排水横坡(或者根据地形设成单面坡),坡脚处的最小厚度不小于30 cm,并碾压到相应的密实度;再在土拱上从路堤两边坡脚外2.0 m开始向路堤中心码砌片石,片石粒径20~30cm,码砌片石2.0 m~3.0 m宽,中间倾填粒径20~30cm的片石;推土机平整后,再倾填粒径10~20cm

青藏铁路路基建设方法

青藏铁路建设中的路基冷却方法 概述 超过青藏铁路冻土一半的地区有40%的冰灾情况。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青藏铁路的建设需要考虑在未来50-100年的气候变化。近期研究表明,高原上的空气温度会由2050年增加2.2-2.6摄氏度。因此,对铁路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防止潜在的路基冻土融化。它成为100年以来的第一条铁穿越冻土建立的铁路。报道称,大于30%的冰霜伤害比例已经在所有的多年冻土区铁路已经建成。根据以上的经验和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青藏铁路的建设更加积极主动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通过降低冷却路基的地温,并从防止由单纯依靠增加热阻冻土融化被动方法不同(例如,增加路堤高度,使用保温材料)。这路基冷却设计方法,特别是有关温暖和富冰多年冻土区。若干措施可采取路基降温,包括适当的选择和配置路基材料,调整太阳辐射,热对流,热传导模式针对周围的路基。 1,简要介绍 多年冻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随着温度的降低多年冻土强度。一旦冰轴承冻土融化,它将失去其承载能力。因此,多年冻土工程它区别于其他土壤/岩石工程的方面则是会存在工程稳定性和气候变化(纳尔逊等人,2001年;纳尔逊,2003)。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出现了对青藏高原气候变暖的趋势明显。气温增加了18摄氏度从60年代到90年代。在年平均地面温度上升,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是0.3?0.5摄氏度为暖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分别为0.1-0.3摄氏度为寒性冻土,从1996年至2001年,地面温度升高在0.08和0.01摄氏度之间,增加的幅度在多年冻土表和0.053和0.021摄氏度之间在每年6-8米深处。因此,每年同一时期在多年冻土上限下降的速度为 2.6和 6.6厘米。气候变暖和冻土退化是目前的青藏铁路建设所面临的挑战。根据有关的经验和在世界冻土地区公路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青藏铁路建设积极broadbed coolingQ方

谈谈世纪工程---青藏铁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措施。

谈谈世纪工程---青藏铁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措施 摘要: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我国的“江河源”。在青藏高原这种原始、独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态环境中修建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在青藏铁路建设和施工中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是青藏铁路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环保意识与法制、鸟类保护措施、野生动物通道设置、动物通道监测及管理措施湿地保护、需加强通道监测工作、增加环保投资,将环保的责权利挂钩、对青藏线野生动物通道设置的建议 正文:一、环保意识与法制。环保意识与环境理念:在欧洲考察期间,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环境意识和理念已深植于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之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家园已经成为每个部门、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由于多年来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政府部门划定了很多成片的人工森林,在成片的宜耕地上弃耕种草植树,致使德国各地的森林覆盖率很高,划定了很多天然公园。在铁路、公路沿线到处是连片茂密的森林带,成片的草地覆盖区。在德国、法国与铁路、环保等部门座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建设项目都自觉地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充分、细致地考虑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普通的青蛙、昆虫保护都要考虑。因此,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时间很长,如科隆至法兰克福高速铁路是1985年~1990年修建的,全长220km,速度300km/h,整个投资60亿欧元,其中环保设施的投资2.4亿欧元,建前作了20年的前期准备工作。修建铁路首先要考虑环保,包括人——动

青藏铁路建设基本情况介绍

青藏铁路建设基本情况介绍 120541204崔彤彤 一、青藏铁路工程概况 1、青藏铁路概况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有960公里的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其中550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冻土地带。其最高点位于海拔5072米,常年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垭口,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和“世界上最高的铁路”。修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入新世纪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于2006年七月一日正式通车运行。 2、青藏铁路的线路 青藏铁路北起青海省西宁市,南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约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约846公里已于1984年建成。将要动工修建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从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木市火车站引出,过南山口后,上青藏高原腹地,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进入西藏自治区,再经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线路走向与青藏公路基本并行。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自然保护区,因其独具特色的环保设计和建设,也被称之为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 3、青藏铁路的环境 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线路经过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线路最高处达5072米;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段550公里,经过九度地震烈度区216公里。沿线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地壳运动活跃。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隧道;位于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被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冻土隧道”。 二、青藏铁路建设管理创新 1、制定以人为本的科学建设方针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们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

环境监测运维人员培训考试题修正版

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 1、用简单非分敢红外仪测量时,介质中的水蒸气不会产生千统(x ) 2、采用相关气体滤光片技术可在同一检测室内定不同的被测气体。( v) 3、音速小孔的长度远远大于其孔径。( x) 4、紫外线汞灯和氙灯所发出的紫外光请都具有较好的连续性。( x) 5、烟气温度应在距烟道内壁1000m处测量( v) 6、S0和等许多气体吸收红外和紫外光,其中吸收红外光的特征波长为195(v) 7、第二代对穿法烟尘仪的光路结是双光程的。( x) 8、测定烟尘的等速管采样法分为动压平衡和静压平衡两种方式。( v) 9、测定限与检出限都是表示可能测定的某组分的下限,在数值上是一致的( x) 10、抽取系统中由烧结不锈钢制成的采样探头过滤器能滤去粒径0.5Ha以上的颗粒物( x) 11、如果多项式相关曲线的最小点大于最小颗粒物CBMs的响应值,则不能使用该曲线预测颗粒物浓度。(v) 12、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是对实验室的质量保证。( x ) 13、CBMS的质量控制由几个阶段构成,主要包括适用性检测、购买、安装、验收、运行、考核等。( v) 14、直接测量法测得的结果是湿基浓度,抽取测量法测得的结果是干基浓度。( x) 15、在数据安全管理过程中,一般操作人员除了进行日常例行维护和操以外,只能设定自己的登录密码。( x) 16、压差型流速测定仪器与热平衡型仪器不同,直接测量气体的质量流量,而不是体积流量( x) 17.红外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烟气湿度的方法( x ) 18、超声波测速系统应尽量避免安装在容易出涡流、轴流的位置。( v ) 19.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分析人员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方法,是保证测试结果达到精密度要求的有效方法。( v ) 20、灵驶度是仪器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的变化的程度,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它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 V) 二、选择题 1、自控温伴热带是采用( C ) 材料进行加热的技木。 A、PVC; B、PBC; C、PTC; D、PVDF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深圳市圣凯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系统架构 1系统设计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由采样单元、预处理单元、分析监测单元、系统控制单元、通信单元、服务器单元和远程控制中心等组成。 采样、预处理单元:在系统初级完成水质自动监测的水样采集、水样预处理等监控过程; 分析监测单元:将监测地区的水质常规参数、水文参数等需要测定的指标践行实时监控,收集、整理,汇总实时数据和报表等分析工作; 通信单元:实现数据及控制指令的上行及下行的传输过程,数据及时传至企业监控中心,各区、省、市级环保及监控中心; 服务器单元::接收来自不同现场的自动监测数据,将数据保存至本地进行存储,同时将数据保存至数据库中,对第三方软件平台提供数据访问的接口,可定制化开发; 远程控制中心:实时接收数据库的监控数据,实现对环境数据资源的及时管理,推动信息资产的管理、共享和利用,提高数据综合分析应用和决策分析支撑。同时构建物联网应用展示平台,将所有辖区内环境状况展现于管理者面前,整合所有环境信息及资源,构建统一的业务应用平台。 2系统结构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多层次的系统架构设计,可以对接不同性质(国控,省空,区域等),不同层次水质监测子站相关数据,建立一套完善的水质监测、预警、发布的可视化平台。结构图如下所示: 3系统部署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应用于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各个环节,实现对饮用水及生产、生活污水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在线监控中心的数据库中应包含所铺设线的基础地理数据、监测设施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各类相关运行设备与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还可与视频监控数据、项目管理数据、客户数据、气象数据、模拟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相结合,组成一个可靠的数据库。 下图为系统拓扑图:

青藏铁路项目评估

青藏铁路项目评估

青藏铁路项目评估 摘要: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我国的“江河源”,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高原自然环境特殊,生态系统脆弱,人口承载力有限。大量事实己经证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在青藏高原这种原始、独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态环境中修建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经过风风雨雨,社会各界对它的利弊分析不曾间断,主要表现在它的效益和风险评估。以上两个方面与现状进行分析,讨论青藏铁路的利弊问题。 关键词:利弊;青藏铁路;生态、社会环境破坏;多年冻土 1.建设项目评估的重要性 按照国家规定,对于大中型和限额以上项目及重要的小型项目,必须经有审批权的单位委托有资格的工程咨询单位进行评估论证。未经评估的建设项目,任何单位不准审批,更不准组织建设。 1.1建设项目评估的内容和特点 建设项目评估由建设项目投资部门或贷款机构依据国家、行业和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划、法规及参数,对上报的建设项目研究报告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即对拟建中的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及效益、费用进行的再评价过程。评估方面包括:必要性评估,建设条件和技术方案评估,投资估算与筹资方案评估,财务评估,国民经济评估,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评估,环境与生态影响评估,社会影响评估,综合评估。 2.青藏铁路的成就、破坏与补救措施 青藏铁路,改善西藏与区内外的经济交流。减少运输成本。促进旅游业为中心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西藏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缩小地区差异。促进西藏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为西藏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青藏铁路正常运营期间对沿线生态系统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较小,而施工期间的一次性干扰和破坏却是比较大的。给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对生物的活动迁徙带来一定的影响。 2.1青藏铁路介绍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有960公里的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其中550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冻土地带。其最高点位于海拔5072米,常年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垭口,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和“世界上最高的铁路”。修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入新世纪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 青藏铁路全部处于高原连续多年冻土区,为高原干寒气候,一年内冻结期长达7~8 个月,最大冻结深度5.0米;海拔高度在4500—5000米之间,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60%。高寒、缺氧、冻土、低气压是本工程自然条件的显著特点,高原生理、多年冻土、环境保护为建设过程中的三大难题。

青藏铁路施工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青藏铁路施工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青藏铁路的建成极大地促进青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但是,在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建设工程中,却面临着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等铁路建设史上的世界性难题,建设者们是怎样解决这三大难题的呢? 一、多年冻土 青藏铁路铺设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由于海拔高,终年气温很低,路基下是多年冻土层,有的地方冻土层厚达20多米;这些冻土在温暖的季节会融化下降,寒冷的季节则冻结膨胀,这一起一降会严重影响铁路路基的稳定。而青藏铁路要经过这样的冻土地段长达550千米,是铁路全长的一半! 在工程建设中,对这一地带采用了因地制宜的方法:对相对稳定的冻土地段采取片石通风路基、片石护道、热棒技术、铺设保温板等方法,使路基通风,加快热量散发,降低温度,保持冻土的稳定性。对于极不稳定的冻土地段则采用“以桥代路”的方法,即以桥梁代替路基。桥梁工程采用桩基础,每座桥墩下面有四根桩基,每根桩基要深入地下20米以上,浇筑桥墩的混凝土经过了点和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衬砌防水保温层、泥浆护壁等有效措施,克服了一系列施工难题。 二、生态脆弱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土层浅薄贫瘠,生态

十分脆弱,一旦遭受人为破坏,要恢复几乎不可能。为此,青藏铁路建设工程首次作出环保和施工同等重要的承诺,并与当地政府签订环保协议;铁路建设工程用于环保方面的投资预计达20多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0%左右,环保投资和所占比例如此之大,在国内建设史上尚属首例。 环保意识和行动无处不在:在桩基施工中,工程人员创造性地应用旋挖钻机干法成孔这一新型环保施工工艺,它可以快速成孔,既不会过多干扰多年冻土层,又不会污染环境。可可西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铁路穿过这里时,修建了清水河特大桥,这是全线最长的“以桥代路”工程,也是青藏铁路专门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迁徒而开辟的通道。对于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境破坏,则采取人工种草和草皮移植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恢复植被。铁路沿线的冻土环境和江河湖泊的水质无明显改变,野生动物迁徙自由,对湿地生态的保护极为有效。 三、高寒缺氧 高原上气温低,空气稀薄,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对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在施工中,工程师们用自己发明创造的技术,加强了电器系统的耐低温性能,提高了动力系统的供氧量,把这些设备变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原工程设备。在施工人员方面,原国家铁道部、卫生部第一次联合下文,对医疗卫生保障专门做出详细而具体的规定,投资达两亿元,建成覆盖全线的三级医疗保障体系,使出现严重高原反应和患高原病的人员得到及时治疗,实现高原病零死亡,非典疫情零发生,鼠疫零传播的“三无”目标。

青藏铁路攻克三大世界性难题

青藏铁路破解三大科技难题(图) 青藏公路的南段蜿蜒于拉萨河河谷,伴随着它的是一条最新筑就的铁路路基,一期和二期长达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最后几十公里拉萨段铺轨完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 不久前,记者沿青藏铁路走完全程,实地目睹了铁路建设职工和铁路科技工作者是怎样战胜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撰写出一篇篇世界铁路建设和铁路科技史上的鸿篇巨制。 青藏铁路穿行于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这里地质环境异常复杂,高寒缺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震、冻土、高寒等诸多难题横亘在铁路建设者和铁路科技人员面前,其中最为艰巨的堪称世界级的课题就有三个————如何稳住高原冻土?如何开展高原施工?如何保护高原生态?如今,眼前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些难题在智慧而坚毅的铁路建设者面前都被一一攻克,从奔驰而过的雪域快车,人们看到的是一份满意的答卷。 难题之一 在永久冻土的路基上筑路 青藏铁路新建的从格尔木至拉萨的1142公里路段中,约有500多公里要建在多年冻土层上,在冻土层上建路,是世界上尚未完全解决的技术难题,何况我们又要在世界上最高的冻土层上建最长的铁路线。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告诉我们,在冻土层上修路,含冰量大,冬天会发生冻胀,夏天又会发生融沉,使路基变形,再加上全球性气温升高,使原本已经十分复杂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中国的铁路科技工作者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科技攻关。上世纪60年代初,中科院的冰川所、铁道部的高原所等就在高寒而险峻的昆仑山至唐古拉山之间进行了自然环境和冻土特征的考察。几十年来,科学家们陆续开展了高原气象、多年冻土温场、冻土热学、冻土力学等以及冻土地区施工、桥梁建设、隧道等工程的实验研究。据早期参与研究的科学家们回忆,在研究实验的高峰期,位于海拔近5000米的风火山实验基地的科技人员多达数百人,昔日荒凉寂寥的风火山上竟帐篷座座,灯火点点,一番会战的热闹场景。 严肃的科学研究使我们大体模清了冻土的脾气,找出了稳定冻土层的各种技术。青藏铁路专家咨询部部长、冻土专家张鲁新一路上给我们讲述了这些技术的原理。一种是以桥代路,在最敏感的冻土地带,可用修桥的办法跨过冻土带,大桥的桥墩建得很深,接触面又小,对冻土的影响不大。清水河特大桥就是这一技术的体现,建设者们在这里修了一座长达11.7公里的大桥,光桥墩就有1366个,走得快的人从桥头走到桥尾也要两小时。 张鲁新教授说,一般人直觉上认为,可以用隔热的方法让夏天的高温不能传导到路基下从而保护了冻土层的稳定性,这种被动降温的方法也确实在一些国家得到应用,但效果并不理想。我国的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采取主动降温的方法似乎比被动降温方法更有效,比如我国发明的气冷片石路基和碎石护坡的技术就可主动降温。当夏天来临时,青藏高原气温升高,块石路基表面温度上升,空气密度降低,而路基冻土中的温度较低,空气密度较大,冷热空气不易对流,无形中形成了一个隔热层;而当冬天来临时,情况正好相反,冷热发生对流,使路基冻土层温度降低,保护了冻土的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