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学案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三历史导学案 第2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课型】反馈课【课时】1 【备课组】初中历史组【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并能熟练的应用于习题。【单元剖析】本单元介绍了中古时期的亚洲文明与欧洲文明。侧重介绍了日本的“大化改新” 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是日本 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产生于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的形成 和扩张过程中起到了旗帜的作用。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的起源和 由来,对于理解和认识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欧洲文明侧重于介绍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与基督教会权力的膨胀,封建城市的兴 起与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 明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曾经辉煌 一时的拜占庭帝国在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汲取其他文明的 状态下,终于被历史的大潮所淹没。它的衰落史实发人深省。 【单元重点】日本的“大化改新”内容及作用,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与拜占庭帝国历史命运的启示价值。 【单元难点】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统一过程中的作用与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思维导航】通过对日本“大化改新”内容和作用及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的认识与探讨,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方法,形成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能 力。 【学习格言】自信和努力,是成功的必备品。 【选择】(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各项与大化改新无关的是()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B、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C、日本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优课教案_3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和拜占庭帝国,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分两部分内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编纂《罗马民法大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拜占庭帝国国力下降,面对的外来威胁与日俱增,拜占庭帝国最终走向覆灭。从整册教材的编排上,本课内容所起的作用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理解帝王的统治策略有深远影响。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和版图、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等基本史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的发生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2.识读地图,获取有效信息,阅读《查士丁尼法典》相关史料,开展讨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通过讨论探究、史料研读,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的价值和作用,并理解文明在传承中得到发展,激发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热情。 四、教学立意 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一定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学生们固有的认知中,评价一个帝国往往从政治力量的角度来评价。然而对于拜占庭帝国,学生应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帝国。因此本课设计基于教师的专业阅读成果、基本学情和课程标准要求,以“文明”为主线,标题设定为《光荣与梦想:一个文化帝国的兴衰历程》,按照帝国梦想、盛世辉煌、帝国落幕、余晖如虹的环节安排教学,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和讨论中认识到法律的价值和作用;学生在领略拜占庭文明风采的同时,形成对拜占庭帝国地位的评价,并认识到文明在传承中得到发展。

五、教学重点 《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和作用六、教学难点 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七、教学过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教学难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欧洲统一思潮存在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一步发展。1976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结合材料和本课结尾“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等内容,说明法、意、德的历史渊源,并引导学生讨论和理解“欧洲统一思潮存在已久”这句话。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基督教的兴起 1.学生自学:阅读教材“基督教的兴起”一目,指出基督教兴起的时间、地点、原因、发展等基本信息。 提示:时间:公元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地区。 原因:生活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人民把希望寄托于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基督教应运而生。 发展: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学生自学:查阅资料,比较学习佛教和基督教,完成表格。 提示: 1.背景讲述:匈奴人原居住在中国北方,在公元前3世纪冒顿单于在位时达到极盛,后来由于抵挡不住汉朝军队的持续攻击,分裂为南北两支。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陆续西迁中亚。公元4世纪开始,匈奴人又沿里海北岸向西,侵入伏尔加河、顿河流域,进而开始向仍由罗马帝国控制的高卢地区渗透。匈奴人的西迁,将许多欧洲民族从原本的居住地上赶走,引起的连锁反应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格局。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1—12课)含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思维导图】 第1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 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思维导图】 第1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 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课程标准】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鼎盛: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教学难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欧洲地图,找出法、德、意三个国家。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是欧 洲三个重要的国家,你知道这三个国家的由来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基督教的兴起 1.图片展示:《耶稣》 2.教师提问:为什么在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产生了基督教? 提示:犹太人不满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在屡次反抗斗争失败后,才将希望转向宗教, 期盼上帝派“救世主”来拯救他们。 3.教师提问:信仰上帝的人是富人还是穷人? 提示:在基督教产生之初,它是下层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借以斗争的手段。 4.教学补充: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圣经》的知识,如关于上帝创造天地万物、诺亚 方舟、大洪水的故事等,这些故事不仅是基督教的教义,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比如,在大洪水的故事中 ,就反映出古代两河流域的部分历史史实,以此消除学生对宗教的神秘感,形成对基督教的正确认识。 5.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比较一下佛教和基督教,完成表格。 目标导学二:法兰克王国 1.教师讲述:476年,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相继在西欧建立起一系列的日耳曼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是最典型的西欧封建国家。 法兰克(意为勇敢的、自由的)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散居在莱茵河下游,其中,居住在三角洲的称萨利克(海滨)法兰克人,居住在两岸平原的称里普阿尔(河畔)法兰克人。3世纪,法兰克人越过莱茵河进入高卢。4世纪,以罗马同盟者的资格定居在高卢东北部。5世纪下半期到6世纪初,在克洛维(465—511)统率下,经过不断地武力扩张,建立法兰克王国,占有了罗马在高卢的绝大部分领土。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地图《5—6世纪的法兰克王国》,指出法兰克王国在不断扩张过程中的版图范围。 3.教师提问: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他为稳固自己的统治,采取

世界古代史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中考视野和三维目标素养聚焦下的历史一轮单元复习同步教案(部编版)

世界古代史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中考视野和三维目标素养聚焦下的历史一轮单元复习同步教案(部编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理解欧洲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过程; (2)了解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制度; (3)掌握欧洲封建制度的兴起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 2.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敏感性和历史意识; (2)培养学生的文献查询、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惜和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封建制度的演化过程及其影响。 2. 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们探究欧洲产生封建制度的根源原因及其他相关问题。 3. 图表分析法:通过图表的形式,使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把握封建制度的演变过程。

4. 影视联播法:通过播放相关影片,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 欧洲封建制度的历史与文化。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们探究封建社会的产生背景和原因,如 “什么是封建制度?为什么欧洲会产生封建制度?” 2. 讲授环节 (1)介绍欧洲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过程; (2)介绍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制度。 3. 分组讨论环节 (1)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探究封建制度对于欧洲历史的影响,如何影响整个世界历史。 (2)各小组综合讨论后,向全班汇报其研究成果。 4. 影片观看与分析环节 (1)播放相关影片,比如《罗宾汉》、《骑士与魔法》等影片。 (2)让学生们通过影片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更加直观地 感受欧洲封建社会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制度。 5. 总结环节 通过言归正传,总结欧洲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过程,并 分析其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与启示。 四、教学辅助 (1)多媒体教师教学演示软件; (2)电视、投影仪等影像显示设备;

九年级上第一二单元历史思维导图

九年级上第一二单元历史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作为归纳性很强的思维工具,恰当地运用到历史复习过程中记忆,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九年级上第一二单元历史思维导图欣赏 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1、时间:1640—1688年(近半个世纪)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4、领导人: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 5、结果: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制定《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6、影响: (1)国内影响: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2) 国际影响: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7、《权利法案》:1689 年,目的——限制国王权力;制定机构——英国国会;内容: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并对公民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 1、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775年——1783年 3、战争的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建军:组织大陆军,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③独立: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了托马斯。杰斐

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7月4日为美国独立日)。 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⑤胜利:1781年约克镇投降。 ⑥结束:1783年,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 4、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5、历史意义: 国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际:促进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有力的推动了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6、华盛顿的主要活动:①第二届大陆会议组织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②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连任两届。 7、对华盛顿的评价: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是美国的民族英雄。 8、《独立宣言》反映的核心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九年级上第二单元知识点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大化改新: 1、日本的发展简史: ①、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大和国统一了今天的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②、646年,大化改新,之后正式更名为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③、10世纪中期出现武士阶层,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天皇成为傀儡,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武士道精神: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世界古代史整理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世界古代史整理 初中历史-世界古代史 从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至公元15世纪,是世界古代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在漫长的史前社会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被阶级社会所取代。距今五六千年前,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奴隶制度衰落和崩溃的过程中,封建制度得以发展和确立,社会经济和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 在世界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古代文明为近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人类文明出现到15世纪,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接触和交流逐渐加强,而美洲和大洋洲则与亚洲、非洲和欧洲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 【基础知识识记】 第一单元 1、人类的形成和最初的人类社会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其中“南方古猿”属于“正在

形成中的人”。三大主要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出现氏族。 2、亚非古代大河流域文明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 3、西方古典文明之源 雅典城邦的繁荣: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罗马共和国的兴亡:罗马共和国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地中海西部的迦太基,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进入帝国时代。罗马帝国前后约500年(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与同时期的中国秦朝和西汉一样,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第二单元 1、大化改新:前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大化改新,成为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六世纪末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并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至632年他去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3、西欧封建社会: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宫相实行改革,对贵族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罗马教廷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地主,也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西欧城市的再兴:10世纪始,西欧出现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法国琅城市民城市自治权的斗争最典型。 5、拜占庭帝国灭亡:15世纪末,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占领,延续千年之久的拜占廷灭亡。 第三单元 1、希波战争:指的是前五世纪时,波斯帝国发动的三次出征希腊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教案(共4课)(2022秋)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教学目标】 了解基督教兴起的时间、原因、创始人及传播情况。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实。 了解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知道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能准确简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通过基督教在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壮大,初步认识西欧封建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难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欧洲地图,找出法、德、意三个国家。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是欧洲三个重要的国家,你知道这三个国家的由来吗?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基督教的兴起 1.兴起时间、地点及创始人 时间:__1世纪时__;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巴勒斯坦地区__;创始人:__耶稣__。 2.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__国教__,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基督教的兴起 1.阅读教材,说说基督教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人民把希望寄托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基督教应运而生。 探究二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他为稳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探究三封君与封臣 多媒体展示西欧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西欧封建社会流行这样一条规则:“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西欧封建制度以什么为纽带而形成的? (2)在西欧曾流传这样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封君与封臣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学案 人教版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名师指路 一、目标聚焦 1.识记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3.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理解基督教在欧洲的重大影响。 4.认识西欧城市兴起的过程,理解城市兴起的意义。 5.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认识其衰落的原因。 二、知识梳理 1.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6世纪出现了强大的法兰克王国——8世纪查理马特改革——9世纪法兰克帝国分裂奠定了后来西欧各国的版图——10世纪出现了新兴城市——12世纪城市出现了自治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2.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教权凌驾于皇权——占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3.拜占庭帝国的灭亡:395年东罗马帝国诞生——6世纪拜占庭帝国大肆扩X——13世纪拜占庭帝国走向衰败——15世纪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点评:本课重点知识为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理解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三、教材详解

1.查理马特改革: 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生活在最底层。 2.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政治上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在西欧长期动乱过程中,教会巧取豪夺占有大量土地,成为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不见如此,教会还是西欧封建社会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高于一切。 3.西欧城市的兴起:10世纪初西欧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的矛盾日益尖锐。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就是典型的代表。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形成了市民阶层,进而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等。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4.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和灭亡:395年,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所以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达及完整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所以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但到了13世纪后,拜占庭帝国内忧外患,开始衰落。随着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和强大,15世纪中期延续了1000多年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点评: 1.西欧国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某某国的扩X及罗马帝国的分裂。大致脉络为:公元前509年建立——公元前3世纪扩X(布匿战争)成为地中海霸主——公元前49年凯撒夺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大权帝国建立——395年罗马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5世纪建立法兰克王国——8世纪查理帝国(法兰克帝国)盛极一时——9世纪查理帝国分裂——由此奠定了西欧主要国家的基本版图

九年级上册历史每章思维导图+知识要点-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思维导图

九年级上册历史每章思维导图+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思维导图】 第1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 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

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