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艺术的精神及其意义

先锋艺术的精神及其意义
先锋艺术的精神及其意义

对传播与解读的拒绝与接受

——先锋艺术的精神及其命运

刘俐莉

摘要:先锋艺术虽以其异端的形式与前卫的姿势被人关注,但更本质的应是源于先锋作家内心蔑视权威的反杭和追求自由的猜神品格。和传统艺术、流行艺术及大众艺术不同,先锋艺术逃避成为主流和中心,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被传播及解读的拒绝,这种拒绝使得先锋艺术及艺术家备受误解、命运多桀。但作为其内核的先锋精神却可以被解读和传播。本文从先锋的历史生成、精神追求及其遭遇的命运着手解读先锋艺术缘何选择拒绝传播和解读,并进一步探讨先锋精神的存在意义。

关键词:先锋审美现代主义异端性边缘性传播解读

或许,由于先锋艺术最先介入的是语言及形式的革新:绘画领域中新的色彩组合、画面安排和利用、新的形式和平面感等;音乐创作上,新的音调、组合产生了一种和谐连续乐调的新奇感;文学领域中的新词语、新格调、新的叙述手法,仅就叙述来说都是新语言的同义语,等等。所以,表面上看来,先锋艺术关注的仅是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标新立异的形式实验此起彼伏。从而,先锋艺术的形式冒险与文本主义的批评态度形成了一种有趣的结合,它们彼此认为对方是自己唯一合适的伙伴,都只把语言自身的构造过程及其规则看作是从“创作”发生的仅有的事实,使得人们常常仅经由文本性的参照对比,就欣喜宣布“先锋”的诞生,并在文本性的形式探索稍有衰退后就宣告了先锋的消亡。

当我们把社会中的极少一部分人称作“先锋”,或把社会文化中的极少一部分称作“先锋文化”时,其所指究竟是什么呢? 难道是因为他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不同往昔的外在形式吗?他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到底在哪里?我们反思现代先锋小说,从乔伊斯、普鲁斯特,到罗伯-葛里耶、米兰·昆德拉的漫长过程,每一流派及至每一作家的文本形式均显现出不可重复的独创性,但最吸引人们去对他们关注及感知的却往往并不仅仅是他们创造的文本形式。那么,到底是什么使他们的创作具有了共同的先锋性?笔者认为重要地是流淌在文本形式创新之下独特的艺术精神。因为对于后人,先锋的技巧形式很容易学到,而先锋精神只能从艺术家自己的内心深处生长出来,缺乏了这种精神,艺术家就丧失了去体现艺术自主性的能力。

本文拟从现代先锋艺术开始,试对其概念、产生背景进行梳理,从中得出其特征、精神实质,并探索其命运,又从其命运中进一步论证其精神实质,

先锋艺术存在的意义。

一、先锋的涵义

为了考察这一系列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廓清先锋的基本概念及涵义。在艺术发生与发展中,任何概念的形成必是历时性的,有其历史生成过程,先锋这一概念亦是如此。

“先锋”,在西文中为“Avant-grade",又可译为前卫。所谓“先锋”是指一支武装力量的先头部队,作为军事术语,其意义在于开拓前进道路。1878年,巴枯宁首先借用先锋一词,这个借用是为政治目的,还远不是后人予之的那种美学内涵。但随着隐喻外延的渗入,该词携其大部流行用法进入了美学范畴。在十九世纪中末期,渴望变革的年代里,随着对创新的强调,产生了艺术家自觉接受的一种思想,即认为艺术应当成为引路的先锋。圣西门最早赋予先锋一词以现代文化的涵义,呼吁艺术家应该“走到所有知识大军的前列”①,成为社会解放的先锋。自此,“先锋”引至艺术领域,但他是把先锋艺术当作了社会解放进程中的一部分,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文体或艺术革新的意义。随着“先锋”一词在艺术中不断被使用,“先锋”就成了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仁人志士的代名词,是艺术和文化中的一种先驱现象,泛指一切在思维上具有超前意识,在艺术上大胆突破与创新的人们。

“先锋”的概念虽产生于现代,但艺术上的先锋性或前卫性却古己有之。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艺术史上任何时期都有先锋存在,它就是某个特定时期站在时代前沿的艺术创造。但只有到现代,先锋才成为一种思潮或运动,甚至成了当代文化的现状,现代人的生存状况,因为现代人总想追求与众不同,现代社会变化的又是如此飞速。在现代文化中,我们无处不遭遇到先锋的存在。哈贝马斯说现代性是“一个未完成的计划”。这种根本性的未完性形成了对社会个体的无限发展意识形态压力,把变革求新植入个体自我意识的深层。求新的意识必然包含着反叛的意识,先锋行动首先喻示了现代自我意识:在与传统的持续对立中,不断树立自身的新风格。先锋精神与现代精神紧密相联,并深植其中。

先锋在现代社会的集结正是基于下列事实:在瞬息变化的现代社会中,艺术变得更为边缘化,他们的观众已经变得越来越分散,这是前此的艺术很少遭受的命运。在进入现代之前,无论有什么前卫性艺术的萌芽,它总是渴望进入主流,希望被社会承认,从而进入大众的关注中心,最终被主流意识形态改造或淹没。而先锋艺术即现代艺术,其意义是“行动的意义”,其内容是“以反传统和现实的持续不断的反叛为绝对命令”②,决定了它没有最终目标,只是不断地抗争,在抗争中传递。当然,这里我们指的是对先锋精神的

①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80页,赵一凡等译,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

②肖鹰:《封闭的游戏——作为当代形象的今日先锋》,三联《今日先锋》,1997年第7期。

传递,而不是只重形式的伪先锋创作,只有拥有这样不灭的先锋精神,“一些先锋成功了因而不先锋了,另一些新的先锋又会跟上来,新的风潮、新的争论、新的嘲讽与审判宣告也自然地跟上来。”①先锋与先锋之间以自由精神的追求作为传递的火炬,并将永远熊熊燃烧。

如果说军事上的先锋仍据其与主力部队的联系而存在,艺术上的先锋则据其自身与主流之间的距离来判断。主流就是艺术先锋的真正敌人,艺术先锋总是代表着一种新的秩序,指向未来,一经被主流所融会,它就失了自身的价值。于是,现代先锋总处于危险的境地,永远抗争是它的不变的追求与希望之所在。

二、先锋精神的内涵

由于我们上面说先锋性古己有之,但是真正有完全反叛与自由精神的先锋却只产生于对自山与反叛如此渴求的现代社会,所以,我们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先锋精神才真正产生。所谓先锋精神就是先锋艺术蔑视权威、追求自由,甚至拒绝传播及解读的艺术追求。先锋主义从一开始就与现代主义相纽结,甚至被互用,几乎成了对方的代名词。然而在现代主义己进入了学院的大门成了经典,现代精神也几乎成了现代人得以自夸的基本属性,后现代主义似乎已经取而代之,并也将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的当下,先锋是否已经同现代主义一样成为历史的遗物?先锋精神是否也已经停留在历史的书页上? 在阐释先锋精神之前,我们要先对这些问题进行廓清。

先锋与现代主义有重合之处,但它们是不同的概念:先锋是任何现代主义的先驱者,现代主义比先锋更具稳定性,而先锋比现代主义更具变异性。二者却具有共同的恒定主题:蔑视权威、积极创造崭新的自我。无论在形式上怎样花样翻新,现代主义的一个恒定主题是蔑视权威,不仅要挣脱传统艺术的锁链,而且要摆脱人类传统文化,摆脱与历史进程相关的任何枷锁,先锋尤以这个前提为根基。作为现代派的前卫,先锋奠定了现代派借以进入新领域的基点,在这个新领域中,现代派才能顺应自身的发展。是先锋使我们感知到现代文化。在一定时期,先锋以其前卫性、异端性,以其铺张、扭曲,对现实主义和比例的攻击使我们感知现代主义。没有其夸张,现代的每一方面都会稳步地进入现在的现实主义,进入我们所称的现代性或当代。现代主义又摄取了先锋派,并予其以声望。先锋本质上反抗进入主流,它的特性使它力图在中心之外保持自身的独立与自由的品格,尽管不无孤独的寂寞与误解的痛苦,却无怨无悔,这也正是它的价值所在。先锋艺术的灵魂,就是拒绝主流、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形式的新奇与技巧的迥异只能是它的外围表征与必然带来的结果。

①王蒙:《先锋文学要失败了吗?》,三联《今日先锋》,1994年第2期。

时至今日,有人提出现代主义被作为“高雅文化”的“内在冲力己告罄”,文化主导进入了后现代主义时期。但如若我们参照后现代主义的界定,“后现代主义的全部内容无非是对迄今为止已经文本化的西方文明的一种再审视、再思考和再建构”①。这种“再审视,再思考”或许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拨,但“再建构”却是对过去思考之后的再出发,这种再出发同样是一种先锋的姿态,它希望的是剥离现代主义的束缚,创造自我的新质。我们可以说,尽管从表层上看,后现代主义是指向以“现代性”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文化批判运动,但它的反叛过去与追求自由、创新的精神仍是衍生于现代主义的内核之中的,而不是完全断裂的无中生有。或许他们不再像以往的先锋艺术强烈追求形式的怪异、扎眼,也或许在当代社会观念的更新可谓瞬息万变之机,世人已对所有现象都能坦然接受了,它的“异”的特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或者,我们也可以说,当今“先锋”已不再一味追求超凡脱俗的形式探索,而更积极寻找一种与大众艺术精神的契合点,但先锋的探索精神与反叛意识仍根植于探索者心中,未丧失并永不丧失。

所以,我们完全能够乐观的认为,“当我们宣告现代主义运动正濒于死亡或已死亡时,我们是在声明先锋尚未出现或尚无法识别。”②而蔑视权威、追求自由,甚至拒绝传播及解读的艺术追求至今仍然存在,只是不再像当今世界进入现代社会初期那样,被关注,被误解,被攻击。

三、先锋艺术的特征

通过我们对先锋精神的探索,我们发现先锋的灵魂,就是拒绝主流、追求自山独立的精神品格。形式的新奇与技巧的迥异只能是它的外围表征与必然带来的结果。“在某些文学作品中,如托马斯·曼的小说中,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形式的试验,然而其中现代主义精神却表现得极为强烈,它是一种既使人解放又使人遭殃的力量。与此相反,有些作品对现代主义表面上的方法与技巧仿效或模仿得非常成功,但它们缺乏那种生气勃勃的精神……认为只要看到实验的迹象,就能看出现代主义观点的想法是错误的。”③

能蔑视权威、拒绝现实的力量,除了享有自足性、想象性等超现实功能的先锋还有什么呢?从一开始,现代先锋艺术便是在证实事物不以现实形态照样能够发生和存在。这就是先锋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异端性,即创新性和前卫性,这正是其被命名的根据。异端性、前卫性是其先锋艺术存在的基本方式,这一特征使得它把自己与前此的艺术分开,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面貌。

无论赞成抑或抨击先锋的人、或给先锋冠以追求时髦的罪名的人都视先锋为“对抗的”,而事实上,先锋更感兴趣的是开创一种独立的风格,它能界

①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三联出版社,1998年。

②【美】弗莱德里克·R·卡尔:《现代与现代主义》,陈永国、傅崇川译,第20页,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③王蒙:《先锋文学就要失败了吗?》,《今日先锋》1994年第2期,三联出版社。

定的并非是作为反抗的结果,而是它自身的本质,它保持对传先锋精神的体现才是先锋的真正意义,异端形式只是走向自由与对抗的途径,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历史与传统形成了如此大的力量与压迫感,窒息了艺术家这么多年,只有努力走出过去的阴影才能重生,正如凤凰涅磐。“先锋运动既便在纯粹破坏成为其目标时也不会停下步来。”①因为他的目的并非破坏,而是创造。

这种形式的先锋往往首先体现在艺术的语言上。仅就其艺术目的来说,艺术创新的第一步必然是语言创新,然后才会引起叙事技巧与艺术形式的创新。。语言是强调直觉生活、攻击理性,反映“灵魂”,弹劾传统、习俗和历史本身这一切努力的基石。艺术家必须要获得一种他的特定艺术样式的独特语言,创造出与前此的语言毫不相关的特定的词汇、规则和句法,才能反抗一切已经形成的权威。而同时,也必然对已经形成的“可读性”、“可观赏性”等规范形成消解。但它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与读者作对,或许形式的先锋总以牺牲一部分的读者为代价,难以否定,客观上它确实造成了接受的困难与理解的难以介入。超现实主义者让·拜克曾说过:“它愈不好懂,它的花辨就开的愈慢,凋谢得也愈慢。”未来主义者菲·马利涅蒂呼吁:“我们需要一些有力的、率直的、确切的但永远无法理解的作品。所谓的“不好懂”、“无法理解”便是冲破日常与正统语言的产物,新的语言正是给先锋创作提供的赖以写作的工具。有了新的语言才进入了先锋创作的突破口,而通过改造的语言,去除了陈规意义,从而也把内容(如国家、观念、政治、社会思潮等)改变成无形无定的东西,抹去了再现形象的模棱两可形式,瓦解了现实,隔离了日常经验,人民也被象征性地排除出去,艺术作品的背景被罩于自然之外,艺术品自身成了创作的主要发展方向,艺术品只存在自身的参照系统之内,是一种被压缩的语言,对权威的攻击,也是它所处王国的决定因素。语言的革新就意味着与传统表达的对立,并由此带来了一整套前所未有的叙事话语。形式上的创新不无意义,或许它仅是目的,但意义总延出目的之外,“再叙事过程当然包含了反抗权威话语,它是冲出元叙事辖制之后的自由表演,另一方面,再叙事的语言运作同时还包含着创新的欢悦。”②

既然以创新与求异为其表征,那么必然带来其另一特征:拒绝重复性。这一特征是使其保持独立的关键所在。这种拒绝重复性既能用于作家和现实之间,作家与作家之间,也贯穿于一个始终能坚持先锋精神的作家所有的创作之中。

首先是艺术创作绝不重复现实世界。他追求一种超经验的现实,寻求内心的真实,而不拘于一种仅仅是外表的形似。其次,就足艺术家之间的独特

①欧文·豪:《现代主义的概念》,《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第18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②南帆:《文学的维度》,第207到208页,三联书店,1998年。

个性的建立。整个先锋艺术运动就是一幕无穷无尽的艺术个性的表演。他们互不重复并且决不甘心重复别人,既使某一团体内部有共同的宣言,风格也绝不一样,只有一种追求目标的一致,而迈向这个目标的途径却各持己求,避免雷同。最后,单独看来,某个艺术家本人的一生,也在避免稳定性、统一性的风格的建立。它的这种拒绝重复性,并不是只为了创新,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从更新鲜更细微处、更深潜处、更开阔处获得笔的解放和心灵的进一步自由,或者说,它这样做并非怕失去创新的姿态,而是不愿意导致新的艺术秩序,新的权威的生成—先锋艺术必须永远陌生,永远向大众和艺术家自己挑战。

其特征之三既是试验性,这是前两个特征的伸延和必然结果,拒绝重复与追求前卫使它永远处于试验之中,无法停下前进的脚步。这种是试验性也正是使先锋创作能保持魅力的要义之一。

而正由于异端性、拒绝重复性及实验性,注定了先锋艺术无法与传播及解读共融。因为一旦先锋艺术被大量传播,被大众解读并接受,先锋艺术就成为流行,成为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逐步进入主流和中心,从而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一切。“先锋之为先锋,就因为它超前,与众不同。有点奇形怪状之意—如果先锋一上来就被公众认同,如果先锋一上来就与大众的阅读拉平,如果先锋一上来就与传统接纳,只有延续,没有破裂,那还谈得上什么先锋呢?”①这种特性导致先锋艺术命运坎坷,它时刻处于挣扎之中,反抗被世俗流意识形态承认的命运:永远无法拥有自己的立足点。对于先锋而言,渴望成功与反抗成功是难以调和的。

四、先锋艺术的命运

中国有名俗语“抢打出头鸟”,由此也可推知了作为艺术界的“出头鸟”的先锋艺术的命运。“革新不仅意味着被排挤,还意味着受嘲弄。”②先锋艺术往往一出现就往往会被认为是怪胎。先锋一词的已知涵义就是:与读者和市场作对,破坏历史观、诅咒语言在稳定局势和传统中所表示的一切。这种对抗使得误解、孤独与受排挤成为它必然要遭受的命运。

先锋必须永远挣扎。由于它要将反抗权威和自由意志一直贯穿在自身的追求全过程中,它总是在否决种种历史形式的凝定性,又与一切历史进程的自由主义深处之原始经验相沟通,体现了感受性天赋与历史之流的无限断裂与连结,以至于永远处于抉择之中,永远与时代、主流格格不入。而由于先锋艺术有擅变过快的创新,不断更新感觉方式的强烈欲望,它总是在与大众欣赏水平走平前就已抛弃了过去。艺术价值的生成与认可总要滞于艺术本身的发展。人们对新生艺术形式的接受得有一个过程,而先锋艺术的特性使它

①王蒙:《先锋文学就要失败了吗?》,《今日先锋》1994年第2期,三联出版社。

②王蒙:《先锋文学就要失败了吗?》,《今日先锋》1994年第2期,三联出版社。

无法停留下来,等待与大众相遇,于是,也要遭受公众的不解与扼杀,但他们自己坚信“真正艺术就是曲高和寡,先锋艺术注定是被边缘化的”①。

由于先锋艺术的“反”的姿势与进步的倾向,及其对历史的反拔,使得本是文化意义上的变革必然与社会的进步与变革同步相联。在其发展上的最初阶段,十九世纪末及至二站以后,先锋、犹太人、国家和民族的腐败,甚至与布尔什维主义,这些本无关联的词语结下不解之缘。比如,艺术的先锋探索与发展被阿道夫·希特勒看作是“政治上布尔什维主义的精神准备”②,先锋艺术曾受到政治的干预与社会权力的反扑,先锋与现代主义与社会、道德和政治价值等问题如复杂地缠结在一起,以致不可能察看出一方结束和另一方兴起的地方。波德莱尔曾被指控“违反社会公德”被罚300法郎即是典型范例。直到今天,许多被人们无法理解的艺术也常常被斥为“伤风败俗”。

由于先锋以“反”为特征,它侵入前此的一切艺术或领域包括其它先锋,它时刻准备把现代最先头部队置于死地,甚至于在同化它的前辈之前就有了颠覆它们的可能,又成了一种同类相残甚至是自残的生存形式。这就是雷纳多·波乔利所谓的“悲枪势态”,即不是心灵的被动状态,不只是被面临的灾难排它性地压垮,相反,它努力把灾难变成奇迹。为此它行动,此行为或许走向失败,但也由此行动给自身以存在的理由,并且最终超越自身。这也是先锋艺术及其精神追求的价值所在。

作为艺术的先锋的命运是被嘲弄、误解与扼杀,而作为个体创作者的先锋艺术家也是命运多桀,常常处于困顿的境地,面临误解与攻击、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并自身要承受着作为人而对的最大的困惑与挑战:成功的挑战。先锋艺术家追求艺术自足,以至于虽绝对自由又绝对孤独。而无论作为一个人还是一个艺术家,痛苦莫大于被理解的难以实现和现实的误解所压磨,而成功的实现又会使他们被抛入历史的垃圾箱。于是,成功就成了对他们最大的嘲讽,他们不得不拒绝成功,抗拒被理解与被接受的命运。先锋艺术的双重性把他们漩在其中,难以挣脱。创新对一先锋艺术家已不合功利目的,甚至哪怕是艺术的功利目的,如被大众接受,成为偶像,有一个崇高的价值定位也没有。他们是为反叛而反叛,为自由而行动,把先锋的行动意义发展到绝对顶点,尽管他们明知与成功与名利无缘,甚至会使自己陷入困顿的境地,但真正的先锋者仍然义无返顾,绝不改变自己艺术上和精神上的自由漂泊者的姿态,孤独坚定地流浪于主流之外。不仅精神上是孤独的甚至在生活上是艰辛的,在艰辛中独品傲然的孤独,在孤独中承受生活的艰辛。

先锋艺术家找不到模仿的偶像,因为他逃避重复,拒绝传统。于是,一切①《先锋艺术,也大众化了》,来自北青网,2007年11月1日,

https://www.360docs.net/doc/354371864.html,/article.jsp?oid=25087128&pageno=1

②【美】弗莱德里克·R·卡尔:《现代与现代主义》,陈永国、傅崇川译,第20页,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既有的成功都丧失了参照意义。换言之,先锋艺术家的义务是挣开成功带来的惯性,寻找新的出路与可能性,游走于多数人视野之外。由于他们与正统的全然割裂,他们根本讨不了读者、观众和“权威批评家”们的欢心。这样,孤独只能是先锋艺术家的宿命,他们时刻会感到孤独难耐(又不愿屈从世俗),也可能真实地感到无力,因为他们无力富有成效地介入当下的文化环境。在艺术的传统过程中,他们并不是把自己束之高阁了,而是不断发现人性无限的可能性和全新的现实。艺术家的创作时刻无论何种情形,都将是一个乌托邦时期,在那个除了对某一未来的知觉外,对一切都难以抹灭的过程中,在为自我的荣光而奉献自我的牺牲中,在青睐欢迎他的读者或观者而置更大的读(观)者群以不顾的偏倚中,艺术家曾努力通过自我来体现那个神秘的时刻。这种在利用未来的同时又超越未来的向彼岸世界的追求正是先锋艺术家的价值之所在。他通过自身实现这种追求。

五、小结

先锋产生于现代、最初是作为任何现代主义的先驱者而存在,是现代主义予其以声望。但先锋并不是现代主义本身。现代主义不是孤立的或单一的实体,而是由许多不同速度运动的不同形式所组成。现代主义一旦为世人所承认,它便转变成了现实主义,而唯有先锋,不能转变为现实主义,它反抗进入主流,永远在现实之外。

如今,现代主义已被世人承认,现代主义大师已以“传统”的面孔出现,确立了一个新的经典、新的学术体制,丧失了其边缘性的存在,似乎使得先锋也丧失了立锥之地。或许我们可以乐观地坚信先锋的消失只是因为“先锋尚未出现或尚无法识别。”或许因为当今社会对异端、前卫等特性的宽容或者无视,在某种程度上,消磨了先锋艺术的显著特征,不再象初期的它受到关注与扼杀,命运有了些许改变,先锋艺术更多回归了自身,对抗自我的背叛与投诚,而不是对抗外部的压抑与拒绝。或许当今的“先锋”已不再一味追求超凡脱俗的探索,形式的先锋性日渐萎缩,精神探索的力量日渐加强,在现实情境的表达中有了价值的新维度、精神的重新定位,显然这种探索更接近了先锋的本质:精神代言人的身份与自由的立场。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作为一种流派的现代先锋艺术在指向未来的追求中短暂放逐了自我,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其内核的先锋精神却没有远离艺术,它永远无法进入历史的尘埃中,而是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引导着艺术继续前行。这种先锋精神可以被传播,被解读,并被传承。

先锋小说的探索

先锋小说的探索 内容摘要:本文重在解读先锋文学中先锋小说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探索 关键字:先锋小说叙事马原《冈底斯的诱惑》元叙事反叛 20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传入了中国,对中国新时期及其后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80年代的当代文学实践中,都有着现代主义的深刻痕迹。80年代中后期,与现代主义相关的先锋文学探索,集中爆发形成一股潮流。这期间,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已经不再像80年代初那样呈现“粘着”状态1,文学不再服务于政治。新时期文学以西方现代文学为参照物,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文学变革,小说则有了“寻根”、“现代派小说”、“先锋小说”等的出现。 8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小说家在小说形式上所做的实验,出现了被称为“先锋小说”的创作现象2。“先锋小说”的出现意味着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正式登录。“先锋小说”以马原、刘索拉、孙甘露、余华等人为代表,他们以一种对于当时中国而言极为新奇的形式引发了一场小说探索与实验运动,“先锋小说”的努力主要表现在叙事、意义、语言等层面。 先锋的姿态首先表示现在叙事层面,叙事上的先锋将先锋小说放在了与传统小说对立的位置上。先锋小说的探索始自文本,他们从文本出发,对叙事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革命。马原是先锋小说的先锋,他在1984年发表的短篇《拉萨河女神.》,就以一种全新的叙述方式和结构引起了文坛关注,之后他的《冈底斯的诱惑》等一系列作品,以一种革命性的形式在文坛掀起了先锋小说的浪潮。 《冈底斯的诱惑》是马原先锋小说代表作。小说以几个外来的年轻探求者在进藏后的所见所闻,写出了冈底斯高原神秘的风土、人情,并且借助独特的艺术手法,微妙地传达了西藏神话世界和藏民原始生存状态对现代文明的“诱惑”和这种诱惑的内在含义。这部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是交错地叙述了几个各不相关的故事。藏族神猎手穷布被人请去猎熊,结果发现是喜马拉雅山雪人;探险者陆高认识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央金,央金却意外地死于车祸;陆高和姚亮去看“天葬”可遭到天葬师的拒绝,以及生性好幻想的弟弟顿月和老实木讷的哥哥顿珠传奇般的生命历程。3几个故事虽在人物上某些地方有重叠,但实际上毫不相关,是对传统小说的颠覆。 这部小说很到位地体现了“马原的叙事圈套”,先锋小说对于元叙事技法的借鉴。马原在《冈底斯的诱惑》第十五章中让叙述者站出来讨论作者的创作构思和处理: 故事到这里已经讲得差不多了,但是显然会有读者提出一些技术以及技巧方面的问题。我们来设想一下。 A.关于结构。这似乎是三个单独成立的故事,其中很少内在联系。这是个纯粹技术性问题,我们下面设法解决一下。 B.关于线索。顿月截至第一部分,后来就莫名其妙地断线,没戏了,他到底为什么没给尼姆写信?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后面的情节当中?又一 个技术问题,一并解决吧。 1《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 2“先锋小说”在当时或被称为“新潮小说”、“实验小说”,最早命名吴亮《马原的叙事圈套》,张颐武《小说实验,意义的消解》 3《冈底斯的诱惑》百度

古典乐派中的“先锋派”

古典乐派中的“先锋派” 【摘要】纵观人类的音乐史册,在音高一和声技法上的“革命”,可谓音乐史上最为激烈、最为漫长的“革命”之一了。通过线性逻辑和组合逻辑这两种多声思维和技术手段,无疑使贝多芬即使在调性功能和声体系盛行的时期,仍然能凸显出自己音乐中的独特个性和鲜明风格,这不仅表现在其和声思维中,也表现在他具体的写作技术上,这两种逻辑显然是贝多芬在音高一和声领域创新、探索的两个重要途径和标志。 【关键词】古典主义和声创新非功能逻辑组合逻辑线性逻辑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作为18至19世纪西方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音

乐史上“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一 代巨匠,其音乐创作涉及器乐独奏、室内乐、交响曲及歌剧等众多领域,其音乐中所流露的崇高的人文思想、深邃的哲理和极具震撼的坚强意志一直影响和激励着后人。 如:美国作曲家的精神之父查尔斯?艾夫斯,他象贝多芬一样,追求柏拉图式的思想理念,他的《第一交响曲》常令人联想到贝多芬的音乐。20世纪新维也纳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勋伯格虽然他承认他已经放弃了过去的音乐审美理念,但仍公开宣称贝多芬是他为数不多的几个老师之一。被誉为20世纪上半叶德彪 西之后最伟大的三位作曲家之一的巴托克,其音乐被认为是“晚期的贝多芬和成熟期的德彪西音乐的一种 结合”……可见,从观念到技法,从时代到风格,贝多芬对后人的影响事实上远远不止开“浪漫主义之先河”,

这种影响可谓惊人和深远。 贝多芬一生中最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主要完成于他音乐创作的中期和晚期,如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第三到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九交响曲》、《庄严弥撒》、最后六首弦乐四重奏和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等重要作品。作为身处西方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自然也受到了在当时音乐创作中居统治地位的调性和声功能逻辑思维的较大影响,这在贝多芬很多作品中可以看到,但这并未阻挡住这位音乐巨匠的探索脚步和惊人创造力。 在对贝多芬中晚期音乐作品中和声思维和技法的分析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在传统调性功能和声体系盛行的18至19世纪西方古典主义音乐时期,贝多芬中晚期和声中实际上已经存在明显的20世纪现代音乐创作中非常普遍的非功能逻辑思维的创作特征,

我眼中的新媒体艺术

我眼中的新媒体艺术 如今, 互联网已经被公认为继电视、广播、纸质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 手机媒体也被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这些不断涌现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大众传播中的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颠覆了大众媒体传统的传播模式和内容生产方式,而且给人类传播活动及生存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影响。人文精神和人的个性化共存是21 世纪的鲜明特征。机器大工业的没有人性化标准模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人性化的追求。新媒体的发展正是满足了人们对人性化的要求。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迎合以人为本的需求之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人类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上的巨大变革,比如透视学和几何学的发展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矿物和油料的提纯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北部欧洲明朗而富有层次的油画塑造风格;机器生产的颜料和光学的研究的成果促成了外光写生和印象派的发展。在20世纪,在艺术和科学技术之间最大的发展就是图像技术对于艺术语言特殊影响作用。艺术不仅要为社会创造视觉财富,同时也必然要对社会文化进行视觉化的思考。只有这样,艺术才能真正的实现自己的功能。 20世纪以来,伴随着流行文化的发展和商业性电视节目的普及,艺术家们开始了对于图像化的视觉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思考,另一方面,开始了用实用包括摄影、电影、电视在内的各种图像技术来从事这种思考和创作。在整个20世纪,摄影和电视乃至电影胶片都被从流行文化改造成艺术创作媒介。摄影本来是记录性和纪念性的工具,而艺术家则从中抽离出了摆拍和拼贴的技术手法,结合图像的本身的客观性,将其发展成为独特的个人叙述方式,从而出现了超现实主义的摄影等等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等现代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它建立在数字技术的核心基础上,亦称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像CG。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它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 就艺术本身而言,新媒体艺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观念艺术,以及由早期未来主义宣言、达达式行为和70年代的表演艺术等。沟通与合作,成为艺术家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关注的焦点,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与新的媒材,企图发掘创造新思维、新的人类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许多艺术家对于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深感兴趣,艺术作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再决定于它的实体形式,而更多在于它的形成过程。总之,整个20世纪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的着迷,尤其是世纪初的量子物理和世纪末的神经科学与生物学,大大地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 从新媒体艺术在欧美的发展,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一开始就与商业利益紧密地挂在一起。所以,它更多的不是展示艺术,而是展示新技术产品,参观这种新媒体艺术展,给人的感觉更象是参观商品展销会。这些问题令人感到迷惘和困惑。专家们很少谈及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更多的是谈新媒体的技术应用和掌握问题,以及新媒体艺术的市场问题。这就给人们一种错觉,新媒体艺术,最重要的不是艺术上的创造,而是如何引导艺术应用新技术占领市场。当然,这也许与新媒体艺术一诞生就与商业化结下不解之缘有关。 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天性。创造新技术,利用新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伴随着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的文化传播方式也以一种加速度在向图像化方面发展。在中国IT产业和欧美新媒体艺术的双重冲击下,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开始在近乎朦胧的状态下起步,像一江春水一样缓缓地流淌在中国大地上。

对新媒体艺术的思考

对新媒体艺术的思考 一、概念界定 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利用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现在已经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 特点: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说过: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新媒体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它可以让使用者和作品之间进行直接互动,而不是简单地让艺术家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公之于众,有时还会需要参观者的加入,这样才能将作品的真正内容更好地展现出来。新媒体艺术作品更多的是与科技相结合,有时,新媒体艺术更像是展示新技术产品,参观这种新媒体艺术展,给人的感觉更象是参观商品展销会。 我认为新媒体艺术是科学和技术的结合,通过数字化合成技术,来虚拟现实,然后重构世界。现在有很多加入了虚拟艺术的艺术作品,在建筑、雕塑、绘画、电影、摄影等艺术形式中都有体现。 在之前参观的一场新媒体艺术展上,我第一次接触到新媒体艺术。当时参观时的感觉就是那些展品都很新奇,也很吸引人。新媒体艺术给人的感觉是类似于3D错觉艺术,但是比那更加高级,艺术家们能把一些科技结合进自己的作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画纸上形状和颜色的变化。而在课上,老师对新媒体艺术的简短介绍,又使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二、对新媒体艺术的美学思考 新媒体艺术的特殊属性对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更为艺术与技术的探索带来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在现代的社会,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学艺术的发展,相对地美学艺术的发展又能使新媒体艺术的技术快速革新,两者相辅相成。同时,计算机、网络等新型工具的出现又对美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地将新技术融入其中才能有更大的进步。新媒体艺术是当代计算

关于先锋派小说的一些看法

关于先锋派小说的一些看法 20世纪80年代中叶,中国文坛进入了一个激荡、活跃的转型期。在西方现代哲学、艺术和社会各种文学思潮(如魔幻现实主义、叙述学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形式主义、意识流等)的影响下,马原、莫言、残雪、格非、苏童、余华、孙甘露等一批作家以先锋姿态闪亮出场,其新奇的创作对传统的小说观念和传统的审美规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在文坛上形成了强大的态势。 先锋小说,是作家们对现实进行精神化探索,然后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开始的。 在叙述革命上,先锋作家们往往模糊了故事的内容、情节,而倾力于塑造独特的叙事形式。他们将叙事本身作为审美对象,运用虚构、想象等手段,进行叙事方法的实验。背离传统小说竭力营造和现实世界对应的"真实"幻象的实现途径,明确承认小说的虚构性。这无疑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表现力,极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凸现小说的独特存在。如孙甘露的《访问梦境》,非常注重挖掘内心世界,细腻描绘梦境和神秘抽象的瞬间世界,其技巧上采用了隐喻、象征、联想、通感等方法,整部小说就是人物意识的流动的体现,更像是一个人的呢喃私语。作家马原则是叙事革命的典型代表,他在小说中直接就出现在读者面前,并揭露小说的虚构性,更设置了许多有头无尾的故事对之进行片段式连缀,产生了似真似幻的效果,形成了“马原叙事圈套”。除此以外,还有格非的小说中的迷宫式的构建等,都有别于传统小说的单一化,直线型的叙事模式。 在语言实验上,先锋作家们喜欢以其独特的感觉方式对现代汉语进行扭曲与反叛,强调语言的陌生化,以致对解读文本造成一定的阻拘性,并因此形成鲜明的个性。而作家莫言的文字就非常有特色。如在《透明的红萝卜》中,有这么一段描述,非常有质感,深深地吸引了我:“黑孩的眼睛本来是专注地看着石头的,但是他听到了河上传来了一种奇异的声音,很像鱼群在妾喋,声音细微,忽远忽近,他用力地捕捉着,眼睛与耳朵并用,他看到了河上有发亮的气体上升,声音就藏在气体里,只要他看着那神神奇的气体,美妙的声音就逃跑不了。他的脸色渐渐地红润起来,嘴角上漾起动人的微笑。”作家的这段文字使人身临其境,视觉、嗅觉一并打开,既新鲜,又细腻。 先锋小说在表现生存状态这一点上,也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其题材是多元化的,这毋庸置疑。但他们都有一个大致的共同点,就是趋向于对人本主义的描写,剖析人物内心层面,反映我们在现代生活中的情感享受、欲望、追求和物质的种种矛盾,追求自由、平等,标榜个性,呈现出我们的精神创伤,抒发他们对生存状态的思考,因而许多作品都显示出苍凉、迷惘的悲剧风格。如格非的《人面桃花》,就有人评价说这是一部“关注典型的中国式情感命运和中国式精神命运”的小说。作家余华的《活着》,应该就是一部典型的探索生存状态的作品。作者通过一位中国农民———主人公福贵的苦难的一生,给我们讲述了应该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总之,面对苦难,我们要承受,好好活着就行,这就是我们的生存意义。 但由于先锋小说的独特、革新以及极端个人化的创作,一般大众很难理解它,所以到90年代初,很多先锋作家们纷纷降低了探索的力度,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结合,这标志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 以下,我将具体谈一下我对作家毕飞宇的一部作品———《雨天里的棉花糖》的一些看法。 〈〈雨天里的棉花糖〉〉是作家毕飞宇写于90年代初的作品,小说阐述的是战争前后,主人公红豆的生活经历及心路历程。红豆自小被公认为“女性化”,性格如女性一般温润、文

新媒体艺术的定义及发展意义

新媒体艺术的定义及发展意义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新媒体艺术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感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觉上新媒体艺术离人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目基本定历发现评接定表现形 基本定 历 发 现状 评价 接受 定位 表现形式 评论?相关书籍?展开 基本定义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 术 新媒体艺术作品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感觉上新媒体艺术离我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象(computer graph),即许多业内人亲切地对其简称道的CG。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 眼下他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因此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感觉上新媒体艺术离人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象。cg(computer graph)即许多业内人亲切地对其简称道的CG。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

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

新媒体艺术 20150647 马维全经过一学期的社团课程的学习,我对新媒体艺术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我就谈谈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 一般而言,人们把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媒介称为新媒体,而将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鉴赏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推陈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称为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的根本理念是尽可能地用艺术反映真实的思想和创造思想产生的情景。也可以说,新媒体艺术用艺术反映思想的理念,透过艺术所表达的思想与观念,而这正是现代人的内心所看到的世界,媒体艺术家则使用媒体艺术使这些观念和思想情景再现,演示给观众。新媒体的发展和观念对传统媒体进行了反叛,是全新的颠覆与革新,对以往的艺术形式是一种超越,也带来了许多影响。 新媒体艺术带来的几点改革: 1、产生全新的时空观念:互联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或者说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信息在全世界触网之处流动。 2、提供人机对话的可能性:现代科技与IT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作的机会,特别在视觉艺术的表达形式上。要实现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必须要为善于人际互动和沟通的人所了解和掌握,还需要充分掌握有关艺术与人性的相关

知识,需要有一颗开放并富于想象的心。只有这样,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内容及其表现方式才会更有效果。 3、推动新媒体广告艺术的发展:新媒体动画在网络广告艺术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新媒体艺术的应用给广告艺术的动画展示带来了巨大的空间,网页中闪动的标识,漂浮的广告,游行于画面之间、行踪不定的标题,这些都是以往传统广告艺术中所没有的。 4、新媒体艺术对文化产业复兴的推动:在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相关。 5、催生人类新的生存观、价值观:网络改变着人类的认知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改变着人类的生存观和价值观。通过QQ、网络游戏等“网络交往”,人们可以把自己人生面孔的另一面展示出来,这种虚拟空间中的交往无形中必然改变人类感知及认识世界的方式。 一个全新的网络世界在慢慢的形成,将来的科技可能达到人们现在无法预测的高度,但我觉得那其中必有新媒体艺术的存在。

《新媒体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美术学(综合美术)本科专业选修课程课程以培养美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新媒体艺术涉及交互性、网络和计算,并且比起物质本身,它更重过程,新媒体艺术作品,很难用传统艺术博物馆的介质、地理和年表类别进行分类,融合时代和社会的综合性艺术,是当下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反映。新媒体艺术的实践方式与哲学、生活美学、物理力学、化学、生物学、光学、数码科技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本课程从新媒体艺术的欣赏方式、传授模式、创作目的、艺术媒介及空间与运作机制等诸多方面展开全面的论述;详解新媒体艺术特征的开放、体验、虚拟、超时空等个性要素,将艺术带入了与公共对话的领域,使受众的个性体验在公共性的基石下拓展了更大的自由文化空间。它既赋予了个体不同的体验感受,亦重构了公众的知觉经验与时空观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及了解更多的媒介去进行自身的实验性创作脉络。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媒体基础理论和新媒体创作理念及技法,以锻炼学生们的实践创作技能。熟练、灵活的掌握自己所选择的新媒介创作手法。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使他们了解科技发展与应用,使学生能把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所学专业中去,扩展自己的思维模式,能够更广阔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每个部分先从理论和实例讲解入手,再由学生进行实践。经由培养学生对新媒体艺术的了解,包含技术和理念两方面,以发掘兴趣点为桥梁,去扩宽自身的创作范围和找寻新的切入点,它对于艺术创作尤其重要,是新的艺术创作表达手法,并理解“公共性”与“个性体验”融合的观点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是一组辩证关系,缺一不可,共同作用于艺术的整体感知系统,也是崭新的学术研究观点。 四、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第一单元新媒体艺术的定义(2学时) (一)什么是媒体艺术 1、新媒体艺术定义 2 、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3 、新媒体艺术类型 4 、两种关系 5 、继承还是颠覆 6、早期的新媒体艺术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主题: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第一篇论文: 题目: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作者:李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 摘要:余华由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作家”转变为20世纪的“通俗作家”,由创作风格的“冷酷”“残忍”转变为“和风细雨”。余华这种创作姿态的转变反映了中国先锋小说的解体,这其中既包含着先锋文学自身局限的不可超越性,也包含着世俗诱惑的难以抗拒性,也许,还包含着作家自己可以把握的不断创新的欲望和无法把握的创作心态的衍变。但他关心的仍然是人的生命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以余华为代表的中国先锋小说家的转变与解体并不是在新时代中的“溃不成军”,而是“胜利大逃亡”。 关键词: 解体;转变;超越;世俗;心态;生命;存在价值 提纲:前言:对文学的阐释中引出问题,说明自己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一、余华与先锋小说的悲剧性命运 二、余华在细雨中无声的呼喊 三、先锋小说家的“胜利大逃亡” 参考文献: [1]陈思和、李平.中国当代文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2]余华.跋[A].河边的错误[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 [3]王蒙、潘凯雄.先锋考——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先锋[A].今日先锋[M].北京:三联书店,1994. [4]张德政主编.“先锋派”条目[A].现代文学辞典[Z].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5]余华、张英.文学不衰的秘密(访谈录)[J].大家,2000,(2). [6]余华.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5). [7]余华.呼喊与细雨[J].收获.1991,(6). [8]陈思和等.余华:中国先锋小说究竟能走多远[A].理解九十年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9]余华.自序[A].鲜血梅花[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9. [10]郜元宝.世纪末中国文学的四种苦难意识[A].拯救大地[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4. [11]余华.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5) [12]王万森.新时期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3]李运抟.九十年代长篇小说:个人言说与历史浮现[ J].文学评论,2001,(4). [14]赵毅衡.非语义化的凯旋——细读余华[ J].当代作家评论,1991,(2) [15]陈晓明.文化溃败时代的馈赠[J].艺术文角,1993,,3). [16]张颐武.“人”的危机[J].读书,1988,(12). [17]马原.马原谈小说[J].大家,2001,(5). [18]马原.跋[A].虚构[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19]北村.我的十种职业[J].花城,2001,(1). [20]林舟.“靠小说来呈现”——对吕新的书面访谈[J].花城,2001,(6). [21]徐志伟.简论九十年代小说创作倾向[J].文学评论,2001,(5). [22]陈晓明.关于九十年代先锋派变异的思考[J].文艺研究,2000,(6). [23]尹国均.先锋实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先锋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24]余华.边走边看·前面的话[J].收获,1999,(1).

先锋派文学之于当代中国文学的意义

小编语:距离“先锋文学”应运而生的年代,转瞬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年。就如一个孩童的成长,“先锋文学”也已经步入了青年,开拓了新的文学时代与体裁,然而其代表作却寥寥无几。 1985年前后的“八五新潮”,文学界出现了马原、格非、孙甘露等人的先锋小说,陈东东、王寅、欧阳江河等人的先锋诗歌群体,音乐界出现了瞿小松、陈其刚、谭盾等人的先锋音乐,电影界则有陈凯歌、滕文骥、何平等人的探索电影。 几乎每隔数周,一种新的风潮、新的宣言便会发表。风潮迭起的年代,“先锋文学”应运而生,三十年过去,它长成了什么模样?它如何影响了后来的年轻人?11月27日,以“通向世界性与现代性之路”为主题的纪念先锋文学三十年国际论坛在北京举办。刊发了文学批评家李敬泽在论坛上的发言。下文是文学评论家、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在论坛上的发言。我将新一代作家作品作为检视先锋文学影响的镜子。从这面镜子里,可以看到先锋文学当年的文学观、文学趣味如何被扭曲,如何被继承。换言之,如果我们把先锋文学视作文学之钟,那么,从年轻一代作家那里,我们可以听到它的回响,自然,也可以看到它的困窘。 回响之一是,先锋文学建构了八十年代以来成长起来的青年读者的文学趣味,尤其是七零一代作家的文学趣味甚至语感。先锋文学三十年,正是七零一代作家从孩童成长为中年,由文学少年成长为新一代作家的三十年。如果有兴趣去读七零一代作家的读书随笔和小说讲稿会发现,他们阅读和喜爱的作家作品百分之八十与先锋作家们喜欢的作家作品相同或相近,而另百分之二十,则非常有可能是当年那代先锋作家。一个作家的少年期和青年期的文学趣味如何建立?无外乎是阅读和模仿。一方面喜欢他们所喜欢的,一方面渴望写出他们那样的作品,——先锋文学对七零一代作家的影响是渗透式的,年轻一代的成长得益于对文学偶像的学习。正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一代作家的文学趣味逐渐形成。 这是新的、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价值观完全迥异的文学观。尤其是新一代对纯文学这一概念的认领。“纯文学”与先锋派紧密相关,它看重语言,叙述方式,讲究语法和句法,致力于语言的探索,致力于摆脱政治话语而回到文学本身。七零以后出生的作家们对“纯文学”是全盘接受并深入内心。这是硬币光泽的一面,而另一面的反映则是年轻作家不由觉地划走,他们笔下历史背景的逐渐模糊,他们沉迷日常生活,看重个人生活和个人成长而不愿去触及“社会题材”。换言之,先锋文学之后,有关宏大的、社会的、政治的思考成为新一代作家所刻意躲蔽的。 如果说“纯文学”观念是先锋文学在七零作家一代那里的重要回响,那么另一个回响则是关于“写什么”和“怎么写”的认识。新一代作家通常在访问中会刻意强调他们看重“怎么写”。尽管在写作手法上也未见有何重大突破,但这一认识却深植于心。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认识。当然,“写什么”在他们那里则变得没那么重要。与此同时,他们中很少有人认为作家是知识分子,更很少有作家认为文学写作也是一种社会行为。 不过,七零一代作家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对写作的理解也非一成不变。 大约2010年前后,又一批新的七零后作家出现,比如阿乙和曹寇。在媒体的讨论和介绍中,他们被认为是先锋的、深具先锋文学精神的新一代,尽管这种评价不乏出版推广的因素,但得到读者和公共媒体的广泛认同也值得关注。为什么其它七零后作家并不被认为是先锋的,而只有他们被贴上这样的标签? 重要的是他们面对现实的态度。在现实面前,这两位作家与以往七零后作家的不同在于,他们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不认同、不屈服、不妥协。他们并不是一笔一划去描摩现实。在他们的笔下,现实与文本呈现了某种奇特的关系,——文本为现实提供了某种镜像,它是现实的一种反映,但这种反映并不是直接的。他们关注当下生活,也有非虚构作品。 在当代中国,“非虚构”突然出现缘于写作者强烈“回到现场”的写作愿望,但那种流行的“非虚构”与阿乙、曹寇的“非虚构”有明显差异:前者显然追求一种对现实的介入,其中有强

先锋派绘画 - 副本修改版本

黑体字为PPT上没有需要自己口头加入 一,概念: 先锋派(avant garde)最初用以指19世纪中叶法国和俄国往往带有政治性的激进艺术家,后来指各时期具有革新实践精神的艺术家 说白了“先锋派”就是现代主义,它包括了“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意象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派,意识流派,荒诞派等等”其倾向就是反映现代西方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自我间的畸形的异化关系,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创伤,变态心理,悲观情绪和虚无意识。 而现代主义绘画,即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又称现代派美术. 二,(各种主义解图) 三,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是什么呢? 特征一:绘画的表现形式从具象转变为抽象或意象 现代主义绘画与传统绘画相比有相当大的区别,以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和德拉克洛瓦的《希奥岛的屠杀》为例。

前者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绘画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后者德拉克洛瓦的《希奥岛的屠杀》是传统绘画浪漫主义的经典作品,两幅绘画同样都是表现战争题材,但是从作品的表现形式来看,却是大相径庭。 后者《希奥岛的屠杀》运用了明暗造型的方法,真实地刻画了耀武扬威的侵略者和倒在血泊中绝望挣扎的孤立无助的受压迫者的残状,是具象的画面。 而前者毕加索《格尔尼卡》的画面满是单纯的几何形和游动的曲线,相互交错、拼帖成近似于抽象的牛头、马头及一些肢离破碎的妇女、儿童,带有平面的装饰性特点,是半抽象的画面。 毕加索为什么不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呢?他眼睛里所看到的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的景象显然不是象他画中所描绘的那个样子,那他为什么要进行变形呢?其实只要懂得和理解中国写意文人画的人,是很容易理解这一点的。中国写意画的最高境界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画家常画的“梅兰竹菊”等,就与自然界的花卉植物不一样,其中赋予了画家的主观情感和人格化的东西。如中国明代画家徐渭的《墨葡萄图》PPT 那狂草般的笔法,水墨淋漓的效果,更多的表现了笔墨韵味和画家的心态,即通过变形的葡萄发泄出了画家心中的郁闷之气,是画家仕途不得志和对当时明朝黑暗政治感到悲观失望的一种心情写照。那点点墨迹哪里是画,分明就是徐渭的泪迹。这也是中国写意画的特点――“借物抒情”。我们既然能理解徐渭的《墨葡萄图》,也就不难理解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了。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内涵差异,毕加索的绘画反应的主要指心象、 表象或象征等含义。<通过变形要表达什么呢?》就是第二个特征。

谈谈对新媒体作品的体会

谈谈对新媒体作品的体会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感觉上新媒体艺术离我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像。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他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因此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 “媒体艺术”这个名称对于艺术界来说已经并不算陌生,但对于这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依然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甚至,对于“媒体艺术”的基本要素的确认也十分具有挑战性。因为新媒体艺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诞生以来就注定具有了与其他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特征。在当前的新媒体艺术领域,科技和艺术观念已经变得浑然一体,而媒体艺术的理论应该说还并没有发展到十分成熟的阶段。 翻阅资料无意中看到迪特?容的全息影像艺术作品《宫服》,这应该也属于新媒体艺术的范畴,这件作品中,他所表达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服饰,但通过全息影像技术的支持,在亦真亦幻间,“宫服”的传统美学概念得到了一种有效的置换,使得传统的艺术符号具备了当代的精神。在他的光影背后除了表现出新媒体艺术家特有的审美特征以外,它带给观众的是艺术家自我的一种意识的轨迹,是一种观念的力量。相对于利于科技使观众互动与介入,艺术家更加在乎的的是作品能否达到对新媒体艺术进行思考的目的。在对新媒体艺术还认识不深的中国,还存在一些学术定位和表达方式上的误区,而迪特?容先生的艺术尝试在某些程度上做到了相对的先锋性。 我认为,艺术无论如何高尚、高深,都是来源于生活,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脱

新媒体艺术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新媒体艺术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全息摄影 全息摄影亦称:“全息照相”,一种利用波的干涉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或透射)光波中信息(振幅、相位)的照相技术。全息摄影是通过一束参考光和被摄物体上反射的光叠加在感光片上产生干涉条纹而成。全息摄影不仅记录被摄物体反射光波的振幅(强度),而且还记录反射光波的相对相位。 2、CG(电影、动画) CG 原为Computer Graphics的英文缩写。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形成,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它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几乎囊括了当今电脑时代中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如平面印刷品的设计、网页设计、三维动画、影视特效、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的建筑设计及工业造型设计等。 3、维特根斯坦: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 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在现象学、 存在主义、解构主义、诠释学、后现代主义、政治理论、心理学及神学 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雅明:德国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和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 麦克卢汉: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文学学者,媒介环境学的开山祖师。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圣人”、“先驱”和“先知”。他是20世纪名副 其实的传播学大师,是最富有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家。“地球村”“始 作俑者”就是麦克卢汉。 尼葛洛庞帝:MIT媒体实验室的主席和共同创办人,并且是媒体科技的Wiesner教授. 投资超过40个(包括三个中国的)企业的”天才投资家”。他帮 助建立了”2B1基金”,并出任该基金的主席。 二、思考题 1、简要说明什么是媒介、媒体和大众传媒以及数字媒体。 答:(1)媒介:传播信息富豪的物质载体,是信息传播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它扩大并延伸了人类的信息传播能力。 (2)媒体: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介质,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 (3)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新闻传播工具(news media),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 西方称为新闻媒介(News media)或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4)数字媒体: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媒体为数字媒体(digital media)。 2、简述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五阶段,及各阶段特点。 答: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几乎与人类发展同步,与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亲身传播时代(符号与信号媒介时代) 传播媒介:表情、声音、肢体动作 特点:开始于从早期人类灵长类动物到早期猿人的进化时期 (二)口头语言时代(说话与语言媒介时代)

对新媒体艺术专业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第8卷第5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8,No.52006年9月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Sept.2006 对新媒体艺术专业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于静宜 (大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摘要:通过对中国新媒体艺术专业教育中复合型教师与教师队伍的复合型配备、课程体系与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等问题现状的分析与探讨,明确了目前新媒体艺术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数码技术;艺术;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 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91X (2006)05-0549-03 R eflections on some problems in ne w media art education YU Jing -yi (School of Art &Design ,Dalia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Dalian 116034,China ) Abstract :Present status of some problems in new media art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are analyzed and dis 2cussed in this paper.The problems include the compound teachers and the compound manning of teaching tea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teaching foundational facilities ,and the mergence of technique and art.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existing in new media art education to be solved is pointed out and the method of solving the problem is proposed. K ey w ords :new media art ;digital technology ;art ;higher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05-11-24 作者简介:于静宜(1981-),女,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理论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已进入数码时代,新 媒体艺术也随之浸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影视制作、电脑游戏、动画制作、商务广告、音乐视频、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等,都离不开新媒体艺术的辅撑。社会对新媒体艺术创作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这种市场需求的召唤刺激了高等院校新媒体艺术专业的快速膨胀。美术院校和其他大学的艺术学院都纷纷开设新媒体艺术专业,原本没有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些院校也增设了新媒体艺术专业。快速上马、急剧膨胀的新媒体艺术专业教育,相对于其他成熟专业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重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这个朝气蓬勃的新专业教育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1 复合型教师的培养与教师队伍的配备 新媒体艺术是现代媒体如广播、电影、电视等之后的数字媒体艺术。它融合了数字处理艺术、网络技术等多学科技术,形成数码图像、三维动画、数码音响、互动媒体等一系列艺术创作与制作环节。在 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创作的传统手工或低端技术被 数码媒体技术所替代。科技发展之快,社会需求之切,使高等教育界还没有做好准备就迎接了新专业的到来。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有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目前从事新媒体艺术教育的教师多是早期的美术或艺术设计的教师和计算机教师嫁接或衍生而成,专门从事新媒体艺术创作研究的教师在国内很少。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是新媒体艺术的显著特点。新媒体艺术专业教育需要复合型的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美术功底和良好的创意思维,又要掌握先进的数码技术。单一专长的人才好找,复合型的人才难求。当务之急是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尽快培养出新媒体艺术专业教育所需要的复合型教师。 目前,可以采取如下途径培养复合型教师,以应急需。第一,一般高校聘请新媒体艺术专业建设水平高的个别高校或社会上从事新媒体艺术教育或创作的专家讲学,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培养教师。第二,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在实力雄厚的高校举办教师

先锋派文学的存在主题

八十年代后期兴起的、深受西方各种现代派文学思潮影响的先锋派文学,其主题表现不再似传统文学一样注重于社会政治生活主题的表达,也不再似八十年代初中期的小说那样热衷于庞大的文化隐喻、历史主题、生命激情和崇高风格的追求,而是把笔触直接指向了世俗生存中的个人,他们凡庸、焦虑、充满苦恼的内心生活,他们的生活恐惧、生活诘问以及复杂幽深的潜意识世界――其主题已指向对自我和个体生存的思考。 相对传统文学来说,先锋派文学的主题之所以会有这样巨大的转折,是因为当时整个文化背景出现了某种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八十年代后期,商业文化的发展使原有的启蒙主义文化环境不再那么纯净,个人生存问题已开始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对人生社会主题的探讨已逐渐处于疲惫的状态,而对“个性的高扬”的热情也慢慢衰退,文坛的沉寂迫使作家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第三,由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焦虑”情结所决定的一种“唯新论”逻辑正在促使当代中国的文化哲学思潮出现整体的转换,也就是说原有的宏大社会文化主题和启蒙主义价值体系正受到个体存在、“解构”、“生活政治”等观念的怀疑、诘问和挑战。因此一批勇敢的先锋作家在此种复杂情境下开始对传统文学与文学观念进行反驳与解构,而且进行了新的探索,他们除了开始文学语言、文字、形式与结构等创新外,还在文学主题上进行了新的尝试,这也就是我们说的个人存在与自我主题。 “现代派在思想方面的特征是对西方现袁可嘉在分析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思想特征时指出: 代文明的危机意识、变革意识,特别是它在四种基本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全面的扭曲和严重的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质世界)和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而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袁可嘉《略论西方现代文学》)。因此,存在与死亡、悲观与虚无、孤独与迷惘也就成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基本主题。如海明威表现的是“迷惘的一代”、波特莱尔的《恶之花》发出的是面对现实之恶而无可奈何的悲剧的哀鸣;艾略特的《荒原》展现的是世界末日中人全面异化的可怕景象……深受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潮影响的先锋派文学就必然受这种主题倾向的影响。而他们的作品又结合中国本土的实况,着重表现了现代人特别是现代都市人的生存困境以及他们在理想失落、精神沉沦、前途迷惘中的哀怨与悲伤、困顿与苦恼,展现了他们病态人生中滋生的病态情绪。 较早表现出这种倾向的是残雪。在她的许多作品中,人生存在的焦虑、恐惧,人与人之间的猜忌、窥视、居心叵测的算计,人与环境的倍感压抑,人的弱小、变态、苦闷等等,都曾给人留下惊心动魄的印象。在《山上的小屋》这篇作品中,残雪描写了一个没有个人自由、没有心灵隐私权的、周围环绕着恐怖的狼嗥的家庭,“我”在恐惧和焦虑中渴望能有一座可供独居的“山上的小屋”,因为母亲和家人“总是趁我不在时把我的抽屉翻得乱七八糟”,父亲和母亲还总是盯着“我”、窥伺“我”;而“我”也总搅得他们不能安宁。在这样一个像地狱一样拥挤、黑暗、阴森、压抑的环境中,最后“我”爬上了小山,却“满眼都是白石子的火焰,没有山葡萄,也没有小屋”。在《苍老的浮云》中,虚汝华也处于与丈夫、婆婆、邻人相互猜忌、敌对、窥伺的环境中,同时也处于自我压迫、自我虐待、自我虚妄的紧张与恐怖中,人与人之间不能互相理解、相互宽容、坦诚相待,个体生存总处于内外莫名而又虚妄的挤迫当中。在这里,拥挤、冷酷和充满猜忌的“家庭”、“邻里”都是现实的存在空间与存在状况。残雪就是通过表现人们在这些现实的存在空间的存在状况,特别是他们心灵的焦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表现了人类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的荒原与荒谬意识,象征性地揭示了现代人乃至全人类在精神上的沉沦与没落,表达了萨特式的“他人即地狱”、“人是孤独的”这样一个主题。而她作品中人与人之间相互猜疑、侵犯、较量等心态和表征,也正是人际关系的那种貌合神离与尔虞我诈本质的象征化呈现。 “人生的本质是永恒的荒诞,是永远无法摆脱的苦难深渊”,存在主义作家卡夫卡的这句

对新媒体的理解与认识

对新媒体的理解与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品种、样式也提出了更多的、更高的要求。对新媒体的高预期让消费者变得更挑剔,新媒体市场中经济模式的变化和消费者地位的转变让消费者对电视的“宽容度”明显降低。 新媒体将传播载体从广播、电视扩大到了电脑和手机,将传输渠道从无线、有线网扩大到了卫星、互联网,并呈现出广播影视独特地传输方式,手机电视可以随身携带,移动接收;IPTV能够双向互动,自由点播;网络广播能够留住声音,任意下载等等。这些技术变革使消费者完全摆脱了固定的节目表,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从广播、电视、 随共享的 在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以下简称SMG)做的“传统电视和互联网用户特性的比较”调查中可以看出,在传统的电视领域,观众越来越趋向老龄化发展,45岁以上的电视观众是SMG的忠实观众,其中,男女比例各占一半,购买能力也相对较低。而18至35岁的年轻受众则在互联网用户中占到了67%的规模,他们上网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达到了141分钟,其中,男女比例是6:4。由此,可以得出几个结论,年轻受众正在快速从传统媒体市场中分流,新媒体用户的意见主导力和购买力正在逐渐增强,他们对个性化、专业化的需求十分强烈。另外在终端方面,电视的增长还是非常缓慢的。传统电视主要是面向家庭娱乐的用户,使用时段还是在晚间;而新媒体则集中在互动和娱乐,白天和晚上都有大量的用户在使用。

其次,新媒体为观众带来了多种收视选择和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传统电视的传播模式大多是一点对多点的单向传播,观众对电视台节目选择、编排的影响较小,观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多限于人际传播,影响力有限。在新媒体时代,个性化的收视需求不必要再顺从群体收视选择,观众可以根据媒介形态的不同,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节目内容。电视观众变成了电视用户,电视的传播模式也变为电视台与用户之间的多点对多点的双向网状传播,观众从一定程度上获取了传播者的能力,在内容选择方面拥有了更大地自主权,并能通过便捷的双向互动和交流,直接影响电视台的节目选择和编排。 再次,新媒体具有跨时空的特点。网络电视为传统电视频道和新兴电视业务开辟了通达观众的新途径;当数 群体。 统电视, 将 SNS 随机性很大。幽默、娱乐、音乐等消遣内容最受用户欢迎。另外手机上的节目内容完全可由用户自主选择,从而满足了他们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移动电视的发展迅速是人们所始料未及的,它具有覆盖广、反映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能。对于公交移动电视来说,“强迫收视”是其最大的特点,对于这一点,目前业界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有观点认为,公交移动电视的强制性传播使得受众身在公交车上,没有选择电视频道的余地。这种受众被动接收状态,无疑会降低公交移动电视的收视率,然而目前尚无良策改变这种状态。但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他们提出,传播内容的强制性有利于拓展“无聊经济”的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