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1.测量呼吸和心跳

一、基础知识

1.填空题。

运动后,()和()的次数都会增加,休息后又可以使()和()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说明()和()是与运动紧密联系的。

二、拓展应用

给自己和家人做一次呼吸和心跳次数的测量,记录下来,对比下表中的数据,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忠告。

呼吸和血液循环

《呼吸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学校:李家堡小学 授课人:余军学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中的第三课。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心脏的位置、大小、构成、运动方式与作用。 2、了解血液循环的路线,了解血管的分类。 3、了解呼吸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4、意识到健康生活习惯对于心脏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认识心脏的作用以及血液循环的路线。 四、教学难点: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及其作用。 五、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相关文字资料、图片和视频 学生:1、知道心脏的大致位置,会测量心跳。 2、能在自身找到脉搏,会测量脉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活动:请学生先找出身上的一处血管,紧接着找两处、三处、更多处。 2、提问:血管里有什么? 3、提问:血液在血管是流动的还是静止的? 4、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又提出了几个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索人体的奥妙。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心脏 (1)感受心脏的跳动。 (2)利用图片认识心脏。 猜想:心脏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它的形状像什么?它有多大?(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各抒己见) (3)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跳动,你知道什么是心跳吗? A、实验:反复的把拳头握紧与松开,连续做20次,来模拟心脏的跳动。请仔细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学生分组实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B、看看心脏是怎样跳动的。 C、脱离鲢鱼身体的心脏还在跳动。 2、认识心脏不停跳动的原因 (1)模拟心脏跳动的实验。 (2)测一分钟脉搏的次数和心跳的次数,看看能发现什么?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1)推测出心脏不停地跳动是在干什么吗?(同桌讨论、汇报) (2)学生阅读教材54页内容。 (3),想一想:为什么人在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学生思考后积极回答) (4)教师讲解。 4、讨论:心脏对人体这样重要,我们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心脏呢? (1)学生交流。 (2)出示保护心脏的方法。

血液循环试题

七年级生物循环系统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8分) 1长期生活在平原上的人,出到高原的头几天,血液中的血细胞数目会明显增加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三种血细胞 2、在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静置止后血液分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层为血清 B、上层为血浆 C、下层为红细胞D中层为血小板和白细胞 3、当人体某处受伤后,病菌浸入时,下列那种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病菌()A红细胞B、白细胞C、血细胞D、肌细胞 4、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5、有一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烧伤面有大量体液渗出,需要输血,在输血时最好输()A血浆B、全血C、浓缩的血小板悬液D、浓缩红细胞 6、小刚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新鲜的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个试管内,在A、D两试管内加入了抗凝剂,B、C不做任何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在小鱼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属于()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细胞内的液体 8、能够说明人体血液具有防御功能的是() ①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毒②调节体温 ③血液将药物送到全身达到治疗的目的 ④伤口处凝血反应防止出血和病菌侵入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9、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

察到的情况。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A.a、b、c B.a、c、b C.c、b、a D.c、a、b 10、输血时如果血型不符,可能会造成受血者死亡,其主要原因是()。A.引起中毒死亡B.红细胞凝集成团,妨碍血液循环 C.血小板破裂,使血液凝固D.使血浆发生沉淀,血液无法循环 11、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 A.收缩一次B.收缩和舒张一次C.舒张一次D.收缩两次 12、现有一只新鲜的猪心,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出它的左右()A.将心脏切开B.手捏心室壁C.手捏心房壁D.向心脏内灌水13、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A.心室和心房间B.心室和动脉间C.动脉内D.静脉内 14、甲血管与心室相连,流动着静脉血;乙血管与心房连接,流的是动脉血.则甲乙血管的名称分别是() A.主动脉、肺静脉B.肺动脉、上腔静脉 C.肺动脉、肺静脉D.主动脉、下腔静脉 15、在抢救时,医护人员发现伤员腿部外出血,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他会做出怎样判断,又会在伤口的什么部位出血?() A.动脉出血、远心端B.静脉出血、近心端 C.静脉出血、远心端D.动脉出血、近心端 16、人心脏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这一结构特点与心室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是()A.接受全身的血液B.接受肺部的血液 C.把血液压到心房D.把血液压到全身各处 17、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血液循环知识点和题目(答案)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 (1)在新鲜的血液中加人抗凝剂,过一段时间血液分为3层(如下图所示),思考并完成填空。上层:是血浆,呈淡黄色 中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呈白色 下层:是红细胞,呈红色 结论: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其中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血细 胞形态 大 小 有无 细胞 核 数量功能 异常 红细 胞富含(血红蛋白) (两 面凹) 圆盘 状 成熟 后 (无 细胞 核) 最 (多 ) 运输 (氧 气)和 部分二 氧化碳 少,(贫血) 病 白细通常最(有最(吞适量增多,

3.红细胞能运输氧的原因 因为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 铁 ,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 容易与氧结合 , 在 氧含量低 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 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4.动脉血与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 丰富 ,颜色 鲜红 。静脉血:含氧 少 ,颜色 暗红 。 二、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特点

身各处) (静)脉较薄较 小较大,四肢 静脉有(静 脉瓣) 较慢将血液从 (全身)送 回(心脏) (毛细血管)最薄,只 由 (一层 扁平的 上皮细 胞构 成) 最 小 最小,只允 许红细胞 (单行)通 过 最慢将血液从 (小动 脉)送往 (小静 脉) 2.观察与思考 (1)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①数量最大,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②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③管壁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④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2)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进入了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从组织细胞进 人血液。 3.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1)为什么要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保证小鱼正常呼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试题含答案

五年级(上)期末复习资料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1、呼吸一次是指(人呼出气体,吸入空气一次)。 2、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大约(16-20),心跳每分钟大约(60-80)次。 3、用澄清的石灰水监测我们呼出的气体,结果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4、呼吸时,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5、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6、健康人的肺是(红)色的,吸烟人的肺是(黑)色的。 7、吸烟会严重危害人的(脑)、(心脏)、(胃)、(肝脏)等器官,尤其是肺。 8、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能捕获灰尘和病菌,鼻腔还能温暖和(湿润空气)。 9、肺里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经过肺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然后排出体外。 10、填写出下图中各呼吸器官的名称。 A:(鼻) B:(咽喉) C:(气管) D:(支气管) E:(肺)11、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12、心脏位于(左胸部),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 13、心脏的大小和(紧握的拳头)差不多。 14、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运动。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

(血液循环器官)。 15、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氧气)、(养料)带给身体个部分,同时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16、(经常运动)、(合理饮食)是保护心脏最重要的方法,在饮食的搭配上要荤素结合,每天还要喝(6-8)杯水。 17、动脉血含氧量(高),静脉血含氧量(低)。 18、我们呼吸时,需要的是空气里的(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等废气。 19、(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被称为“气体交换站”。 20、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心脏健康。 21、(心脏)和(血管)是人体血液循环器官。 22、吸烟(有害健康),对(肺)的损伤最大。 二、选择题 23、在做剧烈运动后,呼吸和心跳情况是(C) A、呼吸加快心跳不变 B、呼吸不变心跳加快 C、呼吸加快心跳加快 D、呼吸不变心跳不变 24、下列器官中都属于呼吸器官的一组是(D) A、食管肺 B、血管气管 C、鼻腔心脏 D、咽喉肺 25、下列器官中都属于血液循环器官的一组是(B) A、心脏肺 B、静脉心脏 C、动脉咽喉 D、动脉气管 26、以下行为不属于保护呼吸器官的是(C) A、扫地前先洒水 B、到公园散步 C、在有人吸烟的环境中活动 D、空气污染严重时戴口罩出门 三、判断题 27、一个人的心跳和呼吸的频率保持一直不变。(×)

血液循环专题复习课突破难点的教学设计

生物科《血液循环》专题复习课突破难点的教学设计 镇安镇中学林勇华 《血液循环》是《生物课程标准》北师大版《第四部分----生物圈中的人》的知识,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所产生的废物也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因此本章内容起到了联系各部分知识的作用。这一节教学以血液循环为中心介绍了血液流动的管道、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血液循环途径以及血压、脉搏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又是后面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关键。 课堂目标:血管、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等知识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有很大的难度,而这些内容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所以,把以上内容列为难点。在教学中, 利用编制顺口溜和简图帮助学生轻松记忆突破了难点。 一、血管复习中难点的突破 1.识记概念,分清知识点 根据概念认识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教学中,提示学生,三种血管是根据血液流动方向(以心脏做区分点)来区分的,其中动脉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离开心脏,相接直不并脉静和脉动而,脏心回流是向方动流液血的内管血脉静. 通,两者通过毛细血管相连通。实际运用中,这是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编成顺口溜就是:“动离静回毛连通”。将顺口溜多读几次,学生很容易就分清楚了。 2.简图强化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 A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到传身各器官的血管,所以,动脉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是从大血管流向小血管(分散型血管); B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会心脏的血管,所以,静脉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是从小血管流向大血管(汇聚型血管); C 毛细血管处的血液流动情况是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根据血流方向可以判断毛细血管两端各是哪一种血管);由于毛细血管管腔非常小,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D 在相同级别的血管中,血液流动速度各有不同,具体情况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以上四点理解后,马上进行解题训练(借助简图)如下图:

精选2019-2020年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1.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七篇

精选2019-2020年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1.测量呼吸和心跳 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七篇 第1题【单选题】 平时,一般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比运动员( )。 A、一样多 B、多 C、少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同一个人,在( )时的心率最快。 A、平静时 B、慢走一分钟后 C、跳绳一分钟后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心跳( )次左右。

A、80 B、100 C、120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跑或者跳时,人的呼吸次数比休息时( )。 A、减少 B、增多 C、一样多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为了身体健康,人要经常锻炼身体。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比心跳的次数多。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一般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一定比运动休息几分钟后的呼吸次数少。(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每个人的呼吸和心跳次数都不相同,是略有差异的。(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心跳越快身体越健康。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每个人的心跳和呼吸次数都不相同,是略有差异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人体依靠______维持生命。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我们在运动时,身体上的变化会有______和______加快,还会出汗。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人的正常呼吸次数是每分钟(______),人的正常脉搏跳动的次数是每分钟(______)。 A、20次左右 B、80次左右 C、140次左右 【答案】: 【解析】: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呼吸和血液循环

……………………………………………………………最新资料推荐…………………………………………………(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2.呼吸和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做用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2.运用各种方法听一听呼吸时肺有什么现象发生; 3.通过各种方法,听听自己心跳的声音; 4.通过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到跳动的脉搏,感觉心脏的跳动; 5.能通过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3.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4.知道心脏是人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5.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肺和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2.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石灰水(提前制取)、塑料袋、吸管、烧杯、听诊器、人体器官挂图.相关电化教育资料、人体呼吸器官模型、动物的心脏等。 学生准备:学具袋、塑料瓶、粗塑料管、纸杯、线等。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谈话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测量研究,关于呼吸和心跳,你知道了些什么? 2.讲述: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板书课题,读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来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 二、研究人体的呼吸现象 1.谈话: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一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同工作。 2.认识人的呼吸器官。 (1)自我感觉一下,你呼吸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 1 ……………………………………………………………最新资料推荐…………………………………………………(2)学生交流。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呼吸器官,认一认。 (4)汇报并小结: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5)学生在呼吸的过程中感知并体会各个器官所在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 3.谈话:关于呼吸,我们想研究的问题一定有很多。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人体循环与呼吸试题汇编(有答案)

人体循环与呼吸试题汇编(有答案)1.(2018?大庆)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输血后,受血者的某种血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后果严重。这种血细胞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2.(2018?大庆)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气体含量的变化是()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D.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3.(2018?芜湖)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结构,“瓣膜”的作用是() A.加快血液流动B.减缓血液流动 C.防止血液倒流D.没有太大的作用 4.(2018?雅安)张华同学在家发生意外,失血过多,急需大量输血。他的血型是AB型,给他输血的血型只能是() A.A型B.B型C.AB型D.O型 5.(2018?铁岭)不要随地吐痰的主要原因是() A.痰内含有大量病菌B.气管内分泌的黏液太脏 C.吐痰行为不礼貌D.以免污染地面 6.(2018?邵阳)某人因车祸导致小腿受伤,大量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若需要你在车祸现场施以急救,请判断受伤的血管和急救时加压止血的位置分别是() A.静脉伤口近心端B.静脉伤口远心端 C.动脉伤口近心端D.动脉伤口远心端 7.(2018?绥化)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A.肺泡壁薄 B.肺泡数量多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以上三项都对 8.(2018?淮安)如图表示人的血液中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三者之间的关系,甲、乙、丙依次是() A.血小板、血细胞、血浆B.血细胞、血浆、血小板 C.血浆、血小板、血细胞 9.(2018?南通)呼吸系统中实现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A.鼻B.咽C.气管D.肺 10.(2018?广安)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如图是哺乳动物心脏内部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③是右心室B.④中的血液流向⑤ C.①中流的是动脉血D.②中流的是动脉血 11.(2018?湘西州)正常情况下,人体呼气时,气体不会经过的结构是()A.鼻腔B.气管C.咽D.食道 12.(2018?湘潭)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吸气时,在水压作用下肋间肌和膈肌() A.收缩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舒张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舒张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收缩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13.(2018?深圳)B型血的人出现大出血,优先输入什么型血() A.A 型B.B 型C.AB 型D.O 型 14.(2018?自贡)人体血液在身体头部毛细血管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可能出现的是() A.血红蛋白与氧分离B.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 C.氧的含量增加D.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15.(2018?滁州)如图中所示的器官属于呼吸系统的是() A. B. C.D. 16.(2018?亳州)当人们去体检或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常常需要抽血做血常规的检查,护士抽血时选择的血管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都可以 17.(2018?绵阳)分析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其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组织的形成需经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才能完成 C.通过肺的气体交换排出机体产生的全部废物 D.各器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该系统的生理功能 18.(2018?衡阳)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A.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 B.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 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 D.图乙模拟膈肌收缩,位置上升 19.(2018?南充)关于“人体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液循环系统复习总结

一、心肌细胞的类型 1.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为快反应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无自律性。 2.特殊传导系统: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除结区),但无收缩性。 特殊传导系统包括:(1)窦房结、房室交界(房结区、结希区)——慢反应细胞。其中,房室交界的结区细胞无自律性,传导速度最慢,是形成房—室延搁的原因。 (2)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快反应细胞 3.区分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标准:动作电位0期上升的速度。快反应细胞0期去极化速度快。多由Na+内流形成,慢反应细胞0期去极化速度慢,由Ca2+内流形成。 二、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1.静息电位——K+外流的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复极化复杂,持续时间较长。 0期(去极化)——Na+内流接近Na+电化平衡电位,构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1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所致。 2期(平台期)——Ca2+、Na+内流与K+外流处于平衡。 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很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心肌细胞区别于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 3期(快速复极末期)——Ca2+内流停止,K+外流增多所致。 4期(静息期)——工作细胞3期复极完毕,膜电位基本上稳定在静息电位水平,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维持依靠Na+—K+泵的转运。自律细胞无静息期,复极到3期末后开始自动去极化,3期末电位称为最大复极电位。 3.心室肌细胞与窦房结起搏细胞跨膜电位的不同点: 4.心室肌与快反应自律细胞膜电位的不同点: 快反应自律细胞4期缓慢去极化。(起搏电流由Na+、Ca2+内流超过K+外流形成。) 三、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 1.自律性: (1)心肌的自律性来源于特殊传导系统的自律细胞,其中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称为起搏细胞,是正常的起搏点。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由高到低顺序为: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 (2)窦房结细胞通过抢先占领和超驱动压抑(以前者为主)两种机制控制潜在起搏点。(3)心肌细胞自律性的高低决定于4期去极化的速度即Na+、Ca2+内流超过K+外流衰减的速度,同时还受最大舒张电位和阈电位差距的影响。 2.传导性: 心肌细胞之间通过闰盘连接,整块心肌相当于一个机能上的合胞体,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

五年级科学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作业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1.测量呼吸和心跳 填空题 1.体育锻炼时,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呼吸急促、气喘、心跳加快、出汗)。 2.跑步后,呼吸的次数(增加)了, 心跳的次数(增加)了,休息一会儿,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减少)了。 3.在医院诊室里,医生用手轻轻地 按在病人的手腕上,那是在(测脉搏);还会用听诊器放在左胸部,那是在(测心跳)

2.肺和呼吸 填空 人体在呼吸时,气体要经过(鼻)(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 1.呼吸时,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2.(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能捕获灰尘和疾病,温暖和湿润空气。 3.(喉咙)让气体进入气管。气体下端分为左右支气管,再在肺里分解成许多(更细小的支气管). 4.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它里面遍布(毛细)血管。

5.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肺活量)。 3.心脏和血液循环 填空题 1.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 感觉到(一次)心跳。 2.人的心脏大小与(紧握的拳头)差 不多。用测(脉搏)的办法可以测 量出人1分钟心跳的次数。 3.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 血管里不停的循环)流动。心脏和 (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4.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 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

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的各部分,同时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判断题 1.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也可算作心跳两次。(错) 2.一分钟的心跳和脉搏的次数不同。(错)

中考生物-人的呼吸和血液循环课后练习1

1.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呼吸道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B.呼吸道有清洁、温暖、湿润空气的作用 C.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D.不要边进食边大声说笑是为了避免吞咽时说话导致食物进入气管 2.下列关于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肺泡数目极多 D.肺泡位于细支气管末端 3.下列关于人体的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 B.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 C.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 D.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 4.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的物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血液由图中的①②④组成 B.若此人有炎症,则图中②的数量应该比①多 C.①②④中数量最多的是①,过少会引起贫血 D.人体受伤流血时,③能促进止血并加速凝血 5.下表是某病人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的几项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建议该病人要多吃含蛋白质和含铁丰富的食物B该病人皮肤受伤出血后,其伤口可能流血不止 C.该病人可能身体有炎症 D.如果给该病人输液,针应该刺入他的静脉血管 6.红细胞能运输氧气,与其所含的血红蛋白的特性有关,血红蛋白的特点是 A.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B.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C.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被破坏 D.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发生分离 7.下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右心房是________;主动脉是________。(填写图中的数字) (2)血液从④到⑧的循环是________循环,这个循环中血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些人的心脏,分隔开左心房和右心房的间隔有小孔,这会导致_______。 A.贫血 B.血压较低 C.血液不能正常地凝固 D.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 8.下列是人体部分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图示,请据图回答: (1)图甲血管①和②中血液成分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肺泡壁和小肠绒毛壁结构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脉注射治疗肾脏病变,药物到达病灶前经过心脏腔室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如果从③处向猪的心脏注水,水不能进入心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是人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BC段表示________过程。

五年级科学上册 呼吸和血液循环1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2.呼吸和血液循 环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做用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2.运用各种方法听一听呼吸时肺有什么现象发生; 3.通过各种方法,听听自己心跳的声音; 4.通过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到跳动的脉搏,感觉心脏的跳动; 5.能通过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3.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4.知道心脏是人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5.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肺和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2.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石灰水(提前制取)、塑料袋、吸管、烧杯、听诊器、人体器官挂图.相关电化教育资料、人体呼吸器官模型、动物的心脏等。 学生准备:学具袋、塑料瓶、粗塑料管、纸杯、线等。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谈话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测量研究,关于呼吸和心跳,你知道了些什么? 2.讲述: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板书课题,读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来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 二、研究人体的呼吸现象 1.谈话: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一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同工作。 2.认识人的呼吸器官。 (1)自我感觉一下,你呼吸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

(2)学生交流。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呼吸器官,认一认。 (4)汇报并小结: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5)学生在呼吸的过程中感知并体会各个器官所在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 3.谈话:关于呼吸,我们想研究的问题一定有很多。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1)分小组讨论,在纸上写下你们想研究的问题。 (2)交流,出示探究问题: ①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 ②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③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 (3)布置任务:我们分小组来对不同的问题展开研究。 介绍教室里准备的相关模型和实验用品,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使用这些器材和用品。 4.小组活动。各个小组根据各自不同的探究问题,选用不同的模型和实验用品,设计实验并搜集相关实验数据。保证每个问题都有两个小组在开展研究。 5.探究“我们呼出和吸进的空气有何不同”的小组活动。 (1)提问:我们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吗? 学生讨论并交流意见。 (2)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证吸进的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学生在组内发表意见并把假设记录下来。 (3)师生共同设计实验。 (4)实验需要用哪些器材和用品?合理选用材料开展实验。 (5)实验活动: 选用一杯清石灰水,先用打气筒注入空气,观察实验现象; 再用塑料管用嘴向水内吹气,观察现象有什么变化。 (6)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并作好实验记录。 (7)大组交流实验方法和过程并小结:实验现象告诉我们呼出和吸入的空气是不同的,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8)教师讲解:杯子里的水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清石灰水,它遇到二氧化碳就会产生白色的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石灰水变浑浊了就是这个原因。 (9)阅读:我们呼吸的空气的主要成分。 (10)谈话:我们呼出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还是有一小部分氧气的。你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吗? 小组探究活动使得组内所有的成员都可以投入到研究活动之中,并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发6.探究“空

《血液循环》复习中难点的突破Word版

《血液循环》教学中难点的突破 《血液循环》是《生物课程标准》北师大版《第四部分----生物圈中的人》的知识,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所产生的废物也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因此本章内容起到了联系各部分知识的作用。这一节教学以血液循环为中心介绍了血液流动的管道、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血液循环途径以及血压、脉搏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又是后面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关键。 血管、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等知识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有很大的难度,而这些内容都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所以,把以上内容列为难点。在教学中,本人编制顺口溜和利用简图帮助学生轻松记忆突破了难点。 一、血管复习中难点的突破 1.识记概念,分清知识点 根据概念认识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教学中,提示学生,三种血管是根据血液流动方向(以心脏做区分点)来区分的,其中动脉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离开心脏,静脉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流回心脏,而动脉和静脉并不直接相通,两者通过毛细血管相连通。实际运用中,这是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编成顺口溜就是:“动离静回毛连通”。将顺口溜多读几次,学生很容易就分清楚了。 2.简图强化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 A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到传身各器官的血管,所以,动脉血管 的血液流动情况是从大血管流向小血管(分散型血管); B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会心脏的血管,所以,静脉血管 的血液流动情况是从小血管流向大血管(汇聚型血管); C 毛细血管处的血液流动情况是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根 据血流方向可以判断毛细血管两端各是哪一种血管);由于毛 细血管管腔非常小,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D 在相同级别的血管中,血液流动速度各有不同,具体情况是动 脉>静脉>毛细血管。 以上四点理解后,马上进行解题训练(借助简图)如下图: 有了以上A、B、C、D的认识,学生很轻松就判断出上图a、b、c三种血管的名称,并能排列三者的血流速度为a>b>c。接着再给出下图,同样是判断血管名称和血流速度(提示学生可根据血流方向或血管是汇聚型或分散型来作为判断依据),学生答题速度很快(答案如图),且准确率高,这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 参考答案在后面! 一、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 2、心音 3、搏出量 4、射血分数 5、心输出量 6、心指数 7、心力储备 8、自律性 9、窦性心律 10、有效不应期 11、期前收缩/期前兴奋 12、代偿间歇 13、房室延搁 14、血压 15、中心静脉压 二、填空题 1、根据电生理特性及功能的不同,心肌细胞可分为两大类:和。 2、根据去极化速度的快慢和机制的不同,心肌细胞可分为:和。两者去极相主要开放的离子通道分别为:和。 3、心肌细胞有4种生理特性,分别为:、、和。 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可分为五期,分别称为、、、 和。 5、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依次为:、和。 6、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除此之外的各个部位统称为。由窦房结细胞

所控制的心律称为,若为窦房结以外各个点控制的心律称为。 7、心电图的P波代表过程,QRS综合波代表过程,T波代表过程。 8、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的射血是由于的作用,心室充盈主要依靠的作用,心房起着的作用。 9、第一心音标志着的开始,第二心音标志着的开始。 10、调节或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 11、心室肌的前负荷是,后负荷是。 12、心力储存由和两部分构成。 13、分配血管一般是指,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是指和。 14、正常成年人安静状况下,收缩压一般为 mmHg,舒张压一般为 mmHg。 15、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和之间的相互关系。 16、在微循环中,迂回通路的作用是,直捷通路的作用是,动-静脉短路的作用是。 17、组织液生成与回流取决于四种力量的对比,其中动力是和,阻力是和。 18、在临床上,肾上腺素常用于,而去甲肾上腺素常用于。 三、选择题 1、关于心动周期的论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舒张期比收缩期长 B、房、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 C、房室有共同的舒张期 D、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 E、心率对舒张期的影响更明显 2、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 A、心房收缩朗 B、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 D、减慢射血期 E、等容舒张期 3、心室内压力达最高值在() A、心房收缩期末 B、等容收缩期末 C、快速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末 E、心室充盈期末 4、心动周期中,在下列那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 A、等容收缩期未 B、等容收缩期末 C、减慢射血期末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第一课测量呼吸和心跳 教学目标: 1、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 2、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脏跳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在以前的生活中,你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提问:刚刚参加过一些运动,你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3.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我们的呼吸、心跳和脉搏。 二、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 1.测量活动指导。 (1)提问:怎么样算呼吸一次?指名让学生讲解并演示。怎么样可以测量到呼吸? (2)提问:你有没有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 教师讲述: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分发课前制作好的简易听筒,分组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 有力的心跳声音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志。 (3)谈话: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脉搏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怎么样来测量脉搏呢?

(4)讲解:在同一个时间内,心跳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是一样的。所以在测量时,我们只需要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就可以知道心脏的跳动次数了。 2.预测:你静坐时一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是多少?在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 3.布置任务: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为自己和对方测量1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并在科学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建议可以一人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另一人帮助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测量结束后交换。 4.小组活动:分组测量。 5.汇报测量数据,并交流与你预测的数据一样吗? 6.提问:参加活动后我们的呼吸次数和脉搏跳动又会有什么变化呢?7.三分钟热身活动。 各组一位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坐下——起立——扬臂——坐 下”的循环动作。 活动一结束,小组内合作马上测量运动后的呼吸和脉搏跳动次数,并作好记录。 8.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让学生休息三分钟以后,第三次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9.组内交换,另一位学生参加活动热身活动和休息,再分别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10.休息时间相机安排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图。)

2019-2020年七年级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word练习题

2019-2020年七年级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word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图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以下哪项解释合理 A.血管1的血流速度最快 B.血管3是动脉血管,流静脉血 C.湿棉絮包裹小鱼的身体以免其乱蹦 D.毛细血管极细,应用高倍显微镜寻找 答案: A 解析:解答:选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湿棉絮包裹小鱼主要是利于鱼的呼吸, 血管有三种,动脉是运血出心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静脉是运输血液回心脏的血管,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最小,数量最多,血流速度最慢,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 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通过分析图一和图二,图中的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选项BCD解释不合理,选项A解释合理,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流的流动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 2、我们去医院看病,中医切脉实际上是以下哪个部位()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神经 答案:A 解析:解答: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切脉是汉 族独创的诊法,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切脉”,“切”主要是在桡动脉. 分析:本题主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知识回答。 3、下列各项中,哪项与毛细血管特点不相符合? A、数量多,分布广 B、管腔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C、管内血流速度很慢 D、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答案:B 解析:解答: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毛细血管没瓣膜有,B错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毛细血管管腔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所以只有B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毛细血管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4、下列对血管内血流速度表述正确的是 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答案:C 解析:解答:选 C.。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处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 度快.静脉:将身体各部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很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得血液与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分析:本题考查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结合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5、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A 、心脏 B 、肺C、肝脏D、动脉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向 前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所以A正确; 分析:心脏由主要由心肌组成,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密闭的管道中往复流动,是血液循环动力器官。 6、关于心脏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A.心脏四个腔内流的都是动脉血 B.心脏壁最厚的是右心房 C.心脏中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心脏全部由肌肉组织构成 答案: C 解析:解答:选C。心脏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心脏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 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左心房、左心室内是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内是静脉血,心 房、心室间有房室瓣,可使得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会倒流。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结合心脏的图解和模型解答即可。 7、人体心脏存在瓣膜,保证血液在心脏的流动方向是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心脏和血液循环-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 1.【答题】右心室连接动脉,内流()。 A.动脉血 B.静脉血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心脏。 【解答】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内流动脉血,右心室连接动脉,内流静脉血。 2.【答题】整个心脏(),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 A.舒张 B.收缩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心脏。 【解答】心脏舒张,说明血液进到心脏中使得心脏舒张变大。 3.【答题】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内流()。 A.动脉血 B.静脉血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心脏。 【解答】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内流动脉血,右心室连接动脉,内流静脉血。 4.【答题】心脏中有()个心房。 A.1 B.2 C.3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心脏心房。 【解答】心脏有2个心房,分别是左心房和右心房。 5.【答题】房室瓣朝向心室开是为了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心脏房室瓣。 【解答】血液在心脏中流动只有一个方向不能回流。而房室瓣就是为了保护不回流的重要组织。 6.【答题】动脉瓣不一定朝向动脉开。()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心脏动脉瓣。 【解答】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以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7.【答题】心脏的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输出左右心室。()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心脏。 【解答】心脏的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入左右心室。 8.【答题】心脏不停跳动,从不停歇。()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心脏。

【解答】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言,它昼夜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着血液在心血管内循环流动。 9.【答题】心脏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心脏。 【解答】心房、心室的壁由心肌构成,心肌收缩引起心房或心室收缩,将其中的血液送出。心房将血液送入心室,血液距离很近,需很小的收缩力,所以心房壁比心室壁薄。 10.【答题】()和()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言。 【答案】心脏血管 【分析】本题考查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解答】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器言的重要部分之一,而血管将心脏的血液输送至全身也回流至心脏。 11.【答题】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 【答案】相同 【分析】本题考查心跳。 【解答】实际上,一次心跳就是一次脉搏。 12.【答题】()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循环流动。 【答案】心脏 【分析】本题考查心脏。

血液循环知识点和题目(答案)

血液循环知识点和题目(答案)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 (1)在新鲜的血液中加人抗凝剂,过一段时间血液分为3层(如下图所示),思考并完成填空。上层:是血浆,呈淡黄色 中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呈白色 下层:是红细胞,呈红色 结论: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其中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血细胞形态 大 小 有无 细胞 核 数量功能 异常 红细 胞富含(血红蛋白)(两面 凹)圆 盘状 成熟 后(无 细胞 核) 最 (多 ) 运输(氧 气)和 部分二 氧化碳 少,(贫血)病 白细胞通常呈 圆球形 最 ( 大) (有) 最 (少 ) (吞噬) 病菌,防 御保护 适量增多,(炎) 症 血小板形状不 规则 最 ( 小) (无) (止)血 和加速 (凝)血 过(少):伤口血 流不止 过(多):容易造 成血栓 3.红细胞能运输氧的原因 因为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铁,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结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4.动脉血与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 二、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特点 血管管壁厚度弹性管腔血流 速度 血流方向 (动)脉较厚较大较小最快将血液从(心 脏)输送到 (全身各 处) (静)脉较薄较小较大,四肢静 脉有(静脉 瓣)较慢将血液从(全 身)送回(心 脏) (毛细血管)最薄,只由 (一层扁平 的上皮细胞 构成) 最小最小,只允许 红细胞(单 行)通过 最慢将血液从(小 动脉)送往 (小静脉) 2.观察与思考 (1)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①数量最大,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②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③管壁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④管内血流速度最慢。(2)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进入了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从组织细胞进人血液。 3.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1)为什么要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