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

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55145327.html,

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

作者:魏晓恬

来源:《速读·上旬》2019年第11期

◆摘; 要:与蒲松龄《聊斋志异》原文相比,卫礼贤德译《聊斋志异》存在大量因尊重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而产生的省译,因阐释意象、补充故事情节等需要产生的增译以及因译者的独到见解而产生的改译等。以上翻译策略无不反映了文学翻译中存在的“创造性叛逆”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卫礼贤德译《聊斋志异》文本语篇层面具体翻译策略和方法,理解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这一现象。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聊斋志异》;卫礼贤

1引言

“创造性叛逆”这一说法最早可追溯到意大利的一句谚语“Traduttore,traditor”——“翻译者即叛逆者”。

本文所谈及的“创造性叛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有意识地采取某种翻译策略和方法而达到的语言和内涵层面较源语文本“脱胎换骨”而富有创造性的现象。这些翻译策略和方法包括因尊重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而产生的省译,因阐释需要而产生的增译以及因译者的独到见解而产生的改译等。

2卫礼贤德译《聊斋志异》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

1899年,卫礼贤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青岛。但是在之后的20多年里,卫礼贤并没有成为一个狂热的宗教传播者,而是成为了一名汉学家,将中国古代经典引入德语界。1914年,卫

礼贤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Chinesische Volksm?rchen)(Wilhelm,1914),收录中国民间故事100篇,包括《聊斋志异》故事15篇。此外,卫礼贤还翻译了《聊斋志异》中《辛十四娘》《瞳人语》等译文。本文以《中国民间故事集》中的《聊斋志异》故事译文为文本,分析其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

2.1省译

省译是指指在翻译的过程中省略翻译原作中的某些句子或段落。卫礼贤翻译的15篇《聊斋志异》故事篇目中,省译主要表现在省略翻译故事结尾“异史氏曰”部分。

浅析翻译的创造性

浅析翻译的创造性 人们常把翻译定义为把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一般人总容易将翻译看成是一种语言上的机械对应活动,丝毫谈不上有什么创意,甚至有人认为翻译就是“模仿”或“拷贝”的同义词。不仅如此,在传统观念中,作者和译者是全然不同的两种角色,作者是自由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处置自己的作品,而译者在这方面没有任何权利,他只能跟在作者的脚步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他只能如实地反映原作的思想和风格,不能有自己的主观意志,更没有发挥创造性的自由。 近些年来,认为翻译缺乏创造性的看法在理论界开始受到系统而有力的挑战。当代翻译研究已经证明,翻译不仅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而且还是一个充满巨大创造性的职业。这对于广大的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种鼓舞,因为这犹如打开了一扇长期关闭着的窗户,使翻译者一下子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野,由此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性质的认识产生了一种新的飞跃。 译者的创造性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曾列举了翻译中对译者创造性要求最高的七种情况,包括文化词语、特殊的句法结构、具有文化内涵的暗喻、习语、谚语、双关语和新造词、特殊的语音联觉效果等等。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原文中遇到的语言和文化障碍所做的出色而灵活的处理。请看例子: 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第22章,有这样一段近乎文字游戏的表达,幽默而不失词趣,可是,多年来成为了一个翻译难题,各路高手屡试不爽。 I love my love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ticing;I hate her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gaged.I took her to the sign of the exquisite,and treated her with an elopement,her name’s Emily,and she lives in the east. (David Copperfield,XXII) 这段文字其实是英语中的一种嵌字顺口溜,也是一种文字游戏,说的人一般要讲六句话,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头一个字母都要一样(如上述文字都是以字母E打头的单词),如果作不上来便要受罚。此类文字游戏的翻译通常对译者都是一种挑战,因为这种文字上的特点在汉语里似乎是不可能再造的。且看以下两种译文: 译1:……我爱我的爱人为了一个E,因为她是Enticing(迷人的);我恨我的爱人为了一个E,因为她是Engaged(订了婚的)。我用我的爱人象征Exquisite (美妙),我劝我的爱人从事Elopement(私奔),她的名字是Emily(爱弥丽),她的住处在East(东方)。(转引自《英美名著翻译比较》,第271页) 翻译家董秋斯是以上译文的译者。 在这段译文中,英语和汉语夹杂。对于不懂英语的读者来说,那就构成了遗

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55145327.html, 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 作者:魏晓恬 来源:《速读·上旬》2019年第11期 ◆摘; 要:与蒲松龄《聊斋志异》原文相比,卫礼贤德译《聊斋志异》存在大量因尊重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而产生的省译,因阐释意象、补充故事情节等需要产生的增译以及因译者的独到见解而产生的改译等。以上翻译策略无不反映了文学翻译中存在的“创造性叛逆”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卫礼贤德译《聊斋志异》文本语篇层面具体翻译策略和方法,理解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这一现象。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聊斋志异》;卫礼贤 1引言 “创造性叛逆”这一说法最早可追溯到意大利的一句谚语“Traduttore,traditor”——“翻译者即叛逆者”。 本文所谈及的“创造性叛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有意识地采取某种翻译策略和方法而达到的语言和内涵层面较源语文本“脱胎换骨”而富有创造性的现象。这些翻译策略和方法包括因尊重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而产生的省译,因阐释需要而产生的增译以及因译者的独到见解而产生的改译等。 2卫礼贤德译《聊斋志异》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 1899年,卫礼贤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青岛。但是在之后的20多年里,卫礼贤并没有成为一个狂热的宗教传播者,而是成为了一名汉学家,将中国古代经典引入德语界。1914年,卫 礼贤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Chinesische Volksm?rchen)(Wilhelm,1914),收录中国民间故事100篇,包括《聊斋志异》故事15篇。此外,卫礼贤还翻译了《聊斋志异》中《辛十四娘》《瞳人语》等译文。本文以《中国民间故事集》中的《聊斋志异》故事译文为文本,分析其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 2.1省译 省译是指指在翻译的过程中省略翻译原作中的某些句子或段落。卫礼贤翻译的15篇《聊斋志异》故事篇目中,省译主要表现在省略翻译故事结尾“异史氏曰”部分。

谈古诗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

谈古诗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 [摘要]古诗翻译要求译者根据需要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对诗歌进行形式和意义的变通,最大限度地把原诗的情、韵、意完好地再现出来,从而达到译文和原文在意境、文化背景和情感上的和谐统一。 标签:古诗翻译;创造性;译者 [一、概论 在古诗翻译中,关于译者能不能进行创造性翻译的问题,许渊冲提出了另一种创造性的翻译理论,那就是译诗与原诗的创优似竞赛论。他认为,“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看哪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许渊冲,2003)他主张译者应该充分发挥创作精神,译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好诗,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忠实于原作的同时又具有极大的自主性。作品中留有许多空白与不定点等待着读者去补充,而读者的思想中又存在不同的先行结构与前理解,所以读者不同,补充的图景也各异。译者不仅是原作的读者,还是译作的创作者。他们以理解的主动性、阐释的能动性以及重构的创造性把一个全新的译作呈现在译语读者面前,但同时译者不能完全脱离原文文本随意发挥,因为原作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客体具有相对固定的审美意蕴,寄寓了原作者的某种情感。译者的责任应该是把它们尽量完美地再现出来,在译语读者面前呈现出一个忠实的译语文本。 二、译者的创造性发挥达到与意境的和谐 译文是原文的代替物,而不是译者随心所欲地改变原文的意思、风格,按照自己的意图重新创造出译文。诗歌有它比较固定的模式或内涵,翻译时,我们有时需要把诗歌原文中的意境传达出来,充分发掘出蕴涵于其中的美的因素。明朝的朱承爵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陈伟,1997)这说明了意境的重要性,也说明了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在考虑到源语的语言特征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译语的特点,进行创造性的语言转化,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特征。根据语境的需要还需进行必要的增减词,进行整体的变通。如: 刘方平的《月野》中有: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Winter Bynner的译文为: When the moon has colored half the house, With the North Star at its height and the South starsertting,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因为通常被定义为把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一般人总容易将翻译看成是一种语言上的机械对应活动,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创意。但是近些年来,这种看法开始受到系统而有力的挑战。这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种鼓舞,因为这犹如打开了一扇长期关闭着的窗户,使翻译者一下子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野,由此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性质的认识产生了一种新的飞跃。当代翻译研究已经证明,翻译不仅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而且还是一个充满巨大创造性的职业。 在由Ann Beylard-Ozerfoff等大主编的题为《翻译者的策略与创造性》一书中,就有专门文章来讨论翻译与创造性的问题。在谈论翻译的创造性之前,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界定什么是创造性。该书中有关文章对创造性行为的认定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性指一个人产生新的或原创思想、艺术创造的能力O。一个创造性的构想一般定义为这样一种构想,它是"有新意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其所出现于其中的情景有用或合适"。 2.创造性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定义,它指把原先存在的一些构想以新奇的方式加以组合。 3.一种学科的规则与约束,不仅不与创造性对立,而且还使创造性成为可能。每一件音乐作品的创作都不能超出音符系统的范畴。一个文学作品,即使它是标新立异之作,也总是要符合它所成文语言的语法规则。但须在掌握了某一学科规则之后,方有可能来打破这种规则,这又是一种体现,创意的方式。 4.创造性行为还可以界定为一种解决问题能力的形式。 5.翻译的过程是将源语转变成为目的语的过程。这一转换过程导致一个新的文本的产生,这个新文本在内容上虽与原作相同,但却是一个崭新的作品。从这一点上说,这就是一件创造性的作品。它是在词、句、语义三个层面上重构信息的结果。语言结构重组的程度越高,这个转换过程的创意便越大。

论翻译的创造性-最新文档资料

论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不是一门简单的技术,而是一门艺术。之所以说它是一门艺 术,和翻译本身具有创造性是密不可分的。 翻译的创造性,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在透彻理解原文 的基础上,通过发扌车其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的创造性阐释和 再现。旨在通过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来再现原作中的精神内涵与 意境风貌。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曾写道: “翻译与其说是出自原作 之生命,不如说是出自其生命的延续。”。“译者的任务,就是 在自己的语言中,把纯语言从另一种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 是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将囚禁在作品中的语言解放出来。 翻译具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创造性翻译并不是对原文进行随 意的更改和延伸。翻译的创造性要始终以原作为依据。因此翻译 中的创造也是一种有局限性的创造。正如英国诗人莱德顿所比喻 的那样,文学翻译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二、翻译的创造性在语言转换中的体现 (一)词义的延伸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有些词语在词典中的意 思放到另一种语言中,原封不动地照搬翻译过来, 放到具体语境中,会出现意思不通的情况。这时候就要求对英语某些词语的语义进行适度的延伸。如以下的情况: 例1:A personnel deficit has existed for years.

人员短缺的情况已经存在多年了。 名词deficit 在词典上意思是“赤字”,“亏损”或“逆差”。但放在上面的句子中,显得很生硬,读起来很拗口。因此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引申,在句中译为“短缺”。 例2:The man was lured to north London house and secretly filmed in a compromising position with the woman. 这位男子被(一女人)引诱到北部伦敦的一所房子里。他与这个女子在一起有卿卿我我之嫌的情景被人偷偷地拍录下来。 英语中单词compromise 常常可以作“妥协”,“损害”讲,也可以表示“放弃”,“改变”,“修正”,“修改”的意思。 但是现代英语中频频出现如compromising position 一类的表达,使译者不得不费一点思量了。将其译成“妥协的地位”,或者“损害人的地位”显然是行不通的。这样的翻译即便不使人误解,也常语焉不详。其实compromising 在现代英语中做形容词用,常表示人“处于或暴露在某种瓜田李下或不名誉的境况之中。”据此,译者可以根据具体语境大胆进行词义引伸。 二)语义的引申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有很多的不同,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冲突,需要译者绞尽脑汁。译文要做到准确流畅, 可读性强,就要译者进行不地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意思上的调整。具体如下:

浅析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忠实

浅析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忠实 【摘要】“翻译即是叛逆”是意大利人的一句谚语,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传统翻译忠实标准看似水火不容,实则相得益彰。本文将从现有材料入手,结合笔者自己的观点分别阐述“创造性叛逆”与“忠实”,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忠实;深度忠实 一、引言 聆听了许鲁之老师的西方议论第十三讲《误读、创造性叛逆》,多有空谷足音之感,改变了我对翻译标准的一些浅薄认识。印象中,忠实一直是古今中外译者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国内的“信达雅”标准、“神似”、“化境”之说,国外的“翻译三原则”、“动态对等”都要求译作要忠实于原作的语音、语义、句法结构,不增加什么,不减少什么,不改变什么。本人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一直严格地遵循着忠实原则,即使遇到一些语言形式之外的诸如政治,文化,历史等无法忠实的现象,也因为摆脱不了传统翻译观中忠实的束缚以及没有更先进的理论支撑,所以一筹莫展。学习完《误读、创造性叛逆》一课之后,顿感豁然开朗,仿佛为自己的翻译学习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那么究竟什么是创造性叛逆,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和忠实之间到底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本文力图结合课堂所学来一探究竟。 二、创造性叛逆 本讲中创造性叛逆可能比较晦涩难懂,而误读理解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这一术语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于1961年在其著作>中首度提出的。艾斯卡皮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个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谢天振(2000)将创造性叛逆的命题介绍到中国,并进一步阐述了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谢天振还建议将创造性叛逆更改为创造性背离,因为叛逆在中国很容易让人想到叛臣逆子;所谓误读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一般说来,人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认识这个世界!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的‘不见’和‘洞见’,决定了他将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认知和解释。”(乐黛云) 创造性叛逆与”误读”之间存在着难以分割的关系。误读可分为无意识误读与有意识误读两种类型。无意识误读指的是由于接受主体的个人素养及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完善或受本民族文化背景的制约,导致解读文本时对具体概念内容等的错误阅读。这时很难说它是创造性的。如,著名汉学家亚瑟.韦利在翻译中国古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责子》时,由于对中国的语言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误读了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的创造性 学号:120692014 姓名:文敏翻译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创造性? 长期以来,译者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把翻译的忠实性放在首要的位置上。那么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是否就意味着对原文的背叛?事实上,创造性是翻译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创造是为了更好的忠实于原文本。仅仅形式上的对等并不意味着忠实,而形式上的不对等也不意味着背叛。翻译界流行的“翻译是艺术”之说,强调的正是翻译的创造性。对原文本的一味“忠实’,不仅无法将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反而会造成译文晦涩难懂。翻译的作品本身很多,尤其是文学作品就具有语言模糊性和含蓄性的特点,这些因素最终造成译者对原文本认知理解上的不确定性,使文本的意义处于永远开放的不确定之中。这种不确定性恰恰体现了译者对原文本认知理解上的创造性。由此可见,翻译离不开创造。因此,翻译既有创造性也有忠实性,是创造性与忠实性的对立统一。 例如《哈姆雷特》剧中的独白“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如何理解这个早在四百多年前作者就没有说清楚的句子呢?这个“be”的受词(宾语)该是什么呢?这句话到底如何理解,至今仍然没有达成共识。这就需要译者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创造性的进行翻译创造。在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英语的“be”动词,一个肯定一个否定,意蕴隽永,如果完全复制原句的结构,译成“是,或不是,这是个问题”,虽说文字流畅、忠实通顺,但原文韵味尽失,不能算是好的译文。读者因无法达到与原语读者的认知上的对等,会觉得太过平淡。为弥补这种差异,我们有朱生豪翻译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卞之琳翻译的“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张庆路翻译的“妥协呢?还是斗争呢?这是个问题”等多种表达。每种译文都不无道理,译者都考虑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做了大胆的创造性的变通处理,力图把莎翁没有言说的内容展现给读者,再现原作的艺术美。这就很好的阐述了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哈姆雷特》在过去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不断地被重译,迄今为止,国内已经有二十多个译本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且几乎没有雷同,可以说正是有了创造性的存在,读者才有机会结识如此多的哈姆雷特;也正是由于有了创造性的存在,翻译才有了永恒的灵魂和经久不衰的魅力

文学翻译的核心创造性再现

文学翻译的核心创造性再现 【摘要】文学翻译历来是翻译研究的核心问题,在文学翻译中究竟应该翻译什么?如何翻译?翻译是否有效?这离不开对文学翻译中“核”的本体研究。各翻译派别站在不同的角度阐述对翻译的认识,或众说纷纭,规范性理论也好,描述性理论也好,各派之间似乎很难完全说服对方,这一方面体现了理论的可发展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理论还有待完善、提高。本文作者在纵深研究主要中西译学的基础之上,发掘其中的问题和共性,认为文学翻译要理解原文的核心要素,并创造性再现原文的核。 【关键词】文学翻译;核;创造 0 引子 在中国,大约公元224年,佛经翻译界围绕《法句经》的翻译引发“文丽”、“质朴”两派的争论,随后支谦写了《法句经序》,就佛经翻译阐述了他的思想理念(谭载喜,2000:187)。这一思想后来演变成了严复的“信、达、雅”。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开始引进西方的理论并加以批评创新,著书立说,提出了许多见解与主张,掀起了一股翻译研究的高潮。 当我们把“翻译”当作思考与研究的对象时,首先就会给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翻译?翻译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具有双重的含义。首先是翻译作为一种人类的活动,应该在哲学的意义上,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弄清楚它的存在本质: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活动?其次是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的具体活动形式到底是什么?人们力图翻译的是什么?若我们研究一下翻译历史,看一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是如何思考翻译问题的,我们就会发现在某种意义上,翻译是什么与翻译什么往往被当作一个问题的两面,加以探讨。国内外许多翻译学者对翻译的定义或界定,可以作为佐证。 文学翻译历来是翻译研究的核心问题,那么在文学翻译中究竟应该翻译什么?如何翻译?翻译是否有效?这离不开对文学翻译中“核”的本体研究。 1 “核” 作为普通词条的“核”指的是“核果中心的坚硬部分,里面有果仁”(现代汉语大词典),可以理解为事物的中心(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主要部分,也就是最接近事物本质的中心层。“共核”观中的“核”是由普通的核发展而来的,但它高于普通的核,是对普通核的升华、深化,同时又对其它许多影响事物本质的因素进行了熔炼式吸收,要进一步理解翻译中的“共核”,不妨从源语文本和翻译活动说起。 万象有其“本”,要翻译的源语文本有其本,翻译活动自身也有其本,这是无可争论的。源语文本的本是什么?翻译活动的本又是什么?这是译者在下笔之前

《三类翻译技术的比较与创新.》

三类翻译技术的比较与创新 时至今日,在世界范围内,计算机语言文字信息处理。都是对各种语言文字的字符进行编码,称内码或字符代码。然后以这些字符代码作记录,形成各种语言文字的文本文件。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例如输入、贮存、传输、打印、识别,以致机器翻译,都是面向这种文本文件,针对字符和字符代码进行的。 语言文字的本质是表意,句子是表达完整语意的基本单位。发明人经过20年来对句子表意的探讨以及相应的编程实践,发现不同语言文字的句子与句子之间存在着句骼等共同的表意构件。多语种句子的表意是以句骼等这些共同的表意构件实现的。然而,本项目属于机器翻译,而是“基于表意构件”的一种全新的计算机语言文字处理方法软件。这是一项不可低估的技术创新,正如一些专家所指,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问题的瓶颈不在计算机,而在于语言文字方面。例如字、词、词组的多义性,致使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MT)至今仍“语义障碍”而译文质量太差。在“基于表意构件”这里,字、词、词组都变成了单义;具体说来,在句骼框架内,字、词、词组都是单义的。这就可以避开“语义障碍”而获得更好的效果。传统的机器翻译软件有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翻译记忆二类(前二者的混合型除外),现简介后进行对比,以显示本项目的技术创新: 一、传统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 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MT),MT的原理是让计算机以“字→词→短语→句”的步骤逐个节点分析最后深入源句的底层(语义表示),然后又以如此的逆过程得出目句。首先得确定源语每个字或单词的词性、与另一个字或单词是否可组成词或短语,再根据规则和相应词典将相邻单词组成许可的各种短语。如确定“an arrow”为名词短语NP,再到下一个节点与介词like组成介词短语。如此一步一步,逐个节点分析判断词法、词义,最后到达源语底层。然后,再以相应的逆过程得出目语句子。如图1: 这就是与计算机同龄的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MT。它的优点是自动化化程度高,速度快。缺点:其一是将语言现象归纳为规则不容易,好不容易归纳出来的规则常常因为词汇的更换、语序的改变而失效。其二是以“字→词→词组→短语→句”的过程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的是字、词的多义性;计算机不懂语义,无耐之下只好凭借几率,直接影响译文质量。其三是以“字→词→词组→短语→句”的过程分析与综合,与句子的骨架(框架)不相符,往往由于句子骨架或框架的缺失而使译句不可读。 正因为上述“缺骨架、几率词义、规则难”三大难点难以避免,MT的译文往往令人啼笑皆非;译得满屏汉字往往中国人读不懂;其软件只能仅为外文盲和外文很差的用户提供参考。

从古诗文翻译看翻译的创造性

从古诗文翻译看翻译的创造性 论文摘要:在许多人眼中翻译只是“学舌的鹦鹉”,“作者的传话筒”,译文只是换一种语言对作者的文章进行“拷贝”或“复制”。实际上,翻译并不仅仅是直译那么简单,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译者根据译入语的特征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创作。 关键词:古诗文翻译创造性 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译文并不是与原文完全对应完全一致。特别是一些古代文体的翻译,更涉及到文体格式以及一些古典词句的要求,因此想只依靠直译来翻译这些文章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译文的再创作,以更符合译入语的文化特征。那么,如何进行创作呢?让我们通过以下几个例子来理解、 比如这一段话:“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容俊秀,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初读这一段文字,我们大概都会以为这是我国近代某位大师的原创作品。但实际上这是王佐良先生翻译的培根先生(Sir Francis Bacon)的随笔《谈美》(Of Beauty)的一部分。请看培根的原文:Virtue is like a rich stone, best plain set; and surely virtue is best in body, that is comely, though not of delicate feature: and that hath rather dignity of presence, than beauty of aspect.如果直译这段文字的话就会变成“美德就像是富裕的石头,最平坦最好;而且自身的美德会是清秀,不必要面容精致,高贵的仪态比外表的美貌更重要。”显然这种译文不仅没有表达出原作者的意思,而且译入语的规则和特征,译入语国家的读者也无法理解文章的意思。而我们从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中看,译文不仅准确、忠实的传达了原作的内容,而且在风格方面也做到了与原作高度近似:凝练、流畅、古色古香。,除了非常辛苦的翻译之外,译者还必须充分发挥他的创造性才能达到这种效果。翻译的再创造在此可见一斑。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我国诗人杜甫的《登高》的一部分: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如果严格直译的话是这样的: Wind keen sky high apes scream mourning Islet pure sand white birds fly revolving Without limit falling trees bleakly-bleakly shed Not exhaustible long river rolling-rolling come. 看到这样的译文,大家会忍俊不禁,因为它只是与原文做到了形式上的对应,但原文的意境却一丝都没有体现出来。这样的译文,可以说是毫无创造性可言。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一段由大卫·霍克斯翻译的译文: The wind is keen, the sky is high, apes wail mournfully. The island looks fresh; the white sand gleams, birds fly circling. An infinity of tree bleakly divest themselves, their leaves falling, falling. Along the endless expanse of river the billows come rolling rolling. 看起来,在形式上,霍克斯的译文没有杜甫的原文对仗那么工整,但是由于英语与汉语的差异性,英语诗歌不是非常注重格式的整齐对仗,所以在英美读者看来,是很符合他们的习惯与文化特征的。其实霍克斯的译文中也有他自己的韵律,像”The wind”与”The island”,”An ”与”Along”的头韵;”an infinity of”与” endless

翻译创新与规范译法

翻译创新与规范译法--十六大文件翻译札记 徐梅江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翻译工作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是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七种少数民族文字,其二是英、法、西、俄、德、日、阿拉伯等七种外国文字。英文翻译组的十三位同志主要来自中央编译局,其他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部、外文局、新华社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其中九位具有正高职称。定稿小组由原外交部翻译室主任、现翻译室特聘专家王弄笙、原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庄绎传教授和我三人组成。在没有外国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任务。这里,我仅从个人的角度谈一些有关十六大文件翻译的情况,主要是一些具体译文的处理。点点滴滴,不系统,也不成熟,只是和翻译界的同仁交流和探讨。 十六大召开前夕就出现了一个翻译问题。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历来都正确地译为delegate。但是,十六大开幕前,有的主流媒体将参加十六大的“代表”译为deputy。两千多名十六大代表,除了被选入中央领导机构外,其余绝大多数在大会后返回原地原单位,结束代表的使命,不再是delegate。而deputy用作名词一般有三种意思,其一是某人缺席期间代其行使职权的代理人或代表,其二是副手或副职,其三是某些国家的众议员或下院议员。显然,参加十六大的“代表”不可译为deputy,而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则应译为deputy。我们的全国人大代表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国会议员。正因为如此,全国人大与许多国家的议会建立了对应的友好合作关系。由此可见,deputy和delegate 都可用作“代表”之意,但含义不同,不可相互代替。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反复阐述的“三个代表”英译为Three Represents,已为国际社会接受。“三个代表“是指“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中三处“代表”都是动词,所以译文也应该使用表示“代表”之意的动词。当三句话浓缩为“三个代表”时,这里的“代表”又似乎具有名词的色彩。我们将动词represent作名词化处理,字尾加上复数的字母s,前面加上three,并以专有名词的习惯用法大写为Three Represents。按照传统的思维,这样处理似乎在语法上不符合常规,但这是一种合理的创新。“三个代表”在十六大以前就已经提出,为慎重起见,我们曾在翻译界征求中外专家学者的意见,最后决定以Three Represents作为规范译法。 顺便说一点,汉译英常用重要词语的译法必须规范化,不宜各行其是。“长城”一直译为Great Wall, 从未直译为Long Wall,也没有音译为Changcheng。约定俗成的Great Wall 早已成为世人熟悉的规范译法。当然,不同语种的译文可有不尽相同的处理。笔者曾向其他语种的行家请教,了解到日文的含义是“万里长城”,法文的含义是“伟大的城堡墙”,俄文和阿拉伯文的含义都是“伟大的中国墙”,西班牙文的含义是“伟大的墙”,与英文的含义完全相同。尽管“长城”在不同语种中的译法有所不同,但同一语种的译法都是规范的。 关于规范化,笔者想多说几句。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规范化的理念。“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三条以“同”为基准的法则曾具有原始宪法的功能。今天,规范化的理念渗透于国内乃至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国土辽阔,东西横跨经度大约62度,差不多四个时区,但全国各地统一使用北京时间,作为中国的标准时。国际通用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统计的标准。ISO认证制度被越来越多的行业采用。可

法律英语翻译的创造性是什么

法律英语翻译的创造性是什么法律语言作为一个载体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一国家的法律活动和法律文化,是各种文体中正式层度最高的一种。因此法律英语的翻译与其他文体的翻译也有着很大的差别。由于英汉双语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导致了翻译过程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为了缩小译文与原文的差异,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我推荐一个在线真人外教一对一的网站给大家——阿卡索外教网来辅助学习,它一节课15元,外教很不错,有欧美和菲律宾的,可以随意选择,上课体验很好,时间地点都可以自己安排,比较灵活方便,感兴趣的,可以去体验下他们的英语免费试听课。 一、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法律英语翻译理论中的所谓“可译性”(translatability),指双语转换中原语的可译程度,它高于方法论,属于对策论课题。可译性涉及的问题很多,如思维认识论及语义系统的同构原理、思维形式问题以及可译性限度。可译性指原文对等可译。“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涉及语言文字的结构特征、语言的模糊性、翻译的层次论,等等。一般来说,翻译中存在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 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相对的,语言的精确性和模糊性也使得这一矛盾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翻译实践中。在翻译过程中,针对这些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创造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创造才能跨越不可译,才能使得译文更加贴近原文而又符合当地文化及语言的特点。 二、翻译中创造性理论的提出 创造性贯穿了人类文明的历史,没有创造性,人类文明就无法得到发展。翻译作为一项语际转换的活动,创造性在其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早在公元前1世纪时,西方的翻译家就提出了一些关于创造性的初步的原则。贺拉斯作为罗马帝国初期著名的诗人和文艺批评家,坚持认为翻译应该活译,反对逐句硬译、死译和生搬硬套,翻译应该是“意义对意义”(senseforsense)。同时他主张在创作和翻译中不要墨守成规,必要时可以创造新词或引进外来词,以便丰富民族语言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翻译理论发展在当代出现了质的飞跃,其中对于创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