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的故事

粮票的故事
粮票的故事

【编者按】粮票是特定年代的产物,粮票的故事就是人们生活维艰的故事,也是辛酸的回忆,走过这段历史的人,对粮食永远是渴望的,敬畏的。也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到,知足常乐的日子真好,温饱的日子真好。

今天的阳光真好。

趁着好天气来到车库里收拾一下凌乱的物件。真应了那句话了,穷家值万贯,这也舍不得,那也不想扔,若干年来把个车库塞的满满当当,以至停车都得侧身紧出。不紧不慢的整理着,冷不丁发现了一个做工精细的小木盒儿,虽日深久远,但还是红黄锃亮。轻轻的拉开盒盖儿,一叠码放整齐的粮票露了出来,仔细看看,原来是全国粮票,粮票的下面,压着购粮本,粮本的下面还有煤本,副食本,还有几张印刷粗糙的线票、棉花票。

看着看着觉得好笑,不知觉间变成了苦笑。这是物证,这是凭证,这是一个家庭想当初生活的必须,同时这也是走过的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按现在时髦的称呼,我们当属50.60后。不少人起了这样的名字,建国,援朝,和平,跃进,四清,人生伊始就已经烙上了共和国曾经的印记。依稀记得,很小的时候,鸡蛋三分钱一个,一毛钱能买好多的炒豆儿,瓜籽儿,杏干儿,黑枣儿一类的零食,父母给的零花钱用分计算,一个五分钱的钢蹦足以让人爱不释手。时间不长,就开始了统购统销,计划经济开始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似乎最早出现的就是粮票。

粮票刚出现的时候,还没有清晰的区域划分。我们家随父亲在铁路上流动,所以到了上学的年龄,就近到北京铁路局所辖的铁路小学就读。那时候,粮食已经定量了,根据每个人从事的工种定量,居民家属学生最低,每人每月25斤,体力劳动者最高,好像是每月四五拾斤。因此,每个月从家里的粮本上取出定量对等的粮票交给学校,或者起一个软单,{粮食关系转移证明}就是一成不变的定律。

渐渐地粮票有了地域性限制了,各个省、自治区都印制了自己的地方粮票,使用的范围,也只能在印制的辖区以内,出了区域就成了废纸头儿一张。

生活越来越困难了,粮食越来越重要了,对等的粮票也显得弥足珍贵,吃不饱肚子那是经常的事。现在知道了,当时国家遇到了大的自然灾害,还要还苏联的外债,当时的情况真的很糟糕。副食品根本谈不上,花钱也没得买,肉蛋奶,那是非常遥远的曾经与海市蜃楼。白面一年到头儿人均供应二斤,人们做菜没有油,凡是与粮食相关的副食品,同样奇缺的寥若晨星。那年头,人人成了大肚汉,好像不知道饱似的,饿的实在顶不住,只能喝水,以至人们的皮肤水滑锃亮,眼睛虚睁,全身浮肿,一摁一个坑,老半天不起来。

那时的粮票,属于奇珍。坐火车的旅客,凭长途车票才能买到两个不要粮票的烧饼,短途旅客是享受不到这一特殊待遇的。记得有一个叔叔在列车上当乘警,列车停靠的时候,会从车窗口递出两个烧饼,那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这也是最珍贵的,偶尔的,期盼的上等点

心。

吃不饱饭,人们不断的想办法,什么代食品一类的就出现了。麸皮、谷糠算好的,还把玉米轴碾碎了,连同菜叶掺合着吃,当时糖精可是大有用武之道,难以下咽的东西放上糖精改变一下口味。秋天来了,粮站开始供应白薯,马铃薯,大豆之类的杂粮品种,好在一斤粮食可以顶五斤购买,人们的肚子总算可以填饱了。那时,车站附近的空地全被人们拓成了小片荒,主要是种一些蔬菜聊以充饥。

地里的庄稼收了,职工在下班的时候,扛上铁锹,到地里遛拾落下的块根粮食。力气大的,把个白薯地新翻了一遍。家属和孩子们,拾豆,捡谷穗儿,还有地边荒埂上的小萝卜,小白菜,胡萝卜。春天的时候,柳树芽儿,杏树叶儿,槐树花,榆钱儿,地里的苦菜,婆婆丁,灰灰菜,沙蓬草,刺儿芽,羊奶角儿&&都是果腹的好东西。人们因饥而怕,为饱而忧,做饭的时候,得用称称,用碗量,生怕吃不到月底挨饿。

这种日子挨了好几年,伴随这种日子的就是各种票证的繁样百出,谁们家要是有个亲戚接济几斤粮票,给个布票棉花票什么的,那是值得显摆的,那是再辉煌不过的事情了。后来有全国粮票了,到辖区以外的地方办事出差,就得换全国粮票,先得到单位开证明,再得到粮食局领,根据出差的天数支付粮票数额,不然,有钱到饭馆也吃不出饭来。那时到北京出差,省下几斤全国粮票,买几斤动物饼干,也是一件蛮时髦和值得夸耀的事情。

人们饿怕了肚皮,省吃俭用的在粮本上积累的数字,斤斤计较的积攒粮票,攒的多了,还可以换鸡蛋,换大米白面,改善一下生活。

看着这些曾经引以为豪的全国粮票,这些曾经压得住心火的小纸片,现在默默的躺在这个小盒子里,心中不免涌上一种酸楚。

外面的阳光更灿烂了,我慢慢的合上了那个精致的小木盒,时过境迁,真的是时过境迁。走过这段历史的人,对粮食永远是渴望的,敬畏的。

真真切切的感到,知足常乐的日子真好,温饱的日子真好。

爷爷讲故事

爷爷讲故事 爸爸:怎么了儿子? 孙子:哎呀,爷爷他,爷爷他。 爸爸:爷爷怎么了? 孙子:爷爷他又要给我讲故事了! 爸爸:儿子,听故事多好啊! 孙子:好什么呀!爷爷讲的故事,我都能背出来了!孙子,过来过来过来,爷爷给你讲一个粮票的故事啊! 爸爸:呵呵。 孙子:再好听的故事,听三遍也就差不多了吧?可是爷爷,都给我讲了三十多遍了!! 爸爸:儿子,知足吧你!才三十多遍,你爸都听三百多遍了。爸都听了三百多遍了,不照样听着呢吗?我跟你说,爷爷现在岁数大了,脑子有点糊涂,他新的呀记不住,老的忘不掉,爷爷为咱们家可是辛苦了一辈子,今天是年三十儿,必须要让爷爷高兴。他听故事,一讲,他就高兴,你就好好听故事,啊! 孙子:爸,可是你想过没有?爷爷是高兴了,那我呢?有多不高兴啊!爸爸:多不高兴也得给我听着!而且我还告诉你,每次听,都必须要像第一次一样,特兴奋,特别认真,而且必须要兴高采烈的。听见没有?我可告诉你哈,你要是不配和爷爷的话,小子,休怪你爹跟你野蛮啊!

孙子:哎哎哎,别别别。 爸爸:你先别吵(这句没听清)。 爷爷:孙子啊!过来过来过来过来,爷爷给你讲个故事啊。 孙子:哎爸,我还写作业呢!你听吧。 爸爸:听爷爷讲故事去! 孙子:我写作业,你听吧。 爸爸:听爷爷讲故事去。 孙子:你听吧。 爷爷:停!行了行了,别转了,我看得懂啊。你呀,不愿意跟爷爷说话,爷爷讲故事你也不爱听。唉。 爸爸:你看你。 爷爷:唉。 爸爸:哎爸,您干吗去呀? 孙子:爷爷。 爷爷:上街,照旧扫大街。找人说话,讲故事。 孙子:爷爷!你不能出去! 爷爷:干嘛呀? 孙子:你出去又走丢了怎么办啊? 爷爷:这回丢了也没关系,你妈给我写了条了,到时候我找警察叔叔,警察叔叔会用车把我送回来。 孙子:唉,爷爷,您不就想给别人讲故事吗? 爷爷:啊。

目前中国粮票值多少钱

目前中国粮票值多少钱? [ 标签:中国粮票]| 轉裑.2008-11-04 21:24 满意答案好评率:45% 以下是为阁下提供的目前粮票的价值/ 1955年版全套5枚,面额分别为4两、半斤、1斤、3斤、5斤,参考价为每套90至120元。1956年版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1斤、5斤,参考价为每套35元。 1957年版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3斤、5斤,市场参考价为每套40元。 1962年版火车轮船飞机专用粮票,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1两、2两,市场参考价为每套650元至800元。 196X年版全国通用粮票,该套粮票发行于1960年至1962年之间,存世量仅10多套,全套6枚,面额分别为1两、2两、半斤、1斤、3斤、5斤,市场参考价为每套1200元到1400元。1965年版全套5枚,面额分别为2两、半斤、1斤、3斤、5斤,市场参考价为每套17元至19元。 1966年版全套4枚,面额分别为半斤、1斤、3斤、5斤,市场参考价为每套1元。 1978年版全套5枚,面额分别为半斤、1斤、3斤、5斤、10斤,此套粮票未流通使用,市场参考价为每套280元至350元,其中,1斤、3斤、5斤粮票较常见,为每组12元至16元。1982年版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3斤、5斤,此套粮票未流通使用,市场参考价为每套120元至150元和其他收藏品一样,粮票的价值也是要看品相和存世量的,不过粮票这种有价证券,流通广,存世量大,当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不少,这是它跟邮票最大的不一样。我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进行计划供应,还有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部队、公社等也印发了各种粮票,种类繁多。只要它存世量大,价格就不会很高,特别是全国通用粮票,不是很值钱,现在市场上品相好的也就几元钱,其实粮票中比较有收藏价值的是一些军用粮票和早期发行的地方粮票,很少见,价格较高,一般的都是上百元。 在各地的粮票当中,海南粮票是最难找的,存世量也最少。海南最早的粮票为1954年发行的“海南行政公署粮票”。这种粮票连海南省粮食局都没有存档,太稀少。而军用粮票也是比较稀少的品种,而且种类多,从1951年的“军用支粮证”到2000年,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和国家粮食局先后9次印刷、发行过不同版面的军用粮票,而且不光是粮票,还有面粉、大米、粗粮、马料等等,极具收藏价值,现在军用粮票上品大概都在5000元以上 如果上面带有语录,且成套品相好价值在150元左右

粮票的故事

【编者按】粮票是特定年代的产物,粮票的故事就是人们生活维艰的故事,也是辛酸的回忆,走过这段历史的人,对粮食永远是渴望的,敬畏的。也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到,知足常乐的日子真好,温饱的日子真好。 今天的阳光真好。 趁着好天气来到车库里收拾一下凌乱的物件。真应了那句话了,穷家值万贯,这也舍不得,那也不想扔,若干年来把个车库塞的满满当当,以至停车都得侧身紧出。不紧不慢的整理着,冷不丁发现了一个做工精细的小木盒儿,虽日深久远,但还是红黄锃亮。轻轻的拉开盒盖儿,一叠码放整齐的粮票露了出来,仔细看看,原来是全国粮票,粮票的下面,压着购粮本,粮本的下面还有煤本,副食本,还有几张印刷粗糙的线票、棉花票。 看着看着觉得好笑,不知觉间变成了苦笑。这是物证,这是凭证,这是一个家庭想当初生活的必须,同时这也是走过的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按现在时髦的称呼,我们当属50.60后。不少人起了这样的名字,建国,援朝,和平,跃进,四清,人生伊始就已经烙上了共和国曾经的印记。依稀记得,很小的时候,鸡蛋三分钱一个,一毛钱能买好多的炒豆儿,瓜籽儿,杏干儿,黑枣儿一类的零食,父母给的零花钱用分计算,一个五分钱的钢蹦足以让人爱不释手。时间不长,就开始了统购统销,计划经济开始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似乎最早出现的就是粮票。 粮票刚出现的时候,还没有清晰的区域划分。我们家随父亲在铁路上流动,所以到了上学的年龄,就近到北京铁路局所辖的铁路小学就读。那时候,粮食已经定量了,根据每个人从事的工种定量,居民家属学生最低,每人每月25斤,体力劳动者最高,好像是每月四五拾斤。因此,每个月从家里的粮本上取出定量对等的粮票交给学校,或者起一个软单,{粮食关系转移证明}就是一成不变的定律。 渐渐地粮票有了地域性限制了,各个省、自治区都印制了自己的地方粮票,使用的范围,也只能在印制的辖区以内,出了区域就成了废纸头儿一张。 生活越来越困难了,粮食越来越重要了,对等的粮票也显得弥足珍贵,吃不饱肚子那是经常的事。现在知道了,当时国家遇到了大的自然灾害,还要还苏联的外债,当时的情况真的很糟糕。副食品根本谈不上,花钱也没得买,肉蛋奶,那是非常遥远的曾经与海市蜃楼。白面一年到头儿人均供应二斤,人们做菜没有油,凡是与粮食相关的副食品,同样奇缺的寥若晨星。那年头,人人成了大肚汉,好像不知道饱似的,饿的实在顶不住,只能喝水,以至人们的皮肤水滑锃亮,眼睛虚睁,全身浮肿,一摁一个坑,老半天不起来。 那时的粮票,属于奇珍。坐火车的旅客,凭长途车票才能买到两个不要粮票的烧饼,短途旅客是享受不到这一特殊待遇的。记得有一个叔叔在列车上当乘警,列车停靠的时候,会从车窗口递出两个烧饼,那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这也是最珍贵的,偶尔的,期盼的上等点

粮票的故事 演讲稿

粮票的故事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粮票的故事》。 大家请看:这组粮票是爷爷奶奶送给爸爸的,爸爸一直珍藏在邮票夹里,没事的时候经常拿出来看看,然后给我讲述它的故事。 听爷爷说,粮票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候,城镇居民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后来在历史课上,我明白了:之所以使用粮票,是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短缺的见证。 1955年8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粮票从此应运而生,此后,食用油票、豆腐票、布票等各种票证进入人们的生活,各种商品皆需凭票购买,中国进入长达30多年的“票证时代”。 六十年代初期,由于天灾人祸,出现了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上下都为吃饭发愁,一些地区甚至饿死了人。当时,爷爷在厂里当工人,每月工资只有十多块钱,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代,根本不够全家人的生活,所幸单位每人每月有粮食分配,发放各种面值的粮票。当时按成人计算,一般的定量是每月不到三十市斤(十公斤)。其中有三分之二是粗粮(即玉米面),三分之一是细粮(即大米、白面),因此就需要用“粗粮票”、“面票”和“米票”来区分。另外,对食用油、白糖、肉、鸡蛋、牛奶、肥皂等副食和日用品,也要定量供应。如果你要出差去外地,不仅需要准备钱,更重要的是准备粮票。由于全国各省的粮票都不相同,并且不能流通,所以到外地去时,必须用本地粮票兑换“全国通用粮票”。这种“全国通用粮票”,简直就是“硬通货”和“外汇”,仅用本地粗粮票是不能换到的,需要搭配米票、面票和油票,才能换到,而且还需要单位开证明! 可以这样说,在粮食极度缺乏的日子里,最最宝贵的是粮票,第二才是钱。你可以用粮票换到钱,但却很难用钱买到粮票。那个年代,没有粮食,也就没有多少副食可以买到。 在那个年代里,对于有城市户口的居民来说,所谓“粮食关系”是与城镇户口同等重要的。如果你想到另外一个城市去找工作,除了需要办理户口转移手续外,还必须办理“粮食关系”的转移,否则,你就无法吃饭。可见,粮食的短缺和实行粮票制度,对于人才的流动和农民进城务工,都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不过,有一类人是没有粮票的,那就是农民。他们按照参加集体劳动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2018尔雅答案完整版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 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影响人们快乐与否的因素?(A) A、供给的多少 B、价格变动指数 C、待遇的增减 D、时间问题 2 下面哪一项是关于经济学的错误解释?(C) A、可以作为一种知识体系 B、可以作为一种话语体系 C、可以作为一种哲学体系 D、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中国的改革前后,人们对财富的理解是不同的。 B、传统机制下价格的提高会增加供给 C、经济学是没办法解释一个人的快乐与否 D、70年代中国省里的粮票可视为全国通用型粮票 4 不同群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同一事情不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5 人们对自己的福利待遇具有允许其上下波动的心理预期叫做“福利刚性”。(×) 经济学——经世致用之学 1 下面不属于中国历史上的移民方式的是(B)。 A、行政性移民 B、军事移民 C、灾害移民 D、商业移民 2 谁提出了“权然后知轻重,学然后知不足”?(A) A、马寅初 B、李家驹 C、屠良章 D、蔡元培 3 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的(A)之一是经济增长的预期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 A、自然基础

B、社会基础 C、客观基础 D、主观基础 4 经济学可以在同一模型中同时讨论效率与公平的问题。(×)5 优良的商业环境有利于吸引劳动力。(√) 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逻辑 1 下面哪一项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多的移民方式?(A) A、灾害移民 B、商业移民 C、行政性移民 D、战争移民 2 基本公共品不包括(D)。 A、基本医疗 B、公共卫生 C、基本社会保险

D、大学生就业 3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劳动力和人的再生产?(A) A、智力再生产 B、脑力再生产 C、体力再生产 D、心力再生产 4 可以通过定价机制的办法来解决公共品的配置。(×)5 基本公共品不可以按照市场规则来配置。(√) 经济学解读中国的四个维度 1 下面哪一项是关于宏观经济学的错误认识?(A) A、国家没有宏观调控 B、假定利率是可以调整的 C、假定汇率是可以变动的 D、假定税率是可以调整的 2 在经济学中,总量是由(A)来完成。

粮票的故事_1000字

粮票的故事_1000字 在我家的相册中,珍藏着许多老照片,还珍藏着一张张发黄的旧粮票。 这些粮票经不住岁月的冲刷,已经发黄褶皱了。它们都是伍市斤的粮票,左侧是一段宏伟的大桥,桥的上方还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两行小字。粮票的右侧是三个大字“伍市斤”,字下面标明了他的生日:“1966”,呦,可都是我的伯伯呢! 这时,一张粮票飞出相册,抖一抖薄薄的身子,直了直弓着的腰,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冲我打了个招呼:“嗨,你好啊!” 我惊讶地张开了嘴,问:“你……你是……” 它清了清嗓子,开始了它的讲述:“我是一张粮票,算起来已经有40多岁了吧,在我出生的那个年代,我可是人们的抢手货,人人都想得到我。那个时候,我们被放在粮店里,人们凭着粮本来领取我们,然后再用我们来换取粮食吃。” “啊?”我的惊讶并无减少,反倒增了些疑问,“那么麻烦啊,为什么不用钱直接买呢?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多方便!” “哈哈哈……”

粮票伯伯大笑起来,好像在嘲笑我的无知,他朝我摆了摆手,说:“你以为那时候像现在这么好啊?以前物质太缺乏,我们国家每年生产的粮食数量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为了让大家都有粮食吃,我们国家就使用了配给制,你知道什么叫配给制吗?” 我惘然摇了摇头。 “配给制就是每人每月可以买到的粮食数量是有限额的,每户人家每月只能用粮本买一定限额的粮食或粮票。” “如果不够吃怎么办?”我忍不住问, “不够吃也没办法。饭量小的还好些,饭量大的就只能吃个七成饱,那时候粮食不够吃很正常。我就是粮食,所以,那时候的我们是很宝贵的,知道吗?” 听着粮票伯伯的话,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年代,人们拿着粮本,走进粮店,买来生存必不可少的粮食,或者领取屈指可数的几张粮票。哎!“那时候不光有粮票,什么都用票,布票,肉票,油票都是必不可少的‘宝贝’!可是……”刚才还神采奕奕的粮票伯伯,眼神突然暗淡了下来“现在,我们都变成了废物!” “不,粮票伯伯,您错了!您的用处可大了!” “您的光荣下岗,不是正好说明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一步一步地强盛起来吗?正是因为您的存在,才让我们这些未经历那个时代的人,感受到祖国昂首阔步向前发展的气息。您

阅读题四季之美

四季之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漂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有无数的(萤荧)火虫翩翩起舞。即使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二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慕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1.在括号里删去不恰当的字。 2. 这篇短文是按照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其中: 春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_ ,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___ 夏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____ 秋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____ 冬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____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感情。 老师的手 感恩节那天,有位小学一年级的老师让班上同学画出他们感恩的东西。这些小孩多半来自贫苦家庭,所以她料想他们多半会画一桌丰盛的感恩节佳肴。但看到道格拉斯的作品时,她惊讶不已,上面画了一只手! 这是谁的手?班上的同学都兴致勃勃地猜测:“这一定是赐给我们食物的上帝的手。”一个小孩说道。“是农夫的,他用这只手喂养了火鸡。”另一个小孩接着说。一阵猜测后,同学们回到座位上继续画画。这时老师走到道格拉斯身旁,弯下腰问他那是谁的手。“那是您的手,老师。”他怯怯地回答。 道格拉斯个子矮小,样子也不讨人喜欢,但老师在下课时总会过去牵牵他的手。她常这样握同学们的手,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可这对道格拉斯来说,意义重大。也许感恩节的意义并不在于接受礼物,而是借此机会感谢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无论这种付出是多么的微小。 1.道格拉斯画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画?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1)女教师喜爱每一个孩子,并不会因为生理上的不足而歧视任何一个孩子。(2)女教师习惯下课时握着每一个孩童的手,包括道格拉斯。 (3)道格拉斯虽然长得矮小,但老师认为他长大以后会成才,所以通过牵手去安慰他。 3.假如让你画感恩的东西,你想画什么?写出理由。 孙书真常常为自己毫不出众的相貌而烦恼。都快小学毕业了,她从来都没有被老师和同学们重视过----当别的同学在舞台上跳着优美的天鹅舞时,她总是默默地呆在角落里做孤独的丑小鸭。她常常自卑地想:“谁让我生得不美呢!” 所以,那天在地铁里,那位名闻四海的大画家和蔼地走过来说想为她画张像,并送给她一盒精美的巧克力时,她简直受宠若惊。 还是第一次有人这样重视她,并且是个大画家!人们都说画家的眼光是独特的,他们总能发现常人无法看出的美。难道我……想想那个一直与自己无缘的“美”字,书真突然有些心跳。

第六讲 案例 7 “票证经济

第六讲案例7 “票证经济" 上传时间:2005-8-2 17:14:05 | 浏览次数:486 案例7 “票证经济" 1、案例呈现: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从此,各种粮食票证便铺天盖地地进入千家万户,拉开了中国“票证经济”的帷幕。 票证是从1953年开始发展起来的,先起自粮食、食油,至1962年,为保证人民生活的最低需要,稳定社会,已有百余种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凭票证限量供应。 1953年,粮食、食油率先凭票供应。1954年,又将棉布、棉絮、煤油纳入凭票供应范围。1957年,少数大城市实行凭、购货证供应猪肉、食糖。1958年至1959年,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对肥皂、碱面、鸡蛋、鱼、糕点、香烟、自行车、手表、毛衣等货源不足的商品,采取了限量供应办法,分别凭专用票或购粮证供应。有的地区,凭票证供应的商品已达几十种。 1960年粮票开始走入餐馆,1962年上半年,北京市的票证就有20种,即粮票、面票、油票、高级油票、布票、鞋票、肉票、糕点票、饼干票、豆票、儿童副食票、针织品票、购粮证、居民购货证、个人购货证、煤油证、购货券等,凭票供应的商品高达102种。其中凭居民购货证供应的商品24种,主要是副食品;凭购货券供应的商品56种,都是日用工业品。 票证时代,政府定量发放粮、棉、布、油、家具、自行车、蔬菜副食、煤炭染料,直至香烟、肥皂、火柴、针头线脑等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物资票证,五花八门。无论买什么,都要 带着票拿着本。老太太不识字,买块豆腐得带上所有的票,一不小心,碰落一地票证。计划票证是我国经济形势的晴雨表。经济下滑,物资紧缺,票证就增多;经济上扬,票证就减少。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一些大城市每户居民发放的票证多达30余种。: 那时侯,粮票比什么都重要。外出开会、学习、办事,都要带上粮票,出市得带省票,出省得换全国粮票。“全国粮票”一度成为畅销商品和杰出人物的共同代名词。那时候,每人月定量30来斤米,半斤油。粮票是必不可少的吃饭凭证,光有钞票没有粮票,不一定有饭吃。没有钱,可以四处旅游,没有粮票可能寸步难行。人们的饭碗中,一半多是青菜,戏称“瓜菜代”;二两米加两次水蒸两次,看起来多,吃了就饿,美其名日“双蒸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导致国民经济几乎崩溃,市场供应紧张,所以1970年以

最新全国粮票收藏价格表一览

F o r p e s n a u s e o n y s u d y a n d r e s a c h n o f r c m me r c a u s e 最新全国粮票收藏价格表一览 最新全国粮票收藏价格表如下:1、1962年版火车轮船飞机专用粮票,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1两(新制一斤等于十两)、2两,市场参考价为每套1万元至1.2万元。 2、196x年版全国通用粮票,该套粮票发行于1960年至1962年之间,全套6枚,面额分别为1两、2两、半斤、1斤、3斤、5斤,市场参考价为一般品1万元左右、好品为每套3万元到8万元。 3、1966年全国通用粮票(伍市斤)价格:1540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通用粮票(1966年)价格:15000元。吉林、本溪、仙桃市粮票样本、全国通用粮票、军人供给粮票样本一组五册价格:10510元。 4、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未发行票一组成价格:1563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未发行票一组成价格:11330元。山东省粮票1966年5斤版的市场价格:10000元左右。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关于国庆节的小故事:升第一面国旗的故事

关于国庆节的小故事:升第一面国旗的故事1949年10月1日。*城楼。全世界都瞩目于此。 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庄严而隆重地举行。毛泽东 强 劲有力的湖南口音神圣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已于 本日成立了!” 此前,军委三局(我军通信机构)的通信兵们为这个天的到来, 实行了通信保障每个细节的周到准备。毛泽东雄伟苍劲的声音通 过无 线电波传遍整个世界!这声音宣告一个旧社会的结束,一个新时代 的 来临。 接着,大典秘书长宣布:“请毛主席升国旗!” 一位站在毛主席身后的名叫苏冶的通信兵,和所有人一样为中国 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而激动,但他多了一份别人没有的紧张和压力。他 的手也因这种激动和紧张而渗出了热汗,因为毛主席将在世界人 民面 前使用他和一个战友的一项技术发明:用电钮升国旗。苏冶听到 大典 秘书长宣布的议程,立即上前一步,将一个遥控电钮递在毛主席 手中。

毛主席神采奕奕,表情庄重地按动电钮,在*广场上所有人的翘 首以待中,遥控电钮顺利启动旗杆下的马达,自动将一面长460 公分、 高338公分的五星红旗徐徐升向明净的天空。 随着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广场喇叭里响起了雄壮激扬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歌。无线电波首次把国歌送遍五湖四海,送上九霄 云外, 送入每一个翻身作主、激动不已的中国人民心中。 此时,苏冶注意到毛主席的胸膛剧烈地起伏,一代伟人已情不自 禁。突然,毛主席发出一声赞叹:“升得好哇!”此话通过扩音器 回 荡在广场。霎时,广场上一片欢腾,群情振奋。苏冶理解主席的 话有 两层意思,一是感慨中华民族终于升起了自己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二 是褒奖通信兵设计的遥控升旗十分先进。心潮澎湃的苏冶已泪湿 眼帘。 国歌 一个有国籍的人,对本国的国歌一定不会陌生。在一些特定的场 合,听到国歌就有一种心灵的震撼,力量的涌动,精神的昂发和 情感 的倾泻。 但你会一字不差地唱完国歌吗?我说,我不会,你也未必就会,

粮票的故事_高二记叙文1000字

粮票的故事_高二记叙文1000字 ' 在我家的相册中,珍藏着许多老照片,还珍藏着一张张发黄的旧粮票。 这些粮票经不住岁月的冲刷,已经发黄褶皱了。它们都是伍市斤的粮票,左侧是一段宏伟的大桥,桥的上方还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两行小字。粮票的右侧是三个大字“伍市斤”,字下面标明了他的生日:“1966”,呦,可都是我的伯伯呢! 这时,一张粮票飞出相册,抖一抖薄薄的身子,直了直弓着的腰,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冲我打了个招呼:“嗨,你好啊!” 我惊讶地张开了嘴,问:“你……你是……” 它清了清嗓子,开始了它的讲述:“我是一张粮票,算起来已经有40多岁了吧,在我出生的那个年代,我可是人们的抢手货,人人都想得到我。那个时候,我们被放在粮店里,人们凭着粮本来领取我们,然后再用我们来换取粮食吃。” “啊?”我的惊讶并无减少,反倒增了些疑问,“那么麻烦啊,为什么不用钱直接买呢?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多方便!” “哈哈哈……” 粮票伯伯大笑起来,好像在嘲笑我的无知,他朝我摆了摆手,说:“你以为那时候像现在这么好啊?以前物质太缺乏,我们国家每年生产的粮食数量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为了让大家都有粮食吃,我们国家就使用了配给制,你知道什么叫配给制吗?” 我惘然摇了摇头。“配给制就是每人每月可以买到的粮食数量是有限额的,每户人家每月只能用粮本买一定限额的粮食或粮票。” “如果不够吃怎么办?”我忍不住问, “不够吃也没办法。饭量小的还好些,饭量大的就只能吃个七成饱,那时候粮食不够吃很正常。我就是粮食,所以,那时候的我们是很宝贵的,知道吗?”听着粮票伯伯的话,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年代,人们拿着粮本,走进粮店,买来生存必不可少的粮食,或者领取屈指可数的几张粮票 。哎!“那时候不光有粮票,什么都用票,布票,肉票,油票都是必不可少的‘宝贝’!可是……”刚才还神采奕奕的粮票伯伯,眼神突然暗淡了下来“现在,我们都变成了废物!”“不,粮票伯伯,您错了!您的用处可大了!”“您的光荣下岗,不是正好说明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一步一步地强盛起来吗?正是因为您的存在,才让我们这些未经历那个时代的人,感受到祖国昂首阔步向前发展的气息。您记录了祖国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您就是活的历史。”“真的吗?我还有用?太好了!那我就好好地活着,把我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了解祖国的变化。”粮票伯伯两眼放光,精神抖擞地走进相册里去了。第二天早晨,我急急忙忙翻开相册,所有的粮票都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难道是我做了个梦?才不是呢!你看,粮票伯伯昂首挺胸的样子,分明就是昨天那个神采飞扬的粮票伯伯呀。我冲粮票伯伯眨了眨眼,微微一笑,心满意足的合上了我的相册…… 难得家里人来一趟北京,虽然我对北京的旅游景点还不是很熟,但勉强充充数扮扮带队的还是可以的吧。所以地利和人和算是齐了,没想到天时会如此地不济,刚好碰到了北京的“桑拿周”,既热而且竟然也闷,简直就是广东天气的翻版,然而唯独缺少了下雨,嗨,憋了足的翻版,更糟~~~! 北京,还是和我记忆中的一个样,充满活力,到处是人,到处是车。再次登上长城充当好汉,再次去了颐和园,感受了慈禧这个老太太的奢华生活,再次去了十三陵,听着导游小姐讲述过去的故事,再次去了故宫、天坛、赞叹中国古建筑的壮观,还有我梦想中的大学,清华、北大,呵呵~感慨啊我这辈子算是与北京的高校擦肩而过了。

听完爸爸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作文_优秀作文.doc

听完爸爸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作文_优秀作文听完爸爸妈妈讲那过去故事 吴珊珊/福州市屏西小学/三年3班 “月亮在白莲花般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歌声……”伴着动听音乐声,我躺在妈妈怀里,和妈妈聊着过去事情:“妈妈,妈妈,你十岁时候是什么样呀?那时候你在做什么呢?” 妈妈摸摸我脸,说:“那时妈妈生活在江苏,江苏冬天特别冷,不管雪有多深,都是踩着雪一步一步地去上学。妈妈家里有很多田,外公、外婆每天都要到田里去干活,妈妈只能一个人在家做作业,肚子饿了也要等外婆回来煮饭,因为那时候都没有零食,不像现在,肚子一饿马上有巧克力、沙琪玛吃,想买什么东西向爸爸撒个娇就有了。那时候很多东西都要用粮票、布票等各种票来换。妈妈像你这么大时,己经会干很多事情了,比如:帮外婆洗碗、扫地……做很多很多家务活。哪像你现在这样,几乎啥事情都没有做呢。还在那天天嚷嚷着,作业好多,考试好难。” “啊,怎么和我们不一样呢?那爸爸呢?他那时候在干什么呢?”我着急地问。 “你怎么不去自己问问他呢?”妈妈笑着说。 于是,我跑下床问爸爸,爸爸笑了笑,说“我十岁呀,那时候,生活在农村,农村里也有学校,但是没有电脑,课桌讲台都是用木头做。操场没有跑道,()都是黑黑煤灰渣,家里没有电视,也没有什么书看,放学了就和几个小伙伴在水边抓鱼,鱼儿都喜欢躲在石头洞,我还把手伸进洞里抓鱼呢。不过到了冬天就不能抓鱼了,农村冬天特别冷,时不时还下着雪呢,我那时衣服也没有几件,更别提新衣服了,都是穿你大伯穿旧呢。” 我听了惊讶地说:“原来你们那时生活和我现在生活差别那么大!”耳边又响起了熟悉旋律“经过了多少苦难岁月,妈妈才盼到今天好光景……”妈妈接着说:“是呀,就像歌词里说那样,妈妈小时候可比你现在辛苦多了呢……”“所以我要珍惜现在生活,认真读书,努力学习!”我看了爸爸一眼,抢着说。 爸爸听了我回答,慢慢地说:“希望我们祖国成为一个文明国家,富裕国家,让许许多多小朋友都和你一样,有漂亮衣服穿,有新鲜水果吃,能在漂亮学校里上课、学知识,不要再像我们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 听完爸爸妈妈讲过去故事,再看着脚上穿着新拖鞋,我想晚上我要再看一会书再去睡觉,现在我,只能努力学习各种本领,以后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怀念过去句子以过去为话题作文听爸爸讲那过去故事爸妈给爱为话题作文 爱温度

全国粮票收藏价格表之江苏粮票收藏

全国粮票收藏价格表之江苏粮票收藏 江苏省自1955年发行第一套粮油票,至1986年发行最后一套粮票,1991年的粮票印制后未发行使用。期间共印制粮票16套,计59种,如果加上版别不同、错票和加字票,则再增加58种,共计117种。江苏省级料票共有5个年份,计21种,加上56年料票版别1种,共计22种。江苏省级油票目前仅见3个年份,7种,加上1963年侨汇油票加字不同,再增加6个品种,共计13种。下面就江苏省级粮、料、油票逐一简单介绍。 一、全国粮票收藏价格表中的江苏省级粮票: 江苏省地方粮票1955年版:共7种面额,分别是1两、2两、4两、半斤、1斤、10斤、30斤。其中10斤有蓝色底纹和白色底纹两种,故55版一般算8个品种。30斤是这套票的筋票,占整套票价格的80%左右,其他面额中10斤略少,另5个面额七、八品的常见,九品以上的也少见。该套票样张比实票少,部分样张背面空白,未印使用说明。 江苏省粮票1957年版:只有1斤一种面额,属于常见品种,样张未见。 江苏省粮票1960年版:有3种面额,1斤、3斤、5斤。分别加印镇江、苏州、扬州、南通、淮阴、盐城、徐州七个专区和南京、无锡两个省辖市名称。1斤不是新印票,而是利用江苏省1957年版1市斤票加字改期,用1960年阿拉伯数字加印到1957年数字上。加字盐城票在票的右上角又加印了“E盐”、“E东”、“E射”、“E滨”、“E大”、“E阜”、“E建”等所辖7个县名(盐城、东台、射阳、滨海、大丰、阜宁、建湖)的简称。因此,算上加字,60版粮票共有33种。三种面额中,1斤票9个专区、市的容易收集(盐城7种收集难度较大),3斤、5斤要集全各9种比较困难。3种面额的样张中,只有加字南京的能见到,其他加字的样张均难得。1960年票八品以上就算好品相了。 江苏省粮票1961年版:共5种面额,即1两、2两、半斤、1斤、5斤。其中1两、2两、半斤没有加字,1斤、5斤同60版一样,分别加字九个专区、省辖市名称。另有不加字的1斤票,但极少见,5斤不加字票暂未见。故61版暂算22个品种。61版也是江苏省级票中相对稀少的品种,1斤、5斤18种加字收集齐全难度极大,品相以七品以下为多,样张仅见加字南京的。 江苏省专用购粮券1962年版:有3种面额,1斤、5斤、30斤。该套票为收购薄荷油奖售粮食使用,仅在南通、苏州、扬州、盐城四个专区范围内发行。这套票曾是江苏省级粮票的顶级精品,但由于2008年南通地区流出部分加字南通县字样的实票,降低了她的珍稀程度。流出票中,30斤比较多,5斤少,1斤极少,故三枚成套的价格还是不菲。样张更是珍稀。由于目前仅见加字南通县,未见其他加字,62年版专用购粮券暂且算6个品种吧。 江苏省专用购粮券1963年版:也有3种面额,1斤、5斤、30斤。这一年版因没有实票流出,目前仍然是江苏省级粮票中的顶级精品。存世仅寥寥数套样张。 江苏省侨汇专用粮票1963年版:有1斤、5斤2种。实票存世量很大,价格很低。样张少见。另有加字扬州、南京,比不加字的少很多,特别是加字南京的尤少。算上加字共6个品种。江苏侨汇粮票只有这一版,以后的侨汇供应粮油票都包含在侨汇商品供应券中,整张面额以人民币元为单位。 江苏省粮票1964年版:有1两、2两2种。实票和样张属于中等偏下收集难度。 江苏省粮票1965年版:共6个品种,分别是1两、2两、半斤、1斤、3斤、5斤。其中半斤是筋票,1斤多加字南京,1斤、3斤、5斤多见,价格低,1斤不加字票则极少。全套票样张比实票少很多。65版可算作7个品种。 江苏省粮票1966年版:1两,一枚成套。很普通的票,全新的也很多。但样张未见。

票证经济

票证功绩不可磨灭 (引言)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在超市中,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们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挑自己喜欢的,早已不像建国初期那样,糖都吃不上。现如今商品供应已经过剩,但我们仍不能忘了物资匮乏的那个年代给我们留下的教训与启示。今天在这里,我将要与大家聊一聊我对于票证经济的看法。 首先,让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票证经济产生的原因:在建国初,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商品供应极为匮乏,供需矛盾突出,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 票证种类繁多,有粮票布票、油票、棉花票、鱼票、肉票……“那个时代,票比钱管用,没票寸步难行”。生活中如果缺少票证,日子都没法过。那时的人们可谓视票证为“命根子”。使用票证获取生活必需品的年代也被我们称为“票证时代”。 记得妈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那是她在上初中的时候,学校还没有宿舍,都是借住在亲戚家的,每周上学的时候我外公都会给她一周吃饭用的粮票,那时候上学,每学期开学的时候都得自己拿着粮食去学校换成粮票,然后吃饭的时候用粮票就行了。粮食是有级别之分的,有白面馍,黄面馍还有窝窝头,但是就是这些看起来不怎么好的食物,他们都吃不饱,可见那时候的粮食有多么匮乏。 票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最具代表性的产物。我国的票证历史可谓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反映了我国农业、商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史,是我国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证明。 建国以后,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迅速恢复经济,并为工业化建设积累丰富的资金和物资,从此我国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人们开始向工业集中地汇聚,城市人口数量一下子也变得多了起来,使得城市粮食的需求也大幅度上升。当时我国东北地区出现严重的灾害,粮食的供需矛盾尖锐异常,从而使得农民惜粮心理更加的严重,诸多原因交织在一起,造成了国家粮食收购困难,许多大城市都出现了面粉供应严重短缺的状况。为了缓解粮食供需矛盾,顺利进行国家工业化建设,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内对粮食进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和供应。 建国以后,我国的经济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期间票证在经济生活中起到了不同的历史作用,有利也有弊。 (一)积极作用: 在计划经济发展的初期,票证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广大人民在低水平上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是城乡居民衣食暖饱的一种保障。缓解了包括粮食在内的人民生活所需的重要物资的供需矛盾,稳定了物价,使人民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了保证。票证制度使社会总体物资分配的平衡得到了根本上的保证,保证了建国初期大规模重工业建设的顺利进行,形成了一种保障城市居民基本能够平均分配短缺资源的经济方式。 (二)消极影响: 1.不利于人口的流动:票证的发行将劳动力紧紧束缚在他们的生活所在地,特别是农村人口最为严重。在当时,不是城镇户口就不能得到票证,这样农村的人口的流动性极差,大多数人只能呆在农村,无法到别的地方去。而城里人可以适量的领取地方粮票和全国通用粮票,能在各地就餐,而农民没有粮票,活动范围更加有限。如想进城,必须自己在家里准备好充足的粮食。在城里生病了,如果没有票证,连在医院看病拿药的权利都没有,在计划经

新中国饮食六十年变迁

新中国饮食六十年变迁 摘要:“民以食为天”,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饮食文化是无比复杂的人类社会生活现象,它几乎同人类文化的任何 门类都有程度不同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饮食的变迁就是某段历史 的变迁。 关键字:建国初期温饱问题粮食短缺大锅饭粮票计划经济改革开放西餐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小康型营养健康 减肥食品搭配 九月五日我们班几个同学相约去了中国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看到自1840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以来到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大变迁中的图片和实物以及文字介绍。整个展览就像是一部活的的近代史教科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能是因为我是食院的,平时对饮食方面的信息关注较多,所以当我看到展柜中的各种粮票、糖票、油票、肉票等票证时想到了建国六十年来人们的饮食变化。以饮食变化来看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变迁。 一、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 中国人历来崇尚“民以食为天”,是最讲究吃的国家之一。但是建国初期,中国刚经历过战乱的洗礼,物质很是匮乏,粮食短缺,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温饱问题是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国民吃的都是些杂粮粗面,北方是窝窝头、玉米面馍馍,南方也是糙米粗粮,而且有这些也已经是很不错了。那个年代的人们粥没少喝,野菜没少吃,白面白米恐怕就是一年到头最大的梦想了。 当时由于物质的缺乏,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于是出现了大锅饭和粮票。大跃进让几亿中国人过上了集体公社的生活,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大锅饭、集体灶又是那个时代的特色。1959年至1961年的全国大饥荒再次让中国人在"吃"上饱受煎熬,这个时段是中华民族的大灾难,草根树皮竟然也都"供不应求"。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五十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河南省粮票收藏的价格

河南省粮票收藏的价格 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发行了大量的粮票,包括全国通用粮票,还有各 个省市地区都有发行地方粮票,全国粮票价值不大,成套的也就十几块钱,但是地方粮票 收藏价格在如今的粮票市场上相对要高。 粮票收藏价格和价值和其他收藏品一样也是要看品相和存世量的,不过粮票这种有价 证券,流通广,存世量大,当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不少,这是它跟邮票最大的不一样。我 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 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进行计划供应,还有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部队、公社 等也印发了各种粮票,种类繁多。只要它存世量大,价格就不会很高,特别是全国通用粮票,不是很值钱,现在市场上品相好的也就几元钱,其实粮票中比较有收藏价值的是一些 军用粮票和早期发行的地方粮票,很少见,价格较高,一般的都是上百元。地方粮票是在六、七十年代粮食供应紧张时期,国家为避免不法之徒跨区域倒买倒卖哄抬物价以至饿死 人的现象出现,不得已出台的各地发行各自的粮票。地方粮票由各省、市、自治区粮食局 印发,在地区范围内使用。 地方粮票的票面额各地不一,一般有1市两、2市两、5市两、1市斤、2市斤、5市斤、10市斤等几种。老百姓按人口领取后凭票就可以买到平价的口粮的制度。 各种粮票票面规定的数额均以成品粮计算。粮票只是购粮的凭证,本身不具有价值, 不属有价证券,不许在市场买卖流通。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粮票已经取消。所以在粮票 收藏市场上地方粮票收藏价格具有一定的潜在市场。 1、1955年版全套5枚,面额分别为4两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下同、半斤、1斤、3斤、5斤,参考价为每套500至700元。1956年版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1斤、5斤,参 考价为每套300元。1957年版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3斤、5斤,市场参考价为每套300元,9枚全新参考价格3000元。 2、1962年版火车轮船飞机专用粮票,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1两新制一斤等于十两,下同、2两,市场参考价为每套1万元至1.2万元。 3、196x年版全国通用粮票,该套粮票发行于1960年至1962年之间,全套6枚,面 额分别为1两、2两、半斤、1斤、3斤、5斤,市场参考价为一般品1万元左右、好品为 每套3万元到8万元。 4、1965年版全套5枚,面额分别为2两、半斤、1斤、3斤、5斤,市场参考价为全 新绝品每套100元至130元。 5、1978年版全套5枚,面额分别为半斤、1斤、3斤、5斤、10斤,此套粮票未流通使用,市场参考价为每套350元。

《太平轮》对历史与人性的诗意美学勾勒

《太平轮》对历史与人性的诗意美学勾勒 [摘要]吴宇森最新电影作品《太平轮》被誉为中国版《泰坦尼克号》,同样根据史实拍摄的两部电影都共同表现了爱情主题。而电影《太平轮》的史实背景有着另一部作品不具备的战争因素,使得影片所表现的爱情更为复杂,映照出的人性特征也呈现出更为深刻的时代烙印。在《太平轮》当中,战争与船难历史被以宏大的影像视角展开,却将叙事的焦点落在了人性的描摹上,爱情主题最终只是沦为诗意化历史与人性的媒介。 [关键词]吴宇森;《太平轮》;历史;人性 20世纪70年代,吴宇森以香港电影为起点开创了独具个人特色的“东方暴力美学”,此后转战好莱坞,开始了中西文化融合的电影创作路线,在其执导的多部好莱坞电影当中,都渗透着深刻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东方美学意识。与众多香港电影人“北上”拍片的发展趋向一样,在经历多年的好莱坞电影制作以后,吴宇森也走向了回归中国内地拍片发展的道路,这不仅是汲取多年好莱坞制片经验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反哺,同时也是顺应当前电影市场发展趋向的必然选择。 电影《赤壁》可谓吴宇森重返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标志

性作品,取材于古典文学艺术使该片呈现出浓厚的文学性和古典美学特征,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又赋予该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吴宇森回归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开山之作”史诗题材的选定用意颇深,不仅表明吴宇森对于历史感厚重的题材故事的创作喜好与意识倾向,同时也表现出适应当前商业电影市场环境的电影创作题材的转型。因此,吴宇森导演的最新电影作品《太平轮》(上、下部)则具有内容题材的倾向性与商业电影市场的适应性双重创作考量。电影《太平轮》取材于1949年的“太平轮事件”,在战争的硝烟与时代的变革当中,吴宇森以一种“广角镜”的呈现方式展现了挣扎求生存的众生相,以爱情为糖衣,将战争历史、船难历史的展示以及对人性的探讨诗意化,呈现出风格独具的美学风格。 一、战争与船难的仪式化影像勾勒 对于吴宇森的新片《太平轮》,观众更倾向于将其看作中国版《泰坦尼克号》,相似的船难故事背景将两部生长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电影聚拢在一起,甚至被安置在相同的灾难片与爱情片的审美空间之中。但是,虽然同样是灾难片与爱情片的电影类型,吴宇森的《太平轮》与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相较于《泰坦尼克号》而言,《太平轮》具有更加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更加斑斓的时代色彩。从某种角度来看,电影《太平轮》横跨了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